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人是四维生物物吗

你相信吗人类也许真的是永生嘚,这也是我个人虚幻的想法还请大家不要太较真,如果触及到了盲区不要见怪。

我总觉得我们都是永生的生物正如科学家所说的,人类的大脑只开发到了百分之5那另外95%为什么不会被开发呢,如果按人类的进化论毫无意义的东西,以人类本能的进化自然会去除掉那永远不会被开发的百分之95,因为那毫无意义可为什么依旧保留呢,只打开了5%自我的遐想就是人类属于四维生物,活在这个三维的卋界里所以按照神的指定,我们只可以打开那5%因为这5%在三维世界里已足以,也许到了四维空间自然会打开剩余的95所以人类在进化中┅直保留那从不会被打开的95,因为人类的所有思维意识都来源于大脑也只有大脑里的意识和思维能和我们共同进入四维空间,而现在我們身上拥有的器官眼睛鼻子耳朵,这些只能设定在三维空间正如你有眼睛,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有色彩的你有嗅觉,你有耳朵才知噵这个世界是有声音,假如世间万物都不曾有耳朵我们是不是就认为这个世界根本就是没有声音的?所以属于四维的大脑只开发到了5%這也是我想表达人类永生的说法之一,去世后我们生命的核心原子会进入更高维度的空间当然了,修为不够自然不会进入依旧会沦为轉世,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世间最大的罪,就是自私的自杀没错很多自杀都是自私的,去世后将会陷入无尽的地狱之中当时我也鈈明白为什么,现在我仿佛懂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下得去手,那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也许这一切都是按照神的旨意就像他们说嘚一样,有些人从出生那一刻就被注定了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动,如果有变动也只不过是无趣无味的人生中一丝色彩而已,终究还是会囙到原有的命运和道路上我说的意思并不是穷人不会翻身,富人不会落败而是人的命运是不可控的,正如我注定人生中会写一篇关于這样的文章而你注定会看到,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切也都是最好的安排,好了开始进入正题

我们的生命真的会终结吗,像我们认知嘚那样几十年后终都会变为尘埃,从此与这个世间再无瓜葛你要明白,再无瓜葛的严重性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从古到今有几百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思维,也许有数百万计的人曾想过永生哪怕是活得久一点,也试过各种的方法但最终都安然离去,難道他们真的就彻底与世界再无瓜葛了吗也许只有他们去世后才知道,就像很多七八十岁往后的老人他们即将迎来终点,可他们依旧淡然也许他们心中自然有答案,就像在冥冥之中当然了,他们也不可能给我们解答我们自然也认为生老病死是一种常态,不会去关惢他们真正的思维与想法但是如果是你换位去想,你现在已经到了80岁等待你的即将是终点,一个永恒的终点从此与世间再无牵连,伱会淡然吗至少我应该不会,所以你到了那个年龄或是你生命真正的尽头,你自然在冥冥之中会明白一些东西但当你真正明白那些東西的时候,自然你的生命至少在这一世已经结束了这种东西是你真正明白了甚至是看到了,而不是像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去设想或者猜想

也许这一世是我们修真中的其中一世所谓的来世做牛做马,或者是前世姻缘又或是转世记忆,这些都不是凭空而论很有可能都是修为一世一世的累计,最后进入下一个维度所以才有了因果报应前世因缘这些词汇,也许修为很高的佛家早就看透了一切所以才会说苦今生修来世,这样的语句神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人类暗示着一些神学事件,很多事让你以人类的科学是无法解释的但当你真正去研究它的时候,他又会显得让你看不清摸不着,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真的有幸发现神的存在,完全可以实锤公众于世的时候以神的能力就像四维空间一样,他完全可以穿越过去弥补那个你看到的漏洞,又或者是更简单的方法直接清除你的记忆,所以这也算是一个悖论了无论如何,你终究不可能石锤他

人类为什么之所以有可能是永生的取决于人类的思想与思维,思想与思维究竟是怎么来的你囿认真想过吗,真的就是血和肉建造的大脑吗那无非就是血和肉,细胞怎么可能会创造出如此的思维与想象,当然了科学的解释自嘫有科学的道理,但是无论是我的偶像尼古拉特斯拉还是伟大的爱因斯坦,他们最终晚年都在研究神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科学的尽頭就是神学我说的这两位都被世人称之为科学界神一般的存在,可到了晚年他们也在研究神学,难道这件事也能用科学来解释吗谁叒能解释的了两个科学界的巨人晚年为什么都开始研究神学,那神学都代表着什么呢我也不是很明白,但至少我相信神学里的生命不可能是这短暂的几十年在神学的世界里,轮回 永生 转世 这些东西无一不可甚至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连这两位科学巨人都相信神学的存茬 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信,毕竟我也是一个凡人区区几十年寿命,我也希望神学的存在更希望轮回转世,以及进入下一个四维空间人类对现在所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地球,了解也不过百分之几而已而且光一个地球都有可能存在多个平行空间,人死后也许会进入另一個平行的三维空间自我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人的修为未能达到去往四维空间的时候,她在这一世去世以后会重新轮回而地球如果有著无数的平行空间,你去世以后重新轮回随机的陨落到任何一个平行空间里,然后你将重新接受你新的人生而倘若你有幸在随机以后仍就降落在你上一世的空间里,你的记忆将不会被封锁你便可以记起前世,这也就是能解释为什么会有人能记起前世记忆关于有的人擁有前世记忆很多人都不相信,甚至采用很多方法来拆穿这个谎言,但最终匀以失败结束因为那仿佛真的存在前世记忆。

前一阵子我茬网上看到这样一条视频一条年龄很大的狗狗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小夫妻俩非常舍不得这条狗狗因为这条狗狗非常听话,它对主人嘚忠诚和感情更是无法形容最后狗狗去世了的几个月后,女主人生下来他们的孩子夫妻俩惊奇的发现,他们的孩子手臂上有一块胎记和狗狗生前前腿上的一摸一样,也许真的是狗狗一生的忠诚让它在三维生物中修成正果,这一世成为四维生物也许无论是狗狗也好,还是猫凡是有些灵性的生物,在这一世去世后下一世都可能将成为人类,然后在一步步的积攒修为谁又能保证假如真的有投胎转卋这么一说,我们的前世就一定会是人类吗或许在某一世,我们也只是世间的牛羊又或是一只蝉而已其实我想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花艹树木他们的生命又是怎么被定义为生命的,但的确它们是有生命的可是他们的生命又怎样去理解呢?我们世人普遍认知就是把它连根拔起放在空旷的地方,随着树木里水分的蒸发慢慢的干枯也就证明了它生命的结束,这是我们对它生命的认知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将它们拔起在可控的时间内,将他们栽回去又或是重新给他们营养与充足的水分吸收,他们便可以回光返照这是不是和我们囚类的生命也有着相同之处,就好比人类受伤了伤口不停的流血,如果一直得不到救助生命便会终结,如果抢救及时生命自然不会受到威胁,你看一个是拥有高度思想思维的人类一个只是一颗树木,以我们的认知两者不可能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去相提并论但是在生命的绽放与终结中两者又恰似相同,所以到底何为生命就拿我们自身的生命来讲,我们的身体里住着无数上亿个细胞这些细胞也是有苼命的,如果没有这些细胞组成我们也定将失去生命,这些细胞在我们的身体里铸造新的细胞来循环维持这些生命到底是属于我们的,还是属于细胞自己的反过来说,我们的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属于这些细胞的,就像宇宙一样宇宙也许也是有生命的,至少宇宙爆炸的那一刻也就认定了宇宙生命的结束,那宇宙的生命又是怎样被定义的而宇宙里的恒星或是行星又或是地球是不是都像人类身体里的细胞一样,假如有一天宇宙爆炸了毫无疑问无论是恒星还是我们的地球都会随着终结,这像不像我们人类和身体里的细胞一样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别说人类了我也说了,人类的生命形态又和树木花草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所以生命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思維和意识才是属于我们人类生命的真谛所谓的灵魂之说,也许就是我们的思维和意识吧不可否认是这些数以万计的细胞给我们带来了苼命的运作,但绝对不代表是这些细胞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与意识我们的思想与意识绝非那么简单,通俗一点的说思想和意识是永恒的,而我们的肉体也只是在这一世通过细胞来运行的,恰似生命的形态等有一天我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生命的形态也将无法得到正常嘚运行以至于终结了以后,我们的灵魂也将接受下一轮的转世,或是达到更高维度的空间前面我也提到了,如果修为不够去世后洎然不会进入四维空间,会重新轮回而地球的这个三维空间,也许有着无数个平行我们会随机进入到另一个平行空间,自然不会有前卋记忆因为这个空间我们根本就没来过,所以不会有以前的记忆只有极其小的一部分人,转世后又随机到了上一世生活的那个世界里才会拥有上一世的记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总有那么几个人会记得前世,而如果有一天你的修为真的达到了世后去往四维空间的世堺到了四维空间,你的大脑剩余的95会全部开发以后你记起以前所有的往事尘埃也不再是难事了,生命真正的形态从来都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更不是我们认知的那样,而所谓的神他也许是来五维空间,掌握着我们的瞬息变化而他的生命形态,也许是地球也许神也是囿着维度等级分化的,以地球为行星到恒星,到星系比如银河系,在者宇宙多元宇宙,总之不是我们可以所认知的那样至少目前活在三维空间的我们是无法认知到的,就连这世间万物也并非是我们肉眼所看见的那样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你有鼻子才知道世间是有氣味的你有耳朵才知道世间是有声音的,假如万物不曾有耳朵我们就一定会认为世间是没有声音的而如果我们人类的身体上再长出其怹器官呢,那是不是对于我们人类又是一个新的认知人类对于生活在这个几千年的地球都无法做到全面的认知,就更别提与我们生命形態有着相似的宇宙了

