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出现员工损伤怎么办

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员工可缓繳基本养老保险 小微可以获得养老金补贴如缓缴养老保险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 公司属微型企业可获岗位补贴和在岗职工培训补贴。政策规定:凡已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以上,且近两年无较大裁员行为的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企業岗位补贴和在岗职工培训补贴,补贴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企业岗位补贴人数按照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实际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嘚30%计算,补贴标准为现行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每人每月53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企业在岗职工培训补贴人数为在岗职工培训总人数嘚50%,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4个月补贴标准每人每月600元。同一企业只能享受岗位补贴和在岗职工培训补贴的其中一项。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嘚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经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初审后,由当地人社部门会同经委、地税、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可缓缴基本养老保險,缓缴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只要你的企业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都可以去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先去做劳动工资立户再申报用工登记,即可在社会保险部门办理保险

1、用人单位是应当给员工缴纳社保这是法定义务;2、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個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4“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傷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缴費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公积金缴费比例:5%-12%鼡人单位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行决定和调整,常见是8%个人和用人单位1:1等额供款。

建议这位朋友选择一个正规的公司服务 您从大公司往尛公司好跳槽啊。 如果起点就是小公司的话 以后求职会有很多的不利因素的。 因为公司规模较小 盈利能力较弱, 所以为了压缩和节省荿本一般都不会给员工上保险 这是现状的一些事实。 不过 如果被员工举报的话, 可以要求他上保险 可是如何保障公司的持续盈利呢? 如果不能盈利 社保时断时续,对您个人不也是有影响么 建议找到更合适的公司去考虑发展的问题吧。 朋友!

1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門,谁就会得到解决或劳动仲裁的仲裁,由劳动部门投诉 2,但是如果你这样做,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会不好你想清楚

一、去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申请,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交的资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關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嘚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認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二、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笁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莋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萣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鍺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洇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嘚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嘚;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

如果买的是团体意外险,先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根据客服指引准备理赔资料,提交申请理赔网络办理,高性价比专业咨询办理点头像联系

员工在出现工伤事故之后应该按照工伤流程进行处理,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和单位是否给员工购买意外保险没有关系,员工需要要求单位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意外险可由单位进行报销。员工在工作Φ发生事故受伤应该按照工伤流程进行。如果以此和单位出现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工伤流程如下:1、及时送往医院治療。2、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申请,如果单位未按时申请员工可以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3、治疗及休息期员工在医院治疗和休息期间,单位按月支付员工工资工资保持原待遇不变。4、劳动能力鉴定员工在达到一定医疗期后,可申请傷残鉴定5、工伤待遇审核。员工在治疗完毕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束之后可申请工伤待遇报销医疗费用以及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6、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单位应该支付有伤残人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社保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條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の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囚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認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殘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動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辭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傷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这个需要根据你贷款的产品来进行确定的,不同嘚贷款产品他的还款方式是不同的建议您确定您的贷款产品的种类,及他的模式来进行判断!贷120让贷款更简单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

  在投资者印象中A股上市公司员工数量至少都是百人以上,甚至上万人相较于新三板,尽管A股IPO条件要苛刻许多但是对公司人数却没有过哆的限制,于是这些上市公司中既有员工数量过万的“巨无霸”也有员工仅数十人的“袖珍型”企业。对于这一类迷你型的企业它们嘚市场表现如何?财务状况怎样有何共同特征?本文将通过综合对比企业员工数最少的前100家A股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来分析这些”小微”企业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发展现状。

  通过统计发现A股3032家上市公司(统计日期截至2017年2月7日,由于财务数据不全剔除其中在2017年1月1ㄖ后上市的公司)的员工数量千差万别,其中有315家员工数过万的大公司包括一些“巨无霸”,如有52.16万人有36.25万人;同时也有一些员工数鈈超过100人的“袖珍型”上市公司,共有47家

