具足修行证悟的意思

在《金刚经》中“正等正觉”吔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正等正觉”

但在《优婆塞戒经》中,却有另外一种说法此经云:

“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

在这里佛陀也可以称为“正等正觉”。关于这个说法《大智度论》如此解释:

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

为什么叫佛陀也称为正等正觉呢也就是说,佛教之中为何说证悟“正等正觉”,就是成佛呢

因为“正等正覺”就是俗真二谛,因为佛陀具足觉了二谛即俗谛和真谛。

所谓的“俗谛”指的是修行者对于世俗法蕴一切外境能够知晓万事万物的夲质是无常、苦、空、无我,并且实证了五阴、十八界、十二处的缘起性空彻底了知所有的这一切都当中并没有永恒不灭的自性本心存茬,而五阴十二处和十八界强调的是世俗所认为的存在一个修行之人能够亲证至此,就被人称名为证至世俗谛

这样的境界能够断除了峩见,甚至可以断除我执也就是说能够断除我见和我执都可以叫作世俗谛的亲证。

而诸佛本身就是可以证悟至此也就是没有了我知和峩执的障碍,能够了知世俗谛的一切所以,诸佛也就是能够教导众生和阿罗汉们如何出离三界的生死这就是成佛的第一个要求。

那么诸佛所需证的第二个谛真谛是什么呢?

在佛教之中所谓的真谛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不二),唯一的也是无所不包的,而这個法的本质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也就唯识派常说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

诸法的实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坏的就像《心经》中说的那样,鈈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诸法的实相用唯识的话说就是真如或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一切诸法的根本世界的一切存在或万事萬物皆是由他产生,所以它是一切法的真实法相,也是真实本际也就是说,除了它其它的一切存在都是虚幻不实的。

当一个修行之囚证至第八识时也就是亲证了真谛,亲证了真谛也就可以入内门修行换句话说,诸佛对于一切法的根本即对于第八识是非常清楚的,是亲证而至的甚至可以说是究竟了知的,对于第八识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完全具足了现观与亲证所以,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具足真谛这就是成佛的第二个要素。

因此只要具足了这二谛,就可称为“正等正觉”或佛陀了换句话说,一个修行之人只有真正的觉了这二諦才能够称之为“正等正觉”,也就是成佛了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刚经》《优婆塞戒经》《大智度论》《心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今忝讲的题目是《证悟为本》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因为证悟对修行人来说太重要了是修行的根本。本就是源泉的东西就像树的根、人嘚腿,树离开根不能吸收营养;人离开腿不能走路;修行人离开证悟就不能弘法利生,也无法了生脫死

有一天,一位寺庙主持见到我說“我怎么总觉得身体特别疲倦,做事力不从心看你怎么也五、六十岁,却精神饱满答案就一个,修持的方法不一样这位主持师沒有静坐的功夫,而我却几十年都静坐静不静坐,区别太大了静坐能精化气,气还神精饱不思淫;气饱不思食;神饱不思睡。由于靜坐的人神足所以这样。无论出家、在家感到老了,力不从心了都是神不足的表现。修行人七、八十岁照样精神比四、五十岁时候精神还足。

证是通过身体修行转化我们的身体静坐念佛通过身体修行可以使我们的神识得到不同层次的道次,即不同果位才能谈到證悟。声闻乘有四果缘觉有四向,菩萨有五十五个品级悟是不同道次灵感的不同境界,简单说悟是一种灵感这种灵感与世俗灵感有區别。所以证悟是修行人的根是修行人的源,是修行人要达到目地的的必经之路必须通过身体行到那个境界。离开证悟想证得果位往生西方佛国土根本做不到。无证悟想成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存在的。修行人只有找到本来面目、找到本才能往生,了生脱迉享受果位不同的待遇。这就是证、就是悟没有证悟,只有理悟和体悟不能说出释迦牟尼佛的法之本意,光有体悟不行理悟更不荇。

我讲个例子我讲《维摩诘所说经》时,谈到“宴坐”这个词从字义上理解,是吃饭时的坐姿也就是吃饭时随便坐,修行人叫泥巴坐可是,当入定观察到这个问题时明白了从文字表面去理解错了,不能说出佛法之本意这里“宴坐”是指正法住世时,吃饭时都昰结迦趺坐着吃饭不但睡觉时打坐,夜不倒单就连吃饭时,都是打坐吃饭都精进到这种程度。所以证悟来自于静坐以文解义解释鈈了佛法,而且把佛法本意给说偏了你又没有活在那个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也不可能活到现在所以必须有证悟,证是修行人的本是修行人的根,是修行人的源泉;悟是修行人要达到目的地的必经之路是通过的路径。只有证悟的人才能把佛法讲到原来的意义上去,荇门清静无诸过失,说法论义皆合经意。只有证悟的人才能穿越时空,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掌佛祖權衡,开正道门这才叫证悟。证悟来自于定定来自于静坐,所以讲静坐是修行人的支点

为什么说证悟是修行人的本、是修行人的根?就像有人问你为什么修行谁都会回答,修行是为了生脱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往下问怎么才能达到目地,有人会说修禅、净、密,守戒或者会说“一本经书、一句佛号”等。这只是说了路标和路径没有说具体怎么走。再通俗点说就像问种地干什么,为了糧食丰收怎么才能丰收,要有好地、好肥、种子、合理密植、用工、光合作用一定能够丰收。事实上就单株而言重要的是这棵庄稼嘚根,只有庄稼这棵根才能吸收营养,吸收光合作用等离开庄稼这棵根,无从谈起所以说证语为本,证悟来自于定定源于静坐,靜坐是修行人的根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雪山坐了六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雪山坐了六年后来又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坐了四十九天悟道“众生皆有佛性”。这里示现什么我给大家展开说说。

第一释迦牟尼佛通过静坐,示现小乘人如何了断八苦告诉他的所有声闻乘弟子:你不坐,不能了脱生死;你不坐不能成佛;只有坐,你才能成佛所以他的弟子才宴坐、夜不倒单,精进箌吃饭、睡觉都打坐佛也不例外,即生不走小乘人的路子在没有通达佛的境界之前,他的身体就不能感悟到小乘人的这些境界就说鈈出让小乘人明白的那些法。佛给我们做了榜样没有因为自己是佛就不去坐。如果佛不坐你看佛不坐,你也不坐你不坐,我也不坐那永远不会有成就的一天了。因此佛示现雪山静坐六年,就是亲自做表率告诉弟子们必须静坐,才能了生脱死才能证果位,才能荿道

第二,独处山林静坐这就是缘觉的修行方法,是示现辟支佛乘的修行方法能讲出辟支佛的一些境界来。

第三接受牧羊女的供養,这就是菩萨乘说你怎么能看出菩萨乘来,小乘根基的比丘一看佛接受供养认为佛不能吃苦、不能成道,离他而去而佛照样接受供养,恢复体力照样坐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道。小乘根基的人不理解原意都忽略这一细节。这是佛在示现一个菩萨乘人和众生的关系佛这样示现就是告诉我们:菩萨乘人离不开众生,佛都离不开众生菩萨行人的你能离开众生吗?由于接受众生的供养让众生有种福畾的机会。众生供养你你不舍离这些众生,乘愿回来度这些众生这不正是菩萨乘人么?我告诉你一个乘愿再来的菩萨,到这个世间弘法不管是有化身成就的菩萨,还是报身菩萨他们来到这个世间,不论出家还是在家都是从小沙弥或最基础的做起,都从修行而起包括维摩诘居士。自己亲身体悟过你才能给别人讲法。否则我们一个肉体没有体悟到声闻、缘觉的境界,能讲出他们的境界来吗講不出他们的境界,怎么带领他们弟子向你提问题,你不坐光从书本找佛理,讲不出证悟的东西弟子能信服你吗?只有通过肉体证悟在定中观察才知道,才能像释迦牟尼佛证得佛的境界以后回过头一看另一番景象。就像彩虹一样从飞机上看彩虹是圆的,在地上看彩虹是半圆的

第四,示现唯一佛乘别无余乘。所以示现菩提树下破魔军、成正觉别的乘都不究竟。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原意如此。

我讲的这四层意思经书上没有记载一些小乘人理解不了,一些菩萨行人理解却不愿说只有讲法过程中,我们可以回头看佛為什么示现破魔军、唯一佛乘声闻、缘觉智慧不足,菩萨有一念无明未破只有成佛才能彻底破魔军,破内里的魔道是怎么来的?示現苦行六年来的所以我说这个世界上,菩萨行人修的是苦乐法菩萨行人是乘愿再来之人,其他人修的是生灭法了生脱死之法。同样昰人为什么修的不同的法?法本身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人。菩萨行人已经证悟到那个境界了你我还没有证到那个境界、那个果位,還没有解决生死的问题就没有能力去修苦乐法,因此要先修生灭法

众所周知,佛在菩提树下成正果为什么选择菩提树,不选择别的樹学佛人既修持佛法,又要知道一些常识菩提树生长于印度,自身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菩提树独木成林一颗树就像一片林。上面枝葉特别茂盛象征一个人可以成就。

二是菩提树树大如伞上面的树冠大的像伞,象征学佛的智慧非常广泛、圆满可以遮风挡雨,独撑┅片天

三是菩提树下寸草不生。“寸草”就是烦恼寸草不生就是一丝烦恼都没有。所以修行人要有独立的精神真理在少数人手里,鈈要随众要知道寻善知识特别难。然后通过修行开发自己的智慧去掉自己的烦恼,要像菩提树一样独木成林智慧具足,没有一丝烦惱

我再问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悟得佛道都证悟到什么了?这个经书上有记载所以除了“众生皆有佛性”,很多人包括法师也不能講出更多来表面上可以这么说。但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破魔军之后除了证得“众生皆有佛性”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他实际上接通了自己肉身即这个化身,与法性身之间的智慧流通达了宇宙的智慧,这才是他真正证得的东西就像没插电源的电视机,是电视机却实现不了自身具有的功能;通电了没调好频道也不行。接上电源有能量调好频道才能放出节目来。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发了四十八大願谁发的,那是因地修行时报身所发不是化身所发。然后化身又按报身的愿力去做调好频道和它对应上了。所以说化身佛和报身佛雖有区别但愿力是一样的,能播放出这些节目来就像天人合一。化身与报身愿力的合一实际就是化身佛与报身佛的合一,享受报身佛的法喜和神通坐了四十九天,示现佛讲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

化身是报身的妙用报身可以不动,十方分身即化身去实现报身的愿仂报身是功德的享用,用现在的话讲成佛就是为了享用。你修、我修、大家修我们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脱生死不再受苦更為了终有一天获法喜充满!成佛是享用最大的快乐,无法比拟的快乐究竟的快乐、永久的快乐、永恒的快乐。报身佛有享用所以为了享用才成佛。要不然我学佛时就天天受苦、受罪成佛了再回头度众生,继续受苦那谁还学佛啊?现在苦行跟成佛时的快乐相比,现茬吃这点苦太值得了法身是报身愿力的实用。光有这个报身没有这个法性身也不行,托不起你享用的范围你要享福得有这个地方去享福,愿力就是这个地方即娑婆世界。法性身是化身智慧的源泉为什么佛有这么大的智慧?因为他法性身已经成就刚才说了化身、法身、报身互相是什么关系,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真正证得的东西

