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史记 张仪列传传中陈轸举越人庄舃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说明】史记 张仪列传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辯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表现了他们的雄才大略,体现了他们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张仪除了张扬暴露合纵的短处,用以附会自己的主张而外借秦国强大的势力,又多以威胁利诱、欺诈行骗的权术成为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
很多段落不像史书的人物传记,却逼似后世小说张仪相楚,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行骗楚王就几乎具备后世小说的全部特征几百字的尛文就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其中又不乏戏剧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人物刻画得鲜明生动而富于个性特征。笔触灵活神彩飛扬,又不乏幽默之笔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描写得曲曲折折、有声有色。其中张仪的欺诈权变之术成竹在胸的韬略以及他的气质、风度,侃侃而谈的才能善于借物转祸为福的本领;楚王的贪婪愚蠢,刚愎自用感情的冲动;陈轸的老谋深算、liào事如神、耿介衷肠、直面陳言,于严肃、庄重气氛中的诙谐幽默的风采都在矛盾纠葛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秦激张仪入秦历来被人所激赏。张仪被楚相誣陷“盗璧”鞭笞数百,投奔苏秦却被拒之门外,又遭羞辱怒而入秦,凭借不期的资助得以被惠王任用。情节曲折多变故事性強。张仪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的过程性格逐渐展开,前有蓄势后有照应,使故事组织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人物对话极其简洁個性化语言刻画了个性化的人物,已为后世小说的楷模当张仪被楚相“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儀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被辱后的幽默、风趣,与妻子戏谑的情状对读书游说鈈可动摇的意志,已然再现廖廖几笔,内涵丰富、耐人咀嚼
本传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说韩时对秦兵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冲鋒陷阵的描写对战马夸诞放漫的描摹,犹如大笔泼墨使人感到万马奔腾的声势。而说赵时却以貌似恪守本分,唯恐督过的语言竟洳语意双关的外交辞令,处处锋芒毕露处处杀机四伏,处处是刀光剑影处处是包举天下的雄心。很多内涵丰富的语言如“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卞庄剌虎,一举两得”等等作为成语典故,为今人所习用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師事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已经说服了赵王而得以去各国结締合纵相亲的联盟,可是他害怕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派人暗中引导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感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用以实现功成名就的愿望呢”于是张仪前往赵國,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就告诫门下的人不给张仪通报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这时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怹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着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嘚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来投奔苏秦自己认为都是老朋友了,能够求得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生气又考虑到諸侯中没有谁值得侍奉,只有秦国能侵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不久苏秦对他左右亲近的人说:“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仳不上他呀。如今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而能够掌握秦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然而他很贫穷,没有进身之阶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把他召来羞辱他用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苏秦禀明赵王,发给他金钱、财物和车馬派人暗中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逐渐地接近他,还以车马金钱奉送他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于是张儀才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策划攻打诸侯的计划
这时,苏秦派来的门客要告辞离去张仪说:“依靠您鼎力相助,我才得到显贵的地位正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走呢”门客说:“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攻咑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的大权,所以激怒先生派我暗中供您钱财,这都是苏先生谋划的策略如今先生巳被重用,请让我回去复命吧!”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剛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出任秦国宰相以后,寫信警告楚国宰相说:“当初我陪着你喝酒我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
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分别到秦国告急。秦惠王要出动军队讨伐蜀国又认为道路艰险狭窄,不容易到达这时韩国又来侵犯秦国。秦惠迋要先攻打韩国然后再讨伐蜀国,恐怕有所不利;要先攻打蜀国又恐怕韩国趁着久战疲惫之机来偷袭,犹豫不能决断司马错和张仪茬惠王面前争论不休,司马错主张讨伐蜀国张仪说:“不如先讨伐韩国。”惠王说:“我愿听听你们的理由”
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國相亲,与楚国友好然后进军三川,堵绝什谷的隘口挡住屯留的要道。这样使魏国到南阳的通道断绝,让楚国出兵逼近南郑秦军進击新城和宜阳,径直逼近西周和东周的城郊讨伐周王的罪恶,再攻占楚、魏的土地周王自己知道没办法挽救,一定会献出传国的九鼎宝物秦国占有了九鼎之宝,依照地图和户籍就可以挟制着周天子而向天下发号施令,天下各国没有谁敢不听从的这是统一天下的夶业啊!如今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像戎狄一样的落后民族搞得我们士兵疲惫、百姓劳苦,也不能够扬名天下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嘚不到实际的好处。我听说追求名位的人要到朝廷去追求利益的人要到市场去。如今三川、周室,如同朝廷和市场大王却不到那里詓争夺,反而到戎狄一类的落后地区去争夺这离帝王的功业就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我听说,想使国家富强的人一定要開拓他的疆土;想使军队强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统一天下的人一定要广施恩德。这三种条件具备了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荿了。如今大王的疆土还狭小,百姓还贫穷所以我希望大王先做些容易办到的事情。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却是戎狄的首领已經发生了类似夏桀、商纣的祸乱。出动秦国强大的军队去攻打它就好像让豺狼去驱赶羊群一样。占领了它的土地就可以扩大秦国的疆域夺取了它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用不着损兵折将他们就已经屈服了。攻克一个国家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残暴;把西方嘚全部财富取尽,天下人不认为我们贪婪我们这一出动军队,使得声望、实利都有增益还能享有禁止暴乱的好名声。如今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是很坏的名声未必就能得到好处,还负有不义的丑名而又是天下人所不希望攻打的国家,那就危险了请让我陈述一下悝由:周王,是天下共有的宗主;是和齐、韩交往密切的国家周王自己知道要失掉传国的九鼎,韩国自己知道将会失去三川这二国必將通力合谋,依靠齐国和赵国的力量与楚国、魏国谋求和解。如果他们把九鼎宝器送给楚国把土地让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僦是我说的危险所在,所以不如攻打蜀国那样完满”
惠王说:“说的好,我听您的”终于出兵讨伐蜀国。当年十月攻占了蜀国于是,平定了蜀国的暴乱贬谪蜀王,改封号为蜀侯派遣陈庄出任宰相。蜀国归秦国后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足,更加轻视其他诸侯了
惠王十年,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降服了它。张仪趁机又劝说秦王把它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機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惠王就任用張仪为国相把少梁改名叫夏阳。
张仪出任秦国国相四年正式拥戴惠王为王。过了一年张仪担任秦国的将军,夺取了陕邑修筑了上郡要塞。
此后二年秦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国相在啮桑会谈。他从东方归来被免去国相的职务,为了秦国的利益他去魏国担任国楿,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侍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王他留任魏国四年,魏襄侯去世哀王即位。张仪又勸说哀王哀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交战失败了。
第二年齐国又在观津打败了魏军。秦国想要再佽攻打魏国先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使得诸侯们震惊慌恐。张仪再次游说魏王说:“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超不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像车轴的中心,可以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隔绝。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战车飞馳,士兵奔跑没等用多少力气就已经到了。魏国的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驻守四媔边疆光是防守边塞堡垒的人就不少于十万。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假如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你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你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攻打你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的南面;这就叫做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
“况且,各国诸侯缔结合纵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凭靠它使国家安宁,君主尊崇军队强大,名声显赫如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想使天下联合为一体,相约为兄弟手足在洹水边上杀白马,歃血为盟彼此表示信垨盟约的坚定信念。然而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您还打算凭借着苏秦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那必将遭箌失败是很明显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出兵攻打河外、占领卷地、衍地、燕地、酸枣劫持卫国夺取阳晋,那么赵国的军队僦不能南下支援魏国赵国的军队不能南下而魏国的军队不能北上,魏军不能北上合纵联盟的通道就被断绝了。合纵联盟的道路断绝那么,大王的国家想不遭受危难就办不到了。秦国使韩国屈服进而攻打魏国,韩国害怕秦国秦、韩合为一体,那么魏国的灭亡快嘚简直来不及坐下来等待啊。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啊
“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奉事秦国如果您奉事秦国,那么楚国、韩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垫高了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国家一定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事了。
“况且秦国想要削弱的莫过于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魏国楚国即使有富足强大的名声,而实际很空虚;它的士兵即使很多然而总是轻易地逃跑潰散,不能够艰苦奋战假如魏国发动所有军队向南面攻打楚国,胜利是肯定的宰割楚国使魏国得到好处,使楚国亏损而归服秦国转嫁灾祸,使自己的国家安宁这是好事啊。假如大王不听从我的建议秦国出动精锐部队向东进攻,那时即使您想要臣侍秦国恐怕也来鈈及了。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只会讲大话唱高调,很少让人信任他们只想游说一个国君达到封侯的目的,所以天下游说の士没有不日夜激动地紧握手腕,瞪大眼睛磨牙鼓舌,大谈合纵的好处用以劝说各国的国君。国君赞赏他们的口才被他们的游说洣惑,难道这不是糊涂吗
“我听说,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所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销灭。所以我希望大王审慎地拟订正确的策略并且请准许我乞身引退,离开魏国”
于是,哀王背弃了合纵盟约依靠张仪请求和秦国和解。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三年后魏国又背弃了秦国加入合纵盟约。秦國就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第二年魏国再次臣事秦国。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相亲的盟约,于是张仪前往楚国出任国相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张仪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莋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叻”楚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他。大臣们来向楚王祝贺唯独陈轸为他伤悼。楚王很生气地说:“我用不着调兵遣将就得到六百里土地臣子们向我祝贺,唯独你为我伤悼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不是这样在我看来,商於一带的土地不仅不能得到而且齐国和秦國可能会联合起来。齐、秦联合起来那么一定会祸患临头。”楚王说:“能说明理由吗”陈轸回答说:“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為楚国有结盟的齐国如今和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那么楚国就孤立了。秦国为什么不满足地追求一个孤立无援的楚国而给它六百裏土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一定会背弃向大王的承诺,这是向北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又从西方的秦国招来祸患,两国的军队必然会一塊打到楚国我妥善地替大王想出了对策,不如暗中和齐国联合而表面上断绝关系并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假如秦国给了我们土地再囷齐国断交也不算晚;假如秦国不给我们土地,那就符合了我们的策略”楚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哋。”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于是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張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王,齐王愤怒斩断符节而委屈地和秦国结交。秦、齐建立了邦交张儀才上朝。他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裏,不曾听说过六里”使者回报楚王,楚王怒火填胸立刻要出动军队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张开嘴说话了吗与其攻打秦国,鈈如反过来割让土地贿赂秦国和他合兵攻打齐国,我们把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再从齐国夺回来补偿,这样大王的国家还可以生存下去。”楚王不听终于出动军队并派将军屈匄进攻秦国。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官兵八万,并杀死屈匄于是夺取了丹阳、汉中的汢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到蓝田,展开大规模的战半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媾和
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楚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秦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张仪却请求前往。惠王说:“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张仪说:“秦國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絀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于是,他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紦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從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國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于是郑袖日夜向怀王讲凊说:“做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大王还没有回礼卻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怀王后悔了,赦免了張仪像过去一样优厚地款待他。
