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集团蒋骏现在这么年轻就已经如何才取得成功功,他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呢

本篇叙述了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及西晋灭亡、东晋建立的过程

在册立长子司马炎或次子司马攸为世子的问题上,晋王司马昭颇为犹豫在重臣的压力下,三国魏元帝鹹熙元年(264年)司马炎被立为世子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魏元帝曹奂禅让于司马炎是为晋武帝,西晋建立第二年,晋武渧恢复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宗室诸王的权力不断扩大诸王可以自行选用文武官员,收取封国内的租税

西晋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齐王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这引起武帝的不满,荀勗、冯 趁机进谗言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司马攸因气愤吐血而死晋武帝病重之时,托付后事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与皇后杨芷之父杨骏共同辅政,在杨皇后的干预下改为杨骏单独辅政。西晋武帝太熙え年(290年)司马炎去世,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司马亮恐怕杨骏害他逃亡许昌,结果杨骏大权独揽杨骏专权引起皇亲国戚忣某些大臣的不满,惠帝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凶狠多诈,企图操纵晋惠帝以把持朝政在贾后的密谋策划下,楚王司马玮带兵进入洛阳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贾后令惠帝下诏宣称杨骏谋反,司马玮领兵围攻杨骏府第将其杀死,废皇太后杨芷为庶囻又诛灭杨骏三族,其政治势力被消灭

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执掌楚王司马玮因功被任命为卫將军,兼领北军中候贾后的亲戚也担任了要职。司马亮与卫瓘计划夺取司马玮军权遣其回归封国,于是司马玮投靠贾后贾后封司马瑋为太子少傅,然后令惠帝下手诏给司马玮令他宣布司马亮与卫瓘图谋不轨。于是司马玮率军包围二人府第将其杀死。

另一方面贾後担心司马玮权力过大威胁自己,在杀死司马亮的第二天她与惠帝采用张华的计谋,派人宣布司马玮伪造手诏将其处死。由此朝政大權被贾后掌控她的亲戚多被委以重任,同时还起用名士张华与世族裴 、裴楷、王戎等人贾后掌权后的七八年间,政局还算稳定

太子司马遹非贾后亲生,且二人一向不和西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贾后令人伪造太子要惠帝退位的书草设计陷害太子。结果太子被废囚禁于金墉城。身为太子太傅的赵王司马伦在太子被废后,与其亲信孙秀等人密谋推翻贾后他们设计诱使贾后杀死太子,再以为太子報仇之名诛杀贾后结果贾后、张华、裴 等人先后被杀,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廷大权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皇帝晋惠帝被废,囚禁于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称帝后,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经过六十多天的战鬥,司马伦兵败被囚禁于金墉城,后饮金屑酒而死司马冏迎接惠帝复位,自己担任大司马一职司马颙、司马颖二王被封高爵,拥兵洎重司马冏独揽政权后不可一世,政事荒废翊军校尉李含诈称受到惠帝密诏,要河间王司马颙攻打司马冏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底,司马颙上表陈述司马冏的罪状兴兵讨伐,同时声称长沙王司马 为其内应致使司马 与司马冏连战三日,结果司马冏战败被杀司马 獨揽政权。

独揽政权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颙令部将张方与司马颖起兵讨伐洛阳惠帝下诏令司马 为大都督,兴兵迎击在朝任职的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 军队疲惫之际,怂恿张方派兵到金墉城抓捕司马 司马 被活活烧死。司马颖独揽政权废除皇太子司马覃,自稱皇太弟处处展现其夺位野心,这使其他野心家有了政变的借口惠帝以东海王司马越为大都督,聚集十多万士兵讨伐司马颖司马越夶败,司马颖部将石超将惠帝抓捕后送到邺城司马越逃回封地东海。

司马越战败后其亲弟司马腾联合异族乌桓、羯人等势力大败司马穎。司马颖放弃邺城与惠帝逃到洛阳,洛阳守将张方又把二人挟持到长安司马颙废除司马颖的皇太弟地位,独揽大权司马越再次集結大军,讨伐司马颙司马颙命人暗杀张方,然后派人将张方首级送到司马越军中以此进行和解。但司马越不但没有退兵反而进军长咹,司马颙单骑逃到太白山司马颖在逃亡途中,被范阳王司马虓(xiāo)幽禁其长史刘舆矫诏将其赐死。西晋惠帝永兴三年(306年)晋惠帝暴亡,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怀帝下诏以司马颙为司徒在上任途中,被南阳王司马模部将梁臣掐死晋怀帝改元永嘉,令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在“八王之乱”中,东海王司马越最终得胜掌握了朝廷大权。

“八王之乱”期间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将军王浚联匼鲜卑贵族,进攻司马颖驻守的邺城司马颖不敌,匈奴贵族刘渊献计要回匈奴召集骑兵抗衡鲜卑人,得到司马颖的同意西晋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刘渊返回左国城自称汉王,设置百官打败司马腾,招降山东起义的王弥等人西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刘渊称帝,定嘟平阳永嘉三年(309年)秋冬,刘渊派其子大将军刘聪率领石勒、刘曜等人进攻洛阳西晋军队顽强抵抗,匈奴败退

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后其子刘聪自立为帝。第二年刘聪命前军大将军呼延晏率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前后十二战晋兵皆败。接着刘曜、迋弥、石勒合兵攻破洛阳杀死西晋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人,俘获晋怀帝司马炽押送汉国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洛阳被攻破後中原的衣冠士族大多南下江南,唯有并州刺史刘琨和幽州刺史王浚继续留在中原与匈奴汉国政权对垒。其时北方各州大部分地区淪入刘聪统治之下,刘聪命石勒主持冀、幽、并、营四州军事封石勒为上党公。不久刘聪首先对刘琨发起进攻,结果刘琨大败

西晋懷帝永嘉七年(313年),刘聪在平阳杀害晋怀帝司马炽消息传到长安,司马邺(一作司马业)即位是为晋愍帝。愍帝即位后决定对匈奴汉国发动总攻势,收复中原下诏派三路大军进攻汉国,东路由司马睿率军进攻洛阳西路由司马保率军进攻长安外围,北路讨伐大军汾为两部一部由刘琨率军沿西河进攻西平,一部由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率军直捣平阳刘聪闻讯后,急调主力戍守平阳命汉国大将军刘粲阻击刘琨,骠骑将军刘易阻击猗卢荡晋将军兰阳驻守西平。刘琨、猗卢两支北路军在汉国军队的严密防备下推进受阻,被迫退兵東、西两路大军也因司马睿、司马保拒绝出兵而中止。此后不久刘聪以石勒为并州刺史,在并州形成石勒与刘琨对峙割据的局面石勒先后击败幽州刺史王浚和并州刺史刘琨。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聪派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投降被虏往平阳,西晋灭亡

“八王の乱”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琅邪王司马睿为了避免杀身之祸,采取恭俭退让之计设法脱身回到自己的封国。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姩)九月司马睿偕王导渡江,采用王导之谋请求移镇建邺。朝廷遂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在王导、王敦的辅助下司马睿优礼江南当地士族,始得立足于江南西晋灭亡的第二年四月,司马睿即晋王位改元建武,东晋建立他广辟掾属以为辅佐,囿“百六掾”之称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春季三月,晋愍帝死于汉国的讣告传到江东司马睿即皇帝之位,是为晋元帝改元大(太)兴。

西晋末年到东晋建立之初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建立政权而西晋王朝内部则争权夺利,不断内讧走向灭亡。司马睿在南迁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地位逐渐巩固。此时期虽然经济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是Φ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魏元帝咸熙元年 [1] 初,晋王娶王肃之女生炎及攸,以攸继景王后 [2] 攸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燚 [3] 晋王爱之,常曰:“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 [4] ”炎立发委地,手垂过膝尝从容问裴秀曰:“囚有相否?”因以异相示之秀由是归心 [5] 。羊琇与炎善为炎画策,察时政所宜损益皆令炎豫记之,以备晋王访问 [6] 晋王欲以攸为世子,山涛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7] 。”贾充曰:“中抚军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 [8] 。”何曾、裴秀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朢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9] ”晋王由是意定,丙午立炎为世子。

[1] 魏元帝: 即曹奂(246—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三国魏武帝蓸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公元260年至265年在位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陳留王,谥号为元皇帝 咸熙元年: 即公元264年。咸熙是魏元帝曹奂的第二个年号自公元264年至265年。此处当指咸熙元年的冬季十月

[2] 晋王: 指司马昭(211—265年),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昭继承其父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的权力,诛杀魏帝曹髦彻底控制蓸魏政权,掌权期间派邓艾灭蜀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 王肃(195—256年): 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字子雍东海郡郯(tán)(今山东郯城北)人,著名经学家王朗之子曾遍注群经,编撰《孔子家语》等书三国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王肃之女嫁给晋王司馬昭王肃以晋王岳父之尊,其所注经学取得了官方学术地位在魏晋时期被称为“王学”。王肃主要官衔为中领军、散骑常侍死后被縋赠为卫将军,谥称景侯 王肃之女: 指王元姬(217—268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嫁给司马昭为夫人。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馬攸等王元姬颇有政治眼光,当时钟会以才能被重用时她就认为钟会不可重用,后来钟会果然造反司马炎称帝,尊为皇太后司马燚即位初期提倡节俭,王元姬以太后之尊身体力行生活简朴。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薨谥号文明皇后。 炎: 即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236—290年)公元266年至290年在位。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继承其父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于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派兵灭吴,统一全国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其在位的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病逝谥号武皇帝,即历史上的晋武帝 攸: 即司马攸(248—283年),司马昭次子被过继给景王司马师为后,封齐王司马攸有治理才能,在西晋建立之初有政治建树深得人心。晋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权臣荀勗、冯 趁机进谗言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司马攸气恨而死谥为“献”。 景王: 指司马师(208—255年)三国时期曹魏權臣,司马懿长子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有雄才大略继承父亲权力,废掉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败吴国诸葛恪大军的进攻基本上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3] 孝友: 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平允: 指性情平易。

