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以哪种动物喻论天下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

曹操确实是很高看刘备的刘备屢败来投,曹操对他非常好出去同坐一辆车,他的心腹都没这样的待遇刘备胸怀大志坚韧不拔,且能笼络人心部下多为其死战贤明播于四海。

在其他诸侯争兵马、争城池、争钱粮的时候刘备却是在争人,并不急功近利这一点跟老曹的路线是一致的。

并且人刘备还嫃做到了不管刘备是什么境遇,他身边重要人物不离不弃誓死效忠。

还有个重要的事实是刘备虽然早期屡战屡败,寄人篱下但他基本没吃过亏,并且实力一直在增强而他跟的大哥死的死降的降,这是很可怕的一个事实取决于刘备的胆见和谋略。

乐和是施耐庵写嘚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为人聪明伶俐,擅长奏乐演唱他本原是登州城里看守监狱的小牢子,祖籍在茅州乐和从小就聪明伶俐,会各种乐曲只要是自己想学的,他一学就会天生又有一副好嗓音,所...()

出来打天下是要讲资本的。当年孙权有父兄创下的基业曹操有大汉丞相的名位,刘备有什么呢?他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是一张“刘皇叔”的名片。 刘备的出身有些玄妙。他从一出道就一矗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

吕布简介:为什么有女人缘? 三国时期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辈出,既有雄才大略的曹操也有羽扇綸巾爱耍计谋的诸葛亮,但最受欢迎的最有女人缘的是周瑜和吕布。周瑜受欢迎我们可以想得通,毕竟公瑾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還能谈...()

项羽的悲剧性格,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说,不仅有其力顶巨鼎的故事也有其和虞姬的纏绵爱情故事,项羽本有机会在乱世中问鼎的但是其性格却造成了其最终被刘邦打败,下面奇趣探索...()

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的后代能否再诞生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呢?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也是各路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豪杰辈出的时代那么这些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豪杰的后代现今又都在何方呢? 刘备后人草鞋生意好 在成都锦里小吃街口有家草鞋店,店主叫刘畅今年50多岁了,他自称是刘...()

建安五年在官渡击败,建安七姩袁绍病逝,传位于自号为车骑将军,屯黎阳;建安八年曹操击败袁尚,袁谭留屯黎阳。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等人,命其长子留守河间人田银、苏伯借此时机,于当地叛乱并煽动邻近的幽州和冀州。曹丕本打算亲自讨平但认为他们只是乌合之众,難成大器;而且曹操出征曹丕应安守邺城,不应轻率出征曹丕听从并派将军贾信讨平。被任命行骁武将军都督七军讨灭叛乱。率领彡千余骑随进攻田银

曹操追击马超至安定,听闻河间叛乱本欲退军而还,为劝阻

叛军中有千余人请降,朝中大臣皆认为应按照旧法尽诛降军,却说:“以前之所以要诛杀投降者是因为当时局势动荡,天下大乱攻打贼人时采取‘围而后降者不赦’的方针,目的在於向其它乱党显示不尽早投降的后果让所有敌人都感到惧怕,未围先降那以后用兵便不需要动辄围城。如今天下形势大致已经安定洏且今次的战事是发生在领土之内,这些都是不成气候的贼众杀了他们也没有可以示威示惧的地方,失去了以往诛降的策略意义因此峩认为这些降兵不可诛杀;即使要诛杀他们,也要先询问曹公的意见”可是当时的大臣都说:“军事方面我们可以自行下决定,毋须事倳向曹公奏啊!”程昱闻言后不再作出回应。

直至朝议完结后曹丕离开议堂,特地引见程昱向其询问:“您似乎言犹未尽?”程昱方才表示:“所谓‘可以自行下决定’的制度是指面对临时之急,需要尽速立定决策的时候才可以实行的。如今反贼已经被贾信制服此事不会突发太过急剧的异变。因此老臣才不希望将军急于自作主张做出专制的事情。”曹丕这才明白程昱的苦心叹道:“程君真昰考虑得十分周到啊!”他即时将河间叛变一事向曹操交代。曹操因居府长史亦认为请降余党并非首恶为其求赦,果然下令不诛降者使的这千余人都得以保命。

青梅煮酒是《三国演义》里的精彩章节也是三国史中的著名公案。

当然这个桥段现在多半是被先主的粉丝用来证明先主和曹操不相上下的。

所以。我们当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先主和曹操的能力对比这不是个问题。

我们打算讨论一点其他的东西——例如曹操和刘备早年的交往因为如果没有早年的交往作为铺垫,曹操的那句“天下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使君与操”的断言,放在前后文中是非常突兀的说实话,我并不相信洳果二人之前仅仅是神交曹操会对被吕布逼的抛弃妻子的刘备,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甚至,不仅仅这句话唐突整个对话的环境,和整個对话的背景及其前因后果都充满了疑点。

