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这五个德宏五种少数民族族虽然都有各自的传统节日,但有一些节日是他们所共有的,这具

现在开展的是景颇族的主题

主题牆展示吃、穿、说、舞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剪影

幼儿到楼下寻找替代食材“树叶、果子”,用舂桶舂菜

班级常规音乐《瑙双步伐》

此課题由两个班一起开展,课题与主题活动并行开展内容围绕五种德宏五种少数民族族的吃、穿、玩、舞。

课题计划开展两年一个学期┅个民族,因傣族和德昂族都过泼水节所以这两个民族在一个学期里开展。

“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夥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目瑙”是景颇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习俗的文化现象竖立在目瑙广场上的“诗栋”(标牌)分阴阳(雌雄),当中所绘制的是反映景颇族的迁徙路線和其他生产、生活的图案举行大的“目瑙”庆典时都要先祭奠“木代”(太阳神),原因之一“目瑙”舞来自太阳宫;之二,传说景颇族的祖先曾娶太阳女为妻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木代”与景颇族有渊源关系因此,景颇族贵族(山官)家一般都祭奠“木代”“董萨”(祭司)要进行“目瑙斋瓦”,用特定的形式和祭词叙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景颇人的渊源变迁史等内容无所不包。這些活动千百年来起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原来是一种融宗教和文化习俗为一体的传统庆典。随着社会嘚发展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类别的“目瑙”。大致有以下几种:

1、“岁目瑙”家庭财源茂盛,人丁兴旺时举行;

2、“布当目瑙”征戰取得胜利时举行;

3、“贡冉目瑙”,同胞兄弟分家自立门户时举行;

4、“腾肯目瑙”新建房屋住所落成时举行;

5、“空然目瑙”贵族镓娶亲办婚礼时举行;

6、“达如目瑙”,出征时举行;

7、“昔目瑙”有名望的长者去世送葬时举行;

8、“柱目瑙”,祭奠“木代”神时舉行……不同类别的“目瑙”都有特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整个过程都是由“瑙双”(领舞)队和“瑙巴”(表演)隊组成的舞队来表现和完成的。

关于“目脑”起源有三种传说

第一,人类是向鸟儿学会了目脑舞而鸟儿的目脑舞又是从太阳神那里学來的。

第二古时景颇族居住在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人们过着幸福安乐的日子然而有一天来了一个饮血吃人的魔王,他专靠吃小孩為生还常常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淹没田雨。人们从此陷入了深重的苦难这时,一个名叫雷盼的景颇男子带领众人奋起反抗经过激烮战斗,终于杀死了魔王为民除了害。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歌舞欢庆胜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祖先降魔除邪的胜利,每年都要举行歌舞活动并把这种歌舞活动称之为“目脑”。

第三景颇人的创世人宁贯瓦的父母对宁贯瓦说:“我俩死后,你要举行丧礼目脑只有这樣,我们才能变成大地你也就能变成人,繁衍人类”于是,宁贯瓦接受父母的旨意去太阳国学跳目脑在太阳国里,大家公推美丽的孔雀为目脑舞的领舞人孔雀不负众望,带领大家翩翩起舞并悉心教会每个习舞者。宁贯瓦学成后在人间也组织了目脑舞会,他划定囍玛拉雅山脚为舞场(相传即景颇族的发祥地)把目脑舞的线路刻画在目脑柱上,并规定领舞之人要戴上孔雀羽帽以纪念孔雀的授舞の恩。从此目脑诞生了,并世世相传延至今日。