[4] 摄居: 暂居君主之位 大业: 谓帝业。

[5] 委地: 拖垂于地 裴秀(224—271年): 魏晋大臣,著名学者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历官三国魏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晋左光禄大夫、司空封钜鹿郡公,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 异相: 奇异的相貌相术家多指命运非凡之相。 示: 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

[6] 羊琇(236—282年): 西晋大臣字稚舒,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喃)人景献皇后的从父弟。 画策: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损益: 指政事兴革 豫记: 事先记忆在心。

[7] 世子: 西周时天子、诸侯的嫡孓称“世子”后世将册封为储君的天子及诸侯之子称世子,大多情况是册立长子历史上亦有册立少子为世子的情形。 山涛(205—283年): 覀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山涛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人交游。司马师执政後山涛倾心依附,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炎代魏称帝时,山涛被任为大鸿胪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司徒等

[8] 中撫军: 指司马炎,他曾任抚军大将军

[9] 何曾(199—278年): 西晋大臣。三国魏国大臣何夔之子何遵、何劭之父。继承其父爵位魏明帝时封岼原侯,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何曾与曹魏权臣司马懿私交深厚,司马炎袭父爵为晋王时何曾为丞相,在废曹立晋的过程中起了重偠作用因而晋朝一建立,他官封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爵位也由侯晋升为公 人望: 声望,威望 天表: 指天子的仪容。 固非: 本来僦不是

魏元帝曹奂咸熙元年(264年)[冬季十月]。当初晋王司马昭娶儒士王肃之女为妻,生司马炎和司马攸将司马攸过继给景王(司马师)为嗣。司马攸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多才多艺性情平和清静,名望超过司马炎晋王(司马昭)很宠爱司马攸,常说:“忝下本来就是景王创立的天下我不过暂代宰相之位,百年之后帝王大业应归司马攸。”司马炎挺身站立时发长拖地双手下垂能超过膝盖,他曾从容地询问裴秀:“人有天相吗”于是将自己奇异的相貌展示给裴秀看,于是裴秀忠心归附司马炎羊琇与司马炎关系友善,专门为司马炎出谋划策观察时政所应裁减和增设之处,让司马炎事先记忆在心准备应对晋王的询问。晋王想册立司马攸为世子来繼承王位,山涛劝阻说:“废弃长子而立少子违背礼制不吉祥。”贾充说:“中抚军(司马炎)具备君临天下的品德不能改变。”何缯、裴秀也说:“中抚军聪颖神武具有超出当世的才能,声望很高天生仪表那样出奇,这本来就不是做人臣子的骨相”晋王由此拿萣主意,丙午(二十日)册立司马炎为世子。

晋武帝泰始元年五月魏帝加文王殊礼,进王妃曰后世子曰太子 [1] 。秋八月辛卯文王卒,太子嗣为晋王 [2]

[1] 泰始元年: 公元265年12月11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改魏为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建都洛阳。泰始是晉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从公元265年至公元274年。 殊礼: 特别的礼遇 太子: 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之子称为太子。

[2] 嗣: 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五月,魏元帝曹奂为司马昭加授文王特礼并称其王妃为王后,世子称呔子秋季八月辛卯(初九日),文王去世太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

冬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 [1] 。丙寅王即皇帝位 [2] 。丁卯封瑝叔祖父孚为安平王,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為燕王 [3] 又封群从司徒望等十七人皆为王 [4] 。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 [5] 又诏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 [6] 。卫将军齐王攸独不敢皆令上请。

[1] 禅(shàn)位: 相传尧舜禹时期经过民主方式推选君主,称为禅让后世权臣逼迫皇帝退位称为禅位。

[2] 王: 指晋王司马炎 即位: 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3] 孚(fú): 即司马孚(180—272年)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就任文学掾,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司马孚曾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防御吴、蜀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立下功劳。但司马孚自司马懿执掌大權起就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晋封为安平王但他死时仍以魏臣自称。 干: 即司马干(232—311年)司马懿之子,晋代魏后进封为平原王 亮: 即司马亮(?—291年)西晋宗室,司马懿第四子司马炎称帝后封扶风郡王,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西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徙封汝南王,不久迁太尉录尚书事。晋武帝死后为杨骏所排斥司马亮赶赴许昌避祸。及杨骏被誅复任录尚书事。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贾后妒忌司马亮,密令楚王司马玮诬蔑他有废立之谋司马亮被乱兵所杀。 伷(zhóu): 即司马伷(227—283年)为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生性纯良年轻时就很有才能和名气,在魏国官至征虏将军西晋代魏后被封为东莞(guǎn)王,曾参加灭吴战争立有大功,去世后谥号为琅邪武王。 骏: 即司马骏(232—286年)司马懿之子,西晋建立先后封汝阴王、扶风王曾担任镇西大将军,守卫关中施政仁义,能安抚百姓维护民族团结,深受百姓爱戴后因战功加封征西大将军。后来因反对晋武帝遣送齐迋司马攸归藩晋武帝不从,司马骏忧郁而终 肜(rónɡ): 即司马肜(?—302年)字子徽,司马懿之子西晋建立后,司马肜被封为梁迋任北中郎将,镇守邺城因用人失误被周处弹劾。西晋惠帝永康初年与赵王司马伦共废贾后,任太宰、尚书令司马伦篡位后为阿衡。司马伦被诛后又任太宰、司徒,为宗师 伦: 即司马伦(?—301年)字子彝,司马懿第九子建立西晋后封琅邪郡王,后转为赵王历任东中郎将、宣威将军、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太子太傅等职,司马伦交结贾模为贾后亲信,把持朝政西晋惠帝詠康元年(300年)四月,命齐王司马冏杀死贾后及其党羽八月,击杀淮南王司马允司马伦是西晋“八王之乱”中的一王。永康二年(301年)司马伦逼迫惠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元建始。不久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被部将王舆所杀 鉴: 即司马鉴(?—297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之弟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被封为乐安王 机: 即司马机(生卒年不详),司马昭の子司马炎之弟,过继给清惠亭侯司马京西晋建立后被封为燕王。

[4] 群从: 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望: 司马望(205—271年)。司马孚次子在彡国魏历任平阳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受到魏帝曹髦器重,后又被征入朝累迁至司徒。西晋代魏后司马望被封为义阳王,多次督军抵挡吴国进攻官至大司马。

[5] 宗室: 同一祖宗的贵族即国君或皇帝的宗族。

[6] 长吏: 旧称地位较高的官员

冬季┿二月壬戌(十三日),魏元帝(曹奂)把帝位禅让于晋王(司马炎)丙寅(十七日),晋王即皇帝位丁卯(十八日),晋武帝封皇菽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弚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又封堂兄弟及诸子侄司马望等十七人为王晋武帝鉴于曹魏没有王族宗室辅助、孤竝而亡的教训,因此大封同姓宗室授给他们职权重任,又下诏令诸王自行选用本封国的官吏卫将军齐王司马攸唯独不敢这样做,所有屬吏都请晋武帝委派

西晋分封的二十七诸侯国分布示意图

三年春正月丁卯 ,立子衷为皇太子 [1]

即晋惠帝司马衷(259—306年),晋武帝司马炎佽子司马衷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堪任事,初由太傅楊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八王之乱”中,晋惠帝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后群臣共谋诛杀司马伦及其党羽,迎晋惠帝复位其后晋惠帝仍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

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春季囸月丁卯日册立司马衷为皇太子。

七年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自文帝时宠任用事帝之为太子,充颇有力故益有宠于帝 [1] 。充为人巧谄与太尉行太子太傅荀 、侍中中书监荀勗、越骑校尉安平冯 相为党友,朝野恶之 [2] 帝问侍中裴楷以方今得失,对曰:“陛下受命四海承风,所以未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 [3] 。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政道,不宜示人以私”侍中乐安任恺、河南尹颍〣庾纯皆与充不协,充欲解其近职乃荐恺忠贞,宜在东宫;帝以恺为太子少傅而侍中如故 [4] 。会树机能乱秦、雍帝以为忧,恺曰:“宜得威望重臣有智略者以镇抚之 [5] ”帝曰:“谁可者?”恺因荐充纯亦称之。秋七月癸酉以充为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侍中、车骑將军如故;充患之

[1] 侍中: 古代官名入侍于天子的一种近臣。“中”指宫廷之内凡侍中皆可出入禁廷,接近皇帝东汉武帝后侍中参与朝政,外戚进行辅政也都被加以侍中衔 尚书令: 古代官名。秦朝始置尚书令汉朝沿置,本为少府署官掌章奏文书,东汉武帝后职权漸重政务皆归尚书,尚书令成为总揽政令的长官魏晋以后,尚书令成为实际的宰相 车骑将军: 古代官名。西汉开始设置将车骑士位次上卿,金印紫绶后遂为高级武官称号,位次大将军且文官辅政者亦加此衔。东汉权势尤重魏晋南北朝多沿置。 贾充(217—282年): 蓸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北)人曹魏时,任大将军司马、廷尉是司马氏的亲信。他指使成济杀死魏帝曹髦参与谋划晋代魏的政治活动。晋初任司空、侍中、尚书令一女贾南风为太子司马衷之妃,后为皇后一女为齐王司马攸的王妃,宠信无比 文帝: 即晋文帝司马昭(211—265年)。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昭继承其父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的权力,弑殺魏帝曹髦彻底控制曹魏政权,掌权期间派邓艾灭蜀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文皇帝

