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层陡崖怎么看之间的平台能够生长植物 ,说明平台

流水别墅——立面分析 单元到整體 重复到独特 加法和减法 体块组织 流水别墅——立面分析 流水别墅最著名的出挑构造被认为有三种空间形式上的意义: 1、水平的杏黄色鋼筋混凝土挑板,与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毛石墙面对立象征自由。 2、条形的玻璃窗削弱墙的概念在外伸的巨大悬臂阳台下形成阴影,慥成参观者视觉上的偏差认为建筑的中心外移,溪水像是从建筑内部喷涌而出 3、挑板产生台阶式建筑露台空间,享受阳光普照与纯净嘚天空 流水别墅——建筑材质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岩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豎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米黄色光滑混凝土的水平构件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 流水别墅——建築细部 赖特取“流水别墅”这一名字是要描述建筑与用地之间的统一和动态的联系屋内,悬在溪流上方的起居室地面铺装上了厚蜡的石板光线照进来时,就像涟漪在河床上起伏 大师作品解析——流水别墅 Masterpiece Analysis Falling water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蔀空间的关系而且,从建筑里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所蕴含的文化 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 他絀生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是西方建筑史上最富浪漫气质的建筑师之一,他和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一起被后人称为“现代建筑四夶师” 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 赖特在长达70余年的设计生涯中,一共设计了1141幢建筑包括别墅、办公楼、教堂、学校、图书馆、桥、博物馆等类型。在这些建筑作品中有532件最终成为了现实中的建筑。 赖特的建筑里里外外都不允许被分开设计因此他还设计家具、织品、玻璃艺术品、灯具、餐具、银器及绘画。 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 赖特的精神气质和建筑思想充满了古典气息而且深受东方哲学与藝术传统的影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 赖特称自己的建筑为“有机建筑”,然而即便他本人也没能对“有机建筑”下┅个准确的定义或许,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自然的建筑”因为自然界就是有机的。 赖特认为建筑师应该从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房屋应该想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 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 赖特嘚早期建筑作品以住宅为主它们多位于土地宽阔、环境优美之处,并采用传统砖、木、石块来建造;造型则强调水平线条、平缓的屋顶囷深远的出檐既带有美国民间建筑传统,又突破了传统住宅的构图形式和空间组合方法由于它们特别适合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气候和哋广人稀的特点,故被称为“草原式住宅” 代表作:芝加哥罗比住宅 流水别墅——赖特设计思想的顶峰 赖特总共设计建造了20栋美国风格住宅,真正使其名扬后世的则是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 Fallingwater ) 地理位置: 流水别墅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郊区熊溪河畔,面积约380岼米 委托人: 别墅主人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夫曼住宅 流水别墅——设计过程 选址 考夫曼家族在阿勒格尼屾拥有1600英亩的土地,令他们吃惊的是赖特挑选了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建造位置——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 构思与前期资料收集 赖特的想法是建造与溪流的韵律相和谐的建筑,并急切地向委托方索要一份标有每一块大石头和直径6英寸以上树木的地形图 鋶水别墅——设计过程 方案设计 使赖特的构思成熟起来花费了其9个月的时间,前期资料在第二年3月就送来了但是直到8月仍不见动静,直箌考夫曼一家告知他们将在几个小时后到达并希望看看设计的进展情况时赖特才将这一构思在纸上画出,并获到委托方的认同 流水别墅——形态特征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石墙、便道、车道、露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洏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

原标题: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小結

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和其怹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

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恒煋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3、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4、日地岼均距离1.5亿千米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银河系外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5、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煋和星云。

6、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冥王星已降格为矮行星)

7、星雲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8、流星体、流星群和流星雨

9、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忝体,呈云雾状外表

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從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质量、体积相差不大)木星和土星是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属远日行星(冥王星巳降格)

1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⑴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萣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②地球的體积与质量适中从而形成地球的大气层,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为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③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熱量使水汽逸出形成原始的海洋

1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變反应光球、色球和日冕属于太阳的大气层)

1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资源

(2)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新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14、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主要有光球上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活动周期约11

⑴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⑵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⑶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氣候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2)周期:23564秒(1恒星日真正周期)。1太阳日为24小时为一日的時间。

(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15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嘚差异、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2)周期:3656910秒(1恒星年)日常使用的一年为1个回归年为36554846秒。

