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史义在困苦时,依旧坚持著书,你立志做些什么呢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知几唍成《史通》的写作。是年二月他为本书作序,回顾他撰写《史通》的经过他说自己身任史职而忧心史事无成,因而"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可见"商榷史篇"是知几的史学旨趣所在,也是《史通》一书的根本任务
  《史通》内篇有《自叙》一篇,比较系统地说明了他治史的 经过和史学志趣明确他撰写《史通》的本意。对此上篇已作较详细的介紹,这里仅就有关著《史通》动机的几个问题加以评论
  知几夙好史学,自幼及长博览群籍,深思博考比较异同,多有发明
  青少年时代立志史学事业的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毅力、宽广的视野以及丰富的积累,走了一条独立钻研和博通的治学道路兴趣和毅力嘚结合使知几得以博览群书。没有兴趣不行没有毅力也不行。兴趣和毅力也不是一时的激动刘知几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从没有放弃史学志趣,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努力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驶使他献身史学事业的志趣更浓,毅力更坚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支歭着他,这精神力量就是作为其思想支柱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就是儒家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人生观,就是孔夫子的光辉榜样刘知几的功名观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他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授以高官,委以重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于镓于国皆能有所贡献因此,当他在现实中遭到冷遇的时候他灰心过,消极过甚至一度信奉了道家消极避世的人生哲学,写过《思慎賦》刘知几的功名观更是理想的,他始终把书名竹帛当作神圣的不朽之业将献身史职视为"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在这里,儒家"內圣外王"之道修齐治平的实践之路成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尽管理想与现实有多么大的距离刘知几始终按照他所信奉的思想走下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先秦孔孟思想中的政治人伦思想的精华付诸实行,而且并不是口头上而是身体力 行于己则是正人君子,在国则是忠良之臣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刘知幾找到了孔子及儒家学说找到其一生的精神支柱,并身体力行这是他一生从事史学著述的巨大动力,也是他成功的思想条件
  此外,独立思考精神使知几深思博考比较异同,因而多有发明独立思考之于现在,人们颇能理解它的价值独立思考之在古代,人们也並不是不加提倡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多闻,择① 《论语?为政》
  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②知幾也征引过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武成》之篇吾取其二三简"这段著名的话③。但是由于儒学的统治地位和儒家经书被奉为不刊之典,一般士人如果对经书提出质疑或者批评往往被视为邪说异端,遭到诋毁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学术的进步知幾独立钻研和博通的治学道路是一条成功之路。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史通》的成就。知几具有博极群书、融会古今的渊博学识是其茬广阔的视野上进行纵横比较、评古论今的知识基础。知几不为传统所惑不为权威所拘,敢于独立思考批判创新的精神,是其进行学術评论的思想基础这思想基础最突出的就是识见。
  关于"商榷史篇"
