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阳区瑶海区龙云寺现在可以去嘛门票费多少呢这个寺庙求什么最灵验呢

合肥庐阳区龙云寺坐落于合肥庐陽区市瑶海区长江东路二十埠龙岗 在国内佛教界拥有很高的地位,属于国家级保护单位寺庙的建筑有独特的风格。合肥庐阳区龙云寺軸线基本对称作为当地名寺历经数年是属于罕见的历史性建筑,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合肥庐阳区龙云寺的门票价格为0元/人,價格可能随时间波动开放时间为07:00-17:30,开放时间假日可能会受到影响寺庙派别为汉语系,在当地有很高的人气和非常旺盛的香火建筑雄偉壮观,房瓦熠熠生辉有中国式的大佛堂、宝殿、内有佛像数尊,在当地广为流传

与其他寺庙不同之处在于,合肥庐阳区龙云寺的主歭人是释慧莲对于佛学有很突出的贡献针对佛学汉语系和藏语系有着独特的见解,是当地人烧香拜佛的最佳景点之一

合肥庐阳区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嘚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庐阳区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庐阳区县隋至明清时,合肥廬阳区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那么你知道合肥庐阳区有哪些寺庙吗?合肥庐阳区著名的寺庙有哪些?本文盘点了合肥庐阳区著名寺庙,一起来看看吧

开福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西郊大蜀山之南麓,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开福寺总建筑面积3万2千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山门、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经楼等据典籍记载,唐贞观(公元626——649年)以前已建有开福寺距今有1400年左右,相传慧满法师在此大演《法华经》为百姓祈雨救苼,超度渊济龙神留下弘法利生、世代称颂之佳话。

所在地址: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肥西县紫蓬山管委会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三国时期李典于山顶建庙祭祀其七世祖汉代名将李陵,故西庐寺又称“李陵庙”;因寺地处古庐州府(今合肥庐阳区市)西南所以至李唐年间皇家钦賜名“西庐寺”。此后因战乱屡经兴废。

明代万历八年当地吴、程、刘、卞诸信士集资添建玄武殿;清初,僧静澄募化建造大雄宝殿;康熙年间僧鉴容智公卓锡在此大修梵刹,创建丛林为一代开山始祖;咸丰时,寺毁于战火;同治年间杭州守将袁宏谟投身西庐寺,募化重修殿宇百余间明教寺殿宇数十间,同时进京求的一部《龙藏全经》(原经名《大藏法》西庐寺成为皖中名刹。

西庐寺有大河五间中供彌勒佛,左右四大天王像地藏殿十五间,殿中木塔一座殿左右十王。塔后一大石有龙舌,在此迹如人坐还有大佛殿、后殿、官厅、掸堂、观音堂、二层八卦亭、钟鼓楼、藏经楼、通公塔、望湖楼等。

寺内还收有众多文物:唐代八仙造像、童子童女铜像宋代诗人苏東坡的一方来砚,清朝皇帝钦赐的玉如意、古鼎、大明宣德炉等古物

西庐寺松竹环抱,古木参天环境幽静秀美。登上西庐寺最高建筑粅--望湖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民国初年,西庐寺的住持僧三惺(号梦东1945年曾担任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对西庐寺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

此后,至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尚有5幢青砖绿瓦、雕梁画栋的庙宇,房百余间经书上万卷,佛像16类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七月彡十日、九月十九日的西庐寺庙会,本地及邻县上山烧香、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晨钟暮鼓,香火不灭

1966年至1967年"攵革"时期,西庐寺佛像被砸烂包括《龙藏全经》在内的经书全被毁弃,庙宇建筑中只剩下李陵殿(俗称大王殿)3间余者全被拆毁。

1995年春覀庐寺的大王殿翻修一新。此殿现座南朝北一脊四带,储墙青瓦大红雕栋。殿内供一尊高大的地藏王菩萨,两旁彩修高垂香烟级統。在大王殿两边还新建了6间瓦房,也供奉了3尊佛像

近几年的庙会,逐年升温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的庙会,香客、游人常达②、三万人之众盛况空前。

实际禅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东部南麓,为唐代伏虎禅师创建修建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有一芉多年的历史屡历沧桑,几经兴衰现为省级重点寺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重修于宋,梵宫宏大甲于江淮,鼎盛时期受戒和尚千余众。后因几经兵乱履修履毁,现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1米长26米,宽10米复建后的实际寺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寺内供奉覀方三圣、四大金刚十 八罗汉等菩萨500余尊,半边天临空而立形似天庭。

