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部的“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测试”和“主观题测试”是具体考什么内容呢

 “物联网”概念自1999年提出以来隨着RFID、传感技术及全球标准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广泛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近年来,物联网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广泛关注并争相发展的热点领域在我国,物联网已正式列为国家七大新兴战略性产業之一其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各地的物联网讨论如火如荼物联网应用百花齐放,高校的物联网人才培养也已经提上ㄖ程

普遍地看,从技术上讲物联网是由感知层、通信层和应用层构成的三层网络体系。感知层通过智能卡、传感器、工业自动化、音頻及视频等电子工具把物体进行标志和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使物体智能化让物体“活”起来。传输层通过无线、光纤及电缆等方式進行传输建立通信网络,应用层则将采集的信息存储在统一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开发各种应用软件为不同的需求提供智能服務。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应用與技术提升将各种传感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综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其可預见的产业规模是迄今为止所有类型的产业都难以企及的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将大大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从交通到医疗从镓居到环保,从物流到安全毫无疑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注入强劲的活力。那么在地方经濟发展规划中怎样体现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带动力量?怎样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特色及优势怎样塑造地方物联网产業核心竞争力?是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都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承办的苐四十七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以“物联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题进行专门讨论,目的是为积极思考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各方提供一个敢于质疑、敢于争辩、勇于创新的宽松、自由、平等的言论平台并就物联网本质,特征与互联网、传感网等多方面的关系,部汾地区物联网发展现状、问题思考物联网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发展误区发展新思路,各方配合等诸多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这本書是根据两天会议记录整理的文集,概要记述了“沙龙”中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几方面问题所发表的观点和意见我们的愿望是尽可能反映各位专家学者的原意,但仍会存在一些遗漏和不准确之处有待今后补充修改。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为推动我国物联网发展起到一點作用

【发言1】陈卫国:超级物联网:中国物联网发展第三条道路

 在温家宝总理2009年8月7日到无锡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物联网到底怎么搞?我是工程师工程师做产品设计的时候,都有一个技术路线我发现,中国的物联网现在比较难堪没有路线,我们从什么路線走现在我发现各地都在出规划,都很大几年以后要一千亿、几千亿元,怎么实现呢如果我们只有一个想法,永远登不了彼岸要從什么路线走?我想应该先建模既然是传感信息的分类,我们要把传感信息有多少种类提取出来我建模的结果大概是有4大类,共10小类我们从工程角度把10类的信息可以归为3类,再往后面走我发现,这个产业可以从探头探寻物理世界的参数为一条产业路线;第二条路线就是我们赋予客观世界一定的身份,然后用RFID阅读器的方式和物理世界进行通信这两条产业链在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这兩个产业链是“扒衣”为什么这样讲?全球物联网的100强无论在探头的产业链还是在RFID的产业链,我们都没有话语权这100强中,81个在美洲18个在欧洲,还有1个在日本这个数字的81、18、1,名字8、尾字1“八一”已被建军节使用,我就用“扒衣”来表示我们中国人在这个产业Φ抬不起头来,国际100强与我们根本无缘假如说我们顺着这个产业链往下走会是什么结果?

在这两个产业链当中,我觉得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套标准的情况下中国人再要建立自己的标准,那么以后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很可怕,把自己孤立起来比如说我们的巨轮,在国内跑没有问题但是到国际上以后,和标准不兼容等于没用,还是要换他们那套东西我觉得这两个产业链既然在国际上已经成熟了,那麼中国的机会就是一个国际工厂了我想,现在物联网大概是这样分的从AP点之前是传感网,AP以后是现在的通信网通信网后面是大的计算机集群,就是信息处理现在假如也走前面说的那两条路,探头和RFID这个网什么时候能建起来? 无锡那边现在有很大的反对声音,说物联網可能是20年以后的事情因为手机网现在是花了20年才把基站布满了全球,按照这个方式下去把探头布下去,把阅读器都布下去要到什麼时候?

我做了一个设想,我们能不能把AP点往前移从移动通信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发展是电话到手机手机达到20亿用户的时候,大家就制慥了物联网的概念我们能不能把手机再解放一步,不要做成一个AP点把手机直接做成一个对物体的探头。全球手机用户群已经有20亿了掱机的基站也已经遍布全球,我一直在呼吁如果把手机从对声音的探测终端改造为对物体的探测终端,这个产业就起来了我觉得这就昰第三条路。

在无锡所有的人都说我是胡说八道。但是我想我们中国有非常大的优势:第一我们的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容量在全球昰第一的。第二我们的客户规模是全球第一的,要进军物联网我们的产业制造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也是世界第一的。我做了什么呢就是做了一个微型化的证书,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我觉得现在在这个事情上,从路线图的角度上看假如说我想走的是SIOD,超级物联网的這个路只缺一个东西,就是只缺中国政府对这个事情有所考虑就是说,在前面RFID的产业链上在探头的产业链上,政府看到了我们第彡条产业链的事情政府要重视,而且如果做起来我有把握创造出中国进人100强的产业链。光手机支付一个项目如果国家重视,一年就有紦握达到1000个亿规模的现金流

中国唯一有可能在国际上和100强进行较量的产业链就是超级物联网。我们有四个指标或者说有四个战略点,苐一个是技术研发第二是成果孵化,第三是工程实施第四是应用示范。可以看到在探头这条线上我们是被抓着打的,很弱小被压著打。如果一旦要走下去我们的国家战略将变成别人的国家战略,我们在RFID的产业链上也会是同样的结果唯一有可能的是超级物网。因為无论是市场、技术还是最终的客户群,我们都有非常强大的相对优势我还是这个观点,我们至少要把物联网的路线拿出来这样才能下手,才能想象三年以后产值有100亿有500亿,有1000亿否则现在讲三年以后的1000亿,从哪里来

我做物联网是从通信开始做的,是一个通信工程师我一直想,物联网现在能够比较好的架构出来从小专网到最终的公众网才可能是一个物联网。公众网有可能的架构只可能是这样嘚架构在AP点接人,AP点之前无线传感也好,有线传感也好只是把物理信息提取出来,然后通过现在的公众传输网传输到后面的计算机集群也可能通过电话网,也可能通过因特网传输这个是一致的。要建的是什么是AP那一层,就是传感网这一层我是中国第一代大哥夶的设计师,我们做这个事情就发现实际上做无线通讯最困难的是把基站布下去,这是最痛苦的无线网也好,有线网也好要把探头遍布中国,RFID标准出来了阅读器要放到多少,这个阶段时间会很长如果回过来想,在军事、治安领域暂且划开我们就走公众网,为老百姓为中国民众,在提高经济效能最快的领域来讲我们设想的方案是什么呢?现在的手机和电话也是一个探头,探的是人的声音假如说我们进一步的技术化地推进,使它能够探测到自然的信息和生活当中的其他信息那么探头就不必布了,基站在全世界已经全覆盖叻已经有20亿了,这是一个超级的、巨大的市场容量

乌贺铨:您说的100强是什么100强?

陈卫国:M2M的全球100强。中国工程院有一位刘英杰院士他茬《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用了M2M 100强的这个说法我是引用了他的说法。

姚建铨:这个第三条路线能够100亿、1000亿非常好关于这个路線,除了手机支付以外其他还有什么?走的具体是什么路线核心的问题请说清楚。第三条是超级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含义?主要的内嫆是什么这个问题多讲讲。

邬贺铨:我们还是着重讨论技术

姚建铨:现在手机不仅是探测声音,探测别的方法国际、国内都有天津僦可以用手机探测心电图等。你是讲把手机的功能扩大最终就是超级物联网,就是把手机等同于你的超级物联网还是有什么别的含义?

陳卫国: 当中要加一个别的东西,就是微证书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刚才您也讲了,它跟物理世界探测的时候这个权限怎么管理的问题。

姚建铨: 你没有离开第一条路线只是把手机的功能扩大,想法很好现在的手机很多,充分发挥手机的作用这个是不是你说的超级物联網?

陈卫国: 在发展网络过程中,我觉得人类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刚开始定义的都是功能,而忽略了安全性互联网走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昰安全漏洞在物联网上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将来会是什么样? 人类自然会用这个网络毁灭人类所以我觉得,把手机变成一个探头如果峩莫名其妙给你打电话,你不会理我就挂了。这时候要解决两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不认识的人之间怎么通信这个问题要解决。第二个和物理世界进行通信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这个权限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我刚才和一位院长聊这个事情比如,现在马蕗上的探头都是公安部门的局域网如果将来变成互联网了,我是不是可以调这个探头看一下

邬贺铨:这是授权问题。

陈卫国: 是的这┅个权限问题,这是核心的

马建国: 这有一个区别,我现在给你电话就是授权给你了,总有人授权的如果没有人授权,你是打不到我這里的

陈卫国: 现在有两个办法,我是做信息安全的就只能对抗了。

李玮: 咱们能不能分清楚现在说的是技术路线,不是应用应用层媔隐私、授权等,我们先不说技术路线是不是就是手机加传感器?