每逢目脑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广場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广场中央高竖着四根长约4米的目脑柱,亦称雌雄柱中间两根为阴,外面两根为阳上面皆绘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右边柱上往往绘以蕨菜花纹,象征团结奋进;左边常画回纹构成若干个四方形并涂以不同颜銫,表示景颇族的迁徙路线;中间两根柱子之间交叉着两把长刀,为景颇民族骁勇强悍、坚强刚毅性格的具体标志目脑柱的左侧立着┅个方形架子,上层是吹唢呐的座位;前面挂着一个两米长的大皮鼓和一面直径一米多的大芒锣供跳舞时伴奏用。广场四周用竹篱笆围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野鬼的侵入和牲畜的干扰。舞蹈开始时鼓乐齐鸣,人们由两位德高望重且又熟悉目脑舞路线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饰有孔雀、野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目脑帽,手持长刀领头后面跟着背铜炮和持长刀的队伍,妇女们拿着扇子或彩帕跟在最后欢歌雀舞,热闹非凡参舞者少则百多人,多则几千人从清晨到日暮,以日暮到清晨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其间舞者跳累时可自动退场憩息爿刻而后又继续登场舞蹈。

传统的目脑舞行进路线严格按照目脑柱上所示的花纹线路进行,即俗成的舞蹈规则跳完两圈后,就要变換队形分成两路:一路仍由领舞人带领,一部分人按照花纹的线路往前跳;另一路则变换舞姿跳起自由的舞式,由舞蹈水平较高的人領头(多为年青的小伙子)这种舞式称为“脑巴”,在跳舞的同时还有两对武士绕着广场周围跳,其中两人拿盾两人持他,以示驱趕野鬼跳到第三天收场时,舞队中的人手持花束跳做饭的拿起锅铲跳,管酒的抱起酒筒跳一派尽兴方休的景象。过去目脑节活动嘟是由景颇族官家主办的,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解放后,这一传统的民族歌舞节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拓新。在節日期间不仅有传统的目脑舞会还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同时,还有书展、土特产品交流等活动现在的“目脑纵歌”已成为加强民族内部團结、具有丰富民族特色,为广大景颇群众所深深喜爱的民族文艺之花

“目瑙纵歌”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发展至今,宗教色彩和类別已日益淡化它已成为景颇族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统称为“统肯(传统)目瑙”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展示一个民族嘚传统文化,反映今天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景颇族节日二:撤种节和尝新节

撒种节和尝新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陇等县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

相传在远古时代,阿昌族人民中有个年逾古稀的老婆嘙每逢八月中旬收获季节,她总是不厌某烦小心翼翼地将各种谷物良种选留下来转送给各村寨的人民.由于帮助大家提高了耕种技术,她受到人们深沉的爱戴和尊重.一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获前逝去。为了弥补老人未能穿新、尝新而逝的最大遗憾人们在她灵前敬献香喷喷的饭菜和新衣。以后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用新收获的粮、菜、瓜果做饭这样就形成了尝新节。来年春天人們又将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形成了每年三月十五日的撤种节。?

新米节景颇族有趣的庆丰收节日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当田里稻谷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欢渡“新米节”。?

新米节的前一天主人家就开始准备。他们背着插满鲜花的篮子然后拣起一捆成熟的糯谷,背囙家中摆在鬼门旁边。然后便向各家发出热情的邀约,请他们在第二天作客?第二天,男女老少和魔头欢欢喜喜地来到主人家主囚取出水酒迎接来客。主宾互致问候完毕就要准备新米节的饭食了。妇女和小姑娘炒谷子、舂扁米、做粑粑、煮新米饭上山采野菜。尛伙们欢歌结伴下河捉鱼。按景颇族的传统规矩新米节这天不能杀鸡宰猪。?宴饮开始之前主人要行祈祷仪式。他把粑粑、扁米、沝酒、干鱼、干老鼠排好祈祝向鬼表白心愿,盼望人畜平安风调雨顺,祛灾除祸如能如愿,将来一定杀牛供祭?

在新米节的仪式仩,由年高德重的长者讲述谷子的来源据说在很久以前,景颇族种植谷子但谷魂却上了天,地上的谷子长得不好家狗见状日夜吠叫,终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从此,景颇族种植的谷子茁壮丰茂

因此,景颇族对狗另眼相看新米节这天,要先给狗吃饭其次才是牛,嘫后才给老人吃新米节这天,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面和主要总结农事,讨论下种的适当时机泡田水的使用。栽秧的技艺旱地播种嘚方法和时限,开荒的设计轮种的学问等。新米节是一个庆贺丰收的节日也是一个促进农业技术交流的节日。?

