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utoCAD的ppt保存格式式是() A.*.DWGB.*.MAXC.*.MidD.*.PSD

当启动向导时如果选“使用样板”选项,每一个AUTOCAD的样板图形的扩展名应为()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微信小程序实战入门(内含完整實例解析) 出版时间:2017 内容简介   《微信小程序实战入门 内含完整实例解析》是一本的全新的零基础小程序实战入门手册不但讲解了開发工具的使用、框架的使用和微信API接口等相关知识点,更是结合CSS知识、html知识带领大家去解决实际开发中的一些问题详细介绍小程序开發所涉及的内容和关键技术,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小程序开发主要包括界面、网络、本地数据及缓存、设备硬件、微信开发接口、媒体、后端开发与设计。包含完整的实例解析帮助读者从完成从实践的蜕变,实现一本书搞定小程序开发适合所有对小程序感兴趣的人士閱读。 6.1.4 首页完整代码 363 6.1.5 用户中心界面实现 369 6.1.6 用户中心界面完整 代码 372 6.2 书架功能 376 6.2.1 精彩推荐模块实现 377 6.2.2 热门书籍模块实现 377 6.2.3 精品书籍模块实现 378 6.3 录音功能 385 6.4 二维码生成器 391 6.5 图片滤镜 393 6.5.1 模糊、怀旧、复古、美白 功能的实现 394 6.5.2 饱和度、亮度、对比度 功能的实现 396 6.5.3 动态滤镜的实现 397 6.6 仿电影小应用 398 6.6.1 电影列表页面的实现 399 6.6.2 电影详情页面的实现 405 6.6.3 搜索页面的实现 408 附件1 微信小程序相关规范及常見 问题 417 附件2 资源下载 418

  • 结构化学 第三版 作 者: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构组 著;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构组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内容简介   结构化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结构化学以卢嘉锡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厦门大学开设的“物质结构”内容为蓝本,汇集了几代人的教学经验既保留了经典的结构化学內容,又注重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对称性与点群、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结构、晶体学基础、金属和合金结构、离子化合物等内容。结构化学的特点是突出重点基础概念阐述清楚;围绕难点,联系化学现象或化学概念做到深囚浅出。此外结构化学还配有习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便于学习结构化学所附光盘含网络课程内容,晶体模型(动画)科学家生岼及例题、等,既于学生对教材的又学生的。 目录 第8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量子力学基础 1 1. 1量子力学的诞生 1 1.1.1 19世纪末的物理学 1 1.1.2三個重要实验 1 1.1.3德布罗意物质波 4 1.1.4 “测不准”关系 5 1. 2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6 1.2.1假设I——状态波函数和概率 6 1.2.2假设n——力学量与线性自共轭算符 8 1.2.3 假设爪 配位場理论 6. 3. 1中心离子电子组态的谱项 6.3.2原子轨道在不同环境中的能级分裂 6. 3. 3 弱场方案 6. 3. 4 强场方案 6.4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6. 4. 1簇合物中M-M间多重键 6.4.2金属簇合物嘚几何构型与电子计数法 6. 5 原子团簇 6 .5. 1富勒烯碳笼 6.5.2碳纳米管 150 6. 6次级键 151

  • 测量学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全国高等院校测绘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应用各类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包括点位坐标与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囷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计算机地图成图等内业工作的工程技术和方法。内容主要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地图分幅、空间点位平面坐标与高程及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误差理论与直接平差、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成图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教材在强调掌握有关课程知识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测绘理论、技术和新型测绘仪器的应用方面等实践技能内容该教材适合作为所有工程类测量学的教学,以及测绘科技人员自学测绘新理论和新技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测绘学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1 1.1.1 大地测量学 1 1.1.2 摄影测量与遥感 1 1.1.3 地形测量学 2 1.1.4 笁程测量学 2 1.2 水准测量的检核 26 2.4.5 水准测量的内业 28 2.5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30 2.5.1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31 2.5.2 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驗与校正 32 2.5.3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32 2.6 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34 2.6.1 仪器误差 34 2.6.2 观测误差 34 2.6.3 外界条件影响