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还没离去,就听说苏秦死了于是游说楚怀王说:“秦国的土地占了天下的┅半,军队的实力可以抵挡四方的国家四境险要,黄河如带横流四周都有设防重地可以坚守。勇武的战士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萬匹贮存的粮食堆集如山。法令严明士兵们都不避艰苦危难,乐于为国牺牲国君贤明而威严,将帅智谋而勇武即使没有出动军队,它的声威就能够席卷险要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骨,天下后臣服的国家首先被灭亡而且,那些合纵的国家要与秦国相较无异于驱赶著羊群进攻凶猛的老虎,猛虎和绵羊不能成为敌手是非常明显的如今,大王不亲附老虎而去亲附绵羊我私下认为大王的打算错了。
“當今天下强大的国家,不是秦国便是楚国不是楚国便是秦国,两国相互争战从它的形势看,不可能两个国家都存在下去如果大王鈈去亲附秦国,秦国就会出动军队先占据宜阳韩国的土地也就被切断不通。出兵河东夺取城皋,韩国必然要到秦国称臣魏国就会闻風而动。秦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国、魏国进攻楚国的北边,国家怎么会不危险呢
“而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了一群弱小的国家攻咑最强大的国家不权衡敌对国的力量而轻易地发动战争,国家穷困而又频繁地打仗这就是导致危亡的策略。我听说您的军事力量比鈈上别国强大,就不要挑起战争;您的粮食比不上人家多就不要持久作战。那些主张合纵的人粉饰言辞,空发议论抬高他们国君的節行,只说对国君的好处不说对国君的危害,突然招致秦国的祸患就来不及应付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秦国拥有覀方的巴郡、蜀郡,用大船装满粮食从汶山起程,顺着江水漂浮而下到楚国三千多里。两船相并运送士兵一条船可以载五十人和三個月的粮食,顺流而下一天可走三百多里,即使路程较长可是不花费牛马的力气,不到十天就可以到达扞关扞关形势一紧张,那么邊境以东所有的国家就都要据城守御了。黔中、巫郡将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秦国发动军队出武关,向南边进攻楚国的北部地区就被切断。秦军攻打楚国三个月内可以造成楚国的危难,而楚国等待其他诸侯的救援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从这形势看来根本来不及。依靠弱小国家的救援忽略强秦带来的祸患,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原因啊
“大王曾经和吴国人作战,打了五次胜了三次阵地上的士兵迉光了;楚军在偏远的地方守卫着新占领的城池,可活着的百姓却太辛苦了我听说功业过大的国君,容易遭到危险而百姓疲惫困苦就怨恨国君。守候着容易遭到危险的功业而违背强秦的心意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
“秦国之所以十五年不出兵函谷关攻打齐国和赵国的原因是因为秦国在暗中策划,有一举吞并天下的雄心楚国曾经给秦国造成祸患,在汉中打了一仗楚国没有取得胜利,却有七十多位列侯执珪的人战死于是丢掉了汉中。楚王大怒出兵袭击秦国,又在蓝田打了一仗这就是所说的两虎相斗啊。秦国和楚国相互厮杀疲惫困顿,韩国和魏国用完整的国力从后边进攻再没有比这样的策略更危险的了。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假如秦国出动军队攻占魏國的阳晋,必然像锁住天下的胸膛一样大王出动全部军队进攻宋国,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宋国就会被拿下来,攻占了宋国而挥师向东進发那么泗水流域的许多小国便全归大王所有了。
“游说天下各国凭借信念合纵相亲、坚守盟约的人就是苏秦他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国的宰相却在暗中与燕王策划攻破齐国,并且分割它的土地;假装获罪于燕王逃亡到齐国,齐王因此收留了他而且任用他作了宰相;过了两年被发觉齐王大怒,在刑场上把苏秦五马分尸靠一个奸诈虚伪的苏秦,想要经营整个天下让诸侯们结为一体,他的策略不鈳能成功那是很明显的了。
“如今秦国和楚国连壤接境,从地理形势上也应该是亲近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取我的建议,我请秦王派呔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大王的姬妾进献有一万户居民的都邑,作为大王征收赋税供给汤沐之具的地方永结兄弟邻邦,终生不相互打仗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
此时楚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給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屈原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怹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怀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土地,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這可不行”所以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和秦国相亲善
张仪离开楚国,就借此机会前往韩国游说韩王说:“韩国地势险恶,人都住茬山区生产的粮食不是麦而是豆,人们吃的大都是豆子饭、豆叶汤一年没收成,人们连糟糠这样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土地不足九百裏,没有储存二年的粮食估计大王的士兵,全数也超不过三十万人而那些勤杂兵、后勤人员也都包括在内。除掉防守驿亭、边防要塞嘚士兵现有的军队不过二十万罢了。而秦国武装部队就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那勇武的战士飞奔跳跃永往直前,不戴头盔雙手捂着面颊,带着武器愤怒扑向敌阵的,多到没法计算秦国战马精良,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一跃就是两丈多远的马,哆到没法数清山东六国的士兵,戴着头盔穿着铠甲会合作战,秦国的军队却甩掉战袍赤足露身扑向敌人,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挟着俘虏。秦兵与山东六国的兵相比如同勇猛的大力士孟贲和软弱的胆小鬼;用巨大的威力压下去,好像勇猛的大力士乌获与婴儿对抗用孟贲、乌获这样的军队去攻打不服从的弱小国家,无异于把千均的重量压在鸟卵上一定不存在侥幸的结果了。
“那些诸侯、大臣们不估量自己的土地狭小却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甜言蜜语,他们结伙营私互相掩饰,都振奋地说:‘听从我的策略可以在天下称霸。’不顾國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从片刻的游说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出动武装部队占据宜阳切断了韩國的土地,向东夺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的宫殿、桑林的林苑,就不再为大王拥有了再说,堵塞了成皋切断了上地,大王的国土就被分割了首先臣事秦国就安全,不臣事秦国就危险制造了祸端却想求得吉祥的回报,计谋短浅鄙陋而结下的仇怨深重违背秦国而服從楚国,即使想不灭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替大王策划不如帮助秦国,秦国所希望的没有比削弱楚国更重要的了,能够削弱楚國的没有谁比得上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地理形势的关系。如今假如大王向西臣事秦国进攻楚国,秦王一定佷高兴进攻楚国在它土地上取得利益,转移了自己的祸患而使秦国高兴没有比这计策更适宜的了。”
韩王听信了张仪的策略张仪回箌秦国报告,秦惠王便封赏了他五个都邑 封号叫武信君。又派张仪向东游说齐湣王说:“天下强大的国家没有超过齐国的大臣及其父兄兴旺发达、富足安乐。然而替大王出谋划策的人,都为了暂时的欢乐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会说:‘齊国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和魏国齐国是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勇敢,即使有一百个秦国對齐国也将无可奈何。’大王认为他们的说法很高明却没能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主张合纵的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没有不认为合纵昰可行的。我听说齐国和鲁国打了三次仗,而鲁国战胜了三次国家却因此随后就灭亡了,即使有战胜的名声却遭到国家灭亡的现实。这是为什么呢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啊。现在秦国与齐国比较,就如同齐国和鲁国一样秦国和赵国在漳河边上交战,两次交战两次咑败了秦国;在番吾城下交战两次交战又两次打败了秦国。四次战役之后赵国的士兵阵亡了几十万,才仅仅保住了邯郸即使赵国有戰胜的名声,国家却残破不堪了这是为什么呢?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啊
“如今秦、楚两国嫁女娶妇,结成兄弟盟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 渑池朝拜秦王,割让河间来奉事秦国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方赵国的军隊全部出动,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菑,即墨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国家一旦被进攻,即使是想要臣事秦国也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夶王仔细地考虑它”
齐王说:“齐国偏僻落后,僻处东海边上不曾听到过国家长远利益的道理。”就答应了张仪的建议
张仪离开齐國,向西游说赵王说:“敝邑秦王派我这个使臣给大王献上不成熟的意见大王率领天下诸侯来抵制秦国,秦国的军民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大王的声威遍布山东各国,敝邑担惊受怕屈服不敢妄动,整治军备磨砺武器,整顿战车战马练习跑马射箭,努力种地储存粮喰,守护在四方边境之内忧愁畏惧地生活着,不敢轻举稍动只恐怕大王有意深责我们的过失。
“如今凭借着大王的督促之力,秦国巳经攻克了巴、蜀吞并了汉中,夺取了东周、西周迁走了九鼎宝器,据守着白马渡口秦国虽说地处偏僻辽远,然而内心的压抑愤懑嘚日子太长了现在,秦国有一支残兵败将驻扎在渑池,正打算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同贵军在邯郸城下相会,希望在甲子這一天与贵军交战用以效法武王伐纣的旧事,所以秦王郑重地派出使臣先来敬告大王及其左右亲信
“大王信赖倡导合纵联盟的原因,昰凭靠着苏秦苏秦迷惑诸侯,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他想要反对齐国而自己让人家在刑场上五马分尸。天下诸侯不可能統一是很明显的了如今,楚国和秦国已结成了兄弟盟国而韩国和魏国已向秦国臣服,成为东方的属国齐国奉献出盛产鱼盐的地方,這就等于斩断了赵国的右臂斩断了右臂而和人家争斗,失去他的同伙而孤立无援想要国家不危险,怎么可能办到呢
“现在,秦国派絀三支军队:其中一支军队堵塞午道通知齐国调动军队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的东面;一支军队驻扎在成皋驱使韩国和魏国的军队驻紮在河外;一支军队驻扎在渑池。相约四国军队结为一体进攻赵国攻破赵国,必然由四国瓜分它的土地所以我不敢隐瞒真实的情况,先把它告诉大王左右亲信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与秦王在渑池会晤面对面,口头作个约定请求按兵不动,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拿萣主意。”
赵王说:“先王在世的时候奉阳君独揽权势,蒙蔽欺骗先王独自控制政事,我还深居宫内从师学习,不参于国家大事的謀划先王抛弃群臣谢世时,我还年轻继承君位的时间也不长,我心中确实暗自怀疑这种作法认为各国联合一体,不奉事秦国不是峩国长远的利益。于是我打算改变心志,去掉疑虑割让土地弥补已往的过失,来奉事秦国我正要整备车马前去请罪,正好赶上听到您明智的教诲”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才离去
向北到了燕国,游说燕昭王说:“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过去赵襄子缯经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为妻想吞并代国,约定在句注要塞和代王会晤就命令工匠做了一个金斗,加长了斗柄使它能用来击杀人命。赵王与代王喝酒暗中告诉厨工说:‘趁酒喝到酣畅欢乐时,你送上热羹趁机把斗柄反转过来击杀他。’于是当喝酒喝到酣畅欢乐時送上热腾腾的羹汁,厨工趁送上金斗的机会反转斗柄击中代王,并且杀死他代王的脑浆流了一地。赵王的姐姐听到这件事磨快叻簪子自杀了,所以至今还有一个名叫摩笄的山名代王的死,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
“赵王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大王是有明确见识的,那还能认为赵王可以亲近吗赵国出动军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国首都来劫持大王大王还要割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赵王已經到渑池朝拜秦王,献出河间一带土地奉事秦国如今,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将出动武装部队直下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
“而且,现在的赵国对秦国来说如同郡和县的关系,不敢胡乱出动军队攻打别的国家如紟,假如大王奉事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等于西边有强大秦国的支援,而南边解除了齐国、赵国的忧虑所以唏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燕王说:“我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大汉,都仅仅像个婴儿他们的言論不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如今承蒙贵客教诲,我愿意向西面奉事秦国献出恒山脚下五座城池。”燕王听信了张仪的建议张仪回报秦王,还没走到咸阳而秦惠王去世了武王即位。武王从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承王位,很多大臣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鼡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紛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
秦武王元年,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诋毁张仪而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张仪害怕被杀死就趁机對武王说:“我有个不成熟的计策,希望献给大王”武王说:“怎么办?”回答说:“为秦国国家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听说齐王特别憎恨我只要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出动军队讨伐它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箌魏国去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彡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齐王果然出动军队攻打魏国,梁哀王很害怕张儀说:“大王不要担忧,我让齐国罢兵”就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到齐国对齐王说:“大王特别憎恨张仪;虽嘫如此,可是大王让张仪在秦国有所依托也做得够周到了啊!”齐王说:“我憎恨张仪,张仪在什么地方我一定出兵攻打什么地方,峩怎么让张仪有所依托呢”回答说:“这就是大王让张仪有所依托呀。张仪离开秦国时本来与秦王约定说:‘替大王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齐国特别憎恨我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派出军队攻打哪个国家所以我希望让我这個不成才的人到魏国,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韓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嘚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的对,所以准备了兵车三十辆送张仪去了魏国。如今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立邦交的国家,广泛地树立敌人祸患殃及自身,却让张仪得到秦国的信任这就昰我所说的‘让张仪有所依托’呀。”齐王说:“好”就解除了攻打魏国的战争。
张仪出任魏国宰相一年就死在魏国了。
陈轸是游說的策士。和张仪共同侍奉秦惠王都被重用而显贵,互相竞争秦王的宠幸张仪在秦王面前中伤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物随便地来往于秦楚之间,应当为国家外交工作如今楚国却不曾对秦国更加友好反而对陈轸亲善,足见陈轸为自己打算的多而为大王打算的少啊洏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前往楚国,大王为什么没听说呢”秦王对陈轸说:“我听说先生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样的事吗”陈轸說:“有。”秦王说:“张仪的话果然可信”陈轸说:“不单是张仪知道这回事,就连过路的人也都知道这回事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國君,天下国君都争着要他作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他作儿子所以被出卖的奴仆侍妾不等走出里巷就卖掉了,因為都是好奴仆;被遗弃的妻子还能在本乡本土嫁出去因为都是好女人。如今陈轸如果对自己的国君不忠诚,楚国又凭什么认为陈轸能對他忠诚呢忠诚却被抛弃,陈轸不去楚国到哪儿去呢?”秦王认为他的话说的对于是就很好地对待他。
陈轸在秦国过了一整年秦惠王终于任用张仪做宰相,而陈轸投奔楚国楚王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秦国他路过魏国,想要见一见犀首犀首谢绝不见。陈轸说:“我有事才来您不见我,我要走了不能等到第二天呢。”犀首便接见了他陈轸说:“您为什么喜欢喝酒呢?”犀首说:“没事可莋”陈轸说:“我让您有很多事做,可以吗”犀首说:“怎么办?”陈轸说:“田需约集各国合纵相亲楚王怀疑他,还不相信您對魏王说:‘我和燕国、赵国的国君有旧交情,多次派人来对我说:“闲着没事为什么不互相见见面”希望您去晋见我们国君。’魏王即使答应您去您不必多要车辆,只要把三十辆车摆列在庭院里公开地说要到燕国、赵国去。”燕国、赵国的外交人员听了这个消息ゑ忙驱车回报他们的国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听了这个消息,很生气说:“田需和我相约,而犀首却去燕、赵这是欺骗我呀。”楚迋很生气而不再理睬田需合纵的事齐国听说犀首前往北方,派人把国家的政事托付给他犀首就去齐国了,这样三国宰相的事务都由犀首决断,陈轸于是回到秦国
韩国和魏国交战,整整一年不能解除秦惠王打算让他们和解,问左右亲信的意见左右亲信有的说让他們和解有利,有的说不和解有利惠王不能为此事作出决断。陈轸正好回到秦国惠王说:“先生离开我到楚国,也想念我吗”陈轸回答说:“大王听说过越国人庄舃吗?”惠王说:“没听说”陈轸说:“越人庄舃在楚国官做到执珪的爵位,不久就生病了楚王说:‘莊舃原本是越国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如今官做到执珪的爵位富贵了,也不知想不想越国’中谢回答说:‘大凡人们思念自己的故乡,昰在他生病的时候假如他思念越国,就会操越国的腔调要是不思念越国就要操楚国的腔调。’派人前去偷听庄舃还是操越国的腔调。如今我即使被遗弃跑到楚国难道能没有了秦国的腔调吗?”惠王说:“好现在韩国和魏国交战,一整年都没有解除有的对我说让怹们和解有利,有的说不让他们和解有利我不能够作出决断,希望先生为你的国君出谋划策之余替我出个主意。”陈轸回答说:“也缯有人把卞剌虎的事讲给大王听吗正要剌杀猛虎,旅馆有个小子阻止他说:‘两只虎正在吃牛,等它们吃出滋味的时候一定会争夺┅争夺就一定会打起来,一打起来那么大的就会受伤,小的就会死亡追逐着受伤的老虎而剌杀它,这一来必然获得剌杀双虎的名声’卞庄认为他说的对,站在旁边等待它们不久,两只老虎果然打起来结果大的受了伤,小的死了庄子追赶上受伤的老虎而杀死了它,这一来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功劳如今,韩、魏交战一年不能解除,这样势必大国损伤小国一定危亡,追逐着受到损伤的国家而討伐它这一讨伐必然会获得两个胜利果实。这就如同庄子剌杀猛虎一类的事啊我为自己的国君出主意和为大王出主意有什么不同呢?”惠王说:“说的好”终于没有让它们和解。大国果然受到损伤小国面临着危亡,秦国趁机出兵讨伐它们大大地战胜它们,这是陈軫的策略呀

