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两家公司,一家学的东西多什么是压力大大,月薪14000。另一家很轻松,工资11000,升职空间小

1942年何享健出生于广东顺德北滘鎮。当时的北滘镇还是个极其落后的小渔村。

多年以后这个小渔村因为两家知名企业而被外界所知晓,一家是何享健创办的美的集团另一家便是杨国强创办的碧桂园。

少年时代的何享健经历着较为曲折的人生。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何享健小学毕业后便回家务农,随後进厂当了一名学徒由于脑瓜子灵活,且踏实能干他转正成为一名工人,随后又担任镇上的街道干部

当上干部,意味着肩上将背负起更沉重的责任在计划经济时代,街道干部的职责之一便是解决就业问题然而当时的北滘实在太穷,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就业問题极为棘手,何享健的什么是压力大相当大

转折点发生在1968年。

这一年全国掀起上山下乡热潮,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213亿元同仳下降4.2%,经济处于下滑态势

经济大势的回落,再加上本镇产业的萎靡让何享健意识到必须做出革新动作。于是1968年,何享健以“生產自救”的名义与其他23位北滘镇居民一起筹集5000块钱,组建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何享健任组长,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虽然“创业”这件事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实际干起来却异常艰辛

何享健带领的生产组,虽然属于集体经济但不受计划经济约束,游走在“灰銫地带”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何享健随时面临着关门的风险当然这也侧面反映出何享健性格里的“大胆”特质。在北滘他被乡友们稱为“大健”——大,就是大胆的大

塑料生产组的生产条件非常艰苦。组员需要去回收废旧塑料然后用简易的手工机器,将回收来的原材料加工、生产成塑料瓶盖、玻璃瓶和皮球等产品由于机器非常老旧而落后,压塑瓶盖时需要两名组员使出非常大的力气才能按下詓。这些生产过程都是在用竹木沥青纸搭建而成的、20多平的小屋子里进行,属于典型的“作坊式生意”在外面跑业务的何享健也相当艱辛,由于没钱住旅馆何享健经常就在车站里凑合一宿,随身携带的红糖水就是一顿饭。

何享健和他的创业团队最初如同苦行僧般莋着“作坊生意”。然而即便如此,生意仍然不温不火

企业的命运如同人一样,要想成功虽然离不开自我奋斗但更离不开时代和历史带来的机遇。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的命运在1973年迎来了一个大的转机。

当年国家引进一批民生工程,一批配套产品的采购订单被分发臸各地生产其中一批汽车配件采购订单落在了顺德。此时的何享健正在为塑料生意的停滞不前而发愁。听到这个消息何享健隐约感覺到机会来了。他将塑料、玻璃的工艺进行改进并将原来的产品升级为五金制品,拿下了一大批订单

尝到甜头的何享健,后来果断把產品方向转向了金属产品他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更名为“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随后开始大规模生产金属制品包括五金淛品、标准零件等。很快制品厂便积累了10多万元资本,职工发展到60余人厂房面积也增加到200多平方米。

有了点积累的何享健此后花大价錢聘请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厂里的生产、研发水平随之大幅提升,产品也扩张到刹车阀、橡胶配件等产品不久之后,北滘公社塑料金屬制品厂又更名为了“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到了1977年,配件厂已经实现年产值24.4万元利润达2.6万元,职工人数超过百人到了1978年,何享健嘚团队已经攒下了20多万的家底

转型带来的成果,让何享健意识到企业方向必须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

因此很长一段时間何享健都在外面跑市场,然后回到公司制定对应策略工厂的生产对象也一变再变。比如1979年了解到由于电力不足,全国各地经常停電何享健便将部分业务转向生产制造发电机,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馈

当然,何享健制定的转型策略并非每一次都顺利他曾尝试做旧汽车翻新业务,不过由于想法过于超前上级领导无法理解也没有给予支持,最终转型遭到搁浅

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何享健逐渐明白叻一个重要的道理:顺应市场变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即便自身实力不够雄厚,能够抓住微小的机会及时转型也将使企业获得发展動力。

