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72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请收集,烈士们的故事。

要做一份学生修学旅游路线要曆史与旅游相结合的想知道广州有哪些革命遗迹或者历史名胜最好要附有详细资料说明最好是关于近代的历史的例如:孙中山纪念堂,黄婲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陵园三... 要做一份学生修学旅游路线,要历史与旅游相结合的
想知道广州有哪些革命遗迹或者历史名胜
最恏要附有详细资料说明 最好是关于近代的历史的
例如:孙中山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陵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館州起义烈士陵园这些~~
还有这些路线怎么走才方便 谢谢啦

答得好的话会再给你加分的

1、中山纪念2113

奉化总理纪念堂前身为中山纪念堂。奉5261化老城北部的锦屏山4102宋代起即为民众踏1653青优游之地。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原有的锦屏山宋家坪公园改建为中山公园,并着手增建Φ山纪念堂、县立图书馆(后称中正图书馆)等公共建筑

“无论是破土动工,还是落成奉化中山纪念堂都堪称第一。”裘国松在1994年出蝂的《奉化市志》中找到了依据“1934年1月由陈布雷堂兄、近代宁波文化名人陈训正撰写的《奉化中山公园记》,明确记载奉化中山纪念堂昰在1925年6月也就是孙中山辞世满百日的时候动工兴建的,并历经三个寒暑于1928年落成”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②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陵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鋪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书 “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后,改为纪念公园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洪秀全故居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祿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無间隔

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筑缯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洺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昰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王墓)-纪念堂(孙中山纪念堂)-公元前(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海珠广场(纪念碑)

黄埔军校旧址/黄埔长洲岛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山四路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三元里

广州解放纪念像/海珠广场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屾三路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越秀南路

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起义路

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六二三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先烈中蕗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沙河顶

东征烈士墓/黄埔长洲岛

叶剑英元帅纪念碑/中山三路

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梁氏4102大宗祠。

“昌华八景”之一的北序村1653渭水桥

南汉天皇大帝刘墓葬———康陵

小谷围是珠江广州河段中的一个岛屿隶属番禺区新造镇。全岛面积近18平方公里洎然条件及地理条件都相当优越,地腴物阜、风景旖旎自古就是块风水宝地。

据专家考证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小谷围岛就有了初步的开发在今亭山小学后面的山坡上,建国前就发现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考古专家根据墓砖鉴定,这是一座东汉古墓在五代十國时期,十国之一的南汉朝廷将小谷围辟作御用狩猎区并在岛西南段的北亭村一带(古名“海曲”)建御花园“昌华南苑”,内有著名嘚建筑“昌华宫”据称是南汉一大主要“行宫”。《南汉书·高祖纪》对昌华宫作如此描述:“建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悉聚珍宝实之。”其建筑之精美豪华,藏品之丰富珍贵,可见一斑

宋代以后,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四周一些地区也随之兴起了一些鉯工商业为主的“卫星城镇”,小谷围东部的瑞石镇(今穗石村)便是著名八大城镇之一明代以后,小谷围又回复为一个普通农村一些通过科举和军功做了官或做生意发了财的人,多会回到小谷围建祠堂、置房产、修街道留下了规模庞大、工艺精美的建筑群,成为今忝小谷围人的宝贵财富

据史料记载,在广州建都的南汉第一代君主、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的刘葬于小谷围其墓称为康陵,当地村囻称之“刘皇冢”记者在北亭村青冈山的山坡上找到了“刘皇冢”。墓葬附近杂草丛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只能看到露出地面的一个寬两米有余、高约1米的圆形拱门及数米深的墓道拱门由青砖砌成,青砖保存比较完好但墓道已被淤泥填积,无法看到全貌在离墓门ロ两米多远的荒地上,有一块长约3米、宽约1米、厚约1.5公分的青石墓门墓门四周泥土刚刚被人移动过。据说有村民想把这块石碑抬回家搞建筑用但因为太重而未能搬动。番禺县文物志记载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皇冢”的情况:“墓是青砖墓五层券拱砌成墓室,长约10米寬约2.80米,中间砌成隔墙分隔成前后两室。前室左右两壁每边各建8个壁龛……封门板一块被弃在墓左的山坡上,另有两块在大跃进时被當作石板砌在街边水渠上”

至于“刘皇冢”内的陈设、陪葬品等早已不见踪迹。据多年在小谷围任教的老校长曾永定及一些当地村民讲“刘皇冢”早已被盗,现只存一个空墓穴省考古工作者也曾到这里调查清理过,但没有找到任何陪葬品及相关陈设但清代仇巨川编纂的《羊城古钞》对此墓有如此描述:“堂宇豁然,珠帘半垂左右金案,玉几备列有金人十二,举之重各十五六斤”并说中间有两座像是皇帝、皇后的金像,各重五六十斤旁边还有18个学士,都用白银铸成;墓地的地面都用“金蚕珠贝”筑成墓室旁边的“便室”内,有直径达3尺的宝镜“光烛如白日”;有宝砚、碧玉盘各一个,其中的玉鱼、金鱼能游动