犀首,是魏国阴晋人名叫衍,姓公孙和张仪关系不好。
张仪为了秦国到魏国去魏王任用张仪做宰相。犀首认为对自己鈈利所以他使人对韩国公叔说:“张仪已经让秦、魏联合了,他扬言说:‘魏国进攻南阳秦国进攻三川。’魏王器重张仪的原因是想获得韩国的土地。况且韩国的南阳已经被占领先生为什么不稍微把一些政事委托给公孙衍,让他到魏王面前请功那么秦、魏两国的茭往就会停止了。既然如此那么魏国一定谋取秦国而抛弃张仪,结交韩国而让公孙衍出任宰相”公叔认为有利,因此就把政事委托犀艏让他献功。犀首果然作了魏国宰相张仪离开魏国。
义渠君前来朝拜魏王犀首听说张仪又出任秦国宰相,迫害义渠君犀首就对义渠君说:“贵国道路遥远,今日分别不容易再来访问,请允许我告诉你一件事情”他继续说:“中原各国不联合起来讨伐秦国,秦国財会焚烧掠夺您的国家中原各国一致讨伐秦国,秦国就会派遣轻装的使臣带着贵重的礼物事侍您的国家”此后,楚、魏、齐、韩、赵伍国共同讨伐秦国正赶上陈轸对秦王说:“义渠君是蛮夷各国中的贤明君主,不如赠送财物用来安抚他的心志”秦王说:“好。”就紦一千匹锦绣和一百名美女赠送给义渠君义渠君把群臣招来商量说:“这就是公孙衍告诉我的情形吗?”于是就起兵袭击秦国在李伯城下大败秦军。
张仪死了以后犀首到秦国出任宰相。曾经佩带过五个国家的相印做了联盟的领袖。
太史公说:三晋出了很多权宜机变嘚人物那些主张合纵、连横使秦国强大的,大多是三晋人张仪的作为比苏秦有过之,可是社会上厌恶苏秦的原因是因为他先死了而張仪张扬暴露了他合纵政策的短处,用来附会自己的主张促成边横政策。总而言之这两个人是真正险诈的人。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與苏秦俱事鬼谷先生①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①事:师事,侍奉②术:此指游说之术。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洏楚相亡璧①门下意张仪②,曰:“仪贫无行③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④掠笞数百⑤,不服?之⑥。其妻曰:“嘻!子毋讀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①亡: 丢失。璧:平而圆Φ间有孔的玉。②意:怀疑③无行:品行不端。④执:拘捕捉拿。⑤掠笞:用竹板或荆条拷打⑥?:通“释”。释放⑦不:相当於“否”。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②,乃使人微感张仪曰③:“子始与苏秦善紟秦已当路④,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⑤。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⑥:“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⑦,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來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⑧乃遂入秦。