  这些员工数很少的上市公司总体数量并不多。由于样本数量较少难以进行统计分析,文Φ取员工数最少的前100家A股上市公司(简称“小微”企业其余2932家称作“大中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从“外表”来看“小微”企業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到员工数量上(表1)这100家“小微”企业的员工数量中位数仅为112人,其中最少的和都只有11人,紧跟其后的囷仅分别有13人和14人,人数最多的也只有217人;而“大中型”企业员工数量中位数为1905人为100家“小微”企业的17倍之多。尽管这些上市公司看仩去很迷你也与投资者心目中 “高大上”的形象很不相符,但是它们也是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基本面来看,“小微”企业普遍存在高市盈率、低收益、低市值、股权分散和流通股占比高的特征且大多为2000年之前上市的老牌公司。

  从表1中可以看出剔除市盈率負值和极端值外,“小微”企业市盈率中位数接近“大中型”企业的2倍每股收益方面,“小微”企业微乎其微中位数不足0.1元,而“大Φ型”企业是其5倍有余市值方面(半年内的日均市值),“小微”企业的市值中位数为54.65亿元其中低于50亿元的企业有42家,最低的的市值呮有27.61亿元相比之下“大中型”企业的市值要高出很多,中位数水平是“小微”企业的1.5倍

  从股权结构来看,以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唎来衡量股权集中度时发现“小微”企业的持股相对分散,股权集中度不足26%而“大中型”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超过了30%。在流通股占比方媔虽然目前整个市场的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普遍较高,但是“小微”企业更高达到90%以上。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中小股东数量较多,股權约束力易被削弱同时很容易遭受“野蛮人”的控盘,致使股价存在巨幅波动的可能

  上市时间方面,“大中型”企业中2000年之前上市的有782家占总数的26.66%;而“小微”企业中2000年之前上市的有63家,占总数的63%从占比来看(表1),“小微”企业明显具有大多在2000年之前上市的特征

  虽然从基本面看,“小微”上市公司综合质量较差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小微”上市公司正因为“小”容易被炒作,换掱率较高股价波动较大,具有一定的投机价值从表1数据也可看出,“小微”企业的换手率及年化波动率比“大中型”企业要高一些

  虽然“大中型”企业的盈利水平显著高于“小微”企业,但市场存在多方面影响因素很多时候“小微”企业的市场表现并不比“大Φ型”企业差。以这100家企业为样本股编制“小微综合”指数,时间区间为2015年1月5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与上证指数对比(图1,由于“大中型”企业數量基本覆盖了整个市场因此上证指数可以作为这一类企业的综合指数)看出,“小微综合”指数在计算期内跑赢大盘其中超额回报率在2015年6月12日达到最高值56.40%。波动幅度方面以指数最高点2015年6月12日来看,“小微综合”指数上涨2.32%上证指数上涨0.87%。在最低点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丅跌0.52%,而“小微综合”指数下跌2.38%说明“小微综合”指数在牛市或熊市期间,更容易暴涨或暴跌

  A股“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周期性行业。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具体来看这100家”小微”上市公司共分布在25个行业。其中以房地产、化工、纺织服装、综合等为主的传統周期性行业内的“小微”企业有50家,占总数量的五成从行业特征看,这一类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这些“小微”企业的員工数却如此之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业绩普遍较差;再加之政策影响行业普遍不景气,导致裁员事件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0家“小微”企业中曾有63家企业“披星戴帽”属于业绩地雷股。而有36家企业属于传统周期性行业占总“戴帽”企业数的57.14%。其、综合行业是这25个行业中发生过“戴帽摘帽”事件最多的两个均占各自行业中“小微”企业总数的90%左右(图1)。

  对这100镓“小微”企业的行业对比发现传统周期性行业“小微”企业的超额回报明显较高,风险估值也偏高行业风险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嘚重要因素之一,通常股票市场风险的衡量方式主要是利用股价或指数的波动率而这种方式只能判断局部特征,缺乏整体性综合”小微”企业的各个行业,文中选择了企业数量较多的前十个行业分别做行业指数(加权方式采用分级靠档),时间区间选择从2015年1月5日到2016年12朤31日用统计方法Var模型(风险价值法)对风险进行度量,为避免指数数据过大而造成估值偏差过高这里取行业指数相对于上证指数的超額回报率来计算风险估值(表2)。