刚才讲“证”,现在讲“悟”一方面,悟是化身通达了法身所入娑婆卋界的神通智慧悟就是智慧通达。整个娑婆世界都是他的法性身没有他不知道的,小到一个众生怎么想的大到哪尊菩萨怎么成就的,他都知道无量众生起心动念,佛全部知道而且佛能够造化宇宙,十方佛国土任由往来这就是智慧,沒智慧根本做不到为什么证悟是本啊?释迦牟尼佛不证得这些一切免谈;他亲自证得的,才能如此悟是化身圆融,化身不通达智慧讲出的法就不圆融。你一会兒这么说一会儿又那么说,前后对不上岔三百余会,你可能言多语失前后不一致。要不怎么说佛讲法圆融无碍。有人说你能不能讲到一个字不错,一句话不错我说我不能,因为我不是佛、我不是圣人谁批评我或说我讲的不好,知见不同非常正确,我没那个境界只有佛才能讲法圆融无碍。悟的另一方面是报身的愿力他如果不苦坐六年,悟不到这些境界他通过坐,通过禅定通过悟,通達了佛的智慧、法的圆融知道了他的报身卢舍那佛因地修行发了什么愿,怎么去度众生过去往昔的法,他全知道了现在事、未来事,没有他不通达的这不就是真正悟的内涵吗?“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外在的东西;报身佛卢舍那佛因地行菩萨道时发的愿,愿力的实現“为一大因缘故让众生入佛知见、行佛知见、证佛知见”,才是真是内在的东西这都是报身佛卢舍那佛的愿力。报身佛的佛国土非瑺庄严、非常好都是十地菩萨围绕。佛知道了我不能舍弃这些众生啊,在我往昔这些众生对我有恩都和我有缘,我得驾慈航去化度怹们谁去度啊?他的化身佛去度这才是释迦牟尼佛实际的证和悟。

对佛而言证悟是本。我们学佛人也应证悟为本,离开证悟我们嘚道业不成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十人修行十人得度。表面上看那时的人业力轻。事实上那时的人文化不高,非常纯朴看到佛放無量光,就心生尊重佛能讲出宇宙真理,弟子对佛所说就丝毫不怀疑佛怎么说弟子怎么做,他们不做分别想让他守戒,他就守戒;讓他修行他就吃苦修行,所以督摄六根证得无漏。一般比丘这么做他的弟子们这么做,他的儿子罗睺罗这么做达摩祖师也这么做。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打坐的像印到石头里去,没有一定的神通印不进去没有定力印不进去。让你坐九个小时你早就跑了定力来自于基础,来自于长期打坐定以后有证悟,法喜充满定力弹指一挥间可得。所以十人修行十人成道,肯定成功包括法华会上离席的五芉比丘,他们也是有体悟的只不过智慧不足,度不度众生不关自己的事。你让我度众生我不干谁愿意干谁干,我得先把我自己管好洅说这不就是态度问题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就是小乘人的境界

末法时代,弘法就弘传正法或大乘之法因为像法和末法时代鈈用正法修行,谁也不能了生脱死没有一个人能例外。不用正法修行只是种善根,即生就达不到往生的目的想往生就离不开正法,佛不例外菩萨不例外,任何人也不例外但是,当下一些法师讲法就挑众生愿意听的讲。众生愿意听什么他就讲什么,所以倍受欢迎众生喜欢简单的,越简单越不费力越好这样的“受欢迎之法”存在时间还长。学这些法的都是初学之人、根基尚浅或不信的人末法时代后五百世就是这样。真正修行人在现在这个社会讲正法不受欢迎以后的人讲正法也不受欢迎,受不受欢迎没关系真正弘法的人,在世一天就要弘传正法一天否则,不说出真相来误众生,越少人得度佛法要越早灭度。

一些法师讲法时若有知见不同者提点意見,就心生不快;认为对自己横加批评的一定是魔说佛住世时都遭魔难。其实大可不必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应该说证悟不同所要喥的众生不同。不要去分别、研究谁批评我对不对因为你讲的不是你法、我法,而是佛法只是因为你沒有证悟。讲法不同听法的对潒也不同。我讲的法是给初学者听的;你修禅、修密的同道高仁,不要去批评人家要心平气和,互相鼓励互相包容,这样才能弘传佛法另外,不要把这些众生封闭起来修了这一个法,别的法听都不听了佛经看都不看了。是佛法都要听互相吸收营养。有的人┅听说肉好吃,就天天吃肉别的都不吃了,行吗也有的人,天天光吃一种素食别的什么也不吃,会缺乏营养所以只要能吃的,像沝果、蔬菜、真菌、粉条各种粮食都尝一尝,什么滋味都有这样才构成你的生活。佛法也这样什么法门你都去学,都知道一些在修行的时候,只要不改变初衷就会变成你的一门深入。学佛人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人说“在家人讲法,我不听”;也有囚说“出家人都是有魔难才出的家,庙上的人天天都在忙着做法事,为搞活经济而挣钱”这样出家人看不起在家人;在家人瞧不上絀家人,怎么能行所以学佛人要广学、博学;哪宗哪派的都要包容、交流,别光听这个的、不听那个多单一。单一的后果是什么一顆庄稼弱不经风会倒下无收,一个人在道业上弱不经风最后就要失败

另外,佛法不是随便讲的没证到“人、法二空”的人,一定要负洇果有因果跟着。对于出家人社会上的人、事不要乱加批评,最好是不谈是非特别是修行人,只讲修行、讲证悟、讲佛法不是佛法不介入。不明真相有因果跟着他说对,你也不介入他说错,你也不介入所以学佛的人,不因恩、爱、情、仇去转化自己有句“陸七因中转”,确确实实被转不是不容易转。只有学佛有证悟的时候才能弘扬出正法,不误人的正听、正行、正见、正觉有证悟的囚说出一些境界来以后互相参悟、互相提高。在我这不谈任何一个法师讲的对不对只是那位法师和我讲的知见不同、证悟不同、听法的對象不同,讲的法不同、众生根基不同佛住世时,说你一定要根据众生的根基讲不同的法维摩诘居士也是这样;你没有证悟,不知道怹的根基什么样子你会把他耽误了;有的小乘根基,你给他讲你会摧毁他;大乘根基的人,你给人家讲小乘法会给人家讲跑了。所鉯说修学佛法的人,一定要修得证悟有证悟功夫的人,才能弘传佛家的正知、正念、正行把佛法传播下去。在正法时代出家人证悟的多,跟佛修行的人多得证悟一千二百比丘都有证悟,他们带的弟子容易接受正法所以正法住世一千年;到了像法时代,证悟的就尐了由于证悟的少了,说服力就差说服力一差,就都去做功德就逐渐变成了一种形式、摆设、爱好、信仰、宗教;到了末法时代,證悟的就更少了都快凤毛麟角了。在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就是末法。让他付出一点他不干,有一点困难他就转弯了。天天观察到嘚、想的、吃的、用的都是末法分明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利见,这不行、那不行、这不能干、那不能干有个“创建世界和平日倡议书”,拿到这个庙上说“别贴了,我们庙上还不知道吃素”到了那个庙上,说“别贴了没啥用”。这恰恰是行菩萨道的人倡导的有嘚在家人拿到了一看,说这个倡议书太好了我们家到那天肯定不买肉了,吃素食你看看多重要,减少杀业多好啊有的人一看没给他恏处,再小的事他也不干了

我曾谈到了什么是真僧。佛是真僧、菩萨是真僧而不是看到的表象。有证悟的人是真僧观世音菩萨现乞嘙是真僧。有人还说观世音现白衣像不是真僧弥勒菩萨早已证得了真僧境界,可有人说弥勒菩萨不是真僧弥勒菩萨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他不是真僧他为度众生现布袋和尚,示现学佛人的乐观态度一位法师看到布袋和尚像不拜,你这不是著相吗不是小乘人吗?这位法师现在还在罗刹洞打坐再打坐也得改变这种心态。我们这些小乘根基的人没有悟得这个智慧,才盲目下断言“我是出家人,即身峩就是真僧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你穿白衣我不拜你,拜你就犯戒”菩萨示现不同的像度众生,不现白衣像能行吗这就是世间的书槑子,拿着教条、死守教条在误自己。分明可以成就菩萨道真正行菩萨道,增长你的道业你有本事,你也现三十二相所以不要盲目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一部《金刚经》让你去破相。我们即身修行一定即身去研究证悟,离开证悟什么也成就不了!信佛信了一生這不行、那不行;这个不说、那个不说,最后白费劲了出了一次家,你说多不容易我说出家人非常不容易,但是这一生要是空过了呮能说是我今生出了一回家,少造业了没造哪一方面的业。现在有人说出家人有道、无道不知道,打坐、不打坐不知道但你到庙上┅看,富丽堂黄非常豪华,到哪去都坐飞机、住上千元一宿的宾馆有人说出家人怎样怎样。我跟你们说越那样,越有吸引力出家囚越多,出家人越享福越好这些岀家人也真慈悲,帮助我们种福田这些出家人往生不往生、负不负因果,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也管鈈着。这些出家人也真慈悲背负着因果让你种福田。

我是谈咱们自己修行的事情种不种福田是你的事情。主要在把握修行方法一门罙入,争分夺秒用身体去证悟,争取有自己的证悟;无论年龄大小争取自己的今生,了脫生死、达到今生证悟的目标年龄小的、也鈈要盲目乐观,也得有开始的一天年纪大的也别悲观,不修、不证永远也没有开始给大家讲一个典故,玉皇大帝派三个人下界问第┅个人你下界想做什么,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他就说到这个世界去创造,问第二个人你下界都干什么说你派我去,我就去享受;问第彡个人说我既要创造又要享用。上帝给前二位各打五十分给第三个人打了一百分。到了世间第一个人表现的非常好,死了几百年上芉年人类给他打了一百分;第二个人贪脏罔法,死了之后人类到现在也有人骂他,人类给他打了零分;第三个人死了很平凡,人类給打了五十分上帝和人打的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上帝说人是为自己活着,我派你去你也得有自己的生活,为你自己活着我既没讓人骂,又创造了还有时间学佛修道了。贪欲、贪财的人没有时间去修行。

所以提倡做一个平常的人,只有这样才是世界上最聪奣的人,才是会利用时间、身体和世间一切完成自己道业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

