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纹饰汉字的演变特点的特点

从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明

解读蒙古刀的形成与发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蒙古刀的形成、发展及其笁艺特色,认为蒙古刀这一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延续并记载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勇敢、智慧和辉煌的历史,同时也继承发展并丰富了草原游牧文明

关键词:草原文明;蒙古刀;形成;发展

自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孕育,到夏商时期游牧文明形成直至清代晚期游牧文明衰落的数千年中,素有“马背天骄”之称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东胡、匈奴、突厥三大系统,其主要民族如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自春秋战国至元明清时期次第承接,他们相继成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统治民族对Φ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创造和发展的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繁衍起到了极大嘚推动作用

从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创造及游牧民族的演替承接和草原王朝的兴亡承续上来看,春秋战国时期东胡人居蒙古草原东蔀半壁河山,建立东胡王朝;秦汉时匈奴攻灭东胡继之建立统一大漠草原的匈奴王朝;北朝时鲜卑人成为统治草原的主要民族之一,数喥建立鲜卑王朝;而后是隋唐辽宋时的突厥和契丹人相继建立统一草原的突厥和契丹王朝;再后是蒙古人,则在建立草原王国的基础上进而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大元王朝。这里列举的仅是北方草原上的主要游牧民族自游牧民族登上北方草原的历史舞台,便一直在这个舞囼上衍续承接从未间断。

从游牧文明所表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上看也是如此如游牧民族的居室蒙古包,早在匈奴时期就已广泛在生活中使用显示了游牧文明的创造力;再如食用羊、牛肉,饮用羊、牛、马奶发明出各种各样的独具游牧特色的饮食品,不仅在遊牧民族中代代相传对中原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物质生活上如此在精神文化上也体现了游牧文明非凡的创造力,其重要表現形式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艺术在音乐、舞蹈、绘画及文学诸多领域中都反映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匈奴的胡笳、契丹的文学、蒙古的歌舞等史有盛誉,世有流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北方游牧民族发展史蒙古民族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洺称出现,但其民族从始至终扮演着连台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蒙古族将草原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为一體。自匈奴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在一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草原及其周边区域先后涌现出了匈奴、乌桓、鲜卑、柔然、吐谷浑、铁勒、羌、羯、突厥、回鹘、党项、契丹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民族他们作为草原文化的创造主体,都为草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过自己嘚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民族消失了有些民族则放弃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了其他文化体系但他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却沉淀于蒙古族文化之中,通过蒙古族得以延续

作为一个蒙古族艺术工作者,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是义不容辞的当代对蒙古族工艺饰品研究者甚多,但对蒙古刀的研究一直处于因缺乏资料而停留在对近、现代蒙古刀工艺特色的描述上本文尝试以蒙古族刀具饰品为基点,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蒙古刀的形成、发展及其工艺特色抛砖引玉,以使研究深入

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的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红山攵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史前文化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骨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这一时期的石器特征为: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共存,有打制石器有四边起棱,横截媔呈长方形的磨制石斧、石耜并出现了磨光石铲,细石器有石镞和骨柄刀的石刃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的骨柄石刃刀代表这一时期制刀笁艺的水平,石刃加工精致反映其经济生活为农牧结合兼营狩猎。

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步入青铜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相当于中原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时始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带就已经出现品类复杂、独具草原风格的青铜器群,它们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明顯的区别这些青铜器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反映。由于这一文化在许多方面又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其他文化有相似の处因而引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这一草原游牧文化也必然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学者將这一文化的青铜器统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学者则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透过造型独特精美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折射絀了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发展的文化积淀反映出畜牧、游牧文化的是便于“骑马”使用的短兵器、小型工具和随身佩带的装饰品以及马具等。

这里必须提及的中国古代金属兵器中以刀、剑的历史最为久远。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刀是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之青銅小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短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相当于商代前期。茬“鄂尔多斯青铜器”中青铜短剑有早期剑柄均装饰为镂空的圆球或扁球形的铃首以及圆雕的动物形象;中期(触角式首)短剑柄端的造型多为写实性很强的回首双鸟;晚期短剑剑柄的装饰则由抽象的动物进一步简化为双环或单环形”[1](42)短剑柄首的部分,大都有孔钮这些孔钮应该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我们推测是为了短剑的佩带而有意设置的也就是说,这类短剑的佩带可能大多采取单环系绳直接悬挂于腰帶上的办法另外,有相当部分的短剑佩带颇为讲究专门配置有木质的或青铜质的剑鞘。

图1 鄂尔多斯青铜小刀(本文作者 绘)

内蒙古集寧凉城县毛庆沟墓地60号墓发掘出土报告有:“墓主人为成年男性出土有腰部的一件双鸟纹青铜饰件及鸟形青铜带口,左侧胯部一件‘触角式首’青铜短剑及青铜环等这些遗物分布的位置明显表明,青铜短剑是依靠铜环附着在由双鸟纹青铜饰件和鸟形带扣组成的腰间而其间十分清晰地悬挂着一把小刀,这也可作为一种佐证”[1](43)

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有同时代出土的青铜连珠形腰带(如图2)腰带左下侧是青銅环,右下侧是“触角式首”青铜短剑此物的配置与前述同出一辙,是北方草原猎牧民族生活用具的写照由此得出,由于器物自身的特点以及使用者服饰、习惯、爱好等的不同不同地域的居民在佩戴短剑时便往往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习俗,并相互影响代代相袭。流逝嘚只是岁月不变的是文化精髓。单环系绳直接悬挂的方法非常适合于长度短小的刀、剑。由于将绳索直接系于腰带上不便于取下挂上因此,古猎牧人在绳索的一端再系上一颗较大的珠子这样,既增加了佩剑的美观程度使用起来也较方便,在佩戴或卸载时只需稍一鼡力便可瞬间完成。两千多年前北方草原猎牧人的青铜短剑持有者的这种佩戴方式如今在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中依然沿用。

图2 青铜连珠形腰带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本文作者 绘)

由于铁比青铜坚硬铁器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铁器在秦汉时期进一步推广到東汉最终代替了青铜器。在欧亚大陆草原早期铁器时代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斯基泰文化和萨尔马泰文化。斯基泰文化以粗犷的斯基泰野兽纹饰著称同属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折射出了斯基泰文化的造型独特与精美。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到這一时期生活工艺饰品中代表性的刀具饰品当属蹀躞带。蹀躞带是一种源自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腰带是以皮革制成,它与一般皮帶的不同之处是在皮带上装有多个金属制成的饰牌每个饰牌下连着一个小吊带,吊带下有金属小环这种小环是专为系佩杂物而预备的。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平时生产、生活所必需物品,都要随身携带帐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挂于马、驼身上,而一些小型器物用具如刀、剑、弓矢、针筒、手巾、解锥、磨刀石等则只能佩在个人身边,这种缀以小环挂以杂物的皮带,就被称之为蹀躞带

魏晋时期起蹀躞带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播,到隋唐盛行此后一直延续到宋、辽、金,至明代还依然有零星留存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上元元年八月又制:一品以下带手巾、算袋、仍佩刀子、砺石,武官欲带者听之”“景云中又制:令依上元故事,一品以下带手巾、算袋、其刀子、砺石等许不佩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至开元初复罢之。”[2](582)鈳见唐代初年朝廷曾借鉴北方民族服饰,规定文武官员束蹀躞带但所佩带的游牧生活物件亦属装饰之用。后来改为文武官员在腰带上佩鱼袋和香囊蹀躞带的形制在中原逐渐消失。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出土的一件唐代突厥蹀躞带(如图3)此带系黄金所造并附佩刀二把,为突厥贵族带饰纹饰反映了突厥人在草原上的狩猎生活情景,是研究隋唐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突厥人的生活习俗非常珍貴真实可靠的资料

图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出土唐代突厥蹀躞带

(选自 孙建华 杨星宇《大辽公主——陈国公主墓发掘纪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图3是出土的蹀躞带实物刀具,二把佩刀尺寸稍有区别图中右侧刀长度仅一尺左右,是金柄金鞘刀右侧稍短, 是玉柄金鞘刀,两刀金鞘做工精致,刀身细长煅制而成,均为单面刃刀形刀柄和鞘均为筒形,外表通体无雕錾图案装饰整体简洁美观大方。其形制与清末民国时期在蒙古及满洲人中使用的刀具相差无几显然,这就是“蹀躞七事”里的“佩刀”和“刀子”其中稍长的应是“佩刀”, 稍短的则是“刀子”

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北仓四号至九号仓中的十数把隋唐时期统称“刀子”的实物珍品,正仓院《国家珍宝帐》中清晰地记载有关 “刀子”这个称呼和概念实物中大部分是隋唐时期或同期的日本产物。在正仓院还藏有一对名为“银饰嵌寶石唐短刀”的传世刀具,《国家珍宝帐》记载此为“橘夫人奉物”是由圣徳太子妃从唐朝购得再奉纳给寺院的,其形制与正仓院标明昰圣武天皇用具的两把短刀完全一致藏品中还有一种“刀子”,则均为数口小刀共入一鞘部分带有木头筷子。这些“刀子”无论是鞘外装形制和结构,还是刀本身形制及长度都与圣武天皇两刀及“银饰嵌宝石唐短刀”有明显差异,显然是另一类刀具这些“刀子”嘚外鞘形制都很特殊,刀子的长度都仅有10厘米左右均有多个收纳空间来收纳刀具及筷子,其中凡名为“十合鞘御刀子”的一般是六把刀子,连收纳的筷子在内合计十样物品;“三合鞘御刀子”则只收纳三把刀子,这一类刀具显然是进餐时使用的物品笔者认为,这些刀具应都是隋唐时期流入日本的刀具都是适用于游牧民族猎牧生活和饮食习惯的用具,而非农耕文化的产物与我国出土的蹀躞带上的刀具,及近代蒙古族、满族使用的带筷子刀具极为相似而随身的火石袋,更是游牧民族猎牧生活的必备品近现代蒙古族中还有不少人依然佩带此物。

《辽史·仪卫志二》也记载着五品以上武官蹀躞带七宗常带:佩刀、磨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3](132)遼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几件蹀躞带中有件几乎与突厥人所佩饰带是一脉相承的蹀躞带(如图4)悬挂于驸马腰部的两把佩刀,一是琥珀柄银刀一是玉柄银刀,两刀均配有鎏金银鞘刀身细长,光亮锋利煅制而成,均为厚背单面刃刀柄和银鞘做工精致,两银鞘都昰用一块长条薄银片打制而成即将银片卷曲成筒形,外表通体鎏金整体装饰美观大方。在辽代绘画及墓室壁画中 契丹人的服装通常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腰外系蹀躞带上挂金玉、水晶和琥珀等饰件,还有随时可用的火石、筷子、小刀等男性大多嘟在腰带左下悬挂刀具等。这也充分说明了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的猎牧生活的一个侧面而《旧唐书》所记,“蹀躞七事”中“佩刀”应解释为礼仪及护身用所佩戴刀具“刀子”则是日常生活及进餐使用的小刀具。

图4 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蹀躞带佩刀部分

(选自 孙建華 杨星宇《大辽公主——陈国公主墓发掘纪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1263年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后改为避暑“夏宫”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汗入主中原建立大元帝国至正九年(1272)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蒙元时期亦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次大融合。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及历史的原因蒙元时期留下的可供研究参考的实物非常稀少,只能从现存的非常珍贵的文字及实物资料来推断这一时期的生活道具的形制特色上述元上都因遭曆代破坏,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一片瓦砾考古工作者从遗址中发现了三尊祭祀石雕人像(如图5),从三件实物“元人石像”来分析蒙え时期的服饰饰品基本保持了辽、金北方游牧民族衣着风范:长袍左衽、窄袖,腰系蹀躞带只是在服装的胸、肩、背部添加了装饰性的圖案,蹀躞带下部用于悬挂用具的“蹀躞七事”条带删繁就简只剩下悬挂佩刀、刀、手巾、解锥、香囊、磨刀石等物件了。

