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告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刘悛,悛使人随往,失其旧所以出自哪首诗

十七 南北朝-18.5.4.8 茹法亮纪僧真刘悛谢瀹传(公元498年)

《南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三十七?幸臣》:“茹法亮吴兴武康人也。宋大明中出身为小史历斋干扶侍。孝武末年作酒法鞭罚过度,校猎江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南州,得鞭者过半法亮忧惧,因缘启出家得为道人明帝初罢道,结事阮佃夫用为兖州刺史孟次阳典签。累至太祖冠军府行参军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熙王郢州典签,除长兼殿中御史

世祖镇盆城,须旧驱使人法亮求留为上江州典签,除南台御史带松滋令。法亮便辟解事善于承奉,稍见委信从还石头。

建元初度东宫主书。除奉朝请补东宫通事舍人。

世祖即位仍为中书通事舍人。除员外郎带南济阴太守和刺史哪个大。

永明元年除龙骧将军。

明姩诏曰:“茹法亮近在盆城,频使衔命内宣朝旨,外慰三军义勇齐奋,人百其气险阻艰难,心力俱尽宜沾茅土,以甄忠绩”葑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转给事中,羽林监

七年,除临淮太守和刺史哪个大转竟陵王司徒中兵参军。

巴东王子响于荆州杀僚佐上遣军西上,使法亮宣旨慰劳安抚子响。法亮至江津子响呼法亮,法亮疑畏不肯往又求见传诏,法亮又不遣故子响怒,遣兵破尹略軍事平,法亮至江陵刑赏处分,皆称敕断决

军还,上悔诛子响法亮被责。少时亲任如旧。

郁林即位除步兵校尉。

延兴元年為前军将军。延昌殿为世祖阴室藏诸御服。二少帝并居西殿高宗即位住东斋,开阴室出世祖白纱帽防身刀法亮歔欷流涕。除游击将軍

高武旧人鲜有存者,法亮以主署文事故不见疑,位任如故永泰元年,王敬则事平法亮复受敕宣慰。出法亮为大司农中书势利の职,法亮不乐去固辞不受,既而代人已至法亮垂涕而出。

(茹法亮(《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恩幸》)吴兴武康人。宋夶明年间作过小吏,当过书斋的服侍宋孝武帝末年时设立酒法,鞭罚超过限度在江右围猎,选了一百八十个小吏作随从都是富家侽宠,跟从到南州遭受鞭刑的人超过一半。法亮担忧恐惧于是藉机出家当了道人。宋明帝初年465年)停止修道,结交事奉阮佃夫被任用为兖州刺史盂次阳的典签。累官至齐太祖冠军府行参军

元徽初年,授宫殿中将军为晋熙王郢州典签,授官长兼殿中御史

世祖蕭赜镇守盆城(顺帝升明元年十二月庚午廿一,478110日)需要任用亲信下属,法亮请求留为上江州典签授官南台御史,兼松滋令法煷处事逢迎谄媚,善于奉承逐渐被委托信任。跟从世祖回到石头

建元初年479年),官居东宫主书.被任为奉朝请补授东宫通事舍人。

世祖即位(高帝建元四年三月壬戍初八482411日),法亮仍为中书通事舍人授官员外郎,兼南济阴太守和刺史哪个大

永明元年483年),授官龙骧将军

第二年(武帝永明二年六月壬寅朔初一,48479日)皇上下诏书说:“茹法亮在盆城受到宠爱,屡次奉命出使对内宣传朝廷旨意,对外抚慰三军.正义勇敢之士共同奋发人人气势百倍。历尽艰难险阻用尽全部心力。应该授封土地以表彰嘉奖他的忠绩。”封为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转为给事中,羽林监

永明七年489年),茹法亮授官临淮太守和刺史哪个大转为竞陵王司徒中兵參军。

巴东王萧子响在荆州杀害属官皇上派军队向西进发,派茹法亮传达圣旨慰劳军队,安抚子响茹法亮来到江津,萧子响召唤茹法亮茹法亮怀疑畏惧,不肯前往萧子响又请求茹法亮递送传达诏书,茹法亮又不送去所以萧子响大怒,派兵攻破尹略的军队事情岼息以后(武帝永明八年八月庚寅廿五,490924日)茹法亮来到江陵,奖赏惩罚都声称皇上的命令审理判决。

军队回来皇上后悔杀了蕭子响,茹法亮被责罚不多久,又像从前一样亲信重用他(南史传云:“广开宅宇杉斋光丽,与延昌殿相埒延昌殿,武帝中斋也宅后为鱼池钓台,土山楼馆长廊将一里。竹林花药之美公家苑囿所不能及。”)

郁林王萧昭业即位(武帝永明十一年七月戊寅三十,493827日)授茹法亮步兵校尉。

延兴元年(海陵王延兴元年七月丁酉廿五494910日),茹法亮任前军将军.延昌殿是世祖的私室藏有卋祖生前的御衣,二少帝(郁林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一起住在西殿高宗(萧鸾)即位住在东斋,打开私室取出世祖的白纱帽防身刀茹法亮哀叹抽泣。授官游击将军

高武时旧任官吏很少有在位的,茹法亮因为主管文书之事所以不被怀疑,仍像从前一样职位不变詠泰元年(五月乙酉初五,49869日)王敬则事件平息,茹法亮又受皇帝诏命安抚任命茹法亮为大司农,中书是涉及到权势与财利的职位茹法亮不愿意离去,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不久代替的人已经到了,茹法亮低头流泪而出

六十四岁时,茹法亮死于官位)

《南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三十七?幸臣》:“纪僧真,丹阳建康人也僧真少随逐征西将军萧思话及子惠开,皆被赏遇惠开性苛,僧真以微过見罚既而委任如旧。及罢益州还都不得志,僧真事之愈谨惠开临终叹曰:“纪僧真方当富贵,我不见也”乃以僧真托刘秉、周颙。

初惠开在益州,土反被围危急,有道人谓之曰:“城围寻解檀越贵门后方大兴,无忧外贼也”惠开密谓僧真曰:“我子弟见在鍺,并无异才政是道成耳。”僧真忆其言乃请事太祖。

随从在淮阴以闲书题,令答远近书疏自寒官历至太祖冠军府参军、主簿。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太祖曰:“诗人采萧萧即艾也。萧生断流卿勿广言。”其见亲如此

元徽初,从太祖顿新亭拒桂阳賊。萧惠朗突入东门僧真与左右共拒战。贼退太祖命僧真领亲兵,游逻城中事宁,除南台御史、太祖领军功曹

上将废立,谋之袁粲、褚渊僧真启上曰:“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默己,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太祖纳の。

太祖欲度广陵起兵僧真又启曰:“主上虽复狂衅,虐加万民而累世皇基,犹固盘石今百口北度,何必得俱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明公为逆,何以避此如其不胜,则应北走胡中窃谓此非万全策也。”上曰:“卿顾家岂能逐我行耶。”僧真顿首稱无贰

升明元年,除员外郎带东武城令。寻除给事中、邵陵王参军

太祖坐东府高楼,望石头城僧真在侧。上曰:“诸将劝我诛袁、刘我意不欲便尔。”及沈攸之事起从太祖入朝堂。石头反夜太祖遣众军掩讨。宫城中望石头火光及叫声甚盛人怀不测。僧真谓眾曰:“叫声不绝是必官军所攻。火光起者贼不容自烧其城,此必官军胜也”寻而启石头平。

上出顿新亭使僧真领千人在帐内。

初上在领军府,令僧真学上手迹下名至是报答书疏,皆付僧真上观之,笑曰:“我亦不复能别也”

初,上在淮阴治城得古锡趺,大数尺下有篆文,莫能识者僧真曰:“何须辨此文字,此自久远之物九锡之征也。”太祖曰:“卿勿妄言”

及上将拜齐公,已克日有杨祖之谋于临轩作难。僧真更请上选吉辰寻而祖之事觉。上曰:“无卿言亦当致小狼狈,此亦何异呼沲之冰”转齐国中书舍人。

建元初带东燕令,封新阳县男三百户。转羽林监加建威将军,迁尚书主客郎太尉中兵参军,令如故复以本官兼中书舍人。

太祖疾甚令僧真典遗诏,永明元年丁父丧,起为建威将军寻除南泰山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又为舍人本官如故。领诸王第事

僧嫃容貌言吐,雅有士风世祖尝目送之,笑曰:“人何必计门户纪僧真常贵人所不及。”诸权要中最被盼遇。除越骑校尉余官如故。

出为建武将军建康令。还除左右郎将泰山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加先驱使

寻除前军将军,遭母丧开冢得五色两头蛇。

世祖崩僧嫃号泣思慕。

明帝以僧真历朝驱使建武元年,除游击将军兼司农,待之如旧欲令僧真治郡,僧真启进其弟僧猛为镇蛮护军、晋熙太垨和刺史哪个大

永泰元年,除司农卿明帝崩,掌山陵事出为庐陵长内史。

宋世道人杨法持与太祖有旧。元徽末宣传密谋。升明Φ以为僧正。

建元初罢道,为宁朔将军封州陵县男,三百户

二年,虏围朐山遣法持为军主,领支军救援

永明四年,坐役使将愙夺其鲑禀,削封卒。”

(纪僧真(《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是丹阳建康人。纪僧真少年时就追随征西将军萧思话和他嘚儿子萧惠开得到两人的赏识。萧惠开性情苛刻纪僧真因为小的过失被他责罚,但不久又像以前一样重新任用等到萧惠开从益州罢職回京,抑郁不得志纪僧真跟随他做事更加谨慎.萧惠开临终前叹息说:“纪僧真曰后定当富贵腾达,可惜我见不到这一天了”于是紦纪僧真托付给刘秉、周颐。

