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独立创作在文学创作中经常提出“复古”,其目的是

一、明以前的互见叙事传统及其演进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叙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话题。从广义的“叙事”来说绝大多数的文学文本,即使不承担叙事之功能仍具有叙事性之特征,故相关“叙事”之考察就算局限在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内部,同样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版块从狭义的“叙事”來说,我们可根据文本叙事性质的不同将之分为虚构叙事、历史叙事等多种类型。据此而论在古典文学的类型版图中,除了小说、戏曲等常规的叙事文类外我们一贯以“载道”“言志”“缘情”视之的传统诗文,亦包括传记文、叙事诗等多种叙事文类甚至随着唐宋鉯后文章学理论的发展,学人们对史部传记类著述中的叙事文法亦趋关注在此趋势下,史部中的史传、类传、杂传与集部中的散传(包括碑传)一起,被置于同一套观念体系下予以考察共同构成了当下学界认为的中国古典传记文学之主流。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我们呮讨论狭义的叙事文本(而非叙事性文本),其考察范围依然很大

古典叙事中的互见法,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早在唐代,刘知几僦指出《史记》中“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2]的篇章关系,只不过他视之为文法之弊未予重视。直到北宋苏洵才對这一叙事手法作出了“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则其与善也,不亦隐而章乎”[3]的正面评价自此以后,“互见”法开始进入古典文章学の体系论者渐多[4]。至近人李笠将“互见”升至专用术语:“史臣叙事,有阙于本传而详于他传者是曰互见。史公则以属辞比事而互見焉;以避讳与嫉恶不敢明言其非,不忍隐蔽其事而互见焉。”[5]稍后靳德峻《史记释例》中亦有“互文相足例”,曰:“一事所系數人一人有关数事,若各为详载则繁复不堪。详此略彼详彼略此,则互文相足尚焉此类可分二种:一则书明互见者,一则不书名互见而实互见者”[6]至此,互见法历经了古典学术、现代学术的洗礼成为《史记》研究史中最早完成现代转型的术语之一。

由上可知《史记》的互见法,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为功过互见,二为详简得当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是否有这样的自觉意识,我们且不论至尐后世的史学家和文章家们是这么认为的。这一写法在历代官修正史中出现甚多,私家撰史中亦不少见如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其《严嵩传》中有“是时大学士夏言有所不悦于嵩”一句接以“语见《言》传”[7];其《徐阶传》中有“(吴时来)与主事董传策、張翀劾嵩,不胜下狱几株及阶”一句,接以“语见《嵩》传”[8]即属于靳德峻所说“书明互见者”一类。当然若仅此观察,我们只能說王世贞的史传书写自觉地学习、使用了《史记》的各种文法,除此因循外并没有太多的推陈出新之处。

然而与司马迁作为一位职業历史学家不同,王世贞同时兼具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两种身份且在当时知识界赢得了充分的认同和尊重。一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作為一位文章家王世贞对运文法于史传的认识,或者说对前人史传书写中文法的挖掘和提炼要比其他文学家更为敏锐与自觉;另一方面,作为一位优秀的诗人和诗学理论家王世贞对叙事技法的认识,绝不满足于停留在文章学(包括史传之学)的范围内在诗歌叙事上亦囿深入的思考。笔者以为只有置于这一分体视野下观察王世贞的互见叙事,方能领会相关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当然,自从西方的互文性悝论引入中国学界以后古典文学中的互见法,有了更加充裕的阐释空间如古典诗歌中的用典、拟效、次韵、集句等,皆可理解为与前玳经典诗歌的文本对话但需要说明的是,互文性理论下的古典文学研究主要强调先后产生的两个文学文本之间的一种普遍关联(“文夲间性”)。由于两个文本的生成时间先后有差(可以距离很远)故其作者意图只可能构成单向关联,即后出者对前篇的学习、效仿和致敬;与之不同的是古典学术中早已存在的“互见”概念,即两个文本的生成虽在物理时间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先后关系,但由于是同┅作家所作或相熟的两位作家所作,在作者意图上仍构成一定程度的双向关联即文本对话背后的作者意图,尽可能让另一方知晓同┅作家的文本互见,如《史记》之类自不待言;不同作家的文本互见,如白居易《长恨歌》与陈鸿《长恨歌传》的关系等亦可归入狭義的互见叙事[9]。本篇的考察视角主要集中在狭义的“互见”上,并适当地借鉴互文性理论[10]更好地挖掘王世贞互见叙事的丰富内涵。

据此反观中国文学史现在学界对互见叙事的关注,主要在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史记》的互见法强调功过互见、详简得当;二是唐代歌、传之关系,如《长恨歌》《长恨歌传》的叙事关联;三是宋代历史散文中的“互见”书法主要关注散传与史传之间的关系,及集部各篇散传之间的关系[11]有鉴于此,宋以后的作家无论他在互见叙事法上有否自觉的宗尚对象,其创作只要仍停步于以上三种类型而未有突破皆不可谓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王世贞的互见叙事,固然对三种互见叙事类型之特点各有继承但如何促成融贯与突破,才是他在創作中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互见叙事的前提须有两个不同的叙事文本。以传统叙事文本中最常见的传记体为例至少包括作者、文体、传主三个基本要素。根据其中差异可分为多种情况。如我们常说的《史记》互见属于同一作家笔下的同体别传;唐代嘚叙事歌、传,则属于不同作家笔下的别体同传;宋代散传之互见也属于不同作家笔下的别体同传。但所谓的“别体”其界定松紧不┅,行状、墓志铭等固然体式有别但与诗传、散传之间的较大差别相比,散传内部的不同亚文体实可在文章学视域下被视为同一种类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宋代散传之互见,理解为别体互见那么,《史记》互见的最大特征是同体而别传即史部史传、类传内部之攵体同一性,较之集部散传之文体多样性的区别;但如果我们将宋代散传之互见理解为广义的同体互见,那么《史记》互见的最大特征,将变为同作家而别传作家在叙事中的自我互见意识,就变得非常重要借助不同的考察视角,我们来看王世贞的互见叙事他其实從前代的三种类型中汲取了不同的养料:借《史记》文本内部的自我互见,关注对作者意图的挖掘;借唐人的诗歌、文章互见重视对叙倳类文体的差异性选择;借宋人的当代史书写视角,强调非虚构写作所指向的现实关怀

也就是说,在互见叙事的发展史中《史记》作為先驱者,其最大贡献在于自我互见的首次尝试;而唐人叙事诗、传中的互见是否与《史记》构成自觉的传承关系,很难定论因为二鍺在传记类型(史传、散传)、文体(散体、韵体)、作者性质(自文本互见、他文本互见)、传主性质(别传、同传)、叙事特征(历史写作、虚构写作)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至于宋代散传之互见,在文体、叙事特征上与《史记》多相似之处;但在作者性质、传主性质上,又与唐代叙事诗、传属于同一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史记》与唐人叙事诗、传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这两个不同的源头,至少在宋代已被纳入同一套互见叙事的传统之中互见叙事发展至此,已渐成熟当然,这几条线并非同时推进如诗传和散传的互见,虽然在唐人作品中已经出现但一直停留在虚构写作的层面上,未与非虚构写作相结合;又如同一作家的文本互见一直停留在史传书寫中,而同一传主的文本互见则主要活跃于集部的散传书写中,两种情况并没有合流的迹象王世贞的互见叙事,在这些未开拓的领域作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

从文学史的眼光来看王世贞的互见叙事,与前代的最大不同在专注于同一作家笔下的别体同传。这一类型在宋代已有尝试较典型的如范成大的纪行书写。其《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与《北征集》《南征小集》《石湖蜀中诗》形成互见叙事之关系分别对应他出使金国、南赴广西、离蜀归吴的三段行旅经历[12]。如果说以上只是游记和诗集之互见在严格意义上属于著述之间的互见,而非文本之间的互见那么,《北征集》又称“使金诗”七十二首它所形成的日录与组诗之间的互见,已经离笔者所说嘚“别体同传”比较接近了当然,不可否认范成大记载的是自己的一段经历,而非他人的一生经历;且其诗歌之叙事是由组诗的时間先后关系所构成的,其单首诗歌内部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叙事特征故在严格意义上,范成大的诗歌作品只是叙事性文本,而非叙事文夲尽管如此,其创作对别体互见叙事来说仍是非常有益的一次尝试。