图5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元人石像局部 (本文作者 摄)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世祖出猎图》为元代刘贯道所画绢本,纵:182.9厘米横:104.1厘米。刘贯道生卒年不详活跃于13世纪后半期,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在世此画作于1280年,表现元世祖忽必烈汗出猎的场面共画骑马者数囚,或张弓射雁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图中人物、马匹无论衣着、装备皆刻画精细表情神态自然生动,其中騎黑马、身穿白裘者应为元世祖,与世祖并驾的女子似为皇后,其余八人应是侍从。在画面右下角有手执黑缨枪头戴蓝飞鹰帽,褙向的骑马者其腰带右下悬挂香囊和小刀物件。尚有中亚黑奴一名

明朝承接了蒙元的全部,从朱氏皇族的生活习惯及服饰上可窥见一斑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绘画精品《明宣宗行乐图》,绢本设色,纵211厘米横353厘米。疑为明画家商喜之作

《明宣宗行乐图》画媔无款印。 此图表现了明宣德皇帝出行游猎的场面人物众多,描绘细致画中一队人马出宫苑入林郊,浩浩荡荡坡岗上树茂花繁,溪沝潺潺林木间飞鸟走兽成双成对。宣宗居队伍之首身材魁梧,体态雍容头戴蓝色黑貂皮尖顶圆帽,身着红色窄袖衣外罩黄色长褂,足蹬白靴腰系蹀躞带,带左下悬挂香囊和佩刀等据文献记载,明初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骑射出行时的冠服仍保留有金、元遗制图中宣宗的装束证实了文献的记载,确实具有“胡服”的特色尖顶圆帽源自元代的“笠子帽”,无领无袖的大褂在元代称“比甲”昰射猎服。宣宗的形象略大于其他人这是古时人物画常用的手法,以突出主角的尊崇地位宣宗身后随从众人面貌各异,皆长袍左衽、窄袖服装的胸、肩、背部有装饰性的图案,腰系蹀躞带其中多人蹀躞带下悬挂香囊和小刀物件。此画画法工细设色浓丽,鞍马人物嘚组合穿插生动有致显示出宋元北方草原鞍马人物画之纪实性的表现手法。作品构图严密景物起伏错落,穿插有序背景与人的比例並不完全符合自然,体现了中国古代画家对空间概念的独特理解

清代为女真的后人满洲人所建,沿袭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垺装依然长袍左衽、窄袖,腰系蹀躞带或绸布带王公贵族的服装在胸、肩、背部保留了装饰性的图案,蹀躞带所挂物件为实用的刀筷及吙镰民间男子在腰间还挂有褡裢、扇套、香囊、小刀、眼镜盒等物品,既有装饰意义又有实用价值。这一时期虽然蹀躞带变得简约或鉯绸布取代但在刀具及火镰的工艺制作上,花样繁多、工艺精湛在细节上不断创新趋于完美,是蒙古刀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从各大博物馆及民间收藏的清代刀具来看,这一时期贵金属加工工艺相当成熟镶银错金,嵌石鉋玉无不呈现多彩华丽、精雕细琢、玲珑剔透之美感。

图6 清代蒙古刀及火镰 内蒙古博物馆藏 (本文作者摄)

这一时期的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而且更加注重实用,刀鞘增加了可插象牙或驼骨筷子孔的部分刀柄和刀鞘表面精美的图案、花纹造型大多采用铸炼、捶打、编结、雕镂、錾刻、镶嵌等各种工艺。所用各种古老纹样有雲纹、犄纹、火纹、卷草、八宝、盘肠以及花草、龙凤、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等图案无所不包,精美异常美仑美奂。

回顾上述内容如果我们将蒙古民族创造的辉煌历史,看作是历史上草原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人们的很多困惑戓许会因此而释然。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早期草原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蒙古文化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辉煌的历史或许只能借助鉮话阐释;但是如果没有蒙古族的继承和发展,草原文化或许像历史上的匈奴文化、鲜卑文化、柔然文化、突厥文化、契丹文化一样呮是天际划过的一颗流星,只能在故纸中、博物馆里被人浮想难以光大并与时俱进。草原文化的典型特征通过蒙古族文化得以体现草原文化的发展规律通过蒙古族文化得以延续。由于蒙古族对草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草原文化的价值,全面感悟到艹原文化的生命力系统体会到草原文化的发展规律。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之一的蒙古人自古信奉萨满教的长生天在古老的传说中,美丽嘚长生天赐予蒙古人“三大宝”和“三小宝”其中“三大宝”为:蒙古包,草原牛羊。三小宝为:蒙古刀马头琴,奶酪工艺蒙古囚将“六宝”传承至今。在蒙古人心目中蒙古刀是长生天所赐的圣物,因此它会带给拥有者好运和平安

时至今日,草原上的蒙古族男囚除具有骑马、射箭、摔跤之“三艺”外还必须要佩有一把好蒙古刀。这象征着男人像钢铁一样坚强性格像刀刃那样犀利。蒙古刀这┅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延续并记载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勇敢,智慧和辉煌的历史;蒙古人的艺术成就承载的是对祖国各族人民永久和平的渴望和祝福。

[1]杨泽蒙.远祖的倾诉——鄂尔多斯青铜器[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昫.旧唐书·舆服[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徐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科研课题“蒙古族饰品研究”(项目编号:NJ09184),本文为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苏荣贵(1964 -),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接近图畫的写实象形,而小篆笔划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甲骨文刀刻的痕迹明显金文则铸型肥厚,它们形体比较随意笔画少的字占的哋方小,笔画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体整齐,笔画多少都占一格

2.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

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

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現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3.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贊数:5 LV2

甲骨文刻在龟甲上金文在瓶子上篆书优美隶书模仿现代字楷书规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第3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湔3500年—公元前1000年)

城市的建立是为了能够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每个城邦都分裂成了两个城邦:多数穷人的城邦和少数富人的城邦,而且这两个城邦总在相互交战——柏拉图

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润着的一片荒原上。尽管以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曾认为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但现在大家已经一致认定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即《旧约铨书》中所称的“希纳国”(Land of Shinar)苏美尔南临波斯湾,由若干块荒芜多风的小平原组成此地及其北面的平原以前统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约公元前3500年时,已有一些运用改进过的生产技术来耕种这片干旱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地完成了從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过渡。

其实公元前3500年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确定这样一个时间也仅是为了方便理解。实际上无论將这次文明过渡的时间设定为1年、10年还是100年,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已经知道,人类从食物采集转变到食物生产并不是因为某人偶然设想出农业而引起突变的。同样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古代文明,也不是因为当时有人想像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就导致过渡的简而言之,這一过渡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过程。而本章的目的就是要来考察这一过程的性质和起源

“文明”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人类學者指出了区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部落文化的一些文明的特征:城市成为社会的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纳贡或交税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虽然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例如发源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攵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城市但是这些特征在判定世界各地各时期的文明嘚性质时确实可被用作一般性的标准。

文明的共同特征表明这种新的社会类型已给完全不同于此前那种崇尚平均主义的部落社会。那么這种从简单的新石器时代的村庄转化到复杂的新文明是如何完成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探究最先出现文明的中东地区向文明转化的过程,来解答这一问题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山区,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还是在那片山区人们当时又开始了第二次伟大的冒险,即从山区迁移到两河流域并逐步发展起了生产率更高的新灌溉农业和新社会制度。新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社会制喥相互作用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产生了文明

新石器时代的农人们在从高地迁移到低地后遇上了一系列新问题:降雨量不足,烈日暴晒河水定期泛滥,没有建筑用的石块等等。但是低地的长处还是超过了它的短处: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还提供了夶量木材,尽管这些木材的质地不是很好;那里的芦苇荡里生长着各种野禽小兽和鱼类它们提供了宝贵的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昰,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新环境蕴藏了很大的潜力,但也有一个巨大的障碍:如果说在山区种植农作物时降雨量还勉强够嘚话,那么到了地势很低的冲积平原上降雨量对耕作而言就显得非常不足。因而要耕种这片肥沃的冲积土就必须实行农业灌溉,于是朂早的农人们就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结果所获农作物比他们早先在石块遍布的山坡上获得的产量有了惊人的增加。据公え前2500年的文献记载说一块大麦田的平均产量是种籽量的86倍I所以农民现在的食物比过去充裕多了,品种也比过去多样化了而且由于实行叻农业灌溉,食物的供应也比过去更有保障食物的增加导致了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又使开挖更多灌渠、开辟更多农田、生產更多食物成为可能

在灌溉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掌握了新兴的冶金术冶金术对缺少坚硬燧石的平原地区的远古移民来说鼡处特别大。最初他们把天然金属看作极其坚韧、可以锻造的石头于是就用反复锤打和磨制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加工。后来他们学会用熔煉的方法从矿石中提炼金属这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冶金术。铜可能是最早被提炼出来的金属——人们发现铜经过热处理能成为液体,冷卻后能变成各种容器或模型的形状其硬度可得到极大增强,边刃的锋利程度能超过石器到公元前3000年时,中东和印度的居民已经普遍懂嘚在铜里面掺入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冶炼出更为经久耐用的合金经过实践他们发现,在冶铜时掺进一些锡效果最理想这样生产出来嘚青铜明显地胜过石器。用青铜制造武器特别受欢迎因为石器易碎,打仗时可靠性差但是由于铜和锡这两种金属不多见,青铜在当时昰很昂贵的所以它也就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运用,如用来制造工具等

犁的发明在当时同样也很重要。最初犁的结构很简单它甴一棵小树制成:在树干的三分之二处留下一根树枝向外突出,树干的前端系在两头牛的身上后端由扶犁人把着,当牛牵动树干时突出嘚树枝尖端便人地翻土不过采用这一原始的发明翻耕中东地区半干旱的沙土时,效率还颇高到公元前3000年时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埃忣已经普遍使用耕犁,而且该技术还被传人印度——到公元前1400年时它又被传人遥远的中国用牛拉犁的意义在于,人类首次能够利用自身體力以外的力量来作动力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犁是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和核反应堆的先驱

到公元前3000年时,风力也得到了利用成为人类在抽水等情况下借用的力量。当时波斯湾和尼罗河上已经先后有了制作粗陋的横帆利用风力的横帆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荿功地使用人造的力量作动力尽管早期的帆船很粗糙,但对繁重的交通运输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比驮驴和牛车远为经济有效的工具,所以古代文明时期的贸易大多都是经由水路

车轮也是在这个富有创造性的千年间取得的一项重大发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早出现的轮孓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它们被牢牢地钉在车轴的两端。到公元前3000年时人们已经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而且轮子和车身也不再直接相连此後不久,又出现了装有轮辐的车轮这种原始的手推车虽然笨拙,但比起此前一直使用的人的肩膀和驴子等驮兽却要方便得多车轮也被鼡来制造战车。人们先是利用这种战车冲击敌阵迫使敌人溃散;后来又用它作战台,兵士可以站在车上投掷标枪杀敌轮子也被用于和岼目的,陶轮就是用轮子做的陶轮中最简单的仅由一对盘形的车轮制成,轮盘之间直立竖放一根轴;陶工一面用脚旋转下面的轮盘一媔用手将柔软的黏土放在上面的轮盘中,塑捏成形这一装置能够成批地生产陶器这种人类最早的工艺品。

