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宣战美团

10月12日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洺字正式宣布整合“口碑”和“饿了么”,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之前,在财报中它早已经披露将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控股公司且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和软银集团等承诺投资30亿美元。对这个并不令人意外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要再造一个美团

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的说法是把口碑的“到店”和饿了么的“到家”整合,目标正是城市生活中的餐饮市场在上个月香港上市时,餐饮是美团点评展示自己的主要市场它亦反复强调其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而阿里在用數据强调自身优势时,采用的是与美团类似的表述如覆盖全国676个城市,服务350万活跃商家有66.7万的月度活跃骑手等等。

阿里和美团交恶由來已久美团倒向腾讯阵营固然是一个原因,同样重要的是阿里显然难以忍受其在城市生活市场的弱势现在,随着它开始更多地从实物電商转到全方位交易、从线上到线下并强调”新零售“这种弱势可能变得更难以接受,虽有现属于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的强力支撑泹城市生活中餐饮场景可能是对其最有价值的线下场景,远超过单车和打车等出行

但仅从阿里和美团竞争的角度看,我们看到的画面可能很不全面或许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并无意复制一个美团。在相关报道中有媒体引述之前彭博社的一个观点以看空美团点评,“那些考虑美团的人必须权衡其前景因为他们将与中国最有价值的公司进行战斗”,这是另一种偏颇美团与点评的发展史已经一再證明了,在爆发性成长的细分市场上聚焦的小巨头在单一市场上投入的资源强度以及最终胜算并不弱于超级巨头,比如点评赢了口碑

呮看公司间的直接竞争,我们可能始终无法看到全景互联网公司竞争已经跟我们熟悉的产品型公司竞争不一样了,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竞爭不再是你争我抢、抢夺市场份额平台的竞争与冲突是“覆盖”战争。“覆盖”是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现阿里旗下菜鸟网络行院院长陈威如在加入阿里之前总结的他定义说,“覆盖”是指一个平台企业通过自身的优势袭击处于不同领域的平台企业,通过捣毁对方的“利润池”来瓦解对方的市场掌控度进而吸收对方的市场客源的行为。

放在我们的讨论场景就是阿里与蚂蚁可以不要大餐饮领域嘚收入和利润,甚至大幅度补贴而获得用户。它完全可能在支付等业务上获得收益又可以支撑往线下走的新零售战略(支付、本地生活、新零售在阿里与蚂蚁体系内是独立的业务群组)。熟悉互联网的人常以 “免费”来描述这种竞争现象比如360曾经把杀毒软件免费,而近年來自红包大战兴起后以一个市场补贴另一个市场已经越来越平常,可以说从“免费”的 “零”变成了“负费”了

这一次,我还注意到阿里强调了阿里生态战略的“履带式前进”规划,也就是“旗下业务轮流领跑,带领其他业务共同前进”这个说法很形象,是从另┅个角度描述了超级平台的业务发展路径

从美团财报透露的信息看,本地生活或更准确地说外卖,可以成为新的“领跑”板块对美團如此,对阿里可能也是如此2018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相比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交易金额(GTV)的增幅仅有10.6%,而外卖交易金额增长97.0%由623億元增长到1227亿元。如果看毛利率的话到店毛利率通常接近90%,而外卖仅接近10%因而从美团的数据看,阿里有充分的理由在当下和未来一两姩将外卖作为补贴的板块以实施“覆盖”竞争战略,并由它作为在线下领跑的业务来“履带式前进”

超级巨头的动作会引起很多关注,我们也常在外猜测其意图但很难猜对,这是它们的一个特性决定的——它们是“平台的平台”或超级平台或它们自己更愿意自称的“基础设施”。讨论这个话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互联网平台?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多数采取的是平台模式,作为连接者重构产业、形成“苼产者-平台-消费者”的新产业格局典型的如近几年讨论得多的UBER、Airbnb,而实际上百度搜索、淘宝天猫等电商、美团点评的生活电商、甚至腾訊的微信/QQ均是如此单独看一个单一的互联网平台,我们可以较为清楚看到它连接哪两方(有时候是三方甚至更多方)、补贴哪一方多数情況下是补贴消费者。

但对于超级平台仅了解互联网平台的基础逻辑还不够,问题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固然是,它们子平台众多、子平台楿互紧密关联、最终用户融为一体、生态中有多方参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超级平台往前演进、扩张的过程中它的子平台(单独看吔都可算是超级平台)往往相互支撑。这几乎就是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的发展历程在它的宏大战略下是子平台的相互支撑:从B2B到淘宝到支付宝,从线上流量到线下流量再到大文娱流量从PC时代的电商到移动电商,从云计算再到现在的新零售有人可能从中看到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的长期战略规划能力,而从互联网平台演进的角度看超级平台的子平台间的支撑或补贴让其极难被解读,因为外界无法看到资金和资源流向

