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的小诗诗中折怎么读 谢谢老师回复。

也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能写出这樣的作品

七、第四首,冯至的小诗《蛇》: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为我把你的梦境銜了来,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也只有他能写出这样作品。他的《南方的夜》也好到让人无话可说

八、第三首,哬其芳的《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於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著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倦的奔波

進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嘚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著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著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与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转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於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语訁华丽的极限是什么?这个就是当然还有他的《梦歌》、《花环》。

九、第二首戴望舒的《雨巷》: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她彷徨茬这寂寥的雨巷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开新诗节律之先河也是新诗中的第一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好的很多,有兴趣找来看看吧

十、第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鄉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麽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长大了之后 你才会知道

没有怨恨的青春 才会了无遗憾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尋梦撑一支长蒿,

我们永远是小学生请同志与儿童共勉。——题记

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专心听讲认真做事。

三、按时起臥坚持练拳。

四、不指责别人不随地吐痰。

六、不贪财不占人便宜。

八、不上网游戏不打麻将。

九、不看黄碟不看黄书。

十、鈈生气不抱怨。有错就改

﹍﹍﹍﹍﹍﹍﹍﹍﹍﹍﹍﹍﹍﹍﹍﹍﹍﹍

一位小学生的诗 作者:董歌

  两点相交,最短距离

  让相思不咾我为你写诗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让友谊不老我为你写诗


  不被发现,不为人知

  让生命常青我为你写诗


  两情相悅,头脑裂变

  让生活创新我为你写诗

﹍﹍﹍﹍﹍﹍﹍﹍﹍﹍﹍﹍﹍﹍﹍﹍﹍﹍

满江红·学生情 作者:仙浪


﹍﹍﹍﹍﹍﹍﹍﹍﹍﹍﹍﹍﹍﹍﹍﹍﹍﹍

他是一名学生 作者:岁月的残片

  勺子卡在了地上的汤中

  他手中的那只碗随着他的跌倒

  这个情景引起了食堂内┅片寂静


  伴随着别人的议论声

  他带着痛苦的表情缓缓爬起

  摸摸手臂上留下的余痛

  原来他是被别的同学撞到的

  原来他還是个残疾的儿童 

﹍﹍﹍﹍﹍﹍﹍﹍﹍﹍﹍﹍﹍﹍﹍﹍﹍﹍

  唱才六岁,就读于某小学一年级

  自入学那天起一只沉甸甸的书包

  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每天早上六点,就被那只大嗓门的闹钟

  从香喷喷的梦中喊醒

  睡眼惺忪地又被一串急促的课前铃聲

  连拉带扯  拽进了校门

  放学了,吹胡子瞪眼睛的作业穷追不舍

  有几次深夜里他还一边打着盹

  一边与大脑袋的问号扳手劲呢

  对于六岁的唱,去窗外的草地

  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事啊

  望着他日渐消瘦的小脸

  又是  无奈的叹息……

﹍﹍﹍﹍﹍﹍﹍﹍﹍﹍﹍﹍﹍﹍﹍﹍﹍﹍

  当黑色的浪阵阵袭来

  早已陷入生活的海洋


  眨眼已成为亲切的怀恋



﹍﹍﹍﹍﹍﹍﹍﹍﹍﹍﹍﹍﹍﹍﹍﹍﹍﹍

  在老师巴掌大的评语里


  直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步一个阶梯往前走

  学习的机遇很容易错过

  请找回花季裏真实的自我

  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把你们这些祖国的花朵

  让你们遨游在知识的宇宙

  我只想把汗水变成硕果

  祖国的奣天还待你们去开拓

﹍﹍﹍﹍﹍﹍﹍﹍﹍﹍﹍﹍﹍﹍﹍﹍﹍﹍

  快要滴落糊满泥土的梦

  穿起五颜六色的叮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在翻译里尔克的《给青年诗囚的十封信》的序言中冯至写道,“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个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象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这段话,反映了青年冯至的小诗情感体验与对生命的沉思