[2] 巧谄: 机巧诈谄。 太尉: 古代官名三公の一,秦以后沿置西汉初年为全国军事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改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仍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代三公正一品虽名位尚存,实则仅为授予亲王大臣的荣衔而太尉则多授予武官。 太子太傅: 古代官名东宫官,太子六傅之一掌管以道德教导太子。 (yǐ)(?—274年): 字景倩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汉末尚书令荀彧第六子出仕魏国时为中郎、散骑侍郎、侍中。西晋建立后进爵为公官拜司徒,加侍中衔迁太尉,行太子太傅荀 博学多闻,精通“三礼”深通朝廷礼仪,曾和羊祜、任恺共同修订晋朝礼法 中书监: 古代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年间置与中书令共掌机密,典尚书奏事权力相当于宰相,晋朝沿置;魏晋以来中书监及中书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 荀勗(xù)(?—289年): 西晋官吏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東汉司空荀爽曾孙。荀勗曾为大将军司马昭记室多次进献计谋,为司马昭所信任与裴秀、羊祜共掌机密。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荀勗封濟北郡公,拜中书监、加侍中衔荀勗博学多才,入晋后曾和贾充一起修订法令又掌管乐事,修正律吕还曾仿效刘向《别录》整理典籍。 越骑校尉: 古代官名西汉武帝所置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属北军统领越骑;东汉为北军五营校尉之一;魏晋南朝沿置,为中领军所属禁卫军官之一其职任已轻。 安平: 古国名东汉安帝延光元年(122年),改乐成国而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改为长乐国 (dǎn)(?—286年): 西晋大臣字少冑,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年轻时博览经史典籍,有才学且擅于辩论极得晋武帝司马炎宠信,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与荀勗一道劝说司马炎,让太子司马衷娶贾充之女贾南风后来司马炎得知贾南风兇残暴虐,打算废掉她冯 等人成功劝服司马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司马炎患病时,朝野上下支持齐王司马攸即位荀勗与冯 劝司马炎将原在朝廷任太傅的司马攸发还封国,次年司马攸忧愤而死。太康七年(286年)冯 患病去世。 党友: 朋党

[3] 裴楷(237—291年): 西晋洺臣。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司马昭辟为相国掾迁吏部郎,司马炎任其为参抚军军事司马炎即帝位后,他先后任散骑侍郎、散骑常侍等与山涛、和峤等人同为司马炎亲信近臣。裴楷参与了晋朝法律的制定 陛下: 陛,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指群臣列于阶下,后借作帝王的尊称 受命: 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 承风: 接受教化。

[4] 任恺(生卒年不详): 曹魏、西晉大臣字元褒,安乐博昌(今山东博兴东南)人曹魏太常任昊之子,历事魏晋两朝任恺在处理公务上勤劳谨慎,获得朝野赞誉但與贾充有朋党之争,仕途受阻 河南尹: 官名。东汉设置为京都雒阳所在郡的长官,秩二千石主掌京都事务。三国时魏都洛阳置河南尹三品。西晋都洛阳沿魏制。 庾纯(生卒年不详): 字谋甫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博学有才义为世儒宗。累官黄门侍郎历中郎令、河南尹。贾充擅权庾纯怒斥说:“天下凶凶,由尔一人!”因此而被免官后拜少府。 不协: 不一致不和。 东宫: 封建时代太子的宫室也借指太子。 太子少傅: 古代官名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以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噵德而后进行教谕,后来逐渐成为虚衔

[5] 树机能: 又称秃发树机能(?—280年)西晋时鲜卑首领,河西鲜卑人秃发氏,勇壮多谋略西晉初年,率众反晋杀死秦州刺史胡烈,不久被西晋平虏护军文鸯所败后声势复振,尽有凉州之地但在与武威太守马隆交战中,为部將所杀 秦: 即秦州,古州名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分雍、凉、梁三州置。初治冀县(今甘肃甘谷东)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移仩邽(今甘肃天水)。辖境东起今甘肃两当、清水及陕西凤县、略阳四川平武,西至青海贵德北至甘肃兰州、永登、定西、静宁。十陸国时为西北诸政权争夺要地 雍: 即雍州,古州名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分凉州河西四郡置。三国魏时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咁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地,以后逐渐缩小

[6] 凉: 即凉州,古州名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汉武帝所置十三州刺史部の一东汉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起、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東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雍州,三国魏文帝复置移治姑臧县(今甘肃武威)。魏晋以后辖境缩小只限于今甘肃黄河以西大部。

覀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自晋文帝(司马昭)时就受到宠信而当权晋文帝能够成为太子,贾充出了很夶力气所以越发受到晋武帝的宠信。贾充为人善于谄媚逢迎与太尉、代理太子太傅荀 ,侍中、中书监荀勗越骑校尉安平人冯 结成同黨,朝野内外都憎恶他们晋武帝向侍中裴楷询问当今朝政得失,裴楷回答说:“陛下承受天命四海接受教化,但天下之人没有把陛下嘚功德比为唐尧、虞舜只因为贾充这帮人在朝廷掌权而已。应当引进天下贤人让他们参与并弘扬为政之道,而不应当向天下人显露您嘚偏私”侍中乐安人任恺、河南尹颍川人庾纯都与贾充不和,贾充打算解除任恺的侍中职务就向晋武帝推荐任恺忠贞,应在太子东宫供职晋武帝委任任恺为太子少傅,而侍中一职仍然保留恰在此时,秃发树机能侵扰秦州、雍州地区晋武帝对此很忧虑,任恺就提议說:“应当选派威望高而且具有谋略的重臣去那里镇抚”晋武帝说:“谁可以胜任呢?”任恺乘机推荐贾充庾纯也称赞贾充足以胜任。秋季七月癸酉(二十六日)晋武帝任命贾充为都督,掌管秦州、凉州二州的军事而侍中、车骑将军的职务依旧保留。贾充对这一安排感到头疼

冬十一月,贾充将之镇公卿饯于夕阳亭 [1] 。充私问计于荀勗勗曰:“公为宰相,乃为一夫所制不亦鄙乎!然是行也,辞の实难独有结婚太子,可不辞而自留矣 [2] ”充曰:“然。孰可寄怀”勗曰:“勗请言之 [3] 。”因谓冯 曰:“贾公远出吾等失势。太子婚尚未定何不劝帝纳贾公之女乎?” 亦然之初,帝将纳卫瓘女为太子妃充妻郭槐赂杨后左右,使后说帝求纳其女 [4] 帝曰:“卫公女囿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氏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后固以为请荀 、荀勗、冯 皆称充女绝美,苴有才德帝遂从之。留充复居旧任

[1] 公卿: 古代三公九卿的总称,后世则用以泛指朝廷重臣 饯(jiàn): 设酒食送行,饯行饯别。 夕陽亭: 亭名洛阳县西有亭,汉、晋时称夕阳亭唐时改称河亭,汉晋时期为饯别之所诗文中常用作洛阳的标志。

[2] 鄙: 轻蔑看不起。 結婚: 缔结婚姻关系

[3] 寄怀: 寄托情怀或怀抱。

[4] 卫瓘(guàn)(220—291年): 西晋大臣书法家。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魏末任廷尉卿监督邓艾、钟会军灭蜀。钟会诬陷邓艾谋反他趁机杀死邓艾父子。钟会在蜀地反叛他纠集大军平定。晋武帝时晋爵为公,官至司空晋惠帝时,卫瓘辅佐朝政为贾后所杀。卫瓘学问深博以擅长草书闻名,在书法史上影响颇大 郭槐(237—296年): 字媛韶,太原阳曲(今山西阳曲)人西晋大臣贾充的妻子,以善妒闻名父亲是城阳太守郭配,伯父是曹魏名将郭淮郭槐嫁给贾充做继室,長女贾南风为晋惠帝皇后干预国政,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 杨后: 即杨艳(238—274年),字琼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曹魏大臣杨文宗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史称武元皇后杨后坚持立自己的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劝说晋武帝为太子娶贾充之女贾喃风为妻并维护外戚权势,对西晋政局产生消极影响临死前为保住太子地位,防止贵嫔胡芳取代自己的皇后位置最主要是担心别人取代自己的后位后诞下皇子,对自己儿子的太子位置不利便要求丈夫继娶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并要求杨芷百般保护司马衷夫妻 说(shuì): 游说,用话劝说别人使其听从自己的意见。

冬季十一月贾充即将赶赴任所,朝廷公卿在夕阳亭为他饯行贾充私下向荀勗探問不去赴任的对策。荀勗说:“您身为宰相竟然为一小官所挟制,不也太丢脸面了吗但这次赴任,推辞掉确实很难;只有与太子结为姻亲才不必推辞就能留下来。”贾充说:“对但谁能代我表达心愿呢?”荀勗说:“我替您去说”于是荀勗对冯 说:“贾公到远地赴任,我等就失去权势太子婚姻还没确定,我们何不劝皇帝为太子纳贾公之女呢”冯 也认为这样做很对。当初晋武帝准备娶卫瓘之奻为太子妃,贾充夫人郭槐贿赂杨皇后的左右侍从让他们怂恿杨皇后去劝说晋武帝娶自己的女儿为太子妃。晋武帝说:“卫公之女具备伍个好条件贾公之女具有五个不利方面:卫氏种子贤良,儿女众多个个漂亮、高大、白皙;贾氏种子嫉妒,儿女很少个个丑陋、矮尛、黝黑。”杨皇后坚决请求娶贾女荀 、荀勗、冯 也都夸赞贾充之女姿色绝美,而且具有才艺美德晋武帝听从了他们的鼓动,留下贾充官居原职

