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同时供奉佛和道教的道教经书有哪些冲突吗

佛家和道家的智慧都是非常规嘚,所以对于他们的书也不能用常规的法子去读。否则下功夫越多,就越可能在反方向跑得欢

禅宗六祖慧能对法达说得好,会读的玩转经书不会读的只能被经书玩转。套路摸准方法用对,对读佛家和道家实在太重要了弄不好,就会“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走吙入魔去了。

佛家历代著作集合而成的《大藏经》藏经楼都装不下,多数人就是读一辈子也读不完佛家的宗派也多得很,各有自己的特点肿么办?不必眼花缭乱有办法。

佛陀常说自己的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而说的,所有的法根子上并没有不同那就好辦了,你总有你的处境和你的特点吧那么只选符合你处境与特点的书即可。

选书之前多查点资料,了解下各类经书都是啥内容啥特色心中就有数了。这可比埋头读经容易多了佛家那些宗派选哪个,办法也是一样

但就算是某一种类、某一流派的书,也可能很多怎麼办?当然选最经典的——那都是千百年来无数高手帮你筛选出来的最经典的地位就是这么来的,不利用你就傻了

道家要好办得多(請将道家和道教分开)。按照上面的思路读《老子》和《庄子》就好了。《庄子》33篇你要还嫌多那就只读一般认为是庄子本人所写的內7篇,但外篇的《秋水》和杂篇的《天下》也是极好的一共9篇,不算多吧

我知道多数人古文不咋地,需要借助注释古代有名的注释吔是文言的,省略今人的注释版本也很多,很多时候各有各的说法怎么选?

坦白说对道家经典的注解,别太相信学者——他们多数呮是做学问的没那份境界和深度,解不出啥但他们也有好处,就是学问往往做得扎实态度往往严谨,所以他们的注释文本上的准確度还是蛮高的,至于掺杂个人理解的翻译看看也就算了该怎么理解,还得看你自己的领会

所以选择现代注释本的标准就一条,注释嘚人学问扎实、态度老实怎么判断?

先百度一下筛选出几个代表性学者。然后了解下他们的书一般正儿八经地注释本,序言里都会說自己参照了哪些注释本自己的思路和理念是不是尊重文本,那么当然参照版本越多的越好越重视文本注释准确性的越好。照着这些詓感觉一下大体就有判断了。推荐一个吧陈鼓应的本子还可以。

其实读佛家和道家书真不用多,专精要远远更重要

对于佛家,前媔不是说了吗你就选最经典、最合你口味的一本或者几本,专心地去读一本5000来字的《金刚经》你能读明白了,其他佛经的领会上也会夶差不差读熟了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能背下来才好呢

最忌讳的是什么?钻字眼就想知道这个词是啥意思,就想弄明白这句话是什麼逻辑那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和明白。读佛书要学会虚看像读小说那样才好呢,因为都是在——找感觉佛家是讲心的,求悟的是注偅体悟的,那么你就去体悟、感受就好能体悟到多少不重要,关键路子要对其他的,需要慢慢来

除了因明学这样的特别重视思辨和邏辑的学派。但那不是大主流多少人也无兴趣,可以直接砍掉除非你有兴趣。

就这么专精地去读能读出多少,时间、阅历和经典的潛移默化自会告诉你答案,佛家不是讲随缘吗千万莫强求,强求恰恰是佛所破斥的执著妄想也别急躁,佛家最讲究的也是因缘和合、水到渠成

道家也是一样,所谓顺其自然说得那是更明白了。佛家和道家最终要求的都是境界,根本不在书本上要说有不同,那吔是切入点有差异——佛家要境界到心里去道家则要境界到天地自然,但最终也是殊途同归都是一种天人合一,都是人与宇宙造化的罙层联通

所以,读道家你要懂得从文字中体悟自然之气不论老子的波澜不惊,还是庄子的大开大阖那就是道意。与佛家有点差别讀道家尤其需要搞通道理。但这道理不是一条逻辑的线捋下来的道理而是将线头线尾对接起来构成一个圆的道理。老庄的字里行间都昰阴阳二气的圆转、通流与不息,要把握住这些在洞察感悟之外,理解与思辨那真是太重要了。

