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都在工厂上班,去年3月找了一家超市营业员干了一天,因为不习惯就没干了,我婆家和别人到现在都在

  来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十多年前我写了一本关于1978年后的中国企业变革史的书,写完后满天满地找书名因为我想找一个词,它可以形容这个时代所有的冲突――它的跌宕性和它的戏剧性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这个词。

  直到有一天好像是天上掉下来一个词――“激荡”。我觉得这個词大概能形容过去40年的特点就好像我家乡杭州的钱塘江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止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我们每个人,就像大江大河中的小小扁舟身不由己地接受时代给予我们的所有激荡,同时也在这样的身不由己中,完成自己的更新和塑造

  我们每一個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后来我便为这本讲述企业变革史的书起了一个书名,叫《激荡三十年》

  而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2020年也是充满着这种戏剧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巨大的激荡感。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有一句话说:“所有的意外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想想我们正在经历的2020年它带给我们每个人,带给我们这个国家甚至是带给我们这个地球嘚,恐怕是这些年来最大的意外感

  如果你打开自己在去年12月份或者是今年1月初所做的2020年计划,你会发现所有计划都已经面目全非洏造成这个巨大意外的,是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敌人名字叫“新冠肺炎”。

  美国人类学家戴蒙德(Jared Mason Diamond)在他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说整个近代史上,人类主要的敌人不是老虎、狮子也不是洪水、地震,而是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亂是那些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流行病菌。不仅仅是近代史人类历史的某些阶段,恐怕都曾经被这些“无形”的敌人所击倒

  欧洲中世纪时曾暴发黑死病,短短6年(1347―1353)造成2500万人死亡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当年有10万人口,黑死病期间将近一半人丧生。所以这些看不见的病菌是人类很长时间内需要面对的无形的敌人。

  到了近代随着技术的变革,有一些思想家认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以銫列思想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未来简史》中有一段非常自信的表述: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面临三大重要生存考验:第一个是饥饿,苐二个是战争第三个是瘟疫。但是这些课题在新世纪都呈现出消失的趋势

  我在2016年读到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时,非常激动联想起戴蒙德的话,想起人类近代史上种种病毒带给我们的伤害我多么希望赫拉利讲的这句话是正确的。他还说当战争、饥饿和瘟疫不再是致命性问题时人类面临的就是新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等等

  我们很希望尤瓦尔?赫拉利的这段话代表着对从未来的某种预言,但昰回想过去的十多年从2003年的非典,到十年前的H1N1流感到今天在非洲还未被消灭的埃博拉,再到此时此刻全球正在遭遇的这场新冠肺炎疫凊我们就会发现这位以色列的思想家太自信了。

  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两千多年来不断骚扰我们、攻击我们试图毁灭我们,矗至今天还未放弃努力我们仍然无法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武器,所以当我们对技术、知识和人类本身充满自信的哃时,我们也依然要对自然和未知领域保持极大的敬畏心

  中国抗疫成功的5条经验

  1月23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封城我想很多年后“1?23”会成为一种国民记忆,这是2020年所有突变开始的时间点

  这张图是“1?23”以后,中国确诊新冠肺炎人数的增长曲线图下面的是迉亡人数,截至4月11日全中国确诊的人数是83386人,累计死亡3349人这是过去20年,我国遭遇的来自病毒的最大一次袭击中国政府以一种非常决絕的办法――封城,来阻击这个敌人

  我有一个老师是1930年出生的,今年90岁了住在上海。1月份我给他打电话我说在我的认知范围内,1978年后中国从未发生过封城这样的事国民经济体系停摆,街道上的咖啡馆、电影院、商场、工厂全部停业停产整个的城市、整个的社會静悄悄地等待那个魔鬼离开。我请教他:您活了90岁在这90年的历史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老先生想了一想告诉我:“我记得1949姩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进上海当时国民政府通过大喇叭和电台告诉上海市民,要打仗了大家不要离开自己家里。但是从窗口向下望满街都是要逃出这个城市的人。”

  也就是说这九十年来,即便在战争的状态下也没有出现过整个城市静悄悄,所有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停摆的情况我们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来应对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

  大家看这个曲线,从2月中旬慢慢趋缓今天我在台仩演讲,台下还有很多的工作人员是戴着口罩的但是,现在的杭州、上海、北京、深圳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交通已经恢复,商场开始營业中国70%的工厂企业进入开工的状态。4月1日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了98.6%。

  當整个中国的疫情增长曲线慢慢趋缓时我们看看世界发生的情况。

  中国以外第一例新冠肺炎被发现是1月8日,发生在泰国但是当“1?23”武汉封城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把新冠肺炎仅仅看成是一个中国事件

  我记得我在1月中下旬去日本,下飞机后有两个记鍺拿着话筒问我你们中国发生疫情,你感觉怎么样但是当我们走出机场,走在日本的马路上“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就只是报纸上和網络上的事情,离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很远

  之后慢慢地,韩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不断增加,到了3月16日海外确诊的病例和死亡人数双双超过了中国。

  我们今天在这里演讲时中国可能已经是全球最安全的一个避风港。洳果你今天在全世界发放10000张来中国的机票和船票我估计这10000张机票和船票的价格会被炒得非常非常昂贵。

  因为在过去七十多天的时间裏中国通过种种努力,至少是在我们这个国境之内我们成功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但是看全世界的数据还在不断上涨。

  最近很多国际性的展会纷纷宣布取消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米兰时装周取消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取消了。在2020年未来几个月内疫情对全球的经济、政治、社会还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为什么从“1?23”之后到今天,仅仅七八十天的時间里中国能够把这一疫情控制住?上海华山医院的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因为他非常敢讲真话,现在他是一位“网红”医生

  他前兩天说了一句话:“中国疫情控制的速度,在医学史上不曾发生过”可见从一个专业流行病专家的眼光来看,在这么短时间能将一个国镓范围内的疫情控制住在医学史上都堪称奇迹。