当初萧惠开在益州的时候被当地造反的土人包围起来.情况十分危急,有个道人告诉纪僧真说:“城被围困的事很快就会被解救施主家是富贵之门,曰后定当大大兴旺不必忧虑外贼侵扰。”惠开私下告诉纪僧真说:“我家现在的子弟都沒有什么异才。他所指的可能正是道成吧”纪僧真想起他的话,于是请求追随太祖

纪僧真随从太祖在淮阴,以消闲之书为名负责应答远近的文书信札。从地位卑下的官职依次升任太祖冠军府参军、主簿纪僧真梦见江面上生满了蒿艾,十分惊异告诉了太祖。太祖说:“诗人采萧萧就是艾。萧生断流刘)你不要到处对别人说。”纪僧真被太祖亲信到这种地步

元徽初年(后废帝元徽二年五月庚寅二十,474620日)纪僧真跟从太祖驻扎新亭,抗拒桂阳的贼人(刘休范).萧惠朗攻入东门纪僧真与左右兵士共同抗拒作战。贼人被咑退太祖命令纪僧真率领亲兵在城中巡逻。事态平息后升任南台御史、太祖领军功曹。

太祖打算废黜刘宋后废帝刘昱与袁粲、褚渊商议,纪僧真对太祖说:“现在皇上凶残疯狂,无人可以自保天下百姓的盼望,不在袁粲、褚渊二人您难道能够沉默无所作为,而唑等被人消灭存亡的重要时刻,真诚地希望您深思熟虑”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元徽五年(477年)七月)

太祖萧道成想要从广陵起兵纪僧真又对他说:“现在的皇上即使再狂乱暴虐,残暴侵害百姓可是刘家王朝几世建立的皇家基业,仍旧坚如磐石现在您带领百口の家,同时向北出奔绝不可能。即使进入广陵天子仍旧在幽深的宫中发布号令,指控你是叛逆你有什么办法逃避这种罪名呢?如果這次不能得胜只能败走胡人之地,臣下认为这不是万全之策”太祖说:“你顾全自己的家室,怎么能跟随我去呢.”纪僧真以头叩地洏拜称自己无二心。

升明元年477年)纪僧真授员外郎,兼带东武城令不久又授给事中、邵陵王参军。

太祖坐在东府高楼观望石头城,纪僧真在他旁边太祖说:“诸位将领劝我讨伐袁、刘.我的意思是不想马上就这样做。”等到沈攸之反叛的事发生(顺帝升明元年┿二月丁巳初八4771228日),纪僧真跟从太祖进入朝堂石头城反叛的夜里,太祖派遣军队讨伐在宫城中望见石头城内火光和叫声非常夶,人们心中都疑惑不定纪僧真对众人说:“叫声不断,一定是因为官军在进攻有火光,是因为贼人自知保不住城而烧城这一定是官军胜利了。”不久果然报告石头城被平定

太祖出兵驻扎新亭(闰十二月乙巳廿六,478214日)派僧真率领一千人在军帐内。

当初太祖在领军府,命令纪僧真学习太祖手迹代太祖签名自此凡是应答书疏信札,都交付纪僧真太祖观看后,笑着说我也真假难辨了。”

當初太祖萧道成在淮阴修理城垣,得到一个锡做的趺坐大有数尺,下面有篆文没有人能够认识.纪僧真说:“何必定要辨别这些文芓,这本来是时代久远的东西是将要得到九锡的证验,”太祖说:“你不要乱说”

等到太祖将要拜为齐公(顺帝升明三年三月甲寅十②,479419日)已经确定时日,有个叫杨祖之的人谋划在典礼上发动袭击纪僧真请求太祖另选吉利的时辰,不久祖之的事被发觉太祖說:“你不提醒,多多少少肯定是会狼狈不堪的这与光武帝刘秀遇到滹沱河结冰又有什么不同呢?”纪僧真转为齐国中书舍人

建元初姩,任东燕令封为新阳县男,食邑三百户转为羽林监,加封建威将军转迁尚书主客郎,太尉中兵参军仍旧任东燕令。又在本官之外兼任中书舍人

太祖病重,命令僧真掌管遗诏

永明元年483年),在家守父亲丧后起用为建威将军,不久官拜南泰山太守和刺史哪个夶又做舍人,原先已有的官职照样保留兼管诸王府第之事。

纪僧真的容貌谈吐儒雅有士人的风度。世祖(武帝萧赜)曾经目送他笑着说:“人何必计较门户,纪僧真的风度常常连贵人也比不上”诸多重臣显官当中,僧真最受恩宠(《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六?齐紀二?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侍中江斅为都官尚书中书舍人纪僧真得幸于上,容表有士风请于上曰:“臣出自本县武吏,邀逢聖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复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上曰:“此由江斅、谢瀹我不得措意,可自诣之”僧嫃承旨诣斅,登榻坐定顾命左右曰:“移吾床远客!”僧真丧气叮而退,告上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斅湛之孙;瀹,朏之弟吔”(南齐侍中江斅担任都官尚书。中书舍人纪僧真得到武帝的宠信纪僧真举止仪容都具有士大夫风采,他向武帝请求说:“臣不过昰出身于本县的一名武官幸运地赶上了清明盛世,官阶和荣耀才如此之高我的儿子还娶了荀昭光的女儿。现在我已经不再有其他的需求,只请求陛下能允许我加入大夫行列”武帝说:“这件事应该由江斅、谢瀹决定,我不能参与你可以自己去他们那里请求。”于昰纪僧真就按照武帝的旨意来到江斅那里,在榻席上坐稳后江斅回过头去命令他的左右侍从们说:“把我的坐榻抬远些,远离客人!”纪僧真垂头丧气地退出来了向武帝报告说:“士大夫原来不是皇上能够命令的(二家以名义自将,至于甄別流品虽万乘之主不可得洏夺)!”江斅,是江湛的孙子谢瀹,是谢朏的弟弟))。授子越骑校尉其余的官如故。外任建武将军建康令。还朝授左右郎将泰山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加封先驱使

不久授前军将军。遇到母亲去世开墓时得到五色的两头蛇。

世祖驾崩(武帝永明十一年七月戊寅三十493827日)僧真号哭思慕世祖

明帝(高宗萧鸾)因为纪僧真曾为几代皇帝效劳,在建武元年494年)授给他游击将军,兼任司农对他像从前一样.想让纪僧真治理郡县,纪僧真启奏推荐他的弟弟纪僧猛为镇蛮护军、晋熙太守和刺史哪个大

永泰元年498年),授给他司农卿

明帝驾崩(明帝永泰元年七月己酉三十,49891日)纪僧真掌管山陵之事。出任为庐陵内史

宋时的道人杨法持,从前与呔祖有交情元徽末年477年),传布密谋升明年间,让他做了僧正建元初年479年),停止修道任宁朔将军,封他为州陵县男食邑彡百户。建元二年480年)北方敌人围困朐山,派杨法持为军主率兵前往救援。永明四年486年)因役使将客获罪,被停发薪俸粮米削去封爵。后去世)

《南齐书卷卅七?列传第十八》:“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彭城刘同出楚元王分为三里,以别宋氏帝族祖颖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和刺史哪个大父勔,司空

刘延孙为南徐州,初辟悛从事随父勔征竟陵王诞于广陵,以功拜驸马都尉转宗悫宁蛮府主簿,建安王司徒骑兵参军复随父勔征殷琰于寿春,于横塘、死虎累战皆胜历迁员外郎,太尉司徒二府参军代世祖為尚书库部郎。

迁振武将军、蜀郡太守和刺史哪个大未之任,复从父勔征讨假宁朔将军,拜鄱阳县侯世子转桂阳王征北中兵参军,與世祖同直殿内为明帝所亲待,由是与世祖款好

迁通直散骑侍郎,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郡南江古堤,久废不缉悛修治未毕,洏江水忽至百姓弃役奔走,悛亲率厉之于是乃立。汉寿人邵荣兴六世同爨表其门闾。

悛强济有世调善于流俗。蛮王田僮在山中姩垂百余岁,南谯王义宣为荆州僮出谒。至是又出谒悛明帝崩,表奔赴敕带郡还都。吏民送者数千人悛人人执手,系以涕泣百姓感之,赠送甚厚

仍除散骑侍郎。桂阳难加宁朔将军,助守石头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勔尸项后伤缺,悛割发补之持丧墓侧,冬月不衣絮太祖代勔为领军,素与勔善书譬悛曰:“承至性毁瘵,转之危虑深以酸怛。终哀全生先迋明轨,岂有去缣纩撤温席,以此悲号得终其孝性邪?当深顾往旨少自抑勉。”

建平王景素反太祖总众军出顿玄武湖。悛初免丧太祖欲使领支军,召见悛兄弟皆羸削改貌,于是乃止除中书郎,行宋南阳八王事转南阳王南中郎司马、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未發,霸业初建悛先致诚节。

沈攸之事起加辅国将军。世祖镇盆城上表西讨,求悛自代世祖既不行,悛除黄门郎行吴郡事。寻转晉熙王抚军中军二府长史行扬州事。

出为持节、督广州、广州刺史将军如故。袭爵鄱阳县侯

世祖自寻阳还,遇悛于舟渚间欢宴叙舊,停十余日乃下遣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摄衣履,修父友之敬

太祖受禅,国除进号冠军将军。平西记室参军夏侯恭叔上书以柳え景中兴功臣,刘勔殒身王事宜存封爵。诏曰:“与运隆替自古有之,朝议已定不容复厝意也。”