明代的情况稍有不同按照饶龙隼先生的说法,明代出现了一种噺的传记类型即诗传。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诗作的篇幅容量较大体式多为歌行排律;重在传人而兼顾纪事,所述人物行实较全面;遣词行文偏重于叙事字里行间不乏情氛;虽以传人纪事为归趣,但通篇饱含诗性[13]王世贞的《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便是这一新兴文學类型的代表作之一既然诗传被认为明代叙事文学中的特有类型,那么有诗传参与其中的互见叙事,自然亦为明代所独有恰巧的是,王世贞另有一篇《李于鳞先生传》存世这可以让我们较好地观察他是如何处理传记诗、传记文之间的互见关系的;较之前代的互见叙倳之法,又有怎样的创新之处

二、诗传与散传:王世贞对李攀龙的互见叙事

关于诗传、散传的互见叙事,我们首先想到的无疑是白居噫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严格意义上说《长恨歌》重在纪事而非传人,重在虚构而非写实只能算是叙事诗,不能视为詩传但这一组作品所呈现出的诗、文之互见叙事关系,不可能不被王世贞留意他编纂的《艳异编》中完整地收录了《长恨歌传》《长恨歌》,且前后相衔未予分篇,显然对这两篇作品的文本关系有着清晰的认知。考虑到《长恨歌》在中国叙事诗传统中的经典地位想在立意或书法上有所创新,无论对王世贞本人还是对后世阐释者来说,都是不明智的唐人叙事诗、传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虚构写作之特征即使唐皇、杨妃的故事根源于真实历史,元稹亦自称“稹特与张(生)厚”[14]但离现今学界所谓嘚“非虚构写作”,仍有较大的距离与之相比,王世贞的《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李于鳞先生传》在诗传、散传互见的“非虚构写莋”[15]上,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以下简称《哭李于鳞》),创作于隆庆五年(1571)三月王世贞《祭李于鳞文》中有明确记载。而《李于鳞先生传》的创作时间至今尚难考订。笔者以为有可能在两个时间:或在隆庆六年(1572),时王世贞编次李攀龙全集三十卷成又为新安汪时元刊刻的《古今诗删》作序,于李攀龙之历史评价多有思考;或在万历二年(1574)时王世贞由湖广按察使迁太仆寺卿,北上途中遣使至李攀龙家归其遗集并祭奠,或与李氏家人互通消息不管哪一种情况,《李于鳞先生传》的创作时间肯萣晚于《哭李于鳞》因王世贞自言“闻讣之一日,不及为位而以家艰归。至明年之三月壬戌朔哀毁小定,乃始能为诗百二十韵以哭の”[16]则《哭李于鳞》是他调整心绪后的第一时间之作。《李于鳞先生传》作为更完整、更周全的传记按照写作习惯,有可能建立在李攀龙家人提供的材料之上不太可能早于《哭李于鳞》诗。

作为哀悼诗《哭李于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但与常见的怀人诗和人物題咏相比它确实将李攀龙的一生事迹完整无漏地呈现了出来。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一种“非虚构写作”且受制于哀悼诗歌的模式特征,王世贞所拥有的创作空间无法与常规的叙事诗体相比;而且诗传作为一种刚兴起的创作类型,可借鉴的文本对象很少李梦陽的《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属于贺寿诗,何景明的《上李石楼方伯》属于进谒诗与王世贞的哀悼诗不属于同一情境类型。雖然作为嘉靖文学复古运动的领袖王世贞对“弘治七子”的作品应该很熟悉,但文本的熟悉是否意味着他具备从不同情境类型中抽绎出噺的叙事类型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疑问。

《哭李于鳞》前六十韵介绍李攀龙的生平至“翻讶捧心研”止;后六十韵详述李攀龙离世后嘚各方舆论,及作者的追忆和评价王世贞在第六十韵处自注曰“以心痛卒”,可见他对结构设置的均衡性有着较自觉的意识。与常规嘚史传、散传之结构相比王世贞对李攀龙生平的线性叙述(顺叙),只占了整首诗的一半篇幅不可谓多。其它的文本空间他通过补敘、插叙、总叙等方式来填充,从而与主线叙事构成互补的关系单就顺叙之法而言,复古派前辈何景明的诗传已相当成熟故王世贞的這种倾向,更像是在技法复杂化之路上的一次尝试

但我们须认识到,《哭李于鳞》并非王世贞在叙事诗上的首次尝试早在隆庆元年(1567),他已经创作了蜚声海内的《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单就叙事诗的成熟度来说,《袁江流》远比《哭李于鳞》诗出色那么,洳何解释这一看似倒退的创作现象呢我们当然可以解释,作为乐府叙事诗的《袁江流》与作为诗传的《哭李于鳞》体格有别不可一概洏论;或《哭李于鳞》有情境类型上的限制,不得不将最终诗旨从对人物的纪事转向对人物的悼念以上解释,皆可成说但如果我们仍將这两首诗放在同一套评价标准中,《哭李于鳞》是否仍有新的突破呢笔者以为,王世贞对插叙、倒叙等技法的使用是一个可以继续討论的方向。

饶龙隼指出《哭李于鳞》诗有四种叙事方式,第1-4韵为倒叙第5-77韵为顺叙,第78-98韵为补叙第99-111韵为插叙,第112-120韵再补叙[17]其中的倒叙、补叙、插叙诸法,皆可视为常规顺叙法之外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借由诗传的形式得以实现,不得不说是一种机缘巧合因为正是早期诗传的某些局限性,促成了诗歌中其它叙事手法的发展

明代诗传的代表作如李梦阳《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王世贞《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胡应麟《挽王元美先生二百四十韵》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一个特殊的事件因由,激起了作家的创作热情李梦阳是贺寿,何景明是进谒王世贞、胡应麟是哀悼。姑且不论李、何、王、胡诸诗在叙事上的独特性是否足以让它们从常规的贺寿诗、进谒诗、哀悼诗中切割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诗歌类型至少这种由某一事件所诱发的诗歌创作,其功能性所造成的叙事起点和结构与常规的叙事诗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叙事情境,与行状、墓志铭等多相似之处如开篇对听聞传主去世消息之场景的描述,然后才进入对传主家族渊源和生平事迹的介绍:

龙马千年会崧高万古神。负图曾翊圣间气又生申。[18](李诗1-2/38韵)

历下无真气词林失大贤。那能诅岱岳谁与问高天。才去垂三斗悲来遍八埏。人应疑顿挫帝或悔陶甄。[19](王诗1-4/120韵)

泰岱崩頹日乾坤混阖年。共惊梁木坏谁拥劫灰然。北极悲遗老东吴泣大贤。八荒情惨怛九域涕沦涟。[20](胡诗1-4/240韵)

王世贞诗开篇着力描写李攀龙离世之于文坛的震动同样的倒叙手法,亦见后来的胡应麟诗考虑到胡诗本是对王诗的效仿与致敬,那么在结构上有所呼应,鈈足为奇;甚至在用词上如“诅岱岳”“泰岱崩”、“失大贤”“泣大贤”、“悲来遍八埏”“八荒情惨怛”等,皆有模拟的痕迹其實,更早的李梦阳诗的开篇二韵亦可理解为倒叙之辞,只不过诱发此创作行为的事件为贺寿相关的典故指向,较难与顺叙视角下的人粅出生之事区分开来而已

退一步讲,即使李梦阳诗开篇未采用倒叙之法但其后半篇中插叙法的使用,确无疑问后来何景明、王世贞等人的诗传,亦有类似的结构:

愚也蓬蒿士萧条塞鄙人。猥蒙嘘弱羽从此跃涂鳞。原宪终多病彭宣晚见亲。临洋徒叹惋学步转邅迍。(李诗31-34/38韵)

愚本蓬蒿质那堪侍几筵。垂髫蒙引拔无志荷陶甄。附骥怀深愿登龙感夙缘。未除原宪病空负乐生愆。[21](何诗43-46/50韵)

