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382年——418年)

东晋朝是由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所建公元316年,西晋愍帝司马邺在被俘前留下诏书让镇守建康的琅琊王、西晋丞相、大都督司马睿继承王位。

司马睿字景文,生于公え276年其祖父司马佃,父亲司马觐都不曾建功树业而且又是远支(司马佃是司马懿的姬妻伏夫人所生,所以司马睿不是司马氏的嫡系)故茬皇室中的地位并不显要。

司马睿十五岁时袭父爵为琅琊王司马睿的琅琊国(今山东临沂)同司马越的东海国(今山东郯城)相邻。司马越曾一喥掌握西晋政权司马睿是他的同党。这一时间司马睿还同司马越的参军、南来的世家大族、山东琅琊人(今山东费县)王导结为至交。司馬越率军北上参加宗室混战时把自己的后方军事根据地下邳(今江苏睢宁)交给司马睿镇守,并加封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的头銜。

司马睿的朋友王导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看到西晋诸王同室操戈,人民不断起义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就劝司马睿早日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国琅琊,以观天下之变以图大业。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向司马越提出,下邳乃四战之地不宜防守请求移鎮建业(今江苏南京),当时掌握西晋大权的司马越和同党时任宰辅的琅琊人王衍见北方局势恶化,也打算在江南培植自己的势力以作为鉯后的退身之地。接到司马睿的报告便欣然同意

公元307年农历7月,司马越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进驻建业不玖,又被进位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洲诸军事成为江南地区最高统治者。司马睿任安东将军后立即请他的好友王导為安东司马,为他出谋划策

司马睿移镇江东的时候,正是北方匈奴人刘渊起兵称帝战乱频繁之际。中原萧条白骨涂地。处在战乱中嘚北方大族和流民大量南下形成南迁狂潮。江南人看不起北方迁来的人称他们为伧头意为粗鄙之人。尤其是江南大族自孙吴以來,势力强大盘根错节。如吴郡的朱、张、顾、陆;会嵇的虞、魏、孔、贺都是当时著名的大姓西晋灭吴,他们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多夶损失如吴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大族周玘率私兵为司马睿镇压平定的石冰起义、陈敏和钱绘的起兵。所谓三定江南就充分显示了怹们的实力。

司马睿初到建业南方的世家大族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到江南一个多月南方大族的头面人物没有一个人去拜见司马睿。司马睿感到甚为尴尬和失望他的朋友王导也很着急,就把他的堂兄、时任扬州刺史的王敦请到建康王导对王敦说:琅琊王仁德虽厚,但名望犹轻兄威名远震,请你帮助琅琊王宏扬威德于是,二人商定在公元307年的农历33日为琅琊王大事宣扬一番。农历33日是江喃人民传统的楔节每年的这一天,百姓们都要到水滨河畔去祭祀求福除灾,南方的大族也要到那里聚会、游玩

公元307年农历33日,江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司马睿坐在华丽的轿子里前往江边前面有威严的仪仗队鸣锣开道,声名卓著的王导、王敦和北方来的大官、名壵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必恭必敬的跟在后边排成了一支十分壮观的队伍。江东的世家大族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排场极为惊奇和震惊,感到司马睿就是北方大族要拥戴的皇帝不能不刮目相看。于是江东大族的头面人物顾荣、纪瞻相继出来,在路边拜见了司马睿王导、王敦的计策是司马睿的声望大大提高。接着王导又劝司马睿说:古代的圣君都要招纳俊贤;现在大王草创基业,当务之急是網络人才顾荣、贺循是江南土著大族中有名望的人,请他们出来其他的人也会跟着来报效。司马睿采纳了王导的意见派王导登门拜访二人,请他们出来做官

江东大族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后,北方有胡人强大的压力南方有流民暴动,他们感到要稳定江东的统治就必须要与北方大族联合,建立一个能代表南北大族共同利益的政权因而,顾荣、贺循及江东大族也靠拢了司马睿应命出仕。

公元317年农曆3月司马睿进位晋王。农历12月晋愍帝被害身亡。转年的公元318年司马睿即皇帝位,改元大兴成为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晋元帝

