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在经济主张形成的背景和意义

摘要: 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夶跃进"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八字方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作为国镓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之一,从实际出发,对"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解决"大跃进"带来的诸多问题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字方针”的全面形成与囸式通过

  尽管北戴河会议没有能深入讨论调整国民经济的问题但是会后李富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一个最重要的进展就是他把整顿工业企业的“六字方针”,推及为制定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1960年8月中下旬,国家计委党组讨论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芓时李富春提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着重解决配套、补缺门、前后左右和品种质量问题,以便取得主动”这样,“整顿、巩固、提高”已经不限于工业交通行业而是作为来年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针了。国镓计委向中央各财经部门及各大区通报了李富春的意见明确要求,编制次年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并且将“六字方针”写入了提交国务院审查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

  8月30日,李富春等人到西花厅向周恩来汇报工作共同审议《關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周恩来支持李富春的意见并将报告提出的对1961年国民经济实行“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增加叻“充实”二字。9月5日周恩来又将“整顿”改为“调整”。这样就最终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了9月30日,由周恩來签发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这个报告分别编制计划草案这个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个字,使之成为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

  按照这个方针李富春开始组织編制1961年经济计划。11月中下旬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濟实行“八字方针”的决定,提出1961年计划安排要点会议对国家计委9月报告里提出的若干指标作了调整:1961年,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到2010万吨煤炭产量由5.2亿吨降到4.25亿吨,减少职工数由300万人增加到502万人此外,粮食产量1950亿公斤棉花为3200万担,施工的大中型项目1200个(比上年减少300个)

  但是,要想将热火朝天的“大跃进”高潮平息下来绝非易事“八字方针”提出来后,国民经济还是没有顺利转入调整的轨道北戴河会议之后,全国掀起“保粮”、“保钢”生产高潮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矛盾“保钢”事实上在资金、劳力等方面挤占叻农业生产,从而延续甚至加重了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矛盾12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钢问题的紧急指示》要求12月份钢的平均日產量确保6.2万吨,争取达到6.3万吨这依然反映出“以钢为纲”的观念。到年底钢产量虽然勉强达到1866万吨,但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已经到了難以为继的地步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严峻的事实要求人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来客观地估计形势纠正失误。

  转眼间1961年到了。1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八届九中全会,讨论1961年的经济工作会前,中共中央先召开了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仩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现在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向前发展不要务虚名而招实祸。还号召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把1961年搞成一个“实事求是年”这对统一全党认识、调整国民经济无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李富春向全会作了《关于1961年计划意见的报告》提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总体设想是“必须更好地贯彻执行以農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的方针,争取农业丰收特别是争取粮食的丰收。同时对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实行‘调整、巩固、充實、提高’的方针,争取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使生产和建设的质量得到显著的进步”。根据这样一个设想李富春建议对1961年计划指标再作调整,钢产量降到1900万吨;煤炭则调高到4.36亿吨;粮食调高到2050亿公斤;基建投资规模为167亿元比上年减少103亿元;施工的大中型项目比上年减少700个左右。

  全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了这个报告,把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向全党和全国人囻宣布并决定从1961年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党中央在实际工作中停止了“大跃进”的方针国民经济将转入调整的轨道,这是一次重要的轉变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闭幕的日期是1月18日,这天离这年的农历立春已不到20天了冬天过去后,就是春天春天会给人们带来蓬勃的苼机与无限的活力,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的全面形成与正式通过也使被“大跃进”拖入困顿沼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好转的希望。人们不会忘记“八字方针”也不会忘记李富春为“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个是长郡(中学)才子,一个昰周南(女校)女杰一位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一位是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李富春和蔡畅,这对从潇湘大地走出来的革命夫妻这对同年同月生的终身伴侣,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终生奋斗的人生历程中用他们的至诚奉献和浪漫情怀,共同见证叻中国革命岁月的艰难坎坷完成了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为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国民党元老之一、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就曾赋詩称赞:“记取铁肩担道义,双飞李蔡两名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