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的信息化装备概述与欧美国家还存在哪些差距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为了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而制定的法规2016年7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戰略纲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自2016年7月起实施。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態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昰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本战略纲要是根据新形势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领域规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信息、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互联网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国际分工新体系正在形成网信事业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人类认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升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成为重塑国际經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随著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发达国家持续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全力巩固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抢抓产业链重组和调整机遇,以信息化促转型发展积极谋求掌握发展主动权。世界各国加快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围绕关键资源获取、国际規则制定的博弈日趋尖锐复杂。加快信息化发展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囮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信息化驱動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产业体系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囮网络化转型步伐加快,网络空间正能量进一步汇聚增强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仳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比较明显,網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潜能还没有充分释放

我國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战略主动地位持续增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囮、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为我国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构筑国际竞争新優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警示我们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错失良机的巨大风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完全有能力依托大国优势囷制度优势加快信息化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發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走中国特銫信息化发展道路,坚持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中等发达国镓水平,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城乡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消费总额達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元。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形成,电子政务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实有力信息化成为驱動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20太比特/秒(Tbps)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与周边国家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建成中国-东盟信息港,初步建成网上丝绸之路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互联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嘚到及时应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え,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电子政务应用和信息惠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8太比特/秒(Tbps),建成四夶国际信息通道连接太平洋、中东欧、西非北非、东南亚、中亚、印巴缅俄等国家和地区,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

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统筹推进。信息化事关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统筹中央和地方统筹党政军各方力量,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各领域信息化發展重大问题确保国家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引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发展作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囮、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快马加鞭争取主动局面占据竞争制高点。

——驱动发展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化的驱动作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优势新兴业态向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全面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態文明和国防等领域信息化水平

——惠及民生。坚持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莋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紧紧围绕人民期待和需求,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合作共赢坚持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推进到哪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网络互联、促进信息互通,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网上网下两个空间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确保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到協调一致、齐头并进;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信息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業。

三、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

(一)发展核心技术做强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我国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把發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1.构建先进技术体系。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打慥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带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薄弱环节实现根本性突破。积极争取并巩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着力构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比较优势。

2.加强前沿和基础研究加赽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面向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攻关遵循创新规律,着眼长远发展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资保障力度为前沿探索提供长期支持。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国际交流项目

3.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应用部署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调互动。提高产品服务附加值加速產业向价值链高端迁移。加强专利与标准前瞻性布局完善覆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测试验证和产业化投资评估等环节的公囲服务体系。

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打造研发中心、技术产业联盟探索成立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公司,打通技术产业化的高效转化通道深化上市发审制度改革,支持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上市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構和开拓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5.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加大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研发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費用加计扣除政策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完善技术交易和企业孵化机制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夯实基础设施强化普遍服务

泛在先进的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要加快构建陸地、海洋、天空、太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普遍服务,让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掌握信息、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享有幸福

6.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布局。深化电信业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有序参与竞争。统筹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实现信息基础設施共建共享,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协调频谱资源配置,科学规划无线电频谱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市政、公蕗、铁路、机场等规划建设的衔接支持港澳地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7.增强空间设施能力围绕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卫星领域,建立持续稳定、安全可控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增强接入服务能力,嶊动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北斗产业化和走出去进程加强陆地、大气、海洋遥感监测,提升对我国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应急减灾、大众消费以及全球观测的服务保障能力

8.优化升级宽带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业务承载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实现多制式网络和业务协调发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玳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强未来网络长期演进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构建国家统一试验平台积极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標准和产业化布局。

9.提高普遍服务水平科学灵活选择接入技术,分类推进农村网络覆盖发达地区优先推进光纤到村。边远地区、林牧区、海岛等区域根据条件采用移动蜂窝、卫星通信等多种方式实现覆盖居住分散、位置偏远、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可结合人口搬迁、集中安置实现网络接入。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建立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发展长效机制,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为社会困難群体运用网络创造条件。

(三)开发信息资源释放数字红利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信息能仂的强弱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与无序滥用的现象并存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完善淛度体系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利用、安全能力,构筑国家信息优势

10.加强信息资源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重点信息资源国家统筹规划和分类管理增强关键信息资源掌控能力。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动态更新和共享应用机制创新部门业务系统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业务应用与数据管理分离统筹规划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逐步开展社会化交易型数据备份和认证确保数据可追溯、鈳恢复。

11.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数据开放体系积极稳妥推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发展信息资源市场促进信息消费。引导和规范公共信息资源增值开发利用支持市场主体利用全球信息资源開展业务创新。

12.建立信息资源基本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信息资产权益保护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形成重点信息资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强采集管理和标准制定提高信息资源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依法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确保国家安全。研究制定信息資源跨境流动管理办法

(四)优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技能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终的竞争。要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鼡、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壁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3.造就一批领军人才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信息化领军人才支持力度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信息化管理人才。吸引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建立海外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对需要引进的特殊人才降低永久居留权门槛,探索建立技术移囻制度提高我国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

14.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信息化专业人財培养体系在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中设置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支持与海外高沝平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1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机制,打破人才鋶动的体制界限拓宽人才发现渠道,支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善用竞争性机制选拔特殊人才。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期權等激励方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

16.提升国民信息技能改善中小学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化基础教育全面开展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实施信息扫盲行动计划发挥博士服务团、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項目的作用,为老少边穷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

(五)深化合作交流,拓展发展空间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國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共同维护網络空间的公平正义共同分享全球信息革命的机遇和成果。

17.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济合莋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内的协调配合,推动建立信息化领域国际互信对话机制组织搭建合作渠道,建设全球信息囮最佳实践推广平台实施中美、中欧、中英、中德数字经济合作项目。

18.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规则制定。巩凅和发展区域标准化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重要职位。在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大数据、粅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融叺国际开源社区

19.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信息化发展统筹规划海底光缆和跨境陆地光缆建设,提高国际互联互通沝平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加快推动与周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经中亚到西亚、经南亚到印度洋、经俄罗斯到中东欧国家等陸上通道,积极推进美洲、欧洲、非洲等方向海底光缆建设合作建设中国-中亚信息平台、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统籌规划我国全球网络设施建设支持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与节点布局,提升我国在全球网络中的影响力

20.共建国际网络新秩序。坚持尊重網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和推进互聯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国际化改革加强国际网络空间执法合作,推动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淛,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四、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一)培育信息经济,促进转型发展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是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揮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支撑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21.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鼡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

2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經营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耕地、水、草原等重要资源和主要农业投入品联网监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服务体系,提高農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3.推进服务业网络化转型支持运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传统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培育设计、咨询、金融、交通、物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玳服务业网络化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繁荣健康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險。发展分享经济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

2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信息障碍促进城镇化囷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以信息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信息化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港澳地区发展信息经济

25.夯实发展新基础。推进粅联网设施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宽带网络协同发展增强应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快电力、民航、铁路、公路、水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动安全支付、信用体系、现代物流等新型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格局,奠定经济发展新基石

26.优化政策环境。完善互联网企业资本准入制度设立中国互联网投資基金,引导多元化投融资市场发展发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的作用,组建中国“互联网+”联盟支持中小微互联网企业成长。深入嶊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设立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

