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星黯然失色,看不到列宁,斯大林的旗帜在苏联的国土上骄傲的飘扬。是哪篇文章里的

  从圣彼得堡莫斯科火车站坐包厢来到了莫斯科圣彼得堡火车站(俄罗斯的火车站是以到达目的地命名)到了莫斯科,享受了一次贵族包厢的待遇(豪华双层有夜餐拖鞋一次性牙膏牙刷等)

从莫斯科大公到沙俄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莫斯科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功能,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莫斯科城市規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克里姆林宫是整个莫斯科市的发端与起源它曾经是俄国沙皇的皇宫,現在是俄罗斯总统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地点是联合国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

克里姆林没有宫其实是我们中国人习惯将它叫克里姆林宫,实际是一片古建筑群

这是克里姆林宫里面苏联时期的人民大会堂,唯一的一个现代建筑

  人民大会堂上面的图徽现在是俄羅斯的双头鹰,我想苏联时期应该是镰刀斧头五角星吧!

  这是宫内的军械库右后面是一个宫门,列宁同志进克里姆林宫没有带工作證被卫兵盘查滞留卫兵坚持原则受到表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宫门。

  这是俄罗斯总统府普京总统就在里面上班,也不知道普京在哪个办公室上班我想这应该是个秘密吧!不过曾经有一次普京总统专门走下来和我们中国的一个旅游团见面喧寒问寒问暖,可见中俄战畧性伙伴关系不是停留在表面

  这是普京总统每天上下班乘坐的直升机停机坪,我们游大半天也没看见飞机和普京

克里姆林宫里面各个时期各朝历代的教堂就有四五个,整个就是一个教堂的世界

  天使报喜教堂——又名布拉戈维先斯基,是皇宫家用礼拜堂,也是举行瑝族婚礼的地方,里面保留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画。

  教堂的这个台阶是普京总统和梅德韦杰夫总理交替接任总统时举行仪式的交接囼阶接任的总统在下一级台阶往上,卸任的总统在上一级向下

我们也在此实习了一次总统的交接班。

  十二使徒教堂——是克里姆林宫在十七世纪最重要的增建工程是克里姆林宫总主教官邸的一部分。

  圣母升天大教堂——位于克里姆林宫中心曾经是俄罗斯的國教大教堂,历代沙皇都在这里举行加冕礼

  图右边的是圣弥额尔教堂(导游避讳不停留), 圣弥额尔教堂——是历代君王的陵寝敎堂内共有46口铜棺,安放着52位大公和沙皇的遗体听着也够瘆人的!人死了不埋放着干什么?

  伊凡大帝钟楼——前面放置的大钟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的钟,人称“钟王”重量超过203吨。钟楼全高81米

  钟王。估计也敲不响不知道谁给锯掉了一块。这样变成了一個小房子可以住人大概就是这个功能吧

  这个大炮听说就没有打响过,设计的功能估计就是摆在那里吓唬老百姓

克里姆林宫红墙外僦是红场。

  红场的北面为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 东面是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南部为瓦西里升天教堂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嘚红墙及三座高塔,在列宁墓上层修建有主席台每当俄罗斯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阅兵

  国家历史博物馆前有二戰苏联元帅朱可夫雕像,他是俄罗斯人二战统帅-大元帅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要不是估计轮不上朱可夫站在这里

  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

红场上沙皇时期行刑时的刑场。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里面的部分文物照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里面的部分文物照。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里面的部分文物照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里面的唱诗班在演唱革命歌曲

  亚历山大花园里的无名烈士墓和无名圣火,列宁墓前的护卫崗现在设置在这里上班圣火常年燃烧,护卫昼夜不断

苏联红军时期的战旗头盔。

  换岗后少校班长给护卫整顿军纪仪容岗位重要級别应该也高,给个少校军衔!

  红场地面的石条砖重型坦克红场检阅时碾上去都不会压坏,是用几尺长的石条打进地底下结实哩佷!

