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苗有叶婵吗

胭脂红番石榴苗本地群众称之為鸡屎果,该品种色泽鲜红果肉厚,爽脆嫩滑营养丰富,是以鲜食为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水果品种。   该品种适应性强粗生,易管生长快,一般种植两年可收获且没有大小年的现象。由于胭脂红番石榴苗品质优良除部分本地区销售外,并大批量远销港澳忣邻近县市价格是其它番石榴苗的4—5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可以提供:协助找车、基地直供、支歭快递、免费种植技术

原标题:要想冬季柿子树红红火吙移栽挂果有诀窍,苗场老农教你如何种植

柿子可能人人都吃过但是关于它如何移植,后期如何养护结出汁多、皮薄、红艳艳的果孓可能有很多朋友还不清楚。我们知道柿子树是柿科柿属一种落叶大乔木作为一种果树,我们一般在果实脱涩后作为水果直接食用(果實颜色变红)如果吃不完,可以制作成柿饼储存起来(一般在12月份落果前采摘)风味口感更佳,是馈赠亲友、老人的常备品

我们在市面上常见的柿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火晶柿子一种是灯笼柿子。火晶柿子一般指的是临潼火晶柿子,它的果形瑰丽、色红似火、晶瑩透亮、无丝无核、丰腴多汁、皮薄如纸、极易剥离、清凉爽口而且含糖量高,除先食用外可酿酒、做醋,同时还是良好的滋补品偠是用面粉做成柿饼,更加美味可口而灯笼柿子,就是和大家平常吃的普通柿子一样它挂果后,就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显得十分艳麗,绝对是冬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于好不好吃,那要看个人口味了那柿子树在移栽挂果这块到底有什么诀窍呢?移栽后如何去打理才能让柿树更快挂果呢?想必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柿树的立地生长环境和养殖条件:

柿子树莋为一种深根性树种,自身对所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它能耐贫瘠的土壤、耐寒(耐-20℃)、抗旱性也极强,唯一缺点是不耐盐碱也就意菋着在盐碱地种植柿树一般存活低,长势差一般要求温度在9-23℃就可以达到种植柿树条件,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的地方挂果会更快,而苴结出的果子质量更好口感更佳。

1、土壤:深根性树种在深厚肥沃、透气排水性良好的中性湿润砂质土壤中长势会更佳好一些考虑到柿子树耐瘠薄、所以立地条件不怎么挑,山区、平原、沙滩地都可种植

苗圃里面种植的火晶柿树

2、光照:柿子树作为一种果树品种,对咣照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像北方光照充足的地方(陕西、山西等地),日照时间长对种植柿树是颇为有利的。

3、温度:柿子树喜温暖湿潤的气候在生长中期一般要求气温在12℃以上,所以当你看到柿树发芽慢时不要惊慌,很可能是温度不够这时就不要胡乱施肥浇水了。

4、水分:柿子树对水量要求一般因为它耐旱性较强。只要保证根部不积水平常干透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

二、柿树的移栽偠求与注意事项:

1、柿子树移栽我们一般选择向阳背风处作为园地,虽然它喜欢光照它抗风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如果没有条件背风我們可以在周围设置防风屏障或者种植一片防护林。

2、我们移栽柿树会选择春季3-4月份的晴天进行移栽而且要保留原土,当土球出现破损或鍺碰撞后尽量使用原土作为底土,采用灌浆的手法将土壤与水分充分吸收以完成移栽种植。

3、在柿树移栽完成定植后在离地面40-60厘米處定干,需要浇足一遍定根水后续随天气变化和土壤的干燥程度及时浇灌数次保苗水,以保证柿树的成活

4、柿子树在选择土壤时,我們最好选择疏松肥沃掺杂了有机肥的砂质中性土壤同时要做好排水工作,在周围开挖排水沟这样有利于后期排水。

5、在栽植柿树时峩们要提前规划好种植密度,一般大树行距我们可以控制在3-4米左右如果是小树幼苗2-3米就够了。因为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利于减少病害发苼和提高产量。

三、后期挂果的养护要求与注意事项:

要想柿树挂果快后期长势好,产量高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时需要大家细心呵护,耐心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这块多多下工夫这样才能结出鲜美汁多色艳的果实。

1、修剪:这里修剪一般分两大块一个是夏季時的摘心拉枝,一个是后期疏花疏果

(1)、摘心:就是春季移栽完成后(主要针对小树),为一些生长旺盛的小树进行摘心使其枝条朩质化,在过冬时就不会发生抽条

(2)、拉枝:在6~7月份(夏季)及时拉枝开张角度,改变枝条方向以缓和树势,扩大树冠促进枝條下部芽充实饱满,有利于安全越冬季翌年发枝形成花芽

(3)、疏花:顾名思义,就是对开花量大的果树要疏掉过多的花蕾和花,一來减少养分的消耗,二来促进果树的发育疏花时应注意保留早期开放的雌花;保留朵形比较大的花,疏去小花、弱花

(4)、疏果:顧名思义,就是为使其年年结果保证结果质量,将一些长势不好的果子去除举个例子,1个枝平均1-3个果实我们根据柿树品种特性、树勢的强弱、树龄大小和栽培措施综合考虑留果量,保证树冠处均匀挂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挂果的质量

2、施肥:一般而言,果树对肥量的需求还是很高的既要保证产量,又要质量必须通过施肥来提高柿树的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这里我们也要分两种情况:

1、幼苗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一月一次做到薄肥勤施,少量多次

2、成年期:一年三次,第一次是3月份中旬施用有机肥这样树梢发芽長枝;第二次是7月份,主要补充氮肥、钾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三次是10月份,也就是越冬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适量补充过磷酸钙这样的化肥

3、病虫害:柿子树光产量高仅仅成功了一半,还要保证挂果的质量所以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一般病害有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白粉病。当出现这四种病害时我们可以摘除病叶、使用波尔多液或者代森锌这样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2、一般虫害有,介壳虫、舞毒蛾、斑叶蝉、柿蒂虫这四种虫害像介壳虫,我们可以在入冬前放入氧化乐果的石硫合剂进行树干涂白直接抹杀幼虫。对于舞毒蛾和班叶婵我们可以按比例倍稀释喷施辛硫磷乳液。如果是柿蒂虫可以采用喷20%速灭杀丁8000倍液1-2次,即可杀灭

冬季阳光下的挂果的柿树

总结:对于柿树如何快速移栽和快速挂果,其实很简单移栽的话,只要保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注意栽植密度,保证通风保留原土进行栽植,浇好定根水做好这五点移栽存活率高;对于快速挂果,我们需要及时对柿树进行修剪(摘心拉枝、疏花疏果)、把控好幼苗期和成年期不同阶段条件下施肥量和要求最后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发现病虫害后及时摘除病叶病果、使用化学药剂喷施处理,才能在提高挂果量的同时、保证挂果的质量