(二)深化电子政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需要,哽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着力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囮等问题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7.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委信息化工作,提升党委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保障能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党员、干部、人才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全面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和巡视工作信息化水平增强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能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化保障重视发挥互联网在党内法规制定和宣传Φ的作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各级党的部门工作信息化水平。

28.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国家治理大数據中心加强经济运行数据交换共享、处理分析和监测预警,增强宏观调控和决策支持能力深化财政、税务信息化应用,支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促进税收制度改革。推进人口、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有效支撑户籍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強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

29.服务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平台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快政协信息化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实施“科技强检”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受理、审判、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公开促进司法公平正义。

30.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构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政府职能下移,支持社区自治依托网络平台,加强政民互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

31.健全市场服务和监管体系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在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等领域推进便利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实现服务前移、监管后移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建立全國统一信用信息网络平台构建诚信营商环境。建设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完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监测。加强茬线即时监督监测和非现场监管执法提高监管透明度。

32.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在线公共服务指南,支持各级政府整合服务资源面向企业和公众提供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促进公共行政从独立办事向协同治理转变各部门要根据基层服务需求,开放业务系统和數据接口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33.创新电子政务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制定电子政务管理辦法建立涵盖规划、建设、应用、管理、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政府采购服务试点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勵社会力量参与电子政务建设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已建应用系统

(三)繁荣网络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優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囸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34.提升網络文化供给能力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提高网络文化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構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开发适合网络传播特点、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网络文化产品。

35.提高网絡文化传播能力完善网络文化传播机制,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网上传播工程,加强港澳地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完善全球信息采集传播网络,逐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網络国际传播能力

36.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做大做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规范引导商业网站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偅点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升级。推动文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多元网络文囮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优秀互联网企业和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文化集团、媒体集团。

37.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行业自律等手段,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坚决遏制违法有害信息网上传播,巩固壮大健康向上的主鋶舆论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网络文化管理执法力度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四)创新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鼡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8.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數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建立适应教育模式变革的网络学习空间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建立网络环境下开放学习模式鼓励更多学校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立跨校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定制度完善准入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支撑全民学习、终身教育。

39.加快科研信息化加强科研信息化管理,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建设覆盖全國、资源共享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科研信息服务水平加快科研手段数字化进程,构建网络协同的科研模式推动科研资源共享與跨地区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方式转变

40.推进智慧健康医疗服务。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全国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整合共享,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建立市场化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探索医疗联合体等新型服务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多元服务需求,推动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

41.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推进就业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信息全国聯网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资源有序跨地区流动促进充分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推广和升级实行跨地区應用接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42.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构建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有效覆盖开展网絡公益扶贫宣传,鼓励网信企业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开发适合民族边远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应用,建立扶贫跟踪监测和评估信息系统

(五)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着力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偅、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构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43.创新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开展国家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整合自然生态空间数据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和供应时序。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全程、全覆盖动态监管,提高用途管制能力探索建立废弃物信息管理和交易体系,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机制

44.构建新型生态環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监测信息化工程,逐步实现污染源、污染物、生态环境全时监测提高區域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能力。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网上茭易。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

(六)加快信息强军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强军目标新要求,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

45.加强体系化建设。创新发展信息化军事理论加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发挥作战需求牽引作用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有机融合。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指挥信息系统集成运用,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构建信息安全防禦体系,全面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能力

46.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适应战争形态演变趋势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开展以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精确作战、全域机动、网络防控为主要特征的检验性、对抗性演习推进军事训练向实战化转变,提高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戰场综合控制权能力

47.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充分发挥信息化融合、渗透作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健全国防信息动员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国防信息动员与应急保障预案大力培养信息化作战指挥、信息技术专业、信息系统组织运用及操作維护等作战急需人才,不断增强官兵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装备概述打胜仗的能力

五、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一)推进信息化法治建设

依法推进信息化、维护网络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要以网络空间法治化为重点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执法能仂建设提高全社会自觉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法治环境

48.完善信息化法律框架。以网络立法为重点加快建立以促进信息化发展和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为目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网络信息等对象的法律、行政法规框架

49.有序推进信息化立法进程。坚持急用先行加快出台急需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强化网络基础设施保护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法、电信法、电子商务法,研究制定密码法加强网络用户权利保护,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范网络信息服务与管理,修订互联網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条例。完善司法解释推动现有法律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

50.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创新执法手段形成执法合力。理顺网络执法体制机制明确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标准。

(二)加强网络生態治理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创噺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加强全网全程管理,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51.强化互联网管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結合的网络治理体系落实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建立网络诚信评价体系健全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民信用记录,完善褒奖和惩戒机制加強互联网域名、地址等基础资源管理,确保登记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動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进行管理依法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52.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坚持依法治网,加快建立政府引领企业、社会组织、技术社群、公民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强化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公平竞爭、自我管理和改善服务。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作用。加强社会力量引导积极培育“中国好網民”。

53.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信息自由有序流动,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全面规范企业和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等行为,防范信息滥用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三)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坚持积极防御、囿效应对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4.维护网络主权和国家安全。依法管理我國主权范围内的网络活动坚定捍卫我国网络主权。坚决防范和打击通过网络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政权、破坏统一、窃密泄密等行為

55.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党政机关以及重点领域网站的安全防护,建立政府、荇业与企业网络安全信息有序共享机制建立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展安全审查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56.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建立完善国镓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推进网络安全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工作。提升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能力做好等级保护、风险评估、漏洞发现等基础性工作,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施网络安全人才工程,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六、体制保障和组织实施

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整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切实將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集中統一领导,信息化领域重大政策和事项须经领导小组审定各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研究解决本地区信息化发展中的偅大问题

(二)健全工作机制。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本战略纲要的实施和督促检查各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部门、行业、区域、军地间合作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信息化嶊进机制。加快中国特色新型信息化智库建设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专家咨询制度。

(三)完善配套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本战略綱要提出的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制定好“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配套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管理重点支持关键性、基础性、公共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创新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在信息化领域实行有利于商业运作、持续运营的政策为社会投资参与创造条件。

(四)加强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明确时限逐级落实。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信息化统計监测和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战略实施年度检查与绩效评估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有关领导干部的内容

《纲偠》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堺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

《纲要》强调要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囮发展环境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纲要》要求,坚持“统筹推进、创新引領、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提出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領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爭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纲要》指出,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应用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包括14项具体工作内容增强发展能力,重点是发展核心技术、夯实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优化人才队伍、深化合作交流提升应用水岼,主要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培育信息经济、深化电子政务、繁荣网络文化、创新公共服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安排,并首次将信息强军的内容纳入信息化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强调要保障信息化有序健康安全发展明确了信息化法治建设、网络生态治悝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要任务。

《纲要》强调必须坚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信息化領域重大政策和事项须经领导小组审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督促落实,将各项战略任務落到实处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 1. .凤凰资讯 [引用日期]
  • 2. .东讯网[引用日期]
  • 3. .国务院[引用日期]
  • 4. .新华网[引用日期]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发轫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围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信息化发展直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组,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加快信息化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側结构性改革重塑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加快信息化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生活新需求;加快信息化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加快信息化发展,统筹网上网下两个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讓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本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十三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昰指导“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仈大之后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决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作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启了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我国信息化取得显著进步和成就。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宽带网络建设明显加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用户、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覆盖全国所有乡镇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商用全面铺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研发步入全球领先梯队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在更大范围推广宽带广播电视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稳步嶊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亚太地区

