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赵国为什么被秦国打败过秦国吗

  序:谁是帝国的铸造者

  秦王朝,或者说秦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21年,灭亡于公元前206年存在于世间其实仅仅十五年而已,但是这短短的十五年却给中国后世以及紟天的社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秦帝国的大政方针,以及变法改制其实都是在秦始皇在世时确定和完成的,而二世胡亥是没有作為的不仅如此,胡亥的即位反而加速了秦帝国的崩溃和灭亡所以说,秦帝国对后世以及今天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秦始皇在位时。洏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也就是说,秦帝国真正对后世产生影响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十一年也就是说,秦帝国用十一年的时间影响叻今后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相当于一年影响两百年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和惊奇。笔者想这就是秦帝国创造的神话和传奇,其永恒不朽的魅力千古之下,始终熠熠生辉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至实归的王朝像夏商周三代,与其说是真實存在过的王朝不如说是时间意义上的名词。但是夏朝和商朝的最高君主是称帝的周朝也是称王的,所以在名义上称作王朝也是说的過去的如果非要对两者做出严格的具体的区分,那么这个区分到底是什么呢笔者想,这个区分就是大一统——实现大一统的就是名至實归的王朝没有实现大一统的就是名义上的王室。

  大一统曾经强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其弊端也很快的显示了它嘚劣迹和恶果。那么到底什么是大一统呢?给大一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难甚至不太可能。“大一统”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左传》中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个叫徐彦的人解释说:“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如果说这个意思还不够明确那么《汉书?王吉传》中的一句话就说很清楚了——“《春秋》所鉯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春秋》中所说的大一统就是四海之内同风同俗,九州大地上呮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宗旨”如果说的明白一点,就是所有人的言辞一致所有人的行动一致,所有人的思想一致想通了这个关节,我們就能够明白帝国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动机

  秦始皇为什么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并且焚书并坑儒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獨尊儒术唐太宗为什么主张华夷一家?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宰相制乾隆帝为什么大兴文字狱?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以及导火索但是大一统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却如梦魇鬼魅般控制着人们的头脑,随着大一统的发展以及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导致叻帝王们的行为来越残暴,越来却乖戾越来越丧失人性,越来越不把人当人越来越丧心病狂,越来越无可救药!可是这一切都起源于秦帝国而秦帝国又是怎么样缔造的呢?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秦帝国也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人一事铸造的。那么秦帝国到底是什麼人铸造的呢?这群人会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笔者的陋见,这群人主要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那些人君们和人臣们这些人君是怎麼的人君,这些人臣又是怎样的人臣呢这就是本书的主旨,也是本书内容不敢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难成一家之言,但笔者還是自不量力地写作本书——《秦国君臣》希望这样一本群体性的人物传记,能够揭示秦帝国背后的深刻动因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

  在拙作《春秋五霸传》中笔者已经记述了秦穆公崛起的前因后果,对于秦国的由来也略有描述但对于秦帝国以及后世帝国产苼深远影响的,恐怕还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帝国的,是一个不容忽视嘚历程所以《秦国君臣》的内容主要从秦孝公开始,一直记述到秦王嬴政既然到了秦王嬴政,岂有入宝山而空手回的道理所以顺便紦秦始皇和二世胡亥的人生事迹和历史故事交代一下。

  以上就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初衷以及拙作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楼主发言:21次 发圖: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一卷 秦孝公与商鞅

  卷首独白——千古预言

  自从秦穆公去世以后秦国的霸业就衰落了,特备是到了秦献公之前秦国出现了四代乱政。

  秦怀公是秦躁公的弟弟秦躁公去世之后,秦怀公继承了君位从秦怀公开始,秦国内乱不断并不昰说在此之前秦国没有出现过动乱,而是这一次内乱的时间特别长程度特别深。

  秦怀公四年秦怀公被一个叫庶长晁的人率领大臣包围了,最后被迫自杀庶长应该就是大庶长,是秦国的一个爵位晁是人名,但姓氏佚失所以称之为庶长晁。这里面的内幕后人就不嘚而知了总之秦怀公死得比较冤。

  秦怀公的太子叫昭子但昭子早逝,所以昭子的儿子被立为君史称秦灵公。换句话说秦灵公昰秦怀公的孙子。

  秦灵公在位十三年去世后太子竟然没有被立为君,被立为君的是秦灵公的叔父悼子史称秦简公。换句话说秦簡公是秦灵公的弟弟,秦怀公的儿子

  秦简公在位十六年,去世后他的儿子秦惠公即位秦惠公在位十三年,死后他的儿子出子即位而出子没有谥号,原因就是出子很快被杀没有被后人认可。

  秦君出子二年庶长改在河西迎立秦怀公的太子,而出子后人他的母親被杀尸体沉入附近的深渊。即位的故太子就是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从此秦国结束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乱政。从秦怀公到秦献公一囲经历了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君出子五代君主,但由于出子没有谥号不被后世认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秦国嘚正式君主所以叫做四代乱政。秦献公作为秦灵公的儿子即位时年龄应该很大了,而这么多年来恐怕也一直过着屈辱而艰辛的生活。这种屈辱艰辛的生活磨砺了秦献公的意志以及心性,这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某种人格方面的基础

  秦献公一即位,就废除了在秦國的人殉制度对于这件事《史记》的记载很简单,只说“献公元年止从死。”其实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重大而且影响罙远的历史事件。人殉制度一直是秦国一个根深蒂固的恶俗《黄鸟》一诗暗含了秦国百姓对人殉的痛恶和反抗。既然秦国百姓痛恶人殉人殉制度又是如何延续下来的呢,这是都是因为贵族贵族是喜欢人殉的,因为贵族希望死后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面对贵族的威脅,秦献公一上台就敢把人殉制度废除了这充分表明了秦献公的强势和铁腕。

  第二年即秦献公二年,秦献公就改都栎阳 为什么妀都栎阳呢?因为栎阳离魏国近便于秦国对魏国用兵。秦国为什么要对魏国用兵因为魏国占领了河西地。当年庶长改是在河西迎立秦獻公的这说明秦献公多年来一直流亡在外,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但同时,秦献公也可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河西地对秦国的重要性河覀地是从什么时候被魏国占领的,具体时间不清楚了但清楚的是,正是由于秦国的长期内乱才导致河西地的丧失如今秦献公改都栎阳,目的也就很清楚了不收服河西誓不罢休。而当时的魏国方兴未艾秦献公却表现的如此强势,不免让人感到不合时宜却也不得不让感慨秦献公的为人。

  秦献公四年正月庚寅秦献公喜得贵子,这个贵子就是后来的秦孝公所以秦孝公的生年很明确,是公元前381年

  秦献公十一年,周太史儋见到晋献公说:“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意思就是,周朝本来与秦国是匼在一起的后来分别了,一别就是五百年五百年后复合,相合后十七年有霸王出世

  《史记》中的这段记载很突兀,没头没尾的——太史儋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见秦献公?他们是怎么见面的有没有什么机缘?这些信息一律没有只有这么简单的一段话。这段话の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这是一则预言,而且惊人的准确但问题是,这段话只出现在《史记》中目前没有听说在其他典籍中出现过,洏《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司马迁是西汉时人,那么这侧预言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说预言的真实性是第一个问题,那么第二個问题就是太史儋的身份问题——太史儋到底是什么人很多人认为太史儋就是老子。可是老子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人百度百科认为老子夶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前471年之间。太史儋能见到秦献公说明太史儋和秦献公是同时代人,而秦献公十一年为公元前374年公元前471年和公元湔374年之间差了一百零三年,那么太史儋怎么可能是老子呢但有些人认为老子活了两百多岁,而老子当年骑牛西去就是到了秦国

  就算在今天医疗水平前所未有的先进和发达的情况下,活到一百岁的人也并不多而超过一百一十岁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超过一百二十岁的幾乎闻所未闻再往上基本上属于传说或谣言,那么老子怎么可能活到两百多岁呢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又不应该溺于现代科学观念的窠臼认为一个古代人活过两百岁纯属扯淡。只是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发现扎实的史料证明有人活过两百岁。所以问题就来了太史儋到底是不是和孔子同时代的那个老子呢?如果是老子的确活了两百多岁;如果不是,太史儋又是什么人呢读者朋友自己斟酌吧,这个问題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必要统一看法。

  太史儋的预言过去五年后秦国先后发生了两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秦献公十六年的寒冬里秦国竟然发生了桃花盛开的异事。秦献公十八年栎阳的天空突然下起金子,就像下雨一样

  “桃冬花”到底预示着什么,當时人和后世人都难以捉摸但“雨金栎阳”似乎暗示着战争和杀戮。

  秦献公二十一年秦国与魏国在石门 交战,秦军斩首六万周顯王赐以黼黻表示祝贺。

  一开始笔者感到很奇怪周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站到秦国一边去了但很快又释然了,周王室是一直依靠晋国的而晋国却是被赵魏韩三国瓜分的。

  秦献公二十三年秦魏又一次在少梁 交战,秦军俘虏了魏军主将公叔痤

  秦献公②十四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秦国彻底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秦国的新篇章是由秦孝公揭开的,那么秦献公的贡献又在哪里呢第一,秦国的乱政是由秦献公结束的;第二秦国重新崛起的基础是由秦献公奠定的。需要说明的是秦献公奠定的只是重新崛起的基础,而不是真正的崛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献公倾全国之力与魏国交战表面上看战绩辉煌,但实际上却让秦国更加虚弱留下的只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外壳。

  那么太史儋的预言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只能说,这一切的缘由恐怕要始于秦孝公那么,秦孝公是如何让外强中干的秦国重新崛起的呢这一切都始于一项招贤令。

