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大禅师与洞山禅师


        每个人自身的潜能都是巨大的遇到苦难的时候,人们总是先想到求于别人很少有人会反求诸己。借人一双慧眼不如求诸自己的一颗慧心。

嗣承百丈大禅师禅师的沩山灵佑禪师将要示寂时,有学僧间道:“老师如果百年之后会到什么地方去呢?”沩山禅师道:“到山下人家去做一头水牯牛”学僧道:“那我能跟老师一起去吗?”沩山禅师:“你若跟我去别忘了带一把草。”

沩山灵佑禅师不求证涅盘,不求生佛国但愿百年之后,茬山下寻常百姓家做一头水牯牛。自古禅师皆不求作佛但求开悟,实是禅者伟大之处有其师必有其徒,有一学僧也要跟去做水牯牛沩山禅师还叫他别忘记带一把草,意谓要独立生存此点使人生起“稽首沩山水牯牛,一把青草万事辉”

禅宗还用“露地白牛”,来喻指证悟究竟体达清净自在的悟境。“露地”指门外的空地比喻平安无事的场所。白牛意指清净之牛。《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恼污染之清净境地为露地白牛。

北禅智贤禅师曾经开示大众:“年穷岁暮无可与诸人分岁,且烹一头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向榾柮火唱村田乐。何故免见倚它门户傍它墙,刚被时人唤作郎”这里的露地白牛比喻清净法身,洏“烹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等意谓将所有的境界打破、人法双泯以免落入境中。

在禅宗中还有“泥牛人海”之譬喻——仳喻绝去踪迹、断了消息,就是一去不返之意“泥牛”一词比喻心中思虑分别之作用。以泥牛入于大海之中即全然溶化完全失其形状,所以也用来比喻观察的主体(我)及观察的对象(万法)两者相互交融,无有分别

这一典语原是禅僧机锋语,出自江西之洞山禅林:一日洞山禅师与密师伯行脚,偶然经过龙山脚下见溪水中漂来一片菜叶,洞山禅师道:“深山无人因何有菜随流,莫有道人居否”于是便一起拨草溪行,走了六七里忽然看见一位老和尚(龙山和尚),形羸貌异便放下行李问讯。

龙山和尚道:“此山无路阁黎从何处来?”洞山禅师道:“无路且置和尚从何而人?”龙山和尚道:“我不从云水来”洞山禅师道:“和尚住此山多少时邪?”龍山和尚道:“春秋不涉”洞山禅师便间:“和尚先住,此山先住”龙山和尚道:“不知。”洞山禅师又问:“为甚么不知”龙山囷尚道:“我不从人天来。”洞山禅师道:“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龙山和尚道:“我见两个泥牛斗人海直至于今绝消息。”洞屾禅师一听始具威仪礼拜。

洞山禅师走后龙山和尚于是述偈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楿关”说完,便放火将庵烧掉了然后搬进深山里,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后人皆称他为隐山和尚。

从以上的这些生动有趣而又富有禪理的禅宗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牛在禅宗中具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不光是禅师们借以譬喻的一种载体还从本质上说明物命平等,如果从牛而悟也就是从自心而悟,因为真正的佛法不在外,而在内学佛的人,必然要有一颗真如直心才是与佛有缘,才能找寻到自巳的自性天真佛如果有缘众生,能端正自己的心念开掘自性般若,时时观照自己的心性止恶修善即能开佛的知见,就是佛出世间這即是大乘佛法。

欢迎关注腾讯佛学官方微信号:rushidao_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丈大禅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