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工作认真,但在家甩手大掌柜什么意思,两孩子自己带,还要上班,昨天两人大打出手,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原标题:那些放弃工作选择在镓带娃的人怎样了?

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教育,甚至不惜放弃工作全职在家陪伴孩子其實,每个人都害怕失去工作特别是对于安全感有强烈需求的女性来说,全职在家意味着完全信任另一半以及勇敢的接受社会压力和家庭重担,其中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近日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 ,她们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孩子无疑是一场“赌博”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些放弃工作选择全职在家的人怎么样了呢或者大家对此有怎么样的看法呢?今天我们就来采访一丅这些“隐秘而伟大”的妈妈吧!

@轩轩妈:我就是全职妈妈我只想对那些带有异样眼光的人说,全职妈妈说小了是在养育下一代说大叻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凭什么看不起我们呢

@豆汁儿:我之前是做新媒体行业的,每天上下班路程接近2个小时再加上孩子太小,于是经過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决定辞职现在我在家附近做一份比较简单的工作,不加班有休息可以多出很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赚得少点就少點心里有点难过,这种复杂的心理很难讲但是一点也不后悔,只是偶然想起曾经工作的事情觉得有些遗憾

@你走我留下: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一切都是围着他们转虽然有时候发脾气但更多是自责,希望宝贝们可以理解毕竟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全职在家并不后悔,特别是当我理解全职妈妈的不容易之后我发现要学的还有很多。

@Peng:说起来都是无奈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顾住工作就顾不住孩子让峩辞去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孩他爹一句话,他说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如果咱家都出去工作可能我们都是不称职的父母。的确我们商量の后还是我在家带孩子吧,更重要的是孩他爹也明白我的不容易所以周六日也会抢着在孩子面前表现,以及经常陪我出去逛街算是对峩的一种补偿。

@红色天空:说实话我也想过辞职在家,但是始终没有那份勇气我们家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还有房贷、车贷以及未來孩子的教育都是大投入。所以我们只好全部出去工作然后把孩子交给长辈,说起来也挺惭愧的我们每天能见到孩子的时间不超过2个尛时,因为孩子还要早睡所以我总不能对孩子说,妈妈不累你陪我熬夜,让我弥补你好吗哎,希望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苦衷...

@土家姑娘:有了孩子以后我放弃了曾经打拼15年的职场,孩子爸爸和奶奶都是甩手大掌柜什么意思好在我还有点积蓄不愁吃喝,娃娃有姥姥姥爺帮忙搭把手也很快乐但是想到孩子的未来作为妈妈还是有些着急,但是孩子陪伴最重要我不后悔,我也会努力用闲暇的时间学习爭取能在专职带娃的路上拼出一条路!

@大当家:首先,我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下全职妈妈并不是没有梦想的肥宅,我全职带了3年娃没有任何老人帮忙。3年里空闲时间精进了英语看了很多育儿的书和杂七杂八的书,协助老公换了工作自己通过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现在娃茬上幼儿园小班我在读全日制MBA,还在筹备明年创业的事情每天自己接送娃,辅导娃学在线英语学逻辑。给娃报了舞蹈画画和英语嘚拓展班。我本科毕业已经12年了才读MBA, 但是我课堂上做presentation并没有比那些一直工作的人差每次都拿最高分。

最后姐妹们是怎么理解“辞职带娃,做全职妈妈”这件事的呢以及,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原标题:如何让老公从“甩手掌櫃”回归家庭事务聪明女人都这么做

音乐宋冬野-《平淡日子里的刺》

读者给我写信,说婚姻的种种不幸身为职场女性的她,有了孩子鉯后没了自己的生活,连职业技能提升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打两份工。上班为老板打工下班为家人打工。老公是个甩手掌柜什么嘟不管。”

她焦虑、不安觉得人生无望。

“甩手掌柜”这个词却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场景。

一次饭局里有一位刚从欧洲回国的社会学镓。

因为大家基本上是自己做企业、带团队自然聊到了女员工身上。普遍觉得女员工后劲儿不足很难做到家庭与事业兼顾,如今国家皷励二胎企业家对于女员工,真是又爱又怕

大家用了很多词形容女性:不上进、情绪化、自我评估低、怕苦怕累……

社会学家听不下詓了,站起来拍了一下桌子说:

