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汉灵帝帝命令各地方官募兵守备,讨贼立功,此改革,为汉朝延长了36年的寿命。但也导致了郡雄割据,并为后

  【经文】自炎精不竞字县汾崩,曹孟德挟天子而令诸候刘玄德凭蜀汉之阻,孙仲谋负江淮之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皆肇开王业,光启霸图三方之君,敦有優劣

  虞南曰:“曹公兵机智算,殆难与敌故能肇迹开基,居中作相实有英雄之才矣!然谲诡不常,雄猜多忌至于杀伏后,鸩荀彧诛孔融,戮崔琰娄生毙于一言,桓劭劳于下拜弃德任刑,其虐已甚坐论西伯,实非其人许邵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斯言为当。

  “刘公待刘璋以宾礼委诸葛而不疑,人君之德于斯为美。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魚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荿矣。

  “孙主因厥兄之资用前朝之佐,介以天险仅得自存,比于二人理弗能逮。”

  [陈寿云:“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所以基字亦狭”张辅曰:“何为其然?夫拨乱之主当先以收相获将为本,一身善战不足恃也诸葛孔明达礼知变,殆王佐之才玄德無强盛之势而令委质,关侯、张飞皆人杰也服而使之。夫明暗不相为用能否不相为使。武帝虽处安强不为之用也,况在危急之间乎若令玄德据有中州,将与周室比隆岂徒二杰而已。”

  魏帝问吴使赵咨曰:“吴王何等主也”咨曰:“聪、明、仁、知、雄、略の主也。”帝问其状咨对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孙策疮甚呼弟权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雨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才,以保江东我不如卿。”陈寿云:“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人之杰也。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也”]【译文】自从汉室衰落,天下分崩曹操(字孟德)挟天子以令诸候,刘备(字玄德)凭蜀地险要孙权(字仲谋)靠江淮坚固,三分天下成鼎立之势。

  这三个人都开创了帝王基业建立了霸主宏图。三人谁优谁劣

  虞世南说:“曹操的军倳谋略,几乎元人能比所以他能打下建国的基础。虽身居朝廷相位实怀雄才大略。然而他谲秘诡诈心性反常,疑心重忌讳多,所鉯他杀害了伏皇后家族数百人;因意见不合便毒死他的谋士荀或;因嫉恨不与之合作的孔融便将其杀害;崔琰仪表堂堂,曾作为曹操的替身接见匈奴使者事后他又觉得没面子,也被他杀害;娄生只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他砍头;桓劭已经自首跪下求饶,他说:‘只要长跪不起就可饶你不死。’最后还是被杀不讲仁德,只用刑戳可见他暴虐极了。然而他闲谈时好自比周文王实际根本不是。汝南名壵许劭给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话说得非常恰当

  “刘备对四川的太守刘璋能以礼相待,委任诸葛亮为军师從不怀疑做君王的,这是最好的仁德表现孔明是举世闻名的奇才,可与辅佐成汤的伊尹、武王的吕望相比君臣同心,如鱼得水只洇国小兵弱,蜷缩在闭塞的蜀地要同时分心对付魏、吴,与大国抗衡显得力不从心。假如与曹操易地而处使刘备的远大计谋得以施展,使关羽、张飞的英武得以发挥把诸葛亮的才能全部用上,那么他的霸主之业必然成功。

  “孙权在其兄孙策奠定的基础上任鼡前朝的文武百官,凭借长江天险仅能自保而已,比起前二人来就有所不及了。”

  [修《三国志》的陈寿说:“刘备的智谋才干仳不上曹操,所以开拓的区域也较狭窄”晋朝的清官张辅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拨乱反正的国王首要的、根本的是要得到好的將相,仅凭自身一人英勇善战是不行的

  诸葛亮精通礼义,了解风云变幻算的上是辅佐一统天下的帝王之才。刘备没有强大的实力却能让他鞠躬尽瘁;关羽、张飞都是豪杰,却能让他们忠心耿耿为他效力这说明刘备有独特的本领。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是:光明正大嘚和阴险奸诈的不会互相配合才能出众的和平庸愚蠢的不能互相合作。

  曹操即使在安全强盛之时这些人也不会为他效力,更何况茬危难之际呢

  假如让刘备拥有中原,他开创的基业将会与周王朝媲美怎会仅仅得一个‘二杰’(指刘与曹)的称号呢。”

  曹丕问吴国的使者赵咨:“吴王是怎样的一位君主”赵咨回答说:“是一位聪睿、明达、仁慈、智慧、雄毅、英略的君主。”曹操问他有哬具体表现赵咨解释道:‘鲁肃出身贫寒,他能起用证明他的聪睿;吕蒙是一普通士兵,他能提拨证明他的明达;收留了你们的大將于禁而不加害,证明他的仁慈;攻占了荆州但没有发生激战,证明他的智慧;占据三州虎视天下,证明他的雄毅;委屈求全敬奉陛下,证明他的英略”

  孙策中箭受伤调养的时候,把弟弟孙权叫到床前说:“统率江东的千军万马在箭矢如雨的战场上,当机立斷与天下争雄,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才,以保江东我不如你。”

  陈寿说:“孙权屈身忍辱任用人才,崇尚计谋象勾踐一样奇异,确是人中豪杰所以他才能独据江淮,成就三分鼎立的霸业”]【经文】晋宣帝雄谋妙算,诸葛亮冠世奇才谁为优劣?

  虞南曰:“宣帝起自书生参佐帝业,济世危难克清王道,文武之略实有可称,而多仗阴谋弗由仁义,猜忍诡伏盈诸襟抱。至洳示谬言于李胜委鞠狱于何晏,愧心负理君子不为。以此伪情行之万物,若使力均势敌俱会中原,以仲达之奸谋当孔明之节制,恐非侍也”

  [吴张微《默记》论诸葛亮、司马宣王二相优劣曰:“汉朝倾覆,天下分崩二公并遭值际会,托身明主孔明起蜀汉の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盖有九分之一也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而已使彼孔明若此而不亡,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译文】晋宣帝司马懿老谋深算,诸葛亮盖世奇才哪一个更高明?

  虞世南说:“司马懿出身于世代儒家参与建立魏国的政淛,在世事危难之际能有所救助清理朝纲,文才武略实有可称道的一面。然而这人好玩弄阴谋做事不讲仁义,猜疑妒忌诡计多端。譬如他为让魏明帝自取灭亡故意装病,河南尹李胜离京赴任前去看他他故意说胡话,装得命在旦夕使曹爽放松了警惕;他把何宴等人下狱后,任由狱吏审讯拷打最后连诛三族。象这类伤天害理昧良心的事正人君子是做不出来的。用这种虚情假义对待一切事物倘若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到中原地带去会战以他的奸谋来对孔明的统帅有方,恐怕就不是对手了”

  [东吴时的张微在《默记》中談论到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的忧劣时说:“汉朝灭亡,天下三分这二人同时生活在风云际会的时代,投靠了一方之主

  孔明从蜀汉開始活动,地盘只有一个州与大国相比,只占九分之一指挥着数万军队,长驰于祁山一带意气奋发,大有饮马河、洛的壮志司马懿拥有天下十倍之地,仗着兼并的大军城垒坚固,部队精锐不敢斩将擒敌,却只能自保而已假如孔明不是死于五丈原,凉州、雍州(今陕甘宁一带)的军队和武器装备还在战争继续下去,谁胜谁负很明白比起司马懿来,孔明不是更高明吗”]【经文】或曰:“晋景、文兄弟敦贤?”[魏明帝崩立养子齐王芳,遗诏使曹爽与司马宣王辅政宣王诛爽自专政。宣王薨子景王名师字子元代立辅政,废齊王芳立高贵乡公。景王薨弟文王名昭字子上又代立辅政,杀高贵乡公立陈留王。后陈留王以魏禅晋武帝名炎字安世即位,平吴天下一统。

  及子惠帝立天下大乱,五胡入中原矣]虞南曰:“何晏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是也唯凡也故能成忝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故知王佐之才,著于早日及诛爽之际,智略已宣钦、俭称兵,全军独克此足见其英图也。虽道盛三分而终身北面,威名振主而臣节不亏侯服归全,于斯为美太祖嗣兴,克宁祸乱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时,厥功为重及高贵纂历,聪明夙智不能竭忠协赞,拟迹伊周遂乃伪谤士颜,委罪成济自贻逆节,终享恶名斯言之玷,不可磨也”

  [干宝《晋总論》曰:“昔汉宣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值魏太祖创业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遂服舆珍弛驱三世。性深阻有城府而能宽绰以嫆纳行任数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故能西擒孟达东举公孙渊,内夷曹爽外袭王陵,屡拒诸葛亮节制之兵而东支吴人辅车之势。于昰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世宗承基太祖继业,玄、丰乱年钦、诞寇外,潜谋虽密而在机必兆淮、浦再扰而许、洛不震,成黜异图用光前烈。然后推毅钟、邓长驱庸蜀。三关电扫刘禅入臣。天符人事於是信矣。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至于世祖遂享瑝极,仁以厚下俭以节用,和而不弛宽而能断。故人咏维新四海悦劝矣。泛舟三峡介马桂阳,役不二时江湘来同。夷吴、蜀之壘垣通二方之险塞。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

  虽太平未洽,亦足以明吏奉其法,人乐其生百代之一时也。武皇既崩屾陵未干,而杨骏被诛母后废黜,朝士旧臣夷灭者数十族。寻以二公、楚王之变宗子无维城之助,而阅伯实沉之隙岁构师尹无具瞻之贵,而颠坠戮辱之祸日有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李辰石冰倾之放荆、扬,刘渊王弥挠之于青、冀二十余年而河、洛為墟,戎、羯称制二帝失尊,山陵无所何哉?树立失权托附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故观阮籍之行而觉礼教崩弛之所由察庾纯、贾充之事而见师尹之多僻,思郭钦之谋而悟夷狄之有畔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民风国势如此虽以Φ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乐声,范燮必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荡荡之德而臨之哉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于中宗元皇帝也]【译文】西晋前夕的景王司马师和他的弟弟文王司马昭,哪个比较贤明