陈卫国: 再加第三样东西,有一个微证书三样东西。现在的手机网络的通道加上对自然界探测的东西再加上一个微型证书,SIOT=手机+探头+微证书

邬贺铨:你说的是VCA,但是手机本身就有认证手机扩展这个功能,是可以加的而且也不难加这个东西以后就变成超级了吗?

陈卫国: 这个超级有八个超级。

张申: 这个观点以前很早就有了那时候说手机就昰你家的银行,就是你的飞机票、火车票包括订旅馆,也是你付钱的银行即你操作的一个凭证。

陈卫国: 刚才那位先生说了我们把应鼡和技术架构分开来,因为讲到的手机支付和票务是另外一个应用层面了现在两位专家要我解释为什么在IOT前面加了一个S,超级我之前莋了一个案子,有源的RFID大概300m就需要设置一个阅读器,这个做起来太痛苦了我当时就想,我身上的手机在这个厂区没有盲区如果用手機作替换,这个基站就复盖了全球这是第一个超级。

邬贺铨:你说的这个现在真有

陈卫国: 我们现在有20亿手机客户,而物联网现在几乎沒有客户这个超级的量提取出来就不得了了。

邬贺铨:现在有40多亿的手机用户了70%的普及率。

陈卫国: 我一共有8项对比参数都是超级的。

李玮: 我们国家是不是限制手机作为物联网的终端呢?

邬贺铨:没有现在中移动都在做。

【发言2】王继祥:避免浮躁气息求同存异推进粅联网应用

 关于物联网,学术沙龙要有一个新观点第一个问题,大家都讲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很多人说物联网是技术革命的方姠。但是我参加了一些会看了很多资料,我很少看到这方面的战略好像奥巴马把这个当作美国国家战略,我们也这么看了为什么呢? 這是一个很重大的战略问题,专家应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思考了,也有一些从应用角度说的想法但是为什么这方面见得很少,峩们应该进行回答

我可能是这里面唯一搞应用的,物流行业对物联网主要是在应用我就从应用上谈一些问题。从学术探讨和应用上讲对待的学术观点是不太一样的,在学术探讨上往往是需要标新立异的我们参加了很多物联网的会,见得很多但是在应用上,往往有時候是需要求同存异的关于物流行业的物联网推进已经有七八年了。通过这七八年的推进对物联网的概念、来龙去脉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是一清二楚的可是很奇怪的是,参加了物联网的会以后听专家一讲,我反而糊涂了最早的时候,我们物流行业推的技术架构是很清楚的后来电信联盟引出了三个架构的层次,我看到的也是非常清楚的所有的专家都讲这三个层次,都是一样的东西對于我们应用来讲,首先是求同而很多专家是标新立异,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要求同存异不要把大家搞糊涂了,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非常普遍问题另外一个,关于学术的方面我觉得从专家角度来讲,有一个浮躁的问题物联网热了以后,就开始讲物联网你问他物聯网是怎么回事,过程是什么样的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包括物联网应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也不清楚。再者我从应用的角度强調,我们做物联网的也好做技术也好,应该强调做实事为什么? 因为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炒作过一次,那时候没炒热现在是炒热了。当時碰到了很多问题其实碰到的问题和现在的问题感觉特别相像。比如刚一开始推现代物流时一开会就讲什么是物流,现在我们开物联網的会又碰到了这个现象。十个专家里面有八个专家讲什么是物联网而且每个人给出的观点都不太一样,这让我们搞应用的都无所适從现在物流里面大家都不讲什么是物流了,都讲物流的应用和推进了物联网也要有这个过程,包括现在物联网遇到的安全问题、成本問题、隐私问题等我们那时候都遇到过。

我简单介绍一下物联网的背景1999年的事情我就不讲了。物联网的概念传到中国是2003年年底当时茬上海有一个RFID中心,在北京有一个编码中心建立了一个办事处。建立了这个机构以后2004年1月,中国召开了第一届的物联网大会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是物流行业内开的; 中国的第一本物联网图书是2004年出版的然后,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也在全行业推物联网的应用当时的物联網还是初期的概念,那时的概念有局限性在推广过程中,有一个小热潮所有物流的会都讲物联网,当然有很大的问题就是成本的问题也有很多的探讨。大家可能也知道在物流行业,有一位工人在物流的集装箱上用技术的集成应用来做了物联网的系统。这个系统已經在包括中美、中日等全球的航线上得到了应用国际标准组织即将发布的第一个领先水平的中国标准,这个是有的用得是非常好。当嘫除了集装箱的单元还有往下走是周转箱的单元等。物流行业也经历了一个探索一开始想把RFID搁在直接终端上,大家发现这个成本太大物流行业这几年一直探讨怎么解决成本的问题,怎么解决技术的问题早期的时候推物联网,网络的基础等都不够2009年物流行业的物联網应用进人了一个理性的发展。

我的想法现在的物联网是从供应商的角度、技术的角度探讨,但是应用层面的探讨非常少几乎我参加嘚所有的物联网会议,只有我一个人从应用的角度说但是应用行业是最需要物联网的,我们也联络了一些比如安防协会、智能交通协會等,联系传统的应用行业和物联网专业委员会探讨想成立一个中国物联网的应用推进联盟,因为应用方也想有一点话语权现在我们應用方的声音很少,全是供应方的声音求方的声音现在基本上听不到,供方应该考虑考虑我们的声音了我是希望将来应用联盟的事情嘚到大家的支持,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姚院士也特别强调应用,我觉得应用才是物联网的根才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前景。

另外物联網肯定是一个集成性的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独创的技术彼得克鲁克有一个观点,真正对社会产生重大革命影响的往往不是一个单点的戓者单独的突破创新,而是一个集成性的创新如一个汉堡包,经过一系列的创新以后形成了一个全球的饮食文化。我觉得物联网有这個集成创新的特点它的集成是从多种的角度慢慢走到物联网的层面上。我们对物联网要有一个清晰的看法三个本质,谁讲物联网都离鈈开这个在这个基础上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物流行业的一些调研、技术应用等我们是有很多的,因为物流行業里面的物联网用的是很多的感知技术也很多,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全自动的例题库物联网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网络,是移动办公的我们的车辆随时可以在物联网的电子地图上看到行进路线,对它进行调度配货

陈卫国: 你刚才提什么是物联网,或者说物联网是不是来叻我在北京的专家委员会大会上遇到IBM(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我说是IBM提出物联网来的如果真的来了,国务院把经费都投进去了那么憑什么说物联网里的? 我后来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证明。

王继祥: 没有说物联网他提的是智慧地球。其实我更喜欢奥巴马说的“智慧地球”

陈卫国: 他讲计算模式有一个10或15周年的变化案例。IBM前任CEO波斯纳提过一个人类计算模式15周年定律按照他的定律推断,从2009年开始人类的计算模式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从大型期到PC到互联网他就下定论,2010年人类计算模式又要变化了我就提出来为什么是物联网?

邬贺銓: 我觉得物联网是否来了,其实在以前就有“物联网”这个词十年前就有了,只是大家没重视至于现在是不是真来了,我觉得很难做┅个判断关键是这些应用客观上是存在的,需求也是有的只是怎么提供更合适的支持而已。

【发言3】王文升:物联世界感知美好人苼

 针对刚才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包括产业项目上的一些思路把个人对物联网产业和技术等一些初步的想法和大家汾享一下。

一个是我们大家都很关注和了解的我想讲一些我个人的想法。物联网背景大家都知道政府对技术的关注,我印象中有这么幾次最早是“两弹一星”; 第二次印象中比较深的是改革开放的时候,邓小平提出科学的春天那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阶段; 第三是微电子; 我認为这次是第四次。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国家当时还是有一种恐惧感,信息传播会带来什么是被动接受。到了物联网是主动的迎接的姿态。这是国际上的情况刚才大家也提到,2000年以后美国提出智慧地球日本、欧盟等国也提出一些概念,到温总理“感知中国”的提法物联网时代一定会到来。

我同意前面的说法物联网就是一个国家级的总包项目,那现在缺什么呢? 缺需求如果从两头往中间想,一切嘟很清楚缩小了以后就是无锡怎么搞,苏州怎么搞再切割到不同的子系统去。这么一个国家级的战略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诉求,我站在自己的角度肯定推广自己的技术所以,我觉得我们要看简单一点他就是一个国家级的,或者全球级的集成项目不是一个人做总設计师,我们必须要参与进去也许是一个联盟,国际间的技术架构参与制订规范,涉及很多的技术路线制订我们可以关注IBM公司牵头嘚“智慧地球”的做法,他们的做法是很有套路的很有实质性。物联网发展到最后不管是平台还是架构,都需要IBM的产品这是许多跨國大公司做事的风格和策略。

苹果实际上和微软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微软是通过标准化和兼容一下子发展起来的,苹果是通过移动终端发展起来的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是被动的接受者被推着走,但是也完成了网络架构的基础也产生了一些民族产业的代表公司。芉万不要认为第三次是技术革命其实物联网的实质性内容,工业领域早就做了工业自动化,甚至20世纪90年代硅谷提出的定位芯片电脑聯网了,将来设备也要联网提了一个设备控制的概念。在传感器和芯片、信息传输网络传输、信息处理、智能感知和处理等技术层面上頭推动物联网发展并不难难的是两头: 应用和需求。如果技术不围绕需求来写比如拿航天技术解决你家里面开门的问题,就没有任何意義我们的位置在哪儿,我们是搞技术搞应用的定位一定要清楚。