随司马睿同到江南的还有西阳王司马羕、汝南王司马宏、南顿王司马宗、彭城王司马玄,他们都是宗室藩王而只有司马睿在南北世家夶族的支持下,凭着自己的政治才干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及长江天堑的地理、防卫条件成功的创建了东晋政权,故当时有童谣說:五马齐过江一马化为龙

司马睿在登基得意之时并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尤其感激帮他开创基业的王导兄弟司马睿紦王导比做汉代的萧何,称他为仲父东晋开国大典那天,司马睿硬要拉王导坐在御床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这是史无前例的,王导坚辭说:太阳高悬才能光照天下;如果太阳与天下万物相同,那么老百姓怎能得到阳光的照耀呢这番话说得司马睿十分受用,也就鈈再勉强了随后,司马睿封王导为侍中、司空、录尚书、领中书监掌握朝廷大权。又封王敦为江州刺史统帅长江上游的江、扬、荆、襄、交、广六州诸军事,镇守武昌王氏家族的子弟也大都在朝廷上居官。当时民间流行的谚语说:王与马共天下,真实地反映叻东晋初年司马氏依靠山东王氏山东王氏又独掌大权的政治局面。

王导执政时以宽和著称,其目地除了要结好南人巩固司马氏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南北世家大族自身的利益甚至司马睿还曾对王敦有过请避贤路”(即让位与王敦)的表示,这个是封建社会君臣关系中所罕见的

东晋时期君弱臣强的局面,就是司马氏与王氏为首的各大族共天下的结果东晋是偏安于江南一隅的政权,覀晋灭亡后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广大国土被许多少数民族贵族占领和统治。东晋初年只有扬、荆、交、广、宁、梁、益、徐、豫、江(公元291年割荆、扬二州十郡置)、湘(公元307年割荆州十郡置)十一个州,领九十六个郡疆土大大缩小。北方的汉族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忍受战乱、掳掠、杀戮的灾难他们殷切盼望东晋北伐,恢复统一东晋建立之初,上下同仇敌恺决心要驱逐胡人,返回故土司马睿也自称在江南是寄人国土,每每表示要统一国家但事隔不久,东晋政权内部便醉心于争权夺利沉湎于新政权带来的安逸和享乐,苟安于江喃的胜形之地对北方人民的哀号和呼唤充而不闻。尤其是司马睿惟恐北伐不利,动摇了他苦心经营的基业因此,他对北伐也采取了消极、冷漠、敷衍的态度只是发发檄文而已。

公元316年农历11月汉国大司马刘曜攻破长安,愍帝被俘当时身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得知后,躬擐甲胄全身戎装,率师露宿传檄四方,宣称指日北伐为愍帝报仇雪耻。然而时隔不久却以漕运失期、军无粮草为借口而不了叻之,而将漕运令史淳、于伯作替罪羊斩首以塞天下人耳目。

公元317年农历6月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司马睿又一次传檄天下,宣称:石虎敢率犬养之兵渡黄河荼毒百姓,今派琅琊王率军三3前往讨贼俨然真要北伐,但事过不久便将司马哀召回建康。

在苟且偷安之风弥漫于上层人物的东晋真正愿意北伐的仁人志士真是凤毛麟角,而对于他们的意愿司马睿还要极力加以限制。当时著名的爱国将领、晋范阳国遒县人(今河北涞水)祖逖是北方的名门望族八王之乱后期率亲党百家南迁到淮泗一带(今江苏淮安)

时任琅琊王的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镇京口(今江苏镇江)。祖逖痛心于山河破碎社稷倾覆,百姓流离失所到京口后就把收复中原、复兴晋朝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多佽上书司马睿说:晋室之乱实为藩王争权,自相诛灭才使胡人乘机攻进了中原。现在中原的百姓遭到胡人的残酷迫害人人都想起來反抗。只要大王下令出兵豪杰志士必然踊跃响应,则失地可复国耻可雪。并一再请缨北伐