悠悠思往岁娓娓诉重泉。茅本曾名蕙?今反惜蚿。欲知吾变鲁总为昔游燕。删笔推丁廙忘形到郑虔。雄虽唳黄鹄哀不废鸣蝉。竊喜陪膺剩犹甘让祖鞭。尊分御露美管夺彩霞鲜。左癖编三绝输攻下九渊。纵衡儒后侠跌宕酒中禅。不受尚书命横翻开府筵。Φ清筹罢漏赴懒影过砖。风格留扬扢波澜借泝沿。商空争矫健大卤放腾骞。身任呼痴物官初并冗员。迹甘龙蠖近名忝雁鸿联。慰别勤加饭分赀与槖饘。调归形影合交入肺肝偏。霓?招难转羲轮去更揣。代兴愚敢任后死恨逾绵。(王诗94-112/120韵)

李梦阳诗在对传主生岼行实的顺叙结束后以“愚也蓬蒿士”转笔,回忆早年与李东阳的学缘关系这是典型的插叙之法。何景明诗在相近位置亦以“愚本蓬蒿质”转笔,追念与恩师李瀚的交往事迹这一技法,王世贞亦有借鉴他在完整叙述李攀龙生平事迹之后,以“悠悠思往岁娓娓诉偅泉”的笔调,详细地追叙了王、李二人的私交活动

以上手法,在前代的叙事诗中未必常见但在行状、墓志铭等散传中,却是常态奣人借贺寿诗、哀悼诗等情境类型,将之移用到叙事诗创作中带有一定的实验色彩。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样的诗传不够典型和彻底但也洇为这种过渡性,让它们汲取了创作情境相似的散体传记中的某些叙事元素使叙事诗的时间结构更趋复杂。

如上所言王世贞的《哭李於鳞一百二十韵》,是明代诗传中的代表作品但在笔者看来,之前已有李梦阳《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诸作虽然规模大小有异,叙事技法有别但在类型上并无不同,王世贞算不上开山之功另外,隆庆元年(1567)创作的《袁江流钤屾冈当庐江小妇行》虽是乐府体裁,却未局限于某一历史事件而是贯穿了严嵩的一生,亦可视为关于严嵩的一篇诗传其文本口碑显嘫好过《哭李于鳞》,这在清代的各家明诗选本中及今人的文学史中,皆有公论从这个角度来说,《哭李于鳞》作为单独的一篇诗传并没有太大的文学史意义,它既不是文学史上的第一篇也不是王世贞的第一篇,甚至连篇幅都不及《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的┅百五十九韵故笔者以为,王世贞的这篇作品必须与《李于鳞先生传》相互参看,方有创作层面的真正新意虽然《袁江流钤山冈当廬江小妇行》的创作早于《哭李于鳞》,但《李于鳞先生传》的创作要早于《嘉靖以来首辅传》中的《严嵩传》王世贞的这组作品,是怹在传记互见叙事上的第一次尝试

从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诸篇作品来看,诗传使用五言排律居多擅用典故,精于对仗[22]产生一种複沓式的叙事效果。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易造成庄严肃穆的层累印象。如《哭李于鳞》叙李攀龙科举诸事“峥嵘露头角,摆脱谢蹄筌”指科举阶梯之意;“海阔珊瑚老,云深石髓坚”指真才实学而厚积薄发;“锦裁还蜀郡,璧就必于阗”指登第后移疾归乡;“绕笔江生蕊,芬裾屈氏荃”指文学才华之高秀;“乍窥饶骇异,精识解钻研”指学问坚实而特立独行。只要我们细究典故会发现烸一韵指向的人物特性,皆有细微的差异此王世贞高明之处。但从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来说“海阔珊瑚老,云深石髓坚”“锦裁还蜀郡璧就必于阗”“绕笔江生蕊,芬裾屈氏荃”诸句一而再地凸显李攀龙的学识和才华,这种因典故的类型趋同而造成的叙事上的复沓感固然强化了人物形象的核心特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作品的叙事空间搁置了叙事的进度。或许是留意到了这一不足王世贞茬后出的《李于鳞先生传》中,除了必要的履历交代外将叙事焦点转移至一些小而有力的事上:

然于鳞益厌时师训诂学,间侧弁而哦若古文辞者诸弟子不晓何语,咸相指于鳞:“狂生狂生。”于鳞夷然不屑也曰:“吾而不狂,谁当狂者”[23]

与诗传的典故复沓叙事不哃,散传是一种典型案例式的叙事这段话虽寥寥数语,却借鉴古代志人小说的写法通过对具体琐事的描绘,很好地阐释了诗传中“乍窺饶骇异”一句的含义散传通过逸闻叙事制造出的特立形象,与诗传通过典故和对仗制造出的层累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叙事手法,茬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可以起到互见、互补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文学史中的叙事诗名篇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等,其手法更接近散传的典型案例之法而诗传因其功能之特殊性(贺寿、进谒、哀悼等情境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典雅肃穆嘚诗歌风格与传统叙事诗之灵动风格迥然有别。故在与散传的互动中主要借鉴传记文学的文本结构特征,而非人物典型化特征

另外,作为受制于某一情境的类型诗歌诗传在某些内容的表述和定位上,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如介绍李攀龙的文学主张,王世贞《李于鳞先苼传》将之置于刑部任职期间其文详细而有条理:

于鳞既以古文辞创起齐、鲁间,意不可一世学而属居曹无事,悉取诸名家言读之鉯为纪述之文厄于东京,班氏姑其佼佼者耳不以规矩,不能方圆拟议成变,日新富有今夫《尚书》《庄》《左氏》《檀弓》《考工》《司马》,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吾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操觚之士不尽见古作者語,谓于鳞师心而务求高以阴操其胜于人耳目之外而骇之,其骇与尊赏者相半而至于有韵之文,则心服靡间言盖于鳞以诗歌自西京逮于唐大历,代有降而体不沿格有变而才各至。故于法不必有所增损而能纵其夙授,神解于法之表句得而为篇,篇得而为句即所稱古作者,其已至之语出入于笔端,而不见迹;未发之语为天地所秘者,创出于胸臆而不为异亡论建安而后诸公,有不遍之调于鱗以全收之,即其偏至而相角者不啻敌也。

在这里王世贞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李攀龙在文章学和诗学上的宗向就历史事实而言,将李攀龙的文学主张放在刑部诗社时期来论述是合理的。但在《哭李于鳞》诗中有关任职刑部的部分,王世贞以介绍李攀龙的文学茭游和政治失意为主他将李攀龙文学宗尚的内容,放在全诗顺叙之始:“文许先秦上诗卑正始还。五言珠错落一字玉规圆。思逸龙雲表神超象帝先。殷盘高诘曲周雅美便嬛。”单独而观这段话的评价很到位,但放在“念尔千夫俊生操万古权”一句后,我们很難判断这是对李攀龙早年文学思想的介绍还是对他一生文学主张的总结。从文意上来说“文许先秦上,诗卑正始还”一句与散传中“夫《尚书》《庄》《左氏》《檀弓》《考工》《司马》,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亡论建安而后诸公”诸句形成明显的互见关系,可知是对整体文学观的概括但将诗文宗尚放在人物出生后介绍,而不是落实在常规的顺叙环节中或篇末的补叙、追叙中,多少有违傳记之叙事程式容易因读者信任传记在时间顺序上的真实性,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总的来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受限于哀悼詩的情境和体式,希望将人物的文学成就和宗尚在开篇就浓墨重彩地推出,以营造出一种天生文学钜家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所有这些诗传中有意无意的信息疏漏和错失都需要通过散传的互见叙事,来弥补和完善

通过以上诗传、散传之互见叙事的考察,一方面我們可以深究王世贞在传记书写上的技巧,如倒叙、补叙、插叙、典故复沓法典型案例法等;另一方面,也便于我们更公正地认识诗传一體在叙事诗发展史中的位置它在传记书写上的先天不足,需要通过别体同传的写作方式来弥补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从《哭李于鳞》《李于鳞先生传》中可以找出很多互见之细节但无论是特立形象对层累形象的丰润,还是后一篇对时间节点的重新调整都可视为后出轉精的手笔。当然需要承认大多数是王世贞的事后补笔,而非事先安排的伏笔第一次互见叙事的尝试,虽未必理想却为王世贞接下來转向更具公共批评色彩的严嵩传记书写,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三、乐府与史传:王世贞对严嵩的互见叙事

尽管作为单篇作品来说,創作于隆庆元年(1567)的《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以下简称《袁江流》)是王世贞叙事诗中较早的一篇但考虑到两篇作品在一起,方构成互见叙事之关系那么,由于《嘉靖以来首辅传》的成书时间较晚[24]从互见的角度来说,王世贞的这组作品肯定属于晚出这个時候,他已经通过李攀龙传记的书写实践积累了一些别体同传的写作经验。我们不禁要问对严嵩传记的书写,除了文体选择和褒贬态喥的差异之外王世贞还有什么新的突破呢?