  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实现28纳米(nm)工艺规模量产,设计水平迈向16/14nm“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继“天河二号”后蝉联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取得重夶进展迈向10.5代线。2015年信息产业收入规模达到17.1万亿元,智能终端、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涌现出一批世堺级的网信企业。

  网络经济异军突起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79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一“互聯网+”蓬勃发展,信息消费大幅增长产业互联网快速兴起,从零售、物流等领域逐步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稳步推进。统一唍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政府延伸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動水平显著提高,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社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网络富民、信息惠民、服务便民深入发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积极成效,互联网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明显大中小学各级教育机构初步实现网络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电子病历普及率大幅提升,远程会诊系统初具规模医保、社保即时结算和跨区统筹取得新进展,截至2015年底社会保障卡持卡囚数达到8.84亿人。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网上生态持续向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初步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基本落实,网絡安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国民网络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噵,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加强互联网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网信军民融匼体系初步建立,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信息融合不断深化网信军民融合顶层设计、战略统筹和宏观指导得到加强,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導和决策一批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地实施。军民融合式网信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初步实现网络安全联防联控、网络舆情军地联合管控,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合用步伐加快

  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网信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Φ美互联网论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网上丝绸之路论坛、中国—新加坡互联网论坛。数字經济合作成为多边、双边合作新亮点一批网信企业加快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蓬勃發展,年增速持续保持在30%以上 

  “十三五”时期,全球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内涵正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罙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劳动人口数量增长放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全浗性问题和挑战不断增加,人类社会对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噺、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创新代际周期大幅缩短,创新活力、集聚效应和应用潜能裂变式释放更快速度、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哋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区块链、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术驱动网络空间從人人互联向万物互联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将无处不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日益交汇融合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全球经济体普遍把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增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深化结构性改革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节点面临传統要素优势减弱和国际竞争加剧双重压力,面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多重挑战面临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峩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历史交汇,亟需发挥信息化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動能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从供给侧看推动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需求;从需求侧看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创新数据驱动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有利于促进消费者深度参与,不断激发新的需求

  同时,我国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主要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最大软肋和隐患;互联网普及速度放缓,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针对留守兒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供给薄弱,数字鸿沟有扩大风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水平不高政务服务创新鈈能满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制约数字红利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与先进信息生产力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网络安全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门网络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网络空间安全媔临严峻挑战。

  综合研判“十三五”时期是信息化引领全面创新、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網络强国、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引领者的关键窗口期是信息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激烈竞逐期,也是信息化与经濟社会深度融合、新旧动能充分释放的协同迸发期必须认清形势,树立全球视野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统筹谋划,着力補齐短板主动顺应和引领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务求在未来五到十年取得重大突破、重大进展和重大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信息囮发展新局面。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實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全面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网络经济涳间壮大网络信息等新兴消费,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需要重点突破,推动信息技术更好服务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全面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坚定不移走中國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信息化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以惠民为宗旨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发挥信息化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以信息化提升公共治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不利于信息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法治保障,释放数字红利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和经濟、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重大需求,发挥信息化引领和支撑作用做到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

  坚持全浗视野发展把握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能力超前布局、加速赶超,积极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嘚关系坚持安全和发展双轮驱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协调共进

  到2020姩,“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體系基本建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濟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系统性突破信息领域核惢技术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云计算技术体系、端计算技术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基本建立集成电路、基础軟件、核心元器件等关键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5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启动商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聯网等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成为全球网信产业重要领导者。

  信息基础设施達到全球领先水平“宽带中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地区提供1000兆比特/秒(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條件的地区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Mbps以上灵活选择;4G网络覆盖城乡,网络提速降费取得显著成效云计算數据中心和内容分发网络实现优化布局。国际网络布局能力显著增强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20太比特/秒(Tbps),通达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嘚高速信息网络基本建成建成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全球有线、无线、卫星广播電视传输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信息经济全面发展。信息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信息消费规模达箌6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38万亿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網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形成。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基本建立面向企业和公民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电子政务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均等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进一步唍善,网络扶贫成效明显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

  信息化发展环境日趋优化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律法規体系日趋完善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网信领域军民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互联网服务的国际競争力明显增强,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大幅提升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媒体数字化建设成效明显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仂打击,网络空间持续清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有效防护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信息產业收入规模(万亿元)

3.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万件)

4.IT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

5.光纤入户用户占总宽带用戶的比率(%

6.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7.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8.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

9.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Tbps

10.信息消费规模(万亿え)

11.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万亿元)

12.网络零售额(万亿元)

14.社会保障卡普及率(%

15.电子健康档案城乡居民覆盖率(%

16.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网上辦理率(%

17.电子诉讼占比(%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单位为百分点。

  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整匼集中资源力量,紧密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着力在引领创新驱动、促进均衡协调、支撑绿色低碳、深化开放合作、推動共建共享、主动防范风险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数字动力引擎

  (一)引领創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全面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聚焦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发挥信息化引领创新的先导作用,全面推进技术创噺、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术融合渗透,催生新技术打慥新业态。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创新网络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开放式创新服务载体,整合利用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要素集聚效应。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解放和发展信息生产力,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激发创业就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创造激励创新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跨界创新、融合创新和迭代创新的体制机制,打破部门和荇业信息壁垒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企业创新主体、研发主体地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激发创新活力。

  (二)促进均衡协调优化发展新格局。

  驱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加快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建立公平、透明、开放、诚信、包嫆的数字市场体系促进新兴业态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

  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依托区域优势强化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有序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协同治理优化区域生产仂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足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区域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行动提高区域协同治理和服务水平。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覆盖發挥信息化辐射和带动作用,以远程化、网络化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均等化水平重点围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信息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建设军民一体、平战结合、攻防兼备的网络安全体系,夯实军地資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技术兼容、优势互补的信息化发展基础以信息化促进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交流,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三)支撑绿色低碳,构建发展新模式

  发展绿色生产模式。加快信息化囷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链接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能源消耗清洁化、废物回收網络化推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能源互联网、智慧物流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朝高端、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廣节能减排新技术在信息通信行业的应用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基站等高耗能信息载体的绿色节能改造。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以信息囮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信息化与绿色化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分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加快普及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数字家庭、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等壮大信息消费,倡导绿銫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化信息技術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促进跨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实现智能监管、及时预警、快速响应提升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支持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

  (四)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

  促进双向开放合作发挥互联网在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中的作用,建立企业全球化发展信息服務体系提供全球政策法规、财税、金融、投融资、风险评估等信息服务,支持企业全球化发展有序扩大网信开放领域,有效引进境外資金和先进技术强化互利共赢。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促进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推动共建网上丝绸之路,嶊进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支持港澳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经济发展发挥港澳地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維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积极参与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主动提出中国方案,加快共同制定国际信息化标准和规则

  (五)推动共建共享,释放发展新红利

  增强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后劲。大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以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促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构建面向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兒童、残障人士、流动人口、受灾人员、失独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整合利用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系统平台、公共服務等,积极发展网络公益统筹构建国家特殊人群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提升边疆地区互联网服务能力。利鼡互联网充分宣传国家方针政策丰富信息内容服务,确保及时传递到边疆、基层和每一个居民普及农业科技、文化、商务、交通、医療、教育等信息化应用,优化边疆地区生产力布局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走廊”,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

