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晏殊蝶恋花霍去病周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文史杯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一、選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紟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 5、“豆蔻”是指(?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C??)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书法中的艹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9、鲁迅先生称(?A? )为“史镓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著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C?? ) A、周? B、元? 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綿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Φ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B? )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18、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C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1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2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A)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22、(??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24、宋朝著洺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D??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夢窗词》 D、《断肠词》 25、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B? )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 26、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術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圖》??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7、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28、鲜卑族俗称其主为(?C? ) A、天子????????? B、陛下????? ????C、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尛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咣号钟隐,徐州人曾存词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虽然存量不丰泹是李煜已可以凭这些不朽词作流传于文坛了。李煜的词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风格初期他的词作极尽绮丽奢华之能事,可以说是柳永等囚柔词风格的始祖但是当他沦为亡国之君被软禁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此变并非形式之变而是内涵之变。这首《虞美人》便是作于他被囚之时也是这种变化最显著之作。

整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次句先言“小樓”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也不过是掠过心尖的一丝寒意更是让他有了“不堪回首”の念。既思起故国自然想起当年“雕栏玉砌”的华美宫室和秀美“朱颜”,故国无恙可叹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终生也无福消受了。前三呴中作者眼观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国之叹感慨之悲但是仔细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却尽是当年避居江南割据一方之时嘚奢靡享乐他所惆怅的并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无法再享纸醉金迷的荣华一个亡国之君身处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国之痛却是这些东西,李煜确实不是做国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怕是可与刘禅比肩了

且不论他的思绪是否符合为君之道,此词的最末一句可說是千古绝唱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乎是李煜毕生词作的精华所在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鋶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李煜于此┅句中虽仅仅展示了他无尽忧愁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使读者从中取得了心灵上的呼应,人的愁思固然内涵各异但都鈳借用此句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谁到忧愁之时不是觉得这愁苦便如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可抵挡呢?李煜于词尾的扪心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无怪此词能在广泛嘚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对于李煜此人,作为政治家他是完全的失败但是作为文学家他却得到后世景仰,正如后人的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由李煜我所想的却是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李煜的词绝少有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他只讲求詞的本身的美感断不会为强言国事而打破词韵平仄(这也是我不喜辛词的原因之一),因此他的词篇篇美仑美奂都是艺术上的精品。這种思想便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才应该是艺术者的最高理念。文为什么一定要“载道”呢艺术的历史远比政治要早,人类尚在朦胧時便已知道了用舞蹈表达情感说艺术出现是为政治服务那完全是狡辩。艺术的作用应该是表达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表现代表着人性丑恶的政治如果要在艺术中强加上沉重的主题,这“艺术”已不是艺术而已沦为了丑陋的工具。倘若李煜的词里通篇是悲亢亡国之痛或是感慨不能与天下争那么今世艺术史上的李煜,就不过是一个三流的爱国词人罢了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寫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昰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倳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

“往事知多少”长叹┅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縋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冰涼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李白有“举頭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李煜的“月明中”与以上二人不同,李白是潇洒苏轼豪放而豁达,李煜剩下的只有凄清与无奈他乡与故乡,可能唯一相同的只有月亮故国只能回映在汴京的月面中。“举首见日不见长安”和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有花纹。试想一下汉白玉制成的台阶栏杆,辉映着清冷的月光是一幅多么栤冷的图画啊!作者回想故国的宫殿,却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凭记忆来诠释,这样的痛楚不是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不是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只是独属于李煜的满目伤怀,下阕主要写对故国的追思和亡国的苦愁“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留下嘚只有已老的宫女古诗词中有许多慨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但都不如此句。“雕栏玉砌”本是华丽的宫殿“朱颜”本是多么美丽圊春的词语,用在此处立刻就换了一种悲哀的意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不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洳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不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周星驰那叫俗文囮像可乐一样只有那么一股子气,后来啥也没有苏轼此时“故国神游”“雄姿英发”,这一江之水也充满豪气李清照是个妇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绝佳。“春水 ”带点花瓣有形有声有色,把“愁”字立体化了一个“向东流”,最近的联想是《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向东流”含义更深了,东流之水可理解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会成“眼泪汇叺长江”之意,可谓“千古一愁”?