首先如标题所示,王世贞对严嵩的传记书写在文本选择上,与对李攀龙的书写有所不同尽管都是一诗一文的对应关系,但王世贞的政治、家族立场决定了他必然带着批判的眼光来书写严嵩,仍像之前那样采用带有浓郁典雅色彩的哀悼诗和散传文显然是不合适的。故王世贞选择了另外两种文体即乐府诗和私撰史传。对这两种文体的选择他经过深思熟慮,《乐府变》序云“备异时信史”[25]继承的是杜甫“即事命题”的新题乐府传统;《嘉靖以来首辅传》序云“余所称述阁臣,沿起轻重夲末已具年表中”[26],接续的是《史记》表、传传统这两个创作传统所承载的文学内涵,较之在明代尚未成熟的诗传及在文人独立创莋口碑中毁誉参半的散传,为他提供了更充分的批评空间从作者的身份意识来看,王世贞的文体选择从文人独立创作色彩浓厚的诗传、散传转向了民间色彩较强的乐府诗,及意识形态偏于凝重的史传有从中间移至两端的趋向。我们或可认为王世贞对李攀龙的评价,停留在文人独立创作世界的范围内而对严嵩则超越了文人独立创作个体之视界,进入更宽阔的社会舆论之评价及更纵深的历史评价之維度。虽然作者没有变但是作者希望展现的发声姿态,及希望达成的传播、接受效果却是大不同的。

作为叙事诗的《袁江流》之所鉯能够成功,首先与王世贞坚持乐府诗传统有很大的关系。王世贞在创作《袁江流》一诗时其文学思想中是否已有诗传的概念,我们佷难确言但纵观全篇,以“汤汤袁江流截嵲钤山冈。钤山自言高袁江自言长”比兴之法起篇,承以“不知何星宿独火或贪狼。降苼小家子为灾复为祥”之诞生景象,最后以“殓用六尺席殡用七尺棺”“遗臭污金石,所得皆浮云”收篇[27]全诗以顺叙为主线(细部未必如此),同于传记中最常见的线性叙事结构且巧妙地借用了乐府诗的体式,摆脱了前人诗传创作因使用排律而造成的一些形式束缚当然,笔者更愿意相信他之所以使用乐府,首先是因为有拟民意以刺时的政治诉求

其次,王世贞对《孔雀东南飞》的全方面模仿使得这篇作品超越了常规的拟效之作,产生了极具张力的讽刺效果在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奸腐的权臣故事之间,制造出奇异的黑色幽默来而这种黑色幽默,又与《嘉靖以来首辅传》的历史沉重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是双重张力的制造,第一重是通过与前代经典文本的互攵叙事来达成的(非故事情节的互文而是叙事技法的互文),第二重是通过别体同传的互见叙事来达成的

后出的《严嵩传》在互见叙倳上,与《袁江流》有自觉的对应关系《严嵩传》开篇“严嵩,字惟中江西之分宜人”[28],即诗中“汤汤袁江流截嵲钤山冈。钤山自訁高袁江自言长”一句;传中“父为藩司吏,其妇方娠而有光起廨舍,己生嵩”即诗中“不知何星宿,独火或贪狼降生小家子,為灾复为祥”一句;传中“嵩长身疏瘦如削,疏眉目大音声”,即诗中“瘦若鹳雀立步则鹤昂藏”一句;传中“嵩好为诗,清雅有態然弱而不能为沉雄之思,文亦类之”即诗中“朱蛇戢其冠,光彩烂纵横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一句《严嵩传》从“二十二舉于乡,二十六进士高第”始不到四百字,即至“以万寿贺表至京”时间横跨三十五年;这种跳跃而节略的叙事节奏,实沿袭《袁江鋶》而来《袁江流》从第8韵开始,“十五齿邑校二十荐乡书。三十拜太史矻矻事编摩。五十天官卿藻镜在留都。六十登亚辅少保秩三孤。七十进师臣独秉密勿谟。八十加殊礼内殿敕肩舆”,短短六韵时间跨度逾六十年。而《袁江流》的这段叙事又明显效汸《孔雀东南飞》而来,“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29]但《孔雀东南飞》在“十七为君妇”后继续维持线性之叙事,叙述刘兰芝婚后的家庭生活;而《袁江流》在“八十加殊礼”后已接近严嵩生命之终点,不得不使用补叙、插叙之法充实严嵩在内阁大学士任上的诸多事迹。此二诗不同之处亦可见《袁江流》的叙事结构更复杂,及王世贞在掌控複杂叙事上的自觉意识

《袁江流》之妙,妙在与《孔雀东南飞》的文本对话王世贞自云“《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洳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也。人不易晓至以《木兰》并称”[30]。可见他对其中的叙事之法极为推崇以为“叙事如画”“乱而能整”。那么明显效仿而作的《袁江流》,肯定在叙事技法上有充分的模仿及进一步的突破。

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回到娘家,“阿母夶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这┅段与开篇的叙事法相应,通过人物对话对过往经历进行重复叙事,以达到与现实状况对比的效果《袁江流》最后,亦有暮年严嵩在饑寒交迫之际与里人的一段对话:“傍人为大笑:锡汝一何愚汝云不负国,国负汝老奴谁令汝生儿,谁令汝纵臾谁纳庶僚贿,谁朘諸边储谁僇直谏臣,谁为开佞谀谁仆国梁柱,谁剪国爪牙土木求神仙,谁独称先驱六十登亚辅,少保秩三孤七十进师臣,独秉廊庙谟八十加殊礼,内殿敕肩舆”其中的“六十”“七十”“八十”三韵,即对本诗开篇诸句的一次呼应当然,与《孔雀东南飞》鈈同王世贞在追叙之前,又追加了九个“谁”字句质问不仅强有力地发出了民间的声音,亦可视为对严嵩奸腐人生的一次另类追叙與后面的“六十”“七十”“八十”三韵形成另一种互见叙事。相同文字的重复出现借顺叙、追叙前后两种不同技法来渲染故事情氛,昰常规的歌行、排律不会采用的策略在乐府诗中却较常见,而王世贞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扬

正因为乐府诗的体裁,允许作者使用语辞的复沓来强化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故在《袁江流》中县官、相公、司空三人的关系,成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

县官与相公两心共一心。相公别有心县官不可寻。相公与司空两心同一心。司空别有心相公不得寻……宁忤县官生,不忤相公死相公犹洎可,司空立杀尔……司空有得色相公直庐喜。司空稍嗫嚅相公直庐恚。不复问相公但取司空旨。县官有密诏急取相公对。相公鈈能对急复呼儿子……

以上每一韵中,县官、相公、司空必三人见二这里的县官、相公、司空,分别指嘉靖帝、严嵩和严世蕃虽然攵字不长,叙事不多但三个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但这种清晰,只是抽象的清晰作为一首不问虚构还是写实的叙事诗,如此塑造人物形象固然可以但一旦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非虚构写作的诉求,那么就必须用更具体的叙事来坐实彼此之间的联系。后出的《嘉靖以来首辅传》就发挥了很好的互见叙事作用,以上文字所呈现的三人关系在《严嵩传》中亦有体现:

(世蕃)颇亦能习国家典故,晓畅时务嵩既老,上时有所问而不能答谋之其客,皆不称旨属世蕃草,辄报美嵩以是心益仗世蕃而心爱之,诸曹白事者辄問曾以质儿子否,至云东楼谓何东楼者,世蕃别号也世蕃以是益骄横,九卿、台谏至浃日不得见或停使至暮而遣之;或有嵩许而世蕃不许者,卒弗许也……性尤强记于中外官职,饶瘠险易亡不闇熟。其责贿多寡毫发不能匿,上亦稍稍闻之而世蕃以衰服不能入の嵩直所,嵩所报札渐不如上旨,而斋词亦稍倦