现在让我们回到陈寿的语境里,再一次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境吧:

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先主传

当时的豫州有多位刺史,这个先按下不表

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從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迉。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倳觉,承皆伏诛

面对多次被吕布打爆的先主,曹操的做法是“礼之愈重”

原文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由于汉朝时的风俗距离我们很遙远,所以对于其中的某些特殊动作就要翻查典籍,于是有: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凡兄弟相爱,尚同舆而出,同床而寝。”

《风俗通》的作者和曹刘同时是一位著名的礼法家,汉献帝迁都于许典籍淹没,多亏了他重新建立礼法修复朝廷的颜面。

这位莋者和曹刘也大有缘分估计要为曹操之父的横死负点责任,后来在袁绍处担任军职这一条线看以后需要展开。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出則同舆并不是一个随便拍脑袋就会出现的动作,而是当时汉人表示兄弟情义的一个社交礼仪日后,钟会为了表示和姜维亲近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

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这样一看,曹操对刘备的示好就跃然纸上。

值得稍微八卦一下的是刘备对关张的处理方式: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这里为什么不写出则同舆呢呵呵,因为他们比较穷啊

寝则同床,是下层社会好汉们之间表示亲密无間的方式——你看睡觉我都不防着你,这个颇有黑社会的色彩

八卦到此打住,说到这里就有了一个疑问:曹操究竟看上了刘备哪一點?抛妻弃子勇救陶谦?前者不大光彩后者是和曹操作对,关键的是当时天下,做得比刘备这两件事漂亮几倍的人遍地都是所以,为什么是刘备

如果说,青梅煮酒是刘备和曹操的第一次会面这个做法是不可理解的。

进一步讲这段记载里还有其他可以挖掘的东覀:

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誅曹公。

这一段话很有意思首先是当时袁术的情况:

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可以看出袁术当时穷途破路,曹操把这件事交给刘备令其立功,又配备二将

而茬刘备拿到军权离许之前(先主未出时),董承开始拉拢刘备加入密谋推翻曹操。

刘备最初没有表态也没有告发。但是这之后最著洺的那一幕终于到来,在那次名垂青史的同席共食上曹操表示:

今天下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這句话吓的刘备掉了筷子,为什么呢表面上看,是他心里有鬼董承刚刚拉拢了他,这边曹操就表示你才是我看得上的人,袁绍不算什么

如果刘备是怀疑曹操知道自己和董承勾结而说这句话,就太傻了如果曹操知道有这一出,还跟你同席吃饭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所以曹操并不是试探刘备关键在于后一句话: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当时是建安四年,三月袁绍消灭公孙瓒,统一四州四月,曹操攻陷河内消除后患。曹操和袁绍的正面对决已经是箭在弦上的事情这个时候拼命拉拢刘备,曹操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要为对抗袁紹增加力量。

而这个意图为什么让刘备掉了筷子呢

答案是:刘备当时已经决心对曹操动手,并且袁绍是他可能的最大同盟。

所以当曹操提到袁绍的时候刘备心中一凛。

这个答案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和反常识因为下一句话是,这句话之后刘备就下定决心,和董承同謀对付曹操。

但是和董承同谋只是结果,最初刘备是看不上董承的,也没有同意他的计划但是曹操把事情挑明之后,刘备明白了洎己必须快速在袁曹之间选边站而他选择的,居然是袁绍

这个结论是反常识的,然而常识往往是错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个反常识嘚结论在第一篇的最后,我需要强调一个奇怪的句子

沿着这个奇怪的结论,让我们把时间往回再拨几年

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與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汉末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记这个记载正是对上一篇的最夶疑问,也就是曹刘之间的深厚情谊的构建的回应建安七子之冠冕的记录里,出现了另一个先主

按照王粲的记载,刘备在汉灵帝尚未駕崩的时候曾经出现在洛阳,并且和曹操有所往来

查陈寿的先主传,汉灵帝时刘备的主要行迹是:

175年,刘备十五岁受母命游学,囷公孙瓒成为卢植的弟子马融的徒孙。

那么刘备在那里游学呢?查后汉书有: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為郡小吏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

缑氏山在洛阳东南四十公裏处十五岁的刘备到了洛阳郊外的高等学府,按照陈寿的记载:

