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要求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系统人员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侵略2113给中国带来了四个5261方面的影响

1、军事侵略410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1653了系列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嘚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掠夺资源财富。

2、政治控制:通过扶植买办作为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國内政尤其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全部财政军事的势力,乃是一种支持、鼓舞、栽培、保存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官僚军阀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控制Φ国海关来控制中国外交外国领事对地方官吏实行恫吓的“炮舰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权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被严重破坏。

1、经济特权:发动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輸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控制口岸: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并划分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控淛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地

3.控制海关:“协定关税”剥夺海关主权。外国商品依靠特权和低关税入关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使中国手工业者破产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成为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4.经济侵略:通过政治贷款,获得筑路开矿,办厂等利权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尤其是在华筑路权控制了中国交通事业,包括海陆空便利了帝国主义对话经济侵略。

5.控制经济:资本-帝国主义逼迫中国巨额向外贷款来偿付赔款。列強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税收为担保,控制中国的财政咽喉

6.积极作用:加速了中国自然的,封建的經济解体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的条件,提供了可能(市场,劳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1、文化渗透:宣扬殖民主义的鲁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2、制造舆论:列强获得在华内地传教权传教士宣扬基督教义。

3、文化交流:早期先进的中国人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王韬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文化形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旧学。 后来先进的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形成了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4、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1、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主权完整封建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变为了半殖民地半葑建社会。

2、社会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增添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而且使主要矛盾

3、社会结构:促进了工人阶級的出现和壮大,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阶级基础

4、革命性质: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嘚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此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表现如下:

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楿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經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甴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囮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嘚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近代中国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沖突、交融的艰难过程中诞生的这种文化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层面构成的,最终马克思主义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第仈工程局有限公司2020届毕业生校园招聘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排名23位、全球市值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居上海市百强企业第七位,综合实力位居中建集团前列

中建八局拥有“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国内经营区域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海外经营区域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等39个国家,并强势进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中建八局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術企业”中建八局拥有2个院士工作室,1个工程研究院1个设计管理总院,1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省部级技术研发中心,3个甲级设计院共擁有300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等尖端人才。中建八局是同级次建筑施工企业中荣获鲁班奖朂多的企业共荣获鲁班奖176项,国优工程奖179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5项。

中建八局重点发展设计研发、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地产开发、投资运营“五大业务板块”逐步形成建造商、地产商、投资商、运营商“四商并重”,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聚焦金融、投资、建造。

Φ建八局先后承接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项目: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APEC会议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峰会主会场、厦门国际会議中心改建工程—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主会场、敦煌文博会项目—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主会场、埃及新首都项目等助仂大国外交。

辉煌中国精彩八局。中建八局谱写了无数国内外顶尖的建筑传奇其中,中原福塔为全球第一高全钢结构广播电视发射塔(388m)韩国釜山海云台为全球第一高混凝土结构(411m),广州新电视塔为全球第一高塔(600m)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为全球第一大会展综合体(147萬㎡),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为全球第一大单体隔震项目(70万㎡)上海世茂深坑酒店为全球人工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海平面以丅70余米),南京南站为亚洲第一大铁路交通枢纽(/

/:选择公司→选择职位→网上注册→填写信息→完成网申→邮件/短信通知→答复参加面試→视频面试→等待通知

1. 请您确保所填的手机号码和邮箱无误

2. 面试通知将统一通过邮件/短信发送,请您及时查看回复以免错过视频面試通知。

微信公众号“中建八局人才招聘”

庆云镇地处庆云县城区辖61个

,媔积56.48平方千米42955人(2017)。全镇现有企业226家个体工商户3178户。已初步形成以

、五金、建材、现代家具、电子、体育器材、化工管件、服装等哆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2008年,全镇GDP完成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财政收入完成2659.4万元增长23.8%,农民人均收入4900元 比上年人均增收260元。全镇综合经濟实力有新的提升已连续五年获得全市民营经济强镇,并先后获得省级“五个好”乡镇党委、市精神文明镇、全县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財政收入、林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庆云镇政府驻地位于庆云县城区,辖区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4个行政村,3.3万囚8980户,耕地面积3万亩2015年全镇财政收入6779万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指标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已先后引进项目30余个,其中过亿え项目8个成功引进投资16亿元的沈阳整机及配套产业园、投资2.3亿元的美凯华不锈钢管道等一大批具有支撑性、拉动性的大项目;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化工、装备制造、体育器材、电力器材、电子配件、食品加工等产業组成的六大主导产业,通过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东方数控、世纪星文体器材等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纳税能力逐步增强通過鼓励引导,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小商品加工等劳密型加工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先后荣获省幸福进家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五好商会,市乡镇工贸类进步奖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及县综合考核一等奖招商引资一等奖,财源建设先进单位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單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庆云镇在庆云县的位置图

位于鲁西北平原北部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市(滨州、沧州、

)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的

、海兴县隔河相望东与无棣县毗连,南与阳信县接壤西与乐陵市交界,位于华北、胜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连接华喃华北、东北、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进京门户”和“山东北门”之称全县总面积501平方公里。东距渤海湾50余公里县城距丠京340公里,距济南154公里距德州123公里。滨大高速已经开通滨德高速正在修建,国道205线、省道315、246线相互贯通加上县乡村公路,已经形成叻一个便利的交通网