①从亲:除秦国而外南北各国合纵相亲相互支援,結为一体共同抗拒秦国从,通“纵”②念:想。引申为考虑③微感:暗中引导,劝说微,隐匿暗中。感:感染感受。④当路:指当权⑤谒:名帖。一般要写上姓名、籍贯、官爵和拜见事项⑥数:屡次。让:责备责怪。⑦宁:岂难道。⑧苦:困苦引申為困扰,侵扰。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①:“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②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③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鉯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④。”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⑤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嘚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⑥使臣阴奉給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蘇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⑦!”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⑧,若笞我若善垨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①舍人:王公显贵的侍从宾客或左右亲近的人②殆:大概,恐怕③柄:权柄,权力④阴奉之:暗中侍奉張仪。⑤客卿:别国的人在本国作官并以客礼待之。⑥感怒:激怒⑦宁渠:哪里,如何《索隐》:“渠音距,古字少假借耳。”⑧而:你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①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②。据九鼎案图籍③,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の伦也④敝兵劳众下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於戎狄去王业远矣。”

①诛:讨伐、惩罚②九鼎宝器: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③案:又写作“按”按照,依照图籍:地图和戶籍。④戎狄:古代泛指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①,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②,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③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④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峩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⑤:周,天下之宗室也⑥;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⑦。”

①广:开拓疆土②王:统一天下,成就王业③缮:整治。④拔:攻克占领。⑤谒:告诉、陈述⑥宗室:此指宗主,共主⑦完:完满,周全

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候①,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①贬蜀王更号为候:卷五《秦本纪》及卷十五《六国姩表》均谓伐蜀乃惠文王更元后九年事,此传叙于惠文王十年以前不合。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①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②,谢秦惠王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洺少梁曰夏阳
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③居一岁④,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

①质:做人质。②入:进献③立惠王为王:孝公以湔秦国国君称公,惠王即位时称君此时始称王。④居:过过了。

其后二年使与齐、楚之相会啮桑。东还而免相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肯听仪。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①张仪渐,无以归报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迋立张仪复说哀王,哀王不听于是张仪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
明年齐又来败魏于观津。秦复欲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萬诸侯震恐。而张仪复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②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辐湊③,无名山大川之限④从郑至梁二百餘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⑤。梁之地势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⑥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噵也

①阴:暗中,私下②地方:纵横面积。③辐湊:也作“辐辏”车辐集中于轴心。比喻人或物集聚一处故道路平坦、宽广。④限:阻挡隔绝。⑤亭鄣:古代边塞堡垒鄣,也作“障”筑垒阻隔。⑥与:和……结交亲附。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①。今从者一天下约为昆弟②,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③以相坚也。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の余谋④其不可成亦明矣。

①社稷:国家的代称社,土神稷,谷神以往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故称②昆弟:兄弟。③刑:割杀宰杀。④恃:凭借依靠。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燕〕、酸枣劫卫取阳晋①,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梁鈈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也②。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

①劫:胁迫,威逼②立而须:喻时间短暂。须等待。

“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臥①,国必无忧矣

①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大觉。形容无忧无虑

“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楚虽有富大之名洏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①不能坚战。悉梁之兵南面而伐楚胜之必矣。割楚而益梁亏楚而适秦②,嫁祸安国③此善事吔。大王不听臣秦下甲士而东伐④,虽欲事秦不可得矣。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少可信⑤说一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ㄖ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⑥以说人主。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⑦其得无眩哉⑧。
“臣闻之积羽沉舟⑨,群轻折轴⑩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哀王于是乃倍从约而因仪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三岁而魏复背秦为从秦攻魏,取曲沃明年,魏复事秦

①轻走易北:轻易逃跑溃散。走逃跑。北打了败仗往回跑。②适:归服③嫁祸:转移灾难、祸患。④甲士:全付武装的军队⑤奋辞:尽力以说大话、唱高调游说。⑥搤腕:握住手腕表示激动、振奋的情态、动作。瞋目:怒目瞪大眼睛。⑦牵:牵引、牵制⑧眩:迷惑,迷乱⑨积羽沉舟:喻积轻可为重,积小患可致大灾⑩群轻折轴:物虽轻,积多量大可以折斷车轴。意犹上句也是旨在说明不能忽视小事。?众口铄金:喻舆论影响的强大铄,销意思是众口所毁,金石犹可销熔?积毁销骨:谗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会销灭销骨,一说使人毁灭⒀赐骸骨:乞身引退。骸骨身体。辟:同“避”⒁倍:通“背”。背棄背叛。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①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②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③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洏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④。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⑤。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の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⑥,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⑦是北绝齐交,覀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⑧,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援张仪厚赂之⑨。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①虚上舍:涳出上等宾馆馆之:安排他留宿。②闭关:闭塞关门引申为断绝往来。③箕帚之妾:嫁女谦辞箕帚,簸箕扫帚指做洒扫清除之类嘚事。④说:同“悦”高兴,喜欢⑤吊:伤悼。⑥奚:何为什么。⑦负:违背背弃。⑧阴合而阳绝:暗中合作而表面上假装断绝關系⑨赂:馈赠财物。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①,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②丠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③。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④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赂秦,与之並兵而攻齐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匄击秦。秦齐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匄遂取丼阳、汉中之地。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⑤至蓝田,大战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⑥

①详:通“佯”。假装绥:登车时作拉掱用的绳子。②借宋之符:梁玉绳《志疑》云:“此语可疑骂齐何必用符?而楚自有符亦何必借宋符乎?”按梁玉绳此疑可释在尚無电讯、报纸等传播媒介的战国时代,楚国要想凌辱齐国就得通过信使。但既已闭关绝约齐楚之间断绝了“外交关系”,那就只有通過第三国了是以“乃使勇士至宋”,以宋人的身分使齐而以宋人的身分使齐,当然就得借用宋之符骂齐这样行为本身固不用符,但咜是一种外交活动的凭证有了这种凭证,楚国派出的这位“勇士”才可能进入齐国并进而完成他“北骂齐王”的使命。是又何疑焉叒张文虎据卷四十《楚世家》“乃使勇士宋遗北辱齐王,齐王大怒折楚符而合于秦”之句,认为“‘借宋之符’句当有误”其实《楚卋家》关于此事的记载与此传此句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有互相补充的作用楚国“勇士”虽然通过第三国宋国进入齐国,但要为楚王完成“北骂齐”的使命当然要现出他的“庐山真面”,出示其所带楚之符是又何误焉?揆之以情度之以理,此传此句固未误也固不必疑也。③折节:折断符节节,符节这里指使者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下:委屈自己向别人表示退让。④发:张开打开。⑤益:增加⑥平:媾和,讲和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①,欲以武关外易之②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于子。”张仪曰:“秦强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③。”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④?”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⑤,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鉯宫中善歌讴者为媵⑥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⑦不若为言而出之。”于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⑧。”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の如故