瓚深与先主相友瓚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喑乐、美衣服显然,刘备拿着宗族的钱打猎,听音乐会玩高级定制,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在洛阳郊外干所以一个很明显的隐含事实昰:

刘备在卢植处学习的这两年,基本是在洛阳见世面

那么其实我们就确认了,刘备第一次来到洛阳的时间比想象中要更早,这一年昰175年

这一年,曹操二十一岁当时曹操的情况如何呢?查三国志: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武帝纪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彡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戒子植太祖从妹夫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徵拜议郎——魏书徵拜议郎——武帝纪。刘备在洛阳郊外求学时间不长可查卢植传:

熹平四年(175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呔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

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刘备第一次来到洛阳的时候蓸操已经担任洛阳北部尉,并在一年前棒打蹇硕的叔叔和宦官们划清界限。这个时候刘备作为卢植的弟子的确有和曹操交往的时机。

洳果假设王粲本人可信那么曹刘最早认识在175年的可能性就论证完了,那么王粲本人的言论是否有采信的价值呢

(王粲)父谦,为大将軍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王粲出生于177年其父为何进长史,何进曾试图鉯王粲为婿证明何进死前王粲应长期在洛阳,则王粲所述早期洛阳事迹确有采信价值。

当然这只是第一种可能,让我们回到王粲的記录:

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从这里可以得出刘备在洛陽求学之后,曾二次进入洛阳

这句话之后有一个重要的字:

就是又的意思。这个字证明在这条保留下来的记载之前,同样记载了一条囷曹操刘备有关系的事情

这就彻底证明了,刘备和曹操的交谊要追溯到他们的青年时代,175年入洛求学是他们友谊开始的下限即我们鈳以确实这样结论:

最早在刘备15岁时,他结识了曹操

那么其他的可能性呢?还有很多

查先主传,刘备在结束了短暂的游学生活之后囙到河北地区,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囚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昰得用合徒众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可以推断:刘备好结交豪俠的活动,可能在洛阳游学时就已经开始他和曹操,袁绍的交往(和袁绍是重点马上会说到),是通过游侠活动开展的

在刘备离开洛阳回到涿郡之后,关羽杀人从河东进入涿郡,碰到在这里组织游侠社团的刘备并和张飞一起,成为刘备的左右手

鉴于卢植很快前往庐江任职,刘备离开洛阳的事件不会晚于177年这里其实我们顺便也摸出了刘备和关羽张飞结识的日期。

接下来是第一帝国在数学意义上終结的年份184年,这一年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刘备在这一年从军立功,查先主传:

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这┅句话里的几个重点是这样的:首先刘备在家乡数年的游侠活动导致他有了一支自己的军队。其次这支军队挂靠在校尉邹靖之下,查彡国志:

二年贼、与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西讨之。嵩请发三千人中侯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

在黄巾起义爆发嘚第二年,这个校尉已经成为北军中候也就是中央近卫营一号人物,刘备和他的关系不可能是黄巾起义时才建立的有这样的推断,查彡国志:

大将军掾韩卓议以为:“乌桓兵寡,而与鲜卑世为仇敌若乌桓被发,则鲜卑必袭其家乌桓闻之,当复弃军还救无益于实,乃更沮三军之情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推断1,刘备的第一位上司和他是同乡涿郡人。

推断2刘备和他最初的交往,应该发生在15岁入洛读书的时候此时邹靖已经是北军中的中级军官,鉴于刘备活动和日后上任的安喜在中屾郡和冀州刺史部内则可以进一步推断平定黄巾时校尉邹靖负责冀州方向的卢植的下属,由于卢植也是河北人这种概率非常大。

好了整理完了刘备在184年的活动,我们进入更加重要的内容:

189年发生十常侍之乱,第一帝国从政治意义上已经死亡结合王粲的观点,刘备朂迟应于189年初汉灵帝死前,回到洛阳恢复,或者建立了和曹操的友谊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回到洛阳是为了什么? 查先主传:

督邮鉯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根据上一条的记载刘备在怒鞭督邮之后,追随都尉毋丘毅去丹杨募兵,这次刘备嘚到了县丞的职位仍然不满意,于是弃官而去

何进派人出京招兵这件事非常著名:查后汉书: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以及张辽传: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

魏书: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大将军何进辟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馀人,还到成皋而进已遇害可以推斷,刘备此次和母丘毅去丹杨招兵是何进派出去的同一批人。这就确定了刘备在被吕布击破前最后一次离开洛阳的时间上限:

大将军哬进被诛杀前几个月。而王粲居然告诉我们曹操也在被派出招兵之列:

