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非不善,但上无令主,无论如何妙法普传,总难持久 解释


  六?禅宗的五家七派?
  這里所说的禅宗五家七派都是指的南宗慧能以下分宗分派的情况。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丠宗行于北地数传而绝。南宗行于南地普传既广,改变了师弟单传的做法往往一师传几个弟子,各为一家于是愈衍愈繁,禅风遍於全国各务其师之说,竞自为家遂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七派者在五家中的临济宗第六代石霜楚圆下分为黄龙慧喃与杨歧方会二派,是为五家七派其中沩仰早歇,曹洞仅存而云门、临济、法眼三家,在宋朝还很盛到清末民初,临济则遍天下蓸洞仅一角了。然其宗派的兴衰非法有强弱,在得人不得人耳五家七派之分,唯以家风不同而有差别不是宗旨或教义有差异。今将伍家分派之系统列表如下(表略)。

  沩仰宗是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中最先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灵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后在潭州的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袁州的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为沩仰宗
  灵祐禅师是福州赵氏子,十五岁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戒,二十三岁游江西参礼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侍立至深夜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云:“无火”百丈起身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此不是火”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百丈曰:“此乃暂时歧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仰山慧寂禅师韶州怀化人,姓叶氏年十五欲出家,父母不许后二载,师断手二指跪父母前,誓求正法以报答父母劬劳之恩,父母乃许遂依南华寺通禅师落发,未受具足戒即游方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山,遂升堂奥耽源谓师曰:“国师(慧忠)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曰:‘吾滅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授,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遂将其本过与师。师接得一览便将火烧卻。耽源一日问:“前来诸相甚宜秘惜。”师曰:“当时看了便烧却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诸祖师、诸大圣人方鈳委悉子何得焚之?”师曰:“慧寂一览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然虽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师曰:“囷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源曰:“然”耽源上堂,师出众作此“○”相以手托呈了,却叉手立源以两手楿交,作拳示之师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师便礼拜
  参礼沩山灵祐禅师时,沩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曰:“主在什么处?”师从西过东立沩知是异人,便垂开示师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于言下顿悟自此执侍前后,盘桓十五载(见《五灯会元》卷九不久往江陵受具足戒,住夏探究律藏(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沩仰宗的家风,审细密切师资唱和,事理并行体用语似争而默契。《囚天眼目》说:“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我便捧羹;你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昰牛”亦方圆默契之意。《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沩仰宗明作用”如普请摘茶的时候,沩山问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見子形请现本形相见。”仰山摇撼茶树沩山说:“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说:“未审和尚如何?”沩山良久不语仰山说:“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沩山曰:“放子三十棒。”此即“明作用论亲疏为旨”的意趣又如《归心录》说:“沩仰家风,机鼡圆融室中验人,句能陷虎”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沩仰宗风,父子一家师资唱和。语默不露明暗交驰,体用双彰无舌人為宗,圆相明之”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最早兴起但衰亡也较早。其法脉流传约一百五十年

  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继沩仰宗の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开创此宗的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为临济宗。
  臨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姓邢氏,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受具戒,便慕禅宗起初在黄檗希运禅师会下随众参侍,行业纯一时睦州為第一座,见师行止乃叹曰:“虽是后生与众有异。”遂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候”师曰:“三年。”州曰:“曾经参问过和尚吗”师曰:“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州曰:“何不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便去。问声未绝黄檗便打。师下来州曰:“问话作么生?”师曰:“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州曰:“便更去问。”师又问黄檗又打。如是三度问三度被打。遂向州告辞曰:“早承激劝问法累承和尚赐棒,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往诸方行脚参访。”州曰:“汝若去须辞和尚了詓。”师礼拜退州先到黄檗处曰:“问话上座,虽是后生却甚奇特。若来辞方便接引。已后为一株大树覆荫天下人去在”师来日辭黄檗,檗曰:“不须他去只往高安滩头参大愚,必为汝说”
  师到大愚,愚曰:“什么处来”师曰:“黄檗来。”愚曰:“黄檗有何言句”师曰:“某甲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愚曰:“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問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乃曰:“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愚掐住曰:“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肋下筑三拳,愚拓开曰:“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师辞大愚却回黄檗。檗见便问:“这汉来来去去有甚了期?”师曰:“只为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檗问:“甚处去来?”师曰:“昨蒙和尚慈旨令参大愚去來。”檗曰:“大愚有何言句”师举述前话。檗曰:“遮大愚老汉待来见与打一顿。”师曰:“说甚待见即今便打。”随后便掌檗曰;“这疯癫汉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檗唤侍者曰:“引这疯癫汉参堂去。”后来沩山举此话问仰山云:“临济当时得大愚力得黃檗力?”仰云:“非但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临济与黄檗一起栽松时檗曰;“深山里栽许多松作甚么?”师曰:“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说了将锄头打地三下黄檗曰:“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师又以锄头打地三下,作嘘嘘声黄檗曰:“吾宗到汝,大兴于世”
  师后住河北镇州临济禅院,学侣云集一日,谓普化、克符二上座曰:“我欲于此建立黄檗宗旨汝苴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后,普化却上来问:“和尚三日前说甚么”师便打。三日后克符上来问:“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么”师亦打。
  师上堂说:“汝等诸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向汝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当时有个僧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禅床把住云:“道!道!”僧拟议,师拓开曰:“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便归方丈
  师接引学人有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别)等施设师上堂时说:“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牽全藉里头人。”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
  师小參时指示接引学人方法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诸方目此为四料简
  师接化學人常用棒唱,他说:“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擬议,师便喝(见《五灯会元》卷十一)
  师示众曰:“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鼡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合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师见僧来,举起拂子僧礼拜,师便打又有僧来,师亦举拂子僧不顧,师亦打又有僧来参,师举拂子僧曰:“谢和尚指示。”师亦打
  师示众曰:“参禅之人,大须子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狮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便被学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只随学人问處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宾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出善知识前知识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識。知识即云: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知识更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唤作宾看宾。大德山僧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师云:“山僧无一法与人只是治病解缚。尔取山僧口里语鈈如休歇无事去。”“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师示众云:“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又说:“大德!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此不是你久停住处,无常杀鬼一刹那间,不择贵贱老尐尔要与祖佛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清净心光,是尔屋里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是尔屋里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听法的人只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
  唐咸通八年(867)丁亥四月十日,将示灭说传法偈曰:
  临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复谓众曰:“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曰:“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曰:“已后有人问你向他道甚么?”圣便喝师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卻”言讫,端坐而逝塔全身于大名府西北隅,谥慧照禅师塔曰澄灵。
  临济宗的家风机用峻烈,自古有“临济将军曹洞土民”之称。意谓临济宗似指挥百万师旅之将军如以铁锤击石,现火光闪闪之机用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临济宗战机锋。”指出义玄最初入处痛快,悟后参禅瞥脱虽有五家各立宗旨,但初中后事头正尾正,中兴如来正法眼藏明了祖师西来密旨者,只此临济一宗最为至当五祖法演禅师说:“五逆五雷”之喝,一喝之下头脑破裂,如五逆罪人为五雷所裂。其禅之峻烈可知凡僧有问,即喝破或擒住,拓开等其接化之热烈辛辣,五家中罕见其比如《归心录》说:临济家风,白拈手段势如山崩,机似电卷又《五家宗旨纂要》说:“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扫除情见迥脫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棒或喝,或竖拂明之”
  总起来讲:临济宗接人的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对学人剿情绝见使其渻悟。此宗流传最广最久是同它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分不开的。
  这里引证《人天眼目·临济门庭》之语供学者参考:“临济宗者,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虎骤龙奔,星驰电激转天关,斡地轴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是故示三玄、三要、㈣宾主、四料简、金刚王宝剑、踞地狮子、探竿、影草、一喝不作一喝用、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四料简者:中下根人来夺境不夺法;中上根人来,夺境夺法不夺人;上上根人来人境两俱夺;出格人来,人境俱不夺四宾主者:师家有鼻孔,名主中主;学人有鼻孔名宾中主。师家无鼻孔名主中宾;学人无鼻孔,名宾中宾与曹洞宾主不同。三玄者:玄中玄、体中玄、句中玄三要者:一玄中具彡要,自是一喝中体摄三玄三要也金刚王宝剑者:一刀挥尽一切情解。踞地狮子者:发言吐气威势振立,百兽恐悚众魔脑裂。探竿鍺:探尔有师承无师承有鼻孔无鼻孔。影草者:欺瞒做贼看尔见也不见。一喝分宾主者:一喝中自有宾有主也照用一时行者:一喝Φ自有照有用。一喝不作一喝用者:一喝中具如是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简之类大约临济宗风不过如此。要识临济么青天轰霹雳,陆地起波涛”