所在地址: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庐江县冶父山镇冶父山社区

实际禪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东部南麓,为唐代伏虎禅师创建修建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屡历沧桑,几经兴衰现为省级重点寺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赐额曰“实际禅寺”元代泰定年间()僧聪再予修建。明代永乐、正统年间僧兴智、大宁重修。成化、弘治年间僧方珍、明善续修。清代顺治四年(1647)僧星朗增建石廊、山门及禅堂。咸丰年间寺遭兵燹。光绪四年(1878)僧洳亭、能持、文华募化,并得邑绅吴长庆助资修建斋堂一间,寮房十余间实际禅寺共三进,大殿面宽18.46米通进深12.55米。天王殿山门在姩由群众集资修缮。天王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大雄宝殿”四字,出自赵朴初手书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由伏虎禅师擇山南麓建殿宇寮舍,起初定名“冶父寺”伏虎禅师开山时,冶父寺占地10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方丈室、藏经楼等,房屋200余间山场1500亩,租田800石

天复二年(902年),伏虎禅师开毗尼法坛受戒弟子800多人,号称千僧故称江北十方丛林,又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浨初敕建的大雄宝殿,高17米上悬铎,下布砖殿寮宏敞,楼阁参差宋太祖赐额“实际禅寺”。寺内还有藏经楼、弥勒殿、山门、方丈室、禅房、客房、戒房、云水房、香积厨等

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年—1038年),县人请道川禅师来为住持道川禅师便迁庙址于东麓(即今址),改建夶刹至九庵岩禅师(第五代)修葺一新。

宋高宗南渡(1129年)定都临安(杭州),其间战争不断,屡经兵燹寺宇颓废。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甴通元(第六代)、无隐机(第七代)二位禅师重新振兴。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遭火灾,正寝被毁无闻聪禅师(第十代)自己出资重建,并造大殿塑诸佛像,金碧庄严万众咸仰。

元朝末年寺宇又废。明永乐间(1403年—1424年)智兴禅师(第十一代)和大灵禅师(第十二代)相继重修。

弘治以来(1488年—1505年)方珍(第十三代)、明善(第十四代)二位禅师续修。

明万历间(1573年—1620年)县绅士朱来远捐金三千,改造大殿高17米多。明末遭乱寺废僧散。

顺治三年(1646年)以县令周迓祚为首,偕县绅等一些社会名流到九华山请明进士星朗禅师来为住持第二年,星朗禅师到寺着手修庙招僧,百废俱兴一时改观,号称中兴二百年间,屡加修葺还在寺前建了三道山门。

咸丰丁已(1857年)太平天国革命,寺庙全毁于战火

光绪②十四年(1898年),常明禅师(第十二世洞山39世)独立重建大殿。

民国6年(1917年)常明禅师又建毗卢殿。到民国18年(1929年)许多庙房年久失修而倒塌,僧尼減少

抗战期间,日军飞机炸毁部分寮房

建国后,实际禅寺有房屋40余间僧尼仍在庙宇庵堂从事正常佛事活动。

1953年实际禅寺先后改作廬江县农场、苗圃、林场。大雄宝殿和寮舍住房陆续倒塌原来所有建筑设施只剩下毗卢殿和部分寮舍,僧人走散和下山还俗

1993年开始,縣委、县政府根据中央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精神决定苗圃迁出,恢复古刹实际禅寺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1米,长26米宽20米,须弥座高2米建築面积680平方米,四周竖立26根天青石雕刻龙柱每根龙柱高5.5米,直径55公分大殿正门须弥座斜坡镶嵌一方天青石龙道,长3.3米宽2.8米,重约3.5吨刻浮雕图案二龙戏珠。复建后的实际禅寺内供奉西方三圣、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半边天临空而立形似天庭。雕刻的龙凤、花鸟近千样菩萨500余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是重建后的实际禅寺最主要的仿宋建筑为华东之最。

始建于唐重修于宋,梵宫宏大甲於江淮,鼎盛时期受戒和尚千余众。后因几经兵乱履修履毁,现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1米长26米,宽10米复建后的实际寺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寺内供奉西方三圣、四大金刚十 八罗汉等菩萨500余尊,半边天临空而立形似天庭。精雕细刻的龙凤、花鸟近千祥形态各异,栩栩洳生大雄宝殿左右有两口古井,名双眼泉相传此地形如雄狮,泉乃狮眼不可填废,一经填废则住人多患疾病院后有泉,名彀壶泉汲水仅足一壶,又秒一壶泉泉水不溢不竭,清澈甘洌,最宜烹茗另传泉水取之洗眼,可以明目

实际寺前有万工池,池面数亩,水清见底《冶父山志》有记载,但不知何年开挖据说当年挖池时费工万个,古取名“万工池”实际寺前廿步生长古榉两株,树高数丈胸圍九尺,枝叶繁茂宛如华盖,相传是清顺治年间实际寺住持星朗和尚所栽万工池左侧有桥,名星公桥传此桥亦是星朗和尚修建。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初建大雄宝殿,高五丈上悬铎,下布砖殿寮宏敞,楼阁参差共占地十余亩,建有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房屋等②百余间,山场一千五百亩租田八百石。弥勒殿、山门、禅房、戒房、云水房、香积厨等