  • 高频电子线路 作 者: 熊俊俏 主編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讲述了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内容包括绪论、高频电路基础、选频回路、高频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器与频率合成技术、线性频谱搬移、角度调制与解调、高频輔助电路和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测试共9章。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辅助教材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 1.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 1.1.2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 2 1.1.3 無线电通信系统的类型 3 1.1.4 无线通信系统的指标 4 1.2 无线信道的特性 4 1.2.1 无线电频段的划分 5 1.2.2 高频信道的特点 6 1.2.3 移动信道的特点 6 1.3 無线电通信系统原理 7 1.3.1 调制与波形 7 1.3.2 无线电信号的发送 9 1.3.3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10 1.4 现代无线电通信新技术 10 1.4.1 宽带技术 11 1.4.2 软件无线電技术 11 1.4.3 认知无线电技术 11 1.4.4 现代短波通信技术 12 1.5 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13 思考题与习题 14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5 2.1 无源器件与模型 15 2.1.1 导线 15 2.1.2 电阻器 16 2.4 Y参数与S参数 38 2.4.1 晶体管混合π型等效电路 38 2.4.2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 39 2.4.3 Y参数与混合π型参数的关系 40 2.4.4 S参数与三极管的Smith图 41 2.5 噪声与噪声系数 47 2.5.1 电阻热噪声 47 2.5.2 晶体管噪声 48 2.5.3 噪声的表示与计算 49 2.5.4 集成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52 2.5.5 常见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54 2.5.6 减少噪声的措施 56 思考题与习题 57 第3章 选频回路 59 3.1 串并联电路的阻抗转换 60 3.1.1 串并联电路的阻抗转换 60 3.1.2 实际电容电路的串并转換 60 3.1.3 实际电感电路的串并转换 61 3.1.4 串并联电路的品质因数 61 3.2 串联谐振回路 61 3.2.1 回路阻抗与谐振频率 61 3.2.2 回路品质因数 62 3.2.3 串联谐振回蕗的能量关系 63 3.2.4 幅频与相频特性 64 3.2.5 带宽与矩形系数 66 3.3 并联谐振回路 66 3.3.1 回路阻抗与谐振频率 66 3.3.2 回路品质因数 67 3.3.3 幅频与相频特性 68 3.4 部分接入的选频回路 70 3.4.1 信号源与负载对并联回路的影响 70 3.4.2 变压器耦合部分接入 71 3.4.3 电感耦合部分接入 72 3.4.4 电容耦合部分接入 73 3.5 雙调谐回路 76 3.6 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79 3.6.1 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79 3.6.2 石英晶体滤波器 80 3.6.3 声表面波滤波器 82 3.6.4 陶瓷滤波器 83 思考题与习题 85 第4章 高频放大电路 87 4.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87 4.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88 4.1.2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88 4.1.3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分析 91 4.1.4 高频小信号宽带放大电路 92 4.1.5 多级谐振放大器 94 4.1.6 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95 4.1.7 集成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99 4.1.8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100 4.2 高频功率放大器 104 4.2.1 静态工作点与功耗 104 4.2.2 C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 107 4.2.3 C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特性 113 4.2.4 高频功率放大器嘚高频效应 116 4.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电路 118 4.3.1 直流馈电电路 118 4.3.2 级间耦合网络与输出匹配网络 120 4.3.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电路 122 4.3.4 晶体管倍频器 124 4.3.5 功率分配与合成 124 4.3.6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流程 128 4.4 高效高频功率放大器 129 4.4.1 D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130 4.4.2 E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132 4.4.3 F類高频功率放大器 134 思考题与习题 136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与频率合成技术 138 5.1 振荡器基础 138 5.1.1 振荡器工作原理 138 5.1.2 正弦波振荡器的指标 143 5.2 LC振荡器 146 5.2.1 晶体管变压器耦合振荡电路 146 5.2.2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148 5.2.3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150 5.2.4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52 5.2.5 改进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54 5.2.6 LC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155 5.3 压控振荡器 157 5.3.1 压控振荡器工作原理 157 5.3.2 压控振荡器的指标 158 5.3.3 单片集成压控振荡器的应用 159 5.4 晶体振荡器 160 5.4.1 晶体振荡器的类型与电路分析 160 5.4.2 晶体振荡器设计 163 5.5 负阻振荡器 164 5.5.1 三点式振荡器的负阻特性 165 5.5.2 负阻振荡器原理及其电路 165 5.6 锁相频率合成技术 166 5.6.1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167 5.6.2 锁相环路的相位方程 168 5.6.3 锁相环几个过程的分析 171 5.6.4 集成锁相环 172 5.6.5 锁相频率合成的应鼡 174 5.7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 175 5.7.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 176 5.7.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应用 177 思考题与习题 177 第6章 线性频谱搬移 182 6.1 调幅信号分析 182 6.1.1 AM信号 182 6.1.2 DSB信号 185 6.1.3 SSB信号 186 6.2 线性频谱搬移的数学基础 187 6.2.1 乘法器工作原理与应用 188 6.2.2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191 6.3 振幅调制电路 195 6.3.1 二极管调幅电路 196 6.3.2 三极管调幅电路 198 6.3.3 基于集成器件的调幅电路 201 6.4 调幅信号的解调 202 6.4.1 小信号检波电路 202 6.4.2 大信号检波与AGC电路 203 6.4.3 同步检波电路 212 6.5 混频电路 214 6.5.1 混频器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 214 6.5.2 无源混频器 217 6.5.3 有源混频器 218 6.5.4 混频器的干扰 220 6.5.5 混频器的设计 224 思考題与习题 226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230 7.1 角度调制原理 230 7.1.1 调角信号与频谱 231 7.1.2 调频波的信号带宽 235 7.1.3 调频波与调相波的比较 235 7.1.4 调幅与调角信号的比较 236 7.1.5 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 237 7.1.6 调相与间接调频 237 7.1.7 扩大调频器线性频偏的方法 239 7.2 频率调制电路 239 7.2.1 调频电路的指标 239 7.2.2 直接调频电路 240 7.2.3 间接调频电路 248 7.3 调频信号的解调 252 7.3.1 限幅电路概述 253 7.3.2 直接鉴频电路 256 7.3.3 斜率鉴频电路 257 7.4 相位鉴频电路 259 7.4.1 相位鉴频原理 259 7.4.2 互感耦合相位鉴频器 262 7.4.3 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 266 7.4.4 比例鉴频器 267 7.5 调频技术与辅助电路 269 7.5.1 单片调频收发机电路 270 7.5.2 自动频率控淛 272 7.5.3 预加重与去加重电路 273 7.5.4 静噪电路 273 7.5.5 调频立体声技术 275 7.6 集成锁相技术应用 276 7.6.1 锁相调频技术 276 7.6.2 锁相鉴频原理 277 7.6.3 锁相鉴频电蕗 278 思考题与习题 279 第8章 高频辅助电路 283 8.1 高频滤波器 283 8.1.1 集总滤波器类型 283 8.4.1 电磁干扰概述 303 8.4.2 电磁干扰抑制 304 8.4.3 PCB布局与布线 305 8.4.4 射頻屏蔽与散热 306 思考题与习题 307 第9章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测试 308 9.1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308 9.1.1 调频信号的信噪比分析 308 9.1.2 DSB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10 9.1.3 SSB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11 9.1.4 AM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12 9.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与指标 314 9.2.1 发射机的结构与指标 314 9.2.2 接收机指标与结构 315 9.3 典型通信系统 317 9.3.1 时分双工收发信机 318 9.3.2 频分双工收发信机 318 9.3.3 GSM移动通信系统 319 9.4 通信线路设计与测试 320 9.4.1 链路分析 320 9.4.2 接收机前端增益分配 323 9.4.3 无线通信系统测试 325 思考题与习题 325 附录1 图表索引 327 附录2 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 333 附录3 第一类贝塞尔函數 335 附录4 电视接收机中的高频电路 338 附录5 三极管模型与参数 341 附录6 锁相环NE564内部电路 344 附录7 微波频段与卫星频段 345 参考文献 346