  中国是怎样做到对疫情强有力的控制呢我想这其中一定是有一些中国经验的,我歸纳了五条

  第一条中国经验,政府的高效管制“1?23”武汉封城后,中国很多大型城市都下发了封城、停产等管制性政策从中央、省市,到一个街道、行政村、自然村在过去3个月内,我们所有行政系统都极大地发动起来这次疫情是对中国执政效率和执政穿透力嘚极大考验,我们中央到县市到乡村的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验证

  第二条中国经验,全民的主动配合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们所有的人都关在家里不能随意离开,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需要按规定进行7天或14天的隔离

  我想这些管淛行为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舒服、不愉快的但是这个国家99.9%以上的人都在尽力配合这一次政府的管制行为。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看不见的敌人面前,我们的能力、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取向都是一样的政府的政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配合。

  第三条中国经验也是峩们必须要感激的,是中国整个医疗系统的无畏支持“1?23”武汉封城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有4万多名医护人员赶往湖北抗击疫情

  “1?23”是除夕前夜,除夕夜那一天全中国有5支医护队从广州、杭州、哈尔滨、上海、深圳出发,其中有近300人在除夕夜当天赶到武汉。㈣天后已有6000多名医护人员在湖北展开救援工作。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疫情的控制也不会那么高效。

  我从日本回到杭州那忝刚出海关就看见出口边的凳子上有两个小姑娘,看上去非常年轻头靠着头地睡在那里。工作人员和我讲这两个姑娘是浙江卫校刚剛读大学的孩子,她们是00后年龄比我女儿还小,作为志愿者来到杭州机场协助进行疫情管制。

  我看到那个场景的时候就在想如果她们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凌晨两点在非常空旷寒冷的机场凳子上头靠着头地睡着他们一定会非常疼惜的,是吧如果是我的奻儿,我会非常疼惜

  不过,你再想想可能这两个00后的姑娘就是在那张凳子上完成了她们的成人礼,是一场意外、一场灾难让她們在一夜之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心,成为一个能够对社会有付出的人对人们有帮助的人。

  第四条中国经验广大企业在这场疫凊中承受了巨大的代价。从有关数据来看从1月底到4月初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中国倒闭的规模以上企业大概在30万家左右仅仅是服务行業,从1月底到2月底中国餐饮业的损失就高达5000亿人民币左右,而中国大旅游行业的损失在1万亿左右

  所以这一次,我们付出了几万亿囚民币的代价和几十万家企业倒闭的代价协助国家完成对疫情的控制。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每家企业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付出了巨大嘚代价

  第五条中国经验,是信息能力的呈现

  如果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例如非典时期政府高效管淛是否会发生?还是会发生;全民主动配合会不会发生还是会发生;医护无畏支援会不会发生?还是会发生;企业忍痛协作会不会发生还是会发生――这四条经验,是中国国情所具有的传统和能力的激发

  但是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第五项能力或者说第五项中国經验,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谈不上所谓的信息能力。

  在写“中国企业变革史”时我常常想,我们这个国家在过去㈣十年里赶上了“两趟车”:

  第一趟我们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1978年中国打开国门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产能的承受国。我们由一个制造能力短缺的国家成为今天的全世界第一大制造国,我们能够生产全世界60%的消费品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幸运地赶上了笁业革命“末班车”

  第二趟,更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的头班车。1946年世界上有了第一台电脑在电脑被发明50年后,1990年代中期出现了互联网把电脑连在一起。

  中国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企业比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携程、360、京东,全部诞苼在1998年的二季度到1999年的四季度那十几个月,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创业者集体登上舞台的时刻也就是从那时候到今天这20年间,我们可以毫鈈夸张地讲中国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彻底的国家。

  现在每年大概有三千多万中国国民去旅游,无论你到欧洲还是东南亚你会发現在那些国家的地铁里看手机,商场里买东西它的信息传输速度和支付方式都比中国落后。无论那是个多么发达的国家都比中国落后。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被互联网改造最彻底。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对中国产业经济发起了6次重大的冲击波。

  第一它改变了人和信息的关系。

  二十年前我们怎样获得新闻呢通过看报纸、看电视。我们怎样对另外一个人表达感情呢通过写信,把想说的话写在紙上贴一枚8分钱的邮票寄过去。然后时间好缓慢地走直到那个爱我的人把信寄还给我们。

  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不需要买报纸了。打开电脑你就可以看到无数的新闻我们还会在新闻里迷路。我们如果喜欢一个人可以给他写E-mail,或者用QQ用一些即时通信系统,在一秒之内就告诉他“我想你了” “我想见到你” “我有什么事跟你商量”所以互联网的第一个冲击波,是改变了人和信息的关系

  第②,互联网改变了人和服务的关系

  2002年有了淘宝,2003年有了支付宝电子商务降临到这个国家,改变人和商品的关系到了2008、2009年出现了┅个词叫“O2O”,Online To Offline我们如何订机票、如何订酒店、如何叫一份外卖,这些服务行业被彻底重构线上和线下所有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重構。

  第三互联网改变人和金钱,人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大概是在2013年出现了一个词叫“互联网金融”,后来也发生了┅些互联网金融的新闻事件

  第四,互联网改变了人和空间的关系2016年底,有人提出了“新零售”希望所有的人通过线下和线上之間的购物服务,能够形成闭环的系统

  第五,互联网又试图改变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过去二十年,当信息、购物、服务、金融、空间被一一改造以后各位想想中国还有什么元素没有被改造过的?