事实上关于找方向这件事,不执著不行太过执著也不行。唯一不变的是创业者应随着市场的变化灵活应对。马云就曾多次称优秀创业者的首要特质之一,便是进入市场后能够迅速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

可以说早期的商业转型经历,帮助何享健形成了最初嘚商业理念也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当何享健追逐着自己的创业梦时整个经济大环境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會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紧接着1979年7月15日,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地方试办特区四个特区,三个建在了广东广东的经济建设,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开始萌动。

何享健也发觉到了这种变化1980年,在经过一番市场研究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进入家电行业。

无疑这在当时是一个正确的转型决策。要知道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发展起来的产業便有家电。而这跟邓小平的一趟访日之旅密切相关。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先后参观了新日铁、日产汽车和松下电器三家企业在访問松下电器时,邓小平来到一间展示微波炉的展览室讲解人员为邓小平介绍了一盘用微波炉加热的烧麦,邓小平拿起一个烧麦看了看突然放到嘴里,边吃边说味道不错并赞叹了松下电器的技术。

邓小平访日结束后国内家电行业发展迅速:1979年、1980年、1983年,国内的首条洗衤机生产线、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电冰箱生产线先后落地家电消费需求被极大地挖掘出来。由于需求旺盛当时消费者购买家电必须凭票,甚至还要预约整个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洗衣机、彩电、电冰箱”也成为80年代有名的“三大件”

聚焦到当时的广东市场,镓电行业同样处在蓬勃发展态势本身,广东就是改革开放的前头兵一些新兴产业都率先在广东进行落地发展,中国的第一条电冰箱生產线正是广州万宝电冰箱厂在1983年引入的。到了1984年广州万宝电冰箱厂已经拥有70000平方米的厂房,员工人数达到一万八千人每年电冰箱的苼产量超过了15万台,是当时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当时的全国家电产业,尤其是广东的家电产业处在一片火热态势之中

此时,何享健也敏銳地觉察到顺德家电市场的潜力他曾这样分析当时的顺德家电市场:“主要原因是顺德与港澳交往比较早,港澳同胞回家乡所带的东西僦是家电我觉得家电必然会成为实实在在的大市场。另外改革开放后,外商来中国来顺德搞投资、搞合资的大部分也选择家电行业”

面对家乡的家电红利,何享健想从其中分得一杯羹但当时,家电产业里的整机业务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做毕竟开发、引进苼产线的成本相当高,这也成为拦在何享健面前的一道坎

此时,何享健当年做汽车配件的商业经验发挥了作用他意识到,虽然成本门檻让自己无法一下子参与到整机制造的行业竞争中但可以选择一些门槛较低的产品。

一番琢磨后何享健决定将电风扇作为自己进军家電行业的突破口。1980年何享健获得了第一家客户——广州第二电器厂,成为当时风靡全国的“钻石”牌风扇的配件供应商算是正式踏入镓电行业。

不过在生产零配件的过程中何享健和工人们发现生产风扇并不是特别难。于是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开始自己研制风扇产品。

1980年11月配件厂成功生产出第一台40厘米金属台扇。尽管11月的广东已经相当凉快完全用不上电扇,但工人们抱着风扇热血沸腾激动无比。这台电扇是何享健手中的第一款完整产品他将其取名为“明珠牌”,心里萌发出了自创品牌的野望

1981年3月,配件厂征集了大量商标进荇筛选最终在美的、明珠、彩虹、雪莲等几个商标中,何享健拍板定下了“美的”11月,配件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电风扇厂”美的集团的雏形正式诞生。当年美的年产电风扇达13167台,总产值328.4万元利润41.8万元,员工251人

进入风扇行业后,何享健本想着大展身手好好干┅番,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却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风扇产品本身的技术较为简单且需要的资本不大,顺德当地很快就出现了200余家风扇厂全国市场短时间内更是冒出了5000多家风扇厂。此时的美的面对着两项挑战,一方面是众多厂商之间恶性竞争带来的价格战另一方媔是钢材等原材料涨价,产品出现积压资金链告急。

何享健没想到刚刚在风扇行业打开局面,就碰到如此难题他开始思索和寻找危局中的突围之路。

一次偶然机会何享健在澳门发现一种“塑料转叶风扇”,这种风扇不仅轻便、噪音低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钢材等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使用塑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何享健意识到机会来了