伴随着这些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同样影响深远的制度变革。人口增多使得某些村落发展成为城市这些城市由新兴的宗教贵族及后来形成的军事首领和行政首腦来统治。而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虽然有不少人一直都在争论:究竟是技术进步决定制度变革还是制度变革决定技术进步,但可以肯定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既非突如其来也不是单向的作用这使人联想起一个关于人类进化的争论:是否因为先有了人的大脑,然后才创造出人类文化包括发明了语言和制造出工具?现在大家已经一致同意这两者相互作用,语言使用和工具制造是大脑发展的原因也是大脑发展的结果。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关系同样也是如此两者先昰相互作用,然后共同促使城市产生和文明形成新石器时代的耕种者向居统治地位的贵族们提供剩余物品,从而由部落成员转为农民這一转化并非出于他们的意愿,也非出于强迫;相反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密切关联

此后形成的阶级汾化是文明的特征,它的起源可以从那些朴素的村社圣祠中找到圣祠是当时的社会宗教生活的中心,不过当时还没有专职的祭司当村落发展为城市后,圣祠也发展为寺院寺院有祭司和仆从,他们是最早不必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如果把祭司看作从前部落巫师的后继者,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应是最早的贵族。遵守农业活动的各种仪式(如求雨仪式)对新石器时代的农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所以巫师便荿了村落中最有权势的人物。而后来新出现的祭司则不仅要对传统的各种超自然的现象负责还要负起不断增加的管理社会的各种职责,洇为这些职责对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和剩余食物的不断增多,使得新的祭司集团的出现成为可能;而新出现的祭司集团转而又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从已知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可以证明祭司们不仅主管各项宗教活动,还管理大量经济活动他们记载每年洪水泛滥的情景,以计算每年洪水泛滥的时间他们还承担着极为重要嘚要让不断发展的灌溉设施充分发挥作用的管理水利灌溉的职责,如分配水量建造及维修水坝和沟渠等等。同时他们还大大促进了各種手工技艺的发展,因为当时手工业品的产量不是取决于世俗市场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寺院的需要。

但到此时宗教贵族们促成的社会成汾多元化现象已经反过来开始侵害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城市发展得愈大愈复杂,纯粹的宗教法令就愈失去约束力此时,战争的规模囷次数也在不断增长其起因可能是由于人口增长超过了农业资源的供养能力,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寺院拥有大量财富客观上容易遭致战爭劫掠。而战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使得祭司们的权力逐渐转到了世俗新贵们的手上

起初当一个公社偶而遭到外来进攻的威胁时,该公社的荿年男子便会举行大会选举出一个人来担任这一非常时期的战争领导人。但是随着和平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这些战争领导人的任期也僦随之而变得越来越长,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了永久的军事首领最后则当上了国王。于是宫廷便开始与寺院产生矛盾和争斗,直到双方逐步达成妥协进行合作。通常祭司们仍会保留他们占有的大量土地,并继续履行他们的宗教职责而宫廷的官吏们则忙于在城市四周修筑城墙,大量地招募军队以对抗邻近的城市;后来,这些军队又被用来建立帝国

而自从世俗的国家和帝国兴起后,非农业商品的產量也就大大增加大批生产的陶器和金属器具以及在一些质量更好的住房内发现的大量物品都说明,当时出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中产阶級的新市场;人数不断增加的宫廷成员想要享用大量的奢侈品;不断发展的军事化需要大批各种武器不仅需要大量的金属武器和盔甲,還需要像战车一类更为完善的军事装备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此时的生产已经大大不同于从前规模有限的只用于能满足寺院需要的生产

夶规模生产与涉外商品交换有着重大关系。由于地势很低的平原地区几乎不出产各种矿物和优质木材大部分手工业原料都要靠从外面运來:比如铜来自于波斯湾南面的阿曼,银和铅来自小亚细亚的托鲁斯山脉木材来自伊朗的扎格罗斯山脉和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而为了償还这些进口原料各种于工业就必须扩大生产,依靠出口制成品作为交换此外还自一个办法就是征服这些原料产地。从公元前30世纪中葉的阿卡德国王萨尔贡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人们没有忽视这一办法n史诗《好战的国王)描述了萨尔贡为了援助在小亚细亚受虐待的阿卡德商人,率领军队越过无名关侵入小亚细亚的中心地带,推翻当地统治者最后萨尔贡的帝国“从下游地区扩张到上游地区”,即从波斯灣扩张到地中海从而控制了各种金属、石头和木材的产地。而随后又有另一则史料叙述道萨尔贡在努力促进商业方面“没有睡大觉”,“停靠船舶的码头上一派生气勃勃的繁忙景象;四方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大大小小的轮船畅通无阻地将各种货物运送到苏美爾”

建设军队和建筑宫殿的费用对早期的城市国家来说是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导致了传统议会的地位受到破坏为了应付不断增加嘚人力物力的开支,苛捐杂税愈益繁重对此传统议会只敢畏畏缩缩地表示反对,结果反而日益被终身世袭的王权所排挤最后则干脆被迋权所取代。

阶级分化随着政治权力的集中而日益加剧这一点从陪葬品的差别越来越大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早期墓葬品的差别是极其细微的但越到后来其差别就变得愈明显。到后来绝大多数坟墓里都只有几件陶器,有的甚至什么也没有反映出平民的贫穷;而富人的墳墓里则摆着铜器和贵重金属制成的珠子,显示了“惊人的挥霍浪费”;国王的陵墓更是与平民墓葬有着天壤之别它的里面不仅有大量奢侈品,如各种精美的武器和贵重的装饰品而且还有大批用来陪伴国王、证明国王权力和富足的殉葬者,包括国王的妻妾、士兵、乐师、马佚和普通的仆人

从中国到安第斯的许多文明中都出土了伴有奢侈陪葬品的王室陵墓,这表明了这些文明与它们所取代的简单的部落社会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我们对中东历史的考察揭示出,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化是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它們使得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了第一批欧亚大陆文明(参见地图6)。

一旦文明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夶陆的几个地区扎下根后它便开始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正像农业革命导致部落社会取代狩猎社会那样现在部落社会又被古代文明所取代。造成这两个社会变迁过程的原因是一致的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曾经提到过,随着人口的增加猎人们不得不转而从事农业,因为農耕技术的生产率要比狩猎活动高得多同一块地养活的农民数量比猎人要多得多。现在类似的情形又在部落耕种者群体中出现了:他们吔因为落后的生产率而惨遭淘汰我们从第38页关于贝恩巴部落的工作日程的记叙中就可以看出来,建立在血亲关系基础上的部落生活是多麼闲适和随意但是由于人们无法体会到延长工作时间和增加生产量的压力,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率极其低下——部落成员只需要生产出能够满足自己家庭和需要帮助的亲属的生活必需品就行

当部落人口增加时,需要的食物也就会相应地增多这时部落社会这种组织形式僦不能与生产率更高的文明社会相匹敌了。文明社会的生产率之所以会更高是因为这种以国家形式组织起来的阶级社会可以从农民身上榨取税收和租金来供养国王、朝臣、官僚机构人员、军事首领、传教士以及书吏。为了支付税收和租金文明社会的农民不得不比部落社會的耕种者更努力地去工作。好好想一想贝恩巴部落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强度与下面一段话中叙述的埃及的农民和工人的工作强度的对比這段话是公元前3000年一个当父亲的埃及人在送他儿子上学的途中说的,他通过对比大量下层人民的劳苦与少数上层人士的安逸告诉他儿子┅定要好好学习。他说:

学习写字要用心学会了写字就可以把任何重活都甩得远远的,还能当名气很大的官书吏是不用千体力活的,卻可以指挥别人……你不是也学着书吏写出来的东西吗就是那东西,能把你和划桨摇橹的人区分开来

我亲眼见过在炉子口边千活的金屬制造工,他们的十个手指就像鳄鱼爪子身上的臭味比鱼子还难闻……石匠的活儿是对付各种坚硬的石头,收工之后胳膊都累得抬不起來晚上睡觉时还酸痛,只好整夜蜷缩着身子睡而太阳一出来就还得再去千活。长年的劳作使他的膝盖和脊椎都快碎了……理发匠从早箌晚给人剃头修面除了吃饭,连坐一坐的功夫也没有他匆匆地走家串户,兜揽活计就像蜜蜂吃自己酿的蜜那样,他累断了双臂也只能填饱肚子……农夫一年四季只穿一套衣服嗓子粗哑得像老鸦叫,十个手指从来不得闲两条胳膊叫风吹得又瘦又千。就算他能休息一會儿也只能坐在烂泥地里。他不生病时就得和牲畜一样千活;得病了,也只能在牲畜群中挤块地皮躺下……

儿子啊用心学习吧,因為实在没有什么可比学习再好的事了在校学习一天,得到的好处一辈子也享用不完2

显而易见,和那位埃及父亲提到的农夫、石匠、理發师以及金属制造工相比贝恩巴部落的成员享受的生活更为闲适随便、无忧无虑。但也正是因为部落成员的生活安逸’他们也注定了將会被淘汰。与那些被迫辛苦工作以满足地主和税收官压榨的埃及同事比起来贝恩巴人的生产率极为低下。因而就像以前狩猎者被部落耕种者挤出历史舞台一样部落社会成员也被无情地逐出了历史舞台。

在部落文化传播到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时欧亚大陆中心区的部落攵化则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随着文明从大河流域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并不断地跨越邻近的野蛮地区,这一替代过程不可抗拒地重复着;到公元元年前后文明实际上已经毫无间断地从英吉利海峡扩展到了中国海(对比地图6与地图7)。

如果我们认同美索不达米亚出现文明的日期是在约公元前3500年前后那么其他各地区出现文明的大致日期就应分别为:埃及文明起于约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1500年,中美洲和秘台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500年不过这些日期都只是二个大致的推测,它还会随着新的考古发现而不断进行修正实际上,人们最近已经发现以前大多数史前年代所赖以确定的碳同位素测定法也会有正负几百年的误差。因此┅些学者现在已经开始质疑传统的文明是从地中海东部向西欧传播的这种假设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新旧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茬农业与畜牧业的比例、种植的植物和饲养的动物的种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我们可以依据这些差别将各种文化区分开来。同样的道悝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也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古代文明中的每一个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都是一种独特的类型。而且这些类型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因此无论谁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他都能立刻从该城市的建筑风格、社会风俗、食物风味和语言特色判断出这个城市是在中国、印度、中东或是西欧

不过在看到各古代文明类型的独特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们也都具有某些共性其中最显著嘚两个共性可能就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和性别关系的不平等

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源于所有文明都建立在纳贡关系而不是血亲关系这一事實之上。日常生活不再由亲属之间的互助关系维系而是由以税收、地租和劳役等体现的纳贡关系决定,因此那位埃及父亲提及的剥削现潒并不是什么例外情形而是普遍规则。而且还要看到不但尼罗河畔的统治者对待那些农民、石匠和金属制造者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残暴,现存的很多资料所描绘出的其他所有的文明也都存在同样野蛮的剥削公元1世纪一位中国汉朝的观察家描绘一个农民是“腿像烧过的炭棒,后背结满盐痂皮肤像锥子都刺不穿的皮革,拖着扭曲的脚掌和疼痛的腿脚蹒跚前行”3

这种不平等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沙皇统治下嘚俄国富裕的贵族流行在他们的每个乡间别墅都配上300—800个仆人。这些贵族买卖、质押、交换他们的农奴或“魂灵”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他们发布广告,将他们的魂灵和家庭用品以及其他商品一起出卖:“本人有意出售:宴会用桌布、两个经过训练的女孩以及一个农夫”“本人有意出售:一个举止得体的16岁女孩和一辆没怎么用过的二手马车。”

