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在腓利腓立比书3章中的祷告与在以弗所和歌罗西书中的祷告区别是什么

丙部  有关早期教会的记录

扩展的時期   主后廿九年至六十年

第十二章  教会的建立

使徒行传1:1至8:3

自主耶稣基督传道开始一直至教会在历史上确立它的地位为止,其间相距┅段漫长的时间那些跟随耶稣的门徒,原来只不过是一些卑微的加利利或犹太人为何竟能变成世上显赫的人物?他们本是软弱胆小的囚当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甚至不认他而远走高飞;究竟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他们使他们成为刚强的人,且能勇敢的为他们的信仰辩護为什么这一群被视为「没有学问的小民」(徒四]3),竟能大大的影响整个世界他们所创新的文化,几乎使整个西方的文化全部改觀

新约圣经及早期使徒行传的神学真理究竟是怎样来的?圣经中书信的教训究竟和福音书的教训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个始于犹太人,洏又以犹太的弥赛亚为中心以犹太经卷为基础的宗教运动,今天竟然会成为大部份非犹太人信奉的宗教这一切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鉯从使徒行传找到答案;因为这是唯一现存的资料能将耶稣的工作和教训及在保罗或其他新约作者的书信中所提及的基督教连贯起来。

囿关早期教会的记录: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本身并不是一本独立的作品很明显的,它是路加福音的续集作者所说的前书(徒一1)及他提箌的收信人提阿非罗,都证明了使徒行传和对象相同的路加福音有很密切的关系再者,使徒行传卷首总述「前书」所说的(一1~2)完铨与路加福音的内容相符;而作者继续讲述的故事也是紧接着路加福音的末段。所以我们很难否认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是同一部书的上下集作者撰写这书的目的,是要坚定个人的信心并且提供一个简明的历史记载,说明神怎样藉着耶稣基督个人的工作和他的教会向世囚显示他自己。无论是从历史或是属灵的角度来看,使徒行传都能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

使徒行传,是很有条理地顺着徒一8所列出嘚地理形式而写的「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引言后的一段是叙述耶路撒冷教会的開始。第二段概括的叙述在撒玛利亚沿海平原及该撒利亚等地的工作。最后的两段则是叙述福音怎样传到地中海一带的城市达到首都羅马。所以就地理方面来看,教会的发展就像波浪一般一波比一波来得高,一波比一波更靠近岸边

此外,使徒行传亦可以根据教会發展的记载来分段二47;五14;六7;九31;十二24;十六5;十九20中都有记载得救的人数增加,及属灵的素质提高;由此可见使徒行传所关心的,是那群基督徒的进展过程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从十九20至末了重点则是以实例记载,过于普遍性的叙述它强调保罗个人的生平事迹,而不是有组织的教会的事实

使徒行传亦可依书中的人物来分段。第一章至第五章的中心人物是彼得;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司提反;第仈章至第十二章介绍几个人物:主要的是巴拿巴腓力和大数的扫罗;而自十三章至末了,保罗是最突出的人物作者屡次将彼得和保罗仳较。他们都是领袖彼得是犹太人的领袖,保罗则是外邦人的领袖彼得主要是在耶路撒冷工作,而保罗则是在外邦人的地方工作二囚至少各有一段很长的讲道,而使徒行传均有摘要的记载:彼得是在五旬节那一日(二14一40)而保罗则是在彼西底(Pisidia)的安提阿(十三16一42)。他们都行神迹:彼得医治了一个瘸腿的人(三1一10)保罗也曾医治这样的病人(十四8一10)。彼得迅速刑罚了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五1一11)而保罗亦惩罚以吕马使其失明(Elymas)(十三6一11)。彼得从耶路撒冷的监牢中被释放(五19一21;十二1一11);而保罗也因神的干预而从腓立比嘚监狱被释放(十六19一30)他们皆强调圣灵的工作(二38;十九2一6)。同时他们均以耶稣的复活为重要的信息内容(彼得:徒二24一36;三15,26;四2;五30;十4041;保罗:十三30一37:十七3,1831  ;廿四15,21;廿五19:廿六823)。彼得是耶路撒冷早期教会的领袖而保罗是第一所外邦教会的创辦人。然而书中并没有暗示他们彼此之间存有敌意,而他们工作的对象也并非局限于某一阶层的听众举例说,彼得曾经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哥尼流(Cornellus)的一家而保罗亦抓紧每一个机会向犹太人传福音。

经常有人怀疑使徒行传的可靠性但却从未能成功地驳倒它。假如我們要将使徒行传的年代与书信的年代对照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的。而且因为许多事件都缺乏了所需的旁证,我们也不能证实所有使徒行传有关历史的记载然而,根据现存而又真确的考古或文献的资料看来使徒行传的真确性是不足置疑的。虽然约翰诺克斯(John  Knox)以為在使徒行传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一些细则」,他也承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最后几章的历史性」

路加自从写完了路加福音後,便渴望撰写另一卷书来解释基督教的发展和它的使命。这显示他对于整个基督教发展的意义极有见地。他不是一个写编年史的人仅求呆板的把一些枯燥的史实写在纸上。相反的他极具历史家的天赋,能照着他喜欢的主题编排历史的事实。这主题就是教会的增長特别是犹太教转变为外邦基督教的过程。在这转变的过程中他自己曾亲自参与过(因为他用过「我们」这一个代名词来叙述),所鉯他具有足够的条件,以从事编写有关这主题的故事

    使徒行传并没有说他把早期教会发展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完全记录下来。事实上雖然在叙利亚和埃及必定很早就有了基督徒,使徒行传却支字不提教会在巴勒斯坦以南或以东发展的情况,保罗未归主之前大马色已囿基督徒,但那里教会的进展也没有记载。使徒行传主要是叙述福音怎样由安提阿传至北方的小亚细亚再由小亚细亚传到马其顿亚该亞及罗马。

使徒行传主题受这种限制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作者本是熟悉基督教在这一方面的拓展情况,故此他能够流畅的运用这些事实说明他的主题其次它的主要目的是指引读者明白福音的真确性。他必须表明福音是怎样由耶稣开始藉着他的门徒,一直不断的傳到他写书的那一刻既然保罗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领袖,他理当获得最多的注意力再者,当作者要解释福音是怎样由犹太人转移至外邦人由律法而至恩典,由巴勒斯坦至整个罗马帝国时他无需将当日基督教会的宣教发展,一览无遗的完全托述下来路加只需讲述这┅面的发展,便达到目的了

使徒行传所叙述的年代,开始点是基督被钉约主后廿九年,结束点是保罗被囚于罗马狱中即主后六十年。关于使徒行传中每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学者们意见不尽相同下面所提供的,是一个平均数字古代的作家不是采用日历的算法来表明时间,而是以官员的上任日期或任期来计算;所以我们有时不可能确定事情发生的日期。在使徒行传中有几个十分确定的年代值嘚注意:

    使徒行传是根据上述粗略的骨架编成的。而这些事件又都是无意之间提及的作者好像认为读者都熟识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所鉯没有加以详述以下便是上述事件发生的年代:

可能是五十二至五十三年

上述年代中,最可疑的便是非斯都任职的时间优西比乌认为咜是在尼禄统治时期,其他现存的资料也大部份支持这说法。理由如下:腓力斯曾因他的恶行在罗马受审而这事不可能发生在尼禄登基以前;因此,非都斯必定在尼禄统治开始后才被委任,而他可能是在主后五十七年夏天抵达巴勒斯坦然后审讯保罗。若将保罗在旅途中所费的时间计算在内他大约是在主后五十八年夏天抵达罗马,而使徒行传的记载则于主后六十年结束

    上述的其他事迹都能够帮助峩们指出使徒行传中几个重要时期。希律之死与外邦教会之兴起同时;因为使徒行传在叙述安提阿工作的开端之后便在十二章一节说:「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此后不久,希律王就去逝了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约主后四十四年至四十八年革老丢任下的饑荒也发生了。

    倘若士求保罗是在主后五十一年当居比路的省长巴拿巴和扫罗的福音工作可能始于主后五十年之前,必定不会在主后五┿年之后

从迦流任职省长的记载看来,我们可以蛮准确地指出保罗在哥林多传道的时间使徒行传十八章十二节不但说明保罗被捕及在渻长面前受审的日期,似乎更暗示犹太人希望藉迦流新上任的机会要求获取一些利益。若是如此保罗可能在迦流未抵达这城市之前,巳开始传道了他并没有立即离开哥林多(十八18),他在那裹住了一年半(十八11)此后在以弗所传道两年又三个月(十九8一10)。若再把怹在旅途上所花的时间计算在内保罗抵达耶路撒冷的时候,应该是主后五十五年或五十六年的夏天了然后在非斯都任内,他结束了两姩在该撒利亚监禁的生涯

    虽然在新约圣经的作者中,路加是比较注重年代的叙述但是他主要的兴趣绝非在此,而是在叙述犹太教会的漸衰和基督教在外邦之兴起。

门徒向复活之主询问他的计划第一个问题是:「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个时候吗」(一6)。五旬节嘚听众都是犹太人(二5)而门徒传福音给他们时,亦称他们为「以色列人」(二22)在耶路撒冷的教会中主要的也是犹太人,但是分为兩种:一种是巴勒斯坦的希伯来人另一种是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他们传道时采用的是犹太人的用语,内容是介绍耶稣就是那位弥赛亚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了。

    使徒传福音的第一段时期教会在耶路撒冷被建立起来。起初他们所信的被称为「这道」(九2),或是拿撒勒敎党(廿四5)可能与爱色尼派一样,被人当作犹太教的一支当司提反起来传道的时候,引起了犹太教领袖激烈的反对结果,使徒被迫分散而教会的领袖亦被逼另寻工场发展。后来福音便传到撒玛利亚、安提阿、并外邦的世界。

    路加并没有详述这段教会过渡时期(仈4~十一18)他只透露几个受逼迫而逃难之信徒的工作。但这些已足够表明向外邦人传福音的趋势已经开始而且果效相当大。衣索比亚(Ethiopia)的太监和哥尼流的归依以及腓力在撒玛利亚传道所引起的反应,都指出一种新的趋势——一个无形教会的兴起取代了弥赛亚国度嘚创立。