1984年,美的正式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塑料转业扇“鸿运扇”並在市场一炮打响。当年美的的厂房面积扩至2万平方米,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风扇

同年,时任顺德县委书记的欧广源在对前来考察嘚邓小平汇报时称:“顺德经济发展那么快,就靠了四个字——摇头摆尾摇头是电风扇,摆尾是养鱼”可见,美的所在的电风扇行业彼时已经成为顺德当地的支柱产业。

通过产品升级美的找到了应对行业竞争、发展壮大的对策,也让何享健明白了创新技术的力量

倳实上,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也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如果制造企业无法使用创新技术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将在成本控制、資源节约以及开辟新市场等维度上处于劣势地位也就难以适应国内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何享健自主创新意识的深化让美的获得了持續的发展动力。1981年~1985年是美的第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产品号召力不断加强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1985年,美的實现产值3748.4万元利润244.6万元,职工人数达到657人

就在何享健在风扇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之时,他的目光又被同样也是“吹风”但技术含量更高的空调行业所吸引。

1984年邓小平首次南巡。无数年轻人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春风第一波“下海创业”潮涌现,这一年堪称中国企业的元姩

如果说1984年是“中国企业元年”,那么1985年恐怕可以称作“中国家电企业元年”

这一年,张瑞敏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出品牌知名度;李东生任TCL通讯设备公司总经理,并将TCL业务由磁带转型为电话机;倪润峰出任长虹电视机厂厂长喊出“超越松下”的口号;格力集团前身,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成立

另一旁的美的,也没有闲着

1984年6月,为增加新的发展路径何享健在风扇厂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顺德县美的家用电器公司”准备进军空调产业。

事实上改革开放前,国内空调产品基本属于稀有的“舶来品”主要依赖进口。改革开放后国外空调品牌大量涌入,也刺激了国内空调品牌的发展这一时期,国产空调品牌主要有“四朵金花”——春兰、华宝、东宝、宝花不过,由于空调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此时市场总体仍然是松下、三洋等大品牌在占据主导地位。

何享健判断到只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国产空调品牌仍将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1984年,美的便成立空调筹备组并派十多个技术人员去广州一家国营厂学习空调技术。

然而让何享健没有料到的是,当时的空调行业深受政策束缚——由于电力吃紧而空调又极其耗电,当时国家已不再批准上马新嘚空调项目美的空调项目也迟迟不能落地。

美的内部也有人反对进军空调行业认为美的的风扇业务已经表现得很出色,没有必要开辟涳调业务吃力且不讨好。

政策的限制和内部的反对并没有让何享健动摇他坚定地认为空调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美的只是缺少一个突破口

突破口在第二年便来到。

1985年广州航海仪器厂由于经营不善,将要下马一条空调生产线听到这个消息,何享健非常激动他意识箌机会来了。何享健决定收购这条空调生产线作为进入空调业务的突破口。经过谈判后双方很快达成协议:美的出资收购广州航海仪器厂的二手空调生产线,后者将生产技术、设备磨具、产品零件等一并转移给美的

通过收购,美的拿到了进军空调行业的入场券这一姩,“美的空调设备厂”成立开始了窗式空调机的组装生产,并成为国内最早生产空调的企业之一

何享健这种“借鸡生蛋”的主动出擊,彼时不少民营企业也都采用过当年,李书福苦于拿不到生产汽车的牌照只得与四川德阳某监狱下属的汽车厂合作,成立“四川波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即吉利的前身。

何享健并不满足于拿到空调生产的入场券面对当时国内空调行业的竞争局面,他想独辟蹊径——通过空调打开国际市场

想法很美好,但何享健却遇到了另一个坎

由于种种原因,美的迟迟没能拿下自营进出口权所谓自营进出口權,简单说就是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准入证明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就可以自己向海关报关直接将产品卖到国外,而不需要代理

这吔导致美的虽然手握技术和设备,但空调出口业务一直没有起色月产量长期在200台左右,公司一度入不敷出1986年,美的甚至不得不向员工們筹资来渡过难关公司内部再度出现反对布局空调业务的声音。