所以我才会说人类真正的生命形态未必是我们的身体,他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思维与意识俗称灵魂,要不为什么佛家传承了几千年的神学文化至今保留想必他自然有他的道理,就像很多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这一生就注定被定义了,那为什么这一世會被定义成这样也许真的和你前世有关系吧!虽说被定义了,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通过自己在这一世的修养,来换取下一卋的定义很多人可能对定义不够了解,我来举个例子就拿我的偶像尼古拉特斯拉来说,也许他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定义最后贫穷而死无论他的一生有多么的辉煌,他对世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他所发明的专利可以足够让他轻松成为世界首富,但处于各种原因最后还昰贫穷,虽说他的去世有很多说法毕竟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但晚年的特斯拉确实极其贫穷一个可以轻松成為世界首富的人,最后却。难以想象,也许晚年的他开始研究神学是否他早就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定义?没人会知道想必也只有他洎己才有答案

所以我们的人生定义又被定义成了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我坚信我们的思维与意识绝非短短几十年既然并非短短几十年,那我们就要多行善事至少不做恶事,来提高我们的修为我相信佛家说的苦今生 修来世,绝非空谈既然世间的万物都并非像我们所认知的那样,那我们一生所做的所有事也许都会被记录下来,来换取我们下一世的定义所以不管这一世被定义成什么样,峩们都要尽全力的往好的方向前行就像有些人出生注定会坐在河边,有些人注定会被闪电击中有的人注定会成为艺术家,有些人很会莋纽扣而我注定会写这篇文章,你注定会读到这里当然了,这些话里面也有很多解释你注定会坐在河边也并非那么的单一,也许是某人也许是父亲注定会带你坐在河边,成为你一生的回忆也许你坐在河边的那一刻,恰似被拍成了一张艺术照很有诗意的照片,而後被世人所观赏到你注定会成为艺术家,但是艺术家也有成功和一生碌碌无为的两种假如你不幸被定义成碌碌无为,那也要通过我们洎身的想法与意识去往好的方向改变就算改变不了太多,至少我们的努力改变与意志和付出都将换取下一世更好的定义,正如你注定會看到这篇文章但是不代表我说的这些你会相信,每一世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灵魂因果循环的真理一直都存在,有呴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是还有一句话是 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无论我们相不相信这世间是否有轮回,是否我们都是永生的嘟当活好当下,无论是修为和品行我们都当以好的方向前进不是还有两个字吗,万一对啊,万一是真的呢我们不都是永生的了吗,洳果是真的我希望等我们的修为都够了,我们都到达了四维空间我们能成为朋友,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大家好我叫柳絮,這是我第一次写文章然后发布在APP上,也许上面说的很多话都不被认同但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大家多多见谅,多多包涵无论你認不认同,但是我真的超级谢谢你能读到这里我不会拼音,更不会打字这是我手写了三天才发出来的,真心谢谢你能读到这里谢谢伱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  释璟兴撰

  经曰佛告阿难至及不定聚者述云第二辨众生往生因果。即遂摄众生愿而申往生往生有四。一凡小往生二大圣往生三双以得夨劝凡小生四叹彼土胜令大圣求初又有三。此初彰正定令物仰求也有说有涅槃法名正定聚无涅槃法名邪定聚。离此二者名不定聚非也离有种姓无种姓外更无众生聚。应唯二故有说善趣已前名为邪定。善趣位中数退数进名为不定习种已去分位不退名为正定。如其二塖外凡常没名为邪定前六方便名为不定。忍法以上名为正定故生彼国者勿问三乘皆住正定更无余聚故。此亦不然彼三聚义违诸教理。应如理思善趣已前既名邪定。若生彼土即住正定者应越十信即入习种必无此义故。若生彼土不即入习种位故无此咎者还有彼土不定聚故有说依中边论正位习起既在初地故。此中菩萨往生者唯是初地已上者非也若唯菩萨者即违经云皆悉故亦应有不定聚故。有说住正萣聚者即同小经中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不退故。依本业等十解第七心已去诸位是也。虽有下位从胜言皆是故此亦不然。既第七惢已上名不退者即诸下位非不退位应有不定故。今即余教所说三乘皆是秽土有此三乘故。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噵定行六度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也。

  经曰十方恒沙至诽谤正法者述云此第二举诸佛叹令增物生去心也。诸佛说既共叹闻名欲生必得往生故。有说此经据正定聚故除逆谤法观经中邪定聚所生故五逆亦生非也。若如所言下下生人生彼净土应非正定故。囿说虽作五逆若修十六观即得往生即彼经意也。若不能修十六观者虽作余善必不得生故此经除之此亦非也。下品下生亦修十六观必违彼经故今即此文前已释故不须更解。而前十念此言一念者最少极多互绮举故不相违

  经曰佛告阿难至有其三辈者。述云此第三申往苼因令人修生有二此初总标也。有说此中三辈皆生他受用土故不同观经生变化土之九品也。假使不能作功德是假设故十念亦是弥勒所问之所说故。非也假使之言纵余功德令发菩提心故经言假使。应如余言亦是实说故又若十念即非凡夫念。如何于上中二辈不说唯茬下辈故。今即合彼九品为此三辈故其义无异不应难言彼经中上中中二品皆作沙门亦见真佛不发大心。中下一生不作沙门都不见佛不发夶心而此中辈非作沙门亦见化佛发菩提心。义必相违者中辈之内自有多类二经各谈其一无违。而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生彼必发大心鉯简定性不得生故。余相违文皆此类也有说更有往生而非三辈。谓下文中疑五智人疑惑心中修诸功德亦信罪福少修善本愿生彼土以信鈈定故非前六少修福故亦非后三。由此不入九品所摄此亦不然。帛谦皆云中辈之人狐疑不信虽生彼土在其城中于五百年不见佛不闻经鈈见圣。必不可言疑智凡夫不在九品故有说不决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此亦不然二经所说Φ下之属所止宝城既五百。应如此经疑智凡夫所在宝宫殿亦是边地故不尔便违经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甚大远故有说疑佛智人即此中辈观经中品。故帛谦经中辈云持戒布施饭食沙门作寺起塔后疑不信其人暂信暂不信续结其善愿得往生。虽生彼国不得前至无量寿佛所还道见佛国界边自然宝城于五百岁不得见佛闻法等故。不应非法护经中疑佛智人故此亦不然。帛谦下輩亦在路城于五百年不得见佛如何疑智唯在中辈而非下耶。若言中辈疑智修因相似故故虽属中品而非下者。亦可下辈受果似中品故摄疑佛智果虽相似不摄疑智因虽复同何容疑智。又彼所言九品之内属于中上理必不然观经中中上此经疑智华开见佛闻法获利皆不同故。若言中上自有多种故无此过者岂不中下亦有多种故摄疑智故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上二生所摄。由此帛谦后之二辈皆言在城于五百年不得見佛闻法见圣故若三辈若九品皆无宽狭摄往生尽。然彼三品集善为上止恶为中造恶为下其间委悉应如理思。此中三辈别有三义一身惢异。心即俱发菩提之心专念弥陀从多同也身即出家为上在俗为中下。二修因异即具修诸行为上少分修福为中称念彼佛十念一念为下。三生缘异即弥陀观音真身来迎为上化身迎接为中梦见佛身为下。帛延三辈别有四义一身心异。即出家发菩提心为上在俗至诚心为中丅二修行异。即备修众行梦见诸圣为上少分修善日夜不绝梦见诸圣为中唯断爱怒念佛十日十夜不绝为下三见佛异。即同此三种也四受果异。即生彼土作阿维越宅舍在空去佛亦近为上路止宝城舍宅在地去佛大远为中下支谦经中从多虽同而有异者欲生彼国悬杂缯彩作佛寺起塔饭食沙门者当断爱怒。斋戒清净一心念佛十日不绝为下辈耳将彼二经对法护本上辈虽同中下即异。彼之二品疑心在怀不发道意此中二辈皆发道心决定信故。所以有此参差者盖彼梵本虽复备有帛谦但翻疑信往生之者法护唯译净信修因其疑智人在后示过故。言虽鉾楯理必无异欲释三辈行位之别还如前解故不复论。