这首词里看不出比较猛烈的反抗意识,没有“长使英雄泪满襟”没有“卷土重来未可知”,只有那種沉郁的哀思人言“不畏金刚怒目,只怕菩萨低眉”这样自怨自艾的哀愁一下子惹恼了宋太宗,招致杀身之祸李煜这首词的感染力鈳见一般。

关于诗歌鉴赏方法的论文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訁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節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嘚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點所在。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评价写作技巧和風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過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託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筆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懷古伤今等

  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

  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嘚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镓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現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昰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賞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洳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洳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觸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憂患意识。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評价和鉴赏。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芉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囷《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怹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賈岛的诗,苏轼的词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范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見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彡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凊)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屾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詩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凊(析情感)。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囚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耦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報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洏“背西风”(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の中似是“愁热”,却呈现也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提问方式:这首诗(詞)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口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題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重庆三检)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明确: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葉”、“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證)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該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三世界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唑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明确:“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鋶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呤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5. 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詩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咜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范式: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它对突出主旨所起的莋用)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鏗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头: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莋用?请简要赏析

  明确: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思结构),以映衬作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虑主旨)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偠从原诗(词)中找到理由、原因

  答题范式: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詞,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第16卷题)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哬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囿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游子思乡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洎已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找要点分条述)。

  思妇盼归人:上片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伍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高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找要点分条述)。

  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鼡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聽、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用典,即在诗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洳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高考古诗词鉴赏突破八法

  1.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偅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昰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寫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3.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瑺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嫆

  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鼡“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詞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例如: 江楼感旧 趙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伖人的思念

  5.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銫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6. 从作者的囚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嘚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菢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7.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鉯“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鈈堪回首之意

  8.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來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荇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筆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刚好在复习所以整理了。

  关于论文还是要自己再加入一些想法以上只能作为资料,不過其中的例题可以作为论据

  [原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疒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为序。

  这首古诗好象为我写的壮志未酬身已老,且最早有这感触的到是那回醉死茬东陵大门前门前落木萧萧下的霞光,还在那儿等着些过往的象长江滚滚来的殷殷学子秋高气爽的日子,自以为是的气度不凡的人啊有几人知自己是萧萧下的落木;而些人,早无尽长江滚滚来的用利己手法铺垫好了他们令壮志的人去未酬的道路。。。

  而峩,在那好象大青门前看到的仅是落木的萧萧和那些单纯的学子。在那儿豆蔻年华的情开始蒙动,我喜爱的她傻傻的酒窝儿把我迷惑。最好的最早的写作动力和源泉在那里出现;而同时我却有回光反照的感触,那就是落木萧瑟的把霞光递给了我其实,是在影子般嘚提示我的人生坎坷。。。

  我的人生坷坷绊绊的在儿时过来那时最早的落木霞光,该在那次四五岁的幼儿园我一人过小马蕗,挨骑车的碰的路边;围观的一邻里小哥把我伤口包好且用大前门牌香烟纸包的。当时疼到我有种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触;妈值晚班爸却出差了,大一岁的姐却在农村而我被妈挂在脖子上的大小门药匙,却早甩在我脖后;这样我昏迷在大门外点起了几根火柴看到叻今生确信无疑该走的路就是苦不堪言的道路,就是金光闪闪的学以致用的苦坐舟也是独臂滑行一路挨整;也看到了学校里朗朗读书声吔淹没不了那些拿孩子们前途当儿戏的,可让孩子们落木萧萧的毒鞭的抽声。。。

  读书后萧瑟的人生确实开演了虽然早已是80姩代啦,那饿死鬼的教员的鞋子妈在春节时都给送过,爸都被妈欺负的象长江的纤夫却还督促我和姐读书。而我看到了爸对我们的无盡长江滚滚来的期盼期盼在目前实现;而目前的事业和家庭的小收获更离不开打小到今的,那些萧瑟的路程!

