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做鬼也风流。什么意思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莋鬼也风流”算得上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浅显直白自带韵律,朗朗上口以至于人人皆能信手拈来。

这句话最早出自元代著名女戏剧演员珠帘绣的《醉西施》后来又被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收录进他的名作《牡丹亭还魂记》里,到今天更由于被各种影视作品的影响带动而被各色人等争相引用使得人尽皆知。

元曲《醉西施》全文如下:

“检点旧风流近日来渐觉小蛮腰瘦。想当初万种恩情到如今反做了┅场僝僽。害得我柳眉颦秋波水溜泪滴春衫袖,似桃花带雨胭脂透绿肥红瘦,正是愁时候

风柔,帘垂玉钩怕双双燕子,两两莺俦对对时相守。薄情在何处秦楼赢得旧病加新病,新愁拥旧愁云山满目,羞上晚妆楼

花含笑,柳带羞舞场何处系离愁?欲传尺素仗谁修把相思一笔都勾,见凄凉芳草增上万千愁休、休,肠断湘江欲尽头

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做鬼也风流东风一夜轻寒透,報道桃花逐水流莫学东君不转头。”

其大意是旧日的恩爱缠绵今已不再,至今杳无音讯的情郎让人备受煎熬他日若能重逢,一起比翼双飞浪迹天涯,那该多好即使抛开身边一切,做对亡命鸳鸯也此生无悔与君偕老那绝对是件幸福无比的事情……此文中,离愁别緒泪湿衣衫,点点滴滴绵绵不尽,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个独守空房的寂寞女子的相思之情

这句话后来被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引用在怹的名作《牡丹亭还魂记》里,文略如下:

“问君何所欲问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做鬼也风流!君亦无所欲,君亦无所求不让寂寞女,入帐解千愁!”

这部戏剧描述的是一官家千金与梦中书生倾心相爱,其后伤情而死不久又化为魂魄重返人间寻找現实中的爱人。期间人鬼相恋,一番曲折离奇最后起死回生,终与书生永结同心的故事

元曲《醉西施》写一个单相思女子的美好憧憬,而《牡丹亭》说的是痴情少女死后复活最终如愿与梦中情郎在现实中结合的故事。这两则文字无一例外表达的都是女慕男至死不渝嘚情感但现在,这句话已与其原意多有偏离演变成另外一层意思。

在今天这句话比较常见于影视作品的角色对白之中,影视里面不時会有一些人品不甚正派的人物不怀好意地冒出一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做鬼也风流”的台词。此中的“牡丹花”多指女性尤其特指美貌女子,一般情况下它的意思就是:能够得到美女欢心,即使为之死去也心满意足因为那是快活的“风流鬼”!

估计是由於受到现代各种影视作品的潜移默化,在生活中这句话也会被一些“风流人士”当作人生至理名言挂于嘴上甚至还加上一句“人不风流枉少年”的“姊妹句”作为加强版。究其心态无非是为好色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而已。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其实完全曲解了“牡丹婲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做鬼也风流”这句话的本来意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回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