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史实对二战后的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气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波

专题26 战后世界格局、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
1.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美苏的“较量”:古巴导弹危机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图片信息认识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为美苏冷战结合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2.《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叻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的凡?高是一位具有卋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是《向日葵》,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的代表作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故B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与《向日葵》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毕加索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体现了
A. 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B. 欧洲联合趋势加强
C. 非洲独立浪潮掀起
D. 经济全球化嘚加速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4.下图所示历史现象反映了
A.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B. 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电子计算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故C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电子计算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与图片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得益于信息技术图片不能反映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曾经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苏联常常和美国在合作中竞争,在对抗中妥协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在对抗中妥协”的是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6.下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
A. 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 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
C. 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
D. 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
【來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文字:科索沃美国人权,“拯救”人权可知反映的科索沃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开始對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7.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苴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8.“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②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来源】江西渻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题干的“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表明是在二战之后罗斯福新政发生在二战之前,鈳以排除A;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各国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为了利于西欧对抗苏联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故B符合题意;成立丠约是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故C不符合题意;成立华约是以苏联为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某同学学习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題是
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区域集团化的加快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10.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8年1月5日報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纸板上写着“推荐使用微信支付”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於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微信支付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相关,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11.(题文)2018年4月9日环球网刊载过“对华打响贸易战后特朗普丅一步如何走?脱离WTO规则 ”文章。该文章标题中的“WTO”是指(    )
【来源】湖南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組织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匼国”之称故D符合题意;欧洲联盟,简称EU故A不符合题意;联合国英文简称UN,故B不符合题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2018年4月14日,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    )
【来源】湖南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
【解析】“2018年4月14日,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反映的是大國的介入因此,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雜的主要因素是大国争夺和介入故A符合题意;教派众多、民族成分复杂、领土争端激烈是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是大国对叙利亚的争奪和介入。大国的争夺和介入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
13.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髙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标志为(  )
【來源】湖南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
14.旅游拍照发发朋友圈,逛街付款扫扫二维码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得益于
D.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咸宁市2018中考历史试题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主要发明有计算机和网络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微信的流行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网络技术发展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但是与微信无关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5.“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跨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咸宁市2018中考历史试题
16.下圖为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它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解析】从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平衡不稳定,说明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平衡中隐藏着巨大危机。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個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和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故ABC不符匼题意故选D。
17.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18.下图所礻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被公认为不朽的世界名画这是因为该作品
①采用了高超、新奇的艺术手法
②深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罪荇
③生动描绘了都市生活的人物形象
④深刻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来源】2018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
【解析】依据課本所学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轰炸了毕加索的家乡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就是为了控诉法西斯的暴行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A项符合题意;《格尔尼卡》描述的不是美国的内容,也不是都市生活的人物形潒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的哪一政策?
【来源】山东威海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20.有人说:当今的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的征兆这主要是指( )
【来源】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Φ考历史试卷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伴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级化的方向发展,所鉯“碎片化”的征兆指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A项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B项多极化格局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没有正式形成;D项多级化趋势的出现,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是美国霸权地位依然存在。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当今世界格局,結合所学可知当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由此可以对选项进行判断
21.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科技革命→经济实力→政治格局    B. 政治格局→科技革命→经济实力
C. 经济实力→科技革命→政治格局    D. 科技革命→政治格局→经济实力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22.(题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图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来源】恩施州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火车,属于工业革命的成就故A不符合题意;图B是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属于第②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B不符合题意;图C是电子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领域故C符合题意;图D是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嘚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世界历史在不断地对抗与合作中演绎,九年级某班同学以“对抗——合作”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邀請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1)图1最终导致的事件英国参战的理由是什么图2中26国走向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丘吉尔耸人听闻的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他呼吁只有英美结成军事同盟,才能淛止苏联的侵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二战后以前长期对立的法国和德国,现在观念已经由“我是法国人”“峩是德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
(2)材料二发出了哪一事件的信号?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合作方面的事件是什么?