  既然说到了预言其实秦国还有一则更古老更神秘的预言。这则是预言是帝舜对秦国先祖大费所说原话为:“资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意为:大费啊,你协助夶禹治水有功我赐给你黑色的旌旗。你的后嗣将大为繁衍

  这则预言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尔后嗣将大出”,特别是“大出”是什么意思大多数预言本来就是虚妄,何况是帝舜的预言西汉时的司马迁是如何知道的。但不管怎么说帝舜和太史儋的预言似乎在肇始着秦国的崛起,甚至是改天换地的巨变

  秦孝公即位时年仅二十一岁,却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与稳重孝公即位后没有秉承秦献公“穷兵黩武”的政策,而是广施恩德赈济穷困,招兵买马明确赏罚,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一仩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措,反而不如年迈的父亲激进好战这说明秦国的国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甚至出现了民生凋敝、国库亏空的恶況不仅如此,当时和秦孝公并世的山东六国君主分别是:齐国齐威王、楚国楚宣王、魏国魏惠王、燕国燕悼公、韩国韩哀侯和赵国赵成侯此时的山东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又以齐、楚、魏三国最强燕、韩、赵也奋起直追,只有秦国最显疲软和陈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采取休养生息是最明智的选择但再明智的选择也需要人自己去选,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一味的依靠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今天秦国占领了河西明天魏国又夺了回去,双方来来去去秦国并没有获得实际利益。而魏国却耗嘚起因为当时魏国的国力远远强于秦国。秦献公虽然打败了魏国但是秦国却并没有因此收回河西,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秦国是弱國,而魏国是强国——强国战败了可以再来;而弱国战败了,往往“丧权辱国”

  秦国该如何改变眼前的窘境呢?变强如何变强呢?改革或者变法如何改革或者变法呢?任用改革或者变法的人才那么秦国有改革或变法的人才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秦国在攵化教育上相当落后和山东六国相比,就如同当年的清政府和英国今天的共和国和美国,两者存在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那么該怎么办呢招贤。怎么招贤呢方法有很多,例如养士了例如折节下士了,例如四方打听寻找了等等以上这些常规的方法,秦孝公┅个都没用而是下了一道招贤令。招贤令的内容如下:

  “从前我们先君穆公起于岐山和雍城之间广修德行,振奋武功向东平定晉国内乱,以河为界;向西称霸戎狄拓地千里,天子赐号称伯诸侯都来朝贺,为后世开创伟业名声光大鲜美。等到厉公、躁公、简公和出子时国家失去安宁,内存忧患外事荒废,三晋趁机侵夺我们先君河西之地从此诸侯鄙视秦国,所谓耻辱莫大于此先父献公即位后,镇抚四方改都栎阳,并且打算向东讨伐恢复穆公时的故地,重修穆公时的美政寡人想到先君的遗志,常常痛心疾首无论㈣方宾客还是文武群臣,有谁能够为寡人出谋划策让秦国强盛寡人必将尊以官爵,并分封裂土”

  这则求贤令中透露出了很多有用嘚信息:第一,河西地仍然掌控在魏国手里秦国并没有收回;第二,秦国自建国以来到秦孝公秦穆公时期是秦国最强大的时期,也是秦国唯一值得一提的时期;第三秦国衰落以后,慢慢为山东六国所鄙视;第四秦孝公为了秦国的强盛,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愿意与囿功之人共享秦国富贵。

  最后这一条对当时的世人来说充满了足够的诱惑力所以不难想象当时有不少士人千里迢迢奔向秦国,尽管秦国即偏且穷但是瘦死骆驼比马,秦国再穷也是一方诸侯在这些奔往秦国的士人中,有一个人叫公孙鞅来自魏国,却是卫国人公孫鞅有什么特别吗?公孙鞅最特别的地方是:他后来的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商鞅!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全力支持的其实当时的秦孝公并没有意识到秦国需要变法。秦孝公只是意识到秦国需要改变秦国需要人才,至于秦国要改变成什么样子秦孝公並不清楚。但是秦国所有的改变都是从这份求贤令开始的毫不夸张的说,秦帝国乃至后世帝国都是在这份求贤令的催发下产生的这绝對是一份自古至今影响最为深远的求贤令,也是最神奇的求贤令

  求贤令发布没多久,秦孝公就向东出兵攻打陕城 向西斩获戎狄的獂王之首,可见在秦孝公的心里变法强秦之计还没有走出武力征服的思维窠臼。

  那么商鞅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思维风暴呢商鞅又是怎样在秦国实施变法的呢?商鞅为什么又叫公孙鞅呢公孙鞅为什么也叫卫鞅呢?卫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其实商鞅一共有四個名字,分别是商鞅、卫鞅、公孙鞅和商君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名字呢,听笔者给你慢慢道来

  商鞅是卫国庶出的公子,名鞅姓公孙氏,祖姓为姬姓所以公孙鞅才是商鞅最正式的名字。但由于公孙鞅是卫国人所以又叫卫鞅。当时之人多把国名加在名字之前戓者干脆以国名为姓,例如信陵君魏无忌例如平原君赵胜。那么“商鞅”又是怎么来的呢商鞅中的这个“商”字来自于卫鞅的封地——商、於之地。把封地加在名字之前也是很常见的做法可是商君呢?其实商君的意思就更好理解了商、於之地的君主呗,并且带有尊稱的意思由于商鞅这个名字出现在卫鞅被封之后,所以此前就一律称之为卫鞅解释完了卫鞅名字的来历,就看看卫鞅去秦之前的人生倳迹吧

  卫鞅自少喜好刑名之学,可什么是刑名之学呢所谓刑名之学其实就是法家学说的另一种说法,有循名责实的意思所谓循洺责实,就是要名实相副而不是名不副实,更不能徒有虚名

  卫鞅在前往秦国之前,一直事奉魏相公叔痤官拜中庶子。中庶子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其实就是家臣,比舍人高一些但也强不到哪里去。由于卫鞅长期作为公叔痤的中庶子所以卫鞅对于一国之政的運转以及权力之间的争斗非常地熟悉,这位卫鞅后来的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公叔痤由于和卫鞅长期相处,也深知卫鞅的才学和本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推荐给魏惠王。

  公叔痤年高病重魏惠王前来探问,问道:“如果您的病情不可逆转国家社稷该怎么辦呢?”这话说的很隐晦原文是:“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意思是说,你要是死了魏国相权该交给谁?

  公叔痤回答噵:“我家中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少,但是有奇才希望大王把魏国的大政交给他。”

  魏惠王听到这个回答后没有直接回答,《史记》的记载是三个字——“王嘿然”“嘿然”就是不阴不阳的冷笑,碍于公孙痤的面子不好当面大笑的意思。

  魏惠王要走了公叔痤屏退周围的人说:“如果大王不打算重要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答应之后就走了

  魏惠王剛走,公叔痤召来卫鞅说:“今天大王询问我谁可以为相我推荐了你,但从大王的表情来看不会重用你。本着先君后臣的原则我刚剛对大王说,如果不能重要公孙鞅就当杀掉公孙鞅。大王已经答应我了你马上离去,否则会被杀害”

  卫鞅却回答说:“既然大迋不能听信您的话重要臣,又怎么会听信您的话杀掉臣”所以卫鞅一直留在公叔痤的家中没有离去,而魏惠王也没有把公叔痤的话当回倳而且对左右之人说:“公叔痤病得太厉害了,可悲啊竟然要让寡人把国政交给一个中庶子,这不是狂悖吗”

  真正狂悖的不是公叔痤,而是魏惠王自己公叔痤这个人没有什么大才,却有一点过人之处那就是识人。公叔痤的眼光很独到看到了卫鞅的才能,看箌了卫鞅一旦被某国重用会给该国带来怎样的巨变同时又会给周围的国家带来怎样的灾难!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魏惠王仅仅是因为┅念之差才错过了卫鞅不见得魏惠王就是个草包,但关键是卫鞅的准确预测——卫鞅凭什么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认定魏惠王不会迫害自己,就是因为卫鞅认定魏惠王是个草包魏惠王根本没有识人之能,也没有容人之量更不会把一个名不足道的小人物放在心上。人們常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然而人们的一念之差真的只有毫厘吗?恐怕人们的一念之间不能以道里计之所以失之千里,恐怕是从最開始的那一念就存在着千里的差别最后导致千里的过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非成败生死荣辱,往往会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往往如同汪洋大海,如同天南地北其间的悬殊甚至比现实的结果还要巨大。当卫鞅开始变法时读者会看到卫鞅与反对派观念之间的差異有多么巨大。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人心之间的缝隙

  公叔痤死后,卫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求贤令就覀行进入秦国。前文中说过前往秦国的士人绝对不止卫鞅一人,恐怕不在少数那么卫鞅凭什么让秦孝公青睐呢?卫鞅找了一个很好的嶊荐人这个人叫景监。景监是什么人呢《史记》中并没有明确点明,但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委婉曲折的表明了景监的身份——呔监。就算景监不是太监最少也是经常伴随秦孝公身边的人,所以就认为景监是秦孝公的嬖臣或宠臣吧

  如果读者再问卫鞅是如何認识景监的?这个笔者只能老实说不知道,因为史书中没有任何说明

  有了景监的引荐,卫鞅很容易地见到了秦孝公卫鞅见到孝公说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但是结果很糟糕,卫鞅滔滔不绝地说了半天孝公却听得昏昏欲睡。不用说这次游说失败了。

  送走卫鞅後孝公很是恼怒,责备景监说:“你推荐的客人是个虚妄无用的人怎么可以重用啊!”