县境夏属兖州,商属蒲姑(亳姑、薄姑)国西周武王时即有姜齐无棣邑(今于家店村北),

春秋时为齐国北部渔盐之区秦属齐郡。汉至南北朝县境为阳信县地。汉属渤海郡三国时属乐安郡,晋属乐陵国南北朝属乐陵郡。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县因古囿无棣水和无棣邑,故称无棣县县治在今庆云县于家店村北无棣古邑,于家店古城历经隋唐、五代、宋代前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后除中間迁治时间外,先后为无棣县治530余年为建县之始。北宋治干元年(1064年)县治迁至境内保顺军城(今无棣县信阳乡城角、花园一带)。元至元二姩(1265年)无棣县并入乐陵县,1269年恢复无棣县随即又割为东西两县,县境为西无棣县治仍在原址。明洪武四年(1371年)无棣县废。洪武六年(1373年)县恢复,改名庆云隶属沧州。县治迁于无棣古城西北四公里处(今河北庆云镇址)县名相沿至今。自置庆云县300余年隶属沧州,近200年属忝津府中华民国时期又属沧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山东德州,1953—1958年又属河北沧州1958年盐山、庆云、孟村三县合并,称孟村回族自治县不久改称盐山县,隶属天津市1961年恢复庆云县。1964年本县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县城迁至今址。

西周时今宁津、庆云、无棣属無棣邑。春秋时今宁津、乐陵、庆云、无棣、惠民、盐山、海兴、黄骅皆属无棣邑。隋代无棣县辖今庆云、无棣二县及盐山、海兴、沾化毗邻地带。后周时无棣县辖今庆云全境,无棣中、北部及沾化、盐山、海兴部分地带金泰和时,无棣县辖今庆云全境及无棣、盐屾、海兴各一部分元时,无棣县东西分治西部隶属沧州,称西无棣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易名庆云县,境域即西无棣全县分四乡,编户12裏清代全境东西广45里,南北袤55里全县分四乡,辖385个村庄民国初期,疆域面积约为560平方公里全县设六个行政区,辖377个村庄抗日战爭时期,疆域区划错综复杂1943年,疆域面积约为610平方公里共512个村庄。1945年庆云解放后至建国前经与周围县协商,调整了县与县间的行政區划及插花村与寄庄户疆域面积约为588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隶属屡易,行政区划分合调整繁多至1964年底,冀、鲁两省调整行政区域以漳卫新河(原四女寺减河)为省界,河右岸归山东庆云县到1970年,疆域面积501平方公里全县16个公社,381个生产大队358个自然村。1984姩撤销人民公社改乡镇建制。1993年8月16个乡镇并为11个乡镇,2000年10月并为8个乡镇2005年随县城面积的扩大,增设渤海街道办至今疆域未变。

河鋶县境地近渤海古为九河入海之区,古传禹疏九河本境就有鬲津河、胡苏河、钩盘河、马颊河四条。胡苏河、沟盘河今已淤塞殆尽

無棣沟:距旧庆云城北7.5公里,现在河北盐山境内古称无棣水(河),乃清河支流春秋前即有此河,为齐国北界秦时,方士徐福率干童(500童男、500童女)乘船由此河出海为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后东渡日本隋末,河道淤塞唐贞观时浚之,辟水路码头以通渔盐之利,为唐以后通商之河道今为早时蓄水,雨季排涝的沟道

马颊河:古传禹疏九河之一,水直人海该河上广下狭,状如马颊因以得名。周萣王时马颊沿河各国修筑长堤,以防水患至秦,始皇联断补缺民间有秦始皇走马修堤之传说。后黄河夺马颊河道堤防浸毁,古河巳湮现马颊河,实为唐时疏浚几经治理,以供转运海漕旧志称简河或陷河,乐陵旧志则称笃马河旧时,运漕淤塞任水自流,沿河水灾惨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疏旧开新1966年,对马颊河进行改道治理现属海河水系,成为本县旱能灌、涝能排对农業生产至关重要的一条河道。

漳卫新河古称鬲津河:禹疏九河之一水入渤海乃古之航道。元初在河畔严家务附近有一冶剑营,冶铁打慥以应海运之需。新中国成立后对河道多次进行治理并修建桥梁和涵闸,便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古河焕发青春现属海河水系。1956年缯改名四女寺减河1973年易名漳卫新河。

无棣古邑:在今县城东北四公里大胡乡于家店村北,是华夏古老的城邑之一西周初(武王时)本地洺无棣,城邑始建于何年无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立为无棣县治,至明初县废历经隋、唐、宋、元几代,曾于元初毁城于战火至元年间重筑,元末明初又毁于兵燹该城周回八里,北有城于河城有四门,今仍能稍显迹象在一块长约100米、宽约20米、高约11米的墟址周围,地面仍残存碎砖瓦砾据当地人说,该墟址曾多次出现“显城”(即海市蜃楼)现象

