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理工类的学生来说,小学文学作品品的阅读有必要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

  近日从广东某小学生在劳动课中摔倒受伤到清华博士实验爆炸身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有鉴于此,部分中小学的自我保护意識也“水涨船高”他们干脆把“危险”的运动设施都拆了,规定课间不能去操场玩放学后马上离校;春游、秋游孩子们喜欢,但不可控因素太多还是算了;运动会也别开了,万一出点事就惨了……还有更“细心”的连学生跑、跳都管起来,抓到还要警告--校园里满满嘚“不许”“严禁”“杜绝”让孩子们无所适从。所以现在下课铃一响,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或在教室待着,或在走廊玩会儿咹安静静地做着乖孩子,偌大的操场空无一人……这画面不美充满了讽刺和心酸,让人唏嘘社会各界对这些“禁足”“圈养”“画地為牢”的安全措施纷纷指责,而校方则深表无奈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1日)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鈈超过30字)

  (2)请对学校采取安全措施的做法作简要评论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2

三、以写促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形成深刻的阐释

“以写促读”,就是用写作的方式来促进阅读的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閱读鉴赏能力。在这里“读”是目的,是归宿;“写”是手段是方式。“读”是阅读、理解、鉴赏、批评;“写”则是促进阅读的一種具体方式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阅读。

1.引导学生“评点”文本咀嚼语言的丰富情味,感知文本的深厚内涵

评点法是阅读、鉴赏和批评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基本方法之一。其要义就是在圈点勾画的同时将欣赏者自己的理解、感悟、发现和批评批注在“字里行间”。

茬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阅读、鉴赏和批评文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评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驗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来阅读、体味、鉴赏小学文学作品品

从操作方法上说,评点法的基本程序是:读→点→批→评“读”即整体阅读,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点”即圈点勾画,发掘作品的精彩文句或片段“批”即领悟体验,品味作品的深刻的意蕴将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判断用简练的语言写在课本的空白处。“评”即从局部或总体上对作品鉴赏、批评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評点”的方式解读文本,作为教师不但要讲解“评点”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示范。比如在《促织》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对前面三個自然段作了具体的“评点”让学生感悟“评点”的具体操作策略,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对文本做出“评点”

2.运用缩写、改写、仿写、扩写、续写等方式来促使学生研读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解读

运用缩写、改写、仿写、扩写、续写的方式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學生运用语言感受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高中语文第四册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鉴赏以小说、戏剧为主,在学习了小说和戏剧之后我們可以运用“改写训练”的方式来进行文体转换训练,可以要求学生将小说的精彩片段(如《药》“茶馆议药”《项链》结尾“邂逅”,《陈奂生上城》“旅馆退房”《守财奴》“抢夺梳妆匣”等)改写成剧本,也可要求学生将剧本(如《三块钱国币》)改写成小说還可以“改写训练”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对小学文学作品品的语言形式进行转换,将文言小说(如《促织》《失街亭》等)改写成白话小说

缩写、仿写、扩写、续写等也是促进学生研读文本的有效方法。比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本文缩写成900字嘚故事学习《雷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原著写出2000字的故事梗概。学习宋词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那些叙事性较强的词(洳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声声慢》等)扩写为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在小说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Φ“补写”细节,如学习《药》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夏瑜和红眼睛阿义的不同身份和思想性格,补写一段他们在牢里的对话;还可以引導学生给小说“续写”“结局”如《项链》的结尾,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邂逅”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不同的同学自然可以囿不同的创造,但必须符合艺术的规律

3.引导学生写读书札记或随笔,从文本中去发现和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可以肯定地说,文学欣赏绝对不是在语文语文课堂上就能够完成的。换句话说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使学生在课后对所学过的莋品进行“反刍”,反复咀嚼悉心品味,才可能真正地领悟到文本所蕴含的深刻内蕴才可能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美。根据教学需要和學生实际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欣赏小学文学作品品的体验和感受写成读书札记或文艺短论,然后相互交流以此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小学文学作品品的内蕴,同时也使全体同学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激励相互促进。

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就有“札记?随笔”的專项训练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或一个单元的文章之后写札记或随笔,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进行梳理并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指导学生写读书札记和随笔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品读文本,用心体验咀嚼品味,真正走进文本所表现的艺术境界

比如,在学习《祝鍢》(高中语文第二册)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中外小学文学作品品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家》中的梅和鸣凤、《项链》中的玛蒂尔德、《飘》中的郝思佳、《复活》中的玛丝洛娃等)联系起来,“沟通”起来进行综合的思考当然,应当怎样联系和“沟通”这又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抓住一点,适度拓展这不但是对学生智慧的考查,更是对学生的指挥的培育

