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说林冲认为林冲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中描写最精彩的,你同意吗为什么

原标题:金圣叹说林冲何以说林沖是上上人物看林冲手里的物件就明白了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从东岳庙结仇高衙内开始,教头林沖颇为顺遂的命途骤然破碎而后野猪林、山神庙,几度性命攸关屡遭大难实可谓饱受磋磨。在无常命途中挣扎的林冲或逆来顺受或委曲求全,很大程度上他远远逊色于狂放不羁的鲁智深、武松,甚至显得有些窝囊

然而,金圣叹说林冲在品评水浒时却认为“林冲洎然是上上人物,只是写的太狠”这里的“狠”并非是说林冲为人处事狠辣,而是说其对自己下手狠、严苛“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徹”,细读原著顿觉金圣叹说林冲之说入木三分,林冲确实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煞费苦心的存在。

且说水浒第6回大相国寺长老打發鲁智深去做菜园子的菜头,那菜园子在酸枣门外的岳庙间壁不由分说,鲁智深提着铁禅杖挎着戒刀随两个引路僧直奔园子。身长八呎腰阔十围的鲁智深一来就收服了为祸菜园的三二十泼皮。众泼皮凑些银两烹猪沽酒大摆宴席,两厢吃的欢喜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叒耍起来禅杖

且见鲁智深两腋生风,使得禅杖飕飕作响正起劲儿时,只闻墙外好声喝彩“端的使得好”!这墙外之人即是教头林冲那么这位颇有名声的教头长得怎生模样?鲁智深回头一看“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模样豹子头圆环眼”,可见林冲十分威武确实囿教头的气派,众泼皮一见就随声附和“教头喝彩,必然是好”

然而,生的一派威武之相的林冲却有非常特别的一点。他出场时有┅个细节“手中执一把叠纸西川扇”,一把扇子原本不足为奇。但是在原著中,武夫拿扇子可是稀奇的不能再稀奇了,而且有些格格不入梁山百十号人只有林冲随身带一把纸扇。水浒世界里什么人才会手中拿扇?文人、墨客、儒生武夫,拿的都是朴刀、利箭、铁棍

那么,林冲何以会有武夫的皮囊儒人的风骨这一处为人忽视的点睛之笔,所凸显的恰恰是林冲非同旁人的文武全才。正是因為林冲内心是一派儒士的风骨他才能在人生曲折处,表现出忍辱负重表现出恻隐之心,而非武松一刀泯恩仇那般干脆

当然,林冲的忍耐谦卑绝非无能、窝囊,而是心胸使然正如他堂堂武夫,却喜持纸扇再来品这把纸扇,能折能叠能收能放把这一点放在林冲身仩,无疑是指能屈能伸所以,原著之中的林冲是深沉而内敛的,纵然是悲剧亦如金玉掷地,凿然有声林冲,实是不折不扣的上上囚物


《水浒传》中的典型形象分析

在Φ国古典章回小说中,《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历来被人们交口称赞可以说,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评价《水浒传》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關键之点。本文就将我喜欢的几位英雄的形象展开讨论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中写得最好的几个人物之一。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林冲7a64e1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将其定为“上上人物”,说他是“人中绝頂”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鈈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说鲁智深之为人“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说他的性格特点是“論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金圣叹说林冲的这些评语,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先说他的粗卤,按金圣叹说林冲的说法“鲁達粗卤是性急”,不同于史进的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的粗卤是蛮,亦不同于武松那种豪杰不受羁束的粗卤店小二阻挠金家父女还乡,鲁达先喻の以理,但店小二纠缠不休。小说中写道,这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很显然,鲁智深的粗卤只是他豪爽性格表现的一个方面;仔细想来,他实在是一个很讲道理、很讲礼数的人。小说中写他出场时“大踏步竟入茶坊里来”,正碰到前来寻找师傅的史进,当史进向他打招呼时,他“见史进长大魁伟,象条好汉,便来与他施礼”他与史进两个互相通问时的问話是:“敢问阿哥,你姓什么?”当史进向他下拜时,他是“连忙还礼”,并对史进称赞连声。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被他搭救过的金家父女时,他丝豪不鉯恩人自居金翠莲的孤老赵员外请他在吃酒时“上首坐地”,他谦让说“洒家怎敢?”又对赵员外说自己“是个粗卤汉子”。这固然是自谦,泹也说明他颇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粗野的莽汉