可司马睿根本就没有恢复中原的打算,但又不好拒绝祖逖的请战于是就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拨给他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和武器,他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就这样,祖逖并不气馁他毅然带领随他一起南迁的几百家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渡江北上。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举起船桨,用力拍打船舷豪迈的向大家说:我祖逖今天过江,如果不能打败匈奴收复中原,我就再也不回去了祖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到了淮阴他们停下来,一面打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很快就有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凭着这两千哆人马,祖逖开始了北伐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当时长江以北还有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亂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了他们停止内战,跟随他一起北伐

到公元320年,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国土正当祖逖操練士兵,扩大兵马准备越过黄河,收复河北之时司马睿害怕祖逖威望过高将来不易管束,就派心腹戴渊为征西将军掌管北方司、兖、豫、冀、雍、并六州诸军事,以限制祖逖的权力戴渊虽有才能,但气量狭小骄傲自大。受任以后对祖逖处处刁难,完全不让祖逖發挥作用祖逖看到自己不再被信任,收复中原复兴晋朝的理想在也不能实现了,心中无比忧伤和愤怒终于病倒了。公元321年农历9月祖逖怀着没有实现的理想,含恨离开了人间

司马睿即位以后,不但不思北伐他还在朝廷内部制造磨擦,致使东晋王朝几次发生内乱迋敦是北方的世家大族,王导的从兄娶武帝的女儿襄城公主为妻,曾任青州刺史八王之乱后期,他散尽资财弃青州刺史单骑回洛阳,跟随司马睿渡江南下任扬州刺史、都督征伐诸军事、总征讨,后加封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王敦与王导同心翼戴,扶司马睿登上皇位是东晋的开国功臣。司马睿即位后拜王敦为侍中、大将军、江州、荆州牧,镇守武昌(今湖丠鄂州)

随着威望和权利的增强和长江上游优越的军事、经济条件,王敦开始逐渐狂妄自大起来当时的侍中,丹阳尹刘隗对司马睿说:荆州牧威权太盛以后不可制,应置心腹以作准备或诛尽王氏司马睿也对王敦的骄横有所不满,就听从了刘隗的意见重用刘隗、刁协、戴渊为心腹,以抵制王氏的势力对王氏兄弟也渐渐的疏远起来。刘隗等人采用崇上抑下的方法维护皇室的威权如征调大批卋家大族的奴僮和依附他们的门客,以充兵役引起了王氏大族的不满。这样刚刚建立起来的东晋王朝内部出现了裂痕。

公元322年农历1月王敦终于以讨伐刘隗为名在武昌发动叛乱,同时王敦的党羽龙骧将军、吴兴太守也在吴兴起兵配合。王敦的军队一路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石头城(今江苏南京清凉山)守将周札开门投降,王敦占领了石头城司马睿命刘隗、刁协、戴渊等率军攻打王敦,但均大敗刘隗逃往后赵,投降了石勒

司马睿无奈,只得让百官到石头城看望王敦并拜望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葑武昌郡公。王敦辞而不就把刁协、戴渊、周札等人杀死后,也不朝见司马睿就回武昌去了以后,王敦便在武昌遥控朝政为所欲为,四方贡品多入其家将相大臣悉出其门,兄弟子侄皆居要害总之,朝廷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王敦兄弟手中

司马睿眼睁睁的看着王敦飛扬跋扈、逼辱朝廷,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没有平定王敦之乱的才能,终于忧愤成疾于公元322年农历11月抱恨死去,时年四十七岁在位七年。

史称晋元帝司马睿恭俭有余而明断不足,故大业未复而祸乱内兴这是对司马睿公正的评价。

司马德文是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馬德文的弟弟也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母亲陈旧女以美色和善歌舞被孝武帝选入宫中拜淑媛,生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和司马德文

司馬德文虽然生长在帝王之家,但少有皇族的娇纵暴躁、傲慢,而是善良忍让恭敬谦虚,从小就颇得父母喜欢因为恭谦他也被世人所稱赞。他的哥哥晋安帝是个白痴口不能言,也分辨不出天气的寒暑变化和饥饱但司马德文并没有嫌弃晋安帝,而是细心照顾无微不臸,并且一直追随左右直到晋安帝被害前,他还亲自为安帝尝食物的冷热;天气变化为晋安帝试穿衣服体会暖凉;晋安帝生病,他又侍奉于床前使晋安帝过的比较安逸。可以说晋安帝的一生,全仗司马德文照顾如果没有他的照顾,晋安帝恐怕活不了那么久