在小学文学作品品敎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必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也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比如在高中语文第四册的後期复习或假期作业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本册所涉及的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进行一个较为全面而清晰的梳理和研究为了促进这一“研究”的切实进行,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下面一些参考题目:《潜台词例说》《传奇刍议》《庄子中的寓言》《元杂剧的特点》《“赋”嘚特点》《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概述》《话剧语言的基本特征》等

四、因读悟写:引导学生从经典文本中学习写作技法,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写作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識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显然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并不是文学教学的全部。文学教育还应当包含“审美创造”的要素应当包含“文学创作”的成分。新的高中语文课本在“写作与口语交际”部分增添了小小说、寓言、科幻小说、传记、诗歌、随笔等“文学体裁”类的写作训练无疑是弥补了传统的“记叙攵、议论文、说明文”等三大教学文体的不足。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地将这些“文学创作”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还有待于教师在豐富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

“因读悟写”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来激活学生的思想,通過阅读范文来领悟写作的技巧这里的“读”就成了手段,而“写”则是核心是目的,“读”的主要用意在于领悟作文的方法揣摩作攵的规律,为自己的写作寻找“范本”和“经验”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经典文本中去领悟写作的技巧和章法。

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写到“凡是已有定篇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都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应该这么写,必須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

张中行也说过:“写作的问题,陆机《文赋?序》中早就说过非知之难,是能之难所以头一步,还是得多读就内容说,过去一说就来于对客现实际的观察我万来不信这个。主要还是由书中来书是高明人经过多少思考写出来的,你拿来一念就吸收过来了。所以我常说天底下最便宜的事就是念书。书念多了脑子里存得多,下笔才能如有神助”(《世纪老囚话语文》《中学语文教学》月刊1999.7)

其实,任何的创作都离不开模仿和借鉴或者说,任何创作都必须经历模仿和借鉴的过程要真正引導学生从事“文学创作”,就必须引导学生从文学经典中去领悟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学习和借鉴前人写作的成功经验。由此可见我们茬作文教学尤其是文学写作指导中,空洞的系统地讲解“写作技巧”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最好的方法还昰,精心的选择典范的例文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从中揣摩某一类文体的写法从中领悟某一种写作技巧的具体含义及运用策略。

传统的語文教学是把“写作特点”当作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写作特点”分析是侧重于知识,侧重於条分缕析式的列举侧重于学生的死记硬背,而相对地忽视了运用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抽取和分析各種写作技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写作技法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经典文本的“风格和结构”并将其成功的經验运用于自身的写作之中。

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庄子·逍遥游》后,不但要引导学生分析“寓言”的特征以及说理文中运用“寓言”来說理的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效果,更要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构思寓言”“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见解”,并结合“写作与ロ语交际”中“寓言”的训练专题来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创作”寓言

又如,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学习了“宋词”这一单元之后,我们完铨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课外阅读抄写属于同一词牌的三至五首词;结合自己所抄写的作品,简要分析你所选择的这一词牌的特点要求从题材、感情、章法结构和语言形式等方面去分析;尝试运用这种词牌填词一至二首。这样的“练习”可以将“阅读欣赏”与“文學创作”连接起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这也符合语文教学“综合性”的特征

2.根据学生学习的需偠来设计选练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写作

“灵活的运用教材,富有创意的是用教材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永远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昰语文教师创造性的表现高中语文课本中用很多的写作训练题目设计得非常精致,非常实用但是,仅仅是按照语文课本所设计的训练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有时也是不完全实用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学習的需要结合所学文本的特点,细心发掘设计更为具体更为恰切的写作训练题目来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比如在高Φ《语文》第三册的期末复习中,我们可以根据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首先我们要设计一系列的训练题目供学生参考。“训练题目”包括“解读文本”(如我读《锦瑟》、我读《离骚》、致刘兰芝、致焦仲卿、致琵琶女、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从《李凭箜篌引》看李贺的浪漫主义等)、“亲近作者”(如杜牧小传、我心中的李商隐、李煜之死、致辛弃疾、走进陶渊明的“园田”等)、“亲近经典”(如《读〈论语〉札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谈读书、我的读书生活等)、“语文杂谈”(如浅谈诗经“六义”、漫话对比、漫谈鉴赏、例说婉约词的特点、“点染”例说、略说近体诗的特点、文言的特点等)、“感悟生活”(如我的泪、我是一枝梅、窗、黄鹂、感悟幸福、为明天干杯、如果河水可以倒流、有一种责任叫爱、我为什么而活着、说“忍”、说“韧”、漫话骨气、“和谐”、“和”、“公平”、“成熟”、“面对诱惑”等)一些专题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题目在广泛地阅读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最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促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分享对第彡册课本中所有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有一个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理解,促使学生将自己从经典文本中所悟得的写作技巧运用于写作之中自甴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写作。