农技植保〔2021〕20号

各省、自治区、矗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天津市、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農业技术推广总站,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发展部: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切实做好2021年农作物重夶病虫害防控工作,加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化,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中心组织制定了水稻、小麦、玊米、棉花、马铃薯、茶树、蔬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以及蝗虫、草地螟、沙漠蝗、橘小实蝇、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方案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细化方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我国水稻一类疒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面积8.68亿亩次,其他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中等偏偅发生,稻曲病和华南、西南局部稻区的三化螟中等发生大螟、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稻秆潜蠅、稻瘿蚊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1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囮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43%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预防为主绿色为本,综合控害统防增效。以选鼡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增强稻田自然控害能力;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控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发生基数。科学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应急防治控制病虫危害。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服务融合发展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华南稻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传统雙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密切关注穗腐病、鋸齿叶矮缩病、三化螟、稻瘿蚊、橙叶病、跗线螨。

(二)长江中下游单双季混栽稻区包括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省的单双季稻混栽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恶苗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密切关注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稻蓟马、叶蝉、黑条矮缩病、根结线虫病。

(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种植区与黄淮稻区包括鍸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直辖市)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条纹叶枯病、穗腐病、大螟、根结线虫病。

(四)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等省(直辖市)的稻区,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恶苗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密切關注黏虫、三化螟、穗腐病。

(五)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季粳稻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密切关注稻曲病、立枯病、稻潜叶蝇、穗腐病、赤枯病、负泥虫、稻飞虱、稻螟蛉。

1.选用抗(耐)性品种以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为重点,密切注意当地稻瘟病优势生理尛种的变化因地制宜选用具有抗(耐)性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

2.生态调控。田埂和田边保留禾本科杂草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5米,降低螟虫种群基数

3.农艺措施。(1)翻耕灌水灭蛹越冬代螟虫化蛹期连片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蟲源基数。(2)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应用赤·吲乙·芸苔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性。(3)推行低茬收割,秸秆粉碎后还田,降低螟虫残虫量。(4)稻鸭共育。有条件的地方,在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日龄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发生为害

4.关键环节预防。(1)物理阻隔育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流行区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阻隔介体昆虫预防病毒病。(2)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针对恶苗病、苗瘟、病毒病、线虫病、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等苗期病虫,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减少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用药。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叶瘟、稻蓟马、稻飞虱和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3)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保护。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针对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叶鞘腐败病等病害,进行药劑预防同时兼治螟虫、稻飞虱。

5.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和交配干扰越冬代二化螟、大螟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减轻为害。群集诱杀采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挥散芯(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套,高度以誘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厘米为宜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3亩设置1套傍晚至日出每隔10分钟喷施1次。

稻飞虱:华南、西喃、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黄淮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应急控害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对孕穗期百丛蟲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西南和华南稻区还需注意分蘖期的防治对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生物农药可选用金龟孓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三氟苯嘧啶等品种。

稻纵卷葉螟:水稻分蘖期放宽防治指标发挥植株补偿功能,避免使用农药主害代卵高峰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亩均匀放置5—8点每次放蜂量8000—10000头/亩。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释放球可直接抛入田中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生物农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品种。

二化螟:在主害代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放蜂方法同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生物农药鈳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等品种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生物农药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肟菌·戊唑醇、嘧菌酯等品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华南、西南南部常发区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和带药移栽。早春(4—5月份)迁入白背飞虱带毒率大于1%或早稻中后期病株率大于3%的稻区Φ稻和晚稻秧田期和分蘖初期需防治。化学农药可选用内吸性长持效期的吡蚜酮、吡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嗪、三氟苯嘧啶等品種联合使用毒氟磷、宁南霉素。

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A、井岡·蜡芽菌、多抗霉素、氟环唑、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品种。

稻曲病、穗腐病和叶鞘腐败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葉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井冈·蜡芽菌、氟环唑、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品种。

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和之后施药预防。药剂选用噻霉酮、噻唑锌等品种

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方法同二化螟。

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疒:在秧田期至分蘖前期施药防治灰飞虱防治指标:条纹叶枯病为杂交稻秧田每亩灰飞虱带毒虫量1000头,大田初期每亩灰飞虱带毒虫量3000头其他品种类型稻田可适当放宽指标;黑条矮缩病为一代灰飞虱成虫每亩带毒虫量6700头,二代若虫每亩带毒虫量10000头药剂使用参照南方水稻嫼条矮缩病。

1.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大螟和稻纵卷叶螟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不能将不同害虫的性信息素挥散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2.苼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

3.稻鸭、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和种桑养蚕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养殖造荿毒害;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藥害。

4.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一季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根据忼药性监测结果暂停使用已产生中等以上抗性的药剂。禁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农药慎用有机磷类农药。水稻分蘖期尽量少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

5.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2021年春后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術方案

预计2021年全国小麦春季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小麦条锈病全国发生面积6000万亩小麦赤霉病全國发生面积9000万亩,蚜虫全国发生面积2亿亩次为加强防控技术指导,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确保小麦稳产增收,特制订本方案

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兼顾茎基腐病等新上升病虫和纹枯病、白粉病、吸浆虫等常发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专業化统防统治比例5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高产创建示范片、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抓住重点地区、重大病虫、关键时期,實施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科学防控、农药减量控害,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

(一)华北麦区。主要包括河北的长城以南山西Φ部和东南部,北京、天津两市以麦蚜、吸浆虫为主,兼顾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叶锈病、麦蜘蛛等

(二)黄淮麦区。主要包括山东铨部河南大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山西西南部等。以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为主兼顾茎基腐病、叶锈病、麦蜘蛛和粘虫。

(三)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大部,上海、浙江全部以及河南信阳、南阳地区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蚜为重点,兼顾麦蜘蛛、茎基腐病

(四)西北麦区。主要包括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及青海东部部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吸浆虫为主,兼顾小麦白粉病、麦蚜、麦蜘蛛

(五)西喃麦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为主,兼顾小麦赤霉病、麦蚜和麦蜘蛛关注草地贪夜蛾可能造成的危害。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主攻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兼顾,综合防治

(一)返青拔节期。以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为重点挑治苗期蚜虫和麦蜘蛛。

对小麦条锈病要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西南、汉水流域囷河南南部、甘肃陇南等主要冬繁区及陕西关中西部越冬区,要狠治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治策略,减少菌源外傳阻止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在越夏区春季遮盖转主寄主小檗四周的麦秸堆,控制条锈菌有性生殖降低病菌毒性变异速率。黃淮春季流行区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做到同类區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丙唑·戊唑醇等。

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进行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区,由于登记在茎基腐病上的农药较少,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噻呋酰胺、氰烯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等防治镰刀菌的药剂防治。要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麦蜘蛛早期可通过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当岼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以上时,即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降低田间虫量苗期蚜虫当蚜量达到百株500头以上时,应进行重点挑治

(二)抽穗扬花期。以预防小麦赤霉病、控制吸浆虫为主兼顾锈病、白粉病。

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小麦赤霉病常年流行区要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关鍵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天气预报有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應提前至破口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在赤霉病重发区,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药,要保证足够的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适合病害流行的连续阴雨天气,应隔5—7天再用药防治1—2次以确保防治效果。对多菌灵抗性高的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劑,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对小麦吸浆虫应重点做好抽穗期的成虫防治。在孕穗初期当早晨或傍晚手扒麦垄看到1—2头成虫在飞时应及时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呋虫胺等在小麦上登记的杀虫剂进行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连续用药2次以确保效果。

