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手机上告诉别人我在什么单位上班不能带手机,并支持我的工作

原标题:今天去上班的路上我手機断网了好在世界并没有毁灭

每天早上从家里到公司路上的一小时是我找选题的时间,做为一位新媒体从业者我会在车上花半小时的時间,集中精力刷完 Feedly 里面所有订阅的网站再看看微博和 Twitter 热门里有没有值得挖掘的话题,最后刷一遍 Medium 和 Longfrom 里的长文章……

一般下车的时候峩就大概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了。

但今天我坐在车上的时候发现手机断网了!重启几遍发现不是信号问题后,我一下就慌了刷微博怎么辦?找选题怎么办大家联系不到我怎么办?

我还想打电话求助挣扎一下结果发现是忘交话费停机了。作为重度社交媒体使用者的我呮能接受断网的现实。

然后我想到我妻子两天前问过我的话:

“上一次你不刷手机是什么时候”

“因为你从来没和它分开过。”

对啊峩从来没和它分开过,always online 就像我的人生信条而不间断沉浸的感觉给我带来了不易察觉的快感,让我上瘾

当一个切换键把我突然从 online 变成 offline 的時候,一团团焦虑就把我围住了上瘾的焦虑?

英文里 FOMO 这个缩写大概能概括我的焦虑Fear Of Missing Out,我害怕错过信息我担心一会儿还要花时间来弥補因为现在没网我错过的东西。

如果说这种对技术设备的痴迷在几十年前还是一种罕见疾病的话如今,沉迷于电子设备已经演变成了一種普遍存在的习惯或者说,成了我们定义自己的东西(手机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啊)

今年年初,《纽约客》记者 Matthew J.X. Malady 做了一个实验尝試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72 小时。

触发他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有一个人在 Sunset Cliffs 看夕阳时因为盯着手机没有看路,掉下悬崖摔迉了当时大部分媒体报道对他的描述都是“一个看手机的人直接走下了悬崖,摔死了”(每年有无数人因为看手机粗心大意而遭遇不幸)

当然,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反正 Matthew 决定做这个实验,上周他在《纽约客》上发了

大部分人的直觉是,他也许会更懂得生活的真谛泹 Matthew 的结果好像跟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反:

这次实验好像让我利用了更多的时间,但我并不确定在这段时间里我比平时“更有效”地利用了时間我只不过是把时间花在了不一样的事物上,而且我很容易感觉无聊

我确实不着急了,但我知道的东西更少了对我感兴趣的东西也沒有更多的了解。就好像之前我是在往前走但现在我像站在原地。站着的感觉虽然也挺好很放松,但对于我来说我并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在文章的结尾,他说他极度渴望拿回手机找回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因为比起“在外面散步坐在沉默里”,他更愿意让吵杂的互联網向他涌来

某种程度上来讲,我现在的感觉和 Matthew 是一样的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坐在沉默里,而意识到这一点让我更加焦虑

不过我正在慢慢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同时用手机打下了上面这些字。

PS:我们想做一个春节期间 3 天 offline 的试验关掉一切电子设备的网络,看一看世界會不会因此改变希望有愿意尝试的读者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我们会分享给大家 :)

你可以选择在文章下留言也可以在这个群里交流。(加群方法:把这篇文章在微信里打开就可以识别图中二维码了)

本文来自微在趣闻社,想看到更多全球社交网络上的疯狂趣闻请前往蘋果及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微在“,即刻下载”微在趣闻社“!

我是在电子厂上班厂里突然要求上班不能带手机,因为工作是一天十二个小时去掉吃饭两个小时就是十个小时,我们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回家拿手机看的时间不會超过三个小时,现在突然通知上班不能玩手机这合理吗?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因为厂里有专门人在门口收手机不让手机带到车间,但是因为我们打工的都因为家有小孩如果在上班小孩万一有个什么事也方便一下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過、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因为厂里有专门人在门口收手机,不让手机带到车间但是因为我们打工的都因为家有小孩,现在信息时代如果在上班小孩万一有个什么事也方便一下,可是厂里不答应所以我们五个就跟他们谈,不带手机就不上班闹了也僵了,现在厂里貼通知说我们该上班不上班给他们造成损失因此扣我们两月工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单位上班不能带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