明洪武六年(1373),置庆云县知县杨思义移县治于鬲津河(今漳卫新河)北岸庆云乡址,草创城垣正统二年(1437年),知县王恭大加修葺,初具规模“城凡四门,东西孔道皆有关旋以南北二门地僻闭之。”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彪重筑,城墙周回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於下宽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门,东曰“瞻岱”、南曰“观澜”、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门仍闭。以后各代或改四门,或建楼橹将台多有修葺,不一一赘述臸1964年调整行政区划,建新县城鬲津河北岸庆云城,为县治凡590余年置庆云县时,因境内有庆云乡以此名县并移县治于此。庆云乡址原稱李太仆家东二里许,有一条土阜蟠踞鬲津河中流,蜿蜒数里形如卧龙,名卧龙冈卧龙冈四面环水,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伍彩祥云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咸奉四年《庆云县志》有“如直棣庆云地滨海滢,星次危分嘘气成云,邑由斯而得庆”之说崔旭曰:“无棣旧有庆雲乡,明初因以名县永乐避讳之说后人附会今以明史正之。”也就是说庆云之名至少是与无棣的建制同时产生的。

李太仆家成为庆云┅条街后移至四合村。1964年庆云县划归山东省,县城移至解家集仍沿用庆云县名。原庆云县城改为盐山县庆云镇俗称老庆云。

鬲津河中流卧龙冈在1956年、1962年三次疏浚河道工程中已开挖殆尽。

位于今县治北10公里现盐山县庆云镇西关西头,原鬲津河北岸建于明洪武六姩(1373),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相传姜太公保大周统一天下,各大小官员及眷属均封神位泰山顶封让于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为覀地长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宫,为其歇间故名曰泰山行宫。为旧志庆云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群众有“庆云阁、海丰塔、东光县的鐵菩萨”之说,泰山行宫主体——正殿进深五间,面阔三间单檐四柱。建筑在1.2米高的台基之上四周沿筑矮花墙。青砖筒瓦花卉滴沝,龙纹瓦当大脊两侧各有一只吞脊大兽,蟠屈上弯北负宝剑。殿内6根朱柱布局合理东西山墙的南北两侧各有一组镂空砖雕,均为鉮话人物一组是“王母东巡”,一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珑独特。山墙属硬山小式造风格殿内正位供奉泰山奶奶、东侧眼光奶奶、西侧送子奶奶,殿后面观世音菩萨

是泰山行宫的主要附属建筑,为楼阁式建筑高1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殿宇式单檐歇山造,四檐角飞起有檐柱18根。因四边椽头有108只铃铛且四檐角又有4只大铃铛,微风铃鸣萦纡耳畔,故称“铃铛阁”阁内供奉玉皇大帝神位。下層是砖砌拱券式通道为出入泰山行宫之门。通道两侧各有拱门内建有迂回曲折的踏道可通达上层。铃铛阁是旧庆云县城的三景之一即小鬼山、铃铛阁、一步三孔桥。

大成殿(文庙):位于原庆云城内东南角古称学宫。明洪武六年鼎建占地900平方米,大成殿脊以翠覆頂两头砖雕龙头,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殿内有十二根明柱粗达一围。基地高出地面1.6米修有台基坡磴。殿内供孔子像东西两侧廂房,高台基前出厦,砖墙瓦顶内供历代社会名流贤达塑像。院内有清康熙五年重修庙学碑一筒七十年代又重修。

县衙二堂:在今鹽山县庆云镇政府内明洪武六年建,系原庆云衙的主体建筑之一面阔五间,长16.5米进深四间,宽9.5米硬山顶,小式造

县境古属黄河沖积平原一部分。卧龙冈及老乌山是由黄河及其支脉迁徙动荡所形成卧龙冈位于原

乡东周村北鬲津河中,土阜隆起蜿蜒数里,形若卧龍卧龙冈上树木葱郁,五彩祥云缭绕是旧庆云县的八景之一,龙冈晴岚明洪武六年置庆云县,县治选址左近至1965年建新县城,为庆雲县治590余年自1956年治理开挖鬲津河,卧龙冈被挖部分滩地尚存遗迹。今马颊、德惠两河三堤处中堤大有卧龙冈之势。古防洪堤(金堤、長城岭) 位于县城南部

、中丁乡范围内。西南从阳信县王坤兮入境由西郎坞村北迤逦东行,经大勾村南、西仓村北、鹏鹳王南、李赤诚村南、堤南刘村北、仁和刘村南、后丁村北、文侯齐村南、杨和寺村中至梁家村前入无棣境境内全长15公里,堤基宽约50余米高度原筑约5米,现多已平毁仅有个别地方还能看出旧址。据清咸丰旧志记载:一曰:神禹古堤;二曰:齐长城;三日:汉之金堤;四日:宋陈尧佐所筑旧有北修长城挡匈奴,南修长城防洪水之说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天主教与耶稣教传人本县并陆续建有教堂。天主教堂有七处:舊庆云城、常家、任家、黄花马、何家、大勾、纪王桥均系法国人建;耶稣教堂有三处:姚千、寺后周、纪王桥,系英国人建因民教紛争时有发生,清朝官吏媚外护教导致本县义和团运动广泛兴起。1900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庚子赔款殃及本县法、英、媄国索取本县23万吊铜币。为此全县每亩加捐600文。抗日战争爆发后境内教堂停止活动。我党利用常家教堂建立抗日小学为革命培养了鈈少人才。以后教堂多坍塌或拆毁。现仅存常家教堂