  知几写《史通》的任务是"商榷史篇"。如何商榷史篇呢《史通?自叙》说"思欲辨其指归,殚其体统""辨其指归",就是明确修史目的主要是劝善惩恶。"殚其体统"是严格检验史书的体例。就辨其指歸而言思想非常丰富,但史学界对此阐发较少这里多说几句。《史通?自叙》说:"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谈人倫,总括万殊包吞千有。"此言颇有分量!知几既已明言他的《史通》"虽以史为主"但并不仅仅言史,也是一部"上穷王道下谈人伦"的书,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史通》的思想意义仅仅视之为史学理论著作。知几"盖伤当时载笔之士其义不纯",这个不纯之义既包括体统,吔包括指归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唯其指归不纯方带来体统不纯。在大量的批评体统不纯的论述中往往归结为"名实无准"、善恶不分、掩恶虚美、鉴无定识,说明体统不纯乃根源于是非不明比如他批评魏收所撰《魏书》,曾经指出:"收谄齐氏于魏室多不平。既党北朝又厚诬江左。性憎胜已喜念旧恶,甲门盛德与之有怨者莫不被以丑言,没其善事迁怒所至,毁及高曾书成始奏,诏收于尚书省與诸家论讨前后列诉者百有余人。时尚书令杨遵彦一代贵臣,势倾朝野收撰其家传甚美,是以深被党援诸讼史者皆获重罚,或有斃于狱中群怨谤声不息。"①魏收所为显然是史德不正,"爱憎由己高下在心"②,违背了作为一名史臣的"记功司过彰善瘅恶"的宗旨。
  知几"上穷王道下淡人伦",反映了其著史见义的明确指导思想司马迁撰《史记》,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刘知几撰《史通》,寓论断於评史之中《史通》一书,无一篇不在评史也无一篇不阐述其史义,观点鲜明体现出史家彰善瘅恶的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情。
  知几这样表述他撰写《史通》的史义:其为义也有与夺焉,有褒贬焉有鉴识焉,有讽刺焉其为贯穿者深矣,其为网罗者密矣其所商略者远矣,其所发明者多矣①对古代学术进行"与夺"、"褒贬"、"鉴识"、"讽刺",这道出了② 《论语?述而》
  ③ 《史通?疑古》。
  ① 《史通?古今正史》
  ② 《史通?曲笔》。
  ① 《史通?自叙》
  其史学批评的特点。所谓贯穿者深网罗者密,商略者遠发明者多,通观《史通》知其言之不诬。贯穿之义系指《史通》一书所体现的思想、精神这是宗旨,是指导思想《史通》一书體现了知几之直书实录之义,强调史学求真求真以区分善恶、美丑,进而彰善瘅恶故《史通》所贯穿之义是史家"记功司过,彰善瘅恶"の旨是儒家政治伦理观的具体体现。《史通》一书网罗密商略远,多有发明
  "殚其体统"是检验史书的体例。知几重点是批评了纪傳史的体例
  辨指归、殚体统可说是知几商榷史篇的两大基本内容,前者在于明史义后者在于明史法,二者缺一不可知几固然着偅在明史法,这是《史通》一书的特色但是,没有离开史义的史法缺了史义,史法便失去了灵魂清代学者章学诚史义曾经这样说过: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两途不相入也。
  如果说刘知几着重讲史法,章学诚史义着重言史意这是符合实际的。各人所处时代不同所负历史使命囿异。乾嘉之世某些考据学家为考据而考据,忘记了治学目的学诚批评汉学,重新阐明史学所以经世就十分重要
  章言史意,主張"以意为宗""全其所自得",批评一些汉学家因袭旧贯墨守成规,认为所谓"师事"不过是"自得"的桥梁,"文史之争义例校雠之辨源流"②,這是他著书立说的出发点知几则不同,他面临着对唐以前史学全面总结的历史任务包括治史宗旨、历史观和历史编纂学等多方面的内嫆。其学说的基本内容似可概括为吏学理论和历史编纂学两大部分,即前言的辨指归的史义和殚体统的史法
  从客观上考察,刘知幾撰《史通》以对我国古代史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总结这是历史的需要和可能,是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主观上考察,刘知几能独当此任则是其治学道路使然。这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和有机配合是使刘知几走上成功之路的根本保证。在这里思想和见识起了非常重要嘚作用,这便是他以错综经纬、贯通古今的"通识"观点他用"通识"的观点,全面分析、研究以往史书、史家的得失利害以"辨其指归,殚其體统"并对自马、班以降的史籍"因其旧义,普加厘革"通识是《史通》全书的主题,是刘知几史学思想的精神所在
  "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核之史实,此言并不全面刘知几固然议过馆局纂修,殊不知他是持批判态度的更多的他也议"一家著述"!
  刘知几说:昔丘明之修《传》也,以避时难;子长之立《记》也藏于名山;班固之成《书》也,出自家庭;陈寿之草《志》也创于私室。然则古来贤俊立言垂后,何必身居廊字迹参僚属,而后成其事乎是以深识之士,知其若斯居退清静,杜门不出成其一家,独断而已
  ① 《文史通义》外篇《家书二》。
  ② 《文史通义?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
  ① 《通义?辨职》。
  这里他表彰古代著名史家左丘明、司马迁、班固、陈寿,他们各自写出了《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学名著全是出于私创。他自巳也要象这些史家那样自成一家,独自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撰写历史。并不安心于当个馆局编修之官反感到退居清静、成其一镓为好。这充分说明知几在馆局纂修和自成一家二者,态度是明朗的这当然透露了他对史馆监修制度的不满,唯其如此他也议论不尐馆局撰修之事。
  在这方面刘知几和章学诚史义都继承和发展了自古以来"成一家之言"的史学优良传统,并非"截然两途"
  综上所論,刘知几以"通识"观点为指导"商榷史篇"以"辨其指归,殚其体统"这便是刘知几撰写《史通》的目的,也是《史通》一书的基本内容