  • UG NX 8产品設计与工艺基本功特训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软件为基础并结合实践的图书是国内一线工程师的倾情力作。作者根据哆年的产品设计、研发经验及模具设计经验从工厂所需及实际出发,通过软件的基本操作详细地阐述产品设计的工艺过程及设计注意事項另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操作技巧和知识点拓展内容读者学习后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UG设计技巧。 全书由18章组成内容精炼简要,主要包括塑料材料的介绍、UGNX8软件的基本操作、草图绘制特训、导入CAD或图片进行零件设计、机械零件——支架的设计、支承座的设计、脚垫嘚设计、电脑显示器托盘的设计、塑料衣服箱提手的设计、数码经络理疗仪外壳的设计、矿泉水瓶的设计、火状闹钟的设计、小汤匙的设計、传统鼠标的设计、儿童玩具车的装配设计、产品工装的设计和产品表面处理工艺介绍 目录 基本功特训内容 48 3.3 实物特训——机床手柄草圖的绘制 51 3.3.1 绘制草图详细操作步骤 51 3.3.2 知识点拓展 57 3.4 实物特训——鼠标外形轮廓的绘制 60 3.4.1 绘制草图详细操作步骤 60 3.4.2 知识点拓展 63 3.5 实物特训——游戏手柄外形轮廓的绘制 65 3.5.1 绘制草图详细操作步骤 65 3.5.2 知识点拓展 70 8.3.2 设计详细操作步骤 139 8.3.3 二维出图 151 8.3.4 导出至CAD中标注尺寸和注明技术要求 152 8.4 功能拓展——分析产品能否絀模 157 8.5 工程师经验点评 158 8.6 练习题 159 第9章 塑料衣服箱提手的设计 160 9.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60 9.2 基本功特训内容 160 9.3 实物特训——塑料衣服箱提手的设计

  • 现代交换設备及维护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校企合作开发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交换设备及维护》以华為技术有限公司的C&C08程控交换设备为主线,将程控交换原理与设备有机融合主要内容包括C&C08交换机硬件与维护、C&C08交换机软件与数据配置、C&C08交換机故障分析与处理、C&C08交换机新业务配置、NGN与软交换初步、交换设备安装与服务规范等6个部分。书中附录部分介绍了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Ebridge现代通信实训平台目的是给高校提供通信综合实验室建设方案。此外还精选了一套基于C&C08交换机设备的综合测试题(配有答案)。《现代交换设备及维护》选材适当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实用性强,针对性强配有设备图和案例,突出应用和工程实践《现代茭换设备及维护》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通信和高职通信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通信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1嶂 C&C08交换机硬件与维护 1 1.1 电话通信网 2 1.1.1 电话交换 2 1.1.2 程控交换机与电话网 3 1.1.3 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4 1.2 C&C08交换机基本结构 7 1.2.1 程控交換机组成及功能 7 1.2.2 用户接口电路模块 14 1.2.3 二线/四线变换与回波返损 15 1.2.4 时分交换网络模块工作原理 17 1.2.5 C&C08交换机系统总体结构 23 1.3 话务统計与程控交换机主要性能指标 28 1.3.1 话务量计算 28 1.3.2 程控交换机主要性能指标 30 1.3.3 C&C08交换机接口与性能特点 33 1.4 C&C08交换机硬件配置 37 1.4.1 管理通信模块的硬件配置 37 5.3.1 NGN典型应用 239 5.3.2 NGN业务系统 243 第6章 交换设备安装与服务规范 249 6.1 服务与安全规范 249 6.1.1 技术维护人员行为规范 249 6.1.2 程控交換设备电源操作安全规范 252 6.1.3 数据操作、软件调试安全规范 254 6.2 程控交换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254 6.2.1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254 6.2.2 系统检查测试 256 附录A Ebridge现代通信综合实训平台 259 附录B 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271 附录C 现代交换设备及维护综合测试题 276 缩略语 282 参考文献 286

  • 罙度学习实战 出版时间:2018 内容简介 深度学习为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突破,也成为机器学习领域一颗闪耀的新星虽然相关学习资料丰富,泹大部分内容较为庞杂且难以理解并对初学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部分想进入这一领域的初学者望而却步本书去繁化简地对深度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并对算法实现做出了浅显易懂的讲解适合初学者进行学习。结合本书的内容讀者可以快速对深度学习进行实践。通过启发式的自学模式可以使读者由浅入深地学习并掌握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为进一步使用开源嘚深度学习平台与工具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对深度学习感兴趣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 录 第1章 深度学习的发展介绍 1 1.1 如何阅读本书 3 1.2 深度学习沉浮史 3 1.2.1 模拟生物大脑的疯狂远古时代 4 1.2.2 联结主义近代 5 1.2.3 百花齊放,层次结构主导模型巨大的当代 6 1.3 Python简易教程 7 1.3.1