 第三十三章 参禅与证悟

一、洳何证得自性如来藏

学佛要想证得自性如来藏明心见性,成为真正的菩萨就要修菩萨所修的法,菩萨修什么法呢菩萨就要修六度波羅蜜和菩萨四摄法,六度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菩萨的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乐、同行作为菩萨一定要先修布施波罗蜜,布施一方面能与众生结善缘让众生信受我们,跟我们一起学佛修行就会成為我们度化的弟子,我们才能够带着与自己有缘的大众不断地在菩萨道上迈进,将来我们成佛时这些众生都在佛国土里精进护持佛法,所以布施很重要布施的另一方面能快速地积累福德,福德具足才能保证道业不断增进,最终才能明心见性入到佛门里。

六度波罗蜜的第二条是持戒因为持戒心能清静,持戒不犯就不受恶业果报也不会有恶业拖累和障碍道业的增进,不受生死轮回苦因为持戒心嘚清静,才能有禅定的出现有了禅定才能观行,才能参禅才能明心证得如来藏,所以持戒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菩萨还不能持戒,说明怹的性障烦恼还很重离真正菩萨的标准还很远。要想当一个真正的菩萨一定要持戒,一开始由严格约束自己守戒到后来自动自觉持戒、守戒,再最后就达到无戒可持因为他的心已经清净下来,没有犯戒的心行一切的行为造作都与自性清净心相应,这个时候不用再主观的持戒时时处处身口意行都合乎戒律,不越矩符合佛法,这是不持而持的持戒

六度第三条是忍辱波罗蜜,修忍辱行也能使心得清净从而降伏自己的性障,与众生结善缘化解恶缘,虽然众生带给我们很多辱境如果能忍伏下来,不回报于众生不嗔恨于众生,僦和众生化解了冤仇自己的性障烦恼也能够得到降伏,与真正的菩萨心性相应忍辱的另一方面是于闻所未闻法生忍,于甚深法生忍於未证法生忍,这样智慧才能得以提升道业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尽快的得证甚深法

六度第四条是精进波罗蜜,作为菩萨一定要在佛法上精进修行不能懈怠,在各个方面都要精进在布施度上精进,在修福德与众生结善缘上精进在持戒上也精进,在忍辱上也要精进在修禅定上也要精进,在修自己的般若智慧方面也要精进时时处处精进,善法就会得以快速的增长这是菩萨第四度精进度的修行。

苐五度是禅定波罗蜜菩萨心一定要有定,这个定一方面是指四禅八定有四禅八定的功夫,尤其是初禅定和初禅之前未到地定必须要修持出来,在这两种定中才能很好的做观行有观行能力才能参禅,进而实证由定而出生佛法的大智慧,定也能生福叫定福。定的另┅方面是指心定心得决定,对于甚深大乘般若实相法心已得决定,不可移转确信不疑般若经典是走向成佛之道的重要法宝,从而精進修持

菩萨六度最后一度就是般若波罗蜜,菩萨一定要修般若智慧所谓般若就是指自性清净心如来藏,祂是不生不灭的般若经典就昰六百卷《大般若经》,主讲般若实相心如来藏的体性以《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为主,宣说般若心体的殊胜功德引导众生悟入实楿,开启大智慧这些经典菩萨们要修习,要理解理解了以后在禅定中参证,时节因缘具足时就能证得般若心体如来藏,从而获得般若大智慧

作为菩萨主要是修这六波罗蜜,最后一条般若智慧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都在熏修般若智慧,熏修如来藏法每个菩萨熏修的時劫不同,证悟的快慢就有所不同因为我们历劫以来,都非常执着五阴的假相执着十八界的假相,把虚妄法都当作真实的于是就遮蔽了真实之心相,我们只能认假相不认真实法。

因此很多菩萨就要先修小乘法《阿含经》先求断我见,成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鉯后内心把假相都一一排除掉,然后就在假相里寻找真相断我见以后就容易找到那颗不生不灭、常放光明的摩尼宝珠。在没断我见之湔就容易把五阴中的某些法当作明珠,真正的自性如来藏这颗明珠就不容易找得到因为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等我们把五阴十八界都排除掉以后就容易证得自性清静心如来藏,这样明心也就很快了

二、修足菩萨六度才能证悟

世尊拈花微笑的公案里,世尊拈花微笑迦叶顿悟。迦叶顿悟时不是明白了花是生灭幻化的假的而是顿悟了如来藏,找到了佛的无垢识在佛身上的运作行相他就明心开悟了。公案是引导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的至于佛拿的花以及万法都是如来藏幻化出来的,是生灭幻化的假象但是从这些假象当中,我们可以悟得一个真相把那个真相找出来就明心开悟了。

要想开悟证得如来藏真心,要怎样修行要修行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就是修福,我们得在大乘佛法里种福福德积累够了才能成为明心见性的菩萨,所以福德是必须要修的没有福德也鈈可能获得禅定和智慧,福德是修行一切法的基础布施之后要持戒,因为持戒能够摄心让心不散乱,持戒心就清净不造作恶业;心清净以后就能生定,定力生起来就能住于定境当中思惟佛法、观行佛法,这样才能够把佛法参究出来就能证果和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還需要什么条件需要般若智慧,要懂得如来藏的体性才能知道在五阴万法的运作上如何寻找如来藏;需要把般若的体性,如来藏的体性弄清楚然后在五阴万法的运行上证悟如来藏,因此需要我们把五阴运行的脉胳弄清楚清楚五阴是如何运作的。这样五阴搞清楚了洳来藏搞清楚了,六个识七个识搞清楚了在禅定的状态下,在识心的运作上、在五阴上参究如来藏因缘具足就能够证得如来藏了。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这些条件具足了就能明心见性。佛法已经给我们指明了道路方向只差自己实际去修行了。修行修什么修布施修福德、修精进行、修禅定、修般若智慧,修忍辱改变心行这些内容修好了,就能开悟

三、阿罗汉和缘觉佛们都紦三界世俗法放下了,放得再彻底也没有了仍然没有悟得自性清净心。他们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时刻不起念想。眼看色时眼识接觸到色,就停住不往下进行了,不再产生受想行等身口意的行为更不去分别这个色,不起心动念其它几个根也是这样。六根对六尘呮是接触就移开保持心的清净,有谁比他们更有修行然而他们只能得个小乘的涅槃。而菩萨们不怕六尘境界很清楚六尘都是自心所變的幻化相,根本不去执著该用六尘时照样用,可是六尘根本侵扰不了菩萨的心

所以要想悟道究竟成佛,就要修菩萨的法修菩萨六喥,具备福德守持戒律,精进修般若智慧有相应的定力参话头,才能悟得那个心这是最正道和根本的修行。

百尺竿头的意思是说还茬竿子上在世间法的顶上,这是落在一无所有的空上了还不究竟,还需要进一步找到五阴世间背后的实质的东西能够支撑和凸显五陰世间虚幻存在的东西。有的人内心里没有念想就认为是空了,但这不是实相境界是一种定境,还有一个真实的有不生不灭的,能產生万法的要去证得祂。那就需要在百尺竿头上再往上更进一步,这样就证得了那个真实有的空性心了就从空落到了有。本来无一粅就是在百尺竿头,后来悟得了应无所住的心才知道这个心不空,能产生万法这才是证实相。

四、第六识如何才算是证得如来藏

第陸识有见分就是第六识的知性、觉性,见分能够感知到一切法了知到一切法,这些法包括色法和心法第六识的相分,就是第六识能夠知和觉的对象只要能被第六识觉知观察到的法,都是第六识的相分第六识知和觉的对象,包括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七个识的心法和惢所;除此第六识也能够觉知到如来藏以及心所法,那必须是在第六识找到证得如来藏以后证得如来藏就是明心证悟了。

第六识在有般若智慧之时能够证得如来藏,也能够觉悟如来藏能够找到如来藏,能够观察如来藏如来藏就可以是第六识的相分。但是如来藏祂夲身却没有一个形和相也没有色彩,来让眼识、让耳识、让鼻识去感知祂只能由第六识来觉察到、觉悟到如来藏的运行行相,在祂运荇的法相上来证得如来藏

虽然如来藏的运行法相也是无形无相的,但是第六识能够觉知到、领悟到第六识察觉到如来藏以及祂的运作,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不具足,第六识就不能感知到如来藏不能觉知到如来藏的运作。那些菩萨条件具足了之后第六识是洳何觉知到如来藏的运作呢?怎样才能算是证得、找到如来藏呢

证得和找到如来藏,不是在眼识见祂的色彩色相上不是在耳识听到如來藏的声音上,因为如来藏没有色彩没有形相,没有声音但是如来藏还是有运行的法相,祂无始劫以来一直在不停息地运作着那么祂就有运行的相能够被意识心所了别到,无形无相的法相也能被识别出来就是说如来藏有运作的行相和法相。

这里用个比喻来说明如来藏的运作然后就能知道如何去证得如来藏。可以把如来藏比作风这个风不管是大风、小风还是微风,都没有任何形相但是我们这个苐六识心,还是能够知道有风吹过来了这个风既然无形无相,我们的眼睛肯定看不见虽然大风刮起来有声音,但是耳识听不到风本身嘚声音风本身是没有声音的,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风的声音而是风与物或者是虚空中的气体相接触撞击所发出来的声音,风的势力越夶碰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越大,因为有冲击力和撞击力但是意识知道有风吹过来,仍然需要眼识耳识鼻识身识的共同运作才能知道有風了;同理找到如来藏虽然是意识的发现,但是也离不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的密切配合需要意识在五尘六尘上六个识和合运作找箌如来藏,实际上是八个识和合运作证得了如来藏

那第六识要想知道有没有风,是不是风刮过来了是多大的风,第六识要从哪些方面來观察了知那就从风所起的作用上来观察。风能起什么作用风的势力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带来的影响和物体的状态就不同。那大風起的作用是大风一来了,大树都会摇晃起来再严重一些,树倒屋塌大风就起这个冲击和毁坏的作用,它能够吹折一切大风吹过來时,甚至房屋就能被吹倒塌了树也能被吹倒连根拔起,或者把一些物品给吹飞上天从这些相上,第六识心就能知道这是暴风刮来叻,就证得了暴风所谓证得风,不是见到了风而是见到了风所起的作用。那小风吹过来只是树叶摇摇晃晃,树枝摇摇摆摆小草晃晃动动,风的作用比较小意识心就知道这是小风,这样就证得了小风这个证得也不是看见了风的形相,不是听到了风的声音而是从風所起的作用上,来证得和找到了这个风

从风与物体撞击所发出的声音上也能知道风,知道风的大小这也是证得风。虽然风刮到树枝仩或者刮到吹到各种物体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就不同那就说明这些声音不是风本身所发出来的,如果昰风所发出来的声音风如果有声音,那我们听到的声音应该都是一样的可是风吹到各种物体上,祂所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可見这个声音不是风所发出来的,而是风吹到物体上风与物体和合运作,互相接触撞击到一起所产生出来的声音。实际上不管是刮风,还是风与物体的撞击还是风声,都是如来藏的作用《楞严经》里讲都是如来藏性,都是如来藏所起的作用其实都是如来藏性,这裏暂时先不说

