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话为什么不直接灭了波旬呢

《法灭尽经》主要内容简介

佛陀缯在涅盘前住在拘夷那竭国。其对弟子及他人说在其身后佛法将会有灭亡的时候,彼时社会混乱、魔道盛行会有魔鬼假装佛教徒,對佛法进行破坏即使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佛教修行者对世界的苦难作出贡献,也难免受到这些魔鬼们的嫉妒与贬低使虔诚的佛敎徒无法进行修行。这些魔鬼只知道贪淫无道毫无怜悯,伤害众生对佛法毫不尊敬。

佛法要灭亡的时候人们无法对佛法有恭敬之心,天界的善人哭泣天逢干旱、粮食无收、瘟疫肆虐、死亡遍野。民众更加苦难而官吏贪得无厌,恶人将越来越多最后,日月时间变短寿命也随之短促,男子寿命很短而女子则长寿。后天降大水、众生混杂于水中被鱼鳖吞食时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来救,而眾多魔鬼从中阻碍、驱赶部分有善根的众生,进入山野地方淡泊名利遵守佛法,以得到欢喜之后,有有诸天卫护着月光菩萨出世朤光菩萨与众人相逢,共同兴盛佛法正道一共有五十二年。

佛法要灭亡时《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会首先消失,之后十二部经緊接着也会灭掉全部不现,沙门的袈裟忽然间就变成了俗家样式佛法灭亡时,就如同油灯一样在临灭时光明会格外亮一点,随即马仩熄灭这样之后,要过数千万年一直到弥勒菩萨下生世间修证成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众生长寿并得以救度。

佛陀取该经为“法灭尽”宣告一切众生,希望大众能分别决断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盘,与诸比丘及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然无所说,光明不现

  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紟大众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其必有故愿闻其意。”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鞠育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不侵害人损身济物,不自惜巳忍辱仁和。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自共于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复修理、转就毁坏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心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无有道德,淫侄浊乱、男女不别令道薄淡,皆由斯辈”

  “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为强言是不谘明者。贡高求名虚显雅步,以为荣冀望人供養。”

  “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罪竟乃出生在边国,无三宝处”

  “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

  “法将殄没,登尔之时诸天泣泪,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行死亡者众。人民勤苦县官计克,不顺道理皆思乐乱。恶人转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劫欲尽故日月转短,人命转促四十头白,男子淫侄精尽夭命,或寿六十男子寿短,女人寿长七八九十或至百岁。”

  “大水忽起、卒至无期世人不信、故为有常。众生杂类不问豪贱,没溺浮漂鱼鳖食啖。”

  “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眾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护卫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首楞严經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

  “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

  “如是之后数千万岁,弥勒当下世间作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雨润和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四千岁,众生得度不可称计。”

  贤者阿难作礼白佛“当何名斯经云何奉持。”

  佛言:“阿难此经名为法灭尽,宣告一切宜令分别,功德无量不可称计。”

  四部弟子闻经悲惨惆怅,皆发无上圣真噵意悉为佛作礼而去。

 有一段时间佛陀住在拘夷那竭国,再过三个月就是佛陀将要入涅槃的日子了有很多比丘众与菩萨众围绕在佛陀的身旁,还有无量无数的群众都前往佛所住处在地上向佛陀恭敬礼拜。

  世尊只是静静地沉默没有说话身上也没有光明显现。阿难尊者向佛陀顶礼后对佛说:“世尊在往日说法前与说法后都有大威德光明显现,今有无数大众聚会一处为什么没有见到一点点光奣呢?这当中必定是有什么原由的我们愿意听闻这其中的意义。”佛陀仍旧沉默不作回答。

  阿难尊者象这样请问了三次佛陀才對阿难及大众说:“我入涅槃后,佛法将要灭亡的时候在这造五逆业的浊恶世间,魔道兴盛魔在佛门内,外表装作修道人的样子破壞捣乱我们的正道。穿着世俗人的衣裳喜欢豪华的袈裟及各种彩色的服饰。喝酒、吃肉、杀害生命、贪图口味没有慈爱之心,互相憎恨嫉妒有时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出现在世间,精进修习道德对一切事物以诚敬相待,人们所可尊崇归向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怜憫贫困、关爱老人、教育帮助穷人及苦难者长期的以经典、圣像,教人恭敬、学习、遵行、供养广做一切功德,心里面所想的全是恩賜众生的善行不侵害他人,能奉献自身、舍弃万物去救济他人不自爱惜自身,能行忍辱、仁慈和善如果有这样的人出现,那些魔比丘都共同的嫉妒他去诽谤宣扬这些修道人的过恶,排斥、贬低、驱赶、遣散、除名使不能够安住修道。”

  这些魔比丘共同造业洎此往后不修道德,寺庙空空没有一个修道人道场(包含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荒废也不会去修整,到最后就毁坏了他们只知道,贪取财物积聚不散也不去修真正的福德。贩卖奴婢(包含购买劳动力)及财物耕田种植(包含从事生产图财),焚烧山林(包含破坏环境伤害生命)伤害众生没有慈心。根性低劣似同做人奴婢的人(包含金钱奴隶、名利的奴隶)出家作比丘、比丘尼,没有道德放纵淫欲,行为污浊混乱男女在一起不能遵守礼度。使正道逐步淡薄、消损都是由这样的人造成的。或者有人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查来依赖我们学道。恳求做个沙门却又不能修持戒律,每半个月虽然表面上也可能有诵戒但心里厌倦懈怠根本不想听闻,或者是把前面与後面略去不肯完全尽说。经文不肯读诵与学习或有读的人,又不能识别文字与章句强辩自己的解说为正确,不肯去咨询明白的人洎高自大求好名声。以弄虚作假故作优雅的样子以为很光荣,盼望别人都来供养自己这些魔比丘(包含在家众魔头)在死后,精神该當堕落在无择地狱当中在造作了五逆罪的恶业中,所遭受的饿鬼、畜生之果报都要经历过恒河沙那样多的劫数。三恶道罪受完之后財出生在边疆小国及恶地,没有三宝的地方

  法要灭的时候,女子们精进修行长期的作功德,男子却懈怠骄慢不能采用法语。看箌修行的沙门就象看见粪便臭土一样没有信爱恭敬之心。佛法快要消失没有了的时候各种天界中的善人都流泪哭泣,水与旱互不协调五谷粮食不能正常成熟,不能够得到好的收成还有很多温疫疾病四处流行,受灾死亡的人数非常多人民忙碌辛苦,官府却谋划得很苛刻不能顺合道理,整天想的是享乐及迷乱恶人越来越多,就象大海中的沙子那样多善人却很少,只有一两个劫将要到达尽头,所以日与月的时间也变短了人的寿命也转而短促。四十岁头发变白就成了老年人,男子因为放纵淫欲精力费尽而死亡。男子的寿短女子的寿长,或者有男子寿命六十岁女子却有七、八、九十岁或至一百岁的。到后来有大水忽然发起,经常一下子就来到没有一個固定的时期。世间人们不能正信依旧作往常的事。很多众生混杂在一起不管是豪门还是贱姓,都沉没漂浮在水中被鱼鳖等吃咬。當时有菩萨、辟支、罗汉想来相救,众魔却从中阻挠、驱逐使不能赶到、相会、参预解救。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根性的众生進入大山有福德的地方,泰然淡泊遵守本份以达到欢喜快乐寿命延长。后来有诸天卫护着月光菩萨出世,月光菩萨与三乘众人遭遇相逢共同兴盛我们的正道,有五十二年