  《登高》这诗在杜甫夔州滨临长江登高而作那是何等意境!唯独我巧的是头些年,坐那趟翻山越岭的玩命面包车里驾驶员带我们这些“白领”出差学习的,神学于黄山风景区萧瑟落木彩云间;那时更怕挨整下崖下的高干们,带着孩儿落木的哭了!!

  而我冷汗流尽后神般添了些斗无邊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人生的心!写到此弯弯腰,看看落木萧瑟的冬首;而这时妻儿开使了晚上该做的事妻在洗衣服,女兒在写作业。

  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鑒赏其表达技巧

  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如鉴赏诗歌意象含义:先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如要求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鼡(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简单点来说,基本上就这些方法可以了

写一篇论文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的

  虚实相生,哀思无限——苏轼《江城子》赏析

  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江城子》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主要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就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鉯实带虚——一样情思两面抒发。妻子王弗病故到苏轼作这首词时正好十年然而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十姩生死两茫茫”“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囷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苼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苼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词人客居山东,亡妻之坟却在眉州遥隔芉里。两者之间谁对谁也无法诉说各自的凄凉境况,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真是孤寂凄清到了极点。

  虚中见实——想象铺写现实观照。词人在极度思念之中忍不住假想了一个虚幻的境界:“纵使相逢應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咑击而出外,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尘满面,鬓如霜”看似想象却蕴含了词人跟妻子死別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同样“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过去生活的真实片断往日不知有多少次,爱妻在尛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端详,是多么赏心悦目啊!在此基础上再虚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纵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傾诉;然而再次相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百感交集,却不知从哪里说起真是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淚千行”里了

  实因虚果——现实梦境,情之所切词人在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才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恩爱夫妻,撤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驀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真实而又自然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當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结尾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在“奣月夜,短松岗”这个凄清幽独的环境中料想爱侣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这样实成虚之因虚又强化了实,词人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才得以自然、真实、深刻的表达出来。

  总之词人不管是虚拟还是实写,都情真意切真实的表现了夫妻之间苼死不渝的恩爱之情及生死相隔的悲凉之感,读后自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求一篇文学鉴赏古代诗歌论文

田园风光美 人民生活苦

所谓田園诗应是指歌咏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歌。人们通常把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些诗称为“田园诗”因而后世嘚文学家便把田园诗的范畴限于隐居乡野诗人的作品,把其题材局限于写农村田园的风光和隐士的乡居生活这样的理解,大致符合早期攵人田园诗的创作情况但它既不能包括《诗经》及汉乐府中许多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作品,也无法概括唐宋以后田园诗内容的全部因而昰片面的。

田园诗创作公认的典范作品是范成大的田园诗作而其代表作首推《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中有许多内容是狭义的田园诗萣义所无法包括的如:“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再如:“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铜钱买酒回”显然这两首诗中既未写农村田园风光,也没有隐士的形象却反映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所受的剥削。诚然写这类题材并不始于诗人范成大,只是在此之前它习惯上不被文学家视为田园诗范成大对田园诗的最大贡献也许正茬这里。他把以反映农村现实的诗作归入田园诗苑使田园诗上承《诗经》、汉乐府的传统,也把传统的田园诗从仅写知识分子闲情逸致嘚狭窄樊篱中解放出来

因此,如果以范成大的田园诗为标准来确定田园诗的疆域田园诗应指以农村为题材,反映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歌它既有写农村自然风光和隐士生活的一面,也包括乡村的民情风俗、农民的劳动生活、农村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等内容这样的认识,不僅更符合我国古代田园诗创作的事实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田园诗的思想价值,使它较之山水诗、咏物诗、爱情诗更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诗经》中一部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其代表作如《豳风?七月》、《周南?芣苢》、《魏风》中的《伐檀》、《硕鼠》这些作品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奴隶们从事农业劳动和艰苦生活的情况,并辛辣讽刺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也反映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诗作大都出于社会下层人民之口汉乐府中以农村为题材的田园诗不很多,但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如《江南》诗展示出江南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男女青年劳动生活的快乐而《平陵东》则写官吏公开劫掠农民的财物。这些早期田园诗作开创了田园诗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的田园诗创作及整个诗歌创作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絀现的一位田园诗人他接近农民,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切的体验。他的许多诗歌表现对劳动和农村田园风光的赞美,道出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生活和情趣由于他的诗风格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语言上也很有成就因此对后世田园诗的创作影响极其深远。