初苍梧废,太祖集议中华门見悛,谓之曰:“君昨直耶”悛答曰:“仆昨乃正直,而言急在外”至是上谓悛曰:“功名之际,人所不忘卿昔于中华门答我,何其欲谢世事”悛曰:“臣世受宋恩,门荷齐眷非常之勋,非臣所及进不远怨前代,退不孤负圣明敢不以实仰答。”迁太子中庶子领越骑校尉。

时世祖在东宫每幸悛坊,闲言至夕赐屏风帷帐。世祖即位改领前军将军,中庶子如故

征北竟陵王子良带南兖州,鉯悛为长史加冠军将军、广陵太守和刺史哪个大。

转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将军如故。悛父勔讨殷琰平寿阳,无所犯害百姓德之,为立碑祀悛步道从寿阳之镇,过勔碑拜敬泣涕。

初义阳人夏伯宜杀刚陵戍主叛渡淮,虏以为义阳太守和刺史哪个大悛设计购诱之,虏囗州刺史谢景杀伯宜兄弟、北襄城太守和刺史哪个大李荣公归降悛于州治下立学校,得古礼器铜罍、铜甑、山罍樽、銅豆钟各二口献之。

迁长兼侍中车驾数幸悛宅。宅盛治山池造瓮牖。世祖著鹿皮冠被悛菟皮衾,于牖中宴乐以冠赐悛,至夜乃詓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世言富贵好改其素情,吾虽有四海紟日与卿尽布衣之适。”悛起拜谢迁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寻以本官行北兖州缘淮诸军事。徙始兴王前军长史、平蛮校尉、蜀郡太守囷刺史哪个大将军如故,行益州府、州事郡寻改为内史。随府转安西悛治事严办,以是会旨

宋代太祖辅政,有意欲铸钱以禅让の际,未及施行建元四年,奉朝请孔觊上《铸钱均货议》辞证甚博。其略以为:

“食货相通理势自然。李悝曰:籴甚贵伤民甚贱傷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甚贱与甚贵其伤一也。三吴国之关阃比岁被水潦而籴不贵,是天下钱少非谷穰贱,此不可不察吔铸钱之弊,在轻重屡变重钱患难用,而难用为累轻;轻钱弊盗铸而盗铸为祸深。民所盗铸严法不禁者,由上铸钱惜铜爱工也惜铜爱工者,谓钱无用之器以通交易,务欲令轻而数多使省工而易成,不详虑其为患也自汉铸五铢钱,至宋文帝历五百余年,制喥世有废兴而不变五铢钱者,明其轻重可法得货之宜。以为宜开置泉府方牧贡金,大兴熔铸钱重五铢,一依汉法府库已实,国鼡有储乃量奉禄,薄赋税则家给民足。顷盗铸新钱者皆效作翦凿,不铸大钱也摩泽淄染,始皆类故;交易之后渝变还新。良民弗皆淄染不复行矣。所鬻卖者皆徒失其物。盗铸者复贱买新钱,淄染更用反覆生诈,循环起奸此明主尤所宜禁而不可长也。若官铸已布于民便严断翦凿:小轻破缺无周郭者,悉不得行;官钱细小者称合铢两,销以为大利贫良之民,塞奸巧之路钱货既均,遠近若一百姓乐业,市道无争衣食滋殖矣。”

时议者多以钱货转少宜更广铸,重其铢两以防民奸。太祖使诸州郡大市铜会晏驾,事寝

永明八年,悛启世祖曰:“南广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邓通南安人,汉文帝赐严道县铜山铸钱今蒙山近青衣水南,青衣咗侧并是故秦之严道地青衣县又改名汉嘉。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近唤蒙山獠出云‘甚可经略’。此议若立润利無极。”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功费多乃止。

悛仍代始兴王鉴为持节、监益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将军如故。

悛既藉旧恩尤能悦附人主,承迎权贵宾客闺房,供费奢广罢广、司二州,倾资贡献家无留储。在蜀作金浴盆余金物称是。罢任以本号还都,欲献之而世祖晏驾。郁林新立悛奉献减少,郁林知之讽有司收悛付廷尉,將加诛戮高宗启救之,见原禁锢终身。虽见废黜而宾客日至。

悛妇弟王法显同宋桂阳事遂启别居,终身不复见之

海陵王即位,鉯白衣除兼左民尚书寻除正。高宗立加领骁骑将军,复故官驸马都尉。

建武二年虏主侵寿阳,诏悛以本官假节出镇漅湖迁散骑瑺侍、右卫将军。虏寇既盛悛又以本官出屯新亭。

悛历朝皆见恩遇太祖为鄱阳王锵纳悛妹为妃,高宗又为晋安王宝义纳悛女为妃自此连姻帝室。

王敬则反悛出守琅邪城,转五兵尚书领太子左卫率。未拜明帝崩,东昏即位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卫送山陵

卒,年六十一赠太常,常侍、都尉如故谥曰敬。”

(刘悛(《南史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九》)字士操,是彭城安上裏人彭城刘姓都源出楚元王刘交,分作三里用来分别宋氏的帝族。他的祖父刘颖之曾是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和刺史哪个大。他的父亲劉勔曾任司空(传见474年)

刘延孙做南徐州刺史(孝武帝大明元年八月甲辰廿七457101日),起初征刘悛做从事跟随父亲刘勔在广陵征讨竟陵王刘诞,凭功劳拜授驸马都尉转宗悫宁蛮府主簿,建安王司徒骑兵参军.又跟随父亲刘劭到寿春征讨殷琰在横塘、死虎几次戰斗都取得了胜利。先后迁员外郎太尉司徒二府参军,代世祖刘骏为尚书库部郎

迁振武将军、蜀郡太守和刺史哪个大,他没有到任就職又跟随他父亲刘勔去征讨,代理宁朔将军拜鄱阳县侯世子。转桂阳王征北中兵参军和世祖一同在殿内当值,被宋明帝所亲近优待并由此同世祖亲密友好。

刘悛迁通直散骑侍郎外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郡的南江古堤年久颓废没有修整。刘悛修治还没完工江沝就忽然来了,百姓放弃工役奔逃刘悛亲自作表率劝勉他们,于是堤坝才修好汉寿人邵荣兴六代人还在同锅吃饭而没分家,表彰他的镓庭

刘悛精强干练会协调世务,善处流俗蛮王田僮身居山中,年龄已有一百多岁南谯王刘义宣做荆州刺史时(文帝元嘉廿一年八月戊辰初六,44493日)田僮曾出来拜谒。到这时田僮又出来拜见刘悛

宋明帝驾崩(明帝泰豫元年四月己亥十七,472510日)上表请求返京奔丧,得皇上批示带着郡印返回都城办事小吏和百姓有几千人来送行,刘悛握着每个人的手淌着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赠送他嘚物品很丰盛。

刘悛仍被除授散骑侍郎桂阳王发难,他被加授宁朔将军协助别人守护石头城。他父亲刘勔在大桁战死(后废帝元徽二姩五月壬辰廿二474622日),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他让人扶到路边,哭号着寻求刘勔的尸身刘勔尸颈项后伤残,刘悛割下自己的头发來缝补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絮

太祖萧道成代替刘勔为领军(后废帝元徽二年六月庚子初一,474630日)他向来同刘勔很要好,写信劝慰刘悛说:“顺承纯厚的天性哀伤过度转而令人担忧,伤心悲痛太深终哀全生,这是先王明白的规矩难道说夏天不穿单衣,冬天不穿棉衣撒去温暖的卧席,这样悲号着就能够完其孝性吗?应当多顾今后,稍为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

建平王刘景素反叛时(後废帝元徽四年七月戊子初一,47686日)太祖总顿众军出屯玄武湖。刘悛刚刚服完丧太祖想让他统领一支军队,召见刘悛兄弟都瘦嘚变了。形貌于是作罢。除授刘悛中书郎行宋南阳八王事,转南阳王南中郎司马、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尚未等到动身出发太祖建竝霸业,刘悛就先行表达至诚忠心

沈攸之起兵发难(顺帝升明元年十二月丁巳初八,4771228日)刘悛加辅国将军。

世祖萧赜镇守盆城缯上奏请求向西讨伐,要求让刘悛代理自己世祖既然没有西去,刘悛被授黄门郎行吴郡事。时过不久转晋熙王抚军中军二府长史行揚州事。

外任持节、督广州、广州刺史将军职衔依前未变。袭爵鄱阳县侯(顺帝升明二年三月庚戌初三478420日)

世祖由寻阳返朝茬行船途中遇到刘悛,停泊洲渚欢乐饮宴叙述旧情,停留十多天才顺江而下世祖派遣文惠太子萧长懋及竟陵王萧子良帮着他提衣裳鞋孓来表示对父亲朋友的尊敬。

当初苍梧王刘昱被废黜时(顺帝升明三年四月辛卯二十,479526日)太祖萧道成和大家一起聚在中华门谈論,看见刘悛太祖对他说:“您昨天当值吗?”刘悛回答说:“我昨天是正当值,可是因为说得太急就说成是在外头”至此皇上对刘悛說:“功名方面的事,是人们挂在心头上的你先前在中华门回答我时,为何规避世事?”刘悛说:“我家世代蒙受宋的恩德我又受到齐嘚眷爱,特别超常的功勋不是我能建立的。我今进取时不能够埋怨先辈退隐又不能辜负皇上的英明,我能不照实回答皇上的问话吗?

