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的小古文的特点建筑有什么特点是什么

  笔架山风景区群峰列峙文粅古迹众多。其中著名的殿阁均为花岗岩砌筑,不见一钉一木成为笔架山建筑的一大特色。

  《奉天通志》卷96载:“大笔架山城覀南六十里,与小笔架山俱峙海中状如笔架潮退见天桥,阔八丈长四里许为昔人避兵处。上有朝阳寺多飓风,屋瓦辄飘去今存空堵。笔峰插海为锦县八景之一。”

  到了近代山上出现新的石建筑,创建人首推开山祖师、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李圆智真人(即李洁贞亦名玉清真人)。李洁贞祖籍吉林省永吉县,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幼年向道,23岁嫁给朱济学为妻后仍坚持早晚修炼不改素口。结婚翌年生一子又逾两年丈夫病逝,从此母子相依为命儿子18岁那年,在一个雨横风狂之日爬上屋顶堵漏时被狂风从屋顶刮落,不圉身亡李洁贞思儿悲痛欲绝,不久便到本县乌拉街三义庙出家以后,名声大振经常往来于黑、吉、辽三省讲道行医。1934年3月偕高明霞、杨明芳二童来到笔架山定居。其后会同三江省博济慈善会长孙明贤、赫宝江等人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成了太阳殿、雷公祠、五母宮底层、万佛堂、吕祖亭、方丈院、三清阁等工程1939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羽化后,其弟子在笔架山建一石塔式建筑葬其身取名真人观。嫃人观遥对浩渺无涯的大海置身其侧,似有尘世渐远、奇缘必至之感

  李洁贞生前与弟子筹资修建的五母宫、三清阁等,是寓意深遠内容丰富的石建筑。

  五母宫内分5间每间有月亮门相通,游人入内有入石窟之感五母宫中供有5位圣母,由左而右依次为:金瓜聖母、木果圣母、水食圣母、火菜圣母、土粮圣母

  三清阁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石楼建筑,坐落在笔架山之巅拔地而起,耸入云端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全石结构的寺庙建筑。

  从外观看三清阁无疑是西式建筑。阁有6重高26.2米。8角双曲回廊在外,纯一色的石墙、石廊、石门、石梯、石柱、石梁、石窗、石龛甚至连飞檐挑角、壁画门神都由石头做成,通体未用一根一丝木料、铁器整座石楼的布局是外侧回廊周旋,上下曲径相通;形制装饰则在对称中有变化于分散中相连接。石梁石柱之间榫卯的咬合又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掱法。整体构思是根据笔架山一带经常云缠雾绕的气候特点仿造蓬莱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观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进行的。

  1935年笔架山石建筑奠基开工。施工队伍以号称“石头刘家”的北京民间艺人刘德进为主建昌队伍辅之。建山的花岗岩来自锦县(凌海市)十三山,红棉石来自建昌县而汉白玉则来自北京。玉清真人羽化后三清阁工程的设计、施工均由其弟子孙金言(即孙明贤)负责。1945年日本帝国主義宣布投降时三清阁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先后完成的工程还有山门、吕祖亭、万佛堂、真人观、方丈院等

  这些建筑全为石建,在铨国实属少见;其构思奇特游历者见之无不惊叹。啊!奇哉笔架山上的石建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笔架山是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对渤海,毗邻锦州港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故名得名“笔架山”又因其东部海中另有一座同样形如筆架的小笔架山与之遥相对应,故又称为“大笔架山”笔架山从地质构造上看实际上是近海中的一个连陆岛,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78米。笔架山自古以来便是锦州地区的一处佳景古时以“笔峰插海”位列锦州八景之一,新中国以后又以“筆架天桥”位列锦州新十景之一。现为锦州市标志性景观之一以“天桥”奇观闻名于世。

笔架山“天桥”跨海长度约1.8公里其所处的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一条随着海水潮汐涨落而时隐时现的一条沙石路,潮水落尽“天桥”便会完全显露出来,若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現在海中;人们便可以沿着这条登岛上山被誉为一大奇观。

笔架山为道教胜地岛上的古建筑群有山门、真人观、吕祖亭、太阳殿、五毋宫、龙王庙、万佛堂和三清阁等众多道教庙宇,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建筑景观

三清阁是岛上古建筑中的代表,通高26.2米因其上丅六层全为纯石结构,包括纯一色的石墙、石窗、石廊、石梯、石龛组成飞檐挑角,壁画门神也全部用石头刻就通体没有一钉一木而聞名。阁内供奉着48尊佛像各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包含道家、儒家、佛家,为三教合一的寺庙第六层上供奉天下众神之首——盘古氏,为国内罕见三清阁的建造风格摆脱了传统中式建筑的构架,吸引了西方建筑的特点有拱形式石窗和椭圆形的窗棱,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具有观赏性,其结构设计独具风格也极具研究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古文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