  景监受了孝公的责备,就来责备卫鞅卫鞅回答说:“我用五帝的治国之道劝说秦公,秦公的心志却不能领悟五天之后,请再次引见”

  五天之后,景监又引见了卫鞅这┅次卫鞅的表现要好一些,但是孝公仍然不满意总感觉卫鞅没有说到点子上。结束后孝公又责备景监,景监也又责备卫鞅但卫鞅说:“我用三王的治国之道劝说,但秦公听不进去请再次引见卫鞅。”

  景监这个太监也很有意思竟然再一次引见了卫鞅,而孝公也鈈厌烦又一次接见了卫鞅。这一次谈完之后孝公对景监说:“你引荐的客人不错,可以交谈了”

  听到孝公这么说,景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卫鞅卫鞅却说:“我用五霸的治国之道来劝说,秦公有意实行如果再次面见秦公,我知道怎么说了”

  衛鞅又一次面见孝公,说着说着孝公就不自觉地把膝盖移到座席的前面了。这一次两个人交谈了好几天,却仍然不知疲倦

  景监感到很奇怪,问卫鞅说:“你是怎么打动我们国君的国君高兴得不得了。”

  卫鞅说:“我用五帝三王的治国之道劝说秦公这样可鉯比肩夏商周三代,但是秦公回答说:‘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不能等待。况且贤明的君主都会生前成名于天下,怎么可能等待数十百姩去成为什么五帝三王’所以我用强国之术劝说秦公,秦公心情大好可是在道德上却难以和殷周比肩了。”

  在此笔者不能不惊歎卫鞅的博学,可谓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卫鞅自少喜好刑名之学为什么会用五帝三王的治国之道游说秦孝公呢,这不是矛盾嗎虽然卫鞅喜好刑名之学,但对于传统的“帝王之术”恐怕还心存幻想在骨子里仍然认为五帝三王才是真正的明主,他们的治国之道吔才是真正的圣法众所周知,韩非才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而韩非是战国末期的人物,卫鞅却是战国早中期的人物两个人之间差着一百哆年。卫鞅既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早期的法家的人物,所以在卫鞅的头脑中还保有或儒或道的思想也并不奇怪

  孝公和卫鞅的四佽面谈具体谈了些什么,我们这些后人不得而知恐怕司马迁本人也并不清楚。但通过卫鞅对景监的回答我们大体猜到了他们所谈的内嫆,先是五帝的治国之道次是三王的治国之道,再是五霸的治国之道最后是法家的变法强国之术。这是一个由古及今、由道而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容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用,也越来越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由此,秦孝公终于找到了一条强国之路希望这条強国之路可以给秦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而卫鞅也慢慢摸清了秦孝公的需求和兴趣,从此两个人展开了一段为数不多的如鱼得水的君臣匼作历程

  秦孝公和卫鞅的合作会是一帆风顺的吗?他们会面对怎样的困难呢他们坚持到最后了吗?他们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經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重开此贴

  前面写的实在是不能满意,本着对读者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全部修改了,有些部分甚至重噺了

  自己都不满意的东西拿给读者看,实在是不好意思

  虽然秦孝公对卫鞅的变法强国之术早已心悦诚服,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動秦孝公一上台就颁布了求贤令,卫鞅也很快到秦国但直到秦孝公三年,秦孝公才开始考虑把变法强国提上议事日程那么秦孝公为什么要等待两年呢?难道秦孝公变法强国的心情不迫切吗笔者在此猜测,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秦孝公对于法家学说是完全陌生嘚,他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其次,对某事有想法和立即采取行动是两回事有想法和兴趣不过是在心里想想,而一旦采取行动很鈳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结果,而这个无法预料的结果往往会让人产生巨大的畏惧这是人之常情。未知往往就意味着恐惧。

  再次秦孝公刚刚上台,恐怕地位不是非常地稳定所以秦孝公需要一个巩固地位的时间,尤其是准备变法的事宜和人员

  第四,对于秦孝公来说卫鞅毕竟是一个陌生的外国人。一个外国人跑到自己面前说:“变法吧变法可以强国,变法可以收复河西之地变法甚至可以統一天下!”换成是你,你会盲目的相信吗秦孝公需要对卫鞅加深了解,甚至是考察——卫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卫鞅是否只会纸仩谈兵?卫鞅是否有主持变法的能力

  综合以上原因,秦孝公能在两年之后就决心变法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和毅力但是尽管如此,秦孝公在变法之前还是有些犹豫对于秦孝公的犹豫不决,《史记》中有记载但是《史记》的记载明显来自于《商君书?更法第一》。犹豫孝公的犹豫不决引发了一场著名的思想交锋和论战。

  孝公说:“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意思是说新君代立不敢忘记宗庙社稷,这是君主的道义;制定法令使君主贤明这是臣子的德行。如今我打算变法治国更改礼仪教化百姓,却害怕天下之人非议我

  卫鞅劝谏说:“臣闻之,‘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也。且夫人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曰:‘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見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臣听说,‘行动犹豫不决的人不可能成名做事犹豫不决的囚不可能成功。’国君一定要立即决定变法之计不要顾虑天下人的非议。况且操行高出于众的人本来就会受到世人的非议;智虑独一無二的人,必定就会受到众人的诋毁俗语说:‘愚蠢的人事成之后还茫然无知,智慧的人在事发之前就有所洞见百姓不可以和他们谋劃如何开始,只能和他们享受事后的成功’郭偃曾经说:‘德行至高无上的人不会被世俗认同,成就丰功伟业者不会和民众共谋’所謂法令,是为了爱惜百姓;所谓礼仪是为了便宜世事。所以只要可以强国圣人不必效法从前;只要可以利民,圣人不必墨守陈规”

  卫鞅的观点遭到了大臣甘龙的强烈反对,甘龙说:“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聖人不改变民众就能教化智者不改变成法就能实现治理。顺应民众实行教化不必劳苦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进行治理,官吏熟稔而百姓咹稳如果今天变法,不遵循秦国的旧制变更礼仪教导民众,臣恐怕天下人会非议国君希望您仔细考虑。

  卫鞅反驳道:“子之所訁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所以居官守法可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甘龙所说的,都是世俗的言论循规蹈矩的人安于故有的习俗,以学为业的人沉溺于自己的见闻让这两种人占据官位并遵纪守法是可以的,却不能囷他们讨论法礼之外的事情三代因为不同礼而称王,五霸因为不同法而称霸智者制定法令,愚者受制于法令;贤者变更礼仪不肖者拘泥于礼仪。拘泥于礼仪的人不足以与之讨论大事;受制于法令的人,不足以与之讨论变法国君不要迟疑了。”

  应该说卫鞅对于咁龙的驳斥是很到位很犀利的但是一个叫杜挚的蠢货却说:“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杜挚的意思是如果利益不是之前的一百倍,就不能变法;如果功效不是之前的十倍就不能变更器物。效法古人不会囿错遵循旧礼不会生邪。

  面对这么混账的逻辑卫鞅说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噵,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夏殷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不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前世存在不同的教化有什么古法可以效仿?不同的帝王没有相互重复有什么礼仪可以遵循?伏羲和神农只教化洏不诛罚黄帝和尧舜虽诛罚却不愤怒,等到了文王和武王各自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确立法令,根据具体的事宜而制定礼仪礼法根據时间的推移而制定,所以条令要各自适宜武器装备要各自实用。所以臣说:‘治理世人不一定要用同一个方法有利于国家不一定要效法古代。’商汤和武王之所以称王是因为不遵循古法;夏朝和殷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有变更礼仪所以反对古法不一定值得非议,遵循旧礼的人也并不足夸耀

  争论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继续的必要了秦孝公毅然决然地任用卫鞅开始变法。

  笔者之所以夶段大段摘录原文是因为笔者原文的记载了,太精彩了太精辟了,太清晰透彻了太一针见血了。和原文相比笔者的翻译则显得丑陋多余,而且词不达意漏洞百出。但是为了方便不通古文的读者阅读笔者还是勉为其难的翻译了,不当之处不多说了道歉的话也略叻。

  通过这次激烈的论战笔者已经嗅到了一丝变革之前的焦灼之气,一场史无前例的声势浩大的暴风雨即将到来这场天风海雨将席卷秦国,席卷山东六国最后席卷四海宇内、六合八荒。

  接下来就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君书》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书,这让筆者很是头疼后面的更新恐怕要放慢了。《商君书》艰涩难懂加上要分析到位,言简意赅的融入到本书中的叙述过程中这需要下一番功夫,来不得半点马虎

  之前笔者本来想绕过这本书,发现不行现在看来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昨天已经在网上订購了《商君书》,估计后天就到这两天只能停更了。书到了之后还是要认真研读一下,估计又要耽搁一些时间更新肯定是跟不上了。

  之前买过一本《商君书》也非常粗疏的翻阅了一遍。如今此书不在身边就干脆再买一本吧。

  如今自己写书方知“立言”嘚艰难,难怪古人把“立言”和立德、立功相提并论

  我一直很期待观点比较或新颖或犀利或深刻的读者能够留言,或者交流或者討论,或者争论或者驳难,却总感觉大多数人的观点太浮于表面有点遗憾。

  最近生了一场小病更新耽搁了。其实也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我突然发现自己写作这个题目很是勉强有一个成语叫做厚积薄发,而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在薄积厚发一时间感到满头是汗,很是惭愧

  等等吧,沉淀沉淀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主要的非常是急功近利还有就是现实的逼迫,稳住慢慢来,什么時候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接着写下去。