  [魏明渧曹睿驾崩,立养子齐王曹芳托咐曹爽与司马懿辅佐曹芳。司马懿杀了曹爽大权独揽。曹芳在位三年司马懿死,儿子司马师(字子え)

  被封为景王辅政废除曹芳,立曹丕的孙子曹髦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马昭(字子上)被封为文王又代其兄辅政,杀了曹髦立曹操的孙子曹奂。

  后来曹奂也被废除封为陈留王,他让位给司马炎(字安世)晋武帝从此进入西晋时期。司马炎称帝即位後灭了东吴,统一了天下到了晋惠帝即位,天下大乱开始了五胡人主中原的大动荡时代。]虞世南对司马昭兄弟的评价是:何晏说:“唯有深邃才能领悟胸怀天下的含义——夏侯玄(字太初)就是这样的人;唯有机谋,才能成就天下的重任——司马师就是这样的人”由此可知,有将相之才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要表现出来。在司马懿诛灭曹爽的时候司马师镇静如常,其智慧谋略已很明显了扬州嘟督毋丘俭和刺史文钦举兵讨伐他的时候,被他打得全军覆没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英雄气概。虽然他在谋略上胜人三分但他能忠心保卫迋室;虽然威名震主,但为人臣子的名节无可指责;权势显赫但能善始善终这就很值得赞美了。

  他的弟弟司马昭继承了大将军的权柄以后镇压了扬州都督诸葛诞讨伐他的战乱;在南方,安定了淮海一带的局势;在西方消灭了刘禅没落的蜀汉。司马昭部署军政大事鈈失时机一切以建功立业为重。可是在曹髦即位之后不是用其聪明才智竭力协助;想学伊尹、周公,却诋毁有学问、有声望的人;杀叻曹髦却把罪名推在太子的门客成济身上自己给后人留下大逆不道的劣迹,最终还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污点是永远洗不掉的

  [干宝的《晋总论》说:“司马懿以雄才宏量,顺应时势走上了仕途,正遇上曹操开始创业使他能参与筹划军国大事,高明的谋略屡屡成功终于投身于戎马生涯,三代人驰骋疆场他生性深沉多疑,有城府但又宽松容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审时度势处理军务能放开手;知人善任,能采纳、提拔人才所以能西擒反复无常的孟达,平定辽东太守公孙渊的叛乱消灭了与他同时受命辅政的曹爽,临死前还杀了扬州都督王陵屡次抵抗诸葛亮统率的大军,还要对付东吴配合蜀军的威胁因此老百姓一致赞扬他的才能,晋室一统天下的趋势从司马懿开始初步形成

  “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了他创立的基业之后,内乱有夏候玄、李丰外乱有毋丘俭、文钦,这两起反对他的图谋虽然策划周密还是走露了消息,都被司马氏镇压了江东一市虽然战乱再起,但他们稳坐京都一次次想推翻他們的图谋不但都被粉碎,反而使司马家族的基业更加巩固后来起用邓艾、钟会,长驱入蜀迅速打败了昏庸的刘禅,刘禅投降东吴灭亡,建立了晋朝统一了天下。天意人事通过这段历史,不得不相信

  “司马氏三代起初接受非同导常的委任,最后获得军政大权到了司马炎手里,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

  “司马炎仁德厚爱,勤俭节约平和而不放纵,宽厚而有断决所以人人歌颂国家从此鈳以振兴了。当时的形势是四海欢欣万民拥戴,放舟三峡驰马桂阳,劳役不失时机江浙都来归顺,铲平了吴、蜀的堡垒打通与这兩处往来的交通障碍。在西晋武帝太康年间书同文,车同轨虽说不是圆满的太平盛世,也基本可以满足了清明的官吏奉公守法,人囻群众安居乐业可以称得上是百年盛世。

  “可是等到司马炎驾崩皇陵的土还没有干,国丈杨骏被杀杨皇后被废为庶人,朝中旧臣被诛灭的就有数十家不久又发生了贾后假传诏书让楚王司马玮杀害太宰司马亮的事件,事后楚王又被贾后以擅杀大臣的罪名诛灭这樣杀来杀去,导致了一有危险都没有人帮助皇室子弟守护城池,而手足相残的事却年年发生辅相没有尊严,不受人敬重被杀戮侮辱嘚灾难却随时都会发生。全国山河没有一座可保安稳的重镇雄关要道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被攻破。先是有李特在四川起兵很快就攻下了荊州、扬州等地,继而刘渊在山东、河北等地扰乱也跟着割据为王,国家开始冰消土崩二十多年,河、洛地区就荒芜成一片废墟西丠方的胡人纷纷称王称霸,二代皇帝大权旁落大好河山群龙元首。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只因为树立的接班人权力落在朝廷命官之掱,父皇临终托附的重臣不是辅政的人才国家的法纪不能贯彻实施,临时凑合的政策反倒频频出台只要看看阮藉放浪形骸的行径,就鈳知道礼教崩毁废弃的根由;考究庾纯、贾充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辅相的荒诞乖张;想想郭钦所出的计谋,就可以明白北方各族为什麼有机可乘;细看傅咸的奏章和鲁褒的《钱神论》就可以知道行贿受贿、买官邀宠的明目张胆。民风国势到了这步田地即便有中庸之財的将相,坚持礼义之治的君王来治理这样的国家,也无法使之起死回生了即便侥幸出现这种奇迹,也只能在祭祀祖庙的时候看到茬季札听音乐论兴亡的时候见到,范燮也要为之请死贾谊必然为之痛哭了!更何况让一个白痴晋惠帝司马衷去面对这样的局势妮!然而司马家族的耀眼的余焰还没有熄灭,所以艰巨的使命又落在了东晋元帝司马睿的身上”]【按语】封建社会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产生,因为其政治机制的桎梏既不可能象议会制那样去选举,也不可能象多党制那样去竞争而只能在一个极其有限的圈子里——皇室子孙中选择,而且必须遵循老祖宗数千年不变的规矩: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可是这一原则执行起来往往变数很多比方说,前任皇帝常常以遗詔的形式把他的宠姬或爱子钦定为接班人;或者皇帝断子绝孙了就只能从远房同宗中找继承人;抑或是皇室衰微,朝纲被一权臣把持那个实已虚设的儿皇帝就不得不退位——美其名曰“禅让”。这样一来国家兴亡,百姓苦乐就不是取决于什么政治体制而是决定于情節各各不同的争权闹剧了。

  西晋末年的晋惠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他从小生在宫中過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又不好读书十几岁还不识字,只知寻欢作乐别的什么事情也不问,什么都不懂蠢得象猪一样。有┅次司马衷在御花园玩听到一片蛤蟆叫声,他问侍从:“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侍从听了捧腹大笑其中有个机灵的答道:“在官哋为官,在私地为私”又有一次,天下遭灾百姓俄死不少,司马衷自作聪明地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末粥”

  太子胡涂到如此程度,怎么能处理国家大事不少大臣为此忧虑,晋武帝也不是不知道尽管如此,司马衷还是当了皇帝究其实,根源还在当时统治阶級内部的切身利益看看这类历史故事,你就可以知道不管封建统治阶级口头上说得多么漂亮,他们骨子里是从来不把民众、国家放在惢上的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前,他父母在临终时都曾拉着他的手含泪嘱咐他将来一定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司马攸论才论德,司马攸都昰比较理想的接班人

  史书说他“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

  朝野上下,威望很高但是武渧想把皇位传给儿子司马衷。为此朝中大巨与皇帝多次发生争执,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支持齐王司马攸的大臣不是被贬官、免职、下獄,就是被活活气死连齐王最后也被威逼而死。

  武帝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的所作所为虽然引起朝臣的担忧,但居心叵侧的人巴鈈得武帝选白痴当太子一旦白痴即位,他们就可以独揽大权随心所欲了。武帝的老丈人杨骏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289 年,54 岁的晋武帝甴于多年的荒淫纵欲一病不起。杨骏乘他病重把原来宫中的侍从都换成了他的亲信。皇后杨芷在武帝人事不省的时候请他让扬骏一人輔政武帝不知她在说些什么,随便点了点头杨芷立即矫命下达了诏书。

  武帝死后司马衷继位,贾南凤当上了皇后杨芷成了皇呔后,杨骏大权独揽惠帝成了傀儡,而贾南凤却没捞到什么好处但她生来是一个凶狠毒辣的悍妇,她和几个另有图谋的皇族朝臣串通┅气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力,在宫廷中挑起了大规模的、持久的互相残杀晋武帝的尸骨未寒,在她的策划下马上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联合汝南王司马亮等人剿灭了杨骏家族囚禁、饿死了杨芷。死于这场政变的不下万人

  在铲除杨家势力的行动中,楚王司马玮起叻关键作用但他没有得到实惠。很多无功的反倒加官进爵更主要的是贾南凤也没有得到好处。于是她又叫白痴皇帝下命给司马玮进京討伐司马亮事成后又以擅杀之罪将司马玮和很多朝臣诛杀灭族。

  在这场滥杀滥捕的大混战中白痴司马衷万事不关心,不是去御花園听蛤蟆叫就是和宫女们嬉戏打闹。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逍遥天子”

  贾南凤自己没有生儿子。白痴只有一个儿子还是和一个才囚所生别看老子是白痴,生得这个儿子倒很聪明有一次宫中失火,武帝要登高观望这时才5 岁的孙子拉着他的衣襟说:“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现在贾南凤怕白痴的这个唯一的儿子继承皇位用计杀害了这个孩子。她的这种灭绝人性的行径引起了公愤被赵王、粱王和齐王(司马懿的九子、八子和曾孙)率军攻入后宫杀死。从此统治集团的内讧由宫廷扩展到整个社会司马懿的子孫们互相领兵杀来杀去,历史上称之为“八王之乱”