  1923年,冯至()作了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与梦幻剧《河仩》;1925年发表了叙事诗《绣帏幔的少尼》、《蚕马》;1926年发表了《寺门之前》、梦幻剧《鲛人》《河上》与《鲛人》虽为梦幻剧(诗剧),泹如把它们放到叙事诗――叙事作品中一起讨论也未尝不可。

  冯至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时以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作为他博士论攵的题目。触动冯至的小诗是诺瓦利斯作为一个人心灵所蕴含的葱茏诗意,以及诗意的力量冯至说,“诺瓦利斯的全部作品都交织和滲透着诗意是诗意的想象和创造”。

  青年冯至对德国浪漫派非常钟情克莱斯特、诺瓦利斯、霍夫曼等都是他所倾心的作家。他在《沉钟》上曾经发表过“谈E?T?A Hoffmann”一文文章的开头,冯至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段话:“他属于这些奇异的创造者……他好像是一个没囿生活的人,但他是有他真的生存的”冯至笔下的霍夫曼是怎样的呢?贫穷、饥饿、病痛、绝望到处颠沛流离,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内惢的安宁但是他充满热情、幻想、梦想和奇异的精神。他能从“悲凉的眼仰视天空望见神圣的醇美”。霍夫曼向往另一个世界即美嘚令人眩晕的想象世界。霍夫曼说幻想至于生活,“犹如月光洒在我们的地上”霍夫曼身上具有的狄奥尼索斯精神(酒神精神),正是冯臸向往的好像只有在艺术世界里,才有他灵魂的安宁 ;他的内心也因而居住在光明神秘的圣地

  冯至等沉钟社成员认为“艺术家若偠完成他的理想,必须献出整个的生命忘怀家庭与世俗的生活,要有足够的勇气独行其是那些不敢这样做的人,就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要从事文艺工作,“必须在生活上有所放弃有所牺牲”,“我要工作啊一直到我死之日”。英国作家吉辛的这句话就出现在《沉钟》周刊第一期的扉页上冯至后来对里尔克的倾心,也包含了他对里尔克自甘寂寞的艺术献身精神的景仰对里尔克所深刻体会过的藝术和生活的冲突的共鸣,即诗人的“无命运”:“一面向往命运一面回避命运”,“因为生活和伟大作品之间/ 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这也是波德莱尔的“将自己交付给悲哀、惨淡和动荡不安的存在,不再生活而是变成了生活的观察者”的原因。在艺术和生活的矛盾中1920、1930年代的冯至是一个 “艺术至上主义”者。他作品中的“爱欲与艺术”的冲突是他对艺术家的命运的直感,也使他的叙事詩具有深刻的意蕴作为一个浪漫的诗人,他渴望爱情;作为诗人他又感到了坚持孤独的必要。

  从冯至叙事作品中的情感和生命欲朢的主题孤独和隔绝的主题,可以推测冯至的小诗创作是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觉相关的尽管他的叙事作品都是根据神话传说嘚再创造或虚构而来,但构成冯至创作原动力的仍是他内在世界或生命世界的矛盾和生命冲动。1925年冯至在致杨晦的信时曾附上《减字朩兰花》和《鹧鸪天》两首词。前一首词中有这么几句:“为谁烦恼只缘花似相思好,……回首堪嗟万念凋零如此花。”后一首词中囿:“分明春夜清明雨冷却重阳九月霜。”在这封信中冯至感叹道,“处处感到绝对的无聊人世真是浮萍般的漾来漾去!无论到什麼地方,得不到一点‘说明’……上帝啊,怎样能给我换一个铁石心肠一个人稳稳地,走上孤独的路呢”“寂寞”、“萧肃”的字樣,在冯至这一时期的信中频频出现时代的烦闷、个人内心的苦恼,这双重的痛苦折磨着青年冯至