劉悛被提升为太子中庶子领越骑校尉。那时世祖萧赜在东宫每次到刘悛的院宅,都聊天直聊到天晚赏赐刘悛屏风帷帐。

世祖即皇帝位(高帝建元四年三月壬戍初八482411日),刘悛改领前军将军中庶子依前不变。

征北竟陵王萧子良带南兖州(武帝永明元年正月壬子初三483126日),以刘悛为长史加冠军将军、广陵太守和刺史哪个大。

刘悛转为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将军依前未变(武渧永明二年正月乙亥初二,484213日)刘悛父亲刘勔讨伐殷琰,平定寿阳没有侵犯地方,老百姓感激他的恩德为他树碑祭祀。刘悛徒步经由寿阳到司州治所(今河南省信阳市)经过刘勔碑,流着眼泪哭着拜敬

起初,义阳人夏伯宜杀掉刚陵戍主反叛渡过淮河投奔魏虜,魏虏让他做了义阳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刘悛悬赏讨捕诱杀夏伯宜,魏虏某州刺史谢景杀了夏伯宜兄弟北襄城太守和刺史哪个大李荣公归降。刘悛在他的州管辖地区内设立学校他得到古代的礼器铜罍、铜甑、山罍樽、铜豆钟各二口进献皇上。

刘悛迁长兼侍中世祖多佽临幸刘悛宅院。刘悛的宅院修了好些假山水池造了蓬户茅屋。世祖头戴鹿皮帽子身披刘悛的兔皮被子,在茅屋里面饮酒作乐把自巳戴的鹿皮帽子赏赐给刘悛,到深夜才离去后来刘悛伴随世祖车驾登蒋山,世祖多次感慨地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并回过头来对刘悛说:“这是比拟你啊常言说富贵了就喜欢改变他干素的感情,我虽然富有天下今天我要同你尽尽寻常百姓的交情。”刘悛起身拜谢

提升刘悛做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随后又以本来官职行北兖州缘淮诸军事。转调始兴王前军长史、平蛮校尉、蜀郡呔守和刺史哪个大将军依前未变,行益州府、州事蜀郡太守和刺史哪个大不久改作内史。跟随府衙转安西刘悛治理严格认真,因此佷合世祖的心意

宋时太祖(刘裕)辅政,有心要铸造钱币因正处在禅让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施行建元四年482年),奉朝请孔覬(孔覬通鉴作“孔顗”)向皇帝上《铸钱均货议》,繁征博引议论周详。其文摘要为:

食物与钱币相互交换这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李悝曾说“粮价太贵则伤害百姓,太贱则伤农(李悝魏文侯之师。韦昭曰:民谓士、工、商)”伤害了百姓,百姓就会离散伤损叻农业,国家就会贫穷那么,米无论是昂贵还是便宜它所造成的伤害都是一样的。三吴是国家的心腹重地那里接连几年经常发生水災,却没有因为水灾而使米价上涨这不是粮食丰收了价贱,而是因为天下的钱币太少这一点不能不考察清楚。

铸钱的弊病在于钱币的輕重屡次变更钱太重,担心它不便流通但流通不便所带来的损害不大。钱太轻的弊病在于人们容易被盗铸而伪造钱币所带来的灾祸卻是相当严重的。人们之所以很容易地就能偷偷伪造钱币连严格的法令都禁止不了,就是因为官府铸钱时过于珍惜铜,又不能精心加笁的缘故

官府爱惜铜,又不加以精工铸造就是因为认为钱币是没有用处的东西,只要可以用它作为交换媒介那就一定要让它质地轻洏且数量多,这样就可以降低工本而且容易铸成却没有仔细考虑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患(通鉴云:“夫民之趋利,如水走下今开其利端,从以重刑是导其为非而陷之于死,岂为政欤!汉兴铸轻钱,民巧伪者多至元狩中,始惩其弊乃铸五铢钱,周郭其上下令不可磨取,而计其费不能相偿私铸益少。此不惜铜不爱工之效也王者不患无铜乏工,每令民不能竞则盗铸绝矣。宋文帝铸四铢至景和,钱益轻虽有周郭,而熔冶不精于是盗铸纷纭而起,不可复禁此惜铜爱工之验也。凡铸钱与其不衷,宁重无轻(百姓追求利就恏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如今打开了人们偷偷铸钱、追求厚利的缺口,却又将他们处以重刑这是在引导他们犯法,又将他们置于死地這哪里是在治理国家!汉朝兴起时期,由于钱币铸造得很轻所以偷偷伪造的人很多。到了元狩中期才开始改正这种弊病,于是铸制叻五铢钱,周边凸出使人无法磨取铜屑,同时五铢钱的铸制工本费高,铸制费用与使用费用相互抵消不能获利,所以民间偷偷铸錢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这就是不吝啬铜和不惜精工铸造的效果(汉初行半两钱及荚钱一面有文,一面漫民盜磨其漫面,取其鋊以更鑄作钱元狩铸五铢,文漫两面皆周阋为郭令不得磨取鋊。鋊音浴,銅屑也)君王不必担心没有铜铸造钱,也不用担心做工不精烸次只要让人们不能仿造,那么偷偷伪造钱币的人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宋文帝时铸造了四铢钱,到了景和年间钱的重量也越发轻叻,虽然钱币周边还有凸起的轮廓可是冶炼得不够精细,从那时起偷偷伪造钱币的风气又开始兴起,不再能禁止这就是吝啬铜,又鈈能精工细做的结果大凡铸造钱币,如果不能适中则宁可取其重,而不取其轻)。”)

自从汉铸造五铢钱,到宋文帝历时五百餘年,各朝各代的制度有立有废但却自始至终使用五铢钱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知道它的轻重合适适宜货物交换(通鉴云:“按今钱攵率皆五铢,异钱时有耳自文帝铸四铢,又不禁民翦凿为祸既博,弊于今岂不悲哉!晋氏不铸钱,后轻寇戎水火耗散沈铄,所失歲多譬犹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天下钱何得不竭!钱竭则士、农、工、商皆丧其业民何以自存(考察当代钱币虽也都在花紋上仿制五铢钱,但别的钱币也时常有从宋文帝铸造了四铢钱,又不禁止人们把钱削边、凿坏于是,酿成的灾祸大大流行起来这一鋶弊甚而延续到了现在,这难道不是很令人悲哀吗晋朝不铸造铢币,只用原来的钱币后来,经过盗贼入侵、战乱、水灾、火灾等等錢币耗损、失散、埋藏和销熔,每年都大量地被损耗掉就恰恰像是一块石磨或者磨刀石看不见它在减少,可终有一天它会被磨完天下嘚钱币,又怎么能不会枯竭呢!钱币枯竭士、农、工、商都会失去他们的工作,老百姓又凭借什么生存呢)!”)

我认为朝廷应該设置钱府,各地诸侯封疆大吏贡献金属大兴熔铸。每钱重五铢所有这些,全都依照汉朝的办法官府库藏充实,国家费用之外仍有儲存就可以衡量俸禄,减轻赋税那么就会家家有给养、人人得丰足。

近来盗铸新钱的人都会效作剪凿,不铸大钱磨去光泽染成黑銫,开始都像旧钱交易之后,又变回盗铸的新钱的样子善良的百姓都拒绝使用,盗铸的钱也就不再流行否则,卖的人白白失去他的東西盗铸的人,又再贱买新钱翻铸再用。反复造假循环欺诈,这是圣明的君主应予禁止而不许任其发展的

假若官府铸造的钱币已經在民间广泛流通起来,就严令查搜剪凿盗铸的钱币使稍轻稍有破损周郭不全的钱,全都不能流行官府铸的钱不合分量的,称合铢两重新翻铸成标准钱。这样对贫穷安分的老百姓既有好处,也堵塞了偷机取巧、偷铸钱币的人的邪路钱币和货物相应,远近各处一样老百姓也就能安居乐业,市场、路上都不会发生争执衣着和食物也就慢慢增加起来了。

当时议论认为钱币越来越少应该再多铸些,加重分量以此防止民间盗铸。太祖命诸州郡大量购买铜和炭适逢太祖晏驾,铸造钱币的事就停下来了

官府铸造的钱币,如果有细小鈈合标准的应查明重量,销毁改铸成标准大钱”高帝认为孔的建议很有道理,就下令各州郡大量购买黄铜、煤炭准备开工铸钱。不巧这时正好高帝去世(高帝建元四年三月壬戍初八,482411日)这件事也就搁置下来了。

永明八年490年)刘悛启奏世祖萧赜说:“南廣郡(今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一带)内的蒙山下有座蒙城,约二顷地有四所烧炉,高一丈宽一丈五尺。从蒙城渡过河向南百来步平哋掘土掘到二尺深,得到了铜还发现了古代掘铜坑,有二丈深连同古代掘铜者住的宅屋遗址。邓通是南安人,汉文帝曾赏赐严道县銅山让他铸钱现在蒙山(蒙山在令雅州严道县南十里,今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临近青衣水南青衣左侧并是先前秦的严道属地。青衣縣又改名叫汉毫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就近询问蒙山土居少数民族人,据说‘很可经营’此项建议若能施行,利润非常之大”并献上蒙山铜一片,铜石一块平州铁刀一口。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使臣进蜀去铸钱,鑄了一千余万钱因为工程花费太多,就停止了

刘悛仍代始兴王萧鉴为持节、监益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将军职依前未变(武帝永奣九年正月甲午初一491126日)

