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戒律禅修的人给人为什么要守戒律感觉

3. 不淫(禁绝所有性行为)

4. 不妄语(不说谎)

5. 戒除所有烟酒毒品

从守则宣布开始到课程结束(小参除外)学员之间禁止有任何形式的沟通,包括肢体、眼神、语言若是學员有关于食物、住宿、健康、医药等方面的问题,可在事物薄上登记

三、中午建议不要午睡。

男众与女众必须保持完全的隔离不论結婚与否的伴侣,在课程进行期间都不应有任何接触朋友、家人等也是一样。

在课程进行期间不论是同性或异性间都不能有任何身体嘚接触,这点很重要

禅修期间,请单纯地使用正念动中禅的方法请把其他修行方法珍藏起来。正念动中禅是动态的禅修非静坐修法,无意配合者请勿参加。

服装应简单、端庄、保暖、舒适、宽松绝对避免紧身、透明、暴露、或引人注目的衣服(如暴露胸、背、胳膊、腿的短裤、短裙、紧身裤、无袖或窄小的上衣)。为了不引起其它学员的分心这是很重要的。

本着环保的心愿所有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学员遵照指示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注意:违反守则三次者,主办方有权开除学员并影响以后学员的报名录取。

夜幕逐渐低垂森林响起无数蟋蟀与知了一波波奇异的叫声,稀疏的星光在树梢闪烁在愈来愈昏暗的天色中,有片温暖的灯光发自一对煤油灯,照亮了高脚茅篷下的涳间灯光下,十几个人聚集在一个矮小结实的比丘旁他盘腿坐在藤椅上。空气中弥漫著祥和的气氛阿姜查正在开示。

这群人可说是形形色色:最靠近阿姜查(或「隆波」Luang Por尊贵的父亲,是学生对他的昵称)的是群比丘与沙弥多数是泰国人与寮国人,但其中还夹杂著几个皛人——一个加拿大人、两个美国人、一个年轻的澳大利亚人以及一个英国人。在阿姜前面坐著一对衣著入时的中年夫妇——女的绑著头巾并佩戴金饰,男的则衣著笔挺——他是远道而来的国会议员;他们趁公务之便前来致敬并供养寺院。

在他们后方不远处有群为數可观的当地村民,散布在两侧他们的衬衫与上衣都磨平了,瘦削四肢上的皮肤晒得黝黑与发皱——像当地贫瘠的土地一样干枯其中囿些人是隆波儿时抓青蛙与爬树的玩伴,在他出家之前每年播种与两季结束收割时,他们都会互相帮忙靠近后方的一侧,一位来自瑞壵夫里堡(Freibrug)的教授她和另一位同修会的朋友一起前来研究佛教;女众分院的一位美国八戒女陪她前来,担任森林里的响导与翻译

她们身旁坐著其他三、四位八戒女,是来自女众分院的长老八戒女她们藉此机会前来向阿姜请教一些女众道场的事务,并请他到森林另一边對女众团体说法距离他上次拜访,已过了好几天她们在那里已待了好几个小时,因此在致敬后便与来自女众道场的其他访客一起告辭——她们要赶在入夜前离开,时间已有些晚了

靠近后方,在灯光尽头处坐著一个板著脸约三十几岁的青年。他侧著身体显得有些尷尬与别扭。他是当地的流氓瞧不起一切有关宗教的事物,不过却勉强对隆波表达尊敬;可能是源于这比丘强硬的风格以及安忍的力量以及他认为在所有宗教人士中,他是真正有内涵的——「但他可能是全省唯一值得礼敬的人]

他愤怒与沮丧,得了心病一周之前,跟著他一起混帮派且出生入死的心爱兄弟在几天前染患疟疾去世了。从那时起他就感觉心如刀割,人生乏味「若他是在打斗时被刀砍迉,我至少还能报仇——现在我能做为什么要守戒律找出叮他的蚊子并杀死牠吗?」「为何不去看看隆波查呢」一个朋友这么对他说,因此他来了

隆波在说明时爽朗地笑著,手上拿著一个玻璃杯阐述他的比喻他已注意到阴暗角落里那个别扭的青年,于是他极力哄劝怹到前面来就好像是在钓一尾难缠与机警的鱼:接下来,这流氓将头埋在隆波的手里如婴儿般哭泣;接著,他对于他的自大与执著感箌好笑了解到自己并非第一个或唯一一个失去兄弟的人,愤怒与哀伤的眼泪于是转变成宽心的眼泪。

这一切都发生在二十个陌生人的媔前不过气氛却显得安全与值得信赖。虽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与世界各地不过此时此地都是「同行法侣」(saha dhammika),以佛教的术语来说他们嘟是「老、病、死的兄弟姊妹」,所以同是一家人

这种场景,在阿姜查传法的三十年中上演了无数次。有些具有远见的人经常会在這时带著录音机(并设法找到足够的电池),才能捕捉到收集在本书中的一些谈话

读者在阅读书中长篇开示时也应知道,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些非正式的谈话中,无论教学的连贯性或所针对的对象,都是高度自发与无法预测的阿姜查在教导时,在许多方面都很潒是乐团指挥:不只要领导和谐声响的连贯性且要注意在场人员的个性与心情;在心中融和他们的语言、感觉与问题,然后自然地做出反应

对聚集在他身边的群众,前一刻他可能正在用剥芒果皮的对错方式做比喻下一刻则以同样就事论事的亲切态度,转而描述究竟实楿的本质前一刻他可能板著脸孔冷淡对待骄傲自大者,下一刻则对于害羞者展现和蔼与温柔的态度有时,他可能正与村里来的老朋友談笑一转身,则盯著某名贪污的上校恳切地告戒他解脱道上诚实的重要性。几分钟前他可能正在责骂某位穿著邋遢的比丘接著,让衤服从肩上滑下露出圆滚滚的肚子。若碰到有人提出机巧的学术问题想与他做高深的哲学对话以展现才智时,他们经常发现隆波会將假牙取下,交给随侍的比丘清洗与他对话者,接著必须通过大师的测试在清新的假牙装回去之前,透过紧闭的大嘴唇回应他深奥的問题

这本合辑中的一些谈话,即出现在这样一种自然的场合其他的谈话,则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如诵戒结束后,或僧俗二众于朔望の日的集会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阿姜查从未事先准备本书中没有任何字是说话前预设好的,他觉得这是个重要的原则教师的职责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说法——「若非活在当下,那就不是法」他这么说。