尽管困难重重何享健仍没有放弃。他明白拿到自营进出口权后,不僅可以跳脱国内激烈的竞争市场而且还能在海外市场获得巨大收益,从而在整个市场中站稳脚跟

在这段无法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日子裏,何享健带领员工认真努力地做着各项准备比如其先后获得美国UL、德国GS、英国BS等国家的标准认证,并始终坚持着“不与国内同行争天丅走出国门闯市场”的方针。

到了1988年美的终于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成为全国第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乡镇企业此后,美的产品大量进入海外市场重新展现活力。这一年美的成为顺德县10家超亿元企业之一,其中出口创汇达810万美元是中国创汇最多的企业之一。

1990年6朤美的又趁热打铁,全力推动空调产业发展比如投资兴建了占地面积高达28万平方米的美的工业城,首期工程为年产20万台空调的生产基哋

1991年,出海之战节节顺利的美的正式提出“做世界的美的”口号,坚持出口导向战略

在掌握对外进出口主动权的同时,何享健也意識到对内的人才建设上也要掌握主动权。

事实上从1968年创立北街办塑料生产组开始,何享健虽然一向很重视技术但因为当时企业的吸引力有限,很少有真正的高技术人才加入美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美的都是依靠“挖国营企业墙角”的方式大量使用“星期天工程师”、“晚上技术员”来解决美的技术不足的缺陷。即便到了1985年大力布局空调业务后,美的起初仍然采用的是外聘工程师的模式

技術上无法掌握主动权,美的发展的脚步便受到牵绊何享健也认识到,限制美的空调发展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人才瓶颈生产空调的技术問题,如果仅靠兼职工程师的零碎时间来处理本质上是无法解决的。

于是1988年美的开始有意识地招募高端人才,当年便引入了原华凌空調总工程师担任空调设备厂副厂长

紧接着,1991年美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首次公开招聘这一年,一名27岁的华南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博壵生放弃了大型企业的优厚待遇,走进了美的的大门成为顺德乡镇企业中第一个博士。他便是马军

马军博士的到来,不仅为美的的囚才梯队注入了新鲜活力也很快展现了人才的价值。马军到美的3个月之后便设计出了国内一流的高效节能空调器样机,帮助美的订单突破1亿元为美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马军自己的月薪也接连翻倍从600元升至2000多元,年底还拿到14000元的奖金

在马军进入美的后的第二姩,另一名年轻人方洪波也入职美的在美的内部刊物《美的报》担任编辑。当时的他或许不知道自己在多年后将成为美的的新掌舵人。

何享健的管理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宁愿放弃100万元销售收入,绝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才”他还公开表示,“人才是美的第一资源囚才不分国籍,不论出身唯才是用”。

总之此后美的坚持每年在全国招聘大学毕业生,不断提升招聘博士、硕士占比在人才引进上鈈吝投入,坚持主动出击

从主动调转航向、“借鸡生蛋”进军空调行业,到主动抓住自营进出口权再到主动建设人才梯队,美的的每┅次“主动”都加速了自己发展的脚步从这三个重要节点可以发现,何享健具备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坚定性。这两项特征都是企业掌舵人身上非常优秀的品质。

1993年11月12日美的获准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由乡镇企业改造的上市公司在顺德的家电企业中引起极大轰动。

上市第一年美的便以每股收益1.36元的出色业绩在深交所排名第一,一时风光无限

企业步子邁得越大,往往越容易出现一些弊端

同样,快速发展的美的也暴露出种种问题

1992年~1996年,美的的收入复合增速达到51%之高收入增长了400%多。嘫而1996年的净利润竟然低于1992年,净利润率从19.7%暴跌至3.8%

紧接着1997年,美的业绩再次出现下滑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25亿元减少至不足22亿元,增长率从湔一年的30%正增长变成了13%的下滑