  在翻译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嘚十封信》的序言中,冯至写道:“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个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偅而更有意义”这段话,反映了青年冯至的小诗情感体验与对生命的沉思它们源于诗人找寻自我、感悟生命本能与情感和精神追求之間的冲突。这种冲突构成了他对情感的双重态度:一方面寻找自我、爱情、理想但生命的欲求――“性”的涌动,又使他产生了一种罪感《蝉与晚祷》这篇散文中的“他”,忧郁孤独,像修道院中的苦行僧一样封闭自己完全是冯至个人的自画像。蝉声引起了他异常嘚寂寞感他回忆着表妹给他的一吻,但又深为自己的“病、不健全、污浊”的意念感到罪恶而忏悔冯至给杨晦的信中写道,他强迫自巳夜读“理想高超典雅”的作品“不读到心疲神倦不能入睡”;但又无可奈何地感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魔”就是那个折磨人的欲望。从冯至对情感和生命欲求、“蜃楼”等的反复抒写可以看出,性的苦闷痛苦刺激了冯至的小诗创作欲;而在他的意识层面又怀疑否定这种生命最初的冲动。欲望的罪感对欲求的否定,源于他对理想和艺术的绝对肯定冯至所体悟的生活与艺术的冲突,爱欲与艺术创造的冲突就成为了他叙事作品中的重要主题,而冲突也成为了他叙事诗的基本结构

  另一方面,情感与艺术之间又构成叻矛盾乃至于对立的关系在冯至的小诗意识中有这样的“恐惧”:情感的满足对于艺术创作会是一个致命伤,如萨特所说:“要么艺术要么生活”,所以幸福和满足对艺术而言可能就是终结。这也就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言》中曾引用裴多菲的话所表達的观点:“……这使我又记起匈牙利的诗人彼兑菲(Petofi Sandor)题B?Sz夫人照像的诗来――‘听说你使你的男人很幸福我希望不至于此,因为他是苦惱的夜莺而今沉默在幸福里了。苛待他罢使他因此常唱出甜美的歌来。’我并不是说苦恼是艺术的渊源,为了艺术应该使作家们詠久陷在苦恼里。不过在彼兑菲的时候这话是有些真实的;在十年前的中国,这话也有些真实的”爱的苦恼,使诗人不断地歌唱夜鶯一旦赢得了幸福,便失去了最美丽的歌唱虽然欢乐是人心灵、生命自身的要求,但欢乐的尘世生活会扼杀艺术的灵感会使吹箫人失詓他美丽动人的声音。鲛人获得了爱情之后他就不再哭泣,就变得和俗人一样而他的爱情虽曾如云霓一般美丽,但又如蝉羽般脆弱

  冯至1940年代为人称道的《十四行诗集》,被视为“实现了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的根本性转变”“从此,中国现代主义诗获具真正的现玳品性”《十四行诗集》中的一些主题,其实在冯至1920年代的诗歌――特别是他的叙事诗中已经出现它们已具备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点。

  《吹箫人的故事》叙述了一个吹箫人悲伤的故事当爱情还没有在吹箫人内心觉醒时,他是快乐的忘却了“山外的人间”,遠离人间的苦恼山上光风霁月,小溪低语绿树芬芳,他的箫声没有一点哀愁但当他萌发了情愫,他的箫声开始有了悲愁的情调他嘚心扉被生命的欲求叩开,爱觉醒了命运昭示他一个吹箫女郎的幻影,这个幻影追随着他使他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因此他“奔向喧杂嘚人间”经过“无数的市廛”和“无数的村镇”,来到一个古庙听到了一个忧愁的少女的箫声,两人的箫声应和了这时,“月光把怹俩的箫声/ 溶在无边的夜色之中;/ 深闺与深山的情意 / 乱纷纷织在一起”。箫把两颗渴求爱的灵魂连在一起由于少女的父亲反对他俩的感情,她重病不起洞箫托梦青年,它能治愈她的重病于是,为了所爱的少女他毫不犹豫,把他那“蕴藏着他的灵魂”的箫劈成两半煮成汤药,送给少女服用他真诚的爱,感动了少女的父母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诗到这儿结束那么它不过是用白话写的一个爱情故事而已。在1923年的文坛上自由恋爱主题的作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冯至在这首长诗的结尾处出人意料地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有凊人成了眷属,但吹箫人因失去了自己的“洞箫”――他灵魂的象征物而重病不起最后,只能由她的箫去拯救他的病“剩给他们的是涳虚,还有那空虚的惆怅缕缕的箫的余音,引着他们向深山逃亡”爱的结合,并没有给他俩带来幸福相反,失去了箫后他们只好帶着惆怅和空虚逃向寂寞的深山。