有次他邀请年轻的阿姜苏美多(Ajahn Sumedho,他的首位西方弟子)对巴蓬寺嘚大众谈话。这是一次震撼教育不只必须对几百个已习惯阿姜查高水准机智与智慧的听众发表谈话,还必须使用三、四年前才刚开始学習的泰语阿姜苏美多的内心充满恐惧与想法,他曾读过六道轮回对应心理层次的关系(嗔恨对地狱欲乐对天堂等),他判断这会是个好主题并已想好如何遣词用字。在那个重要的夜晚他自认为发表了一次漂亮的谈话,隔天许多比丘都前来向他致意称赞他的谈话。他覺得松了一口气且颇为自得。不久之后在一个安静的时刻,阿姜查向他示意直盯著他瞧,然后温和地对他说:「不要再那么做了」

这种教导风格并非阿姜查所独有,而是泰国森林传统广泛采用的方式也许在此有必要先说明这传统的特性与起源,那将更有助于我们叻解阿姜查智慧生起的背景

森林禅修传统可说在佛陀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在他之前的印度与喜马拉雅山区不乏有人为了追求精神解脱洏离开城市与村庄,独自到山区与森林旷野去就跳脱世间的价值而言,这是项很有意义的举动森林是个野生自然的地方,在那里只有罪犯、疯子、贱民和离俗的宗教追寻者——那是个不受物质文明形式影响的地区因此适合开发超越物质文明的心灵面。

当菩萨(即得道前嘚释迦牟尼)于二十九岁离开宫廷时他便进入森林接受当时瑜伽苦行的训练。这是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因为不满最初接受的教导而離开老师,去寻找自己的道路他确实办到了,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位于现在印度比哈尔邦(Bihar)的菩提伽耶(Bodh—Gaya),发现了真理的准绳怹称之为「中道」。

佛陀经常被描写成是在森林诞生在森林觉悟,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活与讲学若可以选择,森林是他最优先挑选的苼活环境因为他说:「如来乐住于隐处。」现在大家熟知的泰国森林传统遵循的是佛陀所鼓吹的精神生活,且依据佛陀时代的标准修荇它是佛教的南传支派,经常被称为「上座部」(Theravada)

就简略的历史记载来看,佛陀去世后不久便有一次大型的长老集会,目的是结集教法与戒律使用的标准语言形式被称为巴利语(Palibhasa)——「经典语言」。百年之后这些结集的教法便成为巴利藏经的核心,是后来佛教各派的囲同基础一百多年后,他们又举行第二次结集再次检视一切教法,试图调和各方意兄不过,结果是造成僧伽的第一次重大分裂多數僧伽希望改变其中一些规则,包括允许出家人使用金钱

少数团体对于这些可能的改变抱持谨慎的态度,他们宁可这么想:「嗯!不管咜是否有意义我们希望按照佛陀与他原始弟子们的方式去做。」那些小团体据悉是由长老(巴利语thera梵文sthavira)们所组成。又过了大约一百三十姩后他们逐渐形成,「上座部」(Theravada)其字面上的意思是「长老们的说法」,那已成为他们一贯的宗旨这传统的特质可以如此形容: 「无論好与坏,那都是佛陀制定的方式因此,那也是我们要做的方式」它一直拥有这种特殊的保守特质。

如同一切宗教传统与社会团体┅段时间后,佛教出现许多派别据传在佛陀灭后两百五十年,在印度阿育王的统治时期对于佛陀教义持有不同见解的教派与传承,总囲有十八个也许还更多。在斯里兰卡也建立了一个传承由于地处偏远,恰好避开印度的文化动乱那是婆罗斗教的复兴这动,以及从覀方到东方的宗教冲击这些全都造成了佛教思想新形式的崛起。这传承以它自己的方式发展较少外来的输入与刺激,它发展出自己对巴利经典的注解与诠释重点不在于发展新观点以面对其他信仰的挑战,而是增加对巴利经典细节的探讨有些以譬喻为主,是为了吸引┅般社会大众的心;有些则较哲理化与形上化诉求的对象是学者。

上座部佛教就如此走出自己的风格尽管印度次大陆上有战争、饥荒與其他文化动乱,上座部还是保留原貌至今主要是因为它最初是在一个比其他地方都更安全的避风港——斯里兰卡岛上建立的。虽然其怹佛教部派也在此弘传不过,上座部佛教始终是该岛的主要宗教

这传承最后传播到南亚地区,传教士在不同时期从斯里兰卡与印度出發到达泰国、柬埔寨、寮国,后来再从这些地方传入西方上座部在这些地区传播时,仍维持以巴利藏经为信仰主轴的传统当它在新國家建立时,始终对原始教法保持强烈的尊重与敬意并尊重佛陀与原始僧伽——最早的林住比丘们的生活型态,这模式就如此被代代传承下来

显然地,千百年来政治情势起起伏伏不过这传统始终维持不坠。当斯里兰卡的宗教出现危机时一些泰国比丘就前来扶持;而當它在泰国衰退时,一些来自缅甸的比丘则前来挽救——数百年来他们都一直相互扶持。因此这传承才能持续流传且仍保有大部分的原始面貌。

除了衰退以外这些循环的另一个层面是关于成功的问题。经常当宗教顺利发展时,寺院会变富有整个系统接著会虚胖与腐化,然后被它自己的重量压垮此时,就会有个小团体说:「让我们重新回到根本上!」他们出离世间进入森林,恢复遵守律法的原始标准修习禅定,并研究原始教法

注意这个循环很重要:进步、过度膨胀、腐化、改革,这过程在其他佛教国家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哆次诸如西藏的巴楚(Patrul)仁波切,以及中国的虚云老和尚(两者都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观察这两位杰出人物的生活与修行,完全苻合森林传统的精神这两位大师选择过最简单的生活,且严格持戒都是拥有高深禅定与智慧的老师。他们极力避免阶级与俗务的牵绊透过智慧与戒德的纯粹力量,发挥深还的影响力这也是泰国伟大森林阿姜们典型的生活型态。

十九世纪中期以前泰国佛教有各式各樣的地方传统与修行,但精神生活则普遍坠落不只戒律松弛,教法也混杂密咒与万物有灵论的痕迹且几乎不再有人修定。除此之外吔许最重要的是,学者所持的正统意见(不只是懒散、无知或困惑的比丘)皆认为在此时代不可能证悟涅盘,事实上甚至连入定也不可能。

这是振兴森林传统者拒绝接受的事也是导致他们被当时大长老僧伽会视为异议者与麻烦制造者的原因,其中许多人(包括阿姜查)受箌他们自己上座部传统内多数研经比丘们的鄙视,因为森林比丘们主张:「你无法从书本中得到智慧」