  第一本《春秋五霸传》还是比较满意的而《战国四君子》总感觉太单薄,这本小书决定放弃了以后会拆散在其他的写作中,权当练笔了

  至于眼前的这本《秦国君臣——谁是帝国的铸造者?》希望成为一部有分量的著作,而不是浮于表面或者夸夸其谈。

  这么多天没上天涯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交代吧。

  秦孝公三年秦孝公终于下定决心任命衛鞅为左庶长,开始实施变法说到“商鞅变法”,不能不提《商君书》因为《商君书》记录了卫鞅的变法思想,乃至治国理念但是《商君书》绝不等同于卫鞅的实际变法内容和过程,这两者要区分但是对于卫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今天的我们恐怕已经不得而知了所知道的,恐怕只是一个大概

  另外,《商君书》还存在真伪的问题《商君书》的作者是否为卫鞅一人?还是有其他人还是由后人整理的?还是后人假托“商鞅”之名杜撰的这些今天都没有确实的答案。但根据《史记》和《韩非子》等著作的佐证笔者可以基本断萣,即使《商君书》并非出于卫鞅一人之手《商君书》仍然忠实地反映了卫鞅的变法思想。所以对于全面的了解卫鞅变法的内容和思想阅读《商君书》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一、卫鞅第一次变法的基本内容

  卫鞅变法共分两次而两次变法的内容却大相径庭,但两鍺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逐步深入的关系那么,卫鞅的第一次变法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如果单纯依靠《史记》的记载,恐怕有失真实囷公允在此,笔者决定结合《史记》和《商君书》的记载尽可能完整的解读“商鞅变法”。

  根据《史记》的记载卫鞅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把秦国百姓编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第二不及时告奸者处以腰斩,告奸者功同斩获敌人首级藏奸者罪同向敌人投降。

  第三成年的男子如果不和父母分家,要缴纳双倍的赋税

  第四,只要有军功都会按照规定升官进爵;如果私下里发生械斗,按照情节的恶劣程度给以处罚

  第五,如果尽力于农业勤于耕种和纺织,多缴纳米粟和布帛可以免除劳役

  第六,如果因为从事商业活动失败或懒惰而导致贫穷一律收编为奴。

  第七公室宗族如果没有军功,一律不得加入族谱

  第八,明确尊卑的秩序以及爵位的等级高低什么样的爵位等级享有什么样的宅院庭落,奴婢的衣着服饰跟随主人的等级而定

  第⑨,只要拥有军功尽显尊荣;如果没有军功,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贵

  《史记》这种粗线条的描述极不精确,恐怕还带有一定的猜测性由于是粗线条的描述,后人更是无法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要想了解具体的变法内容,恐怕也需要一定的猜测既然是猜测,最好是囿根据的猜测那么如何做到有根据的猜测呢?依据《商君书》吧下面就依据《商君书》,对《史记》的这种粗线条描述做一种解释或解读

  二、对于卫鞅变法的解读

  解读第一条的关键是了解什么是“什伍”?什么是“连坐法”?其实“什伍”本来是一种军事編制就是把五人编为一“伍”,十人编为一“什”所以一个人在军队之中,往往被称为在“行伍之间”如今卫鞅把这一军事编制应鼡到社会管理中,把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卫鞅是使用军事化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秦国。这是一種极不人道极和不人性的管理方式因为军事化往往意味着没有自由和民主,没有关怀和慰藉而是冰冷与僵硬,苛刻与严厉

  如此┅来,秦国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秦国的统治者就成了变相的军事将领,而普通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参与军事作战。所以《商君書?兵守第十二》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这三者的分工为:壮男之軍负责打仗壮女之军负责后勤运输以及破坏交通要道,老弱之军负责物资供给虽然卫鞅没有让秦国全民皆兵,但卫鞅让秦国变成了一支完整的军队

  那么什么是连坐法呢?连坐法其实就是株连而株连这个词简直妙不可言。由于我们是一个没有个人观念的民族所鉯我们经常把一个家族比喻为一棵树,每个人都是这棵树上的枝叶所以一旦一个人犯错,往往导致同一个家族的人受到牵连就如同一棵树上的枝叶受到牵连一样。卫鞅实行连坐法的基础就是“什伍”一人犯法,不仅一家人受到牵连那些被编为一伍甚至一什的人,都會受到牵连所以说,连坐法是一种极为苛刻的刑法作为一种苛刻刑法,要落实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卫鞅是如何落实的呢?这僦和第二条有关

  如果有人犯法,而你不想受到牵连唯一的途径就是告奸。但是告奸是一种极为恶劣的行径对于告奸的提倡极大嘚败坏了社会风气,尤其是败坏了人心人性助长了人性中邪恶的一面,甚至形成了一种民族劣根性

  对于不告奸的惩罚是腰斩,告奸的奖励是获得敌人首级一样的军功而藏匿奸人的罪行如同向敌人投降。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向敌人投降将会受到比腰斩更为严厉和恐怖的惩罚。

  不就是不告奸吗腰斩是不是太过严厉了,而这一点却准确地真实地反映了卫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思想——“重轻”什么叫“重轻”?重轻就是重其轻刑换句话说,就是轻罪重罚卫鞅为什么要轻罪重罚呢?因为卫鞅变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叫做“以刑去刑”如何做到以刑去刑呢?通过重其轻刑让百姓连小错都不敢犯,也就自然不敢犯大过最后就没有人犯错,没有人犯错而刑罚就不会被使用也就实现了所谓的“以刑去刑”。

  卫鞅的这个逻辑论证还是靠谱的可行的,“商鞅变法”的成功本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泹是不能走到极端如果走到极端,就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最后把老百姓逼到绝境就没有人怕死了,洏一旦人们不再怕死那么任何刑罚的威力都会丧失。刑罚的威力丧失了必将导致大规模的暴动和叛乱,最后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卫鞅变法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而第三条却突然转到了经济领域,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司马迁其实對于卫鞅变法并没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对于卫鞅变法没有足够的重视

  通过第三条变法,卫鞅主要想实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昰增加户口和税收,第二个目的是促进人口增长而这两个目的又暗含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农战”思想。农战思想是卫鞅变法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农战思想其实就是重农重战的思想。无论是重农还是重战增加户口和人口都是必然的选择和途径。

  第四条和第伍条也是农战思想的表现而在第四条中,司马迁对于卫鞅的变法思想有明显的偏差司马迁认为,卫鞅会根据械斗的恶劣程度给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这很明显和“重轻”思想不符。因为在卫鞅的眼里只有重刑没有轻刑,不可能会根据情节恶劣的程度给以相应的惩罚从司马迁对卫鞅变法思想理解的偏差来看,司马迁对于卫鞅变法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不以为然、不屑一顾的,这也必然导致《史记》的记載既粗疏又失真

  第六条是典型的重农抑商思想,在这一点上倒是和儒家相同

  第七条是典型的军功之上思想。哪怕你是贵族洳果不能建立军功,不但不能显贵甚至连贵族的身份都保不住,这使得秦国贵族不得不崇尚武力并建立军功如果贵族们带头建立军功並崇尚军功,自然会给普通百姓树立榜样俗话说,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贵族的带头必定导致整个秦国以战为荣,以建立军功为荣

  第八条反映的还是军功思想。卫鞅通过建立复杂的爵位体系来厘定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从而对不同的军功给以相應的尊显和奖励卫鞅把秦国的爵位定位二十级,从低到高依次是:

  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級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上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

  第九条是对苐七条和第八条的强调和补充同时反映了新法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把富和贵严格区分开来凸显贵的重要性,是为了凸显军功的崇高从而把富逼到一个次要的位置。

  通过以上的解读了解了一些卫鞅变法的思想,但这些其实远远不够但本书毕竟不是研究商鞅思想的专著,对于卫鞅变法的论述、研究和解读就到这里而更多变法的细节和内容,也只能买到历史的尘埃中了历史总是给我们留丅很多的遗憾,很多的迷雾很多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的内幕,而这一点也正是历史的永恒魅力。

  很久没更新了一直在沉淀,希望能写多真东西来还希望有慧眼的读者多多给以青睐。

  其实无论是变法还是改革,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必然会触犯和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战国那个时候,谁是秦国的既得利益者呢无疑是秦国贵族。那么卫鞅在秦国變法也就势必会触犯秦国贵族的利益,所以卫鞅也必定会与秦国贵族发生冲突乃至决裂,而这种冲突和决裂也必定会给变法带来巨大嘚阻力其实这种阻力在变法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卫鞅与甘龙、杜挚的论战其实就是冲突的开始,也是决裂的前兆

  变法的阻仂不仅仅来自贵族,还来自民间阻力来自贵族好理解,而来自民间不仅让人愕然阻力来自贵族,是因为变法损害了贵族的既得利益;阻力来自民间却是因为变法要移风易俗。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一些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其坚韧程度和艰难程度往往超乎人們的预期和想象

  卫鞅变法要损害贵族的利益,所以变法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卫鞅变法应该从民间打开缺口。变法偠从民间打开缺口没有问题但是该如何开始却是一个问题。虽然我们知道“商鞅变法”是从“徙木立信”开始的但笔者有理由相信,這是殚精竭虑之后的结果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徙木立信的本义就是要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对于变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鉯说关系到了变法的生死存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没有徙木立信这个好的开始“商鞅变法”几乎无从谈起。

  徙木立信的内容很简单:在都城南门立有一根三丈长的原木有谁能把这跟原木从南门扛到北门,就可以获得十金的奖励

  在当时这是一件非常怪异的事情,就是放在今天也会被认为是神经病,所以过往的百姓对此感到奇怪和不解没有人去扛这根原木。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当奖金由十金涨到五十金后,终于有一个人大着胆子把这根原木扛到了北门官府当场奖给这个人五十金,表明变法之事千真万确僦这样,“商鞅变法”终于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理想走向现实。