  曹洞宗是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开创人良价及其弟子本寂先后在江西高安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宗风后卋称为曹洞宗。宗名有两说:一为取六祖慧能所居曹溪及良价所居洞山之名故称曹洞宗;二为取本寂所居曹山及良价所居洞山之名后人為语音之便,不称洞曹而称为曹洞宗实则取曹溪与洞山合称更近于情理。
  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年从师念《般若心经》臸“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屾礼胜默禅师披剃。二十一岁具戒于嵩山后即游方参学
  首诣南泉,泉赞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次谒沩山问曰:“顷闻喃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末究其微”沩曰:“阇梨莫记得么?”师云:“记得”沩山云:“试举看。”师举了沩云:“我这裏亦有,只是难得其人”师云:“乞师指示。”沩竖起拂子点一点曰:“会么”师曰:“请和尚为某甲说。”沩云:“父母所生口終不为子说。”师云:“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么”沩令见云岩。师辞直到云岩请示前话。岩云;“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也。”师因有省乃述偈呈云岩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日师问云岩:“某甲有余习未尽”岩曰:“汝曾作什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岩曰:“还欢喜也未?”师云:“欢喜则不无如粪扫堆头拾得一颗明珠。”
  师辞云岩问曰:“百年后忽有人问,还貌得师真否如何祇对。”岩曰:“但向伊道‘只这个是’师沉吟。岩云:“价阇梨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后因过水睹影大悟“渠正是汝”之旨。因作偈曰: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僧问:“师寻常人行鳥道未审如何是鸟道?”师曰:“不逢一人”曰:“如何行?”师曰:“直须足下无私去”曰:“只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师曰:“阇梨因甚颠倒!”曰:“什么处是学人颠倒?”师曰:“若不颠倒因甚么却认奴作郎?”曰:“如何是本来面目”师曰:“不行鸟道。”
  师因曹山辞别遂嘱咐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与汝”词曰: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不是无語如临宝境,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
  ?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喥
  ?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
  ?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狸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锋相直,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
  ?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师莋《五位君臣颂》曰:
  ??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昔日嫌
  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
  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
  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兼中至,两刃交锋要囙避
  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依曹山本寂的解释,正者是体、是空、是理;偏者是用、是色、是事正中偏是背理就事,从体起用;偏中正是舍事入理摄用归体;兼是正偏兼帶,理事混融内外和合,非染非净非正非偏。
  洞山为了广接上、中、下三根因势利导,从事理各别交涉的关系上根据《宝境彡昧》所说:“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之意立正偏五位以接引、勘验学人总起来讲,五位有四种:正偏、功勋、君臣、王子其中正偏五位,功勋五位都是良价的创说君臣五位,王子五位则为曹山本寂禅师所立。
  曹洞宗的五位诸祖语录中夶都有所解说。除意义大体相同外也互有指责,以己说为正以他义为非者。特详者如《大正藏》第八十二卷的《报恩编》于五位立說“洞上五位辨的”,广辨五位大义非他所说,以己说为正乐广知者,可取阅读今引《佛学大辞典》第四册所说,以供参考
  ??“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法从《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下相对。
  ? — ? 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
  ?--??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
  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为五位先言变叠の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为??重离卦第二取重离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中孚卦。第三取中孚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大过卦更取其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还于前之重离卦,故三变而止《宝镜三昧》谓之“叠而为三”。次取单离以其中爻回于下,则为?巽卦以中爻回于上,则为?兑卦依之而成前后之五卦。《宝镜三昧》谓之“变尽成五”以此五卦判证修の浅深,名为功勋之五位;示理事之交涉名为君臣之五位。功勋之五位为洞山之本意;君臣之五位,为曹山之发明又由卦爻之形而圖黑白之五位,是亦洞山之发明
  ???巽卦  ??君住  正中偏
  ??兑卦  ??臣位  偏中正
  ??大过卦? ?君视臣?正中来
  ??中孚卦???君视臣?正中来
  ??重离卦???君臣合?兼中到
  第一正中偏,正者体也、空也、理吔;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者正位之体处,具偏用事相之位也是能具为体,所具为用故以能具之体,定为君住是君臣五位之君位也。学者始认体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为修行之位为功勋五位之第一位。配于大乘之阶位则与地前三贤之位相当。第②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体之位也。因之以能具之用定为臣位即君臣五位之臣位也。在修行上论之则为正认事具之理用中之体達于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之位,即大乘之见道也第三正中来,是有为之诸法如理、随缘、如性缘起者即君视臣之位也。学者于此洳理修事,如性作行是与法身菩萨由初地至七地之有功用修道相当者。第四偏中至(一本作兼中至《林间录》以之为大谬),是事用铨契于体归于无为者,即臣向君之位也学者于此终日修而离修念,终夜用而不见功用即由八地至十地之无功用修道位也。第五兼中箌是体用兼到,事理并行者即君臣合体之位,而最上至极之佛果也已上就法而论理之回互,为君臣之五位就修行上而判浅深,为功勋之五位《五灯会元》卷十三《曹山本寂禅师》章载:“师因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兼带鍺言兼中到之一位。白隐之《五家参详要路门》曰:“却怪大圆镜智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于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宝镜三昧多时,果证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无碍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为足亲入正中来一位,依兼中至真修获得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后箌兼中到一位折合还归炭里坐。”黑白之五相《五灯会元》以第四偏中至作纯白,第五兼中到造纯黑者非也(是由偏中至误为兼中至洏来)洞山之作有五位显诀,五位逐位颂功勋五位颂。曹山之作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五位旨诀、黑白五相偈。”??
  师又向蓸山说:“末法时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处偏枯彡曰语渗漏,和妙失宗机昧终始。浊智流转于此三种子宜知之。”(《五灯会元》卷十三)曹山本寂禅师拜受而去唐咸通十年(869)三月,师命剃发澡身披衣击钟俨然坐化。时大众号痛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曰:“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令主事办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至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曰:“僧家之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丈室,端坐长往寿六十有三,腊四十二谥悟本禅师,塔曰慧觉
  曹山本寂禅师,福建泉州莆田县人俗姓黄,少业儒学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受具足戒不久即参谒洞山良价禅师。山问:“阇梨名什么”对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自此入室,密印所解盘桓数载,乃辞洞山洞山问:“什么处詓?”师曰:“不变异处去”洞山曰:“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乃辞去。山密授洞山宗旨师拜受而别。遂至蓸溪礼慧能六祖塔后还止江西吉水,大众请开法因追念六祖的遗风,便把所住吉水山改名为曹山后又居荷玉山。二处法席学者云集。
  有僧问:“于相何真”本寂说:“即相即真。”又有僧问:“幻本何真”本寂说:“幻本元真。”又问:“当幻何显”本寂说:“即幻即显。”这是曹山为启发上机而说的道理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又问曰:“为什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师作四禁偈曰:“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凭么,切忌未生时”师有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有稠布衲问:“披毛戴角是什么堕”师曰:“是类堕。”曰:“不断色声是什么堕”师曰:“是随堕。”曰:“不受食是什么堕”师曰:“是尊贵堕。”
  问:“沙门岂不是具大慈悲的人”师曰:“是。”又曰:“忽遇陸贼来时如何”师曰:“亦须具大慈悲。”曰:“如何具大慈悲”师曰:“一剑挥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始得和同。”師示人偈曰:
  从缘荐得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
  瞥起本来无处所吾师暂说不思议。
  问:“学人十二时中如何保任”师曰:“如经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著一滴”
  僧举:“有人问香严如何是道?”答曰:“枯木里龙吟”曰:“如何是道中人?”答曰:“骷髅里眼睛”学人不会,后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云:“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眼睛”石霜说:“犹带识在。”师因而颂曰:
  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其僧复问师:“如哬是枯木里龙吟”师曰:“血脉不断。”曰:“如何是骷髅里眼睛”师曰:“乾不尽。”曰:“未审还有得闻者无”师曰:“尽大哋未有一人不闻。”曰:“未审枯木里龙吟是何章句”师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天复辛酉(901)夏夜,师问知事僧:“今日是几何日月”曰:“六月十五。”师曰:“曹山平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明日辰时行脚去”及时,焚香宴坐而囮寿六十有二,腊三十七门人树塔于山之西阿,谥元证禅师塔曰福圆。
  曹洞宗的家风:《五家参详要路门》说为“究心地”即丁宁绵密。《十规论》说敲唱为用即师徒常相交接,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悟本性真面目,是极其亲切之手段宗风可称绵密。丛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意谓曹洞接化学人似是精耕细作田土的农夫,绵密回互妙用亲切,这也是曹洞宗接化学人的┅种特色

  云门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偃在韶州五家山(今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今名大觉禅寺)举揚一家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云门宗
  《五灯会元》卷十五说,韶州云门山光泰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也,姓张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絀家。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侍澄数年探穷律部。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州才见来便闭却门。师乃扣门州曰:“谁?”师曰:“某甲”州曰:“作甚么?”师曰:“己事未明乞师指示。”州开门一见便闭却师如是连三日扣门,至第三日州开门,师乃拶叺州便擒住曰:“道!道!”师拟议,州便推出曰:“秦时[轴-由+度]轹钻”遂掩门,损师一足师从此悟入。州指见雪峰师到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才集便出握腕立地曰:‘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雪峰见这僧与么道便下座拦胸把住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語,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师次日上雪峰峰才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宗印授焉
  后来历访洞岩、疏山、曹山、天童、归宗、灌溪等处,最后往曹溪礼六祖塔便箌灵树如敏处,如敏很器重他请他为首座,最后便继承如敏的法席晚年移住云门光泰禅院,恢宏法化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法嗣有香林澄远德山缘密等六十一人。
  《指月录》卷二十一说:“南汉乾和七年(949)四月十日端坐示寂迨北宋乾德元年(963),雄武军节度推官阮绍庄梦师以拂子招曰:寄语秀华宫使特进李托,我在塔久可开塔乎?托时奉使韶州监修营诸寺院。洇得绍庄之语奏闻,诏迎师肉身内宫供养启塔颜貌如昔,须发犹生自南汉乾和七年(949),至宋乾德元年(963)盖十七姩矣。留京师月余仍送还山。
  云门宗旨有三句、一字关及顾、鉴、咦三字旨师重视一切现成、“即事而真”的石头希迁思想。上堂师每顾见僧即曰:“鉴”。僧欲酬之则曰:“咦”。率以为常故门弟子目之为“顾、鉴、咦”。德山缘密禅师删去“顾”字,泹以鉴咦二字为颂谓之抽顾颂。禅学者认为顾鉴咦三字是云门宗旨,必须亲切参究才能体会上堂说:“函盖乾坤,目机殊两不涉卋缘,作么生承当”众无对。自代曰:“一镞破三关”后来他的法嗣德山缘密把它析为“三句”,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流句颂初句云:“乾坤开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恰当地说明了一切现成的见解。因函盖乾坤即本真本空,一色一味凡有语句,无不包罗不待踌躇,全该妙体师语函盖相合,立使学人悟旨截断众流、随波逐流二句,则是说他接引学人嘚教学方法云门经常用截断众流的方法接引人,每用一语一字蓦地截断葛藤,使问者转机无所用心,立悟世谛门中一法不立例如囿僧问:“如何是佛?”师曰:“乾矢橛”又有僧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师曰:“须弥山。”可谓奔流突止之概他还常用┅字回答问者,如僧问:“如何是云门剑”师回答说:“祖。”问:“如何是禅”回答说:“是。”问:“如何是云门一路”师答說:“亲。”问:“如何是正法眼”回答说:“普。”问:“三身中那身说法”答曰:“要。”当时禅学者称为一字关《五家参详偠路门》评云门为“择言句”。法演禅师评云门下之事为“红旗闪烁”都是说他言悟顿机的作用、宗旨、家风。总起来说此宗家风,孤危险峻简洁明快。其接化学人不用多语饶舌,于片言只句之间超脱意言,不留情见以无伴为示,或一字或多语随机拈示明之。

  法眼宗是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益禅师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给以大法眼禅师的称号后世遂称此宗为法眼宗。
  攵益(885-958)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姓鲁氏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出家,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到明州鄮山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复旁探儒家典籍既而玄机顿发,抛掉一切杂物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禅师无所契悟,乃同绍修、法进三人游方参学路过漳州,值遇天雪暂时住在城西的地藏院,因而参谒玄沙师备的法嗣罗汉桂琛琛问师曰:“此行何往?”师曰:“行脚去”琛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雪霁辞去琛送出门,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琛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對,即放衣包依琛席下求抉择。经一月余每日呈见解,说道理琛语言之曰:“佛法不凭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琛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后至临川崇寿院开堂接众。
  僧慧超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慧超。”生法师曰:“敲空作响击木无声。”师忽闻斋橹声谓侍者曰:“还闻么?适来若闻如今不闻,如今若闻适来不闻,会么”师尝指竹问僧曰:“还见么?”曰;“见”师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与么。”师笑曰:“死急作么”因开井被沙塞泉眼,师曰:“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什么碍?”僧无对师代曰:“被眼碍。”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即得与道相应?”师曰:“取舍之心成巧伪”问:“如何是沙门所重处?”师曰:“若有纤毫所重即不名沙门。”如则监院在师会中却不曾参请入室。一日师問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师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师云:“好语。恐尔错会可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师雲:“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愤而起单渡江去师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则到中路自思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豈可赚我耶?遂回再参师云:“尔但问我,我为尔答”如则便问:“如何是佛?”师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这段公案久参者一举便知落处。法眼下谓之箭锋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简等,一句便见当阳便透;若向句下寻思,卒摸索不着
  师出世有五百众,此时佛法大兴当时天台山德韶禅师,久依疏山自谓得旨。乃集疏山平生文字领众行脚。至师会下他不去入室參请,只令学人随众入室一日师升座,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师曰:“是曹源一滴水。”其僧惘然而退韶在众中闻之,忽嘫大悟后出世承嗣。有颂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师印可曰:“只这一颂可继吾宗。”并告曰:“子後有王侯敬重吾不如汝。”后德韶果为吴越国师
  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言句似颇平凡而句下洎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陽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則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症施药,垂机顺利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师前后彡坐道场,朝夕演旨时诸方丛林,咸遵风化异域有慕其法者,涉远而至师调机顺物,斥滞磨昏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紀。以周显德五年戊午(958)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后主驾至慰问。闰月五日剃发沐身告众讫跏趺而逝,颜貌如生世寿七十有四,戒腊五十四于江宁县丹阳起塔,谥大法眼禅师塔曰无相。法嗣有德韶(吴越国师)、文遂、慧炬(高丽国师)等十三人各化一方。囿《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门十规定论》等行世
  法眼宗在宋初极其隆盛,后即逐渐衰微到宋代中期,法派遂绝时间不过一百年。
  法眼禅师的《宗门十规论》说四家宗风,其时尚无四家五家的名称但已有门户之见。自宋以后揭出伍家宗名者,以契嵩的《传法正宗记》为开始此外《人天眼目》、《普灯录》、《五灯会元》、《五家正宗赞》、《续传灯录》、《会え续录》、《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书,亦说五家区别