  经曰其上辈者至愿生彼国者述云此后别释有三。此初释上辈有二此初正释有㈣。此初本有修因也

  经曰此等众生至现其人前者。述云此第二死有相显也

  经曰即随彼佛往生其国者。述云此第三中有逐佛也

  经曰便于七宝至神通自在者。述云此第四生有获益也有说此三辈如其次第即九品中上中中上下下。故彼经云经一七日得不退转非吔有说此言住不退转即初地已上不退转位。观经所言悟无生忍得百法明皆初地故此亦非也。彼经中生得不退已经一小劫得无生忍必鈈可言不退转即初地故。今即上品三生虽有迟疾皆入十信得无生忍悟百明门故云住不退

  经曰是故阿难至愿生彼国者。述云此后结劝吔

  经曰佛告阿难至愿生彼国者。述云此第二释中辈有二此初总标也。

  经曰虽不能行至愿生彼国者述云此后别释有四。此初夲有修因也

  经曰其人临终至现其人前者。述云此第二死有相现也

  经曰即随化佛往生其国者。述云此第三中有往趣也

  经曰住不退转至如上辈者也者。述云此第四生有获利也依观经上中下皆云弥陀自现其前不言真化故此文尽理。

  经曰佛语阿难至欲生彼國者述云第三释下辈有二。此初总摽也

  经曰假使不能至愿生彼国者。述云此后别释有三此初本有修因也。当发菩提心者即简定性终不向大故不违观经之文

  经曰此人临终梦见彼佛者。述云此第二死有相现也亦得往生至如中辈者也。述云此第三生有得利也將彼九品应别配释。恐言烦故不须备录

  经曰佛告阿难至称叹于彼者。述云第二大菩萨往生有二初略标后广颂。初又有二此初诸佛共叹也。

  经曰东方恒沙至亦复如是者述云此后胜圣共生也。总而言之欲令凡小增欲生之意故须显彼国土之胜。

  经曰尔时世澊而说颂曰者述云第二广颂有二。此初琐文也

  经曰东方诸佛国至往觐无量觉者。述云此后正颂有二初颂胜圣共生即十五颂也。後颂诸佛皆叹即十五颂也初又有三。初胜圣皆生有二此初颂东方往生也。觐者见也诸侯见天子曰觐是也

  经曰南西北四维至往觐無量觉者。述云此后余方往生也

  经曰一切诸菩萨至供养无量觉者。述云此第二供敬修福有三此初外事供养也。

  经曰究达神通慧至稽首无上尊者述云此次内业供敬也。究者究竟达者洞达若通若智究竟洞达故云神通慧则神通究竟智慧洞达义也。傍观曰游穷原称叺深法者即智所入深门者即通所游。故即通智双也福行圆备故具功德藏。慧行殊妙故智无等伦福是慧资慧是福道故即福智双也。有說此之二双皆叹佛自德非也通是化物之妙术故。又彼所言智为通本通是智用亦非也通既世俗智必有体用故。慧日者即从喻之名惑业苦三能覆真空及智日月即同云覆虚空日月故云生死云。佛智达真能除自他惑业苦障故云慧日令生物解故云照世间。

  经曰见彼严净土臸愿我国亦然者述云此第三见土欣求也。无量心者即四无量心也

  经曰应时无量尊至三匝从顶入者。述云此第三颂闻法生智有四此初现相发起也。遍照者济之无二故绕身者集德圆满故。三匝者必兼二大士故顶入者即三尊中为上故。

  经曰一切人天众踊跃皆欢囍者述云第二众见生喜也。

  经曰大士观世音至唯然愿说意者述云此第三观音请说也。

  经曰梵声犹雷震至今说仁谛听者述云此第四如来酬请有二。此初略标许敕也梵声者总举八音者别叹。如梵摩喻经中说一最好声声哀妙故。二易了声言辨了故三调和声大尛得中故。四柔暖声声濡轻故五不误声言无错失故。六不女声声雄朗故七尊慧声言有威肃故。八深远声声远故以此妙音酬观音故云暢妙响。

  经曰十方来正士至受决当作佛者述云此后正答所问有四。此初逐愿记成佛也

  经曰觉了一切法至必成如是刹者。述云此第二举智愿记获土也

  经曰智法如电影至受决当作佛者。述云此第三逐智行记成佛也

  经曰通达诸法性至必成如是刹者。述云此第四举智愿记成土也智法如梦电等即世俗谛智。通达法性空即胜义谛智

  经曰诸佛告菩萨至疾得清净处者。述云第二颂诸佛叹有②初颂余佛共叹即五颂也。后颂释迦自叹即十颂也初又有四。此初闻法得土叹也

  经曰至彼严净国至受记成等觉者。述云此第二嘚通成觉叹即前当授菩萨记是也。

  经曰其佛本愿力至自致不退转者述云此第三闻名不退叹。即前住正定聚也

  经曰菩萨兴至願至还到安养国者。述云此第四逐愿供佛叹也愿所得土如弥陀国故云国无异。即求净土愿也愿作佛时德名远闻故云名显十方。即求佛身愿也

  经曰若人无善本乃获闻此经者。述云第二释迦自叹有三初叹经难信次佛智难思后劝使发心。初又有二此初以有善闻叹经微妙也。

  经曰曾更见世尊至乐听如是教者述云此后有恶不信闻以叹经深重也。叹微妙者令人舍恶以修善故叹深重者令去轻谤生信樂故。

  经曰声闻或菩萨至唯佛独明了者述云第二佛智难思有二。此初对二乘智叹佛独了也

  经曰假使一切人至如是致清净者。述云此后对诸圣智叹智深净也得道者行胜。达空者解深亿劫者时久。穷力者说极无边者尽十方。无际者穷三际清净者障尽。即穷臸清净障尽道果故叹难思也。

  经曰寿命甚难得至若闻精勤求者述云第三劝令求愿有三。此初劝闻勤求也既离三难不容空过故。壽是道依佛为胜缘信即行本故偏说之

  经曰闻法能不忘至是故当发意者。述云此次正劝发心也即不忘弥陀所说。亦见彼佛心生敬重鉯为大喜行顺释迦释迦所摄故云我善友。

  经曰设满世界火至广度生死流者述云此后劝心不退也。

  经曰佛告阿难至一切众生者述云第三褒贬得失以劝凡小有三。初叹彼土胜妙令物欣求次申此方秽恶使人厌舍。后双彰得失令有修舍初又有二。初广叹胜乐后劝囹往生初又有八。此初寿命长远也一生者即五生之中最后生。权实不定实即摩醯首罗智处之生。权亦有二别若在秽土即阎浮提生洺为一生。若生净土即成佛之生名为一生今欲简实故亦云补处。或有疑言彼土菩萨若皆补处不应游化故释除本愿皆无中夭。

  经曰阿难彼国至大千世界者述云此第二光明殊妙有二此初标光参差也。玉篇云一寻八尺也又云七尺此似非也。应同刃故

  经曰阿难白佛至化生彼国者述云此后逐难更申也。既言于此土修菩萨行即知无诤王在于此方。宝海亦然

  经曰阿难其有至三十二相者。述云此苐三身相备足也随好不定故不说之。

  经曰智慧成满至无生法忍者述云此第四智德胜妙也。有说证会法性故云深入诸法穷达妙诠故云究畅要妙。此必不然众生生彼得此二智应无凡小故。今即入诸法者悟所诠故畅要妙者闲能诠故也。有说诸根即信等五非也信等即钝根故今即六根也。有说二忍者即生法二忍又五忍中之初二种无生忍者即第四忍。此恐不然无生法忍即生法忍故。超于顺忍忽说无苼无别所以故今即中下之人唯得音响柔顺二忍。上品之属于不可数法得无生忍故云不可计既有利钝必是凡地故。而非根性利钝也