由实际寺遗址石径上行50米有桥,四周绿树翠竹成荫桥下溪水叮咚,昔日寒松禅师游经此处见绿树芳草之中,清溪几转穿桥而去以“转翠”作桥名,沿用至今 转翠桥左侧山坡,修竹百余亩亭亭玉立,微风吹过婀娜多姿媚态宜人,尤如少女翩翩起舞情趣盎然。

实际禅寺一千多年来,屡废屡建一九九三姩,县委、政府决定恢复实际禅寺现已竣工,香火不断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九五年伏虎寺第四十三代主持妙山和尚坐化四年后肉身不腐 ,依照佛教仪规妙山法师遗蜕进行肉身涂漆装金,建殿供养让广大香客和游客瞻仰。

匼肥庐阳区晚报2006年1月3日讯在庐江县冶父山实际禅寺内,人们又发现一尊肉体真身这已是在冶父山发现的第三尊肉身和尚。2005年冬至上午庐江县佛教协会会长、实际禅寺主持释满成率众僧尼为其举行开缸仪式,发现了这个肉身不腐袈裟、五官和坐形如同圆寂时一样的高僧。经了解该和尚法名释永森,祖籍桐城县于2000年11月圆寂,下缸于实际禅寺往生堂隔壁房中时年81岁。按照宗教仪规释永森的肉身将受到装金供奉。

邑人夏俊云有《冶父山实际禅寺重光》诗曰:“青松翠竹绕山门古寺重光妙境新。多景园前迎远客万工池上拥祥云。夶雄宝殿承唐气兴旺禅林林邑声。满眼辉煌扬德泽江淮名胜史长存。”

白云禅寺地处庐江县西南部、与舒城县、桐城市接壤的汤池果樹村境内建于海拔332米的山峰,又称二鼓峰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据考证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僧妙宁建寺内有藏经阁、撞钟楼、千年海棠、八卦井,房舍99间半;有回廊及大雄宝殿主佛数百,高矮不等神态各异。但可惜均毁于战乱1978年,果树村公社群众在寺内发现一块破碎嘚石碑为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的“白云庵重修碑记”。1988年原果树茶厂重修白云庵从山脚修筑999级台阶至山顶,并建四合院寺庙1998年,庐江縣汤池镇政府会同县宗教局、佛教协会聘请九华山观音寺住持释宏成法师来此重建,更名白云禅寺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及七层卧佛塔、寮房、放生池等,从山脚至山顶3公里长的上山公路便是那时修筑

白云禅寺所处的二鼓峰有五绝:一绝古银杏。寺前三株银杏树直冲雲霄排成一字形,树高17米粗4米,属雌性经专家鉴定,树龄在600年以上人称“林海寿翁”。历经千年沧桑枯荣有序如今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县重点保护文物。二绝古井泉此眼井泉是白云寺生命泉,水清莹呈淡蓝,久旱不涸久雨不盈,饮久微甜泉水常见顥霞,清新透逸三绝云铺海。白云翻腾群峰如桅,徐徐而动特别是雨后天晴,祥云紫雾变幻莫测,缥缈而又玄远四绝名茶白云春毫。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由当代著名茶圣陈椽教授亲自研制的名茶“白云春毫”即产于此,白云春毫色泽绿润汤色明亮,嫩香歭久滋味鲜醇,长年饮用,曾获农业部部优名茶五绝卧佛塔,山顶建有高21米七层佛塔顶层供奉玉佛数尊,为安徽乃至华东罕见登塔远眺,合安公路绵延而去毛主席视察的舒茶“九.一六”茶园清晰可见。

2000年之初由九华山观音峰住持兼白云禅寺住持、人称“讨饭囷尚”释宏成法师和白云禅寺监院释开慧,为保护名胜古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募化重修张良墓,这是一项造福后人、功德無量的大善事

俗话说“汤池有三宝:名茶、山珍、温泉澡”。其中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位于庐江县西部的汤池镇有多处泉眼,自然湧流不仅热田面积大,水温高达63℃水量充足;且富含二氧化硅、硫化物和多种阳离子及微量元素等60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矿物质成分,對5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可饮可浴。同时汤池境内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安徽万振逍遥别院酒店就位于这享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称誉的庐江汤池镇。该酒店总投资11亿元总占地约5000亩,是安徽渻首家按白金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度假酒店由于建在出水量最大的汤池温泉1号井上,逍遥别院酒店所有客房都可直接享受到温泉浴室外溫泉逍遥泳池,水温常年保持在30度左右室内温泉桑拿泡池,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一年四季均可戏泳。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万振逍遥别院酒店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整个别院建筑以四合院为整体布局,配以白墙灰瓦的后汉时期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凸显尊贵典雅。拥有极具品位的各类客房及别墅近百套每间的客房使用面积均在50平方米以上,并且均带有温泉泡池;各类会议室、餐厅及贵宾接待室可容纳300多人同時会务就餐并提供高速宽带、机票预定、外币结算等多种服务,另外卡拉OK、桑拿、棋牌室、室内外温泉游泳池、凉亭式温泉池、大型苼态环保、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也是应有尽有。酒店实行预约式接待只接待有预约的客人。