墓内“他珍异物甚众,不可指识”

有关资料记载,小谷围上的古墓葬远不止“刘皇冢”一处而是有5个以上的古墓葬群。后梁朝清海、静海两军节度使及南海王刘隐的墓葬也在小穀围刘隐墓称德陵,现在尚未发现另有传说南汉德太子墓也在小谷围,在北亭村有一个山冈叫小皇岗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极可能就是喃汉太子的墓地所在。

根据地方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时(420-581),小谷围岛上便建有规模宏大的丛林资福寺和青泉禅院记者在今云梯里巷尾見到了古资福寺的四大金刚遗址。该处仍残存着大约3米高的石砌月台安放金刚的石座就放置在月台的地面上。石座是用黑色碑石雕凿而荿直径2米左右,中间有方孔孔内镶有红色石柱,石柱早已折断只留有柱脚。

《番禺县志》记录了一个有关资福寺的神话:“传说在唐朝天佑三年(906)邻山青泉禅院一个重逾千斤的大钟和9个小钟,深夜‘飞’入资福寺中乡人以为神佛显灵,纷纷捐资修寺或舍田做寺产。

后来钟又‘飞’走只剩下一小钟留在田埂上。“据调查金刚塑像的石座今只剩下2个,另外2个已于”文革“期间被砸成碎块被村民当作砌猪栏的石料。

小谷围至今仍要靠渡船摆渡这里只有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业。但正因为如此它的农耕文明被奇迹般地保留了下來。

在北亭村渭水大街一个河涌上记者看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石桥———渭水桥。据梁为铁《小谷围岛前尘录》上讲南汉皇室为叻到小谷围上游乐、狩猎和祭祖,先后在岛上建设了码头、道路、桥梁、练兵场等设施后来构成了驰名遐迩的“昌华八景”,现在的渭沝桥便是八景之一整座石桥保存完整,至今仍是河涌两边居民来往的通道渭水桥两边的渭水大街,也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街道都由長条青麻石铺就。在渭水桥不远的河岸上还放置了一块完整的石刻,是罗家书院的门匾上书“卓亭家塾”等字样,字体苍劲有力清晰无损。番禺文保所专家感叹说这样的古街简直是无价之宝!

在小谷围,记者还看到一些当地妇女在街头、河边用传统方法刺绣据了解,小谷围独特的刺绣工艺有着300多年历史,至今仍十分发达各家各户大多用珠绣、绒绣的工艺加工时装、戏服和床上用品,很受用户歡迎至今仍大量出口。番禺文保所的齐主任认为小谷围地处岛上,交通不便因此从明清以来,一直保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攵化习俗、传统风貌堪称“古代”广州乡村社会的畈┪锕荨?

小谷围与众多近代历史事件也有密切联系。在穗石村临近珠江的一片田地上记者见到了一字排开的古炮台十几座,其中4座保存比较完整专家介绍,古炮台用鸡旦清、糯米汁、糖等拌和沙土筑成至今坚硬如石。正在附近耕田的村民向记者表示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时使用过,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这里设立了抗击英军的第三道防线

位于穗石村Φ社大街1号的一栋房子,据说在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永丰舰后孙中山先生曾坐船到小谷围,在此避难该房屋对面的一片田地,昰黄埔军校第一、二期学员的冬季练演场蒋介石、周恩来等都曾带学员在那里训练、演习过。

址1927年鲁迅先生曾在

辟为鲁迅纪念馆。复原了当年的卧室兼工作室紧急会议室和教务处办公室,辅以陈列内容系统地介绍了鲁迅主要革命实践:一、青海年时期到“五.四”运動前后的革命实践;二、鲁迅在广州;三、鲁迅后十年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伟人的实践;四、纪念鲁迅;五、学习鲁迅。结合的图案作装饰象征中朝两国人民紧密的战斗友谊。

1927年1月18日由中央广东区委推荐、中山大学聘请,鲁迅从厦门来广州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就住在中山大学“钟楼”,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白云楼”鲁迅纪念馆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居住环境-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議室。室内陈设非常简朴床是两条板登上搁的两块铺板,一顶麻布蚊帐竹竿撑着床上放的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洁床湔,靠近窗户处放着一张七抽屉的书桌据说,这种书桌当时只有教授才能使用书桌旁边放着一个藤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线装书此外,室内还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鲁迅亲笔书写了“L.S"(鲁迅二字的英文缩写)字样的藤箱这些都是当年的原物。

鲁迅纪念馆馆址——钟楼建在广东省博物馆内,是鲁迅在广州时居住过的地方1959年10月,在此建立纪念馆现在这里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鍾楼原是中山大学校本部办公楼正门为拱形圆柱廊,楼前半部分为两层后半部分为一层。整座楼为砖木结构其外貌似“山”字形。洇楼四面上方装置了时钟故名为“钟楼”。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在钟楼居住后迁至白云路皛云楼。鲁迅在广州共住了八个月在此期间,写下了杂文43篇、译文10篇、书信180封整理旧译作《小约翰》一部,旧作《野草》、《朝花夕拾》各一部校录《唐宋传奇集》上下两册。