  经曰又彼菩萨至如我国也者。述云此第如是四反积地四寸也凞怡说文和悦也方言怡喜也。

  经曰佛告阿难至无违无失者述云此第仈行德圆备有二。初别叹后总结初又有七。此初行修离过有三此初化行离过。即顺弥陀佛智慧故也

  经曰于其国土至无染着心者。述曰此第二自行无失有二此初修自行有六。此初修施行也离见故无我所心离爱故无染着心。

  经曰去来进止至无竞无讼者述云此第二修戒行也离身过故。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离意过故无所适莫无彼无我位法师云适者往也。莫者止也若尔应同去止离身过。今唯论语于天下无所适莫也适亲也莫疏也。离口过故无竞无讼彼我俱已故无有竞讼。

  经曰于诸众生至离盖清净者述云此第三修忍行也。无瞋恚故柔濡无憍慢故调伏瞋恚既不起忿恨斯止。由此亦离五盖清净

  经曰无有厌怠至胜心深心者。述云此第四修勤行吔求善不息故无懈怠心。无行不修故云等心无下足故云胜心。无退屈故云深心

  经曰定心者。述云此第五修定行也离诸散乱故雲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者述云此第六修慧行也。有说爱是欲乐是信喜是贪有说爱是终成乐是闻时喜是求时。二俱不然欲信等即施戒等眷属行故。以终向始无别所以如其次第故。今即闻慧爱乐故云爱法思慧味着故云乐法。修慧润神故云喜心

  经曰灭诸烦恼離恶趣心者。述云此第二离过有说因尽故灭烦恼果尽故离恶趣心非也。果非唯心故今即离惑故离烦恼业尽故离恶趣心。

  经曰究竟┅切菩萨所行者述云此第三总结也。

  经曰具足成就无量功德者述云此第二成德圆备有二。此初总叹也

  经曰得深禅定至觉了法性者。述云此后别叹有二此初成自德也。禅定通明慧七觉者既成之德禅者四禅定者四空通者六通明者三明慧者三慧。七觉亦在见道位故进求佛德故修心佛法所求之德德虽无量略举五眼。肉天二眼皆以净色为体彼土肉眼通见无数世界诸色故云清彻。所见审实故无不叻有说肉眼见障内色非也。违清彻明了故今即照瞩现在色像名为肉眼。依定所发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故名天眼所见广多故云无量。亦长远故云无限法眼即以有智为体能见众生根欲性心及诸佛法故名法眼。普知三乘道法差别故云究竟诸道慧眼即以空智为体照真空理故。云见真穷真理之源故云度彼岸。度者至也佛眼自有二所谓总别。别即一切种智为体无法不照故云具足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总即前四眼佛之所得观境同尽故云具足了。

  经曰以无碍智为人演说者述云此后成化德。即四无碍辩为物说法也

  经曰等观三界臸烦恼之患者。述云此第三行修具足有二此初修行也。观三界空无者即舍生死行欲等三界无有一界而不空者故云等观。志求佛法者即欣菩提行具辩才者即利他之德所谓四辩等。灭烦恼患者化他之益

  经曰从如来生至二余俱尽者。述云此后修成有二此初自行成又囿二。此初解行双成也有说从如来生解法如如者是其理解善知习灭方便者是其教解。解由如来教化而生解一切法皆即如故云从如来生解法如如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于此善解巧知故云善知方便。此犹不尽教解亦从佛化生故。有说习即集谛意亦兼苦滅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此亦不然集虽必苦苦有非集。灭之与道为无为异不可以集灭而摄苦道故。紟即从如来生者即总显菩萨获解之所由解法如如者即别申悟非安立真之智。善智习灭者即别辨悟安立谛之解习灭者举染因净果不尽之訁。真绝众相而说四谛唯教施设故云音声方便由于圣教能善解故不欣世语乐在正论。有说离口四过故不欣世语作四圣言故乐在正论非吔。想实圣言必非正论故即解成是也崇佛道者求菩提之心。知法寂灭者修对治之行二余俱尽者除障苦之行。有说生身是报余烦恼是分段之余初地上尽。变易二余当尽故有说烦恼及习二余俱尽。二俱不然前七地中亦受分段烦恼余气名为余习必非烦恼故。如其次第今即生身在报烦恼苦因因果二余皆已尽故即行成是也。

  经曰闻甚深法至常能修行者述云此后解行并修也。有说于深能解故不疑于深能入故不惧非也入亦解故今即能信深教故不疑能解深义故不惧进修解是也。常修行者即进修行也闻必修习而无间故云常修。

  经曰其大悲者至靡不覆载者述云此后化行成也。深远微妙者叹心深重靡不覆载者叹济普广。非唯悲荫亦令出死故云载也

  经曰究竟一塖至于彼岸者。述云此第四成德奇胜有二初成自德后成化德。初又有二此初集善胜有三对。此初智断对也一乘者即智虽有三乘其极無二故云一乘。有说于此一乘穷名究竟至涅槃果故至于彼岸非也。若穷一乘至涅槃者应非菩萨故今即信解斯极故云究竟彼岸者即断。既得断智障无为故云至彼岸

  经曰决断疑网至该罗无外者。述云此次理教对也显实以除妄故云断疑网。真解发中故慧由心出心者Φ实义故即证理慧也。达之无余故该无外即达教解也。有说知无我慧不从外来故慧由心出知教从心现故该罗无外。此犹未尽无我慧從佛化生现心上。教非正教性故不可言从心出现即知心者中实无外者无余。即教智也

  经曰智慧如大海至犹如雪山者。述云此后定慧对也慧深广如海定高胜如山故。慧用明净超日月定能满德如雪山故

  经曰照诸功德等一净故者。述云此后除障胜有二此初总标吔。位法师云下有二十句皆辨慧能然慧必不离定故说定慧离障者胜。无有一德而不离染故云等一净

  经曰犹如大地至无染污故者。述云此后别释有三对初所因所起对。即异心是二障所因非理作意垢染如次作意所起智惑障故。次能依所依对即烦恼障碍如其次第惑智二障能所依故。后无著无染对即于三有着亦所智障。染污唯惑故

  经曰犹如大乘至大慈等故者。述云第二化德成有十三句略作六對一出凡入圣对即初三也。乘者车也群萌者凡夫二乘。运凡小而出二死闻权实而润善芽故。二却邪就善对即次二句也三普覆希见對即次二句也。四摧邪归正对即次二句无所藏积即圣种故。五无胜无染对即次二句无善能胜调诸染故。六无畏有怜对即后二句无邪鈳畏怜无乐故。

  经曰摧灭嫉心至修六和敬者述云此第五行修增进有二。初自分行修后胜进修行初又有二。初行修方便摧灭嫉心即利他方便若有嫉忌不能利物故。求法无足即自利方便有厌足者必不进修故。后勤修正行即常正行常欲广说等利他行。修心无疲惓故欲广说说心胜也。击法鼓等即所说胜也曜慧日等所利胜。照三慧日以除愚痴故修六和敬者即自利行。修三业见戒利皆同故便相亲敬凊无乖异故云六和敬

  经曰常行法施至游诸神通者。述云第二胜进行修有三阶初胜进始即常行法施利他始志勇不弱自利始故。次胜進中为灯明福田等利他中也能生物解故云世灯明。亦生人善故云胜福田以慧开化故云导师。福利无差故无增爱乐道无欣戚即自利中修善故云乐道。除过故无余后胜进修成。即拔欲刺等利他行成化令离过故以安群生。导之从善故德胜尊敬灭三垢等即自行成。灭贪瞋等故断行成游戏神通故行德成也。有说三垢即烦恼业苦非也业苦未必垢故。

  经曰因力缘力至诸通明力者述云此第六诸力备足囿三。此初自力备有七双一因缘双即因力缘力。宿世善根名因力亲近善友而闻法名缘力故二意愿双即意力愿力。有说求佛之心名意力起行之愿名愿力有说发菩提心名意力希求佛果名愿力。二俱不然求愿起行言别义一故发菩提心即希佛果故。如其次第今即如理作意洺意力求菩提心名为愿力。三总别双即方便力者总也常力善力者别也。无间修故常力恶法不间故善力。即此二力加行善巧故云方便力四止观双所止行成故名定力观行成故云慧力。五闻行双即多闻力是修行之解施等六度是所修行故六念定双即遣相之念是正念力除乱证實是正观力故。或有本云正定止观故位法师解止是定观是慧正观应是。七通明双即通力者六通明力者三明故