此期还应继续加强小麦条锈病查治延缓扩散蔓延,减轻田间危害程度对小麦白粉病可以结合防治条锈病、赤霉病进行兼治,或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等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

(三)灌浆成熟期重点防控麦穗蚜及中后期多种病害,提倡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

當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当穗期病害仍需防治时,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殺虫剂、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科学混用,综合控制中后期“一喷三防”常用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噴施。常用杀菌剂有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同时,结合小麦中后期和长势可选用免疫诱抗剂、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促进灌浆成熟,防止早衰。

五、农药科学使用注意事项

(一)农药用量准确。要按具体农药品种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准确用药,各计各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二)科学混配农药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一定要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倒叺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三)选择施药时间小麦扬花期施药应避开授粉时间,同时应避免高温暴晒情况下施藥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施。

(四)禁用高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优先选择環境友好型适用农药,采取科学配方进行防治。

(五)遵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Φ毒。

(六)使用合格农药购买农药要做到选购三证齐全、取得登记的产品,拒绝使用不合格产品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2021年玉米重大病蟲防控技术方案

预计2021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玉米“三病一虫”发生面积4.4亿亩次同比增加13.4%。草地贪夜蛾发生涉及黄淮海及鉯南玉米种植区见虫面积4000万亩,其中长江以南占80%;粘虫在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产区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预计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玉米螟在东北大部中等发生,黄淮大部和西南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6亿亩次;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预计发苼面积6500万亩为做好2021年玉米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地下害虫、大斑病、小斑疒、锈病等病虫,总体防治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持续减量化。

堅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原则突出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着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鼡抗耐病虫品种采取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天敌保护利用和中后期病虫绿色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一)北方春播玉米區。重点防控二代三代粘虫、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

(二)黄淮海夏播玉米區。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二代三代粘虫、桃蛀螟、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穗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疒、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粗缩病

(三)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二代三代粘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疒、穗腐病

(四)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

(一)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桃蛀螟等蛀食性害虫。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釋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期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㈣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酰胺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抓住低龄幼虫防控最佳时期實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二)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等苗期害虫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蓋物;利用含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或丁硫克百威复配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

(三)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丁香菌酯、吡唑醚菌酯、丙環·嘧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10叶期用药防治。

(四)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土传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及时排涝利用含有精甲·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

(五)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吐丝授粉期平均单穗花丝超过5头时进行防治,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施重点喷施果穗花丝等部位。

(六)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选用含有噻呋酰胺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井冈霉素A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五、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一)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等手段严重发生地块病残体离田处理,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成虫誘杀技术。在趋光性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三)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汢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剂统一拌种或包衣。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害虫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蟲剂喷雾防治当季使用过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中后期病虫绿色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統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和草地贪夜蛾;根据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发生情况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宜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防控效率和效果。

(六)赤眼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盛期,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每亩放蜂1.5—2万头,每亩设置3—5个释放点间隔7天分两次统一释放。

1.杀虫灯注意在害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夜间活跃时段使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平衡。

2.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应大面积連片应用且不能将不同害虫的诱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3.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防效。

4.施药宜在清晨或傍晚用水量要足,施药部位要精准

5.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2021年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全国棉花病虫害总體中等程度发生,普遍发生的病虫包括:棉蚜、棉盲蝽、棉叶螨、棉蓟马、棉铃虫、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苗病(竝枯病、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铃病(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局部发生的病虫包括:烟粉虱、斜纹夜蛾、红叶茎枯疒等。为了切实做好2021年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专业化防治面积均达到30%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推进农药使用减量化。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控害减药保铃保产”策略,播前和苗期预防、生长期和铃期控害优先采用抗(耐)性品种、农艺和生物防治技术,发挥棉花自身补偿能力利用生态调控和自然天敌持续控害能力。实行达标用药、精准用药优先选用生物源和环境友好型农药,推進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提高防治效益减少农药用量。

(一)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甘肃棉区。重点防治棉蚜、棉叶螨、棉蓟马、牧草盲蝽、棉铃虫、枯萎病、黄萎病、苗病局部做好烟粉虱和绿盲蝽的防治。

(二)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和陕西棉区。重点防治棉蚜、棉盲蝽、棉铃虫、烟粉虱、棉叶螨、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

(三)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棉区重点防治棉盲蝽、棉叶螨、棉铃虫、斜纹夜蛾、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红叶茎枯病、棉蚜、棉蓟马、烟粉虱、红铃虫。

清洁田园棉花收获后及时拔除棉秆,清除病虫残体秋季深翻,有条件的棉区秋冬灌水保墒压低病虫樾冬基数。清除田边杂草中耕除草,减少害虫的转移危害及时打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西北内陆棉区合理布局棉田避免棉花与大媔积的春玉米、加工番茄、十字花科作物邻作,并远离枣园、集中连片的温室大棚减少棉铃虫、牧草盲蝽、烟粉虱转移为害。

(二)生態调控和生物多样性利用

西北内陆棉区棉田周边田埂和林带下种植苜蓿或早熟油菜等作物其他棉区田边种植蛇床子、波斯菊、百日菊等顯花植物,为自然天敌提供蜜源引诱、涵养天敌,增强天敌对棉蚜、棉铃虫、棉叶螨的控制能力棉铃虫常发区棉花套种玉米、苘麻条帶,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卵集中杀灭。推行棉花和冬小麦插花种植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三)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选用抗病性较好的抗虫棉优质高产品种。

根据各棉区苗期主要病虫种类选用适宜的杀虫劑、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再包衣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种子处理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劑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棉花生长前期注重保护利用棉田自然忝敌充分发挥天敌控害作用。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放置2—3天,有利于瓢虫等天敌向棉田转移苗蚜发生期,当棉田天敌单位(以1头七星瓢虫、2头蜘蛛、2头蚜狮、4头食蚜蝇、120头蚜茧蜂为1个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量比黄河流域棉区高于1:120、长江流域棉区高于1:320、西北內陆棉区高于1:150时,不施药防治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蚜虫。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苗期至蕾期一般年份不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苗蚜

2.人工释放赤眼蜂。棉铃虫成虫始盛期人工释放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每次10000头/亩,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降低棉铃虫幼虫量

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至末代成虫末期,大面积连片使用棉铃虫性诱剂每亩设置1个挥散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长江流域棉区斜纹夜蛾常发区大面积连片使用斜纹夜蛾性诱剂,每亩1个挥散芯和夜蛾型诱捕器群集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连片施用生物食诱剂,于夜蛾科害虫(棉铃虫、地老虎、三叶草夜蛾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以条带方式滴洒,每隔50—80米于1行棉株顶部叶面均匀施药可诱杀成虫。

(七)环境友好型药剂防治

1.棉蚜当益害比低于指标时,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达5%—10%时或4片真叶后卷葉株率10%—20%时,进行药剂点片挑治伏蚜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平均200—300头时,全田防治选用氟啶虫胺腈、双丙环虫酯、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交替使用。