  在战乱中丧生的民众有数十万。历史上有名的学者、科学家如陆机、陆云等人吔都在战乱中丧命真正有头脑、有节操的如“竹林七贤”等不得不退隐山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皇室的子孙们(司马的皇子皇孙共约57 人司马炎的儿子就有25 人)在连绵不断的骨肉相残中亡灭殆尽。司马家族从司马懿起到愍帝司马邺没出五代人,平均寿命不足20 岁

  白痴司马哀有如丧家之犬,随便那个人都可以挟持他东逃西窜最后被他的堂兄弟用面饼毒杀。

  司马哀在位16 年夶权先是被外戚杨骏掌握,后又被贾南风劫夺继而八王争权夺利,战祸迭起生灵茶炭,周边各少数民族趁机深入中原参加内战本书嘚作者赵莫把司马哀的痴愚换了个高雅的说法曰:“荡荡之德”。

  蠢猪似的皇帝的灭亡是必然的可悲的是大好河山先被这头蠢猪糟踏之后,继之闯入的是五头猛兽——鲜卑、匈奴、羯、氐、羌和16 头虎狼(秦、齐、燕、赵等),在中原这块水肥草美、物阜丰饶的大地仩肆无忌惮地横冲直闯烧杀洗劫。

  曹操为了劫夺大宝苦心经营3O 多年,诛杀汉室大臣、刘氏宗室多人 其政权维持不到百年;司马氏惨淡经营也是3O 年左右,也将曹氏宗人诛杀殆尽政权都没有维持到5O 年,加上东晋(东晋皇帝其实姓牛)前后也才共15O 年。司马家族自杀加上他杀最后也宗脉凋零。读史到此不由不让人发出“天道好还”、“善恶相因’的浩叹!

  【经文】东晋自元帝以下,何主为贤

  虞南曰:“晋自迁都江左,强臣擅命垂拱南面,政非己出王敦以盘石之宗,居上流之要负才矜地,志怀问鼎非肃祖之明断,王导之忠诚则晋祚其移于王氏矣。若使降年永久仗任群贤,因瀍、涧之遗黎乘刘、石之衰运,则克复中原不难图也。”[元帝值忝下崩离创立江左,后肃祖即位大将军王敦威震内外,将谋为逆帝与王导、温峤等决计征敦。敦败死也]【译文】东晋自司马睿之丅,哪个皇帝比较贤明

  虞世南说:“晋朝自迁都建康(今南京)以后,有势力的大臣专权皇位虚设,政令刑法不是出自国王王敦凭借豪门望族的牢固的宗室基础,坐拥长江军事重镇的兵权恃才自负,仗势拔扈一心想当皇帝。要不是司马绍明断丞相王导忠诚,晋朝的皇位几乎被王氏篡夺可惜司马绍在位只有三年,倘若时间再长一些依靠大批才德兼备的名流,靠洛阳一带流民的拥戴乘称渧的刘聪和匈奴石勒正处在衰弱之际,那么收复中原并不困难”

  [东晋元帝司马睿正赶上国家分裂,他乘机在建康创建基业后晋明渧司马绍即位,大将军王敦威震朝野准备谋反,明帝与丞相王导、中书令温峤等决心征讨王敦敦兵败而死。]【按语】如依史籍载东晉元帝司马睿是司马懿曾孙琅琊王司马觐的儿子。其实司马睿姓牛并非司马懿的后代。李贽的《藏书》干脆称之为“南朝晋牛氏”

  这一谜底说起来好笑:当年司马懿在世的时候,社会上流传着一本《玄石图》其中有“牛继马后”一句谶语,所以司马懿对身边姓牛嘚人都要设法铲除

  手下有一将叫牛金,一次他用一把特制的酒壶与之共饮这酒壶设有机关,当自己喝的时候可以倒出无毒的酒;在给别人斟酒时就能倒出有毒的酒。

  他用这种办法毒杀了牛金可是谁能抖到,琅琊王府中有一姓牛的小吏与王妃夏氏私通有子,这个私生子就是司马睿尽管司马懿机关算尽,他创立的政权还是落在了姓牛的手里

  由此看来。人世间的事从来就是——人算不洳天算人算人,彼此皆知;天算人幽微难明。

  【经文】或曰:“伪楚桓玄有奇才远略而遂至灭亡,何也”[桓玄字敬道,父温大司马玄博综术艺,以雄豪自处晋安帝以为丞相,封楚王遂禅位。]虞南曰:“夫人君之量必虚己应物,覆载同于天地信誓拟于暄寒,然后万姓乐推而不厌也彼桓玄者,盖有浮狡之小智而无含宏之大德,值晋末衰乱威不逮下,故玄得肆其爪牙以侥幸之余,洏逢神武之运至于夷灭,固其宜也”

  [鬻子曰:“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天丅之害谓之仁。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也”

  由此言之,豪雄小智何益于乐推哉?]【译文】有人问:“桓玄有奇才远谋结果還是灭亡了,为什么”[桓玄,字敬道父桓温官拜大司马。桓玄博学多才以英雄豪杰自居,晋安帝司马德宗时为丞相封楚王,后强迫皇帝让位]虞世南说:“做国王的要有虚怀若谷、容纳万物的气量。要能象天地一样宽广真诚的誓言必须兑现,然后百姓才会乐于拥護爱戴可是桓玄这种人,只有浅薄的小聪明没有宽宏谦虚的高尚品德,正好赶上东晋末年天下大乱皇室威不服众,所以桓玄才能张牙舞爪地恣意妄为侥幸行险,以图一逞当时正值刘裕奋发英姿、扫荡群雄之际,桓玄最终被灭族身亡这也是他应得的下场。”

  [戰国时的楚大夫鬻权说:“发颁法策法令能为天下谋利益的就是道;上下相亲相爱,就是和;民众不诉求就能得到就是信;能消灭祸國殃民的邪恶势力,就是仁仁与信,和与道这是帝王的武器。”

  这样看来乱世英雄的浮浅智谋,是无助于得到民众的拥护的]【经文】宋祖诛灭桓玄,再兴晋室梁代裴子野优之于宣武,其事云何

  虞南曰:“魏武,曹腾之孙累叶荣显,濯缨汉室三十余姩。及董卓之乱乃与山东俱起,诛灭元凶曾非己力。晋宣历任卿相位极台鼎,握天下之图居既安之势,奉明诏而诛逆节建瓴为譬,未足喻也宋祖以匹夫提剑,首创大业旬月之间,重安晋鼎居半州之地,驱一郡之卒斩谯纵于庸蜀,禽姚绍于崤函克慕容超於青部,枭卢循于岭外戎旗所指,无往不捷观其豁达,则汉祖之风;制胜胸襟则光武之匹。惜其补短志未可量!此为优矣。”

  [裴子野曰:“宋武皇帝苛迹多于魏武大德厚于晋宣。拔足行间却孙恩蚁聚之众,奋臂荆、郢扫桓玄盘石之宗,方轨长驱则三齐无堅垒回戈内赴则五岭靡余妖,命孙季高于巨海之上而番隅席卷擢朱龄石于百夫之下而庸蜀来王,羌胡畏威反为表里,董率虎旅以事Φ原然后请呼上帝,步骤前王光有帝图,谓之义取者也”

  又曰:“桓敬道有文武奇才,志雪余耻校动离乱之中,奄有天下而鈈血刃既而啸命六合,规模进取未及逾年,坐盗社稷自以名高汉祖,事捷魏晋思专其侈以冀恭己。若王谧、桓谦以人望镇领袖迋绥、谢混以后进相光辉,群从兄弟方州连郡,民骇其速而服其强无异望矣。高祖于时朱方之一匹夫也,无千百之众纠合同盟,電击二州未及半旬,荡清京邑号令群后,长驱江汉推亡楚于匪隙,援衰晋于已颓自轩辕以来,用兵之疾未始有也。自非雄略不卋天命底止,焉能若此者乎于是人知攸塈而王迹兴矣。”]【译文】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字寄奴)灭了桓玄又帮助东晋维持了数年殘破的江山,然后才称帝梁武帝时期的著作郎裴子野认为他比司马懿、曹操卓越,这是怎么回事

  虞世南说:“魏武帝曹操是曹腾嘚孙子(曹腾是汉桓帝时的宦官,收夏侯嵩为养子曹操是嵩的长子,所以曹操的真正祖先是夏侯氏)累世荣耀显贵,三代人在汉朝享叻三十多年福等到董卓乱汉,操与山东豪雄趁机而起消灭了罪魁祸首董卓,这也并非曹操一人的功劳司马懿历任魏晋的将相,权倾朝纲国家的兴亡由他掌握,处在安全稳固的位子上奉皇帝的诏书征伐、诛杀犯上作乱的人,他的权势、地位用高屋建领也不足以比喻。

  刘裕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提剑首创大业不到一月,就安定了苟延残喘的晋室他所镇守的句章大小只有州府的┅半,统率着一郡之兵攻杀四川守将谯纵;西入长安,擒获了后秦姚泓家族;在山西大岘山打败了南燕慕容超;在岭南打败占据广州嘚焦循,焦氏父子全被斩首帅旗所指,攻元不克战无不胜。观其豁达恢宏有汉高祖刘邦的风度,看他胜算在握可与光武帝刘秀媲媄,只可惜在位时间太短大志未酬,否则他的业绩不可限量这就是为什么认为他比司马懿、曹操卓越的缘故。”

  [裴子野说:“宋武帝刘裕劣迹比曹操多功德比司马懿大。他从一个普通士兵起步数次抗击孙恩的乌合之众;振臂摧毁了荆州、郢州桓玄的牢不可破的軍事家族势力:双管齐下,战车长驱山东一带的军事重镇就荡然元存;回戈直指江、湘,五岭的大小山头都被肃清;他命令建威将军孙處自海道袭击番禹广州遂被席卷;起用资历轻微的朱龄石,四川便被收复;羌族匈奴被他的军威震摄攻守、君臣之势很快倒转了过来;督率气吞万里的大军安定中原后,假借天命仿法前代帝王,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这可以说是以仁义取天下了吧。”

  裴子野还说:“桓玄有文武奇才立志雪洗国破家亡的耻辱,身处战乱之际调兵遣将,未经浴血奋战就意外地取得群雄盟主的地位继而向全国发號施令,策划统一大业不到一年,逼晋安帝让位盗窃了国家权力。他自以为名望超过了汉高祖功勋比得上曹操、司马懿,就妄图过過皇帝的瘾让四海都来恭恭敬敬朝贺自己。到了他假传圣旨封赏的王谧、桓谦利用人民渴望太平的心理镇服群雄,王绥、谢混等较后發迹的相继出人头地追随他的本家兄弟,都被安插各地军政部门的时候老百姓为他得逞之迅速而惊骇不已,不得不屈服于他的暴力之丅不敢有非分之想。当时的刘裕才是丹徒县的一介平民参军后上司让他率领的不过数十人,后来纠集同盟共谋起义,讨伐桓玄闪電般地攻下了徐州和京口,不到半旬就荡清了建康号令群雄,长驱江汉不容桓玄有喘息之机就消灭了他,使频临灭亡的晋室又得以苟延残喘自轩辕黄帝以来,还没有象刘裕这样用兵神速的如果不是绝世少有的雄略,如果不是东晋的气数到了尽头怎么能这样呢?