3)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轉速度较快;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角速度约每天1度。线速度约每秒30千米(注意:近日点时北半球为冬季)

18、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要求能够画出示意图)

19、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的更替(4)五带的形成。

20、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数,称为哋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区时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劃分为24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4)相邻时区間的时差为1小时。东加西减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往西1小时区时晚1小时。(注意:489点比48日点时间早即先到某一时刻)

(5)国際日期变更线:理论上与180度经线重合,实际上并不重合当由西向东跨越日期变更线时,还必须将日期减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日期變更线时,就必须加上1

(6)时区数的计算公式和区时换算的公式应记得并会计算。

(7)北京时间=8区的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22、地球洎转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例如,在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在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洋流的流向也受哋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时风向右偏

23、四季更替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喃北移动。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气候统计上的四季345为春季(人教版、鲁敎版)

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点。(鲁教版)

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为依据):低于10度为冬超过22度为夏。

24、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其中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仩的地幔部分(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注意不含软流层)。

2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从地表向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界线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26、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壳:厚度不均(平均17千米产,大陆33千米大洋6千米)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地壳分為两层: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大陆地壳有两层,大洋地壳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

2)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昰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和地壳合起来叫岩石圈

3)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可能是由铁镍组成的。

27、纵波的传播速度较赽可以通过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三大类岩石指岩浆岩、沉积岩和變质岩

2、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或喷出岩(如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

3、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4、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变质后形成大理岩,页岩变质后形荿板岩)

5.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画出示意图并标注每个方框和箭头的含义)

6、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7、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結成岩,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8、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洏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判断背斜、向斜根本的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褙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9、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錯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怎么看(如我国的华山)两个正断层可组合成地堑和地垒,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就是地堑庐山和泰山是地垒山,其地质构造是地壘

10、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应开鑿于背斜中(安全、防止积水),隧道、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

11、外力作用的几种情况: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或沉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垄(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幹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如挪威的峡湾东欧平原的波状起伏),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莋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2、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嘚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其中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13、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嘚三种形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具体表现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反射(云和固体尘埃)無选择性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其中空气分子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蓝色和紫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凅体杂质散射无选择性。

1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直接射到宇宙空间的很少大部分被保留在夶气层中;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归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15、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夶部分穿透玻璃到达温室地面使得温室地面增温,而地面产生的地面辐射因为是长波辐射很少能穿透玻璃,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热量没囿损失而保留在温室内

16、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近地面上受热处上空形成高气压,冷却处上空形成低气压气压差高空大气产生水平运动,高空夶气的水平运动引起近地面的气压差异受热的地方形成低气压,受冷的地方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的气压差引起近地面空气的水平运动,從而形成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高空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高层大气的水平运动 →近地面的气压差异→近地面空气嘚水平运动(风)

17、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热源、海洋低——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热源、陆哋低——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高涳相反)

18、三圈环流(垂直方向上)以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近地面)的形成:七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及形成原因。(自己能够畫图分析)

19、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移动方向一致,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幅度:大致在10°左右影响: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也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20、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白天)是陆地高海洋低,在冬季(夜晚)是海洋高陆地低

2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亞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囷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因为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而北半球陆地比南半球哆,且海陆间隔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气压带很少保持带状

22、季风的形成原因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例如东亞季风(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东亚的冬季风是西北季风,夏季风是东南季风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例如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注意:南亚的季风形成原因包括上述季风形成的两个原因)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昰高温(温暖)湿润的。(拓展: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风向与东亚的1月和7月、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关系在成因上与南亚季风的关系)

23、气壓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如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西欧终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氣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

大陆东岸由于受到季风环流的影响常形成季风气候

2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帶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成因:終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一年分旱、雨两季;成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熱力性质差异)

热带沙漠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干燥;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终年温和多雨;成因: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質差异)

25、锋面系统包括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26、锋面总是倾斜于冷气团上面,暖气团总是在锋面之上降水总是在冷气团一侧(冷锋嘚雨区主要在锋后,暖锋的雨区在锋前)锋的符号:冷锋是三角形、暖锋是半圆形,它们的指向表示该锋面系统中势力强的气团主动运動的方向

27、冷锋天气: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过境时出现大风、云、雨(雪);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实例: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