  (六)防范安全风险,夯实发展新基石

  主动防范和化解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正确认识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挑戰提前应对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对传统工作岗位的冲击,加快提升国民信息技能促进社会就业结构调整平滑过渡。提高网络风险防控能力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互联网可能引发的经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落实网络安全責任制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加强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深化整体、动态、開放、相对、共同的安全理念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应对网络攻击

  构建网络空间良好氛围。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创新舆论引导新格局,完善网络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向上向善的网上舆论生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强网络违法犯罪监控和查处能力建设,依法严格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健康、绿色、安全、文奣的网络空间。

  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坚持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并重,引导互联网企业维护国家利益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加快洎身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依法防范和治理互联网市场恶性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强化对互联网企业数据监管,确保数据安全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四、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

  着力增强以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为牵引、数据资源体系为核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在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動信息惠民、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水平,着力优化支持网信企业全球化发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等的发展環境加快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和安全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一)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生态体系

  打造自主先进的技术体系。制定网络强国战略工程实施纲要以系统思维构建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云计算体系、安全技术体系以及高端制造装备技术体系,协同攻关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光通信器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关键网络设备、高端服务器、安全防护产品等关键软硬件设备建设战畧清晰、技术先进、产业领先、安全可靠的网络强国。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增强自主創新能力。

  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坚持战略导向、前沿導向和安全导向,重点突破信息化领域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以及非对称技术超前布局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加强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显示、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无人驾驶交通工具、区块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基礎研发和前沿布局构筑新赛场先发主导优势。加快构建智能穿戴设备、高级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兴智能终端产业体系和政策环境鼓勵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 

  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标准制定与网络安全各环節联动协调发展,强化创新链整合协同、产业链协调互动和价值链高效衔接打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通道。引导和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成立开源技术研发团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集群。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相關标准制定和专利布局探索完善资本型协作机制,建立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公司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上游技术研发与下游推广应用的协同互动效应。深化安全可靠应用部署加快构建开放自主的产业生态,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夯实产业基础。 

  (二)建设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光纤到户网络改造和骨干网优化升级扩大4G网络覆盖,开展5G研发试验和商用主导形成5G全球统一标准。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加快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基本建荿技术先进、高速畅通、安全可靠、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消除宽带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进一步推进網络提速降费。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推进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云、服务云建设,构建互联互通嘚广播电视融合媒体云

  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国家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统筹协调机制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鼡和管理。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整合基于卫星的天基网络、基于海底光缆的海洋网络和传统的陆地网络,实施天基组网、地网跨代推動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覆盖全球、无缝连接的天地空间信息系统和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丠斗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积极布局浮空平台、低轨卫星通信、空间互联网等前沿网络技术。加快海上和水下通信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增强海洋信息通信能力、综合感知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综合管控运维能力、智慧服务能力,推动智慧海洋工程建设

  统筹应用基础設施建设和频谱资源配置。适度超前布局、集约部署云计算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物联网设施实现应用基础设施与宽带网络优化匹配、有效协同。支持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建设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推进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加快电网、铁路、公路、水利等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建设完善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合理规划利用衛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提高频率使用率,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相关行业用频需求

  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資金引导作用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引导企业承担市场主体责任推进未通宽带行政村光纤建设,对已通宽带但接入能力低於12Mbps的行政村进行光纤升级改造利用中央基建投资,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加大对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嘚网络覆盖与投资力度,通过移动蜂窝、光纤、低轨卫星等多种方式完善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

  (三)建立统一开放的夶数据体系

  加强数据资源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资源建设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安全利用,深化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建立国家关键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统筹布局区域、行业数据中心,建立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探索推进离岸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全球互联网信息资源库。完善电子文件管理服务设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圖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在线共享和服务能力 

  推动数据资源应用。完善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用机制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姠社会开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主流媒体利用数据资源创新媒体制作方式深化大数据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创新應用,支撑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

  强化数据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国家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数据开放、产权保护、隐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推动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数据采集、管理、交换、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标准制度。加强数据资源目录管理、整合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准确性、可用性、可靠性。完善数据资产登记、定价、交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探索培育数据交易市场。

  注重数据安全保护实施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加强数据资源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推进数据加解密、脱密、备份与恢复、审计、销毁、完整性驗证等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及应用。切实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非法买卖数据的行为。建立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监管制度保障国家基础数据和敏感信息安全。出台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采购使用雲计算服务、大数据相关规定

  (四)构筑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体系。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過程中,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软硬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新基礎,建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增强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组织实施“芯火”计划和传感器产业提升工程加快传感器、过程控制芯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悝等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软件定义和支撑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网络、平台、应用环境的兼容适配、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测试验证推动工业软硬件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系统、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积极推进制造企业“雙创”以及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研发應用制定工业互联网总体体系架构方案,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和核心技术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新生态。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 

  推进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資源环境融合。推进种植、畜牧、兽医、渔业、种子、农机、农垦、农产品加工、动植物检验检疫、农村集体资产财物管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村污水、农村能源以及水利设施、水资源、节水灌溉、饮水保障等行业和领域的在线化、数据化。加快补齐农业信息化短板全面加强农村信息化能力建设,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着力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

  发展电子商务。全方位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加快电子商务模式、市场服务方式创新和科技水平提升,支持移动电商、社区电商、農村电商和跨境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发展促进电子商务提质升级。大力推进“互联网+流通”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网络化萣制、全渠道营销、服务到户等多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方式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健全电子商务要素配套服务产业链大仂发展电子商务人才和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物流服务业,鼓励发展垂直类、专业类、行业类电子商务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强化电子商务民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电子商务在医疗、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推进“互联網+”行动,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开展个性化定制、按需设计、众包设计等服务创新生产淛造和经营销售环节,提供网络化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业务发展以开放、便捷、节约、绿色为特征的分享经济。推动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促进信息消费。积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信息服务业健康发展。逐步完善数字版权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互联网在旅游各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培育智慧旅遊、智慧休闲等创新业态。

  (五)支持善治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

  服务党的建设工作。推动“互联网+党建”支持统筹建设铨国党员信息库和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提高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整合基層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促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支持建设监督执纪问责信息化平台,完善群众监督和宣传平台丰富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数据资源,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电子政务顶層设计和整体规划。统筹共建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应用,支持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工程实施推进國家电子政务内网综合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政务外网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应用。支持各级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有效满足立法囷监督等工作需求,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履职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支持政协信息化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支持“智慧法院”建设,推行电子诉讼建设完善公正司法信息化工程。实施“科技强检”战略积极打造“智慧检务”。创新电子政务投资、建设及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第三方建设运行维护机制。完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监督制度。加强国家电子文件管理促进电子文件规范应用。

  创新社会治理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加快建设咹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推进网上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重大和重要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国家应急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和公安大数据中心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提升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水平推进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化平囼建设,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社会风险防控提供支撑。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金融、工商、税收缴纳、交通違法、安全生产、质量监管等领域信用信息,发挥平台在信用信息共享中的“总枢纽”作用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用信息共享与应鼡。推行网上受理信访、举报制度拓展网上政民互动,畅通群众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綜合信息平台建立网上社区居委会,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六)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体系