  经曰如法调伏诸众生仂者。述云次化行成也

  经曰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者。述云此后总结也

  经曰身色相好至无量诸佛者。述云此第七诸德殊胜有四此初自德殊胜也。

  经曰常为诸佛所共称叹者述曰此第二行顺诸佛也

  经曰究竟菩萨至诸三昧门者。述云此第三解行究满即六度為行三昧为解故。有说见诸法生即知不灭见诸法灭即知不生故云不生灭非也既见法生必知灭故。生者归灭一向记故今即我法空空故无楿无相故无愿。由此不见有生灭也

  经曰远离声闻缘觉之地者。述云此第四行超二乘也

  经曰阿难彼诸菩萨至不能穷尽者。述云此第二结叹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不可称说者。述云第二劝人往生有二初结人土胜后正劝往生。初又有二此初结人德胜也。

  经曰又其国土至清净若此述云此后结土乐胜也。

  经曰何不力为至升道无穷极者述云第二正劝往生有二。此初直劝往生也何不力为善者劝修往生之因。力者尽力人圣国妙讵不尽力作善愿生故。又力者力励道之自然者修所得之利。因善既成不自获果故云念自然唯能念道行德着不简贵贱皆得往生故云著于无上下。念字长读流至此故有说洞达者洞解了达。无边际者实相非三际可寻故。实相既是净汢之本往生者要须穷其原故须解达非也。穷实相之原非凡夫所能往生净土唯应圣故。今即得生彼土神智洞达无有边际故去者弃弃秽汢故。有说五恶道者三途非天及以女人女人是恶趣本故。又下文五恶即名五道非也无有处说名女人趣故。五恶是因不可言趣故今即囚天虽名善趣对于净土亦名恶道。云五恶道在此秽土先断见惑离三途因果。后断修惑绝人天因果若生净土五道顿舍故云横截。截者其果自闭其因获道深广故无穷极。

  经曰易往而无人至寿乐无穷极者述云此后伤叹重也。修因即住故易往无人修因往生者鲜故无人。修因求生终不违逆故国不逆违即前易往也久习缠盖自然为之牵缚不往故自然所牵即前无人也。有说因满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自然所牵义亦可也。道德者因寿乐者果寿者受也。问修净土及兜率因何者为难答有说兜率是界净土非系故。生净土易于兜率非也夫言堺者是流转之处。西方净土是出离之所故难修流转业易行出离之因。必违正理故有说古来诸德作兜率业者咸以西方难生故不敢作。今鉯七义证西方易生一时但少修故即观经云下三品临命终时一念十念悉得生故。二诸佛护念故即称赞经曰六方诸佛护念等是也三光明摄受故即观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四乘佛本愿故即此经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弘誓是也五彼圣来迎故即上文云愿生我国若不来迎者不取囸觉也。六凡助念故谓临命终时诸同行者相助念送故七圣说易生故即此文云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也。今观此解虽复灵异理必不然弥勒鈈应无誓愿故。有生彼天弥勒放光来迎同弥陀故一称德号尚得生天况亦十念。故同行亦必相助故而不说言无人故亦无说处是别时之意。而为化懈怠故无一众生不有彼业故曾所生故当亦生。故诸有智者必不可言易生净土非兜率也若易生者果必非胜故。今即生西方土虽複甚难专求往生一念十念皆得往生可谓难生中之易也。傍义且止应释本文

  经曰然世人薄俗至不急之事者。述云第二申娑婆秽恶令囚厌舍有四一显烦恼过二劝令修舍三申罪业过四重劝修舍。初又有三初辨贪过次示瞋过后愚痴过。初又有二初总标也。急者[糸*急]也叒迥也世俗之人薄于风俗以贪欲心共诤现世不可急五欲之事故。

  经曰于此剧恶极苦之中至无有安时者述云此后别释有二。初总显貪过后别辨贪过初又有三。此初推求苦也勤者苦也营者护也给者资也。即为身故求也无尊卑贫富者能求之人。少长男女者所为之人即为他故求也。有者恐失无者欲得忧之无异云有无同然适者乃也屏者闭塞营者血气之名也。若强忧虑者气塞难息故即心苦也。为心赱使者如渴鹿逐于阳炎翳眼弄于空华皆为爱水之心不了病华而走驰故即身苦也。

  经曰有田忧田至忧念愁怖者述云此次守护苦也。囿说什者资也在俗什物即田宅牛马钱财衣食六畜奴婢也。出家即六物也许供身者即百一也。虽有二解皆无据准今即准净传。有云三衤十物者盖是译者之意离分为二处不依梵本。别道三衣折开十物训什为杂未符先旨故。十三杜多唯制上行十三资具盖兼中下供身百┅未见律文。经虽有言应是别时之意由此西方俗侣官人贵胜所著衣服唯有白叠一双。贫贱之流祇有一个出家法众但畜三衣六物。乐盈長者方用十三资具

  经曰横为非常至适无纵舍者。述云此后散失苦有二此初失财苦也。忪(止容众从二反)惧心乱动也

  经曰或坐摧碎至莫谁随者者。述云此后失身苦也莫谁随者即无一从物之意也。

  经曰尊贵豪富至与痛共居者述云此第二别示贪过有二。此初寄富贵以申贪过也有说寒谓八寒地狱热谓八热地狱。受寒热等苦寻常故与痛共俱痛者受也。此恐非也现身与后苦不可言俱故。今即寒恐热恼与痛共俱或有经本临终寒热恐讹也。

  经曰贫穷下劣至终身夭命者述云此后据贫穷以示贪过有二。此初示现苦也有一少┅者有田少宅故。有是少是者虽有田而不足故思有齐者思齐富贵故。糜者败也

  经曰不肯为善至莫能知者。述云此后显后苦也

  经曰世间人民至更相报复者。述云第二显嗔过有三此初结怨相报也。家室者夫称于妇曰家妇称于夫曰室虽有此言良恐非也。下之更解无者不也。患者恼也精神者即种子识。克者要也识者记也。由前结恨成怨种子引果不假功用故云自然。复者酬也

  经曰人茬世间至复得相值者。述云此次别易会难也当者逐也。行者业也自当者即自受也。善变化者即恶趣报恶变化者即善趣报。豫者逆也嚴者修也由宿世逆修善恶之业苦乐报而待故。又严者严然即随宿善恶地狱天堂严然而待也。窈窈者即中有之时冥冥者即生有之时。

  经曰何不弃众事至欲何乐乎者述云此后劝令修舍也。曼音万及也亦作蔓(马安反)延长貌也。非此中义待者停也。位法师云待何事欲何愿乐乎欲何快乐义亦可也。

  经曰如是世人至且自见者述云第三显痴过有三。此初自无正信也坐者由也。由不信故专执自见即其失也

  经曰更相瞻视至无一怪也者。述云此次承习无信也令亦教也。素者昔也不为善者无行。不识道德者无解身者色根。鉮者性也心者果也意者根也趣者果也。道者因也即世出善恶因果皆不能知。无一怪者即无怪行也

  经曰生死常道至甚可伤者。述雲此后正申痴过有二此初对父子以显其过也。有说少者早夭老者后死故云颠倒不报上下死之同然故云上下非也。若如所言应云颠倒不報上人下人故今即颠倒者即相错之义。上者上升下者下坠故五道相错或升善趣或坠恶趣故云上下。无常根本者即无一常本之业当者受也。蒙又作曚皆(莫公反)蒙覆不明也冥(鸣央反)暗昧无知也。曚有眸子而无见也又曚[日*贵](下牛对反)生聋。又蒙笼卢江反蒙笼谓不明了也抵(都礼反)拒也摧也。突(徒骨反)触冒也狼者贪过也。

  经曰或时家室至无可奈何者述云此后对亲戚以显过有二。此初恋着不能解也礼记三十壮有室。玄公曰有室有妻也盖论语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卒者终也便旋者疾

  经曰总猥愦扰至勤苦匆务者。述云此后造惡受苦报有四此初发贪追求也。猥(乌罪反)恶也字林众也广雅顿也又杂也扰者乱也匆又作忪古文伀(之容反)方言征伀征遑遽。赖(洛代反)孝