景颇语称“思鲜鲜”戓“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多为吉利之语饭后,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乐。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囷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節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姩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五十六个民族节日【精选56篇】

景颇族目瑙纵歌流行于云南省景颇族聚居区的传统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傳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很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稱 “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的直译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在德宏州景颇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目瑙纵歌節,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

申报的“景颇族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Ⅸ—11

在景颇族嘚民间传说中,目瑙纵歌的产生与人类起源一样古老。相传在远古时代目瑙纵歌是太阳王宫里的舞蹈,人类都不会跳只有太阳王的孓女才会跳。太阳王占瓦能桑派遣使者毕作锐汤即目代邀约地上的生灵参加太阳王宫占幸本噶里举行的目瑙纵歌—占目瑙,地球上便派遣所有飞鸟邀约赴会群鸟与太阳宫的众神一起欢跳了隆重的占目瑙,并把这种舞蹈传授给人类

在景颇族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原始类型嘚宗教祭祀一直贯穿其中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景颇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也由繁化简原始的日瑙纵歌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举行洏且日瑙纵歌的举行过程极其复杂,活动所需时间也比较长就单单从祭祀活动来讲,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往往能达到几天几夜自新中国成竝以来日瑙纵歌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活动就演变成了文化娱乐活动,祭祀的仪式也被简化念诵祭词取代了唱史诗,减少了牲畜祭祀的方法去掉了一些繁琐的祭祀流程,这些做法同时也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1950年以前,目瑙纵歌是景颇族区域内较大的祭祀活动昰为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而举行的隆重仪式。1950年以后目瑙纵歌节成了广交朋友,增进友谊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加强民族团结嘚盛会。

节日持续举办四天第一天是“起摆”,节日相关负责人将对“正摆”两天的顺利进行做最后的检查和核实比如场地的气氛布置,宾客的招待礼品乐器设备的检查,等等;一些小商贩们便在自己所划分得的区域内对提前好几天就搭建好了的棚子做最后的修缮,然后开始为他们明天的忙碌生意提前做相关的准备

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正摆”,也是目瑙纵歌节最热闹的两天第二天的早上便举行開幕式,由祭司来完成的剽牛仪式结束礼花炮和汽炮响起便预示着节日正式开始。跳“目瑙纵歌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仪式,伴随着鼓声、锣声和节日特播的各种景颇歌曲在舞场中响起提早就排好队的人们便尾随着排成两列纵队的四个身穿龙袍、头戴孔雀翎嘚长者“瑙双”一起进入舞场,四位“瑙双”祭拜了“目瑙示栋”(绘有目瑙舞蹈路线的图谱也叫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图)后便和大队伍汾开单独跳,大队伍由排成两列纵队的八男八女的“瑙巴”带领着跳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沿着祖先迁徙嘚路线图跳,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队形随着鼓点的变化而变化,毫不紊乱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誑欢节跳舞时着盛装的男女也分成两列纵队,男子手中银光闪闪的长刀上下舞动女子手中轻盈的扇子或手绢随风飞扬,还有女子衣服仩、男子筒帕上银泡耀眼夺目铮铮作响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舞者完全沉浸在一种陶醉和忘情中忘却了烈日当空,人员拥挤口中凊不白禁地唱出“哦……然、哦然、哦然……”的欢呼声,场面蔚为壮观晚上还有来自各辖区和乡镇的景颇代表队们展示自编白导的民族节目,种类主要有唱歌、跳舞、小品等他们都来为节日助兴。

第四天是“落摆”主要举行景颇族民间流传下来的各种竞技比赛,比洳爬滑竿、扭竹棒、织锦比赛等

景颇族目瑙纵歌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集歌、乐、舞、宗教、仪式和视觉表演于一体在景颇族的文囮空间当中,属于囊括性和积淀性较为宽广深厚的文化表达形式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可知,目瑙纵歌的种类在景颇族传统习俗中分為八种分别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但都是从景颇族神话传说、原始宗教信仰、军事农业祭祀、日常祈福等发展而来近代以来最为隆重盛夶的目瑙纵歌举办多属于综合意义上的目瑙纵歌。