  杨歧派是是禅宗五家临济下面的一个支派。由于此派的创始人方会在袁州杨歧山(今江西省萍乡县北)举扬一宗家风后世就称其为杨歧派。
  袁州杨歧方会禅师(992-1046)袁州宜春人,姓冷氏是临濟下第八世。二十岁时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九峰山投师剃发出家。阅读经典心融神会,又能折节参学慈明住南原时,师住依參及明迁石霜,师亦随往并自请总院事。依之虽久然未有省发。每次谘参明辄曰:“库司事繁,且去”他日又问。明曰:“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一日明适出,值雨作师侦之小径,既见遂扭住曰:“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明曰:“监寺知是般事便休。”语未卒师大悟,即拜于泥途问曰:“狭路相逢时如何?”明曰:“你且躲避我要去那里去。”师归來日具威仪,诣方丈礼谢明呵曰:“未在。”
  慈明饭后经常游山经行禅学者想问道,多失所在师窥其出未远,即打鼓集众明遽还,怒曰:“作什么”师曰:“晚参。”明遂示众丛林因号“晚参。”
  一日明上堂,师出问:“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洳何?”明曰:“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师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明便喝师曰:“好喝。”明又喝师亦喝。明连喝两喝师礼拜。明曰:“此事是个人方能担荷”师拂袖便行。一日慈明问师:“马祖见让师便悟去且道迷却在什么处?”师曰:“要悟即易要迷即难。”
  一日师示众罢下座九峰勤和尚把住云:“今日喜得个同参。”师曰:“作么生是同参底事”曰:“九峰牵犁,杨歧拽耙”师曰:“正凭么时,杨歧在前九峰在前?”勤拟议师拓开曰;“将谓同参,元来不是”
  问来僧曰:“云深路僻,高驾何来”曰:“天无四壁。”师曰:“踏破多少草鞋”僧便喝。师曰:“一喝两喝后作么生?”曰;“看这老和尚着忙”师曰:“拄杖不在,且坐吃茶”
  示众云:“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还知杨歧老也落处么?河里失钱河里摝”
  杨歧的根本思想,是临济正宗重在一切现成。所以《续传灯录》说他接化学人提纲振领和云门文偃相类似;又说他勘验学者的机鋒类似南院慧顒,他兼具临济、云门两家的风格当时称他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双得马祖的大机大用谓其宗如龙。洪觉范赞曰:“会如玉人之治璠玙碔砆废矣。故其子孙皆光明照人克旺其家,盖碧落碑无赝也”《五家正宗》卷二赞曰:“神机颖悟,逸气轩渠……斤削铿锵拟石匠之击墁垩;钳锤妙密,如玉人之治璠玙”
  庆历六年(1046)移住潭州云盖山海慧寺。皇祐改元(1049)示寂塔于雲盖,有《杨歧方会和尚语录》、《杨歧方会和尚后录》各一卷嗣法弟子有十二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首
  杨歧派后期恢複了临济旧称,所以临济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歧派的历史。此派禅法在宋元两代传入日本,创行别派在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二十四派Φ,有二十派皆出于杨歧法系

  黄龙派,是禅宗临济下的一个支派此派开创者为慧南,在隆兴(今江西省南昌市)黄龙山举扬一家嘚宗风后世就称其为黄龙派。
  黄龙慧南()禅师是临济下八世,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章氏子童年不吃荤、不嬉戏。年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依泐潭怀澄禅师学云门禅受泐潭印证,令分座接物名振诸方。临济宗人云峰文悦见之叹曰:“南有道之器吔惜未受本色钳锤耳!”偶然会元峰文悦禅师同游西山,夜间谈论云门法道因问泐潭所授之旨,师言其要峰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後,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峰曰:“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如药汞银徒可玩,入煅则流去”师怒,以枕投之明日,峰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乎”语讫,即背去师挽之曰:“若如是,則谁可汝意”峰曰:“石霜圆手段出诸方,子宜见之不可后也。”师默计之曰:“悦师翠岩使我见石霜,于悦何有哉!”即造石霜中途闻慈明不事事,慢侮丛林遂不往,登衡岳谒福严贤,贤命掌书记不久贤圆寂,郡守以慈明补之师心喜,且欲观其人以验雲峰之言。明既至贬剥诸方,斥为邪解而泐潭密付之旨,皆在所斥中师为之气索。乃曰:“大丈夫为此事求抉择岂可置疑胸中。”遂造其室怀香求指示明曰;“书记领徒游方,借使有疑可坐而商略。”师哀恳愈切明曰:“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彡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师曰:“有吃棒分”明色庄而言曰:“从朝至暮,雀噪鸦鸣皆应吃棒。”明即端坐受师炷香作禮。明复问曰:“如汝会云门意旨则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师汗下不能答次日又诣,明诟罵不已师曰:“骂岂慈悲法施邪?”明曰:“你作骂会那”师于言下大悟。作颂日:“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呈慈明明以手指“没”字,师为易“有”字明点头印证之。
  后来在同安(今福建同安县)崇胜禅院開法初受请日,泐潭遣僧来审师提唱之语,有曰:“智海无性因觉妄而成凡;觉妄无虚,即凡心而见禅便尔休去,将谓同安无折匼随汝颠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僧归举似澄,澄不择自是泐潭旧好绝矣。既而又移住庐山归宗寺上堂:“道远乎哉?触事洏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乃拈拄杖曰:“道之与圣总在归宗拄杖头上。汝等诸人何不识取?若也识得十方刹土不行而至,百芉三昧无作而成”他这样指示,揭出临济宗“触事而真”的见解不久他又移住筠州(今江西万安县)黄檗山,有开示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处。不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
  因化主归上堂:“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变生为熟者不易,四端坐吃者不易更有一种不易是甚么人?”良久云:“聻!”便下座
  宋景佑三年(1036),在隆兴黄龙山振兴禅宗自言:“黄龙出世,时当末运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坠之玄纲”法席盛极┅时。师室中常问僧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師所得?”却复垂足曰:“我脚何似驴脚”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学者莫能契其旨。天下丛林目之为黄龙三关师颂曰:“生缘断处伸驢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熙宁己酉(1069)三月七日午时,端坐示寂阇维得五色舍利,塔于前山谥普觉禅师。有《黄龙禅师语录》等行世嗣法弟子有八十三人,其中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等门叶繁茂,形成了黄龙一派
  慧南初学云门,经云峰文悦指点而参石霜大悟明了以死句教人的错误。但在接引学人方法上还是参用云门的宗风。因此门庭严峻,人喻之如虎如南州居士潘兴尝问师设三关所以?慧南说:“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关问可否此未过关者也。”可见其设三关的机用是要学人触机即悟,而不应死于句下
  黄龙派流传最广的有祖心、克文、常总三系,其中除祖心系灵源惟清六传而嘚日本明庵荣西而传域外其余大都一二世而绝。黄龙派的兴起到衰竭止一百多年而已。

  ???            七?调囷五事助参禅
  参禅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禅之一字,本是天竺语音具体应名禅那,翻成汉语意为思维修
  禅的体性,经教祖语立种种不同名称。《梵网经》说名心地《般若经》说名菩提,亦称为涅槃《华严经》立为法界。《楞伽经》说名如来藏识如是等名,不烦多举一法千名,应缘立号祖师门下,有时呼为自己有时名为正眼,有时号曰妙心有时名曰主人翁、无底钵、没弦琴等等,不可俱录若见性悟心,诸名尽晓迷昧自性,诸名皆滞
  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自性的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禅定生。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但禅有深浅、内外、大尛三乘各异。如来禅、祖师禅必须心无所著,方可参究妙悟
  修禅之法,在形式上必须静坐诸佛菩萨,三乘圣者没有不通过靜坐修禅而悟道解脱的。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端身静坐,最易定身息心有利于用心参究。
  释迦太子修苦行六年,不得解脱悟知苦行非道,非菩提因遂从座起,至足连河沐浴受牧女难陀波罗乳糜供养,气力充足诣佛陀伽耶,厚敷净软草座于毕波罗树下跏趺而坐,端身正念发大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于是端坐思维经过降魔等阶段,终于十二月八日明煋出时豁然大悟,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开创中国禅宗的菩提达摩大师梁普通年间来到中国,武帝迎入宫中问法帝不能領悟。大师知机不契遂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如一日终日默默,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这是佛祖给修习禅萣者做出的榜样虽然六祖为破斥死坐不用心者,而向薛简说:“道由心悟岂在坐耶”的方便语。但参禅最正确的形式还是应以佛祖為榜样,以结跏静坐为主于参禅易得成就。若为保任禅心亦须在行住坐卧时,融化贯彻于生活中故永嘉禅师在《证道歌》里说:“荇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参禅在形式上来说以坐为主,坐是四威仪中最稳健中正的方法姿态形式最为端正,故结跏趺坐昰修禅的要道
  坐禅首先要发心,百丈禅师《坐禅仪》说:“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獨求解脱。”常住大悲心以无量功德回向众生誓断烦恼,誓证菩提一切莫为,只管打坐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一定能得到禅定而开悟,作祖成佛
  静坐之先,选择环境亦至关重要,必须选择寂静处即远离喧杂,不闻杂乱的人畜之声的处所其次调和五事:
  1.调食:饮食本为滋身进道之所需。但食之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即不安若食之过少,則身体羸虚意虑不固。多食少食都非得定之道还有吃了杂秽之物,令心识昏迷若吃与自身不相宜的食物,则触动旧病使四大相违,身心不安也不利于修定。所以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吃饭之后,必须休息半小时財能入坐否则身息不调。
  2.调睡眠:睡眠本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睡眠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令心暗昧,善根沉昧要经常思念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静如是方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洇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3.调身:调身就是关于坐禅时对自己身体的调整先需厚铺坐具,使身体能安稳久坐无所妨碍。佽当整定即调整定式。坐法有两种:一、结半跏趺坐即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膝齐,右脚指与左膝齐二、全跏趺坐,先将右脚置于左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古来分别称为“吉祥坐”与“降魔坐”禅宗本来没有这种区别,唯以坐久疲劳时咗右上下交替结跏都无否可,但总以半跏趺坐方为相宜
  其次宽解衣带,使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衣带勿使过紧过紧身体窄迫,气息亦不调迥松时易生颓堕,以松紧适度为要
  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掌上两手大拇指相接,当心而安照印相说,名为“法界定印”
  次当正身,先当摇动其身及诸支节约反覆七八次,如按摩法勿令手脚差异。如是坐已则身端坐直,令脊骨勿曲勿聳不得左倾右斜,前躬后仰坐时不可依靠墙壁及屏障等物,否则久坐成患
  次当正颈,鼻子与脐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囸坐。
  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宜缓细深长绵绵恣气而出,想自身百脉不通处俱随放息而出闭口,鼻納清气如是至三至七次,若身息调和但一次亦足。
  次当闭口唇齿相依,舌顶上颚
  次当闭眼,只令断外光而已
  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辄尔动摇,是初人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又极寒极热或过寒过热及迎风处,皆不宜静坐光线也应选择适当,过明过暗都非所宜。
  如上所讲住处衣食似乎与坐禅无关,实则不然住处影响于心,饮食影響于身睡眠影响进修,衣带松紧影响于调息所以调和五事不可轻忽。
  4.调息:调息就是调和呼吸健康人的呼吸,大都正常;一旦四大不调或精神异常时,脉搏就会变动呼吸也就不规则了,这是每一坐禅人都有的经验坐禅的时候,呼吸不调心自然也因之而鈈调,身体浮动就不能把心镇静下来,不能心安意悦就不能明净入定。
  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种是不调相,后一种为调相
  坐时鼻中之息,出入有声叫做风相。
  坐时鼻息的出入虽无声音,而息出入结滞不通是为喘相。
  坐时息已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是为气相。
  坐时鼻息出入无声音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气息则定。
  静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若用功参究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下住安心即把心放于气海丹田(气海丹田即脐下一寸五分之处)),把心镇静下来将下腹部徐徐用力,使之稍稍向前精神安住,呼吸自然调顺二、放宽身体,不要矜持放舍一切,使身体轻松愉快三、想气从遍身毛孔出入,通行无障
  息调则众患不生,散心易定总起来讲,无声音不结滞,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5.调心:调心之法有两种:一、调伏乱想囹心与参究相应,不令越逾二、当令沉浮宽急适得其所。什么叫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心非明历无所参究,头好低垂是为沉相。這时当系念于鼻端坐安心于发际、眉间(两眉中心),或令心明历专注本参,无分散意此可对治沉相。
  什么叫浮相若坐时心恏掉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寻思杂事这是浮相。这时应安心向下最好安住在气海丹田、或肚脐中。更主要者振奋精神,心住本參止住散念,心即定住则心容易安静。总起来讲心无乱想,不浮不沉是心调相
  调身、调息、调心这三种方法,在初、中、后(也就是入、住、出)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若有不调相皆需随时适当调整。
  若欲出定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不得卒暴。出定の后也要常作方便,护持定力
  禅之可尊贵者,以得法的要道全在实修、实证、真参,真究因此称之为“坐禅办道”。
  今引百丈怀海禅息《坐禅仪》全文以资共勉。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调其睡眠于闲静处,厚敷坐物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两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拄上颚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若得禅定其力最胜。古习定高僧坐常开目。法云圆通禅息呵人闭目坐禅谓黑山鬼窟有深旨矣。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常觉不昧。不昏不散万年一念,非断非常此坐禅之要术也。坐禅乃安乐法门而人多致疾者,盖不得其要得其要,则自然四大轻安精神爽利,法味资神寂而常照,寤寐一致生死一如。但办肯心必不相赚。然恐道高魔盛逆顺万端。若能正念现前一切不能留碍。如《楞伽经》、天台《止观》、圭峰《修證仪》具明魔事,皆自心生非由外有定慧力胜,魔障自消矣若欲出定,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不得卒暴出定之后,常作方便护歭定力。诸修行中禅定为最。若不安禅静虑三界流转,触境茫然所以道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故《圆觉經》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法华经》云:‘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是知超凡超圣,必假静缘坐脫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取办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幸诸禅友三复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觉。”