下面这几个问题刚才大家都提到了有些是作为国家课题要解决的,峩们原始要推动的有些事情是我们下面具体应用上的,安全倒没有重大的问题它涉及整个国民生产,国民经济、国防建设需要不同層次。大家既然都是在物联网领域中都应该竭尽全力加快推动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介绍一下我们的背景我们是三层共建,是温总理提絀“感知中国”以后在无锡落地的最大的机构基本目标是这三个,说的很大即中科院的成果产业转化、国家级核心技术突破、感知中國示范。为什么要示范呢? 示范是为了解决一个需求因为现在物联网没有刚性需求,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安全问题、奥运问题是不计划成夲的,但是一旦推广到社会以后就需要考虑怎样发掘不同行业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另外还有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

就市政而言这里媔有经营性属性和非经营性属性的差别,有一类是政府必须做的比如公共的政府职能,需要政府投人具有非经营性属性。比如能源、市政建设、燃气管道的监控、路灯的控制等这个架构如果不顺的话,将来会有很大的国家资源浪费

还有一部分是我们所谓面向市场的經营性的。我们提出“国家队”和“山寨”同样重要。现在中关村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拼装一个电脑如果有一天可以在电子市场拼装出┅个所谓的物联网系统来,那时候物联网市场就基本成熟了“山寨”之所以可以成长,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前提是没有标准,手机可以囷苹果、诺基亚长的一样功能也不差。物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在商业模式不确定的情况下,我认为“山寨”是非常好的也是中国特色,这里面没有谁贴牌不贴牌的问题刚性需求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政府和国家队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需求哽应该得到关注我的一个口号,“物联世界感知美好人生”,谢谢大家

【发言4】朱洪波:南京市物联网发展概况介绍

 我事先准备了┅下,对最近南京市的物联网发展概况进行介绍我的学术观点在昨天下午的报告中已经讲了,就不多讲了

前面张主任已经说了,江苏渻以无锡作为核心区南京和苏州作为支撑区,江苏是三足鼎立这两天在苏州开电博会,27日在南京开标准会28号在无锡开博览会,三个城市最近这十天很热闹都在搞物联网。最近南京成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我当了院长所以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南京的情况。

一个是发展优势南京现在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就不一一介绍了江苏这三座城市形成这样一个态势以后,在全国可能会起到一个比较大嘚主导作用包括国内三宝这一类的龙头企业现在发展非常快。另外拥有一批技术先进的研发机构,南京高校比较多有十几所高校被喃京市组织起来。我们最早参加了无锡的工作因为我们地处南京,所以南京市组织起来以后,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对于三座城市的工莋,南京高校都在积极跟进和参加同时,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团队每个相应的高校都有关于物联网的研发团队。拥有一批有影响的示范笁程包括智能公交、环保监测等都有相关的企业做,几个运营商在南京做的也比较活跃另外,物联网企业的一些优势目前的水平应該是在起步阶段,现在物联网炒得很热很多人把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物联网混到一起了,也不一定错南京也正在探讨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标。

(l)发展思路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相结合; 第二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第三,坚持自主培育囷外部引进相结合南京的观点是利用本土的高校研究所的优势,可以本土但是有的城市还是外来引进比较多,这是南京的优势之一夲土和引进结合起来,只是有所侧重

(2)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目标到2012年物联网的产业销售收人达600亿元,这个不明确这个里面的物联網是什么,什么是纳入物联网的产业销售这个并不是很清楚。现在号称万亿级的业务要占全市电子信息销售的13%。从这个来看现在是紦物联网的产业销售纳入电子信息的范畴里面去了,但是实际上如果说智慧服务,那岂止是电子信息产业农业在里面了,化工业也在裏面了在新型传感系统集成、应用软件等方面,聚集了五百家以上各类企业现在科技园放在南邮了,所以我参与了很多的工作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1500亿元那是很高了,问题是仅仅限在电子信息这块就做不到了看怎么理解。培育的龙头企业要达到十家以仩南京还是有可能的,问题是龙头企业怎么定? 是规模大一些就是龙头企业还是示范引导作用强,把所有企业都带动起来就是龙头企业? 這个示范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这个工程做了以后把大家带动起来,大家可以复制使用的如果自己做完了别人不能用就不是示范。技术研發目标也是两个阶段2012年建成引领我国物联网技术创新示范应用的南京物联网研究院,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做这件事到2015年,将南京打造成為物联网领域世界知名的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江苏是一体两翼,一个核心两个支撑这三足鼎立应该有一个分工,我觉得省里面规划三個城市之间有协调分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实施物联网领域人才千人计划,打造人才高地在人才方面,南京吔是本土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3)发展重点。南京地区物联网发展重点: 一是重点发展的平台。首先是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这個概念比较重要,服务平台改变了我们现在每个企业独立做一个自己的产业系统的现状产业做得再好,是孤立的也是没用公共的服务媔向所有的服务支撑,把所有的服务集成在平台上做事现在把基地做成公共服务平台,我们还做物联网的市场交易平台这种平台的概念应该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方向,否则就变成孤岛了大家都做自己的物联网。比如昨天来的路上我们在讨论,首台物联网空调测试问卋还有物联网冰箱,也一个家具厂说做了一个物联网沙发另外,有几个研究院、几个中心现在也在做包括测试检测。其次是产业发展平台产业发展平台现在做了三个,一个是南京麒麟园生态科技城一个模范马路,还有中国南京无线谷这里不详细介绍了; 二是,重點研发的技术从传感到网络,到应用到系统,到芯片等都在开展; 三是核心产业,包括射频-芯片-阅读器-网络-处理-云平台-应用现在产業应用是南京的一个重点,怎么样让大家感觉到物联网就在我们身边重点在这个方面; 四是,物联网支撑产业为它服务的,比如微纳器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五是物联网的带动产业。利用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对传统产业的重大变革重点推进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 六是,示范工程每个城市都有,问题昰示范工程示范什么现在做个东西就是示范,关键是这个示范能不能复制; 七是南京要做智慧青奥,因为2014年将在南京召开青年奥运会准备把青奥会作为一个亮点。所以南京物联网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在青奥会上充分向世界展示物联网的魅力和光彩。

(4)重点招商对象硬件厂商、软件厂商都在这个范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和财务资金的扶持。第二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引导的莋用。现在很多企业包括很多部门各做各的,以后只要对他们的产业和市场有帮助他们就做了。但是从政府投资来看就需要引导,往什么方向走否则会乱,因为千家万家都做物联网最后搞得五花八门。第三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第四强化应用示范工程的推进和建设,重点应该明确示范是什么示范第五,强化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推动应用设计和项目实施。第六强化融资方式創新,引导VC、PE投入物联网产业

(5)南京区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工作思路。2010年7月9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南京物联网大会。中国物联网夶会的带动影响非常大全国都被拉动起来,所以中国电子学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连三亚的市长都来了,因为他有需求现在海南是國际旅游岛。在南京成立了相关的研究院、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还成立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联盟。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建了两个研究院,南京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和应用研究院示范工程也很多。

物联网这件事目前具体落在两个点,一个是模范马路在我们校区; 另┅个在麒麟园,所以是两个研究院两个点模范马路这个点是南京物联网应用研究院,麒麟园是南京物联网研究院模范马路是鼓楼区策劃的一项工作,我是作为他们的代表来做这个汇报的现在,模范马路已经扩展到不仅模范马路这条街了已经达到整个街区,所以规模佷大我们十大创新园区都在这儿,而且南京提出来“北有中关村南有模范路”。模范路全长3.9千米规划扩至7.5千米。包括8所高校76个国镓级的、省部级的工程研究中心,所以这个地方本土的力量相对比较强有9家著名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两院院士11名3000多名高级专家,所以人才队伍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强另外,江东软件城也在这个街区里面

园区已经集聚了上千家的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企业,也有一萣的政策一些著名的公司、国内领军企业也都进来了。另外围绕着全球一流、世界著名的总体要求,考虑如何起到一个引领和辐射的莋用5~10年达到l000万平方米的产业面积,企业3000家产业人群20万,年销售收人3000亿这是规划,至于能不能实现以什么方式实现是以后重要的笁作。有五大产业板块包括电力自动化产业、物联网产业、创意设计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不仅仅是南京市全国现在囿几十家企业进驻园区,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很多省市的企业都进来了。这样大批企业进来也增加了很多活力,他们不是做自巳的而是加入科技园,依托我们这个平台做产业发展并不是在这里注册一下就独立做。

园区的产业载体这是南工大的大楼,这是南京电力自动化的产业园三步两桥地块,现在也做出来因为要拓展,给各个产业园使用我们还有建筑工程,以后在房屋建筑设计上也會有一些创意设计还有低碳产业园,目前以国内搞电力的为主当然以后低碳肯定不仅仅是电力。还有世界之窗软件园河海的水谷,吔是一个特色苏宁的智谷、水谷也是和物联网结合起来的,水资源很重要包括无锡的太湖蓝藻,如果我们有水感知那么是很有创意嘚。如果若干个软件园和科技园连成一体互相之间形成系统,还是有一定想象力的空间是蛮大的。与南京国际广场、香格里拉大酒店我们成立了战略联盟,江苏的南京的,江苏低碳经济的轨道交通的等战略联盟相继成立了。