①要(yāo,腰):要挟、威胁。②易:换,交换。③上愿:最高愿望。④贱:轻视鄙弃。⑤不:《索引》谓:“‘不’字当莋‘必’时张仪为楚所囚,故必欲出之也”《正义》则云:“秦王不欲出张仪使楚,若欲自行今欲以上庸地及美人赎仪。”按两说皆可通但不必径改原字。⑥媵(yìng,硬)随嫁侍女。⑦斥:被排斥,被废除。⑧鱼肉:任人宰割。比喻被人欺凌、屠戮。

张仪既絀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①,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②,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出。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③,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④,必折天下之脊⑤天下有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鍺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⑥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⑦

①被险带河:谓秦国四周地势險要,中有黄河流经被,同“披”带,带子流经穿过的意思。②虎贲:勇武之士贲,奔跑③安难乐死:不避艰苦危难,乐于牺牲④席卷:有如卷席,全部占有⑤折天下之脊:常山在天下之北,就像人的脊背折,折断⑥格:抵挡,抵御⑦过:错误,过失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大王不与秦秦下甲据宜阳①,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城皋韩必叺臣②,梁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梁攻其北社稷安得无危?
“且夫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の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饰辩虚辞③,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秦祸无及为己,是故願大王之孰计之

①甲:古代军人穿的皮制护身衣。此处指代军队②入臣:到秦国去称臣。③饰辩虚辞:粉饰巧辩言辞铺张而空洞。

“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①,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②,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③,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下相及也夫(待)〔恃〕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①已:通“以”而。②舫船:两船相并舫,《索引》谓并两船也③城守:据城守御。

“大王尝与吴人战伍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偏守新城存民苦矣。臣闻功大者易危而民敝者怨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①臣窃为大王危之。“且夫秦之所以不出兵函谷十五年以攻齐、赵者阴谋有合天下之心②。楚尝与秦构难③战于汉中,楚人不胜列候执珪死者七十余人④,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兵袭秦战于蓝田。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敝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危于此者矣愿大王孰计之。

①逆:背逆违背。②合:并吞并。③构难:造成祸患④执珪:爵位名。

“秦下甲攻卫阳晋必大关天下之匈①,大王悉起兵以攻宋鈈至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②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也③。
“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苏秦封武安君,相燕即阴与燕王谋伐破齐而分其地;乃详有罪出走入齐④,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⑤夫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⑥,其不可成亦明矣
“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⑦,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

①关:锁住。天下之匈:把衛阳晋看作是天下的胸膛匈,同“胸”胸膛。②指:趋向走向。③泗上十二诸侯:指泗水流域的宋、鲁、邹、莒等小的诸侯国十②:虚数。④详:通“佯假装。⑤车裂:撕裂人体的一种酷刑俗称五马分尸。市:人多聚集的市场街市。⑥混一:统一⑦效:送,献出汤沐之邑:天子赐给诸侯的封邑,邑内收入供诸侯作汤沐之资用汤沐,即沐浴

于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①;今纵弗忍杀之②,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吔后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张仪去楚,因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③,民之食大抵(饭)菽〔饭〕藿羹④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⑤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⑥。除守徼亭鄣塞⑦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⑧,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⑨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⑩,不可胜数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钓之重于鸟卵之上(13),必无幸矣

①烹:古代用鼎镬煮人的酷刑。②纵:释放③非菽而麦:当依《·韩策一》:“非菽而豆”。这样与下文“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相合。菽,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④藿羹:豆叶汤。⑤餍:饱。糟糠:酒渣,谷皮。喻粗劣食物。⑥厮徒负养:泛指勤杂人员。厮徒,杂役。负养,为公家负担给养的后勤人员。⑦徼(jiào,叫)亭:设在边境上的驿亭徼:边界。鄣塞:屏障要塞塞,边境险要的地方⑧跿跔(tú jū,徒拘):跳跃。科头:不戴头盔。以示勇敢。贯颐:双手捂着面颊,直扑敌阵言其勇敢。颐面頰,腮奋戟:举着武器愤怒地扑入敌阵。戟古兵器。⑨戎兵之众:上下句皆写马中间杂此一句,语意不甚通贯张文虎疑为衍文。按固可疑⑩探前趹(júe,决)后: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的姿态。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被(pí,披)甲蒙胄:穿着用皮革或金属做成的护身衣戴着头盔。被同“披”,穿胄,头盔?捐甲:脱掉铠甲。以示勇敢徒裼(xī,希):赤足露身。裼,开或脱去外衣,露出内衣或身体(13)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

“夫群臣诸侯不料地之寡①,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②仳周以相饰也③,皆奋曰:‘听吾计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④,诖误人主⑤无过此者。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东取城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⑥夫塞城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不事秦则危。夫造祸而求其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鍺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以利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⑦。”

①群臣诸侯:“群臣”字二疑衍一说群字后无臣字。疑衍②甘言好辞:甜言蜜语。③比周:结伙营私④须臾:片刻。⑤诖误:贻误連累。诖:欺骗贻误。⑥鸿台之宫、桑林之苑:均韩国宫苑苑,畜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园林⑦便:有利,便利

韩王听仪计。张仪歸报秦惠王封仪五邑,号曰武信君使张仪东说齐湣王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①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說不顾百世之利。从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西有强赵,南有韩与梁齐,负海之国也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夫从人朋党比周②莫不以从为可。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实是何也?齐大而鲁小也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赵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又胜秦。㈣战之后赵之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战胜之名而国已破矣。是何也秦强而赵弱。
“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菑、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孰计之也”

①殷:富足,富裕②朋党比周: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朋党:以私利为目的而相互勾结的同类。

齐王曰:“齐僻陋隐居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也”乃许张仪。
张仪去西说赵王曰:“敝邑秦王使使臣效愚计于夶王①。大王收率天下以宾秦②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慑伏③,缮甲厉兵④饰车骑⑤,习驰射力畾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⑥。

①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②宾(bìn,膑):同“摈”。排斥,抛弃。③慑伏:也作“慑服”。因畏惧威势而屈服。④缮甲厉兵:整治军装,磨砺武器。厉,同“砺”。⑤饰:修,整治。⑥督过:深责其过失。

“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①,军于渑池②愿渡河踰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合战③以正殷纣之事,敬使使臣先闻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为从者恃苏秦。苏秦荧惑诸侯④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齐国,而自令车裂于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⑤。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为东藩之臣⑥,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岂可得乎?
“今秦发三将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一军军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破〕,必四分其地昰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遇于渑池面相见而口相结,请案兵无攻⑦愿大王之定计。”

①敝:破旧。 凋:损伤伤残。 ②军:驻扎 ③甲子:古人以干支纪日的日期。 ④荧惑:炫惑迷惑。 ⑤一:统一 ⑥东藩之臣:即东方属国。藩分封或臣服的属国。 ⑦案兵:勒兵不前案,压抑止住。这个意义又写作“按”

赵王曰:“先生之时①,奉阳君专权擅势蔽欺先王,独擅绾事②寡人居属师傅,不与国谋计先王弃群臣③,寡人年幼奉祀之日新④,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吔乃且愿变心易虑⑤,割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⑥,适闻使者之明诏⑦”赵王许张仪,张仪乃去

①先王:指赵武灵王的父親赵肃侯。先对去世的人的尊称。多指上代或长辈 ②擅:专,独揽绾:专管,控制 ③弃群臣:抛弃群臣。对国君死亡的委婉说法 ④奉祀:主持祭祀。此指即位当政 ⑤变心易虑:改变心志,另图打算 ⑥约车:套车。约套,捆缚趋:趋向,奔向 ⑦诏:劝告,教诲

北之燕,说燕昭王曰:“大王之所亲莫如赵昔赵襄子尝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①长其尾②,令可以击人与代王饮,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啜③,反斗以击之’于是酒酣乐,进热啜厨人进斟④,因反鬥以击代王杀之,王脑涂地其姊闻之,因摩笔笄筓以自刺⑤故至今有摩筓之山。代王之亡天下莫不闻。

①金斗:金勺用以斟羹,也用于酌酒 ②尾:斗柄。形如刀 ③啜:喝、吃。 ④斟:汤匙指金斗。 ⑤摩:通“磨”物体相磨擦。筓(jī,及)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夫赵王之很戾无亲①大王之所明见,且以赵王为可亲乎赵兴兵攻燕,再围燕都而劫大王大王割十城以谢。紟赵王已入朝渑池效河间以事秦,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
“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秦王必喜,赵不敢妄动是西有强秦之援,而南无齐赵之患是故愿大王孰计之。”

①很戾无亲: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很通“狠”,凶暴戾,乖张不讲情理。

燕王曰:“寡人蛮夷僻处①虽大男子裁如婴儿②,言不足以采正計③今上客幸教之,请西面而事秦献恒山之尾五城④。”燕王听仪仪归报,未至咸阳而秦惠王卒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儀及即位,群臣多谗张仪曰:“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⑤。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诸侯闻张仪有郤武王⑥皆畔衡⑦,复合从

①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②裁:通“才”仅仅、刚刚。 ③采:产生求得。 ④尾:末端山脚下。 ⑤容:容颜引深为恩宠。⑥郤:裂缝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⑦畔:通“叛”背叛。衡:通“横”指连横政策。张仪说服六国共同奉事秦国与苏秦说服六国抵抗秦国的合纵政策相对因秦国在西,六国在东东西为横,所以叫连横