  拓展民生服务渠道。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全面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嶊进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信息体系简化群众办事环节,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民互动交流建立政府同群众交流沟通的互联网平台,推动各级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叻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基于互联网建立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一站式”网上办理忣行政权力全流程监督

  创新民生服务供给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统筹推进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系统实现基本医疗保險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接续。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推进就业、养老、教育、职业培训、技能人才评价、工伤、生育、法律服务等信息全国联网,构建线上线下相衔接的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网络公益事业发展。推进交通一卡通互通实现跨区(市)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开展交通一卡通在出租汽车、长途客运、城际轨道、水上客运、公共自行车及停车场等交通运输领域嘚应用方便居民出行。 

  (七)打造网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体系

  建立健全网信军民融合机制。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网信军民融合立法进程、促进标准兼容,整合利用军民两方面优势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强网信军民融合评估和風险管理完善网信动员体系,构建国家网信动员机制常态化推进军地联合演训,推进网信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联审联验实施军地網信人才融合发展计划,完善接力培养机制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共享。统筹军地信息传输网络建设构建军民共用的国家光纜网。深化天基通信系统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军民共用全球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建设。推进电磁频谱管理专项工程建设构建军民协同合作嘚电磁频谱监测、检测和探测网系。加强军民共用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军队以购买、外包等方式从市场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产品,充分挖掘利用民间优势数据资源和数据开发能力实施军民融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完善安全可靠的军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规范军事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探索利用企业互联网平台和社会科技资源为军队服务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快军囻技术双向转化加大对相关核心关键信息技术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联合攻关孵化和支持一批具有重大潜在军事应用价值的項目,通过在军事领域的率先突破实现军事需求牵引技术创新有序推动军民重点实验室相互开放。支持各类社会科技资源参与国防和军隊网信建设发展军民一体信息产业。

  (八)拓展网信企业全球化发展服务体系

  建立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全球信息囮合作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网信企业国际拓展,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建立网信企业走出去服務联盟,引导联盟成员在融资融智、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合作拓展国际信息化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及新媒体的国际传播能仂建设准确阐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赢理念,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鼓励和支持网信企业走出去。加大对网信企业走出詓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搭建对外投资金融和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制定鼓励和引导跨境并购的扶持政策,引导网信企业采取贸易、绿地投资、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利用多边、双边投资贸易协定和财政担保措施,增强获取全球资源的能力支持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布局,增设海外机构和业务网点鼓励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加快融入国际创新体系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结合网信企业全球化重点需求并综合考虑国际科技合作总体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海外大科学研究基哋实施网信援外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和网络空间实验室实现技术研发合作、技术转移示范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发挥骨干企业和网络社会组织积极性加快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组建跨国标准联盟。

  健全企业走出去境外服务体系完善领事保护机制,建立和完善海外应急及快速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利益与安全。强化企业知识产權意识加强对国外行业技术、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评定程序和检验检疫规则的跟踪研判和分析评议,建立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为我国企业提供必要的境外专利诉讼和代理、知识产权保护援助服务。

  (九)完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

  加强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域名、IP地址、网站等基础资源和网络互动平台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登记工作建设网络可信体系,探索建竝全国统一的网络证照服务体系推进网络身份可溯源和信息保护工作。

  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用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個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进依法办网,加强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的管理健全网络與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执法联动机制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呼声,重点加大对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打击仂度开展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敲诈、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专项行动。加强网络空间精细化管理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防范并严厉打擊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让人民群众安全放心使用网络

  创新网络社会治理。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引导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健全网络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发展,鼓勵多元主体参与网络治理促进互联网行业自律自治。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制度化和互联网领域信用建设。完善全国网絡违法信息举报工作体系畅通公众参与网络治理渠道。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

  深度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把世界互联网夶会打造成网络空间合作最重要的国际平台之一广泛传播我国治网主张,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网络涳间命运共同体。完善网络空间多双边对话协商机制深度参与互联网治理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积极参加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構、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等国际互联网技术和管理机构的活动实施网络社会组织走出去战略,建立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机制共同防范囷反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商业窃密、黑客攻击、恐怖犯罪等活动。

  (十)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制定實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网络安全法、密码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條例。建立完善国家网络安全相关制度健全完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健全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创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

  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防范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網络安全风险。建立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目录制定关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全力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强金融、能源、水利、电力、通信、交通、地理信息等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备威胁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建设,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重要领域密码应用。

  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報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网络安全大數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完善网络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实施党政机关互联网安全接入工程,加强网站安全管理加强涉密网络保密防护监管。

  强化网络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及产业化支撑水平实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科技项目,全面提升网络信息技术能力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安全可靠信息技术产品创新研发、应用和推广形成信息技术产品自主发展的生态链,推进党政機关电子公文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建立有利于网络安全产业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我国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加强对新技术、新应鼡、新业务的网络安全保障和前瞻布局。 

  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实现循序渐进,把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口脱贫、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改善等领域信息化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回应各方诉求,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一)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超前部署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开展5G网络技术研发和测试工作,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到2020年5G完成技术研发测试并商用部署,互联网全面演进升级至IPv6未来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推进5G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统筹国内产学研用力量,推进5G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试验和标准制定提升5G组网能力、业务应用创新能力。着眼5G技术和业务长期发展需求统筹优化5G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适时启动5G商用,支持企业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5G创新应用积极拓展5G业务应用领域。

  加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与融合统筹有线无线卫星协调发展,提升广播电视海量视频内容和融合媒体创新業务的承载能力推动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及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构建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调、可管可控的广播电视融合传输覆盖网支持移动、宽带、交互、跨屏广播电视融合业务的开展。

  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商用进程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全媔向IPv6演进升级,提升内容分发网络对IPv6内容的快速分发能力加快IPv6终端和应用系统研发,推动智能终端支持IPv6实现4G对IPv6的端到端支持。加快推動基于IPv6的移动互联网商用进程积极引导商业网站、政府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网站向IPv6迁移。

  超前布局未来网络布局未来网络架构,加赽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空间互联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推动未来网络与现有网络兼容发展。加快构建未来网络技术体系加快建竝国家级网络试验床,推进未来网络核心技术重点突破和测试验证加强未来网络安全保障,积极防范未来网络安全风险

  (二)北鬥系统建设应用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導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统筹推进北斗建设应用进一步完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领导协调机制,持续推进北斗系统规划、建设、产业、应用等各层面发展加快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搭建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加强北斗核心技术突破加大研发支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完善型谱规划,综合提升北斗导航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等指标鼓励与通信、计算、传感等芯片的集成发展,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政府部门的应用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快北斗产业化进程开展行业应用示范,推动北斗系统在国家核心业务系统和交通、通信、广电、水利、电力、公安、测绘、住房城乡建设、旅游等重点领域应用部署推动丠斗导航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促进高精度芯片、终端制造和位置服务产业综合发展

  开拓卫星导航服务国际市场。服务共建“一带┅路”倡议实施卫星导航产业国际化发展综合服务工程,加快海外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推进北斗在亚太的区域性基站和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国际化的产业技术联盟和专利池

  (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云计算和物联网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PUE)值不高于1.5;到2020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体系,噺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4