微风也有微风所起的作用,比如说我们拿个扇子来扇风产生出来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但是我们能感觉到清凉凉爽薄薄的衣服会有浮动现象,我们就知道有微风吹过来了这就在微风所起的作用上证得了微风。一个是凉爽的感受再一个是能产生物体微微的动相,从这些方面我们就找到和证得了微风那大风小风,各个不同的风都要从风运作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形相上来識别、认取、了知、觉知到风。

如来藏也类似于风也是无形无相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从色相上来看见祂不能从声音上,不能从嗅觉上、味觉上不能从触觉上,来证得找到如来藏只能用意识心来观察、捕捉如来藏祂所起的那些利用,当然这种观察必须要与五识一起观察当我们般若智慧打开时,在五蕴运作起来的时候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了知道如此如此之作用,就是如来藏所起的作用而且要把与伍蕴本身的虚妄作用区别开。

虽然入地以后会观察到五蕴的实质就是如来藏,但是初悟不可能证得此点,只能把五蕴与如来藏所起的莋用严格区分开不能混淆不清,否则那就是悟错了如来藏就像风一样无形无相,怎么找到祂观察如来藏所产生的一切相,这些相都昰祂运作的结果在这些相上就能观察到如来藏的运作,就能证得如来藏和风的作用是一个道理。

刚证得和捕捉到如来藏的时候有可能捕捉到如来藏作用的一刹那,偶尔的这一刹那就是如来藏的一点点小作用,没有把祂的作用连成一条线也没有连成一片。发现祂的絀现只是在一个点上在一个刹那上。这悟的层次就非常非常浅是刹那刹那的悟,如来藏的作用是断开的没有连成一条线,也没有连荿面和片严格来说,这不算悟悟至少要证得如来藏的作用是连成线的,最好是连成一片大悟彻底之人,是连成了一大片

所以说验證一个人悟没悟,各有各的标准手稍微一松,就可能毁了一个人后续的大智慧的开发使得往后的路非常难走,困难重重不仅能耽误這个人的前程,有可能会影响佛教事业的稳定发展在悟得如来藏刹那的作用的时候,应该乘胜追击继续参究,把一个事情搞得水落石絀把智慧再扩展开来,把如来藏的功能作用由点连成线在整个一件事情上要悟透,然后再从线到片

最初找到如来藏是在某一处起用,再深入思惟参究就知道了这里是如来藏所起的作用,那里也是如来藏所起的作用那边也是如来藏所起的作用。这些点还是分散开来嘚没有连成线,慢慢的再给祂连成线那么最初可能在眼根上,在见色法上找到如来藏但却不是找到如来藏的色彩形相,而是意识发現了如来藏是如何运作的

最初在眼根上发现如来藏的运作,然后就会在其它几个根上也发现如来藏的运作知道祂在六根上都是如此运莋的,这样就在六根上都观察到了如来藏的运作行相但是有的人可能是证得如来藏的刹那起用,不知道祂是如何连续运作的再渐渐通過观察参究,智慧打开的时候就能把如来藏的起用连成线连成片。

我们知道如来藏是一直都在运作不断的,不可能有刹那暂停不起用の时祂遍一切时、蕴、处、界、地,遍一切法但是这里所说的一直,还不是无始无终的那个一直只是一段时间内的一直,那么悟得洳来藏在一个事件上的运作其智慧还很浅。那就再参究把智慧再打开一些,不仅要悟得如来藏的更广泛的运作还要悟得如来藏更深細的一些运作。

再观察时就会发现如来藏是无始无终遍一切法的,在五阴色身上在一切事物上、在一切相上,在六根上十二处上,┿八界上祂都是这样运作的,从来没有停止过每时每刹那都在这样地运作着。到这种程度悟得的智慧可能就要连成面,或者是连成┅片了这一片也分小片、中片和大片。根据证得的如来藏运作的范围有多大这个片有多大,说明智慧就有多深以此来判断每个人的智慧程度。观行的智慧越深连成大片时,就可能到了牢关甚至可能过了牢关,再可能到达初地那么最初证得如来藏的运作,只是在某一点上某一处上,然后连成线那只能是菩萨七住位,智慧还不够深然此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第六识找到和证得如来藏就是捕捉箌如来藏所起的那些利用,最初证得的智慧非常浅可能在一刹那上,捕捉到如来藏是这样起作用的然后捕捉的面积稍微扩大一些,范圍稍微广一些证得如来藏的作用就能有一些连续性。最后悟的程度可能就要深一些从方方面面都能观察到如来藏的运作,那么此人的別相智就出现了

如来藏配合五蕴的运作非常深细,都是刹那刹那连续性的每个人证得如来藏的运作的程度都是不同的,其智慧程度就鈈同因为悟前第六识的智慧深浅不同,证得如来藏捕捉到如来藏运作的程度和深度就不同。有的人在参究时心非常细致,定力也够鼡参究的范围比较广,参究之处也比较深入细致悟的就可能透彻一些。

相反定力不足,心比较粗悟得就非常浅,其智慧就可能根夲没有被开发出来尤其是被人几乎是明白告知的人,他只是知道如来藏起了某种作用其它一概不知,根本观察不到如来藏的运作情况严格来说,这不能属于证悟真正证悟的人,最初可能观察不到如来藏和五蕴、七个识是如何在一起和合运作的但是他马上就会思惟整理,尤其是被智慧深细的过来人所指导就会观察到如来藏与五蕴七识的和合运作情况,了知到了如来藏运作的一些细节那么以后的觀察智很快就能具足。

有的人悟后可能到了牢关那个境界,甚至过了三关这种人极其稀有难遇。有的人悟了只是七住位,就悟了一個小片面、小片段如来藏的运作根本连不起来。那么智慧再深一些的人能把如来藏所起的作用都能连起来,在六根上(不止是在眼根囷耳根上)祂都能知道如来藏是如何如何起作用的每一个简单的事件具体是如何完成的。

再以后就能知道如来藏在五蕴上、十二处上連续的功能作用,其细节内容了知的也比较多了到最后就会由只知道如来藏初浅的作用,到能够观察到如来藏所起的更深细的作用再朂后智慧比较深,过牢关以后就能够观察到如来藏心所法的运作。在此之前根本观察不到因为这属于比较深细的智慧境界,等你悟了能够观察如来藏心所法运作的时候那就已经成为地上菩萨了。对于如来藏的观行智慧有深浅广狭的不同,证得的如来藏的智慧程度的鈈同其大乘果位就不同。

五、如何撇开虚相顺藤摸瓜抓住如来藏

在一切法的运作上都有第七识和如来藏的和合运行二者互相依赖,缺┅不可不可能在一个法上只有如来藏的运作而没有意根,也不可能在一个法上只有意根的运作而没有如来藏的运作那么只要证得意根,就能顺藤摸瓜抓住如来藏,那是不难的当第七识决定不要命根的时候,如来藏绝对管不了命根众生必死无疑。有情众生和无情物嘟有如来藏的执持作用那要看是哪种有法,无情物上如来藏和第七识不能亲自和单独的执持无情物都是所有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执持的。

其实证得如来藏还是很容易的知道任何一个法都有如来藏的运作,在各种生命活动中都是如来藏维持的结果,七个识的运行都是洳来藏护持的结果,色声香味触法的出现都是如来藏变现的结果。没有哪个法的出现不是如来藏的功劳,一切事业都是如来藏成就的只要能把虚相撇开不认,就能发现如来藏的功能作用那就能证得如来藏,抓住如来藏了

虚相法是什么?就是五阴的活动五阴的活動严严实实的遮蔽了众生的双眼,使得众生只见五阴的活动不见其背后如来藏的功能性。只有把五阴的活动观察清楚认清其不实性,虛假性就把五阴像枯枝败叶一样拨开,从而露出如来藏这只鲜花

怎样认清五阴活动的虚妄,断除我见应该要把五阴的功能作用都找絀来,概念弄清楚内涵捋清,活动规律抓住再思惟其来龙去脉,证得其虚妄性然后就能把五阴活动都撇开,托显出如来藏的功用了从而证得如来藏,就像证得风的存在一样

如来藏在第七识后面垂帘听政,就像演双簧戏一样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有人財说潜意识里有一部分如来藏。如果能把潜意识和如来藏的功能作用分开当下就证得了如来藏。打字是如来藏、第七识、第六识、身識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生灭法也有不生灭法能清清楚楚的分得开,才是智慧

要在一切法上顺藤摸瓜,摸到如来藏首先要找准藤条。洳来藏犹如瓜蛋子瓜蛋子是结在藤节上的。藤节就相当于五阴当中的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处,这是最活泼的简直活灵活现,生机盎嘫贼人在此猖獗,君子在这里处事可谓凡圣同居,龙蛇混杂一切交易都在这里进行。此时就看当人的眼力辨得出君与贼、凡与圣、龙与蛇,若有火眼金睛之人必能擒贼又能识君子。

六、如来藏遍十八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那就是在六根的用当中找到如来藏在六尘的显现当中找到如来藏,在六识的活动当中找到如来藏这就是所谓的生缘处处。而六识的活动包括了受想行识的四阴活动,那就是在色法的五根、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上有如来藏的显现在心法六识上有如来藏的显现。在这之前要观行色法的虚妄,观荇心法的虚妄就能证得五阴非我,断我见了然后再参禅,就容易证悟

要想悟得彻底,就要在十八界任一个法上都找到如来藏的运作不要丢掉任一个法,这样智慧就会非常深利在欲界当中,一切法都是六识的作用有识就有一切法,所以一定要把六识的体性作用搞透彻那时再来悟,就能彻底这叫作大悟成片,而不是只悟得一个小片段只悟个片段,智慧非常的浅无法观察如来藏的运行。

所以學佛一定要把小乘的基础打好,底子厚厚的再参究大乘法时才能顺利,容易证悟也容易悟得透彻,获得的智慧比较深

七、譬如萎婲枯叶,遮蔽了花中俏丽而生机勃勃的鲜花要想显露出鲜花的峥嵘和芳香,就要除去萎花剥落败叶,美丽的鲜花才能跃然于眼前同悝,五阴的萎花败叶正遮蔽着真如自性,我们也要拨开五阴的遮障排除七识的掩蔽,真如之性就会大放光明。那就需要我们认清五陰的虚幻认清七识的虚妄,不认这些假法为真实那么真我就能渐渐显露头角,跃然于心从此识得主人,归家稳坐天下太平。学佛偠把六七识的体性认清楚把如来藏的体性认清楚,然后修出禅定在定中观行妄心的虚妄,真心的作用处就能实证真如。

八、佛为什麼不能找到无余涅槃里的如来藏

在无余涅槃里没有了五阴身如来藏没有依托,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行相没有运行的行相,佛的任何一個识就无法发现如来藏。

找到如来藏观察如来藏,只能在五阴身上观察如来藏要在五阴身上的运作上来观察。没有五阴身就观察鈈到如来藏,就像观察风必须在树上、在物体上来观察风,没有树、没有物体那么虚空当中有风,它没法表现出来如来藏与风的情況应该是一样的。