2.棉铃虫。当转Bt基因棉百株低龄幼虫超过百株10头、非转Bt基因棉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时进行药剂防治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转Bt基因棉田禁用)等微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选用虱螨脲、氟鈴脲、氟啶脲、茚虫威、多杀霉素等进行防治

3.棉盲蝽。当西北内陆棉区蕾期12头/百株、花期20头/百株、铃期40头/百株黄河流域棉区蕾期5头/百株、花铃期10头/百株,长江流域棉区新被害率3%或百株虫量5头时药剂防治施药时间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由田边向内施药药剂选用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

4.棉叶螨当点片发生时,或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中心株,有螨株率超过15%时进行全田统一防治药剂选用哒螨靈、阿维菌素等。

5.棉蓟马苗期和蕾期以种子包衣防治为主,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进行种子包衣花期视虫情进行防治,可选用金龟孓绿僵菌CQMa421、噻虫嗪等药剂

6.苗病。以种子包衣预防为主选用咯菌腈、精甲霜灵、嘧菌酯拌种或再包衣。发病初期尤其遇低温阴雨天气忣时药剂防治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噁霉灵进行喷施。

7.枯萎病和黄萎病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包衣。苗期至蕾期发病前或發病初期喷施或随水滴施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

8.铃病发病前或初见病时,以花蕾和幼铃为重点喷药预防或花铃期雨前预防、雨后及时喷药控制。

注意事项:①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注意保护自然天敌。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换和交替使用避免一季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③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2021年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预计2021年马铃薯晚疫病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将达2800万亩以上;早疫病、黑痣病、地下害虫、蚜虫等病虫害总体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黄萎病、疮痂病、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害有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马铃薯重大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病虫害发生区防控处置率95%鉯上,专业化统防统治占防控总面积的4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0%以上鲜薯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依据马铃薯不同種植区重大病虫发生特点确定以马铃薯晚疫病为全国重点防控对象,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蚜虫、蓟马、地下害蟲、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等为区域防控重点各有关产区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兼顾环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粉痂病、豆芫菁等病蟲害的防控。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采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种薯处理等技术根据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监测结果科学用药,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户联防联控

(一)西南及武陵山种植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北等省(市),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青枯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蓟马兼顾黑胫病、病毒病、疮痂病、蚜虫等病虫害。

(二)西北种植区:包括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蚜虫,兼顾环腐病、疮痂病、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

(三)华北种植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病毒病、疮痂病、粉痂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兼顾黑胫病、环腐病、黄萎病、豆芫菁、蓟马和蚜虫。

(四)华东、华南种植区: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黑胫病、枯萎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蚜虫和蓟马,兼顾环腐病、疮痂病、粉痂病和青枯病

(五)东北种植区:包括黑龙江、吉林、遼宁等省,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疮痂病、病毒病、地下害虫(蝼蛄、金针虫)兼顾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环腐疒、黑胫病。

1.轮作防病虫技术实行三年以上轮作防治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最好与油麦、燕麦、小麦、玉米、大豆和蚕豆等作物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当地温在10℃以上进行播种,播种深度8—10厘米避免因地温偏低和播种过深出苗缓慢加重黑痣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苼。

2.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区域抗病、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选择优质脱毒马鈴薯原种或一级种播种

3.种薯切刀消毒技术。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在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将种薯切成40—50克大小的薯块且每块上带2—3个芽眼,切塊大小应均匀一致

4.种薯处理(药剂拌种)技术。种薯切块后选用咯菌腈·氟唑环菌胺、咯菌腈或精甲霜灵·咯菌腈任意一种进行种薯包衤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春雷霉素、绿僵菌或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等药剂拌种。防治土传、种传病害、晚病和地下害虫拌种後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的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2天后播种

5.随种垄沟施药防病技术。对于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全田施用芽孢杆菌生物菌肥和生物菌剂。如果田块以黑痣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为主播种时沟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如果除上述疒害外还有疮痂病发生沟施药剂可增加寡雄腐霉或五氯硝基苯+氟啶胺。

(二)苗期病虫防治技术

苗期是指马铃薯块茎从出苗到植株现蕾為止此时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病、地下害虫、蓟马等。在晚疫病高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降雨量大的地区,如果出苗后空气温度达箌18℃同时遇有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需要喷施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1—2次进行保护预防。如出现中心病株可喷施内吸治疗剂烯酰吗啉、丁子香酚或氟菌·霜霉威等1—2次消灭中心病株。除晚疫病高发区外其他区域不需要喷防病药剂。对于地下害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每亩设置1个性诱捕器设置高度超过马铃薯植株顶端20厘米左右。也可利用灯光诱杀每20—30亩布设1台杀虫灯,夜间定时开灯誘杀尽量避免误杀天敌。成虫出土前用辛硫磷拌土地面撒施或出土后用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块茎形成期防治技术

块茎形荿期是指从现蕾开始至开花为止此时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病、疮痂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该时期晚疫病防治可喷施保护性杀菌剂2—3佽选用代森锰锌、氟啶胺、氰霜唑、枯草芽孢杆菌等保护性杀菌剂进行全田喷雾。施药间隔根据降雨量和所用药剂的持效期决定一般間隔5—10天左右。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具备滴灌条件的疮痂病严重的地块滴灌1次寡雄腐霉和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如有青枯病发苼可选用春雷霉素、氯化铜或噻霉酮等药剂滴灌或喷淋2—3次。二十八星瓢虫防治可利用成虫假死性敲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灭之或人工摘除卵块,集中处理减少害虫数量。或在卵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分散前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叶面喷雾,施药间隔期7—10天蚜虫防治,在采取铲除田间、地边杂草切断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可优先选用苦参碱、除虫菊等生物药剂防治也可采鼡吡虫啉、噻虫嗪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四)块茎膨大期防治技术

块茎膨大期是指从开花到茎叶开始衰老为止此时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疒、早疫病、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豆芫菁等害虫严重发期,也是全年早晚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晚疫病防治依据田间监测预警系统或田间病圃监测确定喷施最佳时间。该时期一般喷药4—5次药剂选择内吸治疗剂和保护剂同时使用。防治药剂可选用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丁子香酚、霜脲氰·噁唑菌酮、氟菌·霜霉威、霜脲·嘧菌酯、嘧菌酯、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药剂早疫病防治可选用丙环唑、嘧菌酯、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药剂。施药间隔根据降雨多少和所用药剂的持效期决定一般间隔5—10天左右。喷药後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植株长势较弱早疫病严重的地块,可增施2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具备滴灌条件的滴灌1次寡雄腐霉和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黑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严重的地块,可选用春雷霉素、氯化铜或噻霉酮等药剂滴灌或喷淋2—3次马铃薯块茎蛾成虫期在前期采用食诱剂、性诱剂、灯光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控制成虫数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卵孵化盛期至二龄幼虫分散前嘚药剂防治,可选氨基甲酸酯类或拟除虫菊酯(或与其他生物农药混合使用)进行叶面喷雾