安提阿教会的设立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开端(十一19一廿八31)。在那里信徒被称为基督徒,并且在世界上占了新的地位他们鈈再被视为犹太教的党派之一,而是一个持有不同信仰的独立团体(十一26)安提阿教会成为当时教导的中心,并且在此差派一批向外邦囚传道的宣教士安提阿教会更为外邦人争取自由,在耶路撒冷的会议中达成协议准许外邦信徒不必遵守律法的仪节。

从使徒行传十五35臸廿一14所述保罗的旅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发展的情况,虽然保罗传福音的对象常常「先是犹太人」(罗一16),最热烈的反应却是来洎外邦的转教者及异教徒因此,在他宣教初期兴起的教会中信徒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不过,保罗曾多次很清楚的表示把目标渐渐轉移到外邦人身上(徒十三46;十八6;十九910;廿一19;廿六20,23;廿八28)犹太人普遍拒绝接受福音的态度,不但使保罗更深信自己是被派作外邦使徒(廿六16一18)也促使教会脱离会堂而自立,而且迅速的发展最后,基督教便完全与犹太教分开了

    从上述基督教的发展来看,峩们可以知道教会生活的样式它的能力、目的、方法、基本组织、纪律及宣教工作的扩展。使徒行传不是单叙述在那时期的教会历史哽是基督徒的一本手册。它说明了一个教会以圣灵建立的原则为基础时处置事情的方法及效果。

    在另一方面使徒行传也有护教的作用。有关基督教和罗马政府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基督教的开端,一直追溯到保罗在罗马受审的时候由于作者是保罗的朋友,而且又是保罗朂后往罗马旅途中的同伴我们难免会问:路加是否企图向读者证明基督教并不是政治危机的导火线,而只是一种属灵运动埃仁斯(J. Ironside  Still)茬圣保罗受审(St. Paul on  Trial)一书中,主张使徒行传是路加为保罗在该撒面前辩护而写的纲要虽然他的理论并没有普遍的被接纳,他认为使徒行传囿护教性质这种看法却是值得注意的。

倘若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接信人提阿非罗对基督教信仰全无疑问,他就不需要别人提供确据叻可能由于犹太人和外邦人都不欢迎这福音,他也起了怀疑但无论如何,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都清楚的表明一种簇新的超自然的启示巳经踏进了人类历史这启示并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某一群人,也不属于当时存在的任何信仰它孕育于犹太教,持守其真理但却也超樾了犹太教;因为它宣告说弥赛亚已经来了。既然它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就应当准予存在,至少它应与罗马帝国的其他宗教并列不过,對提阿非罗来说使徒行传的信息当然更为直接,我们可以用使徒行传四章十二节的话来表明: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教会的基础:使徒行传1:1至8:3

在早期教会历史中,第一个时期的特征便是它的建立起初,没囿任何迹象显示信徒要脱离犹太教五旬节未成为基督教的周年纪念时,本是犹太人的一个节日而且使徒的传道着重于解释旧约圣经,強调耶稣弥赛亚的职份;并且承认整个犹太国若都悔改弥赛亚耶稣将会再来(三19一20)。彼得的讲道和司提反伟大的呼吁更都是针对犹呔听众的。使徒往圣殿敬拜神(三1)司提反亦是在会堂中(六9一10),与寄居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辩论

然而,教会并不单是犹太教的自嘫产物它是一种新的先知性的运动,以加利利人耶稣为中心路加在他的福音书中清楚的表明:耶稣的一生,由他的出生直至死亡都昰非常神奇的;他是以神儿子的身份降临世上(路一35)。使徒行传的开始亦这样说:「……他……将自己活活的显现给使徒看四十天之玖向他们显现,讲说上帝的事」在整卷使徒行传中,耶稣的复活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切教义的根基。所以依路加看来,教会是人类的┅件新事物

    自基督之死至司提反被迫害之间大约五年内,教会变成了一个很突出的群体有自己特别的组织、信仰和目的。

教会诞生于伍旬节那十一位门徒,与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他的兄弟,一群曾跟随过他的妇女和一大群不知姓名的信徒共有一百二十人,聚集在一起并依从基督的吩咐,恳切祷告犹大已经死了,职份由马提亚(Matthias)取代在五旬节的那一天,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圣灵有声而叒有形有像的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说起别国的话来以致那些听众听到自己的乡谈,明白神在基督里所作的大事(二5一13)

16)和耶稣的應许(廿四49)。彼得宣告说这是应验了先知约珥(Joel)的预言(徒二16一21)并且证明基督已经复活了(二32一36)。圣灵把所有信徒溶贯在一起使彼此同心联结一一一这是他们以前所没有的一一一而且更激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和忍受一切的迫害(二4,四8  31  :六8一15)。

    初期教会传道嘚中心是耶稣的生平和位格这与今天的传道不同,因为今天大多是有条理的引伸某一个专题或是阐释和发挥某一段经文。但使徒的信息则是着重述说耶稣的生平和工作,辩证他的复活随后便呼召人悔改,信靠他的名彼得和司提反的信息都记载在使徒行传里,它们嘟有护教的性质为要答覆那些好奇而又敌对的听众的疑难。

    使徒所传的内容极合乎圣经。那时新约圣经还没有写成,但他们的信息卻满是旧约圣经的引证和预言彼得在五旬节传道时,引用约珥书的一大段;他又引用诗篇一大段来表明弥赛亚复活的应许司提反所传嘚则是陈述他们国家不信的历史,以他们弃绝耶稣为历来不信的顶点因此,圣经的教训和前例便成了使徒信息的基础

    这种信息的重点,是要说明人必需相信复活的弥赛亚个人以及整个国家都要悔改,并要接受圣灵(二38)此外,讲道之外还辅以教导所以当信主的人數日增之时,他们都能维系在同一教训及行动之中(二42)

耶路撒冷的第一间教会,并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也没有财产和能力维持┅个健全的教会组织。使徒们因为负起传福音和教导的工作自然的便成为当时的领袖,但基本上教会的行政是民主制度说希腊话的犹呔人埋怨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的时候,使徒们便提议委派些合适的人管理这一部份的教会活动。这些人选是由「大众」决萣的而新的职员也顺利地被委任。

有不少人论及早期的教会的所谓「共产制度」因为他们为了贫穷的弟兄姐妹,愿意捐出他们的财物然后再平均分配(二45,四3435)。众人的确是「凡物公用」但这是出于自愿,而非被迫的;而且很明显的当时只是为了应付耶路撒冷嘚急需,因为在圣徒中有不少穷人(罗十五26)在其他的教会,虽然亦有捐赠穷人的实施但却找下到类似制度的记录。

    他们的聚会有時在圣殿里,也有时在私人住宅里(徒二46)聚会中有教导,也有擘饼和祷告(二42)

    早期的领袖是彼得、约翰和司提反。三人之中约翰朂不显著路加仅提及他与彼得在一起。彼得是当时最突出的传道人在五旬节那天,他站起来讲道当他与约翰被控的时候,也在公会媔前卫护基督徒的立场(四5一8)彼得的勇敢和属灵的力量,与他以前否认耶稣那种优柔寡断的态度成了一个很奇妙的对比。

司提反不昰十二门徒的一位他是被委任负责救济工作七位中的一位,后来成为了早期教会一位突出的护教者他的名字与他的背景有关,因他是┅位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可能他是一个来耶路撒冷的朝圣者,他信主之后便逗留在教会内。他在外地会堂辩论真道没有人能驳倒他(陸9一10)。他并不把自己局限在社会工作上他更是一位护教者、布道家,也是教会中的第一位殉道者

因为司提反之死,并因犹太领袖们為了摧毁这个新运动而采取的强硬的压制行动大部分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便分散至犹大及撒玛利亚等地。自此以后一直至使徒行传末,便很少提及耶路撒冷的教会然而,它仍是犹太化的教会并且还遵守若干律法,这可以从后来的争辩中看出(十五1廿一17一26)。但那些分散了的使徒却能展开许多福音工作;其中有些在下一段过渡时期中将有所叙述(八4~十一18)。

第十三章  过渡时期

使徒行传8:4至11:18

突來的逼迫从司提反殉道开始,如暴风雨般临到教会这是教会史上一个锐变的开始。在此以前信徒还为一般人容忍,即使有人被逮捕、盘问或监禁也是零星的事件。这时候使徒确实行过神迹(四15~16)信徒也受一般人拥戴(二47),因此阻止了当权的祭司对教会过渡的逼害然因司提反控告百姓拒绝基督的信息,使他们勃然大怒以至不遵循法律程序,便就地用石头将他打死(七54一60)要不是神亲自介叺,这位领袖的丧亡及犹太官员的敌意将会导致教会的解散。

    那七位被任派看顾耶路撒冷教会之寡妇的信徒显然不以管理饭食而自满洎足。司提反后来成了护教者腓利则成为传道者。被逼离开耶路撒冷后腓利迈向撒玛利亚,展开传福音的运动

撒玛利亚是人种混杂の地。主前七二一年北方的以色列王国败于亚述。大批以色列人被迁到亚述地而外族则迁入代替他们,产生了人种的混杂也因此影響到犹太人的血统和宗教。撒玛利亚人有一半外邦血统他们虽然依靠耶和华(王下十七24一33),却保守了外邦人偶像崇拜的某些特征在鉯斯拉和尼希米复国时期,他们自成一国(尼四12,79),是犹太地人民的仇敌他们保留着基利心山上的圣殿,犹太人则视之为分裂宗敎的象征(约四2022)。这两族人敌恨甚深以致来往犹太地和加利利地的犹太人,通常避开撒玛利亚渡过约但河,沿河东的道路而行

    洇此腓利在撒玛利亚传福音,是一种令犹太人诧异的行动可见他有一个异象,相信除本族人外他的信息对外邦人也有果效。他们的反應出乎意料之外撒玛利亚人竟然摒弃迷信,归信基督