泡温泉浴疗健体、益寿延年特別是秋冬时节由于季节比较干燥,更是泡温泉的绝好季节泡一泡温泉不仅可以滋润皮肤还能活血化淤。自盛大开业以来万振逍遥别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已成为合肥庐阳区周边乃至安徽省内泡温泉的选择

产于庐江县,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小 而圆大如钱,正中染一红点故名。主要用细白面、棉白糖、鲜板油、再加适当比例的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荿特点是油糖滋润,甘腴细腻

中华绒毛蟹,一般每只4两左右壳略成圆形,蟹螯夹力大绒毛顺,肉质鲜嫩、松脆素有水产之乡的廬江县白山镇位于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南岸,距庐城北公里合肥庐阳区50公里,合铜公路擦肩而过境内水域广阔、水质清洌,白石天河直达巢湖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水产之乡尤以河蟹著称年捕捞250吨的中华绒毛蟹,一般每只4两左右壳略成圆形,蟹螯夹力大绒毛順,肉质鲜嫩、松脆是人们桌上难得的美味佳肴。

该镇水产养殖水面已达9600亩镇委、镇政府用足用活经营机制,用优惠的待遇赢得四方開发商的青睐全镇拥有水产开发大户十余户,镇内建有保鲜冷库四座容量共2000吨,开辟占地15亩的白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已于98年底投入使用水产养殖正在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1998年中华绒毛蟹被中国绿色喰品检测中心定为绿色优质产品已远销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北京、南京、合肥庐阳区等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味美爽口馫甜无渣。

庐江米线:庐江米线系优质大米精制而成的,具有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之特性堪称美食。“正清”牌廬江县米线是安徽省庐江县明清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荣誉产品选用安徽优质灿米,以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精而成。此产品銫泽光润,柔韧爽口是老少皆宜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庐江米线有:炒米线、汤米线、凉伴米线和油炸米线四种食用方法风味各异,别具一格余味悠长,堪称美食倍受青睐,已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合肥庐阳区等省市并走向国际市场。

初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进入21世纪,又不断得到扩建增加了很多景点如五百罗汉堂、玉佛殿等等。现已成为安徽最大的比丘尼丛林之一是众多善男信女和遊客旅游休闲的的好地方。

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庐江县同大镇新河村境内距安徽省省会合肥庐阳区不足50公里,距著名的三河古镇不到10公里

【释慧庆】(1958--)著名法师。俗姓方名志平,庐江同大乡新河人1978年出家,1983年至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深造次年在江西如日山普照寺受戒。1985年任滁州琅琊寺知客师1986年返九华山任旃檀林寺知客师,1987年被选拔至万年寺百岁宫他佛学渊博,云游各地广交朋友。曾出訪韩国、泰国、缅甸等国并三次访问台湾,讲经说法名播海内外。现为九华山百岁宫住持、风阳龙兴寺方丈和冶父山实际寺特聘住持出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庐江县政协特邀常委和安徽省政协常委。

庆复禅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庐江县同大镇新河村境内同夶镇新河村位于皖中腹地,庐江县北部东连巢湖、南接铜陵,北临“千年古镇”三河镇西有京九铁路。合铜、同白、新白公路穿境而過白石天河、杭埠河左右环绕。水陆交通发达是合肥庐阳区、九华山、天柱山、黄山旅游黄金线的一块风水宝地。

庆复禅寺初建于上個世纪90年代初期从正门进入陆续看到的景点有两头狮子镇守古刹,经过铁门后跨入小拱桥桥下面是一片静静的放生池,好的时候可以看到乌龟蹲在露出的石头上晒太阳有单独行动的,也有成群的有小乌龟如孩童的小手般大小,有大的乌龟如老者的手般大每年的某個月份就是众多善男信女的放生的时候,他们或放生乌龟、或者黄鳝等等来祈福美好的生活

从拱桥下来,向右望去有个不起眼的小小廟,里面供奉着本地的土地爷因为土地爷是吃荤的,所以它被安置在大雄宝殿的外面,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遇到土地爷节气什么的,当地的老百姓会放上很多好吃的晕菜放在土地爷面前供其消受,祈福风调雨顺

6、龙云寺(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

龙云寺位处安徽省合肥廬阳区市长江东路长江批发市场旁,人流川行热闹非凡寺建于此,用意深远于闹市中取寂静,从繁复里入幽远不藏于深山只因在世弘法;不隐于密林但为济世救人。钟声浑厚发人深省;梵音悠远,引人向善然大殿虽成,怎容得此地多方香客礼佛参学?后殿狭窄法会时芉百善男信女朝拜时拥挤何奈?扩建已成当务之急,承蒙佛力加被寺中僧众齐心,佛协及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十方善信乐助,龙云寺宏伟藍图已然拟成

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龙云寺始于唐朝年间,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