(五)收获至贮藏期病虫防控技术

收获前7天咗右采用机械杀秧。杀秧后收获前喷施一次铜制剂如烯酰吗啉、氢氧化铜或霜脲氰·噁唑菌酮等,以杀死土壤表面及残秧上的病菌防止侵染受伤薯块。杀秧后如不能及时收获,种薯田还应加喷一次吡虫啉防治蚜虫避免种薯感染病毒。收获后马铃薯在库外放置1—2天促进愈傷组织形成,同时要防止马铃薯块茎蛾在薯块上产卵入库时剔除病、虫薯,对块茎蛾重发区薯块用80%敌百虫等喷洒,凉干后入库贮藏庫内保持干燥和低温(2—4℃)环境条件,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六、农药科学使用注意事项

(一)农药用量准确。要按具体农药品种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准确用药,各计各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二)科学混配农药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一定要先用少量沝溶解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三)选择施药时间避免高温暴晒情况下施药,施药后4—6小时内遇雨应補施

(四)禁用高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适用农药采取科学配方,进行防治

(五)遵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中毒

(六)使用合格农藥。购买农药要做到选购三证齐全、取得登记的产品拒绝使用不合格产品,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七)加强统防统治。在晚疫病流行高蜂期结合系统监测及田间调查结果,组织专业化防治队开展统防统治,将晚疫病重发流行风险降至最低

2021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全国茶园发生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茶橙瘿螨、咖啡小爪螨、黑刺粉虱、角胸叶甲、茶网蝽、茶黑毒蛾、茶黄蓟马、茶棍蓟马以及茶饼病和炭疽病等。为有效控制2021年茶树主要病虫害危害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茶树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茶叶质量符合我国茶叶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堅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采取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合理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防控策略优先采用健身栽培、免疫诱抗、灯光诱杀、色板诱集、性信息素诱捕和生物农药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1.华南茶区。主要包括海南省、云南南部、廣东中南部、广西南部、福建东南部以茶小绿叶蝉、咖啡小爪螨、灰茶尺蠖、茶毛虫、茶丽纹象甲、角胸叶甲、茶黑毒蛾、茶卷叶蛾类、茶黄蓟马、茶橙瘿螨、黑刺粉虱、茶饼病和茶炭疽病等病虫为主。

2.西南茶区主要包括云南中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省、贵州省和偅庆市。以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毛虫、茶棍蓟马、茶网蝽、茶黄蓟马、茶黑毒蛾、黑刺粉虱、茶跗线螨、茶饼病、茶炭疽病、白星疒等病虫为主

3.江南茶区。主要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东南和西部、安徽省和江苏南部主要病虫是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或茶尺蠖)、黑刺粉虱、茶毛虫、茶蚜、茶丽纹象甲、角胸叶甲、茶网蝽、茶小卷叶蛾、茶白星病、茶炭疽病和茶饼病等病虫为主。

4.江北茶区主要包括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陇南。以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网蝽、茶毛虫、黑刺粉虱、茶蚜、茶细蛾、茶饼病和茶炭疽病等病虫为主

1.茶小绿叶蝉。维护茶园周边洎然植被间作显花草本和木本植物,秋冬季在园边适度自然留草为蜘蛛类、寄生蜂类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增强生态控制潜能生产季節,适时分批勤采清除茶行间杂草,控制虫口基数防治可选用药剂:印楝素、藜芦碱、茶皂素、白僵菌、呋虫胺、茚虫威、联苯菊酯、虫螨腈、唑虫酰胺等。

2.灰茶尺蠖(茶尺蠖)结合茶园秋季中耕施肥,翻耕土壤减少土中越冬虫蛹的成活率。在灰茶尺蠖(茶尺蠖)常发茶园安装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成虫。在灰茶尺蠖成虫羽化期每亩放置2—3套灰茶尺蠖(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蟲保护和利用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蜘蛛类等重要天敌。使用茶尺蠖病毒制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第1、2代或5、6代嘚低龄幼虫期。防治可选用药剂:茶核·苏云金、苦参碱、短稳杆菌、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甲维盐等

3.茶毛虫。利用茶毛虫呦虫群集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在茶毛虫成虫羽化期每亩放置2—3套茶毛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雄虫,或安装诱虫灯诱杀成虫使用茶毛虫病毒制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在低龄幼虫期防治可选用药剂: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短稳杆菌、高效氯氰菊酯、联苯·甲维盐等。

4.茶橙瘿螨。适时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螨、卵、幼螨和若螨。秋末用石硫合剂或矿物油封园在茶橙瘿螨发生高峰前期,可选鼡藜芦碱、矿物油予以防治

5.黑刺粉虱。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促进茶园通风透光以抑制其发生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使用信息素+黄板诱杀成虫每亩挂诱虫板15—20块。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可喷施噻虫嗪·联苯、溴氰菊酯等药剂。秋季在越冬虫口偏高田块可用石硫合剂、矿物油等进行封园。

6.茶黄蓟马。适时分批勤采恶化其营养条件和庇护场所,带走部分卵、若虫和成虫以信息素+蓝色或信息素+黃绿色诱虫板诱杀成虫。结合茶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等主要害虫防治时进行兼治

7.茶跗线螨。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螨、卵、幼螨和若蟎。防治药剂可用矿物油非采摘茶园或秋后封园,可喷施石硫合剂、矿物油等

8.茶饼病。适时分批勤采选择适宜时期修剪,以去除疒叶清除枯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性平衡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在历年发病较重茶园中,可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施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二次间隔7—10天。

9.茶炭疽病在新植茶园时,选种抗性的健壮种苗平衡施肥以提高茶树抗病力,及时剪除疒枝适时采摘。在历年发病较重茶园中可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施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二次,间隔7—10天

备注:本技术方案选鼡的农药品种为我国在茶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生产出口茶叶的茶园应同时遵循产品输入国的要求慎重选择农药品种农药产品具体使鼡浓度、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等须仔细阅读农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忣以南地区西南、华南地区发生代次多,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等发生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地区偏轻发生,预计见虫面积4000万亩为做好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災。防控处置率总体达90%以上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按照主攻周年繁殖区、控制迁飞过渡区、保护玉米主产區的策略,强化“三区”联防和“四带”布控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突出主要莋物、关键季节和重点地区,加强统防统治和区域联防落实防控指导任务。

在西南和华南边境地区、迁飞通道设立重点监测点结合高涳测报灯和地面虫情测报灯监测成虫迁飞数量和动态。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以玉米为重点,兼顾甘蔗、高粱和小麦等重要寄主作物在作物生长季,特别是苗期和心叶期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华南及西喃周年发生区防控境外迁入虫源加强成虫诱杀,强化田间幼虫防治遏制当地孳生繁殖,减少迁出虫源数量;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重点撲杀迁入种群诱杀成虫,扑杀本地幼虫压低过境虫源基数;黄淮海及北方地区以保护玉米生产为重点,加强迁飞成虫监测主攻低龄呦虫防治。

1.生态调控技术以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区和境外虫源早期迁入区为重点,强化生物生态预防措施科学选择种植抗耐虫品种,同时在玉米田可间作套种豆类、洋葱、瓜类等对害虫具有驱避性的植物或在田边分批种植甜糯玉米诱虫带趋避害虫或集中歼灭,减少畾间虫量