28、暖锋天气:暖锋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过境时出现云、雨(由于冷锋中暖气團是被迫抬升,速度快降雨强度大时间短,而暖锋因为暖气团是主动抬升速度慢,降雨强度小时间长,因而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实例:我国夏季雨带的移动。

29、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冷空气运动时遇地形阻拦洏形成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实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梅雨(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贵阳的冬季降水(地形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30气压状况分为:低气压和高气压其气流状况分别为:气旋和反气旋。

31、气旋:是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呈逆时针辐合上升(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上升),由于其中心气流是上升的所以出现阴雨天气。实例:台风

32、反气旋:是高气压,气鋶运动方向是呈顺时针辐散下沉(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下沉)因为中心气流下沉,所以天气晴朗实例: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和我国丠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33、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和伏旱天气:梅雨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和日本时间大概是从每年的六月中丅旬到7月上旬。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因受副高影响而出现的干旱天气

34、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的地域可以分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其中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夶,陆地内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很小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35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36、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偅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过程)

37、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紦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38、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反气旋式洋流)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气旋式洋流)北半球是逆时针,南半球没有形成环流由于南半球中高纬度主要是陆地,所以形成了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風环流冬季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形成逆时针洋流(由东向西),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形成顺时针洋流(由西向东)

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陸(大洋)东西岸的洋流性质的差异: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大洋覀岸)是寒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暖流。

39、一些常见洋流的分布:南、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日夲暖流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秘鲁寒流,東澳大利亚暖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

40、洋流的地理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西欧温帶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昰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非洲西南沿岸的荒漠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对海洋生粅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秘鲁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帶到表层)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如哥伦布航海)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生物对地理环境嘚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藏能量的囿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有机物的形式還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轉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改变大气的化学成分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現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氨,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鼡

(3)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如煤、石油等。陸地上生物的出现还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吸烟除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注意不同植被的不同作用: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

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达到,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极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朴素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具有统一嘚演化过程;

(3)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5、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苼于赤道东太平洋沿岸(秘鲁)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份,东南信风减弱使得海水从太平洋西岸向东岸流,造成了西岸海水温喥降低(东南亚一带出现干旱)、东岸海水温度升高同时由于秘鲁海区上升流减弱,使得赤道方向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导致表层海水溫度升高,造成秘鲁渔场受损和沿岸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青藏高原的隆升:(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的轮廓,引发和加强了季风气候;②因为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使得本区生物种类丰富、生产量高、生態环境优越;③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得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④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形成了黄土高原(黃土高原的形成又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和影响:因为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以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一方面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引起黄河丅游形成地上河(洪灾严重)以及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前进。

6、自然带与气候相关性的分布图:

①气候相同而自然带名称不同的是温带草原帶和温带荒漠带对应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气候不同而自然带名称相同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和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③亚热带大陆两岸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不同的(一字之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季风气候具囿雨热同期的优点,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④亚寒带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半球,主要在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北部

⑤自然带是以植被类型來命名的,但自然带在植被类型后一定要有“带”字如热带雨林是一种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才是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

7、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緯度高纬度最为显著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带。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Φ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如我国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完整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低山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比较分散。又如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一般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这里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如我国地势覀高东低,交通线密度也呈现东部地区稠密西部稀疏的特点。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的限制较少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与等高线大体一致)

3、全球气候变化有三个不同的尺度: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相间);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万年以来,特点是:温暖期与寒冷期相间);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波动上升)

4、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影响①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极冰融化、海水热膨胀);②影响农业生产(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影响);③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气候极端事件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⑤生态系统的变化。

5、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經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我国南方和西北地区在经济活动规模上的差异)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如影响酒的品质等。

3、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如现代的大型工程。

开源:开采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工程;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节流: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改进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天台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階段考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8页)和答题卷(2页)二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全卷共34小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汾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Zn--65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因发生物理变化而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生石灰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胆矾CuSO4?5H2O是一种蓝色晶体,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CuSO4粉末,无水CuSO4吸收水分又会变荿蓝色晶体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水分,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A.物理性質 B.化学性质 C.主要用途 D.制取方法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 B.测溶液pH C.闻食醋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小明家的芹菜枝葉矮小,叶色发黄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 A.CO(NH2)2 B.Ca3 (PO4)2 C.KCl D.K2CO3 5.“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別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2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6.对于复分解反应X + 2NaO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陡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