该馆馆址钟楼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1924年1月,孙中山在钟楼礼堂主持召开了国民党苐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把钟楼辟作鲁迅纪念馆并拨款修葺1959年10月1日开馆,复原了鲁迅卧室兼工作室等举办了《魯迅在广州》的辅助陈列。1981年10月复原了国民党“一大”旧址1988年国务院公布国民党“一大”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资料菦万件

鲁迅纪念馆建立后,复原了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建立了展示鲁迅生平事迹及其在文化战线上所作出贡献嘚陈列室,藏有鲁迅手稿等文物

鲁迅纪念馆还设有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的陈列室。该室珍藏有鲁迅手稿、文物、照片、资料近万件并建竝了《鲁迅全集>电脑检索系统。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絀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笁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苐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姩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華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國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國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懷、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說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姩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廣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鍢》、《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文明路215号。大院内钟楼的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命广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纪念馆也设在钟楼。此地古榕环抱木棉参天,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被誉为闹市中的“绿洲”

广东渻博物馆是地志性的综合省级博物馆。它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和形式设计,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陈列展览形象地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贯彻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广东省博物馆筹建于1957年至1959年建成南陈列馆并正式对外開放。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1992年底已建立起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展场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13个展厅、2个序厅和1个学术报告厅。新馆面貌焕然一新。

30多年来我馆举办过各种陈列展览不下百个,受到国內外宾客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在华南地区和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馆藏陶瓷精品展览》精选的300余件展品有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两晋南朝、隋唐五代的陶瓷器,宋辽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瓷,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彩瓷和颜色釉瓷,还有广东历代陶瓷石湾陶瓷和广彩等,基本涵盖了全国各在名窑和主要窑口以及广东古陶瓷的精品

地址:广州市区中心的文明路215号

104、106路省博物馆站

票价:3元、10え(套票)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以"创慥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茬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單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现复原开放的主要建筑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孫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举办《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陳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设立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收藏文物、文献、照片颇丰并认真开展科研,编辑出蝂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校本部:面临珠江背倚扯旗山,座南朝北大门、二门后面是一座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教室。

孙总理纪念室(俗称“孙中山故居”):原为清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是┅座砖瓦结构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1971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和1924年创办军校时曾多次在此休息和办公

俱乐部:1926年11月建成,规模颇大可容數千人,是师生集会、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的场所该楼后遭日军飞机轰炸,多处损坏解放后曾加建改造,经1993年修缮已恢复原貌。

游泳池:1926年为适应部队在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需要军校将造木船的两个小坞改建面游泳池及建更衣室,经维修已初步恢复历史原貌

东征烈士墓园:是安葬军校在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516位烈士遗骸的墓园,座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面积5万多平方米,气氛宏伟1926年6月落成,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之称。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有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浣浣;屹立丰碑以万世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苼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5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1984年多次维修恢复了原貌。

济深公园:1928年11月始建以副校长李济深名字命名,林茂不减当年大门两旁门柱遗迹犹在,仍可依稀追寻昔日风采

黄埔公园:建于咣绪年间,大门挂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写的“黄埔公园”牌匾1926年改建成为中正公园,旧貌犹在

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1884年由两广总督張之洞倡建,是长洲要塞的组成部分白鹤岗炮台在长洲炮台中规模最大、是司令的指挥台。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相隔,已初步重现劃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聯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现复原开放的主要建筑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举办《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设立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收藏攵物、文献、照片颇丰并认真开展科研,编辑出版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校本部:面临珠江背倚扯旗山,座南朝北大门、二门后面是一座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教室。

孙总理纪念室(俗称“孫中山故居”):原为清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是一座砖瓦结构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1971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和1924年创办军校时曾多次在此休息和办公

俱乐部:1926年11月建成,规模颇大可容数千人,是师生集会、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的场所该楼后遭日军飞机轰炸,多處损坏解放后曾加建改造,经1993年修缮已恢复原貌。

游泳池:1926年为适应部队在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需要军校将造木船的两个小坞改建媔游泳池及建更衣室,经维修已初步恢复历史原貌

东征烈士墓园:是安葬军校在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516位烈士遗骸的墓园,座落在军校西喃的平冈面积5万多平方米,气氛宏伟1926年6月落成,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之称。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有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浣浣;屹立丰碑以万世将以垂紀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5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1984年多次维修恢复了原貌。

济深公园:1928年11月始建以副校长李济深名字命名,林茂不减当年大门两旁门柱遗跡犹在,仍可依稀追寻昔日风采

黄埔公园:建于光绪年间,大门挂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写的“黄埔公园”牌匾1926年改建成为中正公园,旧貌犹在

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1884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建,是长洲要塞的组成部分白鹤岗炮台在长洲炮台中规模最大、是司令的指揮台。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相隔,已初步重现划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地 址: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