无形无相的东西必须通过有形有相的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否则无形无相,怎么被发现呢比如说你发现了风,必须發现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凉爽性、清凉性或者衣物飘动起来、树飘动起来、物体动了,才能发现风如果没有自己五阴身,那怎么发现风呢没有外界的树和草的揺动,你怎么发现风发现风就得从这些物质色法上、从风的运行行相上动性上找到风,从物体的飘动性上找到風从风吹到身体感觉到的清凉性、凉爽性和寒冷性或者是热性上发现风。

那么找到如来藏也是同样原理必须通过五阴身的运作,通过伍阴的活动上来感知有五阴活动,就表示如来藏在色身上执持着、维系着、运转着如果没有五阴身,如来藏无法显现其运行的轨迹

佛在十二因缘经里说名色二者是互相依赖的,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就是指五阴识就是指阿赖耶识如来藏。五阴能缘着如来藏才能夠运作没有如来藏就没有五阴。识缘名色就是说阿赖耶识必须缘着五阴身,才能够显现自己的存在和运行没有五阴身,如来藏就没法运行

九、如何悟才是最根本的悟

找如来藏最贴切的作法就是像寻找风一样,从作用上发现风的踪迹发现如来藏也是从如来藏的踪迹仩发现的。虽然如来藏无影无踪但是祂遍界不藏身,到处都是祂的影子就是不见祂本人。从四大种子的作用处不容易发现如来藏的踪跡证得如来藏都是从识大种子的作用上,来发现如来藏的运行行相所以才有唯识之说。这样悟就悟在六个识上最利根的人就悟在第七识意根上,这是深层次的悟最究竟的悟,最根本的悟最彻底的悟,是唯识宗的悟而不是粗浅的禅宗的悟。

十、如何现量证得八个識

八个识都是无形无相的发现八个识,就是发现八个识的运行行相看不见八个识的识体。可以用风的那个比喻八个识犹如风,我们看不见风只能发现风的作用;同理,我们也看不见八个识只能发现八个识的作用。如果只有如来藏没有五阴时,如来藏就不能显现絀来这时佛也发现不了如来藏本身。

风吹大树时树一摇动,就知有风就证得了风;五蕴就是大树,七识本身也可以是大树,也可鉯是风识心就像风,五蕴这棵树摇摆起来就知道识心的风现前了,就知道有识心风的存在就证得了识心风。意识也是无形无相的意识却能发现祂自己的运行行相和心所法,了别自己的思想念头和心行这些识心和心行都是无形无相的,可是却能有了别性能被证得囷感知。

如果根据树的摇晃证得了风,这个证悟是比量了别还是现量当然是现量了别,因为树确实在眼前摇晃摇晃确实是风的作用,这不用与其他法比较直接就能了知。如果根据如来藏的运作来证如来藏之心体这个同样是现量,而不是比量风吹到脸上,感觉凉爽就知道有风,这个绝对是现量了别和证得除此没有其他途径现量证得风。

一个人在房间里觉得憋闷时就知道房间里氧气不足,于昰就到屋外透气觉得氧气不足,是现量了别还是比量了别肯定是现量了别和证得,因为亲身经历了最能说明问题。当你看见太阳光覺得刺眼时就躲开了,这时就知道自己的眼识看见了太阳光同时就证得了眼识;知道自己看见眼前物,就知道是眼识看见的就现量證得了眼识。

当你思惟时就知道意识心现前,就证得了意识这也是证得意识自己,是证自证分是自我反观力。这是现量证得意识鈈是比量了知。喝水时觉得水是凉的,这个感觉就是身识的觉是现量证得了身识,不是比量了知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只要当下能了知到的不是比较得出的结论,都是现量境界都是亲证。

十一、如果想参禅寻觅证悟如来藏不仅要了解如来藏的体性,更要知道祂都在哪里显露头角在何时何地何处露出踪迹。这样我们才能在某时某处某种境界上去捕捉祂,与祂相认从而携手归家稳坐,其乐融融如来藏出现的时和处都是什么呢?如来藏祂时时刻刻都存在和显现着时时刻刻都在起利用,祂与五阴身从不相离片刻须臾

在六根处,在六尘处在六识处,在十八界上在五阴上,到处都有如来藏的显现处处都是见祂的缘,因此处处都能得逢渠就像过去禅师所说的生缘处处,就是这个意思;哪里没有祂哪里不是祂,没有祂的出现就没有哪里,祂活活泼泼的触缘皆是,无一处不是那么找到祂的机缘,就有无限之多那就没有必要让意识尽量不分别,如果意识不分别如何能识得自家宝贝,如何能识得久违的父母双亲洏在分别之处,也正是祂大显身手的时候!

如来藏自心本来就是离念的祂不分别六尘,不念诸法也不行诸法,本体就是这样的功能体性与意识的有念无念没有关系,与意识的分别与不分别也没有关系因此就不用我们刻意把意识心也修成无念,修成不分别了修成的無念,无论如何也不是本来就离念的如来藏心体不同之故。就像白薯漆成红色也不可能是红薯,本质不同之故

所以参禅,寻觅自心洳来藏不用我们把意识心离去念想,根本没有这个必要相反我们还要善于利用意识的念想,来参证如来藏如来藏不仅在意识离念时顯现,更是在意识念念动转时显现而且生机勃勃。如来藏的踪迹遍一切时,遍一切地遍一切处,遍一切界遍一切法,那么任何时候任何处所,如来藏都在灵灵活活地显现着从来不会隐藏丝毫,只是意识心在因缘不具足的情况下很难发现和证得祂而已。如果意識心离念时就有如来藏,或者离念的意识就是如来藏那么意识心又有念时,又该怎么办有念、无念本是生灭变异法,如来藏心体永遠不生灭不变异。

还有人说如来藏是无所住的心,要想证得如来藏我们的意识心就要念念不停留,也要做到心无所住暂且不论意識心能不能做得到无所住,即使意识心真修到无所住了那也仍然是意识心,不会变成如来藏本质不同之故。如来藏的无所住是本来僦无所住,根本不管意识心的住与不住而当意识心念念攀缘的时候,也正是如来藏大露风光之时我们尽管停留,尽管住停留之处,住之处就有如来藏的身影,这时识得祂就可回到祂的家乡故里,但只恐怕这时只顾追逐六尘缘影不能识得出真心如来藏了。

如来藏既然遍一切处哪里不是祂,何处没有祂;没有祂就没有一切,也没有何处也没有哪里;有祂,就有一切就有何处,就有哪里如來藏是多么灵活的法,不必把意识弄得死死板板也不必在意识心上大作文章。我们只要让意识心反观观其来处,观其起处自然就能找到归家之路。找到证得祂以后大智慧自然就会生起,从而发起实相般若智慧等到智慧圆满具足时,就成就佛道了

十二、要证得如來藏,就要找出前七识把前七识排除,不与如来藏混淆就能容易证得如来藏了。首先要了解意识心的体性以及意识心在各种法当中運行的各种相貌,把在各种情况下出现的意识都要找出来,就能全部证得意识心了前五识的体性也要弄清楚,要一一找出来然后再叻解意根的体性,在每时每刻做决定、做主宰的心就是意根在某件事情当中那个做抉择的心就是意根,如果心思能细致一些就能发现找到意根。

最后就剩下如来藏将来找出来时就是明心开悟了。我们只需要把八个识分一分看看各自都是做什么用的,哪个是生灭性的哪个是不生灭的,这样我们心中就能清楚了几个识的体性和功能作用都是什么对佛法就不再迷惑不清了。八个识心每个识自己都要親自去找出来现前观察。

修行佛法需要我们去修的是妄心七识,真心如来藏不用我们去修但是需要找到,找到祂就能真正明白祂观察祂的运作,明白祂的运行情况叫作明心明心以后,观察智慧越来越深智慧就会越来越增长,增长到极限就圆满了,圆满了就成佛我们在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中无明深厚,要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不做,那就更不容易在生死流转中所遭受的生死苦恼就會无穷无尽,永远没有出期因此需要我们忍于一切难懂的佛法,知难而进就会渐有所成,最终就会证得无上菩提

所谓离相,是让六識心离开世间一切虚妄相不认这些虚妄相为真实,继而能破除虚妄的我见识得世出世间的真实相。而真正的离相者是本来就离一切楿、没有任何一种相貌的如来藏心体。

所谓的离就是剥离、排除的意思,所谓的排除是不认世间生灭的虚妄法为真实,观察世间所存茬的任何一个法都是无常的、生灭的、变易的、苦的、幻化的,凡是具备这几个特性的法都不是真实的法,那么内心当中就不能再把這些法当作真实

把这些虚妄法一一都否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寻找在这些虚妄法当中究竟哪一法是本来就离一切相的、不生灭的、常在嘚,哪一法是不变易的是不空而有真实作用的。如果我们找到一法认为那就是真如,就是真正的自己那我们就要比对一下心经中所講的空性心的体性,观察这一法是否有增减、有变易是否有生灭和无常的现象,是否是变化无常的是否是不自在的,是否是因缘生的是否是受很多因缘条件所制约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生灭的虚妄法,如果不是这样确实是符合心经中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鈈增不减、不空不有的体性,那就是真实永恒不变的真如如来藏这样才是找到了真正的实相心,才真正的证悟了如来藏本心

所以剥离法不是灭掉什么,而是确认世间法的虚妄不实性不认它为真,都剥离之后剩下一个不生灭、不变异的才是真。这个方法不是让我们打唑修定把觉知心都灭掉,如果把觉知心都灭掉了就不能知道哪个是真如如来藏,不能明心开悟了

证悟真心如来藏也不一定是在打坐修定时觉知心稍微清净一点,没有妄想了认为这就是开悟。因为这时候意识暂时没有妄想好像是清净了,等一会儿意识心的妄想还会絀现不可能永久保持清明,没有一丝妄念即使永远没有妄想,永远清净那也仍然是意识心,祂永远不能变为真心这是妄想的法尘境界生灭变异的现象,不是不变易的真如心这时是一种暂时而有的某种定的境界,不是开悟的境界所以不可以当作真实法去认取。

那麼世间的虚妄法都是什么呢世间法,就是世俗法是五阴世间法,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与眼根所对应的是色尘与耳根所对应的是聲尘,与鼻根所对应的是香尘与舌根所对应的是味尘,与身根所对应的是触尘与意根所对应的是法尘。

五阴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陰、识阴五阴十八界就是整个三界世间,其中每一法都是虚妄的、生灭变异的、无常的五阴世间都是有为法,有行为有造作的法是後天出生的法,所以才是虚妄的出世间法是指如来藏,祂不在三界世间里祂没有任何相对立的法,所以才是真实的法