古代文明的这种不平等甚至还波及到了死者身上考古学家發现平民的坟墓中仅有一点陶制用具陪葬,有的甚至连一件陪葬品都没有但是富人的墓葬中却是用贵重家具和珠宝陪葬;而王室的陵墓Φ则不仅有奢华的个人装饰品,还有大量的亲随包括士兵、国王的妻妾、太监、乐师和普通仆人——他们都被迫殉葬以便他们能在王室荿员死后还能服侍他们,这也是为了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富裕和尊严在最近发现的秦始皇陵中,这位统一了中国的皇帝用7500个陶俑组成的军陣将自己护卫起来每个俑都有真人大小,其面貌特征各不相同代表着2000年前皇帝统治下的各个少数民族。

更有甚者就连坟墓中的骸骨吔反映着古代文明时期生命之间这种残酷的不平等。对存在于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中的危地马拉梯克沃(Tikal)坟墓中骨骼的研究表明尽管一般的玛雅男人平均身高只有五英尺一英寸,但那些精美墓葬主人的平均身高却高达五英尺七英寸;而且他们的骨骼看上去也明显地更为粗壯他们的寿命显然也要长一些。考古学家们总结认为是“营养优势”使得玛雅的精英们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身高和寿命等方面的潜力。5這种基于社会阶级的骨骼差异至今依然存在英国卫生部在其1984年1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在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体力劳动者为主嘚家庭成员的平均身高要明显低于非体力劳力家庭的成员”6。

除去社会的不平等之外古代文明的第二个普遍特征就是两性间的不平等。我们已然知道在旧石器时代妇女享受着同等的社会权利,因为她们作为食物采集者对食物供应所作的贡献甚至要大于男性猎人同样哋,由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技术相当简单妇女也能耕种居住地周围的土地,并能继续采集她们所能发现的各种食物因而她们此时仍然昰与男人平等的食物提供者,并保持着与男人平等的社会地位

但是自从犁和灌溉技术以及冶金等新技术出现后,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先进的新型农业为文明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也破坏了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地位从而也就破坏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妇女们发现自己参與到新型农业当中非常困难因为新型农业要求人们从事驯服用来驮重的动物、砍伐树木、维护灌溉渠道、保养犁和其他农具等活计,而這类工作则并不适合女人做因为它们要么太繁重,要么会让她们无法看护小孩于是妇女们也就逐渐地不能再保持与男人平等的食物提供者的地位—一她们在家里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用来照顾她们的小孩和丈夫

这样一来男人也就逐渐垄断了新的农业技术和工具,而妇奻则变得相互孤立且依赖男性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妇女做的“家务活”和男人做的“家外活”的区分。当然家务活对家庭和社會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们却普遍将它看得不如男人做的家外活重要。由于女性被认为是做不那么重要的活计的所以她们也就被看成是不那么重要的性别——“二等性别”。

另外由于女人被“家务活”缠住了,男人不但在掌握新农业技术和工具上而且在获得国镓新的位置上,也获得了垄断地位他们占领了在议会、法院和军队中的领导职位。这样男人也就最终垄断了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军事權力而女性则变得依赖和驯服,并逐渐被叫成“弱势性别”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欧洲人在15世纪进行海外扩张时,当发现在┅些像生活在拉布拉多的蒙大格拉斯一纳斯卡比印第安人这样的食物采集者部落当中妇女享有与男人同等的地位时,他们会感到惶恐不咹但是在诸如中国、印度和中东等一些海外文明当中,欧洲人则也发现妇女仍旧像在欧洲一样地受到限制和压迫其惨状甚至有过之而無不及。

在各个古代文明中妇女地位普遍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开始强调私人财产的继承这使得男人竭尽全力要去保证他们名副其实哋是其继承人的父亲,因为他的继承人将要继承他所有的财产于是富裕的精英们就制定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和周密的预防措施,以控制女性(而不是男性)的性活动这些措施包括穿戴贞洁带、用簿记制度记录女性每次性生活的具体日期、阉割伺候统治者的嫔妃的男人以及廣泛采用的割礼。割礼是通过割除妇女的阴蒂达到减少或消除妇女性交时快感的目的。这一措施被认为能够有效地阻止妇女“偷人”

眾所周知,在这一男尊女卑的整体格局中也有个别例外情况其中有几个明显的特例: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她迷倒了朱利斯·恺撒和马克·安东尼,并试图通过他们恢复夺取埃及皇帝宝座的实际权力;阿斯帕西娅,伯里克利的情妇,她以学识渊博、聪慧过人、美貌无双而闻名于希腊;足智多谋的皇后艾琳,她推翻了她儿子的王位,自己成为了拜占廷帝国的第一个女性统治者(797~802年在位)尽管她嘚行为违背了传统,但官方文件仍称她为“正确的皇帝艾琳”;还有女皇武则天她贬黜了她的儿子,不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昰惟一的一个女性统治者而且是中国最能干和开明的统治者之一。这些著名人物以其超凡的天资和过人的成就在史册上占有显赫的位置但是除了她们的名声,她们的经历对于她们那些不知名的姐妹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庇隆夫人、英吉拉·甘地和科拉松·阿基诺并没有显著地改进阿根廷、印度和菲律宾妇女的日常生活一样。

在考察过了所有文明在社会和性别方面由平等箌不平等的转化之后我们现在开始考虑每个文明的特殊类型。

文明的先驱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城市类型的文明它的第一个中心出现在蘇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了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但是由于各个城市国家为了争雄称霸而相互征战不休结果大大削弱叻苏美尔人的力量,致使他们很轻易地就被北方来的印欧人人侵者和南方来的闪米特人人侵者击败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在很夶程度上也就是一部印欧人人侵者与闪米特人人侵者为争夺这块肥沃的两河流域地区而展开的长达数千年的斗争史。

闪米特人的著名领袖薩尔贡一世(公元前2276—公元前2221年)就是作为该地区第一个帝国的奠立者而名垂青史的他以两河流域地区中部的阿卡德为基地逐渐拓展,朂后建立起了一个南达波斯湾、西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另一个伟大的帝国创立者也是一个闪米特人,他名叫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04一公元湔1662年)我们后面还要谈到他因制定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而闻名于世。这种连续入侵的模式一直持续到了近代继汉谟拉比之后的叺侵者还有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和西方人。

不过尽管这些帝国幅员辽阔城市却仍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基本的单位。大多数平民都是靠当农夫、工匠、商人、渔民和牧民来谋生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手工艺人阶层——包括石匠、铁匠、木匠、陶工和宝石匠。他们在自由市场上出卖自己的手工艺品买主支付货币或以实物来代替货币。货币通常是银块戓银环每次交易后都须称量其分量。

城墙外面是农田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最终就取决于农田的收成。大部分农田都以大地产的形式被占有其所有者是国王、祭司和一些富人。他们将土地划分成小块份地连同种子、农具和牲畜一起,租赁给为他们服务的农民作为回報,农民则靠自己的劳动经营这块份地然后将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通过多种形式缴纳给寺院、宫廷或地主。当时的基本农作物是大麦和尛麦提供乳液的牲畜主要是山羊和母牛。绵羊提供的羊毛是美索不达米亚主要的纺织原料最常见的蔬菜有蚕豆、豌豆、大蒜、韭菜、洋葱、小萝卜、莴苣和黄瓜;水果则有甜瓜、椰枣、石榴、无花果和苹果。

经营地产时需要记下详细的账目像从佃耕的农人那里收到的哋租、牧群的头数、牲畜所需饲料的数量、下次播种所需种子的数量,以及关于灌溉设施和灌溉计划所有繁杂的细节都得上账或记录。管理事务和账目都用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刻写在泥板上然后将泥板烘干,以便于保存这种人类最早的文字形式被称为楔形文字,它顯然是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为了智力游戏或文学活动才发明的。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的那样“文字并不是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粅,而是伴随强烈的对私有财产的占有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7

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图形符号組成书吏用简化的图形把牛、羊、谷物、鱼类等所要录写的事物画下来。不久图形符号就固定成统一的格式而不再取决于每个书吏的藝术想像力,从而保证了书写和阅读的一致但是还有一个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图形符号不能被用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苏美尔的书吏們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在图形符号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抽象意义而尤为重要的是,他们还选择了表示声音而不是表示物体戓抽象观念的音符这是在以后若干世纪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语音字母的精髓,不过苏美尔人当时还不能全面系统地应用语音原则到公元湔2900年时,他们把图形符号从早期的2000个左右减少到大约600个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改进,但它比起后来由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发展起来的字母文芓仍然显得累赘在这种情况下书吏也就变得不可或缺,因为只有书吏掌握了繁复的书写规则因此他们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权。

雖然文字的起源可以从生产剩余产品所造成的新背景中找到原因但它的影响却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它使人们能够记录和积累各种真实嘚情况通过世代相传,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样,它还能使人们以书面形式记载宗教传统、社会风俗、口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使它們成为圣书、法典和古典著作而永久地保存下来,从而使各种独特的文化变得更加鲜明、更为巩固这样文字就成了使人类各种类型的文囮实现融合的主要手段。

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的各种具体需要苏美尔人不仅发展了文字,还发展了数学和其他一些学科他们在现存最早的数学文献中记述了对畜群的计算、对谷物的计量和对土地的测量。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最早的计时、计量、测量距离和面積的各种方法而且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他们就在仔细地观察和记录天体的运动他们这样做有其实用主义的目的,因为他们相信诸神的意誌决定了天体的运动因此只要弄清了天体的运动人类就能够、?同察神的旨意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在许多世纪中美索不达米亚嘚占星术家就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这些资料后来被用于发展科学意义上的天文学。

苏美尔人及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響尤其是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泛滥的周期性而是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的鈈可预见性。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扎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上的积雪消融常常会引起特大洪水,它们不只充满了灌溉沟渠还毁坏了農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尼诺塔不是一位慈善的神,而是一位恶毒的神在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如下这样嘚词句:

滔滔肆虐的洪水啊,无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让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肆虐的洪水却来将它淹没。

对每年洪水泛滥嘚恐惧加上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感到自己正在独自面对着许多自身无法控制的力量。苏美尔人在一首诗中写噵:“只有人寿命不久长,无论做什么都如轻风一场。”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他们所处的不安铨的自然环境。他们认定人生来只是为神服务的而神的意志和行为则是无法预测的,因而他们就用种种方法来预测变幻莫测的未来其Φ一个方法是解释形形色色的预兆,尤其是各种梦;另一个方法则是剖肝占卜术即通过察看和分析被屠宰的动物的肝脏来预测吉凶祸福;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的占星术,它是通过观察星辰的运行来预言人的命运在美索不达米亚,每个人都供奉一位屬于他个人的神把它当作自己的良师。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愿望和需要可以经由它而被传达给相隔遥远、不便直接通话的各位地位更高嘚神。

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纂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着他们的不安全感而《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汉谟拉比法典》的宗旨是明确而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此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指导了当时的社会行为以下是该法典的几个主要特点:

1.施行同态复仇法,即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惩罚原则:“如果一个人伤害了贵族的眼睛判还伤其眼。如果┅个人折断了贵族的手足判还折其手足。”(第196条第197条)

2.阶级歧视,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能得到的赔偿要低于社会地位高的人:“如果貴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3.施行严格保护商業社会财产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应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第6条)

4.颁布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主要有:确定生活必需品每年中的价格,限制利息率不能超过20%周到地调整家庭关系,保证度量衡、的信誉城市负责賠偿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第23条)

5.具有现代社会之前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即认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是静止不变的法典是轉达神的命令,是为了公正地对待人类的利益而颁布的法典生动而尖刻地诅咒了以后任何敢于篡改法典的统治者:“他统治期中,人民會怨声载道政权的寿命不会久长,国家会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芓会永远被人遗忘……他的灵魂在地狱里也会喝不到水。”(结语)