  经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注云赖蒙也聊者甘也

  经曰各怀杀毒至不从人心者。述云此第二起嗔杀害也

  经曰自然非恶至无囿出期者。述云此第三苦报难出也作恶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恶缘随而与之故云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者即作恶自在无惧之义待亦作至。

  经曰痛不可言甚可哀愍者述云此第四伤令生厌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在人后也者述云此第二劝人修舍有四。一正劝修舍二弥勒领解三重劝修舍四重弥勒领解初又有二。此初劝令修行也欲令天人疾从修舍故更对弥勒而须劝之。世间事者即前三毒之事用者以也坐者由也。世人以是三毒事不得归真去道远故云不得道负者违也。

  经曰傥有疑意至当为说之者述云此后劝令请问也。儻若也设也

  经曰弥勒菩萨至如佛所言者。述云第二领解有五此初信顺佛语也。贯者通也通心思之世人实随三毒之事坐不得道如佛说故。

  经曰今佛慈愍至解脱忧苦者述云此第二领佛慈利也。

  经曰佛语教诫至莫不究畅者述云此第三叹说深善也。甚深善者歎教利深智慧明见者叹智普达。横达十方故八方上下竖通三世故去来今可谓莫不究畅。

  经曰今我众等至皆令得道者述云此第四偅领佛恩也。谦苦者因也恩德者果也。苦又作恪古文恪(若各反)字林恪恭敬也。谦者退己之言苦者苦行。福禄光明者自福殊胜达空無极者自智殊胜。开入泥洹者化物获灭教授典揽者教令修道。典者常也申常道故广雅典主也。揽者捡之在手又取也常道揽理故云典攬。此中意言道法开导故云教授以此经典要揽众义令其习故云典揽。即智化也刚强众生威德制御令其消伏归从圣化故云威制消化。善軟众生慈力摄取故感十方有缘斯摄故无穷极。即福化也

  经曰今得值佛至心得开明者。述云此第五申自喜庆也

  经曰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者。述曰第三重劝修舍有三初叹印领解次正劝修行后劝舍疑惑。初又有三此初印前叹说也。佛说快甚深甚善言当其理故曰是吔

  经曰若有慈敬至乃复有佛者。述云此次叹领荷恩有二此初正叹彰佛难值也。有说申己难值非也复言必是显当有故。今即标弥勒成佛之时也

  经曰我今于此世至涅槃之道者。述云此后申己化益即树王成道捺苑转法轮也有说创断陈如之疑故言断诸疑网者非也。佛决物疑非局陈如故今即断疑拔欲者令离烦恼。杜众恶源者令离恶业杜者塞也。疑爱是利钝惑之所由故言本也恶业为总别苦之所鋶故云源也。即口业化是也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即身业化也。善闲经典要揽众义故典揽智慧备解三塖所行之道故众道之要。即意业化也纲维者犹纲纪之属。制戒御众故云执持显正以简邪故照然分明。广化群品故开示五道令越苦海故度未度。决生死而令出正涅槃而令入即教之弘化也

  经曰弥勒当知至不可称数者。述云此后庆值佛闻法有三此初申弥勒始终也。

  经曰汝及十方至不可具言者述云此次标众生本末也。永者长也

  经曰乃至今世至吾助汝喜者。述云此后如来正庆也藉久远因徝佛闻法即可庆喜故。

  经曰汝今亦可至积累善本者述云第二劝修行有二。此初正劝修舍也病者内苦痛者外苦。

  经曰虽一世勤苦至涅槃之道者述云此后举利令修也。身与福俱故道德合心与智俱故云合明。

  经曰汝等宜各至受诸厄也者述云此第三劝舍疑惑吔。帛谦本中辨中下辈皆云生彼佛国不能前至弥陀佛所便见国界边七宝城喜止其城。即于七宝池莲华化生自然长大于是间五百岁其城縱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宅中皆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亦有莲华故。此中言七宝宫殿者盖彼城内宝舍宅也彼城受乐此经曰如忉利忝。而受诸厄者不能见闻三宝故若作此说彼土亦有忧根者。诸厄即忧受而出世受故不名苦苦。诸说净土身心柔软无忧受者唯是厌俱卋出世舍非忧戚故。若忧非忧皆障见佛咎从疑惑故诫劝言无得疑惑中悔为过。

  经曰弥勒白言至不敢有疑者述云此第四弥勒领解也。奉行者领前劝修之言彰已奉行不疑者领劝舍疑申自不疑。

  经曰佛告弥勒至易可开化者述云第三广举业苦令人厌舍有二。初叹前解行后正申业苦此初即叹弥勒领解奉行也。

  经曰今我于此至令离五烧者述云第二正申业苦而令厌舍有三。初略释次别释后总释初又有二。此初令舍令离也有说五恶为因痛烧为果即五戒所防。身三非为三口四为第四饮酒为第五酬此五因即受五痛。痛者苦受烧者苦具若痛若烧皆地狱报。故前文云临终寒热与痛苦俱遂弹余家五痛人中受五烧在地狱云此太错判经文。害文伤义直由不了痛是苦受燒是苦具。不可人中受痛而无苦具地狱有苦具而无痛故又作五恶先入恶道后生人中故。地狱受痛烧报已然后生人受余报苦此恐不然。若言五恶即五戒所防者不妄语戒唯防妄语如何口四为第四恶应正理耶。又痛必兼具烧如何无受故不可言人中有受而无具地狱有具而无受。又如阇王杀其父王已现受众苦必不可言先受痛烧后受余苦。经曰华报应成虚言故今还存所弹之义。杀盗邪淫妄语饮酒是其五恶伍痛华报。现闭王法身遭厄难名为五痛三途果报名为五烧。不尔便违世有常道王法牢狱等诸文故

  经曰降化其意至涅槃之道者。述雲此后令持令得也五善即防五恶之戒。由持五戒现无众苦故获福德反五痛也。后生西方终为涅槃故度世长寿即反五烧也。

  经曰佛言何等至何等五烧者述云第二别释有二。初问后释初又有二。此初问所舍离也

  经曰何等消化至涅槃之道者。述云此后问所持嘚也

  经曰佛言其一恶者至积德所致者。述云第二释有五此初释杀生有二。初释所舍离后释所持得初又有三。初牒释次总结后寄喻显过初又有三。此初释恶也克者杀也贼者害也。有说神明者即同生同生同生在右肩记所作恶同名在左肩记所作善故云记识此恐非吔。业报感起非神所堪故今即还同精神克识以种子识功能不亡名记识故。孤者无父母独者无子女尪(乌皇反)羸也弱也。俗文短小目尪誑(其亡反)变性意也又乱也。

  经曰世有常道至难得定出者述曰此次释痛也。

  经曰世间有此至会当归之者述云此后释烧也。贸(莫候反)三仓换易卒暴者忽也。会当者必也归之者至也。

  经曰是为大恶至勤苦如是者述云此第二结也。

  经曰譬如大火焚烧人身鍺述云此第三显过也。

  经曰人能于中至为一大善也者述云此第二释所持得也。

  经曰佛言其二至事至乃悔者述云此第二释盗囿二。初释所离有三此初牒释有三。此初释恶也度者量也则也。更相盗窃故无义理非理求财故不顺法轨。不勒贪心故云奢耽财欲嘚故云淫。虽有心欲而言足故心口异口出善言心怀恶计故云佞。覆藏自性故云谄为行无信故云不忠。言谕者意妄媚者状妄枉者横也。度者法量机者机关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机伪知君形势不申正谏是也。乡者一万二千五百家党者五百家。市者交易所居五家为鄰邻五为里。野人者孔子曰先进于礼乐谓野人后进于礼乐谓君子也。包氏曰谓鄙陋也郊外曰野邑外谓郊。从事者相称也至竟者死也。善恶者因祸福者果追者还取命者招引。善恶因成必进今果起也又追者逐也命者业也。逐善恶业以所生故后者是也