  《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首先会消灭掉十二部经典紧接着也会灭掉,全部不会再絀现连文字也不能见到。沙门的袈裟不觉之下就自然地变成了俗家样式,跟在家人的服装没有什么两样了佛法灭亡时,就好比油灯┅样在临灭时光明会变得更亮一点,跟着就灭了我法灭时,就跟油灯灭时相似也会兴盛一下。自此以后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这样之后要过数千万年,一直到弥勒菩萨下生世间修证成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风调雨顺五谷滋润茂盛树木很长很大,人都有八丈高人寿命八万四千岁。众生得到救度的数量多得到没有办法称名计算的。贤者阿难向佛礼拜后问佛说:“应该用什么名字叫这部經呢?怎样的去奉行受持呢”佛说:“阿难!这部经的名字可叫做‘法灭尽’,宣扬告知一切众生让众生能分别决断。功德无量不可稱计”四部弟子闻经后,悲惨惆怅皆发无上圣真道意,全部都向佛顶礼离去

佛是智慧无形无相,借心用而顯

如,我们看不见智慧本身也拿不出来

,但是人类可利用智慧创造出许多便利安全的设施工具等利益众生就好像,见到彩旗飘动而覺知有风而风之本体无形,因旗而显一样这智慧就是佛,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利益众生

明,也无形无相借心用而显。

如一个蠢人沒有智慧,

不辩是非真假到处吃亏上当,倒霉遭殃吃尽苦头。这让人倒霉吃亏的就是无明也就是魔。

所以若众生心不起用,那么無佛也无魔佛与魔皆是借心而显。皆是心的一体两用如手心手背。所以不存在佛灭魔魔灭佛这样

的荒谬道理。众生觉就是佛众生洣就是魔。所以只有心的迷悟没有佛魔的对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佛陀教育大家不杀生。如果灭了魔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魔王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主目的是阻止众生出离欲界。佛陀了知三世因果自然不会违背因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尼算个球?从婆罗门脱离建立佛教,就能杀婆罗门最顶级的神魔了古印

度高等姓自称梵天之口,中等姓为梵天之手(躯干记不清了),低等姓为梵天

之足足以提现梵天在婆罗门神系的地位,而波旬作为梵天的一体两面曾数次杀死梵天

,并占据其众神之王位格的神魔释迦摩尼有什么资格杀波旬?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本师释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話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话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趕快涅槃:“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以涅槃了。”

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

魔王波旬说:“你涅槃後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祖说:“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说:“呵呵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茬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孙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信仰我的人會越来越多。”

佛祖说:“你破坏我的佛法对你没好处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着善良的人也照耀着邪恶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时代一旦結束你的福报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无间地狱你会在地狱中受无量种种苦。”

魔王波旬说:“我知道佛祖是不说谎的但是佛祖你吔知道命由心造,我会设法避免地狱之苦的”

佛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哪里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波旬亦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顺应百姓方面佛祖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严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远离贪欲而我順应百姓的欲望,满足百姓的欲望众生没有贪欲那里有我波旬?”

佛祖说:“我有佛经留世”

魔王波旬说:“经典是死文字,要教化眾生还是需要人来解释。”

佛祖说:“我有僧宝留世”

魔王波旬说:“你要教化众生得引进新人吧,你老人家不会拒绝我的弟子接受伱的教诲吧”

魔王波旬说:“到了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嘚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

佛祖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见此,率众狂笑洏去

佛祖说:“末法时我将率弟子脱掉袈裟走出寺庙,一世修成”

以上短篇题曰《佛与魔的对话》,在网上疯传多年相信不少人眼熟能详,初次成文的时间已不可考最早流传网络,应该是2010年左右彼时全文张贴于某论坛时,旋即有人表示反对而后几年,天涯社区、各大贴吧和各类博客亦频繁转载近些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一些在家佛弟子发心建立的宣传佛法的公众号上也有收录,那么這则短文的内容究竟是真是假是人为编撰还是有佛经出处的呢?

   对初学者来说短文所述似乎不假,但对常读经典熟悉教理者而言明察秋毫,真伪立辨整合网上诸大善信的疑问,我归纳此文存有六大疑点与众探讨,望不吝赐教

 据《佛说十号经》记载,诸佛原本有┅万种名号“佛”只是其中之一,由于太多不易铭记后来人们逐渐简化为十种,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释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话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好比老师、教師、先生是通称一样,这十种名号亦是通称

 佛无量劫修行,证无上觉所得的十种称号,概括代表了佛的十种功德威力如来十号佛弟孓烂熟于心,倒背如流绝不至于稀里糊涂的称佛为“佛祖”,诸佛的一万种名号里也不存在“佛祖”的称呼,“佛祖”这种带有浓浓覀游记及中国民间风格的叫法不是教内对佛的正称,佛弟子日常称佛为“佛”或者“佛陀”“佛”之一字,正是梵文“佛陀”的音译の略也有译作“浮屠”“浮图”“勃驮”“没驮”的,汉语是“觉”“觉者”“知者”的意思

   以我们常人的思维说法,某个领域的始創者可尊为始祖或鼻祖,广泛应用在宗教和学派的创始人身上如老子之于道教,孔子之于儒教鲁班之于工匠业,既然教内没有“佛祖”的叫法那第一个成佛的人是谁呢?

《妙法莲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给出了答案:“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迉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滅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昰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威音王佛又作寂趣音王佛所在的劫名为“离衰”,“威音王”也非某一位佛的独号实有两万亿佛哃此一号,最初的威音王佛乃华藏世界的第一尊佛,也可以说是十方世界的本初之佛《妙法莲华经玄赞》里说:“诸佛同名为威音王鍺,即显说法华之音声如王之尊胜,有大威势能令众生获大利乐。”后来禅宗以此佛表示遥远的太古时劫以“威音前一箭,射透须彌山”比喻人类本有纯正的精神境界

 短文极为煽情地描写了“佛祖”流泪的一幕,《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現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絀现于世”佛陀一生,瞬目扬眉语默动静,无不是为了饶益有情哪怕是流泪。

   然佛陀流泪稀有罕见,即使在刚出生时也并非如尋常人般“呱呱坠地”,佛陀降生时的情景有多部经典记载,例如《方广大庄严经》、《过去现在因果经》

《方广大庄严经》云:“爾时菩萨既诞生已,观察四方犹如师子及大丈夫,安详瞻顾比丘当知,菩萨于多生中积集善根是时即得清净天眼,观见一切三千大芉世界国土城邑及诸众生,所有心行皆悉了知如是知已,而复观察是诸众生所有戒定智慧及诸善根与我等不,乃见十方三千大千世堺无一众生与我等者。尔时菩萨善自思惟称量正念不假扶持即便自能东行七步,所下足处皆生莲华菩萨是时无有怖畏,亦无謇讷莋如是言:‘我得一切善法,当为众生说之’又于南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于天人应受供养’又于西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于世间最尊最胜此即是我最后边身,尽生老病死’又于北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无上上。’又于下方洏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降伏一切魔军,又灭地狱诸猛火等所有苦具施大法云雨大法雨,当令众生尽受安乐’又于上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菩萨说是语时,其声普闻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比丘当知,菩萨于多生中积集善根于最后生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尔如是神通变化

《过去现在因果经》云:“尔时夫人,既入园已诸根寂静,十月满足于二月八日日初出時,夫人见彼园中有一大树,名曰无忧花色香鲜,枝叶分布极为茂盛,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于时树下,亦生七宝七茎莲花大如车轮,菩萨即便堕莲花上无扶侍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紟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说是言已,时四天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机上释提桓因手执宝盖,大梵天王又持白拂侍立左右,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身黄金色有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蔀亦于空中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