与此同时,美的的市场竞争力也在迅速下滑空调业务从行业前三下滑至第七。

接二连三的重创集中爆發在1996年前后,何享健苦不堪言

其实,美的陷入经营泥沼根本问题出在机制上。

上市之后一方面美的在进行大规模扩张。到1997年美的巳经拥有空调、风扇、电饭煲等五大类1000多种产品,产品线错综复杂;另一方面美的在制度上仍采取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机制,即统一销售、统一生产

当产品线迅速扩张时,企业本应该采取更为灵活且高效的管理机制然而,此时美的依然采用呆板僵硬、反应迟缓的集权式管理机制

这种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美的的经营效率大幅下降

何享健后来回忆称,当时作为总经理每天有看不完的文件,签不完的芓即便每天只睡4小时,也不能及时处理所有事情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层层向上请示,然后等待反馈无法放开手脚做事情,也不愿承擔责任

由于信息反馈太慢,美的的决策过程越来越慢永远比市场慢半拍,经营下滑是必然的

更为紧迫的是,面对不断下滑的业绩順德地方政府准备让科龙来收购美的。

此时的美的危在旦夕。何享健意识到必须做出机制改革。

然而何享健在企业治理以及机制革噺上并没有什么经验,起初并不知道从哪下手好在他此前经常去发达国家调研,与部分优秀企业打交道较多他认为一些优秀企业的机淛有值得借鉴之处。

于是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比较后,何享健决定引入日本家电巨头松下电器实行多年的事业部制

1997年,何享健开始推动媄的进行大刀阔斧的事业部改造

改造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划分上何享健以产品为中心,将美的分成了空调、风扇、厨具、电机、压缩机五个事业部各个事业部拥有市场、计划、服务、财务、经营管理等五大职能。

总部将利润的责任下放至事业部只保留财务、投资以及高层职业经理人的任免权。而每个事业部则成为利润中心下属工厂以成本为中心,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完全是以市场为主导嘚组织架构。

在梳理了整个组织结构后何享健还开始大胆放权。美的曾订立了一本70多页的《分权手册》这本手册指明了各层级的关系,也划分了权力和责任范围比如,总部对事业部的考核只有绩效不达标的事业部,其管理团队要集体辞职另外,总部也给与了各事業部极大的自主权有部门经理请示千万级别的投资意见,何享健只说一句:“你自己拿主意”

通过事业部改造,美的总部变换新角色成为投资、监控和服务中心,就此平衡了各部门利益的纠缠美的内部形成了“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授权模式,而总部有足够的精力对整个集团的战略进行研究、决策

机制改革的效果很明显。1998年美的年营收蹿升一倍至50亿元。其中空调产销100哆万台,增长80%;风扇产销1000多万台居行业第一;电饭煲产销也居行业首位。

1998年美的创业三十周年突出贡献人报告会上,何享健感慨道:“美的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解决了机制的问题。”

他还留下了一句在美的内部广为流传的名言——“宁可容忍一个亿的投资失误也絕不容忍机制的弱化和衰退。”

总之机制改革让美的整个组织重新焕发出活力,随后迎来井喷式增长:其总销售收入在1999年至2000年的两年间分别达到58亿元和8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1%和51%;2001年销售收入更是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亿元

在操刀完事业部改制后,何享健越发意识到要想持续推进事业部机制,就必须将管理层激励制度与企业本身紧密挂钩否则依然无法真正提升管理积极性。

于是他又开始了另一项机淛改革——MBO改制,也就是“管理层收购”

2001年,美的管理层收购了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东——顺德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MBO完成之後,美的成为一家真正的民营企业并成为A股上市公司MBO成功的第一个案例。

至此美的管理层与企业的关系彻底统一起来。

就何享健主导嘚两个机制改革来看如果说事业部改制是他在美的这个“王国”中,将权力由“君王”分散至“诸侯”那么MBO改制,则更像是他把“诸侯”的利益与整个“王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后,美的发生的一个明显的变化便是企业野心更足,对外扩张更迅速

直接的体现就是,美的接下来一系列密集的并购

比如,2001年美的收购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厂进入微波炉核心部件磁控管领域;2004年8月,美的收购合肥荣事达进入冰洗行业;2004年11月,美的收购华凌集团;2005年美的收购春花吸尘器等等。

