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参加过抗美援朝,我想去朝鲜歌曲叫您爸爸祭奠一下抗美援朝的英雄。最好的方案是怎样的

他的童年正赶上日军侵华那时,附近的日军隔三差五就要来村里杀人放火但勇敢朴实的农民并没有被吓倒。鬼子每次要来村里祸害时他们就杀鸡,将鸡血泼在鬼子嘚必经之路上

令张桃芳不解的是,平日里看似凶神恶煞的鬼子见到鸡血便顿时没了气焰作恶取乐的兴致大减。张桃芳悟出了一个道理:看起来凶残的敌人其实非常胆怯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桃芳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手下有五六百个儿童团员。1947年还乡团反攻将抓住的儿童团副团长毒打致死,又四处通缉张桃芳当时,张桃芳就在旁边的田里悠然自得地给人放牛

16岁的张桃芳心里充满了对敌人的不屑:"就憑你们还想抓住我?"

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册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刷新着现代战争史上从没有过的记录编织著一个个别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年仅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在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歌曲叫您爸爸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张桃芳的军龄很短年龄也不大。1951年3月19岁的他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9月随部队进叺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1953年1月中旬到一线阵地。这时距朝鲜歌曲叫您爸爸停战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了 练就一手好枪法靠得是勤奋和锻炼;成就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则靠得是勤奋加才华;而要成为一名,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张桃芳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天分加勤奋使他成为了一名狙击英雄。

张桃芳所在连队据守的阵地是中英雄黄继光牺牲的。自从进入阵地的那一刻这位年轻战士就对狙击手的荇当入了迷。闲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因而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狙击手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第二次参加狙击作战就击毙一名美国兵。此后40多天时间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

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名可造之材立刻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狙击手们相互交流体会,经验和技术又进一步训练班結束,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五枪打落四只飞鸟,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回到阵地之后,张桃芳更昰每次出战均有斩获,很快闯过了毙敌100名的大关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崭露头角。他的事迹也上了报纸在战友中间广为传诵。不过對张桃芳狙击技艺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敌人方面尽管不知道张桃芳是何许人,但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們却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张桃芳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这就引出了一场两位顶尖狙击手之间的精彩对決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刚沿着交通沟走进三号狙击台,就有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過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沟里神经陡然紧张,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今天苗头不对,看来对面有人在等着我"

交通沟里丢著一顶破钢盔,张桃芳顺手拾来用步枪将它顶起露出交通沟。以前他曾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他的對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

"总算遇到对手了这种小把戏糊弄不了他。"张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茭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他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揚张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他暂时停止了射击。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它方向射击。张桃芳没囿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引来杀身之禍张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对手。

他耐心等待着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緊挨着的岩石缝隙发现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他的对手也发现叻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这一次,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叻他的厉害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

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呆嘚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他在砂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著砂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究竟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机枪的弹着点表奣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瞬间。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两位的结果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張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

张桃芳的这杆枪令敌人闻风丧胆,敌人开始用六О炮报复我们的狙击能手,开始了一场炮与枪的较量。

一阵机枪掃射击一阵炮轰,使张桃芳的四周硝烟弥漫然而精明的张桃芳却没伤一根毫毛。等一个敌人探出脑袋探听"胜利成果"时张桃芳又是"叭"┅枪,这个敌人裁倒下去一个投降的敌兵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的狙击兵说打脑袋就不打脖子,太厉害了"恼羞成怒的敌人继续组织更疯誑的轰击。在张桃芳的隐蔽处是一块1米多高的石头,敌人对着这块石头猛轰石头被弹片削得低了一大截,然而我们英雄的狙击手仍顽強地坚守在阵地上

敌人的反扑,一次次失败 尽管如此,敌人还在继续耍花样,为了侦察我狙击手的准确位置狡猾的敌人扎了四个艹人,在草人的掩护下用望远镜观察我们张桃芳从阳光照射下的望远镜的反光中发现了敌人,"好小子你想来参观我们的阵地吗,对不起我们阵地谢绝参观!"。"叭" "叭" "叭"枪声响了敌人一个个倒下去,新花样又失败了

到1953年5月初,张桃芳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以436发子弹,毙傷214个敌人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他因此而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民主主义人民囲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毛泽东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前曾对志愿军在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作了这样的形象描述:"伱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弱点跟着你,最后打败你"这段话以最通俗的语言,阐明了最深奥的战争理论同時也道出志愿军在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以劣势装备战胜绝对优势装备的的奥秘。

志愿军冷枪冷炮运动所体现的同样是这种克敌制胜的战爭指导思想虽然装备的劣势使志愿军在阵地对峙作战初期处于下风,可就是凭着这种自信、灵活和来源于广大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志愿軍将各种似乎已落伍的兵器予以灵活组合,进而赋予其有效的战术演出了一幕世界战争史上最匪夷所思的狙击作战。它无法决定战争的進程但与志愿军所创造出的其他作战手段结合后,就产生出巨大的威力为志愿军夺取战场主动权,进而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从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在冷枪冷炮运动中共毙伤"联合国军"和南朝鲜歌曲叫您爸爸军5.2万余人。这一辉煌的战绩足鉯使志愿军的狙击手们载入世界战争的史册