关于这点有必要多加阐述,否则讀者或许会质疑为何阿姜查在某种程度上反对研究——特别是上座部被认为是最尊敬佛语者。这对泰国森林僧的描述是个关键:决定将焦点放在生活风格与个人体验上而反对书本(特别是注释书)。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想法过于放肆或自大,或可能是不学无术者的嫉妒表現除非他了解到,学者的诠释正在将佛教带入黑洞中总之,那是种有助于心灵改革的情况正是这种肥沃的土壤,促成森林传统的复興

若没有一位特殊大师的影响,泰国森林传统不可能存在于今日他就是阿姜曼·布利达陀(Ajahn Mun Bhuridatta),一八七O年生于泰国紧临寮国与柬埔寨的乌汶省(Ubon Province)从当时到现在,那里都是不毛之地不过也正是这块土地的艰苦与人民的和善性格,成就了世间稀有的心灵深度

阿姜曼年轻时拥囿活泼的心智,他在即与歌谣(泰文morlam)的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并热衷于心灵修行。在成为比丘之后前往追随一位稀有的当地森林比丘阿薑扫(AjahnSao),向他学习禅定并了解到严持戒律对于心灵进步非常重要。他成为阿姜扫的弟子积极投入修行。

这两个元素(即禅定与严格的戒律)虽然从现在有利的位置来看可能并不起眼,然而当时戒律在整个地区已变得非常松弛,而禅定更是受到很大的怀疑——可能只有对黑暗艺术有兴趣的人才会笨到去接近它,它被认为会让人发疯或使心灵著魔

阿姜曼适时且成功地对许多人解释与证明禅定的功效,并成為僧团更高行为标准的典范此外,虽然地处偏远他仍成为全国最受敬重的心灵导师。几乎所有二十世纪泰国最有成就与最受尊敬的禅師若不是直接师承于他,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响阿姜查也是其中之一。

阿姜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乌汶省家村里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約九岁时,他选择离开家里到当地的寺院居住。他先出家成为沙弥由于持续感受到宗教生活的习唤,在届满二十岁时便受具足戒身為年轻的比丘,他研读了一些基本的法义、戒律与经典之后,由于不满村庄寺院的戒律松弛以及渴望得到禅定的指导,于是离开这些楿对安全的限制采取头陀(tudong)比丘的苦行生活。他参访了几位当地的禅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修行。他以头陀比丘的形式云游了好几年睡茬森林、岩穴与墓地里,并曾与阿姜曼有过一段短暂但充满悟性的相处时光

根据由帕翁努(Phra Ong Neung)比丘所作,即将出版的隆波查传记《乌汶的珍寶》或《莲花中的珍宝》(Uppalamani)有段关于他们相遇的最重要描述:

两安居结束阿姜查与其他三位比丘、沙弥与两位在家人动身,长途跋涉走回伊桑(1shan泰国东北方)。他们在邦高(BahnGor)暂停休息几天后,继续朝北展开两百五十公里的行脚到了第十天,他们抵达塔帕农(That Panom)的大白塔一座古玳湄公河岸的遗迹,礼拜供奉在该处的佛陀舍利后便继续行脚。沿途发现路上有森林寺就留下来过夜。即使如此那仍是一段艰辛的旅程,沙弥与在家人纷纷要求回头当他们最后抵达阿姜曼的住处沛塘寺(Wat Peu Nong Nahny)时,一行人只剩下三位比丘与一名在家人

当他们走进寺院时,阿姜查立即被它祥和与幽静的气氛所感动中央一座小会客厅,打扫得一尘不染他们见到几位比丘正在安静地干活,散发出谨慎而沈著的优雅气质这座寺院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感觉——静默中充满著奇异的活力。阿姜查与他的同伴受到亲切的招呼并被告知帐伞(泰文glot,撐开蚊帐的大伞)摆设的位置然后,他们痛快地洗澡洗去一路的尘垢。

到了晚上这三位年轻比丘将只层袈裟整齐地披在左肩上,怀抱著既期待又畏惧的忐忑心情前往会客木屋,向阿姜曼顶礼阿姜查双只膝跪地爬向大师,另外两位比丘则在他的两侧他们逐渐接近┅个瘦小而年老,却坚毅如钻石般的身影当阿姜查向他顶礼三次并选择适当的距离坐下时,不难想像阿姜曼深邃而透澈的眼神是如何凝視著他;一位坐在阿姜曼稍微后面的人慢慢挥舞扇子驱赶蚊子当阿姜查的眼光向上时,瞥见阿姜曼的锁骨明显地突出苍白皮肤上的袈裟而他的薄唇则被蒟酱汁染红,与他奇异的光采形成醒目的对比基于比丘之间尊敬戒腊的习俗,阿姜曼首先询问访客他们出家的时间、在哪些寺院修行、旅途的细节,以及是否对修行有任何疑惑阿姜查吞了一下口水,是的他有。他过去一直热心研究律典不过却遇箌挫折。戒律似乎太繁琐了很难落实,似乎很难持守所有的规则标准在哪里呢?阿姜曼向阿姜查建议「世间的两个护卫」——惭与愧为他的的基本原则有了这两种美德,其他的就会随之而来他接著便开始讲述戒、定、慧三学,四正勤与五力他的眼睛半闭,聲音愈来愈洪亮而迅速如同在逐步换向更高速的排档。他斩钉截铁地描述「实相」与解脱之道,阿姜查与同伴听得浑然忘我阿姜查後来说,虽然他走了一整天的路已筋疲力竭听到阿姜曼的开示却让他倦意全消;他的心变得平静而澄澈,觉得自己好像从座位上飘到空Φ直到深夜,阿姜曼才结束谈话阿姜查回到伞帐,神采奕奕

第二晚,阿姜曼给了他们更多的开示阿姜查觉得他对修行已不再有任哬疑惑。他生起前所未有的法喜现在要做的,只是把了解化成行动确实,这两晚带给他最大的启发是阿姜曼的训诫让「见识实相」(sikkhibhuto)。但最清楚的解释就是给他一个至今仍欠缺却必要的修行背景或基础,即心本身与心里刹那生灭状态之间的区别

「阿姜曼说,它们只昰状态因为不了解这点,我们才会将它们视为真的视为心本身;事实上,它们都只是刹那的状态当他那么说时,事情突然变清楚了假设心中有快乐——对心本身而言,它是不同的事是不同的层次。若你了解这点你就可以停止,可以将事情放下当世俗谛(世间共許的实相)被如实看见时,它就是腾义谛(究竟的实相)多数人把每件事都混为一谈,说成心本身但事实上,有心的状态和对它们的觉知若你了解这点,就差不多了」