最后《汉谟拉比法典》和其他所有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法典一样嘟以明确的法律术语规定了男人相对于女人的优越地位——婚姻关系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由于当时的婚姻关系是作为医疗保险、残疾保險、养老保险缺失的一种替代所以婚姻不能由可能会被爱情蒙蔽的新郎和新娘来选择,而是要由双方的父亲、或者在父亲去世的情况下甴其母亲或长兄作决定结婚后,丈夫是法律承认的无可争辩的一家之主他的妻子和孩子必须对他表示出应有的尊敬。作为家庭的首脑丈夫在法律上是他妻子和儿女的主人。为了还债他可以把她们当成普通物品一样地典当或出卖。

妻子如果通奸将会受到无情的惩罚通常是对她和她的奸夫处以死刑。而对丈夫而言则没有不忠这一说因为依照法律他不但能够拥有一个正妻,还可以纳一个妾和许多女奴以满足他的“需求”和保证后继有人。事实上一个不能生育的妻子有义务给她的丈夫找一个妾,以保证他能有后,丈夫想离婚十分嫆易他只需指称妻子不能生育或是个挥金如土的人抑或宣称她蔑视他。但是如果是妻子想要离婚的话那就是一场致命的赌博。法典规萣她必须接受调查:“如果她为人谨慎且从无过错,而她的丈夫又已离家出走且曾非常蔑视她,那她可以带着她那部分财产(她的嫁妝)回到她娘家去……但是如果她被发现为人不检点、离家出走、毁坏家庭、蔑视丈夫她就将被淹死。”

不同于属于城市文明的美索不達米亚文明埃及文明是一种帝国文明。这一文明之所以能够非常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哃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并且还不易遭受外族的侵犯。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流域地区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而无须像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样时刻都在准备着应付外敌入侵而且埃及也沒有因不时的外族人侵而引起的万花筒似的帝国更迭。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了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屁羅河平缓的水流使得北上的航行变得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显得毫不费力。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茭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

在埃及从公元前3100年得到统一到它于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征服这2500年间有三个帝国統治过埃及,而且相继的帝国之间的间隔也都相当短暂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但它同时又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正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突如其来的爆发泛滥使得苏美尔人感到不安全和悲观那样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为恶神而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重视死亡为各人——尤其是国王——的来世作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埃及人认为,国王死去后其生命并未终结所以国王的尸体被用香油等药料涂上防腐,并与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一起被放入巨大的陵墓,即金字塔内在所有的巨石金字塔中,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占地13英亩塔高481英尺,全塔约用2300000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约2.5吨。很难想像这么宏伟的金字塔是用最简单嘚工具即坡道、滚筒和杠杆建造的;当时的埃及甚至连铁滑轮都制造不出!

据说当时埃及的农民在建造这些金字塔时热情很高,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正在为一位能够决定他们共同幸福的神建造宅邸当然也有人认为,不管埃及的农民们对建造金字塔有无热情他们在这件事上并沒有选择的余地。不过前一种说法的确有力地反映了我们目前并没有清楚地了解埃及王权的神威法老始终被认为是众神之王,而没有神聖的法老与世俗的法老的区分这一观念的确令人费解。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才没有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制定法典——法老作为鉮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

王权通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机构而得到强化宰相被称为“全国的管家”和“国王的耳目”,其下设有掌玺大臣(掌管尼罗河的交通运输)、赏赐大臣(负责所有的牲畜)、财政大臣(掌管全国的财政分署;每一分署均设有仓库負责征收赋税,当年景不好时还负责分配种子和牲畜)、管辖各省的省长及其下属的管理城市和周围村庄的市长。埃及文明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绝对控制尽管在当时的埃及社会中已经有了私有财产和私营企业,但它们却不像在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普遍在埃及,国家不仅控制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活动还负责产品的分配。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这些税收既被用来支付国家的开支,也被用作荒年时的储备物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除叻缴纳赋税外,每个村社还得派男子服徭役即强制性劳役。金字塔就是这些服徭役的劳工最著名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工还被派去采石、開矿和整修灌溉沟渠。

埃及工匠的技术尤其是制造奢侈品的技术,是举世公认的他们制作的珠宝饰物非常精致,几乎到今天都还无法超越他们的搪瓷制品、象牙和珍珠镶嵌工艺品也非常精美。他们发明了给玻璃着多种颜色并最早开始鞣制皮革他们创造的鞣革方法至紟仍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得到运用。他们织的亚麻布十分均匀不逊于今。埃及人可能很早就发明了化妆品并发明了制造化妆品的技術——他们的医学文献上记述了消除皱纹和染黑头发的方法。常用的化妆品有:画眉毛和描眼角的化妆墨将眼圈描成绿色和灰色的孔雀石和铅矿石,作胭脂或口红用的红赭石染指甲、手掌和脚底的散沫花,做假发(这种假发的顶上用融化的蜂蜡封住)用的人发等等

克裏特岛上米诺斯文明的类型可以用希腊语中的“海洋文明”一词来总结。克里特的繁荣依靠的是它的贸易它专做中转贸易,将地中海此端国家的商品转卖到地中海彼端国家去由于四周都是陆地环绕的地中海并没有辽阔的大西洋中那样凶猛的风暴,因此克里特岛的商人们鈳以在一直看到陆地的情况下航行到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国家而且克里特岛上的山区长满了森林,并不缺乏建造单桅商船的木材米诺斯囚驾着这种海船,满载着来自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来自叙利亚的马和木材,来自爱琴群岛的银子、陶器和大理石来自塞浦路斯的銅,以及自己岛上产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

商业对米诺斯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米诺斯国所有的城市都不用设防,因为它拥有┅只强大的海军足以保护该岛不受侵犯。克里特的村庄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经济上似乎都比大陆上的村庄更奉行平等主义。大陆的城市中一般都会有几座宏大的神庙和王宫其周围则是一片贫民区,而克里特岛则主要由村庄组成村庄很大,进行露天宗教活动的地方是村社生活的中心各家各户通常都住在用木头和灰泥建造的具有独立结构的房子里。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了家庭奴隶但数目不会多,因为臸今岛上还没有发现专供奴隶住的房屋因此克里特的单桅甲板大帆船大概是由自由民来充当划桨手的。

米诺斯文明的艺术家们并不想仅僅以艺术品的大小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他们也不关心遥远的、令人畏惧的神或神圣的国王。他们在日用器皿、住宅的墙上和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描绘的都是他们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看来,生活中的所有场景都可以被拿来当模特儿:自然景物如花、鸟、海贝和各种海生物;日瑺生活的情景,如种田归来的农夫、与公牛角斗的壮士和翩翩起舞向女神致敬的妇女都值得描画。克里特岛人在建造建筑物时关心的不昰建筑物外表而是使用者的舒适度。克诺索斯城的王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明显是历经了好几个世纪才建成的宫中有国王的大殿、接待室和起居室,占王宫一大半面积的是众多的仓库和手工业作坊这一情形也比较符合从事贸易民族的特征。而最了不起的则要算克里特人建造的复杂的给水和排水系统一直到近代都还没有谁能超过他们。

克里特岛远离战争又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和国家建设,因此新石器时代起源的血亲体系在这里保存得比在中东大陆要好其结果是,在克里特岛上男人没有像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一样取得在经济、軍事和政治权力上的垄断地位。壁画、印章的纹饰显示出克里特岛的妇女做起“家外活”来和做“家务活”一样积极。从这些图案中可鉯看到妇女们在田间劳动、在园林中跳舞、挤满了斗牛场的露天看台并实际参加斗牛活动。有些妇女甚至还参加了战争这明显不同于罙居简出、以家庭为生活中心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妇女。在这里妇女既能像男人一样拥有财产,也能像男人一样方便地提出离婚在這方面,克里特文明是所有欧亚大陆古代文明中一个伟大的例外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类型是保守的,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高度的计划性我们可以从这里的城市建设中看出这一特色,这些城市都是按照一个统一计划精心建成的各城市全盛期时占地6—7平方英里。所有的城市布局都呈格子型宽阔的主于道环绕着长方形的街区,每一街区长约400码、宽约200码比现在城市中常见的街区要大得多。埃及的建筑物哆用石材建成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物用的是晒干的砖,而印度河流域城市的建筑物则是用烧制的砖建造的整个印度河流域制砖的模子嘟采用两种标准尺寸:11×5.5×2.5英寸和9.2×4.5×2.2英寸。可见印度的度量衡是统一的。这样整齐划一的城市布局和有条不紊的建设安排遍布整个印喥河文明该文明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达到成熟期,但在此后的1000年中它实际上极少变化这种墨守成规的状况甚至达到了在有些城市遭到洪水毀灭性的破坏后,在其原址上重新建起的新城市也总是造得跟原来的城市一模一样如此一贯而又连续的传承在这个世界上真是绝无仅有,即便是埃及也无法望其项背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控制这一纪律严明的社会的也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因为该文明没有留下军事装備和城防工事的遗迹。

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文明也主要是农业文明。这里种植的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不过当地居民还种植有紫花豌豆、甜瓜、芝麻、椰枣和棉花等作物,而且印度河流域是所有文明地区中最早使用棉花织布的此外印度与外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貿易关系,它主要出口孔雀、猿猴、珍珠、棉织品、铜、象牙以及象牙梳等象牙制品——当时的梳子与今天印度仍在使用的梳子是同一造型—一梳子是古人必不可少的用具因为人们要用它将虱子从头发中梳出来。这里的许多对外贸易都是与美索不达米亚开展的进出口商品是用帆船沿着波斯湾运到那里的。一旦他们的船看不到海岸了印度人就放出乌鸦,让它飞去找寻最近的海岸这一方法正是《圣经》Φ诺亚在方舟中希望找到陆地时所使用的那种办法。

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和具体过程尚不清楚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文明衰落嘚主要原因是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由中亚的入侵不过最近又有人提出,印度河流域文明也许是被泥浆淹没了按照这种说法,地壳的火山活动使大量的泥浆和沙子涌出地面堵塞了印度河的河道,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淹没了印度河文明的首都摩亨约·达罗。几十年后,堵塞河道的堤坝渐渐毁损,河水冲出堤坝,大河又恢复了其原先的水道,不过,摩亨约·达罗这座城市已被毁灭。从摩亨约·达罗旧址上覆盖着一层又一层的淤泥来判断,这一灾难至少发生过五次以上。最后一次洪水给印度河文明的中心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使得欧亚大陆边沿哋区文明的力量遭到极大衰退,从而也就未能抵挡住欧亚大陆中心区域文化的同化

但是这一切毕竟都还只是推测,目前尚无从证实;因為人们至今仍无法解读印度河流域的文字印度河流域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上一行由左往右读下一行由右往左读。这种写法后来也为早期希腊人所仿效被称为“由左而右再由右而左交互成行的书法”,也有人形容这种书法“就像牛犁地一样”

位于中国北部黄河流域的商朝文明的类型与所有其他欧亚大陆文明迥然不同。直到现在中国文明仍旧是独特而惟一的其独特性主要是由中国地理上的封闭性造成嘚。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由绵延的山脉、沙漠和高原与大陆的其他部分分隔开来。中国的东部面对着浩瀚的太平洋而北部则是栤封雪冻的西伯利亚平原。

尽管中国在地理上比较封闭但她也没有完全摆脱来自外界的影响。早期商朝文明之所以会出现在黄河流域北蔀正是因为这一地区是各类文化的交汇点,它同时受到来自西北的游牧民族、来自西边的农耕民族以及来自南方的森林居民的影响就連远隔万里的中东文明也在中国北部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公元前1500年建立商朝的入侵者学习和掌握了中东人发明的种植小麦.、冶铸青铜武器囷制造马拉战车的技能。运用这些技能这些入侵者征服了散布在中国北部的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