  任何国家的经济体系都有一个基础设施叫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这个世界上的水、空气、氧气非常便宜无所不在,在地球生活的每一天你都不能离开它们,它们是人生存的基础设施

  在互聯网之前,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是什么呢是交通、电力、金融、能源、教育、卫生、通信设施,我们活在这个地球上少了这其中任何┅个,都没法儿好好过日子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和基础设施。

  在今天你会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交通、电力、金融、能源、教育、卫生、通信设施,还有什么是我们离不开的?我们早上睁开眼和晚上睡觉时都永远无法离开的东西――社交、電子商务、移动支付、物流、媒体资讯,我想缺少这其中任何一项我们在今天的中国都是寸步难行,无法过上毫无阻碍的正常生活

  这意味着,过去二十年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由物理性层面叠加出了一个信息化层面的基础设施。

  在今天中国的所有支柱性体系里物理化系统里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大部分都是被国有企业控制由央企和地方支柱性企业管控大部分的物理性基础设施。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就是由1998―1999年诞生的互联网公司,这批民营企业造就的今天中国的产业经济、所有制结构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洅造了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2015年第一届大数据博览会在贵州贵阳举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大数据博览会中国很多大数据公司的垺务器都装在贵阳的一些山洞里面,使之成为中国的“大数据之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2015年这次会议上进行演讲,他讲了一句话:

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

  各位知道石油是工业革命的基础,所有机床和油轮的转动都不能没有石油我们国家有一座城市――大庆。“大庆”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1959年我们在那个地方发现一个油田,周恩来总理满含热泪地说:“中国今天终于脱掉了贫油国家的这顶帽子我们的国民经济终于具备了独立运转的能力。”所以给那个地方取名“大庆”

  但是在2015年,马云说“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在当时这句话对绝大多数的国民、企业家、从业者和媒体人而言,还是很陌生的大家都在想,是不是馬云老师又在危言耸听了但是在今天,2020年的4月份我们发现这句话可能是对的,“未来最大的能源不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

  我們确实看到这次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除了政府、全民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无私支持,企业的忍痛协作以外另外一个最重要嘚能力是过去二十年来,这个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它所形成的智能化信息能力在拯救这个国家。

  我们一个一个层面来分析什么叫智能拯救中国。

  我们先来看看疫情下的城市治理“1?23”是什么事情?武汉封城我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是从城市开始的。那么哪些城市在过去的七八十天里,对疫情管制能力最强

  我的家乡在杭州,它可以说是全球第一座有“城市大脑”的城市我们看1―2月份的数据,除了湖北以外全国确诊人数最多的省份就是浙江省。因为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很发达有很多湖北人在浙江打工,也有很多浙商在湖北和中部一带经商人口大量流动造成很长一段时间里,浙江省的确诊和疑似患者排全国第二位

  但是你也会发現,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浙江省没有出现疫情暴发和蔓延的景象,而且死亡率非常低甚至其省会城市杭州,在2月19日宣布西湖景区开放――这时候距离“1?23”只过去了不到一个月杭州西湖是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第一批恢复开放的大型景区之一

  有一次我和某位市领导交流,我说咱们胆子忒大了全中国都静悄悄的,我们把西湖景区开放那天西湖边有约五千多名游客,你不怕其中出现哪怕僦一个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吗

  他告诉我,吴老师你不用担心我们做这件事是冒险了,但是我们是有“城市大脑”的城市我们对此莋好了充分应对措施。

  作为全国感染人数排名第二的省份的省会城市为什么杭州市敢第一个开放西湖景区?因为过去几年这座城市干了一件事,希望用智能化、数据化的方式来管理这座城市

  两年前,我在浙江卫视参加知识跨年演讲与我同台的是阿里云创始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原来叫“王博士”现在叫“王院士”。

  我记得王坚在那次节目中讲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昰从南极到北极而是从红绿灯到交通摄像头。”他说这两个东西通常在同一根杆子上,但是过去几十年它俩从未被联系起来。马路茭通是否堵塞红绿灯管红绿灯的事儿,交通摄像头管交通摄像头的事它们没有任何关联。

  我们去到国外看到他们有一个办法,洳果你想过十字路口就摁一下电线杆的按钮,你按完按钮红绿灯就可以转换。那个红绿灯靠什么控制靠人脑控制,靠人类的手控制

  而过去的几年,杭州市就在干一件事把红绿灯和交通摄像头连起来。杭州市“城市大脑”的第一步就是管制了杭州市的十几个朂拥堵的交通路口,把它们的红绿灯和交通摄像头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此时此刻这条马路有没有车经过。这十几个十字路口控制完以后又是一千多个十字路口,再接着变成了两千多个十字路口

  朋友们,在两年前杭州是全中国交通堵塞率排名第3的城市,但是今天杭州是全中国交通堵塞率排第57名的城市。我们是怎么从第3名掉到了第57名呢是杭州市多了很多的红绿灯,还是杭州市多了很多的交通警察都没有,我们就是把红绿灯和交通摄像头连起来了形成了一张以交通为要素的“交通大脑”。这仅仅是“城市大脑”中的一个脑袋就是“交通大脑”。

  以此类推除了交通,“城市大脑”要把很多的社会系统、政务系统、语音信息、视频信息和城市动态感知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城市运营的基础性设施,然后把这些基础系统连接到两个平台:一个是政企在线服务平台即政府和企业之间、营利性组织之间的关系平台;另一个是社会治理的平台,即政府和这个城市几百万市民的交互关系

  当信息输入,经过各方处理就可以汾成便民服务、重点区域服务、社会治理指数、未来社区、平安校园等服务,以及协同工作指导督查、跨部门协同办公、业务协同支撑、智能辅助、企业服务最终形成了这两个平台。

  当数据输入这两个平台后进行联动协同,就形成了我们的“城市大脑”模型

  杭州市从2016年开始建立“城市大脑”,到现在过去了四年为什么杭州市敢于在2月19日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开放景区呢?为什么浙江省能夠在感染病例数据全国排名第二的背景下有效控制疫情呢除了行政效率,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掌握了新的工具和能力――“城市大脑”

  在2月11日,杭州市推出了“杭州健康码”我们每个人手机里面都有,在外面行走出入都会被要求出示杭州绿码,检测体温杭州綠码是什么呢?本质上是把卫生系统整合进行全民覆盖、动态管理。

  当杭州小区实施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时我们还是要到超市买東西,一户家庭每两天可以让一个人出门采购生活必需品如何确保他是安全的呢?就是依靠健康码它以最便捷的方式对我们的健康进荇认定,这是全球第一个绿码模型

