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祖籍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曲巷与红光西巷相会和处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周恩来是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怹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Φ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故居为周恩来祖父與二伯父从浙江祖籍迁居淮安后共同买下的东西两个宅院。两院中间有一块很狭长的空地有隔墙和腰门相连。原来有房屋31间其中东院共三进12间,西院三进19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西院北屋靠西的第三间诞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西院北屋靠东两间是周恩来读书之处在这里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国家文物局)

周恩来正在教堂门口观赏之际身着普通灰布军便服的张学良闻讯出来,立即握住周恩来的手抱歉地说:“欢迎,欢迎!肤施是我军布防的边境蒋介石的暗探颇多,所以对周先生还不能大张旗鼓地欢迎,请周先生见谅”

周恩来笑了笑,说:“所以我们也只能在黑夜里交谈了。不过肤施可是块寶地,我相信不久会大放光明的”

张学良说:“对,对肤施的确是个好地方,我相信有一天能像周先生讲的大放光明”

周恩来与张學良携手走进了教堂。在教堂的中央已经摆好了一张圆桌,圆桌上摆满了糕点和水果一杯杯刚刚斟满的热茶,在5支蜡烛的亮光下飘散着热气。

经过一番寒暄主客坐定。周恩来与张学良以前虽互未见面今天初次相会,却一见如故张学良给周恩来的印象是少年英俊;周恩来给张学良的印象是仪表堂堂。

周恩来为了活跃气氛首先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先生我们还是奉天东关模范学堂的校友呢!”

张学良从未听说过周恩来在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读过书,很奇怪便问:“周先生,何以说我们是奉天东关模范学堂的校友”

周恩來告诉张学良,他祖籍原本浙江绍兴跟大文豪周树人、周作人同祖,但他却是在江苏淮安诞生的12岁那年,随伯父周贻赓来到东北奉天在东关模范学堂就读。说到这里周恩来特意告诉张学良:“我那时叫周翔宇啊!”一提起周翔宇,张学良蓦地想起来了他的奉天亲戚何祯,比他长两岁少年时和一个叫周翔宇的学生同班、同桌读书整整三载,两人非常要好一次他去何家作客,何祯捧出一祯裱得极精致的条幅给他看条幅上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署周翔宇。这是周翔宇离开奉天赴天津南开求学时何祯的祖父设家宴为他饯行时小客人留下的墨宝。字虽是稚嫩的童体但美极了,被何祯祖父视作家珍何祯常夸周翔宇才华出众,说他写的作文―――《东关模范學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不但文词优美,而且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感被上海、沈阳出版社收进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张学良对周翔宇這个名字印象太深刻了以至20多年之后,一听周翔宇这个名字便恍然大悟,原来竟是这么回事他掐指一算,比周恩来小3岁周在东关學堂读书期间,他还在老家海城读私塾待14岁进入这所学校时,周恩来已考取天津南开学校张学良至今还记得,在东关学堂读书时国攵老师曾要学生将《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那篇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上、默写上。张学良不无遗憾地对周恩来说:“可恨我晚進东关学堂一步要不也许还能跟你称得上同学呢!”过了一会儿,少帅又说:“当初我虽错失了跟你在东关学堂的同学机会但我们后來还是同出一个师门,我们共同的师长都是张伯苓先生!”

这次轮到周恩来觉得奇怪了因为他从未听说过张学良在南开读过书,便问:“张先生张伯苓怎么也是你的老师啊?”张学良直率地说:“我原来抽大烟打吗啡,后来听从了张伯苓的规劝完全戒了,因此拜张伯苓为师这难道跟你还不算是同学吗?”说完爽朗地笑了。

张学良这么敢于揭丑使周恩来感到他是个痛快汉子。张学良也敬佩周恩來敢于前来会谈的勇气俩人开诚相见,谈笑风生十分融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