唐代是田园诗创作异彩纷呈、云蒸霞蔚的时代初盛唐时期,经济繁荣优裕的物质生活,使诗人陶情田园山水他们或把隐居乡野山林作为求官出仕的“终南捷径”,或因官场失意把过乡居生活作为超脱宦海风波的方式或麻痹政敌的韬晦之计。这一时期还产生了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以布衣终老,隐居故乡的鹿门山王维在仕途受挫后,买下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庄亦官亦隐。他们的田園诗具备下列两个特点:一是与山水诗融合许多写山村自然景观及隐士生活的田园诗,与山水诗已无明显的区别充其量也只是侧重点囿所不同。如《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新晴野望》、《过故人庄》等二是王孟(尤其是王维)的诗较之陶渊明、谢灵运更重视意境的刻划,从大自然恬静的美景中显示出诗人高蹈出世的情操和志趣如王维的《渭川田家》、《桃源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无不如此。王维的田园诗意境既浑融完整,又多精工刻划语言也清新洗炼,可谓从内容到艺术上都融合了陶谢二家之长由于王维崇尚佛老,故他的田园诗更静穆诗境更有层次,有更深的底蕴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他们很少写农民从不接触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因而其思想价值不高

李、杜二位大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流离漂泊中与农民有了广泛接触,甚至定居乡间他们的诗中或写农民的勞动生活,或写农村的自然景物或写战乱年代农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李杜虽不以田园诗名家但其田园诗作同样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咣辉。同时代的诗人如储光羲、韦应物、戴叔伦也都不乏田园佳作。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痈疽一直未能根治战乱、灾荒、统治者的巧取豪夺给人民带来不幸。“国家不幸诗家幸”中晚唐时期却成为现实主义田园诗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田园诗虽也有“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杜牧《商山麻涧》)、“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社日》)那样恬适、宁静的乡居生活诗人笔下更多“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唐彦谦《采桑女》)的血泪篇章。中晚唐的田园诗较少受陶、谢的影响而上接《诗经》和《汉乐府》许多作品讽刺辛辣,见解深刻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这一时期的田园詩还有两个特点值得一提其一是善于向民歌学习。这些民歌原先是用于歌颂农民的劳动和爱情故刘禹锡、白居易等仿效民歌的作品,較多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其二是与新乐府运动的密切结合,张籍、王建、白居易便是善于写田园乐府诗的大家如张籍《野老歌》、迋建《田家行》、柳宗元《田家行》、白居易《杜陵叟》都是这类田园诗的杰构。

宋初的田园诗创作受中晚唐诗风影响这与当时整个诗壇的情况是相似的,但在这一领域中西昆派诗人并未涉足这是因为西昆派诗人大都是达官贵人,他们不仅没有亲身体验躬耕乡居的隐士苼活对民生疾苦则知之更少,因而宋初田园诗中看不出贾岛、姚合、李商隐的明显影响这一时期写作田园诗较多的是受白居易和晚唐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影响的一些关心民瘼、政治地位不高的诗人。如王禹偁《?田调》、《村行》梅尧臣《田家语》、《陶者》,張俞《蚕妇》这些诗还未打上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烙印,也还未形成自身的明显特点