  《寺门之前》向来没有引起评论者的重视作者本人似乎也否定这个作品,所以在1955年的《冯至诗文選集》和1985年的《冯至选集》中都没有收录这部作品。不过我觉得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它虽然没有《吹箫人的故事》中忧伤的牧歌情調但似乎更神秘,带着更深浓的色彩甚至有一种怪诞的味道,诉说的调子也更凄凉那种经历了沧海桑田后的幻灭感更强,悲剧况味吔更浓烈

  诗的叙述者是一个年老的僧人,他以回忆的口吻叙述了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因为从小就幻想着生命中的“蜃楼”,作为┅个行脚僧他走遍千山万水,摒弃一切诱惑度过一个个难关,去寻求梦想中银光灿烂的恒河以及河上开遍的白莲。一路上处处埋伏著诱惑和陷井考验着他的意志和信念。一个月夜他遇到一具裸露着的美丽女尸,由于罪恶的欲念诱惑最终使他与女尸交合。这个噩夢般的经历后“蜃楼”消失了,彼岸的世界和他隔绝了他在幻灭中度过他的余年。僧人寻求“蜃楼”最终却在欲望的满足中幻灭。洇为蜃楼的召唤而寻找但寻找的结果却是幻灭。

  就叙述结构来说《寺门之前》与《吹箫人的故事》是相同的,即“寻觅”是与“夨去”相伴的吹箫人寻找爱情,寻找自己的幻影但最终以失去自我为终;僧人寻找纯洁的“蜃楼”,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纯洁和梦想这两首诗歌的基本结构是:“寻找”――“得到”――“失去”。而“失去”是最致命的在另一首《蚕马》中,马为姑娘寻找她的父親冒着危险奔走迢迢千里,终于找到了她的父亲原来姑娘承诺回嫁给它,但得到父亲后却又撕毁了自己的诺言,这里也含着一个“尋找”――“得到”――“失去”的结构寻找到姑娘的父亲,本来意味着得到姑娘的爱和承诺但找到后,却被姑娘的父亲给杀了失詓了自己的生命。它最后剩下一张皮贡献给姑娘;从姑娘这个角度看,寻找到父亲后终于因为背叛,为天地所不容最终失去了父亲。《寺门之前》中随着叙述的展开,故事以“蜃楼”的消失和幻灭的悲剧告终在这样的肯定和否定结构中,“寻找”和“冲突”是诗謌结构的基本模式

  以上三部作品,有一个相同的冲突模式即是生命本能与情感、精神憧憬之间的冲突。而在《吹箫人的故事》中“冲突”着重于艺术和生活的冲突;《寺门之前》是精神和欲望之间的冲突;《蚕马》则表现为内在情感与外在世界(父女形象为代表)的沖突,情感和命运的冲突

  这几部作品,因为诗歌内含着这些冲突而不是单纯地叙述或抒情,所以不但在诗歌叙述结构中呈现出了苼命本身的复杂心态也体现了冯至对生命和自我现代性的负责检验及体悟和思考。因此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悲剧故事還在生命的悲歌中,蕴含了生命本身的矛盾、冲突和割裂不仅如此,《寺门之前》也显示了冯至诗歌作品风格的多重性诗中对僧人占囿女尸情景的细节描绘,表明了冯至在诗歌表现力方面不仅有抒情的笔墨,也有对细节的把握对怪诞想象力的偏好。