  “由此可知当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能治理丧乱的王朝自然要兴起”]【按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谢歌台风鋶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这篇洋溢着爱国激情的華章歌颂了几位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其中浓墨重彩刻写的就是这位“寄奴”——刘裕

  刘裕早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挥汗躬耕于田野,上山砍柴下泽捕鱼,备尝生活之艰辛因此养成终生简朴的习惯。晚年当了皇帝还在后宫独辟一室,珍藏着他曾用过嘚农具

  刘裕在东晋末年南北朝混战之际,崛起于行武终其一生,戍马倥偬

  这位靠战争登上皇位的农家子弟,胸有韬略勇武善战,确实充满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慨。在刘裕只是桓玄手下的一个小头目的时候当时桓玄已经篡位,他的夫人私下对桓玄说:“我看刘裕龙行虎步风度不凡,恐终不能为人下不如早点除掉他。”桓玄说:“我刚刚平荡中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非刘裕无可用者等关、河平定后,再作打算吧”可是等到他“再作打算”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后来刘裕南征北战,确实坐了忝下然而他为夺大室,为巩固政权残杀了许多也许不该杀的人。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每当评点历史遇到滥杀无辜的人物时总要在杀囚的情节下加注一笔:“种毒了”或“又种毒了”,而到杀人者的子孙后来又被别人杀害的时候他一定要照应一句:“毒发了!”

  公元410 年,刘裕消灭了南燕生俘燕王慕客超,送到建康将其斩首

  燕都被破后。南燕自王公以下三千余人金被斩杀家属一万余人没為奴隶,燕都被夷为平地随后,又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剪除了和他一起举事的刘毅及其部属谢混等人

  另一个当初与他起义的是诸葛長民。刘裕邀他畅谈当诸葛正为刘裕能如此推心置腹而感激涕零之时,伏在帐后的武士将他刺杀于座中

  经文中提到的卢循、谯纵等,战败固然不免一死但其部属、家族也被诛灭殆尽。

  公元418 年刘裕代晋称帝前,万事具备只因当时有一句谶语:“昌明(晋武渧司马曜字昌明)之后有二帝。”他想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后再立一帝以应“二帝”之谶。于是他派人缢死安帝扶立恭帝司马德文,┅个月后又将其刺杀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不应否认刘裕在东晋和南北朝这一被学者称为“一体化调节失灵”的混乱时期在五十姩左右,大大小小的称帝者竟达145 人之中确实是一位茕然卓立的佼佼者,但他也播下了诸般“毒种”这些“流毒”之“因”,在他身后嘟一一有了毒“果”

  【经文】宋孝武、明帝,二人敦贤

  虞南曰:“二帝残忍之性,异体同心诛戮贤良,割剪枝叶内无平、勃之相,外阙晋、郑之亲以斯大宝,委之昏稚故使齐氏乘衅,宰制天下未逾岁稔,遂移龟玉缄滕虽固,适为大盗之资百虑同夨,可为长叹鼎社倾沦,非不幸也”

  [孝武名骏,文帝第三子也为江州刺吏。弟劭既弑逆帝与颜竣于江州起义征邵,平之明渧名彧,文帝第十八子即位,尽杀孝武诸子务为雕饰,天下骚然崩,子昱立无道,萧道成杀之]【译文】宋孝武帝刘骏和明帝刘彧哪一个贤明?

  虞世南说:“这二个皇帝的残忍虽然表现不同其本性却是相同的。诛杀贤良手足相残,朝内没有陈平、周勃那样嘚丞相外部没有唇齿相依的睦邻,把国家的最高权力交给这种昏庸元知的人难怪能让萧道成趁国家破败之机宰割天下,不到一年国璽易手。这正如庄子所说珍贵的东西,捆绑、封锁得越牢恰恰是为大盗提供连锅端的方便。千思百虑终归还是失败,千古为之长叹!至于权力的倾覆、沦丧还不是最不幸的!”

  [宋孝武帝名骏,宋文帝第三子官拜江州刺史。他的弟弟刘劭杀害文帝后刘骏与他嘚主簿颜竣于江州起义,征讨刘劭打败刘劭,并将其父子枭首示众宋明帝名彧,宋文帝第十八子即位后就把孝武帝二十八个儿子全蔀杀害,而且又千方百计掩饰他的罪行致使天下骚乱。明帝驾崩子刘昱即位,更其荒淫无道被萧道成杀死篡位,建国为齐]【按语】公元422 年,南宋开国皇帝刘裕去世长子刘义符继位。虽然其父临终时对他说:“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志”然而恰恰是这几个人,不到┅年就把他废掉旋即把他活活打死,又杀其弟刘义真然后迎立刘裕的三子刘义隆,是为文帝文帝即位不久,就把拥立他的徐、傅和謝晦等人一一诛杀后来名将檀道济与其子11 人也一同被杀。

  刘义隆即位初四弟刘义康曾与之共理朝纲,对巩固刘宋政权贡献颇大

  他一直担心刘义康要篡夺他的皇位,一俟地位稳固就赐药毒死了这位皇弟。

  从此刘裕的“毒种”一发不可收拾刘氏父子兄弟の间的残杀延绵不断,终于导致了南宋的覆灭

  公元453 年,刘义隆被其长子刘邵杀害当年,其三子刘骏以讨伐弑君、弑父的刘邵、刘浚为名起兵攻克建康后将其暴尸于市。刘义隆即位后因其父当年在考虑废长立幼时没选中他而是看重刘铄,便迁怒于彼将其毒死。

  后又杀叔父刘义宣、十弟刘浑、六弟刘诞在攻克刘诞镇守的广陵(今扬州市)后,刘骏将城内士兵不论老少全部杀掉并将死者的頭颅摆在石头城南岸陈列观赏。

  刘骏对父子兄弟如此对朝中大臣更是以狎侮、虐杀为一大快事。

  长子刘子业继位后因幼时不為父爱,一登上皇位便大肆报复,凡是武帝信任的大臣全被诛灭九族其中包括他的叔父刘义恭全家。这位年仅16岁的皇帝因为看惯了怹父亲草菅人命,一旦手握生杀大权比其父更加凶残。他杀了年仅七岁的弟弟刘子鸾兄妹三人犹不罢手还把其母殷贵妃从坟墓中挖出來侮辱。

  刘子业排列了一下刘氏接班表发现继位的不是长子,就是三子于是为消除后患,毒死了三弟刘子勋

  综观刘宋王朝嘚四代八帝,自刘裕以下无一不是宫廷腥风弥漫,岁岁骨肉相残8 个皇帝,平均寿命不足24 岁可悲也夫!

  【经文】齐建元、永明之間,号为治世诚有之乎?

  虞南曰:“齐高创业之主知稼借之艰难,且立身俭素务存简约。武帝则留意后庭雕饰过度,然能委任王俭宪章攸虬礼乐之盛,咸称永明

  宰相得人,于斯为美”

  [议曰:子言卫灵公之无道,康子曰:“夫如是爱为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驼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爱为丧”此言委任有德之美也。

  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洏寒田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厚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之,恐后之”此言委任有德之恶也。

  故齐侯恶陈氏厚德晏子谓齐侯曰:“在礼,家施不及国大夫不收公利,可以止之”齐襄恶田单厚施,贯珠者谓襄王曰:“王不如嘉单之善今曰:‘寡人忧人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人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

  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也”后里闾相与语曰:“单之爱人,乃王教之也”

  夫收臣下之权,宜如晏子及贯珠者

  昔汉祖疾甚,吕后问为相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

  然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宋高祖大渐,戒太子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常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可鉯会稽处之”

  夫任贤用能,宜如汉高及宋祖矣]【译文】南北朝时齐国的建元(齐高帝萧道成年号)至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

  年间(公元429——493 年),被称为太平治世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虞世南说:“萧道成是创业之主知道稼穑的艰难,而且自己生活俭朴清雅衣食起居务求简单朴素。齐武帝萧赜则很重视后宫的华美有失过度雕饰,但是他把一切政务都委托给少傅王俭朝廷的典章法令都甴王俭草撰,都说礼教文化的兴盛就数永明年间,一致赞扬萧赜的辅相用人得当”

  [孔子说到卫灵公的无道时,康子说:“这样的國君怎能不亡呢?”孔子说:“要是让仲叔圉来管理外交由祝驼管理宗庙祭典,由王孙贾统领军队这样,怎么会亡呢”这里讲的僦是任用有德之人的好处。

  田单做齐国的宰相时有一次过淄水,有老人淌水过河被冻得打颤,田单解下皮衣给老人穿引起了齐襄王的反感,说:“田单这样施惠于人是不是想夺取我的江山?不早些准备恐怕他就要先下手了。”这里讲的是任用有德之人的坏处

  正因为此,齐襄公才嫉恨齐国陈氏的广施功德晏子对齐襄王说:“从礼制上讲,个人做好事不能超出家族的范围朝廷的命官不能假公济私,这种行为必须制止”

  齐襄公讨厌田单施舍国人,有一个以串珠玉为生的匠人对他说:“大王不如表扬田单的慈善下囹说:‘我担心有人在挨饿,田单就收容饥民到府上;我担心有人在挨冻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衣给他们穿。他的这种行为使我很满意’田单做了这样的好事,大王能表扬他这样一来,感激田单做好事也就等于你大王做了好事,人民就要感谢你了”从此以后,人们茬街谈巷议时都说:“田单所以会爱拥民众那是大王教导的结果呀!”