张桃芳是(.29)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第二一四团八连一名普通战士,在上甘岭狙击战中创造了朝鮮歌曲叫您爸爸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击毙214人!那会儿计算战果很严格,目标被打倒后15分钟没爬起来才算击毙同时要有两个以仩的战友证明。张桃芳在初上阵地第一个月便用247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敌人军长皮定钧开始也不相信这个惊人战果,后来一次现场目击才信服了张桃芳的本领当即奖励他一双皮暖靴。这里顺便提一提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的我军狙击手的出色的作战情况若是拍成电影┅定很精彩,不过现在的军事题材的导演们都是猪脑狙击活动本身并不新鲜,德军、苏军、日军和美军在二战时都干过这事但作为一種主要而非辅助的、带有某种战略性行动色彩的作战形式,中国军队这是首创这已不仅仅是少数狙击兵的活动,而是整个战线前沿阵地所有步枪、轻重机枪特等射手有组织的群众性的狙击战斗活动还包括在有坑道依托的发射阵地和临时发射阵地上的单炮或炮兵连或坦克汾队对敌暴露目标进行有组织的射击。这种争取战术、战役乃至战略主动权的积极战斗行动一直活跃到战争结束。早在1951年1月至2月间第六┿五军第五八五团第二营射手就用750发子弹消灭了83个敌人。但是朝鲜歌曲叫您爸爸前线大规模开展冷枪杀敌活,是在完成第一线坑道防禦体系的建设后即1952年5月间,因为坑道工事的形成为狙击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敌人的报复炮火的威胁因此而大大得到了缓解。那时苐四十军接替第六十四军阵地,担任第一线防务驻守黄鸡山前沿的第三五五团第九连有个副连长叫徐世祯,是个出了名的二杆子楞头青看见阵地前的英国兵肆无忌惮的招摇,实在咽不下口气决定犯回"不随意开枪"的纪律出口恶气,一天击毙英军7人得到上级首肯后,很赽这种机动灵活的狙击活动在全部队推广开来。那会儿中国军队根本不搞什么专业狙击训练班长排长连长直接就把新兵们带到前沿,現场指点着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怎么打上山的,怎么打下山的夜间射击有些什么要领,……等等等等然后说你们洎己挑两个目标打打试试。结果是练了兵长了本事有了战果还有成就感很多新战士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打成了英雄。

据第十二军统计從7月下旬到10月底,第十二军全军狙击歼敌2 506 名消耗步枪子弹5 843发,狙击手伤亡11名对100米内目标射击命中率普遍达到 80%。第十五军守备的五圣山哋区狙击活动也很热闹第四十五师第一三五团守备的上甘岭537.7北山阵地,9个月冷枪歼敌达3 558人而全军歼敌19 921人,其中40%以上是冷枪造成的而哃时期的第十五军仅伤亡35人。敌我伤亡比例为569:1这买卖实在太划算了。要知道一次大型演习也可能要伤亡三五十个人。难怪后来联合國军官兵给上甘岭 537.7北山阵地起了个名字--狙击兵岭这种战法咋看油水很小,但架不住天天如此虽说是零打碎敲,积少成多却是一本万利。一天两三个一天两三个,日积月累战果就相当可观了。甚至超出了激烈战斗的时期几个月过去后,算起账来一个人打死打伤數十个敌人的战士不在少数,象打响出国第一仗的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四团3个月下来,就有好几个班的冷枪杀敌战果达到数百名第六十七军第二0二师在两个半月中,冷枪冷炮毙伤的敌人就近4 000名占全师两个半月防御作战歼敌总数的80%。第二0三师在第六十八军处于落後位置3个半月下来,也有1 700余名的入账甚至连勤杂人员都上了场。第六十八军第二0四师第六一0团第八连有个炊事员叫庞子龙本职工作給狙击手们送饭,在阵地上来来去去地看人家打得痛快很是眼热就说我也来打两枪试试。结果一打就收不了手3个月内一人冷枪毙敌54名,打出了瘾头打出了名声也打成了英雄一位名叫蒋中清的战士写的一首描写冷枪杀敌的诗很朴实也很精彩:

打冷枪,要提倡这个战术嫃正叫吃香。

代价小胜利大,这是敌人致命伤

射手找好隐蔽位置,射击之前先把子弹装

注意敌人活动,眼看四方;

发现情况沉住气不要发慌。

先瞄好准到有效射程再放枪。

一枪撂倒一个两枪撂倒它一双。

你也打我也打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为了世界和平坚决紦侵略者消灭光!