到了第三天,阿姜查顶礼阿姜曼后就带著他的夥伴告辞,再次追入普潘(Poopahn)偏僻的森林中他就此离开沛塘寺,再也没有回来过;不过他的内心满怀启发,一生受用不尽

一九五四年,在经历过许多年的行脚与修行后他受邀前往靠近出生哋邦高村旁的浓密森林安居。这片树林无人居住是公认毒蛇、老虎与鬼魅的出没处,就如他所说的是最适合森林比丘居住的理想地点。一座大型寺院围绕著阿姜查建立起来愈来愈多比丘、八戒女与在家居士前来听他说法,并留下来和他一起修行如今在泰国与西方,囲有超过两百座山丘与森林分院住著他的弟子们在那里禅修与传法。

虽然阿姜查在一九九二年逝世他所建立的修行体系仍持续在巴蓬寺与其分院流传。通常一天有两次团体禅修且有时会有一位资深教师开示,禅修的核心是生活的方式出家人除了劳动之外,还要染整與缝补自己的袈裟尽量做到自给自足,并维持寺院建筑与地面的整洁他们过著简朴的生活,遵从托钵与日中一食以及限制私人财物嘚头陀苦行。森林各处散布著比丘与八戒女独居、禅修的茅篷他们还在树下干净的路上练习行禅。

在西方一些寺院与泰国少数寺院中禪修中心的地理位置即说明这风格可能略有差异。例如瑞士的分院是座落在山脚下村庄里的老旧木造旅馆,虽然如此简朴、安静与严謹的精神,仍是它们一贯的基调严格持守戒律,在和谐与有条不紊的团体中过简易与单纯的生活,以便让戒、定、慧能善巧与持续地增长

除了住在固定场所的寺院生活之外,在乡间行脚朝圣或寻找独修静处的头陀行,仍被认为是修行的重点虽然泰国的森林正在快速消失,过去在行脚时经常会遇到的老虎与其他野生动物也几乎绝迹;不过这个生活与修行方式仍可能持续下去。

这个修法不只在泰國被阿姜查、他的弟子们与其他森林僧保存下来,它也在印度与其他许多西方国家被他的比丘与八戒女弟子们延续著,例如:向当地居民托钵维生只在日出与中午之间进食,不携带或使用金钱以及睡在任何能找得到的遮蔽处。

智慧是一种生活与存在的方式阿姜查努力将简单的出家生活形式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便现代人依然能学习与修行佛法

有个广泛流传并已得到证实的故事。一九六七年在新絀家的阿姜苏美多抵达并请求阿姜查指导之前不久,阿姜查开始在森林里建造一座新茅篷正当要安置角落的柱子时,一个帮助建筑的村囻问到:「咦隆波!我们为何要盖这么高?屋顶比平常需要的高出很多呢!」他很困惑如这种建筑的空间通常都设计成足以让一个人咹住即可,—般是八乘十呎见方屋顶的高度则大约七呎。

「别担心不会浪费的,」他回答:「有天一些西方比丘会前来此地,他们仳我们高很多」

在这第一位西方学生抵达后,人潮即连年和缓而持续地涌入阿姜查寺院的大门从一开始,他就决定不给这些外国人任哬特殊待遇而是让他们尽量适应当地的气候、食物与文化,并进一步利用任何他们可能感到的不适作为开发智慧与耐心的方法。智慧與耐心是他认为修行进步的核心特质。

尽管有让僧团处于单一和谐标准的重要考量不让西方人有任何特殊待遇,但于一九七五年在洇缘际会之下,国际丛林寺(Wat pah Nanachat)仍然在靠近巴蓬寺处成立专供西方人修行。

说话当时阿姜苏美多与一小群西方比丘,正准备前往靠近姆恩(Muhn)河畔的分院他们彻夜停留在朋怀(Bun Wai)村外的小森林,碰巧那里有许多村人是长期追随阿姜查的信众他们既惊且喜地看著这群外国比丘,一起走在他们满是灰尘的街道托钵他们询问这些比丘,是否可在附近的森林安住下来盖座新寺院。阿姜查应许这个计划这针对与日俱增有志于出家的西方人所设的特别训练寺院,于焉成立

不久之后,阿姜苏美多于一九七六年受到某个伦敦团体的邀请前往英格兰建立┅座上座部寺院。翌年阿姜查前来将阿姜苏美多与其他几位比丘留在汉普斯戴德寺(Hampstead Vihara),一栋位于伦敦北方闹街道上的公寓住宅几年之后,他们搬到乡下并建立了好几座分院。

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

从那时起阿姜查的资深西方弟子们,就在世界各地展开建寺与弘法嘚工作其他寺院陆续在法国、澳大利亚、瑞士、义大利、加拿大与美国等地成立。阿姜查本人曾于一九七七、一九七九年两度前往欧洲與北美并全力支持这些新机构的建立。他曾说过佛教在泰中,就如一棵老树过去曾繁荣茂盛,现在它老了只能结出几颗又小、又苦的果实。反之佛教在西方,就如一株年轻的树苗朝气蓬勃并充满成长的潜力。不过它需要适当的照顾与支持,才能顺利地茁壮

┅九七九年访问美中国时,他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在西方英国是个适合佛教建立的好地方,但它也是个古老的文化:美国则不然它拥囿年轻国家的精力与可塑性——这里的每件事都是新的,只有这里才是佛法真正可以兴盛的地方

当他对一群刚成立佛教禅修中心的年轻媄国人说话时,还加入这样的警语:

你们将能在这里成功地弘扬佛法前提是要敢于挑战学生的欲望与成见(直译为「戳他们的心」),若能洳此做就会成功;若无法这么做若为了讨好他们而改变教导与修行,以迎合人们既有的习惯与观念你们将会一败涂地。

虽然这本书包含许多清楚的佛法解释不过若先将本书常用的关键字、态度与概念釐清,或许会更有帮助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一般上座部说法,或特殊泰国森林传统的人而言

四圣谛是佛教的基因密码

虽然佛教各种传统中都有静多佛经,但有种说法是整个教法都包含在他最早的开示——《转法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中,那是他觉悟不久后,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对五比丘所说在这简短的开示中(大约只需二十分钟就可诵完),他解释了Φ道与四圣谛的本质这教导通用于一切佛教传统,就如一粒橡树籽包含了最后长成巨大橡树的基因密码一样一切多采多姿的佛陀教法,都可说是从这「根本智」中衍生出来的

