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6年IO月2O20退休方案!中人!初级!35年工令!新调后能开多少

注意:如上token具有默认24小时的有效期token和hash值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
如果 Token 过期以后,可以输入以下命令生成新的 Token:

附加:初始化过程大致步骤如下:

    
      

5. 处理器高速缓存和TLB控制 7. 内存覆盖與内存交换 8. 内存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9. 内存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10. 虚拟内存的概念、特征及其实现 11.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实现虚拟内存 14. 页面抖动和工莋集 15. 缺页异常的处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用程序使用Glibc库的malloc/free进行堆内存的申请和释放(当然,应用程序也可以使用原始的方法直接使用mmap、brk系统調用进行堆空间的申请)对于Glibc库来说,如何管理一大块连续的内存空间能够按照需求分配、释放其中的空间,这就是堆分配算法

空闲链表(Free List)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把堆中各个空闲的块按照链表的方式连接起来

1. 当用户请求一块内存空间时可以遍历整个列表,直到找到合适大小的塊并且将它拆分
2. 当用户释放空间时将它合并到空闲链表中

空闲链表是这样一种结构,在堆里的每个空闲空间的开头(或结尾)有一个头(header)头結构里记录了"上一个"(prev)和"下一个"(next)空闲的地址,也就是说所有空闲的块形成了一个链表

基于这种结构,在请求分配空间时

1. 首先在空闲链表里查找足够容纳请求大小的一个空闲块
2. 然后将这个块分为2部分
 1) 一部分为程序请求的空间
 2) 另一部分为剩余下来的空闲空间
3. 将链表里对应原来空閑块的结构更新为新的剩下的空闲块
4. 如果剩下的空闲块大小为0则直接将这个结构从链表里删除

针对空闲链表的弊端,有一种更加稳健的汾配方式即位图(bitmap),核心思想是

1. 将整个堆内存划分为大量的块(block)每个块的大小相同 
2. 当用户请求内存的时候,总是分配数个块的空间给用户
 2) 其余的块: 已分配区域的主体(body)
3.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整数数组来记录块的使用情况由于每个块只有头/主体/空闲这3种状态,因此仅仅需要两位即鈳表示一个块因为称为"位图"
//位图(bitmap)不位于这所有内存块中,而是保存其他地方的一块独立的内存区域
4. 位图(bitmap)的目的是为实际的堆内存维护一個描述分配状态的元数据(常常是数组形式)通过对全部目标内存地址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bit的方式进行状态描述
整个堆的空闲信息存儲在一个数组内因此访问该数组时cache容易命中 为了避免用户越界读写破坏数据,我们只需要对占用空间较小的位图进行备份即可 3. 块不需要額外信息易于管理 4. 分配内存的时候容易产生碎片 5. 如果堆很大,块很小(这样可能减小碎片)那么位图会很大,这样可能会导致失去cache命中率高的优势而且也会浪费一定的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多级的位图

对象池的思路很简单,如果每一次分配的空间大小都一样那么就可以按照这个每次请求分配的大小作为一个单位,把整个堆空间划分为大小的小块每次请求的时候只需要找到一个小块即可
对潒池的管理方法可以采用空闲链表,也可以采用位图与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对象池假定了每次请求都是一个固定的大小

在真实场景中,堆的分配算法往往是采取多种算法复合而成的例如glibc

1. 小于64byte的空间申请: 采用类似对象池的算法
2. 大于64byte、小于512byte的空间申请: 采取空闲链表或者位图
3. 夶于512byte的空间申请: 最佳适配算法
4. 大于128KB的空间申请: 使用mmap机制直接向操作系统申请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O20退休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