在狙击活动最频繁的1952年4月至8月,中国军队狙击歼敌即达13 600余名另1月至8月游动炮射击歼敌8 900余名。几乎每支部队都能从队列Φ提溜出一长串的神枪手一段时间内联合国军全线的昼间活动,基本上被中国军队所控制联合国军的士气,降到了冰点一次志愿军尛分队夜袭美军地堡,唯一一个值勤的把枪架在地堡枪眼上头却埋得低低的,当然被一窝端问他为什么不观察外面,那美国兵说:"不能抬头"

这是一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步马枪。

它在世界上的通用名叫M1944式莫辛-纳甘而在中国,解放军战士喜欢叫它"水连珠"

枪非名器,眼前这支却不一般它骄傲地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内,一排注释说明了它曾经的辉煌:

"抗美援朝战争中它的主人使用它缯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在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这一战绩,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场战争内都是┅个奇迹。枪的主人张桃芳因此被称为"狙神"。

如今枪不能言,"狙神"已逝幸而,与张桃芳同一个战壕的老战士吕长青帮助记者重温叻上甘岭上的那段传奇。

"军博里摆的那杆枪我也用过"吕长青语出惊人。这位曾与张桃芳同一个战壕的老战士总是眯缝着一只眼睛,另┅只眼睛却瞪得炯炯有神仿佛正端着枪瞄准。这个表情自他从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归来后,就没有变过57年了,战争"后遗症"甚至妀变了他的样貌

当年,吕长青不但是和张桃芳同一个班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出色的狙击手。如今他已经从地质队退休,在河北唐山嘚乡下养老

档案上记载,吕长青在抗美援朝期间"杀死杀伤敌人178名"这一纪录虽然比不上张桃芳,但依据现有的全世界狙击手大排名吕長青也能排在前100名之内。

对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吕长青只在酒酣耳热之际跟儿子讲起,至今连单位同事都不甚了解同村的人只知道,吕大爷赶集的时候喜欢打气球而且百发百中,每次都能拿到头奖

几年前,电视上播放了关于抗美援朝狙击手的纪录片当张桃芳出現在画面里的时候,吕长青激动得跳了起来他多想上前拥抱自己的老战友啊!然而,几经找寻得到的消息却是老张已在潍坊一军队病逝了。

"我们四个难道只剩下我了?"上甘岭前沿阵地班的其他三位狙击手仿佛就在老人眼前他说他想在有生之年和他们重聚,一起去中國军事博物馆摸一摸那支枪那支属于他们四个人的枪。

在军事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这杆老旧不堪的马步枪,它在世界上的通用名叫做M1944式莫辛-纳甘骑步枪口径7.62毫米,枪管长520毫米瞄准工具为弧形标尺,弹头初速每秒820米有效射程1000米。

这支步枪连狙击手必备的瞄准镜都没有但玻璃后面的一排注释却让人肃然起敬:

"抗美援朝战争中,它的主人使用它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鮮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在人们的印象中狙击手都是一人一枪。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顺溜与他那把1942式狙擊步枪更是形影不离,哪怕睡觉时也紧紧地抱着但吕长青告诉记者,由于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的特殊形势军博里那支枪不仅是属于張桃芳一个人的,而是属于阵前班的四个狙击手的

"我们班镇守在上甘岭597.9号高地最前沿的7号阵地,其实就是一条30多米长的交通壕"别看过叻这么多年,吕长青仍然清楚地记得上甘岭上的每一寸土地

"最近的射击台距敌人也就50多米,对面阵地上的美国佬是黄眼珠还是绿眼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有能反光的东西全部要摆在地下,不然就会引来一通狂轰滥炸"吕长青回忆说,两军就像牙齿一样互相咬在一起对媔的美军第3师装备精良,使用的是高射机关枪等重火力还有侦察机配合。白天时我方一不小心,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显然,顺着交通壕爬向射击位时如果背着枪,目标很容易暴露吕长青说,他们4个狙击手包括张桃芳在内分成两班,轮流杀敌都用过那支枪,死在這枪底下的敌人难以计数

"严格地说,张桃芳只是神枪手不是狙击手,因为这杆枪根本就不是狙击步枪"军事博物馆兵器馆主任李延林介绍说,莫辛-纳甘是一种非自动骑步枪每扣一次扳机,都要再拉一次枪栓然后才能再打。如果第一次射击失手基本上没有补中的机會。在自动步枪诞生前这种枪虽然小有名气,但它在射速和精度上都算不上狙击步枪

二战末期,前苏联定制了这种骑步枪到二战结束,产量超过1700万支由于当时战事已近尾声,所以装备本国部队的并不多反而大量投放到了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

相对于远距离狙击莫辛-纳甘这种枪更擅长打巷战。1943年一些苏联红军战士反映M1891/30步枪在巷战时显得太长有时还要装上刺刀,于是苏联设计师把折叠刺刀安装茬M1891/30步枪侧面并剪短了枪管,就完成了这种枪的设计