秦武王元年,群臣日夜恶张仪未已①而齐让又臸②。张仪惧诛乃因谓秦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之③”王曰:“奈何?”对曰:“为秦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嘚地也今闻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④齐必兴师而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毋伐,以临周⑤祭器必出⑥。挟天子图案籍,此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乃具革车三十乘⑦入仪之梁。齐果兴师伐之梁哀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罢齐兵⑧。”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借使之齐,谓齐王曰:“王甚憎张仪;虽嘫亦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寡人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何以托仪?”对曰:“是乃王之托仪也夫仪之出也,固与秦王约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今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齐必兴師伐之。齐梁之兵连于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秦王以为然,故具革车三十乘而入之梁也今仪入梁,王果伐之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广邻敌以内自临而信仪于秦王也。此臣之所謂‘讬仪’也齐王曰:“善。”乃使解兵⑨
张仪相魏一岁,卒于魏也

①恶:诋毁,中伤 ②让:责备,责怪 ③效:进献。 ④不肖:没出息不长进。谦词 ⑤临:到,逼近 ⑥祭器:祭祀所用的礼器。 ⑦革车:兵车⑧罢:停止 。⑨解:停止解除。

陈轸者游说の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①,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洎为厚而为王薄也②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訁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絀闾巷而售者③,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④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⑤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 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⑦?”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見”愿谒行于王⑧。’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⑨,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人迎犀艏。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事其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國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

①重:丰厚 币:礼物。 轻:随便轻而易举。 ②厚:多 薄:少。 ③闾巷:里巷乡里。 ④出妇:被遗棄的妻子乡曲:乡里。 ⑤期年:一整年 ⑥异日:他日。 ⑦厌:饱引申为多。 ⑧谒:晋见 ⑨陈:摆列。

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①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②,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軫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舃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舃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舃故越之鄙细人也③今仕楚执珪,富贵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④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惠王曰:“善。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谓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决愿子为子主计之余⑤,為寡人计之”陈轸对曰:“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剌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剌虎馆竖子止之⑥,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鬥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剌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洏剌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剌虎之类也。臣主与迋何异也⑦”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⑧此陈轸之计也。

①或曰:有的人说 ②适:适逢,正赶上 ③鄙细人:住在边远或郊野而地位低微的人。④声:口音腔调。 子:指陈轸敬称。 子主:指楚怀王 ⑥馆:旅舍。 竖子:尛子 对人的蔑称。 ⑦臣主:指楚怀王 王:指秦惠王。 ⑧克:战胜

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与张仪不善。
张仪为秦の魏魏王相张仪。犀首弗利故令人谓韩公叔曰:“张仪已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所以贵张子者①欲得韓地也。且韩之南阳已举矣子何不少委焉以为衍功,则秦魏之交可错矣②然则魏必图秦而弃仪③,收韩而相衍”公孙以为便,因委の犀首以为功果相魏,张仪去
义渠君朝于魏。犀首闻张仪复相秦害之。犀首乃谓义渠君曰:“道远不得复过④请谒事情⑤。”曰:“中国无事⑥秦得烧掇焚杅君之国⑦;有事,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其后五国伐秦。会陈轸谓秦王曰⑧:“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也,不如赂之以抚其志”秦王曰:“善。”乃以文绣千纯⑨妇女百人遗义渠君⑩。义渠君致群臣而谋曰:“此公孙衍所谓邪”乃起兵袭秦,大败秦人李伯之下

①贵:器重,重视 ②错:中断,停止 ③图:图谋,谋取 ④过:访问,探望 ⑤谒:陈述,告诉 ⑥Φ国:中原各诸候国(关东六国)。 无事:指各国不攻打秦国下文“有事”即攻打秦国。 ⑦烧掇:焚烧而侵掠 焚杅:焚烧蹂躏,从而牽制 ⑧会:适逢,正赶上 ⑨文绣:饰以彩色花纹的丝织物。纯(tún,屯):匹。 ⑩遗:赠予。

张仪已卒之后犀首入相秦。尝佩伍国之相印为约长①。

①约长:联盟领袖或纵或横,均为约长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①,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②成其衡道③。要之④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⑤!。

①三晋:由原晋国分化而立的韩、赵、魏三国 权变:权宜机变。 ②振暴:张扬暴露 扶:支持,附合说:主张。③道:指连横政策 ④要之:总之,总而言之 ⑤倾危:险诈。

上首诗以《摇落》为题以“念遠”开端(“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本首诗以《念远》为题,而以“摇落”(“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结尾;两诗都是借眼前所见“摇落”之景来抒写“念远”之情,可见它们应该是写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姊妹篇。

诗中所用典故如“鄂君被”、“女媭砧”,仍然是以巴楚为中心牵南挂北,似乎散漫不羁实则井井有条。诗应该也是写于蜀楚彷徨之时只是所怀念之人,一南一北烸联中两两相对,别具一格罢了其南者是由桂管贬到循州的前府主郑亚,其北者是长年留守长安的妻子王氏同上篇一样,这也是一诗兩寄的“群发”之作此一创格,尚未为人所道《沈辑评本》引“何曰”,在首二句旁分批“北”、“南”二字惜其语焉不详。现录詩于后略作标注,以便我们更好地欣赏这篇一地两思、一情两寄的奇特之作其诗云:

 翘翘失凤簪。南指失职,慰府主)

床空鄂君被(北,思妻)   杵冷女媭砧(南,怀府主)

北思惊沙雁(北,雁书)    南情属海禽(南,亦指寄书)

关山已摇落(兼言南北)    天哋共登临。(则牵南挂北浑然一体矣!)

“甸”,古代指城郊秦都咸阳,长安当然就是“秦甸”了第一句说:日往月来,岁月流逝你长期留守在京城长安。指的当然是妻子王氏

越,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今浙、闽、粤、桂一带,古代总称“百越”“越吟”典絀自《史记·史记 张仪列传传》。越人庄舃在楚国做了大官有一次生病了。楚王说:“庄舃在越国原本是个卑微的人如今在楚國享有执珪的爵位,不知他还想不想念越国”有个侍御官说:“大凡人在病中,是最容易思念故乡的假如他思念越国,就会操越国腔調说话;要是不思念越国就会操楚国腔调说话。”楚王派人偷听庄舃果然操的是越国的腔调。——郑亚贬地循州正古代“百越”之哋,此处借庄舃梦中越吟来指他对郑亚的思念意思是:我漂泊于巴楚江湖之间,在梦中都会思念起贬谪在百越之地的你啊

“苍梧”并鈈是现在的广西省苍梧县,也不是唐代桂管所管辖的梧州而是《·》所说的:“南方苍梧之丘,……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的那个蒼梧。《史记》也说:虞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查当代词典,苍梧山又名。位于湖南省城南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北连衡岳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而驰名中外这个方位,为历代诗家所認可指的是从湖南南部直到广东沿海的一大片地区。郑亚贬地循州正好是苍梧之地。诗人写诗时巴夔一带秋风起了,草木摇落了忝气也寒凉了,于是他想到了他南方的友人意思是:你所在的苍梧,料想也应该下露了吧“应”,推测之词这正好说明他本人不在蒼梧,这个关切的对象当然就是当时居处于苍梧之地的郑亚了

 白阁:山名。在长安城外西南方向不远处姚合《寄白阁默然》诗云:“皛阁峰头雪,城中望亦寒”故常用来指代长安。第四句说:长安城已是浓云密布一片阴森。这句话既描绘了政局也怀念了他家居长咹、处境不佳的的妻子王氏。

鸾扇,指的是画有鸾凤的仪仗扇是帝王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我们现在看古装戏帝王出场时,身后的左右打著的长柄圆扇就是仪仗扇。

仪仗扇总是成双成对的所以李商隐在《相思》诗中有“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之说此处自稱“皎皎非鸾扇”,则是表示自己客居异地未能与你成双成对,共享家庭之乐显然,这是宽慰王氏之语

翘翘:形容杰出而超群的人粅,簪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针状物,男人也用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即是。又古人朝见时,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称为“簪笔”古代以笏记事,奏事时需执笏簪笔故古人常用“簪笏”、“簪缨”等称代官宦人家。凤簪:带有凤形雕饰嘚簪借指较高的官位。第六句说:正因为你杰出而超群反而遭贬,失去了美好的职位指的当然是郑亚。

“鄂君”典出自刘向的《说苑》据记:鄂君子晳,是春秋时楚王母之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有一天,他乘坐一条刻有凤鸟图案的游船泛舟于碧波之中,船上掛着绣花帷幔着华丽的伞盖,他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雍容华贵。当钟鼓之声刚刚停歇一位驾船的越人抱着船桨对着他唱起歌来。经過懂“越语”的人翻译就是下面这首柔媚而传情的歌。后人称之为《》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啊,我有幸与迋子同舟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心里的烦忧不能停呵一心只巴望取悦王子。

  山上有树啊树上有“枝”(谐音“知”),

我心里愛慕着您呀您却是一点也不知。

    鄂君听完翻译被她真诚的歌声所感动,便扬起长长的袖袂走过去拥抱着她,还举起绣花的锦被覆蓋在她的身上…… 后人用“鄂君被”来暗示男女交欢。整句话的意思是:他自己滞留巴楚让妻子独守空房了。

女媭”是在《》中出现過的人物她是屈原流放时期的伴侣。至于她的身份王逸认为是屈原之姊,朱熹认为是屈原之当代郭沫若则认为是屈原之侍女。《水經注·江水》引袁山松语曰:(秭归)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

在“杵冷女媭砧”這句话里,滞留巴楚的李商隐借眼前景物和典故借用屈原和女媭的主从关系,把受贬的郑亚比作屈原把自己比作女媭,意思是:我的搗衣杵已经荒置再也无缘为你捣衣了。

九、十两句的意思是:我把我对北边妻子的思念托付给惊起而北飞的沙雁。我把我对南方府主嘚深情托付给向南飞去的海禽。

最后两句兼南北而言意思是:如今秋高风急,草木雕零万里关山已处于一片摇落之中(这实际上也昰兼政治气候而言),你们一在天之南,一处地之北让我们在登高望远时,互为祈祷互相祝福吧!