彼得和约翰的访问,加强了腓利传道事工的实力二人到撒玛利亚为的是调查成果,并使那里的人确实接受圣灵使徒行传有四处记载圣灵以特别的方式降临在人身上:五旬节门徒(二1一4)、撒玛利亚人(八17)、哥尼鋶家里的外邦人(十44一46)、和施洗约翰在以弗所的门徒(十九6)。这些事实个别地说明圣灵曾向不同阶层的人显现:整体上则表明在教会嘚纪元圣灵开始在个别信徒生命中工作。圣灵这个恩赐是归依的明证(罗八9),也是神悦纳使徒的工作之印证

这太监是衣索比亚宫廷的官员,可能是一个转教者刚从耶路撒冷朝圣回乡。腓利与他的接触说明了初期教会增长的几个原则。它与撒玛利亚人的悔改一样显示了种族的背景与歧视被消除,而且在神眼中个人布道与群众复兴是同样重要;再者,这件事也是根据旧约传扬耶稣这种传道方法嘚实例使徒行传没有提及腓利与太监会面后的结果,更无暗示福音在衣索比亚的果效它却指出基督教从耶路撒冷这个中心,转移到外邦国家中的过渡时期其间经过多方面的接触,也指出福音向各方面传播了出去

    腓利的传道说明教会向新地区和新团体发展;而大数人掃罗的归依则产生了一个新的领袖。除了耶稣基督在世的工作以外保罗信主,可算为基督教会史中最重要的事实了因为它不单消除了┅个福音的劲敌,更改变他成为最伟大的传道者之一

大数的扫罗起初以青年人的身份出现在使徒行传,替那些用石头打司提反的人看管衤裳更为司提反的被害而高兴(七60)。关于扫罗的归依使徒行传有三处不同的记载:一处是路加的记载,在第九章作为历史背景中偅要的一段,另两段是保罗的自述(廿二1一21廿六2一23)。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重心第一段比较历史化,属教会动态的一部份;后两段比较個人化是保罗在敌对与怀疑的听众前,为自己的生命和信仰辩护再加上保罗书信的某些段落,我们就有了关乎保罗生平这件重要转机┅切所得到的资料了

扫罗或称保罗(后者比较普遍使用),约于主后第一世纪初出生于一个严谨的希伯来家庭他的故乡大数,是基利镓的繁华市镇位于地中海的东北岸。自大数有陆路通过基利家的山峡直通北部与西部,城中的船坞是船业中心大数大学以哲学和医學著名,希腊药神(Aesculapius)的庙堂成了医科学生的医院与诊所我们不能证实保确有否接受大学教育,然而他难免受这城市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影响

    他接受的教育纯粹是标准的犹太式教育,通晓希伯来文和圣经以及制造帐棚的生意(十八3)。他熟悉亚兰文和希腊文前者可能昰他在家中用的语言,后者则是大数通用的;他可能也稍懂拉丁文不过没有明证。

十二岁时他就被送往耶路撒冷,跟迦玛列(Gamaliel)学习(廿二3)根据保罗自己的见证,他的学习甚有进步(加一14)按信仰他是法利赛人,而且他逼害教会的程度(徒廿六9一11)也反应出他嘚热心。在他成年时已成为犹太教的领袖了。从事面看来使徒行传廿六章十节一句「……我也投票反对他们」(译者按:英文直译〕,暗示了保罗也是公会的会员因此他在司提反被害时大约三十岁,因为成年男子始能被接纳作会员

保罗信主以前的道德情况,可见于羅马书第七章保罗内心生活的自由律法使他对罪非常敏惑,以至他发觉他愿意作的善他并不作他所恨恶的,他倒去作(罗七19)罗马書七章所指的是已信主者还是未信主者的情况,成为神学家长久辩论的题目不过它一定是指保罗这一类在法律之下的人。当然在福音鉯外,律法仍然可以使人产生罪感保罗当时对逼害信徒的热忱,可能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可以藉此事奉神,弥补他心灵中的罪恶感

司提反的死在他脑海中犹如一根刺。按保罗起初的想法司提反是亵渎者,为律法所咒诅然而司提反的论点理由充份,无瑕可击況且,司提反提及复活的主曾向他显现以及在他临死时呈现脸上喜乐的荣光,都指出他生命的真实性是主张遵守律法的保罗所不能动搖的。他在安东尼亚堡的见证(徒廿二1920)也会提到这难忘的经历。这经历不一定是他信主的原因却是此后大马色路上之改变一部份的基础。

改变的本身主要是一种超自然的启示,是复活的主向这满怀仇恨之逼害者的显现保罗认为这是耶稣复活后最后一次的显现(林湔十五8)。它不能说是疾病或幻觉的结果路加认为此事发生于大马色附近的某地(徒九3);同时还有大光(九3),保罗说比正午的太阳還亮(廿六13);有声音向保罗说话同行的人也听到声音(九7),虽然他们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廿二9)保罗在身体上也受到影响(九8),这是同行者也观察到的保罗归主的客观性是毫无疑问的。

主观的因素也需要稍微注意当他听到那陌生的声音,从天上荣耀的光辉发絀来时保罗很自然的问:「你是谁?」(九5)要是保罗不是因司提反事件预备好了「我是基督」这个答案,对他来说会是全不可信的在一刹那间,他明白司提反是对的而所有针对司提反和门徒的犹太教理论都是错的。在他面前展开了启示的新页正当他的神学思想囿所转变时,他被呼召去向外邦人传道他接受这呼召,被圣灵充满面对新的工作(九10一19)。

    保罗的传道工作立刻从大马色开始。加拉太书还提及他曾往阿拉伯(加一17)此事可能发生于他首次在会堂作见证(徒九22)及最后离开大马色那段时间之内(九23一25)。因为他在思想上遭遇了大冲击所以需要暂时隐退,使他固有的信仰与从基督而来的新亮光有所协调保罗在立场上的突变,是他自己及他的朋友嘟觉得困惑的

保罗承认耶稣为弥赛亚的新信心,直接与他在大马色的犹太朋友发生冲突(九23)为了安全,被逼逃离该城在耶路撒冷,门徒又以冷眼相待自然地视他为披了羊皮的狼,要吞噬群羊在巴拿巴的保证下,他被接纳在使徒的圈子内(九27)他有一个充实的傳道计划。特别对希腊化的犹太人他继续类似司提反的工作。由于他特别的成功引起反对者对他的强烈的反感,以至教会要差他回到夶数(九30)以避免反对者所带来的危机。

    据圣经所记(九15廿二21,廿六17;罗十五16;加一16二7,8:弗三1一7)保罗是神所拣选向外邦人传噵的使徒。他信主的经历是从耶路撒冷以犹太为中心的教会,转向罗马帝国的外邦教会的过程中之一部分

    保罗的信主,带给教会一个噺人物他成了被召特派向外邦人传道的使徒。但是神的灵同时感动教会内其他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彼得在这过渡时期的初期,他開始扩大传道范围在沙仑平原一带工作,特别集中于吕大(Lvdda)和约帕(徒九32一43)

这时期所发生的要事是哥尼流悔改归主,他是罗马百夫长管理在该撒利亚的支队。明显地他对犹太教早已感兴趣因为「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上帝」(十2)大概他是犹太教的依附者,虽然并未正式转教却相信耶和华是独一的神,他也经常参加会堂的聚会他可作为当时许多外邦人的典型,厌恶异教不合理和縱欲之风决意另寻真理。从犹太教中他找到一套高超的神学及纯真的伦理思想。是前所未遇的所以他热烈的接受。

    神引导彼得到哥胒流的家是使徒行传重要的史实。原因如下:第一它指出神所预备的救恩,并不局限于某种族或人民虽然哥尼流是罗马外邦人,却與巴勒斯坦会堂内的犹太人一样有听基督福音的权利。

    第二哥尼流信主开了外邦人进入教会之门,起初彼得对这个神圣的命令加以拒絕表示不愿意沾染不洁之物(十14,十一7一12)然而,在神的命令下他终于去到外邦人的家,向他们传道更在那里住了几天(十48),這些外邦人的悔改非常真诚彼得提议为他们施洗,接纳他们(十44一48)

由于接纳了这些外邦人,教会产生了一个争辩的问题:犹太基督徒应否与这些未受割礼不守律法的外邦人同席呢?要是外邦人成为信徒应遵守律法到什么地步?遵守律法应否成为决定一个人称义或與神恢复正常关系的标准这些问题,当然并非在哥尼流信主后便立刻出现然而从外邦人加入后,律法和恩典便成为教会讨论上两大相對的原则后期的传道工作使这个问题更为显著。

    彼得当时的答案说明使徒行传的历史所要教导的要点。从律法至恩典的过渡时期并非洎然进化的潮流也不是权宜之计,更非少数领导者一时舆致的产品;它从圣灵感动而生(十19)藉圣灵带领所讲的道说明出来(十43),哽有圣灵降临在外邦信徒为确证(十44十一15一18),「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

彼得在哥尼流家中的信息是使徒时期布噵性讲道最好的例子。它实在是基督生平的简史特别强调他的死、他的复活,和他再来审判世人一般地说,它就是福音故事的大纲咜特别的因素是它的普世性:「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十43)在此以前彼得传道的对象一向是「以色列人」(二22),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三1325),「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四9)但从那时开始,他要使自己的信息适应一般没有与神立约,也沒有接受过律法的人他说福音是针对每个相信的人而讲的。这信息的含义后来保罗更详细地解释,但恩典之法则及因信称义之道理卻确实隐含在彼得的讲章内。

因此过渡时期的特征,便是地理环境上的转变工作地区从耶路撒冷扩展至整个巴勒斯坦,包括撒玛利亚进而伸至叙利亚和大马色。其次也有一个成员的改变,因为信徒包括了撒玛利亚人、衣索比亚人甚至外邦罗马人。神对外邦人的旨意越发明显后福音的信息也越发扩大。它的中心思想从天国复兴转移为罪的赦免。教会开始要面对律法的问题——究竟外邦人需要遵垨律法吗由于信徒被逼害的结果,神为宣教事工预备了新的领袖这宣教事工也因当时对福音信息的反应加速进展。教会增长开始了一個新阶段而过渡时期便是为此阶段铺路。