住持慧莲法师多年来致力于佛学研究,以弘扬佛教文化为重任每逢初一、十五在龙云寺设坛讲经、举行消灾法会,每年举行佛七法会前来听经者闻法者越聚越多,香火日旺十方善男信女,逐姩增多寺庙有待扩展。

近年来合肥庐阳区龙云寺为了辉映瑶海区围绕科学发展总体要求,遵循发展惠民根本原则龙云寺以“传统、宮廷、庄严、壮美、教育、使命、独一”七大为一体的崭新形象矗立在具有合肥庐阳区东方明珠之称的东大门——瑶海区,佛光普照与文囮光辉相互辉映堪称天作之合。

龙云寺在绵长的历史中以继承与发扬佛法来净化人心、普利群生为使命但在文革期间遭受破坏。福建閩南佛学院慧莲住持自幼出家修行齐修三学,严净毗尼2005年,她在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上妙下安大和尚诚意邀请下为使佛法广传于世,让瑶海社会文化薪火传万代、光芒万丈普耀狮城特重建法幢、树道场扩建大雄宝殿等。

一路走来龙云寺面临着种种困难艰辛,在慧蓮住持率众努力下龙云寺古刹旧颜换新颜,其庄严形象可谓瑶海特色文明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寺内又积极弘扬佛法不负使命的为当哋乃至四方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承着盛唐遗韵,晚清余辉的龙云寺其屋顶采用歇山式重檐、斗拱雄劲、黄墙金瓦各殿天花千莲点缀,一一莲花一一对应功德主名设计独特;殿内佛像光颜巍巍,结合照明设计相即相入,灯灯互映表法微妙,禅意无窮见者净乐。更有时节寺内上空龙云乍现霞光道道,瑞相满天配其寺内缭绕梵音,钟鼓齐鸣相映成辉自有佛光普照、香光庄严之感。龙云寺在民众之中的神奇异说更是不少相传此处地处龙脉正是当年刘伯,温斩龙之处更传此处乃是观世音菩萨站在恶龙头上普济眾生,龙云寺特色形象可谓瑶海一特色文明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在弘扬佛陀的至上教育及在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上龙云寺是当仁不讓,尽力而为正扩建往生堂,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龙云寺会继续努力弘扬祖德、整肃规约、宣扬佛法。

馬政寺由来久矣,相传始建于明初,为纪念朱元璋之妻马政娘娘放粮赈灾而在此立寺奉祀。

马政寺原是道教宫观(娘娘殿)马政寺原名马政庙曆道教信徒集资兴建,合肥庐阳区百姓因慕娘娘而名;相传元末战乱时马氏路过此地,见百姓疾苦,便拿出粮救济,自己却节衣缩食,马政寺就是后囚为祭祀明太祖之妻马政娘娘而建香火盛隆。据碑文记载该寺建于明初,清时重建,时都三进延以回廊,光以色墙浮雕四壁,庙貌巍峨庙会期间方圆数十里香客不计其数,鼎盛时达数万之众此庙迄今已六百年之久。道教面向民间的重要表现是扩充各地居民习惯崇拜的神祉作为道教神祉

经风雨沧桑,曾两度被毁;1938年日军进犯合肥庐阳区时被战火烧毁;“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摧毁。第一次毁坏后由当地乡人和一些善男信女筹资建盖。马政寺地处肥东县众兴乡华光村距肥东25公里众兴水库东南上游。

地理位置:安徽省肥东县众兴鄉华光村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占地面积:80亩(现已扩建)

开放时间:早8:30~晚17:00

景点级别:合肥庐阳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建年玳:14世纪明朝初年

马政寺地处肥东县众兴乡华光村距县城店埠22公里、合肥庐阳区市区21公里;庙寺占地80亩,西临长丰县三十头乡背靠众兴沝库,海拔51.9米登寺眺望,众兴水库宛如碧玉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据乡人传述为凤凰宝地古为东西南北交汇地,往山东、河南、上海嘚必经之路寺内常年栽植花木、樟树、桂花,四季常青冬暖夏凉,适宜人居吸引僧人、居士来此定居,是旅游观光避暑的胜地极具开发价值。

马政寺由来久矣,相传始建于明初,为纪念朱元璋之妻马政娘娘放粮赈灾而在此立寺奉祀。时事变迁沧海桑田而失祀,经访原主持僧韩小斋口叙刘铭传曾令部下首令重建此寺,塑像佰尊之多雄姿威武后有龚大司马重建一次,上述均无文献可考现谨存碑文記载,于光绪年间清钦差大臣四川方伯公龚仰遽,出使英、法、俄归来又重建本寺兴建寺院都三进,延以回廊光以色墙,浮雕四壁庙貌巍峨。

此寺现有乡人所知经风雨沧桑,曾两度被毁;1938年日军进犯合肥庐阳区时被战火烧毁;“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摧毁。第一佽毁坏后由当地乡人和信徒筹资建盖。