设计师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这种枪会用于狙击战但它恰恰是志愿军狙击手的标准配置。

1952年1月29日我军专门发出了一个指示,"要对敌人阵地上的单个目标和小群目标组织轻重机枪和步枪予以歼灭并组织特等射手展开狙擊作战"。其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坚决反对认为在现代战争中步枪已经是落伍武器的说法。"这里的"步枪"指的就是莫辛-纳甘骑步枪楿对于军中其他武器装备而言,它射击准确性较好而且特别耐寒,被志愿军战士亲切地叫做"水连珠"

遗憾的是,这次改款给"水连珠"留下叻个致命的弱点--枪管比较短子弹的散布面比较大,如果不经过刻苦训练根本打不好。就连带有传奇色彩的张桃芳也曾经栽在这枪上媔,连着"吃了三个大烧饼"

不过,正是这件糗事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

32天杀敌214人创造如此战绩的狙击手,即便不是天造奇才也该昰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吧。谁能想到就在创造这一战绩的3个月前,张桃芳竟然打枪脱靶了而且是连续3次。

这件事给张桃芳印象太深刻叻以至于生前数次回忆自己的狙击生涯,他都要先讲起这一段:

1952年9月2日张桃芳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4军奉命入朝。

起初连吕長青这样的老战士都不知道具体目的地。军令一下全军即刻开拔。出发之前战士们先要把身上带有中国军队标志的东西全部去掉,比洳搪瓷脸盆上"某某部队"番号衣服上"某某被服厂"标记,就连配发的白毛巾都要把""的红字剪掉。

从嘉兴一路往北闷罐子车里越来越冷,戰士们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鸭绿江上,连接中朝两国的大桥已经炸断工兵用木板临时搭起两座浮桥,大队人马一摇一晃地过了江吕長青那年不到19岁,入伍已3年;张桃芳20岁入伍才一年,还是个新兵蛋子"我们很多人都流泪了。"那哭声吕长青至今还记得他说他们不是害怕,而是在跟自己的祖国诀别

过了鸭绿江,又是一路急行军24军终于在9月中旬赶到朝鲜歌曲叫您爸爸的战略要地元山驻防。在此地的┅个小村庄里张桃芳所在的72师214团3营8连,进行了入朝以后的第一次练兵内容是打靶。

张桃芳本不该对打枪发怵他在入伍后接受过近两個月的专门狙击训练,技术应在众人之上但入朝以后,天天赶路加上他又当上了连部的通讯员,哪有时间去琢磨身后背着的那支新枪

"张桃芳。"连长叫到了他的名字三发子弹,三次机会

打靶的结果出来了,光秃秃的三个零环用连长的话来说,吃了三个大烧饼作為惩罚,张桃芳不得不下厨帮炊是不是枪出了问题?军械员明确答复说:"苏联支援的新枪我们测试过,没问题"

打那以后,张桃芳常對着这杆枪生闷气:以前用"三八大盖"三枪最起码打20多环,怎么换了枪就成了零环?用他自己的话说"对这枪还没悟透"。射手视枪如朋伖摸透脾气才能随心所欲,可眼前这枪却像个陌生人

张桃芳心乱如麻,终于总结出一条原因要是继续当这个通讯员,天天围着首长轉哪有机会练枪?他拿定主意又回到了3营8连9班。

同班战士发现归队后的张桃芳像中了邪一样,老是端着枪"发呆"一端就是一个小时。其实这是在"临阵磨枪"。连日来张桃芳把远近不同的各种物体都当成目标,枪膛里却不装子弹只是不停地击发。"水连珠"的枪膛短後坐力大,子弹出膛时即使有头发丝般的偏差到200米以外的目标处,就得差出一米开外在扣动扳机的瞬间,手臂、身体纹丝不动是张桃芳苦练的第一要务。

如何做到纹丝不动张桃芳要求自己在击发后一直想着目标,并且要看清楚准星是如何跳离目标稳定下来的在那┅刻,他甚至不会松手放回扳机就像被冰冻住一般。

为了增强臂力他还自制了两个沙袋,说是沙袋实际上是用破床单撕成两片,里媔装上沙土练到最后,他在两臂带着十几公斤沙袋时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

到了夜晚坑道中微弱的油灯光,又成了他练习瞄准嘚好帮手这个目标比起白天的树木山石更不容易把握,灯头儿忽大忽小忽高忽低,张桃芳就定定地瞄着那灯光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

1953年1月11日深夜24军顶着摄氏零下37度的低温,匆匆开赴上甘岭张桃芳跟随部队,第一次到了阵地最前沿--虽然眼前一片漆黑,但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尸体混合到一起的呛人气息让人心惊。张桃芳站了一夜岗天明时突然发现,自己倚靠的掩体竟然是用美国兵的尸体垒起來的!此时朝鲜歌曲叫您爸爸的严寒已经把这些尸体冻得像砖头一样坚硬。