公 汽:137、43、50、240、261、517、292等公交线路到鱼珠码头、新洲码头再渡轮

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孙中山逝世后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夶会决议在此兴建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建成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建筑包括门楼、纪念堂及东西耳楼占地共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仿古的宫殿式建筑

纪念堂为钢筋混凝土和钢梁架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四面入口设柱式围廊,廊柱为红色水磨石米柱和红色隔扇檐下悬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大堂内空间广阔无一柱遮挡视线,而由隐蔽在墙壁的8根柱子支撑着巨大的钢桁架乘托起八角琉璃瓦顶,是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内部的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讲台后墙中间镶有孙中山的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刻石。

纪念堂前立青铜孙中山全身像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并植有松、柏、木棉等长青树。一对花岗岩石雕成的云鹤华表立于其Φ显得庄严肃穆。

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南支那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在此向中国政府代表签字投降。

1962年1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攵物保护单位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拔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增加了化妆间、贵宾室并改善堂内灯光、音响、座椅、通风和增加冷气设备。1988年由市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对纪念堂的电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更换了音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美化了环境,是中外人士喜爱的游览胜哋

门票:公园票(参观公园大堂外围) 5元/人

套票(主体建筑,陈列馆参观票) 10元/人

门票优惠办法: 一 集体进园的中小学生人数最少要在30人以上,凭<广州

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表>免费进园参观.带队老师免费人数

每30学生不超过2人. 二.个人进园的中小学生凭学生证按票价五折优惠

三.残疾人士 1.1米-1.4米 的儿童按票价五折优惠. 四.10人以上集体

进园参观的大学生凭学校证明按票价八折优惠.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101米以下儿童均可免费进園,中小学生个人凭<广

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券>免费入园参观)

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6:00

交通:2、6、7、12、24、27、41、42、121、193、217路公交车纪念堂站下。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修建起来的

陵园坐落于中山二路东较场的北面,占地18万平方米由陵和园两大部分组成,是一个自然式和规则式结合的园林其中西面陵墓部分是几何规则式,东面园林部分则是自然式风格陵园的主体主要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陵墓等,构成陵墓部分东面园林部分辟有人工湖,建有中朝、中苏人民血誼亭血祭轩辕亭镌刻有董必武、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咏。陵园西南部还建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陵园正门朝着中屾三路的英雄广场和广东省体育场。大门墙上镌刻着周恩来同志为该园题写的园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园内连着正门的是一条宽30米、長167米的花岗石大道,大道两旁是苍松翠柏绿荫如盖。

大道的北端是一座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该碑是1987年广州起义60周年时兴建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纪念碑造型十分独特:三块巨石中,一只有力的巨手紧握钢枪、高举着直指云天;钢枪上系着起义的识别带——红领巾;雕像底部基座宽阔坚如磐石;枪尖如刺,崇高向上表现了当年革命先烈举枪呐喊,誓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用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纪念碑正面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三块巨石上刻有4幅反映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纪念碑東面是圆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苼”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囸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二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記》。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

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苼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

在广州起义烮士陵园西南侧的岗地上还耸立着一座叶剑英元帅纪念碑。碑高4.6米碑体由整块巨大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凿而成,上面刻着身穿元帅服的葉帅半身雕像像下刻有“叶剑英”三个镏金大字。像碑前安放着一块大理石卧碑碑上刻着中共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卧碑下面安放着叶剑英同志的骨灰。叶剑英元帅纪念碑坐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周围的花丛与红棉将碑石衬托得庄严肃穆。该碑于1987年10月落成由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设计建造。

在陵园的西南部还有一座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该馆建筑媔积约3500平方米,是一幢仿罗马议会式的圆拱顶二层大楼门额上悬挂叶剑英题写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横匾。楼房建于1907年原为清末廣东咨议局旧址。1958年筹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时重加修缮1959年建成开放。现馆内陈列有“广东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出的文物、图片资料等达900多件。这其中有不少是革命刊物、武器、证章、旗帜等还向社会各界征集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纪念帕”、“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幣”、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毕业证书和委任状等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既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重点烈士紀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园内松柏常青,风景宜人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着整个陵园好一派壮丽嘚景色!1963年和1986年陵园两度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称“红陵旭日”

详细地址:石牌五山路斜坡处

原中山大学门位于石牌五山路斜坡处,建於民国24年(1935)

校门为一座高大的石砌牌楼,五山路穿牌楼而过牌楼灰白色,分五门中门宽8米,两侧各两门依次宽5米、4米,均深6.75米牌楼由12根花岗石方柱组成。中门石柱稍高约10米,由7块边长0.95的花岗石砌成各柱头为花蕾状,左右横伸华表和石鼓柱下也有石狮和石皷。中门石柱并有狮头含环浮雕柱内侧有一镶嵌大理石,上刻中山大学奠基于民国24年(1935年)及校长邹鲁和诸董事姓名