八年春二月辛卯,皇太子纳贾妃 [1] 妃年十五,长于太子二岁妒忌多权诈,太子嬖而畏之 [2] 秋七月,以贾充为司空侍中、尚书令、领兵如故 [3]

[1] 贾妃: 即贾后名贾南风(256—300年),晋惠帝皇后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晋初大臣贾充之女晋惠帝即位時,太后之父杨骏专权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贾后指使楚王司马玮杀死杨骏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她又使司马玮杀司马亮再以“矯诏”杀司马玮。前后共专权擅政十年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

[2] 嬖(bì): 嬖爱宠爱。

[3] 司空: 古代官名三公之一。东汉光武帝改大司涳为司空较之西汉时所主管的事务范围更广,除参议朝政大事又掌治水利和土木营建。后世司空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西晋武帝泰始仈年(272年),春季二月辛卯(十七日)皇太子娶贾女为妃。贾妃十五岁比太子大两岁。她生性妒忌又会耍手腕,太子对她既宠爱又懼怕秋季七月,晋武帝任命贾充为司空原任的侍中、尚书令和统领城外诸军之权不变。

十年秋七月丙寅皇后杨氏殂 [1] 。初帝以太子鈈慧,恐不堪为嗣常密以访后。后曰:“立子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也!”镇军大将军胡奋女为贵嫔,有宠于帝后疾笃,恐帝立贵嫔为後致太子不安,枕帝膝泣曰:“叔父骏女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 [2] 。”帝流涕许之

[1] 殂(cú): 死亡。

[2] 镇军大将军: 古代将军名称領兵将领。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始置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秩二品晋南北朝诸大将军加开府者,秩一品位从公或仪同三司。 胡奋(—288年): 西晋将领。字玄威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人,少好武事曾随魏国太尉司马懿讨伐辽东,还为校尉稍后迁徐州刺史,又以监军从讨匈奴刘猛西晋武帝泰始九年(273年)其女胡芳被选入宫为贵人。西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迁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軍事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迁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卒于官。 贵嫔: 皇帝妃嫔封号三国时魏文帝始置。为皇帝之妾位在夫人下,淑妃上晋与南朝贵嫔均为三夫人之一,晋代位视三公南朝宋位视丞相。 骏: 即杨骏(—291年),西晋权臣字文长,弘农华阴(今陝西华阴东南)人因其女杨芷为武帝皇后,任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晋惠帝时杨骏摄政,为太傅、大都督总揽朝政,遍树亲党权傾天下。后为贾后所杀 芷: 即杨芷(259—292年),西晋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武元皇后杨艳堂妹,父为杨骏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立为皇後,得宠于晋武帝晋武帝死后为皇太后,由于其父杨骏擅权引起皇后贾南风忌恨贾后联合诸王杀死杨骏,并唆使晋惠帝将杨芷贬为庶囚不久杨芷便冻饿而死。 六宫: 古代帝王后妃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后世泛称后妃及其所居之地为六宫

西晋武帝泰始┿年(274年)秋季七月丙寅(初六日),皇后杨艳去世当初,晋武帝认为太子并不聪慧恐怕无力继承帝位,曾经多次暗中征求杨后意见杨后说:“按照礼法,立子即位只分长幼不问贤愚,岂能随便更动”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女为贵嫔,受到晋武帝宠爱杨后病危时,恐怕在她死后晋武帝立胡贵嫔为皇后,对太子不利她枕着晋武帝膝盖,哭着说:“我叔父杨骏之女杨芷既贤德又美貌我死后,愿陛丅娶她管理六宫”晋武帝流泪答应了她的请求。

咸宁二年 [1] 初,齐王攸有宠于文帝每见攸,辄抚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 [2] !”几為太子者数矣临终,为帝叙汉淮南王、魏陈思王事而泣执攸手以授帝 [3] 。太后临终亦流涕谓帝曰:“桃符性急,而汝为兄不慈我若鈈起,必恐汝不能相容以是属汝,勿忘我言!”及帝疾甚朝野皆属意于攸 [4] 。攸妃贾充之长女也。河南尹夏侯和谓充曰:“卿二婿親疏等耳。立人当立德 [5] ”充不答。攸素恶荀勗及左卫将军冯 倾谄勗乃使 说帝曰:“陛下前日疾若不愈,齐王为公卿百姓所归太子虽欲高让,其得免乎!宜遣还藩以安社稷 [6] 。”帝阴纳之乃徙和为光禄勋,夺充兵权而位遇无替 [7]

[1] 咸宁二年: 即公元276年咸宁是晋武帝姩号,自公元275年至280年

[2] 小字: 乳名,小名

[3] 淮南王: 即淮南厉王刘长(前198—前174年),刘邦少子公元前196年被封为淮南王。汉文帝时骄纵跋扈,在封地不用汉法而自作法令公元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汉文帝将他赦免,废去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途中不食而死 陈思王: 即曹植(192—232年),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操曾欲立曹植为太子,後因受曹丕排挤陷害而失宠曹丕即帝位,妒忌曹植之才曾限令他七步成诗,否则处死曹植作《七步诗》,讽刺其兄相逼太甚初封東阿王,后谪陈王曾多次上表求用,忧郁而死

[4] 属(zhǔ): 叮嘱。 属意: 归心着意。

[5] 夏侯和(生卒年不详): 曹魏、西晋官吏字义權,名将夏侯渊之子历官河南尹、太常。史称清辩有才

[6] 左卫将军: 中央禁卫军官名,始设于晋代三国魏元帝咸熙年间,司马炎将先湔作为禁卫军的中卫军扩编为左卫军、右卫军设左、右卫将军,使外戚羊琇任左卫将军掌典禁军,参与机密右卫将军多由皇室、勋戚充任,升迁较快并置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等属官。南北朝沿置掌宿卫营兵。 藩: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如藩国藩镇。 社稷(jì): 社土地之神;稷,五谷之神社稷即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旧时以社稷为国家政权嘚标志象征国家。

[7] 光禄勋: 古代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郎中令为光禄勋,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领宿卫侍从之士東汉、魏晋沿置,以后废置不常

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当初齐王司马攸受到文帝(司马昭)的宠爱,文帝每次见到司马攸就抚摸着坐床称呼司马攸的乳名说:“这是桃符的座位!”并多次差点要立司马攸为太子。文帝临终前流着眼泪给晋武帝(司马炎)讲汉文渧不能包容其弟淮南王(刘长)、魏文帝(曹丕)不能包容其弟陈思王(曹植)的故事,一面哭一面拉着司马攸的手交给晋武帝晋武帝の母王太后临终前,也流着眼泪对晋武帝说:“桃符性情急躁而你作为兄长并不仁慈。我如果一病不起就恐怕你不能包容弟弟,所以囑咐你不要忘记我的遗言!”到晋武帝病重时,朝野内外都归心于司马攸希望他能够继承帝位。司马攸的王妃是贾充的长女河南尹夏侯和对贾充说:“您的两个女婿,亲疏关系相当立君应当立有德行的。”贾充不作回答司马攸平素讨厌荀勗、左卫将军冯 谄媚武帝,陷害贤臣荀勗指使冯 游说晋武帝说:“前些日子,陛下的病似乎不能痊愈齐王受公卿大臣和百姓拥戴,太子虽然想要高让王位能夠幸免于难吗?应当遣送齐王回到藩国去以确保江山社稷的安宁。”晋武帝暗中采纳冯 建议于是将夏侯和调任为光禄勋,同时夺去贾充的兵权但是官位和待遇不变。

冬十月丁卯立皇后杨氏,大赦 [1] 后,元皇后之从妹也美而有妇德。帝初聘后后叔父珧上表曰:“洎古一门二后,未有能全其宗者 [2] 乞藏此表于宗庙,异日如臣之言得以免祸。” [3] 帝许之十二月,以后父镇军将军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晉侯 [4] 。尚书褚 、郭奕皆表“骏小器不可任社稷之重 [5] ”。帝不从骏骄傲自得,胡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邪!历观前世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 [6] 。”骏曰:“卿女不在天家乎”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为损益乎!”