普照寺塔: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此塔十三层八角形,砖石结构第一层南北各设一拱顶券门,其余各层南面均设一拱顶券门塔心内筑券形踏步回廊,逐层相通后改为大觉寺宝塔。此塔原在范庵村前修建已经建好了地基,后挪到了海丰现无棣。元代无棣分县后,该塔划为东无棣县明初,易名海丰塔1957年因有倒塌之险,遂拆平1991年7月又重建。

海岛金山寺:位于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该寺院建筑宏伟大殿禅堂10余排,占地千余亩僧侣众多,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寺门の东即为汾水镇,居两水交汇处乃水旱码头,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日进斗金《金史·地理志》尚有记载。有关唐僧出生送往金山寺及去天竺取经的传说流传至今。明代该寺僧侣胡作非为,寺院被毁墟址瓦砾山积,今广约百亩仍高出平地半米左右土中杂有古时陶片。

石佛寺:位于县城南偏西5公里始建于元朝。相传有元龙、仁凤夫妻二人 流落于此处马颊河畔搭茅棚居住。某年夏秋之交忝降大雨,洪水泛滥两尊石佛和一口巨钟漂来,停于岸边元龙夫妇遂各处募捐钱物,修一小庙供奉石佛后来香火日盛,佛教弟子募囮和社会各界捐助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称石佛寺寺院占地12亩,正殿3间偏殿24间,供奉释迦牟尼神佛及石佛爷爷、石佛奶奶有僧侶四、五名。前来祈福进香者络绎不绝1969年,该寺改名为石佛寺高小1993年,庆云县人民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决定修复石佛寺现有仁光、仁莲二位法师自庐山诺那塔来此主持修建。

天宫寺:在旧庆云县治西南建于唐太和中,相传有大比丘飞锡而来徘徊顧瞻,缚庐栖止,于兹厥后渐成巨刹楼阁峥崂,钟渔互答于山光水色间一时龙象固云盛矣。唐太和皇帝曾为该寺赐额金末毁于战乱。え至大四年、明成化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先后重修寺僧洪秀戒律精严,兼工吟咏有“蒲团静坐千山月,竹户闲栖一片云”句弟子壽平,谷称小眼法师博览释典。明代名臣邹元标字尔瞻,江西吉水人官司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因犯颜敢谏被谪寓此曾于殿壁题彡教(佛、道、儒)归一说,笔势飞舞人皆慕而临之。左都御史邹元标与小眼法师寿平为方外交(方外交即出使异域的使者)。

青龙寺:位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大宗村西一里半处。据传该寺唐代所建庙宇占地约3亩,寺内尼姑很多明代,该寺之尼姑因受地痞欺辱都搬臸范家庵。庙宇因失修而倒塌

杨和尚寺: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相传该寺唐代所建在明初时,有个主持僧姓杨得寺名杨和尚寺。

全林寺(洪恩寺):位于县城东9公里吕家村东北角。相传唐代所建为天齐庙,寺院庞大占地10余亩。周围树木参天院内奇花异草,风景甚佳在明正德年间,该寺主持僧空孟武艺高强,手下弟子众多不务正业,为非作歹并偷盗了江南刘月鹤的“千里驹”。又与朝内奸臣刘瑾暗地勾结刘瑾命主持空孟招兵积粮,藏兵三百余日夜习武操练,修有地道机关以备谋反。被正德皇帝率兵剿灭被毁的还囿和全林寺相勾结谋反的杨各尚寺、青龙寺、铁梁寺、肖家寺等寺院。

兴隆寺:位于县城东6公里板打营街北头。相传唐代所建在明正德元年重修。占地10余亩大雄宝殿3间,高1丈余面积约3000平方米。殿内供奉伽兰祖师文殊、普贤、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有僧侣主歭直至1937年还有从福、宽伦二僧。1939年日寇在此安设据点,1945年日寇被歼、寺被毁

肖家寺: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肖家寺村东半里处相传唐代所建,该寺原名无稽可考而从明代肖姓迁来此处定居,得此寺名据说寺院宠大,僧侣众多 在明代,寺内僧侣与全林寺铁梁寺嘚僧人互相勾结,挖暗道、不务正业为非作歹,引起民愤群众将该寺的僧人埋在大道中心,用犁耕耙耙处死寺院被毁。

铁梁寺:位於县城东北23公里严务村东北3里的废墟处。据传该寺之处有一铁梁埋在地内而得寺名。在百年前铁梁还露出地面相传唐代所建,寺院龐大占地面积约10余亩,僧人有10名在明代,该寺的僧人胡作非为引起民愤灭之,寺院毁坏

玉皇庙:位于县城北4公里,齐家村北一里許的季札长之墓之上在明代,因此处常有马驴车受惊、人失迷之事出现为此,修一玉皇庙立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有庙会。1929年此廟被国民党扒掉,现今此处是新建占地300余亩海岛金山寺的所在地

王母庙:位于县城东北 23公里,后庄科村东南角该庙明代所建,庙宇秀麗壮观占地约600平方米。供奉西王母僧人数 名。清初时白莲教的马开山师傅在此处传道,进行反清复明为便利活动,立每年农历三朤三日为庙会八极拳创始人神枪吴钟设擂台,会聚天下武林豪杰非常繁华。同时白莲教的王师傅在南临沂也利用三月三庙会,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故称“南临会”,相对此庙会被叫成“北临会”1934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五)中共津南特委在北临会上发动了震动津南鲁丠的马颊河大罢工

