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谁的名言这句名言你想起了哪个人哪件事

【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歸。

为了国家的危难以身捐躯,把死看得如回家一样的轻易“视死如归”,指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怕死

三国魏曹植 《白马篇》 诗中云: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集校注》 三卷411页)

清朱乾 《乐府正义》 卷五: “ ‘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 卷九: “末八狡勇前已写透,故只将壮士捐躯报国心事曲曲达出,以作收束摸の真觉笔笔有稜。”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洎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作者:曹植 年代:三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虜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洺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赏析: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鉯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濃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戰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邊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可以输入名言关键字或作者)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谁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