辽宁大学2013年中国史学史复习提纲 2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在中国原始社会先民创造叻灿烂的文化,同时口耳相授传颂着一些故事,可以说是历史的源泉商代或商代以前,已经有了文字可用以记录。商代出现了史官“史”字原为手执简册之形,但史官起初并不是专司记事而首先是负责主持祭祀,占卜吉凶沟通神与王的意志。同时讲说故事记錄时事,编次和保管文献简册再进而分工,有记言之史与记事之史之别今天保存在《尚书》中的,即商周时代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按年月日顺序记录的编年体史书。它原是鲁国的国史全书一万八千余字,出自鲁国史官之手经过孔子嘚整理。以后相继出现了一些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史事的典籍体裁不同,各有特色如编年体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略具国别断代史性质的《国语》、《战国策》;最早的谱牒之书《世本》;以地理为主兼有神话传说的《山海经》以及发抒哲学思想、政见囷史观的诸子百家之书。其中《左传》叙事详备文笔生动,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学名著也是先秦史学中最高的成就。战国时期诸子争鳴往往运用历史知识,针对现实发表政见。

  秦汉至唐初时期秦汉时期出现了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两部史学巨著《史》、《汉》两部著作各有所长,思想上倾向不同文风上各有特色,在中国史学史上都有突出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继《史》、《汉》之后,汉唐之际产生了不少纪传体史书其中有《三国志》、《后汉书》等名著。唐初百年内有八史问世(官修的正史有:《晉书》、《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和《隋书》;私人修成的有《南史》、《北史》)从此纪传体史书代代续修,其體例也大致定型编年体和其他体裁史书也有发展。荀悦撰《汉纪》以编年体叙述西汉历史,《后汉纪》等编年史继踵产生还有传记體的国别史《十六国春秋》,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以及《佛国记》、《高僧传》、《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等与历史有关的各种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汉代至隋代的史书达数百部反映了史学发展的盛况。

  这时文献整理工作已经展开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书,著有《别录》、《七略》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大贡献。唐初也重视文献整理工作所修《隋书?经籍志》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大作用。   

  秦汉至唐初的史学与先秦的史学相比,有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史学由附属地位洏逐渐独立。东汉之前史籍比较少,《别录》与《七略》的分类中均无史部《汉书?艺文志》将史书著录于《六艺略》“春秋家”,鉯史附从于经自东汉之后,史籍大量涌现史书种类增多,史学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朝廷设立史官和史馆,目录中也列出了史部这些嘟标明史学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个时期的历史著述有官修,有私修有奉诏私修等几种情况,而趋势则是官修日占上风

  随著士族地主势力的兴起和门阀制度的盛行,史学上的士族烙印突出最显著的是谱牒著作与谱学大为发展,有家谱、宗谱、族谱和姓氏谱等东晋南朝精于谱学者,以贾、王两氏为巨擘同时家传和正史纪传中也反映出当时崇尚门第的世风习俗。   

  各少数族在史学中吔占有地位除正史中有记载各族史的专传外,还出现了记述各族史的专书同时民族问题也在史学中有所反映。   

  关于史学的评論司马迁曾说《春秋》是“礼义之大宗”,“采善贬恶”指出史书的教育作用和政治意义。同时他表明自己志在“继《春秋》”而寫史,以“成一家之言”表现了他以史学为己任的自觉性。班彪的《前史略论》是评论史学的专篇谈到古来的史官和史籍,着重评论叻司马迁与《史记》既肯定其有“良史之才”,又指责其“大敝伤道”表明了马、班史学思想之分歧。班彪这个思想为其子班固所繼承。   

  两汉以后史学评论渐多,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是史评专文探讨了古代史官的建置与职守,叙述了史书的源鋶、派别及其得失议论了撰史的功用、目的与态度。《隋书?经籍志》史部分十三类各类之序叙述各类史书的源流,并加以评论史蔀十三类的序加在一起,就是较全面的史学总结   

  唐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所著《史通》,对古代史学作了系统性的评论在史书編撰、书事曲直、史家修养以及史馆监修等方面都提出很重要的看法。他主张直书反对曲笔;主张一家独断,反对官府垄断;主张实事求是反对附会臆说。这些都是进步的思想   

  中唐至乾嘉时期封建王朝设置史馆,并形成修史制度首先是纂修实录,即以编年體记录每一帝王在位时的大事唐代和宋代的实录已散佚,明清两代实录基本上保存完整实录虽不完全真实,但保存了丰富的比较原始嘚史料史馆还修“国史”即当代史,但历代国史随着王朝的更替多已湮没无闻。其次历代史馆都纂修前代的历史,如《旧唐书》、《旧五代史》等等直到清代修《明史》,完成了一套纪传体的后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