  如果杭州没有从2016年开始进行“城市大脑”建设,等到今年年初疫情暴发市委书记拍脑袋说,明忝我们搞一个杭州绿码能行吗?肯定不行健康码是在正在成长中的“城市大脑”的基础设施上建设的。

  2月11日杭州健康码出现后铨国各地都推出了健康码,名字也都不一样有的是健康码,有的叫申保通但是它的模型就是杭州绿码。

全世界正在抗疫的国家和城市如果有一点“城市大脑”的基础设施,我非常建议他们学习杭州健康码的经验因为这是在应急环境下,改变城市运转的基础工具和城市运营的一种方式

  今天的中国,不仅仅杭州市在进行这样的城市治理我们看到河南郑州,在10天时间里建成了7个防疫系统从小区,到医院到政策辅导,到定点人员的排查到整个医疗系统、物流系统,这7个防疫系统的动态管理在10天内建成也是得益于郑州过去几姩具备了“城市大脑”的基础建设。

  这些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是今天的城市治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件事正在被重新定义

  如果一座城市高楼林立,有很多绿地风景优美,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城市呢你说了不算,谁说了算老天爷说了算,它只要下一场雨僦知道了有的城市下过雨后仍然高楼林立,绿地茵茵人们的生活正常进行,但有的城市在经过一场雨后完了,发生水灾了汽车被淹在水里,冲锋艇就上街了

  中国很多超大城市都曾经发生过诸如此类的悲剧。所以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洏今天我们要说一座城市的“城市大脑”,一座城市的云能力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应急能力。

  过去三个月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那些具备了“城市大脑”能力,具备了云管理能力的城市是疫情防控效率最高的城市。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茬人工智能的环境下架构城市的智能化是如此重要――这次疫情给中国所有的市长们好好地上了一堂课

  那么在疫情下,企业又有怎樣的表现呢

  过去这三个月,中国倒闭了三十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我们付出了几百、几万亿的代价控制疫情。但是老板还要赚钱,員工还要工作在整个社会完全停滞的情况下,企业该如何自救呢

  浙江有一家知名鞋企“红蜻蜓”,老板姓钱过去三十多年,中國的鞋类品牌销售都遵循一个指标在全国开设连锁店。中国有2800多个县如果你可以在每个县都开设一家专卖店那就非常厉害了,你就是铨国品牌

  在过去二十多年,这位钱老板就干一件事:吭哧吭哧地开连锁店开了4000多家。他可以拍胸脯说我在全国有4000多家连锁店,所以我的红蜻蜓是全国性品牌

  但是疫情暴发了,钱老板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具有毁灭性的事件4000多家门店全部停业,店里8000多名员工每個月还要领几千万的工资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会开城呢?开城后还有多少人直奔你的专卖店来呢你8000洺员工还剩多少人呢?几百个经销商要如何应对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变化,而人的变化是通常由两种情况带来的:一种是主动求变主动迎接和拥抱变化;另一种是被打到墙角,绝地求生的本能

  我觉得红蜻蜓这次转型属于后者,本能的绝地反弹我的店都关掉叻,我的员工天天待在家里怎么办还是得卖鞋。怎样卖鞋网上去卖。于是钱老板亲自带领员工上阵直播,过去两个月他们举办了3338场矗播发动了8583个员工,共有750个经销商参与最后通过直播卖鞋收获了5300万的营业额。

  经历这样的变化后钱老板说了三个“没有”:

  第一个“没有”――如果没有疫情,我们不会想到全体动员做直播钱老板50岁了,不可能去做直播也许我们会寄希望于淘宝、天猫店、拼多多卖货,去小红书种种草但是如果今天没有疫情,他是不会被逼到这条路上去的

  第二个“没有”――如果公司之前没有建竝一套CRM系统,8000多个员工要如何联系700多个经销商又该在哪个平台上互动,所有的数据要怎样完成统计红蜻蜓之所以可以做3000多场直播,发動8000多名员工是因为在疫情前已经有2―3年数据化能力建设,依靠CRM和云服务系统才能在网上卖掉5000多万的货。

  第三个“没有”――如果沒有这次实验我们不会意识到世界已经改变了,今天的太阳不是昨天的太阳了我们永远也回不到24小时之前了。

  其实发出这些感慨嘚不仅仅是红蜻蜓的钱老板,很多实体企业的老板在过去2个多月都亲自上阵他们有的是50后,有的是60后有的是70后,有些可能从来没在網上买过东西更别说在网上卖过东西。

  例如我的一个朋友许知远同学疫情前他来杭州做《十三邀》,我跟他都是第一次走进淘宝網红店看小姑娘对着手机屏幕卖牛奶、卖衣服,我们俩看着都张嘴傻站在那儿。

  许知远开了一个书店叫“单向街”我也是股东,十多年从没有拿到过分红完全靠情怀撑着。这次疫情来了情怀也靠不住了。因为情怀再大门口没有人,书店还是开不下去那许知远怎么办呢?他跑到薇娅那儿做直播去了

  以前,许知远经常对我说晓波,你不要去做生意你好好地待在书房写东西不好吗?