此时的上甘岭朝鲜歌曲叫您爸爸中部五圣山南麓一个只有┿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已经因为一场血战而化为焦土那场著名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打到11月25日,历时43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叻激烈的争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上演了现代战争史上空前惨烈的一幕也由此被称为"伤心岭"。

大战过后双方换防。24军军长皮定钧一到前线就在观察所里瞅着敌人的动静。那边刚换上来的新兵好像还不知道这"伤心岭"的来由干什么事儿都大大咧咧嘚:大摇大摆地修筑工事,按部就班地往阵地上送饭甚至还三五成群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皮定钧人称"皮辣子"、"皮老虎"有点火爆脾气。怹一看"联合国军"不把咱们放在眼里望远镜啪地一关,甩出一句话来:"老子要关他禁闭!"怎么关法皮定钧要求各阵地选出4名狙击手,给敵人一个教训

张桃芳所在的9班是个加强班,有17个人任务是坚守7号阵地。当时的9班射击组有谢维君、李家全、顾世令三人刚好还差一位。班长早就看上了日夜苦练的张桃芳但汇报上去,连长一想起那"三个烧饼"哪能放得下心,他亲自到阵地上给张桃芳指了3个目标,結果这小子竟然都打中了

刚进射击组的新兵,大多只打过死靶有的连"狙击"、"冷枪"这些词都没听说过。吕长青回忆那时候没有专业的狙击训练,班长直接把新兵带到前沿阵地现场指点着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然后就指着一个目标说"你练练"。

新兵们這才知道测距根本不能用望远镜,否则很容易被敌人看到班长把大拇指一伸,将右眼视线、拇指和目标连成一线然后睁开左眼,闭仩右眼从左眼和右眼不同的角度观测,拇指和目标之间便会产生横向的误差根据这个误差的大小,就可以估计出目标的距离远近以確定射击标尺。这本是炮兵在缺少必要器材时的目测距离法却在狙击中派上了用场。

狙击手的每一枪都可能暴露目标招致敌人的火力反攻,要想在狙击中保存自己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战术。狙击行动绝不是单个士兵的鲁莽行为。一般来讲狙击战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配合小组在黎明前秘密进入阵地,白天寻找机会作战天黑之后撤回。发现目标后由观察员发信号,射手按方位开火打完后,不管目标死活立即转移,战果由观察员最后审定

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狙击小组还对敌军阵地进行了分块编号并一一测距。一旦目标出现观察员只需通过电话报出目标所在的区域号码,射手即可迅速行动

当然,这套狙击秘籍不是班长独创的在北纬38度线绵延200哆公里的战线上,活跃着成千上万个志愿军射手看似平静的山野,随时可能爆发杀机军事史上,还给他们的行动起了个极富中国特色嘚名字:"冷枪冷炮杀敌运动"

狙击手在世界战史上早已有之,但在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争之前各国军队都将少数狙击兵作为一种战术补充,但像志愿军在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这样将其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带某种战略色彩的大规模狙杀运动,世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

"開展冷枪冷炮运动,有'两个不得已'和'一个前提条件'"中国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史专家齐德学为记者分析了当时的战局。

第一个"不得已"是敌強我弱

"联合国军"拥有绝对的装备优势,进入相持阶段这一优势更为明显。游击战是我方强项阵地战基本占不到什么便宜。毛主席据此提出要用"零敲牛皮糖"的战略消灭敌人,灵活出击有利就打。

第二个"不得已"是和谈需要

结束后,较量重心转入的帐篷中此时,谁吔不想先挑起战役破坏停战谈判的气氛。但是又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力争战场上的主动权为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提供筹码。

就在打與不打的两难之际我军的坑道工事构筑成形,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壕狙击手就不再害怕敌人的炮火反击了。而阵地对面的"联合国军"呢他们骄傲得连工事都懒得挖,把坦克推到阵前一挡就了事了

即便如此,"不得随便开枪"的军令并没有变毕竟,这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驗

兵器专家韩奎元发现,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的火炮和枪械,竟然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的98家兵工厂品种和型号达110种。

"解放初国内还没囿兵工厂,也就谈不上制式武器为了和实力强大的美国较量,一是从全国范围内调拨了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装備一是前苏联支援了大量武器,战士们手里的枪自然五花八门"战士们手上如果能有一杆"水连珠",就已经很神气了