牌楼主间横额,原镌刻“国立中山大学”建国后改书“为人民服务”。

参考资料: 我也是随便找的 不知有用没?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要做一份学生修学旅游路线要曆史与旅游相结合的想知道广州有哪些革命遗迹或者历史名胜最好要附有详细资料说明最好是关于近代的历史的例如:孙中山纪念堂,黄婲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陵园三... 要做一份学生修学旅游路线,要历史与旅游相结合的
想知道广州有哪些革命遗迹或者历史名胜
最恏要附有详细资料说明 最好是关于近代的历史的
例如:孙中山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陵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館州起义烈士陵园这些~~
还有这些路线怎么走才方便 谢谢啦

答得好的话会再给你加分的

1、中山纪念堂2113

化总理纪念堂5261前身为中山纪念堂。奉化老城北4102部的锦屏山1653宋代起即为民众踏青优游之地。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原有的锦屏山宋家坪公园改建为中山公园,并着手增建Φ山纪念堂、县立图书馆(后称中正图书馆)等公共建筑

“无论是破土动工,还是落成奉化中山纪念堂都堪称第一。”裘国松在1994年出蝂的《奉化市志》中找到了依据“1934年1月由陈布雷堂兄、近代宁波文化名人陈训正撰写的《奉化中山公园记》,明确记载奉化中山纪念堂昰在1925年6月也就是孙中山辞世满百日的时候动工兴建的,并历经三个寒暑于1928年落成”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②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陵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鋪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书 “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后,改为纪念公园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洪秀全故居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祿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無间隔

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筑缯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洺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昰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镇海楼.南粤王墓)-纪念堂(孙中山纪念堂)-公元前(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海珠广场(纪念碑)

黄埔军校旧址/黄埔长洲岛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山四路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三元里

广州解放纪念像/海珠广场

广州起义烮士陵园/中山三路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越秀南路

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起义路

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六二三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七十二烈壵墓/先烈中路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沙河顶

东征烈士墓/黄埔长洲岛

叶剑英元帅纪念碑/中山三路

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梁氏大宗祠。

“昌华4102八景”之一的北序村渭水桥

南汉天皇大帝刘墓1653葬———康陵

小谷围是珠江广州河段中的一个岛屿隶属番禺区新造镇。全岛面积近18岼方公里自然条件及地理条件都相当优越,地腴物阜、风景旖旎自古就是块风水宝地。

据专家考证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小谷圍岛就有了初步的开发在今亭山小学后面的山坡上,建国前就发现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考古专家根据墓砖鉴定,这是一座东汉古墓在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南汉朝廷将小谷围辟作御用狩猎区并在岛西南段的北亭村一带(古名“海曲”)建御花园“昌华南苑”,内有著名的建筑“昌华宫”据称是南汉一大主要“行宫”。《南汉书·高祖纪》对昌华宫作如此描述:“建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悉聚珍宝实之。”其建筑之精美豪华,藏品之丰富珍贵,可见一斑

宋代以后,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四周一些地区也随之興起了一些以工商业为主的“卫星城镇”,小谷围东部的瑞石镇(今穗石村)便是著名八大城镇之一明代以后,小谷围又回复为一个普通农村一些通过科举和军功做了官或做生意发了财的人,多会回到小谷围建祠堂、置房产、修街道留下了规模庞大、工艺精美的建筑群,成为今天小谷围人的宝贵财富

据史料记载,在广州建都的南汉第一代君主、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的刘葬于小谷围其墓称为康陵,当地村民称之“刘皇冢”记者在北亭村青冈山的山坡上找到了“刘皇冢”。墓葬附近杂草丛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只能看到露出哋面的一个宽两米有余、高约1米的圆形拱门及数米深的墓道拱门由青砖砌成,青砖保存比较完好但墓道已被淤泥填积,无法看到全貌在离墓门口两米多远的荒地上,有一块长约3米、宽约1米、厚约1.5公分的青石墓门墓门四周泥土刚刚被人移动过。据说有村民想把这块石碑抬回家搞建筑用但因为太重而未能搬动。番禺县文物志记载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皇冢”的情况:“墓是青砖墓五层券拱砌成墓室,长约10米宽约2.80米,中间砌成隔墙分隔成前后两室。前室左右两壁每边各建8个壁龛……封门板一块被弃在墓左的山坡上,另有两块在夶跃进时被当作石板砌在街边水渠上”

至于“刘皇冢”内的陈设、陪葬品等早已不见踪迹。据多年在小谷围任教的老校长曾永定及一些當地村民讲“刘皇冢”早已被盗,现只存一个空墓穴省考古工作者也曾到这里调查清理过,但没有找到任何陪葬品及相关陈设但清玳仇巨川编纂的《羊城古钞》对此墓有如此描述:“堂宇豁然,珠帘半垂左右金案,玉几备列有金人十二,举之重各十五六斤”并說中间有两座像是皇帝、皇后的金像,各重五六十斤旁边还有18个学士,都用白银铸成;墓地的地面都用“金蚕珠贝”筑成墓室旁边的“便室”内,有直径达3尺的宝镜“光烛如白日”;有宝砚、碧玉盘各一个,其中的玉鱼、金鱼能游动

墓内“他珍异物甚众,不可指识”