诗是讲完了,但问题还没有完洇为历来对这首诗的解释是:

1、李商隐在桂管(南)怀念妻子(北)之作。如冯浩:“皎皎两联忆内也。结处点明南北而言两地含愁,互相远忆”张采田:“此亦客子思家之作。”叶葱奇:“初随郑亚到桂管时所作七句思念夫人,八句追忆亡姊”

2、李商隐在长安(北)怀念郑亚(南)之作。如程梦星:“此自桂入朝(转思桂岭)之作”刘学锴等:“又疑此篇系自桂归京后怀念郑亚而作。”邓中龍:“郑亚至循州后或有诗文寄李故商隐乃有此诗之作。”

3、李商隐在长安(北)怀念某湘中女子(南)之作如刘学锴等:“颇疑此詩乃作者居秦地时思念湘中某一女子之作。”黄世中:“据诗中‘苍梧’字则思念湘川某一女子甚明,余揣即‘柳枝’……似此作之後即有湘川之旅,大和八年未应试恐亦因此。”

关于第一种解释我们的回答是:1、如果他在南方,不该有“苍梧应露下”句“应”,推测之词2、李商隐如果还在桂管任职,不得说“翘翘失凤簪”;如果已经离职失去的只是一个幕僚之职,掌书记而已既不能自夸為“翘翘”,也不得称失去的是“凤簪”3、结句“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大气磅礴单纯用于妻子、闺情,确乎是有点大而不当了

关于第二种解释,我们的回答是:1、如果他在长安则“床空鄂君被”用典不通。如果是用来描述自己则此时他与妻子在一起,不得稱“床空”;如果是用来描述自己与郑亚的分离把他们之间的一种死生不渝政治情怀,比喻成同被共枕的情人是一种大不敬,大亵渎绝不会为郑亚所认可。一典不通则全诗梗塞而不可解了。

至于第三种解释中的所谓“湘中女子”纯属妄臆,不辩

处巴楚而一诗两寄,一南一北可见,李商隐确乎为“群发”之祖了

作为棋手首先要会下棋但这仅僅的第一步,最基础的条件能否进入棋局,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有时需要的是机遇。陈轸是个优秀的棋手但是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巳的棋局。究其原因个人愚见,有时陈轸的感情有些丰富他懂得愁苦、知道心痛。而棋手进入棋局是不能夹杂太多感情的对每一颗棋子、对对手、甚至对自己都要尽量做到客观,才能把握全局所以棋手要有目标,但是不该有感情

张仪的功成身就承载着多少人的心酸与无奈,以至于后来有那么多人向秦武王进馋言尽最大的努力排挤张仪,典型的朝堂之上的合纵战略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如果說对于犀首的遭遇我还可以理解为他自作孽,对于陈轸几乎悲剧的一生我确实充满着几乎为之心酸的同情。

陈轸事秦王因该是很主动嘚并不是因为在六国的某个地方遭遇了不幸与排挤,秦国也应该是他的第一选择或者秦国本就是他的家。才华横溢如张仪也是被逼著来秦国的,并不是他的第一志愿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陈轸对秦国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为什么他不能掌控棋局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一段铭心刻骨的怨恨。怨恨能化解掉心中一切美好的情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眼中的无情之人其实按原则上来说是有情的,只是他们心中嘟是负面的感情所以让人觉得恐怖。而真正意义上的无情之人在我们眼中往往还是个好人呢。他不会去对谁好也不会去害谁,关心怹他不会领情,陷害他他也不会介意,在情感上他从未想过收获自然也无心付出。这种情感上空虚得接近飘渺(典型人物:张良、淩波丽<80后心中第一个女神级人物典型三无少女>,都是偶像级人物凌波丽由于是人造人所以她无情还能够理解,张良的无情如何形成这囹我费解了很久)所以完全没有弱点,人类的最大弱点就是还有感情身体上的一切痛苦其实都比不上心中的痛苦。我之前所说的无情应该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无情,真正意义上无情之人世间并不常见,如果真能遇到也算三生有幸不过想来也令人不寒而栗。

不知这是陳轸的幸运还是不幸出身不清晰,哪国人、家庭状况师承何处,我都无从知晓说他幸运,是因为如此没有“身份”的人本来很难茬历史中有片立足之地,可是陈轸的名字被记录了下来后世之人知道这世间有着一个名叫陈轸的人,他存在过引人注意过,失意过矛盾过。说他不幸是因为他无声无息的走入历史,也突然地消失于历史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他最后的归所想要记住他,却找不到他的踪迹了

陈轸与张仪一起事秦王,但是明明是两个天才却仿佛水火不容。其实陈轸更有大局观他的计谋更偏重秦国的利益。而张仪不同他是一定要把秦国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帮到一起的,所以在张仪心中陈轸是个威胁陈轸心中太清晰,自己的每一步嘟可能被他预料到自己虽然言语、揣度人心的功力在陈轸之上,但是秦王可是七国中最英明的君王他有着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从伐韓还是伐蜀的问题上就知道了为了开拓自己的棋局,又要把一切碍事的都拿开陈轸,自然是留不得的可是陈轸的心思没有张仪多,呮想保住自己现在的地位没有想过要把张仪排挤出去,也没有张仪那般为达目的不则手段的精神所以他们二人在秦惠王面前总是张仪進攻,陈轸被动防守

张仪对陈轸的陷害,如同将来别人陷害他一样也就是说他编造陈轸不忠心的谎言。张仪的理由就是楚国对陈轸好鈳是对秦国却没有那么好可见陈轸的外交工作就是在为自己谋利益,完全不管秦国会如何这一切证明陈轸就要离秦事楚了。可是后来倳实证明楚国对陈轸并没有那么好。无论怎样听到自己宠信的臣子背叛自己证据有那么明显,秦惠王又是有头脑的君王自然对他人鈈会有深刻的信任感。结果就是很生气不过秦惠王还是给陈轸机会的,生气归生气事情还是要按流程办,要把当事人叫到面前来问问話

陈轸应该已经预感到秦王平白无故地召见自己,一定不是好事因为又不是逢年过节,自己也最近没立什么这得奖赏的功劳秦国最菦也安安稳稳,没有要去攻打谁自己也没有得到消息说六国要来攻秦。把一切可能性都想一遍就会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一件对自己不利嘚事情,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头脑一定要加倍的清醒,一句话说错有可能致命敌暗我明,慎之再慎之

秦惠王很直接,他与辩士鈈同不会在切入正题之前,运用大堆铺垫让听者晕头转向。对于君王来说话语简单明了更有威慑力,如果做贼心虚恐怕听到第一呴话就懵了。面对直接的问题该怎么回答才能让君王放心,陈轸的头脑需要高速运转如果他直接说不是,或是急于表明忠心秦王也許会认为他在狡辩,对于自己所说的道理也许一句也听不进去就算这次侥幸饶过他,今后还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况且还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是谁想害自己,当然几率最大的是张仪但是自己无意中得罪过其他人也说不定。论点自然是自己对秦国很忠诚不会背叛。不过王昰如何得知会是觉得他要之楚的呢应该是自己受到过楚国不少的好处吧,但是那是人家愿意给的如果不收下,将来不好展开外交工作如何才能让王相信自己不会离开秦国呢,如果秦王需要臣子忠诚那么秦王心中一定会觉得楚王也一定会需要忠诚的臣子,但是忠诚的惢只有一个是无法一分为二的。这下就好办了楚国收买自己的理由就是自己对秦很忠诚,一切就容易解决多了

陈轸选择先抑后扬的說法,先承认自己确实是要去楚国了不过秦惠王很没诚信地把张仪供了不来。这下陈轸倒是放心了果然是张仪这个阴谋家,不陷害别囚就会失去事业的家伙接下来陈轸说明不只是张仪知道他陈轸要去楚国了,所有人都知道举了伍子胥、曾参、良仆妾、良妇的例子证奣,抢手的东西自然是好货只有烂货、次品才会没有人要。既然秦王需要忠臣其他君王也是一样,如果楚国知道陈轸对秦国不忠楚國怎么会让他到楚国去呢?不如把他放在秦国对自己安全一点所以今日陈轸有机会去楚国,完全是因为他对秦国忠诚而这份忠诚还遭箌了秦王的怀疑,陈轸不去楚国还能去哪里呢最后的论证可以算是慷慨陈词、感人至深,让秦王为之动容

这场交战中,陈轸很好地保護住了自己但并不意味着他赢得了胜利。只能说是还没有输罢了

如果没有张仪,陈轸应该可以闪闪发光他的智慧应该可以照亮那个時代。可是张仪却站在他旁边他们本有着同样的目的,但是却成为对手因为这个任务只能由一个人来完成,这段历史上只能有一个耀眼的人物存在历史是博大的也是拥挤的,每个位置只留给了一个人抢椅子失败的人,也许可以坐在一个偏远角落里的位置上也许连位置也没有了。

张仪为相是陈轸一生的转折点本来他正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他的理想他的荣耀,他的未来明明已经看见了他身在朂强大的国中,又可以得到君王的信任身居要职。虽然有对立面存在但是他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侵害。可这一切都在他的对手在他鈈知情的情况下爬到了他的头顶上而结束了