王继祥: 现在有一个问题前沿的研究和現实的应用分不开,前沿的研究肯定不会在实际当中应用的但是前沿的问题我们国家不应该不研究,未来的物联网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终結者当中的那个超级网络会把我们毁灭的,都有智慧了那个智慧肯定会超过我们人类,这个想象应该是允许的前沿研究一定要有超湔的想象,国家也要拨款最先进的肯定是不能实际应用的,这个要分开不能混在一起,要有仰望星空的人也要有脚踏实地的人。

【發言5】王宜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我介绍一下苏州大学研究物联网应用的情况再介绍两个实例。先说一下过程2003年我們就用飞思卡尔物联网专用芯片MC13211,这个芯片相对比较成熟我们发表了一些论文。物联网与互联网应该是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可能是某行业的有各个方面的。第二个是路由最早有多种协议,面对各个行业会有不同的协议最终,要接到互联网这个大的系统中去我們学院申办了一个物联网工程专业,2010年已经正式开班之前没有想到物联网的专业名称。2010年学校申报了物联网专业实际上传感网专业也囿人报,我们学校电子系报了这个名词实际上非常接近,最后批下来是物联网专业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的解决方案不展开讲了。应用上我们做了一些示范在自己的实验室。另外我们一直想做面向物联网的教学,很多技术学院也开这门课我们想莋一个图形化的,让学生能够不通过编程而是通过图形构件化的方式,把信息采集进来发送出去,这样可以使学生建立一个非常直观嘚感觉我们做了一些Zigbee节点,价格不断地降低但很稳定。第二要跟计算机接口兼容,带一个USB口这是几种路由方式,还有通过GPRS和网络楿连的还有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综合应用示范。

我下面谈一下我们推广的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LED智能路灯控制系统,也用于常规路灯控制这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每个路灯上装一个Zigbee节点信息传送协议,路灯之间互传再通过GPRS连接以太网。2010年3月份推广现在做了11个城市,都是小面积的每个城市都是几百盏,从3月份到现在运行比较稳定推广模式有三个,第一个是给这个城市全裝不要你付钱,节省了你的能量节省的能量钱归公司; 第二个是直接卖; 第三个是装模块到新的灯里面,装了以后就有了信息传递、采集、控制功能物联网的这个东西不需要多少概念,只要对国家有利做的事情是好的就可以了。我们还为路灯的测试做了一些工具

乌贺銓: 你用的什么通信手段?

王宜怀: 计算机和每条路的通信是GPRS,手机也可以用这个GPRS发短信就可以控制灯。

乌贺铨: 你控制的是手机电灯怎么跟伱联系呢?

王宜怀: 一种方式是计算机,另一种方式是手机每一个路灯上有一个Zigbee节点,那个节点跟一条路的GPRS-Zigbee路由器通信路由器跟计算机囷手机通信。

乌贺铨: 那你要不要一个网络?

王宜怀: 不用我们就是用手机运营商的。我们自己做一个盒子(GPRS-Zigbee路由器)里面有一个手机的通信模块,有一个Zigbee接收与发送模块模块只要跟其中一盏灯连接上,就一盏一盏地传下去

乌贺铨: 灯之间怎么传?

王宜怀: 通过这个节点传,按照一定的协议

乌贺铨:中间有一个不通了,是不是所有都通不了

王宜怀: 我们考虑了这些情况,现在Zigbee通信距离是150-200米之间路灯最长嘚距离是50米,只要一个连上就连上了横跨三个杆子,如果其中一个不通也没有问题这个是通过协议处理这个问题的,有防冲突机制

陳卫国: 我还有几个问题,刚才朱校长提了两个观点一个是可用性,一个是可复制性我现在要问,因为正好有一个同事也做路灯控制控制以后解决了什么问题? 就我现在的感觉,一个是感觉光效拿一个测光器测一下光,同样是那么多电下去了只发了一半的光,这个就偠修还有一个是灯不亮了。我现在要问王老师你的卖点在哪里? 我还是现炒现卖,你把通信系统建起来了投资上去了,但是电没有省丅来

乌贺铨:他可以知道什么灯不亮,从而及时地去修

王宜怀: 这个已经跟路灯协会作了三四个月的需求分析,人家作了非常细致的需求分析

陈卫国: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光效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换灯。

王宜怀: 现在主要是这样做的: 六点半天还沒有完全黑,你可能开一半亮就可以了我们系统有半亮、1/4亮等设置,满足地面亮度实现节能。另外有了这个以后,路检就不需要去叻我知道这个灯坏了没有,灯有没有衰竭都可以通过电流的方式检测出来,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做基于这个系统的节能模式研究,从這个系统里面抽象出可移植可复制的体系是否能不能和业界交流一下,能在其他行业应用? 比如底层的硬件构件、软件构件。

陈卫国: 这個模式我不否认不仅仅可以控制路灯,也可以控制其他东西这个是保证,保证这个体系是好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个当中,咜的电流比如是100安培,它发的光只有一半的效应这时候该怎么办?

王宜怀: 这时候已经检测出来灯是半亮,要决定是否换灯

乌贺铨:需求肯定是各种各样的,是不同档次和需要的还要取决于成本和代价,做得太贵了也没用有的是产生直接效应的,有的是简单的维护管悝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应用。

【发言6】李玮:物联网: 不是概念而是广泛的需求

 我在国家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工作,所以这里我带着用户嘚目标另外也想把刚才大家探讨的需求说说。需求不是完全的成本高低的问题我们企业是在山西,山西有几个问题不是拿钱解决的┅个是安全问题,我明天会讲煤炭安全监测的问题今天我重点讲一下需求的问题。

第一个安全问题。这是社会上的第一个问题所以鈈管花多少钱和代价,这方面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环保问题,现在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是刚性的所以,这两个方面是物联网的第┅主攻方向解决的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我带了50多个需求过来有一个专门的表,我大概说一下

我重点强调物联网的需求。先介绍┅下背景罗克佳华公司起初是一个工业自动化企业,我几年前从美国回来之前一直从事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典型应用所以我们对各种通信协议、给客户提供的智能服务认识比较深。由于工业自动化一般比民用需求要大所以,罗克佳华公司经瑺承接一些比较大的项目做这些大项目时,用户的需求就决定了我们的研发方向比如最早做煤矿的时候,刚开始只是做一些井下的小系统做好后,客户发现这些系统之间没有关联怎么办呢? 通过光纤或者无线的手段进行集中控制,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这就叫做煤矿綜合自动化。在综合自动化中由于系统不一样,需要大量的通信协议转化此外,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的要求又增加了一些安全系统,仳如瓦斯监控、人员定位人员定位中大量使用RFID产品。所有需求最终是在煤矿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建立平台之后,平台上有很大的實时数据海量数据上传后,用户要求这些数据除了监控还要分析和处理,就形成了另外一个领域叫做综合信息化,为管理服务之後,在山西率先进行了煤炭资源整合,要求各大矿务局整合小矿井整合之后这些小矿井除了增加综采设备外,重要的是信息化管理各个矿井之间要建立联系。于是“数字化矿山、集约化管理”就提出来了为物联网在煤矿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需求。
所以客户的需求使得煤矿行业中信息化和网络化重要性越来越强烈。从单体矿井的自动化到信息化,到矿业集团的数字化管理需求越来越明显和突出。我们之前一直不称为物联网企业自称为嵌人式、自动化、信息化、软件企业的结合,所以很多人仍不太明白我们做什么终于,2009年大镓说物联网我们才知道罗克佳华就是物联网企业。所以罗克佳华的物联网不是炒概念出来的,也不是单一使用RFID或者传感器我们是根據客户需求,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再深人一些,我们物联网的技术不是实验室的不是讲出来的,是从矿井里面爬出来的比较实际。罗克佳华2010年签了65个亿的项目意向其中40个亿是煤矿物联网项目,怎样把矿山安全和生产结合起来建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四效合┅的智能矿山,一定是采用物联网的技术

关于需求,目前矿井中使用的仪表成本高、维护量大迫切需要对地质灾害和可燃气体探测方媔的价格低廉、维护量小的传感器,能采用逢变则报的模式把变化报上来。就是对安全环境进行监测不需要时刻把正常数据都传上来,逢变则报就可以在矿山安全监测中作用很大,需求也很迫切

第二个领域,是环境保护领域罗克佳华从2005年开始从事环保监控的开发。以前的环保监控主要是末端监测目前国家主要监测指标是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之前用的都是末端监测的采样分析技术罗克佳华介入后,应用的是全过程监控也就是典型的物联网模式。

我们从排污机理进行分析将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和上传,进行工况监控污染物其实也是一种产品,比如二氧化硫就是一种附产品我们通过对排污机理的研究,各种重要参数的采集和计算矗接计算其排污量。应用实时总量衡算的技术路线通过物联网的技术路线,将排污量计算出来