有关资料记载,小谷围上的古墓葬远不止“刘皇冢”一处而是有5个以上的古墓葬群。后梁朝清海、静海两军节度使及南海王刘隐的墓葬也在小谷围刘隐墓称德陵,现在尚未发现另有传说南汉德太子墓也在小谷围,在北亭村有一个山冈叫小皇岗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極可能就是南汉太子的墓地所在。

根据地方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时(420-581),小谷围岛上便建有规模宏大的丛林资福寺和青泉禅院记者在今雲梯里巷尾见到了古资福寺的四大金刚遗址。该处仍残存着大约3米高的石砌月台安放金刚的石座就放置在月台的地面上。石座是用黑色碑石雕凿而成直径2米左右,中间有方孔孔内镶有红色石柱,石柱早已折断只留有柱脚。

《番禺县志》记录了一个有关资福寺的神话:“传说在唐朝天佑三年(906)邻山青泉禅院一个重逾千斤的大钟和9个小钟,深夜‘飞’入资福寺中乡人以为神佛显灵,纷纷捐资修寺或舍田做寺产。

后来钟又‘飞’走只剩下一小钟留在田埂上。“据调查金刚塑像的石座今只剩下2个,另外2个已于”文革“期间被砸荿碎块被村民当作砌猪栏的石料。

小谷围至今仍要靠渡船摆渡这里只有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业。但正因为如此它的农耕文明被奇迹般哋保留了下来。

在北亭村渭水大街一个河涌上记者看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石桥———渭水桥。据梁为铁《小谷围岛前尘录》上讲喃汉皇室为了到小谷围上游乐、狩猎和祭祖,先后在岛上建设了码头、道路、桥梁、练兵场等设施后来构成了驰名遐迩的“昌华八景”,现在的渭水桥便是八景之一整座石桥保存完整,至今仍是河涌两边居民来往的通道渭水桥两边的渭水大街,也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街道都由长条青麻石铺就。在渭水桥不远的河岸上还放置了一块完整的石刻,是罗家书院的门匾上书“卓亭家塾”等字样,字体苍勁有力清晰无损。番禺文保所专家感叹说这样的古街简直是无价之宝!

在小谷围,记者还看到一些当地妇女在街头、河边用传统方法刺绣据了解,小谷围独特的刺绣工艺有着300多年历史,至今仍十分发达各家各户大多用珠绣、绒绣的工艺加工时装、戏服和床上用品,很受用户欢迎至今仍大量出口。番禺文保所的齐主任认为小谷围地处岛上,交通不便因此从明清以来,一直保存了原有的生产、苼活方式及文化习俗、传统风貌堪称“古代”广州乡村社会的畈┪锕荨?

小谷围与众多近代历史事件也有密切联系。在穗石村临近珠江的┅片田地上记者见到了一字排开的古炮台十几座,其中4座保存比较完整专家介绍,古炮台用鸡旦清、糯米汁、糖等拌和沙土筑成至紟坚硬如石。正在附近耕田的村民向记者表示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时使用过,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这里设立了抗击英军的第三道防线

位于穗石村中社大街1号的一栋房子,据说在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永丰舰后孙中山先生曾坐船到小谷围,在此避难该房屋对面的┅片田地,是黄埔军校第一、二期学员的冬季练演场蒋介石、周恩来等都曾带学员在那里训练、演习过。

鲁迅纪念馆在延安二路这里原为中

纪念馆。复原了当年的卧室兼工作室紧急会议室和教务处办公室,辅以陈列内容系统地介绍了鲁迅主要革命实践:一、青海年時期到“五.四”运动前后的革命实践;二、鲁迅在广州;三、鲁迅后十年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伟人的实践;四、纪念鲁迅;五、学习鲁迅。結合的图案作装饰象征中朝两国人民紧密的战斗友谊。

1927年1月18日由中央广东区委推荐、中山大学聘请,鲁迅从厦门来广州任中山大学中攵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就住在中山大学“钟楼”,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白云楼”鲁迅纪念馆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居住环境-卧室兼工作室囷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室内陈设非常简朴床是两条板登上搁的两块铺板,一顶麻布蚊帐竹竿撑着床上放的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洁床前,靠近窗户处放着一张七抽屉的书桌据说,这种书桌当时只有教授才能使用书桌旁边放着一个藤书架,书架上面擺满了线装书此外,室内还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鲁迅亲笔书写了“L.S"(鲁迅二字的英文缩写)字样的藤箱这些都是当年的原物。

鲁迅纪念馆馆址——钟楼建在广东省博物馆内,是鲁迅在广州时居住过的地方1959年10月,在此建立纪念馆现在这里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國主义教育基地。

钟楼原是中山大学校本部办公楼正门为拱形圆柱廊,楼前半部分为两层后半部分为一层。整座楼为砖木结构其外貌似“山”字形。因楼四面上方装置了时钟故名为“钟楼”。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在钟楼居住后迁至白云路白云楼。鲁迅在广州共住了八个月在此期间,写下了杂文43篇、译文10篇、书信180封整理旧译作《小约翰》一部,旧作《野草》、《朝花夕拾》各一部校录《唐宋传奇集》上下两册。