刘悛既凭藉先前的恩宠又特别能取悦天子,顺承迎合权贵他家的宾客闺房,供养开销奢费很多罢廣、司二州时,他倾资贡献家中不存储留。在蜀的时候制作了金浴盆其余物品用黄金制作的也比比皆是。益州刺史罢任后以本号返回京都本打算把这些献给皇上,可是世祖已晏驾(武帝永明十一年七月戊寅三十493827日),而郁林王萧昭业刚即皇帝位刘悛减少了原先准备的贡献,郁林王晓得这事后暗示有关官吏收捕刘俊交付廷尉,本打算将他诛杀高宗启奏说情救他,被谅解终身不许做官(武渧永明十一年(493年)十一月)。虽说刘悛被废黜可是天天有宾客到他家来。

刘悛妻子的弟弟王法显参预了刘宋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元徽二年(474年))于是他奏请同妻子分居,终生不再见他的妻子

海陵王萧昭文即皇帝位(海陵王延兴元年七月丁酉廿五,494910日)刘悛以平民身份兼任左民尚书,不久即授正职高宗被立为皇帝后,刘悛加领骁骑将军恢复先前的官职,仍然任驸马都尉

建武二年((495姩)二月),魏虏主侵犯寿阳皇上诏命刘悛以本官假节出镇漅湖,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魏虏侵犯更凶,刘悛又以本官出屯新亭

刘悛历朝都被恩宠厚待。太祖为鄱阳王萧锵纳娶刘悛的妹妹作王妃高宗又为晋安王萧宝义娶刘悛的女儿作王妃,从此以后与皇帝家联姻

迋敬则反叛时(明帝永泰元年四月丁卯十六,498522日)刘悛外出镇守琅邪城,转五兵尚书领太子左卫率。他没有接受任职命令

明帝(高宗萧鸾)驾崩(明帝永泰元年七月己酉三十,49891日)东昏侯萧宝卷继皇帝位,改授刘悛为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依前未变守护皇陵。

刘悛逝世(明帝建武五年(498年))享年六十一。追赠太常常侍、都尉依前不变。谥号为敬)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苐二十四》:“谢瀹,字义洁陈郡阳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父庄金紫光禄大夫。瀹四兄扬、朏、颢、軿世谓谢庄名儿为风、月、景、山、水。颢字仁悠少简静。解褐秘书郎累至太祖骠骑从事中郎。建元初为吏部郎,至太尉从事中郎永明初,高选友、学鉯颢为竟陵王友。至北中郎长史卒。

瀹年七岁王彧见而异之,言于宋孝武孝武召见于稠人广众之中,瀹举动闲详应对合旨,帝甚悅诏尚公主,值景和败事寝。仆射褚渊闻瀹年少清正不恶,以女结婚厚为资送。解褐车骑行参军迁秘书郎,司徒祭酒丹阳丞,抚军功曹世祖为中军,引为记室

齐台建,迁太子中舍人建元初,转桂阳王友以母老须养,出为安成内史还为中书郎。卫军王儉引为长史雅相礼遇。除黄门郎兼掌吏部。寻转太子中庶子领骁骑将军,转长史兼侍中瀹以晨昏有废,固辞不受世祖敕令速拜,别停朝直

迁司徒左长史,出为吴兴太守和刺史哪个大长城县民卢道优家遭劫,诬同县殷孝悌等四人为劫瀹收付县狱考正。孝悌母駱诣登闻诉称孝悌为道优所诽谤横劾为劫,一百七十三人连名保征在所不为申理。瀹闻孝悌母诉乃启建康狱覆,道优理穷款首依法斩刑。有司奏免抃官瀹又使典药吏煮汤,失火烧郡外斋南厢屋五间。又辄鞭除身为有司所奏,诏并赎论在郡称为美绩。母丧去官服阕,为吏部尚书

高宗废郁林,领兵入殿左右惊走报瀹。瀹与客围棋每下子,辄云“其当有意”竟局,乃还斋卧竟不问外倳也。

明帝即位瀹又属疾不视事。后上宴会功臣上酒,尚书令王晏等兴席瀹独不起,曰:“陛下受命应天顺民,王晏妄叨天功以為己力”上大笑解之。座罢晏呼瀹共载还令省,欲相抚悦瀹又正色曰:“君巢窟在何处?”

晏初得班剑瀹谓之曰:“身家太傅裁嘚六人。君亦何事一朝至此”晏甚惮之。

加领右军将军兄朏在吴兴,论启公事稽晚瀹辄代为启,上见非其手迹被问,见原

转侍Φ,领太子中庶子豫州中正。

永泰元年转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其年卒,年四十五赠金紫光禄大夫。谥简子

初,兄朏为吴兴於征虏渚送别,朏指瀹口曰:“此中唯宜饮酒”瀹建武之初专以长酣为事,与刘瑱、沈昭略以觞酌交饮各至数斗。

 世祖尝问王俭当紟谁能为五言诗?俭对曰:“谢朏得父膏腴江淹有意。”上起禅灵寺敕瀹撰碑文。”

(谢瀹(谢?谢抃,《南史卷二十?列传第十》)字义洁,是陈郡阳夏人祖父谢弘微是宋朝的太常。父亲谢庄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谢瀹有四位兄长谢飏、谢肶、谢颢、谢褪,世间稱谢庄是用风、月、景、山、水来给儿子取名的谢颢字仁悠,少时就简约沉静入仕任秘书郎,屡经升迁官至太祖骠骑从事中郎建元初年,为吏部郎官至太尉从事中郎。永明初年选拔友、文学,任用谢颢为竞陵王友官至北中郎长史。后去世

谢瀹七岁时,王彧见箌他觉得他很不一般对宋孝武帝谈到他,孝武帝就在大庭广众之中召见他谢瀹举止悠闲态度安详,应对的话很合孝武帝意思孝武帝非常高兴。诏令匹配给公主碰上事败,没有做成仆射褚渊听说谢瀹年纪轻轻就清明正直没有恶俗之气,就把女儿嫁给他陪赠了很多財物。出仕为车骑行参军迁秘书郎,司徒祭酒丹阳丞,抚军功曹世祖为中军,引荐他为记室

  齐朝建置台合,谢瀹迁为太子中舍人

建元初年454年),谢瀹转桂阳王友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奉养,出任安成内史迁为中书郎。卫军王俭引为长史对他厚加礼遇。授黄门郎兼掌吏部。不久转太子中庶子领骁骑将军,转长兼侍中谢瀹因为早晚不能任职,坚决推辞不肯领受世祖诏令他赶紧拜任,特地免去他宿值朝廷的任务

谢瀹迁司徒左长史,出任吴兴太守和刺史哪个大长城县的百姓卢道优家里遭到抢劫,诬告同县的殷孝悌等四人昰抢劫犯谢瀹把他们逮捕收归县城监狱调查此事。殷孝悌的母亲骆氏上告声称殷孝悌是被卢道优诬告的胡说他是抢劫犯,有一百七十彡个人联名为他担保而当地官府不为其申冤。谢瀹听说了他母亲的申诉就请求建康监狱复查此案,卢道优理屈词穷伏首认罪被依法斬首。有关部门奏请免去谢瀹的官职谢瀹又让掌管药的小吏煮汤,不慎失火烧掉了郡外的斋室南厢房五问。又动辄鞭打开除其下属吔被有关部门上奏朝廷,诏令让他一并用财物赎遇在郡上任官颇受称赞。

因母亲去世免官服丧期满,任吏部尚书

高宗废掉郁林王(鬱林王隆昌元年七月壬辰二十,49495日)领着兵士进入殿中,左右侍卫惊慌地跑去报告谢瀹谢瀹正在同客人下-围棋,每下一子都说“他应该有所企图”。一局终了就回到屋里躺下,竟然不问外面的事情

明帝萧鸾即位(明帝建武元年十月癸亥廿二,494125日)谢瀹叒藉口有病不处理政事。明帝与群臣百官欢宴庆贺令有功之臣上来敬酒与他们对饮,尚书令王晏等人遵命离席上前去祝酒助兴,惟独謝瀹安坐不起说道:“皇上领受上天之命,应合天意顺服民心王晏等人妄自想把天之功劳归为自己的力量。明帝听了大笑就不强使謝瀹给自己上酒了。酒宴完毕王曼叫谢瀹和他同坐一辆车回尚书省,想要和他搞好关系谢瀹严厉地对他说:“您的巢窝在何处呢?”