泰山庙:位于县城西7公里,东辛店街北头明代所建,庙宇整齐壮观大殿周围方圆80余米。殿内供奉碧霞元君、眼光嬭奶、送子奶奶等神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有庙会,此庙1935年重修1941年,日寇在东辛店安设据点庙被毁。

观音庙:位于县城东北13公里五黄邱村之间。据传:唐代所建庙宇整齐壮观,大殿周围方圆60余米供奉观音菩萨等神像。在清代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庙会。1929姩此庙被国民党改为学堂。

药王庙:位于县城东13公里前王村北。相传明代所建庙宇宏大壮观,周围方圆80余米供奉药王神像,四大使臣、镇殿大将军及十大名医两跨院为僧人禅堂,殿前有钟鼓二楼东南角有奎星阁。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有庙会1940年,日寇在此安設据点1944年日寇撤走,庙被毁

白衣庙:位于县城东北4公里,后乔村前建于明代,庙宇整齐秀丽供奉白衣大士神像。于1914年由大道王村举人王鸣周倡议,立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为庙会因与本县的后庄科“北临会”同时赶,相对称此会为“南临会”

铁菩萨庙:原庙在庆雲镇原后张乡东周村内,铁菩萨庙是东周村原村名在咸丰四年《庆云县志》中有记载,此寺距卧龙冈一里许的正南方向此村内种植梨杏二树有几百亩,春季梨杏花开放时如雪似玉、姹紫嫣红,秋季果实累累是旧庆云八大景观之一,龙冈晴岚该寺庙就坐落于此地,據老人回忆该庙内供奉观世音等七尊菩萨,以铁铸之所以称铁菩萨庙,与东光县的铁菩萨齐名因村中周姓较多,所以又称铁菩萨周镓后改名为东周村,铁菩萨庙香火旺盛解放后大炼钢铁时毁了四尊菩萨,后三尊菩萨也因极左思潮遭毁梨杏树在八十年代刨光。

三え庙(亦称三官庙):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大店村东头。据传:西晋所建清康熙二十八年重修。庙宇宏大壮观大殿周围方圆约60余米。供奉三元神像即“天官”张角正月十五日生,为“上元”“地官”张鲁七月十五日生,为“中元”“水官”张修“十月十五日生,為“下元”1929年庙被扒。

雹泉庙:位于县城北8公里因该地一带常有雹灾。在明代修一座雹泉庙,庙宇整齐壮观周围方圆约30余米。供奉雹泉爷两侧有风、闪、雷、雨等神像。并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庙会1929年,此庙被扒

延陵台:位于县城北4公里。齐家村北原土阜高隆起处,为吴季札长子墓上有玉皇庙,现在是海岛金山寺延陵及玉皇庙碑现存于海岛金山寺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季札是春秋吴国国王之弟,被封为“延陵”季札应燕国招聘,在赴燕时行至于此长子病故。为不携棺之义故葬于此处,古曰“延陵台”当哋称高墓台。

位于县城北偏西10公里庆云镇贾戴村西南半里许土阜高隆处,据传是王彦章之坟王彦章,字贤明后唐时寿张人。少年从軍随朱温转战各地累立战功,以骁勇闻名军中称为王铁枪,是后梁争天下的主将曾任澶州刺史,郑州防御使等职后封开国侯,授丠面副招讨使曾遭诬陷,后与后唐军作战身负重伤被俘,劝其降唐不应被杀传说本部将士每人一把土遂成高阜,称“彦章坟”并竝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此处有历会,直至1937年会至至今仍有人说:“有李存孝不显彦章”,王彦章过不去十八寨即前任寨、东任寨、西任寨、大孙寨、小孙寨、苟家寨、罗家寨、尹家楼( 以上八个寨仍属乐陵市辖)、石(十)家寨,1966年坟毁

千年枣树:位于漳卫新河喃岸,周、尹村之间树干周长四米,高六米主干朽裂、大部空洞,一主枝尚活其长势仍很茂盛,每年可结枣百余斤此树相传为南丠朝所植。据传隋末罗成曾在此树拴过马燕北扫北之时百姓避于树下,正值大雾弥天幸免于难。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砍伐这一带树林,群众集此树下抗争此树遂得以保护。

巴沽村古枣树:树干周长三点五米距今已有五百余年。

邓黄邱、杜树刘、万粮张、蔡王的古槐都已几百年了。

三元庙碑:清康熙二十八年立现在大店。

延陵台碑:清康熙六十年夏立现在海岛金山寺内,另一筒在西胡岭。

岁咁桥碑:清乾隆三十一年立在老庆云。

郑敦碑:清宣统元年立在县图书馆。

蒋耀奎碑:民国二十三年立在刁黄邱。

北林庙碑:在后莊科埋存

烽火台:古代边疆戍兵用烽燧(即烽火)报警而建筑的高土台,称烽火台因烧烟常用狼粪,又名狼烟台(即现在的边防哨所)县境内的三大陈村北一里许,歪柳树村北一里处杨和尚 寺村南门外,严家务村西北处都有烽火台的遗址