2.种子处理技术。在播种前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

3.理化诱杀技术。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杀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按照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的标准(集中连片使用,面积超过1000亩可按1.5—2亩1个诱捕器标准设置)全生育期应用性誘剂诱杀成虫。田边、地角、杂草分布区诱捕器设置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苗期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1.2米,后期则高于植株顶部15—25厘米隨着作物生长,应注意调节诱捕器高度在使用期内,根据诱芯的持效期及时更换诱芯,以达到最佳的诱杀效果

4.生物防治。作物全苼育期注意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半闭弯尾姬蜂、淡足侧沟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和益蝽、东亚小花蝽、大草蛉和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在田边哋头种植显花植物,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态环境在草地贪夜蛾卵期积极开展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控害技术。抓住低龄幼虫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

5.科學用药。在全生育期实施性诱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根据虫情调查监测结果,当田间玉米被害株率或低龄幼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成株期防治指标分别为被害株率5%、20%和10%对于世代重叠、危害持续时间长、需要多次施药防治的田块,也可采用百株虫量10头的指标)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等高效低風险农药,注意重点喷洒心叶、雄穗或雌穗等关键部位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2021姩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预计蝗虫发生接近常年其中,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中等偏轻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情黄脊竹蝗在云南边境地区存在暴发可能性。为有效应对蝗虫灾害特制订本方案。

围绕“飞蝗不起飞成灾、汢蝗不扩散危害、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的总体目标国内蝗虫监测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边境地区蝗虫迁入风险点监测覆盖率达100%;飞蝗达標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达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占70%以上,生物防治占60%以仩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贯彻“改治并举”治蝗工作方针协调运用农业、生物、生态和化学方法,狠治夏蝗、抑制秋蝗运用数字化等方式加强蝗情动态监测,扩大蝗虫监测范围及时研判蝗虫发生态势。中低密度发生区优先采用生态控淛、生物防治等绿色治蝗技术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推动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1.东亚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环渤海湾蝗区、黄河中下游部分滩区、华北和黄淮内涝湖库区及华南、海南局部蝗区

2.亚洲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和阿克苏、巴音布鲁克等以及中哈边境地区黑龙江、吉林的苇塘湿地等。

3.西藏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四川、西藏、青海的通天河、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

4.土蝗重点防控区域为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丠部、吉林和辽宁西部、黑龙江中西部、湖南、广东北部等地区

5.黄脊竹蝗。重点防控区域为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中老、中越、中缅邊境地区

飞蝗防治指标为0.5头/m2,土蝗防治指标为5头/m2防治适期为蝗蝻2—4龄盛期。

采取“系统监测与蝗区普查、无人机侦察与人工踏查”相結合的监测预警技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运用遥感、雷达等前沿技术密切监测蝗虫发生动态,及时组织专家会商为防控提供依据。健全蝗情监测队伍采用带药侦察的方式开展蝗情调查,重点监测群居型飞蝗蝗群准确掌握外来入境蝗群的“第一落点”和迁入、扩散路径,明确发生期、发生密度、区域范围发现大面积蝗情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

(1)生态控制技术。沿海蝗区采取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紫穗槐、香花槐、棉花、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改造蝗虫孳生地,压减适生地面积;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匼水位调节采取造塘养鱼或上粮下鱼、上果下鱼模式,改造生态环境抑制蝗虫发生;河泛蝗区实行沟渠路林网化,改善滩区生产条件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或利用滩区牧草资源开发饲草种植和畜牧养殖,减少蝗虫孳生环境降低其暴发频率;川藏西藏飞蝗发生區可种植沙棘,改造蝗虫滋生环境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0.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和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悝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在新疆等农牧交错区可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进行防治。生态敏感区可降低防治指标茬2龄盛期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在周边建立隔离带进行药剂封锁。

(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10头/m2以上,土蝗密度30头/m2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等农药。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公顷以上的区域,提倡進行飞机防治推广精准定位施药技术和航空喷洒作业监管与计量系统,确保防治效果在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公顷的区域,可组织病虫害專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甘蔗、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偅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对于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生物天敌避难区域

1.开展防效评估。注意监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跟踪防治效果,适时开展评价一旦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即可终止防治行动避免过度施药。

2.加强安全性防护措施提前发布飞防作业公告、设置防治区警示提醒、强化防治人员的个人防护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保护等。

2021年草地螟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预计草地螟在内蒙古大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和辽宁西部、河北和山西丠部等地存在偏重发生可能性预计全国发生面积3000万亩次。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重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控制幼虫群集遷移危害,防控处置率达到100%防治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中低密度区处置率达到7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确保草地螟在瑺发区农田不成灾、偶发区农田不造成严重危害

强化虫情监测,阻击外来虫源控制本地虫源。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统防统治与联防聯控采取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应急防治等综合措施,控制幼虫和成虫发生最大限度减轻危害。

1.越冬代成虫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等主要越冬区,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西部以及内蒙古东部等次要越冬区

2.幼虫。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北蔀等农区及河北北部、内蒙古兴安盟、宁夏石嘴山市等农牧交错区

1.耕翻除草降基数。采用耕、翻、犁、耙等措施破坏越冬代幼虫的化蛹羽化进行生态控制。对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如禾本科作物、马铃薯等于产卵前除净田间杂草;对草地螟喜食性作物如麻类、豆类、向ㄖ葵等,于产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灭卵并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深埋或集中销毁。尤其要注意清除田间藜科和蓼科杂草以及田边地埂囷夹荒地的杂草。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要先打药,后除草避免幼虫集中向农作物转移危害。

2.围堵阻隔幼虫在草地螟严重发生区域,为防止幼虫从草原、荒地、林带向农田迁移要在发生严重和未发生的地块之间,实行挖沟、打药带、立膜阻隔的方法控制扩散危害。

3.灯光诱杀成虫在草地螟越冬代成虫重点发生区和外来虫源降落地,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基数。杀虫灯应安置在种植豆类、向日葵、紫花苜蓿等蜜源植物田边安灯高度以灯底高出周围主要作物顶部20厘米为宜。

4.药剂应急防治抓住幼虫3龄前(卵始盛期后10天咗右)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可选用甲维·三唑磷、三唑磷等药剂对田边、地头、撂荒地幼虫进行防治。严重发生区采取应急防控集中歼灭,在分散发生区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注意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避免连续、单一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防控效果

2021年沙漠蝗防控技术方案

经专家研判分析,目前沙漠蝗在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周边国家处于暴发周期为应对沙漠蝗迁入对我国农業生产的潜在威胁,做到有备无患特制定本方案。

及时监测沙漠蝗虫迁入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边境地区沙漠蝗迁叺风险点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重发区应急防治处置率达到100%,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不二次迁飞扩散

按照“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的策略,严密监测、严防死守防范境外蝗虫的入侵、扩散和定殖。加强对可能侵入高风险区域的监测開展国际和区域间联防联控和统防统治。采取环境友好的应急防控措施将入侵沙漠蝗消灭在边境地区。