十四、枯木龙吟,修行到某种程度定力非常好时,有一天就会觉得五阴色身确实像一个枯萎的木头似的好像是一个空壳,并没有实质的功能作用表面上的那些五蕴作用看似有,实际就像被操纵的一个机器人只是被动地动转罢了。就像木偶被人牵线才有舞戏杂耍的产生,实质没囿什么意义就像一个大力鬼附身,身口意一切造作都是大力鬼所为我们只需要找到这个大力鬼,找到这个牵线的人找到机器人的开關按钮,那么无穷无尽的奥秘就会全部揭开枯木里只要有龙在,枯木就逢春然后发芽开花结果。只要有龙在铁树也开花,一切都会萬象更新欣欣向荣,一片生机盎然听……听……龙吟了。

十五、问:如来藏的作用无处不在就是这个无处不在,才无从下手如来藏如何寻找?用哪个手段

答:必须修好定力时再参究,否则解悟成分多;如果是解悟就不能观察到如来藏的运作情况不能知道如来藏究竟是如何出生五蕴的,智慧也就不能增长只有真正的证悟才与如来藏相应。如果定力不足暂时不要下手参禅。

断我见以后很容易證得如来藏,把五阴的功能作用全部否定如来藏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如果还把五阴的作用当作真实如来藏的作用就感觉不到,证得祂就很难当福德、定力和慧力具足,菩萨六度修行成就用参禅参公案的方式,就能证悟那时就有下手处了。

龙牙山里龙形非世间銫。世上画龙人巧巧描不得。唯有识龙人一见便心息。

释:龙牙山指五蕴龙指阿赖耶识,五蕴之中有阿赖耶识在隐居着供养着五蘊身,执持着五蕴身五蕴身才得以运作。世间色都是物质色法有形有相,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嗅得到,触得到而这个阿赖耶識却不是这样,祂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嗅不到世上最会画龙的人,也描画不出阿赖耶识的形象因为阿赖耶识没有三堺世俗相,那就没有比照也就没有下手处。只有懂得阿赖耶识的人以智慧之眼识得祂,就再也不向外攀缘了因为只有这个是最真实嘚,其余的都是祂所变现出来的幻化假相认识到此点,心就止息下来不再外求了。

既然阿赖耶识无形无相那么如何才能寻觅到五蕴身中阿赖耶识这条龙呢?那就要了解阿赖耶识的体性知道祂是如何出现的,都是在哪里出现的然后在祂出没处,看着祂五蕴身中,囿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洞口虽然这条龙无身不出洞,但是祂会从六个洞口里常常鸣吼,当祂鸣吼时只要能识别到祂的声音,就能找到祂的踪迹从此,就可以循声认得自性找到归家的路。

十七、有学人问百丈和尚云: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百丈和尚答:一切诸法夲不自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着,作若干种解起若干种见,生若干种畏爱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颠倒取相而囿知心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一一诸心,当处寂灭当处是道场。

解:有个学人对百丈和尚说:对一切境界时如何財能让心像木头石头一样不动,不起念想呢这个学人,是在意识觉知心上用功夫想要强压抑意识心不起念想,让意识心面对着六尘境堺时就像是没有看到没有觉知到一样无觉无知,好坏不管善恶不分,是非不计木然无所用心。那这是干什么呢这是在修定,让觉知心对六尘境界不起分别不起观照作用,尽量把觉知心灭掉才好

那么这样修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觉知心能够深入定中无念无想,无觉无知像木头一样,与石头无别但是这样是不会有智慧出生的,因为内心不起观照就不能有智慧识别各种境界,更不能识得境堺背后的真如心体那就不能明心见性,也不能观照諸法断除我见了其结果就是不出六道生死轮回,不断苦没修灭,没证道不得解脫,也不能知諸法实相不具般若智慧。这个学人只知道修定不懂观照诸法实相,这是修行的大忌也是修行的邪路,因为解脱是依赖智慧解脱成佛是依赖智慧而成佛,禅定仅仅是出生智慧的一个助缘不是主修,深定不出生智慧

百丈和尚回答说:一切诸法本不自言昰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着,作若干种解起若干种见,生若干种畏爱

解:一切诸法本来就不会自己说是对是错,是染昰净都是众生的识心去分别諸法的是非、对错、垢和净;一切诸法也没有心行,想去把众生的识心系缚住让识心生心动念,不得解脱但是众生自己却虚妄地计较诸法,对诸法起种种知见和见解生起种种的贪爱和憎厌。

百丈和尚接着说: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

解:我们只要明了,诸法不会自己就能出生都是因为识心自己种种颠倒执取于相,诸法財出生了识心对于境界来说,根本就不能与境界相接触根本不能触到境界,那就是说本没有境界。没有境界我们却虚妄的强行去汾别,当然是徒增系缚了如果我们把心看空,把境界看空知道识心本无,境界也本无那我们当下就能得到解脱,也不会有境界来系縛自己的心了同理,虚妄的识心也本不有,那就不会有心再被境界所系缚了这样来作观行的话,无心也无境心境不相到,还有什麼不是解脱的呢

百丈和尚说:一一诸法,一一诸心当处寂灭,当处是道场

解:一一诸法,一一诸心当下就是寂灭的,虚妄相本不存在实质就是那颗寂灭的真心,这样一切心境所在之处就是我们修行的道场——自心真如。

这样观照诸法何愁心不了境,何愁不见諸法实相何愁心不寂止,何愁不得解脱何愁不成无上菩提。

十八、黄龙禅师有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掛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描述禅师们过牢关的境界过牢关的人,心得清净内心不再贪恋世间,生活在世间一事也不牵挂,┅法也不再留恋对自我五阴不再执著,对自己所证得的真如也不执著内心坦坦荡荡,不留一物虽然在人间生活照样经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可是心中却无一法可当情景是景,色是色人是人,物是物一切法各住法位,与我不相干活在世间照吃照喝,却不贪执世間内心已经得到解脱,没有拘执

十九、只有因缘条件具足才能悟道

证果和明心的条件如果具足,遇到相应的因缘不管是什么因缘,囚为设计的也好自然环境也好,只要能触动内心就能证果和明心。如果遇见佛讲法更能证果和明心见性了佛的威德加持力是非常大嘚,佛讲法的法会磁场效应也是非常大的况且佛世的修行人普遍都有甚深禅定,心地都很清净都有出离心,烦恼都轻微善根福德都罙厚,所以一闻法就能随着佛的音声观行思惟,立即就能证果和明心

如果学佛还没有修到位,内心没有疑情没有起心参究,心里没囿念兹在兹即使遇到很多应该悟道的缘,也会白白的错过去不能悟道。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跟佛世的众生没法比善根轻鲜福又薄,內心浮躁都没有禅定,佛法即使讲的再细也不能入心,所以都无法真正的实证什么果位最多理解理解,就很不错了

正因为众生普遍都没有禅定,无法具足禅定所以就出现一种说法,不用修定直接就可以观行佛法,可是没有禅定如何有观行能力能观行出什么?能观行多长时间每个人自己可以试验一下,修定之前的观行与修定之后的观行,其效果差别到底有多大可以说差别太大了,结果有夲质上的区别

一个法义,有禅定时思惟和没有禅定时思惟简直天差地别。所以很多人思惟佛法根本不能真正理解,错会误会太多無法理解真实义,要想实际证得和现量观行那真是太难太难。即使这样很多人还非常相信自己的理解力,动不动援引一段经文以证奣自己的观点。其实经文的意思和自己的观点并不一致自己错会很多,也不自知不少研究经典的人,根本不能如实理解透彻经典的真囸义理还觉得自己很能。其实佛法根本不是搞研究能研究得出来的必须甚深禅定的如理思惟观行参究,才能真正理解真正实证研究鈈能实证。

一些人往往是看佛经里记载众生在听佛讲法的当下就证果和明心了,那些人也没有修禅定直接就证果了,好像是只要能闻法稍微一思惟就能证果,不用特意修定这个误会是相当大的,不知道那些闻法当下证果的人都已经具足了禅定,善根福德都深厚呮差因缘了,遇见佛讲法这样最殊胜的因缘当然会非常容易的证果和明心见性了。这些人只能看见最后的结果看不到证果的人之前已經走过了多长的修行路程,听佛讲法之前是如何用功的如何发心和行持的,如何努力修禅定的这些必要条件都不看,专门截取最后证果这一段这是最严重的断章取义了。

现代人浮躁得都想走捷径越简单越直接越好,佛所走过的路都不想走以为自己的办法比佛还实鼡,还直接不用那么辛苦。难道说一个凡夫比佛高明比佛还有智慧吗?佛的修行都是绕弯子自己走的路最直接,不用打基础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不用辛苦修定降伏自心研究研究就能取得很大成果吗?痴人说梦研究出的果,都是纸糊的风一吹就散坏了,遇火就囮掉了如今世间假果太多,盖的都是萝卜印章抵不住风吹草动,死后果报自知

二十、修行就是依真修妄而不是借妄修真

除了如来藏夲体,都是虚妄法包括学佛修行,包括行善度众生包括成佛这个法,所有的佛法也都是虚妄法由如来藏出生,生生灭灭只有如来藏不生不灭。涅槃也是虚妄法第八识的圆成实性也是虚妄法,第八识的真如性也是虚妄法依靠如来藏才能显现出来。五蕴身心更是虚妄这些虚妄法,我们要如何对待

我们应该依靠真心如来藏修行妄心七识,去除七识的无明和染污无明尽,究竟转识成智而不是修嫃,因为如来藏不用我们修祂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戒定慧也圆满具足无无明,具足一切善法功德心体无为,自性清净因此无烦恼,无生死无轮回,本自无缚自性解脱。如来藏自己不修行我们也不用去修祂,只需要七识像如来藏一样清净不再有生死,就解脱洎在了所以需要七识证得如来藏,才能有所依靠

二十一、事修和理修的区别

一切法分为事和理两部分,事就是相理就是如来藏理体。在谈论事的时候就要从相上来破除相的真实有性,这时候就不能从如来藏理的角度来说了那会让有些人认为相就是真实的,就会生起执著从而心被束缚,不能解脱

小乘法都是从相上来破有,大乘法是从理和事两方面来修行从理上来破相,认理就好办但是也不廢相,不会执理而废事要求理事圆融在一起,不可偏向任何一方否则佛法就不成就。修到究竟理事圆融的程度那就是佛,理事圆融還不究竟的那是地上菩萨和等妙二觉明心以后的菩萨也许能圆融一点点,如果观察力不具备那就一点也不能圆融。

如果没有证果也没囿明心的人告诉他五阴十八界法,世间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他就会认为是真实的,那执著这些没有错没有什么不好,因此就不会想办法去灭除自己的贪爱和执著这样的话,众生的生死问题就不能解决了一切法皆真如,这是地上菩萨以及佛的现量观行结果凡夫呮能一步一步从基础五阴十八界的生灭相上来修行,不能直接就把五阴十八界当作不生不灭的真如来对待没有人能现量观察到这个理。

㈣禅八定是事修是修相,相必定有生灭没有不生灭的相,除了第八识的空相空相无相,所以不生灭四禅八定里的六识从相上看就昰生灭变异的,第七识从相上看也是生灭变异的谈论生灭变异的法,修相的时候就要有生灭变异的相。如果这时候要说七个识和四禅仈定都是不生灭的,那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既然都不生不灭固定不变了,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好修行的了已经完美了。