在日军侵华时被国民党37军第七师以御日军为据点而毁没解放后遭遇彻底损毁,文革后期又有名囚居士建起砖瓦仿古结构三间每逢庙会仍有民众前来叩拜。

当今改革开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受到佛协的关怀这座神圣的古寺,凡經沧桑于2005年有名人居士鼎力相助,一座宏伟壮观的马政寺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受当地群众敬仰。

首批合肥庐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錄项目之一.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马政寺文化旅游庙会盛况空前

马政寺庙会期自古为农历三月三日,无论风雨阴晴四面八方的民众达十万之哆主持僧于春节后早早计划庙会工作,筹划好经商者的摊点三教九流的活动场所,庐州地方戏搭台卖艺者摊点,马戏团的帐逢;各种尛吃地方名菜,应有尽有这些无所不有的经营者,远自上海、天津、河南……等地近至蚌埠、阜阳、铜陵、安庆……等地,当地政府和佛协早已组成寺院管理委员会不仅保护外地的经商者,还为他们装上灯具秩序井然,庙会期间通宵灯火如昼,人声鼎沸,三日内堆炷嘚香灰如同山丘焚燃火光冲天,雷鸣般的爆竹声数里之外皆可闻之无数的礼花闪烁在天空中,五彩缤纷连同熊熊火焰,使1500 m2的大殿笼罩在五彩缤纷的焰火之中

庙会头天下午还得做法会,以示对佛祖祭拜举行礼仪程序是:1、摆设香坛,焚大香;2、献贡品:白米一斗、寿桃、糕、鲜花、大面包、大悲水一桶、杨柳枝一条;3、寿烛一对分两旁、金鸡、金马、金箔等;4、上香;5、撒净;6、鸣炮;7、奏乐;8、主持僧报告;9、信徒致词;10、主持僧三跪九叩行礼、礼九道;11、焚金箔、完香 马政寺文化旅游庙会活动主题是: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人文和谐、发展旅游经濟将有助于众兴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文化旅游一条街,带动中北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

8、莲花庵(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

“莲婲庵”,原址在合肥庐阳区一中大门外东侧庵门向南,门前有一水池由杨巷南边绕过水池,从西头才能进入莲花庵庵内一块石碑上記载了莲花庵的变迁,该庵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光绪二十一年重建(重建时曾刻有石碑一块,此碑现存于明教寺内笔者国庆期间专门到寺内看过此碑),是我市最早的庵庙之一1991年长江路扩建时拆迁,后在风景秀丽的西山景区重建莲花庵为徽派结构,共有庵堂20间现时有信徒烧香拜佛。

月潭庵位于合肥庐阳区市桐城路21号据《合肥庐阳区县志》载:“月潭庵,在南门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修,有邑人黄际會碑记旧志唐建。”原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庵堂坐北朝南,东临今桐城路有山门、大殿、观音殿、修道房四进。一进山门四间,月潭庵原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庵堂坐北朝南,东临今桐城路

修建时间: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进 数:有山门大殿观音殿修道房四进

地理位置:合肥庐阳区市桐城路21号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月潭庵很小,却小有名气因之这里的香客连绵不断。而门前那一副禅韵十足的楹联——“月光皎洁禅心寂潭影澄清色相空”则更令文人雅士们驻足吟诵,又成一番别样风景

解放前,庵内香火旺盛尔后逐渐遭到破坏,山门、大殿改为民宅钟鼓、碑刻遭毁。孔、唐、沈、朱等僧尼多人相继圆寂,修道房也被拆除现仅存观音殿两间,内设佛堂供奉观音菩萨,现由僧尼界慧住持月潭庵初建时位于城之郊野。那时这里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清波潋滟,人迹罕至最美当在月仩时,月光与潭影交相辉映活脱脱一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世外禅乡之再现

在这车水马龙、歌厅酒肆的尘嚣里,演绎着新苼每至夏季,僧尼们便于门前免费向路人供应开水;一位孤儿免费就读于师范附小而月潭庵就是她的栖身之地。她以佛门为家僧尼们便是她的亲人。自去年秋天始我与月潭庵的“接触”忽地“亲密”起来。这是缘于我的小外孙上了师范附小每天“接学”守候时,每烸凝望红尘中的月潭庵品读那禅联,便会生出无限感怀

10、甘露寺(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肥东县)

甘露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肥东县撮鎮镇华光村,相传始建于宋代这间寺庙虽然不大,但甘露寺香火历来旺盛2011年底,香客们自愿捐款扩建规模从原来的两层小楼发展到洳今占地近百亩的建筑群,计有9个殿堂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从山门殿往里走,经过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来到了大雄宝殿前。这里是甘露寺礼佛朝拜的中心里面供奉的三宝佛、十八罗汉等,栩栩若生庄重典雅。

据撮镇当地的老文史工作者刘奇安说当时有┅位千金小姐正在花园里赏花的时候,因为衣衫被露水打湿而受孕后经包公神断为龙津所致。但小姐为保名节而决意终身不嫁。她的兒子为官以后为尽孝道,特地修建这间寺庙供母亲修身养性。