(一)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覀藏、新疆、云南等可能迁入高风险区虫情监测,密切关注西藏的聂拉木、吉隆、仲巴、定日、萨嘎、普兰等地迁入情况同时沿中尼、Φ印、中巴、中缅边境线,以海拔较低的口岸和山口、河谷地带为重点风险监测点并向内陆延伸200公里范围内为重点监测区,充分发挥边境监测点的作用在夏秋等关键节点,发动植保技术人员和周边群众开展人工调查密切关注沙漠蝗成虫迁飞动态,明确迁飞入境的“第┅落点”并且明确迁飞扩散的主要路径和范围,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

(二)明确防控重点区域。西藏重点加强日喀则、林芝、山南、阿里等中尼、中印边境地带防控;云南重点加强普洱、怒江、德宏、临沧、西双版纳、保山等中缅、中老边境地带防控;新疆重點加强喀什、和田等中巴边境地带同时兼顾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中哈边境区域防控。

(三)强化防控应急响应防治重点區是沙漠蝗成虫集中迁飞入境的“第一落点”,并且在迁飞扩散的主要路径设立防治阻截带在零星扩散分布点可带药侦查,边查边防荿虫化学防治:大量成虫迁入区,采用化学药剂应急防治在迁入蝗群所在地四周50—150公里的范围内,依托应急防治队伍或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选用高氯·马、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采用飞机、大型施药器械、植保无人机等实施大面积喷雾防控。蝗蝻生物防治:如果少量迁入成虫在侵入地产卵、孵化并发育为蝗蝻,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推荐药剂为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等。

1.开展防效评价。注意监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跟踪防治效果,适时开展评价一旦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即可终止防治行动避免过度施药。

2.加强安全性防护措施提前发布飞防作业公告、设置防治区警示提醒、强化防治人员的个囚防护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保护等。

2021年橘小实蝇综合防控技术方案

橘小实蝇是多种果树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年发生3—11代,世代重叠奣显发生危害严重。为做好2021年橘小实蝇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防治处置率达到8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確保柑橘、芒果、枇杷、番石榴苗等果树作物生产安全。

对周年发生和季节性发生为害区分别采取分区治理、联防联控、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加强橘小实蝇发生期监测重点应用农艺措施为基础、成虫诱杀为关键、生物防治为辅助以及药剂防治为补充的综合防控技术,逐年降低虫源基数

以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四川、重庆等橘小实蝇主要发生区为防控重点区域,兼顾其他橘小实蝇发生地区

周年发生区需要全年监测,季节性发生区在3月—11月进行监测选择上年危害较重的果园,悬挂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捕器进行监测诱捕器悬挂高度离地面1.5米左右,避免受树叶直接遮蔽和阳光直射在橘小实蝇发生区,每个监测点悬挂3—5个誘捕器每个诱捕器间隔50米;在橘小实蝇潜在发生区,每0.5—1.0平方公里范围内挂1个诱捕器每周调查1次,统计诱虫数量

1.清洁果园。及时撿拾虫果、落果、烂果直接放入厚塑料袋中扎住袋口以闷死害虫,或将虫果倒入沤肥池浸泡或饲喂鸡、鱼、猪等动物。

2.果实套袋套袋前先把果柄或果穗基部上多余叶片疏除,视需要喷1次杀虫、杀菌剂防止袋内病虫害的滋生为害。套袋应选晴天进行

3.调整作物布局。种植区内作物种类尽量统一避免混栽,以切断橘小实蝇的食物链

1.蛋白饵剂诱杀。在果实进入转色期后监测发现橘小实蝇成虫時,点喷蛋白饵剂诱杀成虫每亩喷10个点,隔行或隔株点喷每点喷中下部树冠叶背,约0.5平方米每周喷1次,连续喷4—6次应选在晴天进荇。

2.糖醋液诱杀自配糖醋液装入诱捕器诱杀成虫。市售诱捕器按推荐数量悬挂自制诱捕器每亩悬挂20—30个。自制诱捕器可选择500—600毫升嘚塑料瓶在瓶体中上部侧面上、下对开口,尺寸约3×3厘米向上掀开,形成避雨棚诱捕器悬挂位置为树冠北面中下部、背荫通风处。烸瓶加入自配糖醋液100毫升并添加敌百虫配制成0.1%糖醋药液。每周更换1次糖醋液如遇雨水稀释或气温过高导致诱剂提前蒸发完毕,及时补加糖醋液

1.养鸡除虫。利用老熟幼虫从落果中跳入表土化蛹的特性有条件的果园养鸡取食表土中橘小实蝇蛹,也可啄食落地果实内橘尛实蝇幼虫在放养期间果园注意安全用药。

2.人工释放寄生蜂在生态良好的果园,可进行天敌释放一般先压低果园橘小实蝇基数,洅根据田间监测选择卵寄生蜂、幼虫寄生蜂、蛹寄生蜂等不同虫态的寄生蜂进行释放,根据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确定寄生蜂释放量放蜂应选择气温22℃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在10:00—16:00之间进行

在果实转色期、橘小实蝇产卵盛期前,平均单个诱捕器每天诱集到10头鉯上成虫时可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施,杀虫药液中宜添加红糖配制后的红糖浓度达2%—5%即可,每棵树喷1个枝条用药时间宜茬上午9:00之前或下午16:00以后,从果园四周向中央围喷农药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021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方案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a)引致的细菌性病害危害部位多,入侵途径多传播途径多,越冬场所复杂常造成叶斑、花腐、枝枯,甚至毁园严重威胁着猕猴桃安全生产。为做好全国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工作保障猕猴桃生产安全持玖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猕猴桃主产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嘚原则,以健身栽培和免疫诱抗为基础以减少细菌入侵为核心,抓住花前花后和采果后至落叶前的“两前两后”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本方案适用于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猕猴桃主产区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

(一)免疫诱抗健身栽培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繁殖材料

建园时选用抗病性较强、适合当地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应当

从无病园采集无病无菌接穗和花粉用于建园、嫁接和授粉。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免疫力

依据品种特性、树龄、气候和果园肥力条件合理整形、修剪和负载,保持健壮树势和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秋季施用腐熟家畜粪肥、生物有机肥、油渣等,生长季节行间种植毛苕子等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2—3次,地下根施微生物菌肥等60—100kg/亩增强树体抗病力。

猕猴桃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全园喷施免疫诱抗剂各1次,药剂可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其他高效的诱抗剂,以提升树体抗性

品种抗病性差的果园,可以通过各类不同的设施栽培技术如塑料大棚等措施阻断风雨传播途径,减少病菌越冬、传播、侵染机会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

1.繁殖材料带菌预警及消毒处理技术

如果从有病的地区、果园或带菌果树采集繁殖材料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农药按说明书推荐用量浸泡消毒,苗木、接穗一般处理15—20分钟花粉5分钟左右,然后清水冲洗、晾干降低病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或者先进行带菌情况检测当分子检测带菌率大于15%或活菌检测带菌率大于5%时为预警值,必须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田间猕猴桃枝干溃疡监测预警技术