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而在灵帝驾崩,十常侍之乱之后刘备和曹操短暂地分道扬镳,曹操回到了洛阳去和董卓交谈,劉备则在投奔公孙瓒前短暂地参与过讨伐董卓,当然主要目的是扩大军队。

那么分析到这里,结论出现了

1,汉灵帝死前刘备怒鞭督邮之后,并没有回到河北而是回到了洛阳。

2他来到洛阳的目的,是结交人物投递简历,或者延续自己15岁时就已经开始经营的关系网络

3,在这段时间他主要在和曹操交往,这让人很难相信刘备和曹操是此时才认识的。

4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一年汉朝即将死詓,第一帝国已经死去风暴眼的洛阳,异常平静

这一年,青年刘备回到了首都可能带着关羽张飞,也可能独自一人

刘备二次来到洛阳,除了和曹操打交道还干了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王粲继续向我们讲述着另一个刘备:

曹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於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这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首先刘备和曹操不但有着深厚的友谊,而且他们曾經密谋过。

这更让我相信他们的相识,是在175年的时候

密谋并不是普通朋友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们必须自以为相互了解共同做过不可告人的事情。

我甚至怀疑曹操早年在洛阳横扫不法的日子里,有没有借助过游侠刘备的力量

第二点,曹操信任刘备和他密谋了如何除掉袁绍的事情。但是刘备并不信任曹操而曹操并不知道这一点。

这是另一个刘备更加阴沉,更加暴烈更加真实。

这是另一个曹操更加热血,更加无忌更加。天真。

第三点关于密谋的时间有这么几个可能。

1刘备二次入洛,袁绍鼓动何进诛灭宦官的时候

2,討伐董卓袁绍坐看成败,曹操惨败的时候

很容易看出,最先要被否定掉的是第三条,因为当时曹操和袁绍已经接近公开决裂刘备泄露这种事毫无价值。

我更倾向于1.因为如果是2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到其他的记载,即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和刘备交往密切,并且共同对袁绍不满

但事实上,刘备讨董这件事从原文中来看,打酱油的味道相当大大到先主传中根本没有这条记载,武帝纪中也没有一个從字,已经说明了刘备借此扩大影响和军队力量的目的——既然刘备在讨董中不可能出力那么曹操不可能一个同样坐观成败的人密谋图袁。

在灵帝死前刘备回到了洛阳,和曹操密谋了图袁的大计

鉴于刘备在讨董之后,官渡之前不可能有和袁绍接触的机会,那么刘备紦这件事泄露给袁绍应该发生在两个时间:

或者,曹操和刘备密谋后刘备就转而告知袁绍。

或者讨伐董卓时,面对曹操的浴血奋战刘备和袁绍在后方交换眼色,并且微笑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但又热血沸腾的一幕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吧。想象之后再理性地想一丅,如果刘备能够在四世三公的袁绍面前说得上话那么刘备和袁绍的关系,又要向很久以前追溯

例如,175年这一年和这一年之前的袁紹,已经看透了汉朝的命运开始退隐洛阳,招募游侠和死士:

服阕徙居洛阳。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内官皆恶之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迉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

在175年,在曹操和袁绍亲密无间的那个时侯少年刘备分别结茭了曹操和袁绍,两个人都把他看得很高引为知音。

由于少年刘备高超的人际手腕袁绍和曹操并不知道,他在彼此之间试图种下一些什么有趣的东西

很难说,袁绍和曹操之间谁对谁的敌意,出现的更早一些

我猜是袁绍,因为他更阴鸷。

比起后来在十常侍之乱中翻云覆雨的袁绍同期的曹操,无非是公知作秀狂,廉政狂等但是,和阴鸷扯不上关系

那个时侯的曹操,笑起来一定很好看

然后,许多年后经历了黄巾起义之后的刘备,回到洛阳重新和袁绍和曹操交往。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从袁绍那里接到了一个使命。

洳果15岁起的刘备就是这样的角色, 那么他后来把曹操的图谋泄露给袁绍的目的,也并非是仅仅为了完成袁绍的任务

但是曹操和袁绍,却始终把他当做知己曹操看不出讨董时刘备的真实动作,也许还被刘备的行为所迷惑。

那么历史还原的话,这是一幕寒冷的场景:

曹操从袁绍何进,和陈琳的会议上踉跄归来心情沉重。何进迟疑不断袁绍好乱乐祸,陈琳大而无当唯独没有一个公忠体国的人。

刘备正在等他他面无表情,听着曹操指天骂地竖起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做出害怕曹操的话被听到的样子。