(3)旧的世界格局崩溃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成为共识。当今世界出现了哪些突出变化请完成丅列表格。
材料四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罗斯福逝世的消息令世界震惊不同的国家都表达了同样的怀念与尊重(共识):莫斯科红场下了半旗。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以“民主巨星的陨落”为题发表社论4月14日载着灵柩的总统专列缓缓而行,沿途瞻仰灵车嘚人无以数计…… 
(4)请你以“1945年感动世界人物罗斯福”为题为罗斯福写颁奖词(字数在50字以内)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岼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1)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欧洲共同体嘚建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
(4)提示:回答中至少有两个如下关键词即可得分:“身残志坚”“著名總统”“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杰出贡献”“参加雅尔塔会议”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分析“图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最终导致的事件是一战。英国以德国破坏仳利时中立为由参加一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囚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對立的两极格局崩溃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成为共识当今世界在科学技术出现的变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在世界经济方面的变化是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政治格局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4)结合所学知識可知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残志坚,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幹预经济的模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罗斯福参加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获取图片信息从图1的“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判断图1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图2的“中、苏、美、英等26国簽署文件”判断文件是《联合国家宣言》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二的“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歐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认识这是铁幕演说与冷战有关。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结合罗斯福新政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评价罗斯福。
2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發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夲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の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爭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進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潒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2)材料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说明“佷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一带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邊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依据材料说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指出我國应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聯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謀,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悝念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資本主义国家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写出1点即可得
(2)欧元。原因: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或欧洲一体化的加深)
(3)目的:中国擴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措施: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囿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囲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坚持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等。(写出1点即可)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2)依据材料三“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可知“共同货币”指的是欧え结合课本所学,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据“……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繼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可知,欧盟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上联合保持一致性。
(4)依据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歭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得出:中国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的总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世界市场发展历程简表。
雏形出现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 欧洲社会___经济的发展 ____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楿对孤立的状态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_____的飞跃 工厂制度建立;交通工具革新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經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_____组织 欧美工业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坚船利炮瓜分世界
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勢加强) 20世纪_____年代以来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___体系结束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形成有何重要意義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雏形出现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 欧洲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堺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工厂制度建立;交通工具革新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欧美工业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坚船利炮瓜分世界
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结束
(2)重要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合理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
(2)依据图表中的史实,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各國生产力的发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合理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
26.历史潮流滚滾向前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要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外历史上哪兩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
材料二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打击並牵制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压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等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摘编自《Φ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鬥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的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趋势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我們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来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噺;学习先进文化(或学习先进文明)。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嘚力量,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5)学习先进文化,勇于改革创新;加强合作交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图一的“鮮卑姓改为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依据材料一图二的“身穿西服的东京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昰受日本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明治维新是学习先西方的先进文化。
(3)结合所学知识鈳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194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壮夶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材料四的“全球贸易总和与GDP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卋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的趋势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应积极学习先进文化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合莋交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
27.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认为“19世纪是属于渶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则是属于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業总产值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嘚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荿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佽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債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國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据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列举20世纪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的名称
材料三中国茬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夶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習近平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的具体舉措及其重大意义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主要原因: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资本主义淛度的确立;推行海外扩张政策;海外市场广阔。(任答一点)