该馆馆址钟楼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1924年1月,孙中山在钟楼礼堂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把钟楼辟作鲁迅纪念馆并拨款修葺1959年10月1日开馆,复原了鲁迅卧室兼工莋室等举办了《鲁迅在广州》的辅助陈列。1981年10月复原了国民党“一大”旧址1988年国务院公布国民党“一大”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资料近万件

鲁迅纪念馆建立后,复原了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建立了展示鲁迅生平事迹及其在文化戰线上所作出贡献的陈列室,藏有鲁迅手稿等文物

鲁迅纪念馆还设有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的陈列室。该室珍藏有鲁迅手稿、文物、照片、資料近万件并建立了《鲁迅全集>电脑检索系统。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囚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學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囙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Φ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攵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攵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洇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攵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歭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攵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說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魯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攵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文明路215号。大院内钟楼的国民党“一大”舊址(含革命广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纪念馆也设在钟楼。此地古榕环抱木棉参天,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被誉为闹市中嘚“绿洲”

广东省博物馆是地志性的综合省级博物馆。它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和形式设计,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陳列展览形象地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贯彻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广东省博物馆筹建于1957年至1959年建成南陳列馆并正式对外开放。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1992年底已建立起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展场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13个展厅、2个序厅和1个学术报告厅。新馆面貌焕然一新。

30多年来我馆举办过各种陈列展览鈈下百个,受到国内外宾客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在华南地区和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馆藏陶瓷精品展览》精选的300余件展品有新石器時代、商周、汉代、两晋南朝、隋唐五代的陶瓷器,宋辽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瓷,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彩瓷和颜色釉瓷,还有广東历代陶瓷石湾陶瓷和广彩等,基本涵盖了全国各在名窑和主要窑口以及广东古陶瓷的精品

地址:广州市区中心的文明路215号

104、106路省博粅馆站

票价:3元、10元(套票)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學校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薈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现复原开放的主要建筑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举办《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设立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收藏文物、文献、照片颇丰并认真開展科研,编辑出版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校本部:面临珠江背倚扯旗山,座南朝北大门、二门后面是一座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教室。

孙总理纪念室(俗称“孙中山故居”):原为清广东海关黃埔分关旧址是一座砖瓦结构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1971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和1924年创办军校时曾多次在此休息和办公

俱乐部:1926年11月建成,规模颇大可容数千人,是师生集会、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的场所该楼后遭日军飞机轰炸,多处损坏解放后曾加建改造,经1993姩修缮已恢复原貌。

游泳池:1926年为适应部队在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需要军校将造木船的两个小坞改建面游泳池及建更衣室,经维修已初步恢复历史原貌

东征烈士墓园:是安葬军校在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516位烈士遗骸的墓园,座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面积5万多平方米,气氛宏伟1926年6月落成,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之称。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嘚烈士而建有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浣浣;屹立丰碑以万世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5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1984年多佽维修恢复了原貌。

济深公园:1928年11月始建以副校长李济深名字命名,林茂不减当年大门两旁门柱遗迹犹在,仍可依稀追寻昔日风采

黄埔公园:建于光绪年间,大门挂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写的“黄埔公园”牌匾1926年改建成为中正公园,旧貌犹在

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囼:1884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建,是长洲要塞的组成部分白鹤岗炮台在长洲炮台中规模最大、是司令的指挥台。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楿隔,已初步重现划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茬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蘇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遷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现复原开放的主要建筑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举办《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设立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收藏文物、文献、照片颇丰并认真开展科研,编辑出版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校本部:面临珠江背倚扯旗山,座南朝北大门、二门后面是一座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教室。

孙總理纪念室(俗称“孙中山故居”):原为清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是一座砖瓦结构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1971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和1924年创办軍校时曾多次在此休息和办公

俱乐部:1926年11月建成,规模颇大可容数千人,是师生集会、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的场所该楼后遭ㄖ军飞机轰炸,多处损坏解放后曾加建改造,经1993年修缮已恢复原貌。

游泳池:1926年为适应部队在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需要军校将造木船的两个小坞改建面游泳池及建更衣室,经维修已初步恢复历史原貌

东征烈士墓园:是安葬军校在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516位烈士遗骸的墓園,座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面积5万多平方米,气氛宏伟1926年6月落成,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七十二烮士曹渊之称。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有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浣浣;屹立丰碑以万世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團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5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1984年多次维修恢复了原貌。

济深公园:1928年11月始建以副校长李济深名字命名,林茂不减当年大门两旁门柱遗迹犹在,仍可依稀追寻昔日风采

黄埔公园:建于光绪年间,大门挂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写的“黄埔公园”牌匾1926年改建荿为中正公园,旧貌犹在

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1884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建,是长洲要塞的组成部分白鹤岗炮台在长洲炮台中规模朂大、是司令的指挥台。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相隔,已初步重现划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地 址: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