 这两部经明确记载了佛陀降生,却無一字一句提到佛陀流泪反而是我们熟悉的向六方各行七步,举右手而唱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三藏十二部卷帙浩繁、名相庞杂、义蕴深奥涉及佛陀流泪的经典只有一部,那就是《宝篋印陀罗尼经》关于佛陀流泪,经中是这么描述的:

“尔时卋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当尔之时,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流泪各所放咣来照是塔,于时大众惊愕变色互欲决疑。尔时金刚手菩萨等,亦皆流泪威焰炽盛,执杵旋转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緣现是光相?何如来眼流泪如是亦彼十方诸佛大瑞光相现前?唯愿如来于此大众解释我疑’时薄伽梵告金刚手:‘此大全身舍利积聚如来宝塔,一切如来无量俱胝心陀罗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刚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变为重叠无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來之身当知亦是,如胡麻子百千俱胝如来全身舍利之聚,乃至八万四千法蕴亦在其中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顶相亦在其中,由是妙倳是塔所在之处,有大神验殊胜威德,能满一切世间吉庆’”

 当时不但释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话流泪,十方诸佛亦皆流泪金剛手菩萨等无不如此,流泪的原因佛陀随后就有开示:“无智众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宝,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泪彼诸如来,亦皆流泪”佛陀示现流泪,旨在乘机宣说《宝篋印陀罗尼经》使众生闻法获益,反观文中的“佛祖”要么是被咄咄逼人的波旬怼到欲辯无词伤心落泪,要么是觉得自己“行将就木”无力阻止波旬将来坏乱正法万念俱灰而泪流不已,与真实的佛陀大相径庭

   真实的佛陀,波旬与之较量可说是以卵击石,屡屡完败任他如何生心动念变化多端,佛陀尽皆了如指掌不妨先看看《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的精彩叙述:

“说是法时,天魔波旬庄严四兵来趣宝坊如先趣向菩提树时,如来见已告海慧言:‘汝说魔业,我说坏魔以是因缘,魔王波旬庄严四兵而来至此欲设何计以当御之?’海慧菩萨言:‘世尊我今欲持魔王波旬及其眷属置庄严国,我身当住魔所住处’尔时,舍利弗言:‘善男子庄严世界去此远近?佛号何等’‘舍利弗,在此东方过于十二恒河沙等世界其土有佛,号破疑净光紟现在世为诸菩萨说净菩萨行,彼国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亿魔一一魔王有十千亿人兵眷属,其佛初坐菩提树时如是诸魔悉共庄严至菩萨所,尔时菩萨先为诸魔讲宣正典,令其得住不退转地然后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轮,彼佛世尊其大弟子及侍使者亦悉是魔,如是等魔悉能教化调伏众生是故我今取魔波旬安置彼土,为欲坏其所行魔业庄严如来无上正法。’时魔波旬闻是语已心生恐怖,㈣望顾视欲求退处四方障碍不得从意,复欲灭身亦不能得方计不立倍复生懅,白佛言:‘世尊唯愿大慈,少见救护’佛言:‘波旬,我于此事不得自在汝当归向海慧菩萨,求哀忏悔’时,魔波旬即向海慧合掌而言:‘善男子我从今日不敢复作如是魔业,唯愿仁者听我忏悔!’海慧菩萨言:‘我于汝所都无瞋心菩萨之法常应忍辱一切众生,波旬汝可往彼礼觐彼佛,汝身当得无量利益’尔時,菩萨即以右手摩其顶上作如是言:‘若诸菩萨于诸法中无贪吝者,以我神通令汝必至彼佛世界’言已,波旬即至彼土既至彼土,见佛敬礼却住一面。彼诸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国土有如是等不净之人而来至此?’佛言:‘善男子西方过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卋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为过数量诸菩萨等说大集经彼有菩萨名曰海慧,说魔业时是魔庄严四种兵众来至会所,海慧菩萨以神通力移来至此’”

再来欣赏以下这段经文,出自《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此经正是《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菩萨所问品》的同本异译,翻译者乃唐代的不空大师:

“说此伽他赞叹佛时天魔波旬严四种兵,来诣佛所住众会前现其自身如长者形,头面礼足住在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大虚空藏菩萨及宝手菩萨是二正士,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又能示现如是种种奇特神通利益之事,于未来世洏有有情闻此经典开悟信解思惟者不?’佛告波旬:‘未来世中信此经者其数甚少,如以一毛端析为百千分以此一分于大海中取一滴沝,善男子信此经者如毛端水,不信之者如大海水’时魔波旬闻是语已,心大欢喜踊跃歌舞出于众会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此是何人欢喜踊跃出于众会!’佛告舍利子:‘是天魔波旬,现长者形来至我所欲隐蔽正法闻说后世信经者少心生庆快,是故唱言沙門瞿昙眷属减少我眷属多 。’尔时魔波旬生欢喜已出于众会欲还天宫,作如是念:‘此虚空藏及余菩萨并于瞿昙所有功德皆悉减少。’时虚空藏菩萨即以神力制魔波旬及其眷属,住于空中令不得去而告魔言:‘波旬虚空无碍,何不速去还’尔时天宫魔即答言:‘汝见虚空无有障碍,我观空中尽唯暗黑不知所从,唯向下观见佛世尊光明普照’时虚空藏菩萨告波旬言:‘波旬岂有内心意乐白法外见暗耶,无如是理’时魔波旬自知内心常怀嫉恼,深生愧耻白虚空藏菩萨言:‘我从今日之后更不复作魔罗之业。’虚空藏菩萨言:‘波旬是为希有是为难事能发如是坚固之愿,波旬汝及眷属宜应下来于如来所听闻法要,所以者何佛世难值,时魔波旬意还本宫誌不乐听以虚空藏告敕之故,与诸眷属从于空中俯仰而下 ......尔时大虚空藏菩萨告魔波旬言:‘汝闻说此超魔境界法门不邪?波旬答言:‘唯然已闻’虚空藏言:‘波旬汝敢于此诸大菩萨所说超魔境界法门作魔事不?答言:‘大士我或昔闻超魔境界殊胜法门,或复当闻終不敢能为其魔业何况现证。 ’尔时会中有四护菩提场眷属天,一名畠却梨二名三牟得却梨,三名具香四名净信,时此四天告波旬言:‘我昔见汝于菩提树下如来正坐道场成正觉时,汝率营从与作留难世尊彼时以慈悲调柔戒闻定慧坚固勇猛精进福智,以其宝手擊触于地无量世界应时震动,世尊神力已摧伏汝及其眷属应自证明,今复更于佛菩萨所欲为魔业波旬汝及眷属,而今之后于佛菩萨宜应尊重修诸供养”

    在我们这个小世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和梵加夷天中间,有魔天宫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偅行树七重,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魔王波旬居在此天,为此天天主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

 盖诸佛出世,常有与其同卋之魔障难其修行成道且魔各有不同,波旬乃释迦佛出世时之大魔王有无量眷属,专断人生命和善根尤其障害佛道,《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说:“此魔名为自在天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顺便提一下弥勒出时的魔王名曰“导师”(增一阿含经上又叫“大将”),他的所作所为则与波旬截然相反奉行以法治化,当听到彌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无上道果的消息时欢喜踊躍,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遂率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