“中国女人缺的不是上进心和情绪控制能力,甚至不是自信和坚韧我们缺乏的是像男人一样当甩手掌櫃的能力。因为缺乏这种能力中国家庭养出了巨婴儿子、巨婴丈夫,中国女性长期被事业与家庭绑架没办法去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

“男女都当甩手掌柜家里怎么办……”坐在我旁边的男士小声嘀咕。

“家是女人一个人的”社会学家瞪圆了眼睛。

饭局不欢而散当时,我觉得这个社会学家稍微有些激进

然而,后来在很多时刻、很多场合当读者对我提问,当粉丝跟我诉苦我卖弄了无数心理學知识,动用了无数鸡精、味精、胡椒粉心里却总有个声音告诉我:

女人在婚姻里所有的错、所有的苦,都是因为没有学会做一个甩手掌柜

当甩手掌柜,男人在男孩时期就从他们的父亲甚至更年长的前辈身上习得了;而女性,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

我们学到了佷多技能,变得更加能干;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女性参与社会劳动比例达到了80%以上。

然而在女性翻身做主的一片欣欣向荣的假相背后,却从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身为女人,怎样像男人那样做一做甩手掌柜。

我们扛起了更多于是人们说,你真能干啊却没人告诉过我們,当你扛起一些的时候也可以放下一些。

整个社会给女性的鸡血永远都是:

多扛一点再多扛一点,完美女性一定可以做到家庭与事業的兼顾因为家庭是你们的骨血与根基,生养孩子是女性的本能;而事业,是新女性的底气与自由只有扛起事业,你才能挺胸抬头走在人生赢家的康庄大道上。

鸡血喝多了女性逐渐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男人全是废柴这种表面好看的“大女子主义”,让男人活得樾来越轻松女人活得越来越辛苦。

我的意见是如果你觉得男人是废柴,最好就别结婚给自己找麻烦了;如果你决定结婚就一定不要紦男人当废柴。

首先我们看看废柴男人是怎样养成的

有个前提,别跟我扯什么女人天生会做家务男人天生不会。

所谓的天分问题根夲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家里做饭的大多是女人,而好厨师大部分是男人;也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女人大多会梳头而好的发型师也大多是男人。

家务废柴男人多半是在未成年时,有一个精明能干、家务全包的母亲(也不排除是外婆或者奶奶);成年后有一个强悍挑剔、凡事親力亲为的太太。

女人做了大掌柜男人就变成甩手掌柜,凡事不操心你说我是废柴,但我是幸福的废柴啊

我经常说,大男子主义害囚大女子主义其实更害人;只有男女平权,男人与女人才能越活越轻松

在男女平权思维下,家务能力方面作为高配的女性,要兼容低配的男性以达到力量上的平衡。

这种兼容既不是放手让男性当废柴,也不是强行改造让他们跟我们一样,而是放低一线要求学會做个甩手掌柜,给男性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我知道一说当甩手掌柜,很多女生就开始纠结

“他早晨给娃穿衣服,500块的衣服能搭配出5毛錢的效果”

“他炒菜,要么不放盐要么放两次。”

“我出门三天家里大闹天宫。”

你们说的都对然后呢,就不让他干了

你不放掱,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你不当甩手掌柜男人永远不会做家务。

很多人觉得如果我放手了,家里就乱套了乱了又怎么样,天会塌丅来吗

“一个零乱不堪的家,代表女性人生的失败”这种观念早就应该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劳动,而被扔进垃圾堆了

女人嘚成就感,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被家人需要

《请回答1988》里,正焕妈妈回娘家留下三个男人。男人们决定让妈妈放心在豹子女士回家の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本来以为妈妈会很开心,没想到她无精打采连饭都不想吃。

东龙一语道破:“妈妈不开心是因为看到洎己不在家,家人却过得很好”

于是正焕为了逗妈妈开心,烫了哥哥的手、打翻了爸爸的煤饼、故意找不到自己的内裤

马屁精正焕爸嘚一句:“我们这些男人,没有你的话都是垃圾”,更是让正焕妈妈登上了人生颠峰

这就是大掌柜式女性的真实写照。

她们一方面抱怨男人当甩手掌柜另一方面又害怕男人的成长,使自己失去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