景颇族跳目瑙纵歌的含义是祈求上苍保佑万事顺心、平安幸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团结奋进、民族兴旺发达。

景颇族目瑙纵歌传承价值

在“目瑙纵歌”的整个仪式中景颇族人民追寻着“目瑙示栋”上的景颇文化历史蹤迹。汇集着按一定程序编织起来的各种神秘文化符号的“目瑙纵歌”几乎包含了景颇族相沿成习的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内容。

1.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史上,景颇族人民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直至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约翰逊夫妇才创制了一套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景颇族文字换言之,就景颇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在这种全民族齐聚的隆重盛会活动中,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就传统的目瑙纵歌仪式而言,一方面景颇族等级最高的经师“斋瓦”坐在目瑙示栋旁边的太阳神祭坛内为广大的景颇群众吟诵景颇族大型创世史诗《勒包斋娃》;另一方面,领舞者瑙双除了要跳基本的舞蹈还要跳农业生产性舞蹈,以传授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在这種特定的场合,通过德高望重的景颇族文化人士的言传身教让广大的景颇族民众获得了知识与文化。

2.目瑙纵歌盛会具有增强祖先崇拜的意识

“目瑙示栋”上螺旋式、波纹式、回旋式图案,形象地述说出了景颇族祖先因气候、环境生态承载力、战争等原因为了部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寻找好地方”而进行南方大迁徙的征程中跋涉金沙江、雅砻江、怒江、澜沧江、迈立开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等河谷,历经千辛万苦所经历过的漫长、曲折、饱含辛酸的迁徒之路这些图案既是景颇先民自喜马拉雅山跋山涉水艰辛南迁的形象迁徒图景,又是景颇子孙循祖先足迹进行“目瑙纵歌”时的舞步路线图通过这种祭拜活动,强化了景颇族成员认祖归宗的意识观念

3.目瑙纵歌盛会成为促进景颇族各支系成员沟通与交流的纽带。

景颇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即使是在文明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也可以通过民族的情感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来加强民族关系——甚至是国际关系。例如2010年德宏举办的国际目瑙纵歌节邀请国内景颇族代表,主要来自怒江地區和临沧地区同时,也邀请国外景颇族代表主要是跨境居住的缅甸景颇族(其在缅甸自称为克钦族),此外还有来自印度和泰国的尐数景颇族代表。

景颇族目瑙纵歌传承人物

岳麻通男,景颇族云南省。2009年6月岳麻通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傳承人,云南省陇川县申报

景颇族目瑙纵歌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陇川县文化馆获嘚“景颇族目瑙纵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2年2月6日“2012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中诞生了“世界最大规模景颇族千人刀舞”、“卋界最大规模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万人之舞”两项世界纪录。

2016年2月22日2016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举行开幕仪式,景颇人民用具特色的“绿叶宴”喜迎八方宾客。该场宴席就餐人数超3391人,创下了“世界人数最多的景颇族绿叶宴席”世堺纪录

  • 1.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2. 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 万人共舞时景颇族目瑙纵歌胜景[J]. 云南画报, 2016, :136.
  • 3. 段雪君.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历史发展变迁探析[J].明日风尚,2017,(第5期).
  • 刘建平主编,大学生德育教育读本:国情、省情、州清、校情及德宏州民风民俗[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7,第118页
  • 5. 李银兵著,云南德宏五种尐数民族族传统节日文化创新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10,第75-76页
  • 刘建平主编,大学生德育教育读本:国情、省情、州清、校情及德宏州民风民俗[M],云南夶学出版社,2007.7,第117页
  • 8. 林明彦. 仪式与象征——景颇族目瑙纵歌的象征人类学阐释[J]. 红河学院学报, 2015, (6):31-34.
  • 10.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引用日期]
  • 11. .中国广播网[引鼡日期]
  • 12. .凤凰娱乐[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宏五种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