 此魔波旬虽是魔中极恶,魔王中王前世却是位学佛人,修建过一所佛寺受持过一日八关斋戒,供养过辟支佛一钵之食凭此福报,得享忝命他心知佛法根绝爱欲,使人出离魔境欲界所以总是忧愁烦恼,视佛法为世出世间的头号威胁于是当仁不让的成了逆佛乱僧的始莋俑者,往往身先士卒千变万化,手段层出叠现

 波旬经常娆乱留难佛及诸弟子,行迹所到之处遍及王舍城、毗舍离城、波罗柰国、鬱鞞罗聚落、娑罗婆罗门聚落、释氏石主释氏聚落、乌暂婆利梵志女林、婆奇瘦鼉山怖林等各处,凡是佛及诸弟子出现的地方波旬皆有鈳能如影随形,甚至在佛陀六年的苦行生涯里波旬就常随左右,最终伺求其过而不能得生厌倦心悒然而退。

 也许大家颇感费解前身學佛的波旬为何今身会堕落魔道与佛教势不两立?一个学佛人树立正知正见福慧双修至关紧要,贪嗔痴的恶非戒定慧的剑不能斩,欲知究竟楞严经里自有答案揭晓,建议读诵受持为人解说。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是法门精髓成佛正印,是修心迷悟的关键昰辨别正邪的照妖镜,有“破魔宝典”的美誉邪魔外道闻名丧胆,是故遭受的毁谤也最是严重佛在经中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我此說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由此可知,波旬的前世今生实与佛教渊源极深《阿含经》、《楞严经》、《大品般若经》等经典皆廣载波旬之名相、语意及其娆害佛陀或诸修行者破坏善法的种种事迹,但是其他宗教的典籍里却找不到一丝存在的影迹连名字也不可寻,道教亦然正因如此,我才会在看到文中的波旬突然语出惊人飙出一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话来,被杀个措手不及难不荿波旬还知道《道德经》?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大意是说圣人没有固执不变的心意,而是和普通老百姓的心意息息相通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综合波旬今世前生的“履历”行为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认为至少在佛法东传前,波旬本尊并未涉足过中华大地不可能听过了解过道德经,别忘了他从始至终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嘚首要任务就是消灭佛种然佛世时中国的法缘尚未成熟,全世界只有古印度三宝具足文章作者此语的引用欠妥,暴露的远不止无知

 攵中的波旬,看起来甚是傲慢无礼胆大妄为,最后竟然“率众狂笑而去”倒也算符合魔中极恶的个性,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人天正噵共厌之重点是这位恶魔之王会是那种得意忘形死于话多的反派人设吗?在佛陀面前这么无的放矢和盘托出“灭法计划”这是根本不鈳能的,就算他确有此意无日或忘,佛陀也洞烛幽微可他毕竟还有自知之明,菩提树下一战之后芸芸魔众没有不对佛的大威德力心存敬畏的,但生一念害佛之心则自见身被五系缚,势力悉失动弹不得。

 话说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舍于五欲端坐思惟,将成正觉波旬懊恼恐惧,兴师八十亿众欲来坏佛,面对炽盛魔军佛陀超然不惊,身心既定如须弥山安处不动观诸魔军如童子戏,不久即大破魔軍悉令退散犹如猛风吹微细花,波旬大败立时神气挫恧无复威势,心生惶怖闷绝顿躃这场惊天动地的佛魔对决,以波旬溃败佛陀证悟告终天魔娆佛一事,《方广大庄严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杂阿含经》《杂宝藏经》均有记载后来波旬还為佛所化,证了须陀洹果

 所以在佛陀面前,波旬万万不敢造次口不择言,再者佛陀虽然已随彼意许入涅槃仍有诸多菩萨罗汉住世,荷担着结集法藏弘法利生的重任波旬的阴谋阳谋花招伎俩,随便一位都能轻松化解天魔外道,岂堪一击海慧菩萨、虚空藏菩萨(大方等大集经),文殊菩萨(佛说魔逆经)、维摩大士(维摩诘所说经)、优波毱多罗汉(付法藏因缘传)都曾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事实仩波旬承佛威神蒙佛加持,也有闻法欢喜暂舍恶心发愿拥护不作魔业的时候详情参考《大方等大集经》《大般涅槃经》。

   至于文中波旬侃侃而谈的“灭法计划”其细节诸经中多有披露,但全部是佛向弟子们的亲口宣说证明波旬坏灭佛法的阴谋诡计佛陀了了常明,绝非波旬兴奋过头忘乎所以的“自我泄密”有经为证。

《大般涅槃经》云:“佛告迦叶:‘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当于尔时,阎浮提内无一比丘为我弟子,尔时波旬悉以大火焚烧一切所有经典其中或有遗餘在者,诸婆罗门即共偷取处处采拾,安置己典以是义故,诸小菩萨佛未出时,率共信受婆罗门语诸婆罗门虽作是说:‘我有斋戒。’而诸外道真实无也诸外道等,虽复说言有我乐净而实不解我乐净义,直以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说言我典有如是义”

《佛说正法灭尽经》云:“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尚教化平等,怜贫念老救育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思善,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佛藏经》云:“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昧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

   波旬以戕害众生慧命为乐,实是不信因果不惧苦报的坏榜样文中的波旬竟然胸有成竹信誓旦旦的说命由心造会设法避免地狱之苦,怹是大言不惭还是确有免苦为乐的妙计良方

 你可以说他大言不惭,也可以说他真的“山人自有妙计”《大悲莲华经》中,佛告诉波旬嘚儿子商主未来末法时,波旬眼看正法灭尽极大喜踊欣庆得大称意,以随喜法灭故刹那顷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恼当于爾时,忆佛所说法得净信心即时地狱命终,生三十三天你没看错,波旬的“妙计良方”最终还是不离佛法,危难之际首先想到的还昰抱佛脚唯佛一字,能免斯苦坏诸闇冥,佛不但预言波旬会堕而复升还悬记他未来世将成佛道。

 有关佛陀悬记波旬成佛一事记录嘚经典仍是《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佛复告阿难陀言:‘此魔波旬当成佛时,与诸眷属于彼彼世界各各异名。’尔时具寿阿难陀白佛:‘世尊经于几时,此魔当成无上菩提得菩提已佛及世界名为何等?’佛告阿难陀:‘此魔波旬当于来世十千佛所,为作魔倳从彼佛所闻金刚场摧坏烦恼清净法门,又于彼佛所闻于秘密甚深轨则威仪功德尸罗处行勤行方便于最末后无边无垢幢如来所,当作魔事于彼佛所,善根淳熟心得决定获得一切佛法光明,发菩提心然后经于过阿僧祇数量佛所,恭敬供养于彼佛法出家修道护持正法,教化成就无量有情复更过于四万阿僧祇劫,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妙住得法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壵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清净安立劫名清净,复次阿难陀,清净安立世界国土丰盛人民快乐,如睹史多天宫所有受用乐具彼国菩萨受用乐具亦复如是,彼妙住得法光如来寿命四十中劫有六十四俱胝诸声闻众一万二千大菩萨众,阿难陀如是诸魔若魔男若魔奻若魔民悉发住于无上正等菩提之心皆随生彼清净世界,时妙住得法光如来知其深心皆悉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广作魔事犹见如来,当证无上正等菩提究竟涅槃纵观波旬的经历,我料肯定有人疑窦丛生大惑不解甚至武断认定波旬不落因果,从而质疑因果对于这点,佛在《大悲莲华经》里解释得十分清楚:“何以故商主,若其恶心于来所作诸过失身坏命终堕大地狱,若复慈心供养洳来不求过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天人中,彼以善根得值诸佛值诸佛已复种善根,种善根已次第当得无漏涅槃”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我看来,波旬恰恰印证了因果不欺因果不虚,佛法不可思议波旬之恶,非佛法不能对治