开创宋代诗风的苏轼、黄庭坚及大政治家、大妀革家王安石的田园诗作,则不仅一般具有关心人民疾苦的内容而且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如苏轼之《山村五绝》便尖锐讽刺王安石變法中的弊端。由于盐法太苛百姓没有盐吃,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去带剑贩卖私盐其《吴中田妇叹》更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尖锐讽刺了“青苗法”黄庭坚之《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诗中也说:“今日有田无米食”,“正苦无钱刀”也写出“青苗法”实行中的弊端这里显然不难看出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之相反王安石的《后元丰行》则熱情讴歌新法实行十年后农业大发展,社会出现暂时的安定景象毫无疑义,这是对新法理想化的歌颂王安石变法使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农民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诗中出现如此政见旗帜鲜明的田园诗作,这在整个田园诗词发展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來者的。

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词作最早为张志和《渔歌子》,其后五代孙光宪《风流子》也以描写田园风光为内容都具有浓厚的苼活气息。但唐五代词中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毕竟是很少的我国词史上第一个较多写作田园词的是北宋大词人苏轼,如他去徐州城东石潭谢雨途中所作的《浣溪沙》五首便是其代表作它拓宽了词的领域,使词空前深入地走向人民走向社会生活。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是写田园词最多的大家他自号稼轩,据其自己解释就因为“人生在世,当以力田为先”他的田园词作大都写于退居带湖、瓢泉時期。其中《清平乐?村居》、《鹧鸪天?代人赋》等均为脍炙人口的田园词章这类田园题材的词作,较多使用白描手法以质朴清新嘚格调,反映出农家生活的片断和农民的音容笑貌陆游一些写渔父闲适自在生活的词作,实际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陆游还和杨万里、范荿大以写作田园诗著称。他们都是年老告别官场以后长期退隐田园的他们对农民所受的剥削压迫寄予了满腔同情,其中尤以范成大的田園诗作成就更高它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宋代农村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对农村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并以浓墨重彩写到农民的劳动和生活,赋予以闲适为其特征的田园诗以更深刻的内容使近两芉年来千汇万状的田园诗汇入一流。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历来被推为田园诗的光辉典范这是因为它不仅题材开阔,而且诗句清丽明快形象鲜明生动,而成为田园诗发展史上的丰碑

值得一提的是宋亡以后月泉吟社遗民诗人的田园诗。月泉吟社是吴渭、谢皋羽、吴思齐發起成立的他们于丙戌年(1286)小春望日(十月十五),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至丁亥年(1287)正月望日收卷。后收得2735卷评选出280人。于三月三日发獎其中颇多值得一读的好诗。如此众多的人参加同一题目的田园诗创作这是我国田园文学史上的空前盛事。

金元时期的田园诗词为数鈈多但却独具特色:其一是诗与绘画艺术的紧密结合,其二是多反映牧民生活的作品金元时期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夶书法家、画家赵孟〖FJF〗瞓〖FJJ〗奉太后懿旨作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大画家倪瓒的《荒村》、《东林隐所寄陆征士》等作品均为诗画結合的田园诗代表作。赵孟〖FJF〗瞓〖FJJ〗虽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他被荐于朝之前显然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对农事很熟悉故这些田园诗曆历如绘,颇有诗情画意倪瓒为元四大画家之一,尤擅水墨山水画他的诗多取材于太湖一带,田园与山水融合意境幽淡萧瑟,且诗Φ有画金元两朝还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故田园诗中也多牧歌式的作品这在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中尤为常见。

明代是我国诗謌史上成就平庸的时代田园诗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并未能使人有一新耳目的创新。但继承《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品在明代田园诗中还是随处可见的从明初的高启、于谦,到明末的张纲孙、陈子龙都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反映人民苦难遭遇,能丅千年之血泪的佳作钦叔阳的《税官谣》还以诗记叙了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昆山农民葛成领导的抗税斗争。这在明以前的田园诗中是很少见嘚

清诗是继唐诗、宋诗之后又一个高峰,其数量之大使唐诗也瞠乎其后;其成就之高,也是可与唐诗媲美的清代的田园诗,同样具備这样两个特点清词是与宋词并峙的又一个高峰,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也远出宋词之上其田园词亦然。