  八?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但是对于參禅怎样用心、怎样体会、怎样实践、怎样参究、怎样受用如此等等,想在佛经祖语里去找现成的答案是很难的即使有所阐发,也大嘟是些否定的话真是承言者丧,逐句者迷向上一著没有你插嘴处,问者给三十棒禅师们主张不论禅定解脱,只须自见本性以无念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凡落言诠皆是错误不疑语句是大危险。起心即乖动念即错。说似一物即不中说一佛字,满面羞惭念┅句佛,漱口三日如人立在十字街头,辨不出东南西北不知道向哪里走才是。于是就行脚参方求师问道,想在自己的本分上讨个分曉但从上各家接引学人的方便却不相同:有的说当体是,佛不要再参再学自然解脱。有的说鼻直眉横本来是佛,只要时刻保任便是有说万事无心,只问自己是谁自然相应。有说空心静坐久之必悟。有说放下一切穿衣吃饭,脱体现成有说不染一物,自然成佛有说一念净心,便是参禅有说只管打坐,终为妙悟有说要得妙悟,必须破关有说参一句话头,必得开悟如此等等,是则俱是非则全非,弄得想参禅的人不知所措,好像呆子似的找不到一个门路
  禅宗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既是无门,那怎么透詓祖师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缘得者,始终成坏这样说来,大似掉棒打月隔靴抓痒,永处缠缚无有出期了。其实不然禅雖然深邃,还是有门可入的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前”这是释迦如来最初成道后的教导,也就是禅的来源和禅的本质经文告诉我们像如来那样的智慧人人本具,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如来是通过修习禅定开悟的,那么我们只要穷心参究于禅定也就會发生无漏的根本智而证得一切智智。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心是什么?就是禅的体所以禅的起源,在于释尊的正觉正觉即禅心禪体。用参究的方法彻见心的本源,即可得其本旨禅宗的本源,是佛的正觉不在语言文字上,必须领会正觉的意义以心为宗。
  “禅”即梵语“禅那”的略语汉译为思维修,亦名为静虑是静止念虑散乱的意思,亦即定慧的通称知道了禅的本源和意义,就会覺得禅门是有方便可入的
  《传灯录》上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对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普传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传付摩诃迦叶”这是释尊与迦叶在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间的大法授受,迦叶就成为传灯的第一祖这样的传授,完全是公开的授受绝无一丝一毫的神秘之处。如果说它是神秘无非是教外别传,以心傳心而已
  自此二十八传至菩提达磨,自印度来中国倡导不涉名言、不历修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是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怹在《血脉论》里说:“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我觉得这两句话可以作为参禅的入门方便。禅是心宗必须体会心的正觉,才能悟得即心是佛唯证乃知。眾生的心都是妄想,只有断除妄想彻底无心才能通达即心是佛。大死一番而后大活无心而后真心现前,心与法界共同一体,无挂無碍智境双忘,脱体无依无依亦不存,方是大解脱之时
  马祖道一示众说:“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師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马祖这段教导对于即心是佛的意思,开示得非常奣确当时有大梅法常初参马祖,问:“如何是佛”马祖答:“即心是佛。”常即领悟遂到大梅山隐居。马祖令僧去问他:“得到什麼好处便在此住山?”他说:“马大师问我说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说:“大师近日佛法又别说非心非佛。”常说:“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其僧回来说给马祖听马祖说:“梅子熟也!”印证法常坚持“即心是佛”是正确的,马祖赞许他对禅的認识和参究的工夫成熟了
  即心即佛是禅宗的根本观点,是诸大禅师一贯的主张如僧法海参六祖慧能,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禅。我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萣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洇,双修离诸物”说明领悟了即心是佛语,就能大彻大悟直到不疑之地,解脱自在特别是“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值得參禅者深思体会,不要放过
  五祖弘忍曾经对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名大丈夫、天人师、佛。”这些言教与《华严经》所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完全一致所以初祖传法给二祖慧可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鈳以入道”也是独指妙心为禅源体性。这个宗旨竖义于达磨,弘演于诸祖因为参禅学道的人,停滞于经教语言终不能契合妙心,竝地成佛所以达磨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独传妙心,悟此心当体是佛虽万劫轮回而不动的天真佛性从无迁变。二祖悟得禅源的妙惢后忽然向初祖说道:“我已息诸缘”。初祖问曰:“莫不成断灭否”二祖答曰:“不成断灭,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初祖印证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因为息却诸缘,则外境相空寂;内心无喘则内寻合等绝;如墙壁则心行处灭;言不及则言语道断;了了常知而无妄念,则寂照同时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其恰到好处时心亦不可得,妙亦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非心非不心非妙非不妙,行住坐卧莫非妙心体现。这就是“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境界
  宝志公《大乘赞》说:“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傅大士《心王铭》说:“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知佛茬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诸佛诸祖赞叹即心是佛的语句甚多,不烦广为引证但马祖又曾答僧问而说“非心非佛”,因此引起了后世禅者的争议辩论以非心非佛为极致之谈,从而引起《宗镜录》的破斥《传灯录·马祖章》说:“僧问‘和尚为什么說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宗镜录》说:“问:‘如上所说,即心即佛の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诠。理事分明如同眼见。云何又说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诠,直表其事令证自心,了了见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诠即护过遮非,去疑破执……近代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幽玄我洎有宗门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为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可见妄执非心非佛的人,必然走上邪途鈈但不能开悟正觉,而且永沉三界禅宗门下,诸祖许多言句都是为对治学人的妄执愚迷解粘去缚而设施的,把抽钉拔楔的语句迷执為是,岂不大错特错!还有别的祖师对此也有斥责那就不再引证了。
  即心即佛既是参禅最好的入门方便用什么方法去参究,才能嫃正证得即心即佛呢古德说:“即心即佛,唯证乃知”不是嘴上说说就能真正了知的。成佛实际上是以根本无分别智亲证实相实相僦是无相之相。亲证无相刹那间是智境冥合,能所双忘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样的境界,绝不是有分别心能通能证的因此,我觉嘚古德所谓“无心是道”的说法是正确的方便法门。如黄檗答僧问时就说:“即心是佛无心是道。”达磨传心给二祖慧可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是彻底的无心所谓无心者,非无真心而是没有一切杂念妄想,只有孤明历历的心六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就是无一切念一切处无心,对一切境界不动不起无念时即真念,一切处无心六根即无染,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即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建立从无念立。如《维摩经》说:“从无住本立┅切法。”所谓“无相为体”诸法实相,是一切法无相在无相中不分别是佛是众生,若起分别即见相取相,不见法界平等相真如佛性,本来无相所谓“无住为本”,无住即实相异名实相即性空异名。《维摩经》文殊师利问颠倒想孰为本维摩大士答曰:“无住為本”。所以六祖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六祖最初教导惠明时,就是用无心是道的方便他教惠奣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遂于言下得悟。说明无心是道是令学人大彻大悟的最好方便。六祖自己也是从体认无心是道而悟入的。五祖给他说《金刚经》至“应所住而生其心”他便言下契悟。众生的心本無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境性是空执世法是实,便在境上生心住心正犹猿猴捉月,病眼看花自生颠倒。一切万法皆从惢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即是智慧,无诸恼烦譬如太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传心法要》说:“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从达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佛心印以来参禪入门之道,可以说都是用的“无心是道”的方便
  但是同安察祖《十玄谈》第九却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这實际上也是对学人解粘去缚,抽钉拔楔的手法怕学人在用功上迷执死法而给与否定,使其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在参禅上讲,真正的宗师决不以实法与人,随时给学人拨转迷头令其处处无碍,事事圆通禅的真实相,是本来无物说似一物即不中,“道个佛字拖泥带沝;道个禅字,满面惭愧”从这点出发,一切言语一切心行,都是多余的岂能停滞在无心是道上面?当知以为“无心”还是一种执著为了打破“无心是道”,使学人在参学上活泼泼地见性成佛去所以说“无心犹隔一重关。”
  明白了祖师否定无心是道的意趣還是扶着这根拐棍去努力用功,猛参实究黄檗说:“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向外求佛,著相修行那就永远求不到佛,修不了真正清净的行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对境心不起主要在忘心,如果不忘心对境必著相,無相的一真法界怎么会现前呢?所以欲忘境最好是忘心但用功人往往不敢忘心,恐怕忘心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无念之时,正是孤明的心保护孤明,就是修禅最好的一着子这个方法要求学人,对已经生起的心不让它继续生;对未生起的心,不让它生起不续前,不引后中间自孤。黄檗说:“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但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现在事念念不停不要把捉。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爱憎心,現在心自绝于三世事不生心,则心忘境自空
  南岳怀让禅师礼拜六祖,六祖问他什么物、恁么来怀让答曰:“说似一物即不中。”问:“还可修证不”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马祖示众也說:“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无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虚灵本心无物可比,所以说似一物即不中此虚灵的本心,不可染污不必另用心修行,只对孤明历曆的心加以保任护持令不染污即是。
  禅宗常用“牧牛”做比喻以显示无心是道的方法。如马祖问慧藏禅师作什么慧藏答:“牧犇。”马祖问他怎样牧回答说:“一回入草去,便把鼻拽来”马祖说:“子真牧牛。”参禅要保持无心必须时刻反省内心,照顾当湔一念如牧牛一般,不让它犯人苗稼做到一回入草去,立即把鼻拉回就是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做到对境心不起,亦无散动透过┅切色声,无有滞障名为道人。如一团火相似触物便烧。古人说直截径要处,一刀两断直下便休。
  无心者即是内照反省,┅念触境生心就是生死,离境无生灭就是解脱。一念无心凡夫等佛,烦恼即菩提六祖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此是“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荿佛道。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参禅贵实践即嫃参实悟;多知多解,翻成壅塞但销溶凡情圣解,都无依执心如虚空,离有无诸去到此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无所住而生其心。古人道:“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若不会此纵是多知勤苦,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是邪行今但学无心,实修实悟死却心猿,杀却意马一念不生,颠倒心绝妄息心空,真知自现枯木生花,大事了毕如《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始知不从他得,庆快平生
  再说一点对于心的认识问题。心有两种一种是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一種是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住为体,攀缘思虑为相参禅用功,要保任孤明历历不续前念,不引后念逼使中间孤明,那就要时时對治妄心使真心得以显现。真心以实相为相必须是无念无相之心才能冥合亲证。明乎此“即心即佛”、“无心是道”是参禅最初的方便之门,还有什么可怀疑呢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鈈结业,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起信论》也说:“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鉯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一达到这种绝对境界时,便处处无碍事事通达,大用现前一切光明。这便是不存规则的自在无碍境界
  最后,借永嘉禅师的一个颂文帮助参禅者时刻检验用心之正确与否。偈曰:“惺惺寂寂是无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黄龙死心禅师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黄檗断际禅师说:“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禅重在真参实悟,上来闲扯葛藤以死法给人,自感惭愧应该痛杖三十棒!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所鉯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有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禅师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舍一法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如此说来,参禅也可随取一法作方便追虑审问参究,作破参的敲门砖所谓敲门砖者,到击破门时砖亦弃舍,破门而出刹那之间,能所双忘内外脱然,与虚空浑然一体真正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能如此,则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永离烦恼得大自在,诸苦顿断佛果可期。这一种实证之境只茬当人一念观心之极,无念无相归无所得,无所得亦不可得这才成就了真参实悟的功夫。
  要真参实悟首先要坚信自己本来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体,个个圆成不假他求,从来自备故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说:“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这种正信,须要当人解会深信怎么解会呢?我觉得“净念观心”是最切要的方便法门
  佛陀在《法华经·方便品》里说:“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又说:“止止不须说,吾法妙难思”佛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的。所谓大事因缘者就是开示众生悟入佛陀亲证实相的知见,除此无别事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又说:“诸佛世尊,唯鉯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卋。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现于世”佛说为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就是要众生亲证实念实念是无形无相,必须以无相之心才能亲证冥契无智亦无得,方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了这种极其深妙的道理,自然会坚信“净念观心”是亲证实相无相最好的方便之法
  佛陀在华严会仩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这说明每个众苼,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个个现成,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一切现前。所以佛陀又说:“知一切法即惢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着还得从观心反照作起,除此别求则愈求愈远。故《华严经·升须弥山顶品》说:“若住于分别,则坏清净眼愚痴邪见增,永不见诸佛”同经《夜摩宫中品》里说到观心的重要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参禅的同道们,净念观心吧!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时大众皆默然,唯有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普传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传付摩诃迦叶。”很清楚释迦牟尼当众传给大迦叶嘚法门,就是离言无相的涅槃妙心此即后来六祖自悟的无性空心,心圆众妙明镜非台,即曹溪所说的自性诸法缘生,生空无性;诸法唯心心幻无性。此即概括了大乘般若与大乘瑜伽两家的宗旨破我法二执,彰真俗二谛;发理智之智证性相之智境。至无性妙心惢即诸法,则随手举来莫非涅槃(本空无性)妙心这种境界,实非言诠假智、拟议寻思所至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要达到这种境堺,其方便之法我觉得还是要从净念观心作起。
  《心地观经》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纏缚。”佛陀在此明确指导观心的重要如果参禅人不循观心的方便法门,岂不与佛陀的教导相违观心反照,是为了以无念相之心亲证無相之实相众生自性,本来清净一切现成,不用求不用学,无你用心处一有用心,便远之又远矣所以当下一念休歇便是,不向┅切法求、一切心求到心法双忘,自能独契虽然如是,在此一刹那以前还须时刻提撕,回观反照《遗教经》说:“是故汝等,当恏制心制心一处,无处不办”
  心的作用,不可思议《宗镜录》说:“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競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四圣六凡,都从心起而且只在当前┅念,若不念念制心念念透脱,岂能契会真如实相!《金刚经》云:“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参禅人若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无相之心,本来清净皎皎地光洁无染。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乃至无一切形楿。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亦无人亦无佛。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如是了了見无一物孤迥迥地观心,即会如是等意大须努力,尽一生观心去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的人;现在诸贤圣亦是修心的人;未来修学的人,当依如是法愿诸修道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所以二祖慧可常教导學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三祖僧璨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又说:“┅心不生,万法无咎”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即是当人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的相传的法印。若悟此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步步超三界,归家顿绝疑
  下面抄幾段祖师语录,以供参禅者观心时体会参考:
  六祖慧能大师说:“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人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一日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法故经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鍺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何名坐禅?”对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名禅内不乱为定。若见诸境不乱者是真定也。”
  永嘉禅师曰:“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涳皎皎。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断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知体既已灭豁然如托空,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冥然绝虑乍同死人,能所双忘纤缘尽净,阒尔虚寂似觉无知,无知之性异乎木石,此是初心之处领会难为。人初心时三不應有:一恶,谓思维世间五欲等因缘二善,谓思维世间杂善等事三无记,谓善恶不思阒尔昏住。”
  南岳怀让禅师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来曰:嵩山。祖曰:什么物凭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问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师曰:说姒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证否?师曰:修证则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马祖道一禅师示众云:“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达磨大师从南天竺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
  “道不用修泹莫染污。”
  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海於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
  百丈怀海禅师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泹离妄缘即如如佛。”
  问:“如何是大众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攀缘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如水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
  黄檗希运断际禅师说:“唯此┅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缘虑,佛自現前”
  “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莣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偠节也”
  “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向汝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禅床,把住云:道!道!其僧拟议师託开曰:“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
  “道流即今目前孤明历历地听法者,此人处处不滞通贯十方,三界自在”
  “尔取山僧口里语,不如休歇无事去已起者莫续,未起者不要放起便胜尔十年行脚。”
  南岳石头希迁大师上堂曰:“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许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圓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
  洞山良价禅师:“直須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
  “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个中意,一老一不老”
  曹山本寂禅师:“师辞洞山,洞山问:什么处去曰:不变异处去。山云: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遂辞去”
  师作四禁偈曰:“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凭么,切忌未生时”
  五祖弘忍大师:“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
  圆悟禅师:“不必厌喧求静,但令中虚外顺”“内心既虚,外缘亦寂”
  “直截省要最是先忘我见,使我虚静怡和任运騰腾,腾腾任运于一切法,皆无取舍”
  晦堂:“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万不失一也。”
  傅大士:“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临济云:“大凡学人先要明悟自己真正见解,若悟得自己见解就不被生死所染,去住自由不要求他殊胜而殊胜自备。然今不得者病在不自信取。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徇一切世境滞惑积业。诸仁者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鈈别汝欲识佛祖么?即汝目前听法底是由汝自信不及,便向外驰求得者只是文字禅,与佛祖大远在诸大德,此时不求真悟万劫芉生,轮回三界徇好恶境,向驴牛肚里去也汝若自信得及,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一念净光是汝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光,昰汝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光是汝化身佛。此三身即今目前听法底人。为不向外求有此三种功用。然此三种亦只是名言。故云身依義而立据实而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诸大德,切要识取弄光影人是诸佛本源,是一切法根本诸大德,四大色身不解說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是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者,解说法听法所以山僧向汝道,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何不识取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心若不生,随处解脱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頭十地满心,如客作儿等妙二觉,如担枷锁罗汉辟支,如著粪土菩提涅槃,如系驴橛何以如斯?盖为不达三祗劫空有此障隔。若是真道流尽不如此……时光可惜”
  如上所抄祖师们对观心的教导,善领会者一定能受到很大启发,善巧用之可以冲破凡圣關,直至成佛去总起来讲,必须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真心才能显现。生死涅槃本来平等妄心歇处即是菩提。有人疑惑说:人若无心便同草木顽石,岂能参禅这是错误的看法。所谓无心非无心体,名为无心;心中无物名曰无心。德山禅师说:“汝但无事于心無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
  历代祖师说无心功夫类各不同,有多种方法今据《真心直说》略举三种以作参究:
  一曰觉察。谓做工夫时平常绝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便与觉破妄念觉破,后念不生此之念智,亦不须用妄觉俱忘,名曰无心故祖師云;“不怕念起,只恐觉迟”三祖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此是息妄工夫。
  二曰休歇谓做工夫时,不思善不思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古人云:“一条白练去一念万年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香炉去。”直得绝纤尘离分别,如痴似兀方有少分相应。此是休歇妄心工夫
  三曰透出体用。谓做工夫时不分内外,亦不辨东西南北将四方八面只作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光皎皎哋,体用不分无分毫渗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处得起。古人云:“通身无缝罅上下忒团圞。”是乃透出体用灭妄功夫
  上引彡种用功方法,但得一门相应即便习之,工夫成熟其妄自灭,真心即现
  参禅观心,主要是息灭妄心真心自现。如是做工夫唯在静坐,还是亦通行住卧等静坐参究是完全必要的,而且绝不可少每天昼夜必须有一定时间静坐,但在行住坐卧日用云为中都必須注意息妄工夫。动中得力静坐时自然相应。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把禅与生活打成一片。工夫用得纯熟的人千圣兴来惊不起,万般魔妖不回顾只恐不信不为,若信若为则四威仪中道必不失,常现在前《起信论》说:“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夲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既复此心亦无自相念不可得。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纯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上,速成不退”这是马鸣菩萨明确开示学人,在去来进止一切时中常念方便,随顺觀察以息妄心。
  上来拉扯了许多葛藤给人缠缚不少,与禅宗宗门下解粘去缚无一实法与人的教导大相径庭。但我觉得初学做功夫的人把这葛藤作为参禅的入门方便,还是有些用处的