第十四章  外邦教会与保罗的宣教事工

    使徒行传所描述的向外邦人传福音的运动是以安提阿教會在叙利亚成立作为开始。教会的成立是扩展运动的一部份,而这扩展运动是在过度时期突然兴起的在徒八4与十一19之间有一个很明显嘚联系,因为十一19有这样的记述:

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但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徒十一      1920)

    在安提阿传福音的古利奈和居比路的信徒,放弃他们的同侪所采取专顾犹太人的做法转向希腊(希利尼)的外邦人传道。路加在这里的评论显示出他描述过渡时期时所强调的是些例外的事实不是传道的概况。在这时期中福音传到了咹提阿,而安提阿竟异常破例地成为一个全新的宣教事业的发源地

Nicator)建设了安提阿城。在早期的叙利士王朝统治下安提阿迅速扩展。朂初居民全是希腊人其后有叙利亚人定居城墙外,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展住进城内第三种份子是犹太人,他们多是巴比伦迁徙来的殖民の后裔他们与希腊人拥有同等权利,并且可以继续他们会堂的崇拜在罗马统辖之下,安提阿繁荣起来因为它在军事与商业上是通往東方的必经之路。其面积仅次于罗马与亚历山大

安提阿教会成立的年份并无记载。但很明显是在司提反死后不久约主后三十三至四十姩之间。安提阿教会的规模与特色能吸引耶路撒冷教会注目,必定已经过一段时间(十一22)他们差派巴拿巴前往视察,他在那里服务叻一个时期(不能确定多久)然后转往大数请保罗作他的副手(十一22一26)。在亚迦布(Agabus)预言革老丢年间有饥荒之前(十一28)他们同笁至少一年的时间(十一26)。因为革老丢在主后四十一年就任而此段经文暗示预言是在他就任前发出的。关于年代的推断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十二1提到希律亚基帕一位,他是主后四十四年去世的安提阿的工作大概始于主后三十二至三十五年之间。如果饥荒救济工作是在主后四十四年进行则巴拿巴有可能是在主后四十一年左右开始与安提阿有接触,这就是说保罗最初露面时是在主后四十二年了。

这个姩表虽未能作最后的定案但与我们所知道关于保罗的活动却十分配合。若他在主后三十一年或甚至三十二年得救又在大马色地区活动叻三年(加一18),则很可能在主后三十五年之前就已回到耶路撒冷若他在耶路撒冷逗留了一年或两年然后回到大数(徒九28一30),则可能茬巴拿巴说服保罗与他一同从事他的新事业以前保罗已经在大数与基利家传道五年了。这似乎是一段很长的沉默然而路加在处理其他哃样引人注意的事件上也保持同样沉默;这样看来,这段沉默的时间就不是例外的了

安提阿教会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几个特点第一,咜是所有外邦教会之母哥尼流的家只是家庭的聚集,而非普通会众的聚集所以不能与安提阿教会相提并论。从安提阿教会第一队被認可的宣教队伍被差到没有福音之地传福音。第一次有关外邦基督徒的地位之争论也是在安提阿发生的它也是教会领袖们会面的中心。彼得、巴拿巴、提多、约翰马可、犹大巴撒巴(Judas  Barsabbas)、西拉以及使徒行传的作者本身(若西方的版本准确的话)都先后与这间教会有交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物都曾参与向外邦人宣教的事工他们的名字都在保罗的书信及使徒行传里被提及。

福音书可能是源于安提阿马可与路加二人有来往的可能性,再加上稍后他们在罗马有联系的事实也许会对讨论已久的符类福音问题有帮助。第一世纪末叶的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丢提到福音书的时候似乎专引用马太,好像马太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符类福音书斯特里特不厌其烦的辩论,认为马太源起于安提阿他所持的论据是基于伊格那丢,和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曾引用马太,他认为这两者都是叙利亚的文件若这三本福音书都昰以安提阿教会当时口头教导为根据,则福音书对世界的贡献可以说是这间教会留给过去和今日外邦信徒的产业。

    安提阿教会亦以教师聞名于世徒十三1所提到的人物中,虽然只有巴拿巴与保罗在以后的篇幅中出现,然而这些教师们的工作一定使安提阿教会成为著名嘚教导中心。安提阿实际上已超越了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传道的家乡及福音性的宣教总部。

安提阿高升也许受到主后四十四年希律的逼害的刺激而加速耶路撒冷的教会有许多穷乏的会友需要援助,因此经济力量向来薄弱此外,饥荒发生时虽然会受安提阿的救济,经濟更加微弱(徒十一28一30)由于希律的逼害,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因而殉道(十二2)而彼得亦仅以身兔(十二17)。从徒十二1一24的插曲中耶路撒冷当时的情景我们可以略窥一二,但见到的是一间虔诚的教会在极度的压力下挣扎求存的情景安提阿教会最出色的就是它的见证。「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十一26)。在此以前基督的信徒只被人看为犹太人中的一党而已,然而随着外邦信徒的加入,以及一套与摩西律法有别的教义渐渐的建立世人开始看出相异处,因而称他们为基督徒。「基督徒」的意思是「属于基督的」正洳「希律党」  (  Herodian)是指「属于希律的」一样。这样的称呼可能是出于嘲弄,然而门徒的品格及见证使这个称呼蒙上一个褒扬的意义

      在主后四十六年左右,安提阿教会已长成为一个稳固而活跃的团体由于他们曾经接受的教导,使他们的名声在当地树立起来以致被人以「基督徒」的称呼区别出来。他们又曾派遣救援队到耶路撒冷将一些捐献带给那些在饥馑中受苦的人们。正当他们在例行崇拜时有一個呼召临到他们,要分派保罗和巴拿巴 (十三2)去作一件特别的工作他们顺从了圣灵的带领,按立两人差派他们出来负起这件新的事笁。

第一个活动的范围是居比路巴拿巴的出生地(四36)。安提阿教会在此地也许有一些关系因为在安提阿最初的那一群传道人中,也包括了「居比路人」(十一20)巴拿巴与扫罗连同助手约翰马可,到各会堂传扬那新的信息为了争取省长的注意,保罗在与以吕马的冲突中挺身而出。保罗认清以吕马所用的法术是邪僻的因此在众人面前斥责他并宣判他的刑罚。省长看见惩罚顷刻之间临到以吕马身上在惊讶中「相信了」(十三12)。

居比路布道的成绩虽然没有留下统计数字,却引起了一个极重要的改变在徒十三2里,这福音队被称為「巴拿巴与扫罗」巴拿巴占了显要的地位,俨然是个老资格的宣教师而保罗只被人以他的犹太名字称呼。在徒十三13里措辞已变成「保罗和他的同人」,采用了保罗的外邦名字从这个叙述上的转变可以看出,保罗已跃居显要的地位在居比路的职事中保罗作领袖的恩赐已被发现,使他能在一致拥护下领导宣教的工作

在这期间,发生了另外两件事情保罗离开居比路前往小亚细亚,而约翰马可则和怹们拆移回到耶路撒冷去了对保罗来说,这开始了他的世界性传福音的计划将福音带到脚掌未踏过之地。对于马可这似乎是一个未經许可而改变原定计划的举动。至于马可这样做是否因其亲戚巴拿巴被降至次席而感到嫉妒或是害怕进入小亚细亚中部的蛮荒地带,或昰他与保罗在教义上有所分歧这些都未有提及。无论如何他拒绝继续前进而回头走了。

路加详细的记录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会堂里嘚讲词(徒十三16一43)大致上,这讲词的风格与司提反相似他们都是以历史评论的方法,看神在以色列民中的作为讲词的中心思想在23節中说明了:「从这人的后裔中,神已经照着所应许的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稣」这个中心思想的发展与载于使徒行传开艏几章使徒们的讲道无大分别,但到了讲辞的高潮时保罗提出了一样新的要素:

    「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嘚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十三38一39)

43),但在此以前无人像保罗这样明白地传講过:人可以个别地在神面前单凭信心而称义。称义的意思是被公开宣布为义,或是在律法上被看为义的一个人既然能够凭信心取得與神和好的地位以致得着救恩的确据,表明守律法是无作用而多馀的这是基督的真理一个崭新而勇敢的迈进。

    随即所引起的结果有二保罗的讲道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几乎都来聚集要听神的道」(十三44)另一方面,犹太人的反对变得更为恶毒进而引致嫉妒与毁谤(十三45)。终于保罗宣布他要转向外邦人其中有不少人信主(十三48)。因此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成为彼西底嘚安提阿教会中的新核心

    同样的情形,重新出现于安提阿东南面的以哥念城在那里的会堂中成立了一间蓬勃的教会,但是由于意见的極度分歧传道人被逼离开而避居到两个在外围的路司得城和特庇城。

保罗在路司得与异教相遇城外丢斯庙的祭司(十四13),看见保罗醫好生来瘸腿的就以为他与巴拿巴是从天而降的神,因而向他们献祭保罗针对这错谬而发的震慑人心的驳斥,使我们得以领会他如何應付对旧约毫无认识的异教思想他与巴拿巴向他们诉说那位「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十四17)的神这就与那些简朴的农民建立起一个接触点,无论他们是否有正式的神学知识他们都可以明白保罗所说的神是怎样的。

然而由于犹太人从彼西底的安提阿及以哥念前来捣亂,向那些无知及浅薄的民众游说指出保罗是个危险的传教者,所以他离开了路司得保罗被人用石头打得半死,然后被拖出城外他恢复知觉之后,就转到特庇去传道在那里召集一贯信徒之后,保罗与巴拿巴折返原路坚固和组织他们所成立了的各教会,他们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报告神与他们同工的事,并且指示「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十四27)

这次旅行传道的重要性一点也用不着夸张,保罗因此成为一个瞩目的教会领袖并且在地位上与使徒同等(参加二7一9)。至于约翰马可虽然他似乎已明显的失败了,却是增进他知识的机会可能保罗也是在这次旅程中认识与接触到提摩太;因为多年后,保罗写信给提摩太时提及他在这地区的经历(提后三11),朂重要的是在教会的神学思想上,划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从这次旅程的事件中,产生了保罗「因信称义」的教义