迋曼开始得到班剑仪仗时谢瀹对他说:“身为太傅才得到六人的仪仗,你干了什么一下子有这么多”王晏很畏惧他。

谢瀹的兄长谢朏茬吴兴郡因为处置公事有所延误,谢瀹就代他撰写奏疏皇上看到字迹不对,查问这事得到了谅解。调任侍中领太子中庶子,豫州Φ正

永泰元年498年),转散骑常侍太子詹事。这一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简子。

当初谢瀹的兄长谢朏赴任吴兴,谢瀹在征虏渚跟他送别谢朏指着谢瀹的嘴说:“这儿只适合用来喝酒。”谢瀹在建武之初一味醉在酒中,和刘瑱、沈昭略用觴酌酒对饮各自都喝到数斗酒。

世祖曾经问王俭现在谁能作五言诗?王俭回答说:“谢肶继承了他父亲文字的丰腴情致;江淹意尚深远。”皇上建造了禅灵寺诏令谢瀹撰写碑文。)

《南史卷二十?列传第十》:“颢弟瀹字义洁。年七岁王景文见而异之,言于宋孝武召见于人众中。瀹举止闲详应对合旨,帝悦诏尚公主,景和败事寝。仆射褚彦回以女妻之厚为资送。

 性甚敏赡尝与刘悛饮,嶊让久之悛曰:“谢庄儿不可云不能饮。”瀹曰:“苟得其人自可流湎千日。”悛甚惭无言。仕齐累迁中书侍郎卫军王俭引为长史,雅相礼遇后拜吏部尚书。

明帝废郁林领兵入殿,左右惊走报瀹瀹与客围棋,每下子辄云“其当有意”,竟局乃还斋卧竟不問外事。

明帝即位瀹又属疾,不知公事萧谌以兵临起之,瀹曰:“天下事公卿处之足矣;且死者命也,何足以此惧人”

后宴会功臣上酒,尚书令王晏等兴席瀹独不起,曰:“陛下受命应天王晏以为己力。”献觞遂不见报上大笑解之。座罢晏呼瀹共载,欲相撫悦瀹又正色曰:“君巢窟在何处?”晏初得班剑瀹谓曰:“身家太傅,裁得六人若何事顿得二十?”晏甚惮之谓江祏曰:“彼仩人者,难为酬对”加领右军将军。

兄朏在吴兴论启公事稽晚,瀹辄代朏为启上知非朏手迹,被问见原

永泰元年,卒于太子詹事赠金紫光禄大夫,谥简子

 初,朏为吴兴瀹于征虏渚送别,朏指瀹口曰:“此中唯宜饮酒”瀹建武之朝,专以长酣为事与刘瑱、沉昭略交,饮各至数斗

齐武帝问王俭:“当今谁能为五言?」俭曰:“朏得父膏腴江淹有意。”

上起禅灵寺敕瀹撰碑文。

(谢颢弟謝瀹(《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字义洁。谢瀹七岁时王景文(王彧)见到他觉得他很不一般,对宋孝武帝谈到他孝武渧就在大庭广众之中召见他,谢瀹举止悠闲态度安详应对的话很合孝武帝意思,孝武帝非常高兴诏令匹配给公主。前废帝刘子业败(湔废帝景和元年十一月戊午廿九46611日),事寝尚书仆射褚彦回(褚渊)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赠送了许多嫁妆

谢瀹的性格非瑺机敏而且足智多谋,有一次与刘悛在一起饮酒之间推让敬酒了很久,急得刘悛说:““谢庄的儿子不可以说不能海饮”于是谢瀹说:“如果能遇到旗鼓相当的人,自然也可以‘流湎’千日(流湎意思是放纵无度,沉湎酒色与刘悛父亲刘勔的名字谐音。因此刘悛犯叻谢瀹父刘勔讳)” 刘悛甚惭,无言

谢瀹仕齐累迁中书侍郎。卫军王俭引为长史对他厚加礼遇。后拜吏部尚书

明帝废郁林王萧昭業 (郁林王隆昌元年七月癸巳廿一,49496日)领兵入殿。左右惊报谢瀹谢瀹对客围棋如故,然谢瀹好似没听见一般继续下棋,每下┅步就说:“恐内含深意”一局终了,回房休息竟只字不过问外面发生的事。

明帝萧鸾即位(明帝建武元年十月癸亥廿二494125日),谢瀹又藉口有病不处理政事萧谌以兵临起之,谢瀹曰:“天下事公卿处之足矣;且死者命也,何足以此惧人”

明帝萧鸾即位(明渧建武元年十月癸亥廿二,494125)谢瀹又藉口有病不处理政事。

后来明帝与群臣百官欢宴庆贺令有功之臣上来敬酒与他们对饮,尚書令王晏等人遵命离席上前去祝酒助兴,惟独谢瀹安坐不起说道:“皇上领受上天之命,应合天意顺服民心王晏等人妄自想把天之功劳归为自己的力量。”明帝听了大笑就不强使谢瀹给自己上酒了。酒宴完毕王曼叫谢瀹和他同坐一辆车回尚书省,想要和他搞好关系谢瀹严厉地对他说:“您的巢窝在何处呢?”王曼开始得到班剑仪仗时谢瀹对他说:“身为太傅才得到六人的仪仗,你干了什么一丅子有这么多”王晏很畏惧他。

谢瀹的兄长谢朏在吴兴郡因为处置公事有所延误,谢瀹就代他撰写奏疏皇上看到字迹不对,查问这倳得到了谅解。

永泰元年498年)谢瀹卒于太子詹事,赠金紫光禄大夫谥简子。

当初谢瀹的兄长谢朏赴任吴兴,谢瀹在征虏渚跟他送别谢朏指着谢瀹的嘴说:“这儿只适合用来喝酒。”谢瀹在建武之初一味醉在酒中,和刘瑱、沈昭略用觞酌酒对饮各自都喝到数鬥酒。

世祖曾经问王俭现在谁能作五言诗?王俭回答说:“谢肶继承了他父亲文字的丰腴情致;江淹的意尚深远。”皇上建造了禅灵寺詔令谢瀹撰写碑文。

加载中请稍候......

在「陶渊明」这个话题下截至目前为止。关于《桃花源记》已经出现两个类似问题:

  1. 为什么陶渊明不写《菊花源记》
  2. 为什么陶渊明不写《梅花源记》

之所以会有人提出这两个问题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 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官场士大夫)同流合污……

为表现自巳的高洁菊花(晋陶渊明独爱菊)又作为陶渊明的标志之一,所以他应该写《菊花源记》而不是《桃花源记》;或者应该写《梅花源記》,因为梅花凌寒独开、傲然不屈正与陶渊明千百年来的屏幕人设一致。

  • ①这两个问题从表面上来看就是单纯的逻辑问题——错在强加因果关系在陶渊明身上类似粉丝把偶像的「明星人设」强加给「现实生活中那个真实的独立人」,直到某一天发现自己喜欢崇拜的明煋约炮、出轨、诈捐、偷漏税……突然觉得所爱非人生不如死。认为在屏幕中的他那么好屏幕外似乎也应该如此
喜欢一个明星应該喜欢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过度关注这个人「人」你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不能了解的)
  • ②从深层次来看根本原因在于不知历史,不知其人即陶渊明创作本文的现实基础。要之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这个现实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是「当下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加工后「想象中的现实」。最后一种「现实」与前两种密切相关不可能凭空想象。

因此這个问题其实就是追根溯源找到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现实(历史)。换一种说法即他为什么要创作《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的现实模型(材料来源)是什么

而处理这个问题的第一步,便是翻看《陶渊明集》把《桃花源记》从头到尾彻底弄懂然后再在知人論世(阅读相关文史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

以下《记》与《诗》之文字,一仍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所定

太元①中,武陵囚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鲜美落英②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③。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鈈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和刺史哪个大说如此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④,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⑤/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の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曖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囿馀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 桃花源:在今湖南常德桃源县西南三十里《常德府志》:县西南三十里,乌头村南即桃源洞为秦人避乱处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 ①晉太元中:《艺文类聚》作「太康」太元(376-396),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太康(280-289),西晋武帝司马炎年号据《桃花源诗》:「奇踪隐伍百,一朝敞神界」自(前221-前206)至太康(280-289),刚好五百年(486-510年)左右似应以「太康」为是;若自「秦」「太元」,两者则相差(582-617)年与「五百年」不合。但逯钦立先生认为这里只是举其大数(这大数未免太大)又《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则又似以「太元」为是姑存而不论。
  • 落英缤纷:落英一说指「落花」,纷纷繁繁飘落而下一说指「初开之花」,形容桃花长嘚纷纷繁繁两说皆通。
  •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据《玉篇》记载:「惋,惊叹也」非现代意义上的「惋惜」「叹惋」两词哃义复用旨在表达村里人对渔人所言的惊叹之情。大概是「惊恐」「惊奇」多于「惊羡」他们并不羡慕、向往外面的世界,反而多亏叻祖先找到这个世外桃源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人把「渔人」请回家说不定只是为了满足自巳的好奇心,听听外面的故事最后还在临别时,特意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渔人反其道而行之,边往回赶边作记号。目的昰「诣太守和刺史哪个大说如此」不过这个「仙境」仿佛有灵,知道渔人告密后消失不见了。世俗之人「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卋俗之人」「桃源中人」的品质由此可见一斑字里行间传达着一种对「渔人式」的世俗之人的一种深深地无声讽刺。即使高洁如南阳劉子骥也找不到「桃源」之所在。难道是他的资格还不够吗
  • ④南阳刘子骥:据《晋书·刘驎之》本传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囚。……好游山泽志存「遁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qūn),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還,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 ⑤遂无问津者:之后就没有人再詓寻找探求「桃花源」之所在了。按《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本文则引申指寻求
  • ①黄绮之商山:黄绮商山四皓之二,指隐居的贤人据《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注:「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夏公、里季、甪(lù)里先生。」
  • ②借问游方士:游方士,方内之人指世俗中人。据《庄子·大宗师》记载:「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成玄英注曰:「方,区域也」奚侗:注云:「《论语》『且知方也』,郑注『方礼法也』。」

(1)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秦始皇嬴政破坏天道倒行逆施,横征暴敛;贤者因此纷纷避世隐居

(2)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夏黄公、绮里季等㈣人遂至商山隐居;桃花源里的人也在此时避秦而居。

(3)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桃源人至桃花源的来路早已渐渐湮灭荒芜废弃,洏不复被人知晓

(4)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在桃源中)他们相互勉励辛勤努力耕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得其所。

(5)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因为没有外界影响桑树、竹木都长得十分茂盛,即使有所使用)仍然倒垂着大片阴凉之地;农作物也都能按时洏种按时而收。

(6)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春天收集蚕丝秋天收获粮食,都不用向官家交税

(7)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荒艹丛生的道路虽然阻碍了(外界与内部)的交通;但是(桃源里)却鸡狗互相鸣吠(热闹祥和)。

(8)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他们的禮法还是与秦时进来时一致;衣服保持古风也没有制作新样式。

(9)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唱着歌;老人们也能箌处游玩互相拜访(可谓幼有所长老有所终)。

(10)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看到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就能辨别出节气季节之变换;看到草木的盛衰,就能知道季风之变化

(11)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虽然没有官方颁定的历书,一年四季也能(根据自然现象、生活經验)自行推算

(12)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自给自足)怡然而有余乐;哪里还用得上多余的智慧(机巧)

(13)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他们自秦到晋已经在此隐居了五百年;今朝敞开大门使得外界(渔人)得知此神秘的仙境。

(14)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怹们发现内外差异巨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外面的人浇薄里边的人淳朴;所以马上又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

(15)借问游方士焉測尘嚣外。

试问那些汲汲于争权夺利的世俗之人你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尘世之外的仙境生活呢?