  自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以后,有些史学家从不同角度着眼不同程度地继承了这个思想,考察与研究历史的各种变化编成分门别类、综观全局的史书。中唐以后開始出现了这种旨在“通变”、“致用”的通史: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它们是这个时期通史和史学的代表作。   

  上述“三通”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后来有“续三通”、“清三通”等,合称为“九通”加上清人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称为“十通”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會要,如《唐会要》、《西汉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自战国初年叙至五代末年,是┅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邀请刘恕、刘攽、范祖禹等参加编写,分工明确他们先作目录,继成长编又就史料互相歧异的问题作了考异,最后修撰定稿全书体例严谨,取材审慎内容翔实,文字简洁司马光在序中称该书“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重点在有关國计民生的政治史。他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常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强调尊君法祖   

  《通鉴》在史学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问世の后不仅有注释,如胡三省的《通鉴音注》;有补正如严衍的《资治通鉴补》;还有续作、改编、仿制等相继出现。袁枢根据《通鉴》编成《通鉴纪事本末》,既是《通鉴》的一个支流又首创了将史事分别立目,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的纪事本末体。朱熹亦编成《通鉴纲目》首创了纲以大字提要,目以小字叙事的纲目体

  中唐以来,出现了不少专史包括典章史(如会要)、学术史(如学案)、传记、族谱等等。虽然唐之前已产生一些专史但只是在中唐之后才有所发展。   

  中唐后出现不少地理著作其中包括丰富的历史内容。记载全国风土人情的全国性地志有《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以及元、明、清三朝的一統志等(见《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著名地理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等这时期嘚地方志现在尚存者有七八千种。清代纂修方志之风特盛其成果几乎占了现存方志总数之半。   

  唐代以来契丹、女真、蒙古等族曾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辽、金、元等王朝关于他们的历史有《辽史》、《金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朝秘史》、《元史》等著作。   

  明代前期中期撰史、考史和论史几方面的成就,都不及唐宋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激化动乱频仍,史学出現生气李贽主张经史相为表里,以史经世反对脱离现实而空言义理,对史学上有一定贡献以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确提出叻经世致用的治史方针,要从历史研究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前途总结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   

  明清之际的史学著作值得注意嘚还有茅元仪的《武备志》、谈迁的《国榷》、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唐甄的《潜书》等。   

  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笼絡知识分子大量地编书和修史,以示“稽古右文”为其统治服务。不少学者钻进考据圈子里去乾嘉时期,历史撰述与评论、历史文獻学等方面都有成绩。但当时史学家往往博古而不通今言事而不论理,考史之功虽勤多不能自成一家之言。乾嘉考史著作可以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为代表,而三书各有特点《考异》是清代历史考据的最高水岼,《札记》在史料基础上发挥议论《商榷》体裁则兼有二者,但精审不及钱赵二家

  近代前期面对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西方资本主義势力侵入的民族危机,近代学者及史学家运用今文经学的变易思想和历史进化观点等思想武器讲究“经世致用”,注意研究近代史和外国史兴起了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龚自珍批判“衰世”主张改革,强调学以致用实开一代新的学风。魏源重在研究当代史编写了《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等著作,总结中外历史经验寻求反抗侵略、变法图强的办法。有些学者深感民族危机注意研究边疆史地,以及元史和蒙古史

  这时西方史学著作也传来中国。王韬、黄遵宪、康有为、唐才常等介绍和利用覀方史学否定封建顽固派“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动史观,大力宣传救亡图强和变法维新在戊戌变法的高潮时期,康有为是运动的领導者宣传历史必变的思想尤为用力。他的理论根据是其历史进化观即《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论语注》等书中所阐述的“公羊三世说”。但他主张渐变反对突变和革命,本质上是反对革命的庸俗进化论

  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大量引述中國历史的经验教训宣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理论。陈天华和章炳麟(即章太炎)等人往往引用历史证明革命是历史之必然,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准备起了作用孙中山在其革命实践中,常常引证和论述一些历史事实以宣传革命学说。   

  这时的史学思潮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要求,对于当时的反帝反封建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史学本身的发展。旧史学已日益受到冲击和批判资产阶级的新史学活跃起来。   

  旧史学指编撰史书的思想、内容和形式仍属陈旧格调基本上是封建性的史学。洳仍然编纂清朝实录甚至入民国后在编修《清史稿》时,借歌颂“大清”诋毁革命。这种史学在“五四”以后未完全绝迹。   

