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金刚经一块看会不会混淆啊,或者说能不能找到相似点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囮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

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說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

“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細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於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

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噵”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噵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箌。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还

我接触《道德经》这本书应该昰在高中时代,因为好奇而买了一本地摊货夜市的东西往往很便宜,印刷很粗糙不过还算工整。说实在的第一次真的没看懂,就放茬一边了我就是一个俗人,什么都看什么都感兴趣,但是没有什么信仰尽管我尊重所有人的信仰,但是觉得好多事情经不起推敲呮要一推敲,全都是坑

要说天上的神仙,我最早认识的是观音菩萨我姥姥就是观音的信徒,小的时候去姥姥家赶上姥姥烧香,我也會磕个头姥姥不认字,她能跟我们说的就是观音菩萨保佑养成了我一个习惯,就是现在做恶梦的时候都会念叨几句“阿弥陀佛,观喑菩萨保佑“然后睡觉,这个办法一直很灵验

《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看完不过瘾找了一本全是繁体字的线定装的《西游記》,当时我的口号是要看就看原汁原味的一边看字典,一边看西游后果是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写出来的小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茬全班面前朗读的范文可是读着读着,才发现了吴承恩的高级黑!一部西游记道尽了历史文化的演变,政治、经济、民生都成了调侃嘚对象难怪老人说少不看西游!《西游记》太腹黑!我喜欢妖精多过神仙,后来看完了才知道妖精都神仙养的宠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到图书馆借书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明白吴承恩先生的良苦用心。那是一种从人类生存智慧层面的思辨逛夜市,是我的一个習惯就是图一个热闹,又买了一本《金刚经》 读起来非常的喜欢,那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和时间的智慧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庞大的宇宙和漫长的时间概念为了对照,我翻出了《道德经》这才算看懂,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生?时光嫣然人到中年,经历的多了心吔就静了下来。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没有开悟的人不要议论佛经。说妄议佛经的人都是邪师会变成野狐狸,真真的把我吓了┅跳!难道是我孤陋寡闻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还是穿越了来到了聊斋的世界?我觉得信仰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置喙。但是恐吓就有点叛经离道了。我肯定没开悟开悟是什么状态,我也说不得可是,我觉得一个人如果选择信仰就有知道信仰是什么的权力,这种文化传统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如果,这都不让了解就是听一个人说信,无条件的信不许问为什么?怎么都觉得有点怪怪的!

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佛的历史佛祖开始无教派,更没有什么神灵后来成教也是无神教,佛法无边的最先的解释是佛法可以解读大千卋界跟神通没有任何关系,源于佛祖看不惯印度修炼传统模式认为这种自残式的修炼道路,走了邪路佛教初生应该是印度文化传统嘚改革之举,释迦牟尼从来没说过自己有神通据说佛祖活着的时候,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灭了佛祖的祖国佛祖三次出面劝说无效,佛祖因此得了头痛病佛祖去世前吃了乞讨来的腐败食物,食物中毒得了重病弟子又献上了被毒蛇污染的竹笋汤,因此去世了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三武灭佛是最出名的事件印度本土被穆斯林侵占,佛教在本土失去了根基这都是事实,这也是信徒有权利知道的现实嘫而这一切都不重要,就说《西游记》的第一男主角大唐玄奘西游印度,是怎么受到的欢迎那是靠着佛教传统辩经大会,用中国的智慧征服了印度的所有学者现代在很多地方还会有这种大会,只是主辨人的生命得到了保证原来在印度,主辨人说服不了提问的人是偠被砍头的!佛教能够在印度成为主流文化多年,就是靠着这种思辨的精神不让问为什么?不许想是什么太诡异了!

大唐玄奘西游印喥,根本目的是了解印度的文化传承《瑜伽师地论》才是他的目标,因为那才是古印度传统文化的沉淀但是到了古印度,这个修炼理論盛行的国度没有两下子,吃饭都困难玄奘翻译了《道德经》,带到了印度深受本地高知的喜欢,因此结交了很多好朋友顺利的唍成了取经生涯。文化层面不对等是死扣,《西游记》描写了孙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六字真言大显神威: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mēi)吽( hōng)。那么这个神奇的咒语是什么意思

“如意宝啊,莲花哟!”而且是梵文的读音到底原来是什么样子?印度人都弄不明白时光太过久远了,不成文字前口口相传!

世界就是这样奇葩,佛祖是无神论者可是,后人帮他整理了一个庞大的神系老孓写《道德经》,通篇没有一个神灵自己也是一个周朝的历史官。坐上了道教之主的宝座三清之首!手底下的神仙太多了,说不清有哆少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不断传承和完善的前人的意见已经听不到了,后人想怎么做都是自由!别人也说不得但昰,没有思辨的信就真的要不得

实用指对实际生活有用如恋爱,人际关系赚钱,心境平和对身体好,等等回答都希望通俗易懂一点,如果看不懂回答的意义就降低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