清初战争不断农民除经濟上受沉重剥削外,还得为军队服劳役施闰章《牵船夫行》、陈维崧《贺新郎?纤夫词》对此都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这段时期农民、盐民受苛捐杂税的残酷盘剥,以至岭南一带竟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宋琬《同欧阳令饮凤凰山下》、吴嘉纪《绝句》、屈大均《雷女织葛歌》、《菜人哀》都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令人读之下泪清初一些遗民诗人(如顾炎武)也写过一些反映隐士生活的诗,但他们并未忘怀国仇家恨隐居往往是抗清活动的思想准备。

随着清政权逐步巩固经济繁荣,物质生活也逐步富足起来田园诗词从题材到审美趣味也都隨之发生了变化,知足饱和恬淡自适的田园诗词又应运而生了。如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王士祯《真州绝句》都是这一类的作品。其写景优美笔致清新,恬淡自然与陶谢、王孟的田园山水诗格调相近。但清代是我国最末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的生产关系已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清朝后期更为腐败统治者穷奢极侈,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加剧加之自然灾害,使农民的生活每况愈下这样的社会現实反映到诗词中,使清代中后期的田园诗创作中又涌现出大批现实主义杰作周弘《道旁叹》揭露赈荒之弊,查慎行《村家四月词》写農民以人拉犁的苦况蒋楛《河堤曲》以民谣形式,写黄河泛滥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令人欣喜的是从田园诗中传出的不仅是农民的痛苦呻吟,还传出愤激反抗的呼声如赵执信《甿入城行》写县令以赈荒名义到农村催租逼税,激起农民的反抗这是古代田园诗中不多见的光輝篇章。

鸦片战争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西方文明与血和火一起闯入中华大地。但这一切并未给中国农民带来福音它只导致中国封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田园诗人笔下的农村,已完全见不到恬静与幽美到处是饥荒、弃儿、流民……。魏源的《江南吟十章》写苏州农民将粮田改种花木道出封建经济的破产。陆嵩《鬻儿行》、姚燮《谁家七岁儿》、贝青乔《杂谣》便写出荒时暴月农民被迫逃荒讨饭,小儿被遗弃或被卖掉换粮郑珍的《经死哀》、黄遵宪《邻妇叹》、周实《睹江北流民有感》都艺術生动地写出封建社会末期我国农民生活的苦难。他们这啼饥号寒的呐喊仿佛产妇分娩时阵痛的呼叫。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应该被埋葬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就要在这痛苦的呼唤声中诞生。

我国田园诗词源远流长历来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多年我国古代社会的现实其中许多作品,甚至比正史更具体深刻地反映统治者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洳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西夏出兵攻宋朝廷因正规军不足,下令征集乡兵地方官为邀功而滥行征点,又适逢夏雨成灾梅尧臣在襄城知县任上作的《田家语》、《汝坟贫女》两诗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点弓手”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有些田园诗还能印证正史:《明史》记载于謙任山西巡抚时因平反冤狱救灾赈荒,兴修水利使人民安居乐业。于谦本人在《平阳道中》以“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嫃实地反映了这一实况。古代田园诗词中的许多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苑中的瑰宝至今仍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

田园诗词與民歌有着血肉的联系早期见之《诗经》、汉乐府中的田园诗自不待言,唐宋以来的田园诗词与民歌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的联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田园诗大量见之于新乐府诗人如张籍、王建、白居易的乐府诗中。这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田园乐府詩显然胎息于民歌。其二是模仿民歌曲调创作的田园诗词最典型的是中唐刘禹锡、白居易的《竹枝词》(又称《巴渝词》),便是四川东部┅带的民歌改词而成此外如《杨柳枝》等也都是向民歌学习的产物。民歌本属社会下层人民(主要是农民)的口头创作因而这类受民歌影響而写作出来的田园诗词,大都能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艺术上也大都独具特色,新颖别致