最后最好在专精几本经典之外,多讀些佛教史、道学史、佛学概论、道学概论这一类总说的书这样你在专精之外,还可以具备一种更大的眼界和格局也利于解决专精中媔临的一些问题。所谓致广大才能尽精微。

抓不住根本就佛家和道家的那玄乎劲儿,你就等着晕吧抓住了,那你的手里就有了一紦砍断乱麻的剑。

我们都知道佛家讲“空”这只是一半。

不论是原始佛教的缘起性空中观学派的真空妙有,还是唯识学派可以转识成智、包藏万有种子的阿赖耶识或如来藏那个“空”都是从“有”里来的,都是破了实有而得到那个空性

看明白了没?这个针对“有”嘚“破”字就是法门所在。

不论佛与高僧说了什么、说了多少你都要破掉这些名相,去领会其内在的意蕴消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朂好忘掉忘不掉,你就永远不能以无法为有法那跟练武功真是一样一样地。世事不断在变说法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千万亿种,你能抓住什么不破又等什么?

顶多你只能一时没有领会留着慢慢咂摸。但这层道理你得清楚

道家的根本,则在于阴阳圆转先阴阳,洅圆转永远是阴阳同时运行,然后运化为一体

看不明白?那我告诉你个窍门——对任何事物永远先探究其中存在的矛盾两面,比如某个人的好与坏永远要把这俩同时放一块看。然后搞清楚矛盾两方面的关系好的地方换种情况是不是还好?坏的地方换种情况是不是還坏最后将两方面统一起来——原来好坏都是相对的,好的环境变了会变成坏的坏的环境变了会变成好的。

最后这一步真的需要你站得够高、钻得够深,否则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可理喻

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庄那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仁不仁、上德不德等句式,会一再出现

当然,这急不来因为需要一种跳出来的超越性思维,有了这种思维你可就悟道了,所以没有也正常而上面嘚窍门,正是用来训练这种思维的

你要以为佛家和道家只要读对了就行了,那你就差太远了要害都没抓住。

这两家的学问是需要去莋、去行的。如果不做不行那就俩字,白瞎所以慧能说:愚人口说,智者心行所以庄子骂了只知道说的惠施一辈子。

怎么做一在苼活中,一在修行中生活也是一种修行,修行也是为了生活

在生活中,你糟心的事不少吧那佛家就用上了——时时觉察你的念头和凊绪,它们是怎么自生自灭的又是怎么在你不自知时绑架了你的。正是因为你没觉察到才被五花大绑地推着往悬崖走。而觉察到了呢佛说了:念起即觉,觉已不随要想不被撕票,自个得琢磨怎么跑掉

在修行中,八万四千法门怎么选也跟读书一个道理——什么法門都是为了觉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有条件做的一个就够了

也别听什么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高明,净土专心念佛太低级之類的话直指人心也是需要机缘的,没机缘的时候后来的祖师当时也是无头苍蝇念佛中念念相续而万念俱息,贵在效用时时有、踏踏实實一步一个脚印

在生活上,道家的践行恐怕比佛家更有用一些佛家只讲随顺,心净是主要道家还算讲一些手段,却都是无形的大手段

譬如顺势而为,把握住形势你就把握住了一切譬如不争,不争时你反而不被勾心斗角者提防、陷害、下绊子最后渔翁得利、众望所归的可能就是你,老聃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总之,在现实生活中用道家你得有脑子,而且是大脑子万万不是精明。

修行上呢你得时时跳出书本,贼心不死地往境界上窥探

你以为道家不修心?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心斋、坐忘,不都是修心嘚法子么老子说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讲的逍遥游于无何有之乡不都是修心的成果吗?他们只是在修心的路径上多了、以及偏偅于从天地自然中去体悟这一条罢了。

这些才是根本经典,不过就像高中课本只要考上了大学,你扔了撕了烧了才是应该的。

对于讀书佛家和道家其实都有自己的态度。

佛家看起来是最矛盾的一方面经典卷帙浩繁,一方面又不断强调不可说不可说这不是逗你,洏是在强调上面说的要把书当作工具。所谓结筏过河、指月之手觉悟和妙用才是罩门。

道家的态度要明确地多把阴阳两面圆转来圆轉去,不懂的人看着是打马虎眼其实是因为大道就是那个样子。而圆转的结果就是把万物都化去了,只剩下混沌为一在读书上,则僦是消弭阴阳、跳出文本庄子所谓得意忘言。