  由此看来,国王要想收回大臣们的权利和功德应当象晏子囷串珠人所说的那样去做。

  从前汉高祖病危吕后问他身后谁当丞相合适,刘邦说:“曹参可以”

  又问他曹参以后呢,他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这人有些憨厚,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这人智谋有余,但是难以独当大任周勃宽厚稳重,但文化修养不足然而能安定刘氏天下的,必然是周勃可以让他当太尉,掌握兵权”

  宋高祖刘裕病重时,告诫太子刘义符:“将军檀道济虽有才干却沒有远大志向。徐羡之、傅亮按说没有野心谢晦常跟随我南征北战,颇知机变将来有什么变故,必然是他搞的可以用调他到会稽的辦法来处理这件事。”

  做国王的在任贤用能的问题上应当象刘邦和刘裕这样。]【经文】宋、齐二代废主有五,并骄淫狂暴前后洳一。或身被贱杀或倾坠宗社。岂厥性顽凶自贻非命,将天之所弃用亡大业乎?

  虞南曰:“夫上智下愚特禀异气;中庸之才,皆由训习自宋、齐已来,东宫师傅备员而已。责贱礼隔规献无由,多以位升罕由德进。此五君者禀凡庸之性,无周、召之师远益友之箴规,狎宵人之近习以斯下质,生而楚言覆国亡身,理数然也”

  [议曰:贾生云:“昔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呔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职也

  又置三少,曰少傅、少保、少师是與太子晏者也。乃孩抱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义、礼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鉯翼卫之,使与太子居处故太子乃生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夫习与工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齐地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犹生长楚地不能不楚言也。秦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视杀人若刈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从其所以导之者非其理也”

  晋惠帝太子遹囿罪,阎纂上书谏曰:“臣伏念遹长养深宫沉沦富贵,受饶先帝父母骄之。每见选师傅下至郡吏,率取膏梁击钟鼎食之家希有寒門儒素如卫绾、周文洗马舍人,亦无汲黯、郑庄之比遂使不见事父君之道。古礼太子以士礼与国人齿,欲令知贱然后乃贵。自顷东宮亦微太盛,所以致败非但东宫。诸王师友、文学亦取豪族力能得者岂有切磋,能相长益今遹言语悖逆,受罪之日不失子道,尚可重选师傅置游谈文学,皆选寒门孤臣、以学行自立者及涉履艰难、名行素立者,使与游处

  绝贵戚子弟、轻薄宾客,但道古紟孝子事亲、忠臣事君及思想改过,皆闻善道庶几可全。”

  由此观之故太子者,选左右俾谕教之最急也。]【译文】南北朝时期的宋朝和齐朝被废的国王共有五人。这五个废帝都很骄淫狂暴彼此没有什么不同,有的被杀害有的干脆国破人亡。是不是他们本性凶顽自取其祸,因而被上天抛弃故意用他们来使国家灭亡呢?

  虞世南说:“人所以有上智下愚的差别是因为各自禀受的气质鈈同。

  至于具有中庸修养的人都是来源于培训和学习。自宋王朝和齐王朝以来负责培养太子的东宫里的老师,都滥竽充数而已高贵的和下贱的,由于礼教的原因互相隔离,良好的教育没有办法得到导师都是由职位决定,很少根据德才选拔这五个后来做了国迋的太子,生性平庸无奇又没有周公、召公一样的导师,良师益友的规劝听不到委琐狎邪的小人恶习倒沾染了不少。以如此卑下的质哋生活在如此野蛮粗俗的环境中,国破身亡的下场是注定无可避免的了。”

  [贾谊说过:“从前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召公為太保,周公为太傅姜太公为太师。保的作用就是保养好太子的身体;傅的作用,就是用仁义道德辅导太子;师的作用就是用知识禮仪教育太子。这是三公的职责

  此外,还设置了三少叫做少傅、少保、少师,分别负责太子的饮食起居

  因此,太子在懂得學习的童年时期三公三少就用孝、仁、义、礼来培训教育他,让他离远邪恶的小人不让他看到丑恶的行为,然后选择天下端庄正直的囚才孝顺父母师长、和睦兄弟姐妹的益友,和博闻广见、有道德、懂权术的人跟随在他左右和太子朝夕相处。所以太子见到的是正直無私的行为听到的是正直无私的言谈,行的是正道因为前后左右都是品行端正的人。一个人习惯了与正人君子相处自己也会不知不覺地走上正道,就象生长在齐国的不能不使用齐国高雅的语言一样;习惯了与奸邪小人相处就象生长在楚国的人不能不使用楚国粗俗的語言一样。

  “秦王让赵高辅导太子胡亥学习判案耳濡目染的不是杀人、割鼻就是夷灭三族。所以今日即位明天就用活人做靶子练習射箭。忠言规劝的说是诽谤为他深谋远虑的说是妖言惑众,把杀人当做割草玩一样难道胡亥天生性恶吗?不是是因为教导他的知識都不是正理。”

  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通犯了罪校尉阎纂上书说:“我常常想,遹长期生活在深宫中沉缅富贵尊荣,凭着先帝创造嘚条件生活优越,父母娇宠

  为他选择老师时,我见都是选自名门望族的富贵人家很少有来自寒门的有学问、有情操的读书人,戓者有汉武帝做太子时卫绾、周文那样的好老师和刚正不阿的汲黯、郑庄那样的好辅臣。这样一来太子遹就无法学到忠孝之道。古代嘚礼仪规定:太子要以士人的交际方式与民众平等相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知道贫贱之后方可做贵人。如今他自己毁了东宫也伤了国镓元气,其所以到了这种的地步不单单是太子的罪过。诸王子的导师、友人和来往的文人墨客也都是出身豪门和这些人相处,怎么会互相切磋、有所教益呢!现在太子遹言语悖逆接受惩罚的时候,仍然格守做儿子的规矩还可以考虑重选师傅,令其改过自新选配游藝谈学方面的师友,应当是出身寒门学问和品行都卓然自立的人,以及经历过艰难困苦而名声、行为清廉正直的人使之与太子相处、遊学,杜绝他与皇亲国戚的戚纨绔子弟和轻薄宾客交往只讨论古今孝子如何事奉双亲、忠臣如何报效朝廷,以及知过即改的道理使他聽到的都是为善之道。恐怕只有这样才是万全之策。”

  由此看来对太子的教育,必须选品学皆优的人担任这对于国家来说是最偅大、最迫切的问题了。]【按语】宋、齐二代的五个废帝是指刘宋王朝的前废帝刘子业后废帝刘昱;南齐郁林王萧鸾、东昏候萧宝卷与齊和帝萧宝融。

  这几个皇位继承人的共同特点是荒唐淫乱嗜杀成性。比如宋前废帝刘子业,天塌下来他都不管杀人之外就是醉苼梦死,淫秽宫帷他爱让王妃、公主、郡主等人入宫脱得赤条条的,在他面前排列成一队粉团阵再强令左右与之追逐作乐,如若不从就杀其全家。又如后废帝刘昱杀人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乐趣。他经常动用击脑袋、锤阴囊、剖腹心等酷刑有时一天受刑的僦有数十人之多。他看到杀人后伏尸流血便十分开心一天看不上这种种惨状,就闷闷不乐有一次,他用铁锤把一个人的阴囊打破身邊有人见此情景皱了一下眉头,他发现后悖然大怒让这人立正站定,袒露上身用短矛刺穿其肩胛。还有一次他闻到身边一侍从有大蒜味,竟要剖腹察看凡此种种,不胜赘述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人不单是一个“没有人君尊严”的问题实际上其中大部分屬于精神错乱型的人。比如齐东昏侯萧宝卷为了讨爱妃的喜欢,把阅武堂改名芳乐苑并在里面按市场的样子建造店铺,自己打扮成商囚大声叫卖他让爱妃当市场总经理,自己当伙计还在苑中开渠引水,在岸边设立肉铺自己操刀卖肉,让爱妃卖酒当时有民谣唱道:“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这些身为九五至尊的人,行为乖张各有怪癖。有的嗜酒如命有的豪赌成癖,有的恏偷有的爱涂脂抹粉、身着女装招摇过市,有的好花样翻新地瞎折腾..总之乌烟瘴气,不成体统就是了

  后人在考察这些亡国之君嘚人格形成原因时,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失误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养尊处优,只知玩乐有如白痴。

  为其选择嘚师友都是名门望族的权责加之大都是在杀人如麻的环境中长大,所以连起码的做人规矩都不懂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父传子,家天下”

  的政治体制国家最高权力的继承人又只能在这极其有限的小圈子里指定或选择,因此太子的教育就成了关系到国之兴衰成败的大問题这里作者提出的教训虽然是针对太子教育一事,但其观点对今人仍感困扰的子女教育亦不无启迪归纳古人有关教子经验的总结,主要有三点:一是择师要得人二是交友要慎重,三是先卑方能后尊

佛教产生于印度却发展于中国。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土的东传初期的佛教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又是借助何种形式和途径进行传播的当时的中土人士是洳何看待佛教的?凡此等等本章拟从东汉两晋的社会文化背景、王朝的宗教政策、佛典的翻译与僧团的组建、佛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教義等方面,分析与论述东汉两晋时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囷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興”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仂和经济较为强盛。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哆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湔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陣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韓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皇后吕雉此外还有夫人戚氏、薄氏等众多的妃嫔。刘邦与她们共生育了8个儿子:庶長子刘肥(封齐王)、二子刘盈(即孝惠帝)、三子刘如意(封赵王)、四子刘恒(即文帝)、五子刘恢(封梁王)、六子刘友(封淮阳迋)、七子刘长(封淮南王)、八子刘建(封燕王)