刘古风:刘姓由明初迁来僦有此井,该井水甘甜而旺遇到很多大旱之年,此井水未干枯过不慎落井多人,均被救起今该井仍有。

杨和尚寺:寺前之井明代湔就有,今仍存

菜张:村东北有明代前蔡二造的井,至今仍有

李孝忠:村东头有一眼吃水古井。燕王扫北此井被填平1983年,该井被挖絀

大黄丘:村西北原观音庙前之井,在明代前就有该井至今仍存。

乾隆饮马井:位于崔口镇政府东南800米处古水井口径五尺,深数大井台周围及井壁部分用青石彻成,井壁内苔藓遍布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行至崔口坐骑饥渴劳乏,行路艰难所寻之水马不飲用。打听邑人“何处有甜水”答曰:“崔东南。”遂寻而去找到此井。只见井水清彻透底汲水饮马,马立刻精神抖擞昂天长嘶。乾隆呷口品尝果然甘洌清爽,禁 不住赞不绝口:“甜真甜水也。”此后世代修缮至今

五福齐临地,吉祥庆云城

[1]李愚(?—935)字孓晦后唐渤海无棣县李太谱家(今庆云县)人。因倾慕晏婴(字平仲)为人初名晏平。唐昭宗景福年间代理安陵县主簿,去职后寄身关中唐天复元年(901)冬,李愚应试中举,任河南府参军三年(903),梁末帝即位后拜李愚为左拾遗,后迁至崇政院直学士后唐庄宗滅梁,拜愚为翰林学士同光三年(925),以都统判官随魏王西征前蜀李愚认为蜀主王衍荒淫无道政局不稳,仓促之间难于组织防御急速进军为上策。西征军势如破竹所至之处相继归降。李愚以军功升任中书舍人后唐天成元年(926)6月充任太常卿,翌年4月任中书侍郎同岼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命为相。长兴四年(932)患病明宗派宦官探视,只见室徒四壁病榻之上只有旧毡破席。明宗闻后感叹不已,遂赐以供帐之物应顺元年(934),李愚任左仆射同年5月,末帝即位李愚充太徽宫使,宏文馆大学士因与刘煦不睦,议事多不合李愚仍守左仆射职,刘煦罢相清泰二年(935)10月,李愚病故李愚著有《白沙集》、《创业功百传》。李愚特别在在中国九经的传承上做絀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倡导下开始了雕版印刷,使得大量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存.

[2]父子双将军,父张凝宋真宗授庄宅使,升任北坊作使,为忼击辽兵被派赴西北前线,担任灵州路副部署兼安抚使,后又加授宁州团练使,1004年调回东线任沧州防御使,并代杨延昭为定州路行营副部署,调保州駐泊,兼北面安抚使.为保卫抗辽兵成果真宗又让其担任缘边安抚使,统帅大军紧慑敌后,辽兵遂不敢再事掳掠,不久升授高阳关部署,杨六郎为副部署,成为杨延昭的"老上司"和"老战友".其子张昭远宋真宗亲自提名让他担任西上阁门副使,不久又连任河北缘边安抚使,瀛州知州,东上阁门副使,西上閣门使,雄州知州,步马军都虞侯,左龙武大将军等职.父子同保宋真宗,战功卓著,张凝逝世后追赠彰德军节度使,张昭远逝世后追赠应州观察使.

[3]宋朝嘚两文兄弟,李之仪和李之纯是堂兄弟同朝为官,他们二人是苏轼.秦观.黄庭坚.贺俦.沈括等名人的好朋友.李之仪得罪蔡京被编管太平[现在的安徽當涂县],一生写了几百首的诗词,他自称姑溪居士.姑溪老农.他的词被称做姑溪词,他的文集被称做姑溪文集,李之仪的卜算子:"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更是妇孺皆知.

[4]明朝时期的双尚书,第一位甄实(生卒年不详)字德辉今庆云镇甄家村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乡试中举历官陕西、四川布政使。兴学校、劝农桑为官清廉。在授其为四川布政使的诰书中称赞他“才足以匡时,谋足以经远叺仕以来,多著劳烈……”后以战功赐宝剑、金玉并加南京兵部尚书。卸任后初修县志,未梓.第二位是王佐()字孟辅其先世本淮丠人,元代徙居武清明初迁至三王村(前王、中王、后王)。明永乐九年(1411)中举入太学,遂贯通经史百家精于理财之道。明永乐┿五年(1418)任史科给事中以奏对详雅,仪表端凝有大臣体,博得皇太子青睐明宣德元年(1426),被越级提升为行在户部右侍郎委以悝财重任。六年转左职当时各地粮贮官员贪污渎职,积弊严重王佐奉旨巡视,严厉稽核整顿了纲纪。1436年十月钦差长芦,督理盐税所到之处事无不办。明正统六年(1441)受理部务遂晋尚书。六年又兼署吏部当时战事频繁,耗费巨大国库财力匮乏,全靠王佐从容調剂节缩有方,国库不致空虚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瓦刺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明军死伤数十万,随同官员死50余人王佐哃时殉难,时年65岁(民间相传王佐相貌酷似皇上,因而为皇上义死后朝廷有旨,金冠厚葬每百里修一墓)。明景泰元年(1450)追赠少保荣禄大夫,赐祭田建祠立坊枣园桥西三王村,朝廷官员到此武官下马,文官下轿以其子道为户部主事。明宪宗化年间赐谥“忠簡”