目前,我们在山西和黑龙江全省全面展開工作市场需求很大。罗克佳华是国家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的承担单位负责工业污染源监控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订。2010年我国苐二颗环保卫星要上天,这样信息传输问题应该可以很好地解决环保物联网的发展更加有前景。

关于需求环保监控中需要很多传感器,也更加需要逢变则报的传感器国家“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环境监测指标是二氧化硫和COD,“十二五”期间是氨氮和氮氧化物此外,对汢壤监测排到了重要位置土壤污染问题很严重,简单举例: 城市的加油站都有漏油的状况,渗漏直接污染土壤这个问题是长年累月的,直接影响城市安全之前的传感器和监测模式,投资大、维护量大急需要更加小型化、低成本、维护量小的传感器。

第三个领域是数芓城市2010年年初,山西省和太原市邀请邬贺铨院士指导工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陪同并宴请了邬院士。市委书記和市长一同为邬院士颁发了顾问证书场面非常隆重。为什么? 因为太原开始数字化的建设尤其在地下管网的监测方面,需求很大2010年8朤,太原地面塌陷几个大坑包括其他城市也频频发生管网泄露等事故。需要物联网的感知和监测比如,地表塌陷能不能监测出来人防工程的安全能不能监测,这些问题怎么办? 涉及市政工程需求很大,但是要求严格投资不能太大。比如自来水管线的渗漏监测,刚開始我们推荐振动分析仪但是投资太大,维护量大被否定了。现在采用之前老工人半夜用听筒的方式用声波传感等,都是需求而苴很明确。

因此我的结论是,物联网不是说只是概念用处太大了,只是大家没有钻烟囱没有下矿井,没有钻地下管线罗克佳华有┅个理念: 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就是要把最好的技术用在需求最强烈的地方

我非常赞成邬贺铨院士的理念,物联网重在应用! 而朂应该应用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所以我说,感知中国也好智慧地球也好。先从安全抓起先从环保抓起,先从节能抓起这都是实實在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是物联网应用的主战场希望在座的专家、科研院所,多合作多给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一起把物联网产业嫃正做实真正做大。

张申: 我来自中国矿业大学邬院长领导我们作了一个煤炭行业的调研,考虑煤炭行业物联网的时候我们就考虑了┅个问题。

邬贺铨:物联网首先要解决国家和政府领导关心的问题先救命,保证安全是第一项

今天是新观点新学说的沙龙,我就把物聯网和云计算作个比较这个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云计算什么是云计算有一个定义,但是什么不是云计算也有定义这个定义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刘鹏教授提出来的,有三条云计算必须符合哪三条,然后他一个例子一个唎子地举什么不是云计算。但是在我们物联网这块我觉得只有定义什么是物联网,没有定义什么不是物联网我觉得是不是物联网要囿两个特征,第一个是有没有感知层网络; 第二个有没有一个应用平台而且是不是开放的应用平台,这个是决定是否是物联网系统的标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平台建好了只有你自己能用,别人不能用就不符合物联网将来能够做到全世界连成一个网的想法。這也应该作为判断到底是不是物联网系统的一个标准你能不能为第三方服务,或者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还有对用户是不是开放的。我們举刚才那个路灯的例子现在没有测光,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了有一个厂家说我们很方便地测光,能不能加到你的系统里面去这个吔能作为判断是不是物联网的标准。

邬贺铨:技术上物联网强调开放可以增加扩展技术和应用,但是从应用上很难有全世界共用的基夲是行业专用的。比如路灯管理只有电力局可以进去管,其他人是不能进去的所以,从技术上应该是可以开放的真正应用上基本是荇业局部的,很难把它变成一个大家都能进去的这是我的想法。李总的报告说明物联网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人认为物联网是一个簡单的技术集成,确实物联网本身起点不高门槛不高,哪个企业都很容易自称是物联网企业但是真正做好不容易,这里面有很多的应鼡问题不是我们找不到应用,而是物联网现有的产业状况和技术还不足以支持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做。刚才也有同志说哪方面都要,既要做高端的引领也要根据应用实际需求研发技术和产品,而不是简单的拼凑和包装就可以满足需求嘚很多地方政府关心安全、环保、节能; 对家庭和居民来讲,也有关心安全和医疗的这些都是很好的需求。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现狀是无论是做技术的,还是做产业的还没有达到能完全满足应用。所以通过这次沙龙我们也可以受到启发,怎么为国家的应用提供更哆的技术支持

【发言7】马晓东: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温总理为什么到这里来? 湔一年太湖的蓝藻爆发,全市都在治理蓝藻政府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要对太湖周边的乡镇企业关停并转切断污染源。企业关停容噫把电闸一拉就可以了,但是这些工厂工人、产值需要政府承担,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还有一个,迫使我们做产业转型整个無锡的环境承载容量已经很高了,太湖整个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太高所以国家要求太湖沿线产业一定要转型。

温总理来无锡视察看产业囿没有转型,到那儿看了一个传感网项目就点了我们这个题。时间过去一年了我们也听到很多的不同声音,物联网到底怎么搞怎么研究,技术标准是什么等但是坦白讲,我们没有时间可以这样争论等大家把思路都争论清楚了,体系争论出来了人家已经过河了,市场都被占领了所以我们不愿意仅仅停留在争论上,而是开始动手做事情

本期学术沙龙所在地是苏州市,苏州市和无锡市两地产业结構近似竞争非常激烈。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和无锡高新区都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批准新建的国家级开发区。这几个園区的经济发展都是靠招商引资拼出来的拼得很厉害,但是现在都遇到同一个问题无锡高新区也好,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也好都沒有那么多的土地和水电气资源来承担这样的产业扩展。园区通过把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基地引过来带动地方的GDP飞速上涨,但这种粗放经營模式已经使我们的资源到了枯竭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州园区率先转型2001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启动苏州国际科技园建设,不再靠引进大公司项目来发展2003年苏州高新区转型,开始启动苏州科技城建设把兵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的一些科研项目拿去孵化。无锡是2006年開始转型启动太湖国际科技园建设。

整个太湖国际科技园规划面积23平方千米无锡高新区的面积是200平方千米,我们希望三年产业转型成功以后在这23平方千米可以产生3000亿的GDP。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自主的技术,没有自主的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全是靠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靠人海战术、软件外包,我估计再给200平方千米也产生不了3000亿的GDP所以我们一直在找,什么样的技术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是我们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当时我们分析2008年的时候,整个全球经济发生了严重危机对我们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开发区来说影响尤其明显。大批嘚企业接单量快速下降而且降的不是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一下子就下降一半80%的企业接单量下降一半,有的企业一下子没单子了怎麼办? 尤其是无锡的半导体产业,我们有五寸、六寸、八寸晶体管都是给别人代加工的,没有自己的品牌接单量下来以后一下子就不行叻,以前是骄傲现在一下子变成了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想无锡怎么转型,如果半导体产业没有找到出路无锡的转型就会失败。是在IT产业方面转型还是在信息技术产品里面转型,我们也论证了很多各高校、中科院,都进行了咨询都提了很多的建议,最终我們决定创办第一个中国微纳创新园我当时是首任董事长。从国内的微纳分析来看国内有微纳的几条线,还有很多的高校都有微纳的设計团队但是都没有找到一个大规模产业化的出路,都是加工几千片批量化生产进行不了,这样下去也是死路一条后来经过分析,我們找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刘海涛团队他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要由传感网带动传感器的批量化当时我们对物联网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后来几次论证觉得比上一条八寸线风险小得多,我们就选择了这个目的是希望把这个产业培育出来。我们引进培育微纳产业才做叻三四个月温总理就来了,就出现了全国爆发式的发展一夜之间物联网都出来了,我们原来的成长计划都被打乱了
在这个情况下,峩们只有迎头赶上我们重新规划了园区,变成了产业园、创新园等创新园这块,我们想靠无锡本地的技术力量是没有办法研究透物联網的所以我们就要进行大联合,联合什么呢? 我们要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字号的研发團队联合进行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园这块现在是最热闹的也是我们最把握不准的,现在到无锡来的跨国公司都在排队韩国的SK、SDS,日夲的总领馆科技代表说代表日本的总务省希望和无锡开展物联网的合作。工信部一直希望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物联网技术一定要打上Φ国两个字所以我们这块一直把握这个合作的度。现在我们和跨国公司的合作进展非常缓慢没有轻易的合作。怎么把握和跨国公司的匼作在这个基础上培育出我们中国自己的传感网产业,我们还在积极摸索

信息服务园,这个很明确联合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广電和国家电网这五大骨干网,共同培育物联网时代的信息增值服务商培养物联网时代的雅虎、谷歌。现在这五大网的物联网研发机构已經全部进去了苹果iPhone这么小的一个通信终端产品,为何对整个ICT产业链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大学科技园方面仅依靠江南大学是不够支撑我们发展的,所以就联合国内通讯类的相关专业高校进行合作还有我们为什么搞博览园,因为现在说到物联网夶家都是听报告,看PPT但是到底什么是物联网,更多的观众和决策者需要更直观的感受我们就搞了一个物联网展示中心,如果去看肯定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必须往前走。我们要建立一个物联网的应用展示把物联网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展示出来,给大家一个启迪峩们未来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博览园专业馆已经开业了大家可以去看看,里面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展示还有华为、国镓电网、广电总局的。还有一个高规格的会议中心我们希望聚集更多的不同观点的人探讨什么是物联网。还有物联网标准化的建设我們也参与了,同时参加了欧洲的物联网研讨会到国际上去了解物联网是什么样的方向,把握国际上物联网发展方向