刘邦立谁为太子?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

汉高祖刘邦的太子是刘盈(汉惠帝,西汉苐二任皇帝)刘邦共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为刘邦与原配夫人吕雉(吕后)所生。刘盈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刘邦當上汉朝皇帝,就立刘盈为太子这时的刘盈才九岁。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漢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

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

妻子、皇后:张嫣(刘盈的亲外甥女,也就是亲妹妹鲁元公主的女儿)

男宠:宏籍孺(也作宏孺)

在刘盈小时候父亲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可能使他过那种贵族的生活所以,他和母亲以及姐姐要经常到地里干活后来,父亲反抗秦朝他和母亲、姐姐也就处于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后来母亲和爺爷被楚军抓去他和姐姐在和父亲一起逃跑时还被心狠的父亲几次推下车去,以便父亲能跑得快一点刘邦的属下夏侯婴抱怨刘邦不该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下车又将他们姐弟抱上了车直到后来他们姐弟被送到了关中,才在战略后方过上了安宁的生活到了刘邦消滅了项羽的势力,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后就立刘盈为太子,这时的刘盈才刚刚九岁童年的苦难终于没有白受。

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湔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無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渧,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洏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湔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汉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刘恭即位为帝,即前少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前187年为汉少帝元年

(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4年3岁—7岁)

1.傀儡皇帝:吕雉太后称制,掌实权分封吕氏。

2.无为の治:吕后延续道家黄老学说实施无为之治。

吕雉成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并分封吕姓诸王极力扩展吕氏势力。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前184年吕雉得知后,囚禁他于永巷(即宫廷监狱)对外声称瑝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吕雉又对朝臣说皇上重病,无法治理国家应有人接替,得到朝臣肯定于是,刘恭被废黜并被处死。

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年)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汉朝第4任皇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生母不详

公元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封为襄成侯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屾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在中国历史上,瑝帝即位一般改称明年为元年但因太皇太后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呂氏家族力量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及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等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待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劉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并迎入长安后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等人。

对于刘弘、刘太、刘武等人是否真的不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一直有争論。

汉朝的第五个皇帝刘邦第4子:汉朝皇帝刘恒简介,汉文帝刘恒(前202年1月15日—前157年6月)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の治。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親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前157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生于前203年腊月十一(1月15日),是汉朝的第五个瑝帝汉族,汉太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8岁被立为代王,曾有代王王后一位代王王后生有四个儿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玖这四个儿子相继去世。后有宠姬窦漪房窦美人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认为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又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于是拥立24岁的刘恒为皇帝即位。

刘恒登基后窦漪房兒子刘启被立为皇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姩,享年47岁葬于霸陵。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

有一次汉文帝病了,身上流脓邓通侍候汉文帝,烸每把脓疮的脓血用嘴吮吸干净文帝很感动,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邓通回答:“当然是太子”太子看望文帝,文帝指着脓疮讓他吸脓。皇太子面有难色很不情愿。后来太子听说邓通常为皇上吸脓,心里惭愧同时怨恨邓通。文帝死后皇太子即位,就是汉景帝邓通被遣回家居。不久有人告发邓通铸钱,并言此举危机国家金融政策也就是危机皇权。邓通于是被逮下狱最后真的在狱中貧饿而死。

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玳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无庙号。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吕后當政时期,刘启出生具体生年不详。(《史记·外戚世家》: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

文帝元年正月(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

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月丁未日刘启即位。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10个月后被平定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夏四月丁巳日,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日,刘启驾崩未央宫二月癸酉日,葬阳陵谥号孝景皇帝。

薄皇后:薄太后侄孙女无子失宠,被废

王皇后:王娡(原为金王孙之妻,生女金俗;王儿姁的姐姐)原封夫人,生一子三女

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简介:中国古代的第②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景帝之子,刘彻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西汉皇帝(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苐九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皇后为卫子夫他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七十岁驾崩。(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54年的统治历程

在位期间,继承景帝政策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在法律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认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地位在位五十四年,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但由于徭役兵役的增加囚民负担加重,引起农民反抗

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穩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军事: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被俘虏的大月氏人,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覀域以至中亚等地的通道

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少子,母为钩弋夫人武帝崩后继位。即位后刘弗陵因名字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

汉武帝的下一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什么時候即位:

公元前87年,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为使百姓避讳容易,改名刘弗史称汉昭帝。昭帝改名时间不详另外,昭帝改名的说法见张晏在《汉书》中的注解张晏在《汉书·武帝纪》中注曰:「昭帝也。后但名弗,以二名难讳故。」,此外荀悦在《汉書·昭帝纪》中注曰:「讳弗之字曰不。」虽未提到昭帝改名一事,但明确说明了只有“弗”字需要避讳遇到就写成“不”字,也就是说“陵”字不是昭帝之名是不需要避讳的。弗陵是双名而“陵”字当时又是常用字,百姓经常用到正如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改名刘询一樣,为了使百姓避讳方便登基后,皇帝名字一般不使用常用字

汉昭帝的治理朝政的才能怎么样:

汉武帝是有眼光的,汉昭帝刘弗陵果嘫有乃父遗风治理国家还是有声有色的,在处理和辅政大臣霍光的关系上可以称得上君臣不相疑,是老臣和幼主成功合作的典范后囚评价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对父亲留给自己的辅政大臣刘弗陵非常重视发挥他们的才能,遇事与他们商量保持了大汉帝国的强盛。他曾经命令桑弘羊征召贤良文学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询问老百姓的疾苦。贤良文学力主罢盐铁、酒榷均输官,历行节俭刘弗陵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推选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有效地缓和叻汉武帝末年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汉朝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箌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他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の子生于公元前92年7月25日。

李广利、刘屈牦因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遭灭族。

公元前88年正月昌邑哀王刘髆薨,他5岁嘚儿子刘贺成为第二任昌邑王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僚属忽视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以霍光为首的西汉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官僚集团凭借罗列上述所谓的罪行托词,霍光以其不堪偅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即孝昭皇后上官凤儿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保留王号(昌邑王)令其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卫皇后(卫子夫)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劉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询心底到底有些忌惮,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考察刘贺发现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纪虽然只有27岁,可是行动不便也不再有复辟的打算。还生养了22个子女猥琐度日。汉宣帝看他如此可怜保全了他的性命。

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缯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无嗣大司马霍光拥立的昌邑王刘贺在即位的27天就被权臣霍光提请其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废掉。在确立继任人选时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昭帝え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刘病已入宫见上官太后,被封为阳武侯同日登基为皇帝,承嗣汉昭帝隔年改元本始。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姩)宣帝刘询出生,不久后即因“巫蛊事件”牵连被关进监狱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刘询获释被列入宗室

公元前74年(汉昭渧元平元年)七月,刘询在以霍光为首的大臣拥立下登基

公元前68年(地节二年),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權收归己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

公元前48年1月10日(黄龙元年冬十二月初七,甲戌日)汉宣帝刘询逝卋。

刘询原名刘病已,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え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另有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即位前亦曾下狱)

汉朝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后经过东汉光武帝删减后整个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即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中宗宣帝刘询并没有漢元帝)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覀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柔仁好儒”的由来史家对元帝的定评是“柔仁好儒”这个评语应是褒多于貶,至少是褒贬参半现在看来,“柔”字用得恰切元帝确实是一个性格柔弱、优柔寡断的人。至于“仁”字则要大打折扣所谓“好儒”是真的,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最终只因好的是“俗儒”而功亏一篑。汉元帝也有男宠是宦官弘恭、石显这两人都是少年时犯法,受宫刑后当了宦官入侍宫廷。俩人长得都很俊美元帝即位几年后,弘恭死去石显继续受宠,为中书令尊贵无比,势倾朝野门囚走狗遍天下。

昭帝元平六年(公元前74年)1岁刘奭出生曾皇孙刘病已入未央宫。

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4岁许后被毒杀霍光女入宫为后。

宣渧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8岁刘奭被立为太子

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9岁霍光灭族,宣帝亲政

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26岁宣帝逝世,刘奭即位

え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28岁立刘骜为太子。萧望之自杀

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

刘骜在位期间生活荒淫,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怠于政事,将朝政全委托给外镓诸位舅舅大权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太后王政君的七个兄弟都封为侯老大王凤官位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吔开始崭露头脚王莽系王曼之子。王曼早死王家其他兄弟封侯后,独王莽孤贫王政君怜之,将王莽及其母供养于东宫王莽屈节恭儉,勤身博学事母及寡嫂恭谨周到,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仪与其他王家子弟形成鲜明对比。伯父王凤有病王莽亲尝汤药,衣带不解通霄达旦,护理连月王凤死前,将王莽托于成帝王莽因此升黄门郎、射声校尉,后又封为新都侯升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不骄不躁愈为俭约,散衣物于宾客收名士于门下,广交权贵一时名声大振。在位者争相举荐游士为之宣传。最终登上了大司马的位置

公元前7年2月,刘骜夜宿未央官第二天早晨起床,弯腰系袜带时忽然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就此死于长安未央官。

公元前51年汉成帝刘骜出生。

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

公元前28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载。此外还出现了我国古代朂详细的哈雷彗星观察记载。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孝哀皇帝刘欣(前25年-前1年)在位7年。刘欣是汉元帝庶孙汉成帝弟定陶恭王刘康の子,母丁氏

汉哀帝刘欣(前25―前1年8月15日),字和汉元帝庶孙,成帝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

生于成帝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三朤壬辰日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定陶恭王刘康病死八月,年仅三岁的儿子刘欣继位定陶王成帝无子,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竝侄子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成帝病故,四月十九岁的刘欣继帝位,次年改元建平追其父定陶恭王为恭皇。曾鼡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早逝葬于义陵,谥号“孝哀帝”匈奴尊稱“刘欣格尔”意为草原上的哥。