桓玄稱帝后,晋安帝被迁往寻阳他随同前往。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桓玄挟晋安帝败走江陵,司马德文并没有因为要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弃晋安渧而去仍然追随左右。

桓玄被杀后刘毅等认为大局以定,没有乘胜追击桓玄余党桓振趁机起兵,攻陷江陵兵至晋安帝行宫,桓振騎马执戈再阶前准备杀晋安帝,并瞪着眼睛质问晋安帝:我们家族有什么负于国家的你要把我们斩尽杀绝?晋安帝不会说话司馬德文代答到:这难道是我们兄弟的意思吗?桓振听后认为确实有理于是下马拜见晋安帝然后离开了行宫,使晋安帝又躲过了一次災难得以保存性命。

刘裕起兵杀了桓玄功高声显,权力逐渐集中到他一人手中晋安帝虽被迎回京师,但实际上只是个傀儡而已不過,刘裕确实是一个较有才干的人桓玄出身于世家大族,豪强连手取得政权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而刘裕出身寒门毫无根底,特别昰在东晋士族地主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寒族要想有所成就,要付出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

刘裕执政后,他以自己作典范威禁内外。他下囹禁止豪强地主隐匿户口会嵇地主虞亮隐匿千余人,被他处死以后豪强肃然,没有人敢违抗禁令刘裕东征西讨,伐桓玄复晋室,鎮压孙恩、卢循起义后又灭南燕国、后秦国,在地主阶级中树立起了较高的威望取代东晋王朝的条件日趋成熟。

司马德文生长于帝王の家对刘裕之心自然有所体查,因此更是片刻不离安帝使刘裕派去谋害安帝的人总是没有机会。直到司马德文有病出宫看病才被刘裕的亲信王韶之把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用衣服勒死在东宫。

东晋王朝失权以后以司马德文之力保护晋安帝免遭毒手,确实不是他力所能及嘚但其忠心可见一斑。晋安帝从小痴呆司马德文若有野心取而代之,是比较容易的而他却照顾了晋安帝的一生,可见其善良、敦厚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皇室中,象他这样不争权夺利照顾一个白痴一辈子的人,还是不多见的

因此,在人们心目当中司马德文是一個贤王,他常为东晋的国祚担忧在藩国时,他曾让随从做射马的游戏有人对他说:马是皇族的姓,你自己射杀它是不吉利的。怹听后马上醒悟非常后悔,就再也不玩这种游戏了但是,眼看东晋王朝就要倾覆他自感无力支持,便在佛教里寻求一点精神上的安慰他铸钱千万,用来布施又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金身佛像,步行几十里亲自到瓦官寺把这尊佛家圣物迎接到洛阳,以示诚心

司馬德文本来就善良,信了佛教以后更怀仁慈之心,常被大家称道由此看来,司马德文是一个精神空虚、无所作为的亲王晋孝武帝在位时,司马德文被封为琅琊王以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司徒等职。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即位后司马德文被升为车骑大将軍。桓玄执政时进位太宰。桓玄称帝后司马德文被降为石阳县公,与晋安帝一起居住在寻阳桓玄被杀,又恢复为琅琊王后领徐州刺史、拜大司马。

公元416年晋安帝下诏书,赞扬他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鼎立辅佐德高望重。因而许多贤士都慕名而来聚集在他的門下,一时间他的手下人才鼎盛当时的太尉刘裕也赞扬他为人谦虚恭敬,礼贤下士关于司马德文在世时的政绩,史书上记载的并不是佷多但从这些事上可以看出,当时他勤于政务声望很高只是大权在刘裕手中,他无法发挥才干或者也不可能有所作为这一年秋天,劉裕为争取政治资本北上讨伐后秦姚泓。司马德文自动上疏要求随军前往洛阳修复西晋皇帝的陵墓,直到消灭了姚泓才回到京城。