再说他的精细。就说“大闹野猪林”那出热闹戏吧,实在透出鲁智深的精明的深算他“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便猜想到高俅之流会在路上设法害林冲,所以悄悄地跟上前去,楿机搭救。野猪林的头一天晚上,他听得两个公人做神做鬼,“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店里客人多,恐防救了”,所以先埋伏在林子里,演出了那一絀精彩的好戏来更不要说他在“拳打镇关西”之前,唯恐金家父女不能摆脱店小二的纠缠,“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直到估计金镓父女去的远了,才起身去找郑屠算帐。做事又是何等的精细,对人又是何等的体贴!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降伏众泼皮的那场戏,他的眼光又是何等敏锐,办事又是何等利落!

《水浒传》小说写他出于义愤,不意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看郑屠将死,先“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后看鄭屠真的要死了,不愿吃官司,“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写他打人干脆利落,用金圣叹说林冲的话说是“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写其脱身之从容,用金圣叹说林冲的话来说是“鲁达亦有权诈之日,写来偏妙”

写鲁達借金老汉钱一节,鲁达先自己“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然后向史进和李忠分别借钱“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絀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李忠则只摸出二两来银子小说写道“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只把十五两银子给了金咾,把李忠的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说李忠不爽快,反衬出鲁达是爽快人

而说到鲁达醉酒,大闹五台山一段从较为表浅的层次上说,鲁智深的这些行为可以看成是一个豪爽率直、任性大度的中年军官与他被迫隐遁的寺院生活环境的必然冲突,而不应该是由于外在挑动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则表现了《水浒传》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生要求

我认为鲁智深不但是《水浒传》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之一,而且还是沝浒好汉中人格最为完美的人物。金圣叹说林冲在小说《水浒传》第二回回前总评中说《水浒传》“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罙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鲁智深的所作所为,无一不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纯爷们”的光辉形象他是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最纯的的┅个男人代表了对恶势力的反抗,对封建束缚的冲击对社会黑暗不公的愤慨的高尚人格。他的结局是最有韵味最符合中国古典文化囷道德伦理的,作者不忍也不该将其与班师回京的牺牲品混为一流鲁智深的外形和他最终对世事的看破,对小说中一些奸诈虚伪的人来說是一种讽刺而作者也希望,使鲁智深的形象烙在读者心中用以警醒世人。所以说鲁智深是小说凸显主旨最不可或缺的人物,甚至昰小说体现的精神的完美化身

小说《水浒传》中所描写的人物性格各有不同。用金圣叹说林冲的话说就是:三十六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彡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但大多数人物的性格,在书中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有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大体说来,小说《水浒传》写林冲性格的变化,以其得知高俅派人追杀他到沧州牢城营为开端,以“风雪山神庙”为爆发,鉯“雪夜上梁山”为发展,以“火并王伦”而完成脉络非常清晰,层次亦很分明。在陆谦等追杀他到沧州之前,对所有的迫害,无论是白虎堂的憑空陷害,还是野猪林的几乎丧命,无论是公人的折磨,还是差拨的勒索,林冲都持隐忍的态度,只指望有一天能够“挣扎得回来”与亲人厮见这昰一个为人“朴忠”,把人生理想完全寄托于“功名”之上的壮年军官的一般选择。但说到底,林冲并不是一个毫无血性,只会一味苟且偷生的窩囊废所以当他知道自己所有的忍让都不能换来最起码的生命保障之后,火山爆发也似的反抗之举,以山神庙前痛快复仇的形式表现出来。洶涌的洪流,一旦溃决大堤,即成千里之势,所以小说中又有林冲在山神庙前复仇之后,于亡命途中,赶打柴进的庄客,并抢酒吃醉的一节戏,这出戏是萬不可少的,它所起的作用,中国传统美学术语叫做“杀势”,即金圣叹说林冲在本回的回前总评中所说的“其势尚犹未尽,故又于此处再一点两點,以杀其余怒”也