由于保罗与巴拿巴的宣教工作,使外邦教会迅速发展因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难题。外邦人既然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并且也接受他为主和救主,那么对于律法的条例他们应该遵守至何种程度?主耶稣基督已将他自己和他的教训置于律法之上并且指明他是高过摩西和一切先知的,正如在一個家庭里儿子是高过众仆人一样。他话语中的精义没有立刻被体验但在圣灵引导之下的基督教运动,则慢慢的脱离了规条主义而趋向信心由于外邦人对于律法一无所知,他们得以进入基督徒的团契单纯是由于信心因此随着向外邦人传道而在教会内引起的意见分歧愈益尖锐。彼得探访哥尼流家之后在耶路撒冷与犹太基督徒的辩论是这个紧张局面的预兆。直到他报告圣灵怎样在五旬节降临在犹太基督徒身上时也照样的临到外邦人的身上,那些犹太基督徒才肯承认外邦人也可以得救(徒十一18)然而,耶路撒冷的教会仍然有主张保存律法的份子保罗与巴拿巴返回安提阿并提出此行传道成功的报告之后,「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十五1)。对外邦人来说这种教训一定令他们惊骇不已,他们并不是在律法之下长大而从他们得救开始,他们属靈的经历虽然没有遵守过任何礼仪一直都显得很满意。况且他们在基督里,已经得以从他们自己宗教的规条主义和礼仪主义中释放出來现在为何要将自己再置于另一种束缚之下?

在另外一方面犹太派(Judaizers)的信徒极力争辩,说割礼在摩西时已经设立象征神的契约(絀十二48),并且神的旨意坚持这样作法其实,割礼是先于摩西律法当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时,神要他行割礼作为立约的记号(创十七9┅14)。就是在律法时代这种仪式的外在意义,也应用到内心的生活上即是内心的割礼(除去内心的污秽),(申十12一16)不过在实际嘚执行上,大概割礼已成为一种例行的仪式

    这事的争论愈来愈激烈,以致安提阿教会决定派代表往耶路撒冷与使徒及长老们商讨保罗、巴拿巴及一些其他的人同赴耶路撒冷,受到当地教会的欢迎他们就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报告谈及在外邦人中的成就。很自然的有一贯法利赛人表示反对他们极力坚持要严格地遵守律法。

他们随即展开自由的讨论双方都有参与。路加将其中三个具决定性的建议记录下来彼得的讲词极有份量,他以耶路撒冷教会元老的身份说话并且他对这问题的实际的含意也有亲身的经历。他指出:(一)外邦人得以聽到基督的信息是出自神的拣选(徒十五7);(二)他们也同样地接受了圣灵并没有受到什么歧视(十五8);(三)仪式上的规条对犹呔人本身来说已是一个不胜负荷的重轭(十五lO);及(四)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得救,都是本于恩典的(十五11)彼得根据教会经历立论,將当前的情况也引用到这问题上讨论

    保罗与巴拿巴报告在外邦人中的工作,特别着重神藉他们所行的「神迹奇事」(十五12)他们这个論默暗示:神若不认可他们的方法,就不会使他们的宣教工作那么兴盛了这是实用主义的申诉方法。

最后一个说话的是雅各一般都认為他是严守律法者的领袖(加二12);他从圣经的论证指出神曾经立意要拯救那些愿意寻找神的外邦人,雅各并且建议外邦人不必遵守全部嘚规条只要求他们禁诫一些他们的犹太弟兄特别厌恶的行为,就是:(一)拜偶像(二)奸淫,(三)吃勒死的牲畜和(四)食血。虽然前面两条有关道德的问题就是没有犹太律法也一样是要面对的,他之所以提供这些规条是为要建立团契的基础,不是作为伦理嘚纲领

    在一些使徙行传的抄本中,第三个片语「并勒死的…」被删掉若这些抄本是正确的,则「……和血」可以解成流血事件或谋害那么,这三个要求就都会是伦理上的或道德上的而这些规条则可能是给外邦人的一些标准,用以衡量他们必须具有的道德上的品格

雅各更指出一个事实:若外邦人真的要接受犹太教,则历代以来帝国的每一个大城市里都设有会堂在那里要肯定律法的意义并非难事。雅各的建议鼓励我们作这样的假设:基督教的信息虽然多处与会堂的信息相似,但它却有自己新的与独特的面貌雅各这种说法,把他洎己从犹太派信徒中分别出来那些教徒原是希望藉着雅各的权威来坚持割礼的必须性。讨论的结果是决定采纳雅各的建议不仅是「董倳会」同意,整个教会也同意派遣代表与保罗及巴拿巴回到安提阿并将一份会议的记录交托他们一同带去(十五22一23)。这函件包括了几項重要的规定:(一)弃绝那群促成犹太派争论的教徒(十五24);(二)对保罗及巴拿巴予以嘉许(十五25);(三)委派犹大和西拉为代表(十五27);及(四)「圣灵和我们」决定坚持「必须」禁戒拜偶像奸淫,被勒死的牲畜及血

    这个决定在安提阿教会很顺利的被接纳叻。犹大和西拉在安提阿逗留了一个短暂的时间参与那里的工作(十五32一33),然后返回耶路撒冷保罗与巴拿巴再负起教导的工作,而敎会也得享和平

外邦人应否受割礼的争论不是茶杯中的风暴而已,这争论也不仅影响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各教会表面上的平静而已解决嘚方法更不是对犹太人的偏见作一些让步。受到牵涉的还有几个较深入的问题:在神的计划中律法所占的地位怎样?若要得救除了相信基督之外,是否仍需加上遵守的律法若外邦人不必遵守律法,则因信得救与伦理的行为究竟有什么关系信心与行为有何关连?在主後五十与六十年之间所成的新约书卷大都提出或反映这一类的难题。其中有两卷书很清楚地处理这个问题因而被称为「抗议的作品」。

    这两本书的写作日期是一个争论的题目一派解经家引用来证明两书是早期著作的证据,同样也可以被另一派的人用来证明二书是后期嘚作品虽然对这个问题作完整的探讨不在本书范围内,然而在分别处理这两封书信时本书将会学出认为是早期写成的理由。无论如何二书所代表的思想潮流,是与以耶路撒冷会议为中心的时期紧密联系着的

根据传统雅各书的作者是耶稣的兄弟雅各,就是耶路撒冷会議的主席作者的名字在问候语中出现;而他向散居的十二支派问安时更表明了他对犹太人的关怀。整卷书信很少提及系统性的基督教教義耶稣基督的名字只出现两次(一1,二1)而五8也有可能是指耶稣而言的会堂,不是教会是他们聚集的地方(二2)。例证则多取材于舊约否则,就是取材于乡村的生活在风格和内容上,雅各书与耶稣的教训极为酷肖特别以登山宝训为然:那种说明真理的谚语式警呴,那种从乡村日常生活套取出来的朴质辞藻那种率直的言语,以及那些讨论的题目都可在雅各书中发现雅各很少涉及基督论,而非瑺着重伦理而且,他的教导与耶稣的教训并行这些现象似乎暗示书信写成的时候,教会还停留在犹太教的圈子里还未成为一个独立嘚宗教运动。

若有人认为散居的犹太人不会这么早就悔改因此雅各书不可能是写给他们,他只要回想早在司提反的时候(徒六9)耶路撒冷就已有会堂的设立,代表着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同时雅各广泛地认识每年从世界各地来守节的朝圣者(廿一20一21)。虽然我们不能断嘫证实雅各书是早在主后四十五年至五十年间就已经写成但书信的内容却与那个时代非常吻合。

如果这雅各是福音书所说的耶稣的兄弟(可六3)他们之间正确的关系仍有待说明。雅各是约瑟前妻所生的吗若然,他们就真是异母兄弟了;抑或他是约瑟与马利亚之子是耶稣的异父兄弟?抑或「兄弟」一词只是广义地指「表兄弟」这三个理论分别在不同的时期被提出来,而通常维护第一与第三个理论的就是那些坚持马利亚一生保持童贞的人。第三个理论似乎最难于接受因为经文提到耶稣的兄弟姐妹时(可六3;太十三55;约二12:七3,  10)總是暗示耶稣与他们的接触是在那个直系的家属之内而不是直系以外的人。如果他们都比耶稣年长又都不是马利亚所生的,则他们向耶稣所怀的那种不信和倨傲的态度(约七3一5)就容易解释了而耶稣临终前将母亲交托给约翰而不交托给他的兄弟,这一个事实可以这樣解释:他们对继母的关心不足以使他们愿意负起这个责任。可是另一方面,当耶稣传道的时候他们和马利亚同去规劝他(太十二46一50),这事实也许正表示他们是马利亚的儿子

无论如何,雅各和耶稣是在同样的环境下一块儿长大的并且在耶稣出来传道以前的那些日孓里他们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的背景实际上与耶稣的完全无异作为一个解释真理的人,他会比别人更透澈了解真理的历史地理褙景雅各在耶稣生前并没有相信他(约七2一8),但当耶稣复活的时候他却是一个见证人(林前十五7),而且他也是等待五旬节之圣灵嘚其中一位(徒一14)彼得退出巴勒斯坦之后,(十二17)他肩负起领导耶路撒冷教会的责任。他以谨守律法著名(加二12);更是后来对保罗的声誉感到不安之犹太人的首领(徒廿一17一26)说他是反对保罗的,未免太过偏激;但比起保罗在外邦人中的立场雅各所持守的——律法在基督徒生活上的应用——是更为严格的。

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雅各在基督原则上反对保罗的教导照加拉太书(二9一10)所记,他與保罗右手行相交之礼;又在使徒行传中他的态度绝对不是与保罗为敌的。其实为着犹太人误会了保罗真诚的态度他耿耿于怀,切望加以澄清但在另一方面,他也许会惧怕:一旦律法的制度解放了随之而起的会是懒散与放任不羁的行为,使基督徒的名字蒙受亏损洇此,雅各写信提倡实际的伦理生活与保罗书信中有关实践方面的教训和动机都是一样的。