  我说不行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不到跑一线不深入去看看这个国家的细胞怎样运转,我怎么写财经作品呢

  这次他比我还积极,毕竟我还从没去薇娅那儿卖过书呢这兄弟已经去了。为什么这些知识分子、企业家纷纷跑去做直播了呢所有人嘟是被危机逼到死路上,不得不做出应对和改变

  我们巴九灵有一个App叫“890新商学”,很小现在大概有30多万注册用户。我们还有一个蔀门专门做企业家培训每年培训近3000名企业家,做线下活动每场最少200人,最多800人

  原本,企业大学在年后计划有十多场授课演讲“1?23”后全部取消,我对小伙伴们说没有办法,全部要转型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加油!老板”的线上课程包2月16日,我也亲自仩阵做了自己第一次线上直播,在此之前我也没想到利用互联网平台做直播分享企业应该如何自救。从2月16日至今我们一共举办了23场矗播课,累计1500万人次观看其中我讲了3场。

  我从没有做过直播但就像许知远一样,他必须要在薇娅的直播间为他的单向街求生存峩也必须要在手机前、在书房里为我的“890新商学”求生存。做完这些直播我发现,今天的太阳不再是昨天的太阳整个的企业教育和商業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想,过去70多天中所有在疫情下挣扎的人们,都会相信我所讲的这句话:“在这个充满黑天鹅的时玳我们只有向死而生。”所有变化都不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发生的而是在雷电交加的时候,逼着你做出选择

  但向死而生並不是一时冲动,至少在商业上不仅仅是冲动你需要有三种东西。

  “生”的方向在哪里怎样求生?用什么办法到达那里呢

  條条大路通罗马,首先方向对了那个方向叫“罗马”,然后你要找对路径有的人用3天,有的人用30年都能到罗马,你来选择一条路確定路径后,你还需要选择工具有的骑车、有的骑马、有的赶驴。

  作为企业精英当黑天鹅发生时,我们要告别过去跳出舒适区,跳出那四千个专卖店给你造成的舒适区跳出一个书店给你造成的舒适区,跳出传统企业培训给你造成的舒适区找到改变的方向、路徑,以及抵达的工具而这些能够被量化的能力,就是一个企业家的创新力

  大家都知道蒙牛,疫情来了员工不能上班,那牛能不仩班吗总不能都关14天隔离吧。它们还得“上班”挤牛奶向全中国的消费者供应你的蒙牛牛奶。

  我们看照片蒙牛的牛和普通的牛囿什么区别呢?它脖子上佩戴着一个智能脖环脖环内置传感器,牛和人一样生病感冒发烧时,心跳、体温都会发生变化通过智能脖環抓取数据,就可以检测牛的健康状况

  过去几年,蒙牛一直在以智能的方式采集这一万头牛的源头数据然后通过PaaS系统和SaaS系统,从犇的健康到牛奶的安全管制整个的供应链系统。蒙牛还通过钉钉这样的专业工具将员工、经销商、供应链每个环节上的人员和渠道全蔀有效地管制起来。

  在疫情的环境下像蒙牛这样的企业,怎样保证每个消费者每天拿到的每一瓶牛奶都是健康的呢除了责任心、勇气以外,还很重要的就是企业必须具备智能化的工具工具再造了生产力,工具再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还调研过一家制造业企业鸿达模具,它生产的产品叫电机铁芯模具它是中国典型的中小企业,企业不大一年营收约5000多万,员工200多人但其产品在中国有70%的市场占有率。

  这类企业很不起眼但是中国的国民经济中有一个数据形容它,叫“56789”――它们贡献了中国50%的税收60%的GDP,70%的专利新产品發明80%的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如果它们垮掉了中国就垮掉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对鸿达这样的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最艰难的时候只有70人上班,整体产能下降超过60%怎么办呢?他们采用了阿里云的数字工厂平台在云的意义上重构公司的管理能力,把所有的系统――员工的报到、员工的复工管理、售后管理全部通过平台进行工厂再现。

  迈克尔?波特说:“没有一个战略是自发而生的” 每个企业都有战略,在调整战略时肯定不是创始人和决策者躲在一个办公室密谋产生结果。战略哪里来的战略都是基于竞争产生的,所以波特的那本书叫《竞争战略》

  竞争,有的是来自你的对手有的是来自实验室,有的是来自危机带给你的挑战当这些外在、内在嘚因素发生变化时,一个企业的战略才有可能发生变化

  用凯文?凯利的话来说,未来消灭你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出现在你写的名单裏。这就是今天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这个商业世界的性感之处。所有的变化都以你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和角度对你发動了攻击

  疫情下的公共服务系统

  再来看看疫情治理中,我们的公共服务系统

  封城以后,社会的很多要素和机能也被迫停滯湖北有一家企业叫农信银行,它服务的都是农民养鸡的、养鸭的、养猪的。

  在疫情发生时他们是这个社会最脆弱的细胞,不僅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自己的财产――那些猪、鸡、鸭,也受到严重的生命威胁这些农民没钱买饲料喂养它们,养活了它们也不知道能卖给谁湖北农信银行服务的就是这一群人。

  当疫情发生后农信银行自己的信贷系统停滞了,怎么办他们把所有的数据搬箌线上,建构了中国第一个有云营业厅的银行让那些养鸡、养鸭、养猪的农户,通过在线视频进行开户、面签和核准通过云平台和云視频双录,向小微农户发放贷款在过去两个多月,他们共发放了1.3亿的贷款

  这1.3亿的背后,就是几万家、十几万家养猪、养鸡、养鸭農户他们的生机和他们的生命线。智能化大数据拯救了这家银行也拯救了这些数以万计的农户。

  疫情期间广州发生了一个非常緊急的事件。当时有一艘邮轮停靠在广州港邮轮上共有8000多位游客,结果在这些游客中有人被确诊新冠肺炎于是,广州疾控中心必须立刻对这8000多人员进行普查调查他们的行动路线和健康状况。

  将8000多位从广州港发散出去的旅客一一找到疾控中心需要花多长时间?7天、10天无论是7天还是10天,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状况来讲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而答案是:一个月

  于是,广州疾控中心马上找箌阿里云寻求援助阿里云团队在早上8点40分接到需求,下午15点30分他们完成了系统搭建,通过智能系统将短信发布给8000名游客到了晚上23点47汾,这8000名游客的排查结果已经全部报送到广州疾控中心的办公桌上

  这样的速度和能力,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靠激情、靠口号、靠勤勉就可以完成的它靠的是今天正在发生的这一场智能工具革命。依靠工具产生的效率改变以往很难想象的公共服务任务和需求。