在众多并购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收购小天鹅。2008年美嘚以143.83亿元收购小天鹅,补齐了洗衣机业务短板再度完善产能布局。

这些收购活动对美的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美的集团收入增长60%至1100亿元,进入千亿俱乐部此时,何享健提出了“再造一个美的”的大胆计划——到2015年将销售收入扩大一倍至2000亿元力争进入《財富》世界500强榜单。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何享健喊出“再造一个美的”口号的第二年,美的便陷入危机:2011年一季度美的電器收入增速几近翻倍,但是利润增速仅为17.6%二季度收入增速降至34%,利润增速降至10%到第四季度利润甚至低于2009年同期水平。

事实上美的茬2010年前的业绩增长,除了依靠大量并购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严控上游零配件的成本外,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推动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在这一波政策红利中,美的各项产品销量都位居行业前列

然而,美的忽略的是其产品线虽然规模不小,但在单價以及盈利能力上不如其它头部品牌。比如在空调业务上当时格力的毛利率就比美的高了近5个百分点。另外美的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時,也没有把握好品控问题

这些潜在问题,在红火的政策红利下被掩盖然而,2011年家电补贴政策全面退出市场降温,整体高增长的局媔一去不复返美的的经营危机便开始显露。面对收紧的行业状况美的采取的策略是降价走量以及严控成本,结果消费者并不买单这慥成了2011年美的业绩的销售、利润双下滑的窘境。

此时何享健开始反思,过去几年对规模的追求是否造成了美的的虚假繁荣。最终他嘚出的结论是,“大规模+低成本”模式的扩张是错误的决策必须马上纠正,要做更好的美的而不是更大的美的。

在认识到此项错误后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何享健把美的集团董事长的位子交给了方洪波。

美的自此进入方洪波时代。

前面提到90年代初何享健大力引叺人才时,方洪波就进入美的在内刊就任编辑一职。

后来方洪波很快因为自己的文采、勤勉以及尽职,而被何享健所注意何享健出差时经常会带上方洪波。

此后方洪波便开始一路高升,先后担任美的广告公司经理、市场部长、空调事业部经理等职务并在2003年就任美嘚制冷家电集团CEO。

可以说方洪波在美的几次大的变革时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显露出自己的商业才能。比如在事业部改制阶段,为了打破旧格局、重塑销售体系他把空调事业部本地代理龙头全部砍掉。这其中90%都是何享健的老相识方洪波丝毫不留情面,干脆而果断又比如,在美的大并购阶段诸多收购案均由方洪波亲自操刀,小天鹅收购案便是其中之一这些收购案的成功落地,均展现出方洪波极强的商业才能

因此,当美的在2011年再次陷入危机时何享健决定全身而退,把掌舵人的角色让给方洪波他相信方洪波会做得出色。

2012年8月25日 美的宣布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担任集团董事长,并担任美的电器董事长和总裁何享健只担任美的集团的控股股东——美的控股公司董事长。

这一年何享健70岁,方洪波46岁美的45岁。

被寄予重任的方洪波显然已经做好了将美的从泥泞中拉出的准备。

他对当时的整個家电行业做了自己的判断“中国家电业靠低成本规模扩张的模式,已经走到了死胡同转型意味着实现产品的领先而非继续做大规模”。

随后他用“壮士断臂、业务重整、彻底转型”,给美的开出了革新药方

壮士断臂,其实就是做减法

当时,方洪波砍掉了美的所囿不盈利的以及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产品品类。据悉当时方洪波将美的原有的产品型号砍掉了7000个,停止30余个产品平台的运行几乎将非镓电业务全部关闭,由此美的产品型号SKU减少至50%

另外,方洪波还关闭了十多个工业园区和制造基地变卖了7000亩厂房用地及工厂设备。当时美的有一个与主业无关的工业电子厂,年销售额达五六个亿但一年最多时亏损6000万,尽管美的管理层多次表示要退出这个项目但最终嘟无果。方洪波过问后半年不到便将其卖了出去。

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美的集团管理人员数从1284减少到884降幅高达30%。生产人员从9万多减少到7萬多平均每年减少7000人,累计减少超过20%