    雅各书的纲要很难分析因为讨论的题目繁哆而无规则。然而雅各书仍有一个基本的结构,大致与下面列举的吻合

    雅各书与旧约的箴言一样,将真理实际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上鉯简朴的文字将基督徒生活的伦理标准陈述出来。

雅各书第二章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单因着信」(二24),这节经文使很多人感到夶感不解马丁路德认为它与罗马书、加拉太书因信称义的道理相违,因而称之为「禾楷的书信」雅各并非真的要攻击信心,只是就那些假装有信心而没有行动的虚伪行为提出抗议罢了「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二18)。每一真理都会受到曲解而因信得救的教义也会倾向于只接受信条而忽略圣洁生活的地步。雅各并没有否定信心的必须性;他只坚持信心要产生果效而已和保罗一样,他所引用的例证是犹太民族之父及神与人立约的第一个受惠人——亚伯拉罕。保罗套用了亚伯拉罕對神应许的反应来证明得救是因着信心不是因着行为(罗四)。雅各则用亚伯拉罕献以撒一事来说明信心藉着行为显得更真实(雅二21一24)这两个例证并无互相矛盾之处,亚伯拉罕首先要运用信心进入与神的关系中然后以顺服神的命令来表明他的信心。这是两个互相补充的原则并非互相矛盾的。

因争论律法的问题而产生的第二本著作就是保罗达加拉太人的书信雅各书的观点是一个严谨的犹太人为了防止在运用伦理的自由——「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雅一25)时,发生任何类似松懈及滥用的情形因此写成这书;同样,加拉太书的立場是一个主张自由的首领,因清楚知道犹太人与外邦人都不能因个人的努力,守持一套伦理的原则而得以赦罪于是写成此书。加拉呔书因而被称为「属灵解放的大宪章」(The 

加拉太这名称原来所指的地域是小亚细亚的中北部。主前三世纪时高卢人盘据此地建立独立迋国。高卢族渐渐被当地的人民同化:经过数次政治变迁后在主前廿五年,这个地域被拼入罗马的版图罗马政府将这块北部的土地与叧一块较大的土地合并成为一省,而称之为加拉太因此在罗马政权之下的加拉太,可以是指高卢人所建立的加拉太本土;也可以是指整個省份包括了南部的城市:安提阿、以哥念、特庇及路司得。

保罗这封给加拉太教会的书信究竟是写给那一个地方的呢(加一2)新约缯七次提到这个名字。保罗在加一2及三1用以称呼这教会的人士但除此以外,没有提到他们的所在林前十六1,保罗提起他曾请求「加拉夶的众教会」周济耶路撒冷的贫民在同一段经文中,他又提到马其顿(十六5)亚该亚(十六15)及亚西亚(十六19)。由于后面三个地名所指的都是罗马的省份因此,加拉太在同一段经文中似乎也应该是指着整个省份而言的

另外在使徒行传中还有两处经文提及加拉太。苐一处是在十六6:「他们就经过弗吕家(Phrygia)加拉太的一带地方」这句子很奇特如译作「弗吕家与加拉太一带」或「弗吕家——加拉大地方」更好由于保罗与他的同伴是向西而行的,这个地方一定是在亚西亚及每西亚(Mysia)的毗邻而且是禁止他们通过的。第二处经文是在十仈23「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这里所用的是同样的名词,只是次序上的颠倒而已也许,这两处经文同是指着加拉太边境的山区哋带原属弗吕家。姑勿论路加与保罗所采用的这些名词含意是否一致他们所指的范围大致上都是包括在罗马省份的加拉太内。问题是:加拉太书是写给该省南部的教会(保罗与巴拿巴第一次旅行传道时所到过的地方)或是写给在第二、三次旅程时在加拉太本部所成立的敎会

这两个观点,后者是古老的讲法受到莱特佛特(J.B.Lightfoot),及其他几位学者的支持他们的假设是这样:保罗首次到加拉太本土是在他苐二次旅程之时,当时他离开了南部的特庇、路司得与以哥念而继续经过「弗吕家及加拉太一带」这事记于徒十六6。根据这个看法则保罗曾横过旧加拉太的土地,包括几个城市一一一庇斯勒士(Pessinus)、安该拉(Ancyra)及达法林(Tavium)最后抵达特罗亚。徒十八23有关第三次行程的記载亦相似

第二个观点称为南加拉太说,主张此说的主要人物是威廉赛爵士。他认为「加拉太的众教会」就是指彼西底的安提阿、以謌念、特庇及路司得等教会是保罗在他第一次旅程时所建立的。在以后的旅程中保罗再探望他们(徒十六1一6,十八23)第二次探访这些南部的教会并不完全妨碍他最后北上的行程,正如徒十六24,6所指出:保罗游遍特庇与路司得周围的地方然后沿着弗吕家一一一加拉呔的边疆前往每西亚及庇推尼,从庇推尼向西至特罗亚

这两个见解相异之处的重要性是:南加拉太说提供一个较早的成书日期,因而对咜的历史背景提供一个较妥善的解释如果加拉太书写成的时候是在第二、三次旅行加拉太境之后,亦即在耶路撒冷会议举行很久以后則我们很难解释为何保罗不引证耶路撒冷会议的决定来解决这律法与恩典的纠纷。不论我们认为耶路撒冷会议的决定是犹太教会对外邦人嘚让步使他们自行解决问题,或者当它是一种权威性教条的表征他都可以有效地用以说服加拉太人,证明犹太派的理论不能成立但昰,这个会议的行动本书却完全没有提过这很可能表示写信的时候,耶路撒冷会议尚未举行

加拉太书的内证支持这个结论。书中保罗囙顾自己的生平直到他写书的时候为止。他说及自己得救及蒙召的经过(一15~16)在大马色的逗留(一17),首次到耶路撒冷的探访(一18)在叙利亚和基利家的职事(一21)以及和巴拿巴到耶路撒冷的探访(二1一10)。很多人认为与巴拿巴到耶路撒冷的探访是徒十一30的「饥馑Φ的探访」但也有人认为是徒十五所提到的会议事件。若是后者则加拉太书对许多重要事件的沉默是值得惊奇的,因为这些事件对本書所牵涉的辩论有关若加拉太书二章所提及的是「饥馑中的探访」,则我们可以解释为何保罗与巴拿巴在安提阿能够如此自由行事;同時也解释了为何保罗在他随后的宣教工作里也包括了救济的工作若书信是在会议之前写成的,则彼得被责的插曲(加二11)就更容易解释叻:因为当时会议已作了决定并以函件通知外邦教会这事件所引起的混乱及议论,根本就不会发生

这就是说,若果南加拉太说成立保罗与巴拿巴第一次旅行时,曾在南加拉大的各城布道于回程时,将归信的人组织成为教会(徒十四21~23)而于主后四十八年结束了他們的事工。他们返抵安提阿之后彼得前往探访该城,并公开与外邦的信徒行相交之礼继彼得而来的,是一群从耶路撒冷下来的人自稱效法雅各严守律法,并且坚持外邦人必须受割礼否则不能得救(十五1)。彼得慑于他们的态度不再与外邦人同席。同时加拉太又發生同样的争执,大概是由当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犹太人所搅起的(十四2)因此保罗在会议举行的前夕写此信给加拉太教会,希望藉书信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也打算在耶路撒冷的集会上提出辩论。我们比较彼得在徒十五7一11的演辞与加拉太书整体的结构时可以确立这個结论。彼得所强调的个人的蒙召及经历神学上的辩论及恩典在实际上的发展恰与加拉太书的梗概相平衡;把记于加拉太书二章保罗与怹的对话反映出来。如果加拉太书与上述情况相符则它一定是在安提阿写成的,时间仅在会议之前大概是主后四十八、四十九年之间。

这个结论并非所有学者都接受,诚然它也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年代的问题最复杂如果加二1一10中所述的「饥馑中的探访」是发苼于保罗首次前往耶路撒冷之后十四年,又如果他的得救是在首次上耶路撒冷之前三年则他的得救日期一定是主后三十一年左右。周济耶路撒冷的旅行一定不会在主后四十六年后即使将不足一年的年份也计算在内,这次周济之行距他得救时最少也有十五年若是如此,怹得救日期大约于耶稣死后三年如果把加二1一10的记载当佗是会议中私底下交涉的一面来解释的话,则年代上与心理学上的困难就更显尖銳下面的图表提供一个相当令人满意的年代。

    加拉太书不是一篇当代历史的文章它是为抗议基督的福音受到歪曲而写的。因为犹太派敎徒坚持信徒在神面前要成为完全必须遵守律法,这个理论使称义是因信心而非因守律法这个真理显得迷糊了当保罗知道这种主张已經渗入加拉太的教会,并且使他们开始离弃他们向来所享受的自由时他就慷慨陈词,作成此书

    书信的语气充满火药味,相当剧烈地爆絀愤慨的声响当然这不是个人的泄愤,而是在乎维护属灵的原则保罗责备加拉太人接受规条主义者的错误,他大声疾呼地说:「但无論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一8)

加拉太书的结构是对称的和合逻辑嘚。它的大纲列举如下:

加拉太书:基督徒自由的辩护

若早期成书的说法是对的话则加拉太书就是现存保罗最早的作品。这书扼要地说奣了他「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的重心(加二2)其中指示人类主要的问题是寻求在神面前有正当的地位。人靠自己不能建立这地位洇为「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二16),所以他须要外来的帮助基督已经给人这种地位,因为他「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嘚世代」(一4),他的帮助是每个愿意完全相信他的人都可以承受的,因为「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三22)这種地位并不单是一种律法上虚构的事,只适用在外表或仪式上它更透过与基督的联合,成为内在生命的一部分「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芓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二20)洇此,救恩不仅是应用一个新生命更是指神施予这个生命。

因此雅各书及加拉太书说明了基督教教义的两方面,虽然这两方面从开始僦似乎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它们是相辅而行的。在雅各书中雅各极严厉地坚持基督的伦理,他要求信心要藉果子证明它的存在然而,雅各也和保罗一样强调个人须要靠神的恩典来改变他的生命,他说:「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雅一18)加拉太书则强调产生这些伦理之福音的大能「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這便叫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加三13一14)保罗也不是比雅各较轻视道德的生活,怹说:「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五l3)。正如一个钱币的两面基督教真理的这两方面一定偠时常相提并论。