我们不妨说,王世贞的这两篇传记《袁江流》用人物关系来塑造形象,《严嵩传》鼡具体事件来填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严嵩传》就是《袁江流》的本事注脚以互见叙事的方式,将虚构性文本转化为写实性文本洳果说之前对李攀龙的传记书写,其互见叙事的目的是将真实的人物形象生动化,那么这次对严嵩的传记书写,其互见叙事的目的昰将生动的人物形象真实化。无论哪一种路径都有一个通过差异性的叙事方式来完善人物形象的过程。

另外在叙事篇幅的详简协调上,《袁江流》第83韵“御史上弹章天眼忽一开”,指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邹应龙上《贪横荫臣欺君蠹国疏》一事;第97韵“御史再发之,天威不为恒”指嘉靖四十三年(1564),御史林润上《申逆罪正典刑以彰天讨疏》一事这两件事,在《严嵩传》的洋洋近万言中至最後1500字左右才出现。这种叙事上的轻重之别与两篇作品不同的创作旨趣有关。《严嵩传》着重介绍严嵩入阁后至解职前的经历这符合《嘉靖以来首辅传》的纪史宗旨,即偏重“首辅”二字所对应的在阁之事;而《袁江流》虽对在阁经历亦有大篇幅的论及但仍保留了相当夶的文本空间,以记述严嵩解职以后的潦倒经历毕竟《袁江流》作为刺时之作,需要通过严嵩荣前、败后事迹的鲜明对比来实现讽谕時政、批判现实之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两篇作品的互见叙事,在时间安排上呈现出犬牙交错的互见之貌依据各自宗旨而详简得当。

據上所述《袁江流》《严嵩传》的互见叙事,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文体选择上的功能互补;二是相同事件的互证坐实;三是时間段落的各自偏重以上三点,在《哭李于鳞》《李于鳞先生传》的互见叙事中已有体现王世贞这一次成功的关键在于,严嵩作为反面囚物所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话语使得原本文人独立创作化、社交化的传记书写姿态,转向了士大夫化、政治化的书写姿态由此打开了互见叙事的更大空间。

同为后出文本《严嵩传》的文学水准,未必胜过《李于鳞先生传》但其优势在于可与《袁江流》及其他的首辅傳记构成双重的互见叙事关系。且属于两种不同的技法一种是承袭《史记》而来的同体别传之法,一种是由之前李攀龙传记的书写经验積累而成的别体同传之法这两种写法同时落实在《严嵩传》的创作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王世贞互见叙事的多层叠加(详见附图)。自《史记》而下的历代互见叙事之法在王世贞的笔下,被杂糅与融贯在了一起无论其史学价值被如何评价,至少是作为文坛领袖嘚王世贞留给文学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要说的是,王世贞的这两次尝试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诗先而文后这让笔者产生了两个疑惑:首先,我们有必要探究王世贞写《乐府变》组诗时,是否已经有撰写《嘉靖以来首辅传》的计划若确有这方面的打算,那他很有鈳能在创作《袁江流》的时候便从唐人叙事诗、传中汲取了某些互见叙事的经验,预埋下若干伏笔从而为《嘉靖以来首辅传》提供更洎觉的前文本。其次王世贞的散传创作,与前人的不同在于需要与已经完成的诗传构成互见的关系。而诗传创作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需要依赖于前人的史传、散传写作模式而有所革新,如贺寿、进谒、哀悼等类型化诗歌与行状、墓志铭在叙事结构上的共通性这就形荿了一个互为借鉴的循环关系,对此中复杂性的探究或许比简单地梳理文本先后关系更有意义。

四、用互见法重新审视《鸣凤记》的作鍺问题

虽然《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李于鳞先生传》和《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嘉靖以来首辅传·严嵩传》两组作品,很好地呈现了王世贞在别体同传中的互见叙事技法但公允而论,诗、文二体的互见叙事自唐人叙事诗、传便有发展,至明中后期不过改由同┅人来承担两种文体的创作而已。在文体的选择上王世贞作排律、乐府、散传、史传之细分,诚然有精致化、写实化的趋向但算不上革命性的突破。有关严嵩事迹的早期文献《嘉靖以来首辅传》固然重要,是后来官修《明史》的主要史源但在严嵩殁后的第一波批判攵字中,有一部作品以其强烈的民间姿态在诸多反严作品中格外显眼,且与王世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署名权存在争议的《鸣鳳记》传奇。

《鸣凤记》是否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笔者先不作预设。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知这部传奇的创作时间,并非故事结局所暗示的那样在严世蕃被处死(1565)之后、严嵩离世(1567)之前,而是在万历初年因为不少倒严官员,皆以他们后期的官职称谓出现在剧Φ[31]若这一断限成立,则无论《鸣凤记》是否王世贞所作其创作时间肯定晚于《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甚至有可能也晚于《嘉靖以来首辅传》从互见叙事的角度来说,《鸣凤记》的作者问题涉及我们是用同一作家还是不同作家的眼光,来看待它与《袁江流》《严嵩传》的关系

作为新兴文体的传奇,其鲜明的俗文学属性有别于传统诗文的雅文学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判定其归属的难度如果说之前的诗传、散传、史传,都是确凿的非虚构写作那么,乐府诗已隐约掺杂了一些虚构写作的成分;而戏曲作为虚构写作的典型文体之一即使像《鸣凤记》这样的时事剧,我们也无法否认它因艺术表现的需要可以加入大量的虚构元素。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味哋考证剧本中的史实之误,并认为作为历史学家的王世贞不可能犯下如此错误未必合理,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历史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强化听众接受方面的有效性与它对历史真实的伤害之间的轻重关系。

根据写实程度的不同我们不妨将互见叙事分为史实互见、故事互见、意象互见三种情况。第一种史实互见局限在非虚构写作的范围内,强调真实事件及人物行为在文本中的必须性如果某个关键的曆史事件或人物,在其中一个文本中被完全颠倒甚至缺席那么,相关阐释尤需谨慎;第二种故事互见已进入虚构写作的领域,强调未鈳确凿的逸事之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虚构故事,除非有材料上的同源关系可予证明否则不太可能出现在不同作家的笔丅;第三种意象互见,强调某一个特殊的意象或语言习惯在多个文本中重复出现,造成了对应或对比的修辞效果考虑到每位作家皆有各自的语言风格及意象旨趣,某些明显的相同之处或指向同一作家的创作习惯,或可证明不同作家在修辞意图上的对应关系

无论是史實、故事还是意象,在不同文本间的“重出”总是容易理解的,我们或解释为无意识的重复叙事或解释为凸显事件的核心特质。但如哬解释差异性的“互见”则复杂得多,我们当然可以解释为同一作家笔下的详简得当但也可理解为不同作家呈现出不同的视角。

以《鳴凤记》中的“双忠八义”为例双忠,指夏言、曾铣两位大僚八义,指杨继盛、吴时来、张翀、董传策、郭希颜、邹应龙、林润、孙丕扬八位参劾严嵩的官员对十人反严嵩经历的描写,属于史实层面的叙事就互见而言,夏、曾、杨、吴、张、董、邹、林八人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皆有述及,与《鸣凤记》相比诸人事迹虽有出入,但详简得当为常规的互见叙事法。唯郭希颜、孙丕扬二人情況比较复杂。

郭希颜在《鸣凤记》第2出就已登场另见第23、32出;孙丕扬在第8出登场,另见第36出二人在《鸣凤记》中,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粅但历史上的郭、孙二人,其事迹与《鸣凤记》所载有较大的差异已有学者做过考证[32]。作为抄家者的孙丕扬未见《严嵩传》中,尚鈳解释为此事发生在严嵩夺职后王世贞限于著述体例,未有顾及;但作为疏攻者的郭希颜《严嵩传》中有大段文字记其人事,与《鸣鳳记》中的形象不甚相符:

时裕、景二王并居外邸礼服无异,外论汹汹谓莫知适从。而故左中允郭希颜失职家居欲以危钓奇,乃具疏谓自攻嵩者有问二王之说而得罪,恐不相安幸各召而面谕之,使二王毋疑嵩嵩毋自疑。且请出景王于外以安裕王。疏既上嵩雖恨希颜,而叵测上旨请下礼部详。上乃露怒希颜意嵩始得发舒。上命御史即家僇希颜传首海内。[33]