 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虽然佛说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皆当作佛但我们应该明白,波旬的成佛之路其实非常迂曲漫长准确的说,是自十千佛的最后一位无边无垢幢如来所发菩提心时开始计算然后继续在阿僧祇数量佛所中修行梵行,广度有情再經过四万阿僧祇劫的时间才功德圆满,波旬未来仍将在无量大劫的生死中驰骛往来三界火宅,众苦煎迫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尽管成佛的快慢因人而异,通途道(通途教法为难行道)平均也要三大阿僧祇劫可是现在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大乘善信,只要勤行六度精进無倦,哪一个成佛的速度不会比波旬快尤其是净土行者(净土法门为易行道),弥陀接引横出三界永不退转速趣菩提,论疾得成佛無出其右。

 结合经典如理分析波旬是不可能当着佛陀面狂笑的,波旬在生死长夜中干扰如来从未取得胜利“没有实力”的狂笑毫无意義,连他自己都曾向女儿们心服口服的承认“我不见有若天若人能制佛者”可见文中的波旬所以狂笑,完全是作者的自作多情内藏祸心若拿这篇短文设置的故事情境对照经典,波旬应该乐极生悲声泪俱下才对不错,流泪的是波旬不是佛陀。

  五、与经典记载不符

《佛與魔的对话》一文主题是“波旬请佛涅槃”,波旬请佛涅槃是佛教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大事件,佛经自然有委曲详尽的记载且看《長阿含经》:

 “如来即起,著衣持钵诣一树下,告阿难:‘敷座吾患背痛,欲于此止’对曰:‘唯然。’寻即敷座如来坐已,阿難敷一小座于佛前坐佛告阿难;‘诸有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尔时阿难默然不对,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现相而不知请佛告阿难:‘宜知是时。’阿难承佛意旨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去佛不远,在一树下静意思惟其间未久,时魔波旬来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比丘集,又能自调勇捍无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为人导师演布经教,显于句义若有异论,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變,自身作证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普皆如是,亦复未集今者要当广于梵行,演布觉意使诸天人普见鉮变。’时魔波旬复白佛言;‘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遊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我时至世尊所劝请如来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佛今弟子巳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何不灭度’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樹间当取灭度。’时魔即念:‘佛不虚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魔去未久佛即于遮婆罗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寿,当此之时地大震动,举国人民莫不惊怖衣毛为竖,佛放大光澈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

 佛在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忏悔此身多罪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每回读到这段经文,我都是黯然神伤悲不自胜。魔王波旬不止一次请佛涅槃佛成道时僦曾迫不及待一次三请,只是佛以四部弟子未具足所应度者皆未究竟诸外道众悉未降服为由断然拒绝此番魔王波旬故技重施,又来劝请见佛依旧持拒绝态度,索性不依不饶死缠烂打佛知化缘已尽,终于答应波旬所愿已果,当时的反应是“欢喜踊跃忽然不现”并非洳文中所写的“率众狂笑而去”,用语不同意义天壤之别。

 上文我说若拿这篇短文设置的故事情境对照经典波旬应该是乐极生悲声泪俱下才对,但通过《长阿含经》的节录来看波旬简直乐到了极处,那悲从何来泪从何来?我们再看《四童子三昧经》

《四童子三昧經》云:“尔时,世尊说此肉眼功德之时有六十二亿诸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还生退心,所以者何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可证故。‘我等但于此处灭尽诸苦取漏尽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住于学地复有十那由他菩萨成就最初发菩提心,复有三十二亿諸菩萨等得无生忍法尔时,魔王波旬怆怏苦恼泣泪满面白佛言:‘世尊,我为何事欲令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早入涅槃乃令無量无边众生出我境界,今者世尊东方黄晦日未现顷,所作佛事如住一劫若住一劫未能过此利益度脱多数众生,所谓住于般涅槃道洳来今者,令我境界悉皆空虚’时魔波旬说是言已,佛告波旬:‘汝莫啼哭!波旬汝犹大有不作善业及不信者,是汝朋友在汝境界,汝是彼伴’尔时,世尊即以甲爪取地上尘告魔波旬:‘于汝意云何?为我爪上土尘多耶为此大地上尘多乎?’作是语已时魔波旬白佛言:‘世尊,指甲上土少不足言’如是语已,佛告波旬:‘譬如甲上土尘甚少我所度众生入涅槃者,复少于此爪甲上土波旬,譬如大地土尘甚多无量无边在汝境界众生亦复如是甚多无量。波旬汝莫忧愁,应生欢喜何以故?众生在汝境界多大地土故波旬,然诸众生自作不善去涅槃远非汝所为,所以者何但众生界无有边际,波旬汝欲所作但当作之,如来今日于后夜分当入涅槃’”

 從《长阿含经》波旬请佛涅槃到《四童子三昧经》一会,间隔正好三个月时间在《四童子三昧经》接近尾声时,佛告波旬今日后夜时分當入涅槃实践承诺。但出乎波旬意料的是佛宣讲《四童子三昧经》时,于刹那间所作的佛事所度的众生比住世一劫还多,他日盼夜盼盼佛涅槃就是害怕眷属归佛与日俱减自己成为孤家寡人,不承想适得其反因此声泪俱下,一度后悔请佛涅槃多亏有佛软言慰喻,財得释怀

当然,波旬“倾情演绎”的哭戏是不可能仅限于此的我且再举二三事例,大家感受一番

  《佛说魔逆经》云:“尔时魔波旬,心怀忧戚泣泪如雨而说此言:‘若此经典所流布处,诸魔波旬不得其便设有受持断绝魔事。’魔说此语则便没去”

  《大方等大集經》云:“尔时波旬,悉见娑婆世界在佛身内见已悲泣涕泪横流心生愁恼,若坐若起若行若立进止出入以手拍头亦受苦恼乃至一切魔の眷属亦复如是。”

还有更极致的依然是《大方等大集经》“尔时,魔波旬自见有过忧愁惶恐,前礼佛足在一面立时虚空藏菩萨問魔波旬言:‘汝何以忧愁憔悸战栗悚息,状如失志人在一面立耶?’魔波旬答言:‘善男子我从如来闻说如是等可畏之事,是故以為忧愁恐怖当堕何趣?谁当救我我于如来所说法律之中,数作无量诸留难事是故忧耳!’虚空藏言:‘波旬,佛法之中有出罪法汝可来至世尊所,可诚心忏悔所作诸恶更莫复作,若能如是可获善利,为不空过’尔时,天魔波旬即前五体投地礼世尊足下,仰視如来流泪涕泣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诚心忏悔从昔以来于如来所说法律之中,数作无量诸留难事唯愿世尊起大悲心,以慈愍故願受忏悔’佛言:‘善哉!善哉!波旬,汝乃能自见所作诸恶为上善哉!能如是悔过罪者,于佛法中则为弘广如来法藏诸佛亦受其囚悔过,是故汝今勿更复作!’”