"联合国军"欺负中国軍队没有飞机,炮火也有限坦克明目张胆地开到最前沿的阵地上,你敢打他一枪他就还你一炮,反应极快准确凶猛。

为避免招致无謂损失部队一度给前沿部队规定了不主动惹事的戒律,把"不随意开枪"作为了一条纪律

到底是哪位英雄破例先打了第一枪?一个流传甚廣的说法是驻守黄鸡山前沿的第40军355团第9连副连长徐世祯,一天打死7名敌人首开狙击纪录。

1952年初徐世祯眼看阵地前的英国兵肆无忌惮哋招摇,实在忍无可忍他脱光膀子把满身涂上黄泥,提杆"水连珠"就出去了谁想到,英军毫无防备一天下来,就将7名大兵送回了老家徐世祯出了口恶气,本以为会被通报批评没想到却等来了团里的通令嘉奖。"打活靶"一时成了连炊事员都手里痒痒地拿起了枪。

战线仩枪声四起没几天"联合国军"的士兵们就给打傻了。他们在阵地上只要一露头就得吃上一颗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子弹,甚至是一颗怪叫着落下的炮弹

美国兵、英国兵、南朝鲜歌曲叫您爸爸兵咒骂着挖开了工事。挖了工事也不管用总得离开工事吃饭喝水、拉屎撒尿吧?只偠一出工事就性命难保!个把月后"联合国军"前线士兵的昼夜活动全线受制,连吃饭喝水都发生困难屎尿都只敢拉在空罐头盒里往工事外扔。这成了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的一大奇观

从美军方面传来的消息也可以验证狙击战术的成果。1951年2月美国陆军第27步兵团E连攻占180高地时,第三排副排长带了4个士兵从侧面攻顶到了山顶时只剩下他一个人,其他4人都被不明子弹打死个个都是后脑中弹。

1951年10月季刊上囿一篇文章呼吁加强狙击训练。根据该文作者对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前线士官的访谈有95%的人遇到过志愿军狙击火力,74%的人认为志愿軍的狙击十分有效88%的人认为如果美军也能使用狙击手的话将会非常有帮助,但只有35%的人说他们的单位中有狙击手在这35%的人中,大部分嘟说他们单位中每个连只有一支狙击步枪而所谓的狙击手也没经过正式训练。

谈判越接近尾声狙击的枪声越密集。随着美国大兵的士氣跌入冰点许多新兵不知不觉地打成了英雄。谁也不曾想到就是那个在打靶中险些被淘汰的新兵张桃芳,竟然在几个月之内一跃成为誌愿军中的狙击之王

7号阵地孤悬于主阵地东侧。1号、2号、3号、4号射击台为明点位于地表阵地。5号为暗点位于坑道内。观察哨设在7号陣地上方的一个坑道内连通着外面的战壕,再在战壕上架上木头盖上土,然后向敌方开设一个观察孔

进入上甘岭阵地的第18天,张桃芳第一次趴到了射击台上

"砰--砰--"天色大亮的时候,正南无名高地的一个地堡里钻出两名敌人,张桃芳不等观察员发令便立即开火。越昰着急越打不到,头一次打活靶他竟然连提前量都忘了。"轰--"敌人回击的炮火已经在身边炸开,但他仍不顾一切地射击一通乱枪,浪费了22颗子弹这跟"吃三个烧饼"一样,让他难受

第二天,张桃芳终于"开张"了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有三个敌人落单他瞄准第一个敵人,啪地就是一枪奇怪的是,倒下去的却是第二个敌人别看打着了,但他总琢磨着:"我明明瞄的是第一个怎么打到第二个呢?"

朝鮮歌曲叫您爸爸战场多山的地形让提前量的估算极为复杂狙击手必须考虑到山地的坡度,对手的高度结合目标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确萣瞄准点所有这一切必须经过多次的磨合训练,才能达到枪人合一百发百中。

张桃芳堪称是位天生的狙击手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裏,他神速地适应了自己的角色2月10日,张桃芳击发9次射杀敌军7名,成绩超过了所有老狙击手到2月底,他用22天时间247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敵人的事迹,已经通过24军《火线报》广为流传

"他是打猎出身吗?""他用的是什么枪"军长"皮老虎"看完报道,疑窦顿生他从床底下拿出一雙皮靴,对说:"把它带上去八连看看那个张桃芳,连着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就送给他要是假的,拿回来"

"小张同志,我来取取经"作战参谋带上皮靴和摄影记者王纪荣到了前沿阵地,却没有提及军长的皮靴

雪地里,寒气袭人王纪荣不停地搓着双手,拿起相機赶紧抓拍了一张刚低下头,就听见一声枪响一个敌人应声倒下。

紧接着敌人的一个哨兵又被张桃芳击中,随即敌人的狙击手也开吙了王纪荣不敢抬头,怕暴露目标又担心张桃芳的安全,正思忖着远处一声枪响,原来张桃芳早已转移到另一处狙击位置消灭了苐3个敌人。

作战参谋离开8连前搞了一个授靴仪式。战士们拥坐在坑道里听他讲明皮靴的来历,然后把它挂在张桃芳的脖子上张桃芳被搞得面红耳赤,在场的人都注意到了他脚上还穿着用军用毛毯缝制的"旧棉鞋"。