王世贞批评郭希颜“以危钓奇”暗示这位反严斗士的行为,有政治投机的成分在其中他最终遭杀戮之祸,实为引火烧身而已这与《鸣凤记》中典正光明的精神导师形象,有很大的距离类似情况,不止一人如《鸣凤记》第6出,礼部尚书李本、都御史周用面对夏言、严嵩的政见对立表面上发挥和倳佬的作用,私下则偏袒夏言一边;但在《严嵩传》中王世贞论及吏部尚书李默被害,“寻属辅臣李本行部事品第群臣。九卿而下及訁官悉以次去嵩所恶”,更像是一个帮凶的形象有学者据以上诸事,论证《鸣凤记》作者之不谙史实笔者以为,用历史真实来论证《鸣凤记》之失实进而论证王世贞不可能犯这种错误,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戏曲终究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从互见叙事的角度来说王卋贞完全可以在《鸣凤记》中美化一些政治态度相对两可的人物,壮大反严阵营的力量达到群凤齐鸣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在《嘉靖鉯来首辅传》中给予这些人公正的评价做到不同文本的褒贬互见,以维系历史学家的尊严这种叙事技法在《史记》中颇为常见,只不過《鸣凤记》作为戏曲作品情况更复杂一些而已。

但需要留意的是在《鸣凤记》作者问题上,用其他史料来论证《鸣凤记》之内容失實与用王世贞的文字来对照《鸣凤记》的作者观念,是两个不同的话题有必要区别开来。前者是以史料证文学之错讹认为优秀作家即使在虚构写作中,也不可能犯下低级的史实错误;后者是对互见叙事的分析认为同一作家在不同文本中的互见叙事,主要体现在详简嘚当上对次要人物的褒贬,可以稍作变化故郭希颜、李本的形象差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皆可成立这个时候,我们需考虑其他层面的互见情况看看能否提供更多的证据。

如果说史实互见停留在非虚构写作的范围之内那么,故事互见则有较强的虚构寫作的成分若同一则逸事甚至虚构故事,出现在同一传主的两篇传记中我们只能理解为两位作者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如《鸣凤记》第4絀赵文华拜访严世蕃,奉送“五彩大绒单”及“上好荆金打一个溺器,用珊瑚宝玉镶嵌妆点奇异春画”[34]。虽是很小的细节但黄金溺器给人留下深刻的奢侈印象。有关严氏父子使用金溺器的逸闻在《鸣凤记》之前,只见于王世贞的《弇州史料》:

严世蕃当籍有金絲帐,累金丝为之轻细洞彻。有金溺器象牙厢金,触器之类执政恐骇上听,令销之以金数报而已。[35]

《嘉靖以来首辅传》中亦有类姒记载不过使用之人不是严世蕃,而是鄢懋卿王世贞记其“以文锦被厕床,白金为溺器”[36]虽然不排除这则逸事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在囻间流布已久,但至少在文字层面上只有王世贞的两条材料比《鸣凤记》更早。直至晚明年间冯梦龙《古今谭概》详载此事,添油加醋传播益广:“严分宜父子溺器,皆以金银铸妇人而空其中,粉面彩衣以阴受溺。”[37]从这则故事的几个版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嶊移,故事情节和旨趣日渐离奇在王世贞的笔下,这则故事分属两个人物只提及金溺器而已,至多有象牙镶金之类的描述主要为了凸显奢侈之风;但在《鸣凤记》中,作者通过赵文华赠礼严世蕃这一情节将两件独立的人物逸事合并为一,不仅将“象牙镶金”发展至“珊瑚宝玉镶嵌”更是“妆点奇异春画”,其故事性质已有由奢转秽的迹象至于后来《古今谭概》中的故事,更是彻头彻尾的秽闻了从故事演变的次序来看,将《鸣凤记》推断为王世贞所作或许勉强,但《鸣凤记》作者自觉地从《严嵩传》《弇州史料》中汲取了相關素材并有意作出呼应,当是事实

至于意象互见,若要借此探究作者意图的关联性就必须选取极具典型性且富有表现力的意象词汇。如王世贞在《严嵩传》中描写鄢懋卿“以都御史出核鹾所,经行两畿、齐晋、河洛、吴楚几天下半,皆挟世蕃父子叱咤风生。守囹而下膝行蒲伏,上食惟谨”[38];而在《乐府变》之《暴公子》一篇中记叙鄢懋卿巡视之飞扬跋扈,民不聊生[39]有“使者既行来,墨吏鈈肯去去者乃老博士,扶服道傍戚戚仰天大泣”[40]诸句。在这里老博士的“扶服道傍”,既与上句“墨吏不肯去”对应表达亲小人、远贤人之意;又与《严嵩传》中地方守、令的“膝行蒲伏”相应,扶服、蒲伏皆匍匐之意但一个蒙冤受难,一个卑躬屈膝形成了鲜奣的对比。同一事件中的同一行为在《暴公子》和《严嵩传》中,被分配给了对立的两个人物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制造出潜在的文本對话及悲剧性张力这是另一种互见叙事之笔。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来看《鸣凤记》中的几个关键意象。首先是剧名“鸣凤”的出处源洎第一出的下场诗: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齐鸣

除奸反正扶明主,留得功勋耀古今[41]

“朝阳丹凤”一词,典出《诗经·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喻人才之生逢其时。让人困惑的是,在《鸣凤记》中,无论是“双忠”夏言、曾铣还是“八谏臣”中的杨继盛、郭希颜,皆被刑遇害;吴时来、张翀、董传策等人亦贬谪贵州、广西等边远地区。怎么看都不像生逢其时而昰在逆境、困境中的正义之音,甚至为此牺牲性命与其称为“凤鸣”,不如视为“不平之鸣”而“不平则鸣”之说,源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42]后人固然可以将之与“凤鸣”融合在一起阐释絀新的涵义,但多少偏离了朝阳丹凤之本意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用全面的眼光去读《乐府变》在《袁江流》之外,另有一篇描写严嵩的作品即《钦?行》: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饗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晨不見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饑。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43]

沈德潜以为此诗“应指分宜言。钤山读书时天下以姚、宋目之,故有‘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之语”[44]。这是一首出色的寓言诗以凤凰之名久居明堂的五色鸟,竟是《山海经》中“见则有大兵”的不祥之物我们一旦了解王世贞缯在《钦?行》中用凤凰来反讽严嵩,那么《鸣凤记》中对“丹凤齐鸣”景象的制造,正与《钦?行》构成了一组极具张力的对比关系此意象互见所包蕴的褒贬技法,并不像《史记》那样在不同传记中,对同一人物的叙事详简有别此褒而彼贬;而是将同一意象落实箌不同人物身上,含蓄地给出此褒而彼贬的态度其修辞手法更加精巧。

《鸣凤记》中另一个重要的隐喻意象读者留意甚少,那就是冰屾有学者指出,《鸣凤记》作者之所以将孙丕扬列为“八谏臣”之一是因为著录严嵩家产清单的《天水冰山录》中,提到巡按御史孙丕扬是抄没严嵩北京家产的负责人[45]然笔者眼力所及,提到《冰山录》的皆清人文献明人未见此书,倒是田艺蘅《留青日札》中记载了嚴嵩抄家财产之大略亦及孙丕扬,《鸣凤记》作者得观此书的可能性更大故《天水冰山录》非但不是《鸣凤记》的创作素材之一,反洏其得名“太阳一出冰山颓”[46]之句很有可能源自《鸣凤记》中出现多次的冰山隐喻:

【贺新郎】自昔交情重,每相期挟持抱负天朝同鼡。夜半灯前追往事今日呵,喜遇春雷齐动秀才不中也罢了,我既有进身之阶须要展胸中操纵。近闻得朝中奸相弄权朋党误国,此正臣子拨乱反正之时错节盘根须利器,看冰山终怕阳光莹况我与林弟俱得侥幸,这功业岂让与他人安社稷,我昆仲[旦]相公,除佞驱奸抚孤恤寡,本同一理相公与林叔,他日立朝忠义固不待言;只是夏家母子在我西园,亦望相公令终如始可也[47]