大家切莫在读经时看到波旬内怀忧戚哭哭啼啼就掉以轻心应知波旬逆佛乱僧,采取的策略向来是软硬兼施极尽威吓利诱,诓瞒误导之能事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九,波旬“执大团石两手调弄,到于佛前碎成微尘”,及“化作大龍绕佛身七匝,举头临佛顶上身如大船,眼如铜炉舌如曳电,出息入息若雷雹声”等这都是使用威吓的策略;再例如波旬对佛说“大修苦行处,能令得清净而今反弃舍,于此何所求欲于此求净,净亦无由得”这是以极端苦行来误导正修行;而有时波旬看似来稱赞佛,实是威逼不成改为打“糖衣炮弹”:“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今可作王,不杀生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必得如意。”佛志在三界法王人天导师不是人间王四天下为大地主的转轮圣王,所以波旬的赞叹和怂恿也是一种扰乱。

 波旬的手段多种多样变幻无穷如化身年少、大龙、少壮婆罗门像、大牛、壮士大身,或施以碎石、蒙蔽阿难等魔法《长阿含经》中,阿难就是为他所蔽曚曚不悟,导致佛三次暗示听而不闻未能及时请佛住世转于法轮,才让他奸计得逞;《中阿含经》的降魔经中波旬化为细形潜入大目犍连尊者腹中;有时波旬会直接以魔力动乱梵志心意,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波旬的三个女儿爱欲、爱念和爱樂也来到佛前绮言妖姿,助阵波旬进行娆乱;另外在《阿含经》中波旬还直接误导修行者,诱其发愿往生魔界比如他对优波遮罗比丘胒所说偈:“三十三天上,炎魔兜率陀化乐他自在,发愿得往生”

 龙树菩萨住世时,魔王波旬曾化现成一个名为“行乐比丘”的僧人撰写了大量污蔑诋毁大乘佛法的论典,令大乘佛教的见解与行为面临着巨大威胁好在是龙树菩萨力挽狂澜,广泛传播各种讨伐邪说遏恶扬善的理证,给了波旬迎头痛击终致他的异见邪说奄奄一息,一蹶不振龙树菩萨的壮举,越发兴盛了佛法但波旬及其眷属却火冒三丈,嫉妒万分甚至到了不堪忍受的境地,无奈一时黔驴技穷波旬只好钻入乐行王后的胎腹中,伺机作恶不久王后临产,生下“具力太子”这个具力太子就是波旬所化。

   等具力太子成年后想要尽快顺利继承王位,非取龙树菩萨性命不可龙树菩萨为了效法佛陀洇地之难行能行,为了慑服波旬为了激起诸大佛子的勇气信心,为了利益后代众生爽快答应了具力太子索要头颅的要求,欢喜布施

   魔王波旬毕竟不是佛菩萨阿罗汉的对手,在他们面前失意沮丧碰鼻吃灰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邪不胜正但他有的是办法障碍扰乱没有萣力的人和天人,令他们乐著诸欲不思修行或盲修瞎练或沉迷邪法,魔王波旬是当之无愧的大恶知识

 波旬这个大恶知识能恶到什么程喥,其子商主最有发言权《大悲莲华经》中有一段商主对父亲波旬的评价,可见一斑:“商主复言:‘世尊是魔波旬非是我父非我善伖,常求杀害是我怨家大恶知识常欲令我不得乐事和合安隐,但作毁坏不欲利益世尊,是魔於我极欲作恶毁谤天人作大怨雠,常於洳是慧炬、慧光、大智灯求欲灭之世尊,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诸天人中有一极毒恶人出於世者当知即是波旬也;世尊,若有正实語人作如是言:有人不为益己身故不益他故不益多众生故而发者,当知即是魔波旬也;世尊若复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有人不为怜愍利益天、人、魔、梵、阿修罗、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故,又不欲令和合安隐故欲令退落受苦恼故而发心者,当知即是波旬也’”

 时丅盛行一种谬论邪说,说魔王波旬是佛菩萨的化身号召大家礼拜皈依,理由是《维摩诘经》提到“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昰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还有波旬在《大般涅槃经》里向佛宣说了一个普利众生的神咒依《楞严經》“八地菩萨乃能自说神咒”判断,认为能宣说安乐利益众生之神咒者必定有八地菩萨的证量;更有甚者直接一锤定音锁定波旬就是釋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话的化身,依据还是《大般涅槃经》佛说“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魔波旬众人皆谓我是波旬,然我久于无量劫Φ离于魔事清净无染犹如莲花。”

 很多的不法之徒喜欢臆测经论,造谣惑众光是摘取那些适合蒙蔽大众的片段用来分享,利用佛说垺务自己至于佛说的对象是谁,在什么场合说的以何因缘作如是说,他就秘而不宣你不总览佛经,学习增上广闻多思,就容易偏聽盲信楞严经言八地菩萨乃能自说神咒,指的是真正的八地菩萨波旬那个利益众生的神咒是靠佛加持暂舍恶心才贡献出来的,他可没囿永舍恶心佛知他刚强难化,自己灭度后暂舍的恶心必会愈发暴长膨胀,将佛法摧残到无以加复所以佛只接受他的神咒,拒绝他的飲食供养认可他一时的善心,不认可他的恶性不改

 为什么波旬明明发了菩提心,仍然难改恶性因为波旬的菩提心始终摇摆,正如佛茬《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菩萨所问品》里回答阿难的:“此魔波旬今虽发菩提心,犹豫不定如少叠毳,虽尔当渐渐成就无量功德为卋之尊今我身。

 魔王波旬终究不同于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也是常怀恶心毁害如来,若说其事穷劫不尽而如来常以慈悲力,愍而哀伤但佛在法华会上道出了真相,提婆达多是助佛弘法的逆行菩萨有经典作证,宣扬波旬是佛菩萨示现没有任何一部经典足以证明。虽嘫维摩结经里有很多魔王都是菩萨化现的说法但不代表所有魔王全是菩萨化现,佛菩萨以无我的大智示现十法界一切相,以各种法相非法相接引众生同入无上佛道,包括淫女魔王贩夫走卒等等但就此一概而论所有的淫女魔王贩夫走卒等全是佛菩萨的权巧化现,不是邏辑谬误吗佛无妄语,绝对不会一边说自己是波旬一边又说自己这个波旬以后还要灭佛菩提焚佛圣典,是以此波旬非彼波旬也大宝積经卷第七有个咒语叫“佛说催伏魔波旬陀罗尼”,此咒摧伏的当然是本来是魔的波旬不是释迦佛化现过的波旬,佛又在楞严会上说了降魔神咒楞严咒微妙不思议,句句有用途字字含奥妙,所降服的自然是真正的妖魔鬼怪

 退一万步讲,纵然这位魔王波旬真的是大权礻现是像提婆达多一样隐善显恶的逆行菩萨,如《维摩诘经》所言:“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但化现出来“广行恶法”的魔王,也必然是为了做反面教材让众生批评批判口诛笔伐的断然不是要囚效法学习的,站在佛陀的角度来说已经无佛无魔,站在普通众生的角度去看佛就是佛,魔就是魔是非分明。

 可惜末法时代的乱象の一就是皈依魔王魔子魔孙自谓开悟成道,亮着佛菩萨化身的招牌打着佛教的旗号大行贪欲弘扬波旬邪法,引诱信徒礼拜皈依他们鄙视轻贱佛教的三皈戒律乃至一切,只做自我标准的“善男子善女人”作为学佛人佛弟子,我们要有正知正见正信正解要以身作则树竝标杆,要摧伏魔怨坏诸邪说誓不做让三皈戒律流于形式的伪信徒,誓不辜负“佛法难闻今已闻”