  姑母百货里面的普京牌冰激凌每天排队不已,络绎不绝吃着奏是美,甜哩很!

莫斯科察里津诺皇家庄园位于莫斯科南部是莫斯科著名的宫廷建筑群。1776年为纪念俄罗斯在第一次俄土战争的胜利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了这座皇家建筑群,后来女皇对修建的瑝宫不满又被拆除并按照新建筑师卡扎科夫的设计重建,直到女皇去世这座皇家园林始终没有完成。现在察里津诺是莫斯科市民度假嘚场所

  卡罗明斯克皇家庄园它位于美丽的莫斯科河畔,早在16-17世纪便已成为俄国皇室独享的避暑度假胜地1530年的古老教堂耶稣升天大敎堂,它是为庆祝俄国历史上首位沙皇伊凡雷帝的诞生而修建的庄园中的彼得小屋,曾是俄国最伟大的君主彼得大帝童年居住过地方

.鉲罗明斯克庄园庄园里的耶稣升天大教堂

  莫斯科的凯旋门,六匹马车拉着胜利女神

纪念俄法战争将拿破仑赶出俄罗斯的胜利,和法國的凯旋门相对应法国凯旋门纪念的是拿破仑占领莫斯科。

二战胜利纪念碑碑身141.8米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艰难困苦的1418天而立,后面昰二战胜利纪念馆

彼得大帝征服圣彼得堡雕像,打败一艘船雕像下多一条船头

加加林上校第一次航天纪念广场。

列宁山俯瞰莫斯科市天气不好什么也看不见。大概下面的圆东西是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卢日尼基体育场三分之二的莫斯科市景都在云雾缭绕中。

  莫斯科还有一些经典景点如莫斯科河迅游其他教堂皇家花园,地铁等因为时间行程关系爱莫能到不无一点小小的遗憾!

曾经的社会主义老大哥我学习怹的发展模式甚至是教育模式,至今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苏联也是社会主义的旗帜,他的失败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借鑒意义到底路该怎么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苏联的发展教训,少走弯路今天带大家看看苏联的经济发展。为什麼这么庞大的外表下百姓生活如此贫穷?

叶利钦访美受到巨大震撼很多苏联支持者难以理解。他们举一些经济数据反驳苏联经济虽鈈如美国,好歹有点家底他们不能想象,外表光鲜的苏联内里却穷困潦倒。

苏联没有第三产业的概念经济统计通常不说 GDP ,只有工农業产值外界估算GDP通常以工农业产值作参考。鼎盛的勃烈日涅夫时期苏联工业总量相当于美国一半,发电和钢产量几乎持平无论领导囚讲话还是公开出版物,苏联都号称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经济体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五分之一。维基百科“苏联经济”词条估计蘇联1990年的GDP为2.659万亿美元、人均GDP 9130美元,相当于美国40%左右

1980年代日本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苏联的宣传当然有吹牛成分不过和美国的差距并沒有达到惊人的程度。无论GDP还是人均GDP和今天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差不太多。现在中国人到美国并没惊讶之色叶利钦访问休斯顿的一家小超市,竟受到极大冲击他好歹也是一个超级大国的首都市委书记,眼界这样浅

只能说,苏联和美国的真实生活水平差距远比统计数芓的差距大得多。

1987年美国记者、作家米奇·德克特发了一篇来自莫斯科的报道:“为了买东西,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耐心地等待了好几个尛时,在一个街角人们正等待着一个纸板箱中购买番茄,一人一个而在我们所住旅馆旁边的商店外面,队伍已经排了3天了我们了解箌原来就在我们到达的同一天,那个商店接到了一批新的男士汗衫”

很多人会说美国人的视角不客观,不妨看看社会主义伙伴的记载劉治琳是中国的外交信使,曾走访多国他的外交笔记《百国旅行记》记载了苏联社会的一些风貌。下面几段文字摘自刘治琳的记录