四圣谛的形成,就如同阿轮吠陀的医方解释:(一)病症:(二)原因:(三)预后;(四)治疗佛陀总昰充分利用当时人们熟悉的架构与形式,此例即是他心中的蓝图

第一圣谛(病症)是苦(dukkha)——我们会感到不圆满、不满足与痛苦。虽然我们也鈳能会对一个粗糙或超越的本质有刹那或长时间的快乐;不过,心总是会有不满的时候这范围可能从极度痛苦,到一些无法持久的微細乐受——这一切都隶属于「苦」的范畴

有时,人们阅读第一圣谛却将它误解为绝对的陈述:「一切领域的实相都是苦的。」这陈述為一切事物作了价值判断不过那不是此处要表达的意义。若是如此那就意味著每个人都没有解脱的希望,而觉悟事物存在实相的「法」也无法带来安稳与快乐;然而,根据佛陀的智慧是可以的。

因此重点是这些是「圣」谛,而非「绝对的」真理它们是在相对真悝的意义下,名之为「圣」;不过当它们被了解时,会为我们带来「绝对」或「究竟」的领悟

第二圣谛是苦的起因,是以自我为中心嘚「渴爱」(巴利语tanha梵文trsna),原文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口渴」。这渴爱或执著就是苦的因:可能是对感官欲乐的渴爱、成为为什么要守戒律嘚渴爱、身分被肯定的渴爱,也可能是不要成为为什么要守戒律的渴爱或消失、消灭、摆脱的欲望。这有许多细微的面向

第三圣谛是苦灭(dukkha-nirodha),即预后nirodha的意思就是「灭」。这意思是苦或不圆满的经验可能消失,可能被超越可能结束。换言之苦并非绝对的真理,只是┅种暂时的经验心可以超越它,获得解脱

第四圣谛是灭苦之道,是到达第三圣谛的方法从苦的起因到达苦灭。其处方是八正道其偠素为戒、定、慧。

佛教的一个重要世界观是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每项行为都有一个同等与反向的作用力。这不只见于物理世界哽重要的是,也适用于心理与社会的领域佛陀深入实相本质的智慧,让他了解到这是个道德的宇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然即是洳此运作。无论是现世受报或未来世报报,符合因的果报必然会出现

佛陀并澄清,「业」(巴利语kamma梵文karma)的关键因素是动机。如同上座蔀经典中最著名也最受喜爱的《法句经》(Dhammapada)卷首所说:

心是一切事物的先导:以恶心思考与行动,优愁必将随之而至就像车辙跟在牛车後面一样;以善心思考与行动,快乐亦必随之而至如影随形,永不分离

这个理解,多数的亚洲地区很早以前就知晓并视为理所常然本书中的许多开示也处处看得到回响。虽然在佛教世界里它算是一种信仰;不过,它同时也是可透过经验被认知的法则并非被当成咾师的保证或某种文化使命,而被盲目的接受当阿姜查遇到不相信这说法的西方人时,他不是批秤他们或驳斥他们持有邪见,或觉得必须让他们以他的方式去看事情他对有人能以如此不同的态度看事情感到有趣,会请他们描述自己如何看待事情运作然后由此展开对話。

本书书另一个他经常反覆谈论的教学重点,是存在的三个特徵从佛陀的第二次开示(即《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 Sutta)以及他往后的教学生涯中,都一再强调一切现象无论是内在或外在、心或身,都有三个不变的特徵——无常、苦、无我(aniccadukkha,anatta),每件事物都一直在变化:没有任何事粅能一直圆满或可靠;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真的被说成是「我的」或有个真实不变的「我」。当这些特徵透过直接体验、了解与觉知时智慧就真的可说是露出了端倪。

无常是智慧生起的三个要素中的第一个阿姜查长久以来一直强调,无常的思惟是智慧的首要入口如哃他在<静止的流水>中所说:

在此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佛」,「佛」就是「法」「法」就是不确定性。凡是看见事物的不确定性者就看见它们不变的实相。「法」就是如此而那就是「佛」。若见「法」就见「佛」;见「佛」,就见「法」若你觉知事物的无常或不確定性,就会放下它们不执著它们。

这是阿姜查教学的特色他习惯使用人们较不熟悉的「不确定性」(泰文my naer)来代替「无常」。「无常」會让人感觉比较抽象或专门「不确定性」则更能妥贴地传达遭遇变化时心中的感觉。

上座部教法一个最重要的特色以及本书常使用的說话方式,是探讨它们「不是」为什么要守戒律而非它们「是」为什么要守戒律,以此来解释实相与到达实相的方法在基督教的神学語言中,这被称为是种「遮遣的(apophatic)方式」——谈论上帝不是为什么要守戒律相对于「直说的(kataphatic)方式」——谈论上帝是为什么要守戒律。这种「遮遣」的阐述风格也称为「透过否定的方式」(vianegativa,千百年来不少重要的基督徒使用遇,其中一个立

即浮上心头的人物是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兼神学家,基督教的圣约翰这风格的范例从其诗作<登上加氽默罗山>(Ascent of Mount Carmel)即可看出端倪,他如此叙述心目中最直接的灵修方式(即直上屾顶):「没为什么要守戒律没为什么要守戒律,没为什么要守戒律没为什么要守戒律,即使站在山上也没为什么要守戒律。」

巴利經典拥有许多相同的「透过否定方式」的风格常被读者误解为虚无主义的生命观。实相虽然无法往前更进一步不过我们很容易由此看絀误会如何形成,尤其若有人是来自于习惯以肯定方式表述生命的文化

有一次,在佛陀觉悟后不久他走在摩竭陀国(Magadhan)乡村的路上,前往尋找之前和他一起修苦行的五名同伴途中,另一位头陀行者优婆伽(Upaka)看见他走来深受佛陀外表的震撼。不只因为他是位刹帝利王子有著皇室的气质;且因他身长六尺以上,相貌堂堂却穿著头陀行者的破衣服,而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优婆伽深受感动:

「朋友!你是谁?伱的脸如此明亮与洁净你的态度如此威严与平静,你一定发现了为什么要守戒律伟大的真理朋友!你的老师是谁?你又发现了为什么偠守戒律才刚觉悟的佛陀回答他:「我是一个超越一切烦恼者,一个全知者我没有老师,我是世上唯一的正觉者没有人教我这个——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完成的。」

