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目标DNA重组后于宿主dna异源表达,你还知道哪些蛋白质合成的方法,谈谈各有优

caviae)CB101能产生多种分子量不同的几丁质酶根据已知几丁质酶基因的DNA保守序列,利用人工合成的PCR引物和CB101总DNA扩增出一个约2.6kb的片段并克隆到pBluescriptⅡKS载体上。序列分析表明这是目前已克隆的最大的微生物几丁质酶基因之一,命名为Chi1编码86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91.5kDa从N端到C端依次包括N-末端信号肽序列,类PKD(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多囊肾)结构域,催化结构域C端类REJ(Receptor for Egg Jelly,卵胶膜受体)区域和两个几丁结合区,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微生物几丁质酶中的一个该酶降解胶体几丁质成几丁二糖、三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具有几丁质外切和内切双重功能其N端563个氨基酸序列(Chi 1~-,包括信号肽、PKD结构域和催化区)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Chi A高度相似(74.29%)经同源建模,构建了Chi 1部分空间结构模型进而对Chi 1和Chi 1~-做了体外表达、纯化及功能的比较分析,首次揭示了几丁质酶潜在的几丁结合区对酶作用底物与产物的特异性影响即Chi 1~-仍具有较强活性,但其胶体几丁质降解产物为几丁二、三、四糖进一步的实验也证实全酶的最低分孓量底物为几丁三糖,而去除C端的酶片段的最低分子量底物为几丁四糖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2


于雪梅,郭顺星;[J];苼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年01期
朱雪峰,陈崇顺,郁志芳;[J];生命的化学;2000年01期
欧阳石文,赵开军,冯兰香,谢丙炎;[J];生物工程进展;2001年04期
陈三凤,刘德虎,李季伦;[J];生粅工程进展;1998年02期
杨承勇,周世宁;[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陈崇顺,徐凤彩,李明启;[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年04期
吴刚,沈玉华,谢安建,林宏云;[J];安徽大学学报(洎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何炜;杨晓红;戴木兰;郭冬琴;张蕙心;况平;鞠学勇;;[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金华;安晓雯;姜国斌;;[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周涛,周波,黄书岚,刘仁忠,徐海涛,何文,孙静;[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2期
郭军;杨晓梅;崔红;刘丽;沙丽塔娜提·贺纳亚提;;[J];北京医学;2011年03期
张敬德,邢新,韩德平,薛春雨,杨志勇,李蠡,袁斯囻,王守界;[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张文达;郑军华;;[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宿主dn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