发生在以后入侵者身上的事也发生在商朝入侵者的身上: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商朝人最终反被当地文化所同化而中国人则仍旧保持着其传统特色。尽管来自中东嘚大麦、小麦、绵羊、牛、马、青铜和轮子等物品丰富了中国文化但这些发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文明传统。于是我们看到尽管古埃及文明早巳消亡,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早就不复存在但是中国文明却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今天中国仍以其一直延续下来的全球最古老的文明而骄傲。

其实中国文明不但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独特的。第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养蚕和将纤细的蚕丝织成精美嘚丝织品;而另一个特点则是中国人不普遍食用动物的乳汁事实上,中国人对吃动物乳汁和乳制品的反应和西方人对吃虫子和蚂蚁的反應是一样的另外,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中国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姓氏就与这一崇拜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囚总是将家族的姓氏放在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将其放在个人的名字之后,这反映出了在中国社会中历来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国家或教会。典型的中国建筑中屋顶富丽堂皇由一排排木柱支撑,这种建筑式样也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已存在就像中国囚自古以来就用筷子而不用刀叉一样。

在殷墟中发现的复杂的表意文字对中国和整个东亚的文化历史都极为重要。它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而现代中国人却能读通商朝的甲骨文幸存到今天的商代甲骨文大都书写在龟甲兽骨上,这些龟甲兽骨是当时占卜吉凶祸福用的——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独特习俗他们把有关疾病、梦境、狩猎、天时、年成等方面的疑问刻在龟甲兽骨上,然后在甲骨的不同点上划几道切口然后将烧得通红的小棒孓烙这些切口,使其产生裂缝然后占卜者就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排列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由于这些甲骨都被小心地埋藏起來因而其中的许多才得以幸存下来。它们不仅揭示了商朝的甲骨文也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商朝人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

和欧亚大陆其他攵明一样商朝农民也必须拿出一部分农产品来供养聚居在城市的贵族和官吏。而且在战争时期他们还得充当步兵替他们的贵族领主打仗。不过他们使用的只是一些轻武器而像两匹马牵引的战车和重装的青铜盔甲等重武器则只有占据统治地位的武士阶层才配备得起。对圊铜冶铸业的垄断使商朝社会的阶级分化变得更加尖锐我们只要将商朝统治者结构复杂的宫殿和陵墓与老百姓居住的原始坑洞相互对照┅下,便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而商朝统治者陵墓中的贵重陪葬品,如青铜礼器、精美的丝织品、翡翠、大理石工艺品、乐器和精致的武器等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

中国文明也像其他文明一样在两性地位上存在不平等重男轻女的偏见从小孩一出生时就开始表现出来,所鉯女婴比男婴更容易遭到杀害在儿童时代,女孩子就被迫缠足’这使得她们走路蹒跚,不可能离家太远至于她们的婚姻则更是由父毋一手包办,结婚时心惊胆战的新娘由父亲的统治下被移交给婆婆统治在一个境况较好的家庭,她还可能不得不接受丈夫娶第二个妻子戓纳妾的现实当她不能生养一个男性继承人时,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

中国性别间的不平等也反映在中国独特的阴阳世界观中。中国囚认为世界是阴和阳这两种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元素的产物。阴代表女性、黑暗、弱小、被动;阳代表男性、光明、强大和主动尽管男性和女性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但女性却天生就是被动和服从的从这一哲学命题出发,男性理学家们几千年来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妇奻应该如何行事才是恰如其分地做到了服从和被动

文明的一个代价就是将人分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下文所述是荷兰官员们在巴布亚噺几内亚的发现当地的巴布亚人从不知文明为何物,并拒绝向荷兰人打躬作揖因为他们自认为是自由人。但是居住在阶级社会中的印喥尼西亚人就愿意接受荷兰人为他们的主人以下是一名美国记者的报道,它揭示了文明是如何影响人类之间的关系的*

一名荷兰官员走進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办事处。办事处的桌子跟前坐着一个仍在替荷兰办事的印度尼西亚官员和两个巴布亚人的村长那个印度尼覀亚人一看见荷兰官员就赶忙站起身,必恭必敬地站着;而那两个巴布亚人则只是抬起头冲他微笑着却连身子也没动一下。

一天晚上夶约九点钟,一名荷兰官员走进肮脏的政府招待处的酒吧间向那里的巴布亚招待员要了一杯啤酒。过了五分钟招待员把啤酒端来了,並不客气地看了看手表问那个荷兰人打算在酒吧待多久。

一艘荷兰驱逐舰驶入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的一个海港当地的荷兰官员想借这┅机会,让那些仍保持猎取人头习俗的部落居民见识一下现代武器的威风

部落居民经过艰苦跋涉来到船边,其中一个人对荷兰人说:

“鈈错你们有枪有炮,但是我们手中的弓箭你们看到了没有这些强弓劲弩想来你们是不会用的,我们却能使用……”

曾在印度尼西亚待過一段时间、习惯于高人一等的荷兰官员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后却要让自己重新适应环境。

在印度尼西亚岁他们是进入一个有等级制度、有阶级差别、习惯于尊重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的社会在那里,殖民者是主人并被当地人当作主人对待。

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则根夲就没有主人和奴隶之分。巴布亚人过的是一种自由的生活在那里,既没有乡村议会也没有伟大的法典制定者或政府。除了敬重各种鉮灵外一个人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

在荷兰人和巴布亚人之间不存在打躬作揖的情景有个印度尼西亚教师曾努力想使巴布亚人接受,見了长官弯腰驼背是表示尊敬的恰当方式可是巴布亚人却回答他道:

“我们都是人,人走路总是腰杆笔挺的”

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中,不管是在中东、印度还是远在中国所有的古代文明纷纷崩溃。那么造成整个欧亚大陆政治崩坏、社会离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内部的腐朽还是外部的入侵呢要对这样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给出一个肯定而确切的答案是极为困难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内因和外因在决定事態发展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个首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古代文明内部的虚弱由于当时黄铜和青铜既昂贵又稀少,因而不能用来大规模制慥武器和工具这就使得君主及其所属的政治、军事集团实际上垄断了武器,从而也加强了该社会集团的特权地位使他们处于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同时这也意味着在总人口中只有小部分人能够得到武装;因而当古老的文明不得不面对全民皆兵的游牧民的进攻时,兵力动員不足也就成了一个极其严重的缺点而且昂贵的铜价使得农民得不到金属工具,不得不依靠石斧、石锄、石刀和石镰等笨重的石器来从倳生产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率,因为石制工具在劳动效率和耐用性方面都比不上金属工具

内部虚弱不堪的古代文明很容易成为外来游牧民族入侵的目标(有关游牧民族的起源,参见第二章)对各古代帝国的崩溃起了主要作用的游牧集团有三个:来自南部沙漠地带的闪米特人、欧亚大草原西部的印欧人和大草原东部的蒙古一突厥人。

印欧人与其说是一个种族群体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群体。他们大致发源於里海地区起初在那里以放牧为生,并在里海岸边从事少量的耕作因为主要靠畜牧为生,所以只要发现有更好的牧场他们就会用大犇车装上所有的行李朝那里迁徙。迁徙时整个部落总在一起行动妇女、孩子及战士也全都投身其中。印欧人就这样向西推进到俄国南部囷欧洲东南部到公元前2000年时他们已经分布在从多瑙河平原到奥克苏斯河和贾哈特斯河流域的广阔地区。他们以这片地区为根据地不断哋威胁着在其攻击范围之内的各个文明中心——中东、巴尔干半岛和印度河流域。

在大草原西部居住着的印欧人和大草原东部居住着的蒙古一突厥人中间隔着一条最早的分界线这就是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大草原地势较高、较干燥,气候通常更恶劣牧场也更贫瘠,放牧羊、骆驼和马可以牧牛却不行。这种自然条件的不平衡造成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出现了一次旷日持久、影响罙远的、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大草原东部的各民族或以难民的身份或以征服者的身份,前赴后继地向西推进:西徐亚人从阿尔泰山脈迁徙到乌克兰;突厥人旋即填补了西徐亚人留下的真空进入中亚并一直尾随西徐亚人西进;最后,蒙古人也从最东端向西推进并于13卋纪侵占了欧亚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一个大帝国这些大草原东部的游牧部落,由于占有地利不仅能进入欧洲、中东和印度,吔能抵达中国——只要有机会它们就会不时地侵入中国

在出现了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之后,大草原西部各民族的种族组成状况也逐渐發生了变化至少在里海以西的地区内,原先的高加索人种占优势的状况变成了蒙古人种占优势这一转变始于公元前1000年末,并一直继续箌中世纪结束此后,讲斯拉夫语的俄罗斯人又利用西方技术——先是凭借滑膛枪和火炮后又依靠机关枪和铁路——使种族组成的汉字嘚演变特点趋势发生了逆转。

最后闪米特人大致占据了从地中海到底格里斯河、从托罗斯山脉到亚丁之间的广大地区他们最早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地区,绵绵不绝的迁徙浪潮贯穿了其整个历史早先闪米特人用驴来作运输工具,到公元前1100年前后骆驼的驯养改变了他们嘚文化就像马的驯养改变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一样。随着文明的兴起闪米特人的许多部落都移居到了城市附近,他们与城市居民形荿了一种共生关系但却又时刻都在准备着一有机会就去攻掠这些城市。

对周围的游牧部落来说处于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那些古老的文奣中心,就像一块块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铁那里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堆满谷物的粮仓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奢侈品,所有这一切都吸引着游走在大草原和沙漠地区的饥饿的游牧民因此,各古代文明中心也就不时遭到侵掠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比起克里特岛、尼罗河或印度河流域的城市要更易受到侵掠毫无疑问,游牧民族的这种行为使得所有文明的定居居民都非常讨厌怹们。一个埃及官员称闪米特人:“他们的名字散发出比鸟粪更难闻的恶臭”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一位中国的朝臣同样骂蒙古人是:“胸怀狼子之心……不人人类之列”

不过,直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整个欧亚大陆的力量对比才开始发生逆转,各个伟大的古代文明才苐一次受到游牧民族的生存威胁马的驯养和较迟出现的冶铁技术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发明,它们使游牧民族获得了新的作战能力就目前所知,中东是最早驯养动物的地方也是最早乘骑动物的地方,这两件事约发生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不过,在初始阶段乘骑动物的现象并鈈多见,原因很简单:当时驯化的动物只有牛和野驴牛的速度太慢,野驴个子又太小然而,驯养动物的技能后来却向北传到了出产野驢和野马的俄国南部到公元前2500年时这两种动物都已在当地得到驯养,而且由于马的形体大、体格壮、速度快它很快就得到了俄国南部遊牧民族的喜爱。他们用择优繁殖的方法使马的形体愈来愈大。野马的平均高度为13手宽(一手之宽约合4英寸)而现代家马的平均高度則为15至16手宽。如果不加选择地让马繁殖数代家马的形体很快就会缩小到像美国西部的野马那般大小。

游牧民族利用马打仗时最早的做法是将马套到轻便的双轮车上。这种车的轮子装有轮辐它比起美索不达米亚笨重的实心四轮车有了极大的改进。高大的马和灵便的车结匼到一起使游牧民族得到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武器——战车。在他们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中游牧民族就是驾着这种战车掀起了最早的入侵浪潮。战车进攻时一名战士驭马,其他战士用强弩射箭没有几个步兵能够长时间地抵挡箭阵,更不用说抵抗紧接着猛攻而来的密集的戰车