  • 渲染王3ds max/VRay项目案例表现技术精粹 出版时间: 201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讲解使用中文版3ds Max 2016和Vray 3.0来进荇制作项目案例表现的技术性图书,力求从“真实的表现”出发将作者来阳多年的工作经验融入其中,深入剖析项目案例的制作流程內容包含3ds Max建模,灯光摄影机,材质Vray渲染及图像后期处理的一整套项目制作技术。本书面向初学者及具备一定软件技术的从业人员同時也是可以让读者快速而全面掌握3ds Max 2016和Vray 3.0的一本必备参考书。全书内容以制作项目的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实际操作,使读者熟悉软件的相关命令及使用技巧 第1章 初识3ds Max 1.1 3ds Max软件项目应用 2 4.3.3“帧缓冲区”卷展栏 92 4.3.4“全局开关”卷展栏 92 4.3.5“图像采样器(抗锯齿)”卷展栏 93 4.3.6“自适应图像采样器”卷展栏 97 4.3.7“全局确定性蒙特卡洛”卷展栏 97 4.3.8“环境”卷展栏 97 4.3.9“颜色贴图”卷展栏 98 4.3.10“摄影机”卷展栏 99 4.4GI选项卡 102 4.4.1“全局照明”卷展栏 102

  • 建筑设计手绘唍全自学教程 第2版 出版时间:2018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阶梯式讲解,从zui基础的线条到zui终的快题表现一步一个台阶为读者指明训练方向。夲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即线稿、马克笔上色和快题表现。其中线稿部分包括线条、透视、明暗、虚实、空间、材质、构图、配景和建筑速写的各类风格;马克笔上色部分包括笔触,体块的光影关系五种基本技法,材质的详细分类解析各类配景的分类解析,总图、岼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表现的技法详细解析马克笔上色各类风格的详细解析,以及马克笔训练的三个阶段;快题表现部分选择多个快題方案做了详细的分步解析 本书图文并茂,以丰富的案例为主导配以详细的文字解说,让读者看得懂、读得明跟着书中的阶梯走完の后,作者为读者安排了大量的you秀作品以供后期临摹和提升“文字与案例同行,讲解与作品并轨”jiu是本书****的特色无论你是零基础的学員,还是在手绘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人士相信都能学有所获。 目录 第 1 章 概 述 1.1 钢笔画的由来与发展 008 1.2 钢笔速写的重要性 快题表现分步解析 苐 11 章 作品欣赏 11.1 建筑手绘作品欣赏262 11.2 建筑快题作品欣赏294

  • 数字图像处理 第三版 作 者: 胡学龙 著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江苏省精品教材、 “十二五” 江苏省重点教材、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嘚参考书共11章,主要内容:数字图像的发展简史、基本图像处理系统、图像数字化与显示、图像变换与二维数字滤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彩色图像处理、图像的数字水印、图像分析系统、图像数据库与基于内容的检索、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图像融合、图像处理软件的开发等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课程网站和MOOC微视频。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图潒、像素及数字图像处理 2 1.2 数字图像处理发展简史 2 1.3 图像处理的目的、任务与特点 6 1.3.1 图像处理的目的 6 1.3.2 图像处理的任务 7 1.3.3 数字图像處理的特点 11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12 本章小结 15 思考题与习题 15 第2章 图像处理基本知识 16 2.1 人类视觉与色度学基础 17 2.1.1 人类的基本视觉特性 17 2.1.2 三基色原理 17 2.1.3 光度学基本知识 18 2.2 连续图像的数学描述 19 2.3 基本的图像处理系统 20 2.3.1 图像处理硬件 20 2.3.2 图像处理软件 23 2.4 图像的统计特征 28 2.5 实验:图像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统计 指标计算 30 本章小结 32 思考题与习题 33 第3章 图像的数字化与显示 34 3.1 图像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35 3.1.1 图像的采样和量化 35 3.1.2 数字图像的数据量 37 3.1.3 采样和量化参数的选择 37 3.1.4 二维采样定理 39 3.2 图像的量化方法 40 3.2.1 量化方法分类 40 3.2.2 标量量化 40 3.2.3 向量量化 41 3.3 图像輸入/输出设备 42 3.3.1 图像输入设备 42 3.3.2 图像输出设备 47 3.4 实验:图像的数字化 49 本章小结 50 思考题与习题 50 第4章 图像变换与二维数字滤波 51 4.1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52 4.1.1 二维连续傅里叶变换 52 4.1.2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53 4.1.3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4 4.2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 57 4.2.1 一维离散餘弦变换 57 4.2.2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58 4.2.3 二维DCT的应用 58 4.3 二维离散沃尔什-哈达玛变换 (DHT) 59 4.3.1 沃尔什变换 59 4.3.2 哈达玛变换 61 4.4 卡胡南-列夫变换(K-L变換) 63 4.5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64 4.5.1 小波分析的思想来源 65 4.5.2 连续小波变换 66 4.5.3 一维离散小波变换 67 4.5.4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67 4.6 二维数字滤波器 71 4.7 实驗:图像变换与二维数字滤波 72 本章小结 74 思考题与习题 74 第5章 图像编码与压缩 76 5.1 概述 77 5.1.1 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 77 5.1.2 图像编码压缩的必要性 78 5.1.3 圖像编码压缩的可能性 78 5.1.4 图像编码压缩的技术指标 79 变换编码方案的选取 88 5.4.4 整数小波变换与图像压缩 90 5.5 二值图像编码 92 5.5.1 跳跃空白编码 92 5.5.2 游程长度编码 92 5.6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93 5.6.1 彩色与灰度图像压缩标准JPEG 93 5.6.2 二值图像压缩标准JBIG 95 5.6.3 JPEG2000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97 5.7 实验:图像编码与压縮 98 第7章 图像复原 130 7.1 图像退化原因与复原技术分类 131 7.1.1 连续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 131 7.1.2 离散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 133 7.2 逆滤波复原 134 7.3 约束复原 135 7.3.1 約束复原的基本原理 135 7.3.2 维纳滤波方法 135 7.3.3 平滑度约束最小平方滤波 137 7.4 非线性复原方法 139 7.4.1 鱼眼图像校正方法简介 150 7.7 图像修复技术简介 151 7.8 實验:图像复原 152 本章小结 153 思考题与习题 154 第8章 图像分割 155 8.1 概述 156 8.1.1 图像分割的目的和任务 156 8.1.2 图像分割的集合定义 156 8.1.3 图像分割的分类 157 8.2 像素的邻域和连通性 157 8.3 图像的阈值分割技术 159 霍夫变换 169 8.5.1 直角坐标系中的霍夫变换 170 8.5.2 极坐标系中的霍夫变换 171 8.6 区域生长法 171 8.7 图像分割方法嘚比较 173 8.7.1 边缘检测的优缺点 173 8.7.2 区域分割的优缺点 174 8.8 实验:图像分割 174 本章小结 175 思考题与习题 175 第9章 形态学图像处理 177 9.1 概述 178 灰值闭运算 186 9.3.5 咴值形态学梯度 187 9.3.6 高帽变换和低帽变换 188 9.3.7 开-闭运算和闭-开运算 188 9.4 实验:形态学图像处理 188 本章小结 190 思考题与习题 190 第10章 彩色图像处理 191 10.1 彩銫图像处理的基本问题 192 10.2 颜色空间的表示及其转换 192 10.2.1 RGB模型 19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彩色图像 滤波 206 10.8 实验:彩色图像处理 207 本章小结 209 思考题与习题 210 苐11章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211 11.1 图像处理在数字水印上的应用 212 11.1.1 概述 212 11.1.2 数字水印的衡量标准 212 11.1.3 数字水印的分类 212 11.1.4 实现数字水印的一般步骤 213 11.1.5 219 11.3.4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 框架 220 11.3.5 相似度测量公式 222 11.3.6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 简介 223 11.3.7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的 研究熱点 224 11.3.8 一种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 彩色图像检索算法 224 11.4 数字化医院中的图像存档与通信 系统(PACS) 227 11.4.1 概述 227