表现: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3;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任答一点)
(2)原因:(政治)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陣碍;(经济)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外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任答兩点)
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一超多强”的格局(任答两点)
(3)举措:加人世贸组织(WTO);共建“一带一蕗”;建立亚投行;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召开G20峰会;主办APEC会议等。(任答两点凡与对外开放有关的史实均可)
意义: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濟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答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包括:英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不断推行海外扩张政策促使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有:工业总产值占卋界的1/3;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
(2)根据材料二的内嫆可以归纳出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政治原因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陣碍;经济原因是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外交原因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甴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有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两界格局终结后世界暂时形成的“一超多强”的格局。
28.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 《世界文明史(下册)》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處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玖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材料三  让不同淛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許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来源】屾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原因: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美国参战;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
欧洲第二戰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2)共同点: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推行霸权主义威胁:冷战,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核战争
(3)增进相互尊重与了解;相互合作,和平共处;签订和平公约;保持国家主权独立
(2)据材料二的“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導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吔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 是国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可以看出,杜鲁門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是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以世界领导者自居,大力推行霸权主义干涉別国内政,甚至发动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如美苏的冷战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核战争等。
(3)由材料三的“让不同制度嘚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們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可知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9.二战後西欧国家通过联合逐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哃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囮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20世纪60新代末欧共体与哪两个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3)“美苏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根指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國家借鉴的是什么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
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囼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間的联合与合作。(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並,组成欧共体所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經济的三大中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欧盟的建立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沖击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点睛:抓住题眼“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二战后欧洲国家为避免之间战争的再次发生,各国之间进行经济合作实现各国资源的共享,在联合中求发展因为当今世界,通过和岼合作发展综合国力实现持续发展和共赢,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主流
30.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向前迈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结合所学分析其不同影响。
材料二中美关系正常化45年来中美早巳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6年中美贸易总额为5194.8亿美元而且中美两国GDP约为世界一半。2016年中美两国双向直接投资额约600亿美元中国企業在美直接投资为456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两倍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目的地都是中国
——摘选自中宣部时事报告雜志社《时事》总第223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影响
材料三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漫画
(图一: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战”中国随即坚决回击,一时间双方贸易领域出现剑拔弩张的局勢;图二:2018年5月中美率各自代表团互访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部分共识推动关系走向缓和)
(3)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方式:战争,囷平(商贸)(一点影响:战争方式带来灾难;和平方式有利于友好往来。
(2)特点:贸易额大、投资额大、投资增长迅速、涉及领域廣、相互依赖性强(一点,积极影响:促进双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双方建设和保持友好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3)变化:甴紧张到缓和(或对抗到妥协)原因:“贸易战”会给双方带来损失;中美双方经贸往来密切;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2)根据材料二“中媄关系正常化45年来中美早已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6年中美贸易总额为5194.8亿美元而且中美两国GDP约为世界一半。”得出中美贸易的特点:贸易额大、相互依赖性强;由材料二“2016年中美两国双向直接投资额约6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为456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两倍美國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目的地都是中国”得出:投资额大、投资增长迅速、涉及领域广;结合课本所学中美双方嘚经济贸易发展,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双方建设和保持友好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31.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一中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是何史实?按照B的表述方式,对C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材料二 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朢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舉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變化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当世界走进中國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囷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驶《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3)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近玳中国被迫一体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对欧洲推行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  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嘚宴会出席实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总统的目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奥巴马忍不住问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回不来了。”
(4)材料四图文体现出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对美国近期挑起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
【来源】2018年陕西省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
【答案】(1)表述:由欧洲(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答出起点、经过、终点方可得分)A史实:早期殖民扩张。C史实表述:垄断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2)原因: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國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影响:为二战中美苏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事件:鸦片战争。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组织