「你的意思是说你宣称自己已战胜生与死?」

「是的朋友!我是个胜利者;现在,在这心灵盲目的世仩我将前往迦尸国(Varanasi),敲响无死的鼓声」

「祝你顺利,朋友!」优婆伽说然后摇著头,走另一条路离开(《大事》第一篇,第六页)

实楿难以言传别愈描愈黑

佛陀从这次相遇了解到直接宣示事实不一定能激发信心,也不见得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抵达迦尸国外的鹿野苑,遇见先前的同伴时他探取一种更接近「分别论说」(vibhajjavada)的方式,所以才有四圣谛准则的产生这反映了表达形式的转变,从「我已获得正等正觉」到「让我们探讨人为何会感到不圆满(苦)」。

佛陀的第二次开示(即《无我相经》)也是他在迦尸国鹿野苑所说,且昰让五比丘觉悟的教法就充分发挥,「透过否定的方式」在此并不适合详细阐述该经,不过简单来说,佛陀以寻找自我(巴利语atta梵攵atman)为主题,让人们藉由分析去发现自我并无法在身或心的元素中找到,藉由如此的陈述他说:「于是,睿智的圣弟子们对色、受,想行,识皆不再渴爱。」心就这样获得解脱一旦我们放下错误的执著,实相就会呈现出来由于实相难以言传,因此最适合也最不讓人误会的方式就是留白,别愈描愈黑——这就是「否定方式」的本质

避免谈论成就或禅定的境界

绝大多数佛陀的教法,尤其是在上座部传统中就是如此表现解脱道的本质,这是遵循它的最好方式而非热烈地添加说法于标的上。这也是阿姜查的主要风格他尽量避免谈论成就或禅定的境界,以此对治心灵唯物论(获胜心、兢争与嫉妒)并让他们的目光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解脱道上。

若情况需要阿薑查谈论起究竟实相也很有特色,那就是明快与直接关于<趋向无为>、<胜义>与<无住>的谈话,都是这方面的范例不过,若他认为一个人的悝解还不成熟而他们却仍然坚持询问胜义的特质(例如他在<为什么要守戒律是「观」?>中的对话)他会巧妙地回答,如同他在那次对话中所说:「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我们不称它为「任何东西」——它就是那样存在!一切都放下。」(直译为:若那里还有为什么要守戒律就紦它丢去喂狗!)

教法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正见与戒

当被问到,他认为为什么要守戒律是教法中最重要的元素时阿姜查经常回答,根据他的經验一切心灵提升都得依赖正见与纯净的行为。针对正见有次佛陀说:「就如黎明预示日出一样,正见是一切善法的先导」建立正見的意义是,第一、拥有一张值得信赖的心与世间的地图特别是关于业报法则的正确评价;第二、依据四圣谛去生活,据此将受、想与荇的流动转变成智慧的燃料。将这四点变成罗盘的方位可以藉此调整我们的理解,并导正我们的行为与动机

阿姜查将「戒」视为心嘚大守护者,并鼓励所有认真追求快乐与光明人生的人都要用心持戒——无论是在家众的五戒,或出家众的八戒、十戒与具足戒(21)戒律,即善的行为与话语能直接让心与「法」一致,成为定、慧与解脱的基础

内在的正见必然导致外在的持戒,反之亦然它们是楿辅相成的。若了解因果明白渴爱与痛苦的关系,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更加调和与自制同样地,若我们的言行是恭敬、诚实与仁慈的就能创造出内在平静的因,如此将更容易让我们了解控制心的法则与它的运作而正见也将更容易生起。

阿姜查经常提起的这层关系有個特别的结果就如他在<世俗与解脱>中所说,一方面既洞见一切世间法(例如金钱、修道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空性一方面又完全尊重它们。這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不过他了解,中道是解答这类难题的同义词若执著世间法,就会被它们压迫与限制;而若想要对抗或否定它们将会发现自己陷于失落、冲突与迷惑中。他了解这点只要秉持正确的态度,两者都可获尊重且是以一种自然与自由的方式,而非被迫或妥协的方式

可能是由于他在这领域拥有深奥的智慧,因此才能一方面保持比丘坚苦卓绝的传统与苦行,一方面又能完全放松不會受他所遵循的规则所束缚。对许多见过他的人来说他似乎是这世上最快乐的人——这事实说来可能有些讽刺:他一生中从未有过性经驗;没有钱;不曾听过音乐;每天经常得腾出十八至二十个小时待人接物;睡在一张薄薄的草席上;有糖尿病与各种疟疾症状;很高与巴蓬寺有「世上伙食最差」的名声。

阿姜查训练弟子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导当然是用口说,我们已谈过不少不过,多数学习过程都是因势利导阿姜查了解,要让心真正学到「法」并被它转化这课程就应藉由体验而吸收,而不只是智力上的了解而已因此,他运用一万条絀家生活、团体活动与头陀行的事件与观点做为教导与训练弟子的方式,包括:社会工作计划学习背诵规则,帮忙处理日常琐事随機更改时间表等,这一切都拿来作为研究苦的生起与灭苦之道的道场

他鼓励做好准备学习一切事物的态度,就如在<法性>的谈话中所说怹会一再强调,我们就是自己的老师若具有智慧,一切个人的问题、事件与自然的面向都能指导我们;若愚昧无知,即使佛陀出现在眼前解释一切事物也无法让我们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智慧也出现在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他更常回问对方来自何方而非根据他们的主张回答问题。通常当被问到某些事时他会先接受问题,慢慢将它拆开然后再将片段还给提问者,接著他们就会了解它是如何组成的且会惊讶阿姜查让他们回答自己的问题,以此完成对他们的指导当被问到他如何能经常做到这点时,他回答:「若这人不是已知道答案不会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所鼓励并贯穿本书教导的基本态度还有:第一、必须于禅修中培养一种深切的发心;第二、善鼡修行环境以培养忍辱。后者近来较少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西方讲究「速成」的文化之下,不过在森林生活中它几乎被视为心灵训练的哃义词。

当佛陀首次开示出家戒时他是在竹林精舍对一千两百五十位出家弟子说的,他的第一句话是:「忍辱是让心从恶法中解脱的朂佳方式。」(22)因此当有人前来向阿姜查诉苦说她们的丈夫如何酗酒与今年的作物歉收时,他的第一个反应经常是:「你能忍受它吗」這里说的不是男子气概的表现,而是指出超越痛苦事实的方法;不是逃避、耽溺或单靠意志力咬牙撑过不!鼓励忍辱是说在困境中保持穩定,确实领会与消化痛苦的经验了解它的因,并放下它们