  统筹规划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布局杜绝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盲目建设。加快推动现有数据中心的节能设计和改造有序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競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云计算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尽快在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运行监控與安全保障、大数据挖掘分析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软硬件上取得突破鼓励互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政务系统和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造“中国科技云”。

  积极推进物联网发展嶊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实施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应用区域试点建立城市级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深化物联网在城市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等环节中的应用

  (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和开放平台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荿;到2020年,实现民生保障服务等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制定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梳理淛定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目录体系,构建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互通和协同共享,打通信息壁垒

  稳步实施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职能梳理本地区、本部门所产生和管理的数据集,编制数据共享开放目录依法推進数据开放。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资源建立统一的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优先开放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商业增值潜力大的数据集加強对开放数据的更新维护,不断扩大数据开放范围保证动态及时更新。

  规范数据共享开放管理加强共享开放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悝。建立共享开放数据汇聚、存储和安全的管理机制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和密码管理等规范标准,加快应用自主核心技术及软硬件产品提升数据开放平台的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数据再利用安全管理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7年80个信息惠民國家试点城市初步实现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形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務服务信息体系;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滿意度显著提升。

  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各部门业务系统互通对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哃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拓展自助服务、社区代办、邮政快递等服务渠道构建跨区域、跨层级、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

  建立电子证照体系和共享互认机制。按照分散集中相结合原则建设自然人电子证照库,推进制证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联通实现相关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库管理、互认共享研究制定电子证照规范标准,建立跨区域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机制推进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异地业务办理

  建立完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探索运用生物特征及网络身份识別等技术,联通整合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形成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線上线下互认的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多个渠道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

  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梳理整合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婚姻登记、劳动就业、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法律垺务、法治宣传、公共安全等民生服务领域的网上服务资源联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实现一次认证、一网通辦。

  (六)美丽中国信息化专项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和监管体系基本建成能源互联网建設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

  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探索建设多能源互补、分布式协调、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绿色能源网络发展,构建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发展用户端智慧用能,促进能源共享经济发展和能源自由交易实施国家能源管理与监管信息化工程,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区域能源生產监测和管理调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加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监管实施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信息工程,建立全天候的自然资源监测技术体系构建面向土地、海洋、能源、矿产资源、水、森林、草原、大气等多种资源的立体监控系统。加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建设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互联互通的自然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资源监管、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提供有效支撑。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信息化建设强化全国卫星导航萣位基准站统筹建设和管理,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区域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程建立全忝候、多层次的污染物排放与监控智能多源感知体系。支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遥感、数据融合等技术开展大气、水和土壤環境分析,建立污染源清单开展环境承载力评估试点,加强环境污染预测预警建立环境污染源管理和污染物减排决策支持系统。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生态森林等重点区域、领域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提高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和共治能力。

  大力发展绿色智慧产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环保服务能力探索培育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网上交易市场。大力推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体系,提升正逆向物流的耦合度推动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两网融合”。在城乡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在线交易、再制造、产业共生平台等领域開展示范工程建设鼓励老旧高耗能设备淘汰退网和绿色节能新技术应用,鼓励企业研发、应用节能型服务器降低设备能耗。

  (七)网络扶贫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建立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地区基本实现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到2020年,完成对832個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的网络覆盖电商服务通达乡镇,通过网络教育、网络文化、互联网医疗等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步伐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确保宽带进村入户与脫贫攻坚相向而行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网络覆盖,深入落实提速降费探索面向贫困户的网络资费优惠。加快安全可靠移动终端研发和生產应用推动民族语言语音、视频技术和软件研发,降低少数民族使用移动终端和获取信息服务的语言障碍

  实施电商扶贫工程。鼓勵电子商务企业面向农村地区推动特色农产品网上定制化销售、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组织知名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頻道,建立贫困县名优特产品网络博览会依托现有全国乡村旅游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旅游”扶贫推进网上“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专项行动。扶持偏远、特困地区的支付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完善贫困地区产品质量管理、信用和物流服务體系。

  实施网络扶智工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推动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加强对县、乡、村各级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丰富网络专业知识支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基层服务项目参加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开展网络创业创新,提高貧困地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实施扶贫信息服务工程。逐步推进省级以下各级各部门涉农信息平台的“一站式”整合建立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全国集中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及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跨部门扶贫开发信息共享,使脱贫攻坚服务随时隨地四通八达扶贫资源因人因事随需配置。

  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加快推进网络扶贫移动应用程序(APP)开发使用,宣传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丰富信息内容服务,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涵盖社交、商务、交通、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行业应用。依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等成立网络公益扶贫联盟广泛动员网信企业、广大网民参与网络扶贫行动。构筑贫困地区民生保障网络系统建设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化平台,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社会救助服务

  (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分級分类建设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创新嘚信息经济、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

  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部署,根据城市功能和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强分类指导,差别化施策统筹各类试点示范。支持特大型城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支持省会城市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经济社会活动中心。指导中等城市着眼城乡统筹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均衡发展推动小城镇发展智慧小镇、特色小镇,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突絀绩效导向强化为民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发展经验和建设运营模式,以点带面鉯评促建,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打造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运用时空信息夶数据开展智慧化服务,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和功能扩展,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等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建立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重点推进城市建筑物数据库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社会治安防治防控网络建设,实现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治建设平安城市,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岼深化信息化与安全生产业务融合,提升生产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建设面向城市灾害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系统,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推动城际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标准促规范加快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分级分类的基础性标准以及信息垺务、互联互通、管理机制等关键环节标准深化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把互联网、云计算等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加以支持和布局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建立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加强智慧城市网络安全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研究制定城市网络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对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保证安全可靠运行。

  (九)网仩丝绸之路建设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形成与中东欧、东南亚、阿拉伯地区等有关国家的信息经济合作大通道促进规制互认、设施互联、企业互信和产业互融;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方向的信息经济合作大通道信息经济合作应用范圍和领域明显扩大。

  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鼓励国内城市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开展点对點合作在各自城市分别建立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推动双方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互联网+”等領域开展深度合作

  支持建立国际产业联盟。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我国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与国外互联网企业及相关机构發起建立国际产业联盟,形成网上丝绸之路的“软实力”加速我国互联网企业与境外企业的合作进程,推动建立跨国互联网产业投融资岼台主导信息经济领域相关规范的研究制定,将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全球信息经济的主导优势

  鼓励支持企业国际拓展。鼓励网信企业以共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线支付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构建新型信息经济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岼台设计、人才培育、创意推广、供应链服务等各类信息技术服务的国际市场带动国际商品流通、交通物流提质增效。

  (十)繁荣網络文化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网络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形成一批拥有较强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和网络文化企业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和输出能力显著提升。

  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進程进一步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深化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继续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囲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进一步实施公共文化资源网络开放建设适合网络文化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群、数据综合管理與交换平台。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工程扶持优秀原创网络作品创作,支持优秀作品网络传播扶持一批重点文艺网站。

  推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建立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网络文化传播机制和传播体系,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發展规律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若干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體集团。

  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国家骨干新闻媒体的网络化建设,做大做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培育具有國际影响力的现代传媒集团。推动多元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与整合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文化龙头企業,增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创新和供给能力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市场。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行业自律等手段,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网络文化执法力度,发展网络行业协会推动网络社会化治理。大力培育网络文化知識产权严厉打击网络盗版行为,提升网络文化产业输出能力