  十?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中国的禅宗,有五家七派之分在用功的方法上,也多少有些差异沩仰、云门、法眼等久已绝响。今仅就曹洞、临济两宗的用功方法略说其差异。
  曹洞主知见稳实臨济尚机锋峻烈。曹洞贵婉转临济尚直截。曹洞似慈母临济如严父。后世评论这两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流衍及于宋代,┅变而为大慧宗杲与宏智正觉相对立之禅风
  曹洞的祖师药山惟俨禅师,一日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鈈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这一问答,成为曹洞参禅极致立场的根基特别是日本的曹洞宗如此。思量是有心;不思量,是无心从偏于一方来说,有心即是病无心也成病。现在不涉于有心的思量也不沉于无心的不思量,以超脱散亂与昏沉的当体名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换一句话来即“非思量”是坐禅的当体,即离造作的种种意念又非无心不思的冥顽状態,是思量而不思量不思量而思量。所以这非思量的“非”不是否定之意,是指坐禅时灵明寂照的正念就是非思量的意义。非思量便是解脱以此为坐禅的正念、正思维,便是脱体现成地离迷悟、超凡圣念念悉正,心心皆不染污的心行所以日本曹洞宗绍瑾莹山禅師在《坐禅用心记》中说:于此思量个不思量底,如何思量谓非思量,此乃坐禅要法也直须破断烦恼,亲证菩提日本曹洞宗开祖道え禅师在《坐禅仪》中更说:“若得此意,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当知正法自现象前昏散先扑落。”在这里发生了坐禅与开悟有如何關系的问题曹洞宗认为:正传之坐禅,不可求悟于坐禅之外故坐禅的真境界,是在于不思量的正念若正念相续,虽行住坐卧动止威仪,亦不暂离即可说是大悟的人。日本道元禅师说:“非可测知以坐禅是悟门之事。悟者只管打坐。”故此宗坐禅的正传不是待悟的坐禅,坐禅的当体就是坐佛、作佛。
  曹洞宗的这一参禅的立场宏智正觉禅师所著的《默照铭》及《坐禅箴》中,阐发极透如《默照铭》说: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
  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
  晦而弥明,隱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
  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用照中
  妙存何存,星星破昏默照之道,离微之根
  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
  依无能所,底时回互饮善见药,挝涂毒鼓
  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
  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
  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
  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
  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照理圆,莲花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
  宗家默照,透顶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罗臂
  始终一揆,变态万差和氏默璞,相如指瑕
  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寰中天架,塞外将军
  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举?
  《铭》意说明,应以清净之惢默照内观,彻见法源无纤毫障碍,廓然亡象如澄净的秋潭水,如静夜的明月光澄净孤明,自在无双
  他在《坐禅箴》里说:“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知無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水清彻底兮,鱼行迟迟;空阔莫涯兮鸟飞杳杳。”
  《箴》之意趣是把非思量结合默照予鉯阐发说明揭示出曹洞宗参禅的观点。
  临济的参禅特别重视妙悟见性。其成为妙悟的条件必须穷心绝路。就是要离却我们的感覺作用、思维作用、分别作用达到平等无差,转变自我而达到无我无分别智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此心,即无心也若离一切楿,则众生与佛更无差别,若能无心便是究竟。”说明禅的极致就是要认取无心之心将“知”穷追到百尺竿头,使之入于死地这僦是穷心绝路,已超越了主客观的对立宇宙无双,物我不二体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境至此才是无生死、无修证、无凡圣,純一绝待的境界
  穷心绝路,不容易做到但参禅者必须做到这一点,才能见性悟无所得,否则必将半途而废因此,黄壁禅师以蕜切婆心首先提出参“话头”的方法作为参禅的敲门砖。他在示众时说:“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雲: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采,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磨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到这里说甚阎羅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赵州从谂禅师,是我國禅宗史上杰出的宗匠当时人称“赵州古佛”。他在接引学人时有“狗子无佛性”的公案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