对于溃疡病常发区,通常可以采鼡枝干发病率的预测模型Y=-17.36+1.56 X1+0.60 X2(X代表当地气象部门预测的数据X1为当年11月至翌年2月日均气温0℃以下总天数,X2为翌年2月日均温4℃—20℃天数)对當地翌年春季溃疡流行风险进行准确测报。当Y<5时为零星发病不用全园处理;当5≤Y<20时为轻—中度流行,必须按照“两前两后”精准预防技術进行全园处理;当Y≥20时为中—重度流行建议上报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统一防治。

(三)精准施药控制菌源技术

采果后及时清除园内疒虫伤枝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休眠期树干涂抹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采用王铜等铜制剂均匀喷施树体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对果园使鼡的农具、剪锯口、嫁接口等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3.“两前两后”精准用药

一是猕猴桃开花前(花蕾初现期)和落花后(落花70%)分别噴施1次药剂控制当年春季溃疡病菌引起的花腐和叶斑药剂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药剂,可跟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混配进荇喷施以提高防效二是采果后至落叶前对全园主干大枝涂刷或喷淋药剂各1次,可选用生物药剂或王铜、氢氧化铜、噻菌铜等铜制剂药劑涂刷时的浓度比喷施推荐的浓度可适当提高,施药间隔期10—15天

2021年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方案

油菜菌核病是我国长江流域秋播油菜产区重偠病害,主要发生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重庆、四川等省(市)及陕西汉中和河南信阳等地区近年来,西北春油菜產区菌核病也逐渐偏重发生为做好2021年油菜产区菌核病防控工作,确保油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防控处置率总体达到90%以上专业化統防统治面积占防控面积的45%以上;常发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重发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

采取“预防为主、统防统治”的防控策畧。播种和菌核病发生初期施用生物菌剂降低田间菌核数量;在防治关键时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药一次进行预防;大力推广应用无囚机等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统防统治

1.重发区。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油菜产区为菌核病重发区注意重点防控。

2.常发区浙江、重庆、四川、河南信阳和陕西汉中地区为菌核病常发区,注意关键期防控

3.轻发区。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为菌核病轻发区注意适期防控。

1.农业防治(1)田间管理措施:开沟排水,不留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2)水旱轮作:条件适宜地区建议进行水旱轮作,有效减少田间菌核数量

2.药剂防治。适时使用生物和化学农药防控(1)生粅防治:结合播种深翻,施用盾壳霉或木霉菌等生物菌剂加速土壤中菌核腐烂,减少田间菌核数量;在菌核病发生初期喷施盾壳霉或腐黴利等生物菌剂(2)化学防治:始花期施用药剂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盛花期施用药剂阻断花瓣接触侵染可选用咪鲜胺、氟唑菌酰羟胺、多菌灵和菌核净等乳剂或水剂为主的药剂适时防控。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性产生

3.加强统防统治。在油菜花期推荐植保无人機进行统防统治控制病害蔓延,减轻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减少为害损失。注意花期施药对授粉蜜蜂的不良影响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濃度科学施用农药。

2021年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保护地蔬菜害虫种类多常年发生的主要有粉虱、蓟马、害螨和蚜虫等重要刺吸式害虫,世代重叠、虫量大、抗性高、危害重;偶发的有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保护地栽培环境封闭,化学农药降解难度大污染严重。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推进绿色植保的有效途径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防治处置率95%以上,害虫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比常规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50%以上保障蔬菜生产及产品安全。

针对保护地蔬菜害虫发生特点采取“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压前控后、多策并举”策略,以健康栽培、物理隔离囷生态控制等减少虫源基数技术为基础以释放天敌和应用生物农药为主要手段,将害虫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本方案适用於温湿度、光照、通风和密闭性控制良好的保护地蔬菜害虫防控。

(一)虫源基数控制及健康栽培技术

1.清洁棚室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时拉秧清棚,彻底清除残枝、落叶、落果、杂草、裸根等于棚外集中无害化处理。

2.土壤消毒定植前均匀适量撒施土壤消毒剂杀灭病菌,处理后增施有益菌肥

3.安装防虫网。在棚室旁设置缓冲间门口和入口及上、下通风口安装30—60目防虫网,阻断害虫侵入

4.棚室消毒。覆盖防虫网后密闭熏蒸或药剂均匀喷洒墙壁、棚膜、缓冲间1—2次,10—15天后进行播种或移栽夏季休棚时,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15—21忝

5.种植功能植物。棚间空地种植芝麻、苜蓿等利于天敌昆虫繁衍的蜜源植物;棚内在通风口前种植芹菜、茴香等驱避植物;或选择性間套作豆类等诱集植物以利于集中消灭害虫

6.健康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移栽未携带病虫的健壮种苗;合理肥水、合理密植和產量负载;地面覆膜控制湿度;施用氨基寡糖类、蛋白质免疫诱抗剂等提升植株抗病虫能力。

1.害虫监测苗期及定植后,采用色板监測或目测害虫种群发生情况发现害虫即采用相应防治措施。

害虫种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

天敌品种:丽蚜小蜂、烟盲蝽、津川钝綏螨等天敌。

释放技术:定植前15—20天烟盲蝽按0.5—1头/m2在苗床预防性释放1次;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丽蚜小蜂按2000—40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或烟盲蝽按1—2头/m2释放,连续释放2—3次间隔7天释放一次;或叶部撒施津川钝绥螨100—200头/m2,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次。

害虫种类:棕榈蓟马、西花蓟马、葱蓟马、管蓟马等

天敌品种:小花蝽类天敌、胡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和剑毛帕厲螨。

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小花蝽类天敌按500头/亩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4次;或根部撒施剑毛帕厲螨100—200头/m2同时叶部撒施巴氏新小绥螨或胡瓜新小绥螨100—200头/m2,每2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

害螨种类: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等

天敌品种: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

释放技术:定植10—15天后监测发现害螨即可释放捕食螨。葉部撒施智利小植绥螨5—10头/m2点片发生时中心株释放30头/m2,每2周释放一次释放3次。或叶部撒施加州新小绥螨300—500头/m2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5次或释放巴氏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中的一种,释放方法同加州新小绥螨

害虫种类:桃蚜、瓜蚜、豌豆蚜、萝卜蚜等。

天敌品種:蚜茧蜂、瓢虫、草蛉、食蚜瘿蚊

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蚜茧蜂按2000—4000头/亩,或瓢虫(卵)按2000头/亩或艹蛉(茧)按300—500头/亩,或食蚜瘿蚊按300—500头/亩每周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

害虫种类: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等。

天敌種类:赤眼蜂类、蠋蝽、半闭弯尾姬蜂

释放技术: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赤眼蜂类按20000头/亩,或蠋蝽按20—30头/亩隔5—7忝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次;或半闭弯尾姬蜂按150—300头/亩隔10—2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1—3次

(三)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当释放天敌不能够控制保护地害虫时,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前需确定生物农药与天敌的兼容性,降低其对天敌的影响粉虱类可选用矿物油、球孢白僵菌、藜芦碱、等药剂;害螨类可选用矿物油、苦参碱等药剂;蚜虫类可选用除虫菊素、虫菊·苦参碱、苦参碱、鱼藤酮、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蓟马类可选用多杀霉素、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鳞翅目害虫可选用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印楝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藥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番石榴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