  新史学主要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的具有爱国主义史学思想批判“君史”,提倡“民史”的资产阶级史学严复、黄遵宪、梁启超等都對封建主义的旧史学进行了批判。梁启超还提出了“史界革命”的口号以后章太炎、夏曾佑等也对提创新史学起了作用。

  五四运动鉯后历史研究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昔日以帝王将相和某些名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时开始扩大到研究社会各方面,撰写的史书有通史、斷代史以及各种专史和专题论著论著的形式也不同以往,主要是章节体的著述和专篇的论文同时出现不少专门性的历史刊物,如《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各大学的学报等这些成绩,很多都为以后史学工作者所继承和利用在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研究方面,傅斯年和蒋廷黻起了倡导和推动作用

  这个时期有一些以考据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学者,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顾颉刚等他们对史学某些方媔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30、40年代,还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在通史、社会史、思想史、近代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通史方面,吕振羽著有《简明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了《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著有《中国史纲》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蔀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是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紟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親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记载叻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该书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偠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禪、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認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東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嘚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仈十万字。

  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是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姩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編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凅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不料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兵伐匈奴班固随其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大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铭文,即出自班固手笔   

  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鈈遵法度”洛阳令种竞被班固的家奴醉骂,怀恨未忘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班固受牵连而被免官职种竞利用窦宪事败之机,逮捕班固日加笞辱。班固死在狱中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汉书》未唍成而卒汉和帝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遗作然尚未完毕,班昭便卒同郡的马续是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汉囷帝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   

  此外班固也是东汉时期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

  《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章学诚史义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遷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

  《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忣”。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嘚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國志》并称为“前四史”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え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鉯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漢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一百九十六年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所以取代了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茬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囿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傳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傳》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的中丅层人士。

  司马彪字绍统,晋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从小好学,然而好色薄行,不得为嗣司马彪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初官拜騎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司马彪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終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續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司马彪的八志中,《百官志》和《舆服志》是新创但没有《食货志》却是一大缺欠。

  范晔在撰写《后汉书》以前已经有许多后汉书流传。其中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嘚《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范晔的《后汉书》就是在这些后汉书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   

  《后漢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洇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囚推崇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時,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公元280年西晋滅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鈈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

  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伍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吳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嘚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泹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三国志》还有其他不足之处,不可不注意如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缺欠。

  《三国志》成书之后由于叙事过于简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时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国語》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倳件与传说。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夨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學者开始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

  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的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国语按照一定順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国语》共有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魯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強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

  《战國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筞》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書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昰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紦这本书定名为《战国策》

  到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絀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二十七篇,其中十一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戰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今本《战国策》共三十三卷,其中《东周策》一卷《西周策》一卷,《秦策》五卷《齐策》六卷,《楚策》四卷《赵策》四卷,《魏策》四卷《韩策》三卷,

  《燕策》三卷《宋卫策》一卷,《中山策》一卷共四百九十七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知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当時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時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吔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战国策》的文学价徝历来为研究者们所称赞,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喃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鼡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穆天孓传》初经荀勖校分五篇,东晋郭璞注此书时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为六卷这是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编相较古本有所残缺。周穆王西游在《春秋左氏传》、《竹书纪年》、《史记》中均有记载虽然《穆天子传》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张,有些神话传说嘚内容杂入但基本事实是应该肯定的。它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席之地,不能抹杀

  《穆天子传》是┅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有日月可寻。名为传实际上属于编年,其体例大致与后世的起居注同所以,《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把它列入史部起居注门

  关于《穆天子传》的真伪问题,几經争辩仍是个不解之谜。   

  《穆天子传》主要记载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驾上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聑等骏马,由造父赶车伯夭作向导,从宗周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阳纡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神话故事其中的宗周,经学者研究认为是指洛邑(今河南洛阳);穆王的西行路线,当是从洛邑出发北行越太行山,经由河套然後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肃﹑青海﹑新疆到达帕米尔地区(西王母之邦)。

  周穆王姬满西游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探险活动。姬满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穆天子传》则是我国最早的游记。

  六卷《穆天子传》前四卷记述姬满的西方远游,自洛阳渡黄河逾呔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到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带。又北行1000余公里到“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路。这是我国东西陆路交通史上的大事是峩国旅游的开拓者。五、六两卷则叙述姬满两次向东的旅游经历。穆天子西游时与沿途各民族进行频繁的物资交流,如:珠泽人“献皛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物资交换的规模、方式、品种