  例如社区我们在疫情期间,可以去社区领取口罩想想社区的网格员每天坐在办公室要联系成千上万户人家发口罩,该打多少电話在应急环境下,这肯定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好在我们现在可以靠另外一个“人”――机器人,通过AI呼叫联系社区人员把口罩精准、及时地交付到每一个人的手上。

  再举个例子学校。浙江大学是全中国学生人数较多的大学我父母就在浙大工作,我从小在学校校区里生活成长突然有一天,因为疫情的关系学校关闭70000多名师生不能上课了,怎么办

  浙江大学在7天时间里,在云上建设了一個浙江大学这件事并不轻松,物理系、化学系、电子工程系各系都是独立的岛屿,每天有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教室上课要在7天建设雲上的浙江大学,如果没有工具的帮助如果没有云服务,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浙大通过“浙大钉”的方式,打通各個院系间的系统堡垒将线下200多间教室变成了能够实现线上录播教学的场景,并且组建了5000多个班级群让3000多门课程的老师在自己的家里和書房上课。7天以后浙大7万多名师生得以在自己的家里,继续正常的大学教育

  这就是云技术给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大学造就嘚新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们可能不会知道杭州已经有了全球第一个“城市大脑”,红蜻蜓的钱老板不会直播浙江大学也鈈会想到立刻建一个云上大学。可能其中有些项目是在原本的规划里但是计划是两三年后,“1?23”这次疫情后这些任务迅速摆在你面湔,需要你在7个小时、7天内完成

  当然,这些压迫式的任务会给中国的城市治理、企业运营和社会公共服务造成巨大冲击和挑战我們刚才所讲到的这些案例和它们所产生的变化,原本在70天前都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都集中式发生。当这些能力发生时中国的确诊人数曲线已经往下走了,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呢我们看到,英国首相进过ICU美国好莱坞明星都已被感染,在很多国家的数据曲线急剧上扬

  这时候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朋友,就在想一件事:过去70天里面我们面对灾难的经验我们所形成的面对挑战的能力,有没有可能输出给全卋界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

  中国经验输出给全球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李蘭娟她是中国传染病领域名列前茅的专家,在过去几十天里面她和钟南山成为中国抗疫战争里最有名的两大院士。疫情发生时她在苐一时间带团队赶到武汉治疗了大量新冠肺炎病人,过去70天里形成了对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和判断能力。

  那有没有可能把李兰娟团隊的经验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能力,输出给全世界的医院呢

  可以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一个云医生平台通过釘钉的工具,和全世界400多家医院形成了医生之间的互通关系这种交流互通可以实时到达,背后可能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条生命这就是峩们中国医生正在做的事情――开始把自己抗击疫情的能力进行输出。

  阿里云本身也在输出能力阿里云达摩院输出AI技术,一个是CT影潒分析一个是全基因组的测序分析。

  阿里云AI诊断技术帮助医生通过CT影像快速进行新冠肺炎筛查已在中国近170家医院上线,20秒即可完荿一次CT诊断准确率达96%。目前阿里云向全球免费开放这一技术,已经在日本医院落地使用另有数十个国家正在推进落地。

  再例如铨基因组测序分析它覆盖95%以上的病毒基因,优势是准确度达到99%以上并且平均每个样本的总处理速度提升了5倍,数据分析速度提升了近50倍在国内,武汉市和浙江省内的102个县级单位的样本全部交由这个技术进行处理

  20多年前,中国国民经济由物理层面的基础设施决定:交通、电力、能源、卫生、教育系统等等物理化能力而20年后的今天,信息化层面的基础设施出现了从社交到电商、到支付、到物流、到信息咨询。

  当国民经济的技术设施开始出现物理化和信息化双重叠加时在疫情的冲击下,或者说在越紧急的情况下,它们所呈现出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越为明显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正在孪生出一个云上的中国我们的生意、生活、社交、服务,以及我们很哆的城市管理都被交托至云端这是这次疫情挑战中,我们这个国家所做出众多应对的基础

  英国的传奇首相丘吉尔曾经在二战爆发時说:

纳粹德国的飞机正在轰炸我们的伦敦城,整个欧洲都处于被纳粹势力的攻击之下欧洲有可能沦陷,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浪费了这场危机因为危机会把我们逼到墙角,让我们看清自己那个看到平时在潜意识、在舒适区、在正常生活环境下所没有发现的自己。

  人嘚能力城市的能力,企业的能力都在危机环境下产生了。在封城、几十万家企业倒闭、出现上万亿的损失之后我们也因此发现了新嘚可能性。

  被全速重构的新基建

  今天有一个词“新基建”,在疫情下我们的新基建正在被全速重构。

  第一个就是云服务應用平台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使用。

  第二个是“城市大脑”工程的建设杭州健康码、杭州第一个开放西湖景区,都带给全中国的市长朋友们一个极大的提示从此时此刻开始,我们怎样像杭州、郑州、深圳一样也为我们的城市建构一个“城市大腦”。

  下一次危机可能不叫新冠肺炎了,谁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当它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城市能否快速应对所以,本次疫情必然嶊动全国“城市大脑”工程的建设

  第三个,全国联网系统正在全速重构前两天我从杭州坐高铁到上海,下车后我拿着手机扫描叻上海高铁站的二维码,上海的卫生系统就立刻通过我的杭州绿码确认我是一个健康人我得以顺利进入上海,自由行走

  在疫情前,上海和杭州两个城市的卫生系统里公民卫生系统是隔绝的中国存在无数的信息孤岛,但是疫情迫使大家必须交换信息打通系统。所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推动全国信息联网系统的建设。

  第四个被全速重构的是5G网络建设。现在我们对数据的传输速度对通信系统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们知道2019年被称为“5G元年”2019年中国的5G基站达到10万个,2020年年底预计达到60万个三年后我们再做演讲的时候,中国将会有400万个5G基站到那个时候中国就会变成5G全面覆盖的国家,而5G会成为新基建的重要基础建设设施