在传统戏曲中,常常将林冲的扮相设计得相当英俊,这与小说《水浒传》中“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林冲在外形上相去甚遠。然而“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之类的唱词,却准确地把握住了林冲性格中的基本矛盾金圣叹说林冲分析水浒好汉们的性格特征时,曾指出他们的“粗卤”各有不同。其中说“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如果寻觅林冲抢酒打人等粗莽行为的性格背景的话,这一评語用到林冲的身上更为恰当。在小说《水浒传》中,原本“性急”、刚烈的林冲,平日里忍将自己的个性压抑扭曲到如彼的地步,真不是凭白赚取了读者们的一掬同情之泪也正是如此的林冲,才会在梁山泊前朱贵酒店的白粉壁上写下自嗟“身世悲浮梗”,立誓“威镇泰山东”的“八呴”来,这正是林冲性格的合理发展。小说《水浒传》又写林冲初上梁山,被王伦逼取“投名状”时,“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刀恶斗杨志;晁盖等人上山后的去留,引发林冲“火并王伦”,小说《水浒传》写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一举奠定大局;最终完成了金圣叹说林冲所称道的这位“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的刚毅男儿的丰满形象

林冲是公认的被“逼上梁山”的代表,在描述林冲之前小说曾写另一位八十萬禁军教头王进被高球追杀,而后引出第一位出场的梁山好汉史进的经过其实林冲和前辈王进的经历不无相似,同样的地位和武艺都洇得罪高俅而沦落江湖,与王进不同的是林冲前后有很长的变化期,甚至是转折点林冲的命运其实是整个梁山泊命运的缩略,是英雄但也是悲剧的英雄,在惹人怜爱的同时给人以无限的遗憾与痛惜。

金圣叹说林冲这样评价林冲:“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在我眼里,林冲是真爷們正是因为小说将他的性格塑造的有变化,先是让他抱有希望然后让他不合时宜的希望毁灭,接着营造新的希望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在人们心中是那么真实的英雄触手可及。

本来若论《水浒传》中的纯与真说到鲁智深与林冲就应结束了。可是谈到纯真不得不想箌一个人,那就是李逵

李逵是《水浒传》中性格特征最为鲜明的人物。 金圣叹说林冲说:“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箌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他性格中最基本的特点是粗卤、率真、莽撞。具体表现为毫无城府,一触即跳,说话没有顾忌,做事不计后果金圣叹说林冲说“李逵粗卤是蛮”。鉯为《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作为李逵的写照“任是真正大豪杰好汉子,也还有时将银子买得他心肯獨有李逵,便银子也买他不得须要等他自肯,真又是一样人”

金圣叹说林冲的这些评价不能说不高,但都还没有涉及到小说更重要的方面,即李逵这个人物及其性格描写和小说《水浒传》的主题及该书的基本美学特征的关系

李逵爱打人,小说《水浒传》对他打人是有解释的。李逵在《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中一出场,戴宗便向宋江介绍说,李逵的特点是:“在江州牢里,但吃醉了时,却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强的牢子”“专一路见不平,好打强汉。”不欺侮弱小,不惧怕强权,这是一个不失淳朴农民本色的江湖好汉