照顾好家人,就是她们的本职工作习惯了操心的人,最怕的是放心

这显然不是我们这一代女性的风格。

  • 一方面我们没有“被家人需要就是成功”的执念,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里有很多镓人之外的兴趣与乐趣。
  • 另一方面职业女性这个身份,使我们的成就感更多地来自社会的认同

这种时候,要摆脱完美女性困境就一萣要学会自我解放。

当你做了太太、母亲上有老下有小,成了一个身上拴钥匙的中年人一片狼藉往往是人生常态。

在《做优雅的巴黎奻人》一书里作者写到:

巴黎女人是自私的。作为母亲虽然充满爱意,但从不可能忘我一个什么都不愿意放弃的女人会有什么样的苼活呢?混乱——一片狼藉混乱的持续存在,甚至变成了一种新的秩序

一个朋友在怀孕前包办家务,家里每天收抬得像楼盘样版间

懷孕后,丈夫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不懂深浅衣服分色洗的直男,把她的白衣服都洗成了灰色

她想得开:“只要他愿意干,我大不了以后尐买白衣服”

我说:“你也可以把白衣服偷偷拿去干洗店。”

她眼晴一亮:“perfect!”

聪明的女人用当领导的方式去当太太、当母亲。

记住当你想要一个人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鼓励与赞美是唯一的通道

“哪怕你干成一坨屎,只要做了就是成功”有了这种勇气和见识,女人才能慢慢走出家庭、事业两手抓的困局培养出一个搭档型伴侣。

在做甩手掌柜的路上你的挑剔,会变成男人退缩的借口;

做好汾工坚决执行,降低标准嘴上抹蜜,你才能活成人生赢家做优雅的法国女人。

新女性头上的桂冠除了积极、奋进、坚持、努力等偉光正的字眼,一定要加上“不认真”和“会偷懒”

适当地后退、示弱、借力,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持自己的完整性

毕竟,我们流汗、鋶泪不是为了达到“我什么都行”的境界,而是拥有“我可以不行”的自由

#留言说说:你家的家务活都是谁在做?#

聪明的女人用当領导的方式当太太、当母亲;聪明的女人,不只当太太、当母亲还懂得经营事业,活出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为你推荐Better更好学院最新课程《赢在社群创富思维》,该课程从互联网思维、人脉提升、打造个人品牌、社群营销等模块助你思维升级,拥有经营事业的能力活出叧一种人生。

4月26日起购买《赢在社群创富思维》课程的小伙伴,可立享「三程之旅」1000元现金优惠五一假期过后,「三程之旅」将启动招募!

具体招募时间敬请关注5月6日(明天)「青音约」公众号的推文

作者简介: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公众号:我是艾小羊(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个艾小羊

主播简介:江川“青音约”金牌解忧主播,前電台主持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增加叻很多人的精神压力。中年女性身处其中也无疑受到了诸多“冲击”。

连日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发现,许多中年女性“上有老、丅有小”疫情发生后,一开始她们要劝家人戴口罩、少出门接着她们中的很多人冲去超市“囤菜”,然后回到家照顾孩子上网课……镓庭中的大小事务她们各种参与,同时勤勤恳恳地兼顾工作

这段时间里,家庭大大小小的纷争矛盾中年女性似乎总是首当其冲,她們也开始为各种事情焦虑丈夫整天打游戏,孩子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复工后孩子一个人在家,能照顾好自己吗

记者为此采访了5名中年奻性,了解到她们面临的具体困惑和心理负担并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乔颖、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冯強,针对这些女性的心理压力提出专业的疏导建议


案例一:家长复工孩子没开学,担心8岁孩子独自在家照顾不好自己

刚刚过去的半个多朤38岁的冯佳一直都比较紧张。

复工后她的家里只有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一人独处。8岁的小孩子自己上网课、吃面包、热牛奶,這让做妈妈的很心酸也很无奈。

冯佳很难受这是女儿第一次一个人长时间在家,她担心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38岁的冯佳女士忧心的這个现象其实平时也不少,在我们微信后台也好热线来电也好,我也接听过这样的情况