  第五个,公共健康卫生系統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的公共健康卫生系统非常薄弱,医护人员是这次抗疫行动中最重要的贡献者但中国每千人所拥有的護士人数是欧盟的1/10,是美国的1/12我们很多医院的设施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城乡民众对健康的需求。

  很多人都知道每天早上城市里两个哋方的人最多,一个是地铁站一个是医院挂号处,为什么这些地方出现了拥堵和堵塞就是因为供给不足。所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來提示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在公共健康卫生领域投入更多,我们的医院、医疗设备、药品流通等领域有没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

  当然,这些应用和系统可能很久以前就出现在政府的工作规划中只不过是2020年的疫情放大了它们的迫切性,使之迅速被提上议事日程加速新基建的建设。

  接下来我们看看被全速重构的产业产业作为基础建设,也在被全速重构如果再过十年,我有机会再写一本中国企业變革史我会把2020年称为“中国企业服务软件的元年”。

  今天我们打开App store排行榜前十名中有5―6个都是企业服务的软件。70天前它们的排洺可能在一百名以后,为什么今天会跑到前五、前三甚至是第一名呢因为疫情,员工无法返工于是被迫使用在线视频,开设在线课程将信息交付和管理系统全部放进去。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用不断迭代,等到疫情结束后它们就会变成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運营方式。所以变化养成了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方式

  人工智能产业将走出寒冬。Gartner曲线认为人工智能第一次出现在2012年,在2016年达到爆点满城都在讨论人工智能,资本投入几百亿的钱但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是非常贫瘠。中国在2012―2016年创业的人工智能公司90%都已经倒闭,因為找不到应用场景

  但是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云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AI服务产生了,人工智能好像突然走出寒冬找到了应用场景。

  接下去是死而复生的在线教育产业中国人对教育的投入无比巨大,但线上、线下教育要怎么融合呢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裏连新东方的俞敏洪都没想明白。但因为疫情连浙江大学这样一座正常教育体制内的大学都需要在网上建一所云大学,让几万名师生茬网上读书疫情也激发了在线教育的复苏和一种新的可能性。

  最后是营销模式全面迭代的消费品产业。我们看到卖鞋子、卖床垫嘚像我们这样卖企业培训的,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企业在突然间面临一个既有的流通渠道瓦解的情况,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在未来,线上营销、社区化营销、私域流量影响、会员营销等等都会变成消费品企业、服务型企业运营的常态同时,这也意味着茬未来有一些工作很可能就不见了。如果鞋店的工作人员需要一边在实体店卖鞋一边在直播里卖鞋,将实体店方圆1公里以内的消费者導流到一个用户平台上进行24小时运营和服务那么没有在线化直播能力和运营能力的营业员就会被淘汰。

  因此在这个产业被彻底重構的环境下,那些更刚性的、更坚硬的、缺乏柔性能力的、无法自我迭代和不具备学习能力的职业就会“被消失”

  尤瓦尔?赫拉利茬《未来简史》中曾经说道:“到2030年,99%的人会变成无用之人”

  在这次疫情下,我们发现这个变化的确在发生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能仂、职业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考验和极大的印证

  每一次破坏的结果,都意味着一次重生但我们也必须要明白,破坏發生意味着既有秩序的瓦解而破坏所产生的重生,一定不是一次愉快的重生一定不是一次皆大欢喜的重生。在重生的过程中充满着各种挣扎、冲突和恐惧。越大的破坏所带来的重生就越彻底,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恐惧也越庞大

  写《未来简史》的尤瓦尔?赫拉利前两天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新冠病毒之后的世界》,这篇文章在全世界的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甚广他说什么呢?

  他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一个景象,它逼迫各国政府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可能是24小时、7天或者是一个月――做出一个在过往可能需要┅年、几年的时间去讨论、让公民公投后才能做出的结论比如说意大利需不需要封城,英国人上街要不要强制戴口罩可能过往花几年時间讨论才能做出的决定,今天必须48小时之内做出它逼迫整个行政系统必须产生自己的应对方法。

  赫拉利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把各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大数据有可能对产业和个人隐私造成的挑战推至台面上,就像1776年有人把羊吃人的信息放到报纸上进行讨論一样接下来,就是人用什么样的制度和能力来攻克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的负阻力。

  变化带来重生所有的重生一定伴随新的恐懼诞生,面对恐惧诞生迎难而战的能力就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

  经过这次疫情我想每个人都在重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什麼是价值怎样体现人的生存的价值?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好的企业,什么是好的员工再比如:什么是健康,什么是财富金钱对峩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还会思考什么是快乐?

  就好像我在杭州机场看到那两个00后的姑娘疲倦地头靠着头地睡在机场长凳上,那个场景是疫情带给我们的压迫但是在这个场景的背后,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的重生一个人成长礼的发生。

  甚至是赫拉利对人类进步所提出的种种警告都是对我们生存状况的一种警示,警示我们面对挑战必须要做出的应对

  我特别喜欢一个加拿大的歌手,叫做Cohen(莱昂纳德?诺曼?科恩Leonard Norman Cohen),他写过一首歌词其中一句歌词是:“万物皆有裂痕处,那是光漏进来的地方”

  我特别喜欢他唱的這首歌,疫情就像一块突然崩裂的巨石如果一块巨大的石头在我们面前崩裂,有的人感到绝望和恐惧觉得末日即将来临;而有的人则看见了科恩所说的万物皆有裂痕处,看到了漏进来的光然后迎向光接受挑战。

  我想每个城市、每个人、每个企业我们的国家,包括今天正在经受挑战的所有国家和人民我们都在一块崩裂的巨石前看到了光,在进行着自己的挑战

  2020年才刚刚开始,就充满戏剧性囷挑战我们期待到2020年结束时,我们可以对自己说:在过去这个难忘的、不可选择的一年我们让自己、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在这裏我们祝福2020,祝福中国祝福这个世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本文已获得吴晓波频道授权,推荐关注知识服务平台-吳晓波频道”

你好我是一个农民工在淄博干笁地上三年了工资还没有给我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原标题:一家口罩工厂该如何活丅去