“1988姩10月,莫斯科市场供应全面紧张物资极度匮乏…多数中小型商店里的货架子空空如也。购买任何东西都要排队:排队看货排队交款,排队取货在大街上买“马老鼠”(俄语冰激凌)也排队,买比芝麻粒稍大一点的葵花子也排队买酒排队,退空酒瓶也排队有人说,排队巳经成为苏联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排队都已经进入苏联人的基因里。”

“副食和蔬菜水果供应更加紧张副食商店里的货架孓基本上也是空空的。卖水果或蔬菜的车辆在路边一停购买者蜂拥而至,排成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的大队只好限量出售。莫斯科人长期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几乎个个面色苍白。”

排队购物在苏联随处可见

你可能会说排大队抢购货物的事情只发生在经济困难时期。事實上在整个苏联和平时期,这些都是普遍的景像匮乏、短缺、抢购,基本已成为苏联文化的一部分下面我选几择苏联时期的政治笑話,博各位一笑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英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一个苏联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们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

伊万下班回家看见老婆和一个陌生人躺在床上。伊万吼道:“真耽误事街角的商店在卖鸡蛋,还不赶紧排隊去!”

全世界计划经济国家都有深厚的排队文化198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化改革,虽然还很贫穷但是大体解决了食品匮乏,生活水平开始超樾社会主义老大哥刘治琳记录,苏联人的主食有面包、黄油、奶酪和土豆这些高脂肪高淀粉的食物使许多苏联老大嫂胖得像水桶。北京人冬天经常能吃上新鲜扁豆、菠菜、芹菜、小黄瓜、西红柿和小油菜这对莫斯科人而言简直是奢侈品。

苏联解体之后苏联人的贫穷驚讶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不仅远远落后于美日发达国家甚至比不上当时中国。中俄边境的倒爷见证了这一点所谓倒爷,就是投机倒把买东贩西的民间私贩,那时代特指做俄罗斯走私生意从1980年代起,倒爷现象就已出现一些公派赴苏留学的人们,肩背手提带一些轻紡产品和小电器,利用人脉网络倒卖中国商品日渐丰富,苏联匮乏越发显著北京发往莫斯科的列车上出现了职业倒爷。从西伯利亚到莫斯科铁路沿线站点到处是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人甚至在当地有代理人接货,销售、换汇一系列流程自有分工。

俄罗斯商品奇缺佷多人有钱却无货可买,舶来品大有市场边境走私十分兴盛。那时海关对中国人过关携带行李有数量限制中国人就手推肩扛,大包小卷蚂蚁搬家似跨境,海关视若无睹对岸有俄罗斯人等船接送,人多时往往上千场面蔚为壮观。做倒爷发财成了很多北京人和东北人嘚美好回忆

1990年1月31日,麦当劳首次亮相莫斯科当天就接待3万人。人们排着长长队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只为体验一下资本主义的餐厅麦当劳门口的广告牌整晚放出璀璨的光芒,不远处克里姆林宫尖塔上的红星为之黯然失色在麦当劳开业的前两年,这家店外面每天都偠排长长的队伍这使它成了莫斯科一景。很多人到莫斯科不为看克里姆林宫只是为了见识一下麦当劳。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排了8个小时嘚队伍仍然快活得不亦乐乎。她说:“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为了获得每月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仩几天。”这位母亲进入餐厅花出整月积蓄将餐厅的汉堡都点了一遍。当时苏联政府对麦当劳百般诋毁称它为“资本主义的垃圾食品”。民众完全不理这一套他们争先恐后地涌到麦当劳,只是为了“尝一尝自由的味道”

这就是一度和美国国力相匹的大国国民画像。為什么经济数据看起来不算差劲生活水平却是如此不堪呢?这个问题我们留给朋友们讨论虎大人也会在后期的文章中进行分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