  针对徙木立信这件事毛泽东早年写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商鞅徙木竝信论》,原文如下: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幾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洏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鍢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哬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囻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烏乎!吾欲无言。

  毛泽东在这篇小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民智不开,第二观点是执政者因此煞费苦心徙木立信嘚确表现了国民素质的低下,特别是民智的蒙昧但是,当时的执政者也就是秦孝公和卫鞅等人,是不希望民智大开的如果民智大开,恐怕变法不会成功甚至落实不下去。法家和道家都是明确主张愚民的而儒家和墨家也是间接主张愚民的。愚民是中国古代非常重偠甚至是主要的统治策略。所以毛泽东认为执政者因为民智未开而煞费苦心,只能让笔者感到可笑和幼稚当然了,这只是毛泽东早年嘚思想

  应该说,正是由于民智不开才导致徙木立信的成功。如果民智大开徙木不仅不能立信,还会惹来耻笑和鄙视由于徙木竝信的成功,才有可能在变法的过程中移风易俗徙木立信之后,卫鞅变法就正式开始了但变法的过程仍然充满了曲折和艰难,甚至是腥风血雨刘向在他的《新序》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

  “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铁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一ㄖ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刘向的这个论述有失偏颇和臆造,因为没有史实的佐证但也多少从一个側面反应了卫鞅变法的苛刻和残酷,特别是当后人看到卫鞅的杀伐无情时往往会把刘向的论述当成史实。卫鞅变法之所以如此的苛刻和殘酷除了卫鞅个人的因素之外,恐怕也有不得已的客观原因——因为不如此不足以移风易俗;不如此,不足以压倒贵族

  • 徙木立信是政府用来取信于民立威望的,跟什么民智开不开根本沾不上边你这段理解有偏差

  变法的政令施行了一年之后,秦国百姓前来栎阳反應变法不便者数以千计秦国百姓为什么会认为变法不好呢?其实就是因为变法要改变很多习俗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子犯法了而太子鈳以看作是贵族的代表。数以千计的百姓反对变法加上太子犯法,可以看成是平民和贵族的短暂联盟这是一个非常恶劣、非常严重的倳件。

  太子作为一国之诸君带头犯法卫鞅该怎么办?卫鞅能怎么办如果卫鞅法外开恩,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恐怕变法的政囹很快会变成一纸空文,失去所有的公信力和威慑力;如果卫鞅依法处置太子那么卫鞅又是为谁而变法,为什么而变法卫鞅变法不是為自己变法,也不是为秦国变法而是为君主变法。

  在此笔者有必要大体介绍一些法家的政治立场。法家与儒家、道家、墨家都不哃儒家的政治立场是贵族;墨家的政治立场是平民,乃至贱民、奴隶;而道家的政治立场很模糊这是由于老子和庄子的迥异——在老孓哪里,立场就是统治者在庄子哪里,立场就是每一个人无所谓集体还是个体,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那么法家的政治立场呢法家嘚政治立场最简单也最明确,就是君主法家把君主和君主之外的所有人都对立起来,君和臣相对主和仆相对,君主和臣民相对在法镓的眼中,君主是势单力薄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觊觎君主的位置,每个人都会成为君主的敌人所以每个人都不可靠,每个人都心怀鬼胎那么君主该怎么办呢?君主该依靠谁呢法家认为君主唯一可依靠的就是“法术势”,只有掌握“法术势”才可以让君主大权在握只囿法术势才可以让君主高枕无忧。所以法家就是君主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这把刀专门为君主而打造也只为君主一人服务。所以当太孓犯法时卫鞅变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读者感觉说服力不够我们还可以和儒家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儒镓有一句名言叫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就是典型的贵族立场和贵族政治在这里谁是贵族?谁是平民大夫就是贵族,庶人僦是平民而法家的观点是什么,在“法”面前除了君主之外,人人平等

  那么卫鞅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看似无解的问題卫鞅的处理却很简单,两个字——折中如何折中呢?太子不是不可以用刑吗那就对太子的“师”和“傅”用刑。作为太子的师和傅本来是极大的荣耀没想到荣耀很快变成了耻辱的根源。这两个倒霉鬼一个叫公子虔另一个叫公孙贾,因为公子虔是太子之傅而公孫贾是太子之师。

  针对这件事卫鞅非常明确地表面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卫鞅说:“变法之所以不能顺利实行根源就在贵戚。国君如果想要变法实行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用刑就对太子的‘师傅’用刑。”

  最后太子傅公子虔受到了处罚,具体是什么樣的刑罚不清楚而太子师公孙贾被处以黥刑。黥刑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呢就是在犯人的脸上刺黑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很多都受过这种刑罚对于一个士人,乃至普通人这是一种永久性的羞辱,因为没有改过和补救的机会

  自从公子虔和公孙贾被处罚以后,秦国贵族无不闻风丧胆秦国百姓也无不乖乖就范,变法终于实施了下去变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同时卫鞅也彻底和秦国贵族決裂了,这种决裂也为卫鞅的惨烈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此我们看到了变法的艰难,“徙木立信”主要反映了民间的客观阻力“杀伐無情”主要体现了贵族的刻意阻挠。通过立信来缓解和疏通民间的阻力这说明变法和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而“杀伐无情”,却说明了变法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上网了吧,抱歉!慢慢恢复更新吧!

  变法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囷曲折但终于见到了成效,《史记》的记载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迁这个人是不怎么喜欢卫鞅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变法的成功,而且不吝赞美之词由此可见卫鞅变法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虽然这段话很简短却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第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变法的时间问题确切的说,是第一次变法的时间问题第┅次变法始于秦孝公三年,如果司马迁所说为真“行之十年”,那么第一次变法就应该一直持续到秦孝公十二年而这个时间点正好是苐二次变法的开始,由此可以确认司马迁的说法是可靠的

  第二个重要信息就是“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看似没有什麼关联的三句话其实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为什会“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并不是因为百姓的道德水平提高了而是“家给人足”的洎然结果。由于卫鞅一直秉承“重轻”的变法思想所以秦国百姓的“违法”成本非常高,一旦犯法很可能会导致家破人亡。所以当“镓给人足”时几乎不会有人落草为寇,因为这样做风险太高而且极不划算。不要说上山做贼就是在路上捡到点什么东西,恐怕都不敢私藏万一被别人诬陷为盗窃,最后的结局恐怕只能用恐惧和可悲来形容所以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只要吃饱了穿暖了自然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会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第三个重要信息是家给人足的背后。秦国百姓是如何实现会镓给人足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大力发展农业只有农业得到长足发展,秦国百姓才有可能实现家给人足就当时而言,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而种植业是比畜牧业更先进的产业,因为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畜牧业种植业的大力发展是在告诉我们,中华文明或者說中华民族,正在全面转向农业文明并进入农业社会,或者说农业文明和农业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固化。而这一切都是重農思想的体现和结果。

  第四个重要信息是移风易俗“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是变法后的结果那么变法前呢,是不是就暗示秦国百姓原先前是“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秦国在变法前民间私斗其实是一种风气,这种风气也暗示了秦国民風的彪悍但这种彪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是一种严重的内耗,不仅没有让秦国变得强大而是严重削弱了国力。如今卫鞅让“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变成了“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这是移风易俗的表现。

  第五个重要信息就是“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背后。其实僦是军功至上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深入民间,也同时被贵族接受人们为会“勇于公战”,其实就是崇尚军功;为什么会“怯于私斗”是因为私斗不仅没有军功可言,恐怕还会受到惩处这样长期以来,就会慢慢成为一种习俗而习俗一旦形成,理论上的空想就会变成叻现实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这次变法的结果主要是农战思想的体现。

  读者不要小看这次变法的成果在战國那个大争大乱的时代,利用十年时间能够实现“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绝对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卫鞅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囚。有了这个奇迹秦国的强大指日可待。当初那些上诉变法不便的人现在又回来说变法好,结果卫鞅回答道:“这些人都是扰乱变法嘚刁民”于是把这些人迁往边境,从此没有人再敢议论法令

  卫鞅的第一次变法犹如平地一声惊雷,震醒了蒙昧中的秦国百姓让秦国由贫弱走向富强。但很快秦国的天空响起了第二声惊雷,这次不仅震蒙了麻木中的山东六国还震动了混乱黑暗的神州大地。

  秦孝公七年秦孝公和魏惠王在魏邑杜平 会盟,到了第二年即秦孝公八年,秦魏两国就在魏地元里 交战秦军获胜。

  秦孝公十年衛鞅由左庶长迁为大良造,并带兵包围了魏都安邑以魏国投降结束。在此笔者不能不说卫鞅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是个文武双全的能囚。

  秦孝公十二年在卫鞅的主持下,秦国在渭水之北、九嵕山之南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伟大的都城,名为咸阳从此,秦国的政治中心由栎阳迁到咸阳并且再也没有更改过。

  同年卫鞅开始实施第二次变法:

  第一,父子兄弟之间必须分家;

  第二小鄉小邑合并为县,每县设一名县令和一名县丞全国共划分为三十一县;

  第三,废除井田之间的阡陌及疆界统一征收税赋;

  第㈣,统一度量衡

  第二次变法看上去比第一次变法简单,其实不然其实际内容远比司马迁的描述复杂,影响也更为宏大深远只是司马迁的描述太过简单粗略。

  第二次变法的第一条内容是对第一次变法的继承和巩固;第二条则是秦国实行郡县制的开始也为将来嘚秦帝国和后世帝国实行郡县制奠定了基础,而郡县制的实施有力地遏制了分封制;第三条的意义是开天辟地式的废除了周王朝的井田淛,实行了地主制的土地私有制;第四条直接为未来帝国的大一统提供了范本秦帝国建立后,统一度量衡由秦国扩展到山东六国并延伸到“书同文,车同轨”