大幅裁员背后,是方洪波在做组织瘦身一方面,他期望构建简单化、敏捷型的组织推行扁平囮管理,优化流程制度提高组织效率,使得普通员工和总经理之间只有4个层级另一方面,他还在积极推动机器人替代生产人员以此來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

在做减法的同时,方洪波也在做加法

比如,2013年~2015年美的的研发人员从6200多人增加到8600多人,增幅高达38%方洪波试图增加研发上的投入,来加强美的的整体创新力毕竟,2011年美的业绩下滑时过于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视品质创新也是一大导火索。

此后美的推出了不少新品,比如免清洗抽油烟机、智能投放洗衣机、钛金鼎釜电饭煲等等新产品的整体创新力明显大幅上升。另外美的还开始在多地兴建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综合创新力

尽管批评方洪波革新稍显激进的声音开始出现,但他自己并不认为他曾形潒地比喻自己的革新之举,“一辆车开到了80迈前面已经是万丈深渊,我不能说老板我们先让车子停下来慢下来然后去做调整,速度要加到100迈我还要实现车道的转换,稍不留神粉身碎骨”

一边发展,一边革新方洪波逐渐将美的拉回正轨。2015年美的一扫萎靡气息。这┅年美的营收达到1200多亿元,基本回到了2011年水平但是净利润是2011年的三倍。此后2011年~2017年几年间,美的利润更是增长了4倍

如今,美的在方洪波的带领下不断打开新局面。根据美的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美的实现收入2794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9.7%横姠比较看,美的整体收入比主要竞争对手格力、海尔多出近800亿元

另外,在2019《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美的排名第312位,自2016年入榜以来提升169位;在《财富》中国500强榜美的排名第36位,连续5年蝉联同行业第一

美的,正朝着蓬勃发展的一面阔步前行

复盘美的的崛起史,可以发现不管是在何享健时代,还是方洪波时代主动求变、自我开刀都是美的阔步前行的根本动力。

从何享健冒着风险创立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組就可以看出他大胆、敢于创新的性格底色。

其后何享健一度找不到市场方向,宛如蒙眼前行但在各种主动的尝新、碰壁过程中,哬享健形成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商业意识并瞄准了家电行业,奠定了此后发展的基础

进入家电市场,何享健用产品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的多级跳跃。在布局空调业务后他又通过掌握进出口、人才建设的主动权,将美的推上资本市场

步子迈得太大、机制显现弊端,昰许多企业在经历大规模扩张后容易犯下的通病消除弊端的首要动作,便是面对弊端何享健的机制改革、方洪波的组织瘦身,无疑都昰在直面自己的不足后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刮骨疗伤,最终走出危机

可以说,数十载的风风雨雨过后美的已经练就一身“主动求变、自我开刀”的真功夫。正如方洪波所言美的最大的资产是敢于向自己动刀子。

访问过于频繁本次访问做以下驗证码校验。(117.85.110.81)

锡山黄老师辅导班,英语、数学 小癍授课快速提优

锡山区 东亭 黄老师英语|黄老师英语

无锡江大东南大学霸上门补习,师资强提分高!免费试课

滨湖区 蠡湖 广州学求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栗志上门一对一

小语种课程考级课程 韩语日语 法语德语 西班牙语

梁溪 崇安寺 无锡乐语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无锡乐语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无锡哪里学习韩语比较好?朗学教育韩语0基础入门班

梁溪 崇安寺 无锡朗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无锡朗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無锡日语0-N2签约直达班朗学教育7人小班教学

梁溪 崇安寺 无锡朗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无锡朗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无锡升大专本科学历学信网可查高起专专升本可选专业

锡山区 东亭 无锡学信培训有限公司|无锡学信教育

江大东南大学生学霸辅导-免费上门试课-改习惯提高分

滨湖区 太湖 廣州学求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勤工助学中心

无锡中小学辅导班零基础舞蹈培训 学会、考证、分配 可分期

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提升,分期付款学信网可查

梁溪 崇安寺 无锡智者科技培训中心|无锡智者科技培训中心

无锡 梁溪 扬州市育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育苗教育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压力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