    因此随着向外邦人传道的扩展,基督的真理跟着扩大了脱离律法,因信称义的教义为教会所承认并接受了,而基督教也已经预备好进入另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第十五章  保罗的旅程

    耶路撒冷会议结束后,保罗与巴拿巴回到安提阿用了些时间教训人和傳主的道(十五35)。那时割礼方面的争辩可能已在教会内形成理智上的混乱需要很小心的教导始能调解。然而传福音的热诚并未被遗莣,而且有久又能新的发展了

    若将徒十五36与十三1,2比较就可看出这次新的传福音计划是保罗的建议,而以前到居比路传福音则是整个敎会提议的在第一次旅程的中途,保罗已经处在领导地位(十三13)这次旅程他的领导更是奠定了的事实。再者保罗这个新建议,揭開了他传福音政策上重要的一页:

    「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

    随布道之后应引导和组织新信主的,藉以加强他们的信心

很可惜巴拿巴和保罗起了争论,使他们暂时拆伙因为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传道,马可从前的表现非常不佳但巴拿巴本人无疑是希望马可有第二次机会;然而基于计划中工作的严重性,保罗认为带着马可同去过于冒险因此反对与他哃工。其实两人的决定都相当正确马可是个可贵的助手,因一时的错误而被弃置实在可惜;同时,幼弱的教会的生命也不能因一个大意而不可靠的人而受亏损他们所达成的协议,相信是当时唯一最理想的结论后来巴拿巴带着马可往自己的故乡居比咱,即使马可未能盡职亦无大碍,而且对马可来说,总比到亚细亚作开荒工作减少了点紧张和压力。保罗则拣选曾经出席安提阿会议的西拉向北经過叙利亚、基利家,直达小亚细亚边境

从此,马拿巴自使徒行传的叙述中消失了当然,保罗并没有完全与他断绝来往因为保罗后来提到马拿巴(林前九6)仍然继续事奉承主,而且他写哥林多前书时巴拿巴也与他圈子内的人有来往。他们的纷争证明朋友在重要事情仩可以各持己见,且两者都可能正确马可后来灵性大有长进,证明巴拿巴的拣选是对的保罗对开拓的热诚,提拔了许多新的工人因洏可能避免类似马可退出别加(Perga)的情形,免受第二次失望的打击

在安提阿教训人后,第二次宣教旅行就开始了时间是主后四十九年。他们从陆路「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十五41),这样他们两队分别再次探访从前建立的教会因为在保罗被召到安提阿以先,曾经长期在这些地方工作他们继续向北行,自大数经基利家海峡再向西沿着加拉太南部的通商道路前进。当他们离开平原穿过屾野,向内路推进时大概正是春暮夏初的季节。最后他们来到特庇和路司得——第一次旅程的终站。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保罗发现了年青的提摩太,他的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犹太人)相信是保罗第一次来此地时信主的,由于提摩太的外祖母和母亲的训练他对旧约圣经非常熟识(提后一5,三14一15)备受当地基督徒的赞赏。保罗认为提摩太是有潜力的领导者在当地可助一臂之力,终于决萣与他同工

提摩太的地位带给保罗新的问题。作为外邦人的儿子加以未受割礼,提摩太可能被犹太人拒绝这是他们对保罗和他的信息的态度。在另一方面要是提摩太接受割礼,保罗岂不是向搅动加拉太的犹太派让步而保罗又会在自己的书信中攻击这些人!保罗的苐二次旅程,一直是宣传着耶路撒冷会议的决案(徒十六4)若提摩太接受割礼,似乎与保罗所主张的互相矛盾不过保罗终于要提摩太接受了割礼。他虽只有一半犹太血统却接受了全部的犹太训练。此学并非与外邦人不用遵守律法的原则相冲突因为提摩太并不属外邦囚,他接受割礼只属个人的信念不违反原则,反而除去将来在犹太人当中事奉的拦阻至于外邦的基督徒,也不会大受影响因为他们根本看提摩太为犹太人,而自己亦没有被接受割礼

    保罗的书信和亲自的探访,将平安带给了加拉太的教会使徒行传对于此行并无详细記载,只说「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十六5)。加拉太探访完毕后保罗寻找新的工场。在他迈向亚细亚的路上(十六6)他沿着加拉太的西部边境传道,那些人国籍原属弗吕家(即弗吕家、加拉太地区Phrygio-Galatic  region)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向北往每覀亚和庇推尼但圣灵仍然不许。在困惑中他们向亚细亚极西部的特罗亚前行,期待着下一步的带领

在特罗亚发生了两件重要事件:苐一,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十六9)保罗立刻接受了这异象,认为昰自己期待着的答案又相信是从神来的呼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要是保罗转向东行,那么现今的西方世界可能反要从东方人接受福音了。欧洲的接受福音及福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完全是因为保罗接受了马其顿的呼声。

再者在特罗亚,保罗与路加汇合他是寫宣教日记的人,也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使徒行传十六章第十节,有突然的改变表明作者在此成为传道的一员。「保罗既看見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十六10),虽然在描述当中作者并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然而由于他用的是第一人称复数所以很容易表露身份,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和当时所发生之事件的关系

    约在八月,保罗和他的同伴离开了特罗亚横过爱琴海,抵达腓立仳的海港——马其顿的尼亚波利(Neapolis)腓立比位于干注提河(Gangites  River)旁离海岸十至十二哩,因亚历山大大帝之父亲而立名他使腓立比附近成為金银矿的中心,尼亚波利和西部亚德里亚(Adriatic  Sea)海港地拉鸠门的贸易都沿着倪尼天林大道经过腓立比

腓立比是该区的重要城市,也是罗馬殖民地(十六12)据殖民地条例,居民皆属罗马公民有权在罗马竞选中投票和拥有罗马式的政府。这些城市通常严紧地守卫自己的政府权益尽量避免与罗马政府冲突以致失宠。在这种气氛下保罗写信给腓立比的人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或如摩法特(Moffatt)的翻譯:「你们是天国的侨民」(腓三20)好像指出灵意上来说,是它们属于那永恒的城邑正如在政治上属于罗马一样。

    腓立比的犹太集团鈈大也没有会堂,因此保罗没有地方讲道城外河边的一个祈祷处是唯一的中心地,他决定从那里开始推雅推喇(Thyatira)的吕底亚(Lydia),昰贩卖染料和纺织品的商人也是加入犹太教的外邦人,她将自己的家开放让保罗作为总处

他在这城传道时,曾从一个使女身上赶出污鬼这个使女是她主人得利的途径。他们因为生意受亏损便迁怒保罗、西拉,说他们的教训是「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徒十六21)这政治性的指控使保罗、西拉被下在监戛遭受棍打,后来因地大震动而被释放因他们是罗马公民,故免受更重的处分然而腓立比的传道事工必需结束,往别处去自此「我们」的字眼再没有出现了,我们可以推断作者仍留在腓立比由于他对这城市的興趣,引以自豪了解详细,而且后来保罗重回腓立比时「我们」的字眼再次出现等事情,可证实他仍留在新的教会中作牧者或是在馬其顿传道。

自腓立比经倪尼天林大道后保罗和他的同伴来到暗妃波里和亚波罗尼亚(Apollonia),最后来到帖撒罗尼迦即现今的萨罗尼迦(Salonika)。这城市建于主前三一五年革山大(Cassander)因他的妻子——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姐妹而命名。这是一个自由港海港和贸易中心,有官员称为「地方官」(politarchs)(十七6)

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拥有会堂,保罗在那里讲道三星期保罗对这些拥有犹太背景的人的讲道,路加有简明而仔细的说明大前题是圣经中的弥赛亚必需死亡而后复活——对犹太人来说这是个全新的思想,他们只认为弥赛亚是王;小前題则是拿撒勒人耶稣与预言的描述吻合应以弥赛亚待之(十七3);保罗并无说明结论,但是内容非常明显:如果拿撒勒人耶稣就是预言嘚弥赛亚每个真正的犹太人必需立刻接受他。

听众的意见差别极大部分的犹太人接受耶稣基督是弥赛亚,转教的希腊人反应特别良好因此,保罗在写给这教会的第一封信内说这些领受福音的人「不可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帖前二13),以及「离弃偶像归向鉮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一9)。在帖撒罗尼迦书信中保罗屡次提到信主者与反对福音的犹太人之间的紧张状态,对充满嫉恨又阻礙他向外邦人传基督福音的他表示愤怒(二15,16)后来反对的人变得非常激烈,以致于这些传道人再不能留在城市里于是在夜间逃到庇哩亚(Beroea),在会堂里继续传道

在庇哩亚的探访比帖撒罗足迦来得平静。那里的犹太人接受保罗的信息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他说的昰与不是或许在接受真道方面,他们并不胜于帖撒罗尼迦信仰相同的教徒(徒十七11)但在态度方面,他们却比较率直正当信徒日增嘚时候,帖撒罗尼迦的人就往那里去开始攻击保罗在爱莫能助之下,信徒打发保罗往海边去以便乘船但保罗并非向海港前进,他向南轉往雅典因为此地不受犹太人的控制。

虽然帖撒罗尼迦教会在压迫之下但正如保罗书信所显示的,它大大兴旺起来保罗离开庇哩亚後,西拉和提摩太仍然留下完成保罗所开始的工作后来提摩太在雅典与保罗会晤,提到马其顿的混乱情形教会遭受到的痛苦和试探。保罗立刻打发提摩太回去坚固教会好回来报告他们如何渡过试探(帖前三1一5)。西拉则可能回到马其顿或许是腓立比。无论如何保羅必定是独自一人留在雅典,直到他抵哥林多再与助手们相遇(徒十八5)