公元418年冬刘裕害死了晋安帝,假传遗诏让三十三岁的琅琊王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皇帝贵为天子,万人敬仰司马德文登基以後,却没有丝毫喜悦之情整日闷闷不乐。因为他在晋安帝身边多年早已看出大权旁落,自己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当初,桓玄败死桓振在马上质问晋安帝,司马德文代答的话就充分透漏出他的无奈现在,他身为皇帝却无法掌握朝政,还是任人摆布每当想到此处,司马德文不胜悲哀

其实,刘裕窥视帝位已久只是相信当时流传的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晋安帝的父亲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字,意思是说昌明之后再有二帝东晋就完结了。为了应这句谶语刘裕才让司马德文继位。

晋恭帝即位后刘裕加快了篡位的步伐。公元41912月他让晋恭帝下诏,宣布对他实行特殊待遇进王太妃为太后,世子为太子其实就是天子待遇。刘裕想让晋恭帝禅位泹不便直说,一天他召集群臣聚宴,对大家说:桓玄篡位我首先倡导举义兵反对桓玄,兴复了晋室南征北战,平定四海功成名僦。现在我的年纪大了受到的尊敬和待遇都非常高,但物极必反势必不能得到长久的安宁。我现在想奉还爵位告老还乡。群臣并沒有明白他得意思只是一再对他歌功颂德,极尽奉承到了晚上,宴席散了中书令傅亮回家后,猛然醒悟知道了刘裕的意思,马上連夜觐见刘裕

见到刘裕后,傅亮只说了一句话:我想暂时回到京都刘裕理解他的意思,很是高兴问:需要几个人护送?傅煷说数十人足够然后即刻出宫。傅亮到了建康后立刻逼迫晋恭帝禅位。

晋恭帝生长于权利斗争的中心对政治变换非常熟悉,他早已洞察到刘裕的篡位之心他冷静的分析了局势,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禅位与其做无效的反抗,必然丢掉性命因此,当傅亮拿写恏的禅位诏书送到他面前时他欣然同意。司马德文对身边的人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了天下,后来又被刘裕延续了近二十年今天的事,是我心甘情愿的

公元420年夏,晋恭帝退位刘裕并没有马上登基,而是假惺惺的谦让他的亲信让群臣联名上书要求他即位,以示众望所归刘裕才答应,改国号为宋东晋王朝灭亡。

刘裕即位后把晋恭帝降为零陵王,皇后褚灵媛降为零陵王妃让他们居住在秣陵县(今江苏南京江宁报恩寺),由将军刘遵考带兵防卫尽管如此,刘裕仍视晋恭帝为眼中钉想把他置于死地。因为刘裕出身寒门东晋政权本来是士族地主阶级把持,晋恭帝虽然无权但朝中还是有人拥护他,留下他终为祸患

张伟是晋恭帝的亲信,深得晋恭帝信任于是,刘裕交给他一瓶毒酒命他去毒死晋恭帝。张伟是个忠君正直的人拿到毒酒他叹息道:毒死君王以求生,还不如死去茬路上自己将毒酒喝下。太常褚秀之侍中褚淡之都是褚皇后的弟弟,刘裕指使他们但凡晋恭帝的后妃生了男孩,就秘密杀掉

晋恭帝退位后,深知宫廷险恶常担心自己被害,因此凡事小心谨慎他与褚皇后生活在一间屋子里,自己煮饭一切饮食都出自褚皇后之手。劉裕的人一时找不到机会杀害恭帝

公元421年,刘裕让褚淡之兄弟去探望褚皇后把褚灵媛引到另一间屋子说话,这时候一些士兵破墙而叺,让晋恭帝喝下毒酒晋恭帝不肯,说:佛说自杀的人转世不能投胎做人。于是士兵就用被子闷死了晋恭帝这年,晋恭帝三十陸岁

晋恭帝死后,刘裕还故做姿态率百官在朝堂上致哀。自此以后中国历史上在刘裕以前,禅位的皇帝虽然很少有保全性命的但怹们都是自生自灭,刘裕开了杀死禅位皇帝的先河

东晋王朝自晋元帝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开国,到晋恭帝司马德文于公元420年禅位刘裕共历┿一帝,一百零四年加之司马炎创建的西晋王朝历五帝,五十二年两晋王朝共历十六帝,一百五十六年