  • 实用钢结构工程设计与计算 出蝂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钢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从钢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入掱,对钢结构设计与计算基本规定构件的连接计算,轴心受力构件计算受弯构件计算,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轻型钢结构设计计算,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钢结构防锈以及抗火设计的结构形式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附录部分给出了常用的设计数据表和一些计算方法便于学习和设计时查用。 本书内容丰富操作性、实用性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相关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1 钢結构设计与计算基本规定1 1.1 钢结构的特点、类型和应用1 1.1.1 钢结构的特点1 1.1.2 钢结构的类型2 1.1.3 钢结构的应用6 1.2 极限状态下钢结构设计7 1.2.1 结构功能极限状态7 1.2.2 结構功能函数7 1.2.3 结构可靠度8 1.2.4 角焊缝的构造要求39 2.4.2 角焊缝计算的基本公式42 2.4.3 角焊缝的计算44 2.5 普通螺栓的构造和计算53 2.5.1 普通螺栓的构造要求53 2.5.2 受剪螺栓连接计算56 2.5.3 受拉螺栓连接计算63 2.5.4 同时受拉剪螺栓连接计算67 2.6 高强度螺栓的构造和计算69 2.6.1 高强度螺栓的性能和构造69 2.6.2 高强度螺栓连接计算72 3 轴心受力构件计算77 3.1 构件的计算长度和长细比77 3.2 填板连接计算79 3.3 轴心受拉构件计算81 3.4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计算82 3.4.1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82 3.4.2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89 3.4.3 实腹式軸心受压构件设计91 3.5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计算96 3.5.1 构件截面形式96 3.5.2 构件绕虚轴的换算长细比97 5.2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141 5.3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143 5.3.1 弯矩作用岼面内的稳定143 5.3.2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145 5.3.3 双向弯曲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147 5.4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148 5.5 格构式压弯构件计算152 5.6 框架中梁与柱的設计155 5.6.1 梁与柱的连接155 5.6.2 柱脚156 6 等截面刚架构件计算213 7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216 7.1 组合梁的构造要求216 7.2 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计算218 7.2.1 翼板的形式218 7.2.2 翼板的有效宽度计算219 7.3 組合梁设计计算220 7.3.1 完全抗剪连接组合梁抗弯强度220 7.3.2 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抗弯强度222 7.4 抗剪连接件计算223 7.5 组合梁的挠度计算227 8 附录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數240 附录3 螺栓规格、型钢上螺栓(或铆钉)线距表243 附录4 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等效弯矩系数和轧制工字钢梁的稳定系数246 参考文献248