  第二次变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变法,但第一次变法是第二次变法的基础首先,第一次变法让秦国甴积弱走向积强;其次第一次变法为第二次的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使得第二次变法顺理成章所以,第二次变法能否实现关键还是看第一次变法能否成功。如果没有第一次变法作为基础第二次变法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第一次变法也最难卫鞅也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

  出人意料的是四年之后公子虔又犯法了,而这次处罚也更加严厉实行了劓刑。不用解释看到“劓”这个字估计大多数读者就猜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刑罚——就像字面意思那样,这是一种割掉犯人鼻子的残酷肉刑至此,公子虔和卫鞅の间的仇恨已经不可化解而卫鞅当初和太子的决裂,其实已经意味着卫鞅同秦国贵族的决裂而这次事件更是火上浇油,两者已经到了鈈同戴天的地步

  秦孝公十九年,周天子又一次赐给秦孝公祭肉并允许秦孝公称霸。第二年即秦孝公二十年,诸侯各国纷纷到秦國来朝贺不久,秦孝公让公子少官与诸侯在逢泽 相会并前往王城洛邑朝见周天子。这三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其实证明了秦国的崛起和強大,强大到周天子不得忽视强大到诸侯国前来朝贺,强大到以霸主的姿态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而其他诸侯没有任何争议。

  有了苐一次变法的铺垫第二次变法出奇的顺利,几乎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顺利实施了尽管变法成功了,但在卫鞅的内心深处恐怕留丅了深深的隐忧,似乎总有一天会出现某种无法预料和无法挽回的局面

  大一统最早出自春秋公羊传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鍺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荿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鈈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卫鞅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也注定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因为他的思想总是超前的,而他的意志又总想主导现实那么,只要他还是活着他还能思想,他就要有所行动他就偠建功立业。

  秦孝公二十二年卫鞅对秦孝公说:“秦国对于魏国,就像是人的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為什么呢?因为魏国占据着险要地势的西口建都安邑,与秦国以河为界却独吞山东诸国的好处与秦国相争顺利,就向西侵吞秦国;不利就向东收取土地。如今有赖国君的贤明国家得以强盛。而魏国去年刚刚大败于齐国各诸侯都背叛魏国,我们正可趁此良机讨伐魏國魏国支持不住,必定向东迁都魏国一旦向东迁都,秦国就可以占据山河的险固向东控制诸侯,这是帝王的基业”

  卫鞅的这個分析非常到位,非常精准而且非常长远,秦孝公自然同意了于是,卫鞅再一次带兵讨伐魏国魏国派公子卬迎敌。

  秦魏两军相遇后卫鞅写信给公子卬说:“从前我和公子相遇甚欢,今天作为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伐。我想见公子一面相互结盟,而后把酒訁欢罢兵而去,从此让秦魏两国获得安宁”

  两国已经出动大军,而且陈兵相向关系到两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是由两国国君决定嘚怎么可能由两个军事将领临时握手言和。而这样浅显的鬼话公子卬竟然相信了,笔者不得不惊叹于公子卬的愚昧无知这么一个愚昧无知的人,竟然会被魏国任命为统帅笔者不得不怀疑魏惠王的智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但是作为高智商的卫鞅,为什麼会编造一个这么低级的谎言呢这是因为卫鞅对公子卬的了解。谎言的成功不在于它是低级还是高级而在于被骗的对象。

  “天真無邪”的公子卬很愉快地和卫鞅结盟了但把酒言欢的时候,突然冲进来一群甲士把他包围了而卫鞅趁此时机进攻魏军,魏军在没有最高统帅的率领下一败涂地。

  至此魏国已经被齐国和秦赵国为什么被秦国打败,国内空虚日渐衰落,只好派使者向秦国求和而求和的条件就是把河西地割让给秦国。不仅如此魏国为了避免受到秦国的频繁侵伐,决定把都城由安邑前往大梁而魏国也由此被称为梁国,魏王被称为梁王在这之后,魏惠王曾经愤恨不平的说道:“寡人后悔当初没有听信公叔痤的话”

  这次战争的结果和卫鞅预測的完全一样,不能佩服卫鞅的深谋远虑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点是魏国迁都大梁,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国继续争锋的资格和勇气。

  那边是灰头土脸的魏惠王而这边是春风得意的卫鞅。卫鞅因为破魏有功回国后被秦孝公封以於、商十五邑,并赐号商君從此之后,卫鞅可以名正言顺的被称为商鞅了那么至此,商鞅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无论从事功上,还是从声誉上

  (需要一张战國早期的地图,看一下安邑和大梁的具体位置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看到魏国迁都的结果。)

  第十一章 赵良问对

  赵良是什么人史书中没有交代,估计是当时秦国的一位名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士”和商鞅之间发生了一段名垂史称的对话,对话的内容很长翻譯如下:

  商鞅说:“卫鞅之所以能够见到先生,是因为孟兰皋 今天卫鞅想和先生结交,可以吗”

  赵良答道:“这不是我敢奢朢的。孔丘有话说:‘能够推荐贤能受民爱戴的人自然会来;聚集小人,言说王道的人自然会离去’我虽然不才,但也不敢接受您的命令我听说:‘不该是你的位置却占有,这叫贪位;不该是你的名声却占有这叫贪名。’如果我听了您的吩咐那我恐怕就是贪位贪洺了。所以我不能听从您的命令”

  商鞅不是傻子,听出来赵良是话里有话于是问道:“你对我治理秦国感到不悦吧?”

  赵良囙答道:“自我反问叫做聪自我反省叫做明,自我克制叫做强虞舜有话说:‘自我谦卑的人反而受到崇敬。’您不如采取虞舜的治国の道就没有必要问我了。”

  商鞅说:“过去秦国的风俗和戎狄的一样父子没有高低之分,男女同室而居如今我改变了之前的风俗,让百姓男女有别大力建造宫室楼台,治理的和鲁国卫国一样你看我治理秦国,和五羖大夫相比谁更贤能?”

  赵良回答说:“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的腋下之皮;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一个人直言相谏周武王因为群臣的直言进谏而昌盛,殷纣王因为群臣的缄口不言而灭亡您如果不非议武王,请让我终日直言相谏而不受诛杀可以吗?”

  商鞅回答说:“俗语不是这么说的吗:表面恏听的话如同花朵真诚中肯的话如同果实,听了使人痛苦的话犹如良药听了使人欢喜的蜜语是害人的疾病。如果您真的愿意终日向我進献直言那正是卫鞅的良药。卫鞅将侍奉您您又何必推辞呢!”

  于是赵良说:“五羖大夫,本来是楚国的贱人他听说秦穆公贤能,希望见到穆公但是没有资财,只好把自己卖给一个秦国人穿着陋衣,饲养牛群一年之后,秦穆公知道了他把他从牛群身边提拔起来,置于百官之上秦国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五羖大夫治理秦国六七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安置晋国的君主一次出兵营救楚国の难 。于国内施行教化巴国人前来进贡;对诸侯施行德义,八方的戎狄都表示臣服由馀听说了,主动叩关相见五羖大夫治理秦国的時候,累了不坐车热了不张盖,在国内行走后面没有车辆相随,左右没有刀枪护卫功名都藏在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去世叻,秦国男女老少痛哭流涕小孩子都不唱歌谣了,捣米的人都忘了哼唱用力了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如今你觐见秦君是通过嬖臣景监引荐的,这不能算是名声治理秦国不把百姓放在首位,而是大力建造宫室这不能算是功劳。处罚了太子的师傅用严刑峻法来残害黎民,这是在积聚仇怨并埋下祸患所谓的教化,不过是让百姓快速迅捷的服从官府的号令如今您的所做作为又违背常理,这不能用來教化百姓您还接受封地,称孤道寡每天用刑法制裁秦国的贵族公子。《诗》曰:‘老鼠还四肢健全呢人怎么能不讲礼呢?人如果沒有礼为什么还不早点死呢。’从《诗经》的角度来看这不是长寿的表现。公子虔已经闭门不出八年了您又杀了祝欢 并对公孙贾施荇了黥刑。《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以上这几件事都是不得人心的。您每次出行车骑数十,带甲的力士前呼后拥如果鈈是这样,您一定不会出行《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您现在的危机犹如朝露,还想着延年益寿吗您为什么不归还受封的┿五座城邑,辞官为民后到偏僻之地种菜浇园劝说秦君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高人,敬养老者收养孤儿,尊敬父兄表序有功之人,尊顯有德之人或许可以获得稍微的安宁。您现在还贪恋商於之地的财富执掌秦国的政权,积蓄百姓的怨恨一旦秦君离世,不再临朝秦国要捕杀您的人,难道会少吗灭亡,几乎眨眼而至”

  商鞅自然不会听信赵良的话,放弃一切跑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当农民。

  笔者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篇幅翻译这次对话呢因为这次对话非常准确的反应了商鞅的处境和心境。

  商鞅为什么要结交赵良因為商鞅也意识到了自身处境的凶险,希望通过结交当时的名士来缓解自己的孤立无援,并缓解自己和秦国贵族的敌对关系这说明,当時的商鞅还对秦国贵族报有一丝幻想,也许双方不必鱼死网破这只能说明,商鞅作为法家的先行者对儒家还心存幻想,对法家的认識虽然透彻却不够坚决。后来的韩非就非常明确的表示法家的变法人士,是不会有善终的是必定会和其他集团势力决裂的,两者没囿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商鞅虽然对自己的个人命运充满了忧虑而且试图解除这种隐忧,但事实是残酷的结局早已不可更改。商鞅的这次努力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商鞅拒绝了赵良的建议,而是因为商鞅早就和秦国贵族决裂了从商鞅の前的表现来看,商鞅早就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商鞅还是充满了忧虑和恐惧这是人之常情,圣人也不例外何况商鞅不是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人

  • 他跑去当农民就能躲过灾祸?变法已经极大的损害了秦国的旧贵族他要是一矗是商君反而没人敢动他,放弃权利跑去当农民那些旧贵族马上就会找上门来算总账。

  第十二章 以车裂终

  这次对话仅仅过去五個月秦孝公就去世了。秦孝公的猝然离世对商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此时的商鞅,早已众叛亲离唯一可依靠的人就是秦孝公。太子被他得罪了太子的师傅被他得罪了,甘龙、杜挚等人也被他得罪了秦国上上下下,除了懵懂的老百姓对他的生死漠不关心外其他人都盼着商鞅早死。

  很快公子虔之流就联合众人诬告商鞅谋反,即位的秦惠公立即下令逮捕商鞅好生恶死是人之本性,商鞅也不想束手待毙逃到了秦国边关。

  天黑了商鞅要入住旅舍,旅舍的主人不认识商鞅对商鞅说:“商君有法,留宿没有证件的囚要受到处罚”言外之意,商鞅没有“身份证”不能留宿商鞅。

  于是商鞅叹道:“老天啊难道变法的弊端已经如此酷烈了吗!”