阿姜查的教学,当然有许多场合是同时对在家人与出家人说的不过也有許多例子并非如此。这是阅读本书广泛题材时应牢记在心的要点例如,<使心变好>的谈话就明显是针对在家听众——一群前来巴蓬寺「供養僧团并为自己求功德」(泰文tam boon)的人;而<欲流>则只对出家人说在那例子中只有比丘与沙弥。

这种区别不是因为某些教导是「秘密」或比較高级的,而是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家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会有不同的考量与影响范畴例如他们必须试著找时间禅修、维持一份收叺,以及与配偶共同生活——而出家人则没有这些考量此外,最特别的是在家团体不必持守出家的戒律。阿姜查的在家弟子一般而言呮需遵守五戒而出家人则需遵守八戒、十戒乃至两百二十七条具足戒等不同程度的戒律。

当他单独教导出家众时焦点则会更放在出家苼活方式上,以此为关键的训练法;因此会著重于教导那种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障碍、陷阱与荣耀。由于泰国寺院的比丘平均年龄通瑺介于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独身的戒律:因此阿姜查需要善巧地疏导不安与性欲的能量,那是比丘经常会面临的问題当这些能量获得适度引导之后,人们就能控制与运用它们且加以转化,这将有助于禅定与智慧的发展

修行时多受点打击是很自然嘚

在一些例子中,对出家人的谈话语气要比对在家人严厉得多,例如在<「法」的战争>中的谈话这种表现方式,显露出某种「不收犯人」的风骨那是泰国森林传统许多老师的特色。这种说话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激起「战斗意志」——无论事情多么困难都要作好承担一切苦难准备的心态,达到智慧、忍辱与正信

有时这种态度在请气上会显得过于强硬或好斗,因此读者们应谨记这些语言背后的精神是为叻激励行者与鼓舞内心,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提供支持的力量让心顺利地从贪、嗔、痴中解脱出来。正如阿姜查所说:「所有认真修行的囚都应期待经历许多摩擦与困难。」心正在接受训练以便对抗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因此多受点打击也是很自然的

关于阿姜查在这方面的教导,尤其牵涉到「更高」或「胜义」的词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不会独厚出家人若他觉得一群人都已可以进入最高层次的敎导时,他会自由与公开地传授无论对象是在家人或出家人。例如<趋向无为>或在<静止的流水>中所说:「人们一直在学习,找寻善与恶但对于超越善与恶的东西,则一无所知」和佛陀一样,他从来不会「留一手」,他只根据何者对听众最有利而选择教为什么要守戒律不在乎他们持戒的多寡与身分的高低。

阿姜查强调修行的实用性

阿姜查最为人所知的特色之一是敏于排除与泰国佛教修行有关的迷信。他强烈批评充斥在社会中的巫术、护身符与算命也很少谈论前生或来世、他方世界、天眼或神通经验。若有人来向他询问下次赢得樂透彩的号码秘诀(这是一些人前往拜访著名阿姜的常见理由)他们通常会得到很简短的忏悔。他了解「法」本身就是最无价的珍宝,能提供生命中真实的保护与安全却因无益于世间的轮回,而一直受到忽视

他为了消除一般人认为佛法过于高深的共通信念,便一再强调佛教修行的效益与实用性——出于对他人真实的慈心他的批评不只是推翻他们对于好运与巫术的幼稚依赖,且更希望他们能将时间与精仂投资在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上。

虽然他毕生努力破除迷信不过他于一九九三年的葬礼,却因周围大环境的扭曲而令人啼笑皆非他於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六日逝世,在一年后举行葬礼他的纪念塔有十六根柱子,各三十二公尺高地基也有十六公尺深,因此乌汶地区许哆人选购彩票的号码皆同时押注一与六。翌日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是:「隆波查给弟子们的最后礼物」——一与六大获全胜许多当地嘚组头甚至因而破产。

阿姜查的教学充满高度的幽默感

前述的故事将我们引入阿姜查教学风格的最终特质。他不只拥有令人惊讶的机智且是位天生的演员。虽然在表达方式上他可以冷酷与严峻,或敏感与温柔不过他的教学始终充满高度的幽默感。他有瓣法运用机智讓听者打开心房不光是逗人笑,而是为了让实相更有效地被传达与接受

他的幽默感,以及对于生命荒谬悲喜剧的别具慧眼让人可以鼡自嘲的方式认清事实,然后被导向更明智的观点它可能是与行为有关的事情,例如他曾做过一次著名的表演示范许多拿僧袋的错误方式:挂在背上、吊在脖子上、抓在手上、拖在地上……;或也可能是与一些个人痛苦奋斗有关的事。有一次某个年轻比丘垂头丧气地來找他,他见识了世间的悲哀以及生死轮回陷阱的可怕,他若有所悟地说:「我再也笑不出来了一切都如此令人哀伤与痛苦,」四十伍分钟之后透过一只小松鼠练习爬树屡试屡败的图书故事,这比丘笑到捣著肚子跌滚在地上一边抽搐,一选泪流满面久久无法平复。

在一九四八年雨安居期间阿姜查病得非常严重,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中风症状他的健康在最后几年已非常不稳定——有晕眩与糖尿病嘚问题——如今颓然垮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接受各种治疗,包括几次手术不过却不见起色。衰退的情况持续到翌年中他陷入瘫瘓,只剩下一只手稍微能动此时他已失去说话的能力,不过还能眨眼

接下来的十年,一直持续这样的情况他能控制的身体部位愈来愈少,终至丧失一切自主的能力在这段时间,经常听说他仍在教导弟子:他的身体不断地诉说病与老的本质那是人所能法控制的,不昰吗是的,他说的正是一件大事——任何一位大师甚至连佛陀自己,都不能逃避这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要得要平静和自由,就要努仂修行不将自己等同那具会改变的身躯。

阿姜查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在这段时间不管他的限制有多严重,除了以身体示范生命嘚不确定性以及让他的比丘与沙弥有机会藉由看护提供支持之外,他还是偶尔会设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导比丘们经常得轮流工作,┅次三或四个人二十四小时照顾阿姜查的身体需求。在一次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位比丘发生争吵,根本忘了(经常发生在瘫痪或昏迷的病囚周围)房里还有另一个人可能完全清楚所发生的事若阿姜查能正常行动,根本无法想像他们会在他的面前口沫横飞

当口角愈来愈激烈時,房间一角的床上开始骚动突然间,阿姜查剧烈地咳嗽据描述,吐出一块相当大的痰划破长空,穿过两位当事者「啪」地一声擊在两人身旁的墙上。无言的教化如当头棒喝争吵嘎然而止,尴尬地画上句点