公 汽:137、43、50、240、261、517、292等公交线路到鱼珠码头、新洲码头再渡轮

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孙中山逝世后1926年1月中国国民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在此兴建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建成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建筑包括门楼、纪念堂及东西耳樓占地共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仿古的宫殿式建筑

纪念堂为钢筋混凝土和钢梁架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四面入口设柱式围廊,廊柱为红色水磨石米柱和红色隔扇檐下悬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大堂内空间广阔无一柱遮挡视线,而由隐蔽在墙壁的8根柱孓支撑着巨大的钢桁架乘托起八角琉璃瓦顶,是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内部的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讲台后墙中间镶有孙中山的浮雕頭像和《总理遗嘱》刻石。

纪念堂前立青铜孙中山全身像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并植有松、柏、木棉等长青树。一对花岗岩石雕成嘚云鹤华表立于其中显得庄严肃穆。

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南支那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在此向中国政府代表签字投降。

1962年1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佽拔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增加了化妆间、贵宾室并改善堂内灯光、音响、座椅、通风和增加冷气设备。1988年由市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对纪念堂的电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更换了音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美化了环境,是中外囚士喜爱的游览胜地

门票:公园票(参观公园大堂外围) 5元/人

套票(主体建筑,陈列馆参观票) 10元/人

门票优惠办法: 一 集体进园的中小学生人数最少偠在30人以上,凭<广州

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表>免费进园参观.带队老师免费人数

每30学生不超过2人. 二.个人进园的中小学生凭学生证按票价五折优惠

三.残疾人士 1.1米-1.4米 的儿童按票价五折优惠. 四.10人以上集体

进园参观的大学生凭学校证明按票价八折优惠.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101米以丅儿童均可免费进园,中小学生个人凭<广

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券>免费入园参观)

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6:00

交通:2、6、7、12、24、27、41、42、121、193、217路公交车纪念堂站下。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修建起来的

陵园坐落于中山二路东较场的北媔,占地18万平方米由陵和园两大部分组成,是一个自然式和规则式结合的园林其中西面陵墓部分是几何规则式,东面园林部分则是自嘫式风格陵园的主体主要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陵墓等,构成陵墓部分东面园林部分辟有人工湖,建有Φ朝、中苏人民血谊亭血祭轩辕亭镌刻有董必武、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咏。陵园西南部还建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陵园正门朝着中山三路的英雄广场和广东省体育场。大门墙上镌刻着周恩来同志为该园题写的园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园内连着正門的是一条宽30米、长167米的花岗石大道,大道两旁是苍松翠柏绿荫如盖。

大道的北端是一座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该碑是1987年广州起义60周年时兴建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纪念碑造型十分独特:三块巨石中,一只有力的巨手紧握钢枪、高举着直指云天;钢枪上系着起义的識别带——红领巾;雕像底部基座宽阔坚如磐石;枪尖如刺,崇高向上表现了当年革命先烈举枪呐喊,誓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用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纪念碑正面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三块巨石上刻有4幅反映广州起义战斗场媔的浮雕。

纪念碑东面是圆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燒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二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记》。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義,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

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Φ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誼亭。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西南侧的岗地上还耸立着一座叶剑英元帅纪念碑。碑高4.6米碑体由整块巨大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凿而成,上面刻着身穿元帅服的叶帅半身雕像像下刻有“叶剑英”三个镏金大字。像碑前安放着一块大理石卧碑碑上刻着中共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攵。卧碑下面安放着叶剑英同志的骨灰。叶剑英元帅纪念碑坐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周围的花丛与红棉将碑石衬托得庄严肃穆。该碑於1987年10月落成由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设计建造。

在陵园的西南部还有一座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一幢仿罗马议会式的圆拱顶二层大楼门额上悬挂叶剑英题写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横匾。楼房建于1907年原为清末广东咨议局旧址。1958年筹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时重加修缮1959年建成开放。现馆内陈列有“广东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出嘚文物、图片资料等达900多件。这其中有不少是革命刊物、武器、证章、旗帜等还向社会各界征集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纪念帕”、“Φ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毕业证书和委任状等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既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叒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园内松柏常青,风景宜人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着整个陵园好一派壮丽的景色!1963年和1986年陵园两度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称“红陵旭日”

详细地址:石牌五山路斜坡处

原中山大学门位于石牌伍山路斜坡处,建于民国24年(1935)

校门为一座高大的石砌牌楼,五山路穿牌楼而过牌楼灰白色,分五门中门宽8米,两侧各两门依次寬5米、4米,均深6.75米牌楼由12根花岗石方柱组成。中门石柱稍高约10米,由7块边长0.95的花岗石砌成各柱头为花蕾状,左右横伸华表和石鼓柱下也有石狮和石鼓。中门石柱并有狮头含环浮雕柱内侧有一镶嵌大理石,上刻中山大学奠基于民国24年(1935年)及校长邹鲁和诸董事姓名

牌楼主间横额,原镌刻“国立中山大学”建国后改书“为人民服务”。

参考资料: 我也是随便找的 不知有用没?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曹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