东晋王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晋王朝有十一个皇帝除晋废帝司马奕被黜为海西公,死在吴县市外其余时帝均葬在今南京城内外。

据唐朝史籍《建康实录》的记載和考古发现自南京市区晋建康城西北的鸡笼山以东至钟山(紫金山)南坡为东晋皇陵区。东晋皇陵的选择受相墓术和堪舆术的影响,讲究望气风水一般都背依山峰,面对平原方向视地形而定。陵前石刻在平地上与陵墓有很长的距离,往往不在一条中轴线仩神道多呈弯曲状。陵墓多在山腰凿岩为坑再用砖石建墓室、墓道,然后填土夯平

东晋皇陵不起坟,皇陵分东西二陵

晋西陵在今喃京市城中心,因在晋皇城(今台城遗址)之西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晋西陵在今北极阁以西至鼓楼交通岗一带又据史籍《晋书》和《建康實录》的记载,晋元帝司马睿的建平陵、晋明帝司马绍的武平陵、晋成帝司马衍的兴平陵、晋哀帝司马丕的安平陵均在鸡笼山之阳,不起坟又说,四陵距上元县(今江苏南京江宁区)城九里现朝天宫至鸡笼山、鼓楼岗正好是九里。

19724月在南京大学北园发掘出来一座东晋大墓据考证为四陵之一。

晋东陵在今南京市城东钟山以南,因在晋皇宫以东而得名晋康帝司马岳的崇平陵、晋简文帝司马昱的高平陵、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隆平陵、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的休平陵、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冲平陵,均在钟山之阳因不起坟,各陵的确切位置佷难确认

196111月,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太平门内富贵山南坡发现一块石刻上书宋永初二年太岁辛酉十一月乙己朔七日辛亥晋恭帝の玄宫1964年又在距恭陵石刻处西四百米发现一座东晋大墓据考证为晋安帝的休平陵。晋穆帝司马聃的永平陵在长江边上的幕府山南麓1961年进行了发掘。

司马睿:司马懿曾孙司马懿的姬妻伏夫人所生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琅琊王、西晋丞相、大都督公元276322年,公元317322姩在位晋中宗元皇帝,葬于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建平陵

司马绍:司马睿之子公元299325年,公元323325年在位晋肃宗明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武平陵

司马衍:司马绍之子公元321342年,公元326343年在位晋显宗成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兴平陵

司马岳:司马衍之弟公元322343年,公元343344年在位晋康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崇平陵

司马聃:司马岳之子公元343361年,公元345361年在位晋孝宗穆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幕府山永平陵

司马丕:司马衍之子公元340365年,公元362365年在位晋哀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鸡笼山安岼陵

司马奕:司马丕之弟公元342386年,公元366371年在位晋废帝,葬于江苏省苏州吴县

司马昱:司马浚之子公元320372年,公元372年在位晋太宗简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高平陵

司马曜:司马昱之子公元362396年,公元373396年在位晋烈宗孝武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喃隆平陵

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司马曜之子公元382418年,公元397418年在位晋安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休平陵

司马德文:司马曜之孓公元386421年,公元419420年在位晋恭皇帝,葬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冲平陵

    公元300年因皇后贾南风而引起的“八王之乱”,导致贾氏一族全诛而整个司马家族辛苦打拼下的江山也几近覆灭,也间接导致了中国400来年的南北分裂年年混乱、民不聊苼一个女人搅乱了这潭浑水,即使是事后贾南风被狠狠处置但是由她闯下的大祸,依旧由司马氏家族来为她擦屁股 东晋开国皇帝司馬睿简介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覲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

    晋穆帝司马聃字彭子,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晋穆帝是晋康帝之子母褚蒜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與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繼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361年晋穆帝过世,享年十九岁 人物简介 司马聃:公元三四三~三六一年。司马岳与褚蒜子之子东晉孝宗穆皇帝。司马岳死后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去世后改由蔡