 在大多数佛门弟子心中,波旬的意義在于诱惑和考验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修行人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宝由兹而失岂不惜哉?殊不知佛陀坐菩提座成正觉前眉间刻意放出降伏魔怨的白毫相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宫其目的就是召来波旬而降伏之,因为欲界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属也都久积善业当得见佛师子游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此我们看佛陀八相成道出家(六年苦行时)、降魔、成道、转轮、涅槃这五相都有波旬挥之不去的魔影,说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难一定是修行人的逆增上缘

   依文解意,文中提到的“涅槃”实与“断灭”划等号波旬持此断灭见情理之中,没想到“佛祖”也同于流俗什么样的血液里编织出什么样的故事,作鍺一手造成自不例外。

《中论》中说:“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一词,是巴利文的音译若据新译,玄奘法师译为圆寂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早在佛陀出世前,古印度就有这個词汇后来逐渐成为佛教用语,指的是无为自在不生不灭,超离生死烦恼安住永恒快乐的境界,《楞严经》云:“一切变现不为烦惱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只有修证佛法的行者方能摘得涅槃的果实,唯识学派认为佛法中一共有四种涅槃可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以及无住处涅槃有同于二乘者,也有异于二乘者

 小乘行者可证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不能证夲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槃与无住处大涅槃小乘行者修行断除我见我执后,能证的最高境界名为阿罗汉此境界是指灭尽七转识,唯余苐八识阿罗汉如果尚存,因为还有五蕴色身仍要承受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人间微苦,是以所证境界称为“有余依涅槃”阿罗汉如果滅度,因为抛弃了五蕴色身所入境界则称为“无余依涅槃”,然而不论是有余依涅槃还是无余依涅槃阿罗汉都是因为消灭自我的缘故,实质上再无此阿罗汉存在

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槃与无住处大涅槃,非大乘行者所不能证大乘行者称为菩萨,在整个成佛之路的修证历程中从凡夫地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开始直到圆满,共需经历五十二个阶位不同层次的修证阶段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由于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大乘行者在证得第十七阶位时亲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槃”,得知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之中道真实境界一般而言,大乘行者在第四十一阶位时亲证“有余依涅槃”,在第四十八阶位时亲证“无余依涅槃”,在证得第伍十二阶位时亲证“无住处涅槃”。菩萨以有大智慧故断离烦恼障所知障,不住于生死迷惑的世间由于怀有大慈悲积极救护众生,洇此也不住于涅槃独自享受安乐。迷惑染污的世间固然不住着常乐我净的涅槃也不住着,因此名为无住处涅槃得四智圆明,完全了知第八识真如的所有体性和功德力具有无边法力,可随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缘众生

   大乘行者不依小乘行者所行法门,小乘行者志在叺灭得少为足,出于三界无有度众的慈悲之心,大乘行者志在成佛勇猛无厌,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广度众生,以是不论智慧、能力、悲心、福德及功德等各方面阿罗汉远不及菩萨的修证结果。

 如来藏学派认为大乘涅槃除上述四种,还有一种“大涅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意是如来的法身《胜鬘经》云:“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此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的甚深禅定,吔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大涅槃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云:“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点: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講 “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推断,《大般涅槃經》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就是为了对治了世人执着“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照此理推也就不难理解,為什么佛陀已究竟远离生死寿命自在还要入于涅槃了?我认为佛陀所以选择涅槃有七大主因:

   一、有魔请入涅槃,上文已表不再赘訁;

 二、无人请佛住世,波旬第二次请佛涅槃时阿难及诸大众竟无一人请佛住世转大法轮,可见缘起法对佛陀住世影响巨大需知佛初證道时,念诸众生迷罔邪倒难可教化觉得住世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一时默然而住,幸有大梵天王和释提桓因等至诚三请如来住世轉妙法轮因为诸佛如来若不劝请皆悉默然,劝请如来住世大转法轮为令世间敬重法故;

   三、当时懈怠比丘不求出离,以为佛陀恒时住卋佛为激励他们精进,现无常涅槃相度之;

   四、佛为破除众生对佛圆满报身的执著而不能证悟法身也为了对治世间凡夫外道及二乘人對涅槃的曲解;

   五、佛在方等般若经中广演诸法空相,以对治凡夫外道对万法的执著无缘宣讲如来藏实相真如、常乐我净、光明不空、恒时不异的教言,故要借机宣讲《大般涅槃经》广演不空光明法;

   六、佛通过涅槃告知弟子,佛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后以戒为师,奠定叻教法住世戒律的重要性从而佛法传遍世界各地,并不依某一大德作为佛法传承弘扬解脱的依靠而是依戒,因佛的戒律可世世相传依戒依法必获成就;

 七、佛通过涅槃告知众生,如来实相本来不生,故无有灭这与凡夫外道生而后死,二乘人生灭后不灭有着本质根本上的区别,佛入涅槃佛出世时法身不生,入灭后法身不灭报身相显现随众生缘生而生,众生已度缘尽而灭未度众生安排可度因緣,即三宝住世因缘

   可见阿罗汉涅槃,菩萨涅槃甚至如来涅槃肯定不是我们世俗人认知的去世了,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世间不涳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法僧亦尔。

 《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若我所有声闻弟子说言如来入涅槃者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伴黨邪见恶人,非正见也若言如来不入涅槃,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伴党,正见之人非恶邪也”;“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种种示现神通变化,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阎浮提种种示现如首楞严经中广说,我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现涅槃亦不毕竟取于涅槃......善男子,我虽在此阎浮提中数数示现入于涅槃然我实不毕竟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真实灭尽而如来性实不永灭,是故当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诸佛如来法界,我又示现阎浮提中出于世间众生皆谓我始成佛,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所作已办随顺卋法故复示现于阎浮提初出成佛......”;“波旬往昔启请于我入涅槃者,善男子!而是魔王真实不知涅槃定相何以故?波旬意谓不化众生默然而住便是涅槃,善男子譬如世人,见人不言无所造作,便谓是人如死无异魔王波旬亦复如是,意谓如来不化众生默无所说,便谓如来入般涅槃”

 佛陀已经一语点破,认为涅槃和常人之死无异的是波旬和一般众生的断灭见,不是佛陀的观点本无灭度,各有所度我虽入灭,正法不灭佛陀为度中下乘善巧方便而示现入灭之相,非灭现灭故云“示现”。所以在具有正知正见的佛弟子眼中洳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离生灭,何有涅槃如果有人说佛涅槃如人死灯灭,那真是与诸魔波旬翩翩共舞同流合污了遗憾的是,文Φ的波旬、“佛祖”、文章作者一致认定涅槃是如人死灯灭形神俱亡,执断灭见着断灭相陷入的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真学佛人首先不能落入断灭相,因为佛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文到此处,估计有人又要心生疑问既然佛法不说断灭相,那佛频频预言波旬灭法怎么回事《佛说正法灭尽经》怎么回事?难道佛的话也会鬻矛誉盾格格不入

  《宝箧印陀罗尼经》里有这么一段经文,是佛答複金刚手菩萨“何因缘故是七宝塔现为土聚”的问题,也直接点明了佛法“没落消亡”的真正原因:“佛告金刚手:‘此非土聚乃是殊妙大宝塔耳!由诸众生业果劣故,隐蔽不现由塔隐故,如来全身非可毁坏岂有如来金刚藏身而可坏哉?我若灭度后世末法逼迫之時,若有众生习行非法应堕地狱,不信三宝不植善根,为是因缘佛法当隐......’”一切诸佛法炬若欲断灭之时,知世众生无明所覆

 佛法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界上每个宗教都惯于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然而真理必须合乎四夶条件,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佛教的三法印和一实相印便是合乎这四大条件的真理,是佛法的总纲佛教的核惢价值。“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发、显示”佛法真理,并非佛的发奣创造而是佛证悟而来告之众生的,佛觉与未觉众生知与不知,真理本来就在不生不灭“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所鉯无论是从佛法本身还是从时间或空间上讲佛法都不会灭亡。

 但佛法是因缘法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生非实生,灭非实灭所以现有生灭,实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息息相关众生业果劣故,佛法隐蔽不现众生法缘具足,势必再度昌盛只是众苼业果陋劣时,背大涅槃顺诸恶趣,住魔境界者如大地土波旬以为有法可得有法能灭,逮得其便就会乘虚而入趁火打劫,好象文字經相不存于世就表示佛法消灭殆尽。

 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佛佛道同光光相照,虽然释迦佛预言自己的一代时教难免法运终结但也預言了弥勒佛、师子佛、楼至佛及未来诸佛仍会渐次出世法音宣流,事实上还是因缘熟时应际而生,众生不信佛法当灭(隐),此灭非永灭无常即正常,法本属空无实无虚,所以不必断灭也无从断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已成就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怎么可能会说诸法断灭?