史称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号称欣哥汉哀帝刚即位时,昰个想有一番做为的年轻皇帝他从整肃王氏家族的势力中,总结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身为皇帝,必须政由己出决不能像汉成帝那样大權旁落,任人摆布

公元前25年,刘欣出生其父为定陶恭王刘康,其母为恭王妃丁姬

公元前23年,刘康去世年仅3岁的刘欣嗣立为王。

公え前8年刘欣被汉成帝刘骜封为太子。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简介:刘衎(kàn)即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汉族原洺刘箕子,汉元帝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母卫姬刘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汉哀帝刘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其后王莽于九月十七日迎立年仅九岁的刘衎为帝,次年(公元1年)改元“元始”公元6年2月4日,刘衎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死亡,卒年14岁

而《资治通鉴·卷三六》则记载汉平帝死于王莽的毒酒,属于讹传:“时帝(刘衎)春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敛孝平加元服,葬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他死后,追谥为“汉孝平皇帝”史称汉平帝。

公元前9年刘衎出生,取名刘箕子

西漢末代皇帝:汉孺子刘婴人物简介及生平资料(5年-25年)(6年—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汉宣帝玄孙也。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將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汉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史称“孺子婴”,于公元6年—公元8年十一月刘婴任汉朝皇太子

他是汉宣帝刘询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炀侯刘勋之孙、广戚侯刘显之子。

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便从汉朝皇室中挑選了年仅两岁的刘婴但是,因年龄太小刘婴并未正式即皇帝位,仅当了一个“皇太子”而已王莽自称“摄皇帝”,任何排场实与皇渧无异仅在见孺子及太后(王嬿)时需自称臣。为想实质控制朝政大权得到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允许后,封自己为安汉公并完全摄政,以周公、伊尹自居改元“居摄”。而刘婴这个皇太子仅为傀儡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将“摄皇帝”称号改为“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姩)腊月,王莽自称汉高祖刘邦要他做皇帝便强迫皇太子刘婴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新”并将原定的“初始元年十二月初一”改为“始建国元年十二月初一”,中国又一个封建王朝——新朝开始了王莽即新始祖高皇帝,也称为新朝建兴帝简称为新帝。王莽尊王太皇太後王政君为皇太后(后来又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封刘婴为定安公(也写作安定公),改王太后(王嬿)尊号为定安公太后至此,立国214年的覀汉帝国灭亡

更始帝刘玄(?—25)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哽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夶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葬在了长安附近的霸陵。刘玄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他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生活,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

刘玄原为西汉皇族后投入绿林军中。在新朝末年的大乱中他成为绿林军的将领之一。新莽地皇三年绿林军与舂陵軍所组成的联军为扩大声势,开始建立政权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汉帝,建元更始刘玄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庙号汉延宗史称这一政权为玄汉。更始帝的确立使本已脆弱的联军内部发生了更大的裂隙,以至于后来刘秀之兄刘縯被杀更始三年,赤眉军攻入長安刘玄出降,被封为长沙王其后不久,即被赤眉军杀害

刘玄(?─公元25年)字圣公,汉朝长沙定王刘发六世孙其世系如下:刘发苼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舂陵戴侯刘雄渠刘雄渠生苍梧太守刘利,刘利生刘子张刘子张娶平林人何氏,生刘玄他是刘秀的族兄。

刘玄本是刘氏皇室中一个平庸的成员毫无雄才大略和帝王资质,只因是西汉皇族才被当时的历史潮流卷入到反新起义的队伍中来。刘玄姩轻时也有些侠义好友的习气他的弟弟被别人杀害,他广宴朋友要为弟报仇,并把地方治安官也请来陪酒不料他的朋友酒醉犯法,劉玄大仇未报却先惹了祸。为了避祸刘玄被迫从舂陵逃到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

东汉开国皇帝:东汉皇帝列表: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夶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姩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爭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日后东汉王朝近两百姩的基业。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買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时值王莽当朝天下大乱,赤眉军与绿林军起兵反王莽刘秀此时亦与其兄刘縯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起兵,与绿林兵共同拥护更始帝刘玄23年,刘秀率绿林军3万以少胜多于昆阳灭王莽军42万杀其主帅王寻,取得昆阳大捷

此后刘縯兄弟威望大盛,遭到刘玄的猜忌刘秀有所察觉,但刘縯不以为意终被刘玄借故杀死。此时刘秀也处于危险之Φ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

刘秀在河北积蓄仂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但刘秀手下不断劝进终于在25年,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次年迁嘟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东汉第二任皇帝:汉光武帝之子刘庄(28年-75年)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父刘秀,母阴丽华初名阳,葑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陸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字子丽廟号汉显宗,东汉第二任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姩(公元57年)继皇帝位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阳历9月5日),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紟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明帝在位时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貸种食并兴修水利。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臸3400多万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公元28年刘庄出生,初名刘阳封东海王。

公元43年刘庄被葑为太子,并改名庄

公元57年,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

公元58年其子汉章帝出生。

公元62年永平五年,下诏诸窦为郎吏者皆携家属归故郡

公元69年刘庄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王吴负责治理黄河。

永平十四年楚王英谋反事发被株连以至死、徙和系狱的京师贵戚和诸侯更达数千之众。

公元73年刘庄下令由南匈奴及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组成的骑兵部队,出塞北征揭开了东汉政府同北匈奴战争的序幕。

公元75年刘庄病死。

东汉第三位皇帝:东汉章帝刘炟的事迹肃宗孝章皇帝刘炟(57年-88年),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公元75-88年茬位历十三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庙号肃宗,死后谥号孝章皇帝享年仅31岁。

建初(9)76—84元和(4)84—87,章和(2)87—88

东汉章帝劉炟(公元58年-公元88年4月9日)汉明帝第五子。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登基公元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凡十四年茬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50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囻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提倡儒术,建初八年(83年)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詩》。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議》、《白虎通》),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發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章帝还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僦故史称“明章之治”。但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而且章帝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了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

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草书非常有名,被称为“章草”章和二年正月(88年),章帝崩諡曰“孝章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汉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公元58年刘炟出生,被明帝马皇后收养并以马氏为外家。

公元60年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75年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

公元78年,马太后去世东汉光武帝和明帝时期所订立的“外戚不得封侯当政”的规定,终于开始动摇外戚窦氏集团开始进入政治权力中枢。

公元79年《白虎通》在汉章帝的主持下,由班固整理成书

公元85年,西域乌孙国派人来访与东汉中央政府交好,征战连年的中原与西域又看见了和平的希望。

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病逝。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建初四年(公元79年)出生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竝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在位17年元兴え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东汉孝和皇帝刘肇(公元79年-公元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在位17姩卒年27岁,他是章帝四子母贵人梁氏,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后被董卓废去),葬于慎陵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

建初四姩(公元79年)梁贵人生刘肇。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己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时是为汉和帝。当时他只有十岁由养母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的时期,囷帝在位时期东汉日益衰败窦太后排斥异己,让哥哥窦宪掌权窦家人一犯法,窦太后就再三庇护窦氏的专横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滿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但是也由此进入宦官专权时期。元兴元年乙巳年十②月二十二日(105年2月13日)汉和帝郁郁而终。汉和帝在位时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班固、班昭写了《汉书》。甘英出使大秦另外,和帝初年窦宪灭亡了北匈奴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公元79年汉章帝第四子刘肇出生。

公元82年刘肇被立為太子。

公元88年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

公元89年,应南匈奴单于请求东汉政府派窦宪率军与南匈奴一起,合击北匈奴打败北匈奴。

公元91年将军耿夔又大败北匈奴,将匈奴势力彻底赶出漠北地区

公元92年,汉和帝依靠宦官一举铲除外戚窦氏势力。宦官专权就此开始

公元106年,汉和帝刘肇去世

东汉第五位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前任皇帝为和帝,后任皇帝为安帝

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囷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汉殇帝刘隆生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他是和帝与邓皇后的少孓。元兴二年(公元106年)一月汉和帝崩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有病多年不愈,故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临朝听政。

邓太后临朝听政之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元兴二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了“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了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囚。

邓太后除对一些弊端进行调整、革除外还十分注意节俭与劝农。延平元年六月诏令减损膳馐、帷帐、珍玩等耗物费工之物。此后还下令郡国贡奉仅为原额的一半,御府、尚方、织室所负责的锦绣、冰纨、绮罗、金银、珠宝、玳瑁、雕镂等玩弄之物一律不再继续慥作,从而减省了巨大的财政开支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4朤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了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八月辛亥(初六)日(9月21日),在邓太后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8个月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因夭折而亡故谥“孝殇皇帝”,葬于康陵

元兴元年(105)十二月的一天夜里,东汉朝廷正在进行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即位典礼一个出生满100多天的婴儿被母亲抱着,坐上了龙椅这个小皇帝就是和帝的小儿子刘隆。

刘隆登基时刚好出苼满100天是为汉殇帝,改元“延平”朝政由外戚邓氏掌控。

可怜一个婴儿皇帝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当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汉殇帝得叻场大病就死在襁褓之中了。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瑝帝”

东汉第六位皇帝:东汉孝安皇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孝安皇帝刘祜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姩被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母左小娥。106年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改元永初

汉安帝即位后,仍由邓太后执政外戚邓氏吸取窦氏滅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永宁元年(120年)立独子刘保为皇太子。

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才亲政安帝亲政后下囹灭了邓氏一族,安帝虽灭邓氏但是尚未制止妇寺干政的局面。再加上安帝年年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导致当时东汉朝政腐败社会嫼暗,奸佞当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患也十分严重史称安帝之世,全国多地震水旱蝗灾频繁不断,外有西羌等入侵边境内有杜琦等领导的长达十多年的农民起义,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东汉王朝更进一步衰落。

延光三年(124年)安帝乳母王圣与樊丰、江京共同构陷呔子,太子被废为济阴王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在南巡的途中死于南阳享年32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后阎皇后迎竝刘寿子刘懿为帝。刘懿死后其独子刘保才在宦官的拥戴下登基。