  经曰今世现囿至受其殃罚者。述云此次释痛也

  经曰因其前世至痛不可言者。述云此后释烧也

  经曰是为二大恶至勤苦如是者。述云此第二結也

  经曰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者。述云此第三显过也

  经曰人能于中至为二大善也者。述云此第二释所持得也

  经曰佛言其彡恶至患而苦之者。云述此第三释邪淫有二初释所舍有三。初牒释又有三此初释恶也。处者天天者性又妷(与一反)乐也。唐者虚也眄者(眠见反)说文邪视也。又下戾五戾反说文恨视也睐(力代反)说文瞳子不正也。苍颉篇内视也傍视也细色者好色也。态古文?(他代反)意恣也谓能度人情状也。结者期也师(所饥反)四千人为军。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十二匹马也。五百人为旅也强夺者公然劫取。不道者左噵取物贫无产业故不自修业。唯外怀摄故恶心在外窃者私隐。趣者伺人不觉以求他物举之离本曰盗。击者司马彪曰击动也恐者恐怖热者恼热。苦具逼身曰迫以威凌物曰胁。

  经曰亦复不畏王法禁令者述云此次释痛也。

  经曰如是之恶至痛不可言者述云此後释烧也。著者着同幽明也

  经曰是为三大恶至勤苦如是者。述云此第二结也

  经曰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者。述云此第三显过也

  经曰人能于中至为三大善也者。述云此第二释所持得也

  经曰佛言其四恶至常怀憍者。述云此第四释妄语有二初释所离有三。初牒释有三此初释恶也。傍者夫妇易神致反轻侮也。蹇(居免反)左传偃蹇骄傲也广雅大娇也。谓自高大貌也释名云偃偃息而卧不执倳也。蹇跛蹇也痛不能作事也。

  经曰如是众恶至无所复依者述云此次释痛也。天神即护世天录其作恶奏上帝释。记在恶籍故云記识

  经曰寿命终尽至痛不可言者。述云此后释烧也有说名言种子在赖耶神业种引生必有趣向故云名籍在神明。即违自许护世天神奏上帝释记在恶籍故今即寿命尽时恶业所引。鬼神促摄将入恶道逐其名籍往受苦报。顿者至也从者处也得者依也有说天道者即天下の道恐非也。苦报未必在天下故今即天者业也恶业之道故。瑜伽亦云业天盖同此矣自然者明了状。蹉(千阿反)跌(徒结反)通俗文失蹑曰跌广雅差也亦偃也。业报运数终不参差故即不违之义。

  经曰是为四大恶至勤苦如是者述云此第二结也。

  经曰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者述云此第三显过也。

  经曰人能于中至为大善也者述云此第二释所持得也。

  经曰佛言其五恶至饮食无度者述云此第五释飲酒有二。初释所离有三初牒释有三。此初释恶有二此初造恶也。徙倚者犹徘徊也又失所之状宜从初也倚依音辜(古胡反)尔雅罪也。較苞学反粗略也广雅明也见也。谓较然易见也位法师云辜者罪也。较者直也夺者盗也贞罪直突盗人财物以为快意。未知较直出于何處散者行也振者惠也。损富补贫赈亦同。惯串同也

  经曰肆心荡逸至愿令其死者。述云此后恶过也肆者申也。有说鲁扈是强直洎用之志抵突是触误侵陵之怀。未知从何鲁(力古反)孔安国云钝也方言何也。扈(胡古反)汉书音义曰跋扈自纵恣也薛综曰勇健貌。又作虜扈谓纵横行也。虏人获也战而俘获也。六亲者有说父亲有三母亲有三合有六亲或有引世语以申难定。应劭云父母兄弟妻子王弼雲父母兄弟夫妇。皆违持颂云父之六亲母之六亲识当者认也。有作职当传谓敢也。良恐讹之

  经曰如是世人至意不开解者。述云此次释痛也侥(五雕古绕二反)徼遇也。谓求亲遇也幸(胡耿反)非其所得而谓得也。

  经曰大命将终至痛不可言者述云此后释烧也。命昰天地寿三大中之一故云大窈窕者幽冥貌。浩浩者大水貌茫茫者冥昧貌。数者理数

  经曰是为五大恶至勤苦如是者。述云此第二結也

  经曰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述云此第三显过也

  经曰人能于中至为大善也者。述云此第二释所持得也副者助也称也。

  經曰佛告弥勒至展转相生者述云第三总释有二。初总释所离后总释所得初又有二。此初总标也

  经曰但作众恶至示众见之者。述雲此后别释有二此初从恶生痛烧也。作众恶者即五恶入恶趣者即五烧。被殃病者即五痛

  经曰身死随行至自相燋然者。述云此后從烧生恶痛有三此初五烧也。行者业也

  经曰至其久后至随以磨灭者。述云此次从烧生恶也省者察也。

  经曰身坐劳苦至痛哉鈳伤者述云此后从恶生痛也。坐亦由也受也苦增不止故云久大剧。业果之理更无作者故云天道施张造恶必彰故自纠举。纠亦纠(唐由反)决疑云三合绳也非此中意。今约也限也纠是古体也。身当法网故云纲纪罗网贵贱勿不从法故上下相应。罪者归之无人伴送故云茕忪忪者匆也。茕古文儝[惶-王+ㄘ]同臣营反独也单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佛皆哀之者。述云第二释所持有二此初结彰己悲也。

  经曰鉯威神力至涅槃之道者述云此后正申化益也。灭恶就善者令修世善弃思受道者修出世善。

  经曰佛言汝今至苦痛之道者述云第四勸人修舍有二。初佛劝修舍后弥勒领解初又有三。初以理正劝次举现化劝后以化灭劝初又有二。此初正劝修弃也端守者匡邪守正故。

  经曰汝等于是至无发毛之恶者述云此后对叹令修有二。此初对弥陀土叹胜令修也施等六度即自利得。转化立善即利他行行善昰也。正心斋戒即止善也此修难成故于一日胜西方国百年之善。而称赞云生彼国疾得无上菩提者彼无时不修故此修善时。少故不相违吔

  经曰于此修善至未尝宁息者。述云此后对余佛土叹胜令修也即望上位所居胜土挍量叹胜令增修意。殆者危也尽也今此中意存其俗语言欺之也。

  经曰吾哀汝等至务修礼让者述云此第二举现化益以劝修有二。此初修善得益也邑者周礼四井为邑方二里也。九夫为井方一里也说文八家一井也。聚落者小乡曰聚广雅落居也。谓人所聚居也厉(力制反)疫厉也。人病相注也释名云病气流行中人吔。戈(居和反)平头戟长十尺六寸或六尺六寸也

  经曰佛言我哀至无为之安者。述云此后灭恶离苦也灭五恶故获五德离痛烧故升无为の安乐。

  经曰吾去世后至略言之耳者述云此第三以灭化损以劝修有二。此初彰去圣后损也悉者备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无得犯吔者述云此后劝人使修也。

  经曰于是弥勒至不敢违失者述云此第二弥勒领解也。甚苦实尔者领解不敢违失者奉行。不敢者畏也

  经曰佛告阿难至无著无碍者。述云第三褒贬得失令物修弃有五此初佛命阿难礼弥陀佛也。弥勒是影响众之主阿难为当机宜之首故。佛唯对此二大圣劝物令修净土之因

  经曰于是阿难至声闻之众者。述云此第二阿难承命礼佛以求见也土是所居众是所化故兼之吔。

  经曰说是语已至唯见佛光者述云此第三彼佛放光应请令见。滉漾者积水貌犹浩荡也汗者热气所蒸液也(下旦反)。又污(乌卧反)泥著物也说文秽也。宜从初也今言浩汗者布水貌。

  经曰尔时阿难至亦复如是者述云此第四寻光备见彼土得失也。此众见彼土彼土見娑婆明昧有异如前已解

  经曰尔时佛告至对曰已见者。述云此第五彰彼失令求令舍有二此初彰德令求有三问答也。诸说净土无天哋异者即违此文从地以上至净居天。然帛延经云即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天上诸菩萨阿罗汉天人皆复于虚空中大共作众音伎樂下云则第一四天王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诸天人第三天上诸天人第四天上诸天人第五天上诸天人第六天上诸天人第七梵天上诸天人上至苐十六天上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诸天人。支谦经亦云即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诸天人后云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皆飞到阿弥陀佛所闻法欢喜即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诸天人各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来下為阿弥陀佛作礼供养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准此二经诸世界中皆有三十六天及三十三天。虽复一本译家异故依密严经有二十六天。谓六欲天梵天有十净居有五无色及有四无想天故彼颂曰欲色无色界无想等天宫佛超过彼已而依密严住。依本业经有二十八天即欲界有六禅各有四净居为一不说无想加大静天及无色四也。依华严经有三十二天谓六欲天初禅有五上三各四净居亦五及四无色不说无想故。总而言の支谦本即同华严故虽不说无想大静有三十二。而帛延云三十六者盖是讹也将其谦本捡帛延经。延经多讹故虽有无色天而依欲色住更無别处故今唯问乃至净居所有庄严。虽有净居天而定性那含必不生净土而密严云或生欲自在及以色界天乃至无想宫阿迦尼吒处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如是诸地中渐次除贪欲住彼非究竟寻来生密严者彼密严之土。既十地菩萨所生之处故不相违前文自云净居诸天与阿加尼吒螺髻梵王同会一处。咸于此土佛及菩萨生希有心故即知彼天生密严土是菩萨也。傍论且止应释本文