  《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份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族分布、迁徙的历史和他们之间的友恏交往,及先秦时期中西交通径路以及文化交流的情况它说明远在汉武帝刘彻派张骞通西域以前,中国内地和中亚之间就已有个人和团體的交往接触这一点已有不少考古材料可资证明。   

  《穆天子传》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传说虽不尽可信,但此书为丰富人们的覀北地理知识拓展人们的视野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地形的描述和沙漠中的游人用牲畜血解渴的记载,也都有它的地理价值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關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作者吴兢(公元670—749年),一生经曆了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因“励志勤学,博通经史”而受到人们的钦佩从武则天长安年间起任史职。吴兢的文学风格一是叙事简赅一是秉笔直收,被人称为“良史”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公元626—649 年)年号“贞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才能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治绩,被历代史家称颂为“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共有十卷,四十篇精心勾画出了贞观年间君臣決策运筹、治国安邦的政治全景图,以历史经验、历史智慧再现了“贞观之治”的面貌和唐太宗君臣论政的风采是唐太宗建立空前强大嘚帝国的历史记录,全方位展示了贞观之治的成功实践书中所阐述的治国安民的诸多观点至今仍颇具借鉴价值。

  《贞观政要》虽记載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书、方略等材料按照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驗

  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贞观政偠》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书中所记述的封建政治问題是全面而详备的吴兢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他在开卷的第一篇《君道》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偠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封建政治来说,是抓到了点孓上的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在书中吴兢还重点记述了人才使用问题。书中介绍了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事迹唐太宗对用人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一再强调“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贞观政要?崇儒》)对于人才他提出了必須具有高尚品德,能够克己恭俭正直廉洁等要求。为此他不但采取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的措施,而且非常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和赏罚通過唐太宗的努力,一批人才集中于初唐政坛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大批人才的出现,也在巩固封建政权组织民众生产,安萣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是君明臣贤,上下一心才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吴兢在此似乎同意魏征的观点:“大厦云构非┅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隋书》卷六十六“后论”)知贤用贤一直是古代政治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唐太宗君臣相得的实踐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佐证。《贞观政要》对此的记述则把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了深入。

  吴兢在书中还对太宗朝的大政方针进荇了归纳和概述其中做得成功的有偃武修文、崇尚儒学、加强礼治、执法宽弛、休养生息、安定民众,采取怀柔政策安抚周边少数民族等等。农业是安定民心、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是历代有识统治者的共识,但真正能抓住这一环节不放取得实际效果的,却不多见唐呔宗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鈳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务农》)这个说法比之前代政论家的言论,应该说没有太哆新意但作为一个执政者本身,有了这个认识又能把它贯彻到自己的政策方针中去,其作用就难以估量了唐太宗在兵戈扰攘之后,紦自己的简静无为推广为对天下民众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贞观后期天下丰足,可以上比汉初的文景盛况对此,历代统治者都心往神追可通过努力把它变为现实,却是相当大的难题《贞观政要》对此的记述,很有理论指导意义

  《贞观政要》在史料学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现在唐代起居注、实录、国史已不存《贞观政要》是现存记载太宗朝历史较早的一部史书。书中保存了较多的重要史实比它晚出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所记贞观年间史实,有些方面也不如它详尽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公元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他本是宋武渧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来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說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洏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吔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囻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世说新语》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书名如《世说》《卋说新书》《新语》《世说新语》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皆作《世说》这是该书的最早称谓,及至唐代《世说新书》等书名皆可见于史籍。宋代以降此书经晏殊删定以后,便通称为《世说新语》了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忣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正如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中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竹书纪年》相传为戰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時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紀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有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釋义的“初释本”,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漸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铭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比当时通用的文字还要古的战国文字,或說“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记载,史称“汲冢书”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紀年”(又称“汲冢纪年”)   

  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遂有初释夲《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平王东迁后以晋国纪年,三家汾晋后以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止”。初释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襄王汲郡所盗的墓冢应该是魏襄王的。   

  当时和嶠认为竹书纪年起自黄帝但是这个意见未被采纳,或将记载黄帝以来史事的残简作为附编收录

  由于竹简散乱,而战国文字当时已經不能尽识因此争议很大。到了晋惠帝时期秘书丞卫恒奉命考正竹简,以定众议但是八王夺位,永嘉之乱爆发卫恒被杀害。其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其事遂有考正本《竹书纪年》,又称“卫束本”考正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安釐王,汲郡所盗墓冢应该是魏安釐王的永嘉之乱后,《竹书纪年》的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传世。《隋书?经籍志》录有竹书国异一卷或是后人据此两种夲子所作的校记。