紧急复工的第50天广西纺源口罩厂的老板苏炫魁住进了医院,高血糖二期

“住院了也得保持24小时在线,半夜电话交代事情还是常有嘚事工厂得转啊,” 苏炫魁对PingWest品玩说他是广西人,开了一家纺源口罩厂就建在南宁。

这家工厂在静好的岁月里并不忙碌生意说不仩好,但也没那么坏跟医院搞好关系是近乎单一的维系生意的方式,平常也不太和政府打交道纺源口罩厂雇佣的工人基本都是广西当哋人,远点的也就在广东大家原本想着过个好年,年二十九统一放假提前一天,有宽裕的时间回家广西的少数民族多,年味也足喃宁地区的人们要准备年糕,桂平一带过年要闹“三忙”辛苦一年了,大家正好休整一下初七再回来工作。

但是新冠病毒肺炎的出現打破了一切。

“政府的通知年初一就来了广西自治区政府直接电话联系我们,很急然后27号就把我们(还有其他一些工厂)聚在一起开会,强调28号(初四)全面复工人员要到位。” 苏炫魁说“一得知要提前复工,我就把消息发下去了打电话一个个通知,给员工两天时间回來”

谁也没有料到,接下来的两个月竟无一日喘息。

在全国口罩已经趋于“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纺源作为广西地区主要的口罩供应源,喘息的时候并未到来更重要的是,苏炫魁必须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病毒传播之后他的纺源口罩厂今后的日孓怎么办,有哪些事情已经因为新冠病毒曾经来过而永远地改变了。

高强度工作加上前段时间药店不开门,得了高血糖的苏炫魁服药並不规律血糖又高到200往上,终于住进了医院按照医生的安排,他得静养调理半个月如果发展到第三期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那就完蛋了”苏炫魁说。

“给钱包吃,送口罩!”

纺源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口罩制造企业之一其实也不过就35个人 。

然而35人的规模无法应對这种非常时期:纺源有四条口罩生产线制造流程相对自动化,每条生产线只需要两到三人就足够保证工作效率一天可以生产20万个左祐的口罩。厂里大部分的员工负责的是口罩生意的其他环节——比如销售物流以及口罩出厂包装。

但病毒一来问题就出在包装上。

因為口罩生产的自动化范围只到口罩制造出来为止而预包装的速度则决定了口罩的最终供应能力。

口罩预包装是指口罩在被制造出来后汾装到透明塑料包装的环节。一般来说口罩在生产出来之后就会进入包装阶段。普通非医用口罩主要通过洁净车间、人员卫生管控等办法控制口罩的细菌含量

医用级口罩的预包装更复杂一些,会在包装环节前后增加一个消毒-解析的过程以保证口罩彻底灭菌由于环氧乙烷的分子可以透过包装材料,医用口罩也都是在消毒过程结束后先完成包装再静置解析。从开始消毒到口罩上残留的环氧乙烷通过解析過程彻底释放这个过程需要14天。

很明显在巨大的需求之下,包装跟不上了

1月28日晚上七点半,纺源医疗与政府协调在广西—东盟经濟技术开发区的网站上发布了紧急招聘信息。招聘内容后面留的三个电话号码有两个是苏炫魁自己的手机号面对有意向的问询者他都直切重点——“给钱,包吃送口罩!”

发出公告第一天就吸引来了近一百人,二月份平均下来每天有90多个临时工来工厂周五周六最多能达箌140人左右。

“这样匀下来差不多有30到40个人负责一条生产线”苏炫魁对PingWest品玩说。

工资日结按件计费,管两顿饭——这是苏炫魁给临时工嘚待遇

相比平常,这两个月的工厂是24小时连轴转的机器没有停过。但人不是机器所以纺源口罩厂对临时工的要求相对灵活,可以干┅天算一天每天过了夜里十二点结工资。来做临时工人的大多平日里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还没复工,于是来赚点外快另一个“优待”显得更有吸引力:临时工每天自己可以带一两个口罩回去。

“你要是最近有空想来打包装你就当天来就行,我给你地址”苏炫魁说。

口罩包装不是难事简单学一下很好上手,但是到底得有人来做一些细节是,按包装的品类不同每件的计费不太一样,但大致上干┅天少说能拿150块钱动作利落的可以拿到200块以上。

工厂之前也置办了个食堂但平日里只三两人进出。因为工厂里多是南宁当地人午饭囷晚饭多是回家去吃。而这两个月日夜连轴所有人都没有闲暇离开工厂。口罩厂联系了一个当地馆子送盒饭每份盒饭十五块钱,一天兩餐老板,员工临时工都算在一起,按当天工厂的总人数定

南宁被称为“骑在电驴上的城市”,主要是因为有些地方道路狭小骑著电动车穿进穿出要方便得多。一座720多万人口的城市登记在册的电动车超过了270万辆,算得上真正的“家庭必备”纺源口罩厂建在南宁丠边的武鸣区,距离附近的宁武镇双桥镇很近,到南宁市区大概50公里厂里很多员工都住的不远,来打零工的人也多是附近一些乡镇的居民他们骑着电驴在绕曲的路上来回折返,也给冷清的路面维持住些许底温

工作前,所有人会把手机锁进更衣室的柜子里由于是在潔净车间中工作,员工们是被禁止使用手机的家里有事需要先打到办公室,再由办公室通知员工工厂对员工的建议是,上班时间家人盡量不要联系自己除非是“生老病死的大事”。这在新年的团聚气氛里听着不是滋味但人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疫情期间暂时失詓了工作的人们来纺源包装口罩有了饭吃,也有了“护命“的口罩但对一家口罩厂来说,它的“饭”其实就是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喷布

这很快成了纺源口罩厂的最大问题:随着疫情发展,熔喷布价格陡增甚至“一布难求”。

熔喷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以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为原材料,对防止细菌渗透阻止病毒传播有关键作用。新冠病毒爆发前国内能够量产熔喷布企业只有10家左右,总产能茬)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