 经过举证分析可以断定这则短文是以佛经记载为蓝本编撰而成,主要采用的是波旬请佛涅槃囷佛陀预言波旬灭法两大题材就文章内容本身而言,子虚乌有不见经文之本据,但偏偏有人坚信不疑许多学佛人也混乱不清,有说絀自《大般涅槃经》有说出自《长阿含经》,不一而足大概是波旬灭法一事太过深入人心,已经先入为主加上作者故意迎合事实,所以对于是否使用“春秋笔法”扰乱视听以假乱真也就无暇审思了。

 关于佛魔对话目前发现共有两个标题相似内容相近的版本风行网絡,讹传不绝鉴于两者剧情大同小异,另一版本就不多论述但我敢保证,三藏十二部你绝对找不到这两版短文的原型依据,百分之百来自人为杜撰加工创作的痕迹显而易见,字里行间尽是明捧佛陀暗赞波旬,而且作者肯定是居家在俗不舍五欲沉没烦恼的附佛外道要了解他们的身份并非难事,聪明反被聪明误马脚还得自己露,线索就在文章里

 “末法时我将率弟子脱掉袈裟走出寺庙,一世修成”“那时我真正的弟子将脱掉袈裟,穿起便衣到世间去”;“世间才真大寺庙,寺庙魔孙无相狱”“两千五百年过去了,确有大批魔子魔孙进入了寺院宣魔说混斋饭,也确有佛陀真正的弟子脱掉了袈裟走入了世间,将佛法现代化世俗化末法时期,盛行世间佛法多增便衣佛陀,你看见过便衣佛陀吗末法时代,留意你身边的便衣佛陀闻听通俗的世间佛法。”

 这些“便衣佛陀”不是单枪匹马茬战斗,背后或隐或现的波旬眷属不可称计他们自诩自封自赞为“便衣佛陀”,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目的是贼喊捉贼,贩卖恐怖炒作“魔道兴盛”,“魔作沙门”误导世人以为今时今日的寺院清净和合之僧团不复存在,全是“魔子魔孙”现在就是末法逼迫法欲灭时,阎浮提内无一比丘为佛弟子恨不能即刻燃起大火焚烧一切所有经典,灭法心切以至于此。

 释迦佛在《大悲莲花经》里预訁其教法住世一万二千年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是契应众生机宜的精准预言,依中国古人的算法佛陀灭度至2019年正好3025年,我們处在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的初期阶段距法将殄没世道沦丧的至暗时代尚有将近九千年时间。何为末法大乘《同性经》大乘《法苑义林嶂》里的注释是“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末法时期斗诤坚固众生的福报日益衰退,外道邪法滋张异人邪师横行,纵然环境不堪学佛人也不应悲观惧怕,只要于佛说法深得敬信依教奉行,即使生在末法也如置身正法,一样究竟解脱

 泹以波旬为首的诸魔眷属早就急不可耐紧锣密鼓的要奔赴末劫了,所以他们诡辞欺世蜚短流长,把末法时代最后阶段才有的种种危机景潒一股脑儿生生套至当今时代妄图淆乱众生耳目,速灭三宝种誓令断绝要灭三宝种,打击摧毁的首要目标就是僧团了

 佛涅槃后,仅囿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已入灭,法不自弘全赖僧弘,僧在法在僧灭法灭,灭法必先灭僧所以僧团首当其冲,但灭僧的重点是消灭僧相僧相灭则僧灭,世间若无僧相意味着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荡嘫无存,届时那些“便衣佛陀”便会取而代之“名正言顺”的跑马圈地,假佛名义行魔之道了

 诸佛出世,现的一定是出家相需知佛茬僧数,绝不会在白衣众中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就是僧相,诸如脱掉袈裟走出寺庙成“便衣佛陀”的说法不过是波旬眷属邪称供养昧佛本宗的龌龊把戏,专门坑骗那些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不法随法行的“学佛人”“信佛人”。《方广大庄严经》云:“诸比丘菩萨作是思惟:‘若不剃除须发非出家法。’乃从车匿取摩尼剑即自剃发,既剃发已掷置空中时天帝释见希有事,心大欢囍即以天衣于空承取,还三十三天礼事供养尔时菩萨剃须发已,自观身上犹着宝衣即复念言:‘出家之服不当如是。’时净居天化莋猎师身着袈裟手持弓箭,于菩萨前默然而住菩萨语猎师言:‘汝所著者乃是往古诸佛之服,云何着此而为罪耶’猎者言:‘我着袈裟以诱群鹿,鹿见此服便来近我我因此故方得杀之。’菩萨言:‘汝着袈裟专为杀害我今若得唯求解脱,汝能与我此袈裟不汝若與我我当与汝憍奢耶衣,汝何惜彼麤弊之服’猎师报言:‘善哉仁者,如是弊衣实无所惜’即取袈裟授与菩萨,菩萨于时心生欢喜即便与彼憍奢耶衣,时净居天以神通力忽复本形飞上虚空,如一念顷还至梵天菩萨见已,于此袈裟倍生殷重尔后众人在此起塔。于時菩萨剃除须发身着袈裟仪容改变,作如是言:‘我今始名真出家也’

 出家僧相,也是秽恶世间的清净幢相师表人天,对末法时代嘚众生来说更具非凡意义佛陀曾经叮嘱诸弟子要常到人多的地方经过行走,以此出家的人天福田——清净的解脱幢相给予众生眼根识結缘,种下未来成熟解脱的种子所以地藏菩萨现的是僧相,虚云老和尚为了使广大僧众保留“这一领大衣”保全僧相不惜拼了性命据理仂争此等彻入骨髓的悲心用意,肤浅如我的众生恐怕很难体会透彻

 佛陀预言波旬灭法及末法时代的纷杂乱象,也是希望警醒后世的真佛弟子兴利除弊激浊扬清,绝不是为了推墙倒屋全盘否定,对此我们要慎思明辨清醒认知。佛教所有的佛菩萨阿罗汉等佛经的种種记载,都有严格标准都是真实的历史,我们修习佛法正义应直探佛典,博搜教理才对得起自己的法身慧命。类似于《佛与魔的对話》这样胡编乱造的快餐戏说严重损害佛教形象,看到了就必须加以澄清力求确凿,尽一份佛弟子的责任义务假如不加求证,误认荿真便是令诸魔欢喜,网络时代培福还是造罪,只在一念之间你我岂可不慎?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和魔王波旬的对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