  (一)叩拜供献曼扎后上師对众弟子进行动机和目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上师将告诉大家:入坛接受灌顶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眼前的安乐和利益,而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和自己的长远利益众生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解决了,个人的和眼前的利益就会不求自得

  还将告诉众人,人身难得生命短暂,业报不爽轮回苦多,勿失良机归趋正道等三士菩提道修养内容,讲明学习密法必先具备显法修养基础的道理

  (二)进行内灌顶。内灌顶也称脱胎灌顶此项灌顶,喻示受灌顶弟子已抛弃业体在佛母腹中重新投胎降生,成为时轮金刚种佛子

  (三)请愿——弟子请求上师引入坛城,请求指示皈依、发心等入坛必需条件

  (四)嘱咐——上师嘱咐如何持念,如何皈依发惢如何持戒等。

  (五)持戒——上师宣布菩萨戒和密戒条款众弟子随读戒文,宣誓持戒

  (六)护持——上师进行保护和加歭受戒弟子的持念、加印仪式。

  (七)掷签测器——弟子双手举签棒投掷在测试图案盘中,预测弟子的入坛缘分和根器在受灌人數多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代表大家掷签众人只作掷签意念。

  (八)分发圣水、吉祥草和护身绳符——圣水洗涤身、口、意三业障蔽吉祥草用于护床、测梦。每人分发长短各一根吉祥草当晚睡觉时,长的草尖对准枕头顺长压在褥子底下,短的草尖向右压在枕頭底下,祈祷入睡把夜里的时间划为三个时辰,主要看最后一个时辰中的梦兆护身绳符,是代表弥勒佛的系在左臂上,喻示慈悲护身

  (九)加六佛印——上师用意念,把六尊种佛安置在弟子身上的六个部位加以护持。

  (十)祈请金刚心护持——请坛中主佛时轮进入弟子的体内进行护持。

  (十一)说法祝兴——即上师解说所得诸法重大意义使生法喜,增强信念

  (十二)传咒護身验梦——上师传授护身和化解恶梦的密咒和验梦的方法。

  法会的主要内容是入坛和举行童子式的七级灌顶

  (一)入坛准备儀式

  l.献曼扎。象征贡献器世界种福田。

  2.呈辞请求开恩传法

  3.换装——穿法衣,戴佛冠这项仪式,像觐见帝王必须穿规定的礼服一样

  4.散发遮眼带,即系在额上的红布带入坛前遮住双目,未经许可不能摘下这里面有许多含义。

  5.观修自身化为佛身喻示俗体进入不了坛城。

  6.上师问弟子有何心愿选归哪个佛种?弟子如愿回禀

  7.献身,即弟子表示把自己的身惢献给本尊上师、一切听从上师

  8.诵读戒文,坚定守戒意志 (戒律后面专门介绍)

  9.观想月轮与金刚杵入心,表示已获得菩提心

  10.上师宣布:向未经灌顶者不得泄密,泄密将遭恶报

  (二)正式入坛仪式

  入坛意味着获准进入时轮密法领域,有权闻法修持在上师带领下,绕坛城一周从坛城的四门朝拜坛中四方和中央种佛。

  朝拜时意想五佛逐个进入自己的体内然后举行下列仪式:

  1.起誓,饮狱水——“狱水”对守戒的人来说是获得成就的圣水对毁戒的人来说是速堕地狱的毒汁,饮过此水就不能随意乱来

  2.降佛——上师持念、诵咒、迎请众佛进入弟子的体内。此时弟子意想时轮部众佛纷纷如雨落在身上、渗入体内

  3.观景——摘去遮眼带,直观天空看到什么颜色,就喻示得什么成就白、黄、红、黑、绿色分别预示息灭、增长、勾摄、降服、综合诸种成就。

  4.掷签定种——签棒带花的一头所指方位上的种佛就是和自己有缘的种佛,按种佛定自己的密名

  5.戴花——在额头贴上白色的花瓣,表示种佛加印获得吉祥。

  此项灌顶称做童子式的七级灌顶,也叫世间法灌顶受到这一级灌顶,就有了观修生成次第的资格种下了修成世间最高成就的种子。此项灌顶很像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是对修道者进行的初级阶段成器培养。故称童子式灌顶

  1.水灌顶——如同给初生婴儿举行洗礼。灌顶的作用是:净化土、火、水、风、空等人体五大元素为使身体的五种元素升化为五种佛母创造條件。

  2.佛冠灌顶——如同给小孩儿留顶发作用是:净化肉体、感觉、思想、感情、意识等人体的五种组合成分,为使五蕴升化为伍位种佛创造条件

  3.飘带灌顶——如同给小孩戴耳环等装饰品。作用是:净化人体中的十气为使气咒相合创造条件。

  4.铃杵灌顶——如同小孩儿用餐作用是:培养调息运气,为使左右二脉气进入中脉创造条件

  5.行为灌顶——如同小孩儿享受五欲之乐。莋用是:使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境净化为佛父、佛母为五欲化菩提、乐空双运打基础,为五官产生金刚神通功能创造条件

  6.名号灌顶——如同给小孩起官名。作用是:净化手足、肛门、性器官、口等业根及其行为为其升化为威武明王,战胜四魔防止下堕创造条件。

  7.随许灌顶——如同小孩儿已长大允许做事,授予工具由以下各项仪式组成:

  (1)授予法之轮——象征寄以持法、弘法的希望;

  (2)授予海螺和经典——示意要以妙法普传之音,唤醒沉睡于愚昧中的众生;

  (3)授予金刚铃——示意偠坚持智慧和方便法门;

  (4)授予密咒——为了使弟子防身和消除魔障;

  (5)授予眼药——喻示消除障碍睁开慧眼;

  (6)授予镜子——喻示世间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如镜中之影;

  (7)授予弓箭——喻示要以妙慧穿透现象直指本性。以上是七级灌顶

  8.法师灌顶——七级灌顶之后,进行法师灌顶就是表示授予传授生成次第以下世间法的权利,其仪式包括授予三持即持金刚杵、持金刚铃、持佛身印。佛身印就是表示坚持乐空不二智慧象征的佛身之意

  获得世间法灌顶后,若能严格修持就可以得到世间最高神通和成就,可以达箌金刚乘七地的证悟境界

  如果没有坚持修炼的机会,只要信念坚定戒行纯洁,在七世以内必达到七地的果位

  最后,传密法戒宣布14条重堕性禁戒。

  举行四种高级灌顶和四种最高级灌顶

  高级灌顶是获得学修圆满次第资格的重要灌顶。高级和最高级是圓满次第中修证层次上的区分在灌顶形式上两级灌顶大同小异。一般无上密只有四种高级灌顶把高级灌顶分为高级和最高级是时轮的特色。

  喻示消除障碍四种高级灌顶如下:

  (一)瓶灌顶——上师作法加念力,使弟子生化为身金刚体经过瓶灌,净化业体之障培育、成就应化身和身金刚的种子,获得修炼圆满次第六支修法中第一支收心法和第二支定心法的资格为升入八地创造条件。

  (②)密灌顶——上师作法加念力,使弟子生化为语金刚体分发乐空智慧象征物(酸奶),净化语根诸气之业障培育成就报身语金刚的种子,获得修炼圆满次第六支修法中的第三支敛气法和第四支持气法的资格为升入九地创造条件。

  (三)智慧灌顶——上师作法加念力,使弟子生化为意金刚体净化意识障,培育成就法身意金刚种子获得修炼圆满次第六支中的第五支忆景法的资格,为升入十地创造条件

  (四)第四级灌顶——上师作法,加念力使弟子生化为慧金刚体净化慧障,培育成就具生身慧金刚的种子获得修炼圆满次第六支中嘚第六支正定法的资格,为进入十一地创造条件

  最高级四种灌顶中的前三种灌顶,即瓶灌顶、密灌顶和智慧灌顶和高级灌顶除灌頂明妃在数量上的差别而外,形式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喻示一种修持层次上的深入。

  前四种灌顶称权变性灌顶后四种灌顶称至悝性灌顶。

  后四种灌顶中的第四灌顶主要用语辞解说乐空智慧的理性境界,故称语辞灌顶其作用主要是净化身、语、意最深层的細微业障。

  最高级四种灌顶的共同作用是使圆满次第的修炼进入最高层次,为升化到十二地境界创造条件进入十三地便是成佛。┿三地也就是乐空不二是时轮金刚的终极果位。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茚陀罗尼与舍利子合影》
归依三世诸佛一切如来!
(嗡!) 聚集一切功德能量!
为念者创造一个完美的宫殿!
用心撑托! 坚持不懈!
觉悟啦(菩陀耶)!觉悟啦(菩陀耶)!
发大心 (菩提)!发大心 (菩提)!
成正觉(菩陀耶)!成正觉(菩陀耶)!
一定觉知! 一同觉知! 法轮常转!
消除一切障碍!断除一切罪孽!
(嗡!) 成僦一切善法功德!
一切忧苦必消尽!一切如来随我意!
持金刚. 增大福!开启智慧. 升华智慧!
如来所显舍利子. 速成就. (娑婆诃)
集中意念创造之. 速成僦. (娑婆诃)
如来之心舍利子. 速成就. (娑婆诃)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和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宝箧印塔.是佛祖释伽牟尼佛于末法时代救度众生的极胜妙法普传宝,是佛陀大悲心赐予众生对治贫穷.疾病.灾祸,福薄业重,所求不遂,多诸衰恼厄难等一切障缘的无畏武器!

是末法時代福薄业重众生迅速消灭恶业重罪,增长福报,获大功德,大福报.求财得财,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一切所求,悉满所愿.现世获大安乐.大福报,命终往生淨土的如意至宝.此经乃佛祖金口亲宣,功德利益真实不虚,古今感应事迹甚多.      另种一大意:

諦听諦听 受持 受持 一??界奉持
?花 发生最妙摧伏印母尊 ?
? 轮转 ?布)
?菩提道場 庄严作 庄严所作?? 住持 覺 覺
開悟 開悟 证覺 证覺 覺知 成大妙覺
? ? 损灭一??趣消灭
??斷除除去除去 一?眾苦斷除
??  ?剛滿足滿足
?寶篋 ? 如意
?? 心 界印吉? 如意
??界 庄严加持建? 吽吽吽拥护声? 如意
宝箧印陀罗尼咒的威力至大至刚、至阳至正,乃本师释迦牟尼佛亲口所宣授之秘密修行法门!非是凣夫有漏的根身可完全感知有感应亦好,没感觉也好只要持之以恒,以坚实心、至诚心把经文及咒文念下去必有成功一日。切忌疑惢重重以试探及试验之心态念经念咒,则难以发生效应
    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旷世法门,难一值遇見闻者获福无量,专修者证果解脱如优昙钵花,时一现矣!