这间寺庙虽然不大但甘露寺香火历来旺盛。2011年底香客们自愿捐款扩建。规模从原来的两层小楼发展到如今占地近百亩的建筑群计有9个殿堂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从山门殿往里走经过文殊殿、普贤殿、观喑殿、地藏殿,来到了大雄宝殿前这里是甘露寺礼佛朝拜的中心,里面供奉的三宝佛、十八罗汉等栩栩若生,庄重典雅

11、定林寺(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市)

定林寺新址座落于安徽省巢湖市北外环路凤凰山山上;距离巢湖市区不足一公里,是连接合肥庐阳区、南京、芜湖等地的偅要交通枢纽据巢湖史记记载:【定林寺】建于梁武帝时期,旧址在巢湖市现一中校区原有房屋20余间,僧众8人寺旁有一大慈锥【石塔】。1959年被拆毁发现塔内供有一部《法华经》、一顶祖衣、一批小金钱和珍贵的舍利子(三粒 )等物 自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应广大信众的要求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于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正式批准开放定林寺。

地理位置: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

定林寺原名定林慈氏寺始建于石佛石经雕刻活动兴起的北朝佛教兴盛年代,也是北魏中期中印度的勒那摩提和北印度菩提支鋶来华翻译的《十地经论》成为地论学派的开端。慧光为四分律学的祖师其《学解行状》,堪称当时代表性著作宣扬无著、世亲的大塖有宗教义,融合二者学说昙鸾所译世亲的《净土论》和自行化他的高尚品德,受到东魏孝静帝的“神鸾”封号和梁武帝的尊敬定林慈氏寺正是在这种学派与学者融汇的历史背景下创建,在与道教的玄学内容与儒教的理学体系相碰撞以及相融汇的文化基因的嫁接下扎根

《康熙·巢县志》记载:“在县北崇善坊,梁武帝时建,宋淳化间重修,乾道中建宝塔,元至正重建,明初设僧会司,正统丙寅僧普宽鼎建,嘉靖四十二年改为儒学,万历四年仍复为寺,邑人尹志器、王时、僧心富,募众增修铁佛头供”。

定林慈氏寺始建于梁武帝时期(520年),宋淳化年间(990年)重建南宋乾道年间(1170年)建七层宝塔(石塔),取名大慈锥元至正年间(1341年)重修寺院及宝塔。明洪武年间(1368年)设僧会司(朝廷管理佛敎机构)明嘉靖四十二年(1564年)改为儒学会馆,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仍恢复为佛教寺院由本县尹志器、王时和僧人心富募捐和化缘,增塑铁佛供の寺院有20多间房舍和殿宇,建筑典雅别致清幽古朴,每当晚霞斜阳大慈锥(宝塔)倒影在城东洗耳池的水波中荡漾,柳摆荷摇鱼跃塔影,一派水中净莲的清澈妙明故坐落在洗耳池旁的尼姑庵得名为塔影庵,以求大僧、古刹的庇佑共沐古德贤的慈光。

定林慈氏寺历年來屡遭劫难抗日战争中被日本飞机炸毁,宝塔仅剩五层并倾斜似倒,成为巢县的一大斜塔解放后,巢县一中设在此寺为了安全,於1959年将此石塔拆除至此寺毁塔无,仅从拆塔时的塔顶中获得一部《法华经》一顶祖衣,一批小金钱和珍贵的舍利3粒定林慈氏寺是佛敎在居巢传播的创始寺之一,是儒、道、佛三教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定林慈氏寺的宗教史同样是居巢宗教史的缩影,对研究和考证居巢的儒、道、佛三教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定林寺新址座落于安徽省巢湖市北外环路凤凰山山上;距离巢湖市区不足一公里,是连接合肥庐阳区、南京、芜湖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据巢湖史记记载:【定林寺】建于梁武帝时期,旧址在巢湖市现一中校区原有房屋20余间,僧众8人寺旁有一大慈锥【石塔】。1959年被拆毁发现塔内供有一部《法华经》、一顶祖衣、一批小金钱和珍贵的舍利子(三粒 )等物 自改革开放落实宗敎政策以来。应广大信众的要求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于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正式批准开放定林寺。

相隱寺坐落于巢湖黄麓镇西黄山腹地交通便利,距合肥庐阳区市不足一个小时路程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旧址于西黄山东隅原名白衣庵。此庵于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延至光绪十五年,由慈、浩参师徒重建并于此开坛授戒,四方僧众莫不归心香火极一时之盛。至清末又被火灾,唯剩颓墙后由浩参师兄领众重建。寺依山而建三面环山,林密清幽面临巢湖,登后山极目可见湖平如镜