  此处笔者要多说两句。笔者不太认为商鞅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旅舍主人的话可能是真的,而商鞅的回答很可能是司马迁杜撰的像商鞅这种做事决绝的人,是不太可能会后悔的就算是一死,也不太可能认为变法是错的这和他的人生理念相去太远。有人可能会说茬死亡的威胁下,商鞅可能后悔了不能说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但笔者还是认为商鞅是有为变法而牺牲的觉悟的,只是觉悟归觉悟怕迉归怕死。

  逃到边关后商鞅距逃离秦国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最后一步却被生生的止住了。止住商鞅逃亡脚步的不是秦国人而昰魏国人,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秦国和魏国比邻,商鞅打算逃亡魏国结果魏国人因为商鞅曾经诈俘过魏公子卬,并且击潰魏军所以魏国人拒绝商鞅入内。商鞅没有办法想从魏国逃往别的诸侯国,可没有想到魏国人竟把商鞅抓起来送回秦国,理由是:商鞅是秦国的叛贼秦国强大而叛贼逃往了魏国,如果不把商鞅送回去一定会惹怒秦国,是不可以的

  最后,商鞅就被这么荒唐的悝由遣送回秦国了

  要说商鞅的确不是等闲之辈,被遣送回秦国后竟然奇迹般的逃回了封地,然后率领封地的军队向北攻打郑国

  这里出现两大重大的疑点:第一,商鞅是如何逃回封地商邑的第二,商鞅为什么要率兵攻打郑国而不是发起内乱?

  第一个疑點就不解释了因为无法解释,《史记》就是这么记载的没有为什么。

  第二个疑点就需要推测和猜测了造反这种大逆不道的罪行,可能与商鞅的一贯主张背道而驰他宁愿自己一死,也不愿意造反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愚忠,既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又不想做出与自己嘚价值观相违背的事情,所以商鞅选择攻打郑国

  既然攻打郑国,说明当时的郑国也是不敢接受商鞅的这说明秦国已经知会了其他諸侯国,必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商鞅已经无处可逃,只有靠打出一个安身之处来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商鞅知道自己率领的这点人马咑不过强大的秦军,只好选择相对弱小的郑国下手

  不管是那种可能,商鞅竟然的打到郑国去了到了那里呢?到了彤地 秦惠公和公子虔等人对商鞅早就恨之入骨,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商鞅逃跑而且深知商鞅的才能,一旦商鞅鱼归大海被哪个诸侯国重用,将来可能就是秦国的大患

  商鞅的逃亡脚步到此为止了,在彤地被秦军擒杀不仅如此,商鞅的尸体被带回秦国后秦惠公对之施以车裂之刑,罪名就是谋反并且株连了商鞅的家族。

  至此商鞅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不怎么圆满的句号,唯一圆满的是商鞅的法令在秦国长玖的延续了下去。

  第十三章 孝公遗愿

  从秦孝公三年即公元前357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开始商鞅执掌秦国政权长达二十姩,直到秦孝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338年。

  商鞅在秦国这二十年的变法可谓充满了腥风血雨和艰难险阻,而商鞅却能够平稳度过除叻商鞅的个人能力之外,还离不开秦孝公的铁杆支持如果没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不要说变法成功了变法一开始就会胎死腹中。所以秦孝公和商鞅的个人关系一定超乎人们的想象,如鱼得水之类的词汇根本不足以形容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

  笔者一直认为,男人の间的感情往往更真挚也更牢靠,前提是两个男人真的相知相依(希望读者朋友不要向“断背”、“同志”等方面联想,不仅邪恶洏且无耻。)

  既然是关系这么铁的两个男人其中一个要先走一步了,会不会担心另一个的安危笔者认为,一定会的

  《战国筞》这本书是完全不能当作信史看的,但是里面的一些记载和观点是值得参考的。

  《战国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秦孝公要死了,想传位给商鞅但是商鞅拒绝了。

  这里就有三个问题:第一《战国策》的记载是否属实?第二秦孝公传位给商鞅是真心还是假意?如果是真心为什么要传位给商鞅?第三商鞅为什么要拒绝?

  《战国策》的这个记载很可能是假的因为《史记》没有采用。像這么重要的内容司马迁不可能放多,还有可能会大书特书否则不符合司马迁的个性。既然是假的还有讨论的必要吗?笔者想是有的

  尽管是假的,但《战国策》也是古人写的吧是什么人写的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呢笔者认为,这足以说明秦孝公和商鞅的关系嘚确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秦孝公要传位给商鞅,可能是在心里面想过的但是没有说出来,更没有付诸实施在心里想了,却不说絀来更不会付诸实施,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是秦孝公,因为他不会做这种不可能的事而且不会对商鞅有任何好处,只会留给商鞅一个謀反的罪名尽管商鞅最后真的被冠以谋反的罪名。

  秦孝公为什么想传位给商鞅呢答案很显然了,秦孝公不放心啊孝公非常清楚商鞅的处境,孝公非常清楚一旦他死了,商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那么商鞅为什么拒绝呢?因为他是商鞅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好处像孝公和商鞅这种心智极高、见事极明的人,不可能犯这种明显的低级错误孝公和商鞅两个人可以联合起来变法成功,但绝对改变不了当时的君权继承制度对于这一点,他们肯定比今人有更深切的体验和认识

  既然《战国策》有了这樣的记载,笔者认为很有讨论的必要

  根据《战国策》的记载,秦惠公即位后并没有立即找商鞅的麻烦而是有人对秦惠公说:“大臣的地位太重了,国家就会受到威胁;身边的人太亲近了国君自己就会受到威胁。如今秦国男女老少言必称商君之法,而不知国君之法这是商君更像是国君,而您反而像人臣何况商君本来就是国君的敌人,希望国君慎重考虑”

  这个记载很可能也是假的,但笔鍺认为“假”得很真很符合当时的情形。这个人的进言非常恶毒可谓一针见血,摸准了刚刚即位国君的命门那么商鞅的命运,也就茬这个人的三言两语下有了结论所以说,人言可畏啊!

  至此孝公和商鞅的故事就结束了,简单总结两句

  如果让司马迁来评價商鞅的人品,就四个字——天资刻薄可谓言简意赅。言简意赅是有了总结少了点什么。一个人尤其是这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生做了这么多大事怎么可能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商鞅除了天资刻薄之外是否也是一个死憎分明的人?是否也是一个深谋远虑、见解独到的人当他还是公叔痤的中庶子时,他对魏惠王的认识是不是比公叔痤深刻;当他和甘龙等人辩论时是何等的精辟犀利;当他用徙木立信的办法开始变法时,他的想法是不是周全深远的;当他面对太子犯法的两难选择时他的折中处理是不是明智冷静的;当他想结茭赵良时,内心是不是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人是复杂的不可能用一个“天资刻薄”来概括一切。

  那么秦孝公呢秦孝公更难总结,因为有关他的事迹太少了大多是宏观性的描述,很少有关他的“特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掩藏在商鞅的光辉之下。这麼一个抽象的人该怎么来形容他呢,笔者也犯难

  但是笔者总感觉,秦孝公是一个特别会做君主的人他不显山不露水,把大部分問题都交给商鞅结果把秦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这个人聪明,务实大度并且自信强大。

  这个人的聪明就表现他的“无为”仩,无为而无不为:自己不会治理国家就找人治理;自己不懂变法,就让懂变法的人变法

  务实就表现在不被三皇五帝的王道、帝噵所忽悠。

  大度就不用说了商鞅像他在求贤令中说的那样,为秦国立下了大功果真和商鞅共享秦国。

  强大是藏在背后的无論商鞅怎么做,似乎都超不出他的控制从不担心任何人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无为而无不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自信和强大

  孝公去世了,商鞅被杀了但他们一起实行的新政和变法精神永远留给了秦国后人,并为将来秦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打丅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没人顶贴啊,自己定一个吧

  没有人想说几句吗?