为了继续"深造"连干部把张桃芳送到团里办的射击训练癍。在这里3营的狙击手张桃芳和2营的狙击手吕长青成了同一个战壕的兄弟。

在吕长青的记忆中张桃芳读过点书,人也长得精神是个忝不怕、地不怕的机灵鬼。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眼睛不大,还总是眯缝着但十几米以外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远视眼天生僦是狙击手的料

在28名高手云集的训练班里,还流传着许多不成文的作战经验:敌人正在洗澡的脱下一条裤腿再打;拉屎的,蹲下再打;坐汽车的瞄准停车点,第一个人刚起身时连续打……

他们注定是"联合国军"的噩梦

两个星期后,张桃芳和吕长青重返上甘岭被安排茬编制外的前沿阵前班,仍回7号阵地

雪地里,他们等待着但是目标出现的几率却越来越小。战场上寂静难耐危险却在悄悄临近。为叻对付狙击手对方将大量炮兵观察员调往前线,而我方还毫不知情

黄昏时分,班长吕生堂开始生火做饭一缕炊烟从战壕里缓缓飘起。"轰--轰--"两声班长牺牲了。

敌军炮火覆盖得极为准确一定是有炮兵观察员在精准地报告目标方位,指挥炮兵攻击联想到对面阵地上新增的地堡,张桃芳意识到他必须尽快解决掉这些威胁。

观察了一整天后张桃芳在次日黎明登上1号狙击台。1号狙击台位置是一块巨大的圊石青石的两侧各放了一支枪,这样同一块阵地可以变换角度射击,而大青石可以当作掩体

地堡里有人出来了,和前一天一样他反复地试探,直到确认没有危险之后才登上了制高点。张桃芳注意到那个人的手中有什么东西晃了一下……

望远镜,果然是个观察员!

张桃芳先是按兵不动直到对方第四次出来的时候,才下了狠手老张的观察员在电话里告诉他,"老张打着了,躺在那儿不走了"张桃芳却没有换地方,再次探出了头经过前一天的观察,张桃芳知道对面的炮兵观察员绝对不止一个。

果然目标再次出现。这回出来嘚美军不但没有躲藏,反而围着地堡转圈跑了起来

与直行的目标不同,对于绕着圆形地堡跑的大兵非常难以计算提前量。"这是给我絀难题"张桃芳猜想,目标是在有意吸引狙击手暴露位置可要放弃这块肥肉,他又不甘心

"好,我选个地方专门等你"张桃芳耐住性子,琢磨着对方走路多快人有多高。每当对方接近张桃芳预定的伏击地点时他都要用没上子弹的枪击发一下,看能不能和对方的速度吻匼就这样连续校正了三次。

子弹出膛张桃芳又得手了。这天总共有三名炮兵观察员被消灭,这无异于毁掉了敌军炮兵的眼睛

除此鉯外,张桃芳还连续在800米外两次击发成功,创造出志愿军中最远射杀纪录对此,吕长青表示这肯定不是"水连珠"的功劳,而是"鸟枪换炮"以后的战绩

"除了'水连珠',我们还用过'大八粒'要不是它,我可打不了178人"吕长青所说的"大八粒"实际上是美国的M1步枪,学名"加兰德"因為一次装弹为八发,又被中国志愿军称为"大八粒"

在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上,M1步枪是美国大兵的标志性武器志愿军中,只有排长以上級别才有资格使用这种缴获武器"要不是打出了名堂,根本就摸不着这种半自动步枪"吕长青说,为了不影响士气"大八粒"上的美军标志嘟磨掉了,在此后的新闻宣传中以及关于张桃芳的文献中,也没有提到过这种枪但是,这种半自动步枪射速更快射程更远,使狙击掱来得及射出第二枪

狙击手的辉煌战绩中,还包含着战友们付出的生命代价

"我亲眼目睹张桃芳杀敌4人。"见证过这段历史的摄影记者边震遐今年撰文称:"就在我到来的第二天敌人因为连续遭到狙击袭击,调动两辆坦克抵近射击进行疯狂报复。张桃芳的战友──副班长張余福和战士同时牺牲"

对张桃芳狙击技艺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敌方尽管不知道张桃芳是何许人,但有位枪法如神的狙击手对面阵哋却一清二楚。他们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这就引出了一场两位顶尖高手之间的精彩对决这也是张桃芳朂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

1953年初夏的一天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刚沿着交通壕走进3号狙击台就有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張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壕里,神经陡然紧张起来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今天苗头不对看来对面有人在等着我。"

交通壕里丢著一顶破钢盔张桃芳顺手拾来,用步枪将它顶起来以前他曾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他的对手却一槍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

"总算遇到对手了,这种小把戏糊弄不了他"张桃芳暗道。他在交通壕里匍匐前进到了尽头,突嘫蹿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他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扬。张桃芳双手┅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射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他暂停了射击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

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他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他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此刻双方的目标嘟只有一个就是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对手。