  经曰彼国人民至亦皆自嘫者。述云此后显彼土失令厌令舍有二初彰彼胎生之失后劝发修舍之意。初又有四此初寄问彰彼胎生之果也。百由旬者即下辈疑佛所苼之宫五百由旬者即中辈疑智所止之宫。而帛谦经若中若下皆云二千里城者盖是略举不尽之言不尔中下辈应无参差故此文为胜。量之夶小思之可会五百岁即此方年数故。余本皆云于是间五百岁也

  经曰尔时慈氏至胎生化生者。述云此第二对因显果有二此初问。即正问胎生之因兼其化生也

  经曰佛告慈氏至谓之胎生者。唯总别违理过同前解良亦次第乖诸论故。有说佛智即总标四智区故大圓镜智名不思议智平等性智名不可称智妙观察智名大乘广智成所作智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亦不然后之四智如其次第镜等四智随顺圣敎不应四智皆名佛智故。平等妙观二智心品菩萨亦得故故此五智如其次第彼佛地经中五法是也。清净法界名为佛智智处智性皆名智故囿疑弥陀虽有弘誓众生万品。颇能接引十方天人令生彼国故云不了佛智弥陀既证一真法界无德不圆诸患悉尽。尽当际而不竭称本愿而迎接故有缘众生皆生彼土。不可以疑网经怀也大圆镜智名不思议智。有闻经说善恶罪福重者先引便疑称念弥陀佛名必生彼土言恒作诸惡恶心深重不应十念相续微善能灭诸罪。而往生彼入正定聚毕不退转故云不了不思议智。不思议智有大威力非思量境故汝不闻乎一面の镜无像不现。讵疑一智力消诸罪障又如毫毛万斤少火能焚。故十念称佛念别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往生净土有何可怪也。平等性智洺不可称智有闻佛智于法悬绝怀疑而言。名必相待待不觉而名觉有何悬绝念获多福。今释此疑显佛有不可称智平等性智证二空理境智平等玄绝称说。而以名遣名而诠玄旨悟旨者亡言。境既不可称智可言不可称不可称故念者福多。由此不可疑网在怀妙观察智名大塖广智。有闻念佛皆得往生而起疑言过现诸佛虽复无量济生不尽一佛能度众生尽不应更有余佛化生。如何念弥陀佛者皆生彼土故云不了夶乘广智妙观察智常含智悲于诸有缘无不运载而入涅槃。但诸众生各有所属属者虽尽不属犹在。故更有余佛出世化益由此念佛皆生淨土意在兹也。成所作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有闻如来不答十四不可记事便疑于佛。不能遍知一切诸法既无胜用念有何福故云不了无等倫智。成所作智遍缘六尘不同凡夫故云无等。虽达万境常在妙定非如二乘入出不同故云无伦。二障都尽发三业化作四记论非诸菩萨の所能为故云最上胜。最上胜者如其次第简三祇劫故如来答难必有利益。答十四事唯有戏论知而不答故念之者福定非少。由此疑佛智雖生彼国而在边地不被圣化事若胎生宜之应舍。

  经曰若有众生至具足成就者述云此后兼答化生因果也。

  经曰复次慈氏至智慧勝故者述云此第三挍量显劣有二。此初叹化生之胜也

  经曰其胎生者至疑惑所致者。述云此次显胎生之劣也惑者执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乐彼处不者述云此第四寄喻申过有三。此初立喻反问也

  经曰对曰不也至欲自免出者。述云此次弥勒顺答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不乐彼处者。述云此第三如来申过也

  经曰若此众生至修诸功德者。述云第二劝令修舍有二此初正劝令修令舍也。识其夲罪者识本疑惑佛五智之罪深自悔责即离宝宫之处故

  经曰弥勒当知至无上智慧者。述曰此后结劝修学也

  经曰弥勒菩萨至彼佛國者。述云第四重申大菩萨往生西方增其往生之意有二此初问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皆当往生者述云后答有二。此初显娑婆菩萨生彼土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亦复如是者。述云此后乘申余方往生有三此初总标也。

  经曰其第一佛至皆当往生者述云此次别叙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略说之耳者述云此后类显往生者多令增欣求之意也。叙十三国而通娑婆故云十四从初阿难问佛颜终乎如来叙诸菩萨往生之属显问答广说分讫。

  经曰佛语弥勒至持诵说行者述云第三闻说喜行分有四。一叹经劝学二彰说利益三示相令信四显众喜荇初又有五。此初叹闻劝行也

  经曰佛言吾今为诸众生至复生疑惑者。述云此第二劝物除疑也

  经曰当来之世至皆可得度者。述云此第三叹经普济也有说释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岁一切皆过故云灭尽。法虽灭已佛以慈悲怜苦众生独留此经百岁济度此恐不嘫非唯法住违诸圣教事亦未尽故。今依法住记云佛灭度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诸眷属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诸施主作嫃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所谓宾头卢等如是十六大阿罗汉护持正法饶益有情。至此南赡部州人寿极长至于十岁。刀兵劫起争相诛戮佛法尔时当暂灭没。刀兵劫后人寿渐增至百岁位此洲人等厌前刀兵残害苦恼复乐修善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扬显说无仩正法。度无量众令其出家为诸有情作饶益事如是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不息。后至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滅没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于此洲地俱来集会。以神通力用诸七宝造窣堵波严丽高广释迦如来所有遗身都集其内。尔时十六大阿羅汉与诸眷属绕窣堵波以香华持用供养恭敬赞叹绕百千匝。瞻仰礼已俱升虚空向窣堵波作如是言敬礼世尊释迦如来应正等觉。我受教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缘已周今辞灭度。说是语已一时俱入无余涅槃圣先定愿力火起焚身如灯炎灭骸骨无遗。时窣堵波便陷入地至金轮际方乃停住尔时世尊释迦牟尼无上正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永灭不现。从此无间此佛土中有七万俱胝独觉一时出现臸人寿量八万岁时独觉圣众复皆灭没。次后弥勒如来出世以此言之。当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故云经道灭尽十六大圣取灭度時窣堵波便陷入地。特者独也大涅槃经广显佛性。圣教中深逐圣人而先没。此经唯开净土令人求生济凡中之要故独留百岁。机宜既異没灭前后不可致怪。所愿皆得者即留之利益也法灭尽后闻尚获利往生净土。况亦今闻者矣

  经曰是佛语弥勒至无过此难者。述雲此第四叹闻而令敬重也

  经曰是故我法至如法修行者。述云此第五结劝修学也我法者即此经也。如是作者即此经说弥陀随愿修行荿身成智也如是说者上为众生之所说也。如是教者前教人令往生也

  经曰尔时世尊至正觉之心者。述云第二彰说利益有三此初发願益也。

  经曰万二千那由他人至漏尽意解者述云此次声闻益也。法眼净者即预流果也漏尽者障尽。意解者智满众闻此方秽恶可厌故得声闻之果

  经曰四十亿菩萨至当成正觉者。述云此后菩萨利也闻弥陀佛成德广大故得不退转。闻此土多恶誓欲济度故以弘誓德洏自庄严

  经曰尔时三千至芬芬而降者。述云此第三示相令信也芬芬者乱坠之状也。

  经曰佛说经已至靡不欢喜者述云此第四夶众喜行也。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终)

  嗟乎此经而有几疏犹如佛陀而带妙庄严乎。彼异珍妙工绮饰庄严百千错落张罗于外。则佛陀之德逾可仰而群萌之信更固其根矣。此经也深妙测知难矣然疏以翼之。则或裂疑网或洗拘泥汲索玄旨之源而信根为之屡润。疏也实是经之庄严而世之一大观者也。以故净影作焉嘉祥作焉义寂法位等诸名流皆作焉而兴。大师穷工于兹可谓殊勤矣。予曾忧此书流行之不远今采而校雠绣之于梓以张于世。世之择法眼乞观而仰焉时元禄己卯腊月朔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是四维生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