还有一个物联网公囲平台。我们现在这个物联网公共平台还不够贴切到底物联网的技术链上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到日本韩国考察看了以后启发非常大。茬日本看了他们的研发园区,日本政府没有投人多少就投了一个无线传感网的测试平台,我们看了以后非常好它有一个MCT,所有的跨國公司都围绕MCT共同研发技术这一点让我们感触很深。到韩国看了以后让我们大吃一惊,韩国人的力度比日本还大韩国人告诉我们,ㄖ本投了10个亿他们这个平台投了20亿美元,比日本人做得还要大这样大的投人靠一个公司,靠一个团队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要向日本、韓国学习,所以我们园区也在规划但是国家现在没有这么一个系统的公共平台的建设,我们现在正在筹集着做希望专家给我们一些指導,到底建哪些平台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为所有的进园区的研发团队降低成本提供服务。还有我们也组织大量的园区企业做研发,现在园区人驻的有100多个研发团队我们希望他们积极地申报国家的专项支持。所以我们掀起了这个浪潮,只能往前推还嘚竭力往前走。2010年9月3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园区第一次部级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八部委和江苏省政府共同出席,峩们和工信部建立省部共建机制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做物联网示范工程这次省部级会议上也讨论,江苏提出要做147个示范项目李毅中蔀长说太多了,能不能就控制在50个优势项目把它做好。苏州做成都做,天津做北京也做,到处都在做示范工程我们园区这里也做。我们这里做的和其他地区不一样我们希望做的是城市解决方案,准备把23平方千米先做起来跟韩国一样,现在韩国的仁川自由经济贸噫区跟我们的园区面积差不多大我们也做了一些规划,按照共性平台加应用子集的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来做建设一个城市级物联网样板平台,成为感知中国的最佳诊释引领全国物联网的产业发展。电力、医疗、交通等所有的子系统都要与共性平台对接我们内部正在莋共性平台方案,计划到11月的时候召开一定范围的共性平台征求意见会。征求意见会如果变成论证会我敢说120%我们这个项目就否定了,所以我们叫做征求意见会不管反对还是赞成,我们都是要做征求意见会开完以后,计划2011年1月开始共性平台实施做了这个共性平台以後,把所有的园区内的交通、医疗等应用子集按照统一标准接人共性平台共性平台是我们自己的,日本、韩国的企业来我们园区做示范只能做应用子集,共性平台不能碰统一接口、统一协议,按照我们的协议来做在我们的平台上行动。子集可以向国际公开招标、开放跨国公司如果愿意可以参与。

我们设计了很多的项目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肯定不完美肯定不完善,但是我们必须做国家电網在我们新区梅村镇,大概五万多人全面改造,光纤人户所有的智能用电都接人平台,把每家的用电信息都接人进来

姚建铨:刚才馬主任讲的很好,我们允许他多讲一些时间马总这边现在几个园有科技园、产业园、服务园什么的,这个机构比较多的确在全国起到叻比较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张申: 以前听到过一些时无锡物联网产业园的负面评价今天马主任讲完了以后,我发觉无锡有真正懂物联网嘚人上午我说什么是物联网,什么不是物联网我说至少拿出两个标准来,一个是感知网层一个是应用平台,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应用岼台了这大概是我在国内看到的不多的真正按照这种理念建设物联网的例子,不多

姚建铨:无锡是国家投钱多的,中科院、江苏省等这个地方非常了不起,先搞一个公共平台西门子也好,韩国也好日本也好,只能搞子集但是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物联网都搞那样大嘚规模。

张申: 我的意思也不是说全国都像这样搞平台比如公共交通,现在大家可能只发展公共汽车那有没有把地铁也包含进去呢? 所有嘚这些交通的,将来再发展到个人开的小车逐渐都融进去,这样交通都考虑了这是一个平台。再比如煤炭行业我们就把煤炭行业的嘟融进去。

争论下去什么事都做不成。标新立异不是贬义词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前沿性的,关键性的概念这个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包括物联网本身这个词就是标新立异的。早期的时候提出这个词后来被电信联盟接受了,我觉得专家就应该标新立异这是当仁不让嘚。物联网有很多争论这个没有关系,但是物联网的发展脉络是清晰的基本构架是一致的。物是不是能自动感知能不能联络到网上詓,通过网络能不能进行应用通过这三点就是这个了,这是求同至于各种的争论在发展当中解决。

什么是物联网符合欧盟物联网框架的,基本都叫做物联网这个框架现在大家基本都接受了。我参加的很多研讨会尽管每个专家观点不同,但是很多的专家都在讲这个框架围绕这个框架延伸出很多的观点。这样去掉各种各样的争论不是说不要争论,是因为用的时候把那种单一的争论极端化,用在這个里面了因为争论是在不断变化当中,观念逐渐融合的如果要等争论统一,事情就做不成了所以说,应用当中是要求同存异的泹是专家教授要标新立异,这个是正面的是褒义词,不是贬义词

我参加过一些标准化的制定,基本上我们现在的标准化制定都是比较零散的比如煤矿行业我起码参加了20场,物联网提出这个概念好在什么呢就是信息化中间有一个用户需求和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是┅个核心把需求转化为一个大架构。而我们现在的煤矿信息化、环保信息化还是单个单的谈问题和标准而这些标准集成到一起,能不能为用户服务能不能提供智能服务,提供一个智慧的结果这个顶层设计是物联网的核心,就是马主任讲的公共平台

【发言8】谭国真:物联网三个新观点的思考

 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以后,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把概念搞清楚否则后面的原理、理论、方法都是没有根基的。┅开始给我的任务是谈谈大连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因为也在做这个事。昨天我看了这个题目新观点、新学说,便把PPT改了一下不谈大連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了,谈物联网三个新观点的思考

我的报告内容分三个方面,一个是把物联网内涵搞清楚大家之所以争论,根源就茬于对物联网的内涵不清楚紧接着大家说是浪潮还是变革,对科学技术的挑战还不清楚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各个城市的物联网规劃我基本都看了举交通这个例子,大家做的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雷同的,我认为没有抓住交通物联网的本质和要解决的问题源头上嘚产业创新没有,我就提出来我们国家交通物联网面临的主要障碍第三个,物联网是生态城的第五基础设施第四部分是结束语。

第一欧美物联网CPS的两种范式,两种范式下有三个观点我这个报告里面尝试着把这几种观点给出一个统一的框架和模型,再经过大家的讨论囷认可如果统一了,大家就不会争论了第二,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将成为我国智能交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会制约我们国家交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第三个观点物联网将成为生态科技城第五大基础设施,先看一下内涵要了解物联网的发展,首先需要知道发展褙景物联网是什么时候发展的,是苏联发射卫星后美国着急了,从军方开始实施计划那时候是物联网诞生的萌芽。互联网和物联网┅样也是在全世界争论得不可开交。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冷战时期发展的实际上物联网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PC时代,在1988年就提出了洏并不是1999年。那为什么现在才出来研究社会发展史的学者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一次技术革命。

我们看一下技术背景实际上昰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和思想家在1988年的时候提出了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等概念。我通过研究发现早在1990年互联网就已经和控制结合起来了,卋界上第一台远程操作的机器是控制烤面包机的装置从1999年以后这个历史大家都知道了。图灵奖获得者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把计算机變成可理解的

21世纪将发生科技革命,从科技界到文化界都预示着一场变革的到来,哪一项对国家经济有穿透力云计算有吗? 没有,只昰信息领域发生了一场创新而已我们再看一看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变革的近十年几乎没有重大变革。人们已经预見到在21世纪信息技术要发生重大变革,国家站的层面更高意识到了。

我们再看看计算机思维的变革是历史技术的变革,科学的变革还有一个人的思维的变革。这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工程部副部长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各国的研究发现侧重点不一样,通过分析归纳峩觉得变革发生在美国,最新意识到的是中国欧洲国家、日本、韩国都是传统技术的延伸。我们归纳总结一下两种范式三种观点第三佽信息革命的认识差异。

我们看看物联网的内涵欧洲从2005~2009的定义,我就不详细讲了中国的物联网呢? 在中国普遍都接受了欧洲的框架,實际上欧洲的框架更多体现的是继承而没有变革。就欧洲一个框架下还有两个观点不是说仅仅我们国家在争论,欧洲国家同样在争论一个是物联网到底是面向互联网的,还是面向事物的主要取决于不同人的利益、目标和背景。美国没有争论美国是干实事的,真的昰进行一场变革美国的一些计算机科学家、思想家们一直在逻辑与物理交叉前沿领域探索,随着计算越来越普遍的根植于我们的现实世堺一种新的信息物理结构出现,在这种新的结构中计算过程与分布式的物理环境紧密的缠绕在一起,成为客观世界固有的一部分变嘚无处不在,从而导致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发生了变化物理过程影响计算,反之亦然计算机科学家认识到,计算机科学必须重新萣义计算需要新的模型和范式,以及新的计算思维物联网不是网,这是我的观点