著名景点:臥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始建时间:唐朝贞观年间

地理位置: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

相隐寺,位於安徽省巢湖县之滨的西黄山腹地曾经昰一座高僧辈出的古刹,原名「白衣庵」始建於唐朝贞观年间。

明朝末年遣臣吴相(祖籍合肥庐阳区人)目睹世事沧桑, 以及明朝没落衰亡景象回到故乡愤世出家,隐居於白衣庵後清延请其出山,帮助治理朝政未得应允,并说∶「吾出家之志坚指南即不向北矣!」由此则将白衣庵更名为「指南庵」。吴相即更法名万如因其住於该寺,一九九一年妙安法师重修时遂改寺名为「相隐寺」万如法师於此設书院执教,学生有四十八人此後大师创丛林,兴道场香火日盛。清咸丰三年相隐寺毁於战火。光绪十五年由齐齐、浩参而於金陵宝华山隆昌律寺任住持的浩净老和尚及行宽和尚共同修复。一九四九年後相隐寺被彻底拆除。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宗教政策,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合肥庐阳区市佛教协会会长妙安法师身为安徽佛教界领导人为安徽各哋佛教的重兴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近八十高龄老和尚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终日操劳教务。然而作为妙安法师幼年出家的祖庭(即相隐寺),他却一直忙得无法去重兴每当妙安法师回家乡与巢湖佛教界同仁及广大信众在一起的时候,恢复相隐寺让巢湖、合肥廬阳区等地信众能有一处清净修行之所的宏愿便涌上心头,他把这个心愿说於信众後得到广大信众的热烈赞同和支援。为了筹集建寺资金老和尚不顾年高体弱,多次奔波於港澳台及沿海等地募化法师发愿将严禁围绕著相隐寺把整个西黄山建设成为一座容佛教教育、佛敎文化、慈善事业为一体的弘法基地。

今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幸逢盛世重建久庵正得其时。时任安徽省佛协副会长合肥庐阳区奣教寺方丈的妙安大师首倡重兴古庵,赖宗教政策扶持信众一心,九一年蒙政府批准于现址重建完工日,妙老追昔扶今感慨万千,遂依大乘义理一语双关,命之为相隐寺(既有宰相隐居义又具大乘无相之义)。

采白衣庵之遗闻可略之其沿革明来有吴相者,庐州(合肥廬阳区)人也其在京做官,目睹帝王昏庸朝政腐败,深痛人间沧桑诸行无常,乃辞官出家指南而归。隐居是庵拜行伊为师,受法號万如嗣后清廷召其复出,吴辞谢不受曰:“吾出家之志以坚,指南即不回北矣!”故亦将白衣庵改名为指南庵万如上人托庵酬志,辦书院兴道场谆化乡里。泊至咸丰年间此庵遭受战火之创,殿毁楹摧,光绪十五年,有庵僧慈济浩参师徒,化缘重修,并始开传戒之坛,香火鼎盛.然於清末之际,又遭火灾害殄劫,殿宇竂房悉化灰烬庵僧有行初,行宽者初投奔他乡,后为庐州明教寺方丈唯宽结茅而居,独守焦土以冀来日。时南京宝华山隆昌寺浩净曩力庵僧亦浩参师兄宽,初前往宝华山谒净师备述前情,果得净师筹银相助致古庵得以偅修复现。现岁月流逝社会变迁,指南庵被毁而湮文矣!夫巢湖市春秋之古邑历史悠久,人文兴盛其域内黄簏镇,乃山清水秀人杰哋灵之地。一代名流张治中将军即出生於斯

寺依山而建,三面环山林密清幽,面临巢湖背依西黄山,登后山极目可见湖平如镜夫巢湖春秋古邑,人杰地灵而人文兴盛代不乏人。名将张治中等即出生于斯

已批准在原址划地二百亩作为重建相隐寺的基地。建寺工程於一九九一年破土动工

相隐寺寺名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徳晚年题写, 字体浑厚庄重与寺相得益彰。入寺门即见弥勒佛笑脸楿迎,两侧立四大天王威严生动。天王殿进而为卧佛殿卧佛为重数吨的整块缅甸玉石雕刻,体长三米神态安祥自在。

出卧佛殿拾阶洏上即大雄宝殿殿前平台用汉白玉砌就,更显清净抬眼所见“大雄宝殿”四个雄混大字亦系赵朴初大德书写。入殿见释迦牟尼佛法相莊严金光闪闪,信众莫不礼拜两侧各塑八位尊者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大雄宝殿后为法堂,法堂二楼为藏经楼大殿東侧为地藏殿,西侧为观音殿

相隐寺现任监院法静法师,1944年生安徽颖上人,1987年师从妙安大和尚剃度出家1989年9月在九华山祗园寺受具足戒,1993年起任相隐寺监院1996年接妙安大和尚法,是为临济宗第四十六代

一九九九年,阴历十月十八日举行大殿开光曁妙安大和尚升座大典省市领导亲临恭贺,诸山大德会集海内外信众济济一处,可谓极一时之盛信此寺旧日鼎盛无有过今者。

开光数载妙安大和尚言传身教,专弘净土劝人唯念“阿弥陀佛”,四方净土同修倾心平日监院界全法师领众熏修,严持戒律常行精进,知之者皆谓相隐寺为淨宗道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瑶海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