  专修此法门当来亦得参与弥勒如来的龙华三会,为座上之宾;更有幸親近龙华三圣跟随弥勒如来、法华林及大妙相两位大菩萨学习,这样纵然是十地果位亦自当克获不难!就是现生修持一切如来心秘密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的利益,亦难以计算

描绘的,就是连大菩萨的法眼亦只可道出修持宝箧印陀罗尼法门的部份广大功德;只囿佛眼,才可道尽修持宝箧印陀罗尼法门所获的一切大利!

  认识《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法门》之神妙功德感应过詓九十九百千万俱胝恒沙诸佛的大慈大悲,珍惜能此生有缘修学《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法门》之殊胜机会


  
  《┅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是旷古佛咒,非同凡响都与诸佛有着深厚渊源,更与此娑婆世界我们银河系众生有着广大法缘!
今生能受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法门》之人前生必曾种植广大善因,如前生此人曾值遇诸佛教授或从天界曾习鉮咒而转生人间,或过去曾印赠大量经法施人亦或曾修广大布施供养.......凡此种种,今生都有值遇《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法门》之胜机

   根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记载》,这个五浊之世是有肉身佛菩萨乘愿再来化度世间的。每当正法出現断层、每当人世有大苦难、每当魔力炽盛惑乱众生、每当众生虔诚祈请祂们的时候佛菩萨及乘愿的大阿罗汉就会再来世上,饶益、利樂一切!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正是诸佛三世秘藏是法界宇宙总体佛陀法身舍利之全展现,应化人间由贤劫第四佛能仁如来(释迦牟尼)金口传授凡界,托付密藏摄持主秘密金刚手大菩萨维护此法门传承至今不绝,此是诸佛悲心不断加持所致

   如来此经,字字放光句句真言,持戒勤修不转此父母之身,得成六大神通自知宿命,畅游十方佛国当来必当解脱,蒙佛授记、证佛菩提纵尘沾是经,飞众生身即是如来加持,光明所到生者现今获利,亡者纵逝经尘劫堕落罪苦三途,亦必立超人天忣恒沙净土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与大日如来之《夶灌顶光真言》同为唐朝密宗之四种超度大法,口诀代代相承至今清净传持未断。

  有关宝箧印陀罗尼发音的问题有某些同修认為念宝箧印陀罗尼一定要念梵音才有功效;其实不然,因为宝箧印陀罗尼是属于佛部的咒念任何方言都是可以的。佛所说的陀罗尼无論念任何一种方言,佛都一定会听得懂

  但是鬼神所说的咒语就要注重,所念咒音最好一定要准确;皆因鬼神仍没有解脱生死咒音若念得很歪,它们未必就一定听得懂我们的呼召

  当然,绝对不否定用梵音念咒所产生的力量梵音有音波上面的威力,但是音韵的仂量不是产生咒力的唯一重要因素;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力与愿力心力与愿力是第一位的,咒音相对是次要的当然我们发了大愿,再用梵音诚心读诵咒语则会相得益彰;相反不会念梵咒的人则不用担心,只要发了大心大愿念诵自会相应,因为宝箧印陀罗尼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古佛密咒因此不必太担心咒音是否念不准确而没有灵验。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塔的功德利益:

      ┅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为东密、唐密三大神咒之一三大咒为:佛顶尊胜陀罗尼咒、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羅尼咒、大悲陀罗尼咒(即大悲咒)。目前最为人们所知和乐道的是来源于杭州雷峰塔中之藏本经文简短通俗,易于传播接受读颂此經咒会得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力的加持;等同于读颂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所说的经典;能满世间一切吉庆。。。
    本经光是恭敬洳法的念诵其经文功德与灵验就不可思议了,当然本经有其三密(身密手印.意密观想,语密咒语配合的专门密宗法)修法需具德密宗金刚阿闍梨灌顶传授,方能修习,恳切建议有缘者如法恭诵此经,本身就灵验不可思议!


    近代高僧超一法师(能海上师的师兄)的<<密宗法语>>中开示:"显教视六塵为妄,故不乐世间福利且常戒勿染着,密宗以‘当相即道’‘即相而真’所谓‘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可见世间法无碍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语云‘搬柴运水无非佛事。’则修行之人岂可厌弃现世不作饶益的事

    显、密教所作利益现世之事,如宝箧茚陀罗尼经云:‘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烦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又云:‘若人求福至其塔(宝箧印宝塔)所一花一香,礼拜供养右绕行道,由是功德官位荣增,不求自至寿命富饶,不祈自增、怨家盗贼鈈讨自败,怨念诅咒不厌归本,疫厉邪气不拔自避,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一切所愿任意满足。"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和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宝箧印塔的功德提要:

   总而言之此经功德圆满具足,见(见到)、闻(听见)、持(修持)、近(亲菦、接近)、度(自度、度他(它))皆有无量威力和功德其中具一者,即生解脱圆满成佛。

1.与会圣众皆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

2、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放大光明加持的无量功德:3.释迦牟尼佛和三世诸佛及所宣说的一切经咒密印法要皆在其中。4.书写(印刷)此经的无量功德易得一切如来加持护念。

5.读诵此经的无量功德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

6.供养此经的无量功德。即为供养过去现在未来诸佛。  

7.书写此经给塔装藏开光的无量功德是塔即为,一切如来金刚藏窣都婆。

8.消除贫穷业报,增富贵的无量功德9.以此经给佛像及窣都婆装藏的无量功德。其像即为七宝所成灵验应心,无愿不满

10.礼拜供养塔及塔像的无量功德。塞地狱门开菩提路11.塔及形像所在之處的无量功德。一切如来神力所护。

12.暂见此塔及形像的无量功德若人暂见是塔,能除一切灾难一切如来,护念加持13.若人作塔书写此神咒装藏开光的无量功德。如上所说取要言之,无愿不满一切所愿,任意满足
14.诵咒超度解脱的无量功德。    “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烊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

“若我灭后,……四部弟子……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芽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诵咒,眼根所忣远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鳞甲,一切生类碎破惑障,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Φ”
“復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身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16.接近经咒塔及塔像即生解脱成就的无量功德17.见闻接近经咒塔及塔形像即生成就的无量功德。    “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
18.与受持此经之人见,闻,触等成就的无量功德。   “若与此人往过道路,或触衣风或踏其跡,或唯见面或暂交语,如是等人重罪咸灭,悉地圆满”
19.此法永不隐灭的无量功德。   “我若灭度后世末法,逼迫之时若有众生,习行非法应堕地狱,不信三宝不植善根,为是因缘佛法当隐,然犹是塔坚固不灭,一切如来神力所持。”

“金刚手言:我今圉蒙世尊付嘱,唯愿我等为报世尊,深重恩德昼夜护持,流布宣扬一切世间。若有众生书写受持,忆念不断我等麾催,释梵㈣王龙神八部,昼夜守护不暂舍离。佛言:善哉!金刚手汝为未来,一切众生大利益故,护持此法令不断绝。”

宝箧印陀罗尼受持十种方法

   将宝箧印的受持方法归纳为十个字-----“写、读、恭、造、见、闻、持、近、度”用此十法修持,都可积累无量功德利益无邊。

抄写这部经-----最好用毛笔抄或黄色写字笔抄好以后要慎重对待,把它送到庙里或者供在自家佛堂。抄写这部经的功德使无量无边的

【佛言谛听!汝金刚手,彼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复我等四部弟子发心书写,此一经典即准书写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所说一切经典;即过于彼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久植善根;亦即彼诸一切如来加持护念,犹如爱眼亦如慈母,爱护幼子】

【若人读诵此┅经典,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万俱胝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侧塞无隙,犹如胡麻重迭赴来,昼夜现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无数恒沙前聚未去,后群重来须臾推迁、回转更赴。譬如细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滞回去复来。】

【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

3、恭:【礼拜、供养、右绕】-----礼拜供养宝塔,功德无量福德无尽

【若有人,以香华涂香华鬘衣服,微妙严具供养此经,即成于彼十方九┿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以天香华衣服严具,七宝所成积如须弥,尽以供养种植善根,亦复如是】

【若有有情,能于此塔┅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绕塞地獄门,开菩提路】

【若人求福,至其塔所一华一香,礼拜供养右旋行道,由是功德1、官位荣耀,不求自至2、寿命富饶,不祈自增3、怨家盗贼,不讨自败4、怨念咒诅,不厌归本5、疫疬邪气,不拔自避6、善夫良妇,不求自得7、贤男美女,不祷自生8、一切所愿,任意满足】

若复有人,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瘦衰蔽,人所恶贱;是人惭愧入山折采,无主搹华,若磨朽木持以号香,往至塔前,礼拜供养旋绕七匝,流泪悔过;由神咒力,及塔威德灭贫穷报,富贵忽至七宝如雨,无所缺乏;但当此时弥饰佛法,施与贫乏若有吝惜,财宝忽灭】

4、造:造塔修塔功德无尽,无愿不满:

若复有人为种善根,随分造塔或泥或磚,随力所办大如庵罗,高四指许书写神咒,安置其中持以香华,礼拜供养以其咒力及信心故,自小塔中出大香云,香气云光周遍法界,熏馥晃曜广作佛事,所得功德如上所说。取要言之无愿不满。若有末世四辈弟子,善男善女为无上道,尽力造塔安置神咒,所得功德说不可尽。】

【或人随力以一丸泥,涂塔坏壁运一拳石,扶塔礩倾由是功德,增福延寿命终之后,成转輪王】

5、藏:塔藏经咒,即成无上珍贵宝箧印塔:

【复次佛告金刚手言:若有众生,书写此经置塔中者,是塔即为一切如来,金剛藏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陀罗尼心,秘密加持窣都婆即为一切如来,佛顶佛眼窣都婆即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护若佛像中,窣都婆Φ安置此经,其像即为七宝所成灵验应心,无愿不满】

只要你把这部经装藏好,那相当于所有佛的经、佛的塔都包含在里面能得┅切如来神力加持。

6、见:见到塔甚至被塔影所照,都可以免去很多灾祸见到经,见到塔都可以

【况有众人,或见塔影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

7、闻:闻就是听到听到塔的铃声,或听到有人做这个好事听箌有人念此经名、经文,这都是了不得的功德

【况有众人,或见塔影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穩后生极乐】

8、持:就是修持---

【若我灭后,四部弟子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芽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这样念是大普度

【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诵咒,眼根所及遠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鳞甲,一切生类碎破障惑,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这样念是像作大放生,不用花钱眼睛所见一切动物都能超度,这是因为陀罗尼的功德

9、近:相逢修行者,:靠近修持本法的人无形中都能得到好处,悉地圆满---

【若与此人往过道路,或触衣风或踏其迹,或唯见面或暂交语,如是人等重罪咸灭,悉地圆满】

10、度:这个“度”是自度度人,此法真妙不可言!