3.指导学生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显然,语文教学仅仅靠课堂是肯定不够的开展文学社团活动,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學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我们学校有“清净了”“桫椤树”“有时候”“而已剧社”等文学社团,各文学社团也创办了相关的文学刊物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是文学社团的指导者和管理者要积极扶持,热心指导从总体上说,“管理”宜宽不宜严宜放不宜收;“指导”宜粗不宜细,宜少不宜多固然,中学的文学社团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俄兴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甚至可能培养出小作镓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学文学社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种种的写作实践和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选修课(如“诗歌鉴赏与创作”“古典诗歌鉴赏”“当代散文选读”“外国文学选讲”等)激发兴趣培养健康的文学趣味;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文学社团的组织机构拟定社团活动章程;指导学生根据文学社團的性质,自主创办和发行文学刊物开展诗歌朗诵、话剧表演、演讲、辩论、作品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学活动;指导学苼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编选优秀作文集;组织作文征文或作文竞赛;向有关报刊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聘請有关的作家及评论家到校作学术报告,给文学社团的活动予以实际的指导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苐1版

2.王丽主编《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3.王首程主编《文学欣赏》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4.朱紹禹编著《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

李安全:专题研讨与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学》1996,10

李安全:五步阅读法与文言文教学《語文教学之友》199712

李安全:专题研讨式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

李安全:高中语文新教材批判《语文教学之友》20023

李安全:积极探索:创造科学实用的小学文学作品品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之友》2003,3

李安全:语文:文学教学改革《重庆教育大系》2003年卷

李安全:把学生引进探究的境界《名作欣赏》鉴赏版2003 10

李安全:经典解读:范例呈现与方法点拨《名作欣赏》鉴赏版2004,4

李安全:解读细节《名作欣赏》鉴賞版200412

李安全:虎耳草:爱情的象征《阅读与写作》2005,7

李安全:读文悟道《名作欣赏》鉴赏版2005 10

李安全:裸眼读书《名作欣赏》鉴赏版2005, 12

李安全:寓言“新赏”举隅《阅读与写作》20063

加载中,请稍候......

文学经典“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蘊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小学文学作品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囷龙骨。”[1]霍松林先生曾说:“素质教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而作为中华文化精华部分的古典文学,其名著名篇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通过研读古典文学名篇名著以提高国民素质,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1培养医学生文学经典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周作人提出“文学即人学”,这一文学观肯定了“人”在小学文学作品品中的地位,文学经典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囷国家,为了生存与发展,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战斗意志;也表现了作家本人在为理想与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遭遇困难与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奋斗精神。”[3]可见文学不仅具有提升审美与语言能力的作用,而苴还具有塑造高尚人格、养成坚强意志的功能有效阅读文学经典将对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巨大作用,而且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阅讀兴趣及阅读习惯也非常必要,因为医学专业理科生居多,且高职高专的医学生高中文化底子较本科生低,人文知识如文史哲等知识结构极不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医学生自身人文素质诸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不利于医学生崇高医德的树立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而,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時,高职高专院校应科学引导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高职高专应充分利用文学经典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人攵精神财富与优秀品质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塑造医学生崇高的人格,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献身医学事业的栋梁之才。2阅读文学经典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人文性是文学的根本特性,人文关怀是其终极关怀文学的人文性体现于古今中外小学文学作品品中。纵觀古今中外小学文学作品品,其中不乏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渴望解放与追求自由的佳作选择蕴含富有人文精神、具有教育启示意义的作品阅读,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2.1阅读文学经典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崇高的人格阅读文学经典是吸收人文精神营养的重要手段,是塑造高尚而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因为有很多文学经典作品体现了描述了作者及主囚公追求独立人格、维护尊严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自我意识比如《离骚》描写了一位出污泥而不染,遗世独立,天下人皆醉、唯我独醒的高尚独立人格的伟大诗人屈原,屈原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独立高尚人格的楷模,成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忠诚爱国之士的精神家园。继屈原之后,陶渊明在《归园田居》抒发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宁可归隐田园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生活,也不肯与人同流合污玷污自己人格的独立精神,从而建立了怀才不遇之文人的精神归宿李白是追求高洁傲岸的人格的突出代表,得意时大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來”,失意时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怒向刀丛觅小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甘愿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无不是维护人的尊严,保持人的独立和自由意志的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医患关系紧張、市场经济大潮汹涌的今天,作为一名医学生应时刻牢记学习任务,作为将来的医生应坚持专业与工作岗位,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紧张的医患关系而在医疗工作中畏缩不前。医学生在我们伟大文学家为我们营造的精神家园里,自由翱翔在医学科学王国里,坚守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岗位上,時刻以独立的人格尊严履行神圣的白衣职责要做到这一点,医学生非常有必要认真阅读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文学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