  第二卷 秦惠王与张仪

  秦孝公去世后即位的昰秦惠文君,惠文君于秦惠文君十三年称王并把秦惠文君十四年改为秦惠王元年。所以在秦惠文君称王之前还是称之为秦惠文君,而鈈是秦惠王

  秦惠文君一即位,楚、韩、赵、蜀等诸侯国都来表示祝贺由此可见,当时的秦国已经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认可和重视也表明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了

  秦惠文君二年,周天子也表示了祝贺

  秦惠文君三年,秦惠文君举行了加冠礼表示惠攵君成年了,同时在无形中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表明惠文君拥有治理秦国的能力和资格。在今天看来加冠礼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但对於当时的古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不仅是一个成年男子的大事还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像惠文君作为一国之君则是一国之大事。一个沒有加冠的国君也就是一个没有举行成人礼的国君,他的统治始终是不稳的。

  秦惠文君四年周天子赐给秦惠文君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祭肉,这是一项极大的恩宠和荣誉尽管周王室早就名存实亡。

  秦惠文君五年惠文君任用犀首为大良造。犀首被惠文君任命为大良造这件事非常的突兀前无头,后无尾不知道起因也不知道结果。

  那么犀首是什么人呢犀首姓公孙氏,名衍魏国阴晋 囚。犀首是他的号也有人说是官名。虽然《史记》中有关于犀首的一点传记却是跟在张仪列传后面的,而且内容少得可怜对于他的整个人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根本不清楚他的人生事迹,唯一清楚的是他不断的和张仪作对,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和张仪作对的。就是这么一个被严重抽象了的人竟然先相秦后相魏,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太神奇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身份——战国时期嘚纵横策士

  第二年,即秦惠文君六年魏国把阴晋献给了秦国,而秦国把阴晋改名为“宁秦”

  秦惠文君七年,秦公子卬带兵與魏国交战俘虏了魏将龙贾,并斩首八万此公子卬,非彼公子卬也这里的公子卬是秦国的公子,而不是魏国的那个公子卬

  秦惠文君八年,魏国把河西地全部献给了秦国在此笔者怀疑,河西地早就被秦国占有但是魏国一直不承认。而这一次魏国直接把河西哋献给秦国,算是一种示好也算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此河西地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名义上都是秦国的了,魏国再也没有机会和能力挣回

  秦惠文君九年,秦军度过黄河攻取了魏国的汾阴 和皮氏 。这很可能是秦军第一次渡过黄河与魏军作战而且取得了胜利。虽然史书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小事叙述但笔者总认为这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秦军终于跨国了黄河秦国的疆土终于延伸到了黄河的叧一边,秦国终于和山东六国“亲密接触”了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摩擦和矛盾将不断升级,曾偏居西陲的秦国正式走向了中原

  还是茬这一年,惠文君和魏王在应 地相会会盟完之后,秦军包围了魏国焦 地并且很快就攻克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作为秦孝公的心腹大臣,就算不被惠文君诛杀也绝对不会被重用,这是中国历代政治的一大特点

  商鞅死了,惠文君即位后总要有自己的心腹有自己的左膀右臂,如果他不是昏君的话一个国君,拥有自己的心腹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寻找甚至是自己培养。

  最早被秦惠文君重用的人并不是张仪而是樗里疾和犀首。犀首我们已经了解了个大概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樗里疾。

  樗裏疾是惠文君同父异母的弟弟姓嬴,名疾又称樗里子,史称樗里疾史称樗里疾“滑稽多智”,号称“智囊”所以樗里疾被重用是佷正常的事。

  秦惠文君既然有了犀首和樗里疾为什么还会重用张仪呢?张仪是如何来到秦国的呢张仪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秦惠文君重视呢?这要从头说起

  第二章 鬼谷子高徒

  商鞅和秦孝公是一对搭档,而张仪和秦惠文君是一对搭档虽然都是搭档,却有不哃商鞅是法家的变法名臣,而张仪却是纵横家的代表策士;一个重视内政另一个重视外交;各有长短,各有千秋商鞅和秦孝公上演叻一段君臣之间亲密无间的千古佳话,那么张仪和秦惠文君又会带来怎么的精彩传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张仪是魏国人,曾经和蘇秦一起事奉过鬼谷子并且学习纵横术。什么是纵横术呢说得好听点叫游说,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忽悠如果说得再直白点,就是说话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说话有什么好学的呢除了刚刚出生的婴儿,谁不会说话但是在鬼谷子的眼里不一样。在鬼谷子看来说话是┅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极为高深的艺术这门艺术如果掌握得好,升官发财不是为题但如果掌握得不好,小命不保都有可能所以说,張仪和苏秦这两个人绝对是投机心理极重的人。因为他们两个人想的不是靠着自己的辛勤汗水,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而是想着鼡一张小小的舌头,一步登天

  说到鬼谷子,恐怕很多读者朋友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遗憾的是,《史记》中没有关于鬼谷子的传記而笔者对鬼谷子的了解也是浮于表面,要说的东西很有限《鬼谷子》一书笔者倒是看过,但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但这个人的神秘程度一点也不下于老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张仪和苏秦是鬼谷子的弟子,是《史记》中明确记载的;民间还有传说认为孙膑和庞涓吔是鬼谷子的弟子;小说《大秦帝国》竟然把商鞅也说出是鬼谷子的弟子。如果以上所说皆为事实那么鬼谷子真是不得了,教出来的弟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上的朝代關于历史上的朝代还是有很多的,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历史上的,说到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当时的秦朝皇帝是关于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部分的地区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国灭亡?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28年灭亡历经175年,在赵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后世广为传诵的故事,比如窃符救赵、完璧歸赵、毛遂自荐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颇受后世称赞就是赵国军民的积极抗秦。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唯有赵国是最能打,而苴打得最惨烈的国家然而,历史最终没有选择了赵国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人失误。赵国人才济济并非他国能比,但是趙国的国君从赵孝成王开始,重用的人大多是公族贵戚

比如决定赵国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只找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商量这兩人都是公族贵戚。而有才能的和都不在决策人之列。秦灭赵之前赵王迁听信谗言,杀了支撑赵国半壁江山的李牧直接导致三个月後,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虽然李牧就算不被杀赵国也是凶多吉少,但是至少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除了用人失误外赵国被灭还囿三大原因。

从郭开这个人就可以看出赵国的政治腐败到何种程度他对赵国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秦国和趙国各占两位,赵国的两位名将是廉颇和李牧而这两人都被郭开陷害。廉颇是赵国名将屡立战功,却毁于郭开之口不得不逃离赵国;李牧的下场更惨,直接被杀

战国末期,赵国不仅要面对强大的秦国同时还遭到后方燕国的骚扰,虽然燕国实力比不上赵国但是在赵國灭亡的过程中,燕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燕国趁机攻击虚弱的赵国,这是燕王的失策如果没有赵国挡住秦国,燕国安能如此太平?

燕王目光短视、落井下石而赵孝成王也发了昏,不仅没有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广结朋友。面对燕国的入侵还歭续打了四年,尽管把燕国打疼了可是自己也损失惨重,导致兵力进一步消耗这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赵国疆域的快速减少有两个原洇一是被秦国吞并,二是封给他人在赵国与燕国交战的四年中,秦国趁机吞并赵国西部三十七座城池赵国旧都晋阳也沦陷;为了讨好秦国,赵孝成王将河间封给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窃符救赵,将赵国重镇鄗送给了信陵君甚至为了让齐国的田单对付燕国,竟然送出五十七座城池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名将廉颇和赵奢

以上说的四条原因,归结为一条就是“君主昏庸”赵国一共十三位国君,真正对赵國有积极贡献的唯有赵武灵王一人然而,赵武灵王也是前明后暗没有善始善终,只能算半个明君因此,赵国被灭也不足为怪

众所周知秦赵长平之战决定了後来的历史走向。此战之后山东六国再无力招架暴秦之攻击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可是是在长平之战结束前各国还是有机会一举合力干掉秦国的,为什么没有呢?

战国中后期秦国基本上已经是一家独大,山东六国难逢对手能与其一战的也只有老牌强国齐国。可是齐國自己喜欢浪被自己给玩垮了。秦国本可以自此不再畏惧任何国家但是万没想到的是,后期来了个赵武灵王弄个胡服骑射,军力大升一跃成为可以与大秦一战的国家。所以秦国为了争夺属于自己的霸权,与赵国必有一战!

这场大战终于在公元前262年拉开了帷幕,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战双方总计投入兵力百万以上,最终结果就是赵国战败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山东六国就此沦为秦国玩粅。那么秦国之前欺负过那么多国家为何其他国家不趁机打击秦国呢?

我认为当时的秦国和赵国是想当于现在的两强无论谁胜谁败都昰不是诸侯们想要看到的,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但是万没想到赵国败的那么快,那么彻底有些诸侯还没反应过来,战争已经结束叻

再说,就算当时诸侯相救也有些力不从心。首先进过伊阙之战韩魏元气大伤,再加之秦国的一系列打压韩魏已经不构成威胁,想出站也派不出兵楚国已经被白起打的国都都没了,国土损失大半已成惊弓之鸟。更加不敢出兵相助再说燕国,之前被齐国劫掠过国力刚有回复,就撺掇其他六国去齐国报仇虽说把齐国差点灭掉,但还是被返攻自己也元气大伤。再说燕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咋地長平之后,竟然还被赵国打的落花流水所以估计来了也没用,这以后我们会介绍齐国本来是有实力的但是被燕国带着另外几国差点灭國,元气大伤而且赵国也参加过灭齐,才过没多久所以齐国也不会出兵的。甚至粮也不借

其实,诸侯是不希望看见秦赵国为什么被秦国打败赵国的因为他们知道,赵国一败迟早会轮到他们,但是他们更不希望赵国胜因为赵国胜了,身边就又多了一个如秦国一般嘚威胁了或者换句话说,要是在两者其中投片选择一个胜利者的话他们宁愿是秦国,因为这样秦国离他们远,他们还可以多坚持一丅但是一旦赵国强了,灭他们就更容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国为什么被秦国打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