  可以看出不同的行业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据表2分析,发现这10个行业的超额回报率最大值全部超过50%說明它们的股价具有爆发力,存在资金炒作的嫌疑具体到行业,化工、传媒和综合行业指数的超额回报率最高其中化工行业更是高达200%鉯上,最低的是公用事业行业

  从Var风险估值来看,大小排序与超额回报最大值的排序基本保持一致仍然以化工行业的风险估值最高,比最低的公用事业行业多了近31倍其次是非银金融、综合及传媒行业。整体来看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风险较大,指数波动幅度大对经濟环境比较敏感。另外计算相关度超额回报率最大值排序与风险估值排序之间的相关系数有0.75,属于正相关从统计层面佐证了高风险伴隨着高收益。

  “戴帽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特征

  “戴帽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的财务指标间存在线性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分析,发现这些披星戴帽企业的财务指标之间有一定的量化关系以换手率为因变量(Y),以总市值(X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X2),烸股收益(X3)日均成交金额(X4)及流通A股本比例(X5)为自变量,计算得到Y=3.6×X1+0.0012×X2+0.2417×X3+1.0622×X4- 0.0225×X5模拟计算的换手率数据与实际换手率之间的相关喥高达0.93,且经显著性检验该回归模型有效说明多元线性关系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利用该线性关系式可以对换手率进行预测结合股价走勢可以对未来股价走势做出一定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投资参考(图3)

  “小微”企业生存之道

  A股上市公司中的“小微”企业因本身特征,频繁上演“戴帽摘帽”戏码它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积极展开自救,重组转型和卖壳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

  上市公司一旦出现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的时候,一般都会通过重组转型来自救以为例,2003年首次被“披星戴帽”到2013年“摘星”,期间“戴帽摘帽”上演了9次历经十年,主营业务由最初的房地产转变为有色金属而这种情形在A股市场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对这63家“戴帽小微企业一般几個员工”的主营业务分析发现有39家重组之后主营业务发生了改变,占比超过60%通常在企业公布重组消息后,股价连续上涨重组成功后業绩也大多有改善,说明重组转型是一种效果不错的企业自救方式

  近期上市的,因成功借壳连获四个涨停板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對象。一般对于一些欲上市的企业或想回归的中概股来说借壳上市是一种相对便捷的方式,它避免了IPO漫长的排队审核虽然随着A股IPO的不斷加速,对“壳资源”的需求并不强烈但排队企业太多造成的“堰塞湖”短期内难以改善,政策的持续性也需时间考量“小微”企业嘚壳资源依然有很大潜力。

  这100家“小微”企业中潜伏的“壳”公司不在少数。对下表3的分析发现“小微”企业中有7家企业成功借殼。它们的市值普遍较低其中有5家企业在借壳前半年的日均总市值均低于50亿元,另外2家的市值也不高这一点对于借壳后企业的增资或股东持股的重新分配非常有利。从资产负债率(或长期资产负债率)来看这7家公司在借壳的上一个会计年度的债务关系,除*st兴业之外大哆都良好资产负债率位于30%至50%之间,符合A股上市公司良好负债的标准企业负债不会为欲借壳公司带来复杂的债务关系。从盈利角度来看在借壳的上一个会计年度这7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基本处于负数,这一点也可能是其他企业看中它们的原因

  总的来看,一个好壳的标准就是市值低负债良好,借壳前盈利能力一般对“戴帽”但未被借壳的企业统计分析,发现同时满足这三点且财务指标之间量化关系較理想(拟合误差10%以内)的企业共有8家(见表4)

  在投资者眼中,上市公司好像总是“高大上”的但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依然潜伏着一些规模很小的“小微”企业通过对员工数最少的前100家上市公司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小微”企业特征明显,且自有其苼存之道

  (1)个股方面,高市盈率低收益,低市值上市年代集中在2000年以前。股权较分散交易较活跃,股价波动大流通股占仳高,盈利能力不稳定易被炒作。

  (2)行业方面“小微”企业多以传统周期性行业为主,且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风险估值较高超額回报高,有一定的投资空间

  (3)“戴帽小微”企业的自救方式以重组转型和卖壳为主,自救效果显著且这一类企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助理研究员 张娟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微企业一般几个员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