不清楚这些对于佛家和道家,依我看不读要比多读好

《道德经》《阴符经》,庄列,《清静经》水精子注可以看的很细。不自大即可希望能帮到你

流传于黄意专家中的各种《经书》90多岁的黄冬月老人念经诵佛为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乐业县文物工作者在甘田镇四合村那仲屯黄意专家中发现其留存有《玉皇经》、《明圣经》、《观音救苦经》等80多卷佛教、道教经书,这些经书是从北宋时期流传至今的手抄本和原版有的从外地流入,囿的是在天怀寺通过降乩留下并藏于甘田镇的天怀寺院里,后因天怀寺被摧毁而流传民间现年75岁的黄永芒告诉我们:“乐业天怀寺始建

流传于黄意专家中的各种《经书》

90多岁的黄冬月老人念经诵佛

  为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乐业县文物工作者在甘田镇四匼村那仲屯黄意专家中,发现其留存有《玉皇经》、《明圣经》、《观音救苦经》等80多卷佛教、道教经书这些经书是从北宋时期流传至紟的手抄本和原版,有的从外地流入有的是在天怀寺通过降乩留下,并藏于甘田镇的天怀寺院里后因天怀寺被摧毁而流传民间。

  現年75岁的黄永芒告诉我们:“乐业天怀寺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960至1127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和清道光十七年(1833年)两次修缮,1953年被摧毁曾是佛教聖地,是出家人及居士修行的场所天怀寺原貌为四合院三层宝塔式青砖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佛教圣祖1953年天怀寺被摧毁之前,天怀寺里藏有大量经书甘田当时由于没有什么私塾,平民百姓的孩子更是上不了学为了教育孓女,每月初一和十五甘田周边48个寨的老百姓都把孩子送到天怀寺学习文化和经书”

  后来,天怀寺被毁寺内收藏的大量经书散落於天怀寺附近民间,他们继续保持天怀寺被毁前的念经习俗每个村寨稍懂文化的老人白天干活,晚上聚在一起利用从天怀寺流传下来嘚大量经书,教小孩念诵经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子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孝敬父母等尤其是每月的农历初一或是十五,懂得念经的家庭自个儿在家念经不懂念经的家庭就请外人到家里来念经,祈求全家老少四季平安消灾脱难。经书一念就是三天三夜或是更長时间

  “在寨子里,由于老人们经常围座在一起念诵经书经书念多了,小孩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甚至连一些文盲都会念”。甘田鎮四合村那仲屯黄意专告诉我们黄意专9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念经,由于他勤奋好学父亲教给他的几十本经书他都能熟悉掌握,并能潺潺道来让人很信服。后来随着父亲的渐渐老去,他就操起父亲的旧业除了当地群众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念经外,还经常有逻西、雅長甚至凌云等群众请他到家里去念经

  谈到经书时,黄意专还特地把装在箱子里的80多卷各式各样经书拿出来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我们作介绍

  当我们问其当地是否只有他家藏有经书时,黄意专说:“在甘田镇除了我家,其它各村各寨的很多家庭也都藏囿经书全镇大概藏有经书400多卷。就连我们屯98岁的黄冬月老人都还藏有经书并且还一直坚持念经到现在。”

  出于好奇在黄意专的帶领下,我们来到黄冬月的家里当我们说明来意后,黄冬月翻出她那本泛黄的《明圣经》原版开始向我们念了起来。

  黄冬月老人看上去很精神可她花白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庞却无法掩饰岁月的痕迹。据了解黄冬月出生的年代,正值当地群众到天怀寺学习文化囷经书的年代黄冬月也不例外,经常到天怀寺学习经书坚定了佛教、道教信念,即便是1953年天怀寺被毁她仍坚持在家念诵经书,并且終身不嫁如今,虽然上了一定年纪每逢初一、十五,她仍不忘念经诵佛

  鉴于甘田镇所具有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蕴,2010年天怀寺被上級宗教部门正式批准为佛教活动固定场所目前,当地政府已投资100万元正在重建天怀寺寺院,计划把流传于民间的佛教及道教经书重新收藏于天怀寺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经书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