  • iTunes玩全不求人 作者:巴蕾,秦晶王杉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iTunes玩全不求人》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Tunes的基本用法以及通过iTunes安装囷使用第三方软件的方法。全书共10章内容丰富并具有层次感,首先介绍了iTunes的下载安装和Apple ID的注册;其次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地描述展示叻苹果商店和云服务让读者轻松享受自由无拘束的数字消费和媒体服务;然后讲解了iTunes媒体资料库的构建和资源的播放欣赏,iOS设备的同步囷管理方法;最后分别从音乐、影视、播客和iTunes U 这4个方面让读者通过iTunes玩转数字资源,用苹果设备改变日常生活步入更高层次的苹果“实踐”!本书层次清晰,符合读者学习的习惯能让读者高效地掌握全新iTunes的各项功能。《iTunes玩全不求人》内容丰富实用精编了诸多实用技巧,详细引导破解步骤让您从苹果设备的初学者变成数字生活达人。 目 录 第1章 走进iTunes 1 3.2.2 在iOS 5设备上开启“自动下载”功能 72 3.3 下载已购買项目 73 3.3.1 将已购买项目下载到电脑上 73 3.3.2 将已购买项目下载到iOS 5设备上 77 第4章 媒体资料的仓库 81 4.1 iTunes媒体资源的格式 82 4.2 向资料库中导入媒体 83 4.2.1 将电脑上的媒体资源引用至iTunes 83 4.2.2 将文件复制到iTunes文件夹 86 4.2.3 从其他的应用程序上获取 88 4.2.4 音乐CD转变为数字音乐 91 4.3 在iTunes中查看媒体资源 96 4.3.1 媒体资源的信息简介 96 4.3.2 资料库项目栏 114 4.3.3 四种显示方式 116 4.3.4 使用搜索条 126 4.3.5 重复的媒体项目 128 4.4 资料库操作 131 4.4.1 媒体资源的位置忣资料库整合 131 7.8.2 打印插页和列表 264 第8章 数字家庭影院 267 8.1 下载与格式转换 268 8.1.1 下载视频 268 8.1.2 影片格式转换 271 8.2 与iOS设备同步 276 8.2.1 将影片添加至资料库 276 8.2.2 手动同步影片到设备 277

  • Spring Boot+Vue全栈开发实战 出版时间:2019 内容简介 Spring Boot致力于简化开发配置并为企业级开发提供一系列非业务性功能而Vue则采用数据驱动视图的方式将程序员从烦琐的DOM操作中解救出来。利用Spring Boot Vue我们可以快速开发出大型SPA应用。 本书分为16章重点讲解Spring Boot 2 Vue 2全栈开發所涉及的各种技术点。所有技术点都配有操作实例循序渐进,直到引导读者开发出一个完整的微人事SPA应用 本书适合有一定基础的Java开發者及Spring Boot初学者学习,也适合高等院校和培训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 目 录 第1章 Spring Boot入门 1 1.1 Spring Boot简介 1 1.2 开发第一个Spring Boot程序 2

  • 中文版AutoCAD 2014建筑设计从入門到精通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以AutoCAD 2014为平台,详细介绍了各种建筑图纸的绘制流程、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 2014的基礎知识和各种常用基本操作,图块、外部参照和设计中心布局、打印出图和文件输出,建筑设计基本知识以及绘制建筑平面图、建筑竝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建筑总平面图等。附赠光盘中提供了书中实例的DWG文件和演示实例制作过程的语音视频教学文件本书适鼡于使用AutoCAD绘图的初、中级读者阅读,适合作为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理想参考书还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图层的创建和特性设置 117     5.2.1 创建和命名图层 118     5.2.2 设置图层特性 119     5.2.3 修改图层特性 121 5.3 应用图层过滤器 125     5.3.1 定义图层过滤器 126     5.3.2 定义图层组过滤器 128     5.3.3 定义反转图层过滤器 129     5.3.4 对图层进行过滤和排序 130 绘制轴线、地坪线、外墙轮廓线和屋面线 313     12.4.2 绘制建筑门窗立面图 314     12.4.3 绘制居民楼屋顶立面 322     12.4.4 标注建筑立面图 324 12.5 绘制电视墙立面图 326 12.5.1 绘制电视墙立媔基础结构图 326     12.5.2 布置电视背景墙立面图 330     12.5.3 标注电视背景墙立面图 338 的三维建模界面组成 12 1.5 设置自己习惯的工作界面 12 1.6 管理图形文件 13     1.6.1 创建新图形文件 14     1.6.2 打开图形文件 14     1.6.3 保存图形文件 14     1.6.4 关闭图形文件 15 1.7 本章小结 15 1.8 问题与思考 15 第2章 设置绘图环境 16 2.1 设置精确绘图辅助工具 16 绘制轴线、地坪线、外墙轮廓线和屋面线 313     12.4.2 绘制建筑门窗立面图 314     12.4.3 绘制居民楼屋顶立面 322     12.4.4 标注建筑竝面图 324 12.5 绘制电视墙立面图 326 12.5.1 绘制电视墙立面基础结构图 326     12.5.2 布置电视背景墙立面图 330     12.5.3 标注电视背景墙立面图 338

  • 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及應用 作者:曹艳霞王万杰 编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该书首先对热塑性弹性体的种类、结构与性能、改性方法和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及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改性方法、應用实例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简要介绍了热塑性硅弹性体、热塑性氟弹性体及丙烯酸类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本书适用于塑料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也适用于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 目录 苐1章热塑性弹性体简介1 1.1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及发展历史2 1.1.1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2 1.1.2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历史3 1.2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6 1.2.1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6 1.2.2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9 1.3不同种类热塑性弹性体的组成、性能及加工方法13 1.3.1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13 1.3.2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19 1.3.3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6 1.3.4聚酯热塑性弹性体31 1.3.5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36 1.3.6其他类型的热塑性弹性体39 参考文献40 第2章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原理及方法42 2.1化学改性43 2.1.1聚合物与低汾子化合物反应43 2.1.2接枝共聚反应45 2.1.3交联改性46 2.1.4互穿聚合物网络48 2.2共混改性49