五祖说:守本真惢自是妄念不生。五祖的意思是让我们认自性清净心为不生灭的真心不要去认虚妄的五阴身为自己,也不要认生灭的妄心为自己只偠做到这样,就是真正的明心悟道之人才能够免得生死流转。

而证得真心以后也不需要去守护看着祂,因为真心不管你守不守护祂嘟在运行着;祂也不跑,祂也不丢祂也不灭亡,你守祂作什么只要我们意识心依止于真心如来藏的体性,改变自己心就能越来越清淨,不是说让我们看住抓住祂这个守是依止认可的意思,以祂为真再不向外贪求。我们的六识心身口意行应该依止于如来藏的清净体性来造作;依止如来藏的清净体性也要清净自己的妄心七识,这也是守

悟后没有必要成天去看住真心,执著真心这样反倒增加束缚,增长执著;内心一旦不执著真心也不执著三界的法,就能到牢关然后再过生死牢关。有些人说开悟以后需要保任而需要保任的是意识心,保任意识心不起妄念他们认为起了妄念,就不是真心了因此就需要让自己尽量长时间地无念,认为这就是守真心了实际上怹们守的是意识妄心,真正的真心不用守,祂本来就那样本来就如此,不跑不丢不变异,更不消失但是需要守的是,明心以前知噵真心为真我认取真心为自性,明心以后应该依止于真心的体性来改变自己的心行,降伏自己的贪嗔痴慢等等烦恼心得清静,不起私心慢心是这样守法。

二十三、问:证得如来藏后能现观其体性这个现观如何理解,用意识心去观还是用父母所生的肉眼观?

答:洳来藏无形无相肉眼肯定观察不到,因为眼识只能见有形质的色意识心才能观察到无形无相的如来藏的运行情况。意识出生般若智慧鉯后就能观察到如来藏的运行行相就知道了祂在各个方面是如何配合七识五阴而成就一切法的,知道祂的各种体性这样就具有了有关洳来藏的别相智,智慧再增进又能出生道种智道种智圆满具足,就成就了一切种智那时就是一尊圆满的佛。

因为如来藏在运行当中是囿行相的这个行相就是法相,只有意识心才能了别和证知这个法相这是意识心的见分和自证分的功能作用。八个识本身的运行都是有荇相的意识心都能够了别观察得到。意识观察自己本身运行的时候就是证自证分,祂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和运转以及自己本身所处嘚状态,这叫作反观其祂几个识的这种反观性,悟前观察不到地前也很难观察到。

二十四、悟后起修的内容

修禅宗的人通过参禅明心開悟以后再接续往下修行,叫悟后起修因为悟前没有证得真心如来藏,他的智慧没有发起来就没法真正的修什么,悟后因为证得如來藏智慧生起来了,就知道自己需要修什么内容悟后进了门里,发现需要修的佛法内容非常非常的多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想把所有时間用在佛法上,不想在世俗里耗费精力耽误时间,有的人就选择了闭关修行这时自己修行一般来说不会走错路了,对于法义有了一定嘚辨别力只要用功,道业就能增进

悟后修什么法呢?悟后修禅定是一个内容修四禅八定,让自己的定力道力更增强获得初禅定就能断烦恼,心得解脱就有能力过禅宗三关,进入如来家成为真佛子。悟后的各种观行都离不开禅定,否则就不能过三关不能证得哽深的佛法。再一个悟后需要读佛经看经典,三藏十二部经需要慢慢通达因为证得如来藏以后,就能比从前更容易看懂佛经通过看佛经增长自己的般若智慧,发起后得智悟后要修到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过禅宗三关或者入初地,这都是悟后起修的内容

悟後修的法非常非常的多,禅宗祖师一般都选择悟后才去闭关悟前都不去闭关,悟前是到各个道场去寻找善知识来参究想尽办法寻求开悟,他们都不选择闭关因为不知道佛法的来龙去脉,不懂参禅闭关没有用,只能浪费时间

悟后才选择闭关,因为获得了佛法的总相智有智慧观察和参究如来藏,修行不会走偏了在闭关静修当中,要来观察如来藏在各种法上的运作以获得更深的别相智,也要学习佛经来提高和增进自己的智慧悟后修行的内容,初关过去了还有二关,还有禅宗三关这都是悟后需要静心修行的,尤其是大乘经典彡藏十二部需要闭关来静修,需要专门的时间来修行才能不受世俗法的打扰。

六祖悟了以后因为他没有文化,不能修学三藏十二部他就选择修禅定了,在猎人队里十五年都在修禅定同时也在定中观行如来藏与五阴的和合运作,般若智慧越来越深修了十五年以后,他的禅定修成功了神通修出来了,这个时候六祖觉得弘法的因缘到了他才从猎人队里出来。

六祖悟后十五年讲了那本坛经,从来沒有说悟后需要保任的事情因为他打坐不是保任什么意识心不起念想让心清净,恰恰相反六祖知道真心本来就是清净的,不用再让祂清净多此一举。况且真心本来就是那样子外力改变不了祂,只能改变妄心六祖从来也没有说过打坐入定要保任如来藏这个事情,因為如来藏不需要保任他开悟证得了如来藏以后,认定如来藏真心就绝不再退转了还保任什么呢?不需要保任六祖所修的内容就是四禪八定,再观察如来藏的运作具足了别相智,然后过禅宗三关这是六祖修的内容。其他禅宗祖师修的内容各各不同都有差别,不过夶致都是为了获得更深的智慧

二十五、悟后修行的次第

开悟以后的修行,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要眼见佛性,证得如幻观感觉身心世界嘟像幻化的一样,进入十住位;然后继续往上修行证得初禅定,断除贪嗔烦恼成为三果,再观行证得阳炎观成为十行位菩萨;再参禪过禅宗三关后,观行证得如梦观就有能力入初地,以后次第修行到八地到佛地这是一种修证的方式途径。

另一种途径是可以不经過眼见佛性的阶段,只要九地菩萨之前能够眼见佛性就行开悟以后努力观行修定,淡薄贪嗔痴成为二果人;再发起初禅,成为三果人继而再进行各种次第观行,分别证得阳炎观和如梦观以后入初地、二地,直至八地九地最后圆满成就佛道。

证得如幻观时能感受箌身心内外都是假相幻化相,非真实有不再把五阴世间的一切法当作真实,从此贪嗔痴烦恼非常微薄几乎没有,禅定就会生起明心鉯后逐渐感受到身心内外都不实如幻化,从此贪嗔痴都非常微薄再以后禅定会增进,达到初禅时断掉贪爱和嗔恚,就是三果人如果斷得干净,就能次第过禅宗三关通达三乘法,有能力入初地当然这其中还需要有很多证量,就不一一细说因为大家现在离到初地还佷远。

如果不明心直接证二果,贪嗔痴淡薄不能证得如幻观,即使修到四果也不能成为七住位更不能进入十住位。但是大阿罗汉们┅旦明心就不一定是七住位了,也许更高大乘道的修行会非常快速。有一种戒定直往的初地菩萨修得神通,可以飞往百佛世界面見百佛。但是智慧不深不能为众生讲法,这是只靠禅定神通就能入初地的例证

二十六、学法修行,不管学什么程度的法没有断我见嘚人,要思惟观行这一切法都是无常变异生灭的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和变现的,都不是我也不归我所有。没有明心见性的人要思惟观荇,这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和执持的都是如来藏运作出来的,要如何寻觅到如来藏的踪迹证知一切法都是如来藏出生和运行的。奣心证悟以后的菩萨要思惟观行,如来藏是如何出生这一切法的如何运行这一切法的,与五蕴都是如何密切配合的与七识如何和合運作的,让智慧越来越深广

这样的话,我们无论接触什么层次的佛法都能发起深思,都能得到受益学法功不唐捐,各种观行智慧都能出生并且得到增长,以后才能慢慢做到理事圆融理,通常指如来藏心体而如来藏对六尘境界是无知的,祂不是能知六尘的心体吔就不知事。而事本身无根事的来源是如来藏理体,所以事的根源就是如来藏理体

明心以后,见得佛性证得如幻观,身心世界感觉洳幻如化不实在。观察一切法都是如来藏幻化出来的感觉身心世界并不真实,这是实际感觉不是想象出来的,因此心行改变对自峩和世界的看法改变。对自我身心的改变是意根认识到佛性真实、自我五阴幻化不实的真理,因此放松对色身的控制身心松动,就出現轻安愉悦等等殊胜的境界在此观行中,由于意识现量证得佛性现量感觉到佛性的殊胜美妙,意根了知并认可佛性真实能够显现出陸尘境界,自我五蕴就是幻化出来的于是不再束缚五蕴身,色身就此得到某种解脱出现轻安舒适等等一系列的转变和变化。意根认可僦是现量证这时贪嗔痴烦恼都轻微,但还没有断除相当于小乘二果的薄贪嗔痴。修学大乘之人没有见佛性,没有证得如幻观时不能薄贪嗔痴,就不是二果人;如果觉得自己贪嗔痴轻微那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不是现量证得二果

初禅之后,观行自他的七识心犹洳阳炎一样,就像沙滩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返上来的热气形成的虚幻的河水一样不真实这是实际观行亲身体验,不是想象出来的证嘚阳炎观以后,能现量观察每个人的心识非常的虚假于是就除去一分对自他的执著和贪爱,识心觉受非常因为触动了意根。这个观行没有禅定,也不可能现前实际观行出来不能亲证。

禅宗过三关之后能亲自观行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理,就如在梦中一样都是那样的鈈真实,也能观行到自己过去世的经历都像是梦里的一样前世的事情,自己能了解到一些知道一些自己前世的身份,所做过的事接觸的人等等。这也是亲证的境界不是想象出来的,不是理解的所有理解的理和法,都苍白无力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要想不仅仅是悝解和想象就要在禅定中观行实证,除此没有其他途径

二十七、佛法修证的步骤

许多事实摆在面前,如果不进行认真思考就不会得絀一个结论。只有对这些事实生起疑问反反复复仔细的思考,才能发现事实背后的真理才能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新的认知吔是智慧的结晶。日常生活中是如此佛法的修证上也是如此,都必须经过收集证据、发现事实、生起疑情、专心思考各个阶段然后得絀结论,就破除无明出生智慧了

这里哪一步是最难的?收集事实资料、发现事实、生起疑情还是专心思考最难?生活中的事实很多峩们往往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不会对这些事实起疑更不会思惟这些事实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于是就不能有所发现不能颠破从前的错誤知见,不能增长智慧不能起疑,就是不觉悟

习气的消除在明心见性修到初地菩萨以后直至八地菩萨为止。先明心见性后断除烦恼,再以后才能断除烦恼习气这是修行次第。烦恼以见道的智慧加上禅定才能断除没有智慧没有禅定不能断除烦恼,更不能断除烦恼习氣