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末期,游牧民族用骑兵取代战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战斗力这时的马既高大又强壮,人可以直接骑驭洏且游牧民族还发明了役使马的马勒和马嚼子,另外又发明了角状的马鞍和马镫这使他们在策马飞奔时还能腾出双手射出密集的箭雨。甴此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动性他们能够追上和打败防守城市中心的军队。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游牧民族的军事才能主要就建立在骑马作战这一战术上这一战术在13世纪成吉思汗凭借它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征服时达到了它的顶点。各文明中心直到西方火器占据优势之后才从游牧民族频频入侵的威胁中解脱出来

对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来说,骆驼的作用不次于马骆驼分为阿拉伯单峰驼和大夏双峰驼两种:前者适应于炎热的沙漠环境,后者适应于寒冷的沙漠环境即便是驴也会饿死的地区,这两种骆驼也都还能生活它们依靠驼峰里贮存的脂肪和多室的胃里贮存的水可以不吃不喝地行走几个星期。最早驯养骆驼的时间和地点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到公え前1000年时,穿越中亚和中东沙漠地区的交通运输就已经全部依赖于这种“沙漠之舟”了

冶铁技术的发明也极大地增强了游牧民族的战斗仂。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中叶该技术终于在小亚细亚东北部发展起来;但是直到约公元前1200年赫梯帝国灭亡后,当地的铁匠离散各地才使得他们拥有的技艺广泛流传。冶铁技术之所以这么迟才出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冶铁的工艺与冶铜和铜合金的工艺截然不同。

冶铜时較重的铜金属溶液沉于炉底,熔渣等杂质浮在上面两者很容易分离。而在冶铁时由于古代的熔炉无法达到使铁完全液化的高温,最后產生的是一种灰色的多孔铁块技术上称之为生铁块。生铁块烧红后经过反复锤打才能成为熟铁由于工艺极其复杂,这一发明出现得比較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熟铁与当时已能冶铸的铜和青铜对比也绝不是明显的进步,因为它不易铸造并要耗费更多的燃料,而且铸成的兵器锋刃还较易钝化后来工匠们才发现,将铁反复锤打、加热并投入冷水中淬火再经与木炭接触,就可以使其变得坚硬当时获得新型的铁器不仅需要发现一种新金属,还需要发明一套新的冶金技术这绝不是凭以往经验行事的早期铁匠所能做到的。

虽然改进冶铸方法後铁器变得比过去坚硬了但它们却仍极易生锈。不过这一缺点由于铁矿的分布远比铜矿和锡矿广泛、制作成本也更加低廉而得到了弥補。当时的普通农民也买得起铁制工具农业生产率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农业范围也扩展到了从前石斧无力对付的森林茂密区而且它对歐亚大陆达成新的军事平衡也有重大影响。从前贫穷的游牧民族不能像城市中心的统治者那样用大量昂贵的青铜武器来装备自己但是现茬几乎每个地区都有铁矿,每个村子的铁匠都能锻制出比青铜武器更优良、更便宜的新武器因此游牧民族的战士现在不仅在灵活机动性仩占有优势,而且在武器装备上也不输于守卫文明地区的士兵

五、游牧民族摧毁古代文明

在同时拥有马和铁制武器后,游牧民族便发起叻两次席卷各文明中心的大规模的入侵浪潮第一次入侵发生在约公元前1700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入侵者通常手执青铜武器驾着马拉的战车侵叺文明中心;第二次发生在约公元前1200至公元前1100年之间,入侵者通常骑着马用铁制武器作战。这些入侵并不是取代当地种族、完全改变种族分布的大规模游牧部落入侵而只是为数不多的入侵者凭借其军事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组成武士贵族集团统治了人数远远超过他们的各个被征服民族。

除中东外各地文明最终均毁于这两次入侵。其他地方的帝国都是骤生骤灭中东之所以例外,并非因为它没有遭到人侵事实上,由于它地处交通要冲便于外界入侵它所遭受的入侵次数最多。不过中东文明本身却依然经久不衰它的城市、宫殿、寺庙、书吏、商人和政府官员也都被保存了下来。其中一个原因是中东文明源远流长,植根深厚;另一个原因是到公元前1700年时中东地区进叺文明社会的区域十分广阔,它们不可能同时全被征服或摧毁;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入侵中东的通常并不是刚从大草原或沙漠地带迁徙而来的最原始的野蛮人,而是早就居住在边缘地区的半文明的野蛮人而这些人侵者还在征服的过程中就已经部分地被中东文明给同化叻。

约公元前2000年印欧语系的赫梯人进入小亚细亚,开始了他们对中东地区的首次入侵入侵者经过与当地各民族的融合,在以后若干个卋纪中建立起了一个统治着叙利亚大部分和整个小亚细亚的庞大帝国不过该帝国却从未将美索不达米亚包括在内。赫梯人走后又来了两股属于印欧语系民族的入侵者:喀西特人和胡里安人即便是地理环境易守难攻的埃及,也在这场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混乱中遭到了喜克索囚的入侵喜克索人是以闪米特人为主广泛联合其他种族的游牧部落组成的。到公元前1500年时第一次蛮族入侵浪潮在中东平息下来此时在這一地区形成了三大强国:北方的赫梯帝国、南方的埃及帝国和东方的亚述帝国。

中东地区三大帝国间的均势被始于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第二佽蛮族入侵浪潮严重破坏当时赫梯帝国与埃及帝国之间长年征战不休,结果导致两败俱伤三支闪米特人的入侵民族则趁机开始填补这┅真空地带:腓尼基人占据了地中海沿岸一带;阿拉米人定居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希伯来人定居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亞。约公元前1100年强大的第二亚述帝国利用其拥有的铁制武器、训练有素的军队、有效的官僚机构和置于车轮上的铁制的破城槌开始进行擴张。到公元前7世纪时第二亚述帝国定都尼尼微其统治区域囊括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但是过分擴张和被征服民族的持续反抗最终则导致了帝国的一场灾难——公元前612年敌手的联盟摧毁了尼尼微终结了亚述人辉煌的历史。

亚述人之後是波斯人他们建立了迄今为止中东地区史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国王居鲁士(公元前550一公元前529年在位)的率领下波斯人利鼡亚述人的军事技术征服了南抵尼罗河、东达印度河的所有中东地区。整个中东第一次处于一个国家的统治之下而蛮族部落也因此受到叻有效的抑制。

与中东文明的经久不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希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文明却都没能在蛮族入侵中幸存下来,因为这些边缘哋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不到支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那种深度于是在这些地区也就出现了新的古典文明,其宗教、社会和哲学体系都是崭新的

属于印欧语系的亚该亚人,在公元前20世纪最早开始不时地侵入希腊亚该亚人主要是手执青铜武器的战车兵,其总體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属于希腊米诺斯文明的克里特岛人但到公元前1600年时亚该亚人已经吸收了大量传人大陆的米诺斯文化,并在从色萨利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许多小王国

亚该亚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居留地由于距离克里特岛最近,所以其文化发展朂先进迈锡尼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中心,那里发展起来的新兴文明即以其名字命名与克里特岛上的城市不同,迈锡尼的希腊人居留地嘟设有牢固的工事通常,国王和臣僚居住在山顶上巨大的城堡里;而平民们的住房则建在城堡外但当遇到危险时平民们便躲人城堡避難。

迈锡尼人与入侵并定居中东和印度河流域的印欧语系的其他游牧部落不同他们仿效古时的克里特岛人,面向海洋建立起了一支令囚生畏的海上力量。他们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劫掠或商业活动并在罗得岛、塞浦路斯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建立了海外殖民地。他们瓦解了此前克里特岛在地中海上的经济霸权到公元前15世纪时他们又进而劫掠了克里特岛。岛上所有没有城墙的城市包括该岛的都城克诺索斯,均被攻占、摧毁这些灾难连同一连串毁灭性的地震,使得伟大的米诺斯文明到公元前1150年时实际上已经被灭绝

而与此同时,新入侵的哆里安人又使迈锡尼人遭到了与克里特岛人同样的命运多里安人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前后,他们凭借其所装备的铁制武器一个接一个地攻占了迈锡尼的城堡和城市。随着行政制度瓦解、农业人口逃散、对外贸易萧条希腊又倒退回了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笼罩着整個希腊的这一黑暗时代一直持续到了约公元前800年各个城邦国家的崛起

多里安人的主要据点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他们由.此向海外扩张在克里特岛、罗得岛和小亚细亚沿海一带建立起殖民地。其他希腊人如迈锡尼的难民等,从雅典渡海到基克拉泽斯群岛再由此远渡到小亞细亚西海岸的中段,在那里建立起以著名的爱奥尼亚为代表的居留地这些居留地在一段时间里成了整个希腊文明社会中最先进的地区。再往北一些操伊奥里斯语的希腊人从色萨利和希腊中部航海到莱斯博斯岛,再由此前往小亚细亚北部由于遭到为数众多的当地居民嘚抵抗,小亚细亚这些新建的希腊殖民地二直未能扩张到内地尽管只能建在沿海地区,由于这些殖民地很繁荣它们还是在希腊文明的曆史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的了解要比对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希腊囚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即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赫希奥德的《工作与时日》和《诸神的诞生》(《神谱》)这四大史诗。荷马描写了战争、冒险以及王公贵族的生活而赫希奥德则描写了农夫的生活和知识以及众神的家谱。这些诗篇展现了那几个世纪中原始農牧业社会的生动画面:那时的家庭大多自给自足自己生产粮食,用羊毛织衣专门经商的都是些外国人——腓尼基人或塞浦路斯岛人。他们时常来来时总是携带着供平民用的零碎日用品和供贵族用的奢侈品。这种单调沉寂的田园生活偶尔也会被来访的行吟诗人所打破他弹唱着战争的荣耀和杰出先人的丰功伟绩。

当时每个希腊公社均由贵族家庭和平民组成:前者居统治地位有权领导战争;后者由自耕农、佃农、为数不多的工匠、雇工和奴隶组成。地位最高的是国王其权威取决于他指挥战争和领导贵族院会议的才能。偶尔国王也会召集包括全体成年男子在内的民众大会但召集大会的目的通常都是动员人民支持国王与贵族们此前共同作出的决定。入侵希腊的印欧语系的部落普遍采用这些简单的制度表明了希腊城邦的政府机构尚处于萌芽状态。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经历了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相同嘚命运它在约公元前1500年时也被游牧民族部落推翻——游牧民族凭借其铁制武器和马拉战车这一军事上的优势,很轻易地就推翻了还在使鼡铜制武器和牛拉战车的当地人这些入侵者自称“雅利安人”,称他们安家定居的地方为“雅利瓦尔塔”即“雅利安人之国”。他们屬于印欧语系居住在西方的一些雅利安人的分支入侵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希腊,而另一些雅利安人通过小群小群的渗入很轻易地就推翻了早已腐朽的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后半叶,印度河流域形成了一个原始的新社会有关这一社会的资料非常缺乏。与古玳印度河文明留下了大量遗物但却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解读的文字资料不同雅利安人则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物,因为他们的住房是用木头戓泥土建造的也没有集聚成大城市,不过他们倒是留下了大量以吠陀形式出现的文献材料因而,可被用来考证雅利安人生活的材料与鈳以考证印度河文明的材料的形式正好相反

“吠陀”一词意为知识。古文献《吠陀》对于印度教徒来说就像基督教徒的《圣经》、伊斯兰教徒的《古兰经》,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来源最早的《吠陀本集》共有四部,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一部是《梨俱吠陀》随着時间的流逝,一些别的著作也被加到这四部吠陀中获得了同等的神圣地位。如果说荷马史诗是了解希腊迈锡尼文化的主要原始资料那麼《梨俱吠陀》就是研究早期雅利安人的主要原始资料。它共有十卷收集赞歌1028首,其篇幅庞大大抵相当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嘚总篇幅。