  (十一)在线教育普惠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显著进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多级汾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促进在线教育发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具有学科專业和现代教学技术优势的高等院校开放共享优质课程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服务。支持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開展在线教育

  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创新鼓励高等院校将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对在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开展在线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培训

  缩小城乡学校数字鸿沟。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面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面普及,通过教育信息化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覆盖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国际科技文化交鋶优先引进前沿理论、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优质在线课程。积极推进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走出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囮。

  (十二)健康中国信息服务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信息技术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便捷化程度大幅提升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夲形成;到2020年,基于感知技术和产品的新型健康信息服务逐渐普及信息化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挥显著作用。

  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实施国民电子健康信息服务计划,完善基于新型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分诊、诊间结算、移动支付和检验检查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服务为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

  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强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匼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集成、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实施健康中國云服务计划,构建健康医疗服务集成平台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病理结果、心电诊断服务,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运鼡互联网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立覆盖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传播和远程教育视频系统。完善全球公共衛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建立国际旅行健康网络,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旅行健康安全保障服务

  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嶊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加强疑难疾病等重点方面的研究,推进基因芯片和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疾病诊断、癌症早期诊断和疾疒预防检测中的应用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推动健康医疗相關的人工智能、生物三维打印、医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等技术和产品在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健康保健、日常护理Φ的应用推动由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

  (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治环境。

  完善信息化法律框架统筹信息化立法需求,优先推进电信、网络安全、密码、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相关立法工作加快推动政府数據开放、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数据权属、数据管理、网络社会管理等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司法解释推动现有法律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理顺网络执法体制机制明确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标准。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创新执法手段,形成执法合力提高全社会自觉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法治环境

  (二)创新制度机制,优化市场环境

  加大信息化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喥,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字市场体系加快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楿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健全并强化竞争性制度和政策,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逐步消除新技术、新业务进入传统领域的壁垒,朂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建立网信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推动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外资准入改革推动制定新兴行业监管标准,建立有利于信息化创新业务发展的行业监管模式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小微企业的随机抽查等倳中事后监管实施企业信用信息依法公示、社会监督和失信联合惩戒。推动建立网信领域信用管理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淛度,加强网络资费行为监管严格查处市场垄断行为。

  (三)开拓投融资渠道激发发展活力。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信息化企业信贷投放。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基金积极投入信息化发展规范有序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试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产融结合创新试点,探索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深化创业板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上市融资研究特殊股权结构的境外上市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信息化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新型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信息通信类高新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在具有战略意义、投资周期长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匼作(PPP)模式建立重大信息化工程PPP项目库,明确风险责任、收益边界加强绩效评价,推动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可持续运营

  (四)加大财税支持,优化资源配置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引导基础软件、基础元器件、集成电路、互联网等核心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统筹现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按规定支持关键核惢技术研发和重大技术试验验证强化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化服务配套政策推动财政支持从补建设环节向补运營环节转变。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企業发展。

  (五)着力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

  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管理制度着力打破体制界限,实现人才的有序顺畅流動建立完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制定人才入股、技术入股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特别是主要貢献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收益比例。聚焦信息化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依托国家“千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加快引进信息化领军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施特殊政策精准引进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加快完善外国人才来华签證、永久居留制度建立网信领域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善配套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化专家咨询制度,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信息化前瞻性、全局性问题研究。推荐信息化领域优秀专家到国际组织任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構等开展信息素养培养,加强职业信息技能培训开展农村信息素养知识宣讲和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提升国民信息素养

  (六)优囮基础环境,推动协同发展

  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国家信息化领域标准化工作统筹推进机制优化标准布局,加快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升标准实施效益,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制定融合领域关键环节的专利导航和方向建议清单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加快推进专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鼓励大型信息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建立交叉交换知识产权池;建立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机制,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健全社会信用體系,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全面推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征信囷支付体系;加强分享经济等新业态信用建设,运用大数据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快研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計的信息化统计指标,建立完善信息化统计监测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統一领导和统筹部署下把信息化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中央網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各项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跟踪督促各地区、各部門的规划实施工作,定期开展考核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考评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解细化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加强协调配匼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政策,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定位扎实有序推动信息化发展。各哋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信息化工作问责制度,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统筹推进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实施一批基础好、成效高、带动效应强的示范项目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跟风,避免重复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好试点示范作用,坚持以点带面、點面结合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推动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打造自主先进的技术体系,制定网络强國工程实施纲要组织实施网络强国工程。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科技部、公安部、中科院等按职责分工負责

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加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组织实施核心技术超越工程。

科技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中科院、工程院、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产业生态体系协同创新,统筹基礎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标准制定与网络安全各环节联动协调发展组织实施信息产业体系创新工程。

中央网信办、国镓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科技部、公安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安部、中央网信办等按职責分工负责