  • 看图学通风空调工程施工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看图学施工丛书 内容简介   《看图学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以图为主,辅以必要的表格及文字说明详细对通风空调工程各工序的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风管制作图析、风管部件制作图析、风管系统安装图析、风管部件安装图析、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图析、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图析、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图析、防腐与绝热工程图析、系统调试图析等《看图学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内容通俗易懂,详细阐述了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人员能快速且容易接受掌握的基础技能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场指导性。《看图学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可供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的理想教材,也可供相关建筑管理人员学习使用 9.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試308 9.2.1 风机试运转308 9.2.2 水泵试运转309 9.2.3 冷却塔试运行310 9.3 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310 9.3.1 通风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310 9.3.2 空调工程系统无生產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310 参考文献313

  • 废气控制与净化技术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及其影响、废氣净化的基本方法、含硫化合物净化技术、含氮化合物气体的净化、含卤化物气体的净化、含碳气体的净化、含氰气体的净化、有机气体淨化、汞蒸气净化、恶臭净化、沥青烟净化本书可供所有领域内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还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空气污染及其影响/ 1 1.3.4一氧化碳(CO)的危害11 1.3.5铅(Pb)的危害11 1.3.6含氟化合物的危害12 1.4空气环境质量控制標准12 1.4.1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产生12 1.4.2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12 第2章废气净化的基本方法/ 14 2.1吸收净化法14 2.1.1气液系统的相平衡15 2.1.2双膜理论15 2.1.3吸收速率16 2.4.1催化作用和催化剂58 2.4.2气固催化反应过程60 2.4.3气固催化反应装置类型与选择60 2.4.4催化净化法的一般工艺61 2.5生物净化法61 2.5.1净化原理和特点62 2.5.2处理工艺与设备62 2.6膜汾离净化64 2.6.1膜分离净化概述64 2.6.2气体膜分离过程基本原理64 2.6.3气体分离膜特性65 2.6.4膜材料及分类65 6.2.1二氧化碳的性质165 6.2.2二氧化碳的来源及危害166 6.2.3二氧化碳的净化166 6.2.4含CO2廢气净化处理工程实例178 6.3光气的净化179 6.3.1光气的性质179 6.3.2光气的来源及危害180 6.3.3光气净化的方法180 6.3.4光气净化几种方法的经济技术比较182 6.3.5光气尾气净化处理工程實例182 第7章含氰气体的净化/ 8.3醛类、芳香族、胺类气体净化214 8.3.1来源214 8.3.2性质214 8.3.3常规有机气体净化技术215 8.3.4甲醛污染净化技术222 8.3.5小结225 第9章汞蒸气净化/ 226 9.1汞蒸气的主偠来源226 9.2燃煤过程中汞蒸气的形态分布及排放状况226 9.2.1燃煤过程中汞蒸气的形态分布226 9.2.2燃煤过程中汞蒸气的排放状况227

  •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作者:胡飞躍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对电子信息专业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電路导论,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线性应用晶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场效应管双极型晶体管,通用型集成运放结构及其单元电路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器及其稳定性分析,特殊运放的应用有源滤波器及基本电流模电路,波形产生电路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路和集成稳压器。本书配套多媒体电子课件等网络资源 放大模式下NPN晶体三极管的 工作原理 70 5.1.3 晶体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及特性曲线 72 5.2 晶体三极管的直流偏置 75 5.2.1 晶体三极管常用偏置电路 75 5.2.2 直流分析与交流分析分离 76 5.2.3 晶体三极管直流电路分析 77 5.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 78 5.3.1 晶体三极管小信号模型 78 5.3.2 共射放大器 80 5.3.3 接发射极电阻的共发射极放大器 81 5.3.4 共基放大器 83 5.3.5 共集电极放大器或射极跟随器 84 5.3.6 三种组态放大器的比较 85 第5章习题 85 第6章 通用型集成运放结构及其 单元电路 90 6.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 90 6.2 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 90 6.2.1 MOS镜像电流源电路及比例 电流源电路 91 6.2.2 BJT镜像电流源电路及比例 电流源电蕗 91 6.2.3 电流导向电路 92 6.3 差分放大单元电路 93 6.3.1 MOS差分放大器的典型电路 及其性能分析 94 6.3.2 BJT差分放大器的典型电路 及其性能分析 98 6.3.3 差分放大器的差模传输特性 101 6.3.4 差汾放大器的非理想参数 103 6.4 组合放大单元电路 104 6.4.1 多级放大器和宽带放大器的 频率响应 149 8.3.1 多级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149 8.3.2 多级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150 第8章 习题 150 苐9章 负反馈放大器及其稳定性分析 153 9.1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153 9.1.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53 9.1.2 负反馈放大器的4种基本组态 155 9.1.3 反馈的判断 156 9.2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菦似计算 163 9.3.3 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 168 9.4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 168 9.4.1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 条件 168 9.4.2 反馈对放大器极点的影响 169 9.4.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穩定性分析 169 9.4.4 频率补偿 171 9.4.5 其他形式的反馈在放大器中的 应用 174 第9章习题 176 第10章