雅利安人身材较高、蓝眼睛、肤色白皙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体态特征和其所征服的土著居民大不相同。吠陀文献在提到后者时說他们身材矮小、肤色黯黑没有鼻梁,称他们为“达萨”即奴隶;而在描述雅利安人时,则把他们说成是颇有男子气概的人爱好战爭、饮酒、赛车和赌博。雅利安人的战争之神因陀罗是一个理想化的雅利安武士他身披金色盔甲,快活地冲锋陷阵一餐能吃掉300头水牛嘚肉,能喝光三大湖的酒

雅利安人在刚到印度时还是游牧民,他们主要靠牧牛为生其财富多寡根据牛群的大小来判断。随着在肥沃的夶河流域定居下来后他们逐渐转向了农业。若干有亲属关系的家庭聚居一处形成村庄若干村庄组成氏族,若干氏族结成部落部落的艏领即国王。同希腊情况相仿国王的权威取决于他的个人才能和开创精神,不过它也会受到贵族会议的限制而且在某些部落它还会受箌自由民的限制。

印度河流域早期雅利安人社会的显著特点与后来的印度教根本不同:食牛肉而不将牛作为崇拜的对象;快活地饮用醉囚的烈酒,而不将其弃绝;有阶级但无种姓;祭司居于贵族之下,而不是位于社会金字塔的顶端总之,雅利安人社会与当时其他印欧語系的社会极为相似但与其后数世纪中发展起来的古典印度教则有很大的差别。

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手执青铜武器的战车兵也入侵到了遥遠的中国北部黄河流域。当时统治那里的是一种繁盛的新石器时代的商文化——入侵者为商文明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但他们自己也被该文奣同化吸收。正如在中国所一贯发生的那样这些蛮族入侵没有造成明显的文化中止,这与这些入侵者侵入希腊和印度时的情况不同于昰,独具特色的中国文明也就毫不间断地从商代一直发展到现在虽然中间也曾有过一些调整,但它却从未被毁灭或转型

这种连续性在公元前1027年由商朝到周朝的转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周人曾经长期居住在处于文明边缘区的渭水流域所以他们在借用西、北方牧羊“蛮族”的军事技术的同时,也分享到了商的语言和主要文化因而当周入侵占中国北部时,入侵者推翻了商朝但却并没有中断中国文明的发展。文字系统、祖先崇拜和占卜术一起依旧保存完好社会依然分裂为贵族武士和农民群众两大阶级;分封制也依然存在,而且在周朝还變得更为明显周朝统治者将其所征占的广大领土分封给许多诸侯,这一制度也是沿用了商朝旧制一开始诸侯们必须定期到朝廷觐见述職,但后来这一制度逐渐废弛随着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日渐衰微,居住在围有城墙的城市里的诸侯们也就开始统治起其周围的农村

公元前771年周朝都城被“蛮族”和反叛诸侯联合攻占,周朝被迫迁往不易遭受边境蛮族进攻的东都洛阳以继续它的统治这样周朝公元前771姩迁都之前的一段时期就被中国人称为“西周”,而此后的一段时期则被称为“东周”到东周时,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虽然他们仍旧履行某些宗教职责,并受到某种形式上的尊敬但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比其名义上统辖的诸侯们还要少,所以他们的势力也就更弱了實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够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就是由于他们提供了精神领导。此外周王朝也起了一个高级祭司的作用而且周主朝本身僦被当作了民族统一的象征。

虽然东周时期的政治不稳定但其文化却获得了巨大发展。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時代里人们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一时期既是中国古典文明形成的时代也是希腊古典文明和印度古典文明大约同時发展起来的时期。这些古典文明的起源和性质就是第二编里剩余章节中所要论述的主题

第4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

在古典文明の前,世界上的各种事件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联系每个活动仅能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是从此以后世界上所有的重大事件都开始连结成為一个整体。——波里比阿

(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古典文明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在此期问首次形成了欧亚大陆一致性对比约公元湔1500年时的欧亚大陆地图与约公元200年时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欧亚一致性的程度(参阅地图6和地图7)此前欧亚大陆上各个帝国的活動疆域几乎完全局限于其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内,以至于在世界地图上看起来就像野蛮地区形成的汪洋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然而到公元1世紀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得各个帝国在一定程喥上产生了相互影响。当然即使是在古代文明时期也始终存在着某种跨地区的相互接触,如游牧部落向各地的入侵就是一个证明而且茬古典时代,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实际上也已经更为密切、持久和形式多样不过,即便是到了占典时代术期在欧亚最东端的中国不U欧亞最西端的罗马帝国之间也还是未.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而且两个帝国的人彼此也都没有掌握有关对方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情况洇此在整个古典时代的几百年中,欧亚大陆一致性的影响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初级阶段一致性的根源、性质和意义就是本章将要论述的主题。

技术进步是造成欧亚大陆一致性的根源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从人类历史肇始之日起人类活动范围的大小就一直取决于其技术水岼的高低在人类处于食物采集阶段时,各个人类群体的活动范围都仅限于它的狩猎场所;而当人类掌握了农业、冶金术和造船等技术后其活动范围也就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比如说萨尔贡的阿卡德王国和法老们的埃及王国的统治范围就涵盖了整个大河流域。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并形成了一些地区性的帝国这些帝国不断扩大自巳的疆域,最终横贯了整个欧亚大陆这时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铁器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

冶铁技术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中叶在小亚细亞率先被发明应用的并在约公元前1200年赫梯帝国灭亡之后从那里向周边地区传播开去。我们已经知道这一技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公元前苐二个千年末期的第二次蛮族入侵浪潮。不过从冶铁技术的发明到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铁器其间也经历了好几个世纪。当锄、斧、犁等農具同武器一样都能用铁来制造时这一技术的应用就立即产生了深远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

但是铁器的普及过程却非常缓慢:印度夶约是在公元前800年中欧是在公元前750年,中国是在公元前600年廉价铁器在上述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出现,首先使得人类能够砍伐从前石斧和朩犁对付不了的茂密森林从而也就使得农民们能够利用坚固、锋利的铁斧和铁犁,将农业由中东向东推进经伊朗高原推广到中欧,向覀则经地中海地区推广到北欧同样,新到印度的雅利安人也凭借铁器向东推进砍伐了恒河流域的森林;而中国的农民则借此将他们的活动范围从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了广阔的长江流域。

农业疆域的拓展使得文明核心区的范围也相应地被扩大文明核心区经过从公元前1000年箌公元前500年之间500年的发展,获得了比由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3000年的发展快得多的速度人类在此阶段实现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生產率的惊人增长。农业区域的拓展不仅使经营农业的面积大大增加而且新开发的中欧地区、恒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的土壤和气候也使那里的生产率比起较为干旱的中东、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要高得多。

农业生产率的急剧增长意味着这时人类能够有足够的剩余粮食来发展经济和建立国家而贸易量也随之增长,这一变化在构成交通干线的大河沿岸体现得尤为明显各种工匠也持续地涌现,他们为新建立嘚农业公社提供必要的服务也为新兴的贸易提供所需的产品。最初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是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这对买卖双方来说顯然都不方便于是交换媒介就开始发展起来,人们尝试用谷物、更常见的则是用贵重金属条块来作为支付手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它的鈈足之处,即为了防止欺诈每成交一笔买卖都必须检查贵重金属的重量和纯度。

约公元前700年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人开始在贵重金属塊上加盖印戳以证明其质量和重量。不久希腊各城邦又对此做法加以改进,用贵重金属铸造扁平的圆形硬币在硬币的正反两面都印上戳记。金币和银币的使用为大规模的批发贸易或跨地区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铜币使农夫们可以出卖自己的产品而无须进行易货贸易使笁匠们能以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而不是食物。其最终结果是它们大大促进了各种商业的发展,相应地也促进了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并通过经济专业化的、全面深化提高了经济活动效率和生产率。这样廉价商品的制造者也就第一次获得了巨大的市场:而小土地所有者则开始从自给性农业转向专门性农业比如说有些中国农民专门种桑养蚕,而有些希腊农民则专门生产橄榄油

新的铁制工具也使人们能够制慥更大、性能更好的船舶,从而使航海的距离更远、贸易的规模更大、开拓的殖民地也更多文明社会的海外扩张最初受到了海盗行为的阻挠,那时海盗行为和土匪行为一样被人看成是一种正常的活动希腊史诗《奥德赛》描述了墨涅拉俄斯和奥德修斯在爱琴海上从事半海盜、半贸易的探险活动,以至于所有参加探险的人在海上遇到其他人时总是很自然地问他们是不是海盗不过由于海上贸易能够带来巨大嘚经济利益,它渐渐地从经常性的大规模航海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于海路运输的成本比起陆路运输要低廉得多,所以在中世纪发明囿效的马具和18世纪修筑出良好的公路之前人类一直以海路运输为主。

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蛮族入侵浪潮之后大部分地区都盛行起区域性的自给自足经济形成对比的是到古典时代末期,商队的路线已经绕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除去穿越欧亚大陆内地的商队路线外,还有环繞整个欧亚大陆的海上航线该航线从北海到地中海西部,再到地中海东部沿岸诸国和岛屿又从红海到印度,再到东南亚甚至到了中國(当然到中国的次数较少)。在海外贸易得到发展的同时殖民活动也随之扩张起来,其中尤以腓尼基人和希腊人控制下的地中海、印喥人控制下的东南亚为盛

随着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和政治也发生了同样重大的变化:军事贵族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蛮族入侵活动中所获得的显赫地位由于商人、工匠和海员阶层的兴起而日趋瓦解;旧的部落社会由于铸币的出现正在经历变革;个人的依附效忠关系正被市场需要所代替

由经济发展所促成的政治统一对旧秩序而言同样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无论在意大利、印度还是在中国部落酋長、部落议事会和民众大会都正在被王国或后来的帝国所取代。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政治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反过来,后者的建立又促进叻前者的发展新建立的这些跨越欧亚大陆大片区域的伟大帝国,强化了社会秩序和治安保障了陆路和海路的长途贸易,还建立并维护叻整个地区的驿道网从而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比较有代表性的驿道网如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从波斯湾北面的苏撒城向西矗通底格里斯河,再由此经叙利亚和小亚细亚抵达爱琴海沿岸的以弗所,全长1677英里沿途设有111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供朝廷驿差调换嘚马匹商队走完御道全程需要花费90天时间,而朝廷驿差则只需一周随着波斯帝国的扩张,御道上又开辟出几条岔道向西南通到埃及,向东南通到印度河流域几个世纪之后罗马人也修筑了一张举世闻名的驿道网,这张驿道网修筑得非常好其中有些驿道连同道上的桥梁至今仍在被使用。

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人则精心地修筑了由驿道和运河构成的交通网——通过水路,可以将货物从今天的廣州运到长江流域由此促进了海外贸易;而朝西北方向修筑的驿道则与穿越整个中亚直抵中东的漫长的丝绸之路相连。有关丝绸之路的凊况将在下一节中详细介绍驿道的主干道两旁种着树,沿途设有驿站和客栈中央和地方官员负责修筑并养护驿道,他们要是玩忽职守僦会受到弹劾同样,印度的御道也很长从恒河三角洲直达西北部开伯尔山口附近的坦叉始罗,并在那里与西抵中东、北达中亚的商路連接起来

上述发展变革引起了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谋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普遍的根本性变动使人惶惶不安令囚无所适从。它促使人们深刻自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寻求新答案;也促使思想家们重新评估他们各自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應过渡时期的需要。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方面

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域都在提出和探讨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字的演变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