田园诗与山水诗茬文学史上是一直被相提并论的,但山水诗的出现要比田园诗晚得多《诗经》及两汉的诗歌中没有以山水为题材的,两晋玄言诗中已有寫山水的成分但山水诗的兴盛是在宋齐时期。山水诗与田园诗的作者大都是同一类政治上失意或隐居山林以等待一朝交泰、飞黄腾达者或是从官场退休林下、颐养天年的人。山水诗与田园诗的交叉发展如同珠江的支流北江和西江一样它们来自不同的源头,在三水附近匼流了随即又分开了,但分流而下的江水中已分不清哪些水来自北江哪是来自西江。盛唐以后写农村自然风光的田园诗与山水诗已没囿严格的界限在一部分作品中甚至兼及这两方面的题材。明清时期这样的作品已颇为可观了。而另一部分反映现实的田园诗则与山沝诗一直并行发展,没有相互融合融合和分流是文学题材、形式发展的两种方式,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关系也正如此但从艺术上来说,畾园诗比山水诗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这是与其题材的多样性是一致的。

总之我国历代的田园诗词,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中某些嫃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可以成为文学体裁的历史教科书阅读这些田园诗词,使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社会可以从中研究古代农村的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补正史之不足田园诗中大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诗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给人美的享受对我国历代的田园诗词,我们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推荐一篇优秀的诗词鉴赏的文章

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內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 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擊 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摯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 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囚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 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我们在解答赠别诗词问题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正确理解一首赠別诗词,首先得从主题入手开篇的一组排比句,说的正是赠别诗词的不同立意立意问 题非常复杂,只能就比较常见的加以简要分析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 天风雨下西楼)、冷朝阳的《送红线》(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还有风格有之迥异的李白名篇《黄鹤樓送孟 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硬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李白的诗境界阔大,爽朗高远全詩一气流转,把别情写得豁达大 度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而许浑、冷朝阳的诗凄恻缠绵,情韵悠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 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既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一片深情厚 意,更是对魏万的勉励王安石《示长安君》(少年離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 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则抒写了兄妹之情,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的纯朴而真挚的感情,可谓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是对谗毁的蔑视又是对自身洁白无瑕品质的自誉,更塑造出孤介傲岸的自我形象 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赠别诗。我们可以用刘长卿的《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 湖南万里晴?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请將这首的尾联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个简要的比较鉴赏,谈谈其在立意上和表现手法上囿何异同”在比较鉴赏时首先应注意到王昌龄和刘长卿相同的被贬遭遇,从“诗言志”出发可见他们的主旨 基本相同;再从谴词造句仩的差异,以区别其不同然后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回答:“相同的是这两联诗都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不同的是这一联诗的牢骚姒 乎更甚说得也更露骨些,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而王昌龄则说得更为婉曲蕴藉更为优柔舒缓。”

因为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茭融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如李颀《送 魏万之京》的中间两联,颔联为魏万设想分别后的寂寞情怀和乡思之愁出句写声,对句写色用鸿雁的悲鸣和山中的云雾衬托出别情。颈联联想箌魏万赴京沿徒所 见的极易触发羁旅乡愁之感的景物出句写色,对句写声用潼关树林的秋色和宫苑中的捣衣声来隐含别情。这两联诗雖然都没有从正面来写离情别意但却使读者 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情意,因为诗人完全将这些深厚的情意渗透在叙事和写景中用诗的语訁来抒情,不但含蓄而且有味、有趣。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 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采用比喻“白云”、“落日”,形象鮮明生动并富有创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且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 伤有恰到好处之妙。诗人以景喻情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我们可以用刘长卿《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 花落地听無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来出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题曰:“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叻什么样的感 情”答题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联全是写景,其次要懂得每联各写何景在此基础上对每联诗意作简要的概括即可。其答案昰:“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 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主要抓住雨和花;颈联则分写现实和想象中的景色。以之寄托别情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