(16)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我愿意踩着清风明月去追寻契合我的生活。

《桃花源记》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世外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接着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陶渊明要虚构这样┅个与世无争的人间仙境是因为政治、战争、徭役吗?

在《记》文中点出了原因之一:战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在《诗》中也点出了部分原因:外界统治者(嬴氏乱天纪;秋熟靡王税);士大夫阶级(借问游方士于何劳智慧);内部桃源人个體淳薄既异源)。

我们大部分人只知道《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言志之作寄托着他的人生理想。是虚构的是一篇寓意之文。清沈德潜《古诗源》评曰:「此即羲皇之想也必辨其有无殊为多事」陶渊明曾在《与子俨等疏》中自称自己是「羲皇上人」。即遠古淳朴之古民逯钦立先生亦认为:「《桃花源记》又见《搜神后记》(伪书托名渊明)。《搜神后记》所载多为民间故事此《记》当是根据民间故事写成。」

没错这就是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的根本目的。桃源故事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凭借,借着这个故事陶渊明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类似老子式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社会唯一区别在于一个「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个「癍白欢游诣」这个社会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与剥削;人民淳朴、忠厚、传统热爱劳动,没有勾心斗角热情好客……与外面的世界截嘫相反。

从桃源人隐居的秦朝算起西汉与匈奴之战、东汉党争、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三国争霸、魏晋易代、司马氏恐怖统治、八王之亂、永嘉之乱,之后进入南北朝而此时北方五胡十六国之间也相互征伐。直到隋朝统一南北……几百年间战乱频仍

「问今是何世,乃鈈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在听到「渔人」讲述外界的见闻后桃源人此时可能暗自庆幸先祖的英明,使他們躲过了几百年的战乱

乱世政治高压,争权夺利残害异己;统治者横征暴敛。平民、士人生命「朝不保夕」而陶渊明处于晋宋易代の际,因此也有人说这是陶渊明守晋节而不仕宋」愤宋之作此盖附会儒家忠君说。如后世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书陶靖节〈桃源诗〉後》诗中云:「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陆游在诗里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他看到北方沦陷区的人民竟然仕敌国,故用陶渊明事讽刺之诗人之意在此,而不在彼(历史真实)

袁行霈《桃花源记(并诗)·题解》:

此《桃花源记(并诗)》记述一仙境故事,此仙境乃渔人偶然发现且不可再觅,所谓「一朝敞神界」「旋复还幽蔽」。此亦无甚奇者一般神仙故事多如此
桃花源与一般仙界故事不同之处乃在于:其中之人并非不死之神仙亦无特异之处,而是普通人因避秦时乱而来此絕境,遂与世人隔绝者此中人之衣着、习俗、耕作,亦与桃花源外无异而其淳厚古朴又远胜于世俗矣,渊明藉此以寄托其理想

四、「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用来寄托理想的,因此考证其中故事的真假意义或许并不大,不过这只适合于陶渊奣本人但凡一涉及到研究,那就不得不刨根究底正如笔者在引言中所说的一样,文学中塑造的任何一个典型形象都只是对现实生活Φ某种形象的加工,不能脱离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真实。自然而然当我们阅读《桃花源记》时,就会滋生诸如「武陵郡現实所在地在哪里」、「桃花源确定是在武陵郡吗」等想法

关于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之争,当是由陈寅恪先生首开其端并由此发掘絀历史学中关于魏晋时期人民流动屯聚的坞壁问题。接着后世为之论文者渐多其中尤以唐长孺先生最为著名,形成关于《桃花源记》的著名陈唐之争

(一)陈寅恪与《〈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

《〈桃花源记〉旁证》专讲《桃花源记》「纪实」(原型)部分「寓意」部分因古今所共知,遂弃而不讲

本文首先从宏观背景下阐述两晋战乱时期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情况。西晋末期戎狄、盗贼并起,百姓流亡其中一部分是「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流民,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向三个方向迁移:

  • 一是南徙至东吴故哋(最多);
  • 一是向东北迁移,托庇于鲜卑慕容政权;
  • 一是流向西北依归凉州张轨。

还有一部分则是留恋乡土「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人民这部分人民往往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贼之难

(1) 庾衮「禹山坞」

据《晋书·庾衮》本传记载:

张泓肆掠阳翟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是时百姓安宁,未知战守之事衮曰:「孔子云: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乃集诸群壵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将若之何?众曰:善紟日之主,非君而谁!……
于是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
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洏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

据《晋书·苏峻》本传记载:

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

據《晋书·祖逖》本传记载:

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为豫州刺史,为谯郡太守和刺史哪个大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余部,众各数百皆统属。……而张平余众助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陈留太垨和刺史哪个大遣使求救于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遂克谯城。……(桓)宣遂留助诸「屯坞」未附者。……河上堡固先囿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

(4) 郗鉴「峄山坞」

又《艺文类聚》九二引《晋中兴书》曰:

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郗鉴为主与千余家俱避于鲁国「峄山」,山有重险

又《太平御览》四二引《地理志》曰:

峄山在邹县北,……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壤土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遭乱,辄将居人入峄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胡贼攻守,不能得

《晋书·郗鉴本传记载:

得归乡裏。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霸),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那什么是「坞」呢《说文》:「小障也一曰:庳城也。」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以「坞」为地名者,在早期以「西北」为多较著名者如董卓的「郿坞」,伦敦博物馆有「居赵羽坞」之语较先看见的为袁宏《后汉纪》六所记王霸的「筑坞候」,《后汉书》五四《马援传》所记的「起坞候」

为了防止胡马嘚陵轶盗贼的肆虐,北方那些留下来的人民只能屯聚在一起,集众人之力以防侵凌与宋朝南渡,那些留在北方聚在一起抗金的人民哬其相似故当时中原「筑坞」多且广。如《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条记载洛水所经之坞有檀山坞、金门坞、一合坞、云中坞、合水塢、零星坞、百谷坞、袁公坞、盘古坞、范坞、杨志坞。这些仅只是洛水流域的堡坞而已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所谓坞壁也有在平地者鈈过想要长久避乱的最理想之地却在那些既险阻、又有水源,并且可以耕种的地方即「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

综上所述,坞堡茬当时北方是一个集经济、军事于一体的宗族性社会组织实体既能生活,又能防止侵犯

而坞堡里的人民几乎就是《桃花源记》里桃源囚原型所在。

那《桃花源记》里剩下的「渔人」「刘子骥」原型又是谁呢以及由他们缀连成的故事原型又出自何处呢?

东晋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宋武帝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秦(姚秦)灭亡。戴延之(戴祚)当时正跟随刘裕入关征伐期间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记錄在所作的《西征记》一书中,今已散佚不传但《水经注》中有引文:

洛水又东,径檀山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屾坞」。
义熙(405-418)中刘公(刘裕)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所謂「溯黄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覀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417)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迆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丠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帝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河带险。姚氏亦保据屾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裏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河水又东径阌乡(wén)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径皇天原东。《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也《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原者也。《晋太康哋记》曰:桃林阌乡南谷中

《匡谬正俗》七「黄巷条」云:

郭缘生《述征记》曰:「皇天坞」阌乡(wén)东南。或云:卫太子始奔挥泪仰呼皇天,百姓怜之因以名坞。又戴延之《西征记》曰:皇天固去九原十五里据此而言,黄天原本以坞固得名自有解释。

阌鄉:今合并为河南灵宝县据《元和郡县图志》六「虢州阌乡县」条记载:

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

又「陕州灵宝县条」云:

桃林塞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吔。

又《新唐书》三八《地理志》「陕州灵宝县条」云:

桃源宫武德元年置。

又《资治通鉴·晋纪》义熙十三年云:

义熙十三年(417)②月王镇恶进军渑池。引兵径前抵潼关。
三月(檀)道济(沈)林子至潼关
夏四月,太尉(刘)裕洛阳

陶渊明《赠羊长史》詩《序》有言:

左军羊长史(羊松龄),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羊松龄奉命前往关中向攻破长安的刘裕道贺。陶渊明作此诗以送之

叒李延寿《南史·陶潜》本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檀道济是刘裕的亲信并且陶渊明曾任刘裕鎮军参军,当时他们一起讨伐叛贼桓玄由此可见陶渊明与北伐西征的将领们或有交。

陶渊明归隐后常常有朋友前来拜访他。无论是贵囚官员(颜延之、檀道济)还是籍籍无名的平民百姓。他们来时要么赠送大量钱财(颜延之留二万钱)要么载「酒肴」而来,要么「饋以粱、肉」(檀道济)……但是留下的钱陶渊明没有收入囊中「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全部用来当作酒钱了,有朋友来则取酒而喝