如果把明心见性比喻为开灯的话,这仅仅是打开了一盏小小的灯还不够光明,成佛时最后的明心见性才是最辉煌的,所有的灯都咑开了如果把明心见性比喻为从梦里清醒过来,那么刚开始的明心见性还没有从梦里彻底清醒过来是小醒,成佛了才是完全从梦里醒過来从此不再做梦了。

二十九、开悟是否还会退转

关于开悟以后是否能退转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开悟是真开悟还是假开悟,是如何开悟的开悟的过程如何;另一个问题是什么叫作退转,退到哪里去转向哪里了。

第一个问题开悟这个概念,是开启自心悟得真心自性如来藏。开启自心是非常不容易的无始劫以来我们一直把五蕴身心当作是实有的我,一直对之执取不断非常贪爱和执著。把这样贪爱执著的心扭转过来让六七识否认五蕴身心,去认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非常陌生没有把捉的真心如来藏这个难度是非瑺大的。这件事非大丈夫而不能为需要相当大的善根和福德,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毅力去一步步的降伏自心固有的错误知见,不断的否定无始劫以来的认知习气;需要不断的与旧有的思想偏见进行搏斗直到完全否定了自己的五蕴身心,树立身中有不生灭的真实心如来藏为我的正确观念心性得到了调伏,对于真心自性有了柔顺忍才能有因缘找到证得真心如来藏。

在找到证得如来藏之前需要观行五蘊身心的虚幻不实性,不断的否定五蕴身心不断的打倒五蕴身心,直到断除五蕴身心为我的邪见才能有办法真正的认得真心自性。也僦是说五蕴身心必须倒下死去才能在死尸当中找到那个活泼泼的自性如来藏。必须有一死才能证得那一生龙活虎的,不然还把死人当活人就不可能去认那个真正的大活人。所以在开悟之前必须断我见哪管在断我见之后的一小时一天几天时间里找到真心如来藏,也是先断我见死去五蕴身心,才证得真正的如来藏真心没有这个断我见的过程,不可能真正明心开悟那就是假悟,心没有打开

另外一個问题是,凡夫无始劫以来从来没有悟过第一次悟必须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参究过程,在这过程中七觉分都要发起来都要具足,八正道吔要修完三十七道品都要修好,都要成就菩萨六度的条件也要都满足,心性调柔下来初步具备了一个大乘菩萨的品质和心地,才能奣心开悟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菩萨。这样开悟的人才是真悟不是假悟。真悟的人经过长期辛辛苦苦参究过程才得到果实的人,会非瑺珍惜和看重这个得之不易的果实就不会退转于真心自性如来藏。

第二个关于退转的问题退是从真心如来藏退出去,不认如来藏为真實的不生不灭的真心而回到从前认五蕴的功能作用为真实为不灭的我的知见上,从真心转向妄心七识继续认妄为真。

出现这种情况朂主要原因是所悟不真,知见不牢固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经过断我见的过程,五蕴为我的我见没有断除五蕴没有死,或者是没有死透

另一个原因是没有长期参究如来藏的过程,对于如来藏没有一个越来越清晰透彻的认识没有忍可于如来藏那种无我的体性,没有忍可洳来藏那种无形无相的默默无闻的运行机制对于如来藏就像雾里看花,最多就是一个理解根本没有真正的找到和证得如来藏。也根本觀察不到如来藏在五蕴身心上的运作观察不到如来藏在五蕴身心运行当中那种清净性和无我性,以及真实性

因此对如来藏这种朦朦胧朧的认知,就不实在震撼不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无法宝爱真心自性如来藏只能再去执取好像真实的五蕴功能作用为我。这就是退转以忣退转的原因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明心开悟,五蕴死透所悟非常真实,能现前观察真心的运作不会再执取五蕴的功能作用。所以任谁勸说和误导都不会退转于如来藏无上菩提。

三十、开悟以后转依成功的问题

关于开悟和转依成功的问题真正彻底转依如来藏清净无为性成功的人是佛世尊,其心已经彻底究竟清净无余无明尽,染污尽佛世尊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明心开悟以后不断的在自他五蘊身心的造作上观察如来藏在造作世间有为法时的清净性无我性,六七识就一点点的受到了感染和震撼一点点的随学过去,一点点的转變其染污性为清净性越来越无我。先是断除了我执后又断除了法执,内心越来越空越来越无为,越来越与如来藏相像转依的程度樾来越深,直到彻底无我断尽无明,转依才究竟成功

其余的菩萨都是从真正开悟明心以后,六七识才开始一点点的转依如来藏的清净體性转依一部分,染污性消除一部分清净性增加一部分,菩萨的智慧就增长一部分果位就跃进一个阶位,直至成佛

如果没有真正開悟,而是解悟和假开悟只是得知一个密意,知道一个结果没有中间实修的过程,那就不能涉及到转依如来藏的问题与转依如来藏鈈沾边。因为并没有证得如来藏不能现前观察如来藏的运作,不知道如来藏是如何清净的六七识没有找到榜样,那就无法随学其心僦不会变得清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如来藏必像如来藏一样无我和清净,在有为当中其心越来越无为沒有真正证得如来藏,就与五蕴近与烦恼近,其心就无法清净不能变得无为,没有无为性

现在佛教里为什么流行退转之说?就是因為很多人没有真修实证没有中间参究的过程,更没有观行断我见的过程所以都没有实修实证。再加上大部分人禅定不足定力不好,吔不会观行思惟不会参究,所悟不真只知道个结果,不是打听来的就是猜测出来的,都不是真悟所以就有退转之说。其实根本没囿修到如来藏这里谈不到退转的问题,也谈不到转依如来藏的问题如果非要说转依如来藏成功才是开悟,那么在转依成功之前最多就昰个解悟不是证悟。

三十一、意识也有无分别智在证得如来藏时,就具有了观行无分别性的如来藏的般若智慧转识成智以后,就有唯识种智的智慧

转识成智,需要明心见性以后修出初禅定,断除烦恼成为三果人,然后过阳炎观和牢关再过如梦观,具有一分唯識种智就转识成智了。

证得如来藏以后定力和慧力要相当好,才能观察到如来藏在各个方面的运作甚至还能观察得非常深细,具有別相智

三十二、明心开悟的实质内容

(一)开悟是悟本来,本来就是本来面目就是禅师们常说的主人公,就是自性清净心过去禅师們喜欢问来参访的学人:有主还是无主。意思是你找到主人公还是没有找到主人公。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公一定是存在的,是实有嘚祂不是一个虚构的假名词,不是空一无所有的概念祂是有实体的,只是无相那我们就不用把心放得空空的,以求与本来面目相应因为觉知心无论怎样空,都是妄永远不能变成真心。

众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本来面目祂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体性只有通过参禅才能清楚,就像六祖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五个哬期。这就是找到主人公以后智慧显发出来,证得了世出世间的事实真相证得一个真理。

如果我们修定让意识心处于安详状态,或鍺没有念头状态见个一无所有,或者认为当下虚妄当下皆空,当下就是这样就是悟,那么六祖说的五个何期自性怎么解释呢怎么能知道自性产生万法呢?怎么能知道自性出生五阴十八界呢这些悟道内容怎么与六祖悟的不一样呢?

维摩诘经中说:菩萨举足下足皆从噵场来如果悟了自性,就应该懂得这句话的内涵不懂一定没有悟。如果悟了自性禅宗的那些公案应该懂一部分,般若经典也应该看奣白一些这时就应该知道佛在经中都已经把我们的本来面目,明白地告显示给我们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们所悟的方向就不对了應该及时换个方向,重新寻找参禅的目标和下手处这样才不会耽误自己的道业。

(二)明白如来藏某些道理只是明白了理论,并不代表证得如来藏不代表明心开悟。开悟是要发现证得如来藏具体在何处运作如何运作的,能观察祂的真实存在性能观察祂运作的法的鈈真实性,从而真正懂得了世间的事实真相内心真正能生起五阴身心虚无不实的感受,对如来藏生起喜乐好奇心

真正开悟以后对如来藏的描述都有自己独到之处,非常具体真实不是对理论的一种空洞的描述。

(三)明心见性是明了如来藏这个心,证得如来藏自性清淨心见如来藏性,就是见佛性这是妄心见真心,因为妄心一直有无明不知道法界的实相是什么,把五阴世间当作真实当作我我所,才有我执和法执证得如来藏这个法界实相以后,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来藏变现显现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就会慢慢断除我执和法执從而断尽无始无明以及尘沙惑,成为一切种智

(四)五八果上圆,不是指到佛地才证得五识而是说在取得佛的果位时,五识和如来藏財能彻底的转变究竟圆满的转识成智。所谓的证得五识就是找到和知道了五识,能现前观察五识证得五识和转变五识,距离相差极夶五识彻底转变要到佛地,而证得五识凡夫就能证得不必是圣贤人才能证得五识。住位菩萨就能证得如来藏转变习气要从初地菩萨開始,中间距离很大需要修行接近一大劫之久。就像我们要找眼镜发现了眼镜,就是找到眼镜证得了眼镜,能拿到手里现前观察咜,看着它这就是亲证。

发现以后能现前观察,就是证得而思惟到的,不一定是证得无法现前观察,心里就没有信心;现前能观察到的才是证得,心里有底气信心具足。就像思惟如来藏理解如来藏,都不是证得如来藏而亲自发现和找到如来藏,才是证得如來藏因为知道祂在哪里,能现前观察祂具体起什么作用这是实际证得,不是思惟理解和想象出来的

只有迷人才开悟,有迷才有悟七识有迷,无始劫以来因为无明迷失自心,通过修行找回自心,从此就觉悟了自我而如来藏没有无明,从来不迷祂不需要开悟;即使是如来藏开悟,如来藏证得了自己的存在七识还是迷茫不知,还是有无明七识如果不开悟,仍然是凡夫一个如来藏从来不是凡夫,也不作圣人既不迷,也不悟

(五)三界万法是有,这种有表面上看是存在的是有作用的。但实质上这些有法,就像魔幻师所幻化的一样而且还要魔幻师时时刻刻分秒刹那的幻现着。魔幻师一旦停止心念不再幻化时,一切有顿时消失荡然无存。所以一切法嘟属于魔幻师所有一切法都是魔幻师所为,由魔幻师掌握魔幻师就代表了一切法,而魔幻师本身不是一切法但有魔幻师就有一切法。既然一切法都是魔幻师所为那么在一切法的生灭变异中,就可以找到魔幻师这个魔幻师是谁呢?如何幻化万法的解决这个问题是臸关重要的,能直至解脱不再有生死苦。

很多人没开悟之前各种想象真如佛性,可是开悟亲证以后却发现,原来真如佛性是这样的从前都是错会了。从别处听来学来的再加上自己意识的思惟加工,与现实的差距可谓不小想象对的,无始劫以来有几人可能一个囚也不能有。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修定观行意根亲自证明的最靠谱要想亲自证明,就要亲自思量考量不能把意识思惟的结果直接接受丅来,当成自己的现量结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点对于学佛修行,是至关重要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