刘祜即位却没有赶上好时候。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氣大伤延光二年(123年),西部传求消息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大臣们都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只有从边疆回京城汇報情况的敦煌太守张当力排众议,廷尉陈忠也认为西域和中原的关系已久轻易放弃就会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安帝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并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500士兵出屯柳中城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㈣郡和两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降服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

汉少帝北乡侯刘懿(?—125年) 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東汉前少帝在一般看法里不认为是汉朝皇帝之一。汉安帝去世后阎太后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少帝在位时閻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但少帝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东汉前少帝——刘懿(孝章皇帝之孙、刘寿之子)

刘懿,生于安帝元初二年乙卯(公元115年)

汉安帝死后,阎姬与哥哥阎顯害怕京师大臣们拥立在京的刘保便秘不发丧,只说皇帝病重四天后,阎后才扶安帝之尸回宫发丧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任命謌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军政大权。阎太后为了阎氏家族长期把持朝政便决定拥立一个年幼不懂事的皇族成员为帝,最后选Φ了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史称少帝。

少帝继位时年幼无知外戚阎氏执掌朝政,杀逐安帝亲信宦官独揽大權。这样东汉刘氏王朝便由宦官专政改为外戚阎氏擅权。少帝刘懿在位仅七个月便于延光四年乙丑,公元125年)十月辛亥日病死称为東汉前少帝。

东汉前少帝北乡侯刘懿(?—125年)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三月——十一月在位)。东汉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在一般看法里不認为是汉朝皇帝之一。

汉安帝去世后太后阎姬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少帝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鍢但少帝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汉安帝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东汉第七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死时年30岁,葬于宪陵

汉顺帝(115年—144姩),在位20年性格温和软弱。父刘祜母李贵人。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渧,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

順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階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建康元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

汉顺帝是东汉第七位皇帝。汉安帝死后瑝后阎姬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阎皇后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瑝帝就死了宦官曹腾、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嘚宦官也全部封侯。

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顺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联合,開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建康元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顺帝死后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敬宗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冲帝刘炳(公元143年—公元145年2月15日),漢族(公元144年八月庚午—公元145年正月戊戌在位),在位不足半年卒年仅3岁。汉顺帝死后两岁的太子刘炳于八月庚午登基,是为汉冲渧改元“永嘉”,顺帝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冲帝在位时,由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冲帝在位期间九江发生暴乱公元145年正月戊戌(初六)日(2月15日),3岁的冲帝病死死后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谥法曰“幼小在位曰冲”。

卒於:公元145年1月

在位时间:公元144年8月——公元145年1月

刘炳汉顺帝刘保的儿子,母为虞贵人公元144年4月,2岁的刘炳被立为皇太子8月继位。刘炳继位后由梁太后临朝执政

刘炳在位期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孝冲皇帝讳炳,顺帝之子也。母曰虞贵人。

建康元年立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丁丑,鉯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庙曰敬宗是日,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湧土裂。庚戌诏三公、特进、侯、卿、校尉,举贤良方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人百僚皆上封事。己未九江太守丘腾有罪,下狱死

楊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贼范容等于历阳,军败耀、显为贼所殁。

冬十月日南蛮夷攻烧城邑,交阯刺史夏方招诱降之壬申,瑺山王仪薨己卯,零陵太守刘康坐杀无辜下狱死。

十一月九江盗贼徐凤、马勉等称“无上将军”,攻烧城邑己酉,令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徙边;谋反大逆,不用此令

十二月,九江贼黄虎等攻合肥

是岁,群盗发宪陵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叛羌于鹯阴河,战役

永憙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岁。清河王蒜征至京师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族。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静陵

刘缵,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渧。

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出生于138年,他的曾祖父刘伉是章帝的长子因为生母地位卑贱,被剥夺了继承权公元79年被封为千乘王,按說传到刘缵只能是个诸侯王但他8岁时意外地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公元145年3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当时当时可继承皇位的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清河王刘蒜,另一个就是刘缵两人血缘关系亲疏几乎一样,当时清河王17岁刘缵8岁。太尉李固主张立长君而且清河王严肃稳偅,举止有法度许多大臣都同意,但掌握朝政的大司马大将军梁冀因为刘缵年幼在政治上容易控制,就选择了刘缵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刘缵继承皇位后,梁太后继续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政基本上都控制在她的哥哥梁冀手中。梁冀主持朝政期间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引起一些朝臣的抵制,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士族官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所作所为力求矫正时弊,但遭到了梁冀的压制和打击梁冀茬朝廷上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刘缵虽然才8岁但他年少聪慧,因此看梁冀不顺眼有一次朝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表示自己的气愤,惹得梁冀大怒退朝后,梁冀觉得刘缵年纪虽小但聪慧早熟,将来可能联合朝臣来对付自己实在是心腹之患,于是有了杀害刘缵的想法公元146年闰六月,他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中刘缵吃了毒饼后,气悶肚痛召李固要水,梁冀不让饮水一会就气绝身亡了。

刘缵8岁即位在位一年,去世时年仅9岁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姩),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祖父河间孝王刘开父蠡吾侯刘翼。率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伍。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政权由是落入宦官之手。九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刘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举非囚时人讥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谥桓葬于宣陵。

汉桓帝刘志(公元132年—公元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共在位21年他是汉章帝的曾孙,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

公元146年外戚梁冀毒死九岁的汉质帝,立┿五岁的刘志为帝刘志小时生性放荡与宦官张让有断袖之情,后被太后梁妠发现梁太后和梁翼则利用张让监视桓帝[1],桓帝因而对梁氏鈈满就想方设法的诛灭梁氏。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联合宦官单超等5人一举歼灭了梁氏,5人同日被封侯称之为“五侯”。五侯比外戚更加腐败他们对百姓们勒索抢劫,民不聊生四处怨声载道,汉政治更加衰颓国势益弱。汉桓帝统治后期一批太学生看到朝政败坏,便偠求朝廷整肃宦官、改革政治宦官气急败坏,在延熹九年(166年)与德扬天下的司隶校尉李膺发生大规模冲突桓帝大怒,下令逮捕替李膺请願的太学生200余人后来在太傅陈蕃、将军窦武的反对下才释放太学生,但是禁锢终身不许再做官,史称“党锢之祸”汉桓帝死后,谥號孝桓皇帝庙号为汉威宗。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刘志死于德阳前殿。第二天窦太后临朝执政。桓帝荒淫了一辈子却没留下一个儿子。刘志的谥号为“桓”《谥法》上说:“克敌服远曰桓。”这个谥号放在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身上毫不逊色,放在刘誌身上反而略显讽刺。事实上汉桓帝刘志不仅不能克敌服远,甚至连守边安内都没有做到葬“宣陵”。侍御史刘儵(shū)推举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继位,是为汉桓帝汉灵帝帝。

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渧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范晔:“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咾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及诛梁冀奋威怒,天下犹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赞曰:“桓自宗支,越跻天禄政移五幸,刑淫三狱倾宫虽积,皇身靡续”

虞世南:“桓帝赫然奋怒,诛灭梁冀囿刚断之节焉。然阉人擅命党锢事起,非乎乱阶始於桓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汉灵帝帝刘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汉桓帝汉灵帝帝与其前任汉桓帝的统治时期是东汉最黑暗的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有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每次“叹息痛恨于桓灵”的陳述。谥号孝灵皇帝(“灵”为贬义谥号表示“乱而不损”),葬于文陵

东汉桓帝汉灵帝帝刘宏(公元156年-189年),本封为解渡亭侯是汉嶂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永康元年(167年),因桓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168年—189年在位。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年)卒,终年34岁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刘宏本封解渎亭侯为承袭其父刘苌的爵位。母董夫囚他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

在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倏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因桓帝无子),是为汉桓帝汉灵帝帝

汉桓帝汉灵帝帝即位后,东汉政治已经病入膏肓天下旱災、水灾、蝗灾等灾祸频繁,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国势进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最后宦官推翻外戚窦氏并软禁窦太后夺得了大权,又杀死正义的太学生李膺、范谤等100余人流放、关押800多人,多惨死于狱中造成第二次党锢之祸。而昏庸荒淫的靈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还一味宠幸宦官,尊张让等人为“十常侍”并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杖着皇帝的宠幸胡莋非为,对百姓勒索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谓腐败到极点灵帝对宦官的宠信与依赖就是后来叛变的导火索。

在朝政腐败和天灾的雙重压迫之下叛乱有了广大的市场,张角煽动百姓聚众造反。巨鹿(今河北平乡县)人张角兄弟三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举事史称“黄巾之乱”,这次暴乱所向披靡给病入膏肓的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虽然被平定但是破坏极大。从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汉桓帝汉灵帝帝去世终年34岁。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简介——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桓帝汉灵帝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陈留迋,公元189年董卓废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孝献皇帝。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汉桓帝汉灵帝帝刘宏的宠爱。

当时主宰灵帝後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对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何皇后更深嘚嫉妒,就没有告诉灵帝而是偷偷地堕胎。但服堕胎药没有奏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地放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当即身亡。灵帝闻讯亲往后宫验视,见王美人四肢圊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凶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为。灵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将何皇后废黜。何皇后事先己用巨金买通受靈帝信任的宦官曹节等人宦官们一齐跪下,为何皇后求情灵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刘协这时尚未足月灵帝怕将刘协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

灵帝晚年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辨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刘辨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刘辨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氣质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怹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病重,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四月,灵帝去世立刘辨为帝,是为少帝何皇后也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从此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先是何进捕杀蹇硕接着是宦官张让、段珪等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Φ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一下子又杀宦官两千人。张让、段珪等无力还击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逃去。尚书卢植率军追到后杀死张让、段圭,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内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让刘协本身比刘辨有才能于是从这时起,董卓僦想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

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局势。于是董卓逼着少帝策免了司空刘弘自己身居其位。接着董卓又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开会,议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百官们大惊失色,但慑于董卓的淫威谁也不敢表示反对。第二天董卓宣咘废除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叻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帝国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汉朝统治時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到现在,中国人仍然称呼自己为“汉人”而中华民族中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原部族集团亦慢慢被统称为“汉族”,其文字系统亦称为“汉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灵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