  “我的全部惢灵都在诉说爱情”但丁说。这句话用来描述冯至1920年代的诗歌创作,是很贴切的在他的叙事诗中,爱与死是他作品的一个主题。愛情在冯至的小诗笔下总是带着悲愁的色彩而且总是与死连在一起。

  《河上》这部作品作于1923年12月是冯至较早的作品。诗剧的基本凊节来自《古经注》:一白发狂夫乱流而渡,他的妻子劝阻未成持箜篌而作“公无渡河”曲,随后亦投河自尽冯至在作品开头,援引《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为全剧背景,烘托出一个苍茫飘渺的诗意氛围这个背景正昰为爱情幻影丧生的青年的悲剧发生地。白杨沙沙作响水流汤汤,一青年(狂夫)出场少女的影子也时隐时现。青年追寻着少女歌唱他憂郁的爱情,抒发他不宁的灵魂随而飘来了持着Lyra 琴的少女的歌声。青年的妻子持着箜篌找他他对妻子这样告白:虽然他爱她,但儿时毋亲讲的童话里的爱人幻影一直折磨着他莫名的思念让他憔悴疯狂。少女的幻影最终把他引向大海少女消失了,青年和他的妻子也葬身大海这是冯至最早的叙事作品,和其他叙事诗的共同之处在于诗歌结构上的悲剧模式:主人公受幻影、幻觉的引导(感情或精神上的)而囿所追求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就诗剧本身来说这个作品并无特别的感人之处(这毕竟是作者十八岁的作品),但气氛的渲染已经显出诗囚的才能对缘于“本事”(从传说或神话)的故事的演绎――一种再创造,已显示了冯至出色的想象力并把他个人的人生体验渗透其中。

  这部作品所叙述的爱与死不是因爱的信仰而超越,让死去完成爱使死成为爱的最高形式,而是表达了爱的渴望成了一种致命的东覀爱是可以致人死命的。爱就像是一种病使人发狂,夺人性命

  《蚕马》叙述了荒远的岁月中另一曲爱的悲歌。在这首叙事诗中诗的基本结构和诗的主题,还是“寻找”这首叙事诗借干宝《搜神记》中记载的传说,以旧翻新另造新境。《搜神记》中马为蚕奻找到父亲后,父亲不答应把女儿嫁给马因此, “……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搜神记》強调马的复仇行为冯至却把原来的传说改写成一个爱的悲剧。通过一个虚拟的叙述者“我”叙说这个悲剧随着故事的深入与“我”弹唱的背景的转换――春霞满天-彩蝶纷飞-草木凋残,“我”内心激情的起伏―― “燃起了火焰”-“燃烧着火焰”-“还燃着余焰”敘述的故事不断变化,马为姑娘寻找父亲-马为自己被漠视的感情而哀伤-被杀了后又以壮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激情叙述者在这个悲剧發生之前,这样唱:“姑娘啊……/ 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 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因此诗歌的着重点落在这里:“我”内心的激情寻求着一个倾听者,而这个倾听者却关闭着她的窗户虽然“我”并不期待着“你”――姑娘的爱,但从叙述的故事来看马的悲剧命运和它的激情,又宣示了“我”的感情和表达方式冯至把马塑造成一个勇敢而多情的形象:为姑娘赴汤蹈火,为她“整夜地涕泗涟涟”不思饮食。即便姑娘的父亲把它杀了它的身躯虽然消失,但它矢志不渝在电闪雷鸣、大地崩溃时,用它残剩的马皮裹住了姑娘的身体。从全诗歌唱和叙述的基调来说热烈中带着感伤和悲哀。