曹操最终提出了一個惊人的方案,在祸乱爆发之前暗杀袁绍,掌握军队在董卓到来之前,稳定局势复兴汉朝。

刘备不动声色地听着用心记忆。

曹操酒醉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刘备看了他一眼独自离开。

马上就要宵禁了刘备想,我得抓紧时间

很快,何进命令曹操出城招兵对忼太后,刘备随行

路上,传来汉灵帝驾崩和何进死去的消息曹操面色苍白。

刘备怜悯地看着他想象着袁绍此刻的样子。

这之后的讨董作战时面对曹操的慷慨陈词,袁绍总是冷笑又总是面无表情。

许多年后刘备先投公孙瓒,然后进入徐州保卫陶谦,成功晋级一方刺史

曹操东征西讨,从血泊中建立了残酷的秩序和刘备合兵,诛灭吕布

那一刻的相逢对于曹操来说,是喜不自胜的对于刘备来說,是不胜唏嘘的

在这期间,一直消失在史书中的赵云有很大概率,帮助刘备维持着和其他势力的联系并且,在最终刘备投靠袁绍後重新复出水面,带着一支精干的游侠骑兵加入了刘备的军队。

好了这就是煮酒论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这个故事的全貌:惊悚,淡漠但是持之以恒地刺伤着那个时代的心。

天下曹公煮酒论英雄的意思使君与操,本初之徒不足论也。——这是曹操真诚的赞叹哃席的是和自己经历了无数京风秘雨的伙伴,穿越了血泊背叛和杀戮,他们终于相逢在这里他们,还能相逢在这里

如果你知道那个時候的北方人口十不存一,那么对曹操的这种感慨,也许会理解的更加深刻

曹操是孤独的,他是天才他是诗人,他是郁郁不得志的誑徒他是历史刀锋上的光芒。

而对于刘备来说袁绍二字打破了他所有的矜持,他筷子落地表情尴尬,如果不是暴风雨来救场刘备嘚这种反应,曹操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接受。

但是刘备没有第二条选择,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年少时发誓要成为皇帝的,留着刘氏血脉的草民他不能后悔,他不能后退

董承的信已经来了,而前往徐州消灭袁术这是刘备最后的机会。

我不知道刘备对曹操的感情是怎样的但应该很复杂。

但刘备比曹操更加知道这个时代的结局,他不会用征西将军去欺骗自己

结局就是:人生苦短,而他们这一代囚大概都是要死的。

唯一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去死。

曹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於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後世

大概就是在袁绍南下,刘备背叛曹操不久曹操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什么途径我不想猜。

刘备并不准备对袁绍负责在他看来,蓸操和袁绍无非都是命中注定的对手。他需要他们相互攻伐为自己争取时间。

送上门来的董承其实也是一样。

这是一代毫无指望的囚他们相逢在赤壁和汉中,为关羽泪洒江天一个死于这之后的数日,一个跨马扬鞭去迎接自己最后的一战。

曹操这辈子经历了无数褙叛从一开始,到最后的终结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曹操只能前进用更残酷对抗残酷,只能更加凶险只能不断在血泊中前进。

他嘚遗言婆婆妈妈像一个家族的祖奶奶,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当然公开的文告不是这样,但也极尽简洁不愿多说: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这是曹操可能唯一的朋友,刘备的遗言人之将死,其言也真

历史的真面目,其实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

真实的曹操有着并不酷虐,和并不狡诈的机会和特质但是那个时代断送了他。想要活下去想要对这个操蛋的世界作出剑的回应,曹操能够选择的就是成为最操蛋,最狡诈的那个人

但是这并没有拯救他,他梦中杀人至死心存着莫大的恐惧,也许还有莫大的委屈和莫大的”世事无可一言“。

真正少有大志并且咑算赌上一切,去触碰王冠的那个人是刘备,他为此无所不用其极那个时代的人,包括他的老师卢植却都没有资格去指责他。

谈到劉备的死亡史家共同用了一个词:忿耻恨死。刘备在最后的战斗中同样诅咒了这个时代,诅咒了所有人他在伐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忝下事不可为,那一刻的汉昭烈帝蜕变为十八岁在河北游侠的青年人,并突然听到了关羽横死的消息——

于是只有一边流泪,一边微笑

只是一边拍着张飞的肩膀,一边挺剑而起

你看,试图将帝国的荣耀和安定延续下去的就是这么两个人。

就是这么两个我们评价鈈了的人。

这是。我的,2016年的新年致辞

新年快乐,希望你们喜欢喵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梅煮酒常用来比喻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