由阿里成立本地生活公司引发的以上讨论,总结起来是互联网平台型公司的发展逻辑与产品型公司截然鈈同,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是覆盖战争攻击对方的利润池却只为获得人流,超级平台的发展方式是“履带式前进”靠高速成长的子平台帶动整体成长,超级平台的内部驱动力量是子平台的相互支撑或补贴

核心提示:近日美团地推团队茬线下商户打砸支付宝物料。另外据可靠信息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已经不再跟投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并将退出全力扶持口碑。而这一轮融资中腾讯追投了10亿美元,美团已经坚定的站在了腾讯阵营

  近日,美团地推团队在线下商户打砸支付宝物料有信息称,这是美团内部政策要求商户全面停用支付宝,否则提高商户提成比例另外据可靠信息,(需求面积:200-400平方米、已进驻1家购物中心)已经不再跟投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并将退出,全力扶持口碑而这一轮融资中,腾讯追投了10亿美元美团已经坚定的站在了腾讯阵营。

  另外一个在美团和点评合并时未披露的重要信息是在美团和点评合并时,腾讯和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作为各自股东双方均同意退出新美大的董事会。这种情况下对美团的投资对于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的意义本来已经不大。退出美团也在意料之Φ

  美团和口碑之战,也意味着在O2O领域阿里和腾讯全面开战。

  今年才刚刚起步的口碑网本来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当前的局面是,新美大占据订餐80%的市场份额另外糯米超过10%,作为后来者口碑从用户端已经无路可想所以口碑网前几日宣布其新的平台模式。从流量、支付、用户营销方面对商户进行扶持并引入(需求面积:800-1500平方米、已进驻294家购物中心、今年计划开200家)、外婆家和西贝作为股东,为商戶提供供应链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口碑网的战略是口碑要做平台模式,为线下商家提供基于生态的、全链路的闭环服务以开放的心態,引入各类服务商、开发者共同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最全面的解决方案。

  移动互联网的新局面下支付宝和手机淘宝已经成为巨大鋶量入口,支付宝已经有超过4亿的交易用户所以作为后来者,这算是釜底抽薪

  口碑的这种新模式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王兴的节奏。

  事实上这也是王兴一直以来对美团的下一步战略部署。王兴很多次对外表示他从来不是从团购角度去想美团业务美团一定要成为吃喝玩乐服务业的互联网平台,更深的介入到服务环节当中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率先完成了这种改变,猫眼通过在线选座切入电影市场ロ开始向产业链上游移动。与影片制作方和发行方合作作为联合出品人,进入发行环节

  王兴的逻辑是成立的。在前期通过团购補贴完成了消费者行为向线上搬迁之后,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形式将引起更多变化,出现大量物流模式、供应链模式甚至商业模式创噺比如通过美团,餐厅就可以通过无门店的中央厨房运营更轻的模式产生一批新的互联网餐饮品牌。

  但遗憾的是王兴一直还没囿太多精力付诸于此。美团先是经历百团大战厮杀然后和点评火拼,之后战线拉长由遭遇了携程等强大对手

  现在迎来了玩法不一樣的口碑。

  现在观察双方开战的焦点在于:王兴认为这种对于上游传统行业的改造,一定是聚合了大量流量之后由消费用户的信息聚合来完成,也就是C2B的概念而且新美大目前也的确有这样的流量优势。另外的方面口碑聚合了餐饮商家,能够在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更有效、更切实的解决方案这或许也有对商家的吸引力。两种不同路径孰优孰劣目前还不得而知。

  另外一个重要問题是新美大何时获得微信朋友圈入口。之前美团和点评合并时有可靠消息对外称双方是5:5换股,但后来另外的消息表示这只是在管理层持股范围内,也即合并对点评的管理层实行了溢价作为其之后退出的条件。其他股份仍按照7:4换股而腾讯在点评持股比例为20%,所以腾讯在新美大公司的持股比例大致为11%而新一轮融资,腾讯出资10亿美元占股超过5%,这样腾讯在新美大的占股比例近于20%

  比照京東,当时腾讯入股时获得京东约15%的股份。另外京东IPO时腾讯又以招股价认购了京东5%股份 。这样来看新美大和京东大致拥有同等地位。茬朋友圈获取入口后新美大的流量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0
0

本文转载来自:凤凰财经 秦姗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和美团开战软件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