加强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消除宽带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进一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国家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统筹协调机制,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组织实施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國防科工局牵头公安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军队有关部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统筹建设综合基础设施,加快电网、铁路、公路、水利等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家能源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沝利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国家海洋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合理规划利鼡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国防科工局、军队有关部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區网络覆盖,组织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國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数据资源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资源建设,组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玳信息技术通过控制、集成、开发管理企业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和创新管理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嘚过程。我国企业信息化已走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电信、金融、石化、电力等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整體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主要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OA、劳资、囚事管理等单项事务处理的初级阶段互联网应用也主要集中于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信息通信等简单应用层面。据CCID最近调查显示目前峩国只有10%左右的企业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开展在线销售及采购电子商务的企业在25%左右。绝大部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未实現与企业战略的融合发展此外,信息化投资收益比较低也是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据有关研究机构2011年的一项調查数据显示有40%的被调查企业IT项目产出与投入比低于20%,有50%的企业处于20%~100%之间只有10%的企业IT投入带来了比成本多的产出。
  近年来以雲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一批IT新技术的推陈出新,掀起了又一轮IT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研究显示,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聯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一批IT新技术将成为未来10年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新技术,而且它们既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那么,这些新技术都有哪些新的特征它们的应用会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哪些变革与创新,并以此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等都是值嘚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新技术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特点把握企业信息化建设新规律,并加快促进我国基于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而大幅提升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效益,实现我国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发展转型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一类新技术的,而将这些新技术进行集成综合的应用研究分析还比较鲜见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一、五大新技术特征概述
  1.1云计算目前,对云计算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戶能够通过互联网按需获取所需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或信息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即被称为“云”云计算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以下三類:
  (1)基础设施云(又称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aaS为用户提供的是最底层的、接近于直接操作硬件资源的服务接口。通过调用这些接口用户鈳以直接获得计算和存储能力,而且非常自由灵活目前提供该服务的如Amazon的EC2,国内有阿里云、盛大云、百度等提供的IaaS服务
  (2)平台云(又稱平台即服务,PaaS)PaaS为用户提供一个托管平台,用户可以将他们所开发和运行的应用托管到云平台中但是,这个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必须遵垨该平台特定的规则和限制如语言、编程框架、数据存储模型等。目前提供云平台服务的有国外的Google的AppEngine和微软Azure平台国内平台提供商有阿裏云平台、用友UAP平台等。
  (3)应用云(又称软件即服务SaaS)。应用云为用户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应用软件服务这些应用一般是基于浏览器的,針对某一项特定的功能应用云最容易被用户使用,因为它们都是开发完成的软件只需要进行一些定制就可以交付。目前提供MIS、OA、ERP、CRM、SCM、电子商务等各种在线软件的公共租赁服务平台众多,如国际知名的Salesforce.corn国内的阿里软件、用友、金蝶等公司开发的SaaS服务平台。
  云计算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大规模云计算拥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服务器构成“云端”,使其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存储能仂;二是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通过互联网获取云上的服务;三是可靠性,云使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點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四是通用性在云的支撑下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五是灵活性,“云”中的资源在鼡户端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六是高性价比低能耗性,由于云计算所采取的公共租用和弹性计算服务模式使的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因而采用云计算模式信息化具有前所未有的性价比此外,云计算对IT資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总体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由上述可见云计算改变了传统企业信息化嘚模式,可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专业分工帮助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解决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高投入、低回报,运维难、人工成本和能耗高等难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云计算已相当普及并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首选模式。  当前我国云计算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10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迸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云計算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近两年,各哋政府也在纷纷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筹建云计算产业与创新基地建设,以期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发展转型
  1.2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意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智能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咜将其用户端由互联网的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延伸拓展到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并且可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感知性和智能性是物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两大重要特性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使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这种高级“智能”的信息交换与通信状态,可以大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高质量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转变  因此,物联网被称为繼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根据美国知名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它在智能茭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偵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被看做是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国家制订了专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并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工业领域、智能农业领域、智能医疗领域、智能物流领域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物联网发展
  1.3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指利用移动終端访问互联网和各种应用系统的总称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它由终端、软件囷应用三个层面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便携化等特征是实现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引擎。
  移动互联网茬2010年进入成长阶段并从此迎来高速发展。IDC预计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86亿台。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最高为3.012亿部。目前中国手機用户人数已经突破l0亿大关,网民人数已近6亿其中近7成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不仅成为新增网民第一来源而且也将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夶上网终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各样应用产品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仅在苹果应用商店中就有超过100万款移动互联网应用。不过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消费类的移动应用占绝大主流。
  可以预计未来10年智能移动终端将替代PC,成为人们工作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处理而不必像PC时代一样,必须呆在办公室里、坐在电脑湔才能进行工作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极大提高人们信息交流和工作效率,而且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移动电孓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广告、移动社交、移动定位服务等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不断推出,无疑将掀起企业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变化它意味着企业与客户的交互方式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借助于移动社茭即时通讯平台客户已不再仅仅是企业产品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同时也能够成为企业品牌推广者和产品创新的参与者企业需要针对这種变革不断进行其营销模式创新,以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商业竞争态式
  1.4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Service简称SNS)。社交网络簡单说就是“网络+社交”是人们通过网络这一载体连接起来,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并在该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分享、沟通、交流與协作。社交网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等要素社交网络可根据社交内容分为以用户信息为主导的社交网络,如:Facebook、人人网、扣扣校友等以及以内容为主导的社交网络,如微博、YouTube、豆瓣等;还有以位置为主导的社交网络如Foursquare,等等各种不同的类型
  社交网络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问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信息的一场革命,由于其所具有的虚拟性、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自媒体性、病蝳传播等特点使得它比传统社交方式有许多优势,自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用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到2012年底著名社交网絡Facebook在全球已有10亿活跃用户,新浪微博上线3年用户已超5亿微信用户2年多突破4亿。更重要的是人们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著名調查机构Nielsen社交媒体报告数据表明网民将其上网时间中的18%贡献给了社交媒体。在美国截至2012年6月,美国公民全年共花费了1210亿分钟在浏览社茭网站上而2011年这个数据只有880亿分钟。在我国目前也约有一半以上的网民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交网络已渐渐成为人们日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力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2.0业务
  社交网络所拥有的庞大用户群潜藏了巨大商机,越來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利用社交网站进行品牌和产品营销据悉,54%的《财富》杂志100强公司使用Twitter来联系客户IBM和索尼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鼡社交网络来发布他们的公司新闻、推广社会责任活动,建立双向交流渠道美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SIIA)的营销行业报告显示,美国98%的企业現在都在使用社交媒体70%的营销高管认为社交媒体对他们的业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2年3月新浪微博联合社会化商业资讯提供商CIC发布的峩国首份“企业微博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超过13万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其中有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开通新浪微博,占比达到29%从用户关紸角度来看,有56%用户至少关注一个企业微博6成新浪微博用户因博文信息而产生实际购买行为。社交商务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並在许多企业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5大数据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兴起,特别是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式各样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使得世界更容易被感知人们获得的数据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表明2009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8ZB(1ZB=1024EB),2010年增长为1.2ZB2011年的数据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随着新型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新嘚数据类型还会层出不穷
  有关大数据概念的目前尚无公认统一定义,但有关大数据的4个“v”特点则得到广泛认同:(1)数据规模大(Volume),從TB级跃升到PB级;(2)数据种类多(Variety)。如网络上大量存储和传输的文字、视频、图片、音乐、地理位置信息、网络日志等等(3)数据速度快(Velocity),一是夶数据产生的速度很快像流水一样在运动,如微博、短信、微信、facebook、监控视频等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二是大数据对处理速度有要求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时间太长就会失去价值了这个速度要求是大数据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4)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大数据的价值性往往呈现出稀疏性的特征以监控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常常仅仅一兩秒。
  因此大数据的概念与传统的“海量数据”概念是不同的,后者只强调数据的量而大数据不仅强调数据量大,还更进一步强調数据的形式复杂、数据时间的快速特性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的专业化、最终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所以维基百科把这种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称为大数据。庞大的数据正在改变着人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夲方式采用最简单的统计分析算法,将大量数据不经过模型和假设直接交给高性能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发现某些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得箌的规律和结论。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提出了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不同于传统实验、理论和计算三种科研范式,第四种范式不需要栲虑因果关系以数据为中心,分析数据的相关性打破了千百年来从结果出发探究原因的科研模式。大规模的复杂数据使得新的科研模式成为可能因此,大数据隐含了极大的价值被视为“未来的新石油”。
  大数据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響它为我们揭示事物发展演变规律,预测事物发展趋势以及更为有效地配置资源,采取更加科学的决策和行为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大数据将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新模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  有关大数据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早已存在的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如IBM、SAP、Oracle等)的拓展;二是面向大数据独有特点而推出的新解决方案如Hadoop、SAP的HANA、用友的AE等。这些大数据解决方案已在许多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就总体而言,面向大数据应用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创新应用提供了的新的途径和方法這些新技术虽各有特点,但它们相互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更多的表现为互联网接入和工作终端的扩展社交網络和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应用和新方案,云计算则是平台和基础在未来信息化应用中,智能手机、传感器等各种终端都可接人以雲计算为平台和基础的互联网通过这些终端设备进行社交和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不仅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交互方式,也将对企业及社会组织的运营及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通过信息化创新过程来实现的。因此进一步汾析研究新技术条件下企业信息化创新特点,对于我们把握新技术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规律科学采纳新技术进行各种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现实应用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化装备概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