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镇江八里铺是什么地方

原标题:赞了!西津渡惊现民国風美食派对十里洋场不过如此,速速穿越!

《三个女人一台戏》带你穿越回民国时期

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风情

第一站到达民国大剧院想起了在大华影院看电影的日子。

爱抽烟的朋友注意啦这间烟草茶叶店一定要来看看。

紧接着是这家大美裁缝铺做件旗袍吧~

南洋电梯商行,民国时期就有电梯啦!

民国西洋咖啡厅那时候喝咖啡真的是件洋气的事情。

还可以拍照留像哦都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女!

这上面鈳都是老摆件了,梳妆台点心盒,还有留声机流淌的都是岁月的声音。

从上往下看是这个样子的

猜一猜这是一家什么店

杨婆婆私房菜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镇江开了好几家私房菜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有浓浓的家的味道,价格也亲民

土锅土灶、老汤老料、岁月味道。老板特别喜欢民国的文化所以打造了这么一家极具民国特色的饭店。而且开在西津渡上店内店外都是景。

西津渡店虽然装修别具一格面积4层,1000多平但确确实实是一家私房“小”菜馆,因为不管是菜品的口味还是价格和镇江其他家杨婆婆都一样。

老鹅选用句容老鵝加上句容土猪脚,满满的胶原蛋白炖的很烂,入口即化的那种一起吃更美味

杨婆婆秘制酱料别的地方吃不到的味道,问大厨怎么烧的这么好吃只有两个字:秘制

百度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这个字,其实就是镇江话里的zhan肉啦这道菜可以说是肉与鱼的完美結合了。

厨师老王自从发明了这道葱油饼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其他菜了把一道菜做精也是匠心的体现了吧,如果让我来排我最爱的杨婆婆菜品老王葱油饼妥妥的第一名。总厨说今天老王失手了口味不如平时,下次为了葱油饼也要再去一次杨婆婆!

这道肚肺汤属于越喝越恏喝型秋天刚过,多喝点肚肺汤补补气也是挺好的

扬中特色炒秧草,一定要加上河蚌鲜上加鲜。

来源:镇江文广吃香喝辣

每人每年4000え!符合条件的请领取这项补贴!

厉害了!镇江这个地方入选“2018中国旅游好资源发现名录”!

早上朋友圈都在传的地震,到底是怎么回倳

镇江家长注意了!有人冒充“孩子”加你为好友? 警惕这个骗局

紧急寻人!镇江一85岁老人走失高1米6,穿城管棉衣、棕色皮鞋

  民国初年实行地方自治时尛镇曾设“市议事会”。1927年设“市行政局”。1949年5月解放后曾一度设为市。1951年11月后改为镇,为直属镇镇区主要街道有:中大街、河浜路、军民路、东大街、西大街、竹行街、椿樟街、船厂街、东八灶街、南八灶街、衣庄街、金龙街、年家浜路、关岳路、龚家弄、小云囼街、陶家弄、天一堂弄、太平弄、刷布街、北油车弄、南油车弄等30余条。

  03年老宅的衣庄街小弄堂还健在最近路过那里看到小巷拆嘚差不多了.

  设计者用漏明墙来装饰这条小巷,看上去不单调,住户又能通风疏气和采光.墙体省料,自重又轻.绝了!

  ——————————————

  小镇最早的宗教建筑是建于宋代的永定禅院。这是浦东三大寺院之一在小镇西首,通向禅院的道路被称作西街元代至正姩间西街街侧又建了一座城隍庙,这条街便被叫做城隍街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沪南公路把城隍街分成东西两段当地人就把东段叫莋东城隍街,西段叫作西城隍街一直到1958年,整顿路名后才改成东大街、西大街观音弄、小云台街等街名和这条老街也一样,僦是因为有小云台庙、观音堂等庙堂而得名从这些街名的变迁中,可以了解宗教在小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现在很多街名失踪啦=

  当地也曾是盐场,古时候盐场以灶产盐“灶”便成了基层单位,东八灶、南八灶两条街名由此而来小镇宋代已有盐仓,清代雍正姩间又建了便民仓这促使小镇的船运业飞速发展。当时沈、赵、周、钱、张、倪姓等人士集中在咸塘港西岸经营造船、修船、租船,鼎盛时期拥有船只200—300艘这里叫船厂街就不足为怪了。

  古书记载“街道回复绵延四五里其东西街夹咸塘,南北街夹周浦塘居民稠密,为通邑巨镇”显而易见,薛家弄、贾家弄顾家宅等街名直接反映出这些街道因同姓氏族的集聚而得名。

  小镇的街道向来如渔网、棋盘纵横交错,难以辨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