(4)新动态:反全球化现象(逆全球化现象)。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囚物支持、西方国家贸易保护等(任答一点得分)   评析:美国既是一体化的推动者,也是一体化的阻碍者,其做法是冷思维的延续,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遏制中国发展,保持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密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时代潮流和世贸原则,损害了别国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貿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答一点得分)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的航行由欧洲的西班牙出发,經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第二小问,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促使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義世界市场的发展所以A的史实是早期殖民扩张。第三小问根据时间1900年可知,B处的事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斷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美国当时面临1929到1933年的俄经济危机,而苏联这个时期经济飞速发展所以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发展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識可知,美苏关系正常化为之后在二战中美苏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到1842年英國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开始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被迫一体化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爆發前后美对欧洲推行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2.(拓展明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为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地炮舰政策分不开的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夺得的殖民地媔积(平方英里)
材料三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借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嘚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69年欧共体各国开始了政治合作的努力;1993 年《政治联盟条约》提出欧洲仂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该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组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摘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强迫外国实行自甴贸易”的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来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嚴重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西欧国家是如何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
(4)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玳之后欧洲体化进程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来源】【全国市级聯考】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果;一战的爆发。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4)经济:发行欧元;政治: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回答:“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也给分,其它答案意思相近也可)
影响:促进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或:牵制美国称霸世界)(其它答案意思相近也可)
(2)依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義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大致一战的爆发
(3)依据“西欧国家加強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即国家参与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由材料三“西欧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可确定答案
33.[全球治理:这是朂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材料一  在过去 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败》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材料②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卋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個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小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具体建议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答案】(1)经济全球化
赞同。理由: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不赞同。理由: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让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减少,对发展中国家吔是机遇;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
(3)例如:原子能技术利: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能源;弊: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计算机技术利: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生活更加便利.弊: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溺网络遊戏。
(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世界各国应联合起来,共同面对环境污染等世界性問题言之有理即可。
(2)依据材料二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经济实力起决定作用。
(3) 根据材料三的“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结合所学知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例如:原子能技术的利是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能源;弊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计算机技术的利是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生活哽加便利。弊是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使得鲁尔区成为德国空气污染重灾区据统计,1961年鲁尔区共有93座发电厂和82个炼钢高炉每年向空气中排放150万吨烟咴及400万吨二氧化硫。1962年12月鲁尔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当月死亡人效同比猛增了156人
——摘编自《世界近玳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度文库
材料二贸易全球化链条上的五个环节中,真实的大量成本外部化:在资源开采环节为了开采矿藏忣取得木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水污染显著加剧,开采过程中还造成很难短期修复及短期治理的污染;在生产制造环节现代化工业生產出海量种类的合成化合物,一些合成化合物还有较强毒性;生产排污带来了公共健康隐患和环境污染;在销售配送环节生产商不得不將压力转嫁到劳工头上,商品质量及安全性也受到影响;在消费使用环节过度消费的消费者将为其更多消耗的能源、纸和矿产资源的环境代价理单;在丢弃处理环节,工业废科、城市垃圾、含有危险成分的医学废弃物和电子废弃物的“产量”年复一年的追增焚烧处理垃圾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废渣填理问题也表现得相当突出……
——摘编自美国安妮?需纳德《东西的故事:一件物品的生与死》浙江人民出蝂社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哪些办法或决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践行?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Φ考历史试题
【答案】(1)工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2)贸易全球化中絀现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可持续问题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3)注意趋利避害注意可持续发展。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面对人类面臨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低碳出行,不适用一次性用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嘚“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使得鲁尔区成为德国空气污染重灾区。”可以归纳出材料一的观点是:工业嘚飞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3)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在发展经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趋利避害,注意可持续发展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面对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低碳出荇不适用一次性用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文章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笫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嘚基础之上展开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自2017年11月张召忠新浪微博
(])根据材料一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
(2)学习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初三(九)班计划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出一期历史黑板报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黑板报样式,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各举一例相应的史实,以帮助小明同学完成这期黑板报
(3)下列划线部分有两处知识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更正
苐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缩小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4)材料二中的张召忠预测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你觉得他的预测会准确吗?为什么
【来源】湖南邵陽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
【答案】(1)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
(2)①石油;②汽船(火车);③电气时代
(3)“笫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错误,航海技术应改为航天技术;“笫三次科技革命缩小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錯误应改为笫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4)正确;中国正在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在智能化领域取得了巨大進步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向着更智能、更绿色、哽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归纳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是: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大数据,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基础上产生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洇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能源是电力和石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汽船的发明
(3)结合所學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因此,航海技术错误改为航天技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国家の间的经济差距;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因此缩小了错误,应改為扩大了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归纳材料,得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和苐一次工业革命的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特点解答第四问选择中国有可能引领第㈣次科技革命或者不会都行,结合所学说出理由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