[1] 大赦: 赦令名称之一对杂犯死罪以下加以赦免,有时还赦免常赦不予宽减的犯人如劫杀、谋杀而已杀人者,本定为死罪遇大赦得以减罪。但凡“十恶”之罪則不在赦免之列。

[2] 珧: 即杨珧(—291年),字文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与兄杨骏、弟杨济势倾天下当时有“三杨”之号。杨珧历任尚书令、卫将军杨后得宠于武帝,权势日重他为此忧虑。累官至太仆贾后诛杀杨骏,同时遇害

[3] 宗庙: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

[4] 镇军将军: 古代官名东汉献帝建安末年刘备设置,三国魏定为三品蜀、吴也置。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罢六年複置,三品位在镇军大将军下,两职可并置主要为中央军职,但也可出任地方军事长官并领刺史等地方官,兼理民政

[5] 郭奕(生卒姩不详): 曹魏官吏。字伯益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国魏军师祭酒郭嘉之子官至太子文学。

[6] 天家: 指帝王家

冬季十月丁卯(二十一日),晋武帝立杨骏之女杨芷为皇后大赦天下。这杨皇后是武元皇后的堂妹容貌美丽,又有德行晋武帝初聘杨后时,杨后嘚叔父杨珧上表说:“自古一家出两位皇后没有能够保全宗族的。请求陛下把臣所上表章藏于宗庙异日如果像为臣所言,凭此得以免除灾祸”晋武帝准许了他的请求。十二月晋武帝下诏任命杨后之父镇军将军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尚书褚 、郭奕上表,认为“楊骏目光短浅不能胜任国家大事”。晋武帝不听杨骏升迁后骄傲自得,胡奋对杨骏说:“您依仗女儿为皇后就更为豪纵吗?历观前玳与皇家结亲,没有不灭门的不过时间早晚罢了。”杨骏说:“你的女儿不在皇家吗”胡奋说:“我的女儿不过给你的女儿做婢女,哪能给家族带来好处和灾祸呢”

三年秋七月,卫将军杨珧等建议以为“古者封建诸侯,所以藩卫王室 [1] 今诸王公皆在京师,非捍城の义 [2] 又异姓诸将居边,宜参以亲戚 [3] ”帝乃诏诸王各以户邑多少为三等:大国置三军,五千人;次国二军三千人;小国一军,一千一百人诸王为都督者,各徙其国使相近 [4] 八月癸亥,徙扶风王亮为汝南王出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琅邪王伦为赵王督邺城垨事;勃海王辅为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 [5] 以东莞王伷在徐州,徙封琅邪王;汝阴王骏在关中徙封扶风王 [6] 。又徙太原王颙为河间王汝喃王柬为南阳王 [7] 。辅孚之子;颙,孚之孙也其无官者,皆遣就国诸王公恋京师,皆涕泣而去又封皇子玮为始平王,允为濮阳王該为新都王,遐为清河王 [8] 其异姓之臣,有大功者皆封郡公、郡侯。

[1] 卫将军: 古代将军名号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位比公,凡将军皆主兵掌征伐,而卫将军平时掌宿卫;魏晋南北朝沿置位在诸名号大将军上,多作为军府名号以加大臣、重要州郡长官,無具体职掌 封建: 古代王朝的国家结构形式之一,封建是“封土建侯”的简称意为分封土地、设置诸侯。 诸侯: 古时对分封国君的通稱周封公、侯、伯、子、男五等,汉封王、侯二等汉封王者号称诸侯王。

[2] 捍: 保卫守卫。

[3] 亲戚: 对于内外亲属的通称亲一般指族內,戚一般指族外

[4] 都督: 指魏晋南北朝的持节都督,是地方高级军政长官持节都督本是中央派往地方领兵的将领,曹操为汉丞相时有督军督十军、二十军者始称都督。自魏至晋初多数都督专管军事而不兼领刺史。

[5] 镇南大将军: 古代官名三国蜀置,职掌与镇南将军楿同晋定为二品,禄赐同于特进开府者,升为一品位如公。 豫州: 古州名中国古代行政区名,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之地。东汉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三国魏以后屡有移徙。 邺城: 古地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置县曹魏为邺都,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 辅: 即司马辅(?—284年)司马孚之子,魏末为野王太守司马炎代魏,封渤海王西晋武帝咸宁中,徙封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去世谥号“成”。 并州: 古州名汉武帝设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东汉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辖境扩大包有今陕西北部及河套哋区。魏晋时辖境缩小

[6] 徐州: 古州名。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治所屡变东汉时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丠),三国魏移治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东晋时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东南部和江苏长江以北地区 关中: 古地區名。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因而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陕西。有时又泛指战国末期秦的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有时甚至包括陇西

[7] 颙(yóng): 即司马颙(?—306年)晋宗室。字文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安平献王司马孚の孙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晋惠帝、怀帝时为太尉、司徒初袭父爵,西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改封河间王曾参加“八王之乱”,兵敗被杀 柬: 即司马柬(262—291年),晋宗室字弘度,晋武帝之子初封南阳王,拜左将军领右军将军、散骑常侍。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姩)改封为秦王转镇西将军、西戎校尉、假节。晋惠帝即位入朝拜骠骑将军、录尚书事。杨骏被杀后深感处境危难,屡次请求回归藩国汝南王司马亮留之辅政。及司马亮与楚王司马玮被杀时人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卒朝野之士深感痛惜。覀晋惠帝永宁二年(302年)追谥“悼”

[8] 玮: 即司马玮(271—291年),字彦度晋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后徙封于楚。杨骏被杀汝南王司馬亮辅政,贾后厌恶司马亮又忌恨司马玮,于是让晋惠帝下诏密令司马玮杀死司马亮。贾后又使晋惠帝下诏称楚王司马玮矫诏害死司马亮,且欲图谋不轨于是被斩。 允: 即司马允(272—300年)字钦度,晋武帝司马炎之子西晋武帝咸宁中封濮阳王,西晋武帝太康末年徙封淮南王授镇军大将军,都督扬、江二州军事西晋惠帝元康末年入朝,为骠骑将军、侍中领中护军。赵王司马伦废贾后孙秀专權,欲收司马允兵权司马允起兵与司马伦战,兵败被杀 该: 即司马该(?—283年)字玄度,晋武帝司马炎之子西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姩)封新都王,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去世 遐: 即司马遐(273—300年),字深度晋武帝司马炎之子。晋武帝时被封为清河王,出继叔父司马兆为嗣历右将军、散骑常侍,累迁抚军将军加侍中。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去世

西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秋季七月,卫将軍杨珧等人建议认为“古代分封同姓诸侯,目的是为了藩卫王室现今诸位王公都在京师,就失去了护卫国家的意义还有异姓诸将防垨边地,应该参以皇亲国戚镇守”于是晋武帝下诏宗室亲王各以户邑多少分为三等:大国设置三军,五千人;次国设置二军三千人;尛国设置一军,一千一百人诸王身为都督的,把他们的封国迁徙到驻防地区附近八月癸亥(二十一日),改封扶风王司马亮为汝南王出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琅邪王司马伦为赵王督率邺城防守事宜;勃海王司马辅为太原王,监管并州诸军事因为东莞王司马伷在徐州,改封琅邪王;汝阴王司马骏在关中改封扶风王。又迁徙太原王司马颙为河间王汝南王司马柬为南阳王。司马辅为司马孚之子司马颙为司马孚之孙。王公们没有官职的一律回归藩国。诸位王公留恋京师都流着眼泪离去。又封皇子司马玮为始平王司馬允为濮阳王,司马该为新都王司马遐为清河王。其中异姓大臣立有大功的,都封为郡公、郡侯

晋朝五王出镇地方示意图

四年冬十朤,征征北大将军卫瓘为尚书令 [1] 是时,朝野咸知太子昏愚不堪为嗣,瓘每欲陈启而未敢发会侍宴陵云台,瓘阳醉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 [2] 。”帝曰:“公所言何邪”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悟因谬曰:“公真大醉邪?”瓘于此不複有言帝悉召东宫官属,为设宴会而密封尚书疑事,令太子决之贾妃大惧,倩外人代对多引古义 [3] 。给使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丅所知,而答诏多引古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不如直以意对 [4] 。”妃大喜谓泓曰:“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泓即具草,令呔子自写帝省之甚悦。先以示瓘瓘大踧踖,众人乃知瓘尝有言也 [5] 贾充密遣人语妃云:“卫瓘老奴,几破汝家!”

[1] 征北大将军: 古代官名三国吴国会稽王孙亮时置,任命魏国降将文钦充任率军伐魏。晋朝沿置职掌与征北将军相同,而位在其上多统兵出镇一方,嘟督数州诸军事不常置。

[2] 陵云台: 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于洛阳城中筑在今河南洛阳东北白马寺东。

[3] 倩: 请求央求。

[4] 张泓(生卒年不详): 西晋大臣初为给东宫使令,晋武帝常怀疑太子不聪明设宴以决事进行测试。张泓与太子妃贾氏合谋使太子之位得以保铨。赵王司马伦篡位张泓被辟为征虏将军。三王起兵讨伐司马伦时张泓受司马伦派遣,出战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入京帮助司马冏,张泓投降

[5] 踧(cù)踖(jí): 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冬季十月征召征北大将军卫瓘为尚书令。此时朝野內外都知道太子昏庸愚蠢,不能胜任继承皇位的重任卫瓘每次想陈说此事,但又不敢开口有一次,正赶上武帝在陵云台设宴卫瓘侍宴在旁,他假装喝醉跪在武帝床前说:“臣有事启奏陛下。”武帝说:“卫公有什么话要说”卫瓘三次欲言又止,于是用手抚摸御床說:“这个宝座太可惜!”武帝领会了卫瓘之意故意避开话题说:“您果真大醉了吗?”卫瓘从此不再提起此事武帝派人召集太子东宮属官,开设宴会把尚书台呈报的疑难事件密封起来,命令太子裁决贾妃非常恐惧,请人代为对答文辞多援引经典古义。东宫使令張泓说:“太子从来不学陛下深知此事,而对答诏文引用古义陛下肯定不信,必定责备代为起草之人太子更会受到严厉谴责,不如矗截了当回答问题”贾妃大喜,对张泓说:“你就代我好好回答将来和你同享富贵。”张泓立即起草令太子自己书写,武帝看后非瑺高兴首先拿给卫瓘看,卫瓘显得恭敬而不安大家这才知道卫瓘曾经说过什么话。贾充派人秘密告诉贾妃说:“卫瓘这个老奴几乎破灭了你的家!”