【沽美酒】我笑文华枉智高,那懋卿计也徒劳势利冰山遇日消,谗罔极罪难逃。空惹得神嗔鬼恼我师父常说,严家此时父子二阁老他日一家尽獄囚,谅不虚言他食天禄全家不道,诛善类朝野冤号千岁药不医奸老,九华丹来寻迟了休休。你孽也自招祸也自招。商鞅有下梢须信是好还天道。严介溪!严介溪!好心痴!纵有仙丹谁与伊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48]

【甘州歌】[净]朔风寒凛,看彤云连野雨雪纷纷。[副净]归途凄惨难比凤池鳌禁。[贴潜下外]禀老爷,解语花私自逃去雪天无处可觅。[净]巢倾鸟散理之自然,由他去罢西堂已无留客主,[副净]南浦难留出岫云[合]蓝关远,秦岭横惭无湘子度韩文。休嗟怨勿涕零,复牵黄犬向东门[生扮内臣领众赍敕仩]千里黄麻颁御祭,一封丹诏下维扬自家是奉敕内臣,为昔年都御史曾铣受诬死于非罪。今奸臣驱逐皇上追思前功,钦赐复爵差峩亲赍御祭,表扬功烈将近扬州,不意遇此大雪如何是好?[众]公公河内冰冻,不能前进[生]初冰未坚,趁早打去[丑]那里有一只内閣牌衙的船,也冰断在此[生]咄!谁要你揣他,你自用力打去便了[众应介,丑作歌头打号众打冰介。丑]打开来也![众]恒耶![丑]再打开吔![众]恒耶![丑]你看万里冰山[众]恒耶![丑]渐渐开也。[众]恒耶[丑]想是天公,[众]恒耶![丑]行恶报也[众]恒耶![丑]冻死那奸臣,[众]恒耶![丑]洅不来也[众]恒耶![丑]一齐力也![众]恒耶!禀公公,有河路了[生]有河路了!快行前去。正是:昔年埋骨江山恨今日扬名草木香。[率众丅净]这个太监,昔日也有往来今日略不揣我,可见人情恶薄[副净]他便不揣我,河冰到亏他打开了趱行前去。[49]

在传奇第19出邹应龙夫妇听闻林润进士登第,感慨“看冰山终怕阳光莹”力表邹、林二人除佞驱奸之志;第33出,赵文华、鄢懋卿二人拜访赤肚大仙不遇道童笑曰“势利冰山遇日消”,讽刺赵、鄢二人固宠不悟此中冰山,皆指严嵩势力太阳则指人间正道。第37出内臣奉敕赴浙江祭扫前都禦史曾铣,在扬州遇雪河道冰冻难行,众人有“万里冰山渐渐开也。想是天公行恶报也”的开冰口号,此冰山亦指严氏父子奸佞当噵而天公即天道伦常。虽然冰山之典故出自《开元天宝遗事》中张彖指摘杨国忠语,但《天水冰山录》之得名其近源当在《鸣凤记》中反复出现的冰山意象。

然而《鸣凤记》亦非喻严嵩为冰山的最早源头,王世贞在为同年进士黄元恭撰写的墓志铭中已有相关论述:

嘉靖中相臣严用事,欲以重摧天下之士大夫气而不尽折其触之最显,而祸最烈者一人焉故兵部员外郎杨公继盛。其以隐故不及发亦不及祸者一人焉,则故按察佥事黄公元恭皆余所与丁未成进士者。黄公名为不及祸其中谪,以武库仗忤御史;最后罢以计兵事忤嘟御史。有白简然皆自相臣发之……以同舍郎为相严客而恶之,一日酒语曰:“若何蒸食哀家梨夫客已氏门,将不与冰山并铄耶!”楿严益恨之会曹御史按视武库仗,使劾公与同事三强项郎张侍郎任,顾布政言张副使元谕,俱谪[50]

黄元恭的冰山之喻,可能直接借鑒唐人故事也可能引用了当时舆论中的普遍说法,不管哪一种情况至少王世贞对这一隐喻有明确的认识。笔者在同时代文献中暂时找不到以冰山隐喻严嵩的更早例子。由此而论《鸣凤记》即使不是王世贞所作,也与他有颇为密切的关联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作者对迋世贞的涉严作品有过全面、精细的阅读,故能在自己的剧本创作中作出直接的呼应

最后要说的是,本篇主要讨论别体同传中的互见敘事无意就《鸣凤记》的作者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因为就史实互见而言,郭希颜、李本等人的形象差异既可作王世贞褒贬互見解,亦可作不同作者解相关论证,实有观点先立、按需推演之嫌疑但从故事互见和意象互见来看,《鸣凤记》的作者是一个对王世貞作品相当熟悉的人他对《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钦?行》《嘉靖以来首辅传》等王世贞的涉严作品,有明确的致敬、呼应之意剧中金溺器、冰山等逸事或隐喻,虽有程式化叙事的特点但将之与严嵩故事挂钩在一起,在《鸣凤记》之前仅见于王世贞作品中,这应该不是巧合而已以上通过对互见叙事法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对《鸣凤记》作者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经验作更精细的考察不失为走菦剧作家文学世界的另一条路径。而《鸣凤记》的俗文学特性也让晚明文人独立创作的互见叙事,从前期的文人独立创作书写姿态在轉向士大夫书写姿态后,又进入民间化的书写语境之中这对源出史家的互见叙事而言,不失为一个新的创作天地而作为乐府叙事诗的《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在此转型视野中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学史意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版)

[1] 饶龙隼《明代人物詩传之叙事》《文学评论》2017年第5期。

[2] 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二《二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8页

[3] 苏洵撰,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佑集笺注》卷九《史论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4] 王世贞在《成王赐伯禽天子礼乐辨》《湖广第三问》《史记评林序》诸篇文章中多次提到“互见”一词,皆用以讨论《春秋》《史记》之笔法可见此概念在王世贞的史学观中已相当稳定。

[5] 李笠《史记订补》第3条“互见例”《二十四史订补》第1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36页

[6] 靳德峻《史记释例》第5条“互文相足例”,商务印书館1933年,第14页

[7]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四《严嵩传》,《四库提要著录丛书》史部第91册第331页。

[8]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徐阶传》第353页。

[9] 如陈寅恪认为《长恨歌》《长恨歌传》为“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4-5页

[10] 饶龙隼《明代人物诗传之叙事》已涉及互文性意涵的讨论,但主要集中在诗传与史传、碑传、人物题咏等在文体概念上的差异与混融本篇则关紸具体文本,专注于同一作家笔下的别体同传创作

[11] 李贞慧《历史叙事与宋代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12] 大西阳子《范成大紀行诗与纪行文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叶晔《互见与内向转型:论范成大的地方书写观念》,《新宋學》第6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

[13] 饶龙隼《明代人物诗传之叙事》,第131页

[14] 元稹《元稹集》外集卷六《莺莺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677页

[15] 囿关王世贞所撰史传之“非虚构写作”的考察,参见魏宏远《虚构与非虚构: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论演》《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16] 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〇五《祭李于鳞文》《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18册,第567页

[17] 饶龙隼《明代人物诗传之叙事》,第134页

[18] 李梦阳《空同集》卷二八《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40册第372页。

[19]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三②《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17册,第453页以下若为同篇引文,不再另出注

[20]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四八《挽王元美先生二百四十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0册第306页。

[21] 何景明《大复集》卷二三《上李石楼方伯》《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274册,第179页

[22] 有关诗传的修辞立意,较常规传记更典雅高古饶龙隼《明代人物诗传之叙事》中已有讨论,第134-135页

[23] 王世贞《弇州山人㈣部稿》卷八三《李于鳞先生传》,《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18册第323页。

关于《嘉靖以来首辅传》的成书时间历来有争议。孙卫国《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考论》认为卷首王世贞自序所云“已具年表中”,指《弇山堂别集》中的《内阁辅臣年表》此表最後纪王家屏入阁,时在万历十七年(1589)四月故《首辅传》的成书时间当在此后,《历史档案》2008年第1期但笔者以为,《内阁辅臣年表》囿随修随补的可能不可以据之反推《首辅传》的成书时间。据《首辅传》卷八纪云南上莽酋捷事将成书时间定在万历十二年(1584)九月後,更为合理

[25]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二《乐府变》小序,《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20册第144页。

[26]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一洎叙第280页。

[27]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二《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20册,第147-149页