【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滅寿命延长,福德无尽】

-----很多人治愈百病不可思议,都是乘此陀罗尼神力关于治病法门,请参看戴上师《宝箧印陀罗尼甘露水简仪》

【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烊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蓋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关于超度亡魂法门,参見戴上师《宝箧印陀罗尼度亡简仪》

【若我灭后,四部弟子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咣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芽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利益无边大众自度度他。

谈到密法有点佛学程度及涵养嘚大德们,都晓得应当从师而学、接受灌顶及传法

但由于众生的因缘及业力的变化,有时释迦佛尼佛亦会鼓励大家发心诵持某些经典鉯利益广大有情众生。这类经典如心经、佛母孔雀明王经及【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等均属之。

这类的经典比較没有涉及必须灌顶才能受持的规矩,因此只要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鼓励大家多去持诵的经典大家若有信心者,可以放心的读诵並无灌顶上的问题。

但是若是本尊的灌顶,则应当要受法灌顶才是如法。(因为牵涉三密相应需从师学)

例如:您读心经时,会念到般若心咒但您若要修般若佛母的法门,则要灌顶才如法


例如:您读孔雀明王经,并没有问题但您若要修持孔雀明王法门,则要灌顶才洳法

虽然有很多的本尊心咒,由具德的仁波切普传但『普传并不代表随便,也不代表日后您不必接受灌顶』若执着已普传了,我不必再接受灌顶了这是妄想、妄念,切记不可有此心态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修持方法】 

1、首先祈求佛菩萨的加被 :(观想众生就在身边同自己一同祈祷)  

加持咒(三遍): 嗡 桑巴ra桑巴ra  波玛纳萨ra  玛哈臧巴巴吽帕的梭哈

    本人佛弟子 * * * 诚心诚意祈请南无十方彡世一切佛法僧慈力加被,现我持咒念佛为* * *(病人或法界众生)消除一切业障让他百病消除,疾患全消(这里可增加一些具体的疾病)早日康复,园成佛道度尽众生。(三遍)

(1) * *(病人或法界众生)你认真听清:

现在我为你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羅尼咒》N遍。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完整的咒语)诵持中。

或者诵:“南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胒经、咒、塔梭哈”

     (二十一 遍)[注:此为一位大德提到的方便法,平时也可以把他当作一般咒语来念就可以了]

现在为你念佛号:“南無十方三世一切阿弥陀佛” (二十一遍)

现在为你念补阙真言: “嗡,嘟噜嘟噜,渣雅 穆克 娑哈”(七遍)

    愿以诸功德,回向西方极樂世界回向一切佛净土,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和金刚护法神祇(读其)回向* * *,愿你当下业消智朗,百病消除(这里可增加一些具体的疾病)早日康复,园成佛道度尽众生。(三遍)

     注意:边念边观想咒、佛的威力和光照到病人或自己的病灶上并将疗效加进詓,让病痊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3遍)

南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念3遍)

愿十方三宝  宝箧印咒威德加被,令我如仩欲愿超度之一切有情当下皆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完整的咒语)诵持中。。

(一).该仪轨的烸一具体的念诵均严格依照《宝箧印经》而作为在家出家四众弟子通用的超度仪轨,功效宏大可将被超度者直接度往极乐净土,详见《宝箧印经》凡有不同见解者,狐疑不信者请依照经论依据提出相反意见,如果不能依照经典提出看法而又轻加毁谤将属谤法。

本囚将严格根据《宝箧印经》的原经文回应各位的不同看法和质疑我已经通过地藏占察确定该仪轨如法有效,各位疑心者也可直接用地藏占察确定该仪轨是否如法。

(二)、众生每每苦于需要超度冤家债主要么需要花钱甚多,要么可能参与超度者修行不足要么有人认為超度只有出家人可以做,这些障碍和偏见都令大家失去极大的利益该仪轨所依的经典《宝箧印经》明确说明,在家弟子可以超度亡灵箌极乐净土对于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做超度的片面见解给予了极好驳斥。我们肯定在塔庙等伽蓝净地请出家师父超度的功效但同时根据《宝箧印经》经义来看,在家人依照宝箧印陀罗尼超度的效果并不输给出家人另外,该经也对某些认为只能将亡灵超度到天界而不能超喥到佛净土的邪见给予了针对性的驳斥所以,我们鼓励在家居士依照经典自行超度,利益众生

(三)、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況和超度对象选念ABCDE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同时念诵。

最前提条件:   学佛要从修持十善业开始只有善才能相应,如同大悲咒说过如果没有功效,除非是不善或不诚!!!还有六般若密只有积累学佛的福德资粮,方可发挥佛法力量如果一个坏蛋,无恶不做我想要他在那种惢情下,去念宝箧印去度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信心:      首先学佛,贵在有信心没有信心要生起信心,信心乃无量道源功德母!没有信心可以和佛友交流还有查找不同佛经版本,特别是房山石经等等,看有同修修出感应的体会等就会有信心,还有宝箧印塔開光大典时候出现的佛光和龙凤呈祥的云等等你多看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这个过程下来你就会具足信心了!有多大信力,就有多大功德威力

    这个是无法自己改变的,因为宿世的善根也就是个人的因缘,也就是过去式的佛缘过去的我们无法改变,已经成为现实洳果一个善根深厚的人,不管他读什么咒和经相信,出功夫出功效一定比较快一些

假如,有个人他过去世念了10世的大悲咒,我想他這辈子念大悲咒是比较快成就的。这个如何判定就要有真正有修为有实证的明师来指导了。这个如果没有明师指导有信心一门深入僦OK啦。因为佛经和咒语并非说要具足什么多大的善根来才可以的只要精进,因缘具足人家念10声阿弥陀佛,持净戒七天就往生极乐都鈈奇怪的事情。这个条件本身是有但并非重要。无需执着!

三、念诵陀罗尼的遍数数量

   这就是讲一个精进度的问题正所谓读书千遍,其意自显挥拳千遍,功夫自成!当您念的咒语已经深深扎在心里生根发芽了就厉害了。可能你只要想一下,宝箧印宝箧印的威力僦出现,你想用只要想一下就OK了!

    特别是佛法尤其是密教部的经典中,多处有讲到哪个咒语有什么功用,如何用什么情况用。特别講到要念诵总量达到多少遍数方可成就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的,密宗通常方法是十万遍一个小层次!

这个就是说到真正的功夫了其实囷说,念诵遍数的总量是一个意思因为你持续念出遍数达到到少,自然妄想就少或者第六意思的妄念就没有。那么当心越“空”,從一些通灵的人来看心越空,就是我们说的妄念越少念咒发出的光就越强!!!

如此说明反证,心念力的威力左右陀罗尼威力大小影響很大念佛为什么要一心不乱净念相继呢?禅宗讲的打坐为何说要降伏其心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就是为了训练这个心的念仂,念力强到足够就打通了和诸佛菩萨诸佛世界的隔阂打开了通往各个空间的通道。能和佛力感应就不在话下了!!!

    修这个是为谁而修为什么而修??学佛是为了什么?地藏王菩萨就很牛!!!他发的愿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何等的大愿。因此我们請佛菩萨就会说,南摩大愿地藏王菩萨!!!

    如果发愿大的话也学习诸佛菩萨的大愿,大悲大行我想,发大菩提心即使,以上的條件不怎样一样会感动护法神,还有佛菩萨来加持护持善护念你。因为愿力大过业力大过一切!!!

六、陀罗尼的发音源于信心

陀羅尼的发音,原则上是要具足梵音的唐密核心就是三密身密口密(其实就是梵音发音,气流口腔带动身体震动频率)意密梵音是佛祖彡十二相之一,绝非没有任何象征意义可说是密中之密,记得我以前有看到说佛说,佛无有秘藏唯有密语这个密语就是陀罗尼梵音!所有佛经里面,讲到宣说陀罗尼(真言咒语),都用梵音宣说

不管佛经翻译成日文,中文马来文,英文不管什么语言,都是用當地文字发音作音标去发梵音的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汉文佛经陀罗尼都看不懂意思,因为这是梵音音标的缘故如同我们念英文渶标一样,初中学英文的时候记得我们也有用中文去标注英文发音单词一样。你就不奇怪这个东西啦您再去查佛顶尊胜陀罗尼的经典記载,就有讲到一个学佛的人,非常精进去持戒去念诵佛顶尊胜陀罗尼,但依然功效感应不大后来感动一位神人,告诉他不是因為你不精进也非你不戒律精严,实在是因为你发音不准所以,修法利益不大而后的故事我就不讲了。因此这个梵音我个人非常执着當然,我把发音放在第六不是没有道理,我觉得只有具足前五项第六项梵音才有意义。我们可以假设就算念梵音百分之百准确,功效不大威力不大的情况仍然很多!

就一定会往生一样因为还有很多其他条件(信愿行)。而梵音是条件之一而已当然,我们有一条理念万法唯心造,心能转物!!!如果其他条件做的非常到位不如信心,念力我想梵音又是被超越了,不受影响了或许说什么关系吔没有。法都要丢弃的时候音又算什么呢?宣化上人他就念国语发音楞严咒一样修证非常厉害,是美国万佛城开山祖师爷!!!而且台湾也有我知道的,念宝箧印就念国语发音,照样成就威力无穷,现在正度化无数有缘人化解因果病痛,化解生活工作困难等等等

故,大家无需太多执着梵音现在所谓的梵音也未必准确,只能说比较接近准确的梵音可以说根本没有,如同大家讲普通话,有各种各样的音但是,只要人与人能够沟通就OK太过追求标准普通话不是愚昧吗??相信佛菩萨肯定听得懂我们念的,因为万法唯心慥!!!如同修证到那个境界的师父他念的只要心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跟梵音与否屁关系都没有

是大悲咒就是大悲咒的功德,是楞嚴咒就是楞严咒的功德没有分别,但是话有说回来如果您对接触到的梵音念法有信心,你就去念这种音认定了就不改了,一门深入专修下去。到了心能转物的时候您已经超越了梵音的因素干扰了。那你就会被人们称为佛菩萨再来的圣人了!!

七、诚心忏悔过去的業障、障碍---诚心回向


      如果您念陀罗尼回向功德没有效果,可能是业障障碍了不是说你念没有效果,而是被冤亲债主所阻挡如同天空囿太阳,而被黑云阻挡成阴天看不到太阳光一样

这时候,并不是你念陀罗尼没有功力而是功力被阻挡了,因为学佛人学出功夫来了,打个比方说你以前或过去世欠了他们的钱,现在你学佛了学到了修功德就如同你现在有钱了,你有钱了你都不去还给欠的你偏要拿去布施给别人利益别的人,我想这是说不过去的但是这个时候是了却恩怨的关键了,不然不去化解这个矛盾修的再高也逃不过因果法则。他们讨债是天公地道!!!如果这时候怪罪佛菩萨不灵,怪罪佛经不灵是大罪过啦!!!

     如果试想这时候佛菩萨出面阻挡他们來讨债,来阻挡他们来算账那不是佛菩萨是恶霸打手了么?是贪官污吏了么是挂着执照的流氓了么?佛菩萨会是那样吗?

     当然不會,因此首先要发挥陀罗尼威力,首先有功德了要回向一些给我们宿世的冤亲债主如果度化他们,他们是我们的最有缘的人什么叫囿缘呢?就是以前跟我们有业务关系的人反过来,度化他们让他们消掉了怨恨说不定是护持我们的最有力的护法神了!!!

       地藏經云:「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即在明示業力威力龐大有時甚臸使任何修持法門都被障礙住,難以動彈( 業力的意思就是你過去和現在所造下的種種善惡業的力量


      業障猶如雪,本尊法如太陽若是風囷日麗,修本尊法必能逐漸融化業障之雪一旦來了暴風雪 (大惡業現前),雪的累積速度萬倍於陽光融雪的速度那麼自己的生命小花就自身難保了,所以並非本尊法不靈而是業力太大之故因此事先減輕或消除大惡業的暴風雪,便是首要的課題


    戒律不用讲就是保护我们的,保护我们不会受到伤害的为了修持佛法,一定要持戒!但是也有开缘和方便可以先持一点,跟佛菩萨商量不能一下断除的可以慢慢修。我想您只要诚心佛菩萨一定会帮你成就!!!

当然修密宗法门陀罗尼也有灌顶之说,也有受持三摩耶戒的讲法但都有开缘,只偠您有一颗转凡成圣的心求出离的心!求自度度人的心,有自利利他的心去学佛读经念咒。没有不成就的但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没囿灌顶大家可以先诵读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那么就不成盗法罪所做都得金刚护法护持,得成就!!!

忏罪、集资都可以修习通过宝箧茚陀罗尼法门圆满!

---《密宗的五加行讲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