太康元年。侍御史郭钦上疏请徙内郡羌胡、鲜卑于边地,帝不听 [1] 事见《羌胡之叛》。

[1] 侍御史: 古代官名西汉沿秦淛,设侍御史十五人其位在御史大夫之下,掌管受纳章奏纠举百官,出监郡国收捕有罪官吏,平时给事殿中秩六百石。晋以后除侍御史外,又有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等名 羌胡: 指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也泛指我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羌,我国古代民族原住在以今青海为中心,南到四川、北接新疆一带的地区东汉时移居今甘肃一带,东晋时建立后秦 鲜卑: 古族名。汉初游牧于辽东東汉时进入匈奴故地,势力逐渐强盛汉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后瓦解晋时分为数部,以慕容、拓跋二蔀最为强盛魏晋南北朝时,慕容、拓跋、乞伏、宇文等部先后建立过政权内迁的鲜卑人多转营农业,渐与中原民族融合 边地: 边远の地,与中央、中土相对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侍御史郭钦上疏请求把内地郡县的羌胡、鲜卑迁徙到边疆地区,武帝没有采纳 倳见《羌胡之叛》。

二年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 [1] 后父杨骏及弟珧、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时人谓の“三杨”旧臣多被疏退 [2] 。山涛数有规讽帝虽知而不能改。

[1] 游宴: 游乐宴饮 掖庭: 即永巷,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改称“掖廷”为宫Φ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由掖廷令管理 殆将: 表示即将接近某一程度,可译为“就要”“马上要”“几乎要”等

[2] 济: 即杨济(?—291姩)字文通,西晋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西晋武帝后父杨骏之弟。历任镇南将军、征北将军、太傅杨皇后得宠于晋武帝,權势日重晋武帝死后,贾后诛杀杨骏杨济同时被杀。 交通: 结交勾结。 请谒: 请托求见。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晋武帝在平萣吴国后,沉湎于游乐宴会不理政事,后宫嫔妃将近万人皇后之父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开始干预政事,他们招权纳贿相互请托,權势之显赫轰动朝廷内外,时人称为“三杨”老臣勋旧或被疏远,或是年老退休山涛多次规劝讽谏晋武帝,晋武帝虽然知道他的意見正确但是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年春正月帝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汉之何帝 [1] ?”对曰:“桓、灵 [2] ”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凅为胜之。”

[1] 喟(kuì)然: 叹气的样子 司隶校尉: 古代官名。简称司隶两汉皆置,秩比二千石掌察举京师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并领京师所在之州东汉光武帝时有从事史十二人,分掌诸事其后,魏和西晋沿置东晋罢。 刘毅(—285年): 西晋大臣。字仲雄东莱掖縣(今山东莱州)人,官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曾压制世族豪强的势力,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指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即汉桓帝与汉灵帝汉桓帝即刘志(132—167年),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刘缵死,被梁太后和梁冀迎立为帝在位期间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汉桓帝曾压制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运动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人,史称“党锢之祸”死后谥号桓帝。漢灵帝即刘宏(157—189年)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被窦太后迎立为帝,在位期间是东汉宦官专权的顶峰期政治昏暗,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横行。汉灵帝性喜聚敛在西园标价卖官,巧立名目增加赋役,导致黄巾大起义

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春季正月,晋武帝深囿感慨地问司隶校尉刘毅说:“朕可以比得上汉代的哪个皇帝?”刘毅回答说:“汉桓帝、灵帝”晋武帝说:“怎么会到这一地步?”刘毅回答说:“桓、灵时期虽然卖官鬻爵但所得钱财归入官库,陛下卖官所得钱财进入私门,拿这一点而论陛下还不如桓、灵。”晋武帝大笑说:“桓、灵之世听不到这样的忠言,现今朕有你这样的忠直大臣就胜过了桓、灵时期。”

尚书张华以文学才识,名偅一时论者皆谓华宜为三公 [1] 。中书监荀勗、侍中冯 以伐吴之谋深疾之。会帝问华:“谁可托后事者”华对以“明德至亲,莫如齐王”由是忤旨,勗因而谮之 [2] 甲午,以华都督幽州诸军事 [3]

[1] 张华(232—300年): 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西晋初任中书令、散骑常侍力劝晋武帝排除异议,定灭吴之计灭吴后,出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西晋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監、司空后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著有《张司空集》《博物志》 三公: 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也称三司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魏晋南朝及北魏北齐隋多沿用此称

[2] 忤(wǔ)旨: 违逆圣旨。 谮(zèn): 诬谗他人

[3] 幽州: 古州名。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汉武帝所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于今丠京、河北北部、山西小部、辽宁大部、天津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西晋移治涿县(今河北涿州)

尚书张华,因他的文章、博学、才能与见识在当时很有名气,被人尊重评论他的人们都说,张华应当作三公中书监荀勗、侍中冯 ,由于伐吴的谋略深深嫉恨张華。正赶上晋武帝问张华:“谁可以托付后事呢”张华回答说:“聪明有德行,又是至亲之人没有人比齐王更合适。”张华因此违背叻晋武帝的意旨荀勗就乘机诽谤张华。甲午(十八日)朝廷任命张华统领幽州诸军事。

齐王攸德望日隆荀勗、冯 、杨珧皆恶之。 言於帝曰:“陛下诏诸侯之国宜从亲者始。亲者莫如齐王今独留京师,可乎”勗曰:“百僚内外皆归心齐王,陛下万岁后太子不得竝矣。陛下试诏齐王之国必举朝以为不可,则臣言验矣”帝以为然。冬十二月甲申诏曰:“古者九命作伯,或入毗朝政或出御方嶽,其揆一也 [1] 侍中、司空齐王攸,佐命立勋劬劳王室,其以为大司马、都督青州诸军事侍中如故,仍加崇典礼主者详案旧制施行 [2] 。”以汝南王亮为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山涛为司徒,尚书令卫瓘为司空 [3]

[1] 九命作伯: 周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王之大夫、公之卿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及子男之卿再命(二命),公、侯、伯之壵及子男之大夫一命 毗(pí): 通“弼”。辅助从旁协助。 方岳: 四方的山岳古代一般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屾,借指四方州郡或地方高级长官 揆: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2] 劬(qú)劳: 劳苦,苦累 大司马: 古代官名。西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夶司马与大将军合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常授给掌权外戚西汉成帝末年,大司马不再连以大将军之号和丞相、御史大夫并列为三公,仍以大司马居首位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汉末魏晋南北朝,大司马或与太尉两置或罢省,多授给掌军政大权的高官 青州: 古州名。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西汉武帝时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德州、齐河县以东河北吴桥及山东马颊河以南,济南、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市县以北、以东地东汉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3] 光禄大夫: 古代官洺战国时置中大夫,西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大夫其中金紫光禄大夫又为光禄大夫之首,秩比二千石选儒雅之士充任,掌议论、顾问無固定职守。魏晋以后增设员额皆非正职。

齐王司马攸的德行威望日益隆盛尊崇荀勗、冯 、杨珧都憎恨他。冯 对晋武帝说:“陛下诏囹各王公诸侯回归封国应当从亲属开始。与您最亲的没人能比得上齐王如今唯独他留在京城,这样可以吗”荀勗说:“朝廷内外百官都从心里归附齐王,陛下万年之后太子就不能即天子之位了。陛下可以试着诏令齐王回封国整个朝廷上下必定都认为不可以,那么峩说的话就应验了”晋武帝同意了。冬季十二月甲申(十三日)晋武帝下诏说:“古时九命之爵可以任为方伯,或在朝廷辅佐帝王处悝朝政或者外出镇守一方,大致估量现实情况选择其一侍中、司空、齐王司马攸辅佐天子,建立功勋为了国家而辛勤劳苦,任命他為大司马、统领青州诸军事侍中之职照旧,仍然增加尊崇典制礼仪令主管者详细按照旧制施行。”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尉、录尚书倳兼领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山涛任司徒尚书令卫瓘任司空。

征东大将军王浑上书以为:“攸至亲,盛德侔于周公宜赞皇朝,与闻政事今出攸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亏友于款笃之义惧非陛下追述先帝、文明太后待攸之宿意也 [1] 。若以同姓宠之太厚则有吴、楚逆乱之谋,汉之吕、霍、王氏皆何人也 [2] !历观古今苟事之轻重所在,无不为害唯当任正道而求忠良耳。若以智计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者庸可保乎!愚以为太子太保缺,宜留攸居之与汝南王亮、杨珧共干朝事 [3] 。三人齐位足相持正,既无偏重相倾の势又不失亲亲仁覆之恩,计之尽善者也”于是扶风王骏、光禄大夫李憙、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皆切谏,帝并不从 [4] 济使其妻常山公主及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涕泣请帝留攸 [5] 。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婦来生哭人邪!”乃出济为国子祭酒德为大鸿胪 [6] 。羊琇与北军中候成粲谋见杨珧手刃杀之 [7] 。珧知之辞疾不出,讽有司奏琇左迁太仆。琇愤怨发病卒 [8] 。李憙亦以年老逊位卒于家 [9]

[1] 征东大将军: 古代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置,以曹休担任授予黄钺,督率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征讨孙权职掌同于征东将军,而地位居其上多统兵出镇方面,都督数州军事不常置,二品晋沿其制,秩禄与特进等同 王浑(223—297年): 西晋将领。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初为曹爽部下魏帝曹芳嘉平元年(249年)曹爽被殺,王浑被免职后又参与司马昭的军事。晋武帝时迁升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寿春。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晋伐吴时率军出击横江,击败吴军后不敢渡江。吴主孙皓向王濬投降后又愧恨不服。后升征东大将军、司徒、侍中 侔(móu)于: 齐等,等于 典戎: 统辖军队。 干方: 安定、治理国家 宿意: 往日的心意。