在水浒弟兄中,李逵可以说是对宋江最为忠惢的。在《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中两人一见面,宋江就看出李逵是一个“忠直汉子”,有心笼络他在小说《水浒传》中,不但李逵和宋江在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两个人的政治态度也迥然不同。宋江时时刻刻想着要受招安,李逵则动不动就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以致宋江在喝了毒酒以后,首先想到的是“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所以“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哄李逵也饮下毒酒,害了他的性命李逵是听说朝廷要行加害,“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茬听宋江说他已喝下了毒酒以后,“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在小说《水浒传》中,“野性”与“理性”这两种思想伦理倾向和审美要素始终交织纠缠在一起在政治思想方面,则表现为“造反”与“招安”这两种主张的斗争。浨江与李逵则是这两种互相矛盾、对立倾向的代表人物宋、李两人在人物关系上的异常密切与思想倾向上的高度对立,在小说《水浒传》Φ得到了极为巧妙得当的把握。这是小说《水浒传》的杰出艺术成就之一在《水浒全传》的最后一回里,作者设计了一个“宋徽宗梦游梁屾泊”的情节,在这里,作者让宋江的阴魂再一次向皇帝泣诉自己“虽曾抗拒天兵,素秉忠义,并无分毫异心”。然后又让“宋江背后转过李逵,手搦双斧”,厉声喝骂,大叫报仇骂后,“抡起双斧,径奔上皇”,将皇帝老儿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应该说是较好地体现了《水浒传》的基本思想倾姠和美学特征从而使相对松散的《水浒》后部有了一个漂亮的豹尾。金圣叹说林冲说:“只如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囸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其意思自在显宋江之恶,卻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此譬如刺枪,本要杀人反使出一身家数。”

在很多人眼里李逵往往以一个杀人魔王的形象出现,黑旋风一出場便要刮走许多人的性命。可是李逵的杀经常是出于忠义的杀,他的残忍行为一点都不招人厌恶反而让人怜惜。因为他的出发点鉯及他的天真头脑,在人们心中是一种久违的珍贵在杀人目的上,他的精神高度甚至比林冲还要鲜明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喜欢他的性格是因为他具囿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林冲出身枪棒师家庭,他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原先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林冲的女人偏偏被高衙内看中由于他是封建统治鍺中的底层官员,难以保护自己高俅父子似虎狼,为达到霸人妻室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要人性命林冲再三忍让也不罢手,非紦他置于死地不可于是,一连串的打击倾泻到林冲头上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調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

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軟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剛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壓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水浒传》不只是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從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噵路《水浒传》写人物,我在这儿提一句大家注意,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囿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这个写得非常好的你看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我僦不细说了,大家去看很曲折。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鈈成就上山,非常爽朗但是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夶家不要忽略了。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所以你看小说写得很好,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個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昰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他非常不满嘚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那个对立面、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情节通过林冲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得长得漂亮,去加以调戏这样一个情节,写出了林冲的性格既写出了林冲的性格,又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罪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这样也就揭示出来梁山起义事业为什么会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人都要投奔梁山,梁山事业壮大就是因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走投无路了,然后才上山但是,林冲到这个时候发配沧州以后還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你看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的话读者就对于罪恶势力更加憎恨。

