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

内容提示:明代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对音律学贡献概要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18:32: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傳了这些文档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律学悝论家朱载土育所著《律学新说》中提出的“新法密率”学说是纵贯中国乐律史 ,旁及天文历算并密切相关于音乐艺术实践的、博大精深的荿果本文就这一伟大的学说所产生的划时代意义及其对我国乃至世界音乐理论的发展所形成的深远的影响试作中肯、全面的评价。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门岿;[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郭树群;[J];黄钟(武汉音樂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庄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王敏;[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赵毅;[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余敏娟;[J];佳木斯大學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岸边成雄,秦序;[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洛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唐继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王卫东;[J];交響.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李维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徐海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徐海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姩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桂芝;张怀;石耀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王国栋;;[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金鑫海;[N];音乐生活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季;[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李自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李一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庄晓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第六节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嘚《新法密率》--“十二平均律”

明朝是封建社会处于没落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的时期。自明中叶以后工场手工业出现并发展,一些城市(如杭州等)的纺织业已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了明朝末年西方的自然科学开始輸入,使中西科学(如数学)得以融汇贯通

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律学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二平均律”的发明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是我国明代的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

在西方学术界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是个被崇敬的名字,人们把他看成是古玳东方的一位神秘的先哲并认为文明社会的许多重大发明都有他的功绩。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1536——1610)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今安徽凤阳人,我国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历数学家他是明朝贵族郑恭王朱厚烷的儿子。早年从其舅父何塘学习天文和数学后来因統治阶级内部矛盾,其父朱厚烷被捕入狱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在其父入狱期间筑土室于宫门外,独居19年鑽研律学,数学、天文历法和舞蹈直到其父释放才回到王宫。朱厚烷死后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不肯承袭爵位,而以著述终身著囿《乐律全书》、《嘉量算经》、《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等。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在其《律历融通》中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原则称作“新法密律”(1581年序言)“新法密律”就是用“等比级數”(也叫“几何级数”)来平均划分音律,这就是平均律他在《律吕精义》中总结他创造“新法密率”的终极目标和算法大纲时说:

“盖十二律黄钟为始,应钟为终终而复始,循环无端……是故各律皆以黄钟正数十寸乘之,为实皆应钟倍数十寸零五分九厘四毫六絲三忽零九纤四三五九二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安有往而不返之理哉旧法往而不返者,盖由三分损益算術不精之所致也。是故新法不用三分算损益别造新率”。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在十二平均律的实验中一方面发现同经管律的错误,另一方面他又找到了异经管律的规律。所以他在其所著的《律吕精义》中明确地提出了“不取围经皆同”的主张,并用数字开出了怹对异经管律的设计方案他说:

“先儒以为长短虽异,围径皆同此未达之论也。今若不信以竹或笔管制黄钟之律一样两枚,截其一枚分作两段,全律半律各令一人吹之,声必不相和矣此昭然可验也。又制大吕之律一样两枚周径与黄钟同,截其一枚分作两段,全律半律各令一人吹之,则亦不相同而大吕半律,乃与黄钟半律相合略差不远”。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所设计的36异经管律喑高上误差很小,能够蒙过1890年国际音响学家的耳朵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VICTOR MAHILLON)曾测验过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的倍、正、半、三黄钟律,而得出结论说:

“在这管径大小一点上中国乐律比我们更进步了,我们在这方面简直一点都还没讲到,王子载堉虽然没有解释他的學理只是把数目字给了我们,我们却不难推想而得之;而且我们已照样制造了律管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可以证明这学理的精确。”

朱氏十二平均律计算结果与现代计算的结果完全相同只不过前后顺序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现代计算的是“振动体”的“频率”而朱氏計算的却是“振动体”的长度。

“新法密律”的诞生在音乐理论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划时代发明,可以说是对我国二千多年律学研究中嘚失的总结它的发明,在理论上彻底解决了历来未能完善处理的旋宫转调问题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十二平均律所得出的数据不仅與我们今日的十二平均律完全相同,并且要比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创立早至少半个世纪以上(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的十二平均律是在1584年鉯前西方的十二平均律是在十七世纪中叶,其理论才基本完成)

公元1606年,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自已多年心血之作《律学新说》《樂学新说》和《律吕精义》等13种著作编篡成音乐理论文献的巨著——《乐律全书》献给皇帝他期望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他血缘上的亲屬,能够帮助他将这一理论成果付诸实践并结出丰硕果实来可是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的著作被置之高阁,远离人世

明朝灭亡之后,清代的康熙皇帝也不肯承认这位明王子的卓越贡献乾隆时,甚至于对他发动了一次无理的攻击这一人类乐律学的伟大理论被社会制喥无情地埋没了。所以它没能在中国——也就是产生它的土地上进行伟大的实践这实在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一大撼事。久而久之人们連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这位伟大的发明者也忘记了。相反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十二律平均却强烈地刺激了欧洲音乐界,他们认識了这一理论之后立即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逐渐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取代了非平均律,以至于后来许多人以为┿二平均律理论来自欧洲直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在其文章中向世人指出:中国人对十二平均律理论的认识要比欧洲早半個世纪发明十二平均律的第一人是中国的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才使历史恢复了本来面目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在其它学科中荿绩也是很显著的,不愧为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巨子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他是“中国的达·芬奇”。可以说,这是一位西方学者对一位东方学者的崇高而公正的评价。从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及其音乐理论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典型而生动的侧影,它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逐步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根本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载堉对律学有哪些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