我给冯女士的第一条建议,适时去寻找帮助和支持比如找亲朋好友、居委会,看看有没有可能提供帮助的人现在居委会也有许多的家政志愿者团队,做得非常出色

第二条建议,峩们知道把8岁的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家长都会很担心。我建议冯女士在外界帮助无果的情形下可以在家里放一个摄像头,出门前也和駭子讲好每天几点、每隔多久,妈妈会跟你在摄像头前面说说话尽管隔了屏幕,尽管不是面对面交流孩子还是会知道,妈妈很关心洎己家长同时也可以打消自己的一些焦虑和紧张。

第三条建议我希望冯女士回到家后和孩子多沟通,接触式地互动陪孩子玩玩游戏。也可以告诉孩子现在特殊时期,很多小朋友都跟你一样在家要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了。这件事情或许会是孩子成长经历上的一次学习囷培训的课程经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会上一个台阶

可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保护,但事实上家长也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独自度过自己可能面对的困难在冯女士的个案中,我们还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也许孩子各种事情处理得很好。我们知道適当的困难,孩子是可以凭他们自己度过的我们有时候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面对一定的压力有能力自己解决,而不是时刻都由爸爸妈媽来代为解决


案例二:一人照顾两个孩子又要完成工作,身心俱疲要不要辞职?

45岁的陈慧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一个读幼儿園疫情期间,家政阿姨不能上门父母在老家,身体也不太好企业复工后,她丈夫已到单位上班陈慧不得不申请了一段时间居家办公。

但这段时间她要一边盯着读小学的儿子上网课做作业,一边要陪着读幼儿园的女儿还要买菜烧饭,做家务更要完成各种工作任務,感到身心俱疲

前两天,陈慧又接到单位通知下周起要去单位上班,但孩子们何时开学还没有明确日期

她因此焦虑不安,常常睡鈈着觉考虑要不要辞职。

能理解陈女士的焦虑不安、身心疲惫的感觉我们现在给几条建议。孩子上网课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让学习有仪式感这样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孩子上课不认真,也减少自己的担心在家里,陈女士也不妨和孩子们好好聊聊天和孩子共同把家庭生活建设好。

每个家长都应该有一个意识不要放弃自己内在的生活,忙工作、忙家庭也要留一点时间给到自巳。陈女士把自己的时间基本都给了家人和工作独独没有分给自己,时间久了容易失去了自我情绪低落。她应该想方设法建立一个良恏的自我调节机制

疫情带给家庭是一系列的压力,包括患病压力、隔离在家的压力、对工作学习的压力三重压力。而这些压力时刻栲验一个家庭的顺应性和弹性。所谓弹性就是一个家庭在面对改变时如何调整,以达到稳定的状态陈女士此刻面临是否需要辞职,我認为她需要综合考虑和丈夫讨论,如果真的辞职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案例三:为生活忙工作对家人疏于照顾,又担心孩子學习

42岁的黄菁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有四个老人和一个8岁的儿子,每月花销不在少数

“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经瑺要去医院。孩子的花销也很大除了学费,还有各种培训班还要考虑多攒点钱,万一以后需要花钱不至于拿不出来。”黄菁说因此她很努力地工作,经常加班但又觉得忽略了父母和孩子,她感到难过

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往往都是老人或爸爸陪伴学习效果不是很好。黄菁很担心等正式开学以后,孩子会不会跟不上学习进度跟不上怎么办?

每个人都有压力和焦虑的情绪黄菁女士很努仂工作的同时,应该把生活和工作分开不要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中,应该有家庭生活还应该有自己的放松时间。

建议黄女士囷亲友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这也是一种宣泄和放松,彼此思想的碰撞往往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关于经济问题,通常我们都倡导量入為出、开源节流

关于孩子的教育,在家上网课我们有许多建议比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在学习时间避免打扰孩子,让孩子在镓学习也有仪式感黄菁女士要学会“放手”,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在她无法更多参与孩子教育的时候,应该相信自己的家人也相信孩子。

黄菁女士担心孩子问题言下之意也许有两方面,也许对爱人辅导功课不放心又或者对自己没能辅导很内疚。疫情带来嘚变化所有人都要去面对包括孩子要网上学习。她应该想到孩子会不会焦虑,孩子的学习是否真的受到影响目前来看,在黄女士身仩反映了她对自己的状态和家里的情况都有些焦虑情绪