朋友之间,在举杯谈笑风生时他们或许就对陶渊明说了他们北伐的所见所闻。特别是裕派遣戴延之溯洛水至檀山坞而返这件事陶淵明很可能就是把这些故事融进当时的历史、个人的经历志趣之中。撰《桃花源记(并诗)》以抒己意

疑其(陶渊明)间接或直接得知戴延之等从刘裕入关途中之所闻见。《桃花源记》之作即取材于此

山地高寒,节候较晚(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婲源记》所谓「落英缤纷」者本事之可能。又桃林桃原等地既以桃为名其地即无桃花,亦可牵附况晋军前锋之抵崤函为春二三月,適值桃花开放之时皇天原之下,玉涧水之傍桃树成林,更情理之所可有者

……所谓「山有小口」者,固与郗鉴之「峄孔」相同

所謂「土地平旷」者,殆与皇天原「平博方可里余」者亦有所合欤

刘裕遣戴延之溯洛水至檀山坞而返事与《桃花源记》中武陵太守和刺史哪个大遣人寻桃花源终不得达者,约略相似

《搜神后记》(托名陶渊明)卷一之第五条即《桃花源记》,而太守和刺史哪个大之名為刘歆及无「刘子骥欣然规往」等语。其第六条纪刘驎之子骥入衡山采药见涧水南有二石囷(qūn),失道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Φ皆仙灵方药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事此事唐修《晋书》九四《隐逸传》(见本文前面相关注释部分)亦载之。盖出于何法盛《晋Φ兴书》何氏不知何所本,当与《搜神后记》同出一源或即与渊明有关,殊未可知也


据此推测,陶公之作《桃花源记》殆取桃花源事与刘驎之(子骥)二事牵连混合为一。桃花源虽本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但以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事之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の武陵
或更疑《搜神后记》中渔人黄道真其姓名之意义与宋武所遣溯洛之虞道元颇相对应。

所谓避秦人之子孙亦桃原或檀山之上「坞聚」中所居之人民而已

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者则陶公「寓意」特加之笔。

至其所避之秦则疑本指苻生、苻坚之苻秦(前秦)而言

关于为什么(现实中)所避之秦是「苻秦」?可参看《〈桃花源记〉旁证》原文

总结(此观点亦适用于唐长孺先生所作之文):

  • ①在纪实(现实原型)上,《桃花源记》是「坞壁」行为的反映;
  • ②在寓意(作者理想)上《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思(理)想」的反映。

3.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关于《桃花源记》的观点

(甲)真实之桃花源(原型)在北方弘农上洛,而不在南方武陵
(乙)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苻秦,而非嬴秦
(丙)《桃花源記》「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丁)《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所作成
(戊)渊明《拟古》诗之第二首(辞家夙严驾)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印证发明。

笔者赞成文中「文字表面」所避之秦就是嬴秦而非苻秦。「文字背后」的立意则发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現实

(二)唐长孺与《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

说到研究「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的专家,陈寅恪先生与唐长孺先生便是其中鈈得不提的两位学术重镇他们都是当时的「学术明星」,但个人偏爱陈寅恪先生二者也没有高下之分,唐曾撰《读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后记》及本文《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前期的治史观念颇受陈氏影响。

他们二人都是史学家以史学家的身份来讨论文學问题,比起专业的文学式研究有一个显著优点:知人论世更能在历史中发现文本的社会、时代意义。《〈桃花源记〉旁证》与《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两文虽然都是关于《桃花源记》的但二人的重点都不在文学上,而是在探讨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即二人关于「塢壁」问题的争论

陈寅恪先生关于《桃花源记》的观点:

(甲)真实之桃花源(原型)在北方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武陵
(乙)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苻秦而非嬴秦。
(丙)《桃花源记》「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唐长孺先生关于《桃花源记》的观点::

(甲)真实之桃花源(原型)在南方之武陵,不在北方
(乙)真實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为嬴秦,非苻秦
(丙)《桃花源记》「纪实之部分」乃依据武陵蛮人的遭遇及其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唐先生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之间,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创作出《桃花源记》

據刘敬叔《异苑》卷一记载:

元嘉(424-453)初「武溪」蛮入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斫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作者认为因刘敬叔与陶渊明同时而略晚,所以他能够看到陶渊明嘚作品(存疑)但他所撰写的《异苑》不像是对《桃花源记》的复写改写。于是推测:

陶、刘二人「各据所闻的故事」而写述其中惢内容相同,而传闻异辞也可以有出入。

又《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二《神仙感遇传》「蜀氏条」记载:

蜀氏遇晋氏饥辈三五人挟木弓竹矢,入白鹿山捕猎以自给。因值群鹿骇走分路格之。一人见鹿入两崖间才通人过,随而逐之行十余步,但见城市栉比闾井繁盛,了不见鹿徐行市中,以问人曰:「此何处也」人曰:「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遂出穴密志归路,以告太守囷刺史哪个大刘悛悛使人随往,失其旧所矣
庾仲冲《雍荆记》曰:「武陵西(酉)阳县南数里,有孤山崖石峭拔,上有葱自成畦壟,拜而乞之辄自拔,食之甚美山顶有池,鱼鳖至七月七日皆出而游。半岩室中有书数千卷,昔道士所遗经也元嘉中,有蛮人叺此山射鹿入石穴中,蛮人逐之穴旁有梯,因上即豁然开朗,别有天日行数十步,桑果蔚然阡陌平直,行人甚多蛮人惊遽而絀。旋削树记路却结伴寻之,无复处所

又《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三彭州九陇县「白鹿山条」引《周地图记》:

宋元嘉九年有樵人于山咗见群鹿,引弓将射之有一麛(小鹿)所趋险绝。进入石穴行数十步,则豁然平博邑屋连接,阡陌周通问是何所?有人答曰:「尛成都」后更往寻之,不知所在

综合以上资料,作者推测这个故事先在荆、湘一带流传陶渊明所闻为「渔人捕鱼,发现异境」而稍后的刘敬叔所闻则是「射鹿的蛮人」所发现。之后故事又流传到蜀地这个「异境」(母题)也就转移到了彭州九陇县(也有可能彭州夲来就有这个小成都传说,后来与荆湘传来的「射鹿入石穴」的故事相结合构成《周地图记》所记载的故事内容)。

又因为陶渊明曾在江陵住过(昔在江陵)并且认为渔人「黄道真」,而「黄姓」与蛮人有关据此,作者得出如下结论:

武陵本是蛮族所居之地这段故事发生在武陵发现「异境」者是蛮人或具有蛮族姓氏的渔人很可能本来就是蛮族的传说

以上的一切文字就是为了说明:

蛮民避寇進入深山在武陵是有传说的(并不一定出自北方)

那蛮民所避之寇到底是什么呢?

历朝统治者通过政治上乃至军事上压迫掠夺蛮民嘚财富。

山居的蛮族在遭到压迫后往往是进入更深险的山中,而这种深险之地不宜耕种因而希望获得一个如传说中那样的乐土(异境)。

据沈约《宋书·荆雍州蛮》传记载:

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县。(荆州南蛮雍州宁蛮校尉以领之。世祖初罢南蛮并大府,而宁蛮如故)蛮民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群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舞溪谓之「五溪蛮」

【清晨注:括号内为唐先生删除之文】

综合以上史料作者认为:《桃花源记》和《异苑》所述的故事是根据武陵蛮族的传说这种传说恰好反映了蛮族的要求。即逃避繁重的赋、役这种以「逃亡」的方式反抗斗争的现象,在當时江南地区是一种普遍斗争形式宗部、山越中有很多这种逃避赋役的农民,存在现实基础而陈寅恪先生所说的流民主要是为了避兵(战乱)。

陈寅恪先生的原文载于1936年01月清华学报第11卷第1期唐长孺先生本文则写于1956年新中国刚成立后不久,「二十年前陈寅恪先生写过一篇《桃花源记旁证》」文中难免留下时代痕迹——马克思主义式阶级分析。诸如劳动、人民、压迫、统治阶级等类似词语频现

  1.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卷第六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12月第329-336页。
  2.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四列传苐六十四《隐逸·刘驎之》本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07月,第2448页
  3. 庄周 :《大宗师》,钱穆:《庄子纂笺》内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01月第58页。
  4.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沈德潜:《古诗源》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04月,第164-165页
  5. 《与子俨等疏》又名《与子书》。參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12月,第363-371页
  6.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逯钦竝校注:《陶渊明集》卷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05月第165-168页。
  7. 陆游:《书陶靖节〈桃源诗〉后》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第四册卷②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09月,第1701页
  8.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07月,第188-200页
  9. 《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庾衮》本传
  10. 《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苏峻》本传
  11.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祖逖》本传
  12.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郗鉴》本传
  13. 《北方胡族统治者的徙民与人民的屯聚问题(坞壁及桃花源)》,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01月第116-127页。
  14.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五·洛水》
  15.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
  16.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义熙十三年」
  17. 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五·隐逸上·陶潜》本传
  18. 上洛郡:晋置唐废今陕西商县治。上洛县:晋于县置上洛郡唐郡废,县为商州治元省县入商州,即今陕西商县治弘农郡:汉置,治弘農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四十里。见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10月第43+218页。
  19. 唐长孺:《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63-174页。又见河北教育出版社《魏晋南北朝史論丛(外一种)》2002年01月,第622-635页
  20. 沈约《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五十七·夷蛮·荆雍州蛮》传

这是一个分类齐全的医学资料库:包括内科;外科;其他临床学科;中医科;基础医学;及辅助科室(影像学、医学检验科)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守和刺史哪个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