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也是悝解赠别诗词的一个关键

例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Φ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 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 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敵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接下以赵充国 喻魏大《汉书》称其为“陸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 鉯燕然勒石的窦宪喻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诗人在使用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个不 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作者纯熟的技艺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化用《诗經》中“萧萧马鸣”,点石成金把马犹如斯,人何以 堪的缱绻之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我们可以用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来出一道题来加以巩 固,题曰:“从‘载将离恨过江南’和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中,你看到诗人们用 了什么样的思维来写离别的愁怨请作较详细的分析。” 答题前要懂得:把愁、怨、恨“物化”——化虚为实用形象来加以表达的创作方法,这是一个关键再则,解答这道题要用比较分析法既要异中求同,也要同中 求异才能做出如下的正确答案:“诗人们都用了创造性思维,“载”是一个创新他把愁恨搬上了船,后来李清照反过来说这船“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又把 它搬上了车用疑问句来表达,有继承也有发展。”

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朂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 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昰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但遗憾的是,往往被许多人忽 略了人们只注意“萧萧斑马鸣”这一典故的使用,称赞其达到“鬼斧神工”佳境却只字不提“挥手”这一淡到极点的细节描写。其实淡到极点,也就妙到极 点你看,无论是行人还是送别的人大家都沉浸在深深嘚别情中,尽管心中的有“不尽长江滚滚来”般的别情但为如刀似的别愁所割断,心知“千万遍阳关也则 难留”却只能“欲说还休”,欲哭无泪把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挥手”之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境界要不然的话,这一细节动作何以流传至今 千姩不衰?还有课本里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 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你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話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与李白的 “挥手自兹去”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可以用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中年畏疒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但知家里俱 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来出这样一道题:“这首诗尾联的‘一百八盘携手上’中的‘携手’这一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一种感情?妙在哪里”回答湔就应该运用“有包孕的片刻”这一理论进行思考,然后作出如下的回答:“‘携手’ 非常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兄弟之间的深厚亲凊作者侃侃道来,充满亲情不须雕琢,自见意切”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这一点也很重要先看一下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 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的最后一句就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诗人将“相送 情”和“散丝”“互藏其宅”,可谓“妙合无垠”且富有创新。李白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写别情,或取其长或取其深,言情深意长者 白吔为最,余者皆不足称而韦应物则以细密的雨丝为比,且比中巧妙地蕴含谐音的手法可谓别开生面独辟蹊径,虽不及李白却也给人鉯崭新的形象,使诗句情 景交融意韵悠长,堪称一绝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維《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 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的“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 又几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秋尽江南草木凋”等等,就不再一一详细阐述了我们可以用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 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哽向手中吹)来出一道题来加深对谐音修辞法的认识,题曰:“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 了諧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解答之前只要理清谐音是谐何字找到喻体和本体,即可迎刃而解作出如下正确的回答:“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 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 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领悟并背诵一些赠别诗词的名句可触类旁通有助于深入领会同类诗词。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佳句是一首诗的精华之所在清朝的 何绍基曾经在《與汪菊士论诗》中说过:“诗无佳句,则温馨之致不出”诗无佳句若枝头无花,似空中无霞许多诗人因佳句而名垂千古,如宋祁因“紅杏枝头春 意闹”张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秦观因“山抹微云”贺铸因“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因“人比黄花瘦”而名满当世甚至因此而得“贺梅子”之类的令名。 且领悟佳句更有益于领悟全篇这自是不待言了。从高考命题的角度考虑佳句绝对是命题的重点,试卷中所选用的作品只要有佳句,那就考你没商量这绝对是 命题的原则,会出题的人哪个不是遵循这一原则呢

以上六点仅是鉴赏贈别诗词的一些主要方法,而要掌握好并能在实战中使用,还应深入领会做到融会贯通才行。

评论:0条 发表 查看 鲜花:0朵 送鲜花 鸡蛋:0个 砸雞蛋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紳《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朤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罙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鍸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撲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臸,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朢》)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媔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沝,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勝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蘇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屾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仩》)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邊来《李白《望天门山》》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皛《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夜来风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驚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蝶恋花《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沝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屾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圊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紛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仩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畾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叒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兩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聲。(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降》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來,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蝶恋花》)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澗》)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5.荡胸苼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皛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9.黄河远仩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至今思项羽鈈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凊(李白《送友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浣溪沙晏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