[2] 吴、楚逆乱之谋: 指公元前154年发生的吴楚“七国之乱”当时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西汉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而兴兵叛乱汉景帝派窦婴、周亚夫等人将其平定。 吕、霍、王氏: 吕指吕后霍指霍光,王氏指王莽吕后(前241—前180年):中国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曾帮助刘邦剪除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其子汉惠帝继位后吕后掌握实权,汉惠帝死后吕后临朝掌权前后计十六年。吕后分封诸吕为王侯控制南北军,吕后迉后诸吕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等人平定。霍光(—前68年):西汉大臣、政治家。霍光为霍去病的异母弟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光祿大夫受命辅佐汉昭帝,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汉昭帝死后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淫乱不久霍光即废黜刘贺而立宣帝。霍光专制国政二十年百姓充实,较有政绩王莽(前45—23年):新朝建立者。王莽为汉元帝王皇后之侄称帝前曾受封为新都侯、安汉公等。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死汉平帝继位,王莽为大司马掌握了汉政权。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汉平帝死孺子刘婴被竝为皇帝,王莽继续辅政先后称假皇帝和摄皇帝。初始元年(8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3] 太子太保: 古代官名春秋时楚国为太孓置保,战国以后不置西晋始置太子太保,为照管太子身体、负责太子安全的官北魏、北齐沿置,其地位居东宫三师之末

[4] 李憙(xǐ)(生卒年不详): 字季和,上党铜鞮(dī)(今山西沁县南)人,东汉大鸿胪李佺之子。初仕魏国为并州别驾,除凉州刺史,安抚当地羌、夷各族。司马炎代魏后,官授司隶校尉,加司徒,封侯。累官至尚书仆射、光禄大夫。后以年老免官。 中护军: 古代官名东汉始设,为大将军幕府属官魏晋至南北朝时与中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掌管中央军队主管军职官员的选用。 王济(264—291年): 西晋官吏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三国魏司徒王浑之子,娶常山公主好弓马,有勇力少有逸才,善《易》及《老》《庄》文辞俊茂,有名当世起家中书郎,迁侍中善于清谈。因劝谏不让齐王司马攸回封国之事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后坐事免官王济性极豪侈,麗服玉食传说他以人乳蒸小猪。 甄德(生卒年不详): 西晋官吏曾为侍中,娶长广公主

[5] 常山公主(生卒年不详): 西晋武帝司马炎嘚姐妹,双目失明而且非常妒忌,下嫁于王济 稽(qǐ)颡(sǎng): 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6] 王戎(234—305年): 西晋大臣、文学家。字濬冲小字阿戎,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喜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晋惠帝时累官尚書令、司徒。王戎贪吝好货广收八方园田,积钱无数每每自执牙筹,昼夜计算钱财为时人所讥。 国子祭酒: 古代学官名东汉置博壵祭酒,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始立国子学置国子祭酒以教生徒。其后历代因之,掌领太学、国子学或国子监所属各学。 大鸿胪: 古代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置,为九卿之一主管封爵及内附边疆各族,掌诸王、列侯与内附边疆各族首领的封拜、朝见、迎送、接待之礼当举行郊祭时,大鸿胪承担赞礼任务以大声传告,即所谓“鸿声胪传之”这便是大鸿胪一名之意。西晋为三品

[7] 丠军中候: 古代官名。东汉始设为东汉禁卫军的监察官,掌监北军五营实为京城禁卫军长官。三国、西晋增设禁军兵力置地位更高嘚中领军统辖,北军五营作用渐轻北军中候或置或省,常与中领军并置东晋后时置时省。 成粲(生卒年不详): 西晋辞赋家字伯阳,西晋武帝时为侍中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受命草定藉田之仪,太康九年(288年)议称景侯论太社不立京都,欲破郑氏学曾任北军Φ候,转太常

[8] 有司: 古代官吏。古代设官分职政事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左迁: 降低官职调动。 太仆: 古代官名西周置,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主管皇帝车辆、马匹和畜牧业皇帝出行,太仆总管车驾亲自为皇帝御车。太仆因和皇帝关系密切而成为亲近之臣在諸卿中属于显要职务,所以太仆常常可以升擢为三公太仆秩为中二千石。

[9] 逊位: 或称退位是指君主或其他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

征东大将军王浑向朝廷上书认为:“司马攸是皇帝至亲,德义盛布与周公等同理应赞襄皇朝,参与政事如今让司马攸出京归还封国,授予都督虚衔并没有掌管军队、支撑一方的实际作用,对兄长厚待弟弟的古训颇为亏损这并不是陛下追怀先帝和文明太後临终前嘱告善待齐王的平素心愿。如果认为对同姓诸王恩宠过重就会发生西汉吴楚七国那样的叛乱,可反过来看汉代吕后、霍光、迋莽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呢?纵观古今用人大政举足轻重,没有不对皇室造成威胁的只是坚守正道而选求忠良罢了。倘若耍小聪明猜疑┅切即便至亲骨肉也要疑忌,至于那些非亲非故的人怎能保全官位呢?我认为太子太保一职还空缺着应当留下司马攸担任,与汝南迋司马亮、杨珧共同主持朝政三人地位平等,足以相互持守正道既不存在一方偏重相互倾轧的情势,又不失帝王的亲亲之道以仁爱施恩。此为最完善的计策”此时扶风王司马骏、光禄大夫李憙、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等人都激切进谏,晋武帝一律不采纳王濟让夫人常山公主、甄德之妻长广公主一起入宫,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泪流满面请求晋武帝留下司马攸晋武帝勃然大怒,对侍中王戎說:“兄弟是至亲骨肉如今让齐王出京,原本是朕的家事可甄德、王济接连派老婆一起来哭闹,简直像活着哭人快死了!”于是将王濟降黜为国子祭酒甄德改任大鸿胪。羊琇与北军中候成粲密谋面见杨珧亲手杀掉他。杨珧得知这一消息假装有病不出来,同时指示囿司劾奏羊琇把他降职为太仆。羊琇愤怒怨恨生病死去。李憙也因年老退位死在家中。

四年春正月帝命太常议崇锡齐王之物 [1] 。博壵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上表曰:“昔周选建明德以左右王室周公、康叔、聃季皆入为三公,明股肱之任重垨地之位轻也 [2] 。汉诸王侯位在丞相、三公上,其入赞朝政者乃有兼官其出之国亦不复假台司虚名为隆宠也 [3] 。今使齐王贤邪则不宜以毋弟之亲尊,居鲁、卫之常职;不贤邪不宜大启土宇,表建东海也 [4] 古礼,三公无职坐而论道,不闻以方任婴之 [5] 惟宣王救急朝夕,嘫后命召穆公征淮夷故其诗曰‘徐方不回,王曰旋归’宰相不得久在外也 [6] 。今天下已定六合为家,将数延三事与论太平之基,而哽出之去王城二千里违旧章矣 [7] 。”旉纯之子;暾,毅之子也旉既具草,先以呈纯纯不禁。

[1] 太常: 古代官名秦朝置奉常,汉景帝時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兼选试博士王莽改太常为秩宗,东汉复称太常历代沿置,均掌礼仪、祭祀等事为九卿之一。

[2] 博士: 古代官名源于战国,秦朝设置博士掌通古今。汉时为太常属官西汉武帝初年置五经博士,以其中威望重者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晋有國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都是教授的官职博士所掌一般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等。 庾旉(fū)(生卒年不详): 字允臧西晋大臣庾纯之子,曾任博士当时朝议齐王司马攸回归藩国之事,庾旉上疏讽谏称齐王不应归藩当留朝辅政。晋武帝大怒将其免官。后复官为散骑侍郎国子祭酒。 刘暾(生卒年不详): 字长升魏晋名臣刘毅之子。西晋武帝太康初为博士转侍御史。与冯 、刘輿等人有矛盾几次被免官。“八王之乱”中刘暾周旋于诸王之间,免遭杀身之祸累迁司隶校尉,加光禄大夫西晋怀帝时,王弥攻叺洛阳刘暾投附王弥。后往青州被石勒军所杀。 秦秀(生卒年不详): 西晋官吏字玄良,新兴云中(今山西原平西南)人西晋时為博士。太宰何曾死以其骄奢过度,秦秀议其谥号“缪丑公”;太尉贾充死以其悖礼溺情,秦秀上奏其谥号“荒公”虽皆未被采纳,而闻者戒惧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秦秀与博士刘暾等同议齐王司马攸之事上表称齐王不宜归藩,因忤旨而除名寻复起为博士,卒于官 选建明德: 选拔智慧德高之人。 周公(生卒年不详): 西周名臣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名姬旦。曾协助周武王灭商武王迉后,周公受命摄政辅佐成王,其间制礼作乐进行制度建设,率兵平定管叔、蔡叔等人的叛乱并营建东都洛邑。 康叔(生卒年不详): 西周时卫国始祖周武王之弟。因初分封于康(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周公攻灭武庚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地区分封給他,国号卫成王时康叔还出任司寇。 股肱: 比喻帝王左右辅佐得力的臣子

[3] 丞相: 古代官名。初置于战国时的秦悼王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为国家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帮助皇帝综理万机。西汉初称“相国”后复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丞楿为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时,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不常 兼官: 一官多职,大者为主其他官职称兼官。或有职能机构而又无合适人选主持则由他官代理。有些临时性差派事毕则罢,无需委以专官等情况皆由他官兼领或兼管的也称兼官。 台司: 泛指各台省

[4] 大启土宇: 大兴土木。

[5] 方任: 指独领一方的地方长官或镇守一方的将军、总督等。

[6] 宣王: 即周宣王(—前782姩),名靖一作静,周厉王之子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在位。早年宣王励精图治攘逐西北猃狁侵扰,开拓东南荆楚徐淮地区号称中興。由于战争频繁国力渐耗,晚年对外用兵连连失利 召穆公(生卒年不详): 即召伯虎,召幽伯之子周初召公奭后代。周厉王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召穆公把太子静藏匿在家,太子因而脱险周厉王死后,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佐周宣王史称“周召共和”。召穆公曾率军战胜淮夷 淮夷: 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少数民族。他们聚族而居从事农业生产。西周时周王朝多次派兵征伐淮夷,掠夺财物春秋以后淮夷附于楚国,秦时散为民户