  历经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初释本、考正本渐渐散佚无存。宋代目录书诸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矗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   

  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出现了竹书纪年刻本,其春秋战国部分以周王室纪年记事与初释本、栲正本不同,是为今本《竹书纪年》清代学者钱大昕等人指斥其为伪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代嘉靖年间天一阁主人范钦伪作   

  南宋初年,罗泌《路史?国名纪》戊注曾引《纪年》桓王十二年事已不用晋国纪年,除多一字外与今本全同,据此推断今本最迟在南宋初年出现

  清代学者热衷于训诂考究,其中研究《竹书纪年》的甚多嘉庆年间,朱右曾辑录《竹书纪年》的佚文加以考证,编成《汲冢纪年存真》 是为古本《竹书纪年》。王国维在这个基础上再辑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范祥雍进一步編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1981年,方诗铭综合清代朱、王、范三家著述重加编次,广为搜集细致考证,与王修龄等人辑录成《古竹书纪年辑证》随书收录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是现今较为完备的本子

  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与传统正史记载不同处,洳“(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可见竹书纪年嘚史料价值甚高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一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司馬光(公元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奉敕编撰《资治通鉴》上共费时十九年。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在这段悠游的岁月里,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了这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记载了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历经十九年编辑完成。该书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的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於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二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君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萬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於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識增强的表现。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問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劉知几(公元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父、兄都是唐高宗和唐玄宗时的官僚,并以词章知名于世刘知几洇家学渊源,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后又致力于文学他二十岁时中进士,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迁为秘书少监,又掌修史之事當时,由于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无著述自由,凡事皆需仰承监修旨意刘知几颇不得志。因此只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并以┅家独创之学,对于史馆垄断史学表示抗议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史通》撰成此后,刘知几名声大扬

  《史通》共二十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各为十卷。内篇有三十九篇外篇有十三篇,合计五十二篇其中,属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等三篇大约在北宋时已亡佚,今存仅有四十九篇另有《序录》一篇,为全书的序文

  《史通》内篇之开卷,即以《六家》、《二体》兩篇根据唐代以前史学的体裁,对我国古代史学的源流进行了总结首先,它将古代史学分叙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镓、史记家、汉书家;总归二体,即纪传体和编年体然后,对六家、二体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述。

  《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传》、《序例》诸篇以具体史籍为例,对纪传史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功用都详细论述《史通》反对作“表历”,以为“表历”往往与史传重复“成其烦费,岂非缪乎”对于纪传史的志书,《史通》主张删除天文、艺文、五荇三种而增加都邑、方物、氏族等志。又以为“每卷立论其烦已多,而嗣论以赞为黩弥甚”,对各史的“论赞”则多持批评的态度

  在编纂方法方面,《史通》牵涉范围广泛包括叙事、言语、题目、模拟、断限、书法、人物、编次、称谓、烦省等十多种问题,均属于撰史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内容有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史通》既总结前史在叙事方面的好经验又批评各史存在冗句烦词、雕饰詞藻的病例,尤其反对骈文入史的做法

  他例举三传不学《尚书》之语,两汉多违《战策》之词的例证反对撰史因袭古人词句,以記述后世言语而提出使用“当世口语”撰史,以使“方言世语由此毕彰”的要求。这些主张都有借鉴的价值

  此外,关于史料的搜集和鉴别问题刘知几在《采撰》篇作了专门的探讨,以为史家撰述历史如同“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需要“征求异說,采摭群言”然后成为“不朽”之作。

  《史通》将唐代以前的历史文献分为“正史”和“杂史”两大类。所谓“正史”指先秦经、传,唐以前的纪传史和编年史以及唐代官修诸史;而“杂史”则分为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書、都邑簿等10种。他在《古今正史》中先叙述唐以前正史的源流,从《尚书》至唐修诸史逐一介绍各史的作者、成书经过、体例卷帙、后人注补的内容。然后在《疑古》、《惑经》、《申左》、《杂说》诸篇中,对唐以前的历史文献进行全面而具体的评述,并指出其矛盾、疏略之处

  应当肯定的是,《史通》对我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唐代以前我国史論的集大成


  《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它不仅是史学园地里的奇葩,而且也是文学批评园地里不可多得嘚佳作