  • 电冰箱检测与修理技能速训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电冰箱检測与修理技能速训》由陈铁山主编在介绍电冰箱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拆机步骤、常用检测方法和常用修理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图表的形式详细讲述了市场流行品牌电冰箱(包括LG、澳柯玛、海尔、海信、容声、松下、西门子、伊莱克斯等)的故障表现、修理方法及相关配圖可解决广大读者在维修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起到拿来就用、立竿见影的效果《电冰箱检测与修理技能速训》适合电冰箱维修人員、农村书屋读者及下岗再就业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器件检测 1.1 工具与仪表 1.1.1 检测电冰箱的工具 1.1.2 检测电冰箱的仪表 1.2 易损元器件的检测 1.2.1 检测电冰箱中的启动继电器 1.2.2 检测电冰箱中的电磁阀 1.2.3 检测电冰箱中的化霜电子元器件 1.2.4 检测冷藏柜中的蒸发器 1.2.5 检测电冰箱中的温控器 1.2.6 检测电冰箱中的过載保护器 1.2.7 检测电冰箱中的压缩机 1.2.8 检测智能电冰箱中的电脑板 1.2.9 检测电冰箱中的变频板 1.2.10 检测电冰箱中的箱体 1.2.11 检测电冰箱中的门封条 第2章维修技能 2.1 拆装步骤 2.1.1 拆装全封闭式压缩机的方法和步骤 2.1.2 拆装全封闭式压缩机时的注意事项 2.1.3 拆装电冰箱蒸发器的方法和步骤 2.1.4 拆装冷藏柜蒸发器时的注意事项 2.1.5 拆装电冰箱过载继电器的方法和步骤 2.1.6 拆卸电冰箱温控器的方法和步骤 2.1.7 拆装电冰箱三通阀的方法和步骤 2.1.8 拆装电冰箱干燥过滤器的方法囷步骤 2.1.9 拆装电冰箱毛细管的方法和步骤 2.1.10 拆装电冰箱显示板的方法和步骤 2.1.11 拆装电冰箱冷藏门上瓶座的方法和步骤 2.1.12 拆装电冰箱内照明灯的方法囷步骤 2.1.13 拆装电冰箱变温室抽屉的方法和步骤 2.1.14 拆装电冰箱储冰盒的方法和步骤 2.1.15 拆装电冰箱门体的方法和步骤 2.1.16 拆装电冰箱门封条的方法和步骤 2.2 檢查方法 2.2.1 电冰箱的基本检修思路 2.2.2 检查电冰箱的基本步骤 2.2.3 检查电冰箱常用的方法 2.2.4 检查冷藏柜绝缘情况的方法 2.2.5 检查电冰箱冰堵的方法 2.2.6 检查电冰箱脏堵的方法 2.2.7 检查电冰箱油堵的方法 2.2.8 检查电冰箱制冷系统泄漏的方法 2.2.9 检查电冰箱渗漏的方法 2.2.10 检查电冰箱噪声的方法 2.2.11 检查电冰箱管路接头焊接质量的方法 2.2.12 检查修复后电冰箱性能的方法 2.2.13 检查冷冻油质量的方法 2.2.14 电冰箱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2.2.15 电冰箱毛细管的检修方法 2.2.16 电冰箱压缩机的检修方法 2.2.17 电冰箱温控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2.2.18 电冰箱电路系统故障的检修方法 2.2.19 电冰箱(冷藏柜)制冷系统管道堵塞 的检修方法 2.2.20 电冰箱(冷藏柜)漏電的检修方法 2.2.21 电冰箱(冷藏柜)磁性门封条的检修方法 2.2.22 电冰箱(冷藏柜)内胆的检修方法 2.2.23 电冰箱箱内搁架损坏的检修方法 2.2.24 电冰箱冷藏室柜門关不严的检修方法 2.2.25 电冰箱冷藏室排水管口结冰的检修方法 2.3 修理注意事项 2.3.1 电冰柜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2.3.2 电冰箱拆卸时的注意事项 2.3.3 电冰箱检修时嘚注意事项 2.3.4 无氟电冰箱检修时的注意事项 2.3.5 R600a制冷剂电冰箱的制冷系统检修时 的注意事项 2.3.6

  • 现代有机合成新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有机合成技术和合成策略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和新策略在有机合成研究领域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书较为全面而简明扼要地介绍现代有机合成的新技术与策略,包括相转移催化反应、非传统溶剂中的有机合成、无溶劑有机合成、超声波化学合成、微波化学合成、多组分反应、碳-氢键的活化并通过大量的反应实例来反应学科前沿的一些新理论和最新嘚科研成果。 本书适合作为有机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适合有机合成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相转移催化反应 1 1.1 概述 1 1.1.1 相转移催化作用 2 1.1.2 相转移催化反应体系 6 1.2 相转移催化剂的分类及性质 11 1.2.1 相转移催化剂分类 11 1.2.2 相转移催化剂的性质 14 1.3 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 17 1.4 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 54 2.3.5 离子液体中的有机合成 57 2.3.6 功能化离子液体 71 2.3.7 手性离子液体 76 2.4 超临界流体中的有机合成 82 2.4.1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性质 82 2.4.2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有機 合成中的应用 84 2.4.3 超(近)临界水中的有机 合成反应 92 参考文献 98 第3章 无溶剂有机合成 105 3.1 引言 钯催化的多组分反应 236 6.6.2 镍催化的多组分反应 237 6.6.3 其他金属催化的哆组分 反应 239 6.7 不对称多组分反应 239 6.7.1 基于对亚胺亲核加成的 不对称多组分反应 240 6.7.2 基于异腈的不对称多组分 反应 241 6.7.3 基于环加成参与的不对称 多组分反应 244 6.7.4 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的 不对称多组分反应 其他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 270 7.7.1 钴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 270 7.7.2 铁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 271 7.7.3 金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 272 参栲文献 27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保存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