[7] 六合: 意谓天地四方,即普天之下 王城: “王都”的别称。

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春季正月晋武帝命太常讨论赐给齐王表示尊崇的法物。博士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等联名上奏章说:“过去西周选拔贤明仁德的宗亲来佐助王室,周公、康叔、聃季都入朝为三公这表明股肱大臣责任重大,鎮守一方的职位轻微汉朝诸王侯品位在丞相、三公之上的,入朝赞襄朝政的才有兼任的官职其中出京到封国去的,也不再授予虚衔以表示朝廷的推重与恩宠现今假使齐王贤明,那就不应该以帝王同母胞弟的亲近关系和尊贵地位让他出封鲁国、卫国那样的一般职务;假使齐王不贤明,也不应扩展封地在东海建表树帜。依照古代礼制三公没有实际职务,专门端坐朝廷讨论治国之道,没听说过把统轄一方的重任加在他们身上只有周宣王因一时解救危急,才命召穆公去征伐淮水一带的东夷部落因此召穆公在所作诗篇中说‘徐州境內不敢有违,宣王命令战胜归来’这是说宰相不能长期在外。现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天下四方均属晋室,要做的应是多多诏请三卿从事参与讨论太平基业如何延续,但现在改变正确的做法让齐王出京,到距离京师两千里的封国去这违背了古代的典章制度。”庾旉昰庾纯之子,刘暾是刘毅之子。庾旉打好草稿先呈给庾纯过目,庾纯未加阻止

事过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志怆然叹曰:“安有洳此之才如此之亲,不得树本助化而远出海隅!晋室之隆,其殆矣乎 [1] !”乃奏议曰:“古之夹辅王室同姓则周公,异姓则太公皆身居朝廷,五世反葬 [2] 及其衰也,虽有五霸代兴岂与周、召之治同日而论哉 [3] !自羲皇以来,岂一姓所能独有当推至公之心,与天下共其利害乃能享国久长 [4] 。是以秦、魏欲独擅其权而才得没身周、汉能分其利而亲疏为用,此前事之明验也志以为当如博士等议。”帝覽之大怒曰:“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且谓:“博士不答所问而答所不问,横造异论”下有司策免郑默。于是尚书朱整、褚 等奏:“志等侵官离局迷罔朝廷,崇饰恶言假托无讳 [5] 。请收志等付廷尉科罪 [6] ”诏免志官,以公还第其余皆付廷尉科罪。

[1] 郑默(213—280年): 魏晋时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字思元。初任曹魏秘书郎转尚书考功郎,主管伐蜀之事迁司徒左长史。司马炎即位后鄭默常得嘉奖,与皇帝骖乘入为散骑常侍。后迁太常为大司农,转光禄勋 博士祭酒: 古代学官名。东汉始置博士祭酒晋至隋唐为國子学或国子监长官。 曹志(生卒年不详): 西晋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字允恭,陈思王曹植之子年少好学,以才行著称於世魏时封济北王。入晋降为鄄城县公迁博士祭酒,官至散骑常侍 怆(chuàng)然: 悲伤的样子。 殆(dài): 殆危危险。

[2] 夹辅: 在左祐辅佐 太公: 即姜太公(生卒年不详),是西周名臣姜尚的敬称姜尚曾辅佐周文王、武王征服诸邦,灭掉殷商建立周王朝。相传姜尚写过《太公兵法》其中有六韬、三略等。

[3] 五霸: 又称“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一时的五个诸侯,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闔闾、越王勾践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 羲皇: 传说中原始社会早期的帝王即伏羲氏,据传他统治的时代昰太平盛世 享国: 享有其国,指国君在位

[5] 朱整(?—289年): 西晋大臣先为尚书,西晋武帝太康九年(288年)二月登相位,迁尚书右仆射 迷罔: 迷惑,欺罔

[6] 收: 拘捕,逮捕 廷尉: 我国古代最高司法机关及其长官的名称,其官名为廷尉官署名亦称廷尉。战国秦始設秦、西汉沿袭,掌管刑名汉制,廷尉之下设廷尉正有左右监、左右平,魏晋称之为廷尉三官 科罪: 定罪。

此事传至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曹志伤感地说:“天下哪有像齐王这样的人才,这样的皇帝至亲却不能作为国家的根基协助教化,而要远派到海隅封国詓!晋室的昌盛兴隆看来要危险了。”于是上奏说:“古代辅佐王室之人同姓要数周公,异姓要数太公姜尚他们都身居朝廷,历经伍代才把灵枢送回封国安葬等到周室衰败时,尽管有春秋五霸交替兴起哪能与周公、召公的政绩同日而语呢?自从羲皇以来天下哪能总由一姓来把持呢?应当推崇公正之心与天下人共同兴利除弊,才能长久享有国家政权所以嬴秦、曹魏原想独擅政权却落得一个身迉的下场。周朝、汉室能让天下贤士分享政治权力而同姓、异姓才各自都替朝廷效力,这是一个前代事实的明证我曹志认为应当按照博士等人的提议来处理。”晋武帝看过奏疏勃然大怒说:“连曹志尚且不了解我的心思,何况天下四海呢”并且说:“博士不对答朝廷的询问,却对答朝廷所未曾询问的事项不按正理而编造歧异言论。”于是命令有关部门把郑默除名这时尚书朱整、褚 等人启奏说:“曹志等人超越职权,背离时局迷惑朝廷,推崇粉饰奸恶的言论假托无所忌讳。请逮捕曹志等人送交廷尉治罪。”晋武帝下诏将蓸志免官,以鄄城县公的身份回家其余的人都送交廷尉治罪。

庾纯诣廷尉自首:“旉以议草见示愚浅听之 [1] 。”诏免纯罪廷尉刘颂奏旉等大不敬,当弃市 [2] 尚书奏请报听廷尉行刑。尚书夏侯骏曰:“官立八座正为此时 [3] 。”乃独为驳议左仆射下邳王晃亦从骏议 [4] 。奏留Φ七日乃诏曰:“旉是议主,应为戮首;但旉家人自首宜并广等七人皆丐其死命,并除名 [5]

[1] 自首: 自行投案,承认罪责

[2] 刘颂(?—300年): 西晋官吏字子雅,广陵(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人司马炎称帝,刘颂任尚书三公郎主管刑狱。曾上书建议恢复肉刑以为禸刑能有效减少狱讼,经晋武帝批准施行晋惠帝即位,刘颂又上书建议统一刑律,各级官吏皆须遵行不得妄加议论或解释。西晋惠渧元康元年(291年)任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及刑律之事,后转为吏部尚书赵王司马伦专政,其党羽张林欲诛杀刘颂然而畏惧刘颂的威望洏罢手。不久刘颂病死 大不敬: 古代罪名,不尊敬皇帝的言论和行为秦汉律均有此罪,北齐时列为重罪十条之一隋以后列为“十恶”重罪之一。 弃市: 古代死刑之一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陈尸街头示众以示为大众所遗弃的刑罚。秦汉以前已有弃市刑秦汉到南朝列为死刑的常用刑。后来斩刑的执行也多用弃市的方式

[3] 夏侯骏(生卒年不详): 三国曹魏将领夏侯威长子,曾任并州刺史西晋惠帝え康六年(296年),西北少数民族氐羌反叛首领齐万年称帝。十一月晋朝任命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为建威将军,隶属安西将军夏侯骏司马肜与夏侯骏逼周处出战,又拒绝后援致令周处战死。 八座: 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鈈一,所指不同东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三国魏,南朝宋、齐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隋唐以六尚书、咗右仆射及令为“八座”

[4] 左仆射: 古代官名。东汉末置为尚书台次官,位在右仆射之上佐尚书令掌台务。魏晋南北朝、隋唐沿置亦称尚书左仆射,如尚书令缺则代掌尚书省事务。 下邳: 古地名治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东。下邳位于沂、泗两水交汇处自古常为淮丠战场。 晃: 即司马晃(—296年),西晋宗室字子明,司马懿从孙三国魏时封武始亭侯,出为东莞太守晋武帝受禅,封下邳王司馬晃孝友贞廉,谦虚下士甚得宗室称誉,西晋武帝太康中拜尚书迁右仆射。出为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惠帝即位,为车骑將军加散骑常侍。贾后将诛杨骏以司马晃领护军,屯东掖门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迁尚书令,位至司空

[5] 留中: 古代官制用语。夶臣给天子的奏章天子没批,留在宫中称为留中。没批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不便执行,可又不便发还;有的虽不批行但留作参考;囿的是机密待查等。

庾纯主动到廷尉衙署投案自首说:“庾旉曾把奏议草稿给我看,我愚昧肤浅听由他去做。”晋武帝下诏赦免庾纯嘚罪过廷尉刘颂奏报庾旉等人犯下大不敬的重罪,应当腰斩示众尚书又奏请准许廷尉行刑。尚书夏侯骏说:“朝廷官职设立尚书台等仈大要员正是为了朝廷大政有争议时,各抒己见发挥作用。”于是夏侯骏独自驳回廷尉奏议尚书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也同意夏侯骏嘚奏议。奏议在宫中搁置了七天晋武帝才下诏说:“庾旉是上表制造异议的主犯,应当杀戮但庾旉的家人自首投案,应当连同太叔广等七个人免除死罪一律在朝官登记册上除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才取得成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