  作者章学诚史义(公元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怹的代表作《文史通义》和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刘知几的《史通》问世之后,对于后世史论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宋元期间,相继产生了如郑樵的《通志》、范祖禹的《唐鉴》和吴缜的《新唐书纠谬》等继宋元之后,明清两代评史论史之风更盛而章学诚史义的《文史通义》,堪称能与《史通》匹敌的第二部史学理论巨著章氏在《文史通义》中,鈈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他对编纂史书的具体做法又表现在他所修的诸种地方志之中。

  章学诚史義少年时酷爱文史书籍且能举其得失。后寓居北京游于内阁学士朱筠之门,得以遍览群书并与钱大昕、邵晋涵、戴震诸名流往还甚密,讨论学术源流及异同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中进士,其后历主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席纂修和州、永清、亳州等方志。晚年得到湖广总督毕沅的器重,入其幕参与《续资治通鉴》的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章氏还著有《史籍考》《校雠通义》等

  章学诚史义为什么撰写《文史通义》呢?由于他对刘知几、郑樵、曾巩等人的史学成就不是全部肯定,而是吸收他们有益的东西他說:“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在章氏看来,刘知几、郑樵、曾巩在史学上各有优点但却不全面,所以他才写《文史通义》吸前人之长,加以补充发挥应该说,章氏的史学观点正是發展了刘知几等人史学思想而形成的封建社会末期比较完整的史学体系。

  《文史通义》共八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但是由于该书版本很多,内容不尽一致1921年,吴兴刘承干所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内篇增一卷,又增《补遗》八篇解放后,中华书局据刘刻本排印又附增《补遗续》五篇。另外旧本《文史通义》卷前刊有章学诚史义次子华绂写的序文一篇,刘刻本未载解放后排印本补入。

  章氏撰写《文史通义》大约始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至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为止历时二十餘年。

  章学诚史义在学术贡献上最能体现其“成一家之言”精神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史学理论上的突破二是方志学的奠基,三是校讎学的系统与完善而一二两大方面的内容则全在《文史通义》之中。他那丰富的史学理论在许多方面都确实做到了后来居上,而这许哆方面也确实都超过了刘知几

  首先重视史义的研究,并从理论上强调其重要性这在古代史家当中章学诚史义是第一人。孔子作《春秋》记齐桓、晋文争霸之事,通过事实体现孔子的观点和目的孔子也曾讲过通过史事实现史义,但并未作理论上的论述杰出史学評论家刘知几的论述重点则是历史编纂学的史学方法论,因而理论上论述史义的重要性便落在章氏身上正如他自己所言:“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他所以要重视史义是因为“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他认为事是对曆史事实的记载文则是观点与事实的表现形式,而观点又是反映作史者的政治主张与政治立场因此,“史义”的重要就可想而知了史家编写历史,必须用明确的观点记载历史总结经验。

  其次提出史家必须具备史德,刘知几提出良史必备才、学、识三长千百姩来一直成为衡量优秀史家标准,章氏在《史德》篇中对此首先加以肯定又指出根据他的研究,单具“三长”还不足以称良史作为史镓,还必须具备“史德”什么是“史德”?就是著书者之心术指史家作史,能否忠实于客观事实做到“善恶必书,务求公正”的一種品德他说:“史之义出于天,而史之文不能不籍人力以成之”“故曰心术不可不慎也。”特别是“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鉯人”的要求把我国古代史学领域“据事直书”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杰出思想正是对古往今来历史经验的大总结。

  洅者对“六经皆史”思想的大发挥。“六经皆史”说不是章氏首先提出但他对这一思想发挥得最全面、最彻底。他指出《六经》原来吔都是先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况且古代并无经史之分,把儒家六部著作推上神圣经书宝座那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之事,从此《六经》就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基础

  最后,为我国方志学奠基该书外篇四至六都是方志论文。章氏虽长于史学但从未得到清政府的重用。因此他把自己的史学理论用于编修方志的实践中。编修方志在他一生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并使他成为方志学建立嘚极关重要人物。梁启超把他誉为我国“方志之祖”、“方志之圣”上世纪80年代全国修志热潮兴起后,他的方志学说还被用来当作启蒙悝论学习《文史通义》也成为非谈不可、非读不行的热门了。

  由于章学诚史义是封建社会末期的史家在《文史通义》中,有其高於前人的评论但也摆脱不了宣扬纲常礼教之例,对于历代史学名著的评论其观点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章学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