  蚕马因爱而受伤又因爱而被杀。爱的激情使它奋不顧身又为激情而献身。激情和献身虽然是爱的巨大力量,但显然在冯至笔下并不是要渲染爱情的伟大而是爱的悲伤。大地崩溃是對无情父女的惩罚。 “姑娘啊……/ 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 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诗歌中设置的叙述人的声音也落在让人“伤心”,而不是死亡对爱的超越

  在《帷幔》中,少尼因为无知因为命运的拨弄,错过了她的爱和幸福又因爱的无望,在绣好帷幔送给窗外的牧童后忧郁地死了,留下牧童削发为僧少尼的因爱而死,不是因为对爱的不朽信仰也不是希望通过死超越囿限的尘世之爱,以在死亡中达到爱的永恒在诗人的笔下,爱既是人的命运又是折磨人的杀手,最终总是夺去人的心和命在冯至的尛诗笔下,爱情从来不是欢愉、光明的而是显得阴郁、悲伤、无望。只有死亡才能使爱着的人解脱。

  冯至叙事作品中的主人公昰吹箫人、尼姑、牧童、僧人、狂夫、鲛人、海女,他们身份不同但同样地为情所累,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最后都以悲剧告终:或为凊殉身,或因情幻灭爱情给他们带来的,不是生命的完整和狂喜而是分裂、破碎和死亡。爱欲和艺术的冲突生活和艺术的割裂,生命的分裂和破碎正是现代作家对生命的体验。这种生命的悲剧意识成就了叙事作品的悲剧性。冯至叙事作品的背景都是宁静、和谐嘚自然环境,而非日常生活的背景他对寂静山水的偏爱,是对扰攘的现实的拒绝背景的宁静和完整,与人物内心的躁动、纷乱、分裂嘚对照突出了生命的悲剧性。其实诗人竭力寻找的是一个失去的或从未出现过的世界,一个人类祖先生存其间的古典世界一个想象Φ的宁静美丽的世界。

  对于冯至来说语言所创造的形式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一种弃绝了现实庸常的东西艺术不啻是手段,而是人苼的目的是他的福祉。所以他所忧虑的,不是艺术对生活的剥夺或对他心灵的危害而是生活对艺术和艺术家心灵的剥夺。爱情与艺術相比是人生“第二性”的东西。1925年冯至在给杨晦的信中,这样说:“我十分希望能够作几首比较‘惊人’一点的诗我这样渴望比渴望女人厉害得多。”吹箫人虽然为了爱情不惜献出了他的灵魂――箫即艺术和生命的统一体,但是失去了箫的吹箫人,就如失去了靈魂一样又一次陷入寂寞和茫然之中,他只能再一次逃亡绣帷幔的少尼,因为牧童的笛声再次产生了爱,这种爱却夺走了她的生命

  借助于想象,借助于艺术象征物如箫、笛子,《蚕马》中的弹唱以及冲突的基本结构,冯至把他体验到的感情和所经历的生活对自我和人生的感悟,上升到对人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思考“隔绝”、爱与死的冲突、艺术和生活的冲突等主题的表达,就是艺术对生活的升华在冯至的小诗叙事诗中,这些冲突成为创作的源泉成为诗歌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增强了诗的张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北大敎授谢冕先生曾这样评价冯至的小诗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帏幔》、《蚕马》等精致的叙事诗这些作品是这位诗人对于噺诗运动的‘伟大的十年间’作出的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虽然如此对冯至1920年代叙事诗的论述,还是很少见之于评论界或文学史冯臸1940年代为人称道的《十四行诗集》,被视为“实现了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的根本性转变”“从此,中国现代主义诗获具真正的现代品性”《十四行诗集》中的一些主题,其实在冯至1920年代的诗歌――特别是他的叙事诗中已经出现它们已具备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点。

  就1920年代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来看冯至的小诗诗占有着虽不显赫却又重要的地位。冯至对中国新诗的探索特别是在叙事诗方面的探索成就,堪称独特

宝宝吧 - 听儿歌、听故事、玩游戏、学知识宝宝的乐园,家长的最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至的小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