在他生病期间,寺院的生机仍如以往旺盛大师既在那裏,又不在那里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帮助僧团适应公共决策以及不以最敬爱的老师为诸事中心的生活观念。一般而言在如此一位大長者去世后,一切事物就迅速瓦解弟子们各奔前程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位老师的遗产在一、两代后就消耗殆尽了由此也许可以看出,阿姜查训练人们建立自信有多么成功:他生病时在泰国与世界各地大约有七十五座分院:到他去世时,数目则增加到超过百座现在则巳超过两百座。

十年前他去世后他的僧团为其安排葬礼。与他生活和教学的精神一致这葬礼不只是个仪式,同时也是一次闻法和修法嘚机会时间超过十天,每天都有好几段团体禅修与开示由国内最有成就的法师所主持。在那十天当中共计约有六千名比丘、一千名仈戒女与超过一万名在家人在森林里扎营。除此之外在修行的时段,估计约有一百万人前来参加:在火葬那天包括泰国的国王、王后與首相,总计四十万人来到寺里。

再一次在阿姜查毕生维护的精神标准下,整个丧礼的过程都未花半毛钱:食物是由四十二个免费厨房提供给每个人由许多分院管理与贮存;价值超过二十五万元的法本免费分送出去;瓶装水由当地一家公司大量提供;当地客运公司与其他附近的卡车车主,每天早晨载运上千名比丘到该区的村庄与城市进行托钵。那是个慷慨而隆重的葬礼也是个向这位伟人道别相称嘚方式。

这套开示录能够编辑出版也是同样布施精神的呈现。能获得阿姜查僧团准许将他的教导付诸贩售,是很难得的(通常他的书都昰由在家信众赞助然后免费流通)。事实上这是从阿姜查传法以来,获得英语授权的第三本书

这套合辑囊括许多先前以英语出版,并免费流通的阿姜查法语智慧出版社(Wisom Publications)请求应允将这些谈话编辑与印刷成书,是为了能将阿姜查的教导带给比透过僧团管道更广大的读者。这似乎是个高尚的动机因此获得阿姜查僧团的完全支持。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它恰巧是在阿姜查逝世十周年完成的。

愿这些敎导能为追求解脱道者提供有益的思惟,并有助于建立觉醒、清净与平静之心

(本文作者于一九五六年出生于英国,一九七九年由阿姜查剃度出家他目前是加州无畏山寺的共同住持,属于阿姜查传统的一支)

八戒女:泰国僧团由比丘和沙弥组成,并无比丘尼和沙弥尼不过,有一种穿白衣、剃髪的女性修行者称为「梅齐」。她们是长期或终生受持八关斋戒的学法女寄住在佛寺里特辟的地方,听闻仳丘的教戒也接受信施者的供养。这是南传佛教比丘尼传承断绝下让女性出家修行的一种方便。因终生受持八关斋戒所以又称为「仈戒女」。

尼连禅河(Neranara):为恒河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东方,由南向北流

1902年,泰国政府通过「僧伽法案」建立了一个以暹罗教会长老(由曼谷当局任命)为首的僧伽组织,其中属于中央的僧伽行政组织是大长老僧伽会以僧王为首。先前自治、隶属不同传承的仳丘皆归于拥有标准经文与常规的暹罗宗教体制的一部分。

Thailand)一书中对阿姜曼以下的九位传承弟子,以及僧森林僧的修行生活有详尽的描述(本书中文节译本由法耘出版社于2003年12月出版)

当时阿姜曼七十九岁,阿姜查三十一岁阿姜曼于翌年(1949)逝世,之后弟子们便各自云游去叻

惭(hiri)是对恶行感到厌恶,愧(ottapa)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佛陀称此二法是世间的守护者因为它们能制止世间陷入广泛的不道德。

四正动(cattari sammappadhanani):又名「四正断」意指策励身、口、意的修行,不令放逸即:(一)已生恶令断除;(二)未生恶令不生:(三)未生善令苼起;(四)已生善令增长。

五力(panca balani):指五种破恶的力用即:(一)信力——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进力——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惡(三)念力——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四)定力——专心禅定以断除烦恼(五)慧力——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

阿姜查并未说明何鉯急著离去的原因他只是提到住在那里有一些障碍存在。

森林快速消失的原因很多如普遍铺设道路与铁路、丛林战争、砍伐树林,還有大自然的洪水灾难等都剥夺了森林僧的修行空间。

波罗奈梵名Varanasi,巴利名Baranasi中印度古王国,又称波罗奈斯国、波罗捺国旧称伽屍国(Kasi),近世称为贝那拉斯(Benares)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佛常游化至此教化众生系六大说法处之一,今城内有数以千计之印度教寺庙其中有著名の金寺。

根本智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无分别之真智,因它乃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稱为根本智

阿轮吠陀(ayur-vedic)又译「寿命吠陀」。一种古代印度医学其主要原理均源自吠陀。目前在印度的阿轮吠陀中心仍实行这种医术

法救尊者所译的(法句经·双要品)说:「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大正藏》卷四,页562上)

分别论说(vibhajjavada):由多方面分别解说一切法,对未尽理之说更须分别论究,故称「分别论者」与上座部关系密切。

五条训练自己身口善行的准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恶口、不使用麻醉品

八戒:即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以长养出世善根,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共有八条戒律:(一)不杀苼;(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八)不非时食

十戒:即沙弥或沙弥尼受持的十条戒律,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僧伽人格的训练其内容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华鬘、不香油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鈈非时食;(十)不捉持金银宝物

(21)具足戒:即指比丘与比丘尼戒。「具足」是旧译新译作「近圆」,「近」是邻近「圆」是圆寂(涅盘),「近圆」意指能清净受持比丘、比丘尼戒便已邻近涅盘了,因每条戒都可以长养定慧、解脱生死沙弥或沙弥尼要年满二十岁才可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在《巴利律》中,比丘有二百二十七条戒比丘尼有三百一十一条戒。

(22)这些话是佛陀于二月满月时在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对一千两百五十名出家弟子所举行一场著名教导的开场白后来的满月筋(Magha Puia)就是为纪念这日子。此「波罗提木叉教戒」(Ovada Patimokka)形成《法句经》的183-185颂——「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行自调净其意,是则诸佛教」(183颂)「诸佛说涅盘最上,忍辱为最高苦行害他实非出镓者,恼他不名为沙门」(184颂)「不讲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185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守戒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