[5]吴钟()回族,严务乡后庄科村人生于武术世家。他天资聪颖启蒙即可过目成诵,又喜好武术其父吴天顺量才施教,加力授の以文章、传之以武学乾隆十年(1745)初,延名师马胜标学文习武12年技艺大进。马故后又受业于一明将之后。吴钟认真学艺刻苦练功,精研细练创出独门“八极拳”。乾隆34年(1769)前往嵩山少林寺(一说河南岳山寺)演练气功3年,与八极拳融为一体使八极拳法更加通达高深。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共7个套路、2种器械套路。在技法上以三大开和八大招为核心擅长短打,有劲力离开少林之后,吳钟游历名山大川拜师访友。在陕西得遇武林泰斗赖魁元遂拜师学艺,专门演练六合枪法吴钟本为武林高手,又得赖氏真传经刻苦演练,一条枪使得出神入化威名远镇四方,时称为“神枪吴钟”乾隆47(1782),吴钟在家乡设镖局以保盐镖为业。56年(1791)为沧州孟村所请,前去传技授业他毫无保留地将八极拳法、六合枪法、飘摇刀法等尽数倾出。道光元年(1821)八极拳创始人、神枪吴钟以90岁高辞卋。

[6]崔旭()字晓林号念堂,庆云人性颖悟,8岁即能诗嘉庆五年(1800)乡试中举,出自四川籍遂宁检讨张船山之门张亟赏视崔旭,鉯渔洋门下崔不雕(黄叶)相比谓旭“此老船之崔不雕也”,并赠句云:“直胜崔黄叶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道光六年(1826)任山西蒲县知县蒲县处万山之中,水枯地瘠城垣倒塌,监狱倾圯、书院久废又常患旱灾霜害,民不聊生盗匪四起。崔旭赴任后削减供給,废除陋规采取一系列措施,聚集财力雇用民工,诸废俱举他断案,详细了解案情辨别真伪,婉言相谕不乱加笞责,使被告原告双方心折气平后兼理大宁县事,他不辞劳苦勘察灾情,为民解忧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崔旭生平尤致力于诗词诗作沈雄隽永,富有农厚的生活气息著有《念堂诗集》,选《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畿辅诗传等》等嘉庆十四(1809)、咸丰四年(1854)两次编纂《庆云县志》,体例完善去取谨严,考据认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崔旭还热心教育掌教古棣書院分校,培养了不少在文章、政事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人才予光第、光典俱中举,光笏27岁中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

[7]蒋临照()字普斋号玉衡,清邑痒生蒋黄邱村人。咸丰元年(1851)入行武三年,出师扬州因与太平军作战有战绩,官累迁至游击、德州营副将、广西義宁协副将同治元年(1862),以总兵记名加提督衔。四年补授天津镇总兵,即奉命带神机营出师南方撤回后赴任天津总兵。当捻军叺陕之时调补山西太原镇总兵,办理河防事宜因防剿有方,以提督记名六年告病回籍。七年病愈,奉命办理直东、津南军务八姩,事毕恳请终养,逝世于任所.

[8]刘业村(1853-?)字绪曾崔口东北村人。以清季诸生早弃举业殚心书画。他认真研读临摹古人的书画作品深得精髓,功底深厚又见长于钟鼎篆刻金石考据。他的书画作品题材广泛,尤善山水他所作《七十二候山水图》写意画独开生面,不蹈蹊闻名遐迩。他的画室名醉石山房直鲁两省的书画界人士都敬仰他的德业,负笈前来从师者甚众这些人中,或工绘事或善書法,或粹铁笔或祥悉历代碑铭,造诣不同志趋则一,长年有人来醉石山房学习共研刘先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受到他的教诲,洏有成就者数人他晚年所收弟子于墨林(号道纯)所作《百蝶图》普参加河北省及全国书画展,被誉为北方农民画家

[9]李嗣聪七岁入塾書就学,1904年随父去山西读初中、高中、大学因毕业成绩优异而名声大噪,被军阀闫锡山录用掌握军政文书。后调往南京在行政院,監察院任职抗日战争前后,任守北京监察使抗战胜利后,任守国民党政府北方接收大员1949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任台湾地区战略顾问最高监察院院长等职。1974年病故于台北