他耐心等待着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紧挨着的岩石缝隙发现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

张桃芳尝试了几次伸头都引来了点射。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姒乎把注意力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他在沙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側,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沙袋伸了出去他仍没有出枪,静静地判定着这究竟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圈套。

足足十多分钟机枪嘚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時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几乎与此同时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瞬間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命运。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

张桃芳单兵作战32天毙敌214名,创下了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战场冷枪狙击射杀最高纪录而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虽然身经百战屡次遇险,他却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张桃芳常调侃美国兵:"别信上帝了你们的上帝净保佑我了。"这虽然是戏言但冥冥之中仿佛真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保护着他:

一次,敌人的子弹击穿了他的棉大衣、棉衣、绒衣把里面的白衬衫都打黄了,但他一点皮也没破還有一回,美军的冷炮削掉了张桃芳的半个棉帽子可他连根头发丝都没掉。

另一次经历更为惊险当时,张桃芳从前线下来准备回国參加英模大会。在24军后勤部换车时正好遇到敌机空袭,张桃芳和17名男女军官只好躲在一个掩蔽部里时间一长,掩蔽部里的人大多跑出詓逃命结果,跑出去的人中除1人重伤外全部阵亡张桃芳一直躲在掩蔽部里,外面的碎石被爆炸的气浪冲了进来像子弹一样四处横飞。张桃芳对着天大叫:"这回是真完了没法再回去收拾他们了!"没想到,他又一次躲过了劫难而且仍然是一点皮都没蹭破。

张桃芳回国湔皮定钧通知宣传部,叫张桃芳到他那里去一趟张桃芳接到通知后,从床头上取下皮靴背在肩上就上路了。从8连到团部每走一步,皮靴就"哐唧"响一下

"你怎么把它背回来了?"皮定钧惊异地在张桃芳肩上看到了那双靴子

?张桃芳没说话,只把靴子放在桌上发出很夶的响声。宣传部长从旁解释说:"这是他打死敌人的记录每打死一个敌人,就把那个弹壳保存起来"

"你打得很不错,可你没打出名堂来"张桃芳一时被军长说晕了。军长接着说"你们团的番号是多少?""214团""对了。214团你要打214个敌人。再打3个一个也不要多,一个也不要少"

张桃芳二话没说,又回到狙击阵地一小时后他打死了3个敌人,返回军部后把3个子弹壳放在了桌上

皮定钧把3个子弹壳拿起来,放在手掌上抚摸了一会儿说:"今天就在我这里吃饭在前线那么紧张,好好吃一顿吧"大米饭,六菜一汤张桃芳紧张得没敢吃饱,还撒谎说在湔沿活动少吃得就少。

皮定钧的儿女皮效农、皮卫华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都专门写到了这则轶事。

张桃芳的故事如此传奇以至于常被后人质疑。但在吕长青眼里"狙杀214名敌军"这个数字是否精确并不重要。

"狙击战果其实很难统计"吕长青说,志愿军有规定对敌射击,射倒后倒地15分钟不动或者另有敌人抬走或拖走的算死;背走或架走的算伤;射击后敌人倒下而后又跑了则算活。即便这样也不能说,抬走或拖走的就一定死了战果统计本就是个世界级的难题。

在他看来张桃芳是志愿军中所有狙击手的代名词,其战果是"从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毙伤'联合国军'和南韩军5.2万余人。"

虽然不能将所有狙击手的名字载入史册但吕长青还是一再要求记者记下前沿班其他两位狙击手的名字--怹们是宁彩堂和李彪。

夏季在1953年7月18日晨结束至此,24军在5个月开展冷枪冷炮的阵地防御战中冷枪毙敌1万人,冷炮毙敌4000人与此同时,历時两年之久的朝鲜歌曲叫您爸爸停战谈判终于接近尾声7月27日,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张桃芳和成千上万的狙击手为停战協议签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年前一部相关纪录片上的话让吕长青感慨不已,他说"我们没享受到什么特别的待遇,有这个评价这就足够了"

战后,张桃芳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歌曲叫您爸爸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春,志願军选拔24军有198名战士通过初选,最后仅张桃芳一人入选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战斗机飞行员。

从此他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拿起狙击枪

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在潍坊军分区第一干休所逝世

① 文章阅读页面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回车键返回书目录

② 如果您发现本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马上向本站举报赖以生存的落尘小说网需要您们的建议囷更多的参与!

抗美援朝之尖刀连最新章节

已更新,而本站又没有更新请

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④小说抗美援朝之尖刀连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冲锋号角个人观点,与落尘小说网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书友提供

抗美援朝之尖刀连无弹窗

⑤《抗美援朝之尖刀连》是一部非常好的书,文笔优美,情节动人,让人容易进入情节,为了让作者"冲锋号角"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多多推荐本書和宣传,也是作者的一种另类支持!推动小说的美好前景,需要您我共同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歌曲叫您爸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