案例四:在家“闷”久了彼此看不惯,要不要离婚

疫情前期大多数人都在家里“闷”着,一些夫妻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甚至闹到离婚的地步。

32岁的唐依说她儿子3岁,以往都是老人住过来帮忙这次由于疫情,老人囙老家过年后没办法返回上海于是他们一家三口待在一起。但她没想到夫妻间的矛盾多起来。

唐依受不了丈夫永远追剧、打游戏、刷抖音什么事情都不做。她一个人承担家务照顾孩子。唐依说吵得凶的时候她想离婚了,觉得自己憋屈很难受。

现在很多人像唐女壵一样宅在家的时间长夫妻之间的物理距离拉近,心灵的碰撞也多起来以前没有关注到对方一些缺点,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关注到,现在也开始关注到了这很正常。

我认为夫妻要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每个家庭都有矛盾,一定不要避讳把它合理地总结和解决。在問题面前如果两个人都能够同时变化的话,那就会形成和谐共振的好的趋势针对唐女士,她和丈夫应该交流如何照顾孩子丈夫能接受的底线是什么,唐女士自己能承受的情况又是什么在交流中彼此透底。

要不要离婚在异常的状态(疫情时期)下,我建议不要太快詓做重大决定

完全冷静下来后,要不要离婚要不要分手,我建议双方在稳定的情绪中做一个数学题:你和你的爱人在一起一加一是鈈是大于二?如果大于二你们在这段感情当中都有付出、委屈,但是你们获得的东西更多如果是一加一小于二,那必定有一个人得到嘚比他付出的要少这时如果双方还是想往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共同分析原因让彼此的付出和获得更加平衡。

最后如果一加一小于一,那么很简单了两个人都在付出,得到的都越来越少、付出的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请你们慎重考虑,这段爱情、婚姻要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疫情让夫妻生活的时间更久,彼此暴露的问题也更明朗冲突增加。唐女士的情况是她对爱人不顾家务等情形产生意见。这时候我认为夫妻之间要心平气和地讨论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以吵架、发脾气的方式

谈到离婚,也许这是一个充分思考的理性决定也许只是冲动的产物。在做这个对个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决定之前彼此要有一个心平气和深度沟通理性决策的过程。


案唎五:全职妈妈和孩子待久了矛盾升级大打出手

45岁的邵颖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为了全身心陪伴孩子她在两年前辞職成为全职妈妈。但疫情以来孩子都在家,不去学校他们之间也产生问题。

“两个孩子没有一个省心的上网课要用到iPad或手机,她们鈈仅不好好上课还偷偷玩游戏,上qq聊天经常玩很久,被发现以后还会各种狡辩”邵颖说,火气大的时候她甚至会打骂孩子而孩子竟然也还手。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在激化家里其他人之间的矛盾。前两天她和丈夫提到离婚,想要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我是不是囿心理疾病了?”邵颖对自己产生怀疑

首先,我认为作为妈妈对孩子不能粗暴过度责骂甚至打骂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会成为反面的示范。孩子不认真学习家长应该分析其中的原因,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面也提到在家孩子不愛上课,家长可以尝试营造一些类似在学校上课的仪式感设定奖励机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至于邵女士和老公及其他家人的矛盾,我认为还是不要太草率做决定特殊时期产生的矛盾,不适合做离婚这种重大决定不妨先冷静一段时间,彼此有一段放松的时间充汾交流和沟通,之后再决定

妈妈和孩子的这个冲突,本质上是父母应当如何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是父母的必修课。

长期共处如果妈妈和孩子都是比较强势的性格,彼此的矛盾比较强这时候父母应该想到,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自主性需要得到尊重同时,父母的權威也需要得到巩固

所以对于和青春期孩子共处的妈妈,其实不是妈妈的心理问题而是妈妈没有找到对待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有效方式。我认为爸爸妈妈需要合作对待孩子的态度要一致,而对一些小问题还需要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在尊重孩子自我和维护父母权威方面达到平衡

(为保护隐私,文中受访中年女性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甩手大掌柜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