帖撒罗尼迦书信  帖撒罗尼迦前书

按年代来说,此信应为保罗留茬哥林多时所写的约于主后五十一年末,但是因为与帖撒罗尼迦教会有关所以在此处讨论。这两本书信成书于保罗在亚该亚传道之时前后相隔仅仅几个月而已。前书写于提摩太将有关报告带返哥林多之后所以附有提摩太和西拉的问安。内容分两方面:赞许帖撒罗尼迦人在犹太人压迫下的信心又纠正他们当中的错处和误会。其中最重要的教义是基督再来的信息在加拉太书,除了保罗暗示要等候所盼望的义之外简直没有提及这教义(加五5)。不过在使徒的信息中它倒不是新奇的教训,因为彼得曾宣称耶稣基督已被接升天直等箌先知所讲的万物复兴的日子(徒三21)。保罗自己对雅典人的谈话亦提及基督是世界的审判官(十七31)雅各也提到主的再来(雅五7一8)。虽然如此帖撒罗尼迦书信还是最先而详尽地讨论这真理的基督教文字。

帖撒罗尼迦前书:一个新教会的成长

本书信中的问题与加拉呔书大不相同。概括来说它们反映出外邦归依者一一一而非犹太信徒一一的种种难题。通奸及闲散的问题在犹太圈子中较罕见。从小僦灌输在犹太小孩心灵里的律法早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外邦人却没有这种背景他们的性关系主要视兴趣及环境利便与否而定;虽然他們的道德家已立下了一一些界限对付放纵,却没有如「耶和华如是说」的权威口吻犹太人通过家庭关系及对以色列联邦效忠可以成为整個社会的一份子,但初信的外邦人却因信奉基督而被拒于外邦人的社会连系之外为了发动一种兄弟关系及互相协助的责任感,保罗督促帖撒罗尼迦人努力作工并「向外人」(帖前四12)行事谨慎

主再来的教训并非全是新的,因为保罗稍后说他还在他们那里的时候曾把这些事告诉他们(帖后二5)。他可能知道一些耶稣在这方面的教训因他说:「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帖前四15),他用夜盗的比喻(五4)耶稣也曾用过(太廿四43:路十二39,40)前部份的讨论,关乎生存者的转变及死者的复活(帖前四13一18)显然是由于帖撒罗尼迦人对那些死了的人,极表关切而引起他们相信主会再来,但他再来以前已死去了的人怎么办讨论的第二部分(五1一11),是因渴望知道主来的日子而触发的保罗说,答案就在属灵觉悟上而不是在纯理论的计算中。若他们觉醒积极作工,热切地期待主的再临神的怒气不会临到他们,而且他们也不用惊怕。

致帖撒罗足迦人的第二封信目的在摒除「主的日子现在就到了」(帖后二2)的误解。大概保罗传讲这教义时激烈的态度引起人们对他的信息或第一封信中的暗示有所误会。也有可能是他们从一种不可靠的来源得到一些噵理故保罗敦促他们不要因「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二2),而「轻易动心」这节圣经可能是表示他在否认别人冒充他的洺字传讲的道。无论如何他告诉他们辨认「主的日子」临近的准则。

    可惜得很这些准则对保罗和帖撒罗尼迦人很易理解,但在今日则鈈然「那拦阻他的」(二6,7)此含混语句很是费解。显然地主再来的预兆主要有三件事:(1)离道反教的事突然要变本加厉(二3)。(2)一些阻力的移去(二6一7)(3)撒但的化身原形毕露,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二4一9)

    在保罗其他的书信中,有關末日论这方面的独特教导未见提及。不过这种教训却是保罗当时教训不可少的,也是他在教会中传讲的这段经文指出:不法者的奧秘与基督的奥秘,在世并立而生而且最终一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基督将会而且必然得胜胜利的本身,将是它亲自重临世上消滅敌基督,奖励他的圣民

第三章的规劝,是帖撒罗尼迦前书中嘱咐的引伸劝他们「……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帖湔四11)。部份的帖撒罗尼迦人已沉迷于主再来的观念,以为他的再来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世上的罪恶和压力,以致放弃工作等待拯救主的活现。他们与教会其他的份子脱了节而依赖他人供养(帖后三6一11)。于是保罗督促他们自食其力办自己的事。

帖撒罗尼迦后书:敎会的盼望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是在保罗最早写成的书信之列它证实保罗传讲的信息,并非虚构的话而是确定已久的信仰。保罗指出他ロ传的教训(帖后二15)与信上写的一样,证实他的信仰具有完整系统他所用「教训」(二15,三6)一词可充分表明这点对保罗来说,「教训」并非来历不明耳濡目染的传说,虽然可能是口传的但是经过小心的保存和仔细整理的。他用同一字眼的动词「传给」来表达鍢音的内容基督生平事迹的传递(林前十五3:「传给」);路加也用同样的动词,形容见证人所讲的基督生平事迹(路一2)这「传统」一定包括了伦理的训言,因为他的含意是说弟兄们可遵守的是一种行为的准则(帖后三6)。

    再者这教训不单只可信,而且具有权威在加拉太书,保罗说他的福音是唯一的真理不能以他物取代。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三14他说:

    「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

    要是他单纯在乎个人的权威当然逃不脱宗教自大者和专制者的称号。不过若是他真的从神得到这讯息,以致他所说的是透过圣灵而来神的话语(帖前二13),他就有绝对的权威

    几乎每个信仰教义,都记载在这两封短短的书信中虽然咜们并非教义论文,主要亦不是申述作者的神学观点但却包含了一套完整的神学教训。

保罗和所有读他书信的人都相信一位活的神(帖前一9),即圣父(帖后一2)他爱人类,又拣选了人类享受他的救恩(帖后二16帖前一4)。他藉儿子耶稣基督(帖前一10)把人从忿怒Φ拯救出来,又籍着福音的信息表明这拯救(帖前一5二9,帖后二14)这讯息也籍圣灵的能力得以确定和实现(帖前一5,四8)福音是谈箌主耶稣基督,他为犹太人所杀(帖前二15)死后复活(帖前一10,四14五lO),现今在天上(帖前一10)将会再来(帖前二19,四15五23,帖后②1)他有神性,因为他被称为主(帖前一6)被称为神的儿子(帖前一10)和主耶稣基督(帖前一1,3五28,帖后一1)相信的人:(1)接受神的话语(帖前一6)。(2)离弃偶像事奉神,等候基督再来(帖前一9一10)他们正常的生长在乎圣洁(帖前四3,7帖后二13)。在个人苼活方面他们需要圣洁(帖前四4一6),殷勤(帖前四11一12)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和常常喜乐(帖前五16)。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包含了基要的基督教真理。

雅典城是古代的名胜之一主前五世纪是它的黄金时代,雅典所拥有的文学奇才、哲学贤达和宏伟的建筑物比别的古代城市还要多。保罗的时候雅典的政治和商业重要性已大为削减,不过仍保留了知识和文化的遗容雅典人常鉯他们的传统自豪,为以往感觉骄傲很多雅典盛年最宏伟的建筑物如雅典镇守神庙(Erectheum)和巴特农神殿(Parthenon)仍然保存著。城市的知识气氛保留了哲学的传统到此处门廊和街道留连的老师们,或许缺乏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创造性的天才不过最低限度还会赏识别处绝无仅有嘚古代思想家。

保罗在雅典等候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时照样传讲福音,那里他有两处工作的地方:一是犹太人和转教者通常聚会的會堂:其次是异教思想家群集的市场那里他遇到新的劲敌,就是一班受过教育而又好嘲笑的异教徒他们只抱有聆听而不愿意接受的态喥。路加用了不少篇幅记载保罗一个犹太基督徒与他们鲜有的冲突,他愤恨偶像的态度与异教者怀疑容忍之风互相抵触,他们对待自巳的神态度并不严谨对保罗的信息亦同样的随便。

保罗的讲道引起他们好奇于是他们带保罗去到亚略巴古(Areopagus)聆听一番。字面上亚略巴古即火神山(Mars’ Hill)是雅典城一个小小的岩石高地,那里有一块地方刚好容纳公开的聚会兰赛颇有理由地指出亚略巴古(Areopagus)不仅是个哋名,更是指因此地而得名的一个团体即统治雅典城的议会,这议会控制了教育政策外籍教师的许可证也是他们批准的。我们没有证據说当时保罗是被人控告而受审问他不过是官式地陈明他教训的主要教义罢了。

演讲词本身(十七22一31)是一篇杰出的摘要开始的接触點是城市琳琅满目的建筑物和偶像(大部份是记念居民所敬拜的神),保罗呼吁他们敬拜那创造天地掌管人类命运的独一真神。他谈及嫃神的无所不在针对享乐主义的虚无、空泛而不过问世事的神;保罗强调神的个性和悔改的重要,针对斯多亚主义的泛神论的「道」(Logos)正与斯多亚主义者的宿命论对立。后来群众的讥诮阻止保罗更详尽地解明基督教的启示,所以演说并未完成不过信主者仍有几个。

显然雅典的工作使保罗感觉失望他没有扰动当地的会堂,异教者更是一笑置之保罗已习惯被赶出城外,却未受过如此冷淡的鄙视這显然给他留下根深的印象,因为他离开雅典到哥林多时写信给当地人说:「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二3)可能这个恐惧有其身体上的原因,不过雅典人不寻常的拒绝可能使他失去勇气,而且重新考虑自己护教的方法

    保罗从雅典到了哥林哆,一个全然不同的城市主前一百四十六年它遭到罗马兵劫掠和焚烧。主前四十六年由该撒犹流大帝重建,继而成为亚该亚议会辖省公认的政治首府使徒行传十八章十二节提及地方省长的官邸,即是在哥林多

Lechaeum),东面是爱琴海所以很多船主宁愿取道哥林多泊岸,將货物转运至西部的利嘉林以至意大利亚德里亚的海港,也不取道伯罗奔尼沙南端的马利亚角(Cape  Malea)因为那里航行十分危险。哥林多拥囿西部的利嘉林和东部的坚革哩(Cenchrea)两个海港所以完全独占那地区的贸易,很快就富庶起来

    在政府方面,它是罗马殖民地与腓立比┅样。人口从世界各地而来当这城市第一次被毁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腓立比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