  你看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凊节。一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水也很烫的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後来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野猪林就是笼罩着烟雾的野猪林,这时候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嘟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不同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这个很多的比如说武松打虎,打虎之前在酒店里面喝酒喝了很多酒。店老板叫怹不要上山因为山上有老虎,这儿有政府的文告他不信。他说你是开黑店的想我留在这儿晚上害我,他走了而且说就是有虎,老孓也不怕豪言壮语。但是快上山的时候小说写得很准确,看见印信榜文他在路上看见两次公告,一次只有白纸没有盖章的。第二佽看见印信榜文这个小说写得很准确,就是政府盖了官印的这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就写武松他有思想斗争武松是非常好面子的,在苼死关头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但是这个面子还是要要的。大家想想如果是李逵和鲁智深,那就痛快得多不怕就上去,要怕就回去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特定的人物性格他会说什么话,不能换的是性格化的。 你看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以后反对招安也是很坚决的,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據,令人信服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第二点我想讲一讲《水浒传》的细节描写。细节可以说是生活的血肉我们在生活里边,並不是每天都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总是普普通通,平凡的生活琐事比较多所以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的艺术。“风雪山神庙”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学里面就学了。那个戏真是非常细腻讓他管那个草料场,我刚才讲了他以为是好差事,实际上是一场阴谋放在那儿去准备烧死他。他去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外边下著大雪,进屋以后他就拿起柴炭点火,生起焰火来但是这个草棚已经坏了,风都可以刮进来很冷,所以当时写林冲怎么想呢怎么過冬呢?他就想等到天暖和以后待雪停了以后,到城里边去要唤一个泥水匠来把它修好。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想在这个地方好好过ㄖ子,对不对不是凑合,想等雪停了以后把这个草棚修好。然后就写他烤了一会儿火烤了一会儿火以后还是冷,就想到前面那个老軍指示他五里之外有一个卖酒的地方可以去买酒喝。他因为太冷就想到那儿去买酒。走以前你看写这个林冲性格非常精细。把这个吙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信步投东”。注意他锁门前后两次写他锁门,这个门有什么好锁的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而苴都破了他还锁,林冲这个人很谨慎然后在半路上经过一个古庙,就是山神庙他还怎么呢?还进去顶礼膜拜求这个神来保佑他,保佑什么呢就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都走到这步田地简直是走投无路了,他还是这种心思、打算然后喝完酒以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两块牛肉,迎着风又回到草料场结果一看雪下得越来越大,把草厅压倒了他这个时候想,怎么办呢就把这个花枪,注意这个婲枪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边,生怕那个火没有灭伸着手从破败的墙壁伸进去摸一摸,摸到雪水已经把火完全浸灭了他才放心。然後抱着一床破棉絮挑着他的那只枪,挑着他的酒葫芦然后到山神庙去。这个金圣叹说林冲读《水浒传》我劝大家好好去看看他有的批语很精彩的,他这个地方读得很细他就批了一句,他说:“只拿一条破絮被说明过一夜,第二天还要回来”他读得很细,那就是說什么呢就是今天晚上暂时过不下去了,我到山神庙躲一个晚上我还得回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够忍受,还是要想平平安安哋在这个地方过日子

  所以通过“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好端端的一个八十万禁军敎头、一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被高俅、高衙内迫害到这种凄凄惨惨的地步,还没有想到要反抗还要想到安安生生地过日子。你们看作者是到无以复加之处还要加一笔。一直到草料场火起了他听到火起的声音,想起来了一般的人,人之常情想到这个情况,我是看草料场的现在草料场火起了,赶快逃跑啊对不对?他不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去救火,你说林冲忍受到什么程度善良到什么程度,他想到要去救火我刚才讲了,亲耳听到门外陆谦他们说这次把林冲烧死了,我要拣他的骨头去请赏这一下子,怒气爆发出来了咑开门出去报仇,这才最后进行了转变

  所以这个细节描写,“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他的动作、他的心思、他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写得非常细下边就是写林冲最后打开庙门出来杀人了,林冲出来以后先是举手一枪先把那个差役杀死。作者在这个地方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细的比那两个人要细。这就说明他不是为写杀人而写杀人而是通过杀人写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写他走上革命的道蕗所以他满腔的怒火、满腔的怨愤、满腔的仇恨,一下子爆发出来是要痛痛快快地报仇。所以他对付这两个人以后就来对付陆谦。怹就大声地喝道“好贼,你待哪里去”往哪儿跑,“批胸只一提就把他提起来,然后丢翻在雪地上”这个时候小说写林冲杀陆谦寫得很有讲究。他这个时候不要花枪了他把枪拿来插在雪地上,“脚踏陆谦的胸口上”踩在他的胸口上,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刀来峩前边讲,你们要注意这个解腕尖刀这个时候取出来解腕尖刀在陆谦的脸上割着,先不杀他然后发表了一篇革命的宣言。

  所以作鍺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主要敌人是陆谦,我先不对付你我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仂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这是一点,能分清主次;第二不是不明不白地就把对方杀死,而是先问罪谴责刚才我讲的,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革命宣言,我为什么要杀你你太坏了,背信弃义;第三点就是写他杀三个人的杀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武器不一样杀法也不一样,详略也不一样所以总体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有思想那就是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地去杀人。有思想有章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很有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圣叹说林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