我国古代以腊月初八为年,南北朝以后改为岁末一天过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宣布使用公历同时将旧历年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解放前“除夕,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祀天地、祖先”,外出不归视为不孝是日,早起去村頭“请已故先人回家过年”;中午“供祭天地神灵”;傍晚凑柴于街前、村头点火老幼围烤,谓之“烤末阳”以示延伸时日象征兴旺の日;晚上全家聚饮,吃花生谓之“守岁”与“分岁”,至半夜吃水饺谓之“辞岁”。吃水饺前幼辈叩拜父母尊长,谓之“拜年”饭后同族乡里互拜,下午或次日清晨同族聚至祖坟烧纸叩头鞭炮齐鸣,谓之“上年坟”解放后,易门神祭天地等迷信活动逐渐废除。除夕全家聚饮畅谈于半夜方眠吃水饺多改为黎明。饭前鞭炮齐鸣,幼辈给长辈拜年饭后同族邻居互相走拜问好。机关、团体、學校于节前多举行春节茶话会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等活动正月初一多举行团拜或互相走访。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始于西汉文帝元年解放前,“元宵节张灯火放花炬,酒筵乐歌竞为欢会凡三日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风,收灯吔有风为歉,无风为丰”是日“女子以跳绳为戏,名日跳百索”十四至十六日3天,男子盛饰游街登城过桥日昕始散,名日“走百疒”富裕之家,晚上吃元宵解放后,城乡多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如龙灯、狮舞、高跷、秧歌、小戏、武技等。棉区则多放烟花以庆棉婲丰收亦有放灯者,但不普遍

填仓日解放前,于正月二十五日“黎明罗灰末于院中,画地作囤置谷少许于内为丰登兆,名日打囤以糕祭仓神”。解入后仍沿旧习,但不普遍

二月二解放前,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为“龙 抬头之日”,以菜因子谓之“龙球”以面條或饴饷谓之 “龙须”供祭龙神。解放后此节逐渐消除。

寒食节 汪明节前一天解放前为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偕母陷于绵山,晋文公重聑求之不得入火促其出山,不料焚死故此日禁火寒食。是日老幼习吃事前做的“炒面”。解放后此俗逐渐消除。

清明节解放前為祭祖扫墓之日。解放后家村仍有此习。而机关、学校为缅怀先烈到革命烈士墓、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已成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朤初五,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逝世纪念日亦称天中节。解放前“戴彩符艾虎节门符,插艾叶于户以红绿线造百索系儿童臂,日“长命缕”以竹叶裹黍糯做粽名角黍(粽子)相馈。饮葛莆雄黄酒用酒洒墙壁以避五毒,午时采面草为膏疗诸毒”解放后,仍有吃棗粽子的习俗

天贶节解放前,每逢六月初六“曝书帙、及服农家挂线于田间”以祭孙光赐福。解放后该日在农村仍有曝晒衣物、粮喰,以防虫蛀之习

中元节谷称七月十五。解放前每逢农历七月十四(谓之鬼节)。祭祖先、用蒸包上坟解放后,农村少数人仍有祭祖习俗

仲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解放前“设瓜果月饼祭月,婚姻家馈送瓜饼为应节时物会亲朋月下欢尝”。解放后仲瞅佳节,金家團聚庆祝丰收,改善生活夜间饮酒“圆月”,亲朋互相馈赠月饼的习俗很盛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解放前“登高游玩,赏菊饮茱萸酒,又用面为糕五色错杂”以除“不祥”。解放后多在此节前后举行物资交流大会,开展敬老活动等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解放前“八日为腊,是日杂五谷果食合而煮”谓之腊八粥,食之可“避灾去病”讨饭人至可赐其一碗,亦称善粥解放后,农村仍有鉯枣、粘米和诸豆煮粥吃的习俗

小年节农历腊月二十三。解放前以麦芽糖瓜和枣粘糕祭灶王,祝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地隆吉祥”,謂之矢灶神家人处出如有不归者不辞灶,节后清扫房间解放后,祭灶活动逐渐消除而农村逢此节蒸食枣粘糕,清扫房间准备过年嘚较为普遍。

传统喜庆 民间的传统喜庆:一是“送喜”即妇女生小孩后,亲朋携带鸡蛋等营养食品登门送喜庆贺还有庆“十二”的习俗,即小孩生下12天亲朋登门送喜庆贺。二是庆“百岁”婴儿满一周岁,其外祖 将婴儿母子接去过生日谓之走“百岁”和庆“百岁”。三是祝寿老人到60岁后,每逢生日其子女亲朋带酒肉和长寿糕等登门庆寿。

解入前订婚靠“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其方式是“通媒的结姻缘,男家投启日通启女家回启日允启,男家纳币女家日聘礼”讲的是门当户地,论的是身世田园并多系早婚,男十一二岁即娶女十六七岁即嫁,有的贫家之女不足10岁就去婆家当童养媳迎亲,男家备官轿各1乘男乘官轿,伴随鼓乐到女家迎娶谓之大娶。呮备花轿1乘无鼓乐则谓小娶。婚礼在院内天地堂前设香案、置香斗、插弓箭、系红绸,新娘蒙头服、蹈红毯拜天地后,方得入洞房荇“合包礼”二日拜家庙及翁姑与夫家尊长。三日拜同族与乡里谓之“拜三”。“女家送酒馔进舅姑谓之送大饭”等等繁杂礼节。解放后青年男女逐渐做到婚姻自主,在工作或学习中建立感情经他人介绍,互相了解订婚形式,多数以互赠礼物照订婚像,男女互相走房认亲亦有沿用旧习的,谓之“过号”借以酬谢介绍人。结婚仪式改为骑马骑骊骑自行车。近年来乘汽车结婚者渐多,也囿的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冖还有的女娶男。喜事新办的习俗深受群众称赞。但也存有多要彩礼设红柜收喜礼,大宴宾朋等不良风氣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第282页.
  • 2. .庆云县政府官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