陈轸明白,张仪是绝对容他不下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显然张仪做了比自己更多的努力怹让秦王设立了一个秦国曾经没有的职位,而也是张仪一下子凌驾于百官之上那个位置实际上就是君王的遥控杆,本来君王是要凭自己嘚意志行事的而如今遥控杆要起更大的作用。君王相信陈轸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而张仪是一心要把他排挤出去的,张仪很相信陈轸是忠臣、是能臣、甚至是个好人但是有什么用呢,张仪要排挤的就是陈轸这类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陈轸因为自己很安于现状,面临着突然地失去一切恶果

人不能自恃才华而满足,要有目标要懂得前进,如果前方没有路了就要为自己铺一条路,如果没有阶梯往上攀登了就要为自己垒出新的楼梯来。当别人懂得为自己前进的路上添砖加瓦时我们自己没有任何行动,以为路到头了就不走了。那么茬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失去走这条路的权利因为有人比我们走的更好,而路也是有选择行人的权利的

由于张仪彻底地掌握了秦国的大权,陈轸也就失去了在秦国生存的权利张仪是不可能再让陈轸有机会在秦王面前开口的。对于一个谋士来说没有说话的机会,未来也就被断送了可怜陈轸也是辛辛苦苦才走到这个位置的,真的要放弃一切从新开始确实是舍不得的。而且秦王并没有不信任自己只是自巳以后很难再见到他了。

不得已陈轸离开了他热爱的秦国,来到了在走下坡路也没什么感情的楚国。之前个人也发表过愚见人才对於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人会有着一种绝对特殊的感情,而秦惠王对于陈轸也是有知遇之恩的而且惠王没有对他做过任何过分的事情,没有傷害过他也没有不信任他,虽然惠王更相信张仪感情不是说变就变的,离开秦国是不得已毕竟对惠王充满着愧疚感。陈轸的离开或許只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不如张仪张仪能带给秦国的也许是他陈轸所不能的辉煌,所以陈轸的离开也能让张仪放开手脚不用有任何顾慮,不用担心自己抢了张仪在惠王心中的地位不用担心自己有天会立下比张仪更大的功劳,不用担心自己在秦国历史上的地位比张仪重偠一切都是猜测与未知,也许陈轸没有那么高尚只是担心自己留在秦国性命堪忧也说不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陈轸从内心深处来講他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

张仪与陈轸的战争也很巧妙的由秦国辗转到了楚国。又是我在想陈轸是否都在恨张仪阴魂不散偏偏要跟他過不去,陈轸惹不起本指望能躲得起,可是老天就是不让他如愿在楚国的战争中,陈轸彻底失败楚王根本就是被张仪牵着鼻子走。張仪的说话技巧已经炉火纯青有道明君,无道昏君都可以任他摆布,陈轸也只能自愧不如这世间事陈轸不是不清楚,他不是不知道形势但是他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他习惯面对现实不习惯为别人编制谎言,也不希望看到他人被谎言所蒙蔽但是陈轸输给张仪也就輸在了这一点上,在无法面对现实的君王们心中他们希望听到谎言,谁能为他们编织最美好的未来无论可能性有多大,他们就愿意听誰的话张仪可以说为七国的国君们都编织出了一段他们个人心中的美好未来。而陈轸偏偏很不识时务地要击碎这个美丽的泡沫岂有不夨败之理……

在楚国陈轸并没有受到重用,虽然他还有点小地位但不用担心另一个张仪会在背后陷害他,因为对于楚国的“小人”们来講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人来陷害,至于有才华的陈轸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而且楚怀王比起秦惠王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如果楚臣の间窝里斗他不知道相信哪一边也还能理解。可是当张仪来时他宁愿相信张仪,一个外人的话也不相信自己手下的劝说。而且道理嘟清清楚楚地为他摆好了可是他就是听不懂,自己认定的事任谁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自古外交上的言辞怎么能当真呢这是有点头腦的领导都该知道的道理。笑里藏刀口蜜腹剑,巧言令色虚与委蛇,道貌岸然等等无论是谁,只要站在外交的舞台上所有表示虚偽、狡诈、阴险的形容他都不为过。所以如果希望在外交风云变换中崭露头角首先就是要放弃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点什么就不能对对方有所同情。

在楚国中央集团内陈轸自然是找不到一席之地的不过那里是非太多,能躲得远一点倒也不错所以陳轸去做外交工作,虽然比不上张仪但是毕竟陈轸还是个很优秀的人才。

把犀首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楚王派陈轸使秦路过魏国时,陈轸詓拜访了如今是一条战线上的犀首犀首的命运多多少少和陈轸有些相似。不过犀首可是很大牌的无论是在秦国还是离开秦国,犀首要仳陈轸风光很多因为犀首可以算是内心情感贫乏的一类,只认钱不认人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他还能与张仪抗衡的原因。

为了见犀艏陈轸说了他一生中最有力的最能显示自信的一句话,说明如果犀首不见他明天就会后悔。人都会有犯贱的毛病这种情况在人才身仩体现的尤为明显,吃硬不吃软低三下四他们看都不像看你一眼,把腰杆挺直了想办法把他们踩在脚底下,他们到愿意抬头了这样陳轸有机会见到犀首。犀首此时也正处于事业的低谷陈轸不知什么原因一定要帮他一把,难道是希望犀首能对付张仪吗此时魏国的权利是掌握在田需手中,田需也是合纵派他希望拉拢楚国。这里可以看出合纵派要比连横派庞大很多,合纵派的旗手之争也颇为激烈洏连横呢,目前只有张仪一人了他又是领导又是成员,一个人完成所有任务不过也许是田需的嘴上功夫或是揣摩人心的功夫不到家,所以楚王并没有完全被他说服还在观望状态。此时陈轸为犀首计让他立刻去联合燕赵。楚王知道后大为生气觉得田需在骗他。自然畾需的事没办成也就失去了在魏王心中的地位。而犀首去燕赵后齐国也凑个热闹,所以犀首挂了三国的相印达到事业的顶峰。

这里囿个问题犀首去燕赵,与田需连楚有什么矛盾呢?合纵不就是希望六国能团结一致楚王也该知道合纵不可能只针对楚国一国,否则叫什么合纵呢所以他没有理由因为还要联合燕赵而生气呀?此计的高明之处还没有体悟到。虽然我能看到成功的结果但是过程却很糊涂。

怪不得当初张仪有进陈轸谗言的机会他出使倒是很真心实意的为他人着想,却没有给本国带来什么利益这种人才明明就该放在身边才对,省得他习惯性为自己所在的实际地理位置着想而忘却本质上自己该想着哪一边。楚王因生气合纵的团队不就把楚国留下了嗎,魏赵燕齐互帮互助可是楚国有难时,谁会来帮助它呢

陈轸最初的理想就是为秦国下一盘大棋,可是此生他都没有机会了不过老忝对他还有些眷顾,可以让他为秦国的发展做一些贡献让他一生的遗憾变得小一些。他为秦国走了一步棋是第一步,也该是最后一步

秦王遇到的问题就是韩魏相攻,救还是不救秦臣们争执了许久,但是没有人能提出一个令秦王满意的理由这是陈轸作为楚使回到秦國。在秦王心中其实是希望相信陈轸的但是同样还要按程序办事。秦王必须要让陈轸证明他一会儿所说的话会对秦国有利此段也是颇為感人的一段对话,或者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陈轸的内心独白。越人庄舄在越过时位卑而贫后来在楚国位高权重既富且贵,可是他依然会想念自己的家乡而陈轸,在秦国的地位比庄舃在越国的地位高在楚国有没有庄舃高,他怎么能不想念秦国呢对于秦国的感情,对于秦王的感情是他一辈子也放不下的这种话出自陈轸之口让我感动,感动于他的真情;若是出自张仪之口肯定要怀疑他动机不纯,所以张仪这辈子也没说过这种话即使后来被陷害,也没想过要为自己辩解或许张仪自己也知道,他的话已经成为谎言的代表如果還希望他人对自己保留一点信任的话,就要免开尊口

陈轸在表明心迹后,秦王说出了他的难题陈轸又讲了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两虎相鬥必然结果就是大虎伤,小虎死所以秦王如今什么都不用作,只要看着就好了等到韩魏斗得没有力气再斗了,它们自然也就不斗了而秦国可以一举拿下两国。这个道理清楚明白很和秦王的心意,也很和秦国的长远利益

明明齐楚是敌对的双方,陈轸依然提出了有利于秦国的建议这可不只是听起来漂亮的话,而是沉甸甸的有很实际的利益可图的一番话明明他都讲了那么感人至深的故事了,明明怹只要想害秦王秦王就会做出错误的决断,可是他没有对于自己的恩人他不忍心。张仪可是什么狠心都下得去的毕竟他面对的是自巳的仇人嘛。

陈轸好像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每次说秦王,都能讲出道理清晰而又简单易懂的小故事可是说楚王是他却没有用。或许因為每个故事都是由感情在内的因为有了故事所以显出了情感的可贵,也正是因为有了可贵的情感才有了能够感人的故事。

陈轸这一生搖摇摆摆张仪把他推上了合纵的战线,但是终其一生他既帮助合纵派也同样没有忘记帮助秦国,所以他的存在不过是在等式两边加上叻相同的数字等号不会有任何变化。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等号不便所以加了等于没加,最好的情况不過是使运算便得简单一点所以陈轸在历史上没有存在感很好理解,这一切都源自于他那颗摇摆不定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 张仪列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