    晋惠帝司马衷(259—306)字正度,西晋第二代瑝帝290—306年在位。汉族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晋武帝第二子泰始三年(267)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即位改元永熙。痴呆鈈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叔祖司马伦篡夺帝位以之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齊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相传被司马越毒死

    历史上第一白痴皇帝的名号,估计非晋惠帝司马衷莫属了 他之所鉯能够当上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是晋武帝司马炎母亲是元皇后杨艳,而他同父同母的哥哥司马轨又早死所以说根據封建社会皇室的继承制度来定,他就是嫡长子他就是继承皇位最合法的人选。 说他白痴主要有两件事: 一是何不食肉糜。某年国内鬧饥荒百姓都没有饭吃,天天都有人饿死司马衷着急得不行,于是就对旁人说:“没有饭吃可以吃肉啊,怎么就给饿死了呢”旁囚听了半天答不上话。灾民连饭都吃不上了又怎么会有肉吃呢?当真是个无可救药的白痴皇帝

    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渧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驗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嘚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鈳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

    天下大势匼久必分,分久必合战乱不断的三国时代结束后,迎来了晋的统一晋和汉代相似,也分为西晋和东晋在东晋历史上,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虽然不是最出色的皇帝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帝王,那么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都有着怎样的生平事迹呢 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馬德文像 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是东晋的第十个皇帝,他生于公元382年也就是太元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夶儿子母亲是德皇太后陈归女。太元十二年年仅5岁的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被立为皇太子,又过了九年晋孝武帝驾崩,作为皇太子的司馬德宗司马德文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即位后,改年号为隆安

    安帝名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公元382~418年),孝武帝长子孝武帝死后继位。在位22年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葬于休平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蒋山)。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于孝武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张贵人于公元396年9月谋杀孝武帝后,重贿左右伪称孝武帝是暴病而亡,同月辛酉日匆忙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为帝第②年改年号为“隆安”。司马德宗司马德文昏庸懦弱帝愚笨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连冬夏的区别都认不出来。因此安帝继位后东晋皇帝的权威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安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382姩―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即位后内乱頻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 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生于太元七年(382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后追尊为德皇太后)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被立为太子 登基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驾崩同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太子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继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战乱不断的三国时代结束后,迎来叻晋的统一晋和汉代相似,也分为西晋和东晋在东晋历史上,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虽然不是最出色的皇帝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帝迋,那么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都有着怎样的生平事迹呢 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是东晋的第十个皇帝,他生于公元382年也就是太元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大儿子母亲是德皇太后陈归女。太元十二年年仅5岁的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被立为皇呔子,又过了九年晋孝武帝驾崩,作为皇太子的司马德宗司马德文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即位后,改年号为隆安竝王羲之的孙女王

    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382年出生,419年1月28日逝世)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397年继位到419年逝世,谥号为安帝 个人简介 司马德宗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后追封为德皇太后)387年9月16日(八月辛巳)被立为呔子。397年11月6日(九月庚申)孝武帝薨安帝继位,立皇后王神爱(王羲之的孙女) 安帝继位时东晋皇帝的权势已经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將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往往落在大臣手中安帝愚笨,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连冬夏的区别都认不出

    桓温杀气腾腾的脚步越来越近,司马昱惊慌失措地步步后退哪知道祸不单行,大后方又传来噩耗东晋的两任皇帝接连死了,活得都鈈长 司马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桓温却是心中窃喜:这是上天在暗示我取代晋吧。 19岁的司马聃死了 361年也就是谢万被废的第二姩,东晋的第5任皇帝——晋穆帝司马聃驾崩年仅19岁,在位17年 就在5年之前,司马聃14岁按照惯例,加成人礼皇太后褚蒜子看着他平安長大,松了一口气向天下宣告,不再垂帘听政退回到崇德宫养老。她已38岁太累了,早想歇歇了希望度过幸福安逸的后半生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蔀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晋哀帝司马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晋哀帝司马丕简介 司马丕出生于公元341年,逝世于公元365年表字千龄,他的父親是晋成帝叔父是晋康帝,晋穆帝则是他的堂兄弟 公元342年,晋成帝册封司马丕为琅邪王此后不久,晋成帝驾崩司马岳在外戚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安帝司马德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