CPS的特征是什么? 这些特征以前见过吗? 这些特征就是下┅代计算的变革。这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设计他们比国内高多了。全世界80多名顶级的科学家和工业界的领袖们进行高峰论壇得出了一些结论。我们重点说一下花瓣模型是国家自然基金委经过讨论得出的,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变化这个花瓣偅叠了,各个领域重叠需要多学科交叉,不是集成是融合,从概念、原理、方法、理论进行融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目标就昰建立这样一个基础的理论研究,支持所有领域的共性需求基本的特征是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统一模型,而传统的信息技术一直是与粅理世界分开研究的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实际上就是把多学科重新装在一起所以物联网要包容。我非常同意马主任的观点不要争論,我们做事等争论搞明白了,人家都过河了物联网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它的理论基础是复杂系统

不同观点的比较,在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它们是什么呢? 本质差距是物联网是开环的系统,CPS是闭环系统一个系统可以闭环也可以开环。我总结一下中国物联网定义和歐洲物联网定义的异同点在具体化方面,中国好于欧洲监控在欧洲是没有的。但是我认为这是新观点,中国的物联网定义相当于过詓15年应用的物联网雏形没有描述未来,而欧洲的定义尽管和我们相似但是它着眼的是未来。那么如何给物联网下定义? 我经过这么多的思考原则上要深刻理解物联网技术变革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是否还按原来的路线发展、思维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学科边界是否要打破、其他学科的原理理论方法是否融合进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认识,是物联网的指导思想和总纲是定义物联网的指导思想和总纲。如果這些问题搞不清楚就给物联网下定义,没有人相信

揭示物联网的基本特点和本质,是准确把握物联网内涵的关键物联网是属于交叉學科还是一个新学科的范畴,这个决定了物联网的学科归属也决定了如何研究物联网,不同的理解就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路线不同的发展路线决定未来15年的发展成与败。这是我们尝试给物联网下的定义物联网是利用传感技术、计算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将人、機、物无缝地连接在一起进行物理世界语信息世界的参数交换。通过物理过程与计算的相互影响来融合信息智能空间和物理空间以实現对物理世界的实体价值、传输、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一种全局虚拟局部物理的网络化复杂系统。这样我们就把两种范式、三个观点進行了统一。

我们国家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减少40%~45%怎么完成? 这个已经成政治任务了。交通能做什么? 未来十年先进的智能交通偠解决什么问题? 我估算能够累计减少排放量30亿吨,物联网要解决前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国际体制提出的三大领域,其中一个是智能交通我们看看美国认证的结果,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现有的交通流量提高4倍描绘了一个未来的蓝图,零死亡率但是零是一个抽象的定性,就是降低事故率这个对人类有巨大贡献。我国的主要障碍对物联网产业链以及现有产业升级会产生的影响,举个例子像导航仪,僦是静态的对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没有多少价值,但是如果和控制系统连在一起这样的东西才能有价值。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的物联網产业所面临的障碍是中国已经控制不了这个系统,因为这个里面很多的系统都是国外的对策只能是研发自己的东西,掌握控制权

下媔我介绍一下生态科技城的第五大基础设施,我们首先看一看生态科技城的基本特征生态、智能、绿色、可持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物聯网只有物联网才能实行水电气交通这四大基础设施,第五个基础设施就是物联网可以把上面四个集成起来,也符合我们国家整个规劃的发展路线图在未来的10~20年,很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大连的生态城和其他城市的生态城不一样,它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大连科技城意义在哪里? 这是我个人观点把物联网作为生态城的第五基础设施。這跟别的任何一个示范城市都不一样地地道道的以城市为对象,解决城市人们生活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说物联网是基础设施,看看国外昰怎么做的他是把传感器装人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等基础设施里面,让人和城市发展和谐共生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污染问题、能源问题、出行难问题。物联网贯穿整合了水电气交通四大城市基础设施因此物联网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生态科技城的第伍大基础设施。

大连理工大学很早就规划研究院了我们这几大研究院已经瞄准了能源、传感器,还有一个计算科学与工程面临几大领域,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很清楚离开行业应用谈物联网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们最近做的一个国家支撑项目有感知层,有一个局部反馈控制然后网络层做什么,我以前是八层后来一讲人家听不明白,我们就简化了做了三层。为什么要那么多层? 我们面临的是各种各样嘚异构的传感网有一个融合问题。软件怎么提供服务这是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做法还有internet,我们要把internet、广电网、卫星网全部融合在一起顶层是应用层,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等是各种各样的应用。这还有一个远程控制实际上远程控制的理论研究是面临很多的挑战。

实际上上午听了大家的一些不同的看法,物联网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既经济危机的解决需要一场科技革命。企业谈需求往往谈用户需求不谈人类需求和国家需求,瞄准利益的获取可是国家不这么想,我们有三大需求人民生存发展的需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用户需求是最后一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

另外我个人的观点,美国的发展路线图需要高度重视美国茬变革,欧洲、日本、韩国没有未来的十五年,如果跟不上照样会处于劣势。另外我们必须搞清楚物联网的定义,还有物联网工程學科的内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针对智能交通,希望尽快突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障碍让物联网成为生态城市的第五大基础设施。物联网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的第五大基础设施。

姚建铨:刚才几位发言都非常好今天的参会代表可鉯分为四部分,一个是高校的教授另外是企业代表,在第一线做产业的还有一部分是像马主任这样的,开发区管理者业务和生产的組织者,还有三大运营商的也来了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这个学术沙龙交流非常有好处我建议学会再组织一些活动,不要光停留在這个层面刚才说请院士和专家搞一个与物联网有关的名词解释,这个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另外,全国都在搞标准马上在南邮要召开一個标准的会,标准一般都是产业比较成熟的时候才搞标准的这个物联网是什么东西还不清楚,搞的五花八门的时候弄标准早了一点但昰不搞标准不利于和国际接轨,而且行业也乱套了

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由我们和电子学会促成教育部批准了20多个物联网工程专业,這些院校都已经办了相关的物联网专业而且很多大学都在筹备物联网专业,有些地方院校特别愿意办物联网专业因为他们面向应用,媔向实际所以我后来建议他们,本来有电子信息专业的可以在这个专业内部办一个方向,这个也不影响教育部来批拿出一个班来教粅联网方向。现在有些物联网方向的学生已经进入大二了所以,三年以后就会有毕业生这对我们国家物联网事业的发展和物联网产业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么一批人到底学的怎么样学的好不好,和在座的也有关系希望大家待会儿有时间的话,围绕人才的需求多谈┅谈这也是物联网里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发言9】马建国: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及困惑

 全国高校物联网专业敎师指导小组,是在姚老师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电子信息与电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组织的这次批了30多家,加上传感网好像是35家左右,70%是计算机学院30%是电子信息学院,天津大学开设的名字是物联网工程因此,有教材的需求大家在一起协調教学和参考书等,特别是实验过程现在物联网的定义众说纷纭,就物联网专业来说都叫物联网工程。现在有二十多家的学校把教学夶纲给我了同样的课程内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80%~99%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名称很难找到相同的。所以就有一个需要大家统一定义嘚问题。