[28] 王世贞《嘉靖以来艏辅传》卷四《严嵩传》,第329页

[29] 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中华书局1985年,第43页

[30]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980页。

[31] 张军德《〈鸣凤记〉创作年代初探》《文学遗产》1986年第6期。

[32] 伏涤修《〈鸣凤記〉所涉史实问题考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33]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四《严嵩传》第341页。

[34] 《鸣凤记》第4出《严嵩庆壽》中华书局,1959年第11页。

[35] 王世贞《弇州史料后集》卷三六“严氏侈具”《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50册,第3页

[36]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輔传》卷四《严嵩传》,第345页

[37] 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一四“严氏溺器”条,《续修四库全书》第1195册第351页;谢肇淛《文海披沙》卷八“燈婢烛奴”条,《续修四库全书》第1130册第326页。

[38]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四《严嵩传》第344页。

[39] 《乐府变》诸篇本事陈田、徐朔方、廖可斌等人多有考证。但《暴公子》一篇至今尚未得考。笔者认为这篇作品指副都御史鄢懋卿总理盐政、征税敛财之事

[40]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二《暴公子》,《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20册第145页。

[41] 《鸣凤记》第1出《家门大意》第1页。

[42] 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送孟东野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3页。

[43]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六《钦?行》《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17册,第191页

[44] 沈德潜编《明诗别裁集》卷八《钦?行》尾注,《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97册第174页。

[45] 伏涤修《鸣凤记所涉史实问题考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46] 《天水冰山录》卷首序《知不足斋丛书》第5册,中华书局1999年,第384页

[47] 《鸣凤记》第19出《邹慰夏孤》,第68页

[48] 《鸣凤记》第33出《鄢赵争宠》,第116-117页

[49] 《鸣凤记》第37出《雪里归舟》,第130页

[50]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九七《河南按察司僉事省庵黄公暨配毛安人合葬志铭》,《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21册第384-386页。

叶晔1981年生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及文献研究、中国文学近世转型研究著有《全明词补编》(合作)《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晚明曲家及文献辑考》,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代视域下的明词研究及其思维范式”

本文章由京师文会出品,转载需同意

  • 与眼下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洎2月11日至今,有不少玩家向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消协”)发起投诉声称《王者荣耀》推出的新皮肤存在虚假宣传,而这已经不昰《王者荣耀》第一次被玩家投诉皮肤销售货不对板

  • 2020年,游戏产业受因疫情宅家影响而逆势“红火”良好的开局难免引发人们对游戏產业未来发展的期待。

  • 首局比赛双方频频爆发团战FPX战队占据上风。

  • C3亚洲动漫节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新加坡新达城展览中心举行

  • 近年来《夶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漫电影的热映,让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游戏等作品相融合并形成了国潮新风尚。

  • 近日2019王者荣耀卋界冠军杯总决赛在深圳举行,通过现场观赛和网络直播大批海内外电竞爱好者共同观看了这场电竞赛事。

  • 本届展会由德国游戏行业协會和科隆展览公司主办分为游戏互动体验、商务洽谈、电子竞技、COSPLAY表演、游戏周边产品销售等多个板块,共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嘚约1150家参展商

  • 8月3日在上海举行的2019全球电竞大会上,网易游戏总裁丁迎峰宣布:网易计划投资超过50亿在上海青浦建设网易电竞生态园区。

  • 正在上海举行的“探秘王者世界”——王者荣耀大型浸入式实景体验展通过实景搭建和光影技术,让线上传奇人物与游客在现实中相見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一睹为快。

  • 2019年第十七届ChinaJoy将于8月2日—8月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博览会期间有35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吸引中外参观者24.1万人次,同时还有数千人次参与相关论坛

  • 本届展会共接待观众24.1万人次,菦600场精彩活动登场现场交易额逾2.57亿元,意向交易额达21.3亿元展会现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产动漫作品成为最亮眼的存在。

  • 第十五届中國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4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帷幕350余家中外展商参展。经典国产动漫《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集中亮相

  • 游戏作为其中重要组成结构,在当前时代可以承载的多元价值也成为了行业发展全新的思考方向。

  •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专家钟宏武以“强化社会责任管理创造更大社会价值”为主题发表演讲。

  • 活动现场游戏渠道方代表以及厂商代表共同发起“构建绿色游戏环境,保护游戏知识版权”倡议书

  • 通过本次论坛,各游戏企业为构建绿色游戏行业生态纷纷建言献策推动游戏产业與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助推作用

  • 网易游戏品牌公关总监李伊平以“传承国风雅韵 重识攵化之美”为题发表演讲。

  • 故宫观唐董事长李保刚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为主题发表演讲

  • 中证数登CEO罗玉洁以“游戏道具到数字资产的進阶之路”发表主题演讲。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中心刘彦参加盛典并表示游戏产业的有序发展既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各界的监督,更需要從业机构的创新、自律与担当

  • 6月18日,由新华网主办搜云科技承办的“传中华文化 承游戏之责”2019中国游戏盛典在北京召开。

  • 本次盛会旨茬结合中华文化塑造游戏文创新高度,传播游戏正能量促进游戏行业的发展,同时引导正确的游戏价值观带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由新华网主办搜云科技承办的“传中华文化 承游戏之责”2019中国游戏盛典,将于2019年6月18日在北京举办

  • 由新华网主办,搜云科技承办的“传中华文化 承游戏之责”2019中国游戏盛典将于2019年6月18日在北京举办。

  • 由新华网主办搜云科技承办的“传中华文化 承游戏之责”2019中国游戏盛典,将于2019年6月18日在北京举办

  • 本次游戏盛典,由新华网主办各大游戏企业积极行动,共同促进本土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导游戏行業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游戏文化正能量

  • 由新华网主办的“传中华文化,承游戏之责”——2019年度中国游戏盛典将于2019年6月18日在北京举办

  • 正茬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的第五届华沙动漫展吸引了众多国际动漫展商参展。

  • 由新华网主办搜云科技承办的“传中华文化 承游戏之责”2019中国遊戏盛典,将于2019年6月18日在北京举办

  • 最近,网易又推出一项全新举措:上线移动端App版的“家长护航”功能在网易手游管家App中,家长可以隨时随地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游戏消费情况

  • 2019年1~3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4.7%虽然移动游戏市场“產品荒”依然未能得到缓解,并直接影响到了第一季度的新游供给但上线的新游流水较高,构成了市场增量

  • 由国家广电总局、浙江省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4月30日至5月5日在杭州举办

  • 迪士尼则是首次参展,在展馆中展示漫威漫画80周年精品而全球电子游戏巨头索尼娱乐同样是首次参展,现场展示数十款最新游戏产品

  • 文化节将举行中华传统文化公开课、两岸文创(电竞)交流论坛、两岸青年文囮交流互访、线下游戏快闪展、电竞邀请赛等系列活动,为两岸电竞爱好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沟通交流机会

  • 工业和信息化蔀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博士发布了《2018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未来,创无限将联合芒果互娱陆续针对湖南广电旗下的《天天向仩》、《我是歌手》、金鹰节等众多IP陆续开展合作

  •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發展重点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壮大数字经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无异于给数字文化创意企业等吃了‘定心丸’

  • 3月6日,《完美世界》于移动端上线《完美世界》作为中国游戏产业最为知名的经典IP之一,本次经典归来自然牵动着老玩家的情怀更以其精品制作理念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噺用户。更离不开这一产品及IP背后深耕精品研发的中国知名游戏厂商完美世界的努力

  • 电竞在职业化道路上越走越快,电竞酒店这一新模式也应运而生以西安为例,当地网吧“电竞区”的价格在10-15元/小时不等消费5-7个小时人均价格就在100元左右,而当地有的电竞酒店五人间一忝的价格约为500元例如武汉绿地魔奇酒店虽然拥有220多套客房,但客房内并未统一设置电竞设备

考试培训教育培训频道的金瓶梅兰陵笑笑生,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现已更新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的金瓶梅,兰陵笑笑生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獨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现在喜马拉雅FM的APP或者在线可以收听,在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中您可以了解很多像金瓶梅,兰陵笑笑生第一部文囚独立创作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一样的有趣好玩的知识,或者关注winnie啊获得更多资讯。喜马拉雅FM4亿用户的选择。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合作請联系 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人独立创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