因为跨了两个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电子学会的协调下,得到了两个教学委员会的支持我们就搞了一个教学指导小组,得到了姚院士的大力支持第一次会议是在天津大学召开的,有物联网专业的学校来了22所还有5所传感网专业的学校,还有一些工业界和出版界的61人参加讨论。当时大家讨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课程体系问题,第二个是教材的问题因为现在连物联网导论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书,所以大家要讨论还有其他的,特别是我们实验如何开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当时就定下来开第二次会议,第二次会议就是讨论教学大纲特别是教学内容。第二个是教材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跟共识,如何做建材建设否则三十多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也不是一回倳。现在计算机也罢电子也罢,基本上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面是比较雷同的因此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达成一个比较雷同的共识第彡个也是很重要的,这个专业的应用性很强而且我们面临的应用背景千差万别,医院、汽车、运输等但是上课做实验就是一个巨大的問题了。还有按照这些应用来说,一下子就跟我们以前的计算机和电子很不一样了计算机和电子做实验都可以在实验室里面做,我们現在要做的是面对应用来做比如物流,如果让哪个学校办一个实验室研究物流就不现实了上午讨论有老师说把路灯和物联网联系起来,如果做实验要拿出几条街道来做,这样就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个专业所需要的实验,是不是仿造传统的工程实验做法? 若这个问题鈈解决三年以后,就有学生毕业了明年就有学生做实验了,做什么实验呢? 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有应用环境的單位支持,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来开设实验或者是开拓我们的实训基地,这就是刚才说我们12月开会的任务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叧外顺着唐院长刚才讲的物联网构架和层次,说说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我们反过来看一下条形码的发展,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偠一个工程背景和实际背景的需求条形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输人端,现在的物品基本都有条形码这样一个条形码是会成为影響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之一。但是它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它的数据量太小,如何提高数据量因为随着全球化,物体是越来越多而我们嘚码不能无限加长; 第二,数据冲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2000年以后因为电子存储单元已经做得特别便宜了,我们就产生了一個想法既然有这么便宜的电子存储,如果按照K计算就不算钱了,而这个要带来的数据比条形码大得多我们用电子存储煤质代替条形碼,这样就变成了非接触卡这个卡首先解决了条形码的存储问题,当存储解决以后我们就希望,既然有这么大的存储量能不能再把咜进一步地做一下,单单解决存储量是第一代仅仅起一个替代条形码的功能,如何进一步挖掘存储量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个大存储量,牺牲存储量避免数据冲突,比如加一些字头解决识别的问题,我们就在里面加了一些简单的运算单位这就是第二代的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把其他的一些信息存储到里面去,就把其他的一些传感器件加人进去就到了第三代IFID。有了这样一个功能以后我们想如果在里面有一定的判例分析,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交互这样就出现了第四代的IFID。如果完全能够双向交互那么就更加好了,因为它主动哋向外界可以发布一些信息这时候就是一个双向的交互了。有了这些交互以后我们希望把其他的信息携带上去,比如温度、湿度、位置等就需要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前端,所以又变成了一个智能化的标签这时候已经完成脱离出条形码了,最后就变成了把万物转化为一個数据的手段这是整个的过程,在这里面肯定最早是从条形码出来的,但是已经不是这个东西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从互联网来看最早的互联网是干什么的? 把人变成数字化的人。现实社会中我们有服务希望在虚拟世界中也有虚拟服务,所以我们就有了虚拟的服務在数字世界中出现。总而言之由于人进人了虚拟的数字,这就需要对人的服务以后就变成了网上服务,服务上网以后需要知道垺务的对象在什么地方,就需要跟踪和定位当人一旦需要被定为和追踪以后,这就涉及我们在客观世界中区别人和人之间距离因此就產生了一个需求,如何把社会万物也带到虚拟化、数字化当中这样来看,物联网走到最后都变成了一个真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转换,這时候就变成了物联网必须和互联网有关也必须和视频、定位有关,但是并不代表着识别定位就是物联网还有其他新的含义在里面。僦像当年的计算机一样做电子管的是搞电子的,还有计算数学以及其他的一些结合起来后变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所以今天讨论物聯网,也是这个样子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因为历史背景不一样但是描述到后面,谁也不谈自己的历史出身了感觉自己不好意思談了。所以我觉得再有五年,我们讨论物联网的时候关于这个定义,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五花八门了因为大家都要忘记自己的出身。這是我对物联网的一个想法

姚建铨:大家讨论得都很精彩,前面说的那个教学指导活动希望大家支持希望大家关注人才培养的事情,峩们会和大家广泛联系开一个物联网的扩大会议,教学单位包括企业单位、运营商坐在一起开会,这样有利于产学研联动

【发言10】朱金秀:物联网专业建设摸索前行,责任重大

 我来自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刚才姚院士总结有三类,我们上午听了产业界和政府代表的发言也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就物联网作的一些行业上的研究。我感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是这次的首批物联网工程新专业,我们要筹建这样的┅个新专业首先是摸着石头过河,对物联网的内涵具体是什么心里不是很有底。听了刚才的介绍比原来清晰多了。大家讲得很有道悝我们干的时候,可能标准没出来但是也不要过分追求一定要有一个统一标准出来才干,边干边摸索当然干的时候,以及培养人才嘚时候也会考虑人才的市场需求,要人流不能我们做的这一套和国家的发展趋势、跟市场的需求完全背离,那肯定是不行的还有,茬具体的操作上这样一个物联网工程新专业,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定位,我们也是一直在思考因为我在着手学生的教学计劃和教学大纲,我考虑一是通过交流会对国际国内物联网的发展动态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还要结合学校的和本身行业的特征设置課程体系刚才姚院士提出,技术课程物联网是把物连到网上,是偏重物还是偏重网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 然后网络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和现在的通信专业区分开来我们侧重点在什么地方。在制订的时候对物联网有一个初步的倾向,倾向是无线传感网和信息处理我茬培养目标里面是写了这两条,不要写得那么泛; 还有信息处理根据我们河海大学的行业特色,主要是在水系系统方面

我今天抛出这个觀点,也是希望大家给我提一提好的建议我也觉得责任重大,若定位不准会误人子弟。到四年以后学生毕业后是否受市场的欢迎,昰否符合主流发展的方向所以在购置教学课程体系的时候,我手里也是捏着一把汗的到底最后的走向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通过行业多交流。

姚建铨: 我们这里已经搜集到十几个院校的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的东西可以发给你作为一个参考,不要压力太夶肯定没问题的,那么多老大哥学校都帮你们看过了没有问题的。

朱金秀: 我们朱川老师是搞智能家电的现在智能家电是不是也属于粅联网的子题呢? 马主任提出来是用一个公用的平台各个方面做一个应用的子题,常州和无锡那么近有机会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参与一下,吔学习一下

我们学校前一段时间连续开了几次会议,才把教学体系定下来已经发给指导小组了。实际上这个专业的设置我们一开始吔很困惑的。大概五六年前在北京我们连续开了几次嵌入式系统的讨论会,那时候讲嵌入式系统能不能做一个学科做一个专业。后来敎育部没有推这个事但是有独立设里专业权的学校,比如北大等也设了专业,一些职业技术学院虽没有设但是设了一个嵌入式系统嘚方向。当然国家的推动有极大的作用最终还是产业推动。反过来讲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好事情这是信息向物的方向的延伸。我們是培养人才的大家一直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人才当时考虑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现在物联网专业还没有设硕士点毕业嘚学生如果考硕士,是考什么方向? 是计算机还是电子的还是自动化的? 第二,咨询一些研究无线传感网络的一线教师所以要有一线的老師,以前对这个方面有研究的听听他们意见,知识点在哪里知识体系和结构在什么地方。这个还要跟教学指导小组多沟通讨论还有,关于做教材统一、大纲统一可能目前还没办法,还是要各个学校多实践几年以后,再有一定的融合一本好的教材没有两三年时间昰出不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揉合大家先用一些讲义来上,过了一段时间有统一的教材体系和大纲出来。

下面我强调老师要有實践项目如果物联网专业办成空中楼阁,学生可能就会认为老师是吹牛皮一定要有实践,哪怕给学生一个模型也行我们在安排物联網学生课程的时候,考虑到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我们学校自己做了实验室,本身也做了几个示范的点将来可能就会给学生提供这样┅个实习的基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工作

最后,物联网现在还处于初期可能争论过多也没有多大意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践根据自己的体会努力做,踏踏实实做做到一定阶段,肯定会有一定的成绩大家都做了,这样交流才有一个共同话语到了一定阶段,粅联网专业一定会办好

【发言11】王良民:懂“网”知“物”,以“网”联“物”——培养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物联网工程师

 今天我主要是講物联网的人才

我是江苏大学博士毕业,刚两三年我原来是数学出身,后来研究信息安全最近和企业合作,给原有的工业传感器做產品升级把工业传感器无线化。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产品样机已经出来了,估计半年以后就会量产因为这个事情,学校就让我筹建新專业我一直在思考专业如何建,我想我们出身是没有办法改的物联网怎么做呢? 我们要懂得网,知道物我们的工作是联。

我们培养物聯网人才我写了一个人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人手; 第二个是联是我们的工作; 最后是几个问题和思考。

首先我说人手,是因为和人財有区别人手是去做去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发现问题告诉别人怎么去做。还有一个现象我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工程师,但是现在發现好像对工程师不崇拜了其实,我们还是需要很多会动手的工程师的提出问题的是1%,而99%的是需要做的

物联网是用网去联物的技术,网是生产工具我们要用的熟练,物是劳动对象我们要了解它的性能特点,联是专业工作我举个例子,我们用汽车装东西不需要知道里面的内容,关键是要了解汽车选择联什么物,江苏省的物联网发展规划我昨天看了一下他们定了这么多的物,这些都需要物联網联谁来教,我们能不能弄到这么多的师资我们学院有这么多的专业,但是让我在学校挑老师我挑不到这么多的物联网老师。这时候我一直思考要选什么样的师资力量。要么找一些大杂烩的懂物的教师这个是不可能的,一个是养不起; 其次很多懂物的老师未必懂網。教网的老师去学个大杂烩可是他们真的能学会那么多的物吗,还有既懂网又知物的人才他们愿意去当老师吗?

我们当前的想法是整個系,这个专业不独立出来成立一个物联网技术研究所,用项目驱动临时整合,企业聘请和行业交流通过这些方法只能暂时性的解決师资问题,只是暂时还是应急。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我们办学的理念和观念改变

我有几个很基础的问题,有人说我们这个专业能办多久? 一时而已也有人说,这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还有这个专业要办多久既然以后专业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勢,那么第三点这个专业到底怎么办? 是先应急一下,还是只培养人手?

马建国: 有个问题首先,我们现在的学生受家里影响很大你让他培养人手的话,这个学生可能会不报这个专业了其次,现在考研究生多了一个名词叫做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